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咬咬咬咬 咬咬咬咬

咬合诱导

  • Upload
    debbie

  • View
    40

  • Download
    4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咬合诱导. 汪 隼. 咬合诱导 ( occlusive guidance ). 正确诱导和管理儿童牙列、 牙合 的正常发育,进行牙列、 牙合 发育临床管理,同时采用初级预防、阻断、矫治的方法,促进完好恒牙列发育及咬合关系的建立。. 广义:儿童口腔临床上所实施的全部处理都是咬合诱导。儿童口腔科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儿童牙齿的替换顺利的进行并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咬合。. 狭义: 被动咬合诱导( Passive denture guidane) : 维持乳牙列的原型完美,使乳牙的替换顺利地进行,使恒牙列能完好正常地建立和发育。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咬合诱导

咬合诱导咬合诱导

汪 隼

Page 2: 咬合诱导

咬合诱导咬合诱导(( occlusive guidanceocclusive guidance ))

正确诱导和管理儿童牙列、牙合的正常发育,进行牙列、牙合发育临床管理,同时采用初级预防、阻断、矫治的方法,促进完好恒牙列发育及咬合关系的建立。

Page 3: 咬合诱导

• 广义:儿童口腔临床上所实施的全部处理都是咬合诱导。儿童口腔科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儿童牙齿的替换顺利的进行并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咬合。

Page 4: 咬合诱导

• 狭义: 被动咬合诱导( Passive denture gui

dane) :维持乳牙列的原型完美,使乳牙的替换顺利地进行,使恒牙列能完好正常地建立和发育。

主动咬合诱导( Active denture guidane) :在发育过程中早期发现牙列及咬合出现的异常,并给予及时阻断和治疗,又称预防矫正。

Page 5: 咬合诱导

• 间隙保持器( Space maintenance )• 适时拔牙( Timed extraction )

被动性被动性咬合诱导法咬合诱导法

Page 6: 咬合诱导

• 开展间隙装置• 混合牙列期的咬合调整• 异位萌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咬合异常的早期发现、阻断和早期治疗• 去除口腔不良习惯

主动性主动性咬合诱导法咬合诱导法

Page 7: 咬合诱导

牙列与咬合的发育牙列与咬合的发育 • 临床咬合发育的阶段( Barnett )发育阶段 年龄 特点 第 1 阶段 3 岁 乳牙咬合期 第 2 阶段 6 岁 第一恒磨牙萌出期 第 3 阶段 6~8 岁 切牙替换期 第 4 阶段 9~11 岁 侧方牙替换期( C 、 D 、

E)

第 5 阶段 12 岁 第二恒磨牙萌出期

Page 8: 咬合诱导

乳牙列乳牙列• 乳牙列生理性间隙 灵长类间隙 发育间隙:散在

间隙 BC CD

Page 9: 咬合诱导

• 第二乳磨牙的咬合关系(远中面):末端关系

乳牙列

垂直型 近中型 远中型

(Vertical Type) (Mesial Type) (Distal Type)

Page 10: 咬合诱导

• 牙弓的大小乳牙列期,牙弓宽度↑,以乳磨牙部位显著,牙弓的长度↓,以上颌磨牙部位显著。

乳牙列乳牙列

Page 11: 咬合诱导

第一恒磨牙萌出期第一恒磨牙萌出期• 第一恒磨牙的萌出途径

近远中方向 颊舌方向

Page 12: 咬合诱导

• 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建立垂直型→ Agngle’s Ⅰ 6 近中颊尖→ 6 近中颊沟近中型(轻度)→ Agngle’sⅠ →Agngle’s Ⅲ 6 近中颊尖→ 6 近中颊沟的远中

远中型→ Agngle’s Ⅱ 6 近中颊尖→ 6 近中颊尖的近中

第一恒磨牙萌出期第一恒磨牙萌出期

Page 13: 咬合诱导

• 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建立 远

中型→ Agngle’sⅡ

垂直型→ Agngle’sⅠ

中型→ Agngle’s Ⅲ

第一恒磨牙萌出期第一恒磨牙萌出期

Page 14: 咬合诱导

切牙替换期切牙替换期

• 4 颗切牙的近远中径 恒牙 > 乳牙 2|2 7mm

2|2 5mm

Page 15: 咬合诱导

帮助切牙排列整齐的因素帮助切牙排列整齐的因素 • 乳切牙区的牙间间隙• 恒切牙萌出更偏唇侧 (牙列前部长径的增加)• 尖牙部宽度的增加• 双尖牙萌出使牙弓宽 度增加• 切牙牙轴的变化:恒牙突度﹥乳牙

Page 16: 咬合诱导

乳恒牙牙轴倾斜角度乳恒牙牙轴倾斜角度

Page 17: 咬合诱导

侧方牙替换期侧方牙替换期 • 剩余间隙: 侧方乳牙的牙冠近远中径 ﹣侧方恒牙的牙冠近远中径

上颌 1mm

下颌 3mm

Page 18: 咬合诱导

• 侧方牙替换顺序: 上颌 4→3→5 3→4→5 4→

5→3

下颌 3→4→5

侧方牙替换期侧方牙替换期

Page 19: 咬合诱导

第二恒磨牙的萌出期第二恒磨牙的萌出期 • 第二恒磨牙的萌出多在侧方牙替换完成

第二恒磨牙早于侧方牙萌出→侧方牙群间隙不足

Page 20: 咬合诱导

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牙合

Ugly duckling stage

• 中切牙中缝• 牙轴外展• 前牙轻度拥挤• 前牙深覆牙合

• 第一恒磨牙初期呈远中关系

Page 21: 咬合诱导

切牙替换期切牙替换期• 切牙区牙列调整关系

上颌前牙萌出时的牙轴变化

Page 22: 咬合诱导

牙齿在牙弓中保持正确的位置是多方面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

Page 23: 咬合诱导

• 龋病造成的影响 1. 乳牙邻面龋坏2. 牙髓根尖组织疾病:脓肿、囊肿→继承

恒牙及邻牙胚移位→萌出异常3. 牙冠严重破坏致咬合高度降低4. 龋病致咀嚼力↓,颌骨发育不充分→牙

骨量不调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

Page 24: 咬合诱导

邻牙近中移位

牙冠严重破坏牙冠严重破坏

根尖周炎根尖周炎

Page 25: 咬合诱导

• 牙齿发育异常的影响 1. 多生牙和牙瘤2. 先天缺牙(下切牙缺牙→深覆合、深覆盖)3. 牙齿形态异常: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尖、 融合牙、过大牙、过小牙4. 恒牙牙胚位置和牙轴异常所致恒牙埋伏( 3

多见),可导致乳牙滞留和牙列形成异常5. 乳牙滞留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

Page 26: 咬合诱导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 牙齿发育异常的影响6. 牙齿和牙槽骨粘连:如离替牙期远,要恢复高度,做冠修复。如拔除的话,做间隙保持器

7.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牙骨量不调8. 正中间隙9. 年轻恒牙早失:前牙外伤 后牙

(第一恒磨牙)龋坏

Page 27: 咬合诱导

先天缺牙

融合牙

Page 28: 咬合诱导

埋伏牙

异位萌出

Page 29: 咬合诱导

乳牙乳牙滞留

低位乳牙

Page 30: 咬合诱导

多生牙

Page 31: 咬合诱导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1. 吮指:几个月时出现吮指被认为是一种功

能的进步 1 岁后还吮指,就是个问题了2. 舌习惯:吐舌、添牙、添唇3. 唇习惯:咬下唇、咬上唇4. 口呼吸5. 夜磨牙习惯6. 偏侧咀嚼习惯

Page 32: 咬合诱导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口腔不良习惯 口腔表现及危害

矫正器吮指习惯 上颌前突(暴牙)、开唇露齿吐舌习惯 前牙区出现梭形间隙 舌刺矫

正器咬上唇 前牙反牙合(地包天)咬下唇习惯 上颌前突、开唇露齿 唇挡矫正

器口呼吸习惯 腭盖高拱、上颌前突、开唇露齿, 还可以引起牙龈疾患咬物习惯 小开牙合(上下牙咬不上)(铅笔、手绢、指甲、被子) 偏侧咀嚼习惯 面部发育不对称

Page 33: 咬合诱导

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被动咬合诱导( Passive denture guidan

e) :维持乳牙列的原型完美,使乳牙的替换顺利地进行,使恒牙列能完好正常地建立和发育。

• 间隙保持• 适时拔牙

Page 34: 咬合诱导

乳牙拔除的适应症乳牙拔除的适应症• 无法保留的乳牙1. 牙冠大部分破坏,呈残根状态,引起牙髓

和根尖周感染,不能治愈的患牙2. 根尖周病变较大的乳牙。 X片显示根尖周感染已破坏恒牙胚骨硬板

3. 牙髓感染致牙根吸收超过 1/2 以上的患牙 4. 乳牙外伤:半脱位、根折,挫入不能自行

萌出或影响恒牙胚5. 骨折线上不能治愈的乳牙

乳牙拔除和间隙管理乳牙拔除和间隙管理

Page 35: 咬合诱导

残根残根

Page 36: 咬合诱导

乳牙外伤乳牙外伤

Page 37: 咬合诱导

• 因咬合诱导需拔除的乳牙1. 滞留乳牙 2. 继承恒牙萌出位置异常的乳牙 • 其他 1. 诞生牙 2. 多生牙

乳牙拔除的适应症乳牙拔除的适应症乳牙拔除和间隙管理乳牙拔除和间隙管理

Page 38: 咬合诱导

间隙保持的意义 间隙保持的意义

当儿童牙齿早失后,应设计间隙保持器以防止邻牙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保证继承恒牙的萌出。

间隙管理或 被动咬合诱导

Page 39: 咬合诱导

间隙保持应考虑的因素 间隙保持应考虑的因素 • 恒牙胚有无缺失• 年龄和牙龄 • 恒牙胚发育情况 • 牙齿萌出的先后顺序 • 乳牙早失的部位 • 年轻恒牙的早失问题 • 骨量与牙量的关系

Page 40: 咬合诱导

间隙保持的设计 间隙保持的设计 • 保持近远中距离,防止对合牙过长,使

继承恒牙顺利萌出• 不妨碍牙齿的萌出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长• 不妨碍颌骨及牙弓的正常生长发育 • 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一个牙缺失则做丝圈式保持器,不能恢复咀嚼功能

Page 41: 咬合诱导

• 维持正常的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没有早接触

• 不引起邻牙龋坏或刺激牙周粘膜组织:保持器要易清洁。带环或全冠不能压迫牙龈:龈退缩不影响牙龈组织,适当伸展 0.5~ 1.0mm

• 不引起口腔不良习惯和心理问题

间隙保持的设计 间隙保持的设计

Page 42: 咬合诱导

• 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1. 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 2. 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3. 全冠式间隙保持器 4. 充填式间隙保持器

间隙保持的种类间隙保持的种类

Page 43: 咬合诱导

远中平面导板远中平面导板

丝圈式间隙保持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Page 44: 咬合诱导

• 固定式间隙保持器1. Nance 弓间隙保持器 2.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死舌弓)

间隙保持的种类间隙保持的种类

Page 45: 咬合诱导

• 活动功能式间隙保持器

间隙保持的种类间隙保持的种类

Page 46: 咬合诱导

• 丝圈式保持器:单侧单个牙缺失,双侧单个乳磨牙缺失,第一乳磨牙早失,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完全

• 全冠式保持器:单侧单个牙缺失,双侧单个乳磨牙缺失,第一乳磨牙早失,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完全

• 全冠式远中导板保持器:1.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未萌出, X-ray显示其近中已于龈下上方无骨板覆盖。

2.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不足

间隙保持器的适应症间隙保持器的适应症

Page 47: 咬合诱导

• 活动功能式保持器:1. 缺牙多于两个乳磨牙2. 双侧缺失多于一个乳磨牙3. 前牙缺失• 舌弓间隙保持器:(下颌舌弓,上颌 Nance

弓)1. 全口多个牙缺失2. 乳尖牙早失3. 两侧都存在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近期内

继承恒牙将萌出4. 活动功能保持器不合作者

间隙保持器的适应症间隙保持器的适应症

Page 48: 咬合诱导

• 适时拔牙 在牙列发育过程,即使是正常替换,由于乳牙与其后继恒牙的牙冠宽度不同,会发生正常范围的错位拥挤。

单侧切牙早期替换会产生正中线的偏位。

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

Page 49: 咬合诱导

主动咬合诱导( Active denture guidane) :在发育过程中早期发现牙列及咬合出现的异常,并给予及时阻断和治疗,又称预防矫正。

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

Page 50: 咬合诱导

• 开展间隙装置:推 6 向后• 混合牙列期的咬合调整:切缘(咬合面)、邻面削整法

• 异位萌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咬合异常的早期发现、阻断和早期治疗:反合

• 去除口腔不良习惯

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咬合诱导的处置计划

Page 51: 咬合诱导

反牙合牙合引起右下中切牙咬合创伤

Page 52: 咬合诱导

异位萌出 阻生异位萌出 阻生

Page 53: 咬合诱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