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20 8 30 日 星期日 7 7 本版责编: 王佳可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式设计: 蔡华伟 不久前,意大利汉学家毕罗借助网 络平台在云端为书法爱好者们做了一期 题为《书法史研究与文史研究:以〈集王 圣教序〉为中心》的讲座,反响热烈。自 年初从上海返意以来,毕罗已经在意大 利南部城市、老家奥斯图尼生活近半 年。我见到毕罗时,他正在老家的房子 里过着每天写论文、校书样、练习两三个 小时书法的惬意日子。 “在中国也有一位达 · 芬奇” 如果只闻其声,人们可能意识不到 毕罗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标准流畅,还 夹杂着些许儿话音。他的名字“毕罗”则 取自《庄子》,《庄子 · 天下》中有言:“万物 毕罗,莫足以归。”足见他对中国文化的 热爱与熟悉。 毕罗出生于 1977 年,爱上中国书法 时,他还是 20 岁出头的小伙子。“我对汉 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汉语非常有魅 力,我至今依然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汉语 教材《现代汉语教程》,上面的字体除了 黑体、宋体还有楷体,对话的部分是楷 体。楷体太漂亮了,我当时就对中国书 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6 年高中毕 业后,毕罗进入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学习 汉语,第一次与汉字亲密接触。 1999 年底,正在读大学的毕罗认识 了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书法老师。 “从那会儿开始,我一边做研究一边坚持 练毛笔字。直到现在,那位老师还在指 导我研习书法。”随后,毕罗来到中国,在 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并 前往浙江大学进修。2007 年,他获得那 不勒斯东方大学的中文博士学位。博士 毕业后,毕罗曾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担 任研究员,执教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中 国文学史等课程。为研究中国书法,他 一年中的很多时间都在中国度过。 毕罗逛遍了北京和杭州的大街小 巷,他喜欢和热情淳朴的中国人聊上几 句。“汉学研究需要厚积薄发,对中国传 统文化入门的过程很长。上世纪 90 代末,大家都没有手机,电脑也尚未普 及,正因此,我很幸运地和中国百姓有了 更多零距离接触,对中国传统和风俗习 惯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认识。”毕罗说, 1998 年,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的西土城有 条小月河,很多人在河边摆摊卖旧书,五 花八门,非常便宜,他在那购买了很多字 帖。毕罗一边回忆,一边感叹练习书法 是一个不断学习、沉淀、提高的过程。 毕罗对王羲之情有独钟,他说:“我 要把中国书法介绍给全世界的人,王羲 之是一个代表,不了解他是万万不行 的。王羲之的书法令人叹为观止,值得 全世界关注研究。我经常会跟我妈妈 说,在中国也有一位达 · 芬奇,比意大利 的达·芬奇还要早一千多年,他叫王羲 之。” 6 月,毕罗首部用中文完成的作品 《尊右军以翼圣教》出版,收获不少好 评。谈及撰写此书的初衷,毕罗说:“《尊 右 军 以 翼 圣 教》研 究 的 是《集 王 圣 教 序》。它源自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 教序》,由僧侣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 字,于唐咸亨三年刻制成碑,不但是现存 最早集字而成的书法作品,还是中国和 东亚历代集字碑的开端。”眼下,毕罗正 专注于将王羲之的《兰亭诗集》翻译成意 大利语,“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家都 会喜欢上王羲之”。 每天晚上,毕罗都喜欢打开昏黄的 小灯,在安静的屋子里写字。他说自己 喜欢写小字,“我喜欢写毛笔字,这是全 世界民众都可以修习的艺术”。 “增进中西方文化交 流是我一直关注并从事的 工作” 作为研究中国书法的西方人,毕罗 对中西文化交流充满期待。“我将中国学 者张天弓对书法术语的简释翻译成英 文,出版了《中国书法主要术语的释读与 研究》一书,希望能进一步加强西方与中 国书法和文化交流。书法是中国代表性 艺术,值得西方了解和品鉴。”毕罗介绍, “我研究汉学,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我 一直关注并从事的工作。” 毕罗说:“从 4 世纪到 7 世纪,中国出 现了各种有深远影响力的书法作品,不 论是普通人的作品还是名家手笔,都充 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些书法创作是当 时文人毕生修养的成果,对生活节奏快、 被眼花缭乱的视觉符号包围的现代人来 说,值得去反思和学习。”在毕罗眼中,古 代中国书法能够让今天的人们注意到, 人类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对简练的视觉符 号和动感十足的艺术创作造诣颇深,他 认为,书法是受西方影响较小、能原汁原 味保存至今的文化形态。 在给学生上书法课时,毕罗发现,有 些学生对于中国书法的兴趣仅仅停留在 汉字的“漂亮”之上。他说:“练习书法不 能只凭一时的兴趣,需要一个努力投入、 由浅至深的练习过程。书法是汉字艺 术,更是悠久文化的产物,它不仅是文字 符号,在它背后是一个文化体系。在西 方学术界,包括汉学界在内,对书法的了 解和研究几乎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在 毕罗看来,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还有相 当长的路要走。 毕罗非常喜欢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 的一句话:“意在笔先”。“这句话告诉我 们一个道理,每次行动成功与否,都取决 于起初的‘意’,而实现这个最初之‘意’, 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行。 研习中国书法,传播中国文化,就是这样 的一个过程。” 毕罗所著意大利语书籍《李 白,其人其诗》。 毕罗所著汉语书籍《尊右军以 翼圣教》。 毕罗书写的陆游诗作《北窗闲 咏》选段。 毕罗。 毕罗所著英语书籍《孙过庭书 谱研究》。 毕罗供图 下图: 意大利奥斯图尼一景。 影像中国 意大利汉学家毕罗 “我对汉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 印象派画家试图捕捉大自然中的飞 逝瞬间,用微小的、轻敷的、甚至是模糊的 笔触来作画。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光线 被分解成色彩的斑点,创造出运动和流动 的感觉。到处是光影,一切都在闪烁。 音乐家从视觉艺术中找到灵感,其 中作曲家克劳德 · 德彪西的作品最为恰 切地展示了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 德彪西创作于 1892 1894 年间的管 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开创了一个 音乐审美的全新世界,成为音乐史上的杰 作。这部作品根据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 拉美的同名诗作谱写而成,将富于暗示的 语言运用于古希腊神话题材之中。 “让我的笛声弥漫丛林, 只有风儿把声音散入淅沥的霖雨 之前, 从玲珑的笛管中喷出, 在不被涟漪搅扰的天边, 那充满灵感的嘹亮而恬静的笛声, 响彻行云。” 与美少年纳喀索斯自恋成痴而形容 枯槁不同,牧神自由随性,是颇具创造力 的音乐家,擅长吹奏排箫。他经常藏匿于 山林树丛之中,追逐林泽仙女。这是一个 快乐的森林,香气飘逸,溪水长流,树木、 花草、果子似乎都在童话中生长。音乐中 如诗如画的场景通过乐器的不同音色进 行描绘。独奏长笛吹奏一段起伏的旋律 线,似梦非梦;快速的半音化主题犹如一 条蜿蜒的自然曲线,由单簧管和长笛先后 演奏,似被镶嵌上阿拉伯风格的纤细花 饰;木管用来演绎偏浪漫主义风格的主 题,弦乐器则在后面平静地闪烁着,竖琴 的滑奏仿佛一道美丽的彩虹;小提琴轻轻 震动的泛音,发出一种宛若鹅卵石在溪水 之中光影变化的音效。牧神打盹入梦,仙 女们在林间嬉戏,在绿意中舞蹈。整部作 品具有象征主义的颓废之美与暗示之美。 当德彪西遇见马拉美,林泽仙女们 在牧神午后梦境中留下的影,成为音乐 史上的经典。1912 年,著名舞蹈家尼金 斯基演绎的芭蕾舞剧《牧神午后》在巴黎 上演,他扮演的牧神心里种着玫瑰,如羚 羊般起跳,在空中短暂停留,再如雪花一 样轻轻落下。尼金斯基以现代线条塑 形,犹如“空中火焰”似的优美舞姿迅速 点燃观众的热情。《牧神午后》以崭新的 芭蕾语言成为现代芭蕾的先声。 “星辰大海”“诗和远方”令理想主义 者念念不忘。月光与大海都是永恒之 物,人类从古至今都会寄情于大自然长 存之物,所谓观沧海之瀚而感日月之行, 登高山之巅而知崇高之意。一百多年前 的印象派艺术家也是如此,德彪西便为 月光和大海谱写了迷离的钢琴曲《月光》 和变幻的交响诗《大海》。 明月悬于咫尺天涯处,有着不可企及 的美。它发散出无与伦比的清辉,温柔了 整个烟波浩渺的天际。《月光》延续着德彪 西的音乐理念,融东方奇异的元素于歌唱 性乐句与分解和弦的配合之中,呈现出月 色之下竹林疏影、青阶闲露的宁静色彩。 在音乐启示下,我们观望云中的月亮,既 能体验浪漫主义式的临月浩歌,也可赏玩 印象主义式的月色倾城。在后印象主义 派画家梵 · 高的名作《星空》中,星辰和月 亮呈现为一圈圈的明亮圆环,处在漩涡中 的天体彼此之间似乎也在移动。一切都 在运动、都在闪烁、都在变化。这是梵 · 迷恋着的法国南部夜空,也是一曲《月光》 可令人抵达之境。 “自由的人,你将永远歌唱大海”。 德彪西曾对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过这样 的话。德彪西对大海充满了向往与眷 恋,他有着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敏锐,说自 己有时从灌木深处嗅到大海的气味。在 交响诗《大海》中,德彪西将他景仰的英 国画家透纳的海上风景,与日本画家葛 饰北斋的海浪图中展示的大自然的丰富 素材凝结为音响,以音符重构出一幅壮 丽的海景图。作曲家用独特的音乐语言 描绘出大海的景象,比如配器的冲突感、 弦乐组反复的由低至高的颤音、和声的 大胆运用与主题动机的戛然而止,都构 成了整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意境。葛饰北 斋名作《神奈川冲浪里》,后来也成为德 彪西《大海》的唱片封面。 印象主义之风拂过音乐湖泊,使乐符 有了妩媚姿态。正如马拉美关于印象主 义音乐所说:“我从没有期待过像这样的 音乐。它延伸了我诗歌中的情感,它比色 彩更有激情地画出了诗歌中的景色。” 图为德彪西钢琴曲《月光》唱片封面。 资料图片 德彪西的音乐理念 莫敏妮 阔别已久,大银幕再次亮起。影 院复工数周,全国单日票房节节攀升, 影迷们的热情使电影院成为火热夏日 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细细数来,上 映的影片类型各异,有期待已久的新 片,也有《星际穿越》《哈利 · 波特与魔 法石》等曾经热映的佳作。 其实,经典电影重映,并非新鲜事, 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 掀起重映热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赎》 《辛德勒的名单》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银 幕,《千与千寻》《海上钢琴师》也曾再度 于国内收获不错的票房。人们不禁要 问,旧片重映,观众为何依旧买账? 重温一部熟悉的电影,如同与知 心老友久别重逢。灯光暗下,配乐响 起,陪伴我们走过一段人生的角色出 现在画面中。我们会心一笑,感慨“青 春回来了”。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 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 申克的救赎》中坚守希望与信念的主 人公安迪激励了许多身处困境之中的 人;《千与千寻》让人们笃信真诚与勇 敢的力量;《海上钢琴师》则探讨人如 何在面临选择时不再迷失,如何在有 限空间里创造无限可能……在那些观 照现实的电影佳作中,人们成长路上 的迷惘与困惑,仿佛总能在光影中找 到答案。电影中的角色如同知己般答 疑解惑,涤荡观者的心灵。 这是一次对自己的凝视。看过的 电影成为人生旅途中的烙印,重温时 如同看到稚嫩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 摸索人生的旅程。同样的语境,因阅 历的积累读出了更丰富的层次和深 意。跳出对情节不如人意的长吁短 叹,我们更加关注影片的深层内涵。 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一个 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 发现青少年时代我们读过的最重要作 品。重温老电影,如同自我回顾与审 视,在不经意间收获成长。 这也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无法 复制的时代背景与人物抉择,让老电 影承载历史的厚重,体现出不同时期 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今年,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之际,《美丽 人生》在国内重映。独特的时间节点, 赋予影片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新技术日臻完善,老片也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在上个世纪,电影大多 用胶片拍摄,易磨损,并会随时间的流 逝而褪色失真。《美丽人生》和《海上钢 琴师》在上映时修复至 4K 分辨率,让观 众更易欣赏到精彩细节。还记得第一 次看《泰坦尼克号》是在临时搭建的露 天剧场,而 2012 年重映时的 3D 版《泰 坦尼克号》更加震撼, 3D 技术的应用令 观众犹如置身那艘即将沉没的巨轮,仿 佛与杰克和露丝一同面临生死选择。 超大银幕的震撼视觉,杜比全景声的立 体声效……种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令我 们感谢技术进步为电影行业带来的革 新。自 2004 年起,戛纳国际电影节设置 了“戛纳经典”单元,让今天的影迷通过 技术修复,重新感受老电影的永恒魅力。 在许多事情都可以“云上”进行的 时代,走进电影院似乎成为一项颇具仪 式感的事情。观者耳边响起的不再是 日常生活的喧嚣嘈杂,而是隽永的配乐 和流畅的对白。没有了“乱花渐欲迷人 眼”的纷繁缭乱,黑暗中闪烁的银幕成 为唯一焦点。看电影,令我们有机会在 专属的时段中或回忆或思考一下人 生。而在电影院这一公共空间与他人 一同观影,一同为影中人或开怀大笑或 纵情流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也在 无声传递。 走过 125 年,电影依然是一门年 轻的艺术。新片层出不穷,拍摄题材 屡屡拓宽,让我们对未来更繁荣的电 影市场充满期待。岁月流逝,光影流 转,新技术更新迭代,老电影却始终在 我们心中有着一席之地。也许胶片会 因时光磨蚀而褪色,但经典佳作曾经 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却不会褪色。 那是一幢矗立在浓郁绿荫之中的 二层小楼,一座人文小屋,一座文学小 屋。树木亭亭如盖,小楼后面有一扇绿 色的门,通往门前那条幽静的绿径,小 径旁是绿色的围栏。绿意片片,难怪巴 尔扎克把这幢小屋称为“绿色的小岛”。 我走近这座“小岛”,首先映入眼 帘的是小花园中巴尔扎克的半身塑 像:舒展的眉毛、宽厚的肩膀和浓密的 垂发,显示着他的气质、思路和智慧。 这里便是巴尔扎克的故居,进入其中, 作家笔下《人间喜剧》中一个个鲜活的 人物仿若浮现眼前。 走进小楼,墙上挂满巴尔扎克的画 像。墙边的玻璃柜里摆放着几幅漫画 像和《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像。漫画中 除了巴尔扎克,还有拉马丁、雨果、乔 · 桑和缪塞等法国同时代作家。室内 的另一个玻璃柜里摆放着两根手杖、一 条带子和一件背心,都是巴尔扎克的遗 物。再往里走是会客室,穿过一条窄短 的通道,便来到巴尔扎克的书房。1840 年到 1847 年间,他在这里住了 7 年,并 在此完成了《人间喜剧》的部分创作。 如今,这里仍保存着巴尔扎克写作时的 长方书桌和靠背沙发椅。那是一张不 大的书桌,巴尔扎克对它倾注了最深沉 的爱。书桌上有两只铜手模,按照作家 的手原比例铸成,以纪念巴尔扎克用这 双手写出了传世作品《人间喜剧》。这 是一个奇妙的构思,表达了后人对创作 出杰出巨著之“巨手”的崇敬。 这张书桌见证了巴尔扎克的勤奋 与毅力。在这张书桌前,人们仿佛看 到巴尔扎克伏在案前奋笔疾书,伴着 摇曳的灯烛,向着寂静搜寻各类词句, 向着黑暗探求种种思想。他不停地写 着,一幕幕、一场场,一个个形形色色 的戏剧和人物,在他的笔下显现、丰 满、活跃起来。 书桌上摆放的咖啡壶和暖炉是巴 尔扎克写作时不可缺少的伴侣,每当 疲困袭来,他就喝一杯浓咖啡,再继续 写作。“咖啡是巴尔扎克再开动机器使 用的黑油”。大量咖啡加快了巴尔扎 克创作的进度,也损坏了他的健康。 为了改写《高老头》的前半部分,他持 续工作了半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 时。巴尔扎克在“绿色的小岛”上度过 的每个夜晚都笔下生花,导演着一幕 幕真实喧嚣的人间喜剧。 一部《人间喜剧》包括 91 部小说, 塑造了 2400 多个有形象、有灵魂的人 物,是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缩影, 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我所写的是整个 社会的历史。我经常仅仅用这一句话 来表达我的计划:一代人就是一出有 四五千个突出人物的戏剧。这出戏剧 就是我的书。” 1842 年,他在《人间喜 剧》的序言中将作品分为《风俗研究》 《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其中 《风 俗 研 究》又 分 为《私 人 生 活 场 景》 《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 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 生活场景》,这是《人间喜剧》的主体。 我读过《欧也妮 · 葛朗台》和《高老头》,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欧也妮 · 葛朗 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 产阶级暴发户形象;而《高老头》充满 艺术魅力,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 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巴尔扎克在艺 术上颇具独创性,精细入微、生动逼真 的环境描写,细致、敏锐和深刻的人物 塑造,小说结构、故事叙述都匠心独 运,特色鲜明。行文如滔滔江水,气势 浑厚。 在“绿色的小岛”的陈列室里展示 着巴尔扎克的创作历程,其中有一串 数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827 年到 1848 年间,巴尔扎克发表了 97 部作 品,共 10816 页。而这些卷帙浩繁的 作品,足见他在创作上的勤勉。 小楼楼下是巴尔扎克图书馆,收 藏了巴尔扎克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书 籍,其中也有《高老头》《欧也妮 · 葛朗 台》《农民》《幻灭》等作品的中文译本。 当我步出这令人难忘的“绿色的 小岛”时,浓浓的绿意包裹着我,那是 象征生命、灵感、勤奋的绿意。巴尔扎 克就是在这浓浓绿意中留下了再现法 19 世纪上半叶历史的《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故居里的书桌

“我对汉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 老电影的魅力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30/07/rmrb...2007/08/30  ·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7 国际副刊 本版责编:王佳可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我对汉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 老电影的魅力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30/07/rmrb...2007/08/30  ·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7 国际副刊 本版责编:王佳可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20年 8月 30日 星期日 77

本版责编:王佳可 王 迪 杨 一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版式设计:蔡华伟

不久前,意大利汉学家毕罗借助网

络平台在云端为书法爱好者们做了一期

题为《书法史研究与文史研究:以〈集王

圣教序〉为中心》的讲座,反响热烈。自

年初从上海返意以来,毕罗已经在意大

利 南 部 城 市 、老 家 奥 斯 图 尼 生 活 近 半

年。我见到毕罗时,他正在老家的房子

里过着每天写论文、校书样、练习两三个

小时书法的惬意日子。

“在中国也有一位达·芬奇”

如果只闻其声,人们可能意识不到

毕罗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标准流畅,还

夹杂着些许儿话音。他的名字“毕罗”则

取自《庄子》,《庄子·天下》中有言:“万物

毕罗,莫足以归。”足见他对中国文化的

热爱与熟悉。

毕罗出生于 1977 年,爱上中国书法

时,他还是 20 岁出头的小伙子。“我对汉

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汉语非常有魅

力,我至今依然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汉语

教材《现代汉语教程》,上面的字体除了

黑体、宋体还有楷体,对话的部分是楷

体。楷体太漂亮了,我当时就对中国书

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 年高中毕

业后,毕罗进入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学习

汉语,第一次与汉字亲密接触。

1999 年底,正在读大学的毕罗认识

了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书法老师。

“从那会儿开始,我一边做研究一边坚持

练毛笔字。直到现在,那位老师还在指

导我研习书法。”随后,毕罗来到中国,在

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并

前往浙江大学进修。2007 年,他获得那

不勒斯东方大学的中文博士学位。博士

毕业后,毕罗曾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担

任研究员,执教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中

国文学史等课程。为研究中国书法,他

一年中的很多时间都在中国度过。

毕罗逛遍了北京和杭州的大街小

巷,他喜欢和热情淳朴的中国人聊上几

句。“汉学研究需要厚积薄发,对中国传

统文化入门的过程很长。上世纪 90 年

代末,大家都没有手机,电脑也尚未普

及,正因此,我很幸运地和中国百姓有了

更多零距离接触,对中国传统和风俗习

惯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认识。”毕罗说,

1998 年,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的西土城有

条小月河,很多人在河边摆摊卖旧书,五

花八门,非常便宜,他在那购买了很多字

帖。毕罗一边回忆,一边感叹练习书法

是一个不断学习、沉淀、提高的过程。

毕罗对王羲之情有独钟,他说:“我

要把中国书法介绍给全世界的人,王羲

之 是 一 个 代 表 ,不 了 解 他 是 万 万 不 行

的。王羲之的书法令人叹为观止,值得

全世界关注研究。我经常会跟我妈妈

说,在中国也有一位达·芬奇,比意大利

的达·芬奇还要早一千多年,他叫王羲

之。”6 月,毕罗首部用中文完成的作品

《尊 右 军 以 翼 圣 教》出 版 ,收 获 不 少 好

评。谈及撰写此书的初衷,毕罗说:“《尊

右 军 以 翼 圣 教》研 究 的 是《集 王 圣 教

序》。它源自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

教序》,由僧侣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

字,于唐咸亨三年刻制成碑,不但是现存

最早集字而成的书法作品,还是中国和

东亚历代集字碑的开端。”眼下,毕罗正

专注于将王羲之的《兰亭诗集》翻译成意

大利语,“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家都

会喜欢上王羲之”。

每天晚上,毕罗都喜欢打开昏黄的

小灯,在安静的屋子里写字。他说自己

喜欢写小字,“我喜欢写毛笔字,这是全

世界民众都可以修习的艺术”。

“ 增 进 中 西 方 文 化 交流是我一直关注并从事的工作”

作为研究中国书法的西方人,毕罗

对中西文化交流充满期待。“我将中国学

者张天弓对书法术语的简释翻译成英

文,出版了《中国书法主要术语的释读与

研究》一书,希望能进一步加强西方与中

国书法和文化交流。书法是中国代表性

艺术,值得西方了解和品鉴。”毕罗介绍,

“我研究汉学,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我

一直关注并从事的工作。”

毕罗说:“从 4 世纪到 7 世纪,中国出

现了各种有深远影响力的书法作品,不

论是普通人的作品还是名家手笔,都充

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些书法创作是当

时文人毕生修养的成果,对生活节奏快、

被眼花缭乱的视觉符号包围的现代人来

说,值得去反思和学习。”在毕罗眼中,古

代中国书法能够让今天的人们注意到,

人类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对简练的视觉符

号和动感十足的艺术创作造诣颇深,他

认为,书法是受西方影响较小、能原汁原

味保存至今的文化形态。

在给学生上书法课时,毕罗发现,有

些学生对于中国书法的兴趣仅仅停留在

汉字的“漂亮”之上。他说:“练习书法不

能只凭一时的兴趣,需要一个努力投入、

由浅至深的练习过程。书法是汉字艺

术,更是悠久文化的产物,它不仅是文字

符号,在它背后是一个文化体系。在西

方学术界,包括汉学界在内,对书法的了

解和研究几乎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在

毕罗看来,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还有相

当长的路要走。

毕罗非常喜欢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

的一句话:“意在笔先”。“这句话告诉我

们一个道理,每次行动成功与否,都取决

于起初的‘意’,而实现这个最初之‘意’,

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行。

研习中国书法,传播中国文化,就是这样

的一个过程。”

图①:毕罗所著意大利语书籍《李

白,其人其诗》。

图②:毕罗所著汉语书籍《尊右军以

翼圣教》。

图③:毕罗书写的陆游诗作《北窗闲

咏》选段。

图④:毕罗。

图⑤:毕罗所著英语书籍《孙过庭书

谱研究》。 毕罗供图

下图:意大利奥斯图尼一景。

影像中国

意大利汉学家毕罗——

“我对汉字和中国文化一见钟情”叶 琦

①②③

印象派画家试图捕捉大自然中的飞

逝瞬间,用微小的、轻敷的、甚至是模糊的

笔触来作画。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光线

被分解成色彩的斑点,创造出运动和流动

的感觉。到处是光影,一切都在闪烁。

音乐家从视觉艺术中找到灵感,其

中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的作品最为恰

切地展示了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

德彪西创作于 1892至 1894年间的管

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开创了一个

音乐审美的全新世界,成为音乐史上的杰

作。这部作品根据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

拉美的同名诗作谱写而成,将富于暗示的

语言运用于古希腊神话题材之中。

“让我的笛声弥漫丛林,

只有风儿把声音散入淅沥的霖雨

之前,

从玲珑的笛管中喷出,

在不被涟漪搅扰的天边,

那充满灵感的嘹亮而恬静的笛声,

响彻行云。”

与美少年纳喀索斯自恋成痴而形容

枯槁不同,牧神自由随性,是颇具创造力

的音乐家,擅长吹奏排箫。他经常藏匿于

山林树丛之中,追逐林泽仙女。这是一个

快乐的森林,香气飘逸,溪水长流,树木、

花草、果子似乎都在童话中生长。音乐中

如诗如画的场景通过乐器的不同音色进

行描绘。独奏长笛吹奏一段起伏的旋律

线,似梦非梦;快速的半音化主题犹如一

条蜿蜒的自然曲线,由单簧管和长笛先后

演奏,似被镶嵌上阿拉伯风格的纤细花

饰;木管用来演绎偏浪漫主义风格的主

题,弦乐器则在后面平静地闪烁着,竖琴

的滑奏仿佛一道美丽的彩虹;小提琴轻轻

震动的泛音,发出一种宛若鹅卵石在溪水

之中光影变化的音效。牧神打盹入梦,仙

女们在林间嬉戏,在绿意中舞蹈。整部作

品具有象征主义的颓废之美与暗示之美。

当德彪西遇见马拉美,林泽仙女们

在牧神午后梦境中留下的影,成为音乐

史上的经典。1912 年,著名舞蹈家尼金

斯基演绎的芭蕾舞剧《牧神午后》在巴黎

上演,他扮演的牧神心里种着玫瑰,如羚

羊般起跳,在空中短暂停留,再如雪花一

样轻轻落下。尼金斯基以现代线条塑

形,犹如“空中火焰”似的优美舞姿迅速

点燃观众的热情。《牧神午后》以崭新的

芭蕾语言成为现代芭蕾的先声。

“星辰大海”“诗和远方”令理想主义

者念念不忘。月光与大海都是永恒之

物,人类从古至今都会寄情于大自然长

存之物,所谓观沧海之瀚而感日月之行,

登高山之巅而知崇高之意。一百多年前

的印象派艺术家也是如此,德彪西便为

月光和大海谱写了迷离的钢琴曲《月光》

和变幻的交响诗《大海》。

明月悬于咫尺天涯处,有着不可企及

的美。它发散出无与伦比的清辉,温柔了

整个烟波浩渺的天际。《月光》延续着德彪

西的音乐理念,融东方奇异的元素于歌唱

性乐句与分解和弦的配合之中,呈现出月

色之下竹林疏影、青阶闲露的宁静色彩。

在音乐启示下,我们观望云中的月亮,既

能体验浪漫主义式的临月浩歌,也可赏玩

印象主义式的月色倾城。在后印象主义

派画家梵·高的名作《星空》中,星辰和月

亮呈现为一圈圈的明亮圆环,处在漩涡中

的天体彼此之间似乎也在移动。一切都

在运动、都在闪烁、都在变化。这是梵·高

迷恋着的法国南部夜空,也是一曲《月光》

可令人抵达之境。

“自由的人,你将永远歌唱大海”。

德彪西曾对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过这样

的话。德彪西对大海充满了向往与眷

恋,他有着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敏锐,说自

己有时从灌木深处嗅到大海的气味。在

交响诗《大海》中,德彪西将他景仰的英

国画家透纳的海上风景,与日本画家葛

饰北斋的海浪图中展示的大自然的丰富

素材凝结为音响,以音符重构出一幅壮

丽的海景图。作曲家用独特的音乐语言

描绘出大海的景象,比如配器的冲突感、

弦乐组反复的由低至高的颤音、和声的

大胆运用与主题动机的戛然而止,都构

成了整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意境。葛饰北

斋名作《神奈川冲浪里》,后来也成为德

彪西《大海》的唱片封面。

印象主义之风拂过音乐湖泊,使乐符

有了妩媚姿态。正如马拉美关于印象主

义音乐所说:“我从没有期待过像这样的

音乐。它延伸了我诗歌中的情感,它比色

彩更有激情地画出了诗歌中的景色。”

图为德彪西钢琴曲《月光》唱片封面。

资料图片

德彪西的音乐理念莫敏妮

阔别已久,大银幕再次亮起。影

院复工数周,全国单日票房节节攀升,

影迷们的热情使电影院成为火热夏日

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细细数来,上

映的影片类型各异,有期待已久的新

片,也有《星际穿越》《哈利·波特与魔

法石》等曾经热映的佳作。

其实,经典电影重映,并非新鲜事,

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

掀起重映热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赎》

《辛德勒的名单》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银

幕,《千与千寻》《海上钢琴师》也曾再度

于国内收获不错的票房。人们不禁要

问,旧片重映,观众为何依旧买账?

重温一部熟悉的电影,如同与知

心老友久别重逢。灯光暗下,配乐响

起,陪伴我们走过一段人生的角色出

现在画面中。我们会心一笑,感慨“青

春回来了”。“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

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

申克的救赎》中坚守希望与信念的主

人公安迪激励了许多身处困境之中的

人;《千与千寻》让人们笃信真诚与勇

敢的力量;《海上钢琴师》则探讨人如

何在面临选择时不再迷失,如何在有

限空间里创造无限可能……在那些观

照现实的电影佳作中,人们成长路上

的迷惘与困惑,仿佛总能在光影中找

到答案。电影中的角色如同知己般答

疑解惑,涤荡观者的心灵。

这是一次对自己的凝视。看过的

电影成为人生旅途中的烙印,重温时

如同看到稚嫩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

摸索人生的旅程。同样的语境,因阅

历的积累读出了更丰富的层次和深

意。跳出对情节不如人意的长吁短

叹,我们更加关注影片的深层内涵。

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一个

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

发现青少年时代我们读过的最重要作

品。重温老电影,如同自我回顾与审

视,在不经意间收获成长。

这也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无法

复制的时代背景与人物抉择,让老电

影承载历史的厚重,体现出不同时期

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今年,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之际,《美丽

人生》在国内重映。独特的时间节点,

赋予影片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新技术日臻完善,老片也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在上个世纪,电影大多

用胶片拍摄,易磨损,并会随时间的流

逝而褪色失真。《美丽人生》和《海上钢

琴师》在上映时修复至 4K 分辨率,让观

众更易欣赏到精彩细节。还记得第一

次看《泰坦尼克号》是在临时搭建的露

天剧场,而 2012 年重映时的 3D 版《泰

坦尼克号》更加震撼,3D 技术的应用令

观众犹如置身那艘即将沉没的巨轮,仿

佛与杰克和露丝一同面临生死选择。

超大银幕的震撼视觉,杜比全景声的立

体声效……种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令我

们感谢技术进步为电影行业带来的革

新。自 2004年起,戛纳国际电影节设置

了“戛纳经典”单元,让今天的影迷通过

技术修复,重新感受老电影的永恒魅力。

在许多事情都可以“云上”进行的

时代,走进电影院似乎成为一项颇具仪

式感的事情。观者耳边响起的不再是

日常生活的喧嚣嘈杂,而是隽永的配乐

和流畅的对白。没有了“乱花渐欲迷人

眼”的纷繁缭乱,黑暗中闪烁的银幕成

为唯一焦点。看电影,令我们有机会在

专属的时段中或回忆或思考一下人

生。而在电影院这一公共空间与他人

一同观影,一同为影中人或开怀大笑或

纵情流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也在

无声传递。

走过 125 年,电影依然是一门年

轻的艺术。新片层出不穷,拍摄题材

屡屡拓宽,让我们对未来更繁荣的电

影市场充满期待。岁月流逝,光影流

转,新技术更新迭代,老电影却始终在

我们心中有着一席之地。也许胶片会

因时光磨蚀而褪色,但经典佳作曾经

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却不会褪色。

老电影的魅力

那是一幢矗立在浓郁绿荫之中的

二层小楼,一座人文小屋,一座文学小

屋。树木亭亭如盖,小楼后面有一扇绿

色的门,通往门前那条幽静的绿径,小

径旁是绿色的围栏。绿意片片,难怪巴

尔扎克把这幢小屋称为“绿色的小岛”。

我走近这座“小岛”,首先映入眼

帘的是小花园中巴尔扎克的半身塑

像:舒展的眉毛、宽厚的肩膀和浓密的

垂发,显示着他的气质、思路和智慧。

这里便是巴尔扎克的故居,进入其中,

作家笔下《人间喜剧》中一个个鲜活的

人物仿若浮现眼前。

走进小楼,墙上挂满巴尔扎克的画

像。墙边的玻璃柜里摆放着几幅漫画

像和《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像。漫画中

除了巴尔扎克,还有拉马丁、雨果、乔

治·桑和缪塞等法国同时代作家。室内

的另一个玻璃柜里摆放着两根手杖、一

条带子和一件背心,都是巴尔扎克的遗

物。再往里走是会客室,穿过一条窄短

的通道,便来到巴尔扎克的书房。1840年到 1847 年间,他在这里住了 7 年,并

在此完成了《人间喜剧》的部分创作。

如今,这里仍保存着巴尔扎克写作时的

长方书桌和靠背沙发椅。那是一张不

大的书桌,巴尔扎克对它倾注了最深沉

的爱。书桌上有两只铜手模,按照作家

的手原比例铸成,以纪念巴尔扎克用这

双手写出了传世作品《人间喜剧》。这

是一个奇妙的构思,表达了后人对创作

出杰出巨著之“巨手”的崇敬。

这张书桌见证了巴尔扎克的勤奋

与毅力。在这张书桌前,人们仿佛看

到巴尔扎克伏在案前奋笔疾书,伴着

摇曳的灯烛,向着寂静搜寻各类词句,

向着黑暗探求种种思想。他不停地写

着,一幕幕、一场场,一个个形形色色

的戏剧和人物,在他的笔下显现、丰

满、活跃起来。

书桌上摆放的咖啡壶和暖炉是巴

尔扎克写作时不可缺少的伴侣,每当

疲困袭来,他就喝一杯浓咖啡,再继续

写作。“咖啡是巴尔扎克再开动机器使

用的黑油”。大量咖啡加快了巴尔扎

克创作的进度,也损坏了他的健康。

为了改写《高老头》的前半部分,他持

续工作了半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

时。巴尔扎克在“绿色的小岛”上度过

的每个夜晚都笔下生花,导演着一幕

幕真实喧嚣的人间喜剧。

一部《人间喜剧》包括 91 部小说,

塑造了 2400 多个有形象、有灵魂的人

物,是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缩影,

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我所写的是整个

社会的历史。我经常仅仅用这一句话

来表达我的计划:一代人就是一出有

四五千个突出人物的戏剧。这出戏剧

就是我的书。”1842 年,他在《人间喜

剧》的序言中将作品分为《风俗研究》

《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其中

《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

《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

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

生活场景》,这是《人间喜剧》的主体。

我读过《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欧也妮·葛朗

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

产阶级暴发户形象;而《高老头》充满

艺术魅力,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

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巴尔扎克在艺

术上颇具独创性,精细入微、生动逼真

的环境描写,细致、敏锐和深刻的人物

塑造,小说结构、故事叙述都匠心独

运,特色鲜明。行文如滔滔江水,气势

浑厚。

在“绿色的小岛”的陈列室里展示

着巴尔扎克的创作历程,其中有一串

数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827 年到

1848 年 间 ,巴 尔 扎 克 发 表 了 97 部 作

品,共 10816 页。而这些卷帙浩繁的

作品,足见他在创作上的勤勉。

小楼楼下是巴尔扎克图书馆,收

藏了巴尔扎克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书

籍,其中也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

台》《农民》《幻灭》等作品的中文译本。

当我步出这令人难忘的“绿色的

小岛”时,浓浓的绿意包裹着我,那是

象征生命、灵感、勤奋的绿意。巴尔扎

克就是在这浓浓绿意中留下了再现法

国 19 世纪上半叶历史的《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故居里的书桌田 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