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目  錄】 ........................................................................................................

【編 輯 台】APHC饗宴 在台北 文|李淑娟 ..........................................................

【特別企劃】

  影子醫師 安寧初體驗 文|李淑娟、何怡萍 ..........................................................

  學習「同理」 讓我真正成長 文|佘宗穎 ..........................................................

  體會病人的苦 醫護的愛心 文|蔡富任 ..............................................................

  用心聆聽生命故事 文|林亭妤 ...........................................................................

【APHC特別報導】

  Welcome Message from the APHN 文|Prof. Cynthia Goh .........................

  Welcome Message from the HFT 文|Prof. Yuh-Chung Yang ....................

  APHC台北驚豔 文|第 11th APHC 大會秘書處 ...................................................

  看見亞太安寧的蛻變與轉化 文|賴允亮 ..............................................................

  本土化靈性照顧的特色 文|陳慶餘 .....................................................................

  幽谷伴行 以愛為名-談安寧志工服務 文|張寶方 ................................................

【本期話題】

  以金山經驗 打造北市社區安寧照護網 文|邱玉珍 ..............................................

  2015 國際生死學聚焦台北 文|方俊凱 ...............................................................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國內新聞 ....................................................................................................

  安寧寰宇新聞 ....................................................................................................

【懷念林建德董事長專輯】

  承先啟後 薪火相傳 文|楊育正 ........................................................................

  他是上帝和平的工具 文|陳建仁 ........................................................................

2

4

5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2

25

28

30

34

39

42

Page 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目 錄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副 總 編 輯

執 行 編 輯

美 術 編 輯

行 政 編 輯

編 審 顧 問

印 刷

發 行 所

會 址

通 訊 地 址

電 話

傳 真

網 址 出 刊

出 刊 日 期

楊育正

李淑娟

林怡吟、陳怡蓉

何怡萍

曾莤芳

葉瓊蓺、曾瓊儀、吳蕙君、林淑鈴、王亭云

陳建仁、賴允亮、王念慈、林逸民、施壽全、王英偉、

方俊凱、蔡芳文、許景河、黃英霓、蘇文浩、蘇茂仁、

羅龍斌、劉伯恩、蔡麗雲、劉景萍

友旺彩印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

25160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45號

(02)2808-1130

(02)2808-1137

www.hospice.org.tw

2015年4月28日

※ 版權所有,經本會同意,歡迎轉載。

88期

  對您懷念特別多 文|李淑娟 ..............................................................................

  與您比肩共事的美好回憶 文|黃俊雄 .................................................................

  安寧路上 耶佛同行 文|陳榮基 ........................................................................

【安寧行列】

  四道人生 生死兩相安 文|謝菊英 .....................................................................

  人生的九局下半 文|羅惠群 ...............................................................................

【工作報告】103年09月01日 ~ 104年03月31日 .......................................................

【執行長的話】安寧新兵的三個願望 文|林怡吟 ......................................................

【捐款芳名錄】103年09月01日 ~ 104年03月31日 ...................................................

【您可以這樣支持安寧】 ......................................................................................

44

48

50

53

56

58

61

62

64

Page 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這期安寧照顧會訊出爐之際,正是第十一屆亞太安寧療護會議(APHC)在台北隆重登場時;相隔十四

年,台北重做此一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安寧國際會議東道主,自是國內安寧領域盛事;主辦的台灣安寧照顧

基金會經一年多來籌備,熱情相迎一千二百位來自各地貴賓和講師,這期安寧會訊責無旁貸,負起了導覽

重任,介紹本屆APHC特色。

第十一屆APHC以「蛻變與轉化」為主題,乃著眼於近年來安寧療護觀念已漸生根,安寧發展亦益普

及,但在一步步擴展同時,APHC強調的是質量的轉化與提升;它除了是一種觀念、技巧與方法,更是一

種價值與文化。而轉化與蛻變都是再生的過程,須經過一番掙扎與痛苦;為此,APHC在會前用心安排一

場「華人安寧高峰論壇」,邀請兩岸三地代表與專家,共同討論華人地區發展安寧療護的方向與策略;希

望協助發展中地區建構安寧體系,並提升服務品質。

安寧照護須顧及身、心、靈,身、心已有完整模式可供援引,靈性照顧該如何發展?如何針對地方文

化及需要,發展本土化靈性照顧?台大陳慶餘教授提出以培育佛教宗教師,做為臨床應用的模式,發人深

省。而志工,長期以來一直是安寧最寶貴的資源,這次從展示到研討, APHC都將是焦點。

除了APHC,這期封面故事則介紹影子醫師體驗營,這是安寧扎根工作的新嘗試;安寧推廣向來著重

外展,以癌末病人為核心,逐步推向共照及運動神經元疾病、洗腎、失智等八大非癌疾病,進而擴充到居

家、社區安寧;但調查發現,許多安寧人工作挫折和瓶頸多來自醫院、甚或醫療團隊內部;如果醫師不認

同,病人很難得自醫師協助,藉安寧療護達到善終願望;而在醫師培育過程中,安寧觀念、乃至技巧、法

規認識的養成,卻極其有限。

安寧照顧基金會賴允亮教授推出的影子醫師營,在學醫起步階段,即鼓勵這些醫學新秀透過觀摩,了

解臨終病人需求,苦其所苦,學習醫病互動技巧,及一切可幫助病人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這樣的親身教

育,重點只有一個:以病人為師,體察並滿足病人需求,這也正是安寧精神之所在;因此,「影子醫師」

並非虛無、體驗營更非娛興趴,它是在醫療園地播種的工程,希望改變的是未來在醫療崗位的每一成員,

翻轉醫療文化,以病人為本,也期待未來體驗營能有更創新、顛覆的玩法,讓它成為民眾生命教育的重要

營地。

就在APHC籌備緊鑼密鼓時,我們最敬愛的大家長、前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林建德卻離開了我們;

儘管傷痛,我們深知:唯有加倍努力,把APHC辦得有聲有色,完成他未了心願,才是最深刻的悼念方式。

本期刊載了各領域曾與林董事長共事的好友對他的追念文,從中不難理解:為什麼大家對他懷念特別多。

幕起、終有幕落,期待APHC台北絢爛登場,更期待在APHC落幕後,此際交流、撞擊的智慧、經驗

能遍地開花,早日結出成熟的果實。

李淑娟

APHC饗宴 在台北

總編輯

Page 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6

影子醫師 安寧初體驗

文|李淑娟、何怡萍攝影|何怡萍

這便是別開生面的醫學生安寧體驗營活動。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在行政院科技部支持下,

今年規劃一系列體驗營,作為安寧推廣運動新起

點;希望透過體驗營的舉辦,讓各領域民眾都有

機會來到安寧病房見習,體驗安寧療護全人照顧

的真義,作為生命教育實際的體驗課程。

第一棒由醫學生起跑。安寧照顧基金會董

事、馬偕醫學院教授賴允亮今年初寒假邀請了來

自陽明醫學院、馬偕醫學院、中國醫藥大學醫學

院三校一、二年級醫學系學生參加「影子醫師體

驗營」,進入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安寧示範教育中

心,見習安寧病房運作。

特別企劃

這支寒假學生營隊很特別,笑聲少、交談不多,缺乏團體遊戲助興;較長

時間裡,學員是靜默的,像白色影子般,跟隨帶領的醫師飄蕩在病房、門診或

教室裡;他們不必勞動四體,只消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心體會,偶而,意

領神會地將所思、所想、所問凝聚在問卷上,展現營隊教學內容及成果。

Page 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7

透過觀察 學習醫病互動技巧

體驗營一梯次招二十名學員,目前已舉辦過

六梯次;在為期五天半活動中,由於醫學生不具

醫師身分,甚至連實習醫師都不是,學員如同影

子般,跟隨安寧病房主治醫師門診或查房,觀察

醫師工作內容、方式、醫病溝通技巧;也近距離

觀察第一線護理、社工等安寧團隊其它成員,如

何照顧生命末期患者,體會他們的需要?如何提

出解決病家問題的建議?在整個過程中,醫師不

進行任何教學或說明,醫學生透過觀察,深入了

解末期病人和家屬身、心、靈各樣的苦,也藉此

體會安寧療護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四全照顧

的本質。

賴允亮指出,二十年來,他在不同醫學院

教授末期病人的臨終照顧,深刻感受到醫學教育

本質除了傳授醫學知識和技巧之外,仍在培養醫

學生悲天憫人胸懷;惟有這樣,醫者在臨床服務

時才能以病人為核心,所有醫療安排從病人最大

的利益出發。為了讓醫學生學醫初始,即能建立

此一價值觀,他堅持課程設計以低年級醫學生

為對象。

曾經,馬偕醫院楊育正院長在上任之初,

即倡導安寧病房一日體驗營活動,要求全院主管

參加,且參加者每人身上至少要裝一條管子,

不論是鼻胃管或導尿管;透過這樣安寧病房的「

實習」,才能對末期病人處境感同身受。後來楊

院長因唾液腺阻塞不適,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了

淋巴癌;瞬間由「體驗組」成了「被體驗組」患

者,活動也因而中止。

賴允亮強調,體驗營的初衷和楊院長所提倡

的「one day in hospice」精神一致,只是,由

於插管涉及浸入性醫療,對還是學生身分的學員

來說,並不適合。體驗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

學員體會病家的「苦」,這是同理心教育重要的

一環;活動中安排「與病人為友」課程,要求學

員進入病房陪伴、傾聽病人心聲;在與病人接觸

前,則必須先學會正確的醫病互動態度和技巧。

影子醫師 安寧初體驗

↑音樂治療老師授課時表情豐富,肢體語言更是令學員目不暇給,在專注聽講時情緒隨之起伏。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向學員解說基金會使命與服務內容,並介紹近年來基金會全力推行的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

 ↑經老師示範教學後,學員互相以精油進行下肢淋巴水腫按摩練習。

Page 1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8

模擬情境 進病房前已準備充足安寧病房社工師先將學員分為數組,模擬

各種情境,從助人者、受助者及觀察者三個角度

切入,要他們學習角色扮演,並不斷互換角色,

親身體驗怎樣的問話技巧,讓人感覺溫暖而易

獲得認同?怎樣的問話會造成病人難堪?透過

反覆練習及檢討,讓每一學員踏入病房前已有充

足準備。

體驗營並非正式教學,充其量只能算課餘

觀摩,但,課程仍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和認

可;亦即保証授課內容和方式都在保護病人為前

提下,顧及個人隱私,並合乎倫理,方可進行。

其次,所有「影子醫師」上課安排也均事前告知

病人及家屬,讓他們了解活動內容,也說明課程

安排用意。果然,病家獲知體驗營意義,感受到

院方尊重的誠意都能充分信任院方並配合教學。

另外,安寧療護最重視病人感受,除了醫

療,也引進各種可能的方法,增進病人舒適,改

善他們生活品質。體驗營介紹了安寧病房採用

的各種生命末期的整合與輔助治療,包括邀請音

樂、芳香、藝術治療老師,帶領學員了解這些輔

助療法作用機轉與專業技巧,如何帶給病人身體

或精神上的舒適、協助緩和;也邀請安寧病房護

理師教導翻身擺位技巧及輔具使用,讓醫學生實

際演練如何做好末期病人舒適護理。這些床邊帶

教,都帶給學員難忘的體驗與回憶。

體驗營並規畫醫文電影賞析,配合電影情

節,檢視、批判各角色表現,探討其中醫療倫理

議題。

盼今日體驗為未來行醫發揮正面影響 體驗營並要求學員填寫問卷,問卷內容萬

端,涵蓋了身心靈各層面;有些係針對生死教育

與觀念的問答,也有針對每天學習課程內容的建

議,及它所帶給學員的省思。許多學員表示,在

體驗營裡,不同的老師引導了他們思考過去從未

想過的問題,受益良多。

五天半體驗營雖不長,卻是安寧種子的傳

播與扎根過程;在體驗營結業式上,賴允亮強

調,末期病患照顧是臨床上的棘手問題,卻也是

身為醫者必備的核心能力。他期許今天的「影子

醫師」訓練,能對其未來行醫生涯產生具體而正

面的影響。未來獨當一面照顧病人,無論在那一

崗位服務,都不忘今日學習安寧療護的初衷和感

動:要以病人為師,盡心盡力照顧病人身、心、

靈、乃至家屬的需要,而不僅止於治病而已。↑ 在 社 工 師 帶 領 下 , 學 員 們 分 組 模 擬 病人各種不同的病況與情境,並試著從助人者、受助者、觀察者不同角度,學習正確的醫病互動技巧。

特別企劃

Page 1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9

↑第二梯次影子醫師體驗營結業式,學員在卡片上寫滿了他們對主治醫師用心教學的感念。

影子醫師體驗營課表

第一天

午餐與小憩 午餐與小憩午餐與小憩 午餐與小憩 午餐與小憩 午餐與小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10:00

報到、分組

介紹課程、

課前問卷

中心介紹

14:30--16:30

【陪病溝通訓練】

13:30-14:30【安寧緩和醫療介紹及陪病溝通

訓練】

9:00-12:00

【影子醫師】

分門診和查房組

15:00-16:30【真實故事分享與相關安寧議題

討論】

16:30-17:00

【反思討論】

安寧醫師帶領

13:30-14:00

【與病人為友】14:00-15:00【靈性關懷】

9:00-12:00

【醫文電影】

15:30-

【與病人為友】

16:30-17:00

【反思討論】

安寧中心主任

帶領

13:30-15:30

【打開心裡的窗】

音樂輔療

9:00-12:00

【影子醫師】/

【與病人為友】

醫師分組帶領

16:40-

【反思討論】

賴教授時間

13:30-16:30

【打開心裡的窗】

藝術治療

9:00-11:00

【焦點團體】

11:30-12:00

【結業式】

賦歸

14:30-16:30

茶會 表演

9:00-10:30【打開心裡的窗】舒適護理10:30-11:10【安寧照顧基金會】簡介11:15【與病人為友】

16:00-

【反思討論】

黃醫師時間

13:30-15:30

【打開心裡的窗】

芳香與精油

影子醫師 安寧初體驗

Page 1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0

文|陽明大學醫學系一年級 佘宗穎

在 學 校 修 了 賴 允 亮 醫 師 教 的 安 寧 療 護 通 識

課程,課堂上,賴老師分享了許多「真正的老師」

-病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體

認;也因此,一獲知可以和賴醫師近身學習,也

可以和病人實際互動的體驗營消息,便毫不猶豫地

報名了。

六天課程中,每天都有不同體驗,也有不同

收穫。醫療力量並非無所不能,甚至有極其明顯侷

限性;安寧緩和醫療便是將醫療主體從「病」轉移

到「人」身上,特別是末期病人在生命最後一段

時間,疾病治癒已不可能,他們渴望的是什麼?

在安寧病房裡真實接觸病人後,這個問題不斷在腦

中迴盪。

身體上,病人感覺痛,需要藥物調節、舒適

護理來緩解病人的疼痛;心理上,病人早已疲累不

堪,透過音樂、藝術或芳香療法輔助,可以使病人

情緒得以抒發,精神為之放鬆;其實,除了這些,

末期病人和家屬心裡仍不斷湧現「為什麼?」;為

什麼是我?為什麼死亡找上我?該做的都做了,為

什麼病情仍不斷惡化?為什麼我這般命苦?這些糾

結、不平,需要有人為他們紓解,才能獲得心裡的

平安。「賴爸」賴允亮醫師說,病人看似在詰問,

其實反映的是靈性的需求,「病人與家屬都在找尋

生命的意義。」

六天與病人相處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同理

心。鍾清惠社工師在課堂上問我們:「等一下進病

房,準備好要跟病人、家屬說什麼嗎?」我剎時愣

住了,這才知道:即便上了許多關於醫病關係、醫

療倫理課程,在踏進病房那一刻,才驚覺自己根本

未曾準備,內心充滿恐慌、懼怕,唯恐說錯話,或

未修飾的話語、追問的態度,反而病家情緒困擾、

甚至負擔。

然而,也正是這樣的恐懼,迫使我小心翼翼地

揣摩病人的痛苦、需求,希望在同理心下,對病人

有真正了解。社工智凱教導我們:「當你被病人拒

絕或冷漠對待時,你仍能同理對方的家庭、疾病、

痛苦,而深深予以關切,而不是在意自己的『受

傷』」,這才是同理的真諦。這樣的體認,讓我瞬

間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

「什麼時候準備好?怎麼準備?」賴爸說,

「跟著老師走,就對了!」很多事情來到眼前時,

我們並未準備好,但,前方有老師引領著我們,

跟著老師看病人、聽病人,並學習跟生命的真正

老師、也就是病人一起苦,你會發現:醫病之間沒

有圍牆。

楊院長告訴我們:「披著白袍,讓我們比別人

更容易進入人的心裡內層;在病人最脆弱時,要更

貼近他們,這是醫師沒完沒了的責任,但也正是這

分工作的最大意義所在。」

這六天中,我深深體會了楊院長這席話:作為

影子醫師,我們在前輩的光環下學習,了解自己並

不孤單;醫療是一個團隊,有這麼多醫師、護士、

社工陪著我們一同成長,這分幸福要教會我們:如

何苦人所苦,這是影子醫師的真義吧!

特別企劃

學習「同理」 讓我真正成長

Page 1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1

文|馬偕醫學院醫學系一年級 蔡富任

海報上「跟著老師查房」這句話,瞬間抓住我

的目光;我才大一,距離臨床何其遙遠?這是不能

錯失的機會,當下決定參加安寧療護體驗營,好好

體驗跟在資深醫師身後查房的威風。

坦白說,報到前,對安寧一知半解,一踏入

安寧中心,在接受了這裡細緻課程安排和一系列見

習、體驗的洗禮,讓我充分體會:安寧不止對末期

病人、對家屬、甚至社會每個人都是如此重要。

從病房設計,就可感受到安寧療護的處處用

心,所有安寧人努力把病房變得不像病房;裝潢談

不上考究,卻有家的溫馨;這和原以為癌末病房到

處管線和維生設備的印象,大相逕庭。尤其牆上的

畫作減少了病房壓迫感,感覺十分舒適。經志工

介紹才知道,輕輕推開,就可見畫作後隱藏密密麻

麻儀器管線,原來到處都有玄機啊。而每一房間的

落地窗設計,更可讓人未邁出病房,即可享受金色

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想透透氣?坐輪椅或由人攙

扶,便可到花園散散心。

營隊重頭戲-當影子見習生,跟在醫師身旁學

習。賴爸一再提示,見習重點不是振筆疾書寫醫囑

或筆記,而是用心體會患者說了什麼?醫師如何答

覆、甚至安撫家屬的情緒?這不是課堂上教授的生

硬知識,需要用心感覺、體會與揣摩。

「這裡有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他們遇到的

困難不僅僅是疾病本身,更多時候是面對現實的

考驗,例如來自經濟壓力、婆媳關係或照顧本身的

厭倦等,我們如何當他的朋友、取得信任?這是門

藝術。或許,對你們還太早、太難,但是,今天

你們來了,就是希望讓你們體會病人的苦,這樣就

夠了。」

賴爸這一席話如黑夜明燈,點出醫者醫人、

醫病、更要醫心,讓我豁然看到前行的目標。尤其

是,見習中看到賴爸誠摯凝望家屬的眼神、伸出溫

暖的雙手撫握病人,體會到肢體語言往往是更有效

的溝通。用六天體驗末期病人的苦,也看到了醫護

人員不辭辛勞地付出,深刻體會安寧追求的不是高

超醫術,而是醫療團隊用心幫助病人平和、了無遺

憾地邁向人生終點。

安寧初體驗-學員心得

體會病人的苦、 醫護的愛心

Page 1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2

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一年級 林亭妤

「角色扮演」這堂課中,講師扮演一位醫

師,得知剛出生的兒子得了罕見疾病,而我們

則扮演R1;演出時才發現,當上R1後,心裡最

記掛的竟然都是專業知識,忘了最根本的對人

的關心;當我們以為一切都是「假設中」,不

以為意地說說笑笑時,卻得知故事主角正是講

師本人,頓時,大家都沉默了。

「角色扮演」提醒了自己的不足,總以為

已盡力為對方設想了,卻發現這樣的想法多麼

可笑;我們何曾真正了解對方內心深處的願望

與需求?如何在短暫的陪伴中,設身處地感受

病人心裡的痛苦?這是最不容易、也學習最多

的一堂課。

平日面對心情低落的朋友,我總是害怕接

觸,不懂得如何安慰他們,更何況面對承受著巨

大痛苦的病患?深深害怕觸動他的傷口,帶來沉

重的氣氛;因此,我總是選擇逃避,害怕自己言

語不慎會刺痛脆弱的心靈;現在我才知道:遇事

逃避,往往也流失了關切別人的機會。

死亡,一直是我們不敢面對的課題,到了

這裡,卻必須直視生命終點就是死亡的事實。別

以為死亡距離我們太遙遠,安寧體驗告訴你:死

亡,一直在那裡;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

珍惜所有,有誤會要立刻解決,不要留下任何

遺憾。

查房時,聽到醫師告訴護士:「 A day or

a few days. 」而在另一病房裡,醫師決定放棄

所有治療,讓病人好好離開,病人卻在這時病情

穩住、不走了;大夥兒戲稱他是「九命怪貓」。

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意識到生命原不在我們手

上,而是在上帝手中;不管我們做什麼,時候到

了,上帝就會帶走他;然而,如果生命真在上帝

手中,做為醫者,我們能做什麼呢?

六天裡,接觸到的每個生命,都是一則

故事;有人願意敞開心胸,和你分享,有人則

否;醫者是否願意主動引導他們道出自己生命

故事,進而傾聽他的苦痛,和他一起受苦?再

怎樣地同理心,我們畢竟不是當事人,很難親

身感受他人痛苦有多深;但是,我知道:只要

把病人當朋友,真心陪伴和傾聽,那便是安寧

的醫治藝術。

特別企劃

用心聆聽生命故事

Page 1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1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4

特 別 報 導 Welcome Message from  the Asia Pacific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Network

Dear Colleagues,

I warmly welcome you to join us at the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to be held in Taipei, Taiwan from 30 April to 3 May 2015.

I am very excited about this conference because much has been happening in the field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re now building palliative care services. The Asia Pacific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Network (APHN) has been working in Bangladesh, Myanmar and Sri Lanka to build capacity for palliative care. We have encountered a tremendous thirst for knowledge. It has been most gratifying to see docto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and pharmacists make use of their new skills to improve the care of patients. We hope that many of our colleagues in these countries will be able to travel to Taiwan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make new contacts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Asia Pacific.

Taiwan, with its proximity to the China Mainland and common language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engage the palliative care community in China, which up until now, has been relatively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ough we know of many services in China, we have still a fragmented picture of palliative care development in China. I hope that this conference will allow us to have much more insight into palliative care in China. We hope to meet many new friends to exchang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APHN was founded as a network to link up workers in palliative car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We con-tinue to take on this role, not only with outreach to countries with early development of palliative care services, but also to promote palliative care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So come and join us and take part in this exchange of ideas and friendship!

In warm friendship

Associate Prof. Cynthia Goh, MDChairman of APHN

APHC 特別報導

Page 1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5

Welcome Message from       the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behalf of the 11th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 and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HFT), welcome to Taipei! How fast time has passed since our last APHC in Thailand. Thank you for coming!

This year’s APHC theme is “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 our goal is to evoke the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s of hospice car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so that we may become leaders and plan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tailored to our specific culture and needs.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that Taiwan is the host country of APHC; it is indeed a great privilege and affirmation that our effort is being recognized. It has been a transformation from points, lines, to planes; initiating within hospitals, walking into communities, and then working with families and care providers. Over these years, Taiwan’s medical system has extended hospice care from last stage cancer patients to today, non-malignant disease patients. It is an honor to share with you our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s, it is a road that so many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professionals have walked and made better.

Last but not least, it is with a heavy heart that I must inform you, the death of our original co-chair of this year’s APHC and former Chairman of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Chairman Lin. He passed away this past January. APHC has always been his priority; he put in all efforts preparing for this year’s conference. It is with a heavy heart that I now accept Chairman Lin’s baton and will, within my best attempt, to honor his will.

APHC has its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from this, long term relationships created. On behalf of this year’s APHC, let me challenge you, to be challenged, excited and inspired. Please take advantage in the resources and exchange of ideas while you are here. Let us look forward to an informative and stimulating conference!

With warm regards,

Professor Yuh-Cheng Yang, MDChairman of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Welcome Massage

Page 1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6

特 別 報 導 APHC 台北驚艷

第 1 1 屆 亞 洲 及 太 平 洋 區 安 寧 療 護 會 議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

將於4月30日至5月3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

行。這次大會特別以「蛻變中的安寧緩和醫療」

(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 為主題,邀請

英國 Prof. Ilora Finlay 專題演講「面對安寧緩和

療護轉型的挑戰」,新加坡Dr. Cynthia Goh則

將分享「透過亞太經驗,改變安寧緩和療護」。

安寧療護起源於半世紀前,由英國桑德絲

博士(Dr. Cicely Saunders) 在1967年開辦

的「Hospice」醫院,該名源自中世紀為旅行者

及朝聖者所設的中途休息站,提供旅者途中溫馨

的關懷和照顧,使其身心暫歇後得以補充體力,

繼續前進。

時至今日,醫療科技的進展,已可顯著延

長人的末期生命,生命末期議題也開始受到重視

與討論。台灣安寧照顧歷經四分之一世紀發展,

也從傳統的醫院癌症病房延伸到急診室、重症病

房,並提出以病人為重心,外展到居家安寧、社

區安寧,提供客製化照顧。這種趨勢不僅見於台

灣,也是國際主流,從這次大會研討主題,即可

見端倪。

大會第一天,安排各領域專家主持訓練工

作坊,內容含括靈性與自我照顧、溝通技巧、世

界安寧緩和療護聯盟的倡議、安寧緩和療護的研

究、安寧緩和療護教育、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及全

人照顧。同這一天,也將舉行亞太地區華人安

寧緩和療護高峰會議,討論兩岸安寧療護發展策

略、如何提升兩岸三地華人參與APHN事務之

策略、兩岸安寧療護服務、兩岸安寧療護教育訓

練、兩岸安寧療護研究及兩岸安寧療護民眾宣導

等議題。

在四天會期中,大會安排了四場衛星會議

(Plenary Session),重點分別如下:

1. 全人照顧:東方文化如何面對「受苦」;

2. 東方文化 V.S. 西方靈性照顧觀點暨兒童靈性

照顧的表現;

3. 未來十年安寧緩和療護的挑戰及建立安寧緩

和療護護理的實證醫學;

4. 兒童安寧緩和療護症狀控制的挑戰及青少年

的照護-從兒童到年輕人的轉型。

在安寧領域中,照顧提供者如醫師、護理人

員、社工、營養師、義工等,他們長期付出,面

對生死的挑戰和失落的哀傷,往往也成為充實新

知、技巧與需要關懷的對象。針對此,大會這次

在三個會場共準備了五場口頭報告、二十三場演

講與八場研討會;有些場次顧及與會者需要,貼

心地安排了華語演講或同步翻譯。

─第11屆亞洲及太平洋區安寧療護會議特色簡介

APHC 特別報導

文| 第 11th APHC 大會秘書處

Page 1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7

這次相關議題的演講內容重點如下:

1. 疼痛管理:

討論目前臨床使用的管制類止痛藥;

2. 安寧治療護理:

安寧緩和療護理相關議題探討;

3. 文化和精神:

宗教文化 V.S. 安寧緩和療護文化;

4. 溝通:如何說出安寧或緩和療護;

5. 生命末期照護:

急重症部門的安寧緩和療護;

6. 指導原則:

各種不同安寧照顧的指導原則與標準;

7. 不同族群的緩和療護:

例如癌症早期、心、腎臟衰竭等病人;

8. 華語:華人文化的相關議題;

9. 心理問題:哀傷照顧;

10. 倡議:電子媒體的利用;

11. 教育和培訓:

安寧緩和療護之教育與培訓;

12. 緩和療護研究:護理師、易受傷害族群病

人、實證醫學的相關研究;

13. 緩和療護治療領導者:領導者的培養及全

球領導者在安寧緩和療護的角色;

14. 社區緩和療護:

從醫院向外推展、利用科技強化照護;

15. 症狀處理的挑戰:瞻妄、腸阻塞,受苦的

意義與緩解;

16. 兒童:愛滋兒、亞太兒童安寧緩和療護-資

源與挑戰;

17. 倫理道德:協助死亡或協助自殺?自主、

個人與家庭的平衡。

八場研討會議題如下:

臨床佛教宗教師為臨終主要精神照顧者的台灣經驗 佛法在末期癌症病人的靈性照顧模式

新時代的安寧志工志工發展和管理與訓練計畫交流

不同地區的疼痛控制處理 台灣、韓國經驗

補充療法 營養、園藝及傳統中醫

亞洲的安寧緩和療護獨特照護模式 日本經驗

全人關懷 舒適、全面照護,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蛻變中的安寧緩和醫療 社區需求

悲痛與哀傷 哀傷和死亡教育

大會閉幕式則將由美國 Prof. Stephen

Connor 分享世界衛生大會2014年決議:

談安寧緩和療護的挑戰。

在嚴肅的課程外,大會也精心安排了多元

的透透氣行程,有醫院安寧參訪,也有認識台灣

之美的知名景點旅遊,希望讓與會嘉賓都能留下

深刻「2015我們在台北!」的美好印象。

我們相約~ 春暖花開四月底 台北見!

APHC 台北驚艷

Page 2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8

特 別 報 導 看見亞太安寧的蛻變與轉化

2 0 1 5 年 第 十 一 屆 亞 太 安 寧 療 護 大 會 議

(The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將於4月30日在台北揭幕,繼2001年

之後,這是台北第二次當東道主,主辦此一亞太

地區最重要且唯一的安寧緩和醫學國際會議。

台灣在亞洲地區率先通過『自然死法案』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10年新加坡連氏基

金會委託「金融時報」進行死亡品質評比,在調

查的40個國家中,台灣名列亞洲第一。然而,

台灣從立法到今天,從上次主辦APHC到今天

再次成為地主國,在安寧療護已於亞洲漸成氣候

的今天,我們期盼的死亡權、臨終照顧與關懷,

究竟實踐了多少?有多少該接受安寧的病患並

未受到安寧的庇護?有多少立法和政策至今未落

實﹖安寧療護從一開始病情告知到DNR、到而

今ACP,下一個目標在那裡?

讓安寧成為「回家」安全的路

基 於 這 些 反 思 , 決 定 今 年 的 A P H C 以

「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為主題,

Transforming 可譯為轉型、轉化,我們要呈

現的不僅是這十多年來安寧照顧的形態轉變,

從病房擴展到居家、共照、社區,照顧對象涵蓋

了癌病、漸凍人與八大非癌疾病;我們也要強調

安寧在一步步擴展同時,代表了質量的轉化與提

升,讓安寧療護跨越經濟、宗教、政治等藩離,

在融入當地文化後,使之成為人人「回家」最想

選擇的一條舒適、安全的路。因此,我們以「蝴

蝶」作為大會主視覺設計,希望安寧療護從量變

到質變,正如毛毛蟲蛻變、化蝶後翩翩起舞;有

蝶蹤的地方,便有安寧療護的花香,可保障民眾

享有臨終關懷和安寧療護的權益。

不 可 否 認 , 儘 管 安 寧 療 護 經 數 十 年 來 發

展,已自成一套制度,除了有些國家已立法規

範,臨床上安寧也有其專業理念、技巧與方法;

但,一旦牽涉到生死觀、人生價值等問題,安寧

也與文化、背景、風俗、民情脫不了干係;同一

文化背景成長,會深受文化禁忌影響,而採取共

同的價值與行為。以華人來說,不管生活在北美

或亞洲,在儒、釋、道觀念薰陶下,抱持「未知

生、焉知死」觀念,往往對死亡話題諱莫如深,

連帶也影響生命末期醫療的選擇;也因而在安寧

推廣初期,病情告知成了最大的挑戰。又如傳統

中醫是中華文化累積數千年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結

晶,當生命末期來臨,醫療處置效果有時而盡,

國人往往選擇在西方視為輔助與替代療法的中

醫、中草藥、針灸、穴位推拿等方法,希望藉此

尋求新的生機。

為此,本屆APHC大會特別召開了華語安

寧高峰會議 (Hospice Summit of Mandarin

Speaking in Asia-Pacific Area) 會前會,希

望促成佔亞太地區人口最多的華語地區,針對

臨終關懷、安寧療護推廣的經驗,進行一場深

度的交流與對談。

2011年中國生命照顧協會 (Chinese As-

sociation for Life Care,CALC) 調查指出,

文|賴允亮

APHC 特別報導

Page 2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19

北京每年有超過15,300人死於癌症,其中90%

未得到適當協助,以解決其痛苦;全大陸十三

億人口中,迄今僅三十家醫療機構提供安寧緩

和照顧。而2013年公佈的最新統計指出,大陸

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因癌症而死亡人

數佔全球四分之一;這些驚人數字尚不包含其

他也需要安寧照顧的非癌病人,由此可看出:

大陸民眾對安寧療護的需求和急迫性。

大 陸 的 安 寧 推 廣 始 自 李 嘉 誠 基 金 會 , 最

初該基金會捐資在各地推動免費寧養服務,即

安寧療護;十年來,大陸各地對安寧療護(或

稱姑息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識已見大幅

提升,不僅醫師協會官方刊物「醫師報」經常

刊登世界一流安寧療護期刊文章中文摘譯,來

台交流、訪問的醫護專業人士更是絡繹於途,

台灣許多安寧各領域的講師也不斷應邀前往大

陸進行臨床帶教與個案研討;大型的醫學會如

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姑息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

(CRPC)、中國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CPOS)

,亦年年邀請國外講師前往演講、召開學術研

討會,甚至辦理姑息治療高級培訓班與國家級

繼續教育班,此可看出:大陸官方與醫界追求

安寧療護水準的企圖心與動力。

協助亞太地區擴展安寧涵蓋率

大陸幅員廣大,現階段安寧開展如星星之

火般,在各地已有燎原之勢;但,追求績效目

標同時,強調多而快的安寧品質,是否能符合

專業水準,則需要各國提供寶貴的經驗;這也

是我們舉辦這場華人安寧討論會目的。

這次華語安寧高峰會議邀請了數位大陸專

家,如現任CRPC理事長王杰軍教授、副主委

李萍萍教授、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羅冀蘭主任、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項目負責人羅敏潔博士等,

分 別 從 政 策 、 臨 床 實 務 、 教 育 訓 練 等 層 面 切

入,以華語和各國華人分享目前大陸安寧療護

的 推 展 情 況 ; 會 中 , 並 安 排 現 任 A P H N 主 席

Cynthia Goh 主持的圓桌座談,邀請APHN

前主席及兩岸三地代表專家,討論安寧療護於

華 人 地 區 的 發 展 策 略 及 方 向 。 這 也 是 A P H N

最初成立的目標,即協助亞太開發中地區建構

及提升安寧緩和醫療的基礎和品質,以拓展其

涵蓋率。

台 灣 安 寧 療 護 發 展 已 2 5 年 , 隨 著 醫 療 科

技進步,病人及家屬需求日殷,安寧發展已到

了 新 的 轉 捩 點 。 別 忘 了 : 我 們 正 肩 負 A P H N

創始會員國的責任與影響力;透過這次APHC

大會,我們朝華人地區安寧照顧領航者的角色

前進;儘管Transforming的轉化過程不免痛

苦 , 卻 會 帶 來 榮 耀 的 新 生 命 , 也 期 待 藉 著 轉

化、創新,台灣安寧療護能進一步為國際寫下

新扉頁。

馬偕醫學院部定教授前亞太安寧醫學會理事長

賴允亮

看見亞太地區安寧的蛻變與轉化

Page 2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0

特 別 報 導

疾 病 進 入 末 期 時 , 無 可 避 免 地 將 面 臨 死

亡,病人多半為此無所適從,有些人則藉宗教力

量尋求安定,或希望能改變現狀;因此,宗教師

也成為醫院安寧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協助病

人和家屬身心安頓。

台灣的民間信仰向以儒釋道為主,尤其是

佛教;安寧緩和照顧在症狀控制之餘,透過與宗

教師關係的建立,讓病人接受宗教師臨終開示、

說法,以及法門的依持,以產生信願行,希望由

外在的追求轉變為內在力量的啓發,構成本土化

末期靈性照顧特色。

確立佛教宗教師靈性照顧模式

本土化靈性照顧始自1995年台大醫院緩

和醫療病房開辦,接受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及

一如精舍委託的研究計畫,進行為期兩年「佛

法在臨終關懷的應用及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

探討。2000年開始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至

2008年成立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開創臨

床 宗 教 師 的 服 務 網 絡 , 2 0 1 1 在 法 鼓 山 佛 教 學

院召開的國際佛學研究協會〈IABS〉世界大

會 上 , 提 出 臨 床 佛 學 在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的 研 究

報 告 , 確 立 以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為 基 礎 的 靈 性

照顧模式。

從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台灣臨床佛

學研究協會委託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辦理「緩

和醫療居家靈性關懷志工種籽師資培訓計畫」,

發展社區安寧志工培訓課程,以因應社區居家安

寧需求。

臨 床 佛 學 結 合 了 醫 療 生 命 觀 與 佛 教 生 死

觀,致力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及生命教育;借重佛

法的智慧,協助病患面對死亡課題,希望為癌末

病患找到身心痛苦的最佳解決策略。因此,佛法

應用以臨床醫學為基礎,發展出呼應時代潮流的

靈性照顧,並將佛教宗教師納入安寧團隊核心成

員。所發展的本土化靈性照顧理論與實際經驗,

可歸納出:瞭解癌末病人受苦的意義、安寧緩和

醫療之死亡準備、肯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臨床

說法與助念、法門的臨床應用、終至死亡恐懼之

解脫等核心內容。

依四聖諦 建立五架構

我們並進一步將本土化靈性照顧分成病情

告知、死亡準備、感應靈性、依持法門與成佛之

道五個架構;以臨床診治為例,依據「四聖諦」

原則,分述如下:

1. 從病情發展的過程,根據「五蘊」將病人各

種苦分為身體、心理、家庭社會、自然環境

和靈性五方面,區分出靈性的「苦」;

2. 依「十二因緣法」,評估四聖諦中「集」的

部分,瞭解緣起性空和無常無我湼槃及生死

輪迴的道理;

3. 根 據 「 四 念 住 」 來 設 定 照 顧 計 畫 目 標 ( 「

滅」的部分)和臨床的效益;

本土化靈性照顧的特色 文|陳慶餘

APHC 特別報導

Page 2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1

4. 將各種靈性的苦因歸類為六大靈性課題,依

照 病 史 逐 日 記 錄 , 整 理 為 主 觀 、 客 觀 臨 床

表現,來評估其靈性課題種類,擬成照顧計

畫,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門傳授。法門在靈性

照顧上的應用屬於法師專業,也是法師應用

工具﹔法門執行分為念佛法門、皈依法門、

禪定法門、臨終說法與助念、懺悔法門、眾

善法門等,觀察並記錄法門療效(「道」的

部分)。

臨 終 階 段 , 若 家 屬 能 以 適 當 方 式 協 助 ,

病人可直接獲益。家屬臨終陪伴的角色有三:

1. 照顧者:恰當方式盡力,成為照顧團隊一員;

2. 協助者:瞭解並認同團隊照顧的原則與方

法,參與病人的死亡準備;

3. 接受悲傷輔導者:通常家屬的預期性悲傷

情緒在病人往生前就開始,如果病人臨終過

程中顯得痛苦,或者家屬不知如何因應,來

不及在病人往生前盡心照顧或道別,甚至做

了錯誤決策,家屬的悲傷往往會持續更久;

這時,除了承受失落的痛苦,還會因往生過

程的不圓滿,加深自責與遺憾。

宗教師則可扮演生死教育的重要角色,病

人一住進緩和病房,即分別與病人、家屬建立關

係,給予生死教育引導;病人往生後,持續提

供後事協助,如超薦佛事的諮詢,協助家屬陪伴

病人往生,並在此過程中完成生死課題的學習、

成長。

總之,臨床佛教宗教師專業角色在提供以

病人為中心的靈性照顧,近年來基於台灣民眾信

仰需求,及時空條件發展成熟,已有愈來愈多宗

教師投入,協助末期病人生命品質提升,並達到

善終目標。

善終,前提在於靈性平安,它必須達到受

苦的意義與面對死亡的準備兩個要件;其次,隨

著疾病末期的變化,病人會出現各種靈性課題,

例如不能接受病情、不能接受死之將至事實、不

甘願、不放心、放不下、做錯了等靈性困擾;到

了多重器官系統衰竭與臨終階段,病人的不捨、

死亡恐懼、心願未了則成為靈性照顧核心議題。

靈性照顧、哀傷輔導 阻力化助力

而 完 成 培 訓 課 程 的 宗 教 師 , 依 循 建 立 關

係、評估、擬定照顧計畫與執行,必須協助病人

調適病情、接受死亡,提升內在力量;臨床服務

方面,希望、信仰、連結、脫困、超越、清淨、

內在力量等用語,正是宗教師修行、開示、傳法

的內涵;符合臨床佛學四句偈「緩和醫療、人間

道場、習法傳法、已度度人」。此外,透過對臨

終病人的靈性照顧,及時輔導家屬預期性悲傷,

化阻力為助力,進一步推廣生命與死亡教育,是

近代人間佛教最佳寫照。

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名譽教授

陳慶餘

本土化靈性照顧的特色

Page 2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2

特 別 報 導 幽谷伴行 以愛為名

2 6 年 前 , 我 曾 是 一 名 無 助 的 癌 症 病 患 家

屬,從未聽過安寧照護,只能心碎地走過那段孤

獨的旅程;如今,我成了一名安寧志工,有感

於昔日無助的心情,二十一年來,認真地陪伴每

一接觸的病人、家屬,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

讓病人、家屬了解:他們並不孤單。

感謝在志工服務的路上,讓我見識到許多

不同的人生風景,有歡笑,也有淚水,尤其藉著

志工服務機會,結識了許多心存善念、一心想

幫助別人的伙伴;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從關懷別人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同理他人時,

更肯定付出的快樂。我逐漸體會:並非提供免費

服務的就稱為志工,它也是一種志業,需要用心

學習與經營,需要專業知識與技巧;但專業技巧

和知識都可靠努力的學習和訓練獲得,最重要的

是一顆愛人的心:愛人,所以能同情、同理,自

然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並盡力為他排除困

難、減少遺憾、圓滿心願。

志工 安寧最寶貴的資源其實,以愛心台灣近年來的發展,在各行

業、各領域都有志工需求,也可以看到志工身

影。統計指出,截止2013年底止,全台志工人

數已達100萬2,920人,服務時數則高達9,926

萬6,191小時;若以基本時薪115元計算,全台

志工提供的產值已達114億1,561萬元,約等同

47,724位專職人員,足見對國家、社會整體或

是運用的單位來說,志工都是寶貴的人力資源。

然而,一樣是志工,做為安寧志工有什麼

特別的地方?我總是這樣告訴自己:何其有幸?

我能在安寧病房第一線服務,陪伴這些即將於

人生列車下車的病患,走過他們在世的最後一哩

路;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每一秒都要很珍惜。

面對病人家屬,雖然生病的不是他們,他們卻多

已不堪身心疲累﹔這時安寧志工除了愛心和耐心

外,更需要接受更完整的訓練,除了擁有處理臨

床各種需求的技巧外,還需要有更強大的自我照

顧能力,才能成為安寧病人及家屬有力的支持。

以我二十多年來服務所見,安寧志工需具

備的能力,簡單歸納如下:

• 同理心的培養:同理心是服務單位篩選安

寧志工時第一條件,同理心並非愛心的等義

名詞,它也需要透過不斷教育和訓練加以培

養,尤其是,在與病人及家屬互動過程中,

不需要過多安慰的辭令,最強大的力量往往

來自真誠的感同身受;因而如何培養並表達

同理心,是安寧志工必備的基礎能力。

• 服 務 技 能 的 培 訓 : 面 對 末 期 病 人 可 能 發

生的腫瘤傷口、異味…等,安寧志工必須克

-談安寧志工服務文|張寶方

APHC 特別報導

懷著感恩的心,珍惜幽谷伴行的每一刻當下、每一個足跡;

以為自己在看顧、在陪伴,實則是他們燃燒生命,

照亮志工前行的路…。

Page 2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3

服心裡的恐懼,並透過專業訓練,學會協助

幫不同狀況的病人洗澡、翻身擺位、舒壓減

痛、舒適護理、避免感染的技能;這些技巧

須受過完整培訓的志工,才能站上第一線協

助末期病人,使他們獲得身心舒適及尊嚴。

• 不違服務倫理:投入志工行列多是基於服

務熱忱,但,面對病人或家屬的要求,仍應

審 度 是 否 合 情 合 理 , 不 能 一 味 承 諾 。 尤 其

是,志工不能忘記自己是協助專業醫療團隊

照顧病人,不能違背醫護的專業決定;有建

議也須私下和醫護團隊商量、討論,斷不可

在病人面前批判醫療團隊,且一切以病人為

重,務求所有服務合乎安全、服務倫理。

• 安 靜 陪 伴 與 等 待 : 在 一 切 講 求 快 速 的 現

今社會中,多數人不習慣、不耐於靜默、等

待,不少志工亦然;常常在接觸病人第一時

間,即急於表達熱誠與關懷,用言語來掩飾

或化解生澀與尷尬;但是,面對末期病人,

千 萬 別 忘 記 「 停 、 看 、 聽 」 , 只 是 安 靜 陪

伴,也是建立尊重和信任關係的重要方式。

• 照顧自身情緒:在照顧臨終病人及陪伴家

屬走過哀傷同時,安寧志工往往也承受很大

的情緒壓力,因此,記得服務前要先處理好

自己的情緒,要建立情緒宣洩的管道,才不

會因過度耗損,提前中斷安寧志工的志業。

• 尊 重 每 一 個 生 命 故 事 : 臨 床 接 觸 的

每 一 位 末 期 病 人 , 都 經 歷 了 豐 富 的 人 生

旅 程 , 他 們 以 自 己 的 生 命 故 事 向 志 工 示

現 , 這 些 人 生 啟 示 不 是 教 科 書 所 能 學 到

的;病人是老師,用生命考驗帶領我們思

考自己的人生課題,安寧志工要珍惜這些難

得的人生機遇!

安寧志工臥虎藏龍 能人輩出安 寧 志 工 團 隊 裡 , 看 到 隊 友 來 來 去 去 ,

有來自各式各樣的背景、領域,每人個性不同、

各有專長,以我服務的台中榮總志工團隊為例,

就可看到這裡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有些人外語

能力足以擔任即席口譯,有些人則是按摩、淋巴

排毒專家,也有園藝高手,還有募款、規劃達

人,不少則是在宗教信仰有所領會者,他們善於

開導,讓愁苦病患豁然開朗;各樣專才不論是從

事臨床、社區訪視或臨終陪伴,他們總能適時以

專長圓滿病家的需求和願望。

曾經,我是無助的癌症病患家屬,如今成

為有經驗的安寧志工,建立起專業的能力與自信

時,驀然回首發現:原來,這是父母用他們生命

教導我思考生死的契機,引領我走上志工服務的

道路。如今,兩個女兒看我成為志工,一路接受

這麼多前輩及老師們的愛護、指導,受到深度的

感動,近年來,她們也開始陪著我展開志工的腳

步。全家人一起做志工,我們有著聊不完的共同

話題,看著女兒從志工服務中學習、成長,心胸

變得更開闊,我有說不出的富足!比起其他,這

是我最想傳承她們的豐富資產。

幽谷伴行 以愛為名

台中榮總志工隊隊長

張寶方

Page 2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2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5以金山經驗 打造北市社區安寧照護網

以金山經驗 打造北市社區安寧照護網

他是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神經外科醫

師,專長腦及中樞神經重症;留著一臉銀白胳

腮鬍,讓人一眼難忘;不論醫護團隊、學生、

病人、家屬,都暱稱這位黃勝堅老師「堅叔」,

曾經歷五千多名病人往生,他說,面對死亡,

是學習如何愛的必修課程,也是追求「善終」

的準備。

他強調,安寧不是放棄生的希望,而是讓

死亡回歸自然,拒絕加工延長的死亡,這樣,往

生者才能走得有尊嚴。以前,他在台大負責急

重症加護病房,總覺得死亡像規格化的作業,

「所有進出加護病房的死亡,都一模一樣,」過

程一樣,死亡的臉孔也都相以;因為在那裡,

「所有病患死前都會『享受』到醫院提供的『海

陸大餐』,包括插管、急救、葉克膜、洗腎一整

套措施,」最後,病人整個臉龐、乃至身軀都變

形,甚至全身變黑,家屬看到親人死狀無法接

受,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往往在親人過世很久

後,仍無法從死亡的陰影自拔。

死亡 讓人重新思考人生、醫學

黃 勝 堅 說 , 還 不 是 這 麼 熟 悉 死 亡 過 程 與

面 貌 時 , 他 還 以 為 自 己 很 厲 害 , 透 過 高 科 技

醫療,可以有效延長病患生命,直到一天這一

幕,讓他對醫學與人生重新定位與思考。

一位血管瘤破裂患者送到醫院急診室,醫

師立刻為患者插管急救,接下來就是送到加護

病房,裝上呼吸器及維生系統。女兒趕到醫院

時問醫師:「我父親沒有機會了嗎?」醫師回

答:「你父親目前靠維生系統穩住了,但頂多

再撐個四、五天。」女兒思索後,平靜地向醫

師表白:她希望父親能留一口氣回家,平順地

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並要求醫師不要再急救,

平白讓父親受罪。

黃 勝 堅 回 憶 , 當 時 自 己 還 年 輕 , 無 法 判

斷病患已進入瀕死狀態;病患要走的當下,他

正在用餐,一接到加護病房通知病患心電圖停

報導|邱玉珍強調醫師也是「送行者」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前院長

黃勝堅,出任小內閣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後,強調

將打造市聯醫各院區為可近性、方便性高的社區醫院,繼

續傾聽社區脈動,照護市民需求;特別是推動臺北市社區

安寧照顧,希望讓長者活得快樂、病得健康、死得尊嚴。

本期話題

Page 2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6 本期話題

止,他馬上衝到加護病房,發現住院醫師正在急

救,病患又受了一次急救的痛苦。女兒趕到醫院

時,目睹父親慘狀,氣沖沖地質問:「不是說好

不要急救嗎?為什麼讓父親走得這麼辛苦?」要

求馬上辦理出院,要帶父親回家。這時醫院制

式地要求女兒簽署自動出院切結書(AAD),她

憤恨地說:「人都要死了,叫我簽這幹嘛?」說

罷,把原子筆用力地往桌上一插。

醫者適時放手 病人才能尊嚴地走

「 我 愣 在 一 旁 , 嚇 傻 了 。 」 黃 勝 堅 說 ,

原子筆被重重插在桌面、拔不起來那一幕,他

永生難忘;那支筆也像插在他心上,讓他感到

一陣刺痛之餘,開始思索:醫師的職責到底是

什麼?只是救人、解決病痛嗎?如果人救不回

來,要怎樣對生者交代、讓死者安詳?接觸到

愈來愈多死亡案例,讓他體悟醫師的天職不只

是 救 人 , 醫 療 應 關 照 人 性 , 滿 足 人 性 為 的 需

求,而不僅是解除病人的病痛;一旦醫療力量

有其極限,醫者就要學會適時「放手」,才能讓

病人走得有尊嚴。

「加護病房不應是死亡的前哨站」,黃勝

堅說,進加護病房是為了協助病人活著出來;

但,如今生命末期病患幾乎佔滿了加護病床,他

們在加護的維生醫療儀器伺候下,活不了、也死

不了。為此,英國政府即曾呼籲醫療機構,醫院

是解決病痛及救命的地方,不要把寶貴的醫院資

源拿來照顧瀕死的患者。

他指出,台灣的加護病房人口比是美國一

點五倍、法國三倍,密度高居世界第一,但,仍

一床難求。究其原因,就在台灣把加護病房當

成處理死亡的場所,舉目所見,都是末期病患,

反而明明可以救得回來的病人,找不到收治的加

護病床。

根 據 統 計 , 英 國 有 3 0 % 生 命 末 期 病 患 在

家 裡 善 終 , 美 國 只 有 2 0 % 病 人 在 臨 終 前 回 到

家;而國內研究亦發現,如果可以選擇往生地

點 , 4 4 . 6 % 台 灣 民 眾 希 望 能 跟 家 人 在 家 裡 告

別。但是,台灣病人往往在加護病房受盡折磨,

最後留一口氣回家往生;黃勝堅強調,「留著一

口氣到家斷氣,這並不是『壽終正寢』。」

他 強 調 , 每 個 人 都 想 善 終 , 最 怕 死 亡 臨

頭,全身還插滿管子;黃勝堅因而走進安寧領

域,親身為為生命末期病人服務、奉獻,並出專

書、拍紀錄片,傾全力宣導安寧療護和社區安寧

概念;當死亡已不可免 ,他希望協助生命末期

的病患都能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

↑黃勝堅總院長侃侃而談金山社區安寧發展經驗。

↑由安寧照顧基金會與中化居家照顧合辦的「面對死亡,學習愛」講座,吸引超過350人前來聽講。

Page 2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7以金山經驗 打造北市社區安寧照護網

在他的推動下,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在全國

最先推動社區居家安寧,「堅叔」號召金山分院

員工組成社區照護志工團隊,走出白色巨塔,主

動關懷北海岸在地鄉親,陪伴臨終病人走過人生

最後一哩路。兩年多來,走遍北海岸大小村鎮,

讓近一百名當地老人在家自然往生;不僅病人在

最後時光享有舒適和尊嚴,家屬也能安心,醫療

團隊並獲得尊重與成就感。

黃勝堅指出,「在宅善終」觀念主要是藉

發展社區居家安寧體系,讓生命末期病人返家

後,依然能得到專業醫療團隊照顧與指導,讓病

人在家善終。他強調,善終,已成為全世界發

展趨勢,然而,推動社區安寧比在醫院推動安寧

還困難,因為醫療團隊必須取得病患及家屬全然

的信任,讓他們知道:病患發生任何緊急狀況,

醫護人員並非「放手」不管,而是隨時在他們身

旁,甚至把病人可能出現的狀況告訴家屬,讓他

們不致驚慌失措。

他 認 為 , 台 灣 大 多 數 醫 師 都 經 過 完 善 訓

練,有十足「救命計畫」,卻沒有「善終計畫」

,即大多數醫師不知如何放手,只知救命,無法

面對病人死在自己手裡;但,醫師的天職不只是

救人,也是送行者,當生命走到盡頭,「放手」

才能讓病患得到平安。追求善終是每個人基本權

利,歐美已將生命末期照護視為二十一世紀的醫

療主流,只要醫師願意放下身段、走進社區,跟

病人、家屬溝通,即使在都會區,生命末期病患

也可以在家裡善終。

黃勝堅為數以千計病人及家屬送別,病人

往生了,家屬非但沒有責備醫護未盡全力搶救,

事後,還特地到醫院或寫信。打電話告訴他:

「謝謝黃醫師,讓他安詳、有尊嚴得離開!」這

是他最感動和欣慰的事。

和摯愛告別 人生必修功課

因而黃勝堅一上任,就積極籌備安寧照護

小組,培訓相關人員,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

例,目前已有數百人完成訓練,聯醫各院區也均

已成立居家安寧照護小組,並在短期內成功訪

談、諮詢一百多名疾病末期患者及家屬,他們均

表明希望得到由醫院妥為設計的居家安寧照護服

務。黃勝堅提醒,想要自然、有尊嚴地走完人生

最後一程,無論健康、多重慢性病人或是病重的

人,每個人都應及早勇敢面死亡,預先規畫預立

醫療自主計畫(ACP) 照護計畫,醫療人員、病

人、家屬應了解彼此意願及想法,讓生命到末期

時醫療自主意願能獲得充分尊重,依照當事人選

擇執行醫療照顧計畫。

他強調,ACP 不只是計畫、一份文件的簽

署,重點在於與家人互動、討論善終安排的過

程,這過程讓每個人有機會審思自己的人生價值

與信念,也有機會和摯愛、家屬道愛、道謝、道

歉和道別;能完成這些人生功課,自然能做到生

死兩相安。

↑黃勝堅總院長計畫將金山社區安寧經驗推展到整個台北市。

Page 3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8 本期話題

2015 國際生死學聚焦在台北

文|方俊凱

─ 第28屆國際死亡、瀕死及喪慟工作集團台北會議紀實

國際死亡、瀕死及喪慟工作集團(Interna-

tional Work 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

reavement, 簡稱IWG) 是全球死亡學(thanatol-

ogy)最高等級的專業組織,成立四十一年來,

今年2月初首度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由馬偕紀

念醫院主辦。本人有幸出任此次台北會議(IWG

Taipei Meeting)大會主席,特別於1月31日假馬

偕紀念醫院舉辦對外公開的會前研討會;這場盛

會可說是台灣參與生死學學術討論的里程碑,也

讓台灣生死學領域為之風光。

相 信 台 灣 學 界 對 於 I W G 多 數 感 到 陌 生 ,

IW G是由台灣安寧療護界十分熟稔的Ci ce l y

Saunders 與 Elisabeth Kűbler-Ross 等死亡

學界大師所共同發起。由於IWG是一封閉性專家

組織,故不為外界所熟知。每隔一年半舉行一次

會議,在全球各地由IWG一至二位會員主辦,除

了會員,只有由正會員邀請、並經秘書處審核通

過的專家及會員候選人才能與會。目前全球正會

員約九十位左右,其中十一人在亞洲;亞洲會員

中台灣學界最悉的,當屬日本安寧療護之父、柏

木哲夫醫師了。

筆者2009年在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陳麗

雲教授推薦下,2010年首度受邀參加第25屆德

國萊茵會議,2011年底以會員候選人身分,參

加第26屆澳洲墨爾本會議;2013年中以正式

會員身分,首次參加第27屆加拿大維多利亞會

議,IWG理事會並在該次會議中,決議由我出

任第28屆會議大會主席,授權我服務的機構、

馬偕紀念醫院舉辦。馬偕大家長、楊育正院長向

來對於安寧療護與生死議題十分重視,當我提

出這項來自國際邀請時,楊院長立刻同意由馬

偕紀念醫院出面主辦,這也是安寧療護創始人

Cicely Saunders 所創設的 St. Christopher’s

Hospice辦理第10屆IWG之後,首度由亞洲醫

療機構主辦的IWG正式會議。

主講陣容均一時之選

IWG會前研討會今年1月31日在馬偕紀念醫

院九樓大禮堂召開,難得的是,馬偕全程對外公

開,歡迎台灣各領域專家專家學者,凡對該議題有

興趣的都歡迎參加;總計當天四百人與會,主講

陣容均一時之選,包括美國死亡教育專家 Lynne

Ann DeSpelder、美國 Memphis 大學心理系教

授 Robert A Neimeyer、日本京都大學心靈研究

中心教授Carl Becker 、澳洲全國悲傷與喪慟中心

執行長Christopher Hall,以及澳洲籍國際藝術悲

傷治療師Irene Renzenbrink共五人,均進行專題

演講;IWG理事長Philip A. Carverhill亦全程參加

這場首度在台舉行的心靈饗宴。

本期話題

Page 3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29

第28屆IWG台北會議於2月1日正式在圓山

飯店九樓,全球共六十二位正會員、會員候選人

及受邀貴賓參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

長代表臺北市柯文哲市長蒞會致詞,由於黃總院

長向來推動安寧療護不遺餘力,尤其是他在金山

醫院推廣社區安寧的行止,經報導感動了許多

人,他致詞時高度肯定台灣主辦此一高峰會議的

意義。

依IWG傳統,在開幕晚宴後,須由所有會

員提案,在討論後表決本次大會工作分組主題;

最終選出一、面對死亡;二、緩和醫療與臨終照

顧;三、社區與媒體對死亡、瀕死及喪慟的關

注;四、東亞對臨終照顧的方式與討論;五、複

雜性悲傷的心理治療;六、死亡與喪慟的社會學

─社會正義。此後從2月2日至6日五天期間,六

組共進行了十三次工作討論,最後在6日會議中

提出分組討論成果報告。

此外,大會期間並敦請三位區域學者專家

演講,包括馬偕楊育正院長以「從醫師變成病

人」為題演說,讓聽者為之深深動容,演講結

束時,全體會員兩度起立,鼓掌致意。此外,

香港大學陳麗雲教授、慈濟醫院王英偉教授的演

講,也都讓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2月4日下午

全體與會者分三組展開參觀行程,第一組到淡

水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參訪,並

順道參觀淡水紅毛城;第二組到三芝雙連安養

中心與金寶山參訪;第三組則是探訪故宮博物

院寶藏。

寫下台灣生死學發展的新頁

值得一提的是,「東亞臨終照顧方式與討

論」分組表達對馬偕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的高

度興趣,2月5日下午再度前往淡水馬偕該中心

進行討論,耶魯大學安寧療護教授Scott Long

也在這小組中,他對台灣安寧療護的服務及品質

甚表肯定。遺憾的是,大會期間適逢復興航空班

機墜入基隆河空難,IWG理事長Carverhill特別

在5日下午帶領與會者默哀致意。

第28屆IWG會議寫下了台灣參與國際死亡

學學術會議新頁,等於在亞太地區點燃生死學傳

播的新火種,希望能讓這裡的生死學更加茁壯,

讓醫療更具人性,生死教育的根愈扎愈深,並早

日蔚然成林。

※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自殺防治中心、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第28屆國際死亡、瀕死及喪慟工作集團會議由馬偕紀念醫院主辦,會者歡喜合影。

2015 國際生死學聚焦在台北

Page 3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0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北市聯醫到府醫療 提供居家安寧照護

在家善終是許多人的心願,台北市推出社區安寧照護,由聯合醫院醫護人員到患者家中訪視、治

療,讓患者在最熟悉的環境中減少痛苦,也減少延長死亡過程的無效醫療,甚至為家屬進行悲傷輔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很多患者不希望死在醫院,但是醫師不願意離開醫院,病人不得不進醫

院,現在醫師願到府服務,就能讓病人在家裡安詳往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表示,台大醫院金山分院是最成功的居家安寧照護案例,加護

病房健保一天要付三萬元,但居家安寧療護一個月不到五萬元,每次居家訪視家屬負擔不到一千元。

北市政府評估居家安寧照護一年可節省兩百至三百億健保費用。

看見生命意義 元培醫大辦安寧療護繪畫展

新竹市元培醫事技術大學光宇藝術中心3月10日起舉辦

「撫慰的力量」安寧療護繪畫特展,盼藉畫作檢視生命的價

值。校長林志城說,仔細品味安寧療護畫作,充滿寧靜感覺,

尤其名為「伴」的畫作,讓他感受最深。他期許未來該校的

醫管及護理系同學一旦到臨床服務,記得以同理心關懷病患。

臨床心理學會 成立安寧推動委員會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3月14、15日在成大醫學

院召開2015年會,並正式成立「復健心理」、「心

理腫瘤與安寧療護」、「兒童與早療」與「災難創

傷心理」等推動委員會,做為來自全國五百位臨床

心理師為患者和社區心理保護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專

業平台。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郭乃文表示,四個

推動委員會將與各地區醫院成立聯絡網絡,強化臨床心理師與醫療團隊合作,發揮角色功能,以提供

中風、腦部受傷、發展遲緩兒童、脊髓損傷、癌症及末期病人高品質的心理照護。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選粹 國內新聞

↑元培醫大3月舉辦安寧療護繪畫展。 圖 /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光宇藝術中心提供

↑圖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提供

Page 3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1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住院居家給付 十年來首度調整

中央健保署十年來首度調漲安寧住院照護給付費用,居家訪

視費也獨立給付。醫師指出,健保對安寧與重症醫療給付差異太

大,等於是鼓勵醫院把病患往加護病房送,提高給付是發展安寧療

護的重要誘因之一。

健保安寧住院費多年來維持每天4,930元,最近公告將調漲

為6,409元,漲幅達三成;另外,醫護人員居家療護訪視費,也從

原1,035元調漲為1,553元,漲幅五成;醫護人員居家訪視費並首

次獨立給付,以鼓勵「在地終老」。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調查,86%民眾期望人生能善終,但國

內安寧資源集中在大醫院,全台有三十五個鄉鎮沒有安寧資源,在

北部排隊等安寧病床一般須三至六星期。

難善終 醫學中心安寧病床排隊須等六周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2014年底公布全台十九縣市

(不含離島)安寧資源調查結果,評比安寧病床、共照

團隊和安寧團隊等資源,調查發現各縣市安寧資源落差

極大,嘉義市每189名癌症病人就有一安寧共照團隊,全

台平均364人才有一個,雲林縣更高達977人。

該會調查以生活圈劃分的全台五十個醫療次區域,

竟有九個是安寧病床、共照團隊和安寧團隊三者皆空的

死角,涵蓋六縣市共四十七萬人口不得「安寧」;南投

縣安寧病床、新竹縣安寧居家團隊則掛零。北市醫療資

源雖集中,但65歲以上老人口也多,平均每27,800人才有一共照團隊,與五顆星桃園市16,500人落

差大。

調查還發現,新光、國泰、林口長庚和亞東未設安寧病床,原因是安寧病床讓醫院少賺錢,醫

院評鑑後就關床或不收病患,該會曾打電話探詢某醫學中心,安寧病床竟要排隊等六周,且占床率不

到五成的醫院也被告知要等一周才有床。

安寧國內新聞

Page 3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2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洗腎病人插管逾21天 應考慮安寧療護

台灣每年花在呼吸器病人的健保費超過新台幣兩百億,其中部分患者生存機會渺茫。國家衛生研

究院最新研究指出,固定洗腎的末期病人如果陷入昏迷、仰賴呼吸器超過二十一天,成功清醒機率不

到一成,建議這類病人應預立照護計畫,考慮安寧緩和醫療。

醫改會民調指出,高達86%民眾不願接受「一路救到掛」醫療方案,寧選擇有尊嚴走完生命最

後一程。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麗光說,病人清醒機率隨著呼吸器使用天數增加,越

來越低,多數是在昏迷中洗腎、掛著呼吸器到死亡;因而主張這類病人與家屬應提早討論預立醫囑照

顧計畫,讓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走得有尊嚴。

參加次子訂婚禮 阿昌伯了無遺憾

因胃癌末期住進大里仁愛醫院安寧緩和病房一個多月

的阿昌伯,多次向醫護人員拜託無論如何,他要趕緊出院回

家,深怕錯過二兒子婚禮;醫師委婉向他說明病情變化快,

返鄉缺乏照顧,並不適合出院,阿昌伯因而面露憂傷。

阿昌伯二兒子為了不讓父親遺憾,在仁愛醫院安寧共照團隊協助下,籌畫一場訂婚儀式;當天

出動救護車、由醫護隨行待命,陪阿昌伯出席訂婚禮;只見阿昌伯坐上主桌,與親友打招呼,十分興

奮;回程他並特別向團隊致謝,讓他達成心願,自己了無遺憾。

群創光電員工 為郭綜合癌友送愛

由群創光電企業員工自組的喜樂愛心會,趕在春節前來到台

南市郭綜合醫院癌症病房,帶病友及家屬折氣球DIY,同時送來

點心、水果,讓癌友有個愉快早晨。

活動開始先來一段動感晨間操,緊接著推出氣球達人蘇幸宜

所帶來的折氣球教學,癌友們跟著老師折出各種造型氣球,很有

成就感,頓時讓整個安寧病房熱鬧起來。癌友們說,化療讓他們掉光頭髮、身心備受煎熬,在陷入低

潮時,所幸有護理人員安撫、鼓勵,才幫助他們衝破難關,因而很多癌友將親手做的氣球成品獻給護

理師,表達誠摯感謝。

↑「阿昌伯」出席二兒子訂婚喜宴,讓他未留遺憾。 圖 / 仁愛醫院 提供

↑圖 / 中央日報網路報蔡清欽 攝

安寧新聞選粹

Page 3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3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三總「寧境病房」義賣捐助病友

三總「寧境病房」共同照護師洪玉純說,最近病友謝春榮在訪視時透露心願,安寧團隊獲悉後,二

天內幫助謝先生規畫結婚計畫;由病房何景良主任擔任主婚人,在近百位雙方親友、醫護同仁及媒體見

證下,完成和交往十五年的女友張月姍婚事,了卻心願。

此外,為提供病友完善、貼心的身心照護服務,三總寧境團隊也透過定時舉辦義賣,將收入

用來添購薰香及精油,幫助長期臥床病患舒適盥洗、享受精油按摩,也添購大面積敷料、除膠劑

(皮膚保護劑)及遠紅外線機等,減少癌末患者及家屬支出;並聘請宗教師、藝術治療師及園藝治療師

提供病友及家屬心靈寄託。

↑三總「寧境病房」安寧療護團隊。 圖 / 軍聞社記者周昇煒 攝

↑設計師林雅卿到安寧病房義剪三年,癌友對她的貼心服務,心存感謝。圖 / 門諾醫院社服課 提供

愛心剪刀手 癌友的美髮天使

從事美髮業多年的林雅卿三年前應社工師邀

請,到花蓮門諾醫院安寧腫瘤病房免費義剪。每當

她率姐妹們來義診時,病人、甚至家屬便自動到交

誼廳排隊。

社工李冬梅說,癌症病人因接受化療常見掉

髮副作用,理髮師必須小心翼翼;尤其為臥床或帶

插管、氧氣罩病友剪髮,須花費更多心力。林雅卿

曾一上午剪了十五位癌友的頭髮,她說只要癌友開

心,她便努力去做,病人家屬對這位剪髮天使非常

感謝。

安寧國內新聞

Page 3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4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奇美創辦人親塑銅雕 捐贈安寧小天使的家屬

祐祐剛滿二個月大,送到奇美醫院急診時宣布到院死亡,但經高階心肺復甦術30分鐘,心跳慢

慢恢復,因而轉送小兒加護病房;但腦部缺氧造成大腦皮質與腦幹功能嚴重受損,幾呈腦死;後經會

診安寧團隊,家屬決定儘早移除氣管內管、呼吸器及急救藥物等維生設備。

緩和醫療中心主任陳冠廷建議,幫小寶貝身影化為博物館立體雕像,他知道同企業群的奇美博

物館有眾多藝術人才,連創辦人許文龍也是箇中好手,因而請求創辦人完成這項作品。祐祐父母猶

不敢相信:當初拔管善終的祐祐,已化做奇美許董事長捏塑的雕像,繼續陪伴家族,讓思念有滿滿

的祝福。

安寧病房完婚 「我願意」卻永遠再見

美國布魯克林區二十五歲羅賓森,與與二十三歲妻子托勒斯四年前在大學相遇,畢業後曾經歷恐

怖意外,羅賓森遭竊時被對方連開五槍擊中,幸運的是經八次手術後存活;但羅賓森去年診斷出罕見

且致命的腎癌,且擴散到肺部,只剩幾個月時間;他

決定要與共同度過生命大小事的女子結婚。

婚禮當天,托勒斯身穿婚紗,帶著二歲兒子進入

安寧照顧中心,羅賓森從輪椅上站起來,讓托勒斯感

動得直掉淚。讓在場觀禮者不捨的是,當他們對彼此

說出「我願意」時,也代表是永遠的道別;羅賓森將

戒指戴在托勒斯手上時說:「這場婚禮像一場夢、一

場美麗的夢」。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選粹 寰宇新聞

↑奇美文化基金會紀慶玟經理(左二)代表捐小天使銅雕予祐祐父母。 圖 / 101新聞網陳麗春 攝

↑圖 / 網路翻攝

Page 3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5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李光耀 病重前已完成末期醫療規劃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3月23日辭世,各國均派出重量級代

表人物送這位強人最後一程,備極哀榮。事實上,李光耀早

在2013年推出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即透露,自覺健康

日損,早已簽署具法律效力文件,做好末期醫療規劃。他表

示,一旦醫師診斷他須依賴鼻胃管進食、康復無望且無法行

走,將撤除維生醫療。

書中說,「隨著一天一天過去,我現在體力不再旺盛和活躍……萬事萬物都有終結,我希望我的

結束要來得快,而且儘量不帶痛楚,不想喪失活動能力,半昏迷臥在床上,喉管從鼻孔插到落胃。」

調查發現 八成澳門長者盼瞭解善終服務

澳門街總長者關懷中心訪查一千名長者發現,八成受訪長者希望有機會了解善終服務,但只有四

成會向子女和親人談論善終安排﹔調查並發現,年輕一代比老人家更忌諱談論長者善終問題。該中心

呼籲年輕人放開心胸,與長者溝通善終問題,以化解長者疑慮。

澳門的善終服務仍處於起步階段,該中心表示,將透過舉辦專題講座,向長者解釋預立遺囑的法

律和其他死亡議題,並邀請長者參觀殯儀設施,鼓勵他們為自己進行善終規劃。

泰醫院牧者來台學習安寧療護及長者關懷

一群來自曼谷、清邁、清萊等七家泰國基督教醫院15位院牧部牧師,2月2日來到嘉義基督教醫

院學習安寧療護及長者關懷工作,希望將嘉基經驗帶回安寧照護資源仍相對貧瘠的泰國,為社區長

輩、癌症及弱勢病患提供照護與靈性關懷。

曼 谷 基 督 教 醫 院 院 牧 部 主 任 R a t t i k a n

Choompoo表示,泰國極欠缺老人安養中心,且

無安寧病房,社工的工作也與台灣不同,因而並

無專業團隊陪伴臨終病患。希望此行透過參訪,

將嘉基安寧病房、長者照顧、社工服務經驗帶回

泰國,提供泰國民眾更多關懷。

安寧寰宇新聞

↑圖 / 網路翻攝

↑圖 / 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Page 3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6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新娘和癌末父在病房共舞

麗莎 (Lisa Wilson) 和丈夫羅伯 (Robert

Pantoja) 在病房完成終生大事,穿著白紗的麗莎

走向父親大衛 (David Wilson) ,先拿下他的氧氣

罩親吻他,並在在惠妮休士頓《我會永遠愛你》

(I Will Always Love You)歌聲中,拉起父親的手

轉圈,在病床旁起舞。麗莎頭倚在父親肩上,並

抓起父親的手撫摸自己臉頰,讓場親友看了,為

之感動落淚。

麗莎表示,父親一開始還以「無法起身」拒絕和她共舞,但她說「沒關係,我想和你的手跳

舞」;後來,父親主動在臉書上傳這支短片,寫道:「這是女兒能給我的最棒禮物!」,十二天後,

大衛安然去世。

藝術創作者捐贈作品 點亮末期病人的心

英國Forest Holme Hospice安寧照護機構收到來自「Positiv 藝術創作坊」八位婦女創作的一

系列作品捐贈﹔這些畫作以大海、鮮花、綠葉和飛鳥為主題,表達對生命末期病人的支持與關懷,希

望透過圖片,讓無力下床的病人和他們的照顧者也能徜徉大自然中。

Forest Holme Hospice經理 Anne Currie感謝這八位藝術創作者的無私捐贈,表示這些明亮

作品讓他們照顧的末期病患感受到不同的生命力。

安寧新聞選粹

↑圖 / 網路翻攝

↑圖 / 網路翻攝

Page 3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7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

安寧新聞選粹採擷世界各地及國內發展安寧相關報導,希望協助從

事及關心安寧療護發展的夥伴,了解天下安寧大小事;也希望藉此建

立「天下安寧一家」共識;更希望只要是安寧一員,不論出國考察、

開會、閱讀相關報導或您服務的安寧機構、NGO正倡導相關活動與

理念,都歡迎您提供訊息給我們,我們將在匯整後刊載。

※來稿請寄本刊編輯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穿越苦難邊境 開闢安寧農場療癒喪夫痛

二十八歲以前,林良恕和一般女生一樣愛漂亮、吃美食,但隱約感覺

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偶然得知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招收海外隊員,她報考

錄取後,在中南半島一服務就二十幾年。

林良恕多在泰緬邊境扶助難民及少數民族生活、醫療、教育問題,由

於緬甸軍經常和緬甸克倫族游擊隊爆發武裝衝突,林良恕白天工作繁重,

晚上還要躲避襲擊,非常危險。一年,她被派赴東非肯亞,第十天就患瘧

疾,躺了三天三夜。她在難民營整整搭了一年帳棚,由於物資缺乏,大部

分人掙扎在飢餓與疾病邊緣,晚上星斗相伴,她覺得這是天堂與地獄交

界;一年後,她被調回泰緬邊境美索。

四十一歲那年,她帶家人到泰國旅遊時,和小她十歲領隊甲良族 Saoo 一見鍾情,當天便決定共

度一生。隔年2月結婚,5月女兒出生,11月 Saoo 竟診斷出肝癌末期,林良恕全家搬到曼谷,經歷顛

簸的抗癌生活。隔年3月Saoo離世,女兒十個月大。

辦完後事,她帶女兒回到泰緬邊境成立 Chimmuwa 布織品工作室,協助難民營及邊境少數民族

婦女就業,並在美索開商店,幫忙弱勢婦女販售手工藝品,也和台灣商店談代銷。2005年和友人創辦

基金會,協助邊境孩子上學。

剛開始很辛苦,資金全靠存款支應,為了開源,她租房子開民宿;這幾年結合有機農園與安寧照

護,在邊境開闢農場。 她說,一直感覺 Saoo 沒有走,女兒常說爸爸回來跟她玩,晚上睡不好、常哭

鬧,試過很多方法都沒用,後來朋友教她誠心跟 Saoo 溝通,讓他放心自己會好好活下去,照顧小孩,

他自然就會走。她照著做,果真孩子安穩了;她也希望藉著幫助別人,來療癒自己失去Saoo的缺憾。

安寧寰宇新聞 37

↑圖 / 網路翻攝

Page 4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4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39

承先啟後 薪火相傳

文|楊育正

我們所敬愛的林建德董事長已於今年1月19日凌晨安息主懷,我們祈求天父上帝賞賜

林董事長生前所相信的一切,接納他忠心的服事。約翰福音十四章十九節:「還有不多時

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願藉著這樣的應許,

安慰遺族,也讓我們有平安和期待。

承先啟後 薪火相傳

‧左圖:林建德前董事長積極籌備馬偕醫學院,期望每年至少有五位醫學系畢業生成為「馬偕醫師」。

‧右圖:親切謙遜的林建德前董事長,總是笑臉迎人。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Page 4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0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就在國內安寧界漸漸聚攏之際,晴天霹歷,

竟傳來林董事長罹患惡性肉瘤消息。林董事長治

療期間,每每大伙兒在開完APHC籌備會後,便

集體前往探視,他總是謙遜地一一和大家握手,

感謝大家辛勞;不忘強調APHC是他最掛心的

事,為此,他一定要好好拚搏一場,陪伴大家走

過APHC。然而,歷經近八個月治療,他仍在我

們萬般不捨中提前離席;念及他的大願大愛,我

們只能將哀傷化為承諾,努力承擔他未竟志業─

辦一場有聲有色的APHC!─願上帝幫助我們。

接棒後戰力以赴 始不負託付

繼林董事長之後,育正被選為董事長接棒

人,倍感仔肩沈重,但是,為了不負林董事長託

負和眾人期待,必然戮力以赴。回顧台灣安寧照

林董事長生前,我即常喻之為「今之孟嘗

君 」 , 實 是 有 感 於 他 誠 懇 、 好 客 、 嘉 善 而 矜 不

能 的 胸 襟 之 外 , 他 識 人 、 用 人 的 眼 光 與 豪 氣 。

由 於 他 這 些 特 質 , 不 論 朋 友 、 同 儕 、 部 屬 , 平

日 即 樂 於 與 之 為 伍 , 只 要 是 他 想 做 的 事 , 他 總

能 號 召 大 家 聚 集 他 身 旁 , 和 他 一 起 努 力 。 在 他

接掌安寧照顧基金會之後,果然,他再度施展魅

力 , 物 色 各 方 俊 彥 、 賢 才 , 共 同 為 安 寧 基 金 會

效 力 。 在 他 的 努 力 下 , 董 事 會 氣 象 一 新 , 不 僅

對內大家群策群力、不計一切為推動安寧效力;

對 外 , 林 董 事 長 也 以 極 柔 軟 姿 態 , 爭 取 安 寧 各

相關學界、醫界和NGO支持,希望大家通力合

作,將由基金會主辦的2015亞太安寧療護議會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

辦得有聲有色。

↑林董事長代表本基金會收下「生命大使」徐生明 總教練的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Page 4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1

顧基金會自1990年創立以來,迄今二十五載,致

力於推動安寧療護發展及生命教育,並倡導臨終

關懷,為安寧療護立法積極奔走,推廣專業人員

安寧療護繼績教育訓練及民眾宣導,協助台灣各

地醫院成立安寧病房,促使安寧緩和醫療從理念

認同,落實為末期病人的生命自主權和死亡權的

保障,也讓本基金會成為國內推動安寧療護運動

最重要的搖籃。

一堂必修的生命哲學課程

歷經廿餘年來的發展,如今,台灣的安寧療

護內容已從當初癌症末期照顧,發展到非癌病末

期照護;從當初安寧病床照顧、普設安寧病房,

到今天推展安寧共同照顧及社區和居家安寧;從

緩和醫療解除痛苦,到中止無效醫療、不施行心

肺復甦術、不予/撤除維生支持、及預立醫囑,

安寧療護可謂是社會的寧靜革命,在保障生命末

期的醫療自主之外,並是一堂人人必修的生命哲

學課程,促使大家更深一層省思生命的價值,並

學會珍惜、把握眼前所有一切。

基金會未來五大事工

育正在此除了向前人努力的成就致敬外,也

將以此為基礎,帶領本會同仁及社會先進一起努

力,並經審思明辨,規畫以下未來安寧療護發展

的五大事工方向:

一、發展並協助全國急重症醫療單位推廣安

寧療護;

二、協助資源不足地區推廣並落實;

三、生命教育與安寧療護之宣導,並落實老

年族群之宣導與服務;

四、拓展本會資訊服務中心;

五、加強與安寧相關學會、協會、基金會分

工合作,不僅觀念和作法須與時俱進,

並與國際接軌,以台灣成為國際安寧領

航者自期。

期待大家不吝於指導、鞭策育正,並支持安

寧照顧基金會,繼續為台灣社會的安寧服務更盡

心盡力。

※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承先啟後 薪火相傳

↑ 林 建 德 董 事 長 在 2 0 1 3 年 泰 國 主 辦 的APHC,積極以下屆主辦國身分,邀請國際友人來台。

Page 4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2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他是上帝和平的工具

文|陳建仁

和林建德董事長首度見面在2003年秋天,透

過前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介紹,我們三人在署長室

討論馬偕醫學院建校事宜。林董事長表示,未來馬

偕醫學院將以培養具馬偕精神的醫師為目標,希望

每年至少有五位醫學系畢業生能成為「馬偕醫師」

﹔我聽了很受感動,並和他分享對謝緯、陳五福、

王金河等醫師的景仰和推崇,我們盼望馬偕醫學院

能踵繼馬偕博士精神,培育出真正「關懷病患、視

病猶親」的好醫師。

一生行止 深受基督和聖經啟發

對林董事長的最初印象是開朗樂觀、幽默風

趣、積極進取、勇於任事,尤其對他爭取馬偕醫學

院建校決心與毅力,深為敬佩,我們一見如故,後

來成為知音。林董事長多次談起他自小參加雙連教

會經過,認為是上帝的奇異恩典;讓他一生和雙連

教會結下不解之緣,耶穌基督的教導和聖經啟示,

也深刻影響他的生命和生活。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Page 4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3

他曾提及,非常感謝陳溪圳牧師引導他進教

會受洗,是他的恩人,帶給他最美好的禮物-基督

信仰。陳牧師以耶穌基督的良善心謙、憐憫寬恕為

學習目標,林董事長追隨他,一輩子事奉上帝、愛

人如己,擔任執事和長老,成為教會中流砥柱,為

長老教會做了很多重大貢獻。這位基督的忠僕如今

安息主懷,永享天國的福樂。

林董事長與夫人鶼鰈情深,彼此恩愛、相敬

如賓;他常常和我分享他對家庭的重視和對子女的

疼愛,是標準丈夫和模範父親,有很多值得我見賢

思齊的特質。

爭取主辦APHC 盼安寧界大融合

建德兄在接掌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後,即

誠懇邀請我加入董事會,協助他爭取在台北主辦

2015 第11屆亞洲及太平洋區安寧療護會議(APHC

2015)。由於我女兒曾在基金會擔任靈性關懷師,

我十分認同基金會宗旨和事工,因而欣然同意。

三 年 來 , 在 林 董 事 長 卓 越 領 導 下 , 基 金 會 積 極

展開 APHC 2015 籌備工作;在泰國曼谷舉行的

APHC 2013 會議上,他並上台向各國學者專家

說明APHC 2015 會議主題與規劃內容,盛情邀

請大家來認識台北的美、深受好評。返國後,他作

東邀請各相關學會、協會、基金會、醫院共同主

辦,希望藉APHC促成內安寧界一次大融合。此

外,他積極申請政府機關補助、向民間友人募款;

我曾陪同他到科技部、衛生福利部爭取經費補助,

兩位部長對林董事長相當尊重,並為基金會能爭取

APHC主辦權為台灣爭光,向他致謝。

在緊鑼密鼓籌備 APHC 2015 期間,林董事

長不幸診斷出罹患罕見的惡性腫瘤,但是,他仍

樂觀、積極地帶領基金會,做好各項事工,直到蒙

主恩召那一天。在他回歸天鄉前兩天,我曾到醫院

探望,他從昏睡中醒來,握著我的手,眼睛含著淚

水說:「很抱歉,APHC要偏勞大家了!」我要

他放心,一切都會很順利。隔兩天,林董事長就

與我們永別了。基金會在新任楊育正董事長、賴董

事和怡吟執行長共同努力下, APHC 2015 已一切

就緒,預計將有一千兩百名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

我相信林董事長在天之靈,一定會保佑大會圓滿、

成功!

人世的旅途,是一條成聖的道路,林董事長

充滿傳奇、恩典和喜樂的一生,見證了基督徒應

有的「信、望、愛」,也引領他回歸到天父的家,

正如馬太福音所說的:「所有勞苦和背負重擔的人

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將使你們得到安息。」也

正如《聖法蘭西斯禱文》所說的,林董事長是上帝

「和平的工具」,他「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

他人;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不求他人

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因為只有在施與中,會有

所收穫;在寬恕時,會得到寬恕;在死亡時,會生

於永恆!」

※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

2015 APHC籌備會主席

他是上帝和平的工具

Page 4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4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和林建德董事長因安寧結識二十餘載,除了

基金會事務,生活上交集有限。他大不了我幾多

歲,但董事長的派頭讓我感覺他像長輩,和他說

話也不敢造次;感謝他每年總有一兩次想到我,

約我敘敘、吃美食,維持淡淡的交往。直到2008

年,他結束馬偕董事長任期,我則因車禍腿傷退

出職場,雙方都難得較清閒,大半年時間裡,我

們每隔一、兩星期見一次面,由他口述、我紀錄

整理他兩任董事長任內所言、所行、所思及他一

生追求的靈命生活。我們決定以「馬偕的門徒」

為 名 出 版 , 後 有 人 認 為 不 妥 , 讓 我 洩 了 氣 , 出

版一事也因後來我重返職場和其它因素,功虧一

簣。

如今斯人已杳,翻閱舊稿,昔日和他對坐憶

往的情景,頓時重現眼前;懷念的除了他慣常與

人為善、慷慨、包容的印象外,時日愈久,他日

裡行間所顯見的擇善固執、言所當言、不和稀泥

的勇氣,也愈發令人景仰。這裡特別把昔日整理

他言談的文稿摘要一二,和思念林董事長的摯友

與安寧同道們分享。

為騎腳踏車 進了雙連教會

很多人好奇:身為牙科開業醫,林董事長何

以到馬偕這所百年醫學中心當起家來?他相信是

來自上帝的指派與眷顧,而巧妙的因緣竟是來自

腳踏車的牽引。

兒時外公送他一台進口的腳踏車,在那時代

何等拉風!只要一有空,林建德便騎著它穿街弄

巷;一次,一個小女生鼓起勇氣向他借騎;他心

裡老大不願意,想拒絕卻說不出口,後來眼睜睜

看她人還沒騎遠,就連人帶車翻進排水溝裡,心

愛的腳踏車也被她摔得稀巴爛。

對方為了表示歉意,幾天後提議帶他到停放

很多腳踏車的教會去騎玩,他就這樣生平第一次

踏進雙連教會。不過,吸引他的,卻是教堂裡大

小孩子們唱歌時專注的神情,從歌聲中他更感受

到一股前所未有、莫名的感動;從此他逐步親近

教會,在陳溪圳牧師帶領下,終受洗為基督徒。

文|李淑娟

對您懷念特別多…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Page 4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5對您懷念特別多...

數十年來,除非生病,他禮拜天一定上教

堂 , 即 使 服 役 、 出 國 , 也 儘 可 能 就 近 到 教 堂 禮

拜,而雙連教會更從此成為他此生另一個家。

陳溪圳牧師 是他心中典範

林董事長常應邀到神學院演講,他總不忘強

調自己最尊敬有使命感的牧師;有人問:怎樣才

是有使命感的牧師?他說,陳溪圳牧師是他心中

的典範(Role Model)。他記得當年出國時,陳

牧師趕到松山機場,領著眾人為他唱聖歌送行的

情意;他也聽過教友提及,當年還沒有操辦一切

的葬儀社,有教友過世,陳牧師會親領家屬籌辦

喪事;選棺材時,他常一股腦先鑽進去試大小,

令喪家為之動容。

林建德說,牧師不一定要口若懸河地講道,

只要視教友為家人,凡事為人設想,就是稱職的

上帝圈選的牧羊人。

他也常感慨:有使命感的牧師愈來愈少了!

有時開會目睹牧師們在會議中為小事爭得面紅耳

赤,他常想:不知他們佈道時,如何勸戒教友不

可起爭執?

馬偕三願 護持醫學院盡心盡力

2003年5月林建德初掌馬偕董事會,他立下

三願:一是正式成立馬偕醫學院並招生,不再延

宕;其次,在昔日馬偕宣教所在的淡水打造「馬

偕樓」,以體現當年馬偕精神;第三是改變社會

長期以來對馬偕董事會紛爭不斷的觀感。

↑林董事長為馬偕醫院、醫學院四處募款、奔走,不遺餘力。

Page 4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6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依約醫學院第一期校舍工程應在2009年8月

落成,但馬偕樓蓋到一半,建商就跑來找他;因

為那一年物價飛漲,建材漲得尤兇,若仍以當初

決標價一億六千萬驗收,怎樣算都虧本;建商表

明寧可雙手奉上違約金,也不願蓋下去。

林建德了解賠本生意沒人做的道理,但是,

他當家,就有責任督促工程如期完成;不過,他

再心急,也絕不對人惡言相向;「先蓋再說!有

困難、該怎麼補償,我們再一起想辦法。」建商

簡直不敢置信:貴為大醫院的董事長,非但沒拿

合約來壓他,反而好言相勸,還允諾一起設法,

令他感動莫名。從此快馬加鞭趕工,最後工程提

前半年完成。如此高效率,不論公私發包工程,

都屬難得一見。

為馬偕購置門前土地 最為自得

他矢志完成馬偕樓,這個不難,問題難在購

置馬偕樓前緊臨民權路的近千坪土地。這塊地屬

大同磁器公司所有,如果馬偕醫院不買下來,委

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圓形馬偕樓,再壯觀也將為

擋在前面的一排機車修理站、便當店鐵皮屋所遮

蔽,實有礙觀瞻;但,前兩任馬偕董事會積極洽

購,都因價碼談不攏而作罷。

林建德接掌董事會後,即向長老教會報備

並重啟協商。第一次,對方開出馬偕視為天價的

價碼,雙方未有共識,談判難以為繼;林建德便

喊中場休息,邀大家放鬆片刻,然後改以軟性訴

求,攻心為上。

他說,按傳統風水論,這塊土地擋住了出

生入死的醫院大門,一般人恐難接受;如果馬偕

不買,將來要出售或合作開發,恐怕都難有人問

津。為了繁榮三芝,他認為賣給馬偕醫院,應是

最明智的決定;尤其眼前他當董事長,馬偕財務

狀況尚過得去,應儘快脫手;否則,健保財務不

好,大砍給付,醫院業務大受影響,未來營運、

獲 利 勢 將 日 走 下 坡 , 屆 時 想 買 , 恐 也 無 力 出 手

了。這番說詞似乎打動了對方,協調後願打七五

折出讓,讓步幅度不小;但,與馬偕打對折的底

限仍有相當距離;幾經折衝,最後總算成交,也

還給馬偕樓一個漂漂亮亮的門面;這是林董事長

最自得的事功之一。

2009年馬偕醫學院首度招生,醫學系排序

一 舉 超 過 高 醫 大 和 中 國 醫 藥 大 , 馬 偕 護 理 系 也

超過台北醫學大學排名;雖然當時他已離開董事

會,對醫學院初試啼聲即獲肯定,他激動莫名,

對馬偕發展也抱持高度的期待。

當上董事長 以高標準自我檢驗

2000年林建德第一次出任馬偕董事,第一

次出席董事會時,有人提議撤換一位副院長;他

不以為然,便發言指出,教會決定牧師人選,尚

且成立甄選小組,經嚴格考核後,還得通過長執

會;「我們受託來當董事,這裡恩恩怨怨全然摸

不清楚;何以第一次執行權力就動用人事大權?

」有董事解釋,這位副院長到銀行貸款,享受比

別人優惠的利率。通達人情的林建德認為,這種

情形好比醫院長期向一家餐廳訂便當,一天,醫

Page 4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7對您懷念特別多...

院副院長到餐廳吃飯,老闆聊起多年交情,便多

給了一顆魯蛋,這本是人情之常,又非利用職務

貪污,實不為過。如果董事會執意通過人事案,

他要求會議紀錄註明:與他無關!

後來他當上董事長,總不忘以最高標準自我

檢驗;馬偕醫院長期和彰化銀行來往,他自行購

屋就絕不找彰銀貸款,以免遭來「魯蛋」之譏。

為安寧極力募款 婉拒出任董事

林董事長與安寧結緣,是因雙連教會即安

寧 基 金 會 發 起 人 的 關 係 ; 他 聽 過 「 賴 爸 」 演 講

Cise ly的故事深受感動。當時他出任大同扶輪

分社副社長,特別商請馬偕社工室主任陳景松到

扶輪社簡介安寧照顧,在他號召下,當場即募了

30萬元,捐給安寧照顧基金會。兩星期後,陳

景松代表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謝英皆來找他,

說 安 寧 董 事 應 具 足 三 條 件 : 即 醫 師 、 基 督 徒 、

具社會背景;謝英皆認為他三者齊備,林建德卻

一口回絕了。

林建德認為,自己一再為安寧募款,如果這

時出任董事,人家一定以為他是借募款為自己謀

席位,他不願為公益奔走,卻遭此誤解。扶輪社

長聽說後勸他:「你應該去做!扶輪社捐款不是

你要我們捐,是大家共同的決定,有機會做事,

為何要猶豫?」他這才答應出任董事會邀請。後

來 , 果 然 有 扶 輪 社 友 質 疑 他 當 年 募 款 是 假 公 濟

私,另有目的;所幸,扶輪社長出面解釋是他勸

進的結果,大家才釋懷。

尊重不同宗教 兼容並蓄

末了,想說一段和林董事長一起出國的的

軼事。那年安寧照顧基金會組團赴匈牙利參加在

布達佩斯舉行的歐洲安寧會議;由林董事出任領

隊,團友包括了康泰、蓮花基金會和其他醫療機

構代表。

團隊依例在每日行程出發、餐前、訪問、

閉會都要禱告,身為佛教徒,我非常喜歡充滿祝

福 、 感 恩 的 祈 禱 , 每 次 樂 得 同 步 「 各 事 其 主 」

,從不曾為此困擾。一次,和林董事長無意中聊

起,團員裡有許多佛教徒和天主教徒,不知他們

對基督教祈禱儀式有何看法。林董事長沈默了一

下,到了晚餐時刻,他主動邀請蓮花基金會陳榮

基教授,以佛教方式帶領大家禱告;林董事長特

別強調,「我們在安寧道路上,無分宗教…。」

當下,對這位大家長的胸襟和善體人意,實有說

不出的感動。

董事長,想念您彌勒佛式的笑容,想念您宣

布要講「笑話」像演講的正經八百,想念您藉敬

酒躲到別桌偷吃甜點的可愛;追思會那天,長長

的人龍從雙連教會高高十樓禮堂,一路蜿延到中

山北路,說明您的高人氣、好人緣,也告訴您:

這樣一個正直又謙和、豁達卻體貼、能幹也幽默

的好弟兄、好朋友,教我們如何放手?董事長,

對您懷念特別多~。

※ 作者為資深新聞人、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

Page 5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8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主後2000年4月1日本人出任馬偕醫院院長一

職,一個月後,董事會改組,林建德長老當選董

事,開啟我們的合作關係,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由於我是前一屆董事會選出來的,在新董事

會中屬於非主流,行事不免常受掣肘,甚至還有人

問我:「如果不當院長,你要做甚麼﹖」原以為對

方關心,便回答:「回去當醫師呀!繼續服務、教

學、研究,手術刀也未生鏽,還有國科會計畫。」

想不到,對方竟然說,「形勢比人強,當年選你當

院長的董事都卸任了,我們這一屆屬意另一院長人

選,雖然你任期四年,但當兩年就好。」真是情何

以堪﹖所幸,林建德董事長仍極力支持,我們攜手

在上帝公義帶領下,合力將醫院經營得有聲有色,

也完成多項改革。

尊重決策權 從不吝於鼓勵

2003年4月下旬,台灣遭遇近代最嚴重的傳

染病疫情SARS,身為教會醫院,當責無旁貸扛

起防疫重任。時正值新舊董事會交接的空窗期,許

多重大防疫措施如負壓病房增設等,支出動輒數千

萬,遠超過院方權限;然形勢所逼,只能先做再

說。新董事會5月13日成立,林建德再度當選董事

長,他不但完全接納本人SARS期間各項決策,還

為我記大功一次,並發獎金二十萬;此外,除了當

年考績特優,其後幾年多列特優。林董事長說,這

些獎勵除了肯定本人的心血及績效,也是為了彌補

前任董事長給我二等考績的遺憾。

從這些行止不難理解:他的胸襟和度量,正

如同他體型一般,何等寬宏?SARS疫情結束後,

院方積極推動建設,其中,先前已發包、卻為第

四十七屆董事會擱置的淡水門急診大樓興建,也在

林董事長勇於任事下,排除萬難、重新啟動,終於

2007年底啟用。2006年林董事長並買下馬偕樓前

文|黃俊雄

與您比肩共事的美好回憶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Page 5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49

臨民權路土地,使淡水分院得以面向馬路,豁然開

朗;其他重要工程如新竹分院二期工程興建完成、

台東分院六樓增建、台北恩典樓整修等,均是在林

建德董事長帶領下一一完成。

為保障醫院權益 四處奔走

2004年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突然下令所

有醫院總院、分院分開評鑑,以阻止台北市十家市

立醫院合併評鑑,爭取成為醫學中心;雖然長庚、

國泰、彰基與馬偕均適用此新頒布法規,但上述醫

院均是總院大、分院小,分開評鑑並無不可;反觀

馬偕醫院淡水分院自1961年成立後,幾十年來幾

同步發展,總院、分院規模相當,且相輔相成;例

如精神科、神經內、外科、骨科、放射腫瘤科、及

安寧療護只設於分院,衛生署自1980年開始醫院

評鑑迄當時,同意兩者合併評鑑,突然改為分別評

鑑,其結果必然是兩邊均失去列為醫學中心條件,

對馬偕將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

當時本人身兼醫學中心協會理事長,為此成

立因應小組,聯合其他四家醫院一起向衛生署請

願;林建德董事長帶領本人拜會柯建銘、洪奇昌立

委,最後總算獲得當時醫政處薛瑞元處長首肯,同

意總院、分院合併評鑑,但標準須一致,這才解決

窘境。

林董事長對醫院的衷愛與關切,甚至延伸至

馬偕醫學院;在籌設第一期校舍工程時,他常帶

領本人拜訪當時行政院張俊雄院長、教育部長,向

他們請益。由於這分用心,馬偕醫學院才得以在

2009年7月成立。

多虧他 馬偕醫學院順利開辦

2009年本人接任醫學院董事長,深感學校經

費不能全靠醫院支援,便展開對外募款;林董事長

除了慷慨捐款外,也利用他良好的社經脈絡,向好

友、扶輪社友及張榮發基金會等熱心人士勸募,對

醫學院盡心盡力。

2007年林建德長老接任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

長,再次展現他的人和和長才,網羅各領域賢達

進基金會,並爭取今年春在台舉辦第十一屆亞太

安寧療護會議。遺憾的是,他竟未能眼見自己這分

心血兌現,不幸於2015年1月蒙主恩召,令人不勝

唏噓。

所有和林董事長相交的人都知道,他個性開

朗、樂觀,對人親切,對部屬尊重且充分授權,

回想與他共事近十年的點點滴滴,實是人生中最美

好的一段,有人戲稱那時期是馬偕醫院的「漢唐

盛世」、「貞觀之治」。曾聽林董事長提及,曾

多次有人提及:「派你當董事長是要你好好監督

醫院,你與院方交情那麼深,如何監督﹖」林董事

長回答:「醫院做得好好的,有甚麼好監督﹖」聽

了這番肯定及信任,我們非但不會造次,反而更加

努力、謹慎,惟恐讓如此信任自己的董事長面上

無光。

林董事長如今雖離我們遠去,但,他的一言

一顰、他的諄諄教誨、他的鼓勵話語,就像他留下

的美好腳蹤,永遠長駐心頭。

※ 作者為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安寧照顧基金會第五、六屆董事長

與您比肩共事的美好回憶

Page 5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0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安寧路上 耶佛同行

身為佛教徒,在安寧領域多年來,何其有

幸,與各宗教人士結為好友;在共同理念與志業

下,我們超越信仰,成了攜手合作的伙伴;其中,

安寧照顧基金會林建德董事長,便是深得我心、

令人懷念的好朋友。

「原來,您也是馬偕人啊!」

曾和建德兄提起,我雖台大畢業、在台大醫

院服務大半輩子,卻和基督教有很深厚淵源。台大

醫院一位基督徒同事曾一再邀請我參加禮拜活動,

我只好據實以告:「我是佛教徒!」他說,「你應

該是基督教徒!你看,你名字就是『榮耀基督』

啊!」建德兄聽我這麼說,也不覺莞爾。及至當上

主治醫師,在馬偕醫院神經精神科劉瑞騰主任熱誠

邀請下,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周一下午我都前往馬

偕醫院準時報到﹔看門診之外,並參加黃昏的神經

內外科病例研討會,大家教學相長,結識了很多基

督信徒的醫療菁英。林董事長一聽,那尊彌勒佛似

的圓臉笑得更開了,他說:「原來,您也是馬偕人

啊!」

文|陳榮基

懷念林德建前董事長專輯

Page 5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1

在台灣,安寧療護的起步是1987年由基督

教 馬 偕 醫 院 率 先 引 進 , 在 其 腫 瘤 科 成 立 安 寧 照

顧籌劃小組,1990年2月在淡水分院成立安寧病

房;1994年天主教耕莘醫院成立「聖若瑟之家」

病房,1995年台大醫院開辦緩和醫療病房,1996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開設大德病房、佛教慈濟醫院

開設心蓮病房。至此,台灣基督、天主、佛教三

個宗教的醫療系統,成為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

基石。

豁達大度 從不以宗教設限

1994年7月,有幸與醫界理念相同的佛教徒

成立了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同年10月並獲

安寧照顧基金會謝英皆董事長邀請,參加該基金會

董事團赴日本大阪、東京取經,參訪安寧緩和醫療

機構,受邀同行的還有國內安寧最重要推手、信奉

天主的白衣天使教母 - 趙可式教授。也由於安寧

基金會這種豁達大度、誠意的邀請,點燃了台灣安

寧運動重要火把;此行學習心得促使我在次年創設

了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從此積極參與國內安寧

緩和療護事工的推動。

回想台灣安寧療護二十餘年來發展軌跡,確

實得助於民間團體和機構的熱情推動;林建德董事

雖僅任一屆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然則參與該基金

會和國內的安寧運動推廣,已貢獻了二十多年的心

力;安寧緩和醫療能在台灣蓬勃發展,他的領導、

募款、廣結善緣,實功不可沒。

安寧路上 耶佛同行

只要親近林董事長,便能深刻感受到他勇於

任事、運籌帷幄的能力與風範,他親切待人、凡

事體諒,和他相處,不論做人、做事,都深受他

啟發。林建德董事長一心一意要辦好今年4月主辦

的第十一屆亞太安寧療護會議 (2015 APHC),為

了這個目標,林董事長並親自率團於2013年10月

9~13日到泰國曼谷參加第十屆亞太安寧大會。此

行他也沒忘記我,除了應邀參加學習,他也再三

託負:APHC一定要幫忙。去年他即成立學術委

員會,邀請天主教徒的陳建仁教授擔任主委,我與

蓮花基金會幾位同仁也幸被邀請。豈料,第二次

開會就聽說他病倒了。這一病,居然讓我們失去了

安寧團隊重要的領導人,內心的失落、遺憾和感

傷,豈是筆墨所能形容!我們只有努力加油,完成

APHC,幫他了這個未竟的心願,並期待他安詳

上帝的懷抱。

※ 作者為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

董事長

Page 5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5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3

安寧行列

醫療科技進步,延長了人類壽命,但長壽

未必健康;據統計,九成以上的老人至少罹患

一種疾病。依國人平均壽命和疾病形態等變數

推估,國人一生中需接受長期照護的時間為7.3

年;換言之,國人因失能、罹病以致生活不能自

理,需要仰賴他人照護的時間平均達七年以上。

一 旦 生 活 不 能 自 理 、 處 處 需 要 他 人 協 助

時,老人家內心的挫折可想而知;再加上患有各

種慢性病,每天與藥為伍,時時得進出醫院,內

心對死亡的憂慮勢將加深。可以說,在壽命延長

的歲月裡,漫長的疾病末期也隨之延長,將讓老

者長期處於瀰漫的哀傷中;與其如此,應引導老

人家做好面對人生終點的準備;而且,老人臨終

準備不是臨終那一刻,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老人在回顧一生過程中,若對所經歷的事

件及成就感到滿足,認為自己做得很好,多半

能肯定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因而

較能自我統整,也較能接受生命即將結束的事

實。反之,在回首過往時,仍對當年所發生的

事懊悔、自責,埋怨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通

常也較難坦然接受生命即將終結的事實,而對

生命感到絕望。

四道人生‧生死兩相安 文|謝菊英

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鼓勵長者趁意識清楚、回顧一生時,學會化解恩怨情仇,唯有放下遺憾,才能充滿感恩地離開。

四道人生,生死兩相安

↑謝修女用生命紀念冊,帶領四道人生團體長者回顧生命歷程。

Page 5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4

安寧行列

長者反應踴躍 出乎意料我的工作便是在老吾老院服務老人,終日

與長者為伍,為了協助他們有個圓滿的人生終

點,我組成了一個四道人生團體,希望協助長者

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出乎我意料的,長輩

反應踴躍,共有三男七女、十位長者參加;藉由

引導老人家回顧生命的歷程,思考、評價過去人

生事件,能夠學會欣賞、讚賞、感謝、放下,達

到生死兩相安目的。

第一次團體活動,我問阿公、阿嬤:在他

們這一生中,最感謝的人是誰?沒想到,這些長

者爭相發言,阿益阿嬤終身未嫁,她回想起三、

四歲時父親過世,母親帶她們姊弟去依附外婆

家,母親幫人洗衣服、做工養育他們,困苦的家

境讓她沒有機會讀書,十多歲就到工廠做女工、

補貼家計;她說,她最感謝的是辛勞的母親,拉

拔她長大的養育之恩。

憶當年 仍不免悸動、遺憾、感恩阿益阿嬤還沒說完,阿笑阿嬤即迫不及待

地搶發言;她說,自己要感謝的是養祖母。回憶

遙遠的兒時,她仍止不住傷心,說起自己一出生

就被送人收養,到了養父母家,養父母即生育了

兒子,養祖母認為是她帶來的福氣,因而特別疼

她,還會帶她出門看廟會。記得廟會滿是人頭,

她個頭小、看不到,阿公一把就把她扛在肩膀

上,讓她看熱鬧看個過癮。儘管人生中曾有許多

哀愁,但是,沈澱在她記憶深處的,卻是這些溫

暖的片刻,讓她至今心存感恩。

有了這次暢所欲言的經驗,我對這類團體

活動的帶領更加有自信了。在接下來團體活動

中,再度詢問長者的生命故事;這次我問的是:

在這一生中,感到最遺憾、難過的事是什麼?

中風後的阿龍阿公說起話來有些遲緩,他

緩慢的腔調透露著幾許感傷,說他年幼時也被人

收養,九歲時想念家人,便回到原生家庭探望;

見到哥哥很興奮,但他不及開口,哥哥即冷冷地

說:「你已經改姓了,還回來做什麼?」年近

八十歲的阿公說到這裡,還是忍不住哽咽了。

阿珍阿嬤述說和其它長者不同的遭遇。家

裡做生意,她年幼時家境很好,雖然沒唸很多

書,卻嫁給了大學畢業生,先生也對她很好,可

是,她卻無法生育。數年後,她為公婆所迫而

↑老吾老中心長者從小菜園收成感受生命的喜悅。

↑定期開設插花班,讓長者體驗美好事物 。

安寧行列

Page 5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5

安寧行列

離婚,只好回到娘家,父母對待她雖然很好,

弟弟卻說:「家裡多一個人吃飯!」讓她十分

心寒。

這些陳年傷痛經驗,深埋在長輩心中,並

未隨時間流逝而淡然;在與同伴互相傾吐後,

大家紛紛以同理心互相安慰,抒懷後,深埋心

中的遺憾與情結也漸漸放下了。

第 四 次 、 也 是 最 後 一 次 團 體 活 動 , 我 們

談的主題是道別。我試探性地或詢問:「如果

有一天,你病得很嚴重,可能不久於人世,您

最想見誰?」阿桑阿嬤一向都是要再三邀請、

一再哄騙才發言的,這次卻主動出來分享。她

說:「我的二兒子早年過世,留下兩個孩子,

二 媳 婦 出 家 , 由 大 兒 子 將 這 兩 個 小 孩 撫 養 成

人。我很感謝大兒子,希望離世時能見到他。」

一 生 未 娶 的 阿 祥 阿 公 面 帶 笑 容 , 他 說 自

己 單 身 , 沒 什 麼 人 會 來 探 望 他 , 我 再 鼓 勵 他

想想:是否有哪位親人他最想見他最後一面?

阿祥阿公表示最想見到妹妹,「我和妹妹相差

17歲,從小媽媽就交代我要好好照顧妹妹,我

還曾揹著妹妹、餵妹妹喝牛奶。」一般長輩多

希望與兒女道別,但那些孤家寡人的長者,多

已跟親人失聯多年,相對下較少依戀,也沒什

麼捨不得或放不下的。

說出來 才能放下、化解在老吾老院服務的長者,大多來自獨居或

窮困家庭,他們的一生可能經歷了貧苦或悲苦

的事件,但是他們從中也感受到他人的愛心,

令他們感恩,他們曾有受傷、遺憾的經歷,需

要被瞭解與接納,最後得以釋懷。

道 謝 、 道 愛 、 道 歉 、 道 別 , 四 道 人 生 的

習 題 並 非 臨 終 時 才 做 ; 由 於 面 對 死 亡 是 相 對

漫長的過程,可以鼓勵長者趁自己意識清楚時

就 談 , 就 像 前 述 帶 領 的 四 道 人 生 團 體 經 驗 ,

長輩在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同時,也學會了化解

恩 怨 情 仇 , 放 下 遺 憾 , 最 後 才 能 充 滿 感 恩 地

離開。

※ 作者為台南市天主教老吾老養護中心主任

↑80歲的外籍修女坐著輪椅,引導長者們談論心中的遺憾。

↑庭園聖母像,希望帶給長者平靜和依託。

四道人生,生死兩相安

Page 5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6

安寧行列

人生的九局下半 文|羅惠群

一 個 春 天 午 後 , 走 進 病 房 時 , 一 眼 瞥 見

五十幾歲的吳先生獨自默坐在落地窗前;他闔

起眼,看來相當疲憊;我跟吳先生的姊姊揮揮

手,在吳先生對面坐了下來,靜靜陪他一會兒。

望 著 他 皮 包 骨 的 身 形 , 很 難 想 像 他 曾 是

個 體 格 健 壯 、 征 戰 無 數 的 棒 球 員 。 罹 患 肝 癌

後,體重一下從原本七十五公斤降至四十幾公

斤,讓身高一八五的他看來更為消瘦,凹陷的

臉頰,凸顯了高聳的鼻梁,由於肝功能衰退,

常感覺疲倦、噁心、食慾不振,體重至今仍未

止滑,轉移肺部的癌細胞逐漸侵蝕呼吸功能,

講 幾 句 話 就 得 停 下 來 , 喘 息 一 會 兒 ; 不 過 ,

最讓吳先生受苦的,還是太瘦了,尾椎少了肌

肉 包 覆 , 坐 立 都 讓 他 感 到 刺 痛 難 安 , 須 不 斷

調整姿勢。

猶 記 得 第 一 次 見 面 時 , 他 即 熱 情 地 招 呼

我,並請在旁陪伴的姊姊為我倒茶;一聽說我

是心理師,打過棒球,共同興趣讓我們很快連

結起來。吳先生打開話匣子,敘述過往盃賽豐

功偉業及帶領球隊的辛苦。這些故事讓我順利

地進入他的生命歷程,而這些經過挑選及整理

的故事,便是他即將抵達生命終點時,率先想

到的重要事件吧?這也應是他人生中感覺最榮

耀的「勳章」。了解他需要被聽見、被認同,

如同在生命最後時刻擦亮這些「勳章」,而我

聽懂他的專業棒球術語,在對話中可激起更多

火花,他就聊得更開懷了,不斷分享他的棒球

運動上的經驗。

「勳章」背後 付出許多代價當然,「勳章」背後必然有所犧牲,對吳

先生來說,婚姻及家庭就是生命中的失落與悲

跟病魔對抗的九局下半已經結束,這次

沒有輸贏、沒有痛苦,只有你 ─

努力到最後一刻的勇者。

安寧行列

安寧行列

Page 59: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7

安寧行列

傷。由於他把精神投注在棒球上,忽略了家庭

的需要,疏忽了為人夫與為人父責任,也因而

失去了婚姻價值、孩子成長及家庭的溫暖。這

些隱藏的苦痛在最後時刻一一浮現,雖然他未

明說,但提及家人,吳先生憔悴的面容立刻浮

現哀傷與無奈。

一次,在他休息時,與他姊姊交談得知,

吳先生個性海派、不喜歡受拘束,因而很少承

擔家庭責任;前妻無奈擔起子女教養重任,並

選擇離婚。後來偶然機緣,與其前妻談上話,

她表示雖然曾有諸多不滿與怨懟,但是看到他

現在的病況仍十分難過,往日的怨恨也一筆勾

消。前妻最感遺憾的是,吳先生跟一對兒女的

感情十分疏遠;孩子儘管得知爸爸生病了,卻

不願意多陪伴,吳先生也因而對自己未能克盡

父親責任而感十分內疚。

棒球 生命意義所繫最 後 一 次 跟 吳 先 生 談 話 時 , 特 意 帶 一 顆

當年在美國讀書時比賽用的棒球,那時他的身

體狀況已變差了,意識有些混亂,無法清楚對

談 ; 但 當 我 將 棒 球 放 在 他 手 心 , 問 他 跟 台 灣

棒球有何不同時,吳先生握了握縫線、試拋一

下 、 掂 掂 重 量 , 便 答 說 有 差 , 眼 神 閃 過 一 絲

光芒。後來聽吳姊姊轉述,一直到吳先生過世

前,他還經常把玩那顆球,可見棒球對他生命

的意義。

由於我在安寧病房屬於支援性服務,每次

接觸病人後,儘管心中掛念,卻不知道下一次

到病房能否再相見。吳先生是我在安寧領域第

一次建立較長期關係的案主,雙方連結較深,

也讓我特別記掛;即使吳先生到了後期因施打

鎮靜類藥物,陷於長時間昏睡,我仍經常擔心

錯過他臨終前的告別。那天病房團隊巡房結束

後下樓梯,正好看見一樓病房自動門開啟,病

床 被 推 往 安 息 室 ; 一 看 , 竟 是 吳 先 生 及 他 姊

姊、前妻,我默默站在一旁,目送他們搭電梯

至二樓,在心裡對他說:「吳大哥,辛苦了,

好好休息吧!」內心十分感謝冥冥中讓我有這

樣的機緣和他告別。

「棒球比賽不到九局下半最後一個出局,

你永遠不知道誰輸誰贏。」吳大哥,跟病魔對

抗的九局下半已經結束,這次沒有輸贏、沒有

痛苦,只有你,努力到最後一刻的勇者。  

※ 作者為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也是安寧團隊的成員,視個案需要,提供專業服務。

人生的九局下半

(本文為保護案主隱私,資訊皆已模糊化。)

Page 60: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8

資源分享與研討會,合計有309位老師參加。

會中來自各校教師針對如何以現有資源進行校

園生命教育和ACP宣導,分享經驗與意見,本會

並免費提供650本《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新

書,做為高中生命教育課程教材,期推廣ACP在高

中校園扎根。

▎屏基安寧週 合辦專書座談會屏東基督教醫院103年11月19日與本基金會合

辦《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專書座談,由屏基

院長、也是書中作者之一的余廣亮、新竹馬偕醫院

吳慧如關懷師、奇美醫院柯獻欽醫師到場,和民眾

及醫院同仁分享生命告別的感動經驗,並敘述臨床

所見的安寧療護故事。

▎協助蘭嶼末期病患善終 企業響應本基金會與蘭嶼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合作,

去年09/30、10/02、10/27分別舉辦三場民眾宣

導講座及安寧志工教育訓練,共97人次參與。本基

金會亦向台灣拜耳和世大化成公司募集醫療輔具一

批,供該地居家安寧使用,希望協助蘭嶼居民在生

命末期享有善終和尊嚴。

▎培訓基督教靈性關懷師國 內 的 靈 性 關 懷 師 培 訓 向 以 財 團 法 人 佛 教 蓮

花基金會為主,為因應不同宗教需求,財團法人基

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與本基金會合辦「基督教靈性關

懷 師 計 畫 」 , 每 年 將 定 期 舉 辦 初 級 及 進 階 培 訓 課

程。103年10月17、18日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辦理

「安寧療護/臨終關懷」初階課程,計150位學員參

加。課程內容涵蓋安寧療護觀念介紹、悲傷輔導、

靈性需求評估與照顧、協談原則與技巧、瀕死症狀

及處理、病房宗教禮儀、死亡學與靈性關懷等。

▎種下ACP種籽 學習說再見本基金會結合ACP理念及生命教育,與教育部

生命教育學科中心合作,103年10、11月間針對高

中生命教育教師,分別假北、中、南舉辦三場教學

工作報告

↑拜耳和世大等企業響應本基金會號召, 熱情捐輸蘭嶼推廣居家安寧。

↑參加研習的高中生命教育老師在課程中觀賞宣導影片。

↑專書座談會後講員合影。

工作報告

Page 61: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59

▎與失智症基金會合作推廣ACP 老人一向是安寧療護關懷的主要群體,103年

底本基金會與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合作,在永

康奇美醫院(11/5)及台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

中心(12/6),針對收治失智者的長照機構人員,舉

辦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與安寧「非癌症專業人

員教育工作坊」培訓課程,講解安寧療護概念與技

巧,以協助失智長者及其家屬了解、並及早為自己

及親人規劃ACP。

▎台日韓聯盟 跨國研究安寧議題為促進與日本、韓國安寧療護界的學術合作、

交流,本基金會與日本安寧緩和醫學會(Japanese

Society of Palliative Medicine) 及韓國安寧療護

學會 (Korean Society for Hospice and Pallia-

tive Care) 100年即締盟成立「台日韓安寧療護合

作研究聯盟」。該聯盟於去年12月5、6日假韓國

延世大學醫學院召開第二次會議,本基金會由王英

偉、方俊凱代表出席,與日、韓專家就未來安寧療

護跨國研究主題進行討論。基金會陳怡蓉副執行長

也藉此機會前往韓國設攤,宣傳2015年亞太安寧療

護會議 (2015 APHC) ,並邀請日韓臨床專業人員

踴躍來台出席 APHC 大會。

▎本基金會提供貧困病患安寧補助本基金會每年編列預算,提供貧困的生命末期

病人與家庭經費補助,包括醫療費用(含安寧居家

訪視交通費、輔具租借費)、住院及居家看護費(含

看護的照顧費及交通費)和急難救助。103年度補助

63案,總金額624,274元整;104年度截至2月底,

補助六案,總金額62,500元整。

▎3+5 安寧推廣NGO交流國 內 主 要 負 責 安 寧 推 廣 的 幾 個 民 間 和 學 術 團

體,均由各成員輪流定期舉辦「安寧機構三(基金

會)加五(學協會)聚會」;今年2月6日輪到本基

金會主辦,地點選在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示

範中心。這次聚會,大家分享了各機構目前規畫或

執行中的計畫,並針對APHC大會籌備提出建言及

經驗交流。

▎玉山銀慷慨贊助我主辦APHC2 月 1 0 日 本 基 金 會 楊 育 正 董 事 長 偕 同 賴 允 亮

董事、林怡吟執行長,拜會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

董事長、黃男州總經理。玉山金控有感於台灣主辦

APHC之不易,慷慨贊助大會晚宴經費,並期許基

金會主辦APHC成功。

103年9月1日-104年3月31日

工作報告

↑安寧機構三加五代表於聚會後合影。

↑拜會玉山金控黃永仁董事長(左二)、黃男州總經理(左一)

Page 62: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60

工作報告

▎結合長照機構 擴大安寧服務網絡為了落實長照機構的安寧療護服務,基金會在

103年實地拜訪北區三家、南區二家長照機構,了解

其安寧推動需求及困難,並針對機構屬性辦理案例

討論會、支持性成長工作坊。104年3月29-31日並

拜訪東區台東仁愛之家、台東長青老人養護中心、

台東柏林養護中心,希望協助當地延伸安寧療護服

務網。

↑與長照機構合辦案例討論會。

103年9月1日-104年3月31日

工作報告

▎愛樂慈善音樂會 結餘捐贈本會Volvo華褘汽車與台北大眾交響樂團3月5日在

台北國家音樂廳主辦「愛樂溫馨慈善音樂會」,票

房結餘全數捐助包括本基金會在內三家公益團體。3

月31日華褘汽車李志剛董事長、台北大眾交響樂團

李威萱團長親自將支票贈予本基金會,由楊育正董

事長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

↑華褘汽車李志剛董事長代表捐贈本基金會慈善基金會票房結餘款。

Page 63: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61

安寧新兵的三個願望

安寧新兵的三個願望

加 入 安 寧 照 顧 基 金 會 這 個 大 家 庭 不 過 半 載

餘,許多工作尚待學習、許多任務尚待釐清,不

料,匆促間,竟先經歷了我們大家長、前董事長

林建德驟逝的傷痛。憶起和他相處如沐春風的長

者風範,總是鼓勵多於責備的寬闊胸襟,包括我

在內,多數董事都是有感於他待人的魅力,而決

定追隨;沒想到,他竟在壯年匆匆告別。來不及

感傷,我知道,只有全心投入2015APHC籌備工

作,要辦得讓董事長在天國也豎起大拇指按讚,

才不辜負他的託負,也算幫他完成他臨終前最大

心願。

說真的,忝為安寧新兵,要承擔如此艱鉅的

任務,心中著實惶恐;所幸,在基金會伙伴及董

事們的帶領和各協辦單位同心合作下,所有規劃

總算陸續到位,目前已進入最後溝通和反覆演練

階段;我們期待這次台灣作東的亞太地區安寧療

護學術盛宴,能圓滿、成功舉行。

不過,眼前APHC固然是最重要的任務,

但身為執行長,在APHC落幕後,我將帶領基金

會朝哪個方向前進?這是近日不斷自我思考的問

題。以下報告自己整理的三階段目標,希望就教

於所有安寧先進,並不吝給予鞭策和鼓勵。

首 先 , 希 望 打 造 一 個 安 寧 N G O 的 合 作 平

台。除了安寧基金會之外,不論從最早的三個基

金會,到後來的三加二、三加五,安寧領域能發

展至今天,是靠許多先進和有著共同特質和熱情

的安寧人共同努力、全心投入;未來希望爭取與

各基金會同心協力,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台灣安

寧推廣的友善環境和與時俱進的安寧制度,讓更

多末期病患得到更好的安寧服務。

其次,台灣雖在亞洲踏出保障善終權的第一

步,但,善終對偏鄉來說仍遙不可及;據調查統

計,台灣安寧醫療資源除了患寡也患不均,呈現

極大的城鄉差距,許多縣市連一間安寧病房也沒

有。安寧照顧基金會多年來雖已在全台建立74家

合約醫院,但如何藉這些服務網,將安寧服務延

伸到偏鄉各角落?尤其是和長照機構建立更多合

作網絡,互通資訊、共享資源,我們將致力邀請

合約醫院前往長照機構宣導、辦理教育課程、案

例討論會等,以輔助長照機構提供末期病人的安

寧照顧,讓偏鄉也能享有善終平權。

每 次 出 席 或 主 辦 民 眾 安 寧 宣 導 活 動 , 可 以

感受到:民眾對安寧的選擇和接受度均已顯著提

高,但從民眾的反映亦可察覺:安寧團隊以外、

站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常常比民眾更缺乏對安

寧的認知;雖然長期以來,我們的安寧夥伴機構

努力舉辦各類在職人員講座及工作坊,希望提供

末期病人另一種醫療照顧選擇,問題在於:能真

正落實的醫療院所少之又少,讓許多安寧同伴和

專家處於孤軍奮鬥的困境。針對此,我們的策略

是先教育民眾,讓民眾認知並主張醫療自主權,

以促使醫療體系逐步落實。

期待透過這三階段的努力,讓台灣安寧環境

從點、線、到全面蓬勃發展。如同2015 APHC

大 會 主 題 「 蛻 變 中 的 安 寧 」 所 預 見 , 在 醫 療 團

隊、民眾及安寧夥伴們三方合作努力下,讓台灣

安寧蛻變為美麗的蝴蝶飛舞。

文|林怡吟執行長的話

Page 64: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62

捐款徵信芳名錄

親愛的安寧之友:

感謝您們一直以來,以實際行動贊助、支持安寧照顧基金會的事工。

我們深知:來自大眾的奉獻,涓滴都是愛、都是期許;

在這裡,向每位捐贈者致上最深的感謝,

於我們,您的捐輸,分毫都是責任,將持續鞭策著我們前進。

捐款徵信芳名錄

300,000 公益信託甘霖慈善基金專戶、財團法人義芳慈善基金會

250,000 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濟安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200,000 永和順股份有限公司

153,400 艾莉詩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滕光中

69,000 台北榮民總醫院、林江娟娟

54,150 無名氏

50,000 財團法人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張吉樟、彭嘉音、黃瀞儀、楊添旺、薩摩亞商仁健生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49,995 蔡正容

44,440 方中禮

37,805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

35,500 善心人士

32,000 江奕蓁

30,000 石幸盈、凌玲、黃能期

25,000 莊淑芬、黃作琛、鍾章慧

20,070 無名氏

20,000 宋岱陽、林李淑美、林聖縈、林銀參、冠麟投資有限公司、益協實業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新北市樹林基督長老教會、許黃慈英、陳淑蘭、翔順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楊奇川、廖翠華、蕭月香、薛木堂、顏紫華

16,500 邱彥倫

15,500 林志忠

15,000 江芃蓁、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李麗莊、周秋逸、

東豪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林燕妹、董宏儀、遲永年、(魏海寧、王圻、王璿)

14,000 陳文賢

12,600 柯謝寶鳳

12,509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12,000 林金珠、陳政鴻、(陳瑞堯、賴育美)、(葉陳麗卿、葉正丞)、鍾明村

11,000 王震龍

10,246 邱泰源

捐款金額 姓名

Page 65: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63

捐款金額 姓名

捐款徵信芳名錄

10,000 一蓮托生、于世淑、尤美玲、王達偉、台北市文昌宮、吳健強、吳淑芬、呂友熾、

李恭年、李慧洋、卓美杏、林晉葳、林聖浩、林輝燦、林麗芬、邱淑鈴、胡政隆、

高志誠、張瑞齡、張經偉、梁倩、梁語真、陳佳男、陳明志、陳淑霞、陳麗雪、

曾春榮、曾秋蓉、曾美文、曾彩華、曾綠、曾錦城、湯秀晴、鈦工房有限公司、

黃俊嘉、黃筱瑜、葉仲姮、僑愛佛教講堂、廖滄澤、聞天祥、潘美嘉、蔡宜江、

蔣乃敏、鄭偉吉、盧椒華、戴信、謝英皆、羅千雯、蘇琬真

9,000 高美雲、湯紋美

8,125 許皓涵

8,000 吳羅玉雲、李春紅、周怡安、姜瑞貞

7,500 周朱瓊霞、陳式宏、雷湘安

7,200 孝恩集團

7,000 陳世文

6,655 國立羅東高中

6,500 曾俊錦、楊育正

6,000 王建國、(江睿豐、林之詠)、李孟學、周玉春、林函柔、林富貴、侯徐麗華、

郭美桂、(陳平、黃冏、黃翔)、鄭環、羅天慧、嚴傳炯、蘇龍華

5,500 孫碧君

5,200 蔡寶鳳

5,020 吳純瑾

5,000 王妙彥、王金治、王相君、王美瑛、王娥嬌、王淑貞、王麗環、石淑芬、伍怡君、

成瑞璠、江文儀、余政經、吳志燦、吳佩蓉、吳明權、吳培美、呂映瑩、李月麗、

李幼萍、(李光霖、蕭少華)、李淑貞、李惠玲、李斯緯、杜翠虹、(林函蓁、馬運芳)、

林宜萱、林秉勳、林金蘭、(林美慧、林添生)、林倚安、林素娥、林資淵、林嘉助、

林綺俐、林鳳英、邱麗玉、威盈貿易有限公司、春富發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孫紹茗、

徐敦謨、高心華、高蘭菁、張人堂、張茹慧、(張麗芬、姚明慎、姚芃如、姚蒨如)、

梁碧霞、陳王神、陳王碧蓮、陳世豐、陳宗發、陳明雪、陳亮彰、陳奎儒、陳柏俊、

陳祐銘、(陳清輝、梁芳瑜)、陳劉秀玉、陸玉霖、傅廷賓、彭安娟、游任勇、

黃天助、黃富濤、黃鶴旻、楊秀珍、楊鴻鈞、楊麗琴、溫素嬌、廖吉、廖年亨、

旗林有限公司、趙武彥、劉占吉、劉如櫻、劉昭成、劉曾珊、劉麗華、潘文慶、

蔡月貞、蔡賢嶔、蔡麗煌、黎玲如、盧燕慧、蕭玉萍、賴王阿省、錢叔南、

戴淑媛、謝佩如、謝淑玲、謝鳳鳳、顏華玲、羅玉珍、蘇木祥

4,500 北京中科院心理所撫順工作站、林雅卿、(陳志成、陳賴素琴、陳芃誼、陳姿吟、

陳岳廷)、陳憲聰、劉恩良、劉庸英

4,050 紀潔芳

4,000 王家麟、王振利、吳宗益、李明吉、林子畯、林明貴、林富春、林曾寶猜、

林銥敏、(林燕促、黃尚彬)、柯韋名、胡念台、徐榮發、徐銘璘、張又仁、張尹瑛、

張立昇、張幸枝、梁賽芳、(許雅涵、許雅婷)、陳芳櫻、陳淑英、陳嘉慧、

陳銀滄全家、童友志、蔡淨誠、蔡瑞容、鄧倩慧、鄭淑美、韓錦治、魏光輝、魏珮宇

3,800 李鎮福

3,600 汪英雪、新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闕秋蓁

3,500 余九旭、陳敏芝、陳鴻文

※ 版面有限,本期僅刊出3,500元以上捐款人姓名,完整明細請上基金會官網查詢。 www.hospice.org.tw

103年9月1日-104年3月31日

Page 66: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67: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Page 68: 201504 88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