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 「」 讀讀讀讀讀讀讀讀 讀讀讀讀 讀讀讀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Upload
    colum

  • View
    4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李志宏. 壹、前言. 一、從大學學測的作文測驗談起 二、現今語文教育的轉變及其問題. 一、從大學學測的作文測驗談起. ( 一 ) 語文修正 ( 二 ) 情境寫作 ( 三 ) 錯別字問題. 二、現今語文教育的轉變及其問題. ( 一 ) 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教學的省思 ( 二 ) 走出「混合教學法」的牢籠. ( 一 ) 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教學的省思. 1. 從工具導向教學到主題探索教學 2. 從知識傳送教學到能力建構教學. ( 二 ) 走出「混合教學法」牢籠. 1. 語文教育內涵的轉變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李志宏

Page 2: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壹、前言

一、從大學學測的作文測驗談起 二、現今語文教育的轉變及其問題

Page 3: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一、從大學學測的作文測驗談起

( 一 ) 語文修正( 二 ) 情境寫作( 三 ) 錯別字問題

Page 4: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二、現今語文教育的轉變及其問題

( 一 ) 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教學的省思( 二 ) 走出「混合教學法」的牢籠

Page 5: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一 ) 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教學的省思

1.從工具導向教學到主題探索教學2.從知識傳送教學到能力建構教學

Page 6: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二 ) 走出「混合教學法」牢籠

1.語文教育內涵的轉變2.課程時數的縮減3.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

Page 7: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貳、語文教學:理論觀念與實務作為

一、語文學習:語文與語文教學的基本 觀念二、有效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建

Page 8: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一、語文學習:

( 一 ) 語文、語言和言語( 二 ) 討論範例

Page 9: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一 ) 語文、語言和言語

語文語言和言語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

Page 10: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二 ) 討論範例

1.字2.詞3.句4.篇5.優美的句子6.優美的段落

Page 11: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二、有效教學

( 一 ) 基本概念( 二 ) 基本問題( 三 ) 基本內涵

Page 12: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一 ) 基本概念讀寫結合能讓閱讀和寫作產生交互作用和緊密聯繫。閱讀和寫作是雙向的,具體表現為兩種組合形式:

1.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有意識地結合寫 作教學 2.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有意識地結合閱 讀教學

Page 13: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二 ) 基本問題

1.語文能力的內容2.語文能力的結構模式3.讀寫結合的概念

Page 14: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三 ) 基本內涵1.從讀中學解題,了解題目的內涵與意義2.從讀中學概括主旨,表達中心思想3.從讀中學分段,概括段意4.從讀中學區分主章主從5.從讀中學會捕捉重點6.從讀中學語詞、文句的賞析7.從讀中學作者怎樣觀察、描寫事物8.從讀中學作者的開頭、結尾的表現技巧9.從讀中學各種修辭技巧

Page 15: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參、讀寫結合: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與建構

一、閱讀模式與閱讀教學二、創作歷程:讀寫結合教學的認知基礎

Page 16: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一、閱讀模式與閱讀教學

( 一 ) 閱讀的基本模式( 二 ) 閱讀教學的基本過程( 三 ) 課文結構分析的重要性

Page 17: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一 ) 閱讀的基本模式

1.認讀─感知階段2.理解─聯想階段3.評價─思維階段4.累積─記憶階段5.運用─遷移階段

Page 18: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二 ) 閱讀教學的基本過程

1.正確處理閱讀教材2.掌握閱讀教學過程

Page 19: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三 ) 課文結構分析的重要性

什麼是課文結構?所謂課文結構指的是,在課文中的思想、概念是怎樣聯繫起來,從而把一定的信息傳達給讀者的?為了研究課文中的思想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必須弄清楚在課文中反復出現的許多關係。

Page 20: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二、創作歷程:讀寫結合教學的認知基礎

( 一 ) 閱讀與寫作的雙向轉化歷程( 二 ) 讀寫結合中的學習遷移

Page 21: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一 ) 閱讀與寫作的雙向轉化歷程

寫作過程學生作文能力的結構要素學生寫作訓練的意義

Page 22: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 二 ) 讀寫結合中的學習遷移

1.閱讀與寫作的雙向關係2.讀寫對應法3.寫作教學模式

Page 23: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肆、寫作能力檢核

一、寫作訓練的意義二、寫作能力的要求三、寫作能力的層次

Page 24: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一、學生寫作訓練的意義( 一 ) 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 二 ) 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 三 ) 有助於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發展

Page 25: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二、寫作能力的要求( 一 ) 審題(命題)的能力( 二 ) 立意的能力( 三 ) 搜集材料的能力( 四 ) 選材和組材(布局謀篇)的能力( 五 ) 語言表達的能力( 六 ) 修改作文的能力

Page 26: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三、寫作能力的層次性

( 一 ) 表達的核心( 二 ) 文章的結構( 三 ) 材料的選擇( 四 ) 語言的表述

Page 27: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伍、結論

一、建立語文教學的宏觀視野二、強化「語文能力」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Page 28: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一、建立語文教學的宏觀視野

( 一 ) 以「意義探究」為基礎( 二 ) 重視功能性學習

Page 29: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二、強化「語文能力」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 一 ) 重視生活經驗( 二 ) 結合語境教學( 三 ) 培養思考能力

Page 30: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附件

Page 31: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語文修正今天我們班的運氣有夠衰,開朝會時被學務主任點名,說我們班秩序不良而且教室環境髒亂。我們班導師氣到不行,回到班上嚴辭訓斥大家一頓,問我們究竟安什麼心?林大同立刻舉手發言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做反省的動作。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 ::><::了,他拜託大家每天確實打掃,他一定 3Q得 Orz。王明問班上的星座達人到底我們班為何如此時運不濟,接二連三被挨罵受罰。更慘的是,班上的蒸飯箱莫名其妙又壞了,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當。偶氣ㄉ要死,媽媽昨天為我準備的便當,本來粉不錯吃滴,卻變成難以下嚥的冷飯。想不到今天這麼倒楣,昨天真不該聽信風紀股長的話,到學校理髮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今天還不是一樣諸事不順!

Page 32: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情境寫作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請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接續下列文字,鋪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長不限。

雨季來時,石頭上面長了些綠絨似的苔類。雨季一過,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開著小小藍花白花,有細腳蜘蛛在旁邊爬。河水從石罅間漱流……

【注意】寫作時,為求文章完整呈現,上列引文務請抄錄,否則扣分。

Page 33: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優美的句子

簷馬又一度搖落了森林古老的夢。 ─覃子豪:〈秋之管絃樂〉

Page 34: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優美的段落

Page 35: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討論範例

Page 36: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討論範例

Page 37: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討論範例

Page 38: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討論範例

Page 39: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讀寫結合1.從讀中學解題,了解題目的內涵與意義2.從讀中學概括主旨,表達中心思想3.從讀中學分段,概括段意4.從讀中學區分主章主從5.從讀中學會捕捉重點6.從讀中學語詞、文句的賞析7.從讀中學作者怎樣觀察、描寫事物8.從讀中學作者的開頭、結尾的表現技巧9.從讀中學各種修辭技巧

Page 40: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讀寫對應法1.解題、審題與擬題2.歸納中心與表現3.分段、概括段意與擬題綱4.區別主次與安排詳略5.捕捉重點段與突出中心6.品評課文與自改作文7.從讀中學觀察事物與從作文中練習觀察方法

Page 41: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問題導向─批判性閱讀 1.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2.作者回答了什麼問題? 3.為什麼作者認為某一問題是重要的? 4.我是如何被說服的? 5.作者的理由是什麼? 6.推理是在何處停止的? 7.這些理由是適當的嗎? 8.對於資訊所呈現的證據作者擔負何種責任? 9.作者對於將讀者置入心理的接受框架做了

什麼事?10.在閱讀過程中,我將要做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