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15 核核核核核

15 核苷酸代谢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15 核苷酸代谢. 15.1 核酸的降解过程 15.2 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磷酸核糖焦磷酸 15.3 同位素标记实验给出了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来源 15.4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最初产物是次黄嘌呤核苷酸 15.5 AMP 和 GMP 是次黄嘌呤核苷酸的衍生物 15.6 核苷酸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 15.7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最初产物是 UMP 15.8 CTP 是由 UMP 合成的 15.9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合成的 15.10 嘌呤核苷酸降解产生尿酸 15.11 大多数动物可以降解尿酸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5  核苷酸代谢

15 核苷酸代谢

Page 2: 15  核苷酸代谢

15.1 核酸的降解过程15.2 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磷酸核糖焦磷酸15.3 同位素标记实验给出了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来源15.4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最初产物是次黄嘌呤核苷酸15.5 AMP 和 GMP 是次黄嘌呤核苷酸的衍生物15.6 核苷酸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15.7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最初产物是 UMP

15.8 CTP 是由 UMP 合成的15.9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合成的15.10 嘌呤核苷酸降解产生尿酸15.11 大多数动物可以降解尿酸15.12 肌肉中嘌呤核苷酸循环生成氨15.13 嘧啶可以降解生成乙酰 CoA 和琥珀酰 CoA

Page 3: 15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核苷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DNA 和 RNA 合成的前体。 ▲ 其衍生物是许多生物合成的活化的中间物。▲ ATP 是生物系统最通用的能量、 GTP 赋予大分子例如新生肽链在核糖体上的移位运动的动力及信号偶联蛋白的活化。▲ 腺苷酸是三种主要辅酶 NAD +、 FAD + 和 CoA 的组分。▲ 核苷酸也是代谢调节物,例如 cAMP 、 cGMP 是许多激素行使调节作用的细胞内信使。 腺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过程的阐明对于筛选抗肿瘤药物以及选育核苷酸高产菌株都有指导意义。

核 苷 酸 代 谢

Page 4: 15  核苷酸代谢

15.1 核酸的降解过程

核酸酶(磷酸二酯酶)

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

核苷磷酸化酶

核酸

核苷酸

核苷 磷酸

嘌呤或嘧啶 戊糖 -1-磷酸

参与补救合成

磷酸戊糖途径进一步分解

补救合成途径的原料

氧化成尿酸等氧化成尿酸等物质排出体外物质排出体外

Page 5: 15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的降解核苷酸的降解

核苷酸 + H2O 核苷 +Pi

核苷 + H2O 嘌呤(或嘧啶) + 戊糖 (核苷水解酶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并且只能

对核糖核苷起作用,对脱氧核糖核苷不起作用。) 核苷 + H3PO4 嘌呤(或嘧啶) +1- 磷酸戊糖 (核苷磷酸化酶存在广泛)

核苷酸酶

核苷水解酶

核苷磷酸化酶

Page 6: 15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

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实际上是由简单的前体分子(如氨基酸、CO2 和 NH3 等分子)生物合成核苷酸的杂环碱基的途径。

补救途径:是一条省能的、简单的生物合成核苷酸途径,碱基不用从头合成,而是直接利用细胞内或饮食中核苷酸降解生成的完整的嘌呤和嘧啶碱基,该途径实际上是核苷酸降解产该途径实际上是核苷酸降解产物再循环,重新形成核苷酸的过程物再循环,重新形成核苷酸的过程。

Page 7: 15  核苷酸代谢

各种嘌呤类核苷酸的前体是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IMP ,或称之肌苷酸,或称之肌苷酸));而各种嘧啶核苷酸则是从尿嘧啶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 UMPUMP ))衍生出来的。 IMP 是在核糖 -5- 磷酸的基础上合成次黄嘌呤环结构的,而 UMP 则是先合成尿嘧啶碱基,然后再连接 5- 磷酸核糖。但无论那种连接方式,使用的都是核糖 -5- 磷酸的活化形式 5- 磷酸核糖焦磷酸( PRP

P )。 PRPP 是在 PRPP 合成酶催化下由核糖 -5- 磷酸和 ATP 合成的。

15.2 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磷酸核糖焦磷酸

Page 8: 15  核苷酸代谢

核糖 -5- 磷酸与 ATP

反应,焦磷酸基团从ATP 转移到核糖 -5- 磷酸的 C-1 ,形成 5- 磷酸核糖 -1- 焦磷酸( PRPP ),是 - 构型。

又称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okinase

Page 9: 15  核苷酸代谢

嘌呤环上原子的来源为: N-1 来自天冬氨酸; C-2 和 C-

8 来自甲酸(通过 10- 甲酰四氢叶酸); N-3 和 N-9 来自谷氨酰胺的酰胺基; C-4 、 C-5 和 N-7 都来自甘氨酸; C-6 来自 CO2 。

15.3 15.3 同位素标记实验给出了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来源同位素标记实验给出了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来源

Page 10: 15  核苷酸代谢

15.4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最初产物是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 )第一阶段:涉及 1-5 步反应,由PRPP 生成氨基咪唑核苷酸(即嘌呤的咪唑环)。第二阶段: 6-10步反应,由氨基咪唑核苷酸生成 IMP 。

Page 11: 15  核苷酸代谢

IMP 从头合成是在 PRPPPRPP 基础上,依次连接: N-9 ,来自谷氨酰胺; C-4 、 C-5 和 N-7 ,来自甘氨酸; C-8 ,来自 10-

甲酰四氢叶酸; N-3 ,来自谷氨酰胺; C-6 来自 CO2 ; N-1 ,

来自天冬氨酸; C-2 ,来自 10- 甲酰四氢叶酸。在第 5 步反应先形成咪唑 5 员环,然后在第 10 步反应形成嘧啶 6 员环。

从头合成途径开始于 PRPP 的焦磷酰基被谷氨酰胺的酰胺氮取代的反应,反应是由谷氨酰胺- PRPP 转酰胺酶催化的,值得注意的是,核糖的异头构型在亲核取代过程中由 α 构型转换成了 β 构型,形成的是构型的 5- 磷酸核糖胺。这种 β 构型一直保留在合成的嘌呤核苷酸中。然后构型的 5- 磷酸核糖胺的氨基被甘氨酸酰化,在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甘氨酰胺核苷酸。

1

Page 12: 15  核苷酸代谢

在第 3 步反应中,在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的作用下,一个甲酰基从 N10- 甲酰四氢叶酸转移到甘氨酰胺核苷酸的氨基上,形成 IMP 的 C-8 。在第 4 步反应中,来自谷氨酰胺的酰胺在酰胺转移酶的催化下,转换成脒( R ) NH - C = NH ,反应需要 ATP 。该酶受到类似于谷氨酰胺的抗生素,例如重氮丝氨酸和 6- 重氮 -5- 氧 - 正亮氨酸的不可逆抑制。这些化合物(作为亲和标记试剂)可以与酶的巯基反应。

IMP 合成的第 5 步反应是需要 ATP 的闭环反应,形成一个咪唑衍生物。

第 6 步反应中, CO2 连接到已经变成嘌呤的 C-5 上,这个羧化反应很罕见,因为反应既不需要 ATP ,也不需要生物素。

2

Page 13: 15  核苷酸代谢

在第 7 和 8 步反应中,天冬氨酸的氨基整合到嘌呤环中。首先整个天冬氨酸与新进入的羧基缩合形成一个酰胺键,然后在腺苷琥珀酸裂解酶的作用下除去琥珀酸,生成氨基咪唑核苷酸,反应需要 ATP 。这两步反应使得来自天冬氨酸的一个氨基氮变成了 IMP 中的 N-1 。 第 9 步反应类似于第 3 步反应,来自 N10 -甲酰四氢叶酸的甲酰基转移到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的氨基上,第 10 步反应是一个闭环反应,形成嘌呤环中的嘧啶环。至此完成了IMP 整个嘌呤环的合成。 IMP 从头合成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合成 PRPP

时, ATP 转换为 AMP , 第 2 , 4 , 5 和 7 步反应也是通过ATP 转换为 ADP驱动的,另外由谷氨酸和氨合成谷氨酰胺也需要 ATP 。

Page 14: 15  核苷酸代谢

AMP : Asp 的氨基与 IMP 中的酮基缩合形成腺苷酸(基)琥珀酸。然后在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的作用下除去延胡索酸,生成 AMP 。 p394

GMP : IMP 脱氢生成黄嘌呤核苷酸,再接收来自 Gln 的氨基生成 GMP 。 p395

15.5 AMP 和 GMP是次黄嘌呤核苷酸的衍生物

* *

Page 15: 15  核苷酸代谢

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 从头合成 ) 的调节

在腺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反馈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方式。该途径的第一步反应,即 5‘-5‘- 磷酸核糖焦磷酸核糖焦磷酸转变成磷酸转变成 5’-5’- 磷酸核糖胺的反应磷酸核糖胺的反应是一步关键性反应。

催化该反应的 5‘- 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是一种别构酶,这个酶的活性受其终产物 AMP 和 GMP 反馈抑制(见图)。此外, AMP 和 GMP亦可对由 IMP 合成AMP 和 GMP 的第一步反应造成反馈抑制。

Page 16: 15  核苷酸代谢

谷氨酰胺-PRPP 转酰胺酶

PRPP 合成酶

▲活性形式,单体,质量 133,000 ;▲ 非活性形式,二聚体,质量 270,000 。

Page 17: 15  核苷酸代谢

PRPPPRPP 是补救途径中核糖 -5- 磷酸的供体。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腺嘌呤与 PRPP 生成 AMP 和PPi 。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类似的反应,即次黄嘌呤转换为 IMP ,鸟嘌呤转换为 GMP ,同时生成 PPi 。

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对 PRPP 的 Km 值比谷氨酰胺 -PRPP 转酰胺酶对 PRPP 的 Km 值低,就是说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对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对 PRPPPRPP 的亲和力大的亲和力大,同时该酶还具有高的 kcat 。这些特性使得在低浓度的 PRPP 条件下,补救途径反应比从头合成途径反应优先发生。

15.6 15.6 嘌呤核苷酸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

Page 18: 15  核苷酸代谢
Page 19: 15  核苷酸代谢

Lesch-Nyhan综合症,也称之自毁容貌症:其特征是智

力迟钝、痉挛,表现出强制性的自残行为,甚至自毁容貌。该病的主要的生物化学特征是排泄的尿酸量可达到正常排泄尿酸量的 6倍,同时嘌呤从头合成的速率大大增加。 Lesch-Nyhan综合症是由于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鸟嘌呤磷酸核糖转

移酶移酶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由于缺少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成 IMP 和 GMP ,而是降解到尿酸。缺乏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细胞含有高浓度的 PRPP ,通常用于次黄嘌呤和鸟嘌呤补救途径的 PRPP 都提供给 IMP 的从头合成,过量的 IMP 降解形成尿酸。体内过量的尿酸就会引起 Lesch - Nyhan综合症。

Page 20: 15  核苷酸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比嘌呤从头合成途径简单,并且消耗的 ATP少。同位素实验表明嘧啶环中的原子来自三个前体。 C-2 来自 HCO3

-; N-3 来自谷氨酰胺的酰胺基团;其余原子都来自天冬氨酸。

15.7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最初产物是 UMP

Page 21: 15  核苷酸代谢

首先合成含有嘧啶环的乳清酸,然后乳清酸再与 PRPP 反应形成嘧啶核苷酸。

从头合成途径共涉及 6

步反应 , 催化各步反应的酶分别是:①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③二氢乳清酸酶 ,④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⑤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⑥乳清酸脱羧酶,这些酶都位于胞液中。

Page 22: 15  核苷酸代谢

由 UMP 转换成 CTP 涉及三步反 应 。 首 先 尿 苷 酸 激 酶 催 化ATP 的 γ- 磷酸转移给 UMP 形成 UDP , 然后核苷二磷酸激酶催化第二 个 ATP 的 γ- 磷 酸 转 移 给UDP 形 成 UTP , 最后 CTP 合成酶催化来自谷氨酰胺的酰胺氮转移至 UTP 的 C-4 ,形成 CTP 。

CTP 合成酶受到反应产物 CTP

的别构抑制和受到 GTP 的别构激活。

15.8 CTP 是由 UMP 合成的

见 P397

Page 23: 15  核苷酸代谢

2ˊ-2ˊ-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是 DNA 的构件分子,它是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的。

在大多数生物中,脱氧还原反应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核苷二磷酸水平。所有 ADP 、 GDP 、 CDP 和 UDP 四种核苷二磷酸都可以在核苷 二 磷 酸 还 原 酶 的 催 化 下 生 成相应 的 脱 氧 核 苷 二 磷 酸dADP 、 dGDP 、 dCDP 和 dUDP 。形成的脱氧核苷二磷酸可以 在 核 苷 二 磷 酸 激 酶 的 作 用 下 磷 酸 化 生 成 核 苷三磷 酸dATP 、 dGTP 、 dCTP 和 dUTP 。

NADPHNADPH 作为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合成的作为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合成的还原力还原力。电子从 NADPH向还原酶转移需要经过黄素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的传递。

15.9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合成的

Page 24: 15  核苷酸代谢

NADPHNADPH 作为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合成的作为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合成的还原力还原力。电子从 NADPH向还原酶转移需要经过黄素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的传递。

Page 25: 15  核苷酸代谢
Page 26: 15  核苷酸代谢

dTMP 是由 dUMP 甲基化形 成 的 。 首 先 dUDP 转 换 为dUMP ,有几条途径,一条是在 核 苷 单 磷 酸 激 酶 的 催 化下, dUDP 与 ADP 反应生成dUMP 和 ATP 。另一条途径是dUDP 先形成 dUTP ,然后水解生成 dUMP 和 PPi 。 dCMP 经脱氨也可以形成 dUMP 。 由 dUMP 转换为 dTMP 的反应是由胸苷酸合成酶胸苷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中, 5,10- 甲叉四氢叶酸提供一碳单位之后,形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经还原变成四氢叶酸,再接收丝氨酸提供的一碳单位重新形成 5,10- 甲叉四氢叶酸。

Page 27: 15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的生物降解主要是嘌呤和嘧啶碱基的降解过程,嘌呤降解生成可以排泄的、有潜在毒性的化合物,而嘧啶降解将生成容易代谢的产物。

核苷酸的生物降解

Page 28: 15  核苷酸代谢

鸟类、爬行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人)可以将嘌呤核苷酸转换为尿酸排泄掉。鸟类、爬行动物中的氨基酸代谢也可以生成尿酸,但在哺乳动物中,过量的氮是以尿素形式排出的。鸟类和爬行动物缺少进一步降解尿酸的酶,而许多动物还可以进一步将尿酸降解为其它产物。

AMP 和 GMP 经水解除去磷酸分别形成腺苷和鸟苷,腺苷经 脱 氨 形 成 次 黄 嘌 呤 核 苷 , 同样 AMP 也 可 以 脱 氨 生 成IMP 。 IMP 水解生成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再经磷酸解形成次黄嘌呤。鸟苷磷酸解生成鸟嘌呤。这些磷酸解反应都是由嘌呤 - 核苷磷酸化酶催化的,生成核糖 1- 磷酸(或脱氧核糖 -

1- 磷酸)和碱基;但腺苷不是哺乳动物嘌呤 - 核苷磷酸化酶的底物。

15.10 嘌呤核苷酸降解产生尿酸

Page 29: 15  核苷酸代谢
Page 30: 15  核苷酸代谢

痛风是由于尿酸生产过量或尿酸排泄不充分造成堆积引起的一种疾病。血液中的尿酸钠的溶解度很小,当尿酸钠浓度高时,它可在软骨和软组织,特别是在肾脏以及舌和关节处形成结晶(有时与尿酸一起)。在关节处的沉积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引起痛风有几个原因,其中包括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的部分缺陷,结果导致嘌呤回收下降,使得嘌呤分解生成更多的尿酸。痛风也可能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调控的缺陷引起的。

Page 31: 15  核苷酸代谢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与次黄嘌呤结构非常类似的别嘌呤醇,次黄嘌呤的 N-7 和 C-8 换个位置就变成了别嘌呤醇。在细胞内别嘌呤醇被转换为羟嘌呤醇 ,羟嘌呤醇是黄嘌呤脱氢酶的一个很强的抑制剂,服用别嘌呤醇可以防止非正常的高水平的尿酸的形成,因此可以防止尿酸的沉积和肾结石的形成。

在用别嘌呤醇治疗期间,次黄嘌呤和黄嘌呤都不会堆积,它们经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转换为 IMP 和黄嘌呤核苷酸,然后形成 AMP 和 GMP 。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溶解度比尿酸钠和尿酸大得多,如果它们不能通过补救途径被重新利用也可经肾脏排泄掉。

Page 32: 15  核苷酸代谢

2 、别嘌呤在体内经补救合成,与PRPP 生成别嘌呤核苷酸,使PRPP 含量减少,抑制从头合成。

1 、

3 、别嘌呤核苷酸与 IMP 结构类似,通过反馈抑制PRPP 酰胺转移酶,也抑制从头合成。

Page 33: 15  核苷酸代谢

15.11 大多数动物可以降解尿酸

Page 34: 15  核苷酸代谢

工作的肌肉会生成氨,这个产氨途径涉及嘌呤代谢中的AMP 脱氨酶。 AMP 脱氨酶催化 AMP 脱氨生成 IMP 。在工作

的肌肉中, IMP 再循环重新形成 AMP 。这一循环途径称为嘌嘌呤核苷酸循环呤核苷酸循环。

15.12 肌肉中嘌呤核苷酸循环生成氨

Page 35: 15  核苷酸代谢

下图给出了三种嘧啶核苷酸降解至尿嘧啶和胸腺嘧啶过程。嘧啶核苷酸的降解是从水解生成相应的核苷和 Pi 开始的,反应是由 5ˊ- 核苷酸酶催化的。

CMP 首先水解生成胞苷,然后胞苷经胞苷脱氨酶催化脱氨形成尿苷。 尿苷和胸苷的糖苷键分别经尿苷磷酸化酶和胸苷磷酸化酶磷酸解,分别生成尿嘧啶和核糖 -1- 磷酸以及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1- 磷酸。

15.13 嘧啶可以降解生成乙酰 CoA 和琥珀酰CoA

Page 36: 15  核苷酸代谢

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可以继续降解生成中枢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乙酰 CoA 和琥珀酰 CoA 。两个嘧啶碱基降解的过程类似。首先嘧啶环被 NADPH 还原为 5,6- 二氢嘧啶,然后在二氢嘧啶酶的催化下嘧啶环的 N-3 - C-4 键被切开,生成氨甲酰 -- 氨基酸衍生物脲基丙酸或脲基异丁酸。

这两种氨基酸衍生物进一步水解生成 NH4

+、 HCO3-、 - 氨基酸或 - 氨基异丁酸。其中 -

丙氨酸来自尿嘧啶,而 - 氨基异丁酸来自胸腺嘧啶。 -丙氨酸可以转换为乙酰 CoA ,而 - 氨基异丁酸可以转换成琥珀酰 CoA ,它们都可以进入柠檬酸循环进一步代谢。

Page 37: 15  核苷酸代谢

三种嘧啶核苷酸降解至尿嘧啶和胸腺嘧啶

Page 38: 15  核苷酸代谢

尿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降解至乙酰 CoA

和琥珀酰 C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