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這這這這這這這這這第 12 第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第 12 課. 目錄. 引言. P.4. (一 . )自然的成因 - (1.) 有大量降雨. P.5. 世界雨極 — 印度阿薩姆的乞拉朋齊. P.6-P.11. 新聞 (1)- 長江水災. P.12. P.13. 新聞 (2)- 孟加拉水災. P.14-P.19. (一 . )自然的成因 - (1.) 地勢平坦. P.20. (一 . )自然的成因 - (2.) 溶雪. P.21-P.24. (二 . )人為的成因 - (1.) 砍伐樹木. P.2. (二 . )人為的成因 (2.) 不良的農耕方法. P.25-P.26.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第 12課

Page 2: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目錄

(一 . )自然的成因 -(1.)有大量降雨

P.5

世界雨極—印度阿薩姆的乞拉朋齊 P.6-P.11P.12

新聞 (1)-長江水災

新聞 (2)-孟加拉水災 P.13

P.2

引言 P.4

(一 . )自然的成因 -(1.)地勢平坦

P.14-P.19

(一 . )自然的成因 -(2.)溶雪 P.20

(二 . )人為的成因 -(1.)砍伐樹木 P.21-P.24

Page 4: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引言

水災是天然的災害,但這全是自然界的錯,而不關係於人類的事嗎?其實氾濫是分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的因素是較自然因素多,請繼續留意下列的介紹得知更多的資料。

P.4

Page 5: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一 . )自然的成因氾濫的原因 -(1.)有大量降雨

大量的降雨會使某地瞬間有過量的雨水,當暴雨不斷持續,使水位急劇上升,超出河道湖泊所能負荷而溢出堤岸,最終導致氾濫。氾濫亦使鄰近地方遭到水淹。

而氾濫的地方通常是沿海地區和靠近河流的地方,而熱帶地方的氾濫機會也會更大,例如中國東南部、美國南部、孟加拉南部等地方。

P.5

Page 6: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世界雨極—印度阿薩姆的乞拉朋齊 印度阿薩姆的乞拉朋齊是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面,這裡的年平均降雨量高達 10866毫米,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區。

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邊,北部高入雲霄的山峰,就像一座「天壁」 ( 見圖 1)。來自孟加拉灣的十分潮濕的氣流碰到地時,受山脈的抬升作用而產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升到高空的潮濕空氣便凝成雨雲,而這股濕空氣不斷流入,所以雨水便源源不斷。 其實,乞拉朋齊的年雨量紀錄是由 1860年 8 月至 1861年 7 月,共下了 26466毫米。

( 圖1)P.6

Page 7: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1971-1990乞拉朋齊和香港的平均年雨量

月份 降雨量(毫米)一月 11.0二月 46.0三月 240.0四月 938.0五月 1214.0六月 2294.0七月 3272.0八月 1760.0九月 1352.0十月 549.0十一月 72.0十二月 29.0總雨量 11777.0

1971-1990乞拉朋齊的平均年雨量

P.7

月份 降雨量(毫米)一月 23.4二月 48.0三月 66.9四月 161.5五月 316.7六月 376.0七月 323.5八月 391.4九月 299.7十月 144.8十一月 35.1十二月 27.3總雨量 2214.3

1971-1990香港的平均年雨量

= 最低月平均雨量

= 最高月平均雨量

Page 8: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乞拉朋齊的地勢圖

喜馬拉雅山

*乞拉朋齊的地形是 100至 500米*

P.8

Page 9: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香港的地勢圖

*香港的地形是 0 至 100米*

P.9

Page 10: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11 46240

938

1214

2294

3272

1760

1352

549

72 29

1971-1990年乞拉朋齊的平均年雨量

月份

雨量

1971-1990乞拉朋齊和香港的平均年雨量圖

P.1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3.448

66.9

161.5

316.7

376

323.5

391.4

299.7

144.8

35.127.3

1971-1990香港的平均年雨量

月份

雨量

Page 11: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P.11

由以上數據得知,乞拉朋齊的雨量較多,而海拔較香港高。而香港的雨量大約是乞拉朋齊的雨量的七分之一,但香港的海拔較低,所以,這兩地發生水災的機會是甚高。

小總結

Page 12: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新聞 (1)-長江水災 六月中旬開始,長江上游地區連降暴兩,長江出現了自五四年以來的第一次全流域特大水災,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 持續兩個月的嚴重水災,使長江沿岸省市受到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受災地區多達十八個省、市、自治區,受災人口約三億人次,倒塌房屋超過一千七百萬間,受災農地面積超過二千一百八十萬公頃,死亡人數近三千人,估計經濟損失超過二千億元人民幣。 而在 1998年的長江水災,雨量多達 444毫米的持續暴雨所致,傷亡無數。

P.12

Page 13: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新聞 (2)-孟加拉水災

孟加拉新一輪季候暴雨周一繼續傾盆落下,自七、八月以來,豪雨導致的洪水氾濫已造成超過七百人罹難、三千三百萬人受影響,這是一九九八年以來孟加拉最嚴重的水災。 新一輪暴雨上周六開始傾盆而下,季候暴雨七月和八月間橫掃孟加拉、印度、尼泊爾,破壞農作物和人民的生計,並衝毀房屋,造成接近二千人喪生,其中孟加拉一地佔了七百人。

P.13

Page 14: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P.14

(一 . )自然的成因氾濫的原因 -(2.)地勢平坦

為甚麼長江和孟加拉經常氾濫呢?因為長江流域自河口向內陸延伸約 320公里均是地勢平坦的氾濫平原;而孟加拉是一個低窪國家,全國只有約 60%的地方位於海平面 1 米以上。除外,當河流經低窪地區時,水中的冲積物會沉積到河床去,使河道變淺。因此,氾濫的危機便隨著河道負載的能力下降而增加。

Page 15: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孟加拉的地形圖

P.15

Page 16: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長江的地形圖

P.16

Page 17: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中國河流的分佈

P.17

Page 18: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根據以上這三幅的地形圖,可見兩者的相同之處是它的分支很多,而通常在海邊附近和河流的下游地區的地勢較平坦,在單元 11裡已說支流愈多,氾濫的機會愈大,加上地勢平坦,更大大增加了發生水災的危機。

P.18

Page 19: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喜馬拉雅山脈黃河

經常發生氾濫的地區

P.19

Page 20: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一 . )自然的成因氾濫的原因 -(3.)溶雪

華中地區及孟加拉的河流源頭均在位於高山。例如長江的源頭是高度達 4500米的青藏高原,而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則源於高度在 5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春季來臨時,高山的積雪溶化,河流的水量在短時間內大大增加,氾濫的危機亦隨之而上升。

P.20

                                           

喜馬拉雅山

Page 21: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樹木是有助防止大量水分同時流入河流,減低氾濫的機會。樹根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可以抓緊土壤,防止土壤侵蝕和河道淤塞。在 20年,長江上游地區的林地面積由 30%減至 17%,是多次氾濫的主因。

( 二 .)人為的原因氾濫的原因 -(1.)砍伐樹木

P.21

Page 22: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砍伐樹木的影響 1. 泥土下滲減少 , 表面徑流增多 , 河流水量增加 , 增加氾濫機會2. 泥土沒有樹根抓緊 , 變得鬆散 , 容易被雨水沖進河道 , 引致河道淤塞 , 河流容量減少 , 容易引致氾濫3. 令地下水減少 , 面對乾旱的威脅4. 減少樹木的蒸騰 , 濕度下降 , 降雨減少 , 增加乾旱機會5. 少了樹木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 , 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 加劇溫室效應 , 引致全球增溫6. 令動植物失去棲息地7. 破壞食物鏈 , 令物種滅絕

P.24

Page 24: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2.過度放牧

牧養過多的牲畜,會導致過度放牧。這種現象在長江、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地區很常見。大量的牲畜會使牧草的消耗速度高於生長速度,牧草難以復元。土壤失去牧草的保護,容易被雨水沖走,引致河道淤積,增加氾濫的機會。

P.26

Page 25: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二 . )人為的成因氾濫的原因 -(3.)填平湖泊

湖泊能夠盛載水和沉積物,有助調節河流的水量,減少河道淤積,預防氾濫。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均是長江流域的主要湖泊。 然而,許多連接長江的湖泊不是被填平,就是給土壤淤積,使湖泊的數目不斷減少,現存的湖泊也許多變得愈來愈小。自五十年代起,洞庭湖的面積縮小了 46%,而鄱陽湖則縮小了 40

% ,湖泊用來預防氾濫的功能因此受到削弱。

P.27

Page 26: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青海湖由於受全球暖化及人類過度開發影響,近年湖水蒸發加速,生態圈以每年縮減一個杭州西湖面積的速度演變。

青海湖地區曾經進行過四次大開荒,開墾草原近五十萬畝。開墾種植搶奪了入湖水源,過度放牧加速了湖區沙漠化進程,人類活動嚴重破壞青海湖本身的生態體系。

從上世紀後期以來,青海湖及其流域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青海湖湖水面積為4568平方公里,到了 2000年,青海湖面積是 4256平方公里, 50年內縮減 312平方公里專家預測,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不斷萎縮,青海湖將在200年後完全消失。

新聞 (3)-青海湖

P.28

Page 28: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組員名單

2B班 李秉堅 2B班 馮國正 2B班 李裕豪 2B班 潘凌峰 2B班 王剛正 2B班 黄國光

P.30

Page 29: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參考資料

1.)地理議題探索 2-單元 12

2.)十萬個為什麼—氣象 II (P.146-P.147)

3.)Yahoo 知識

4)香港天文台

5)世界地圖http://www.lib.utexas.edu/maps/middle_east_and_asia/bangladesh_pol96.jpg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1304612

P.31

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world/chi/asia/india/cherrapunji_c.ht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0501242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52803689

Page 30: 這全是自然界的錯嗎?

完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