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电 、、、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李亚东、李建刚、张晓东、任重. 高 K 密度涨落分量特性研究. 研究背景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李亚东、李建刚、张晓东、任重

Page 2: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高 K 密度涨落分量特性研究• 研究背景20thIAEA 会议上, Tore Supra 装置的二氧化碳激光相干散射诊断工作

组的实验数据显示,在电子热输运主导的实验条件下, k 波矢从 9.5cm-1 扫描到 15cm-1 ,没有发现反常的密度涨落现象 , 进一步拓宽 k 谱的测量范围,最大 k 拓展到 26cm-1 ,仍然没发现密度涨落增强的趋势。 DIII-D 装置微波相干散射诊断工作组的实验结果显示,用中性束加热扰动等离子体温度,低 k(k=1cm-1) 与高 k(k=35cm-1) 密度涨落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用脉冲 ECH 加热时,高 k 与低 k 的密度涨落变化趋势相反;在 21thIAEA 会议上, DIII-D 工作组的实验结果显示,高 k(k=35cm-1) 密度涨落不是 ITG 模和 TEM 模的残留和延续。而 ToreSupra 工作组的新实验结果表示在 ETG 模区域没有发现新的涨落分量。以上实验结果导致了欧州、美国学术界对电子热输运微观机理看法的差异 , 因此,在高 K 寻找新的密度涨落分量、发现其与电子热输运的关系是关键问题。

Page 3: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我们现有的结果

0 500 1000 1500 20000

1

2

3

4

5

6

comparing channelamplifier noise

ne=2.0*1019m-3 I

P=165kA

BT=1.8T t=400~500ms

s(k,

f) a

.u.

frequency (kHz)

k=25cm-1

k=17cm-1

k=20cm-1

k=23cm-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0

2

4

6

ne=2.0*1019m-3 I

P=165kA

BT=1.8T t=400~500ms

comparing channelamplifier noise

s(k,

f) a

.u.

frequency (kA)

k=25.5cm-1

k=28cm-1

k=31cm-1

k=34cm-1

Frequency profile changed with k wavenumber increasing

二个相速度 PH=/k弱湍流特征

Page 4: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实验的目的

• 不同等离子体参数下的色散关系 ( 相速度 )

实验条件 (I):

IP=170kA, ne=1.5×1019m-3 BT=4000A;

IP=200kA, ne=1.5×1019m-3 BT=4000A;

IP=170kA, ne=1.5×1019m-3 BT=3800A;

IP=220kA, ne=1.5×1019m-3 BT=3800A;

K 谱扫描实验,要求装置壁干净,高温等离子体。

实验条件 (II):

IP=180kA, ne=1.5×1019m-3 BT=4000A;

等离子体电流从 180kA 慢爬升到 200kA , ne=1.5×1019m-3 BT=4000A;

等离子体电流从 180kA 缓慢下降到 160kA , ne=1.5×1019m-3 BT=4000A;

K 谱扫描实验,要求装置壁干净,高温等离子体

Page 5: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密度峰化与捕获电子模稳定关系的验证

• 研究背景

The energy of burning plasma

Neutron

Alphaparticle

• the wall material of fusion device

Heat mainly electrons

Electronstransfer energy

to ionsKeepingplasmaburning

Electron confinement

(electron energy confinement: e-ITB ) +

(electron partcle confinememt: density peaking)

Page 6: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密度峰化的可能因素

• The effect of electron thermodiffusive in plasmas dominated by the TEM in

stability.(TCV,AUG JET)

• The density peaking factor neo/ 〈 ne 〉 in JET H mode increases from near

1.2 at high collisionality to around 1.5 as the plasma collisionality decrease

s towards the values expected for ITER

Page 7: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我们的实验现象

83837 号放电 ---- 二波协同实验中的密度峰化过程

-1.0 -0.5 0.0 0.5 1.0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Y A

xis

Title

X Axis Title

150ms 450ms 600ms 750ms 850ms

Page 8: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Page 9: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实验考虑

• 重复典行的 LHCD+ICH 二波协同实验中的粒子约束改善的实验条件,逐渐改变 LHCD 功率,即功率减小、功率增大各 50~100kw 三 K 监测。

影响 TEM 模稳定的因素Trapped electron mode (TEM: maximum in ks~1)

-RTe/Te,, -Rne/ne,

Ft--- the fraction of trapped electrons

Page 10: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电子热输运微观机理探索

• 电子的热输运归因于捕获电子模 (TEM) 和电子温度梯度模 (ETG) 湍流。一般认为 TEM 模湍流主导了电子的热输运。随着电子内部输运垒 (e-ITB) 的发现,电子温度梯度模湍流认为是反常的电子热传导产生的原因,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显示, ETG 模湍流的非线性耦合可在径向产生大尺寸的相关结构,从而产生可观的电子热输运。但是目前还缺少直接的实验证据

• 2003 年 EU-US TTF 白皮书指出:

Track transition from TEM to ETG ?

High-k for ETG how large is transport to ETG ?

Page 11: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DIII-D experiment (21thIAEA)

Page 12: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实验考虑

LHCD 为加热模式,较高功率调制运行,三 K 波矢密度涨落监

测。监测区域为 TEM 模、 TEM+ETG 模、 ETG 模,观察各

道涨落信号的差异。

HT-7 装置常规放电,等离子体约束区 SS≈1.1≈1.1±0.2mm±0.2mm 。。

放电参数为 放电参数为 IP=180kA, ne=1.5×1019m-3 BT=4000A;

Page 13: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高阶 MHD 与密度涨落关联实验

• 电子的热输运被认为与磁涨落有关,因此观察高 K 密度涨落与 mirnov 的关联是十分有意义的。

• 实验构想 重复典行的 Mirnov振荡实验,密度涨落测量 K 谱扫描

Page 14: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附录:

Page 15: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s0.1cm in HT-7 normal discharge

Fluctuation spatial scale and transport

我们可以实现 TEM ,TEM+ETG,ETG 实时监测

Page 16: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CO2 laser collective scattering system

CW co2laserHe-Ne laser

He-Ne laser

probe3

probe2

probe1

Page 17: 电子输运问题的几个实验构思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