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f of of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and and and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女记者研究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黄燕秋 20085809 指导教师 付靖芸 讲师 二〇一二年六月

黄燕秋.2008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黄燕秋.2008

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 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ofof sciencesciencesciencescience andandandand 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女记者研究

学 院 名 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 生 姓 名 黄燕秋

学 号 20085809

指 导 教 师 付靖芸 讲师

二〇一二年六月

Page 2: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

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女记者研究摘要:战地记者作为一个高危职业,从产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工作领域与职业性质

受到大众的关注。每当国际范围内爆发重大事件时,媒体能否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并及时跟进事件报道,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媒体是否列入一流媒体的重要标志。

在战地记者队伍不断壮大的进程中,战地女记者的出现,更是这个群体添上一份

魅力。本文先从战事报道与战争记者入手,追溯战地女记者的发展历程,再对利比亚

战事报道中战地女记者进行分析。最后,从利比亚战事报道跳出,探讨现代化战争中

女记者的机遇与挑战问题,论文最后探讨女记者战事报道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战地女记者; 利比亚战事报道; 现代化战争

Page 3: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

TheTheTheThe RRRResearchesearchesearchesearch ofofofof FFFFemaleemaleemaleemale RRRReportereportereportereporterssssonononon LibyaLibyaLibyaLibyaWWWWarararar RRRReportseportseportseports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As a high-risk occupation, the war correspondents are concerned by the public

since its unique areas of work and professional nature. When it break out major ev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if the media sound the first time, and timely follow-up incident

repor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easure of whether the media in the

first-class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the war correspondent has expanded steadily, the emergence of

female field reporters, which added a touch of charm for this group. This article start with

the war coverage and war reporters, trac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field

reporters,and analyses the female reporter in Libya reporters. Finally, jumping out from the

Libyan war reports, explor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dern war for a female reporter.

At the ending of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far-reaching impacts of the female reporter which does war

reporting.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war female Reporters; Libya War Reports; Modern war

Page 4: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

目 录引 言.................................................................................................................................... 1

一、战地女记者的发展简史................................................................................................ 2

(一)20 世纪 40 年代前:战地女记者的觉醒..........................................................2

(二)20 世纪 50 代初--70 年代末:战地女记者的崛起.........................................2

(三)20 世纪 80-90 年代:战地女记者走向成熟....................................................3

(四)21 世纪初至今:战地女记者实现突破............................................................4

二、女记者在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策略应用.................................................................... 4

(一)战略层面:谋略加时机.....................................................................................5

(二)战术层面:以不动制万动.................................................................................6

1、“常规作战”:考验专业素质............................................................................6

2、“特色作战”:彰显女性优势......................................................................6

3、“自我作战”:遭遇报道尴尬............................................................................7

三、现代化战争对女记者的双刃剑效应............................................................................ 8

(一)现代化战争为女记者提供机遇.............................................................................9

(二)现代化战争对女记者抛出挑战.............................................................................9

四、女记者战事报道的影响分析...................................................................................... 10

(一)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其它报道领域的延伸.......................................................10

(二)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媒介形式的冲击...............................................................10

(三)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国内外传播的影响...........................................................11

(四)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多元传播语境的影响.......................................................12

结 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Page 5: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

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女记者研究

引 言有人说过,19 世纪是“小说家们”的时代,而 20 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随着各地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从业工作者成为新闻传播史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战地记者,又以其特殊的职业性质与工作领域,逐渐强大并成为各国在国际事务姿

态展示的标志。

较之于从前的男性媒介时代,女性新闻从业者的异军突起,更是使得新闻传媒领

域更加开阔。笔者在相关论文网站上进行检索,就女性这个角度来看,学界对女性战

地记者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国内对于战地女记者研究较多的是河北经贸大学的王黎

燕老师,其中包括她的《走进硝烟里的中国战地女记者》、《走进“不属于”自己的

领域---女性视角下的中国战地女记者》等期刊论文。目前学界没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再加上“利比亚战事报道”这一新元素,所以这方面可以有更多充实的空间。

一直以来,“女性与传播”又是新闻学领域的边缘课题,所以对此进行研究有相

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看似着眼于利比亚战事的女记者研究,实际上是上升为现代

化战争对女性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机遇与挑战,从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方式,让本文也真

正有所意义。

以性别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一方面能使展现女性战地记者整体形象,也探讨女性

战地记者的发展也是需要被大众持续关注的;另一方面来分析战地女记者成功的原

因,进而探讨女性新闻报道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Page 6: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

一、战地女记者的发展简史战地女记者的发展简史战地女记者的发展简史战地女记者的发展简史

伴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分化,即使到了和平时期,战争仍然成为各国间不可逃避

的话题。有战争,就有新闻,战地新闻的发展也随之应运而生。而战地记者这个职业

的出现,代替了以往各种枯燥血腥的战争信息,在各种残酷冷漠的战地新闻中,这个

群体灌入了更多丰富的信息量、全新的角度以及多样的报道模式。而战地女记者群体

的加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更是为这个群体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时间以内,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一直都存在着“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刻板观

念。但是,事实证明,从二战时期起至今,国内外的战地女记者一直活跃在战地报道

的前线,并呈现出强势的发展劲头。从最初的稚嫩状态到如今的独当一面,战地女记

者经历了“觉醒”、“崛起”、“成熟”、“突破“的四个发展阶段。[ 1 ]

(一)20世纪40年代前:战地女记者的觉醒

20 世纪 40 年代之前这个时期,属于战地女记者群体的觉醒阶段。

在这个时期,世界大规模的战争主要包括:爆发于 1914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及爆发于 1939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的爆发,导致社会局面持续的动荡,

加上在这一时期,新闻自由意识比较淡化、女性地位的不被认可,多重因素的作用使

得女性不能在新闻报道方面有所发展,于是更加没有她们在这一方面的突破之说。

尽管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基于美国在两次世界战争中都处于优势地位,当地美

国报道较之其它国家地区,有很大优势所在,所以在一阶段,美国存在着一批比较活

跃的女性新闻工作者。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她们并没有直接以女性的身份出现在战争

中,而只能以模仿男性的方式来报道战争.她们在二战时期进入到战场,由此突破女

人在战地报道领域中“零作战”的局面,以集体的方式冲破了战争与女性之间的障碍。

(二)20世纪50代初--70 年代末:战地女记者的崛起

而从 20 世纪 50 代初一直到 70 年代末,则是属于战地女记者的崛起时期。

这一时期,大规模的战事主要有 1950 的朝鲜战争、1961 年的越南战争。美国

[ 1 ] 王黎燕.《中美战地女记者发展状况比较研究》.《新闻爱好者》.2004.6

Page 7: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3

参战方的角色,为美国战地女记者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背景。无论是处于对于本国新

闻战事的职责报道,或是战地记者自我理想的实现,这一时期的战地女记者就如脱缰

的雄鹰,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飞翔的天空,在战地新闻报道领域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这与美国历史上新闻管制比价宽松也是分不开的,宽松的媒介环境让媒体

在战场可以享受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再加之这些战争都仅仅是局部的战事,对于国内

社会环境的自由开放程度推进并没有大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也都趋向全新

改革。随着教育普及趋势到来,女性的受教育的程度随之提高,自我认识与知识素养

不断提升,并逐渐延伸到新闻传媒领域,广大女性新闻工作者也为实现平等权利积极

进取。就这样,她们逐渐摆脱了男性战地记者的阴影,探索适合自己方式来记录战争

及战争带来的一切。

这一时期国内的战地女记者的成绩主要集中在 50 年代的抗美援朝中,并且其自

主意识并未真正觉醒,依然为自身的性别感到困惑。因此上一时期模仿和追随男性的

痕迹依然清晰。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一直到文革结束,由于国内的政治形势,中国无

暇于国际事务,因此,中国的战地记者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战地女记者也自然销声匿

迹。

(三)20世纪80-90年代:战地女记者走向成熟

战地女记者发展到 20 世纪 80、90 年代,就逐渐展示出了成熟的一面。战地女记

者自此开始,也真正独立展示着女性在战地报道出色的工作能力。在极力倡导“自由

主义”的美国,战地女记者已经实现了自由发展的开端,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

强;而在国内也成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国家大力提倡走出去的观念,在新闻传媒行

业也有所深入。女性新闻从业者逐渐走出国门,走进战区,在各种争论声中进行战地

报道。据调查, 1970 年之前,战地记者的数量当中,其中女性仅仅只有 6%,而到了

1992 年,这个数字就已经上升到 30%。有力的数据变化可以明显看出:这一时期,

战地女记者参与战地新闻的程度逐渐深入,人数与规模也不断壮大,这个群体的社会

影响力也是越来越突出。

(四)21世纪初至今:战地女记者实现突破

到了 21 世纪初,战地女记者从出现以来,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绝对的突破。在新

Page 8: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4

世纪来临之际,国际上爆发了著名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国外的战地女记者呈

现风采依旧的“实力派”报道,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继续坚持传播战争的各种真相。

至于国内的战地女记者,也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重重的阻碍,实现颠覆传统观

念的转变。从抗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到如今的利比亚战争,国内战地女记者已经成功

展现了在现代化战争报道中的实力,在世界重大事务报道中站出了自己的姿态。特别

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凤凰卫视派驻了以闾丘露薇、隗静、莫乃倩、沈玫绮和罗晓莹五

位女记者为主力的采访群体,前往战争实地进行了多类型的报道。“战事之中有记者,

记者之中有女性”,后续的深远影响表明,这绝对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派遣,而真

正显示出现代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正如哲学上所印证的,任何事物发展都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战地女记

者的发展过程也证实这一点,从最初的觉醒、兴起、逐渐成熟到最后的跨越突破,她

们将本色特质与战地记者的综合素质有效灵活地结合,融合到各种战争报道中,昭示

着女性长期以来在战争中缺失的自然状态的真正回归。

Page 9: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5

二、女记者在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策略应用

2011 年 2 月 16 日,利比亚国家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武装冲突,当地的紧张局势

一时之间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直到 8月下旬,反对派队伍攻占利比亚首都的黎

波里,卡扎菲政权也被压下台,这时候利比亚的局势基本才算尘埃落定下来。

看上去只是一个地区战争,却有多国的利益在其中的牵扯,各国之间力量的较量、

交战双方的实力悬殊对比,最后战争的破坏性与争议性,让利比亚战事为世人所瞩目,

更因其是发生在新世纪的战争而影响力十分深远。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除了战地记者,除了参战士兵,除了当地群众,战地女记者

冲锋陷阵,作为可以进入战争现场的群体,了解最新事态的发展。在这个时刻,大众

媒介对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受众如何想象当今世界的状况。战

地记者走进现场,其实际意义在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战事真相与最新变化在战

地女记者手中得以还原,顺利实现各国受众了解第一现场的心理期待。

(一)战略层面:谋略加时机

2012 年的利比亚战事的爆发,特别是 3月 19 日西方多国空军对利比亚发动空袭

之后,该地区成为新千年继阿富汗与伊拉克之后,第三个陷入战争的伊斯兰国家,近

期各国媒体的报道也多聚焦于此地。 [ 1 ] 战争与战地记者的关系,印证了这样恒定的

趋势: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新闻记者。越是战事激烈的地区,越是全球各路媒体竞争

新闻报道的角逐之地,媒介成为战时宣传最重要的工具。

大众传媒是国内受众接触与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在当下媒体竞争激烈的环

境下,战地新闻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各地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局势变化多端的

战地,做出真正成功的战地新闻。

利比亚战事发生以后,凭借多年把控战地报道的经验,欧洲地区包括路透、法新

国际两大通讯社以及美联等全球的主要媒体,都分别派驻自己的记者前往战地,从利

比亚全国各地对战事进行全方位报道。当然,华语媒体在如此重大的事件中绝对不能

失声,所以利比亚战争也是华语媒体首次集体亮相的机会。在这样的多种环境作用下,

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都派驻记者到前方报道,而派驻的记者中,男

[ 1 ] 刘俊.《纵论近期中东局势及其报道》.《青年记者》.2011.5

Page 10: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6

女记者均有。

在各国媒体对于本次利比亚战事报道中,各地大量派驻了女记者前往战区报道是

媒体之间不谋而合的策略。这一策略的考虑,一方面基于战争本身的重大性,另一方

面选用战地女记者,可以比较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在一定意义上赢得新闻竞争

的概率越高,就越能掌握战地的报道权与各种报道机遇。

另外,较之于和平时代的国际化新闻报道,利比亚战事报道能够更好地展现女性

记者实力。因为就战争而言,本身就是属于男性的战场,而女性深入战地,本身就具

有争议性与新闻性,这本身就构成了绝佳的新闻选题。绝好的时机、缜密的策略,为

造就一大批成功的战地女记者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在比利亚战事报道任务完成以后,凤凰卫视“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在接受新闻采

访中这样说过,中国的新闻记者采访在人数、报道数量以及影响力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在 2000 年采访阿富汗只有几家香港媒体,而这一次有太多的中国媒体,甚至包括一

些地方媒体,这对中国读者来说,至少多了些信息来源。殊不知,作为女性战地记者

的优秀典范,她们已经为此次女性记者深入战区采访更有锦上添花之妙。

(二)战术层面:以不动制万动

女性记者深入战地报道,这成功了形成各路媒体吸引观众的操作模式和竞争之

道。笔者认为,在客观意义上,这次利比亚战事报道促使各国受众对女性记者重新加

以认识,也使女性报道者在新闻报道行业中的角色定位有了质上的飞跃。

虽然媒体在战略层面上都有所突破,但是面对进入战区后许多未知的因素,对于

战地女记者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挑战。所以许多成功的新闻报道背后,是每一个战地

女记者的实战技能与现场把控能力的考验。

1、“常规作战”:考验专业素质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就应该具备新闻人需有的素质。合格的新闻人,只要

站在新闻现场,无所谓男女性别区分,只要拿起手里的笔与摄影机,就是“新闻战士”

形象。即使是女性战地记者,也只能被男性化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报道新闻。

虽然报道的环境有所更改,但是战地女记者必须拥有应对艰苦环境的心理与能

力。她们需要随时搜寻最新的资料,确定对于自身安全的采访地点,并且能够有效预

见性分析战争的形势,最终及时为新闻采访寻求新闻点与信息点。

Page 11: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7

凤凰卫视的观察员周轶君,在媒体上看了中国战地记者报道海湾战之后,在她的

心中就深埋下成为战地记者的愿望。面对利比亚动荡的局势,凤凰卫视派遣她和同事

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一路过来,从香港到土耳其,接着从土耳其再到突尼斯,辗

转之后,周轶君和同伴最终进入到利比亚境内,也使得凤凰卫视成为了继北约对利比

亚进行空中打击以来,第一个进入的黎波里做报道的中文媒体。接受任务,采写任务,

完成任务,在常规作战的前提下,周轶君与同伴最终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比那次利

比亚的采访报道任务。

2、“特色作战”:彰显女性优势

很多战地女记者原本都是怀着自己的新闻梦想进入战区,但是如何做出真正出色

的新闻?如何让传递给受众的新闻能够对得起心中这份梦想?这是很多战地女记者

思索的问题。在逐渐摸索成长的道路上,战地女记者在战地报道中的性别优势也开始

凸现,她们不再盲目为做新闻而做新闻,而是逐渐找到适合自己报道的角度与方式。

首先,在新闻采编流程上,相较于男性记者,女性记者更具特色。在选择战地新

闻选题时,凭借女性天生的敏感性与视角冲动,可能利比亚战场士兵的一声叹息、战

区孩子的一串笑声、或者是受难家庭一个故事,这些都可能是她们采访选题的来源。

比起只关注战争作战方式、或是战争摧毁性结果的男性记者,而女记者的新闻视角则

会更细小,做出来的新闻也会更具有温度。这些女性记者以女性的视角和独特感受来

记录战争,也会很好地淡化战争的残酷性。

再次,在采访过程中,女性记者更显特色。她们的身形一般比较娇小,对于高大

健壮的男性记者,很多有戒心的士兵或是采访对象,更愿意放下内心的犹豫,同女性

记者进行交流沟通。女性记者言语沟通的亲切与细腻风格,也让她们运筹帷幄。她们

擅长用特有的纤细情感,打动被采访对象的心理,从而采访到比男性记者更详细的信

息。而且女性在采编工作中新闻敏感较强,比起男性记者,越是大的事件,女性记者

看到的越是细节方面的东西,越是容易在新闻中发现新闻,这是十分珍贵的。

凤凰卫视的傅晓田在做战争结束报道时,除了民众的喜悦,她还看到了参战士兵

不一样的一面:很多当地人民脸上充满着喜悦,但也有身形高大的士兵偷偷抹眼泪,

他们有的是想家了,有的是想起了失去的战友,那个时候,确实是很感人的。付晓田

最后总结了一句话,战争之外,回归生活,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文

视角,就足以慰藉长期关注利比亚问题的受众心灵。

Page 12: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8

在写作新闻过程中,女性记者的语言措辞与文本表达更具感染力,可读性更强。

男性记者在写作新闻时,喜欢用干瘪的事实说话,或者是用数据说话。而女性则会运

用令人温暖的词汇来表达残酷的战争,也许在不经意的表达与阐述之间,传达事实的

同时给足够给受众以心灵的慰藉。女记者用耐心和细心去阻止自己的新闻素材,并把

自己的感受渗入其中,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更加感人和生动。

在这次利比亚战事报道中,战地女记者承继这个群体应有的姿态,特别关注利比

亚及中东百姓在动荡局势中的命运如何,生存状态有何改变。参加利比亚战事报道的

中国战地记者王梦,到达利比亚的米苏拉塔做现场报道时,面对眼前的城市的各种废

墟,她当场在这座废墟城市做了这样一段现场报道:“这个一座死了的城市,但是每

个破碎的房屋里,每个灯光下,都会有一个关于战争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文本一出

现,在叩问残酷战争的同时,也会让读者内心十分触动。

3、“自我作战”:遭遇报道尴尬

国际先驱导报前线记者中不乏女性,但恰恰就是这些柔弱的肩膀,却担负起战地

报道的艰巨任务。作为女性群体,战地女记者也会遭遇战地报道的困难与挑战。从新

闻记者方面讲,在战争中他们首先要认真贯彻新闻媒体的方针政策,同时要服从军方

的安排,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

具体来说,一是死亡的威胁,这是在战场难逃的话题;因为战争始终是是残酷的,

它不会因为你是柔弱的女性就优待于你,要捕获重大消息,女记者时常冒着生命的危

险。对于中央电视台年仅28岁的战地记者王璇来说,这次的利比亚战事报道让她印象

深刻。深刻的原因并不是看到了多少枪战,感受到多少的生离死别,而是自己的人身

安全受到了一次严重的威胁。当她在利比亚与突尼斯的边境难民营做报道时,居住在

舒舍难民营里的难民与当地士兵发生严重的冲突。当时她心里想的就这是一条好新

闻,但是最后当地士兵将身材娇小的她层层围住,呵斥她交出手里的摄录机。这样的

经历让王璇记忆犹新,从她身上,我们对于女性记者作战地报道可能会遭遇的各种尴

尬也可以窥见一斑。

二是由于女性的生理的压力,女性记者要承担更多的角色,在战场中要面对更多

的困难。比如前往残酷的战争现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所有的战地记者往往会被配

送防弹服,但是往往很多女性记者因为身形娇小,根本不能拥有与自己身材相符的防

弹服,所以这看似让人放心的“安全衣”,对于她们来说,只能是形同虚设的外壳。

Page 13: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9

三是自我心理方面的挑战。8月下旬,因为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战火接连不断,

央视战地记者冯韵娴到利比亚战场做报道事,与国内其他四名记者、三十多名外国记

者被围困在克索斯酒店长达6天才脱险。但是,冯韵娴的微博也只更新到了二十一日

凌晨,在冯韵娴的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深植血液的孤独,漆黑的夜,却不能阻止

我前行。”一句简单的话,却让受众能够感受到作为女记者勇往直前的性格,也映射

出了所有战地女记者心理状态的缩影。

但是,越是面对这些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困难,女记者越是展现出“巾帼不让须

眉”的风采,更多的时候要与自己坚强地作战,最终真正找到在新闻战场报道的出路。

在困难面前,她们以记者专业的声音和眼睛来报道战争;在人性面前,她们又以女性

的视角和独特感受来反映战争。

Page 14: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三、现代化战争对女记者的双刃剑效应

此次西方国家在利比亚的经济与利益的角逐,这是政治斗争下的经济战争,其影

响力让这次战争不仅仅只是个局部性战争,而是一次全新的现代化战争。所以,随着

科学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的现代化标准逐步地提高,如今国家之间或

是地区之间,更多的武装对峙都属于现代化的战争。[ 3 ] 而面对这些现代化战争,对

于在展示报道中起重要作用的女记者来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现代化战争为女记者提供机遇

在全球化进程环境下,距离越来越近的世界各国,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对于全

球都会有深刻的影响。面对任何一场严酷的战争态势,除了在新闻传播渠道中得知些

许的信息,战事外的人得知战争信息的渠道几乎为零。所以,除了真枪实弹的战争本

身以外,战场上更有一场激烈的舆论战。

现代化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抢占舆论高地是现代化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必争之

地,从一定程度上讲,谁能最先占领这个高地,谁就可能主导或者是控制舆论的走向

与态势。战争外延的拓展,也为女性记者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空间。

所以,全新的现代化作战,就需要战地新闻报道的与时俱进。女性记者加入其中,

可以让正常战争有更加亲和的视角,让受众对于理解残酷的战争有更多的理解方式,

也为女性战地记者的存在与发展存在实际性的意义。

此外,现代化的战争空间,已经从一维由三维向多维发展。参与到现代化战争的

道,也成了各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竞争的舞台。作为报道战争的胜利者,几乎都是新

的有力的技术手段的拥有者。所以,在现代化产业时代,女记者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类

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开展电子战、网络战,在现代化战事报道中站足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比利亚战事中,笔者曾关注了比利亚本地的一位新闻记者苏珊。苏珊并没有在

当地的报社求职,而是在自己创办的《民生报》中忙碌。利比亚战事前,苏珊就是利

比亚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她关注民生疾苦,关注当地群众的利益。在反对派(当时)

取得胜利之后,她决定走出家庭,继续参与到社会中去。今年 8月,她出资创办了《民

[ 3 ] 宁凌:《一体化作战》.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年版

Page 15: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1

生报》,利用当地绝好的地理优势,吸收大多的女性职员,为当地人民伸张正义。

(二)现代化战争对女记者抛出挑战

但是,现代化战争对于女记者而言,挑战也同样存在。除了女记者本身的生理与

心理的挑战,信息化的战争也会为女记者提出新的要求。

产业化与信息化无疑是现代化战争的最显著的特点。在现代化战争中,更多是感

受科技的力量。战争中的高科技,具体体现在参战方改变作战模式,提高战争效率,

与高科技人才相结合。"高技术战争",更是高素质军事人才以技术含量高、造价高的

武器在拓展的空间实施快速打击,以达成高效率军事行动的战争。

现代化战争中的全新特点,这就必须需要媒体在新闻报道时,跟随战争的步伐,

从而才能增强受众对于信息化战争的认识。[ 4 ] 战争中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

体化,这让本身就对战争较为排斥的女记者来说,绝对是全新的挑战。

比如,在现代化战争中,立体战、合同战空前发展,电子战、纵深作战广泛。

对于女记者而言,对战争机器不熟悉,对作战方式全然不知,对战略战术束手无策,

这些会是女记者在现代化战事报道中可能遭遇的瓶颈。即使是对现代化战争有所了解

的女记者,当遭遇到战争现场随即作战战术的改变,新闻报道方式或是内容也要跟着

改变,这会是对女记者的巨大挑战。

当然,这样快速的作战,也更加为女记者的生命安全提出了危险的挑战。在现代

化战争中,比如女记者要到有着极端伊斯兰教的塔利班地盘采访时,为了顺利完成采

访任务,她们要么必须穿着黑衣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要么女扮男装,才能真正去接

近被采访者。又如在最近被众人热议的叙利亚战事中,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在

叙利亚城市霍姆斯的炮火中丧生,年仅 55 岁。这位优秀的战地记者,先是在 2001

年采访斯里兰卡的内战时,被战场的手榴弹碎片击中失去一眼,从此佩戴“独眼龙”

眼罩,也由此成了她独一无二的标志。而在被炸伤后的十多年,她依旧坚持自己的新

闻事业,但不幸的是,2月 22 日却被炮火击中死亡,从此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 4 ] 展江.《新闻与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Page 16: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2

四、女记者战事报道的影响分析

尽管女性记者已经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如果想要在新闻行业,获得和男性相

当的地位,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社会认同、观念的更新以及自身努力过程。不过,在

这次利比亚战争报道中,女性报道者的表现成为她们社会角色嬗变的标志,女性报道

者将会在新闻媒体中获得全方位的成功。在整个利比亚战事的报道过程中,战地女记

者呈现了绝佳的报道状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诸多方面的发展。

(一)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其它报道领域的延伸

女性战地报道的本色彰显,给女性形象的构建有重要作用,这也会为女性争取

更多领域报道的突破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受众的

眼光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她们对所处环境越来越关注。

所以,宽阔的社会环境为女性记者参与到其它领域的报道,提供了很多的条件。

再者,就媒体自身发展而言,媒体自身也会不断翻新竞争策略,尝试让女性记者进入

更多领域的新闻报道,进而实现更多方面的全新突破。所以,除了战事,时政、经济、

文化、民生、法治等话题,都会逐渐出现女性记者的身影,在这些领域有他们的声音。

就如同2011年新闻体育界的热门人物李响,除了她的本职形象,更多的对于一个领域

的影响。笔者分析,她出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她个人本身出色的业务能

力,而更多的是因为媒体对于她女性记者的性别作为一直炒作的卖点,这才能够推进

她在体育界的一时红火。

(二)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媒介形式的冲击

在此次利比亚报道中,电视与网络媒介所起到的作用是史无前例的。很多战地女

记者都放弃将战事报道纸质媒体传递,而是通过有视觉冲击力的电视媒介来实现。

现在重新梳洗关于比利亚战事的报道,几乎有关战事所有的重大消息,都是通过

眼观来首先传播开的。与其它新闻媒介相比,电视是一种出现得较晚的新的传播媒介。

比起图文结合的报纸传播形式,比起稍纵即逝的广播的线性传播,电视媒体将战争的

Page 17: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3

现场直接带给全国各地的受众,这些画面更富有真实感与撞击力,比报纸广播更及时,

更富有真实感,所以也更具有优势性。

而网络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众多的战事新闻,一般情况下,很多战地

女记者都会站在战地现场,立刻转化身份成为一名出镜记者,这样不仅仅能够追求到

鲜明的现场感,女性记者做战地现场直播,在通过网络传播发散开来,这更为充满视

觉效果的电视艺术增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说,女性传播推动的不仅仅是电视

传媒与网络传媒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媒介有或多或少的冲击力。

(三)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国内外传播的影响

优秀的女性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实现了个人的新闻价值,对于自己的国家,甚至

对于国际社会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利比亚战事中的战地女记者,个体的成功

也会最后演变成为华语媒体的成功。

一方面,女性报道为受众传递事实真相,女性报道也会在受众中形成特有的女性

形象,最后冠之“战地玫瑰”、“巾帼不让须眉”等高大的形象,最终可能转化为整

个社会的共同认知,形成一种民族环境下的绝对肯定。另外,国内传播也至关重要。

中国构建文化主导权,不仅需要在国内营建主流价值观,更要思考如何掌握世界文化

主导权,分解或部分占有美国与西方的强势话语权。而另一方面,女性报道也会对国

家传播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战地女记者一般是做国际性新闻的报道,与其它国家

的传媒有一定的联系;二是由于地球村越来越近了,战地女记者的新闻报道很可能会

传播到其它国家,甚至对于其它国家有一定的影响。

利比亚战争报道的成功,昭示着这个群体推动了将女性新闻视野延伸到世界各地

有新闻的地方,又将国际化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正如历史上的首位战地女记者法拉奇,

是最勇于向政治和权力挑战的记者,对于20世界很多风云人物都有影响。

而另一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则是书写了女记者战士报道的另一神话。她与卡扎

菲之间有着20多年的“交情”,因此她可以说是最了解这位利比亚前领导人的战地女

记者。她说,“卡扎菲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王国里的人,他很缺乏安全感。”科尔文

对卡扎菲有着更加真实的诠释,因此卡扎菲在她笔下似乎更像个“人”,而不是

“神”,也不是“魔”。不过,待在屋子里采访政治强人从来不是科尔文的工作重心,

她的任务是常年穿梭在硝烟和炮弹中。这样的一位女记者,在战争报道中还原最真实

Page 18: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4

的现场,在国际传播中也展示出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来自最本真的还原。

(四)女记者战事报道对多元传播语境的影响

自从传播领域出现以来,男性话语权的独占让女性群体与这个名词失之交臂。但

是,随着社会的自由发展与女性意识的逐渐增强,大众媒介圈子当中,女性媒介传播

慢慢地出现并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当代传播发展过程中,女性话语权也实现从长期缺

失到逐渐突破的转变。

纵观新闻发展史,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凭借好的思想与语言,充分唤起受众的感情

共鸣。而女性战地记者的参与,让新闻变得“情真语切”,在真情实感的作用下,才

能客观理性地分析事件人物。让新闻报道因为女性话语的关照得到了很好的升华,这

才真正是战争报道应该达到的最佳传播效果。

对于女性语境传播下的未来发展道路到底在何方?随着新闻媒介传播的愈演愈

烈,两性共同传播必然代替单独的男性独占传播领域的局势。

从电视报道发展的前景上看,在做战事报道传播时,为了让新闻真正做活起来,

让电视新闻更加丰富与发展,不管男性或是女性新闻记者,都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

势与特长,力图营造两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多元的传播空间,建立两性之间传播

的最佳效果。

Page 19: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5

结 语这篇论文是关于女性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研究。本文以战地女记者为研究中

心,以利比亚战事报道为引子,对现代化战事报道中的女记者应进行探讨分析,从而

展现了战地记者价值,表现了女性战地记者的魅力风采,也为新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

领域。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之处有两点:一是看似本文只是写利比亚战事报道中的女记

者,实际上是提升到了现代化战争对于女记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二是通过对女记者

的战地新闻报道,探讨了这个群体报道的多方面影响力。总的来说,还是很具有研究

价值的。

当然,写完这篇论文,笔者认为本文对于利比亚战事中的女记者研究是有限的,

对于资料和一些具体事例还拿捏的不太扎实,不管是从语言还是论文整体架构上,还

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这篇论文也写得比较仓促,自己研究和写作时间比较有限,可

借鉴的论著也相对较少,但这样也为自己论述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

Page 20: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6

致 谢一晃大学四年时间,感觉就在眨眼之间就结束了,今年的栀子花都还没有大片地

盛开,就到了毕业的季节。临离别的这个月,伴随着每天的实习工作,论文的一次一

次修改,各种各样的情绪慢慢都溢满心头。

对于手里的论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看着慢慢从幼稚到成熟,见证了它的

成长的过程。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付靖芸老师。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论文

的撰写都有她的认真指导,还主动帮我找与论文有关的资料。

对于我们论文的选题,她最先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选择。刚开始我不能准

确找到自己的方向,她就细心为我提意见,想选题,最后帮助我找到适合的论文选题,

并为我及时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另外,付老师在时间上也从未给我很多的压力,

这让我可以很灵活地处理自己的实习时间,我真心感谢付老师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因为有了你们,我的大学才拥有最美好的时光。真

心的感谢你们每一位在我人生中认真地走过。当然,我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一路求

学的支持。如今,二十年的求学路到此要告一段落,感谢你们一直在我身边。总之,

临毕业,对于四年经历的种种,我都要感恩。

最后,我的论文中还引用了不少国内学术大家的著作成就,在此我对这些作者表

示感谢。因为在他们优秀的学术成就基础上,我写这篇论文才能走得更远,感谢你们。

Page 21: 黄燕秋.2008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7

参考文献[1]王黎燕.走进“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女性视角中的中国战地女记者[N].《新闻爱好者》,2004.6

[2]周斌.中国女性电视记者的角色魅力[N].《新闻记者》,2011.6

[3]侯雪轶.战争报道中女性话语与传播效果的双赢[J].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2007.6

[4]沈绿.战地记者与国家形象[N].《对外传播》,2009.8

[5]魏守伦.战地记者的角色定位[N].《新闻知识》,2001.9

[6]李丽.用女性记者优势展现新闻女性视角[N].《现代商业》2006.9

[7]邹萍萍.新闻实践中女性视角优势[N].《三峡大学学报》,2006.9

[8]张健.谈记者的人本意识[N].《新闻窗》,2008 年第六期

[9]闾丘露薇.女记者在比利亚的所见所闻[N].《新闻天地》

[10]宋智明,吴雪莹.闾丘露薇:现代战争不是演电影 记者要有独立判断[N].《厦门日

报》,2011.10

[11]赵雪波.战地记者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5

[12](美)马特林著,赵蕾,吴文安.女性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2010.05.

[13]曹正文.央视与凤凰卫视直播伊拉克战争差异比较[N].《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14]李天道.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4

[15]彭位步.把采访战地新闻视为生命的西方女记者[N].《军事记者》.2002.11

[16]王黎燕.开放在战地的第一批“玫瑰”—二战时间的美国战地女记者[N].《青年记者》,2005.1

[17] 展江.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明星[J];中国社会导刊;1999 年 11 期

[18] 王黎燕.西方战地女记者的生存困境[J];军事记者;2006 年 0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