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1 憲憲憲憲 憲憲 CHAPTER CHAPTER 1 1

憲法的第一堂課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HAPTER 1.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一節 憲法的意義.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第一節 憲法的意義. 中山先生說:「憲法者,國家之構成法,亦即人民權利的保障書也。」. 回第一節.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形式意義的憲法,是指透過特殊的制憲程序所制頒的國家最高規範。. 回第一節.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回第一節.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實質意義的憲法,是以具備某種特定法的內容,來決定其是否屬於憲法或國家的根本大法,包括:國家的組織、人民的權利與義務、基本國策、修改程序等內容,均為實質意義的憲法。. 回第一節. 第二節 憲法的分類.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

憲法的第一堂課憲法的第一堂課CHAPTERCHAPTER    11CHAPTERCHAPTER    11

Page 2: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一節 憲法的意義壹、形式意義的憲法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Page 3: 憲法的第一堂課

1-31-3

第一節 憲法的意義中山先生說:「憲法者,國家之構成法,亦即人

民權利的保障書也。」

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

Page 4: 憲法的第一堂課

1-41-4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形式意義的憲法,是指透過特殊的制憲程序所制頒的國家最高規範。

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

Page 5: 憲法的第一堂課

1-51-5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

Page 6: 憲法的第一堂課

1-61-6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實質意義的憲法,是以具備某種特定法的內容,來決定其是否屬於憲法或國家的根本大法,包括:國家的組織、人民的權利與義務、基本國策、修改程序等內容,均為實質意義的憲法。

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回第一節

Page 7: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二節 憲法的分類

壹、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貳、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參、欽定憲法、民定憲法與協定憲法肆、平時憲法、戰時憲法、分裂國家憲法伍、規範性憲法、名義性憲法、字義性憲法陸、單一國憲法、聯邦國憲法

Page 8: 憲法的第一堂課

1-81-8

壹、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

一、成文憲法凡關於國家基本組織的事項,以系統的、獨立的

法典形式制定者二、不成文憲法關於國家基本組織事項,並未有一部系統化獨立

法典,而散見於單行法規或習慣及判例之中者,稱為不成文憲法。

回第二節回第二節回第二節回第二節

Page 9: 憲法的第一堂課

1-91-9

壹、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

一、剛性憲法憲法之修改機闗與一般法律的修改機闗不同或憲

法之修改程序較一般法律嚴格者。二、柔性憲法修憲機關及修憲手續,均與普通法律相同者。

回第二節回第二節回第二節回第二節

Page 10: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三節 憲法的基本原則與核心理念壹、共和國原則貳、民主國原則參、法治國原則肆、權力分立原則伍、基本權保障原則與社會國原則

Page 11: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11-11

參、法治國原則

法治,乃指依法而治,在法治國的原則下,國家的權力及運作應受到憲法與法律的限制,公權力的實施也應符合正當法律程序,禁止恣意妄為。一、法律優位二、法律保留原則(一 ) 法律保留原則的意義法律保留,指行政機關為行政行為時需有法律之

授權,未經法律授權,不得逕依行政命令為之。

回第三節回第三節回第三節回第三節

Page 12: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21-12

參、法治國原則

(二 ) 法律保留原則理論1.干預保留說2.全面保留說3.重要性理論此乃目前通說,行政行為須否適用法律保留

原則,應以該行為是否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為斷。(1) 憲法保留(2) 絕對法律保留(3) 相對法律保留

回第三節回第三節回第三節回第三節

Page 13: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31-13

參、法治國原則

(4) 非屬法律保留範圍4.列舉立法事項保留說5.權力保留說6.社會權保留說7.機關功能說

Page 14: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四節 憲法的特性壹、憲法的一般特性貳、憲法的法律特性

Page 15: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51-15

壹、憲法的一般特性

一、最高性二、政治性三、原則性四、固定性五、妥協性六、歷史性七、強制性

回第四節回第四節回第四節回第四節

Page 16: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61-16

貳、憲法的法律特性

一、根本法二、公法三、實體法四、普通法五、強行法六、國內法

回第四節回第四節回第四節回第四節

Page 17: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五節 憲法的制定壹、憲法制定權的歸屬貳、憲法制定的程序

Page 18: 憲法的第一堂課

1-181-18

貳、憲法制定的程序

一、由制憲代表制定後施行二、由制憲代表制憲後,交由公民複決通過而施行三、由各政治勢力提出不同版本草案,交由公民投票通過後施行

回第五節回第五節回第五節回第五節

Page 19: 憲法的第一堂課

第六節 憲法的變遷壹、憲政慣例的補充貳、憲法之解釋參、憲法之修改

Page 20: 憲法的第一堂課

1-201-20

第六節 憲法的變遷憲法的變遷,其方式有三種,分別是憲政慣例的

補充、憲法解釋及憲法修改。

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

Page 21: 憲法的第一堂課

1-211-21

壹、憲政慣例的補充

憲政慣例,是指久經反覆或長久慣行之憲政行為或事實,並經一般人承認,而具有法律拘束力之法則。

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

Page 22: 憲法的第一堂課

1-221-22

貳、憲法之解釋

一、歷史解釋二、文義解釋三、論理解釋四、體系解釋五、合憲性解釋六、合諧性解釋七、憲法取向解釋原則

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

Page 23: 憲法的第一堂課

1-231-23

參、憲法之修改

一、修憲的界限(一 ) 主張修憲無界限論(二 ) 主張修憲有界限論

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回第六節

Page 24: 憲法的第一堂課

1-241-24

參、憲法之修改

二、修憲機關與程序(一 ) 憲法原始設計(二 ) 第六次修憲規定(三 ) 第七次修憲規定增修條文第一條第一項即規定:「中華民國自由

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不適用憲法第四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