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Page 2: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卡內基的一生

雷蒙.拉盟布朗/著

吳書榆/譯

Page 3: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6

Carnegie

Carnegie

致謝

本書因為參考了各式各樣的卡內基傳記而豐富許多,其中有三

位作家的作品尤為重要,分別為:由亨德瑞克寫成的「官方」傳記

《卡內基的一生》,其中留下的許多關鍵問題,一直到榮譽教授沃

爾所寫的傳記《卡內基》問世後才補上;沃爾也針對卡內基在蘇格

蘭的家進行研究、寫成《史基伯》一書。較近期有克拉斯所寫的

《卡內基》,書中補充並擴展了和卡內基相關的生平查考。在卡內

基之女瑪格麗特.卡內基.米勒的資助下,亨德瑞克為卡內基夫人

作傳,寫成《露意絲.懷菲爾.卡內基》一書,在亨德瑞克過世後

由丹尼爾.韓德森接手完成。2000年,卡內基的曾孫女琳達.索羅

爾.西爾斯編纂卡內基之女的日誌,供私人流傳。賽門.古德諾夫

在《最偉大的好財富:卡內基為今日留下的大禮》一書中,針對卡

內基信託以及基金會完成了重要的彙整研究工作。針對以上各位作

者,我要因為得以見到他們的研究成果而致上深深的謝意。

以下各位在編纂本書的過程當中給我甚多協助,請各位接受我

的致意:卡內基出生地博物館的行政經理歐沃斯女士、埃爾金兼金

卡汀伯爵、伯斯金爾格來斯頓學校校長法莫先生,還有卡內基當佛

林信託及英雄基金受託人和卡內基信託,兩者均位在當佛林。桑德

Acknowledgements

Page 4: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蘭史基伯卡內基俱樂部的會長安格斯.麥克連先生,針對有「地球

的天堂」之稱的卡內基蘇格蘭大宅相關資訊提供重要協助。我要特

別感謝卡內基的曾孫威廉.湯姆森先生,他為卡內基家族的今昔提

供了重要的訊息與建議。我尤其感謝我的妻子莫依拉.拉盟布朗博

士,在我前往蘇格蘭搜尋卡內基的「蘇格蘭特質」時,她既是同伴

也是幫手。

著作權:我們盡一切努力探查書中引用內容的所有權擁有者,

但是作者謝世以及權利的變動讓這項任務更添難度;雖則如此,註

釋仍列出本書中每項引用資料的來源。感謝蒙以下各位允可引用他

們擁有著作權的內容:卡瑞斯、西爾斯、以及代表沃爾著作的紐約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史密斯。1986年,波士頓東北大學出版社(即霍

頓米佛林企業)出版新版的卡內基自傳。卡內基原始的出版者斯克

理布納父子出版社,現在則隸屬於紐約賽門與舒斯特出版社。

致 謝

Page 5: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8

Carnegie

Carnegie

卡內基的成就

感謝上天慈悲讓我生為蘇格蘭人,因為我完全無法想像,要是

變成其他種人我如何能心滿意足。這個冷酷的小壞蛋,她既固執又

獨斷,她既冷靜又潑辣,一隻眼睛永遠緊盯著重要的機會,卻又如

此惹人愛憐地柔弱,如此深情,如此輕易受到歌曲或故事的牽引,

如此容易受到美好事物感動,如此忠實,如此真實。喔!蘇格蘭,

妳和我真配,我是如此榮幸能成為妳的子民。

—《我們的馬車之旅》

卡內基打造出來的百萬富翁人數,算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

者。他以4億8000萬美元的代價出售他的企業,而且每天捐出幾十

萬元給報紙甚至舉辦比賽,以集思廣益,為他應如何捐贈提出最佳

建議。到現在他的姓名仍是世上最為人耳熟能詳的名字之一,從紐

約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到他捐贈的幾千座圖書館,紀念他

的碑石超過所有其他成功人士。他生於貧困,卻能與君王及政治家

並肩同行,認識他那個時代所有傑出與善心人士,從老羅斯福總統

到作家吉卜齡,從大文豪馬克.吐溫到英國首相葛萊史東。

那卡內基又是何許人?他如何發跡?許多書都寫過卡內基的生

Preface

Page 6: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序 卡內基的成就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他生於貧困之家,成長於當佛林一間僅有二個房間的小農舍,

一輩子只上過四年學校,但是他透過廣設圖書館和大學來挑戰貧窮

並促進教育,之前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做。

卡內基有著複雜的性格:他本身並未歸屬任何宗教,卻捐助了

數千座教會裡的管風琴。他是所謂的「鋼鐵大王」,但他個人對鋼

鐵製造業的實質內容卻不甚了解。他沒有任何經營管理的學位,卻

成功地讓成千上百的員工為他賣命。事實上,他青壯年時期從未曾

真正辛苦工作過:當別人為他拼命賺錢時,他反而是到處旅行和進

行社交活動。

卡內基的點石成金術、還有他無窮的精力和無盡的企圖心,是

從何而來?誰對他的一生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本書要追尋出一些答

案。他自認他的「腦袋」傳承自他那跋扈的母親,成為驅動他成就

精彩一生及非凡職場表現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對母親的愛。當她在

世時,他甚至承諾終生不娶。然而卡內基的成功基礎,不僅僅在於

他母親的性格,我們將深入追查其他的人與事。

卡內基從貧窮的當佛林織布工之子,一路成為電報接線生、鐵

路開發員、鋼鐵製造商、石油鉅子、銀行家以及跨足各行各業的企

業家。在勾勒他的一生時,我們要找的是隱藏在他盛名之後的真實

人物。而他也留下許多令人費解的假線索。他可以在同一時刻既是

資本主義者又是社會主義者;在同一句話中表達他既是共和黨人又

是民主黨人。

到底他真的如他著名信託基金暗示的,是一位慈善人士,或是

左派思潮的無道義工業鉅子?他推動「自助」是否是為了隱藏自己

Page 7: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10

Carnegie

Carnegie

的私欲?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當他接受指派為貪婪強取的德皇威廉

二世擔任被蒙蔽的「特命大使」時,他是自認應擔負謀求國際和平

使命的天真傻蛋嗎?他的競爭精神對於他意欲支持的勞工是否徒留

傷害而已?在新的領域當中檢視卡內基的人生,循著不同的觀點和

角度,我們將能找到更多答案。正如他的蘇格蘭同鄉貝瑞爵士在

《每個女人都知道的事》一劇中所說:「世上沒什麼更出色的風

景,能比得上蘇格蘭人的成功之路。」

Page 8: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CONTENTS

第一章

激進主義的家譜

第二章

織布工之子

第三章

航向美國

第四章

勤勉的學徒

第五章

白髮蘇格蘭惡魔

第六章

戰爭的烏雲及一線曙光

第七章

填補空白

第八章

歐洲插曲

第九章

紐約與華爾街狼群

第十章

環遊世界

第十一章

羅曼史和馬車夫

第十二章

酸甜甘苦的友誼

015

致謝006 / 序008 / 譯者序011

025

041

049

061

073

087

099

107

121

129

145

Page 9: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第一章

激進主義的家譜

第二章

織布工之子

第三章

航向美國

第四章

勤勉的學徒

第五章

白髮蘇格蘭惡魔

第六章

戰爭的烏雲及一線曙光

第七章

填補空白

第八章

歐洲插曲

第九章

紐約與華爾街狼群

第十章

環遊世界

第十一章

羅曼史和馬車夫

第十二章

酸甜甘苦的友誼

致謝006 / 序008 / 譯者序011

附錄一.卡內基信託的發展 293

附錄二.卡內基出生地博物館 299

附錄三.卡內基家族告別史基伯 301

年表306 / 卡內基族譜308

第十三章

兩樁死亡及一場婚禮

第十四章

蜜月旅行

第十五章

宏思德事件

第十六章

騙局與片段

第十七章

女兒與宅邸

第十八章

富有的聖安德魯斯校監

第十九章

和平路線:落入戰爭

第二十章

通向斷頭谷之路

結語

關於卡內基的問與答

159

171

193

209

217

237

257

273

285

Page 10: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激進主義的家譜一個詞、一個眼神、一樁事件,可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的命運,還有國家。

《自傳》

The TreeThe Tree of Radicalism of Radicalism of Radicalism of Radicalism of Radicalism of Radicalism

1章第

佩提斯慕( P a t t i e s m u i r)位於古代法夫王國當佛林

(Dunfermline)和印佛基辛(Inverkeithing)兩處的邊界之南,到

了現代,一如安德魯.卡內基的先祖在此生活時一樣,佩提斯慕的

意思是「荒野上的小村莊」,這裡實在很難成為革命思潮的中心。

但兩百年前,分離主義以及激進主義在此地可是沸沸揚揚。佩提斯

慕曾是當佛林本篤修道院所擁有土地的一部分,在幾代埃爾金兼金

卡汀伯爵的治理之下衰敗,又在坡面朝南延伸至佛斯灣的山背上逐

漸發展起來。

印佛基辛的長老教會牧師羅伯森(Andrew Robertson)於1793

年留下記錄,他評論附近的居民「一般來說,樸實、勤勉而且很體

貼」;他認為他們「和善又殷勤」,而且「非常喜歡到彼此家中作

伴取樂」。根據羅伯森牧師的說法,這些人「因同樣的政治情感和

觀點而結合在一起」,而他覺得可惜的是,「地區政治以及國會議

員的選舉對一般民眾的精神造成不甚開心的影響」。這位牧師非常

不認同選舉期間引發的「仇恨」。

老羅西斯教會裡,有一些不太受重視的卡內基家族墳墓,羅伯

森牧師記錄中的某些當地人民,也就埋骨於此;吉普賽國王曾在此

地建了一座宮殿,但之後卻因鄰近城鎮以及建於1903年至1909年的

羅西斯海軍基地而失去光彩。

Page 11: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Carnegie

Carnegie

16

在那之前並沒有主要幹道直接通至佩提斯慕,但從佛斯灣往西

北方的主要路徑—女王渡口航道就在附近。這個小村落享受著精

彩而活潑的生活。

18世紀末期,這個以織布為主的小鎮,培育出卡內基的父系根

源。卡內基是位於蘇格蘭低地的家族,也是法夫地區的地主;此地

後來改稱法夫郡。他們的姓氏出於蘇格蘭蓋爾語中的地名(也就是

「峽谷裡的堡壘」之意),從十六世紀末期開始就出現在法夫地區

的特許事業當中。當時有一位金納德的大衛.卡內基先生,在北法

夫的慕西地區娶回了可路西的伊麗莎白,而他的第二任妻子尤法

美,正是南艾斯克伯爵一世大衛及北艾斯克伯爵一世約翰的母親,

也是蘇格蘭卡內基家族主要族系創建先祖之母。佩提斯慕的卡內基

家族沒這麼好過,他們認為自己和那個富有的同名家族並無血緣關

係,而且也不希望彼此有牽連;但是他們的富有子孫安德魯.卡內

基確實是貴族卡內基家族的友人。

就安德魯.卡內基來看,與他關係最近的祖先是他的曾祖父、

有時也被稱為農夫兼織布工的詹姆士.卡內基,大約在1760年,當

年也是「威爾斯王子兼漢諾威王子」威廉喬治佛德瑞克繼承大不列

顛王位,登基成為喬治三世時,他從祖居地金卡汀郡遷出,在佩提

斯慕安家落戶。新國王的蘇格蘭頭銜包括羅西薩公爵及愛丁堡公

爵,當他掌握政權時,詹姆士正努力面對賺錢謀生的問題,並且娶

了名叫沃克的法夫女子。埃爾金房地產的記錄顯示詹姆士擁有「草

和草皮」的權利,意思是,他有權利應用當地建材在佩提斯慕建一

棟自用草房。

詹姆士是個反骨,在1770年的穀物暴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被

控煽動而入獄。但他賺得錢夠多,足以養活一大家子。各個階層的

Page 12: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1�

激進主義的家譜第 1 章

客戶都前來購買他織的布,甚至連埃爾金伯爵五世的夫人瑪莎,都

來光顧買布。

詹姆士的長子安德魯繼承父親織布的好手藝。身為自營商而且

僅販售自家商品,比起其他務農鄰人更有機動性,這些農人在漫長

的一生當中,就算曾經離開過居家附近,也很少能這麼做。因此,

年輕的安德魯(他也就是富豪安德魯.卡內基的祖父)非常了解法

夫,從考羅斯鋪著鵝卵石的狹巷,到蘇格蘭的古老教會首都聖安德

魯斯,他都知之甚詳。而就在附近的萊姆基林斯,他將邂逅一段情

緣。

當時的萊姆基林斯,擁有相對嶄新的布魯斯哈文港,因運煤貿

易而迅速發展,成為從釀酒到肥皂製造等各項產業的焦點,同時也

是航海界松姆家族的家鄉。卡內基的祖父就在此地遇見伊麗莎白,

她是富有船東松姆船長與妻子威爾姬所生的女兒。讓她的父親大為

驚愕的是,伊麗莎白宣告要下嫁一文不名的織布工,即便冒著無法

繼承財富的風險,她仍舊要成婚:一切都是為愛。松姆家人並未出

席女兒的婚禮,當父親拒絕從船隊裡撥一條船做為嫁妝後(家中每

個女兒出嫁時他都會這麼做),伊麗莎白和家族之間又更為疏離。

歷史學家麥基道出伊麗莎白如何試著和家族和解:她承諾倘若生下

兒子將會以父親的名字命名,倘若為女兒將會以姊妹之一的名字命

名。正好家族中有一個女嬰要受洗,伊麗莎白的家人在萊姆基林斯

分離教會共聚一堂,準備親耳聽到新生兒以松姆家族的人來命名。

對安德魯來說,這很有賄賂的意味,當哈登牧師問他要為孩子取什

麼名字時,他宣布:「她要和我的姑姑一樣同樣叫做安。」松姆家

族在教堂外怒氣沖天,從此家族間再也沒有任何往來。

在蘇格蘭,教育長久以來均把持在上流階級手中。在宗教改革

Page 13: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Carnegie

Carnegie

18

掃除中世紀教會之後,蘇格蘭長老教會運動的「紀律一書」定下了

堅決目標,要「在每個教區設立一所學校」。此外,十八世紀的教

育體系挑出最有天分的蘇格蘭孩童,在教育平等主義的氛圍下,為

最出色的孩子開啟眾多機會,然而,許多人還是無力負擔孩子的日

常教育,因此在經濟情況較差的家庭中,自學甚為普遍。一直要到

1872年的(蘇格蘭)教育法出現時,政府才首次承擔孩童教育的責

任。但是,在佩提斯慕,安德魯早已投身自學的行列。

佩提斯慕有一棟建築是大家所謂的「大學」,當地的織布工人

和農人在此聚會,針對多項主題修業、進行自我提升,從政治、哲

學到經濟學、神學都有。他們的精神領袖是勞工階級的英雄伯恩

斯,他在家鄉艾爾郡塔波頓單身俱樂部的尋歡作樂之作,為這所

大學提供範例。安德魯很快在這所學校裡自稱「教授」,這份工

作所從事的社交飲酒活動和自我教育不相上下。當地傳說,現在已

消失不見的牛頭小館是當時大學的主要校園。學員利用一點餘錢訂

閱《愛丁堡政治與文藝期刊》,這份刊物最早於1817年問世(到

了1855年更名為《蘇格蘭人日報》),並且聚會一同閱讀史考特從

1814年開始創作的威佛利小說系列。如果出現任何辯論或爭議,卡

內基爺爺一定是其核心人物。他在那個時代可是個大人物。

幾十年來,當佛林究竟算是名聲響亮或是令人厭惡之地,全看

你抱持的觀點而定;這裡是蘇格蘭最激進的地區,到處有人針砭當

時的政治情勢,並且追尋諸位賢達的信仰,如由磨坊工人轉成演說

家的羅查戴爾、政治家布萊特、自由貿易家科登以及土生土長的蘇

格蘭哲學家兼歷史學家大衛.休謨。他們會聚集起來訂閱倫敦的大

型印刷品,傾聽來訪的激進主義者演說。這裡是革命性思潮的溫

床,安德魯就在這當中找到了利基位置。

Page 14: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1�

激進主義的家譜第 1 章

安德魯和伊麗莎白的六子威廉生於1804年6月19日。他克紹箕

裘成為織布工,但在1830年時,他首度離開佩提斯慕、前往當佛林

附近,以求學習成為錦緞織工的技術。安德魯和伊麗莎白毫不遲疑

地鼓勵兒子前往當佛林力求精進。1826年埃爾金地產代理商留下記

錄,指稱卡內基一家無法支付租金,因為他們「非常窮困」。威廉

在當佛林以年約8鎊的租金,分租普瑞爾巷與莫狄街路口一棟小農

舍,在蘇格蘭傳統的聖燭節、老五月節、收穫節及古萬聖節當天分

季支付。他在一樓架設織布機,居住在上方的小閣樓間。

在普瑞爾巷後方的高處叫梅關,顯赫的莫瑞森家族就住在那

裡。威廉.卡內基在此地成為頗受歡迎的客人,因為這個家族的族

長莫瑞森是一位非常極端的激進人士。威廉最後拜倒在莫瑞森家第

四個孩子瑪格麗特的石榴裙下,他們於1834年12月成婚,在威廉的

作坊一同建立家庭。威廉和瑪格麗特就是聞名於世的卡內基雙親。

至此,歷史集結了對卡內基早期生命影響最大的三大因素:他的父

親威廉、母親瑪格麗特(影響程度最大)以及他的外祖父莫瑞森,

而他的身上也流有古怪、奔放、生氣勃勃的祖父安德魯的「瘋狂」

血液。關於最後這一位,卡內基說道:「我認為我的樂觀天性、解

決麻煩的能力,和笑看人生的態度,必然是遺傳自這位愛逗人開心

的老頑童,也就是讓我自豪能承繼他名字的祖父。」

名滿世界的休謨也曾

在當佛林針砭時政。

Page 15: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Carnegie

Carnegie

20

為了要正確地評估這些影響,必須對相關角色的性格進行更深

入的探究。威廉是勤奮的勞工,但比起他那位熱情豪爽的父親卻顯

得沉默自持。按家族慣例,他熱衷閱讀,並喜歡在佩提斯慕附近的

公路和沼澤附近獨自漫步。他的藝術天分,讓他從織布機上的平版

設計進化到織出特色花紋的錦緞布匹。當時當佛林正是織錦技術的

重鎮。

紡織原料的成品和製作過程,特別是羊毛和亞麻,最晚在1400

年代就已經在當佛林有了長足的發展,一直到跨入1500年代之前,

紡織工業仍是農村手工業。經過幾世紀,生產紡織品越來越機械

化、系統化。當佛林織錦技術的發展,牽涉到一件有趣的工業間諜

活動。

在18世紀初期,從歐洲大陸過來的工匠在西愛丁堡的莊雪墟成

立一間小型織錦廠。他們的製作過程極盡機密。1709年,一位叫做

布萊克的當佛林織布工,開始竭盡所能要找出織錦的祕方,他判定

裝瘋賣傻最有機會達成目標。他在外來移民勞工的住家附近徘徊,

並且用逗人發噱的惡作劇讓他們分心。漸漸地他們讓布萊克進入作

坊,而他則將注意力放在他們的機器和實作上。他盡可能地吸收這

些知識,返回當佛林之後創辦自己的織錦事業。因此,織錦在1718

年之前就已經在當佛林開花結果。1849年,也就是卡內基家族離開

後的一、二年,織錦製作過程因為引進蒸汽動力而出現突破性的變

革。不可忘記當佛林早在1291年就開始採煤,當時皮登克萊福的地

主歐伯威爾允許當佛林的本篤會修士有權利煉煤自用,因此蒸汽動

力可說是一項重大創新。

就政治上而言,威廉成長於由父親及朋友形成的蘇格蘭勞工階

級激進主義環境,這些人深信,人人均有權利決定政治與宗教的領

Page 16: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1

激進主義的家譜第 1 章

導人,並且支持徹底且合乎憲法的社會及政治改革。然而在父親向

群眾慷慨陳詞時,威廉卻厭惡在公開場合發言;只不過,雖然他不

輕易動怒,但如果他的原則信念受人輕蔑,威廉仍會勇敢地大聲疾

呼。威廉是固定出席公開集會的參與者,他有一次帶著幼兒卡內基

去聽布萊特的演說,此舉使得卡內基終其一生都十分重視演講術。

卡內基自傳裡的一個小趣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威廉這個

人。在他兒子誕生後不久,威廉參加當佛林分離主義者長

老派教會的主日崇拜。當天牧師的布道內容正好是主張嬰

孩天譴論。牧師用喀爾文教派的辭令,確切而堅定地強

調發展不全的孩童乃是天譴,並認為孩童應為其原罪受

地獄烈火的懲罰,這引發了威廉心中的憤怒。由於個性

使然,他從教堂長椅上站起來並且說道:「如果那些就

是你所謂的宗教和天主,那我該尋求更善良的宗教和更

崇高的天主。」威廉從此未再上過教堂。

威廉膚色白皙而沉默寡言,他的妻子瑪格麗特則

是肌膚黝黑,個性堅毅不屈、忠誠而果斷。她在婚

姻當中為丈夫的需求一心奉獻,是一位蘇格蘭賢

內助,就像低地人說的,「愛拚」(很愛整潔)、

「持家」(在經濟方面很節儉)且「手腳俐落」

(善盡家庭主婦的責任)。在兒子安德魯的一生

中,她是他成功事業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第三位影響卡內基至深的人物是外祖父莫瑞

森。不同於來自蘇格蘭低地的卡內基家族,莫瑞

森是高地家族,他的氏族源自路易士赫布里

迪恩島的古北歐族。和其他的氏族一樣,

去聽布萊特的演說,此舉使得卡內基終其一生都十分重視演講術。

卡內基自傳裡的一個小趣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威廉這個

人。在他兒子誕生後不久,威廉參加當佛林分離主義者長

老派教會的主日崇拜。當天牧師的布道內容正好是主張嬰

孩天譴論。牧師用喀爾文教派的辭令,確切而堅定地強

調發展不全的孩童乃是天譴,並認為孩童應為其原罪受

地獄烈火的懲罰,這引發了威廉心中的憤怒。由於個性

使然,他從教堂長椅上站起來並且說道:「如果那些就

是你所謂的宗教和天主,那我該尋求更善良的宗教和更

崇高的天主。」威廉從此未再上過教堂。

威廉膚色白皙而沉默寡言,他的妻子瑪格麗特則

是肌膚黝黑,個性堅毅不屈、忠誠而果斷。她在婚

姻當中為丈夫的需求一心奉獻,是一位蘇格蘭賢

內助,就像低地人說的,「愛拚」(很愛整潔)、

「持家」(在經濟方面很節儉)且「手腳俐落」

(善盡家庭主婦的責任)。在兒子安德魯的一生

中,她是他成功事業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第三位影響卡內基至深的人物是外祖父莫瑞

森。不同於來自蘇格蘭低地的卡內基家族,莫瑞

森是高地家族,他的氏族源自路易士赫布里

迪恩島的古北歐族。和其他的氏族一樣,

布萊特讓卡內基終其一生都十分重

視演講術,圖為布萊特雕像。

Page 17: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Carnegie

Carnegie

22

這個家族成員因為長期失和而四散各處。莫瑞森的直系親屬在18世

紀中,以皮革工人身分來到愛丁堡。莫瑞森繼承了他父親的皮革生

意,並且娶了一名愛丁堡商人的女兒—安。派特森曾於1935年提

到,莫瑞森在愛丁堡擁有一棟大宅。但莫瑞森做了一些錯誤的投

資,生意失敗倒閉,安的嫁妝全數散盡,之後他們搬到當佛林,莫

瑞森開始在那裡當一名鞋匠。

或許是因失敗而憤恨難平,因喪失身分地位而深感遺憾,莫瑞

森接受19世紀初在當佛林沸沸揚揚的激進主義精神,成為激進派成

員的一分子,致力於草根政治(非暴力)活動,這可說是人民憲章

運動(Chartism)的前身—本項運動始於1836年,用意在於將政

治力延伸至勞工階級。

莫瑞森的妻子於1814年去世時,他嘗盡苦楚,然而家庭和工作

對他的需求,並未阻止他在法夫的大城小鎮傳播激進志業。只要

是繼任的保守黨首相利物浦伯爵和甘寧的代表,或是輝格黨的議員

在法夫郡的政治大會上發表演說時,莫瑞森便會激烈詰問、挑起質

疑。當時的他筆快如口舌,大力推動為勞工大眾改革的志業。約

1827年,莫瑞森聚集一群記憶技巧純熟的工匠成立「政治聯盟」,

驕傲地舉起寫有「知識,聯盟和同志」的標語旗幟,從這時起,莫

瑞森和他的煽動者成為施壓的一方,牽引1832年改革法案過關,這

是最早讓中產階級取得投票權的法案。

莫瑞森是英國散文家兼政治家寇拜特的好友兼忠實讀者,偶爾

還替《寇拜特政治文摘》寫稿,這份刊物創辦於1802年,每週出

版。卡內基對於他的祖父曾在《文摘》發表文章、並受到寇拜特讚

揚一事感到相當自豪;尤其寇拜特聲稱莫瑞森對蘇格蘭教育系統的

技術教育需求論點,可說是「我這輩子讀到過最棒的文章」。

Page 18: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323卡內基外公莫瑞森曾在《寇拜

特政治文摘》撰寫文章,讓卡

內基驕傲不已。

莫瑞森不斷在政治上施壓,他以寫信和演說的方

式對抗財富和特權。他一系列的書信都在攻擊史特靈市

的自由黨議員普萊羅斯,即達蒙尼爵士,說他是「為謀求土地利

益的抓耙子」,為社會主義者立傳的作家將此當成經典。莫瑞森會

如何看待他的外孫與達蒙尼爵士之子自由黨領袖普萊羅斯、羅斯貝

里伯爵五世之間的過從甚密,則全憑臆測了。莫瑞森甚至在當佛林

辦了一份激進派報紙:《先驅者報》,自1833年1月2日起每月出

刊,但它過於煽動,讓多數的印刷業者為之卻步,公司不久便垮台

關閉。然而莫瑞森持續地投書給願意刊登他不平之鳴的出版社。卡

內基後來說道:「我的寫作能力得自於父母二邊的遺傳,因為卡內

基家族同時是閱讀者、也是思考者。」

威廉與瑪格麗特,加上莫瑞森,這三人的混合基因讓匹茲堡的

卡內基成為一位「偉大的帝國創建者和慈善家」。然而他以個人特

有的手法修正這些影響因素時,有時甚至徹底顛覆莫瑞森對財富和

特權的想法。卡內基的故事自此在當佛林展開。

瑪格麗特對卡內基一生的影響甚鉅。

Page 19: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章第

卡內基,家人暱稱他「安卓」,於1835年11月25日星期三生於

當佛林。當時是有「水手國王」之稱的漢諾威王朝威廉四世在位第

五年,在政治上則有輝格黨(自由黨)重新取得政權,由墨爾本子

爵二世威廉.蘭姆以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的身分二度組閣。當時蘇

格蘭尚未有議會,從1707年開始,「管理」蘇格蘭的事務轉交到內

政大臣的手上,1835年由羅素爵士擔任此職。卡內基來到一個對自

家歷史、文化以及特性極為自豪的蘇格蘭社會,卻要受到遙遠的倫

敦當局「管理」,當卡內基和莫瑞森兩方的親戚共聚一堂時還為此

憤恨不已。

藉著母親孩提時代的手帕交佛古森、當時已嫁作人婦的約翰.

韓德森太太幫忙助產,卡內基得以順利降臨人間。就在當佛林莫狄

街與普瑞爾巷交口的那棟一層樓紅瓦灰牆18世紀農舍小閣樓,他首

次睜開雙眼。這棟小屋有閣樓天窗,原本是連棟建築物中的邊間,

閣樓房間是這家人主要的生活空間。到如今這棟農舍成為卡內基出

生地博物館,追溯他「白手起家」故事中的一生,而農舍隔壁則在

1925年由建築師詹姆士.薛瑞爾設計建造成紀念館;此地為卡內基

的妻子露意絲所捐贈,目的在於傳頌她丈夫獨有的企業與慈善生

涯。這裡就是他一切成就的聚焦處。當訪客站在莫狄街的街角時,

當初卡內基最早見到的景物仍環繞身邊;此番景象已經深深嵌在他

2 織布工之子工人是更有用的公民,理應比懶惰的王子更受尊重。

約翰.溫克《了不起的卡內基》

The Weaver's Boy The Weaver's Boy The Weaver's Boy The Weaver's Boy The Weaver's Boy

Page 20: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6

Carnegie

Carnegie

心底,驅使他多年後為後世犧牲奉獻。

對於卡內基來說,當佛林是個絕佳的出生地。此地位於法夫西

南方,離佛斯灣北岸約3公里,而且處於數條重要中世紀道路的交

會點,當佛林曾是蘇格蘭的首都。在歷史上,這裡長久以來都占有

重要位置,當佛林見證了蘇格蘭從傳說迷霧當中興起的故事。當佛

林的主要幹道「高街」占了一條山脊,這條山脊陡峭地向下延伸至

聖瑪格麗特街及修道院街,然後到更下方的古修道院周圍地區。這

兩條主要幹道收攏會合到比頓克來夫公園坐落的莫狄街,西方緊

鄰著伯恩塔以及比頓克來夫幽谷(Pittencrieff Glen)。就在這修道

院、這塔與這幽谷之間,卡內基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

在莫狄街這棟小農舍的上方高處,矗立著聖三一本篤修道院

(Benedictine Abbey of Holy Trinity)的遺跡,蘇格蘭王麥爾侃三

世(Malcolm Ⅲ)的妻子聖瑪格麗特在1068年大婚不久之後,在約

1070年時,就興建這座修道院作為修女院。1128年時,因他們的兒

子大衛一世(David Ⅰ)之故,這座修女院的地位升格為修道院,

成為蘇格蘭最重要的教會基礎與前往蘇格蘭的聖瑪格麗特聖殿朝

聖的中途站之一,一直到1593年時遭新教的詹姆士六世(Crown of

James Ⅵ)強占後方休。毗鄰修道院修士堂的,是由斯圖亞特王朝

(Stuarts)重新修整賓館外牆而成的當佛林宮殿:皇家人士經常在

此駐足,好幾位蘇格蘭的君王就在這高牆內誕生,最後一位是生於

1600年11月19日的查爾斯一世(CharlesⅠ)。卡內基知曉每一條密

徑、每一面牆和每一個頹圮地點的祕洞,他靠著在夜幕低垂時走過

幢幢鬼影來鍛鍊自己。

當佛林的歷史很難和修道院的興起分開;沒有修道院,這座城

在歷史上也僅有卑微的地位。在修道院區旁邊的比頓克來夫幽谷

Page 21: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

第 2 章 織布工之子

裡,矗立著塔丘(Tower Hill),這是「恃強凌弱」的麥爾侃三世

侃模(又名「大頭」)一手建立的城堡塔。麥爾侃因為第二任妻子

而從粗暴的惡棍搖身一變成為有文化的高尚人士,她就是「薩克遜

的瑪格麗特」,英格蘭王艾德莫頓二世(Edmund Ⅱ of England)

之子艾德華.阿薩林(Edward Atheling)所生的女兒。他們在此和

八個孩子同住。時機適當時,卡內基將買下這一帶過去皇室擁有的

財產,當作禮物致贈給當佛林地區。

在修道院內,今天仍可見早年一位卡內基崇拜英雄的墓碑。

古修道院的中殿被保留下來當成國家歷史紀念館,但修道院東端

重建以做為教堂之用。1818年時整理此地,以清出地方興建教區

禮拜堂,當時發現一具骸骨,專家宣稱那正是羅伯特一世布魯斯

(RobertⅠ, the Bruce)。布魯斯是卡內基的完美典範,但是在1889

年以後,他的墓碑才有今日所見的優美墓誌銘,因而增添光彩;那

是卡內基一家離開當佛林很久以後的事。然而,在卡內基培養愛國

情操時,布魯斯的地位,就遜於遭到英格蘭人施以吊刑、挖出內

臟、並被五馬分屍的蘇格蘭獨立運動頭號鬥士威廉.華勒斯爵士

(Sir William Wallace, 1274-1305)。

羅伯特一世布魯斯(1274-1329)

蘇格蘭歷史中重要的國王,他領導

蘇格蘭人打敗英格蘭軍隊,確保王

國獨立。他是卡內基的完美典範。

Page 22: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8

Carnegie

Carnegie

當佛林最初開發的地點,可能就在麥爾侃的塔丘附近漸漸發

展,但之後漸漸靠攏至修道院附近的新市鎮;此地變成皇家之地

(Burgh of Regality),從1130年開始隸屬於修道院,一直到1588年

5月24日詹姆士六世頒布特許狀之前才結束。在卡內基的時代,這

一切(包括麥爾侃的塔丘、比頓克來夫幽谷以及周邊的公園地)全

都隸屬於韓特(Hunt)家族的莊園。在15世紀之前,這些土地決定

權全都屬於本篤修道院所有,但在新教改革運動之後,政教分離,

決策全落入當佛林公爵一世喬治.撒頓(George Seton)之手。莊

園以及建於約1635年的磚造宅邸比頓克來夫大宅,原本是為了亞

歷山大.克拉克爵士(Sir Alexander Clerk)所建,但卻數度易主,

1799年時由威廉.韓特(William Hunt)以3萬1500英鎊的價格購

入。

自始之後,韓特家族便奮力不懈捍衛自家財產,但在1840年

代時,他們會在每年的5月開放一天,讓當佛林居民能在花園裡散

步。因為政治傾向的問題,韓特家族禁止莫瑞森家族探訪比頓克

來夫。這讓年輕的卡內基氣憤不已,這孩子發誓有一天他將會擁有

比頓克來夫,而且將會對所有人敞開大門。他的確在1902年時以4

萬5000英鎊從韓特家族手中買下這裡,並在1903年11月21日正式將

此地贈與他的家鄉;建築師羅伯特.羅瑞摩(Robert S. Lorimer)

在1908年至1911年時重建內部,以做為俱樂部和博物館之用。時至

今日,這一切對韓特家族來說就像是無盡的鞭笞,而理查.瑞吉納

德.高爾登(Richard Reginald Goulden)在1913年至1914年為卡內

基塑了一尊身著禮服的塑像,大剌剌地放在比頓克來夫公園裡,

就在1928年的露意絲.卡內基紀念門(Louise Carnegie Memorial

Gates)入口處。

Page 23: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2�

第 2 章 織布工之子

當佛林修道院教會的牧師查爾姆斯(Peter Chalmers)告訴我

們,卡內基誕生當時,當佛林的人口大約是1萬1500人,其中有

5044位各年齡層的男男女女都受雇於織布廠。身為備受尊重的藝

匠,威廉織好的精美布匹受到熱烈搶購,他將莫狄街家中原本的

二部織布機增加為三部。如此一來便加速了這一家人從狹窄的農

舍搬到艾德嘉街(Edgar Street)新房,地點就在瑞德公園(Reid's

Park)旁,這裡有較大的活動區域供家人使用。因此,卡內基最初

的記憶都是在艾德嘉街的家中。威廉繼續擴張事業版圖,買下第四

部織布機,並且收學徒訓練。

有很長一段時間卡內基是家中唯一得以進出父親織布房的孩

子,當穿著白圍裙的父親忙碌地左右來回穿梭編織、精力充沛地踏

踩織布機的踏板時,他深深著迷。這個興奮的孩子眼裡看到的,是

織布工擺動、剪裁然後將線織成花樣精美的錦緞。威廉渾厚的男高

音常常隨著梭子的律動唱起蘇格蘭的歌曲,卡內基這樣寫道:「當

我父親吟唱時,為我奠下良好的基礎,讓我深愛故土無與倫比的吟

遊詩歌當中的天籟。」「不管是歌詞還是音律,少有我不熟悉的蘇

格蘭老歌。」

有一首卡內基經常吟唱的蘇格蘭民謠是他的最愛,那就是法夫

本地的〈派翠克.史奔斯爵士〉(Sir Patrick Spens),開頭是:

國王坐在當佛林鎮上,

飲著血紅色的酒。

卡內基很喜歡這個故事,訴說派翠克爵士如何為了國王亞

歷山大三世(King Alexander Ⅲ)指派的任務,從法夫亞伯達

Page 24: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30

Carnegie

Carnegie

(Aberdour)千里迢迢出發。在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創作

出來較知名的版本當中,這趟任務的目標,是要帶回亞歷山大國王

的孫女挪威女士(Maid of Norway)(後來成為蘇格蘭的瑪格麗特

王妃(Scotland Princess Margaret))。這趟任務是個大災難。就算

有勇敢機智的史奔斯爵士,但最後侍從和這位女士都淹死了:

派翠克.史奔斯爵士是最棒的水手,

勝過任何曾經航過海的人。

這首民謠的韻律以及布局打動了小卡內基,他會口齒不清地對

著任何願意傾聽的人吟唱結局:

一半了,這是返回亞伯達路途的一半了,

在50噚深處的海底,

躺著善良的派翠克.史奔斯爵士,

我們蘇格蘭子民將在他的腳邊成為高貴的民族。

1840年1月時,瑪格麗特生了一個女兒名叫安。這個女兒體弱

多病,隔年就夭折了。因為父親一直忙於織布事業,而母親在這幾

個月裡甚為憂慮、全心投入照顧多病的新生兒,卡內基只能放牛吃

草,有時獨自一人,有時和朋友結伴,一起探索古修道院的墓園或

周邊地區、比頓克來夫幽谷以及伯恩塔的堤防。真正引導他邁向當

佛林歷史的,是他的姨丈勞德(George Lauder),他和瑪格麗特的

大姊西頓(Seaton)結婚,在當佛林高街上經營一家雜貨店。此時

勞德已是一名鰥夫,他全心栽培自己的兒子喬治(George),他經

Page 25: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31

第 2 章 織布工之子

常和卡內基一起,樂於扮演聽父親說故事的聽眾。這二個孩子為彼

此取了綽號,分別叫多德(Dod,這是喬治)與奈格(Neig),多

年來,安德魯稱多德是「我的兄弟兼表弟」。卡內基這樣描述多德

的父親:

他擁有和孩子相處的非凡天賦,而且教會我們很多事。在這些

當中,我還記得他如何教我們了解英國的歷史,他要我們想像每一

位君王就現身在房間牆面的某個地方,演出他最為人所知的一幕。

因此,對我來說,約翰王(King John)到今天都還端坐在壁爐架上

方簽署大憲章(Magna Carta),而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則在門的後方,膝上抱著她的孩子們。

多年之後,我發現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的禮拜間提供

了完整的君主名單,也許當中跳過此人(克倫威爾的名字)是理

所當然的。在西敏寺的小禮拜堂裡有塊板子寫明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的遺體已經移走了。但在我坐在姨丈膝蓋上學到的君主

名單當中,這位共和國的君主傳送訊息給羅馬的教宗,告訴聖座

「倘若他不停止對新教徒的迫害,梵諦岡將會聽到大不列顛的大砲

聲響震天。」

克倫威爾成為這兩兄弟的最愛,但是⋯⋯

我是從姨丈那裡學到蘇格蘭的早期歷史,就是華勒斯和布魯

斯以及伯恩斯,盲作家哈利(Blind Harry)所說的歷史,以及史

考特、羅姆賽、譚納西(Tannahill)、霍格(Hogg)以及佛古森

(Fergusson)等人的歷史。我可以確實地說,伯恩斯說過的話,在

Page 26: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32

Carnegie

Carnegie

我的血液裡注入了蘇格蘭式的偏見(或說是愛國主義),一直要等

到生命終了時才會停止。

不管當佛林長老教會是在蘇格蘭教會的體制之內、或是逃離

成為自由教會,威廉和他的莫瑞森親家都未扮演任何角色或有任

何參與。但威廉並非全然不想追求宗教的洗滌,他最後在當佛林

斯維登堡學派教會(Swedenborgian)中尋得宗教慰藉。這個團體

遵循的,是瑞典科學家、神學家兼神祕學家斯維登堡(Emanuel

Swedenborg)的教誨。他相信宇宙有一個基本的超自然結構,1744

年,在他創造出個人版的耶穌之後,他相信自己受到召喚,叫他放

棄塵世的學問。

之後他窮畢生之力詮釋聖經。事實上,他相信基督教的上帝是

所有生物的力量與生命,古老的聖三位一體表達的是三種重要的上

帝特質—愛、智慧與行動。在他過世之後,他的追隨者於1788

年在倫敦創建了一個教會,1792年時在巴爾的摩又組成了另一個

教會。斯維登堡學派的信仰打動了威廉,他帶著小兒子卡內基參

與他們的聚會。瑪格麗特則避免和他們一同前往;雖然她並未積

極跟隨莫瑞森家信奉的功利主義,但她經常

會涉獵生於羅德島(Rhode Island)的功利

主義領袖簡寧(William Ellery Channing,

1780-1842)的文章和論述。

卡內基說,當他和弟弟受到鼓勵去上

教堂和參與主日學時,母親卻認為聖經乃

是「就作為生活行為的權威指引而言,是

一文不值的神性源頭,或說是根本不值得為

斯維登堡的的思想影響了

卡內基的父親威廉。

Page 27: 卡內基的一生 - 晨星網路書店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04324.pdf · 平,但對許多人來說,他仍是難以捉摸的角色,此人擁有的金錢 (他有個綽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遮掩了他真正的面貌。

33

第 2 章 織布工之子

人接受」。他說,她最重視的格言,是儒家所說:「務民之義,敬

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卡內基最初的想法乃是由母親塑造而成,因此,在他早年的生

活當中,宗教扮演的角色甚微,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她並未反對

丈夫「新耶路撒冷」的宗教信仰,也不排斥她那些激進親戚的「工

人樂園」思考,但是她認為生活是現實的爭執,而非哲學名詞。她

的信仰是單純的蘇格蘭經濟學哲學:「努力工作賺銀子(金錢),

然後用銀子買肉(也就是糧食)。」因此,卡內基在早年就已經見

識到,市場的工作是能立即創造美好生活的方式。

卡內基一直到1843年才開始接受正式教育,當時他已經8歲

了。雖然他多數的朋友都在5歲時就開始上學,但他總是逃避教

室,他說他還沒準備好,而他的雙親也由著他去。幾年過去了,卡

內基沒有表顯出任何想要接受教育的傾向,這種情況,讓他無論

如何都不能算是文盲的父母大感憂慮。最後他們終於決定採取行

動。他們去找了羅伯特.馬丁(Robert Matin),他是附近羅藍街

(Rolland Street)上一間學校的老師,他們請他和卡內基談一談教

育的重要性。

馬丁掌理的學校教導貴格.約瑟夫.蘭開斯特(Quaker Joseph

Lancaster)提倡的教育形式,在這裡,大一點的孩子接受教師的教

導之後,轉而教導更小的孩子。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壓低學費,但

是這樣的系統卻導致一大群學生亂糟糟地在同一間教室裡受教。想

要有任何進展,就必須靠重重的「皮教鞭」來執行嚴厲的紀律—

這是一種蘇格蘭皮帶,尾端會打在學生的手心上。離當佛林不遠處

有一個礦村叫羅區捷力(Lochgelly),是製作這一類皮鞭的重鎮。

即便如此,那一天,馬丁(他的學生給他取個綽號叫「顧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