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读者扫描二维码关注《文艺报》微信服务号、订阅号 解读文学中国 解读文学中国 博览艺术新知 博览艺术新知 活跃理论争鸣 活跃理论争鸣 传承华夏文脉 传承华夏文脉 《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 朱向前 主编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7 年 1 月出版 新书贴 由朱向前主持 的全军军事科研 “十二五”计划课 “新世纪军 旅文学10年研 究”,经军内外专家 评审顺利结题,并 获全军军事科研项 目优秀成果奖。 最近,该课题 成果以《新世纪军 (2000—2010)》为 名,由解放军文艺 出版社作为向建军 90周年献礼书推 出。全书 43 万字, 由导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 文学、理论批评、话剧、电视剧、电影等章节及附录部分组 成,对新世纪10年来军旅文学的文学经验进行了理论上 的梳理与总结。 11 每周一、三、五出版 (今日八版) 2017年2月6日 WENYI BAO 中国作家网网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 1949 年 9 月 25 日创刊(总第 4117 期)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93 代号 1-102 星期一 本报讯(记者 行超) 不久前,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 江苏省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在江苏兴化揭晓。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共计 25 部 上榜作品,综合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 和艺术水准。 来自全国各地的 23 位评委,在公平、公正、准确的原则 指导下,经过严肃认真、细致深入的遴选和讨论,遵循严格 的投票程序,最终评出上榜作品。其中,贾平凹的《极花》等 5 部作品入选长篇小说榜;迟子建的《空色林澡屋》、陈河的 《义乌之囚》、张楚的《风中事》、宋小词的《直立行走》、尹学 芸的《李海叔叔》等 10 部作品入选中篇小说榜;迟子建的 《谁在我的镜子里》、弋舟的《随园》、苏童的《万用表》、徐则 臣的《狗叫了一天》、房伟的《中国野人》等 10 部作品入选短 篇小说榜。据悉,本次排行榜的上榜作品将集结成书,由二 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年度小说排行榜评选 活动已持续进行17届。通过密切关注、及时总结和科学评 价新世纪以来历年小说创作的成就,该活动在海内外均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次评选过程中,除了中国小说学会一 直坚持的“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之 外,评委们进一步调整观念、扩大视野。不少评委提出建议, 应该关注文学新人和新的文学类型,在本年度的入选作品 中,除了大家、名家的力作,评委们对“70后”、“80 后”作家 的创作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肯定。此外,一些科幻文学、 网络文学等传统文学评论界关注较少的类型文学,也引起 了评委们的重视和讨论。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表示,2016年度的小说就其创 作实绩而言,堪称是一个“大年”,收获丰厚,态势健旺。25 部上榜作品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和 艺术水准。他认为,在这个斑斓驳杂的大变革时代,现实世 界似乎比艺术世界更为神奇、更为复杂,更具有无限的可能 性。这既为作家们提供了巨量的灵感,也对他们的写作构成 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应对和把握这个大时代,如何表述中国 的经验、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摆在每一个有抱负的作家面前 的任务。可喜的是,在这一年中,作家们纷纷以热烈的姿态 与现实紧密相拥,同时也注意冷静的沉淀和精心的提炼。体 现在创作中,这一年度的许多小说佳作表现空间不断延展, 作家的叙事技能也在砥砺中不断提升,逐渐圆融。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吴义勤表 示,2016年的小说创作版图中,文学新生力量的层出不穷, 不仅体现为中青年作家持续崛起,一些“年轻的老作家”亦出 手不凡。同时,这一年中,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对文学版图的 拓展和勘探力度逐步增强—这一切,都让人有理由对新世 纪小说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汪政看来,强烈的现实感,已 成为当下文学最具辨识度的精神内核。即使是那些看似 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也往往都以这种 现实意识、现实体验、现实情怀作为其内在支撑。 2016 年中国小说创作收获丰厚 态势健旺 鸡年春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落实。 《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 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 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 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 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就实施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意见。 《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 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 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 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意见》强调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 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 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 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 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 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意见》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意见》还提出 了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 产、滋养文艺创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 鉴等六大重点任务。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本报讯(记者黄尚恩)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 重的传统佳节。每逢春节,不论身在何处、平日里多 么繁忙,人们总要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过一个红 红火火的中国年。2017鸡年春节如期而至,大江南 北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是 为丁酉年新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极大地丰富 了人们的假期生活。 30多年来,央视春晚已成为除夕之夜国人阖 家团圆时年夜饭里的一道“精神大餐”。2017 年央 视春晚在除夕夜如约与观众见面。四地分会场与北 京央视主会场同步直播,充分展示各地的民俗特色 和人文风情,实现了“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晚 会用轻松愉快的节目,营造出过年团圆、喜庆、和美 的气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传递出华夏 儿女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除了央视春晚,湖南、山 东、安徽、辽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卫视也分别推 出了春晚,多家卫视合办一台春晚也成为一种新趋 势。各屏春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贴热点, 有的秀情怀,有的玩科技,满足了观众丰富的口味、 多元的需求。 春节期间,走进影院看电影、走进剧院看演出 受到许多人青睐。《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 天竺》《乘风破浪》等影片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影院。 据统计,在7天假期里,中国电影票房锁定逾33亿 元,单日最高达8.05亿元,两项数据均刷新了2016 猴年春节所创造的“春节档纪录”。这折射出我国进 一步扩大电影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可能性。国家大剧 院推出了莎士比亚话剧《李尔王》、爱尔兰踢踏舞剧 《命运之舞》、北京管乐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等 6 台 23 场演出,与首都观众一同在“乐舞剧戏”的艺术 盛宴中共贺新春。儿童剧市场十分活跃,中国儿童 艺术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院团共举办了14 台、89场儿童剧演出。 逛庙会,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体验丰富的民俗 文化,这是各地过年的重要习俗。北京有近20处庙 会同时开门迎客。地坛庙会的“燕赵风情文化展”、 龙潭庙会的“民间花会表演”、延庆庙会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让观众乐在其中。以“熊 猫故里·锦绣四川”为主题的“2017 香港欢乐春节 文化庙会”聚焦四川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族文 化。天津的“金鸡闹新春”民俗欢乐庙会、陕西西安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社火巡游、辽宁沈阳的新春 祈福庙会等也都各具特色,游客们置身其中,犹如 进入了一个个民俗大观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春节期间,全国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结合传统 节日特色,推出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品书香、 赏年俗—2017年国家图书馆年俗文化展”在国 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历史典籍和近现代名 家描述春节的作品,来梳理春节的历史和中国传统 的民俗。展览还设置了“二十四节气”部分,通过节 气楹联、图片等方式来展示“二十四节气”这个我国 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国家博物馆 举办“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和“迎 鸡年春联展”,从丰富的馆藏中精选出100多件有 关鸡题材的藏品奉献给广大观众,用“春联”这一蕴 含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来辞旧迎新。 除了热闹迎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中以 书为伴。大家纷纷走进书店,挑几本好书,静下心来 慢慢品读,觉得有感触之处,就在网络上分享自己 的心得。书香见家风,书香也浸润着城市的气质。从 古老的《诗经》《论语》,到当代作家的新作,再到国 外的名著名译,各类图书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也为 文明的不断传承提供了可能。 热闹的新春和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感受到了温 暖和幸福,也获得了重新出发的动力和能量。红日 升空辉大道,金鸡报晓促长征。这股来自于亲情友 情、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力量会陪伴我们度过新一年 的美好征程。 现在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声势,人们 的注意力正在被更实惠、更便捷、更快餐、更市 场、更消费,也更不需要智商的东西所吸引。老 龄化也不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因为老 人们坚信他们 20 岁前读过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坚信他们在无书可读的时期碰到的书才是最好 的,就与相信他们第一次委身的情人才是最美 丽的一样。新媒体则常常以趣味与海量抹平受 众大脑的皱褶,培养人云亦云的自以为聪明的 白痴,他们的特点是对一切文学经典吐槽,他们 喜欢接受的是与低俗擦边的段子。 孟子早就指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强调的是心(现在说应 该是“脑”)的思维与辨析能力,而认为仅仅靠视 听感官,会丧失人的主体性,丧失精神的获得。 因为一切的精神辨析与收获,离不开人的思考。 当然,耳目也会激发驱动思维,但是思维离 不开语言的符号,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 的艺术,是头脑与心灵而不仅仅是感觉的艺 术。文艺文艺,不论视听艺术能赢得多少比百 倍更多的受众,文学仍然是地基又是高峰,是根 本又是渊薮。文学的重要性是永远不会过时与 淡化的。 当代文学云云,还有一个问题, “时文”难获 定论,时文受“时”的影响太大。学问家做学问 的时候也是稀罕古、外、远、历史文物加绝门暗 器,不喜欢唾手可得、汗牛充栋的时文。 但读者毕竟读得最多、最动心动情、最受影 响的是时文。时文而晒一晒,静一静,冷一冷, 筛一筛,莫佳于出版自选集。此次编选推出当 代华语作家自选集5本,除王蒙一人而外都是 “文革”后“新时期”涌现的作家,基本上是知青作家。知青作家 也都有了 30年上下的创作历程与近千万字的创作成果。几十 年后反观,上千万字中挑选,已经甩掉了不少暂时的泡沫,已经 经受了飞速变化与不无纷纭的潮汐的考验,能选出未被淘汰的 东西来,是对出版更是对读者的一个贡献。以第一批作者为例, 陈忠实的作品扎根家乡土地,直面历史现实,古朴淳厚,力透纸 背。史铁生身体的不幸造就了他的悲天悯人,深邃追问,碧落黄 泉,震撼通透,沉潜静谧。张炜对于长篇小说的投入与追求,难 以伦比,乡土风俗,哲思掂量,人性解剖,一以贯之,未曾稍懈。 韩少功更是富有思辨能力的好手,亦叙亦思,有描绘有分解,他 的精神空间与文学空间纵横古今天地,耐得咀嚼,值得回味。我 的自选也忝列各位老弟之间,偷闲学学少年,云淡风清,傍花随 柳,作犹未衰老状,其乐何如? 我从 60 余年前提笔开写时就陶醉于普希金的诗: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 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 为倒下去的人们,祈求宽恕同情。 ……不畏惧侮辱,也不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心平静气地容忍。 看到文友们的自选集的时候,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篇《纪念 碑》。每一个虔诚的写者,都是怀着神圣的庄严,拿起自己的笔 的,都是寄希望于为时代为人民修建一尊尊值得回望的纪念碑 来的。当然,还不敢妄称这批自选集就已经是普希金式的纪念碑, 那么,叫路标石就好。几十年光阴荏苒,总算有那么几块石头戳在 那里,记录着时光和里程,记忆 着希冀和奋斗,还有无限的对 于生活、对于文学的爱惜与珍 重。它们延长了记忆,扩展了心 胸,深沉了关切与祝福,也提供 给所有的朋友与非朋友,唤起 各自的人生百味。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诗歌网主办的陈田贵诗集《种 谷台诗钞》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白 庚胜出席,包明德、李一鸣、周笃文、吴思敬、汪守德、程步 涛、曾凡华、顾建平、宗焕平、莫真宝等 30 余位诗人、诗评 家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部主 任杨志学主持。 何建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给文学 界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中国诗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而诗歌发展要呈现新气象,就离不开新诗和古体 诗的共同繁荣。近年来,古体诗创作产生了一大批相当优 秀的作品,为支撑、繁荣诗歌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要予 以充分的重视,尽力为古体诗创作营造良好氛围。 《种谷台诗钞》得名于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种谷台, 反映了诗人厚重的农家情结、故乡情结与田园情结。在这 本诗集中,诗人以具体的诗歌创作向我们诠释了“当代诗 词创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主张。与会者围绕陈田 贵的诗词创作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他们谈到,《种 谷台诗钞》于五七律绝、古风、歌谣等诗体中咏物抒怀、咏 史怀古,家国情结与时代情怀并举,忧患意识与时代沧桑 感兼备,格调明朗、高远旷达,反映了一个诗人的仁爱之 心与宽阔胸襟,饱含着这个时代的正能量。 白庚胜在总结时说,中国传统诗词重意境、亲山水, 是农业文明的集中体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工业化、 城市化,人们的生活空间被切割,写诗的总体环境发生了 巨大变化。新的环境就要有新的手段、新的表达方法来适 应,陈田贵用具体的创作实践来提倡新声韵,正与此要求 不谋而合。我们也期待更多诗人做到“我手写我口”,激活 传统、开拓创新,书写大雅正声与盛世之音。 (黎 华) 据新华社电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 调办公室主办的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入选 图书近日揭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年版)》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望春风》《古书之爱》《小家,越住越大》《一 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彩绘本)》等 50 种图书上榜。这是总局第七次 在岁末年初为公众推荐“文化大餐”。 50种图书包括文化类10种,文学类15种,生活与科普类10 种,少儿类15种。入选图书品种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 读者的阅读需求,基本反映了2016年大众阅读的新趋势。文化类 图书唱响时代主旋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类图书突出原 创佳作,体裁涵盖小说、诗词、散文、传记文学、纪实文学等;生活与 科普类图书贴近百姓,注重科学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少儿类 图书着力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据悉,入选的多部图书达到口碑和销量的双赢,销量在100万 册以上的有3种,销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8种,销量在5万册以上 的 有 19 种 。 其 中,《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系 列 重 要 讲 话 读 本(2016 年 版)》销量达 5000 万册,《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 面·2016》销量 295 万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销量 120 万册。 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旨在引导大众广泛参 与读书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 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 50 种图书”揭晓 春节期间,地坛庙会人山人海。 陈晓根/摄

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 收获丰厚 态势健旺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1B170206_Print.pdf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新书贴 由朱向前主持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 收获丰厚 态势健旺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1B170206_Print.pdf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新书贴 由朱向前主持

修建一尊尊值得回望的纪念碑

□王

欢迎读者扫描二维码关注《文艺报》微信服务号、订阅号

解读文学中国解读文学中国 博览艺术新知博览艺术新知活跃理论争鸣活跃理论争鸣 传承华夏文脉传承华夏文脉

《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朱向前 主编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新书贴

由朱向前主持的全军军事科研

“十二五”计划课题——“新世纪军旅 文 学 10 年 研究”,经军内外专家评审顺利结题,并获全军军事科研项目优秀成果奖。

最近,该课题成果以《新世纪军旅 文 学 概 观(2000—2010)》为名,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作为向建军90 周年献礼书推出。全书43万字,由导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话剧、电视剧、电影等章节及附录部分组成,对新世纪10年来军旅文学的文学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与总结。

11每周一、三、五出版

(今日八版)2017年2月6日

WENYI BAO 中国作家网网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

1949年9月25日创刊(总第4117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93 代号1-102

星期一

本报讯(记者 行超) 不久前,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

江苏省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在江苏兴化揭晓。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共计25部

上榜作品,综合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

和艺术水准。

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评委,在公平、公正、准确的原则

指导下,经过严肃认真、细致深入的遴选和讨论,遵循严格

的投票程序,最终评出上榜作品。其中,贾平凹的《极花》等

5部作品入选长篇小说榜;迟子建的《空色林澡屋》、陈河的

《义乌之囚》、张楚的《风中事》、宋小词的《直立行走》、尹学

芸的《李海叔叔》等10部作品入选中篇小说榜;迟子建的

《谁在我的镜子里》、弋舟的《随园》、苏童的《万用表》、徐则

臣的《狗叫了一天》、房伟的《中国野人》等10部作品入选短

篇小说榜。据悉,本次排行榜的上榜作品将集结成书,由二

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年度小说排行榜评选

活动已持续进行17届。通过密切关注、及时总结和科学评

价新世纪以来历年小说创作的成就,该活动在海内外均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次评选过程中,除了中国小说学会一

直坚持的“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之

外,评委们进一步调整观念、扩大视野。不少评委提出建议,

应该关注文学新人和新的文学类型,在本年度的入选作品

中,除了大家、名家的力作,评委们对“70后”、“80后”作家

的创作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肯定。此外,一些科幻文学、

网络文学等传统文学评论界关注较少的类型文学,也引起

了评委们的重视和讨论。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表示,2016年度的小说就其创

作实绩而言,堪称是一个“大年”,收获丰厚,态势健旺。25

部上榜作品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和

艺术水准。他认为,在这个斑斓驳杂的大变革时代,现实世

界似乎比艺术世界更为神奇、更为复杂,更具有无限的可能

性。这既为作家们提供了巨量的灵感,也对他们的写作构成

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应对和把握这个大时代,如何表述中国

的经验、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摆在每一个有抱负的作家面前

的任务。可喜的是,在这一年中,作家们纷纷以热烈的姿态

与现实紧密相拥,同时也注意冷静的沉淀和精心的提炼。体

现在创作中,这一年度的许多小说佳作表现空间不断延展,

作家的叙事技能也在砥砺中不断提升,逐渐圆融。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吴义勤表

示,2016年的小说创作版图中,文学新生力量的层出不穷,

不仅体现为中青年作家持续崛起,一些“年轻的老作家”亦出

手不凡。同时,这一年中,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对文学版图的

拓展和勘探力度逐步增强——这一切,都让人有理由对新世

纪小说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汪政看来,强烈的现实感,已

成为当下文学最具辨识度的精神内核。即使是那些看似

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也往往都以这种

现实意识、现实体验、现实情怀作为其内在支撑。

2016年中国小说创作——

收获丰厚 态势健旺

鸡年春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落实。

《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

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

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

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

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就实施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意见。

《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

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

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

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意见》强调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

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

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

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

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

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意见》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意见》还提出

了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

产、滋养文艺创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

鉴等六大重点任务。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

重的传统佳节。每逢春节,不论身在何处、平日里多

么繁忙,人们总要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过一个红

红火火的中国年。2017鸡年春节如期而至,大江南

北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是

为丁酉年新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极大地丰富

了人们的假期生活。

30多年来,央视春晚已成为除夕之夜国人阖

家团圆时年夜饭里的一道“精神大餐”。2017年央

视春晚在除夕夜如约与观众见面。四地分会场与北

京央视主会场同步直播,充分展示各地的民俗特色

和人文风情,实现了“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晚

会用轻松愉快的节目,营造出过年团圆、喜庆、和美

的气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传递出华夏

儿女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除了央视春晚,湖南、山

东、安徽、辽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卫视也分别推

出了春晚,多家卫视合办一台春晚也成为一种新趋

势。各屏春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贴热点,

有的秀情怀,有的玩科技,满足了观众丰富的口味、

多元的需求。

春节期间,走进影院看电影、走进剧院看演出

受到许多人青睐。《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

天竺》《乘风破浪》等影片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影院。

据统计,在7天假期里,中国电影票房锁定逾33亿

元,单日最高达8.05亿元,两项数据均刷新了2016

猴年春节所创造的“春节档纪录”。这折射出我国进

一步扩大电影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可能性。国家大剧

院推出了莎士比亚话剧《李尔王》、爱尔兰踢踏舞剧

《命运之舞》、北京管乐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等6台

23场演出,与首都观众一同在“乐舞剧戏”的艺术

盛宴中共贺新春。儿童剧市场十分活跃,中国儿童

艺术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院团共举办了14

台、89场儿童剧演出。

逛庙会,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体验丰富的民俗

文化,这是各地过年的重要习俗。北京有近20处庙

会同时开门迎客。地坛庙会的“燕赵风情文化展”、

龙潭庙会的“民间花会表演”、延庆庙会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让观众乐在其中。以“熊

猫故里·锦绣四川”为主题的“2017香港欢乐春节

文化庙会”聚焦四川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族文

化。天津的“金鸡闹新春”民俗欢乐庙会、陕西西安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社火巡游、辽宁沈阳的新春

祈福庙会等也都各具特色,游客们置身其中,犹如

进入了一个个民俗大观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春节期间,全国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结合传统

节日特色,推出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品书香、

赏年俗——2017年国家图书馆年俗文化展”在国

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历史典籍和近现代名

家描述春节的作品,来梳理春节的历史和中国传统

的民俗。展览还设置了“二十四节气”部分,通过节

气楹联、图片等方式来展示“二十四节气”这个我国

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国家博物馆

举办“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和“迎

鸡年春联展”,从丰富的馆藏中精选出100多件有

关鸡题材的藏品奉献给广大观众,用“春联”这一蕴

含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来辞旧迎新。

除了热闹迎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中以

书为伴。大家纷纷走进书店,挑几本好书,静下心来

慢慢品读,觉得有感触之处,就在网络上分享自己

的心得。书香见家风,书香也浸润着城市的气质。从

古老的《诗经》《论语》,到当代作家的新作,再到国

外的名著名译,各类图书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也为

文明的不断传承提供了可能。

热闹的新春和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感受到了温

暖和幸福,也获得了重新出发的动力和能量。红日

升空辉大道,金鸡报晓促长征。这股来自于亲情友

情、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力量会陪伴我们度过新一年

的美好征程。

现在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声势,人们

的注意力正在被更实惠、更便捷、更快餐、更市

场、更消费,也更不需要智商的东西所吸引。老

龄化也不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因为老

人们坚信他们20岁前读过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坚信他们在无书可读的时期碰到的书才是最好

的,就与相信他们第一次委身的情人才是最美

丽的一样。新媒体则常常以趣味与海量抹平受

众大脑的皱褶,培养人云亦云的自以为聪明的

白痴,他们的特点是对一切文学经典吐槽,他们

喜欢接受的是与低俗擦边的段子。

孟子早就指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强调的是心(现在说应

该是“脑”)的思维与辨析能力,而认为仅仅靠视

听感官,会丧失人的主体性,丧失精神的获得。

因为一切的精神辨析与收获,离不开人的思考。

当然,耳目也会激发驱动思维,但是思维离

不开语言的符号,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

的艺术,是头脑与心灵而不仅仅是感觉的艺

术。文艺文艺,不论视听艺术能赢得多少比百

倍更多的受众,文学仍然是地基又是高峰,是根

本又是渊薮。文学的重要性是永远不会过时与

淡化的。

当代文学云云,还有一个问题,“时文”难获

定论,时文受“时”的影响太大。学问家做学问

的时候也是稀罕古、外、远、历史文物加绝门暗

器,不喜欢唾手可得、汗牛充栋的时文。

但读者毕竟读得最多、最动心动情、最受影

响的是时文。时文而晒一晒,静一静,冷一冷,

筛一筛,莫佳于出版自选集。此次编选推出当

代华语作家自选集 5 本,除王蒙一人而外都是

“文革”后“新时期”涌现的作家,基本上是知青作家。知青作家

也都有了 30年上下的创作历程与近千万字的创作成果。几十

年后反观,上千万字中挑选,已经甩掉了不少暂时的泡沫,已经

经受了飞速变化与不无纷纭的潮汐的考验,能选出未被淘汰的

东西来,是对出版更是对读者的一个贡献。以第一批作者为例,

陈忠实的作品扎根家乡土地,直面历史现实,古朴淳厚,力透纸

背。史铁生身体的不幸造就了他的悲天悯人,深邃追问,碧落黄

泉,震撼通透,沉潜静谧。张炜对于长篇小说的投入与追求,难

以伦比,乡土风俗,哲思掂量,人性解剖,一以贯之,未曾稍懈。

韩少功更是富有思辨能力的好手,亦叙亦思,有描绘有分解,他

的精神空间与文学空间纵横古今天地,耐得咀嚼,值得回味。我

的自选也忝列各位老弟之间,偷闲学学少年,云淡风清,傍花随

柳,作犹未衰老状,其乐何如?

我从60余年前提笔开写时就陶醉于普希金的诗: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为倒下去的人们,祈求宽恕同情。……不畏惧侮辱,也不希求桂冠,赞美和诽谤,都心平静气地容忍。看到文友们的自选集的时候,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篇《纪念

碑》。每一个虔诚的写者,都是怀着神圣的庄严,拿起自己的笔

的,都是寄希望于为时代为人民修建一尊尊值得回望的纪念碑

来的。当然,还不敢妄称这批自选集就已经是普希金式的纪念碑,

那么,叫路标石就好。几十年光阴荏苒,总算有那么几块石头戳在

那里,记录着时光和里程,记忆

着希冀和奋斗,还有无限的对

于生活、对于文学的爱惜与珍

重。它们延长了记忆,扩展了心

胸,深沉了关切与祝福,也提供

给所有的朋友与非朋友,唤起

各自的人生百味。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诗歌网主办的陈田贵诗集《种

谷台诗钞》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白

庚胜出席,包明德、李一鸣、周笃文、吴思敬、汪守德、程步

涛、曾凡华、顾建平、宗焕平、莫真宝等30余位诗人、诗评

家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部主

任杨志学主持。

何建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给文学

界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中国诗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而诗歌发展要呈现新气象,就离不开新诗和古体

诗的共同繁荣。近年来,古体诗创作产生了一大批相当优

秀的作品,为支撑、繁荣诗歌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要予

以充分的重视,尽力为古体诗创作营造良好氛围。

《种谷台诗钞》得名于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种谷台,

反映了诗人厚重的农家情结、故乡情结与田园情结。在这

本诗集中,诗人以具体的诗歌创作向我们诠释了“当代诗

词创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主张。与会者围绕陈田

贵的诗词创作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他们谈到,《种

谷台诗钞》于五七律绝、古风、歌谣等诗体中咏物抒怀、咏

史怀古,家国情结与时代情怀并举,忧患意识与时代沧桑

感兼备,格调明朗、高远旷达,反映了一个诗人的仁爱之

心与宽阔胸襟,饱含着这个时代的正能量。

白庚胜在总结时说,中国传统诗词重意境、亲山水,

是农业文明的集中体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工业化、

城市化,人们的生活空间被切割,写诗的总体环境发生了

巨大变化。新的环境就要有新的手段、新的表达方法来适

应,陈田贵用具体的创作实践来提倡新声韵,正与此要求

不谋而合。我们也期待更多诗人做到“我手写我口”,激活

传统、开拓创新,书写大雅正声与盛世之音。

(黎 华)

专家研讨诗集《种谷台诗钞》

据新华社电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

调办公室主办的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入选

图书近日揭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望春风》《古书之爱》《小家,越住越大》《一

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彩绘本)》等50种图书上榜。这是总局第七次

在岁末年初为公众推荐“文化大餐”。

50种图书包括文化类10种,文学类15种,生活与科普类10

种,少儿类15种。入选图书品种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

读者的阅读需求,基本反映了2016年大众阅读的新趋势。文化类

图书唱响时代主旋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类图书突出原

创佳作,体裁涵盖小说、诗词、散文、传记文学、纪实文学等;生活与

科普类图书贴近百姓,注重科学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少儿类

图书着力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据悉,入选的多部图书达到口碑和销量的双赢,销量在100万

册以上的有3种,销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8种,销量在5万册以上

的有19种。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

版)》销量达5000万册,《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

面·2016》销量295万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销量120万册。

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旨在引导大众广泛参

与读书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

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揭晓

春节期间,地坛庙会人山人海。 陈晓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