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 信信信 [email protected] 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庄秀丽 [email protected]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提纲. 一、理解技术与网络发展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三、案例分享 四、附录. 提纲. 一、理解技术与网络发展 1. 常见网络学习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 2.Blog 应用举例 3.Blog 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 4. 网络学习技术应用新发展分析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三、案例分享. 1.1. 常见网络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 1. 2. 例子分享. 1. 2. 例子分享. ( 1 ). 1. 2. 例子分享. ( 2 ). 1. 2. 例子分享.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庄秀丽

[email protected]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Page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纲一、理解技术与网络发展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三、案例分享

四、附录

Page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纲一、理解技术与网络发展一、理解技术与网络发展

1.1. 常见网络学习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常见网络学习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2.Blog2.Blog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3.Blog3.Blog 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4.4. 网络学习技术应用新发展分析网络学习技术应用新发展分析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三、案例分享

Page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1. 常见网络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常见网络技术工具举例与分析交流工具的学习效能分析模型名称

图示 模型描述 工具举例

学习效能分析

资源内容

学习伙伴关系 学习者参与度

第一类:孤点型

孤点型学习效能工具不直接支持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主要提供学习内容上拓展的功能。

搜索引擎

存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拓展的可能。

仅仅通过类似搜索引擎这样的学习工具来建立学习伙伴关系的可能性比较小。

不高

第二类:同质星型

同质星型工具表示工具所支持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共同的特定内容主题,工具能够促进对学习内容深度上加工。“ ”节点 表示具有共同特质的相互

“ ”关联的学习伙伴。 连线 表示学习伙伴之间的同质内容信息流。

BBS 能够深化某主题内容。

能够建立某一特定主题的学习伙伴关系。

一般

第三类:小世界网络型

“ ”人 连同他的知识积累成为网络“ ”空间的一个 节点 ,该工具构建了

由强弱链接关联在一起的开放网络。 “ ” “ ” “ ”连线 表示 人 与 人 之间的内容信息流。

BLOG 存在对内容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的可能。

“ ”能够建立基于 人 的多元的学习伙伴关系的可能。

Page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Page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1 )

Page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2 )

Page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3 )

Page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4 )

Page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8 )

Page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10 )

Page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11 )

Page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12 )

Page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 13 )

Page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1. 2. 例子分享例子分享

http://www.szeblog.cn/index.html(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

http://www.thjy.edu.cn/ (天河教研)

Page 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3. Blog1.3. Blog 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

人 + Blog

人与 Blog 的结合立即就生成网络互联节点中的一个节点,

从形成来说,这个节点是网络互联形式构成的一部分;从形式作用结果,对个人来说,其所触及信息流表现为量的变化、渠道的多元化、内容的多样化。

从内容来说,这个节点是网络内容信息流组成的一部分。从内容作用结果,对群体来说,其所积累的思想素材不断地丰富。

邹景平

庄秀丽( 学习者 )

毛向辉

黎加厚

柳栋……

Page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4.1. 4. 网络技术应用新发展分析网络技术应用新发展分析

Page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纲一、理解技术、理解网络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1. 1. 世界变了(不要用过去的逻辑思考今天的现象)世界变了(不要用过去的逻辑思考今天的现象)2. 2. 技术何为?技术何为?3. 3. 基于问题解决,探索方法,整合技术基于问题解决,探索方法,整合技术4. 4. 基于生长的学习方式基于生长的学习方式

三、案例分享

Page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1.2.1. 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世界变了(不要用过去的逻辑思考今天的现象)世界变了(不要用过去的逻辑思考今天的现象)

工业社会• 教学• 圣人• 简单问题• 依赖• 竞争• 获得知识

信息社会• 建构• 帮助者• 复杂问题• 自主• 竞争与合作• 学会如何学习

摘自 陈丽老师的 PPT 内容

Page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2. 2.2. 技术作用 技术作用 掌握 4 类工具

效能工具效能工具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交流工具交流工具

问题解决/决策工具问题解决/决策工具

ICTICT

使用技术工具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 . 激发创造力,制作开发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运用 ICT 技术载体获取信息、并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技术媒体和方式、把信息和观念有效地传播给其他受众。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不同资源中查找、收集和评价信息。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数据,发布成果。根据特定任务的要求,评价与选择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注重信息技术发展。

把信息技术应用在策略性过程中,乐于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有选择性地确定决策。

摘自 王晓芜老师的 PPT 内容

Page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3. 2.3. 基于问题解决,探索方法,整合技术基于问题解决,探索方法,整合技术——不要为技术而技术——不要为技术而技术

问题

技术

方法

思想技术功能特点:

计算、互联

应用功能特点:交流、共享

Page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4. 2.4. 基于生长的学习方式基于生长的学习方式

从下往上不断积累

同时生根

枝繁叶茂

Page 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纲一、理解技术、理解网络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三、案例分享1. 1. 校长的例子校长的例子2. 2. 教学主任的例子教学主任的例子3. 3. 学科老师的例子学科老师的例子4. 4. 地区数字化教研环境的例子地区数字化教研环境的例子

Page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案例分享1. 1. 校长的例子校长的例子菜园主人 陈中心菜园主人 陈中心 http://www.yourBlog.org/Blogger/20043/CKXP_651http://www.yourBlog.org/Blogger/20043/CKXP_651

5.html5.html

2. 2. 教学主任的例子教学主任的例子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晓勇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晓勇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txy922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txy922

3. 3. 学科老师的例子学科老师的例子风信子工作室 黄利锋风信子工作室 黄利锋http://www.szeBlog.cn/user1/84/index.htmlhttp://www.szeBlog.cn/user1/84/index.html

北京五十中 数学老师 马丽娜 学习屋北京五十中 数学老师 马丽娜 学习屋

4. 4. 地区数字化教研环境的例子地区数字化教研环境的例子

Page 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纲一、理解技术、理解网络

二、用新眼睛看世界

三、案例分享

四、附录四、附录

Page 2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附录网络学习与技术应用心得分享:

陈忠心:从 Blog 开始踏上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 信息技术环境下我的成长自述 http://www.yourblog.org/Data/200411/170483.html

唐晓勇:在数字化生命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 http://61.144.246.3/txy/blog/more.asp?name=txy922&id=5325

黄利锋:在网路上行走http://www.szeblog.cn/user1/84/archives/2005/350.html

Page 2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附录阅读文章:阅读文章:博客为何能够博得教师的青睐? ----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

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http://www.jyb.com.cn/gb/2005/09/12/zy/5-whzk/1.htm

拓展阅读网址: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cat_ioean.htmlhttp://blog.online-edu.org/zxl/cat_uiaeie.htmlhttp://blog.online-edu.org/zxl/cat_blogooa.htmlhttp://blog.clubbenq.com.cn/134196/articles/8914.aspx

Page 2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附录注册一个 blog

注册站点: http://www.blogbus.com/例子: http://hengge.blogbus.com/index.html

注册站点: http://www.toodou.com/例子: http://www.toodou.com/channel/index.php?blogId=121

注册站点: http://blog.edu.cn/index.html例子: http://yanghong.blog.edu.cn/user1/21/index.shtml

注册站点: http://spaces.msn.com/例子: http://spaces.msn.com/members/jiahou99/PersonalSpace.aspx

注册站点: http://uuzone.com/例子: http://uuzone.com/uu/mao/

Page 2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致谢庄秀丽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online-edu.org/zxl/MSN: [email protected]

Skype: xiuliz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