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2015 10 19 李治常 责任编辑: JIN RI YU QING 本报地址:余庆县县委大楼一楼《今日余庆》编辑部 总编:贺春雨 副总编:徐启俊、石佩云 新闻热线:(0851)2470403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钟哥,您永远活在我心里 ■ 陆德昌 我的同窗挚友、我的兄长钟宝林,因长期患病, 医治无效,不幸于 2015 年 9 月 26 日,与世长辞,享 年 82 岁。噩耗传来,我万分悲恸。 钟宝林,余庆县松烟街上人,生于 1934 年 12 月 28 日(农历甲戌年腊月廿二日),比我大三岁。我是七、 八岁的时候开始认识他的。但和他正式交往的时间却 是 1949 年底至 1950 年初。当时,他和我都去谭银锋 先生在万寿宫办的私塾里读书,并同桌。我们在私塾 三个月,其间交流最多的是书法。从那时起到我们衰老, 几十年来,他一直喊我“老三”,我一直喊他“钟宝”。 而且,“三”和“宝”都带上儿化韵。我的老伴则尊他“钟 哥”,儿女们喊他“伯伯”。 1950 年,松烟人民政府成立,松烟小学恢复,钟 宝和我同时报名进六年级。这个班开始时有 11 位同学, 不久,15 岁以上的,大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 朝去了。钟宝虽然也 15、6 岁,但因他父亲被国民党 抓去当兵多年未回,家中只有母亲一人,而且年老, 他便没有能参军。由于这样,这一个班就只剩他和我 两人。不久,学校成立学生会,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我被选为学生会学习部长,成了松烟学生会第一届“领 导人”。 1951 年 6 月 1 日,松烟第一次庆祝国际儿童节, 全区各间学校都把学生带到松烟小学集中开庆祝会, 非常隆重。而在这数千人的海洋中,最光鲜最威武的, 却要算他和我。因为他是大会主席,我是大会司仪也 就是主持大会的人,披挂着标志带昂首挺胸站在高高 的主席台上。当时他讲了些什么,我做了哪些事,现 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是没有办法忘记的,那 就是:不知学校从哪里得来的毛主席像章,磁料的, 白底,他和我各得了一枚,佩戴在胸前,光芒四射。 就这样,我俩开了松烟人佩戴毛主席像章的先河。 1951 年 7 月,我俩小学毕业,虽然只有两人,却 也称为松烟小学解放后的第一届。接着,我俩考进了 湄潭中学,都分到初一(1)班。因为他是录取榜上的 第一名,进班后,就当了班长,一直当了三年。我则 当了三年的数理化课代表。刚进校时,他有一铺旧被子, 我却没有,晚上睡觉我就挤着他。挤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母亲才用衲鞋底的麻索把几次失火烧烂剩下的旧棉 絮坨坨给我连了一铺“棉絮”,我才算有了自己的床铺, 不再挤他了。 1954 年 6 月,国家急需文化人。我们初三还没有 毕业考试,一些部门就来把一些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抽 去安排了工作。其中就有钟宝。他开始是遵义市百货 大楼站柜台卖布的售货员。不久,被提为遵义市百货 公司人事股长。1960 年调贵州铝业公司,一年后回到 遵义,任遵义市商业局人事科长。他这科长啊,一当 就是十多年。而且后来调遵义市工贸局,仍然任人事 科长,直到退休。 1957 年,我参加高考。考场设在遵义四中。我一 到遵义,他就留我,安排我住在丁字口百货大楼七楼 的一间屋子里,让我能清静地复习功课。每天早、中、 晚,按时来喊我吃饭。高考那三天,每早上都给我送 来带着热气的新鲜面包,让我吃了去赶考。那可是我 这一生中第一次吃面包啊!那次高考,我在他那里吃、 住了个多星期,他不但没有收取我的饭钱、住宿费, 连他的衣服穿在我身上的,他也不让我脱下来,送给 我啦。 高考后,我被贵阳师范学院录取。就从那时起, 一直到前几年我侄女调进遵义为止,四十多年间,我 去去来来,每经过遵义,都住他家,不住旅社。我简 直是把他的家当成了我的家,当成了我的中转站。甚 至还有更过分的事儿——1975年,我的长女患肝炎病, 我托一位朋友把长女带到遵义,送到他家,带口信给 他说,他家隔遵义地区医院近,要他帮忙把我长女送 医院医治。经过他们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长女康复了。 我去接长女的时候,要付给他点伙食费医疗费什么的, 他却坚决拒收,争执得脸红耳赤! 钟宝当了几十年人事科长,求他办事的人当然很 多,其中有的人还带着钱、物,但他帮人办好力所能 及的事情后,却坚决拒绝收受别人送来的钱物,几十 年清白如洗。如果说,他这个商业系统的人事科长也 算是个“官儿”的话,那他可真是做到了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这可以从他的家庭看得出来。他两口子加 上三个儿子,一家五口,住房却只有七十多平米,而 且墙壁、天花板到处起皮脱壳,地板是水泥加颜色, 没有铺什么地板砖之类。客厅里摆放的沙发、椅子, 也是垮流稀滴的,非常陈旧。 他的这个住房是单位修建的,但是是自己出钱买 的。买房的时候,他看中的,有其他人要,他就让出去。 他这样让了两次。后来他干脆不看了,而是等,等到 没得人要了,剩下的他才去买,就是说,他买的住房 是别人不要的。 他曾给单位许多职工子女安排工作,但他却没有 安排自己的子女。他把自己的老大安排去某药材公司 做铡药那样的杂活,还叫家里的人不要讲出去。他的 二儿子是靠自己的努力,读到大学毕业后自己考得的 工作。三儿子直到现在都没得工作,靠做卖香烟、酸奶、 矿泉水之类的小生意求生活,手头并不宽裕。 钟宝工作几十年,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奢侈”生活。 相反,退休才一年,因犯高血压,四肢失灵,行走不便, 倒被疾病狠狠折磨了 20 多年,最后在医院躺了两个多 月,终于不治,离开了我们。 钟宝给我的很多,我给他的却很少,几乎没有。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遗体停放在殡仪馆的那两天, 在冰棺旁的神台上,供奉的他的遗像,竟然是几年前 他带病来余庆,我用我的微型数码相机给他拍照的, 而且是我在余庆冲洗放大成满尺后给他送去的。埋葬 他的骨灰后,钟三把他爸的遗像请回家,悬挂在墙壁上, 作为永久的纪念。看着他的遗像,我稍微感到一点欣 慰;看着他的遗像,我心里默默地念道:钟哥,走好! 您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2015 年 10 月 2 日于德昌悠闲居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登高 节”、“老人节”等。唐朝时,重阳正式被定为民 间节日,后沿袭至今。 古人如何过重阳?《西京杂记》中记有登高、 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和饮菊花酒等民俗。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最常见的习俗。金秋时 节,天高云淡,古人大都选择外出郊游踏秋。孟浩 然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 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山野风光,恬淡幽静,好似一幅淡 雅的水墨画。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以及明代诗人姜塘的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 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都描绘了登临高处的愉 悦心情。而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 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则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之情。刘禹锡的“世路山河 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更 是句句含情,情深意长,让人愁肠百结。 游园赏菊,也不可或缺。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 历代文人对其十分青睐。唐宋时期,重阳赏菊的风 气愈加浓厚,描写菊花的诗词不可胜数。陶渊明的“菊花如我心, 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质朴生动,情趣横生。 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将诗人留恋农家赏菊之 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韵味更 为浓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词人 独自赏花,凄冷的心情跃然纸上。 插茱萸是重阳节另一习俗。茱萸为一种植物,可入药,制酒 擦身能消病祛邪。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灾难之日,而茱萸可以消 灾,所以人们将茱萸戴在手臂,或插在发间,还做成香囊佩挂, 用以辟邪求吉。周处的《风土记》里也有载:“九月九日律中无 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 辟恶气而御初寒。”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 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等,都描写了重阳插 茱萸的习俗。 此外,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也必不可少。《四民月令》有载: “重阳之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 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另有《花糕》“中秋才过又重阳, 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古人过重阳,习俗众多,节味浓厚。遥想那时农耕社会,劳 作休憩在山水草木间,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令人怀念向往! 红叶如歌 ■ 广西 韦秀琴 ■ 文晓东 静静地,在我的等待中,叶渐渐红了,秋天慢慢走来了。一 首歌在心底缓缓响起,激荡着在秋意渐浓的孤寂。期待秋天,和 秋天里的红叶。那满山的红叶啊,只一叶便红了所有多情的眼睛。 一片红叶,一段情。春去秋来,繁华落尽。春夏之时,叶子 苍翠如墨,一展生命的蓬勃;如今红叶是年轮的真实写照,红叶 记载着它生命进程的历史。 这漫山遍野地烧着的红叶,像是一柱柱巨大的火炬,直直拥 向天空,似乎要把整个天空点燃。在这幽静的山谷中熊熊燃烧, 烧尽了这狭长而幽闭的山谷中带来的孤寂,映衬着暗幽的山谷, 写在中秋 (组诗) 九月 九月的野花遍地零星 九月的稻谷、玉米、高粱、辣椒 忙坏了农人!九月,庄稼收割以后 土地空空如也。只有那些草垛和坟茔 像母乳,在泛白的阳光(或郁悒的细雨)中 恪守乡土的情愫。 九月的步伐日渐放轻 九月的思念在梦中远行 九月,我牙关咬紧!但已然 力 不 从 心。 九月硕果累累,九月天清月明 但 在九月,我早已无心分享这些 风萧萧,入秋怀 听秋虫唧啾,看落叶 …… 飘零 门前的梧桐渐次衰寂 那叶,像老母战栗的手 褪尽葱郁,摇摇欲坠 再难以与枝头牵手相伴 难以于高处,观望 这繁嚣红尘 春天还很遥远,但某种渴念 仍在坚持!季节轮换,秋冬 交替的脚步不断袭来!那叶 仍怀揣贞诚—— 把枯萎,坦然成世间最唯美的盛放; 把离别,凋谢成命中最纯洁的爱情。 其实,叶的思绪里 春天一直都在! 其实,树的轮廓 早已活在叶的心里。 如今,叶的离去,是躺在秋的臂弯里 回忆春的温情与夏的激情。然后 静静的,等待冬的到来 也好与雪花一起 回家…… 回家 在夏日喧嚣之后, 在草木枯萎之后, 在日程空闲之后, 我回到老家,回到那 曾经、正在、和永远让我 魂牵梦绕的胞衣之地。 秋天,在老家 我看见收割后的田地,像父亲皱起的额头 又像母亲产后的肚皮。我还看见 一种艰难的微笑,在岁月的背后 把我羞愧的泪,酿成透明的酒 然后,默默地 举杯, 醉月。 醉月 中秋佳节 月饼喷香 亲人团圆 天伦共享 是的,这几个词语 都是我每年在中秋时节率先想到的。 凝望秋天 ■ 山东 王举方 ●远眺 秋风缠绵 一颗颗红熟的山楂 嘟嘴说着温柔的情话 一行结队的大雁 迎着轻寒 飞往爱的天涯、海角 一枚落叶捂紧伤口 在风中孤独远游 定格成一幅季节风景 我抬头浅笑 为这天空蓝 为这太阳红 ●凝眸 村外的苇塘 芦苇那满头的白发 迎风飞扬 一只不知名的鸟儿 站在摇晃的芦苇上 眼睛望向南飞的雁群 一群异乡人 打起背包坐上车 如水流向远方 荒滩上的野花 淡然开放着 似乎看破了红尘 ●低眉 一轮新月 推开窗 照进来柔柔的疏影 两只不知名的鸟儿 呢喃着 不曾留意那被岁月折断的相思 一朵荷 在秋的冷凉里盛开 颜色被夜带走或揉碎 风起的时候 月光的温度 刚刚好 三生石上 看彼岸花开 一朵,两朵,三朵…… 窗前 谁的泪 一滴,两滴,三滴…… 清平乐·中秋望月 ■ 竹 寒星点点,相对阳台看。一似那年金海岸, 并坐相依缱绻。 清风明月东升,无言也感温馨。 华发苍颜何故,此时何忆曾经? 重阳节兴会 毛克江 乙未重阳遇诸君,隔岁恍惚另一人。 岁月如流人已老,夕阳虽好近黄昏。 每逢更漏闻书韵,常在夜阑惊梦魂。 却兆重阳逢故友,欣然又聚明珠城。 只是彼时,我不曾认真思考过自己 随时光的脚步,而正在悄然逼近 的老境! 是的,天上的明月渐行渐圆,又渐行渐残 它于纯净中写下愁绪,美满中伴着凄凉 亦如我在中年之后,放出的一线长长的思念 亲人,故土,与越发亲近的往事 当然,也还有一丝隐痛,伴着半世的苍桑 去放逐我所有的钱财、名声、地位 然后问自己: ——什么是我的? 中秋的月亮高高挂 中秋的月饼喷喷香 可是,中秋也好,月亮也罢 你们,谁能帮我回答 ——什么是我的? 于是,在这中秋时节 正日渐老去的我,怀揣这个问题 举杯邀月,已醉得不成样子! 使山谷热闹起来。即使是迎面吹来的阵阵寒风,只是让你 感到一丝丝的凉爽,原来这满是秋意的山谷是给满山的红 叶燃烧了。 火红的天空,火红的湖水,相互映衬。整个世界都是 红通通的火焰。山与天的界线模糊了,山与水的接壤消失 了。你感觉自己是掉进了一个偌大的火炉,四周在熊熊地 燃烧。你似乎听到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看到火光冲天,一 团一团的火滚动着。你没有闻到呛人的烟味和乌黑的浓烟, 却有一阵阵红叶的清香,不时扑进你的鼻翼,使你不由得 大吸一口,吸着这山川大河的灵气。 这是上天的圣火,一种能使你也能熊熊燃烧的圣火。 它点燃了你的激情,你不再是静静地观赏着高峻山峡间朵 朵红霞的游客。一股诗情画意在你心底游荡,你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手不断地挥舞着,指点着那美丽的画卷,欢 呼雀跃,呼叫着朋友来欣赏这个美妙的风景。你不禁哼唱 着无名的曲调,似乎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一一释放出来, 与川山大地共享。 你像是绚丽辉煌的霞光里一只欢乐的精灵,陶醉在 这无边的美景之中,张开胸怀,让一团团火扑入自己的怀 中。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清冽的寒风,直至船上把一盏盏 昏亮的灯光一一点起,那片片火红的霞光,红叶日光瞬间 消失,你才感觉天色已晚,但那股被红叶燃烧的激情仍无 法熄灭。你久久不肯离去,仍在注视着在暮色中一一隐去 的山头。 红叶如歌,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风情万种,风儿慢 慢吹来,红叶沙沙作响,那是天籁之音,弹唱着春之蓬勃 夏之激情。给人以满怀希望的红叶,让人意志坚强的红叶, 成熟美丽摄人魂魄的红叶,像一首雄浑奔放的交响乐! 我欣赏枫叶的灿烂,那是完成生命最后美丽的绽放; 我守侯这生命的千古绝唱,让爱在红的绚丽中流淌。 我喜欢叶红时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火焰,像是青春在 燃烧。从朝阳中走来的火焰,红的让你情不自禁地想一同 燃烧,焚化在这炽热的季节。 歌声还在低低回旋:不知该感伤生命还是嗟叹自身的 卑微,我总觉得每种生命总是卑微的所在,我的境遇它们 没有经历,同样的它们的心情我也只是猜测或是臆想。生 命之间该是有一种对话,对话生命的种种繁复芜杂,只有 这样,生命中才能有别样的美丽与精彩。 推开心门,料峭的风迎面而至,山上的秋已经很深了。 在秋的氛围中,枫叶繁华山谷,也繁华心事,枫叶一如孤 单的我——在风中飘荡。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下 , 今天和以往的秋天一样, 一片片的枫叶啊,像曾经的血液,敲打善感的心房,成为 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 大山是一根根巨大的火炬,高高地扬着,是红叶谷不 灭的信念,召唤那些爱美爱大自然的人们。 中秋月 彭坤志 摄

4 2015年10月19日 副 刊 - cnepaper.com · 而且,“三”和“宝”都带上儿化韵。我的老伴则尊他“钟 哥”,儿女们喊他“伯伯”。 1950年,松烟人民政府成立,松烟小学恢复,钟

  • Upload
    others

  • View
    2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4 版 2015年10月19 日

李治常责任编辑:JIN RI YU QING副 刊

本报地址:余庆县县委大楼一楼《今日余庆》编辑部   总编:贺春雨 副总编:徐启俊、石佩云  新闻热线:(0851)2470403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钟哥,您永远活在我心里■ 陆德昌

我的同窗挚友、我的兄长钟宝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不幸于 2015 年 9 月 26 日,与世长辞,享年 82 岁。噩耗传来,我万分悲恸。

钟宝林,余庆县松烟街上人,生于 1934 年 12 月28 日(农历甲戌年腊月廿二日),比我大三岁。我是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认识他的。但和他正式交往的时间却是 1949 年底至 1950 年初。当时,他和我都去谭银锋先生在万寿宫办的私塾里读书,并同桌。我们在私塾三个月,其间交流最多的是书法。从那时起到我们衰老,几十年来,他一直喊我“老三”,我一直喊他“钟宝”。而且,“三”和“宝”都带上儿化韵。我的老伴则尊他“钟哥”,儿女们喊他“伯伯”。

1950 年,松烟人民政府成立,松烟小学恢复,钟宝和我同时报名进六年级。这个班开始时有 11 位同学,不久,15 岁以上的,大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去了。钟宝虽然也 15、6 岁,但因他父亲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多年未回,家中只有母亲一人,而且年老,他便没有能参军。由于这样,这一个班就只剩他和我两人。不久,学校成立学生会,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我被选为学生会学习部长,成了松烟学生会第一届“领导人”。

1951 年 6 月 1 日,松烟第一次庆祝国际儿童节,全区各间学校都把学生带到松烟小学集中开庆祝会,非常隆重。而在这数千人的海洋中,最光鲜最威武的,却要算他和我。因为他是大会主席,我是大会司仪也就是主持大会的人,披挂着标志带昂首挺胸站在高高的主席台上。当时他讲了些什么,我做了哪些事,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是没有办法忘记的,那就是:不知学校从哪里得来的毛主席像章,磁料的,白底,他和我各得了一枚,佩戴在胸前,光芒四射。就这样,我俩开了松烟人佩戴毛主席像章的先河。

1951 年 7 月,我俩小学毕业,虽然只有两人,却也称为松烟小学解放后的第一届。接着,我俩考进了湄潭中学,都分到初一(1)班。因为他是录取榜上的

第一名,进班后,就当了班长,一直当了三年。我则当了三年的数理化课代表。刚进校时,他有一铺旧被子,我却没有,晚上睡觉我就挤着他。挤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母亲才用衲鞋底的麻索把几次失火烧烂剩下的旧棉絮坨坨给我连了一铺“棉絮”,我才算有了自己的床铺,不再挤他了。

1954 年 6 月,国家急需文化人。我们初三还没有毕业考试,一些部门就来把一些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抽去安排了工作。其中就有钟宝。他开始是遵义市百货大楼站柜台卖布的售货员。不久,被提为遵义市百货公司人事股长。1960 年调贵州铝业公司,一年后回到遵义,任遵义市商业局人事科长。他这科长啊,一当就是十多年。而且后来调遵义市工贸局,仍然任人事科长,直到退休。

1957 年,我参加高考。考场设在遵义四中。我一到遵义,他就留我,安排我住在丁字口百货大楼七楼的一间屋子里,让我能清静地复习功课。每天早、中、晚,按时来喊我吃饭。高考那三天,每早上都给我送来带着热气的新鲜面包,让我吃了去赶考。那可是我这一生中第一次吃面包啊!那次高考,我在他那里吃、住了个多星期,他不但没有收取我的饭钱、住宿费,连他的衣服穿在我身上的,他也不让我脱下来,送给我啦。

高考后,我被贵阳师范学院录取。就从那时起,一直到前几年我侄女调进遵义为止,四十多年间,我去去来来,每经过遵义,都住他家,不住旅社。我简直是把他的家当成了我的家,当成了我的中转站。甚至还有更过分的事儿——1975 年,我的长女患肝炎病,我托一位朋友把长女带到遵义,送到他家,带口信给他说,他家隔遵义地区医院近,要他帮忙把我长女送医院医治。经过他们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长女康复了。我去接长女的时候,要付给他点伙食费医疗费什么的,他却坚决拒收,争执得脸红耳赤!

钟宝当了几十年人事科长,求他办事的人当然很

多,其中有的人还带着钱、物,但他帮人办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后,却坚决拒绝收受别人送来的钱物,几十年清白如洗。如果说,他这个商业系统的人事科长也算是个“官儿”的话,那他可真是做到了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这可以从他的家庭看得出来。他两口子加上三个儿子,一家五口,住房却只有七十多平米,而且墙壁、天花板到处起皮脱壳,地板是水泥加颜色,没有铺什么地板砖之类。客厅里摆放的沙发、椅子,也是垮流稀滴的,非常陈旧。

他的这个住房是单位修建的,但是是自己出钱买的。买房的时候,他看中的,有其他人要,他就让出去。他这样让了两次。后来他干脆不看了,而是等,等到没得人要了,剩下的他才去买,就是说,他买的住房是别人不要的。

他曾给单位许多职工子女安排工作,但他却没有安排自己的子女。他把自己的老大安排去某药材公司做铡药那样的杂活,还叫家里的人不要讲出去。他的二儿子是靠自己的努力,读到大学毕业后自己考得的工作。三儿子直到现在都没得工作,靠做卖香烟、酸奶、矿泉水之类的小生意求生活,手头并不宽裕。

钟宝工作几十年,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奢侈”生活。相反,退休才一年,因犯高血压,四肢失灵,行走不便,倒被疾病狠狠折磨了 20 多年,最后在医院躺了两个多月,终于不治,离开了我们。

钟宝给我的很多,我给他的却很少,几乎没有。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遗体停放在殡仪馆的那两天,在冰棺旁的神台上,供奉的他的遗像,竟然是几年前他带病来余庆,我用我的微型数码相机给他拍照的,而且是我在余庆冲洗放大成满尺后给他送去的。埋葬他的骨灰后,钟三把他爸的遗像请回家,悬挂在墙壁上,作为永久的纪念。看着他的遗像,我稍微感到一点欣慰;看着他的遗像,我心里默默地念道:钟哥,走好!您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2015 年 10 月 2 日于德昌悠闲居

古人如何过重阳

安徽

吴婷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登高节”、“老人节”等。唐朝时,重阳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后沿袭至今。

古人如何过重阳?《西京杂记》中记有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和饮菊花酒等民俗。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最常见的习俗。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古人大都选择外出郊游踏秋。孟浩然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山野风光,恬淡幽静,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以及明代诗人姜塘的“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都描绘了登临高处的愉悦心情。而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之情。刘禹锡的“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更是句句含情,情深意长,让人愁肠百结。

游园赏菊,也不可或缺。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历代文人对其十分青睐。唐宋时期,重阳赏菊的风气愈加浓厚,描写菊花的诗词不可胜数。陶渊明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质朴生动,情趣横生。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将诗人留恋农家赏菊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韵味更为浓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词人独自赏花,凄冷的心情跃然纸上。

插茱萸是重阳节另一习俗。茱萸为一种植物,可入药,制酒擦身能消病祛邪。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灾难之日,而茱萸可以消灾,所以人们将茱萸戴在手臂,或插在发间,还做成香囊佩挂,用以辟邪求吉。周处的《风土记》里也有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等,都描写了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此外,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也必不可少。《四民月令》有载:“重阳之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另有《花糕》“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古人过重阳,习俗众多,节味浓厚。遥想那时农耕社会,劳作休憩在山水草木间,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令人怀念向往!

红叶如歌■ 广西 韦秀琴

■ 文晓东

静静地,在我的等待中,叶渐渐红了,秋天慢慢走来了。一首歌在心底缓缓响起,激荡着在秋意渐浓的孤寂。期待秋天,和秋天里的红叶。那满山的红叶啊,只一叶便红了所有多情的眼睛。

一片红叶,一段情。春去秋来,繁华落尽。春夏之时,叶子苍翠如墨,一展生命的蓬勃;如今红叶是年轮的真实写照,红叶记载着它生命进程的历史。

这漫山遍野地烧着的红叶,像是一柱柱巨大的火炬,直直拥向天空,似乎要把整个天空点燃。在这幽静的山谷中熊熊燃烧,烧尽了这狭长而幽闭的山谷中带来的孤寂,映衬着暗幽的山谷,

写在中秋(组诗)

九月九月的野花遍地零星九月的稻谷、玉米、高粱、辣椒忙坏了农人!九月,庄稼收割以后土地空空如也。只有那些草垛和坟茔像母乳,在泛白的阳光(或郁悒的细雨)中恪守乡土的情愫。

九月的步伐日渐放轻九月的思念在梦中远行九月,我牙关咬紧!但已然力 不 从 心。九月硕果累累,九月天清月明但 在九月,我早已无心分享这些

风萧萧,入秋怀听秋虫唧啾,看落叶飘零……

飘零门前的梧桐渐次衰寂那叶,像老母战栗的手褪尽葱郁,摇摇欲坠再难以与枝头牵手相伴难以于高处,观望这繁嚣红尘

春天还很遥远,但某种渴念仍在坚持!季节轮换,秋冬交替的脚步不断袭来!那叶仍怀揣贞诚——把枯萎,坦然成世间最唯美的盛放;把离别,凋谢成命中最纯洁的爱情。

其实,叶的思绪里春天一直都在!其实,树的轮廓早已活在叶的心里。如今,叶的离去,是躺在秋的臂弯里回忆春的温情与夏的激情。然后静静的,等待冬的到来 也好与雪花一起回家……

回家在夏日喧嚣之后,在草木枯萎之后,在日程空闲之后,我回到老家,回到那曾经、正在、和永远让我魂牵梦绕的胞衣之地。

秋天,在老家我看见收割后的田地,像父亲皱起的额头又像母亲产后的肚皮。我还看见一种艰难的微笑,在岁月的背后把我羞愧的泪,酿成透明的酒然后,默默地举杯,醉月。

醉月

中秋佳节月饼喷香亲人团圆天伦共享是的,这几个词语都是我每年在中秋时节率先想到的。

凝望秋天■ 山东 王举方

●远眺秋风缠绵一颗颗红熟的山楂嘟嘴说着温柔的情话  一行结队的大雁迎着轻寒飞往爱的天涯、海角  一枚落叶捂紧伤口在风中孤独远游定格成一幅季节风景  我抬头浅笑为这天空蓝为这太阳红  

●凝眸村外的苇塘

芦苇那满头的白发迎风飞扬  一只不知名的鸟儿站在摇晃的芦苇上眼睛望向南飞的雁群  一群异乡人打起背包坐上车如水流向远方  荒滩上的野花淡然开放着似乎看破了红尘  

●低眉一轮新月推开窗照进来柔柔的疏影  

两只不知名的鸟儿呢喃着不曾留意那被岁月折断的相思  一朵荷在秋的冷凉里盛开颜色被夜带走或揉碎  风起的时候月光的温度刚刚好  三生石上看彼岸花开一朵,两朵,三朵……  窗前谁的泪一滴,两滴,三滴……

清平乐·中秋望月 ■ 竹 风

寒星点点,相对阳台看。一似那年金海岸,并坐相依缱绻。 清风明月东升,无言也感温馨。华发苍颜何故,此时何忆曾经?

重阳节兴会■ 毛克江

乙未重阳遇诸君,隔岁恍惚另一人。岁月如流人已老,夕阳虽好近黄昏。每逢更漏闻书韵,常在夜阑惊梦魂。却兆重阳逢故友,欣然又聚明珠城。

只是彼时,我不曾认真思考过自己随时光的脚步,而正在悄然逼近的老境!

是的,天上的明月渐行渐圆,又渐行渐残它于纯净中写下愁绪,美满中伴着凄凉亦如我在中年之后,放出的一线长长的思念亲人,故土,与越发亲近的往事当然,也还有一丝隐痛,伴着半世的苍桑去放逐我所有的钱财、名声、地位然后问自己:——什么是我的?

中秋的月亮高高挂中秋的月饼喷喷香可是,中秋也好,月亮也罢你们,谁能帮我回答——什么是我的?

于是,在这中秋时节正日渐老去的我,怀揣这个问题举杯邀月,已醉得不成样子!

使山谷热闹起来。即使是迎面吹来的阵阵寒风,只是让你感到一丝丝的凉爽,原来这满是秋意的山谷是给满山的红叶燃烧了。

火红的天空,火红的湖水,相互映衬。整个世界都是红通通的火焰。山与天的界线模糊了,山与水的接壤消失了。你感觉自己是掉进了一个偌大的火炉,四周在熊熊地燃烧。你似乎听到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看到火光冲天,一团一团的火滚动着。你没有闻到呛人的烟味和乌黑的浓烟,却有一阵阵红叶的清香,不时扑进你的鼻翼,使你不由得大吸一口,吸着这山川大河的灵气。

这是上天的圣火,一种能使你也能熊熊燃烧的圣火。它点燃了你的激情,你不再是静静地观赏着高峻山峡间朵朵红霞的游客。一股诗情画意在你心底游荡,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手不断地挥舞着,指点着那美丽的画卷,欢呼雀跃,呼叫着朋友来欣赏这个美妙的风景。你不禁哼唱着无名的曲调,似乎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一一释放出来,与川山大地共享。

你像是绚丽辉煌的霞光里一只欢乐的精灵,陶醉在这无边的美景之中,张开胸怀,让一团团火扑入自己的怀中。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清冽的寒风,直至船上把一盏盏昏亮的灯光一一点起,那片片火红的霞光,红叶日光瞬间消失,你才感觉天色已晚,但那股被红叶燃烧的激情仍无法熄灭。你久久不肯离去,仍在注视着在暮色中一一隐去的山头。

红叶如歌,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风情万种,风儿慢慢吹来,红叶沙沙作响,那是天籁之音,弹唱着春之蓬勃夏之激情。给人以满怀希望的红叶,让人意志坚强的红叶,成熟美丽摄人魂魄的红叶,像一首雄浑奔放的交响乐!

我欣赏枫叶的灿烂,那是完成生命最后美丽的绽放;我守侯这生命的千古绝唱,让爱在红的绚丽中流淌。

我喜欢叶红时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火焰,像是青春在燃烧。从朝阳中走来的火焰,红的让你情不自禁地想一同燃烧,焚化在这炽热的季节。

歌声还在低低回旋:不知该感伤生命还是嗟叹自身的卑微,我总觉得每种生命总是卑微的所在,我的境遇它们没有经历,同样的它们的心情我也只是猜测或是臆想。生命之间该是有一种对话,对话生命的种种繁复芜杂,只有这样,生命中才能有别样的美丽与精彩。

推开心门,料峭的风迎面而至,山上的秋已经很深了。在秋的氛围中,枫叶繁华山谷,也繁华心事,枫叶一如孤单的我——在风中飘荡。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下 , 今天和以往的秋天一样,一片片的枫叶啊,像曾经的血液,敲打善感的心房,成为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

大山是一根根巨大的火炬,高高地扬着,是红叶谷不灭的信念,召唤那些爱美爱大自然的人们。

中秋月

彭坤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