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31 日上午,荆州 5 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肺炎患者,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 从荆州市中 心医院隔离病房康复出院。 其中,61 岁的患者王 某是目前荆州市年龄最大的治愈者。当日,荆州共 6 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治愈出 院。 (视界网 潘路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 员邓一凡) “今晚,12名来自福建的贴 条工将抵达仙桃,投入医用防护服生 产!”131日,仙桃有关方面介绍,经 过连日从全国各地抢招,当地防护服 生产企业的熟练工人陆续到岗。 相比普通防护服,医用防护服生 产工序复杂。由于平时订单少,会做 的工人不多,熟练贴条工更是稀缺。 连日来, 仙桃为招揽熟练贴条工 挖空心思。除了在“湖北公共招聘网” 发布招工信息外,当地有关部门、乡镇 按图索骥,通过贴条机的设备供应商, 找到购置厂家,获取贴条工名单,然后 逐一打电话,诚邀对方来仙桃赶工。 仙桃企业通过老员工、 劳务公 司,高薪揽人。“为了召回工人,公司 为每位返岗工人发放1000元开工红 包。” 湖北富仕达无纺布制品有限公 司行政部长许竹君称,自己有多年的 贴条管理经验,临时上阵,兼职贴条 工。 对于愿意前来仙桃的贴条工,仙 桃政府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 派出 “直通车” 接送, 抵达后集中安置居 住。 截至130日,仙桃68家无纺布 企业开工复产, 复产企业占到半数, 口罩、防护服产能正在迅速恢复中。 母亲离世,奋战一线的公安县民警没见上最后一面—— “妈妈,您能理解我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通讯员 徐石泉 “妈妈,您能理解我的对不对?我 是一名老党员,抗击疫情,我必须带头 冲啊……130日,接过闪亮奖章看着母亲遗照马毅泣“妈妈,如果有来,我是做您的 儿子好好孝敬您。” 58 马毅是公安公安局斗 派出所民警春节期间,面对严峻 的疫情形势他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 知这坚守后,马毅84母亲因肋骨骨折导致器官衰竭卧病 床近月,生不能自理。妻子邱梅也是党员, 一直坚守派出户籍岗。白天马毅只好托照顾母亲晚上忙完赶到 马毅所社区里荆江广场是疫 情防难点和重点每日与社区 人员一到各小区、 门面开展宣 传巡查带头做到家家到、户户落。对 辖区两所定点院进重点守护,24轮流值守确保院秩。在的有效处发生一起因 疫情防护置不当发的纠纷(事)件正月初三下午,连续奋战三天 后,马毅准备将病重母亲从医回家照料两天万万没想到,在他还 赶到医接到医电话, 母亲 已因病逝世马毅短暂沉默后, 这个 双鬓渐白铁汉低头抽泣那声音 越大…… 130日, 荆州市公安派员公安公安局荆江社区警给马 毅颁三等功奖章和证书伙牌镇的“红马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沈君 杨阳 请大家不到外面子! 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128日, 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的者们身穿 “红马甲”,用手持喇叭拉式音响、车载广播等走村宣传防疫知识伙牌镇党委书记尚钰介绍, 自开 疫情防作以来,镇发23村(社区)270 多名党员部, 防疫者队伍织起郜营社区将“两封信”发放 入户 医生,我体温都常呢,您一 两三怪辛苦128日上 9时许,伙牌郜营社区社区医生丽萍来到村民李某家, 对李某温检测“我不辛苦,做疫情防,不能 有一点马。”何丽萍体温枪测试李某额温,“ 36.9摄氏度体温很续在家隔离没要出门。” 李某平时在汉市新洲一家123下午返乡 后, 通过电话一位发“晚上”。 朋友接到电话后,拒绝嘱咐在家自我隔离,然后通过电 向社区报告一情。”郜营社区 书记张义文介绍, 该社区了一份省指《 省农朋友 的一公开信 和襄阳市委市政府 市民的一,由发入 并张贴在各小区主要位置。 当前,该社区已经对23乡人员113日后返乡 人员的信息行了社区医生每 下午上门对相关人员及其家人测体温周家村每3天进行一次全覆 盖式消毒 128日上10时许, 伙牌党员带着的电 喷雾走进村民张某家中。 “您家的地面墙壁都 消毒放心,这个消毒水对人任何伤害。” 在打消张某疑虑 后,一一对张某家的客厅卧室厨房及庭院进消毒书记红全介绍, 该村两委讨论征求村民同后,27,每3消毒确保270户户户覆盖屋内 外无死角“做疫情防,一方面阻断染源禁止村民走亲访友群众性聚 会。一方面,也要消毒染扩散。” 红全,疫情发 生后, 该村23 迅速行动起 来,一时组宣传24轮流值守业的消毒设备, 吴明7出了家喷洒设备, 主动承担消毒喷雾次水约40 50 者们走村消毒,一天下换七八桶水“有是能为疫情防出一也值得。”金乐呵 隔离老人的7个日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通讯员 艾永晴 儿子媳被新型冠状 毒感染肺炎患,老隔离 在家。这个春节黄石西塞山小区吴群武张英华心。 体温天就解除131日上9社区生服务中心党书记时上 门,来了菜臺、一大白 “多, 不然道怎么 过来。”接过张英华婆婆说穿防护服、戴着口罩 目镜诚是位老人连通外 重要,不但消毒防疫、身体他们使机,儿子视频通话。 118日, 吴群武儿子湖赶来老人, 顺便顿饭125日, 正月一, 症状被送医后 ,后来,其爱吴夫妇,打牧羊 小区的平。老了“ 重点 ”对,不能、不能外出。 社区干8打电 位老人,“ 想要什么?” 吃什么蔬菜?” 后,由带进并把垃圾消毒出来。 左邻右舍怕?” 湖北日记者问邻“有一些恐 更多的是牵挂荣说毕竟是多年的老居, 不能面, 打电话给他们多的 是关心鼓励。” “相信政府,儿子媳妇很来的记者致张英华婆婆来的声音而柔大山里的“跑腿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周龙霞 董哥家的西送过来 了,出来取一。” 谢谢辛苦你。”129日中鹤峰潼泉村支书周新扶贫 刀班向书为返乡的家送鸡蛋面、面和洗衣粉品,门连连,在开公司的回到鹤峰老家后,便备,在 家自我隔离14 的医学观 村干部上门,得知他家生物资 缺,主动了“ 员”,购生 物资后送上门。 为全新型冠状毒感染 肺炎疫情防扶贫 尖刀班上门,导村民自我防 护时,发村民便村民们备了一长了, 不住。”127 日, 潼泉村支书周新元召集村两委 扶贫 尖刀班员商办法家商后,”,由包组干尖刀班汇总 一找人购,门的“ 员”送到群众家中。 ,当。“ 18负责25小春负责34 周新 负责 67 组向书 锐负 各位老乡理解支持,有物资需求联系小组负责人。” 息发到村民们点。“正心。”“ 便 了,辛苦村干部门。” 10组成的“ 潼泉尖刀 里响个村民组干部的需求信息。 送一包价钱行。” 腾申要带10。” 湖北日记者看到,131 日,13户村民购信息写满了一 页纸:曾超线,一包 米;谢道明舒纸尿裤4;郭衣粉2袋;谢,一袋米,一纸巾,一箱鸡蛋面,一衣粉 …… “平天要接到十几户村民物资的来电或微信信息。”扶贫 刀班向书介绍,为通镇的维修购员开车50日送到村里10 名党员和志后送门,每要忙到晚上10多。 7肝硬化谢耀兰村里为我送来救命药 。”周新元,被周新 拒绝前,22个社区和村”,解疫情期间村 需求孝感女孩在开封孤身不孤单—— “不会让湖北人寒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龚砚庆 张笑闻 备了一用品, 一会儿下什么需体温 怎么?”131下午河南公安工业派出在当地一家酒店,与女孩李视频体温一直正,每740准点报温度当地政 我送了面宝粥什么 对我照顾来, 123日从到开,打算陪男春节。不料因 疫情发在单位的防措施人无只好暂时入住酒店辖区酒店排时,得知这一情,迅速东郊备, 生防疫人 立即上门对健康得知其身体信,劝她地自我隔离踌躇:孤一人在酒店隔离,生着落怎么心, 我是一 家人,我来。”爽快用品用她帮 还给送来开生。 为防疫情,126日,开酒店全部业。 也已闭交通,返乡。“不会流落,不会北人爽立即酒店协李继续住宿酒店负责意,表示一人, 酒店供电、供、供系统来的在生关心129下午“不要只面,。” 了。” 番茄鸡蛋鱼香肉丝。当时,爽摇你吃了。” 131下午, 湖北日记者线1987年出生的8年,在电话中如果的情定也啊!‘谈鄂色变’,不。” 2020.2.1 星期六 主编:谢斌 版式:李曦 责校:祝朝晖 04 国网湖北直流运检公司119人坚守岗位—— “舍弃一家团圆,照亮万家灯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杨萍 欧阳雷 张康伟 湖北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肺炎的主战场, 也是全国电力 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能源枢纽、 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 湖北境内 7个换流站都肩负着跨区联网、 电力外送的重要使命。 负责守护这一全国电力枢纽 的,就是国网湖北直流运检公司。 疫情发生以来,119名公司职工坚 守岗位,全力保障供电。 停下回家的脚步 90后年轻职工挑起大梁 是国网湖北直所辖最偏远的一, 位于咸丰 乐山杉树园距恩施100人员、人员共19人,14人不到 30面对这场来的疫情, 纷纷返乡25的党员 26一时间向他们单,自己多做一让别人少冒险站站偏远少人员流动风险降。” 罗敏名普 员, 正值春节为疫情了回家的步伐他们怨言然放 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家,的是一家团圆照亮 的是灯火。” 设备稳定行,好他人, 多的医用电。” 安全负责宋宇连接川渝电网与中电网, 电网的安全稳定行, “我们这个 不能出奋斗在医线士争”。 连续四年驻站过节 武汉小伙舍小家为大家 大组滤波器控保主机,故障。” 127日上发出32奇闻风和同事们故障后, 召集近三员工 步骤行了详细所以培训,是8年的“老师傅”。 人, 业后配到,从站运维年前后一赶回,由于疫情无行。今,连续年在岗位上“在人来不了,我是一名 党员,必出。” 连续中, 的时和妻子视频通话。 不到老疫情道路封很可能一两个不到了, 不能陪她”,次跟妻子视频9 屏幕前, 时不时出一”的语气词不会话, 能从声和眼神与思等这忙完爸爸好好着手屏幕细语。“老婆你辛苦了, 长时不能你分担也要身体。” 朴素言语中, 的思 全省21个新建医疗点已送电 湖北日报讯(记者彭一苇、通讯员 祝科、付昕镜) 前,全些专门用于 抗击新型冠状毒感染肺炎的医加紧建设改造1 31 日从国网湖 北电,电部门全抢建建医 供电设,全5建医院和17 定点中,21家送电。 自疫情发生来, 国网湖北电供电, 共安1.7前直接在一线电人员 1654人、 应发电车66、 发电机29 ,为全152定点527 家发86 家防用品生产企业、221 他重要户保供电。 疫情防控期 ,全省约73 电, 中,50万户23 万户130日,湖北电网2249.920.86%电网行平,电党旗飘扬抗疫一线 荆州一天内 6 位患者治愈出院 特殊时刻 特别关爱 云梦一家 3 名医生同战一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谢庶麟 肖元玲 127日, 社区医生晓黎人,奋战云梦的防 线晓黎45云梦关镇 阳社区医生。除来,8下午5,一直息。“我每天要20多人,对 人是。 对不 的正常诊,对发人,联系 护车送定点。一的。” 晓黎妻子46云梦关医医生。连日来,一位医 ,派阳社区无从来人员,有无发人,宣传“我们两人每天要 查两三人。 餐常是方便面。” 25, 在湖北省第 B123日, 隽趁云梦 陪父过年。得知疫情返回工岗位。

“舍弃一家团圆,照亮万家灯火” · 1 月 31 日上午,荆州 5 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肺炎患者,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 从荆州市中 心医院隔离病房康复出院。

  • Upload
    others

  • View
    2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舍弃一家团圆,照亮万家灯火” · 1 月 31 日上午,荆州 5 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肺炎患者,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 从荆州市中 心医院隔离病房康复出院。

1 月 31 日上午,荆州 5 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 从荆州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康复出院。 其中,61 岁的患者王

某是目前荆州市年龄最大的治愈者。当日,荆州共有 6 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治愈出院。 (视界网 潘路 摄)

仙桃高薪抢招防护服生产熟练工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邓一凡)“今晚,12名来自福建的贴条工将抵达仙桃,投入医用防护服生产!”1月31日,仙桃有关方面介绍,经过连日从全国各地抢招,当地防护服生产企业的熟练工人陆续到岗。

相比普通防护服,医用防护服生产工序复杂。由于平时订单少,会做的工人不多,熟练贴条工更是稀缺。

连日来, 仙桃为招揽熟练贴条工挖空心思。除了在“湖北公共招聘网”发布招工信息外,当地有关部门、乡镇按图索骥,通过贴条机的设备供应商,找到购置厂家,获取贴条工名单,然后逐一打电话,诚邀对方来仙桃赶工。

仙桃企业通过老员工、 劳务公司,高薪揽人。“为了召回工人,公司为每位返岗工人发放1000元开工红包。” 湖北富仕达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行政部长许竹君称,自己有多年的贴条管理经验,临时上阵,兼职贴条工。

对于愿意前来仙桃的贴条工,仙桃政府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 派出“直通车” 接送, 抵达后集中安置居住。

截至1月30日,仙桃68家无纺布企业开工复产, 复产企业占到半数,口罩、防护服产能正在迅速恢复中。

母亲离世,奋战一线的公安县民警没见上最后一面———

“妈妈,您能理解我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通讯员 徐石泉

“妈妈, 您能理解我的对不对?我是一名老党员,抗击疫情,我必须带头向前冲啊……”1月30日,接过闪亮的奖章, 看着母亲的遗照, 马毅泣不成声,“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是做您的儿子,好好地孝敬您。”

58岁的马毅是公安县公安局斗湖堤派出所民警。春节期间,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 他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

控工作。殊不知这坚守的背后,马毅84岁

的母亲因肋骨骨折导致器官衰竭卧病在床近一个月,生活不能自理。同为警察的妻子邱梅也是党员, 一直坚守在派出所的户籍岗。白天,马毅只好托人照顾母亲, 只有等晚上忙完后再赶到医院。

马毅所管社区里的荆江广场是疫

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 他每日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各小区、 门面开展宣传巡查,带头做到家家到、户户落。对辖区两所定点医院进行重点守护,参与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医院秩序稳定。在他的有效处置下,未发生一起因疫情防护处置不当引发的纠纷、案(事)件。

正月初三的下午,连续奋战三天

后,马毅准备将病重的母亲从医院接回家照料两天。万万没想到,在他还未赶到医院,就接到医院电话,母亲已因病逝世。马毅短暂沉默后,这个双鬓渐白的铁汉,低头抽泣,那声音越来越大……

1月30日, 荆州市公安局派员赴公安县公安局荆江社区警务室, 给马毅颁发个人三等功奖章和证书。

伙牌镇的“红马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沈君 杨阳

“请大家不要到外面互相串门子!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1月28日, 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的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用手持喇叭、手拉式音响、车载广播等方式,走村入组宣传防疫知识。

伙牌镇党委书记尚钰介绍,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该镇发动23个村(社区)的27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起一支防疫志愿者队伍, 织起群防群控网络。

郜营社区将“两封信”发放入户

“何医生,我体温都正常呢,您一天跑两三次, 怪辛苦的!”1月28日上午9时许,伙牌镇郜营社区社区医生何丽萍来到村民李某家, 对李某进行体温检测。

“我不辛苦,做好疫情防控,不能有一点马虎。”何丽萍用体温枪测试了

李某的额温,“36.9摄氏度, 体温很正常,你们继续在家隔离,没要紧事不要出门。”

李某平时在武汉市新洲区一家餐馆工作,1月23日下午,他从武汉返乡后, 通过电话约一位发小“晚上聚一聚”。

“他的朋友接到电话后,拒绝了约请,嘱咐他在家自我隔离,然后通过电话向社区报告了这一情况。”郜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义文介绍, 该社区打印了一千多份省防指《给全省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和襄阳市委市政府《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由志愿者分发入户,并张贴在各小区的主要位置。

当前,该社区已经对23名武汉返

乡人员及1月13日后去过武汉又返乡人员的信息进行了登记, 社区医生每天上下午上门对相关人员及其家人检测体温。

周家村每3天进行一次全覆盖式消毒

1月28日上午10时许, 伙牌镇周家村党员志愿者黄国金带着家里的电动喷雾,走进村民张某家中。

“您家所有房间的地面和墙壁都需要消毒,请放心,这个消毒水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在打消张某的疑虑后,黄国金开始一一对张某家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及庭院进行消毒。

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刘红全介绍,该村两委经讨论, 并在征求村民同意后,决定从27日起,每3天入户消毒一次,确保全村270户户户全覆盖、屋内屋外无死角。

“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要阻断传染源, 禁止村民走亲访友和群众性聚会。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消毒工作,控制病毒传染扩散。” 刘红全说,疫情发生后, 该村23名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入村入组宣传,并在路口24小时轮流值守。

因为没有专业的消毒设备, 黄国金、吴明福等7名志愿者拿出了家里的农用喷洒设备, 并主动承担起消毒工作。

喷雾器每加一次水约有40至50斤,志愿者们走村入户消毒,一天下来要换七八桶水。

“有点累,但是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点力, 再累也值得。”黄国金乐呵呵地说。

隔离老人的7个日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通讯员 艾永晴

儿子、 儿媳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老两口隔离在家。这个春节,黄石市西塞山区牧羊湖小区的吴群武、 张英华过得有点揪心。

“体温正常,明天就可以解除隔离!”1月31日上午9点,澄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肖诚准时上门,还捎来了两把红菜臺、一颗大白菜。“多亏了你, 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接过菜,张英华婆婆说。

这些天,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肖诚是两位老人连通外界的重要通道,不但消毒防疫、检查身体,还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跟儿子视频通话。

事情源自1月18日, 吴群武的儿子从花湖赶来看望老人, 顺便一起吃了顿饭。1月25日, 正月初一,

小吴因发烧、 干咳等症状被送医后确诊,后来,其爱人也被确诊。

小吴夫妇的确诊,打破了牧羊湖小区的平静。老两口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不能下楼、不能外出。社区干部孙志荣每天上午8点打电话问两位老人,“想要买点什么?”

“想吃什么蔬菜?”买好之后,由肖诚带进去,并把生活垃圾消毒后再带出来。

“左邻右舍怕不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问邻居孙志荣。“有一些恐惧, 但更多的是牵挂!” 孙志荣说,

“毕竟是多年的老邻居, 不能见面,但经常打电话给他们, 说得最多的还是关心和鼓励。”

“相信政府,儿子媳妇很快会好起来的!” 记者致电张英华婆婆,传来的声音平静而柔和。

大山里的“跑腿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周龙霞

“董哥,你家的东西给你送过来了,你出来取一下。”“谢谢,辛苦你们跑一趟。”1月29日中午,鹤峰县五里乡潼泉村支书周新元和驻村扶贫“尖刀班”班长向书锐为返乡的董道委一家送去鸡蛋面、面粉和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董道委隔着门连连道谢。

腊月底, 在武汉开公司的董道委回到鹤峰老家后,便作了报备,在家自我隔离, 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村干部上门,得知他家生活物资紧缺,主动当起了“跑腿员”,代购生活物资后送上门。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五里乡所有道路均已管控。驻村扶贫“尖刀班”成员挨家挨户上门,劝导村民做好自我防护时,发现部分村民生活不便。

“村民们虽然准备了一些年货,但时间长了, 还是扛不住。”1月27日, 潼泉村支书周新元召集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尖刀班”成员商讨解决办法,大家商量后,决定设立“跑腿队”,由包组干部登记、尖刀班汇总后统一找人采购,再由专门的“跑腿员”送到群众家中。

当天决定, 当天行动。“1、8组张少华负责,2、5组康小春负责,3、4组周新元负责,6、7组向书锐负责。 请各位父老乡亲理解并支持工

作, 有物资需求的请联系各小组的负责人。” 消息发到村微信群里,受到村民们点赞。“正愁没米没油吃,这一举动暖心。”“大家以后就方便了,辛苦村干部门啦。”

当天,10人组成的“潼泉村尖刀班”微信群里响个不停,都是村民发给包组干部的需求信息。“王真海要求帮送一包米, 价钱不定, 好吃就行。”“刘腾申要带颈复康颗粒10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1月31日,13户村民的采购信息写满了一页纸:曾超,苹果充电线一根,一包米;谢道明,宝乐舒纸尿裤4包;郭志之,洗衣粉2袋;谢子贵,一袋米,一袋维达纸巾,一箱鸡蛋面,一盒洗衣粉……“平均每天要接到十几户村民购买物资的来电或微信信息。”扶贫“尖刀班”班长向书锐介绍,因为通往集镇的大路维修, 采购员需开车50多公里到县城购买,次日送到村里,10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随后送货上门,每天甚至要忙到晚上10点多。

7组肝硬化患者谢耀兰得到药物后说,“感谢村里为我送来救命药啊。”他强塞车费给周新元,被周新元委婉拒绝。

目前,五里乡22个社区和村全部成立“跑腿队”,解决疫情期间村民生活需求难题。

孝感女孩在开封孤身不孤单———

“不会让湖北人寒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龚砚庆 张笑闻

“刚给你准备了一点生活用品,你看一下,还有水果,你一会儿下来拿啊。还有什么需要跟我说啊。体温怎么样?”1月31日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公安分局工业派出所副所长李爽在当地一家酒店前台, 与孝感女孩小李视频聊天。

“体温一直正常, 每天早上7时40分我都准点报温度。你们当地政府刚给我送了面和八宝粥, 没什么别的需要,你们对我太照顾了!”

原来, 小李于1月23日从孝感到开封,打算陪男友过春节。不料因疫情发展, 男友所在单位已采取严格的防控管控措施,两人无法相见,小李只好暂时入住酒店。

第二天, 李爽在辖区酒店排查时,得知这一情况,迅速向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东郊乡报备, 卫生防疫人员立即上门对小李进行健康检查。得知其身体无恙, 李爽马上添加小李的微信,劝她就地自我隔离。小李很踌躇:孤身一人在酒店隔离,生活无着落怎么办?“别担心, 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我来帮你解决。”李爽

爽快地说。小李生活用品用完,她帮着去超市买, 还给她送来开封特产花生。

为防控疫情,1月26日,开封市所有酒店全部暂停营业。 此时孝感也已封闭交通,小李无法返乡。她再次向李爽求助。

“不会让你流落街头,不会让湖北人寒心!” 李爽立即和酒店协商让小李继续住宿。酒店负责人杨建伟马上同意,并表示,尽管只住小李一人,但酒店供电、供水、供暖等系统不停。

接下来的几天, 李爽在生活上不断关心小李。1月29日下午, 李爽叮嘱小李“不要只吃泡面,想吃啥跟我说。”“想吃米饭, 但外卖都停了。”李爽马上蒸了米饭、炒了番茄鸡蛋和鱼香肉丝给她送去。当小李提出要付饭钱时,李爽摇头:“姐请你吃了。”

1月31日下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连线李爽。1987年出生的她工作8年,她在电话中说:“咱们都是同胞,如果你遇到她这样的情况,你肯定也会帮啊!与其‘谈鄂色变’,不如力所能及地伸出手。”

2020.2.1�星期六主编:谢斌 版式:李曦 责校:祝朝晖04

国网湖北直流运检公司119人坚守岗位———

“舍弃一家团圆,照亮万家灯火”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杨萍 欧阳雷 张康伟

湖北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 也是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能源枢纽、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 湖北境内的7个换流站都肩负着跨区联网、电力外送的重要使命。

负责守护这一全国电力枢纽的,就是国网湖北直流运检公司。疫情发生以来,119名公司职工坚守岗位,全力保障供电。

停下回家的脚步90后年轻职工挑起大梁

施州换流站是国网湖北直流运检公司所辖最偏远的一座换流站, 位于咸丰县高乐山镇杉树园村, 距恩施州城区约100公里车程。 目前施州换流站内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共19人,其中14人不到30岁。

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这些年轻人纷纷放弃返乡团聚。25岁的党员周菁、26岁的团员李瑶, 第一时间向上级申请长期留守站内。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多做一些,让别人少冒险。“施州

站站址偏远,留站值班可减少人员流动,将风险降至最低。”

罗敏、 王洛是施州换流站的两名普通值班员, 正值春节却又因为疫情而延缓了回家的步伐,他们毫无怨言,毅然放下行囊, 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舍小家才有大家,舍弃的是一家团圆,照亮的是万家灯火。”

“保护好站内设备稳定运行,就是保护好他人, 越来越多的医院需要用电。”施州换流站安全第一负责人宋宇说。换流站连接着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 决定着跨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这个环节不能出错, 要为奋斗在医治一线的战士争取动力与光明”。

连续四年驻站过节武汉小伙舍小家为大家

“第一大组交流滤波器控保主机,危机故障告警。” 1月27日上午,龙泉换流站里发出警报。32岁的运行值班员段施奇闻风而动,和同事们一起排除故障。事后, 他又召集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们, 结合事故处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之所以由段施奇进行培训,是因为他是已工作8年的“老师傅”。

段施奇是武汉人, 毕业后分配到龙泉换流站,从事换流站运维工作。原本打算上完年前最后一个班就赶回武汉的他,由于疫情无法成行。迄今,他连续四年在岗位上度过大年三十。“在这种特殊时期,其他人来不了站里换班,我是一名党员,必须挺身而出。”

连续值班中, 段施奇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妻子、 女儿视频通话。“十天半个月见不到老婆孩子是常事, 这次疫情严重,道路封锁,很可能一两个月见不到她们了, 小孩子生病了也不能去陪她”,段

施奇说。每次跟妻子视频,9个月大的女儿

总是蹭到手机屏幕前, 时不时叫出一声听着像“爸”的语气词,虽然小孩不会说话, 但他能从小孩子的叫声和眼神中感受到她对父亲的需要与思念。

“等这段忙完, 爸爸就休个年假来陪你好好玩几天哈!”段施奇对着手机屏幕轻声细语道。“老婆你也辛苦了,这么长时间不能帮你分担,你也要注意身体。”朴素的言语中,透着无尽的思念。

全省21个新建医疗点已送电湖北日报讯(记者彭一苇、通讯员

祝科、付昕镜)目前,全省一些专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疗点正在加紧建设或改造。1月31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 电力部门全力抢建新建医疗点供电设施, 全省5家新建医院和17家定点医院中,已有21家送电。

自疫情发生以来, 国网湖北电力全力保障可靠供电, 共安排1.7万人值守, 目前直接在一线蹲守的保电人员

1654人、 应急发电车66台、 发电机29台,为全省152家定点医院、527家发热门诊、86家防控用品生产企业、221家其他重要用户保障供电。 疫情防控期间, 全省约73万用户欠费未停电,其中,武汉约50万户,其他地市合计约23万户。

据统计,1月30日,湖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2249.9万千瓦,同比减少20.86%,电网运行平稳,电力电量平衡有余。

党旗飘扬抗疫一线

荆州一天内 6位患者治愈出院

特殊时刻 特别关爱

云梦一家 3名医生同战一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谢庶麟 肖元玲

1月27日, 社区医生张晓黎一家三人,分别奋战在云梦、武汉的防控一线。

张晓黎,45岁, 云梦县城关镇曲阳社区门诊医生。除夕以来,他每天8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一直没有休息。“我每天要接诊20多人,对病人是否发烧作出初步排查。 对不发烧的正常诊疗,对发烧病人,联系救护车送定点医疗机构。 一般每天都会查出四五个发烧的。”

张晓黎妻子曾琴,46岁, 云梦县城关医院医生。连日来,她和另一位医生被编成一组, 派驻曲阳社区排查有无从武汉归来人员,有无发热病人,并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我们两人每天要检查两三百人。午餐常是方便面。”

女儿文隽,25岁, 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上班。

1月23日, 文隽趁放假回云梦陪父母过年。得知武汉疫情告急,主动返回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