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電電電電電電電電 電電電B10332032 電電電

B10332032 謝秉洋 電玩產業新興趨勢

  • View
    26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10332032 謝秉洋 電玩產業新興趨勢

Citation preview

電玩產業新興趨勢四電資一 B10332032 謝秉洋

目錄

重度遊戲為行動遊戲新藍海 從離線單機走向連網服務 客廳遊戲應用多元化 雲端遊戲 虛擬實境融入遊戲 自身準備 參考資料

重度遊戲為行動遊戲新藍海

重度遊戲

目前沒有統一標準,輕度、重度是比較出來的結果。比較的基準可依據:

(1) 遊戲本身 ( 背景故事 ) 複雜度 (2) 遊戲畫面的精緻程度 (3) 遊戲系統複雜度 (4) 玩家需要投入的時間 (5) 遊戲平台本身硬體要求程度

重度遊戲竄起原因 (1) 終端設備在螢幕尺寸、圖形運算效能上

的提升,開發強調複雜操作及高品質畫面的遊戲成為可能。

(2) 玩家在歷經數年休閒、輕度策略及卡牌遊戲的洗禮後,對遊戲的品味與要求提升。

(3) 智慧型手機的效能提升,提供使用者更多娛樂選擇。

(4)4G 上網帶來的高速傳輸,不僅有利重度遊戲發行,也能在遊戲過程中提供即時語音通話等同步應用。

輕度遊戲 ( 刀塔傳奇 ) 遊戲畫面

重度遊戲 ( 世界 2) 遊戲畫面

由這兩個遊戲畫面比較之下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出,不論在畫質優劣與遊戲操作的複雜程度,在同為手機遊戲的基準點上,重度遊戲皆提供了較高的品質。

重度行動遊戲對傳統廠商有利原因: (1) 規格有利於配置既有的智財與人

力資源。 (2) 完全移植傳統單機遊戲。 (3) 開發行動版大型多人線上遊戲等

應用。

從離線單機走向連網服務

連網服務之優勢

(1) 在廠商部分,把販售遊戲發行為下載的形式,意謂著沒有實體遊戲片的支出和包裝困擾。

(2) 對玩家而言,可以節省空間;若是改為網路下載服務,搭配雲端的儲存,可避免資料遺失問題

(3) 廠商也可以透過發售後的網路更新來改善遊戲本體。

Sony 、 Microsoft 等平台商,也積極利用網路連線提供玩家獨享體驗,包含限定內容、免費遊戲等。整體而言,家用遊戲主機將逐漸透過網路連線的必要性,從過往的「產品」導向轉為「服務」導向。

遊戲廠商 (Sony 、 Microsoft) 所提供的網路平台

客廳遊戲應用多元化

Google 及 Valve 兩陣營的加入

Android TV OS (1)Google Cast :可將 Chromebook 、Android 的顯示投放到電視上觀賞,且串流內容會在 Android 裝置間保持同步。

(2)Google Now 語音搜尋 (3) Google Play Games(遊戲)

(4) Google Play Movies & TV(電影與電視劇)

(5)第三方 Android 應用程式支援 (6) 遊戲周邊設備廠 Razer 於 CES展

出搭載 Android TV OS 的 Razer Forge TV ,主打超強遊戲效能、控制器支援,將 PC 遊戲串流至客廳等特點。

左側為 Android TV OS 畫面與實物右上為 Razer Forge TV

Valve SteamOS (1) 以 Linux 為基礎的免費作業系統,可

以安裝在任何 X86 構架的 PC 上。 (2) 可以直接在 PC 上運行,也支持從其他 PC 上串流遊戲運行。

(3) 對客廳娛樂進行很大的優化,重新設計了適合在電視上運行的互動系統。

(4)親友共享和家長管制等適合家庭使用的功能。

(5)維爾福公司亦在開發一套叫作 Steam Controller 的遊戲手把,該手把使用觸控板和傳統按鈕來進行操作。

上圖為 Steam OS 畫面;下圖為Steam Controller

雲端遊戲

6月登場的遊戲 E3 大展中,雲端技術成為遊戲機及電視業者的新歡,除了開發新產品, Sony 在去年購併雲端公司Gaikai ,三星創投今年則是再度投資優必達,看似熱鬧的戰場,未來到底有多大商機?

雲端遊戲 (Cloud gaming)

雲端遊戲就是把運算任務交給遠端的伺服器處理,再透過網路將運算過後的影音畫面傳輸給玩家。

雲端遊戲 (Cloud gaming) 優點 (1) 對玩家而言,不用花大錢買高規格的電腦,也不用下載、儲存遊戲,利用手邊的連線裝置就可以玩複雜精緻的遊戲。

(2) 對遊戲機廠而言,這是推升遊戲機成長的解藥。 Sony就在去年以 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雲端遊戲平台公司 Gaikai ,雲端遊戲體驗將出現在 PS4 。

(3) 對電視品牌廠而言,雲端遊戲則是吸引用戶採用數位電視的重要誘因。

(4) 對電信業者而言,為了抵抗iOS 、 Android 、 WhatsApp 與 LINE 等公司對於電信業者營收的侵蝕,也紛紛推出雲端遊戲服務

跨平台

利用雲端遊戲服務商提供的 Game-on-demand(簡稱 GOD)隨選遊戲平台。

(1) 玩家只要宅在家裡就有 MMORPG 、單機或休閒等上百款遊戲任你挑選。

(2) 對遊戲開發商而言,研發一款遊戲就有橫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數位電視、機上盒與桌機的「跨平台」功效。

包括 Sony 、 LG 、三星等數位電視品牌廠、微軟與任天堂等遊戲機廠,與 SFR 、 NTT DoCoMo 、 Verizon 等各國電信業者,甚至是處理器公司 AMD 及 Nvidia ,都宣布相關的產品及投資計畫。

18億美金到剩 480萬美金, Sony收購雲端遊戲公司 OnLive逾百專利 (http://www.inside.com.tw/2015/04/05/sony-buys-onlive-streaming-game-service)

阿里巴巴欽點優必達,齊攻家庭雲端遊戲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429)

2015 台北國際電腦展:優必達與 AMD將聯手演繹最新雲端遊戲技術與解決方案 (http://n.yam.com/prnw/fn/20150527/20150527056334.html)

優必達與韓國電信正式於 IPTV 機上盒推出雲端遊戲服務,搭配多款遊戲大作重磅登場 (http://n.yam.com/prnw/fn/20150525/20150525052096.html)

上圖為 AMD 雲端遊戲處理流程下圖為 OnLive 雲端遊戲處理流程

圖為 Sony 開發的雲端遊戲系統與開發時程

虛擬實境融入遊戲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簡稱 VR技術,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

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

該技術整合了電腦圖形、電腦仿真、人工智慧、感應、顯示及網路並列處理等技術,是一種由電腦技術輔助生成的高技術模擬系統。

Oculus VR

Oculus VR 是一間美國虛擬實境科技公司,由帕爾默 ·拉奇與布倫丹 ·艾瑞比( Brendan Iribe)成立。

他們的首件產品 Oculus Rift 是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器。

Facebook 於 2014 年 3月同意以 20億美元現金及 Facebook股票收購 Oculus VR 。

上圖為 Oculus Rift 示意圖下圖為 Oculus Rift 搭配其他設備,營造出擬真環境

Oculus VR今年 CES展出 Crescent Bay原型機,已成功解決使用者暈眩的問題。

廠商之間也進入合作階段,共同擴大虛擬實境的應用規模。例如, Samsung 與 Occulus Rift合作,推出可搭配手機使用、價格平易的 Gear VR 。

左圖為 Crescent Bay ;右圖為 Gear VR

Project Morpheus

Project Morpheus 是 SCE 開發、供 PS4 使用的虛擬實境頭戴顯示器的開發代號。

2014 GDC 正式發表與公開初版開發原型機,透過 PS4 主機的 3D 繪圖處理以及內建的雙鏡 3D 立體顯示裝置與動作追蹤裝置運作。

現階段已經有超過 30款遊戲內容支援,同時Sony 也持續與遊戲開發者設計更多對應虛擬視覺遊戲內容。

Sony方面則透露價位將會落在數百美元左右。 Project Morpheus 搭配 PlayStation 4主機,則不需要擔心主機運作是否正常的問題。

上圖為 Project Morpheus 示意圖下圖為 Project Morpheus 搭配 Ps move

自身準備

短期

暑假針對的 C++或 Java先自修,奠定基礎,對大二及之後的課程能比較容易上手。

大二修課以資工系必修課程排課,並在能力許可下,選修有興趣的相關課程,例如 : 電腦圖學,手機遊戲等。

增強語文能力,除了英文之外,再學一樣外語 (ex :日語或韓語 ) ,以利交換學生或出國申請

長期

報名企業實習 (ex :微軟公司的技術實習生。 ) ,實際了解職場的真正所需的人才與技術。

申請進入圖學與遊戲相關實驗室,選擇相關專題。

在有一定的程式基礎後,大三、大四選擇數位遊戲方面的專業選修課程 (ex :手機遊戲設計 ) 。

參考資料

工商時報網 虛擬現實數位雜誌 非凡商業週刊 Engadge 中文版 數位時代 聯合新聞網 維基百科 Inside 網摘 yam news 科技報橘 巴哈姆特論壇 MIC產業顧問學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