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药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含义:凡以通得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 性能功效:多辛苦而温,以归心、肝经为主,证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络,温可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故本类药分别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及定痛等功效。.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药学

中药学铁岭市卫生学校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Page 2: 中药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Page 3: 中药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含义:凡以通得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

性能功效:多辛苦而温,以归心、肝经为主,证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络,温可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故本类药分别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及定痛等功效。

Page 4: 中药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配伍方法:寒凝血瘀者,可配温里散寒、

温通经脉之品;风湿关节痹痛者,可配祛风湿、通经脉、止痹痛之物;疒瘕积聚、肿块坚硬者,可配软坚散结之药;热毒痈肿者,可配清热解毒之剂;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则当与补虚药同用。此外,又常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使用注意:妇女月经过多者,出血证没有瘀血者慎用,孕妇禁用。

Page 5: 中药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如:内科的头,胸,腹痛——痛如针刺,痛要定

处。体内的积聚,中风后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出血色紫,夹有血块。

外科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 由于形成瘀血的原因很多,例如外感风寒,热灼

营血,痰湿阻滞,以及跌打损伤,皆可造成血行障碍,导致瘀血证,而且瘀血部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时,应辩证审因,选择适当的药物,并且做适宜的配伍。

Page 6: 中药学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教学内容 掌握:川芎、延胡索 熟悉:益母草、丹参 了解:五灵脂、郁金、姜黄、莪术、三棱、

、乳香、没药虎杖、牛膝、泽兰、桃仁、红花、穿山甲、血竭、刘寄奴、水蛭、虻虫、土鳖虫等。

Page 7: 中药学

川 芎 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

Page 8: 中药学

川 芎性善走窜,为“血中气药”,妇科活血调经、头痛的要药

Page 9: 中药学

川 芎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能上行巅顶,下行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妇科活血调经的要药。在活血方中配之,能增强活血化瘀作用;在补血方中配之,能通畅气血,使补而不滞。

Page 10: 中药学

川 芎 性能: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Page 11: 中药学

川 芎 主治: 1.血瘀气滞的诸痛。(月经不调,经闭,

痛经,产后瘀血阻滞)因此有妇科活血通经的要药之称。常与当归配伍。

Page 12: 中药学

川 芎 2 .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跌伤。本品性味辛湿,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秉性升散,有“上行头目”的性能,用于多种头痛,并能消除引起头痛的多种病因。止痛作用较强,能缓解疼痛,经配伍可用于多种头痛证。对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川芎可发挥祛风与止痛双重作用,对血瘀头痛则既活血,又止痛,对其他类型头痛,如寒郁头痛,痰湿头痛,火郁头痛,鼻渊头痛等,均可配伍使用,以发挥其擅长止头痛的特点。因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

Page 13: 中药学

川 芎 3.心脉瘀阻的胸痹心痛。

另:川芎嗪能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还能有效治疗再障(中医称血痨)。

Page 14: 中药学

延胡索 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Page 15: 中药学

延胡索 止痛要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延胡索,能行

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性能特点:本品既活血,又行气,尤擅止痛,为止痛要药。

Page 16: 中药学

延胡索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Page 17: 中药学

延胡索 主治: 1.血瘀气滞诸痛。治胃痛,常配伍枳实、白芍、白术等;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常配伍柴胡、郁金。

如:偏寒 +桂枝,高良姜;偏气滞 +香附,木香;偏热 +山栀,川楝子;偏血瘀 +丹参,五灵脂。

Page 18: 中药学

延胡索 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既入血分,又入

气分,能行气中之血,为活血行气之良药,气行则血活,血脉流畅,气道通利,通则不痛,为止痛之良药。凡气血郁滞所致的头,胸,腹,胁腰,关节等遍身上下诸痛,均可应用,尤以胃痛,胁痛,痛经,疝痛尤宜。因秉升散温通之性,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尤长于止痛,止痛适应范围广泛,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使用。无副作用,故为止痛之要药。

Page 19: 中药学

延胡索 2.血瘀气滞所致的痛经、经闭、主后瘀

滞腹痛。常配伍当归、红花、香附。 3.多种内脏痉挛或非痉挛性疼痛时,能

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证。

Page 20: 中药学

丹 参 来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

Page 21: 中药学

丹 参 活血 逐瘀 要药

Page 22: 中药学

丹 参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血分。既善活血祛瘀而通经止痛,又善清心凉血而除烦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所致诸证,兼治热毒所致的疮痈肿毒。古虽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而实为活血祛瘀、凉血清心之品。

常用的剂型有“丹参片、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Page 23: 中药学

丹 参 性能: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 凉血消痈, 养血安神

Page 24: 中药学

丹 参 主治: 1.血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

益母草、桃仁。 2.血滞心胸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

肿大、热痹肿痛。 3.热病高热烦躁、斑疹、心悸怔忡、失

眠。 4.疮痈肿毒。

Page 25: 中药学

川芎、丹参 均能活血调经,用治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还均可用治肝郁气滞的胁肋疼痛及胸痹心痛。

川芎:辛温,兼有祛风止痛之效,还可用治头痛、身痛、风湿痹痛。

丹参:苦凉,具有凉血消痈,养心安神之效,还可用治疮痈肿毒,心悸失眠。

Page 26: 中药学

五灵脂 来源: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

Page 27: 中药学

五灵脂 许多粪粒凝结成块状的称“灵脂块”,又

称“糖灵脂”,质 佳;粪粒松散 呈米粒状的, 称“灵脂米”, 质量较次。 生用或醋炙、 酒炙用。

Page 28: 中药学

延胡索、五灵脂 均能化瘀止痛,主治血瘀所致的胸胁脘腹诸痛,并可用治经闭痛经,产后瘀痛。

延胡索:兼能利气,尚可治跌打伤痛,寒疝腹痛。

五灵脂:炒炭,兼能止血,可治崩漏,月经过多。

Page 29: 中药学

郁 金 来源:姜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温郁金、姜黄、 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 块根。

Page 30: 中药学

郁 金 性能: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Page 31: 中药学

姜 黄 来源: 姜科草本植物 姜黄的根茎。

Page 32: 中药学

姜 黄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Page 33: 中药学

郁金、姜黄 均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治胸胁疼痛,

月经不调。 郁金:兼能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

黄,还可治肝郁胁痛,疒瘕痞块,血热吐衄,温病神昏,痰热癫痫,湿热黄疸等。

姜黄:还能祛风通痹,善治肩臂痹痛,经闭腹痛,外用还治疮痈初起肿痛。

Page 34: 中药学

莪 术 来源: 姜科植物 蓬莪术的 干燥根茎。

Page 35: 中药学

莪 术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Page 36: 中药学

三 棱 来源:黑三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的

块茎。

Page 37: 中药学

三 棱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Page 38: 中药学

莪术、三棱 均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经闭腹痛,癥瘕积聚,食积腹痛。

三棱:“破血”之功较强,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莪术:行气消积之力较甚,称“破气”。

Page 39: 中药学

乳 香 来源: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 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

部切伤后渗 出的油胶树 脂。

Page 40: 中药学

没 药 来源:橄榄科植物没药树 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

胶树脂。

Page 41: 中药学

乳香、没药 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治血瘀心腹诸痛,痈疽肿毒,跌打伤痛,风湿痹痛,常相须为用。

乳香:活血止痛,为伤科要药。 没药:破血止痛,可增强乳香药力。

Page 42: 中药学

虎 杖 来源: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

功效: 活血止痛, 清热利湿, 解毒, 化痰止咳。

Page 43: 中药学

牛 膝 来源: 苋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牛 膝和川牛膝 的根。

Page 44: 中药学

牛 膝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通淋,引火(血)下行。

Page 45: 中药学

虎杖、牛膝 均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同治血瘀经闭,

跌打损伤。 虎杖:还能清热利湿,解毒,祛痰止咳,尚可用治湿热黄疸,水火烫伤及肺热咳嗽。

牛膝:还能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水通淋,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血热吐衄及血淋、热淋。又是引经药,能引药下行。

Page 46: 中药学

益母草 来源: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的干燥地上部分。

Page 47: 中药学

益母草 妇科经产要药,有“益母”之称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主入心肝血分,

功善活血化瘀调经,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故有“益母”之名。兼入膀胱经,又能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虽为治水肿及热毒疮肿所常用,但以水瘀互阻之水肿用之最宜。

Page 48: 中药学

益母草 功效: 活血祛瘀, 利尿消肿。

Page 49: 中药学

益母草 主治: 1.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止。本品能够入血分,活血逐瘀。常配伍当归、川芎-益母草膏。

2.水肿,小便不利(水瘀互结的水肿尤为适宜)。常与泽兰、白茅根同用。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内服,外用。 近年来用治高血压、冠心病。

Page 50: 中药学

泽 兰 来源: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苗的全草。

功效: 活血祛瘀, 利水消肿。

Page 51: 中药学

益母草、泽兰 均能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跌打伤痛及消肿,小便不利。

益母草:偏于调经,故经产诸证应用较多。 泽兰:祛瘀之力较胜,故跌打损伤,胸胁

疼痛尤多应用。 鸡血藤:治血瘀或兼血虚之常用药。

Page 52: 中药学

鸡血藤 来源:豆科植物密花豆(三叶鸡血藤)和

香花崖豆藤(山鸡血藤)等的藤茎。

功效: 活血补血, 舒筋活络。

Page 53: 中药学

桃 仁 来源: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

Page 54: 中药学

桃 仁 功效: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Page 55: 中药学

红 花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 的干燥筒状花冠 。

Page 56: 中药学

红 花 功效: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

Page 57: 中药学

桃仁、红花 活血祛瘀作用较强,且常相须为用。主治闭经,痛经,产后瘀痛,跌打瘀痛。

桃仁:兼能消痈,润肠,可用于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红花:尚能活血透疹,还可用于疹暗不透。

Page 58: 中药学

穿山甲 来源:脊椎动物鲮鲤科穿山甲的鳞片。

功效: 活血通经, 下乳, 消肿排脓。

Page 59: 中药学

王不留行 来源:石竹科一年或越年生植物麦蓝菜的

成熟种子。

功效: 活血通经, 下乳, 利水通淋。

Page 60: 中药学

穿山甲、王不留行 均能活血通经,并能下乳,主治经闭不通,乳汁不下及乳痈肿痛,且常相须为用。

穿山甲:尚能通络,消肿排脓,可用于风湿顽痹,疮疡肿毒。

自然铜:长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伤科接骨续筋的要药。

Page 61: 中药学

血 竭 来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 果实中渗出的树

Page 62: 中药学

血 竭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Page 63: 中药学

血竭、刘寄奴 均能活血祛瘀,止痛止血,为伤科要药,

用治跌打肿痛,外务出血,血瘀经闭,产后瘀痛等证。

血竭:还能生肌敛疮,用于疮疡不敛等。 刘寄奴:尚能消食化积止泻痢,治食积腹

痛、赤白痢。

Page 64: 中药学

水 蛭 来源:环节动物水蛭科蚂蟥 、水蛭 或柳叶蚂蟥 的全体。

功效: 破血通经, 逐瘀消癥

Page 65: 中药学

虻 虫 来源:昆虫类虻科复带虻的雌虫体。

功效: 破血逐瘀。

Page 66: 中药学

土鳖虫( 庶虫) 来源:鳖蠊科昆虫地鳖 或冀地鳖 的雌虫干燥虫体。

功效: 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

Page 67: 中药学

水蛭、虻虫、土鳖虫 均为破血逐瘀之品,主治血滞经闭,癥瘕

积聚。三药常相互配伍,然破血之功,虻虫最强,水蛭次之,土鳖虫则较缓和。

尚具续筋接骨之功,可治骨折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