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 邮政编码: 100038 查询电话: 58884031 总编室: 58884048 58884050 (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 58884126 广告许可证: 018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 33.00 零售:每份 2.00 4 新闻热线:010—58884059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马树怀 2019 年 11 月 8 日 星期五 综合新闻 ZONG HE XIN WEN 近日,由云南省政府发起、腾讯公司牵 头参与建设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斩获了 2019 年 PMI (中国)项目管理大奖杰出项目 奖。这也是我国首个基于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打造的 全域旅游数字化平台。 腾讯公司总裁舒展介绍说,这个项目 规模庞大,横向面向政府近3000个部门,纵 向面向省、州(市)、区(县)及景区、涉旅企 业四级体系,包括 300多个景区、1400多路 慢直播、20000多诚信商家。为此,腾讯方 面聚集了深圳、广州、北京、昆明四地 28 个 部门、46个团队的大批技术专家参与建设。 回顾几年前,“黑导游”骂人、旅游购物 遭遇陷阱的事屡屡发生,云南旅游业饱受 诟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顿旅游市 场、重拾品牌价值成为这个传统旅游大省 的不二选择。云南的决策者认为,通过搭 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利用新兴数字技术, 可去除这些问题滋生的土壤,重新树立商 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截至目前“游云 南”产品体系、运营体系已为公众提供近 6700万次服务,App平台用户人数突破400 万,月活跃用户超过100万。 有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强大技术“加 持”,打通云南智慧旅游“最后一公里”也成 为现实。今年 7 月 20 日,在 2019 年首届“数 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上,云南省开出全 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 区别于传统电子发票,“游云南”区块 链电子冠名发票把原有纸质冠名票进行线 上化,基于区块链技术,让一张小小的门票 信息具备了分布式存储、全流程完整追溯、 不可篡改等特性,同时通过“资金流、发票 流”二流合一,实现“交易即可开发票”。让 开票更简单、游客智慧体验更安心便捷。 而针对市场上的不合理低价游、刷单、 虚假点评、强制消费等问题,今年云南省市 场监督管理部门引入了区块链和 AI技术, 通过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对旅游购物、旅行 社、景区、航空公司等网站进行聚类分析, 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在端午、中秋、国 庆几个节假日,收效明显。 “区块链发展势如破竹,旅游和区块链 的整合将不可避免。”西安弈聪软件区块链 项目总监尹宏刚认为,区块链的核心是去 中心化,没有任何第三方中介,这一特点在 旅游业中的应用表现为去掉中间代理商, 减少交易环节,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诚信度与交易效率。未来区块链技术与旅 游业的结合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经“游云南”数字诚信体系认证的一家 茶叶旗舰店,记者用手机贴近一个普洱茶生 饼,开屏一扫,这款茶叶的“前世今生”瞬间出 现在屏幕上—除了饼茶的真伪和序列号, 小小标签承载着厂家、原料产地、生产日期、 规格、仓储等信息。基于NFC非接触式射频 识别和与区块链关联的技术整合而来的“黑 科技”,可帮助“老茶客”做到一目了然。 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域旅游价 值创造。科技日报记者从昆明市政府了 解到,不久前,昆明市通过了关于推进 “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行 动方案,在未来三年,昆明市将投入5.26 亿元资金,以“游云南”为载体,通过 5G 通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旅 游行业的应用,用三年时间,把旅游产业 打造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 柱产业。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 赋能于人,赋能于业,具有广泛的应有前 景,对产业变革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 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 绍文告诉记者,云南正从溯源、存证、目 录链方面率先推动区块链技术的示范应 用,同时包装一批重点项目,吸引优秀区 块链企业落地,带动区块链产业快速、健 康、持续发展,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为全国 区块链产业高地。 旅游产业升级 区块链技术重塑七彩云南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山下红蜜柑等优质柑桔品种, 实施柑桔品种改良,并成立怀化市新农柑桔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模式,有效推广柑桔种植技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山下红、大甫、诺瓦、冰糖橙等品种 连获丰收,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为怀化市全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 11 月 6 日黔城镇茶溪村农户们正在采摘冰糖橙。 本报记者 周维海小橙子助力脱贫奔小康 科技日报讯 ( 记者操秀英) 记者从近日 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 获悉,到2025年,将基本查明我国主要陆块、 山系、盆地重要地区深浅物质组成与结构,建 立三大平原松散层地质结构,查明三级地貌 阶梯过渡带关键地区表层物质组成和表生过 程,建立中国东部廊带新生代地层—构造格 架,提出中国大陆陆块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 原创认识,深化地球系统演变认知。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 局局长钟自然表示,我国将加快区调工作 布局结构调整,精心实施全国基础地质调 查计划。一是围绕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区、西 北盆山系开展重要地质地貌单元自然资源 赋存的地质背景和条件调查。二是围绕三 级地貌阶梯过渡带和长江、黄河流域关键 地段开展地表作用与系统演变基础地质调 查。三是围绕松辽盆地、银额盆地、江南造 山带和冈底斯造山带等实施深部地质调 查。四是综合集成、协同攻关,开展中国大 陆多圈层协同演变基础地质调查。 钟自然说,2021年,我国将基本查明兴 蒙造山带西段组成结构与石炭—二叠系油 气成藏背景、中下扬子构造演化与页岩气 成藏背景、川藏铁路昌都—贡觉段地质构 造条件、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机制,查明京 津冀、长三角、环北部湾关键地区松散层结 构与环境演变,揭示黄土、沙漠、冲积平原、 南方岩溶等典型地区表生过程,深化全国 岩石—地层—构造格架认识。 据悉,近年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丰硕:开展关键地质问题区和特殊地质地 貌区填图试点,研编新一代1∶5万区调技术 要求和填图方法指南;系统梳理我国能源、 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四大领域的131 个基础地质问题,找准了地质科技创新的 切入点;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构建了全 国区域地质调查业务新布局;通过地质填 图取得一批原创性发现,厘定中国最古老 岩石分布和时代;编纂新一代全国区域地 质志,出版了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 全国基础地质调查计划将实施 中法经济峰会11月6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 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 克龙出席峰会闭幕式。 “37年前,中法双方签署 关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议 定书,拉开了中法核能合作 的序幕。”应邀出席峰会并致 辞的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 认为,中法双方坚持“科技与 工业两条腿走路”,不断推动 核能合作迈上新高度,形成 了“创新驱动、产业支撑、广 泛参与、互融互通”的发展局 面,为深化中法合作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 核能是中 法两国传统合 作领域 1982 年,随着中法两国 第一个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议 定书的签订,中法核能合作 大门开启。自此,核能成为 中法两国传统的合作领域, 双方成了 Copain(法语,伙伴 朋友)。 1987 年,中法合作的大 亚湾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国大型 商用核电的起步。在大亚湾 核电站的基础上,中广核继 续与法国合作建设了岭澳核 电站一期,推动我国的核电 国产化率从大亚湾的 1%迈 上了 30%的水平。 上世纪90年代,秦山核 电站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在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 针下,我国与法方开展了设 计咨询、设备采购等方面的 合作。之后,在田湾核电工 程、福清核电工程、方家山核 电工程中,中法就设备采购、 运行维修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合作。 台山核电一期工程是中法两国能源领域在 华最大的合作项目,由中广核、法国电力集团 (EDF)和广东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台山 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台山核电 一期工程采用三代核电技术(EPR)。 如今台山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全部建成 投入商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站建设提供了成 功范例。它们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核电技术研 发、装备制造业及产业链 的发展,为世界核电的发 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世 界范围内同类型机组的 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和解决方案,还为中广核 和法国电力集团合作建 设英国欣克利角C等 EPR核电项目起到示范 和支撑作用。 合作蛋糕 越做越大 为确保大亚湾核电 站建成投产后的安全运 行,经过层层选拔,中广 核选派 110多名技术人员 前往法国培训学习。这 些学成归来的年轻人被 称为“黄金人”,不仅在我 国核电事业中发挥着黄 金一般的作用,也成为中 法友谊的一段佳话。 近年来,双方合作范 围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不 断深化,合作蛋糕越做越 大。 ITER是规模仅次于 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 学工程计划,联合中国、 欧盟、印度、日本、韩国、 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 与建造。此计划的成功 与否关系到国际聚变能 和平利用的未来。 今年7月,中核集团 与法方共同组建的国际 联合体,成功中标了国际 热 核 聚 变 ITER 项 目 TAC1 核 心 安 装 标 段 ,将 为热核聚变实验堆安装 “心脏”。 在乏燃料后处理等 方面,双方技术交流已有 30多年历史。如今,中法双方在乏燃料后处理 领域也正开展深入合作。 谈及未来双方核能合作,余剑锋说,中法双 方政府机构和核能企业要巩固核能合作的传统 优势,加快推进双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在核能 创新前沿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开发第三方 核能国际市场,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核治理,为推 动全球核能事业发展、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 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链上区块链

旅游产业升级 区块链技术重塑七彩云南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回顾几年前,“黑导游”骂人、旅游购物 遭遇陷阱的事屡屡发生,云南旅游业饱受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旅游产业升级 区块链技术重塑七彩云南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回顾几年前,“黑导游”骂人、旅游购物 遭遇陷阱的事屡屡发生,云南旅游业饱受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号 邮政编码:100038 查询电话:58884031 总编室:58884048 58884050(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58884126 广告许可证:018号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33.00元 零售:每份 2.00元

4新闻热线:010—58884059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马树怀 2019 年 11 月 8 日 星期五综合新闻 ZONG HE XIN WEN

近日,由云南省政府发起、腾讯公司牵

头参与建设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斩获了

2019年 PMI(中国)项目管理大奖杰出项目

奖。这也是我国首个基于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打造的

全域旅游数字化平台。

腾讯公司总裁舒展介绍说,这个项目

规模庞大,横向面向政府近 3000个部门,纵

向面向省、州(市)、区(县)及景区、涉旅企

业四级体系,包括 300 多个景区、1400 多路

慢直播、20000 多诚信商家。为此,腾讯方

面聚集了深圳、广州、北京、昆明四地 28 个

部门、46个团队的大批技术专家参与建设。

回顾几年前,“黑导游”骂人、旅游购物

遭遇陷阱的事屡屡发生,云南旅游业饱受

诟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顿旅游市

场、重拾品牌价值成为这个传统旅游大省

的不二选择。云南的决策者认为,通过搭

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利用新兴数字技术,

可去除这些问题滋生的土壤,重新树立商

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截至目前“游云

南”产品体系、运营体系已为公众提供近

6700 万次服务,App 平台用户人数突破 400

万,月活跃用户超过 100万。

有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强大技术“加

持”,打通云南智慧旅游“最后一公里”也成

为现实。今年 7月 20日,在 2019年首届“数

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上,云南省开出全

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

区别于传统电子发票,“游云南”区块

链电子冠名发票把原有纸质冠名票进行线

上化,基于区块链技术,让一张小小的门票

信息具备了分布式存储、全流程完整追溯、

不可篡改等特性,同时通过“资金流、发票

流”二流合一,实现“交易即可开发票”。让

开票更简单、游客智慧体验更安心便捷。

而针对市场上的不合理低价游、刷单、

虚假点评、强制消费等问题,今年云南省市

场监督管理部门引入了区块链和 AI 技术,

通过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对旅游购物、旅行

社、景区、航空公司等网站进行聚类分析,

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在端午、中秋、国

庆几个节假日,收效明显。

“区块链发展势如破竹,旅游和区块链

的整合将不可避免。”西安弈聪软件区块链

项目总监尹宏刚认为,区块链的核心是去

中心化,没有任何第三方中介,这一特点在

旅游业中的应用表现为去掉中间代理商,

减少交易环节,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诚信度与交易效率。未来区块链技术与旅

游业的结合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经“游云南”数字诚信体系认证的一家

茶叶旗舰店,记者用手机贴近一个普洱茶生

饼,开屏一扫,这款茶叶的“前世今生”瞬间出

现在屏幕上——除了饼茶的真伪和序列号,

小小标签承载着厂家、原料产地、生产日期、

规格、仓储等信息。基于NFC非接触式射频

识别和与区块链关联的技术整合而来的“黑

科技”,可帮助“老茶客”做到一目了然。

应 用 区 块 链 技 术 ,实 现 全 域 旅 游 价

值创造。科技日报记者从昆明市政府了

解 到 ,不 久 前 ,昆 明 市 通 过 了 关 于 推 进

“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行

动方案,在未来三年,昆明市将投入 5.26

亿元资金,以“游云南”为载体,通过 5G

通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旅

游行业的应用,用三年时间,把旅游产业

打造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

柱产业。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

赋能于人,赋能于业,具有广泛的应有前

景 ,对 产 业 变 革 发 挥 着 极 大 的 推 动 作

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

绍文告诉记者,云南正从溯源、存证、目

录链方面率先推动区块链技术的示范应

用,同时包装一批重点项目,吸引优秀区

块链企业落地,带动区块链产业快速、健

康、持续发展,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为全国

区块链产业高地。

旅游产业升级 区块链技术重塑七彩云南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山下红蜜柑等优质柑桔品种,实施柑桔品种改良,并成立怀化市新农柑桔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推广柑桔种植技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山下红、大甫、诺瓦、冰糖橙等品种连获丰收,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为怀化市全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11月6日黔城镇茶溪村农户们正在采摘冰糖橙。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小橙子助力脱贫奔小康

科技日报讯(记者操秀英)记者从近日

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

获悉,到2025年,将基本查明我国主要陆块、

山系、盆地重要地区深浅物质组成与结构,建

立三大平原松散层地质结构,查明三级地貌

阶梯过渡带关键地区表层物质组成和表生过

程,建立中国东部廊带新生代地层—构造格

架,提出中国大陆陆块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

原创认识,深化地球系统演变认知。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

局局长钟自然表示,我国将加快区调工作

布局结构调整,精心实施全国基础地质调

查计划。一是围绕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区、西

北盆山系开展重要地质地貌单元自然资源

赋存的地质背景和条件调查。二是围绕三

级地貌阶梯过渡带和长江、黄河流域关键

地段开展地表作用与系统演变基础地质调

查。三是围绕松辽盆地、银额盆地、江南造

山带和冈底斯造山带等实施深部地质调

查。四是综合集成、协同攻关,开展中国大

陆多圈层协同演变基础地质调查。

钟自然说,2021年,我国将基本查明兴

蒙造山带西段组成结构与石炭—二叠系油

气成藏背景、中下扬子构造演化与页岩气

成藏背景、川藏铁路昌都—贡觉段地质构

造条件、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机制,查明京

津冀、长三角、环北部湾关键地区松散层结

构与环境演变,揭示黄土、沙漠、冲积平原、

南方岩溶等典型地区表生过程,深化全国

岩石—地层—构造格架认识。

据悉,近年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丰硕:开展关键地质问题区和特殊地质地

貌区填图试点,研编新一代 1∶5万区调技术

要求和填图方法指南;系统梳理我国能源、

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四大领域的 131

个基础地质问题,找准了地质科技创新的

切入点;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构建了全

国区域地质调查业务新布局;通过地质填

图取得一批原创性发现,厘定中国最古老

岩石分布和时代;编纂新一代全国区域地

质志,出版了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

全国基础地质调查计划将实施

中法经济峰会 11 月 6 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

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

克龙出席峰会闭幕式。

“37年前,中法双方签署

关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议

定书,拉开了中法核能合作

的序幕。”应邀出席峰会并致

辞的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

认为,中法双方坚持“科技与

工业两条腿走路”,不断推动

核能合作迈上新高度,形成

了“创新驱动、产业支撑、广

泛参与、互融互通”的发展局

面,为深化中法合作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

核 能 是 中法两国传统合作领域

1982 年,随着中法两国

第一个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议

定书的签订,中法核能合作

大门开启。自此,核能成为

中法两国传统的合作领域,

双方成了 Copain(法语,伙伴

朋友)。

1987 年,中法合作的大

亚湾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国大型

商用核电的起步。在大亚湾

核电站的基础上,中广核继

续与法国合作建设了岭澳核

电站一期,推动我国的核电

国产化率从大亚湾的 1%迈

上了 30%的水平。

上世纪 90 年代,秦山核

电站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在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

针下,我国与法方开展了设

计咨询、设备采购等方面的

合作。之后,在田湾核电工

程、福清核电工程、方家山核

电工程中,中法就设备采购、

运行维修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合作。

台山核电一期工程是中法两国能源领域在

华最大的合作项目,由中广核、法国电力集团

(EDF)和广东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台山

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台山核电

一期工程采用三代核电技术(EPR)。

如今台山核电站 1 号和 2 号机组全部建成

投入商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站建设提供了成

功范例。它们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核电技术研

发、装备制造业及产业链

的发展,为世界核电的发

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世

界范围内同类型机组的

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和解决方案,还为中广核

和法国电力集团合作建

设 英 国 欣 克 利 角 C 等

EPR 核电项目起到示范

和支撑作用。

合作蛋糕越做越大

为 确 保 大 亚 湾 核 电

站建成投产后的安全运

行,经过层层选拔,中广

核选派 110 多名技术人员

前往法国培训学习。这

些学成归来的年轻人被

称为“黄金人”,不仅在我

国核电事业中发挥着黄

金一般的作用,也成为中

法友谊的一段佳话。

近年来,双方合作范

围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不

断深化,合作蛋糕越做越

大。

ITER 是规模仅次于

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

学工程计划,联合中国、

欧盟、印度、日本、韩国、

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

与建造。此计划的成功

与否关系到国际聚变能

和平利用的未来。

今年 7 月,中核集团

与法方共同组建的国际

联合体,成功中标了国际

热 核 聚 变 ITER 项 目

TAC1 核心安装标段,将

为热核聚变实验堆安装

“心脏”。

在 乏 燃 料 后 处 理 等

方面,双方技术交流已有

30 多年历史。如今,中法双方在乏燃料后处理

领域也正开展深入合作。

谈及未来双方核能合作,余剑锋说,中法双

方政府机构和核能企业要巩固核能合作的传统

优势,加快推进双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在核能

创新前沿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开发第三方

核能国际市场,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核治理,为推

动全球核能事业发展、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

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互融互通

中法核能领域合作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

链上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