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作作作作作作

作文教学概述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CN 3113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作文教学概述

作文教学概述

Page 2: 作文教学概述

•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Page 3: 作文教学概述

作文教学的意义

Page 4: 作文教学概述

藉以巩固识字,阅读教学的成果,并给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 作文教学是训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的字词(即遣词造句)以及其他知识,(包括从阅读中所获取的写作材料,编拟提纲组材,如何分段等)的最有效方法。

• 这也意味着通过作文,可以给学生提供字、词、句、篇四方面的综合训练。

Page 5: 作文教学概述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 若要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就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作文里所表达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法很多,其中作文教学(如看图作文)为最有效途径。

• 另一方面,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无论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都离不开思维,这也意味着作文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Page 6: 作文教学概述

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 从说到写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必经阶段。

• 所谓“我手写我口”,一般上,学生能把话说得准确,有条理,可写起文章来,内容也会充实,段落分明,层次清楚。

Page 7: 作文教学概述

能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 作文,不仅是描述事物的表面观察,片面地记叙事情的发展经过,也要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客观世界认识,揭示事物的特点,本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 这就需要对事物或某个课题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无形中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参阅罗华炎《实用小学华语教学法》 375页

Page 8: 作文教学概述

语文学科“工具”作用的体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是一门工具课程。

• 所谓工具课程,是指“为学生顺利地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或进行科学研究,掌握必要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与手段而开设的课程”。

• 语文学科不仅从思想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从表达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要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着重要求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 这个特别的工具性能——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正是需要通过作文这种教学手段来培养的。

Page 9: 作文教学概述

学作文即学做人,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1.体现社会的需要• 通过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

境中,正确认识社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社会对作文教学的“育人”要求。

2.具有教学的意识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在下列几个方面体现出“作文育人”的教学意识性。

(1)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提出思想教育要求。

Page 10: 作文教学概述

(2) 作文前要做好准备,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第一,引导学生为获取作文材料而观察美的事物,从而激起赞美的思想感情。第二,引导学生为丰富的作文材料而开展各种主题班队活动。第三,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持续实践有益的活动。

(3) 作文过程中,完善地表达正确的思想认识。(4) 作文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构建能力起间接作用的起因。如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多种因素。

Page 11: 作文教学概述

3 掌握要求的尺度•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所指的作文教学“育人”的要求,仅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上渗透德育因素,使学生在获得作文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学会做人,要区别于思想品德课专门教育学科的要求与做法,区别于成人思想教育的要求和做法,要掌握好思想教育要求的尺度。

• 小学生作文的思想教育主要的要求,是在小学生作文的内容中必须体现:(1)认识正确。(2)知识准确。(3)感情真切。

Page 12: 作文教学概述

促进识字、阅读能力和各科知识的发展1.促进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作文教学中遣词造句的训练,是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从而巩固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扩大认识和理解范围的最好手段。

2.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没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给予学生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表达知识、技能,也无法使学生学会作文和提高作文水平。学生作文离不开阅读。“熟读成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是宝贵的传统经验。

Page 13: 作文教学概述

3.作文促进各科知识的发展•小学生作文是反映小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运用语言文字和一定的表达技能,把这些认识表达出来。•这里不仅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也涉及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这将促进各科知识的巩固和发展。

Page 14: 作文教学概述

作文促进思维的发展

1.作文过程中的思维的作用• 作文的全过程是思维主宰的过程,思维是作文的

核心。

2.作文训练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训练过程

3.通过作文教学,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阅李建荣、陈吉林《小学作文教学大全上册》 90-101页

Page 15: 作文教学概述

作文教学的要求

Page 16: 作文教学概述

• 写作要有具体的内容 - 要求学生说具体的话 ,写具体的事 - 结合读与说和写 ,为“ 言之有物 ”打下 基础 - 不凭空编造 ,不单纯追求华丽词藻• 注意前后连贯 、条理清楚 - 通过阅读 , 训练学生“ 言之有序 ”。 - 能选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通顺 连贯 - 先想而后说和写 - 所说的话和所想的问题都要合乎逻辑 - 学习围绕题目拟定提纲 、编写提纲

Page 17: 作文教学概述

• 注意选词用语 ,做到文能切题 、词能达意 - 注意累积词汇 - 掌握一般的修辞手法 - 学习把话说得准确 、生动,合乎语法• 有真情实感。 - 小学生作文应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要虚情假意,说假话。• 写完后要修改 - 写完后 ,修改不通的句子 、错别字 、 不妥当的词语及用错的标点符号。 - 培养仔细琢磨 、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Page 18: 作文教学概述

作文教学的原则

Page 19: 作文教学概述

• 结合并统一表达能力 、观察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接触生活 ,对事物有所认识后才能有东西说,有东西写。–指导学生多观察细观察 ,观察后进行说和写的练习。–在说和写的练习中 ,鼓励学生独立构思,

创造性地表达。

Page 20: 作文教学概述

• 从说到写 、从述到作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以说为写的先导 ,“ 听是用耳朵来读 ,读是用

眼睛去听 ,说是用口去写 ,写是用笔去说 ”( 叶圣陶 )

– 帮助学生从说过渡到写 –叙述观察所见 、复述课文 、讨论提纲 、朗读 、

背诵课文 – 结合进行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训练,纪录口头作文 、书面作文之前,先说说准 备写的内容

–可以从看图说话 、写话 、集体作文开始

Page 21: 作文教学概述

1.从述到作•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述,述说,即说话的意思;作,写作,即写的意思。这层是指由说到写。

• 另一层是:述,表述,叙述,是把自己阅读或别人朗读、讲述的材料复述或重新写出来;作,指写作,即学生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生活情景,收集整理,确定中心,安排结构进行表述。

2.从分到合• “分”指单项的、局部的训练,• “合”指综合的、整体的训练。

Page 22: 作文教学概述

3. 从扶到放,从放到收• “扶”指教师给学生的“扶助”,• “放”指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不受教师过多的

限制。• 先写“放胆文”,后写“小心文”,这主要是从内容角度说的,它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合乎儿童的习作心理和学习规律。

4.从仿到创“仿”即模仿,提供一个模式(范例文),让学生在作文的形式方法上仿作。“创”,即创造,即脱离模式,自行设计。“仿”是“创”的基础和先导,“创”是“仿”的发展和目的。从“仿”到“创”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Page 23: 作文教学概述

一般的仿作有三种类型: (1)句式仿作。 (2)片断仿作。 (3)篇的仿作。5.从积蓄到倾吐。• “积蓄”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思想、经验、知识、心理、语言技能等很多方面。

• 学生在作文中有积蓄才有倾吐,积蓄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阅读两方面的积累。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把“积蓄”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Page 24: 作文教学概述

• 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讲读的基本训练 :•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复述课文 、回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编写提纲 、划分段落的能力

–熟读 、背诵精彩文章的片段–培养阅读兴趣 ,提示阅读方法

Page 25: 作文教学概述

• 指导与练习结合,强化学生的练习–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难在制约因索多,它要受到生活经历、知识基础、认识水平、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等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更多地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纯操作的一门课程,因而,练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强化练习:多观察事物 ,多阅读书报,多做作文练习 ,多写日记

Page 26: 作文教学概述

• 课内课外互相结合–作文练习以课内为主 ,也重视课外的作文练习–课内教学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练习可以包括日记、周记、读后感、读书笔记、观后感(电影、电视节目)–把学到的应用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Page 27: 作文教学概述

• 语言运用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 作文实质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从想到写,既是思 维过程,也是语用过程。 - 从儿童语言发展看,它受内部语言制约,思维即内 部语言,思维的清晰决定语言的明确,语言的丰富 又取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 发展,语言的训练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 因此,思维与语言应是作文训练相互依存的两个中 心环节,须同步结合,一起训练。

参阅李建荣、陈吉林《小学作文教学大全上册》 101-109页

Page 28: 作文教学概述

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这是经验之谈。

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叶老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

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