1
编辑 版式 张瑜 校对 周少俊 201611 7 日 星期一 文史博阅 WENSHIBOYUE 中国的成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它 们生动形象,包含哲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些高度 凝练的段子,契合了人心,于是几千年几百年来刷 屏,变成了成语。 而成语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春秋战国,例 如“邯郸学步”、“围魏救赵”、“自相矛盾”和“叶 公好龙” 等等。 除了这些,有些成语也产生于思想家、文学家 的诗文当中,因为其文章脍炙人口,导致其中一些 词句也流传甚广,久而久之就成了成语,“唐宋散 文八大家” 之一的韩愈,也是个产成语的专业户, 我们来学习学习。 韩愈的求学求职经历都是挺 坎坷的。 寄居在长安,刻苦攻读,参 加科举考试, 好不容易考上了进 士, 又要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当 然也是一番磨砺。 韩愈在此期间的 心路历程,都有诗文为证,而其中 最明显的就是他向有关部门求援 的两封信,一封是《与陈给事书》一封是《应科目时与人书》。《与陈 给事书》是从人心角度去展开全篇 文字的,而《应科目时与人书》,则 是设了一个寓言,将自己比作一条 “变化风雨,上下于天”的龙,却被 困在旱地上,什么都干不了,遭到 水獭和小鱼小虾的嘲笑,希望得到 帮助。 此时身陷困境中的他,该采取 一种什么样的求援态度呢? 韩愈思 来想去, 觉得不应该自降身价、苦 苦哀求。 然而,韩愈向唐朝有关部门的 有关官吏写信求援,就已经有苦苦 哀求的味道了,但是文艺青年就是 不同于常人,本质是在哀求,但姿 态必须矜持一点,韩愈是怎么处理 的呢? 他这样描写这个细节:我韩 愈这条龙,就算是陷入困境,也将 继续保持我的骄傲、 我的清高,绝 对不会向任何人请求帮助,主动向 人求救的那种情状该有多么悲惨 啊, 简直就像狗狗主人那样 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哼哼,这 不是我韩为呢—— 若俯 首帖耳摇尾乞怜者之志 也。 ” 神奇效果产生了,人们没记住韩愈这条龙是多么清高,多 地冷傲,却记住了他描写的这条 狗狗是多么哀,多么卑微,于是 俯首帖耳” 和“ 摇尾乞怜流传至今成语。 为什么会这样 呢? 为其形象性。 然而,韩愈描写 的那条龙也很形象啊,为何比不狗狗呢? 这是为龙毕竟神话色彩 很浓们很远常人当中有 比得上龙呢,摇着尾巴的小 狗形象真实地体现普通人为前途奔波无奈心境,中了 软肋韩愈老师一向为官清老老 实实拿薪水,安贪赃枉法。 《进学里借口吻说了他的惨状:“ 冬暖儿号 ,年妻啼饥。” 于自己呢? 则“ 头童齿豁”,苦,营养不上,于是头发稀疏牙齿掉不多了。 确实有点寒酸和心当然,韩老师在不触犯法纪下, 也想办法改善生活有什么办法呢? 其中一个就是“ ” ,其就是给人写文。 一个 有身的士大夫了,其人当 然想要墓碑上的文写得好点,那就得请“ V ” 来写,韩愈是当时的选。 有一年,有一位名叫胡润博了,79 ,其人请 韩愈写墓志铭。 给官吏写生平其清廉公正奉公守法是常备套 路,这样刻在墓碑上也好人的赞美。 当然,这位胡大生平确实对得唐朝政府,但 是想要有所流传,就韩愈怎么描 了。 韩愈写到 胡大 苦, 公早孤” , 但是学习努力,“ 学” ,这应该不是吹牛的,为他 考上了进士, 又被吏部选拔为官 , 这个最有说服力,“ 一试进 士, 二即吏部选, 皆以章占”,明他是应试高,也算是然而,韩老师如果这么写就了,得有一两处金句别急,韩 老师既然是“ V ” ,自然有良策下来, 在写到生前廉洁 时, 韩愈的发散性维起了, 神乎神地来了一:“ 洗手奉职, 钱假人” , 胡润博察御史期间,负责渭河桥以东 军队物资供作,过手大 军用物资, 但是他恪守本职, 廉洁奉公文不,绝不钱私自给予别人。 这句话很形 了,到什么地步呢?“一文都不形象到什么地步呢? 有 画面为证:“ 洗手”,把手洗得干干 净净,不丝污垢,不便 ,干干,清清白白生前到什 么程度, 韩愈这个极具画面感形象性的细节, 却有文学。想一下,当路人经过胡润博 墓地时,墓碑上写的“ 洗手 职” 时,都纷纷夸写得形象 动, 。 于是,“ 洗手奉 职” 刷屏了,然就变成成语了。 韩愈不是个文艺青年,而 且还上和事上如公817 年,唐宪宗命裴 征讨淮西阀吴元济并且胜利子吴元济,其 就是韩愈。 讨伐淮西之前, 韩愈就 写了一报告析讨伐吴 元济可行, 其中吴元济状,找出点,为朝出兵找可行, 这篇文章名论淮西状》。 在文中,韩愈为,淮西表面看起, 但其 已经在日渐衰弱,经实力力量牵制如果这个时 候出兵,一一举消灭淮 西割据势韩愈不析出淮西节度使 虚弱该怎么出兵打仗布阵。他为必须用地上的百姓卫武装, 将其为常率领征讨当然,在进淮西时,也要考 到其他方割据势会来 援, 使廷军队陷入四面出的被动局面。 韩愈观火此时其他不会出兵援助 淮西为他只顾自保,最多也 就是装强声势,为淮西威呐喊而已, 韩愈的报告到这估计也是战略了文学思, 于是写道 “ 虚张声 ”,“然暗弱,自保虚张 声势,则必有”。这个字,一个形象,将周边战鼓摇着战旗,一路吆喝却不的情可感 来。 而这种描其有画面感, 于是也给了唐的将士的信心, 无形了自己的战斗,这成语也是战斗啊。 的是,“ 虚张声势”也刷屏了。 韩愈诗文里产生成语远个, 本文是从背景成语的文学艺术魅 ,我人在表达 上的经刘黎平 (据《广州日报》) “段子手”韩愈的金句之道 可怜的动物形象击中人心软肋 给人写墓碑写出好段子来 写工作报告 也能写出成语 人物简介 韩愈( 768 年—824 12 25 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 黎” , 世称“韩昌黎” 、“昌黎 先 生”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 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 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 家” 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 宗” 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 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 。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 “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气 盛言宜” 、“务去陈言” 、“文从 字顺” 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 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 集》等。 韩愈 唐朝诗人韩愈 的古诗作品《自咏》 诗意图:“本为圣朝 除弊政,敢将衰朽惜 残年” 。 延伸阅读 公元 817 年,唐宪宗李纯派裴 度、李,平定了淮西叛乱后,要为 自己的英明功劳立碑,这时,“文 起八代之衰” 的韩愈五十岁,正在 裴度手下当一个行军司马的官,就 接过了这个政治任务,为李纯撰写 了《平淮西碑》。 碑文突出了后来 任宰相的韩弘,韩愈因此得到了绢 五百匹作为润笔。 古代文人的逐利首先是当官, 而后是金钱。 当了官后,自然会有 国家的俸禄, 保障自己体面的生 活。 但是,当喜怒无常的专制君主 常常不给文人们负责天下兴亡的 机会, 一些墨客官场失意之后,则 待价而沽,构建自己的“黄金屋” 了。 李万刚 韩愈的“润笔” 包拯形象塑造扬始其身,而宋代并红火元代,自明清到近代,不展,出新深受百姓喜爱18 元代案戏中, 写案断狱的就11 种,如无名的《 待制州粜米》、关汉卿的《 包待制 智斩鲁斋郎。 明清又20 种。 元曲选》100 10 ;打开《 京剧剧初探》,34 出包1993 1995 年, 长达 236 台湾电视连青天》 南亚及 会。 舞台上的公形象依照 铁面 无私渐渐有了“ 定规”,相貂(帽翅加长的宰相帽)、“ 黑满黑浓密飘胸黑蟒 且额” ,这牙儿有“上昭日月铁面,就明显有其他人脸乌阴阳如神。 这是包拯形象上的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呢? 开封研究:“ 宋代书, 语记包拯,是一个包拯戏剧的一 项杰作,征包拯铁面无私法如 是一个文学艺形象包拯本来关。 ” 包拯的个也不算高 (据 1973 年合肥肥东大发现的包拯墓,专 家们分个子 1.65 米左 包拯是一个61 的他就 被任三司使负责作,展了经的天,比“科”为“和”,格购买农民的上供物资分地变” ,废除农民粮食成现钱纳税规定等措施。开 展经成效,两年包拯 拔为枢密副使当于主副国防此,包拯进入了中央执官的在一年包拯病逝,开封的百姓不悲皇帝亲自到家吊 朝一天俭朴,又 听闻他“居家俭约饮食时” ,不慨! 苏勇 黑脸包拯 本是白面书生 拯像 1 8 A

“段子手” 韩愈的金句之道 - wb.gywb.cnwb.gywb.cn/epaper/gywb/res/2016-11/07/A18/gywb4824750.pdf · 首帖耳,摇尾 而乞怜者,非 ... 写了一份战前报告,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段子手” 韩愈的金句之道 - wb.gywb.cnwb.gywb.cn/epaper/gywb/res/2016-11/07/A18/gywb4824750.pdf · 首帖耳,摇尾 而乞怜者,非 ... 写了一份战前报告,

编辑

版式 张 瑜 校对

周少俊

2016�年 11 月 7 日 星期一

文史博阅

WEN�SHI�BO�YUE

中国的成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它

们生动形象,包含哲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些高度

凝练的段子,契合了人心,于是几千年几百年来刷

屏,变成了成语。

而成语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春秋战国,例

如“邯郸学步” 、“围魏救赵” 、“自相矛盾” 和“叶

公好龙” 等等。

除了这些,有些成语也产生于思想家、文学家

的诗文当中,因为其文章脍炙人口,导致其中一些

词句也流传甚广, 久而久之就成了成语,“唐宋散

文八大家” 之一的韩愈,也是个产成语的专业户,

我们来学习学习。

韩愈的求学求职经历都是挺

坎坷的。 寄居在长安,刻苦攻读,参

加科举考试, 好不容易考上了进

士, 又要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当

然也是一番磨砺。 韩愈在此期间的

心路历程,都有诗文为证,而其中

最明显的就是他向有关部门求援

的两封信,一封是《与陈给事书》,

一封是《应科目时与人书》。《与陈

给事书》是从人心角度去展开全篇

文字的,而《应科目时与人书》,则

是设了一个寓言,将自己比作一条

“变化风雨,上下于天” 的龙,却被

困在旱地上,什么都干不了,遭到

水獭和小鱼小虾的嘲笑,希望得到

帮助。

此时身陷困境中的他,该采取

一种什么样的求援态度呢? 韩愈思

来想去, 觉得不应该自降身价、苦

苦哀求。

然而,韩愈向唐朝有关部门的

有关官吏写信求援,就已经有苦苦

哀求的味道了,但是文艺青年就是

不同于常人,本质是在哀求,但姿

态必须矜持一点,韩愈是怎么处理

的呢? 他这样描写这个细节:我韩

愈这条龙,就算是陷入困境,也将

继续保持我的骄傲、 我的清高,绝

对不会向任何人请求帮助,主动向

人求救的那种情状该有多么悲惨

啊, 简直就像狗狗对着主人那样

“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哼哼,这

才不是我韩某人所为呢———“若俯

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

也。 ”

神奇的效果产生了,人们没有

记住韩愈这条龙是多么地清高,多

么地冷傲,却记住了他描写的这条

狗狗是多么哀怜,多么卑微,于是

“俯首帖耳” 和“摇尾乞怜” 成了

流传至今的成语。 为什么会这样

呢?因为其形象性。然而,韩愈描写

的那条龙也很形象啊,为何比不过

狗狗呢? 这是因为龙毕竟神话色彩

很浓,离我们很远,寻常人当中有

谁比得上龙呢,倒是摇着尾巴的小

狗形象,真实地体现了普通人为生

活为前途奔波的无奈心境,击中了

我们的软肋。

韩愈老师一向为官清廉,老老

实实拿薪水,安守本分,没想过要

贪赃枉法。 《进学解》里借学生的

口吻说了他的惨状:“冬暖而儿号

寒,年丰而妻啼饥。 ” 至于自己呢?

则“头童齿豁” ,工作辛苦,营养却

跟不上,于是头发稀疏,牙齿掉得

差不多了。 确实有点寒酸和心酸。

当然,韩老师在不触犯法纪的

情况下, 也想办法改善生活状况。

有什么办法呢? 其中一个就是“谀

墓” ,其实就是给死人写碑文。一个

有身份的士大夫去世了,其后人当

然想要墓碑上的碑文写得好看一

点,那就得请“大 V ” 来写,韩愈倒

是当时的首选。

有一年,有一位名叫胡润博的

官员去世了,享年 79 岁,其后人请

韩愈写墓志铭。 给官吏写生平,赞

美其清廉公正,奉公守法是常备套

路,这样刻在墓碑上也好看,能得

到后人的赞美。 当然,这位胡大人

的生平也确实对得起唐朝政府,但

是想要有所流传,就看韩愈怎么描

述了。

韩愈写到胡大人早年凄苦,

“公早孤” , 但是学习努力,“能自

劝学” ,这应该不是吹牛的,因为他

考上了进士, 又被吏部选拔为官

员, 这个最有说服力,“凡一试进

士, 二即吏部选, 皆以文章占上

第” ,说明他是应试高手,也算是恰

如其分。

然而,韩老师如果这么写就平

庸了,总得有一两处金句。 别急,韩

老师既然是“大 V ” ,自然有良策。

接下来, 在写到墓主生前的廉洁

时, 韩愈的发散性思维起作用了,

神乎其神地来了一句:“洗手奉职,

不以一钱假人” , 胡润博在担任监

察御史期间,曾经负责渭河桥以东

军队的物资供给工作,虽然过手大

量的军用物资, 但是他恪守本职,

廉洁奉公,分文不贪,绝不把朝廷

的钱私自给予别人。 这句话就很形

象了,廉到什么地步呢?“一文钱”

都不苟且。 形象到什么地步呢? 有

画面为证:“洗手” ,把手洗得干干

净净,不受一丝污垢,不贪一钱便

宜,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不管墓主生前到底清廉到什

么程度, 韩愈这个极具画面感,极

具形象性的细节, 却很有文学效

果。 想象一下,当路人经过胡润博

的墓地时,看到墓碑上写的“洗手

奉职” 时,都纷纷夸赞,说写得形象

生动, 如在眼前。 于是,“洗手奉

职”刷屏了,然后就变成成语了。

韩愈不仅是个文艺青年,而

且还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颇有造

诣,例如公元 817 年,唐宪宗命裴

度征讨淮西军阀吴元济, 并且取

得胜利,活捉军阀头子吴元济,其

行军参谋就是韩愈。

早在讨伐淮西之前, 韩愈就

写了一份战前报告, 分析讨伐吴

元济的可行性, 其中重点分析了

吴元济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现

状,找出其弱点,为朝廷出兵在技

术上寻找可行性, 这篇文章名为

《论淮西事宜状》。

在文中,韩愈认为,淮西军阀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 但其

实已经在日渐衰弱, 经济实力越

来越不济,军事力量也受此牵制,

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朝廷这个时

候出兵,一定能一举成功,消灭淮

西割据势力。

韩愈不仅分析出淮西节度使

的虚弱,还分析该怎么出兵打仗,

行军布阵。 他认为必须利用地方

上的老百姓自卫武装, 将其转化

为常规部队,率领他们征讨军阀。

当然,在进军淮西时,也要考

虑到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可能会来

支援, 使朝廷军队陷入四面出击

的被动局面。 韩愈洞若观火,认为

此时其他军阀不会真心出兵援助

淮西,因为他们只顾自保,最多也

就是假装强大的声势, 为淮西助

威呐喊而已, 韩愈的工作报告写

到这里, 估计也是战略思维促发

了文学思维, 于是写道 “虚张声

势” ,“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

声势,则必有之” 。这四个字,如同

一个形象, 将周边的军阀们敲着

战鼓,摇着战旗,一路吆喝却不敢

真刀真枪上阵的情形, 生动可感

地描绘了出来。 而这种描绘因为

极其有画面感, 于是也给了唐宪

宗以及平叛的将士极大的信心,

无形中壮大了自己的战斗力。 可

见,这成语也是战斗力啊。 更奇妙

的是,“虚张声势” 也刷屏了。

韩愈诗文里产生的成语远不

止这几个, 本文是从具体背景和

个案分析其成语的文学艺术魅

力, 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在表达

上的经验。

刘黎平(据《广州日报》)

“段子手” 韩愈的金句之道

可怜的动物形象击中人心软肋

给人写墓碑写出好段子来

写工作报告

也能写出成语

人物简介

韩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

黎” ,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

生”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

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 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

家” 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 ,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

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

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

“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气

盛言宜” 、“务去陈言” 、“文从

字顺” 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

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

集》等。

韩愈

唐朝诗人韩愈

的古诗作品《自咏》

诗意图:“本为圣朝

除弊政,敢将衰朽惜

残年” 。

延伸阅读

公元 817 年,唐宪宗李纯派裴

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后,要为

自己的英明功劳立碑, 这时,“文

起八代之衰” 的韩愈五十岁,正在

裴度手下当一个行军司马的官,就

接过了这个政治任务,为李纯撰写

了《平淮西碑》。 碑文突出了后来

任宰相的韩弘,韩愈因此得到了绢

五百匹作为润笔。

古代文人的逐利首先是当官,

而后是金钱。 当了官后,自然会有

国家的俸禄, 保障自己体面的生

活。 但是,当喜怒无常的专制君主

常常不给文人们负责天下兴亡的

机会, 一些墨客官场失意之后,则

待价而沽,构建自己的“黄金屋”

了。 李万刚

韩愈的“润笔”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

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

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代,不断

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现存 18 种元代公案戏中, 写包公审

案断狱的就达 11种,如无名氏的《包

待制陈州粜米》、关汉卿的《包待制

智斩鲁斋郎》等。 明清又诞生 20种。

明代《元曲选》100 种里包公戏占 10

种;打开《京剧剧目初探》,可以查到

34出包公戏。 1993至 1995年, 长达

236集的台湾电视连续剧 《包青天》

风靡大陆和台、港、澳地区、东南亚及

欧美华人社会。

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依照 “铁面

无私” 渐渐有了“定规” ,即“相貂”

(帽翅加长的宰相帽)、“黑满”(乌

黑浓密的飘胸长须)、黑蟒(袍)、厚

底(靴)且额头上长着“月牙” ,这月

牙儿有 “上昭日月” 的含义, 黑脸

(铁面)包公一出场,就明显有别于

其他人物。 头脸乌黑,眉心悬个月牙

儿,掌管阴阳两界,断案如神。这是戏

曲里的包拯形象。

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呢?

开封包公研究会副会长李良学

分析说:“宋代史书, 均没有包公黑

脸的片言只语记载,说明包拯的脸面

并不黑,是一个白面书生。 包拯的黑

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

项杰作,象征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

山的精神, 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

与包拯本来面貌无关。 ”

包拯的个子也不算高 (据 1973

年合肥肥东大兴集发现的包拯墓,专

家们分析包拯个子只有 1.65 米左

右)。

包拯是一个实干家,61岁的他就

被任命为三司使, 负责全国经济工

作,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比如

改“科率” 为“和市” ,即朝廷按照公

平价格购买农民要缴的上供物资;免

除部分地区“折变” ,即废除农民将

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措施。 开

展经济工作卓有成效,两年后,包拯

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

的副国防部长,至此,包拯才算正式

进入了中央执政官的行列。

在一年后,包拯病逝,开封的老

百姓莫不悲痛, 皇帝亲自到包家吊

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

当宋仁宗看到包家如此俭朴,又

听闻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如

初宦时” ,不禁感慨!

苏勇

黑脸包拯 本是白面书生

包拯像

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