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1492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1/6 103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代號 SOP7103 課程名稱 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經營 英文名稱 Management for Institutions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ulture /半年 /選修 必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4 小時 開課系所 社教碩(職) 開課學制 碩專週末班 開課學程班別 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 職專班 開課年級 2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範圍很廣,包括圖書館、博物館、科學教育館、藝術教育館,以及兩廳院、紀念館、文物 館、地方文化館等。本課程期待透過管理學與組織管理的理論作為基礎,分析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經營管理之 道,特別是針對不同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大類討論或者個案分析, 期能針對實際個案經營管理的問題,讓學習者瞭 解其理論、現況與經營上的特色與問題。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分析和探討行政及經營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模式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2. 探究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範圍、特性,以及管理 相關議題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3. 探討世界各國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現況、特性比 較及其啟示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4. 透過社教與文化機構個案分析,檢視社教文化機構 的經營現況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二、教學大綱 張德永 教學進度與主題 次數 主題 1-1 課程介紹 1-2 經營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理論(I) 2-1 經營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理論(II) 2-2 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問題分析(I) 3-1 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問題分析(II) 3-2 美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4-1 英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4-2 日韓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5-1 歐盟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5-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組織文化與角色功能 6-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組織行政與領導風格 6-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 7-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資訊與科技管理 7-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策略規劃與行銷 8-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經營型態探討 8-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創新經營管理 9-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財務規劃與管理 9-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未來發展與願景 教學方法 說明 講述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1/6

103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代號 SOP7103 課程名稱 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經營

英文名稱 Management for Institutions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ulture

全/半年 半 必/選修 必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4 小時

開課系所 社教碩(職) 開課學制 碩專週末班 開課學程班別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開課年級 2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範圍很廣,包括圖書館、博物館、科學教育館、藝術教育館,以及兩廳院、紀念館、文物館、地方文化館等。本課程期待透過管理學與組織管理的理論作為基礎,分析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經營管理之道,特別是針對不同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大類討論或者個案分析, 期能針對實際個案經營管理的問題,讓學習者瞭解其理論、現況與經營上的特色與問題。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分析和探討行政及經營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模式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2. 探究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範圍、特性,以及管理相關議題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3. 探討世界各國社會教育與文化機構的現況、特性比較及其啟示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4. 透過社教與文化機構個案分析,檢視社教文化機構的經營現況

碩士:  1-1 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1 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張德永

教學進度與主題

次數 主題

1-1 課程介紹

1-2 經營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理論(I)

2-1 經營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理論(II)

2-2 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問題分析(I)

3-1 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問題分析(II)

3-2 美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4-1 英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4-2 日韓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5-1 歐盟社教與文化機構現況及其啟示

5-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組織文化與角色功能

6-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組織行政與領導風格

6-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

7-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資訊與科技管理

7-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策略規劃與行銷

8-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經營型態探討

8-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創新經營管理

9-1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財務規劃與管理

9-2 我國社教與文化機構的未來發展與願景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Page 2: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2/6

討論法

實地考察、參訪

專題研究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50 %

報告 50 %

李明珠(2005)。文化建構: 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建興(1994四版)。社會教育新論。台北:三民。

李建興、林振春、張德永、鄭勝分(2011)。我國公立社會

  教育機構功能與組織定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

李誠主編(2006,3版)。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台北: 

  天下文化。

汪芸譯(2005)。大師論大師—韓第解讀十三位管理大師。

  台北:天下文化。

林炎旦主編(2010)。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經典論述。台北:師大書苑。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

林振春、翁宗志(2008)。我國教育政策回顧與展望—社會教育政策回顧與展望研究報告。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九十七年度研

究專題報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胡瑋珊、張元嘉、張玉文譯(2005)。每日遇見杜拉克。台

 北:天下文化。

夏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琦、黃淑晶(2005)。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台北:五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2011)。

  社會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2010)。2010社會教育與文 

  化機構創新經營研討會手冊。台北:編印者。

張定綺譯(1993)。經典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莊芳榮(1996)。美國聯邦文化行政(各國文化行政叢書1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

黃富順主編(2003)。比較終身教育。台北:五南。

楊孔鑫(1996)。英國文化行政(各國文化行政叢書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

楊國賜(1987,3版)。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羅秀芝譯、Rentschler, R.編(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鄒明智(1996)。法國文化行政(各國文化行政叢書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

蔣淑貞譯、T. Miller & G.Yudice著(2006)。文化政策。台北:巨流。

蔡東源(2007)。文化行政通論。台南:古印文化。

鄭美華(2004)。文化行政與藝術管理。台北:洪葉文化。

補充資料:

社教機構參考文獻

中國社區教育網(2007)。日本主要社會教育設施,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ccedu.org.cn/sqjy/web/jyjj/111503.htm

中國社區教育網(2007)。日本社會教育的特點及啟示,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ccedu.org.cn/sqjy/web/zlk/111505.htm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1998)。制訂終身學習法可行性之研究。臺北:編印者。

方正淑(1997)。韓國終身教育的現狀與課題,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lw23.com/paper_119498101/

王振鵠(1978)。美國公共圖書館制度(上)。教育資料科學月刊,14,2-8。

古野有鄰、伊藤俊夫等合編(1987)。現代社會教育的展開。東京:文教書院。

田培林、許智偉(1968)。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教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伊藤俊夫、河野重男、辻功編(1983)。新社會教育事典。東京:第一法規。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教育科學文化法規。2010年2月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lassList.aspx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2011年1月18日,取自http://210.241.21.163/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09702640&fileNo=001

Page 3: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3/6

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06)。我國成人終身學習的發展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2011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ace.ncnu.edu.tw/data/我國成人終身學習的發展困境及改進策略之研究20060315.pdf

李建興(1994)。社會教育新論 臺北:三民。

奇永花著,吳淑娟譯(2002)。韓國的學分銀行制度-開放成人學習的高等教育政策。成人教育,70,10-16。

岸本幸次郎編(1977)。社會教育。東京:福村出版。

林巧敏(2007)。澳洲國家圖書館數位館藏發展概述。國家圖書館館刊,96(1),169-197。

林案倱(2000)。社會教育館所屬社會教育工作站經營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清江(1999)。社會教育機構在終身學習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社教雙月刊,47,1-11。

社會教育基礎理論研究會編著(1991)。生涯學習:社會教育の組織と制度。東京:雄松堂出版。

長田新(1961)。社會教育。東京:御茶の水書房。

洪明(2001)。韓國學校公民素質教育探略,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19/ab190015.asp。

孫邦正(1973)。各國空中教育制度之比較。政大學報,27,75-110。

翁榮銅、黃明月、徐良鎮、吳明玨、郭秀霞(2007)。韓國推動高齡者教育及婦女教育政策與實務,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2010)。願景與理念。2011年4月9日,取自http://www.nhclac.gov.tw/modules/about/data.php?ID=27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2011)。發展願景。2011年4月9日,取自http://www.chcsec.gov.tw/ch/022.aspx

國立臺中圖書館(2006)。法國推動閱讀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2011年1月6日,取自http://www.ntl.gov.tw/Publish_List.asp?CatID=2066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2011)。宗旨目標,2011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ttcsec.gov.tw/home01.aspx?ID=3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2011)。本館功能。2011年4月9日,取自http://www.tncsec.gov.tw/a_tncsec/A01_02.php

國家圖書館(2002)。國家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colldevelop.pdf

張文熙(1999)。澳洲公共圖書館館員資訊相關教育訓練簡介。書苑,40,21-29。

張惠才等譯(1989)。社會教育學。臺北:春秋出版社。

張德永(2000)。社區學院的策略規劃。臺北:師大書苑。

梁忠義主編(1994)。當代日本社會教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莊芳榮(1990)。美國聯邦文化行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郭為藩(1971) 。法國社會教育的特質與型態。臺南:開山書局。

陳昭珍(2007)。我國國家圖書館新組織體系與營運及其發展策略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96(2),1-30。

曾信傑(2009)。博物館治理與文化掌控權初探:英國國家博物館治理個案分析。「製作博物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黃政傑(1988)。美國終身教育的發展與現況,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生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黃振隆譯(1991)。社會教育學。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黃淑苓(2009)。臺灣全志教育志•社會教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臺北:五南。

黃富順主編(2003)。比較終身教育。臺北:五南。

楊國德(1996)。社區學院的行政組織與營運。載於國立中正大學等舉辦:終身學習與社區學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5-58。

楊崇森、楊國賜、顧敏、盧秀菊(1991)。釐定全國圖書館組織體系:教育部圖書館事業委員會專題研究。臺北:教育部。

碓井正久(主編)(1973)。社會教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葉乃靜(2000)。中英國家圖書館之比較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64,91-102。

詹卓穎、張介宗、傅濟功著(2000)。韓國的教育與社會。臺北市:商鼎文化。

雷國鼎(1975)。各國教育制度。臺北:三民書局。

漢寶德(2002)。「一臂之隔」(The arm’s length)的藝術評議會。2010年12月20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 091/EC-R-091-018.htm

劉朱勝(2003)。圖書館在美國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圖書與資訊學刊,46,28-35。

劉興漢等(1993)。我國空中教育政策規劃之研究摘要。臺北:教育部社教司。

德國印象(2008)。德國圖書館現況。2011年1月6日,取自http://www.deyinxiang.org/HTML/GermanyProfiles/Culturalhistory/Sociopolitical/2008/04/200804171024318861.shtml

鄭重信(1977)。兩德的教育制度。臺北:幼獅公司。

盧秀菊(1999)。歐美日公共圖書館行政組織體系概述。圖書與資訊學刊,28,22-36。

賴麗珍(1993)。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成人識字教育角色任務與策略。成人教育雙月刊,12,36-40。

優博留學網(2010)。韓國各級各類教育。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ubroad.cn/archives/1146

薛平山、薛平海(2008)。組織的紊亂。博物館學季刊,22(1),89-91。

鍾和安(1991)。美國社區學院的辦理現況。成人教育雙月刊,3,42-46。

韓國教育部(1998)。平生教育白書。首爾:韓國教育部。

Page 4: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4/6

參考書目

簡耀東(1990)。美英日公共圖書館法概述。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7:3:27-28。

關世雄主編(1989)。成人教育辭典。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国立教育研究所編(1974)。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第8卷。東京:教育研究振興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69).Public Library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A Survey of MultijurisdictionalSystems. Chicago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undy,A.(2009). The Economic Downturn -- Challenge and Oppotunity for Public Libraries?APLIS,22(1), 3-5.

Camphell, H.(1983).Developing Public Library Systems and Services: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andregional public library systems as a part of overall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nning. Paris: UNESCO.

Cohen & Brawer (1996).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3r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iends of Libraries Australia(2008). Investing In Australia’s Future Through Its Public Library System: Why, Who,How. APLIS,21(1), 5-12.

Garrison, D. R.(1989).Distance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tml

Longworth N. & Osborne M.(2010). Six ages towards a learning region – A retro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Education,45(3),368-401.

Lyman,Helen H.(1977).Literacy and the Nation`s libraries. Chicago, Ill.:ALA.

Madden, Michael. (1989).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 Librarie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11(1/2),85.

Monypenny,P.(1966). The library of functions of the state.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National Council England(2011). How we are governed.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artscouncil. org.uk/about-us/the-council/

National Council England(2011)。Arts Council England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artscouncil.org.uk/about-us/the-council/

National Council on the Arts(2011). About National Council on the Arts.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1, from the WorldWide Web: http://www.nea.gov/about/NCA/About_NCA.html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0)。Directions 2009-2011.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la.gov.au /library/directions.html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0)。Organisation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la.gov.au/nlaorg/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0)。Role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la.gov.au/library/welcome.

Peer, R.(1958).Adult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London :Rout 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Peers, R.(1958). Adult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htd.

Peters, A.J.(1967). British further education.Oxford: Pergamon Press .

Richmond,C.(2005). Libraries and Knowledge Centres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Libraries,36(2),29-38.

Strong, Gary E. (1986). Adult Illiteracy: State Library Responses. Library Trends, 35 (2), 243-61.

Sydney Opera House(2010)。About Us.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ydneyoperahouse.com/about_us.aspx

Sydney Opera House(2010)。Hosting a Function. Retrieved January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ydneyoperahouse.com/About/AboutUs_HostingAFunction.aspx

Taylor, E., Parrish, M. & Banz, R. (2010). Adult education in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Kasworm, C. E., Rose, A. D.& Ross-Gordon,J. M.(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USA:Sage Pubns.

Taylor, E.W., Parrish, M. M. & Banz, R. (2010). Adult education in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Kasworm, C. E., Rose,A. D. & Ross-Gordon,J. M.(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itmus, C. J.(1967). Adult Education in France. Oxford Pergamon Press.

Ulich, M.(1965). Patterns of Adult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Pageant Press.

文化機構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文化部計畫財務司(2005)。2005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鑑。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化部計畫財務司(2006)。2006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鑑。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化部計畫財務司(2007)。2007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鑑。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化部計畫財務司(2008)。2008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鑑。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化部計畫財務司(2009)。2009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鑑。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方力行(2002)。用創新的制度爲博物館帶來新的動力。「文化、觀光、博物館:2002年博物館館長論壇」發表之論文,國立歷

史博物館。方配賢、曹幸穗(2002)。國內外博物館發展概述。中國農業,4,77-83。中須賀譯,金子啟明原著(2008)。日本國立博物館獨立行政法人化以及諸問題。博物館學季刊,22(4),27-35。包遵彭(1964)。中國博物館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Page 5: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5/6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組織調整作業原則(2009)。朱宗慶(2005)。行政法人對文化機構營運管理之影響 – 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行政法人為例。台北市:傑優文化。江韶瑩(2004)。博物館公法人化的機制-從日本經驗檢視台灣行政法人法草案。「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的對話

與交流學術會議」發表之論文,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杜正勝(2004)。博物館自主之道。故宮文物月刊,22(1),4-17。杉長敬治、富士野行良(2004)。獨立行政法人與國公立博物館:思索國公立博物館的未來。「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

日本的對話與交流學術會議」發表之論文,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何采蓁、江美玲(2005)。BOT主流派?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經營故事。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定位與省思-「入股臺灣」與「夥伴政府」的視野。「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

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政策與經驗。台北市:智勝文化辛耘(2005)。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部分委外經營

對教育功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臺南縣。汪凱彬(2009)。博物館公辦民營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

產業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台北市。宋餘俠、陳錦雲、賴韻琳(2005)。行政法人績效管理的探討。研考雙月刊,29(2),39-49。金山喜昭(2004)。日本公立博館之回顧與展望-「社區營造」中公立博物館的新使命。「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

的對話與交流學術會議」發表之論文,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林三欽(2005)。「中正文化中心組織改制問題初探-兼論其行政法人化之展望」。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法人與組織

改造、聽證制度評析(頁165-203)。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林玉茹(2009)。論我國國立博物館之組織再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周功鑫(1989)。法國博物館事業的研究。故宮學術季刊,6(4),1-28。周功鑫(2000)。法國博物館法簡介。文化視窗,23,頁56-58。周佳樺(2008)。國際借展之保險:談法國國家保險。博物館學季刊,22(2),69-77。范祥偉(2002)。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理論與政策。「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范祥偉(2003)。行政法人的理念政策與實務運作。人事行政,146,28-47。秦裕傑(1988)。博物館人語。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秦裕傑(1992)。博物館絮語。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市: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秦裕傑(2003)。博物館法難產。博物館學季刊,17(4),85-95。耿鳳英(2004)。臺灣博物館的歷史沿革。歷史文物月刊,14(3),66-83。張文炳(2002)。BOT模式之得失探討 –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發表

之論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張家銘(2003)。公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的規劃與因應之道。科技博物,7(2),29-47。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張婉真(2008)。面對博物館評價時代的來臨:原理與實踐。博物館學季刊,22(2),5-25。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公司。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2008)。俯瞰海闊夢想起飛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建專刊首部曲。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籌備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09)。九十八年年報。台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梁光余(2001)。博物館組織概論。台中市:舜程。陳郁秀(2010)。行政法人之評析:兩廳院政策與實務。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陳昭欽(2009)。行政法人法草案重點說明。研考雙月刊,33(3),88-93。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縣:空中大學。陳媛(2002)。博物館四論。台北:國家出版社。章磊(2005)。中國國有博物館的效率體制與市場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化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陳慧玲(譯)(1998)。。法國的博物館熱潮(原作者:Constance Dedieu Grasset)。博物館學季刊,12(3),101-110。陳慧玲(編譯)(1999)。法國國立博物館聯合會的組織與功能。博物館學季刊,13(4),71-77。陳麗如(譯)(2004)。法國文化政策:從法國大革命至今的文化藝術機制(原作者:Gérard Monnier)。台北市 : 五觀藝術管

理。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市:正中。黃明玉(2008)。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博物館學季刊,22(2),27-39。曾信傑(2006)。評<Autonomy for the National Museums and Museums Services in the Netherlands:Background and

Documentation>。博物館學季刊,20(3),119-121。曾信傑(2008)。危機與轉機:英國博物館組織再造之案例探討。博物館學季刊,22(1),31-48。曾信傑(2009)。「博物館治理與文化掌控權初探:英國國家博物館治理個案分析」。「製作博物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

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葉俊榮(2004)。行政院組織再造的目的與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27,111-114。黃貞燕(2003)。日本近代博物館發展概況與現狀。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簡訊,24,3-11。黃貞燕等(譯),倂木誠士等(編)(2003)。日本現代美術館學。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黃彩雲、黃文杰(2003)。國內公立博物館公辦民營之案例分析:以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4),105-126。黃靖雯(2006)。英國政署制度與我國行政法人制度比較研究–以英國蘇格蘭文物保存署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縣。彭錦鵬(2000)。英國政署之組織設計與運作成效。歐美研究,30(3),89-141。董保城(2007)。行政法人在台灣發展之理論與挑戰。憲政時代,33(1),39-68。葉貴玉(2008)。政府革新運動與博物館之轉變。博物館學季刊,22(3),5-20。路蓮婷(2004)。行政法人制度之初探――以我國「行政法人法草案」為例(下)。研習論壇,39,27-38。趙秀真、劉營珠(2009)。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之推動與期望。主計月刊,641,48-55。慕思勉(1999)。台灣的異質地方―90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

北市。劉昊洲(2007)。行政法人組織規範與相關課題之探討。國會月刊,35(12),46-106。劉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範凱喜(2010年5月5日)。【個人通訊】。副校長。上海設計學院。薛平山、薛平海(2008)。組織的紊亂。博物館學季刊,第22期第1卷,頁98-91。賴怡妝(譯),(2008)。博物館治理邁向自主化的趨勢:以法國為例(原作者:柯立業)。博物館學季刊,22(2),41-50。

Page 6: 103 1學期課程綱要 選修 必修 - NTNU ·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建構台灣新社會。 ... 何卓飛、彭淑珍、陳素芬、楊修安、林蘭君(2008)。韓國終身學習實務(含學分銀行制度之實施)考察報告。

2014年9月24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開課查詢系統

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POpenCourse/ 6/6

賴怡妝(譯)(2010)。法國博物館人員的專業教育與訓練(原作者:Marie-Clarté O’Neill)。博物館學季刊,24(1),5-13。盧曉瑩(2007)。中國國有博物館資金來源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中國。顏秋來(2006)。中央機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回顧與展望。政府審計月刊,27(1),3-12。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2008)。 二、外文部分Alexander, E. P.(1996). Museums in Mo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s.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Ambrose, T.(2006). Managing New Museum: A Guide to Good Practice. Edinburgh: HMSO.Brown, C. (May 3, 2010). [personal communicatio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Burcaw, G. E.(1997).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Walnut Creek: Altamira.Engelsman, S.(2006). Privatization of Museums in the Netherlands: Twelve Years Later. Museum International, 58(4).

37-42.Kane, A. (May 7, 2010).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rector. National Postal

Museum.Lewis, G. D. (1984). Collections, collectors and museums in Britain to 1920. InThompson. J. A., Bassett, D. A.,

Davies, E. G., Duggean, A. J., Lewis, J. D., and Prince, D. R. (Ed.), Manual of Curatorship: A Guide to MuseumPractice (pp. 23-37). London: Butterworths.

Lewis, G.(1992). Museums and their precursors: a brief world survey. In J. M. A. Thompson(Ed.), Manual ofCuratorship (pp. 5-21). BH: Oxford.

Mason, Rhiannon. (2008). A Comparative Discussion of National Museums and Nation-building. In NaMu, Making NationalMuseums Program, Conclusions and beyond.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McNabb, D. E.(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Quantitative andQualitative Approaches. Armonk, NY: M.E. Sharpe.

Mulcahy, K. V. (May 24, 2010).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heldon Beychok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Museums & Galleries Commission.(1988). The National Museums: The National Museums and Galleries of the UnitedKingdom, London: HMSO.

National Audit Office.(2004). Income Generated by the Museums and Galleries:Report by the comptroller andAuditor General.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Netherland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1994). Autonomy of the National Museums and MuseumServices in the Netherlands: Background and Documentation. Rijswijk, Netherlands: The Ministry.

Schubert, K.(2000). The Curator’s Egg:the Evolution of the Museum Concept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thePresent Day, London:One-Off Press.

Oakman, S. (May 19, 2010).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pecial Assistant of Office of the Director. National Museumof American History Behring Center.

Thomson, S. K.(2002). Treasures in Earth:Museums, Collections and Paradozes, London: Faber and Faber.Tzeng, S-C.(2009). Comparative Research into the Museum Governance Systems of National Museums in the UK and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t Andrews.Wilson, D. W.(2002). The British Museum: A History,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