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 年第 46 卷第 1 期 - 24 - Summarize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郑少君 1 王志仁 2 王永前 2 吴位东 1 杨甫德 2 【摘要】 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微生态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 起重要作用。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对认 知和情绪的改善大有裨益。随之,益生菌在防治焦虑抑郁等疾病方面的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 高度重视,有可能为我们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目前益生菌在抑郁症方面的相关 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益生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益生菌;抑郁症;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52 2019 01-0024-04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存 在严重的医学合并症和高致残性。 并影响着全球大 20 %的人口。尽管药物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大多数接受治疗的个体并没有充分达到症状缓解 和功能恢复。此外,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现有 药物策略。肠道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越 来越受到关注,在过去十年,评估肠道共生微生群 的研究表明它们参与了重要的生理过程,益生菌不 仅影响和塑造宿主免疫系统,并影响其代谢,而且 还影响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益生菌及其功能 益生菌通常是指通过适量摄入,对机体产生特 定的且符合临床标准的有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 的总称。目前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的益生菌主要是 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等。市面上已批准上市的益 生菌产品主要包括金双歧、整肠生、培菲康、合生 元等多种药物及多种菌粉类产品。早期微生物研究 受到技术的限制,我们对细菌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甚 少。近年来,开发和使用的宏基因组和分子技术深 入了解了益生菌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 善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屏障 功能、调节免疫应答、促进消化吸收、以及参与宿 主代谢等。临床上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参与多个 系统发育和功能成熟,其中就包括神经系统和行为 认知功能,此外许多疾病,如心血管,自身免疫, 神经发育,包括精神病症也已被证明可能与益生菌 存在紧密关联 2 益生菌影响脑功能的因素 益生菌 - 脑通讯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免疫, 内分泌和中枢神经化学等。如:益生菌可以减轻结 肠炎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也可以降低血清皮质 类固醇水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脑单胺递质 5-羟 色胺(Serotonin,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 可以通过益生菌增加并减少代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Fos mRNA(ribonucleic acid,RNA)的表达在益生菌干预 后也均有增加 3 1 调节免疫系统 炎症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持续压力应激可诱 发不良炎症反应。促炎和抗炎平衡失调,并且整个 免疫应答向炎症转移,一般表现为促炎细胞因子水 平[包括 IL-6(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a)和 IFN-c(Interferon, IFN)]升高,而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0 (IL-10 )]降低。 为了评估乳酸杆菌 PS128 对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S)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人员测量了 血清和有丝分裂的脾细胞中促炎因子 INF- α 和 IL-6 以及抗炎因子 IL-10 的水平。 ELS 小鼠血清 TNF- α [基金项目]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ZYLX201409 );北京回龙观医院“龙跃”计划杰出青年基金 2014LYJQ-02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X2016010 )。 [作者工作单位] 1.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110 ); 2. 北京回龙观医院。 [第一作者简介] 郑少君(1990.04- ),男,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精神药理学。 [通信作者] 杨甫德(Email yangfd200@126. com )。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js.dnzh.orgjs.dnzh.org/FileUpload/PdfFile/20190305093336.pdf · - 24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年第46卷第1期

  • Upload
    others

  • View
    3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js.dnzh.orgjs.dnzh.org/FileUpload/PdfFile/20190305093336.pdf · - 24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年第46卷第1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 年第 46 卷第 1 期- 24 -

综述◎

Summ

arize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郑少君 1 、 王志仁 2 、 王永前 2 、 吴位东 1 、 杨甫德 2

【摘要】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微生态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

起重要作用。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对认

知和情绪的改善大有裨益。随之,益生菌在防治焦虑抑郁等疾病方面的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

高度重视,有可能为我们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目前益生菌在抑郁症方面的相关

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益生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益生菌;抑郁症;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52(2019)01-0024-04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存

在严重的医学合并症和高致残性。 并影响着全球大

约 20%的人口。尽管药物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大多数接受治疗的个体并没有充分达到症状缓解

和功能恢复。此外,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现有

药物策略。肠道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越

来越受到关注,在过去十年,评估肠道共生微生群

的研究表明它们参与了重要的生理过程,益生菌不

仅影响和塑造宿主免疫系统,并影响其代谢,而且

还影响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

一 益生菌及其功能

益生菌通常是指通过适量摄入,对机体产生特

定的且符合临床标准的有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

的总称。目前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的益生菌主要是

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等。市面上已批准上市的益

生菌产品主要包括金双歧、整肠生、培菲康、合生

元等多种药物及多种菌粉类产品。早期微生物研究

受到技术的限制,我们对细菌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甚

少。近年来,开发和使用的宏基因组和分子技术深

入了解了益生菌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

善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屏障

功能、调节免疫应答、促进消化吸收、以及参与宿

主代谢等。临床上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参与多个

系统发育和功能成熟,其中就包括神经系统和行为

认知功能,此外许多疾病,如心血管,自身免疫,

神经发育,包括精神病症也已被证明可能与益生菌

存在紧密关联[2]。

二 益生菌影响脑功能的因素

益生菌 - 脑通讯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免疫,

内分泌和中枢神经化学等。如:益生菌可以减轻结

肠炎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也可以降低血清皮质

类固醇水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脑单胺递质 5- 羟

色胺(Serotonin,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

可以通过益生菌增加并减少代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 c-Fos

mRNA(ribonucleic acid,RNA)的表达在益生菌干预

后也均有增加[3]。

1 调节免疫系统

炎症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持续压力应激可诱

发不良炎症反应。促炎和抗炎平衡失调,并且整个

免疫应答向炎症转移,一般表现为促炎细胞因子水

平[包括 IL-6(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a)和 IFN-c(Interferon,

IFN)]升高,而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0(IL-10)]降低。

为了评估乳酸杆菌 PS128 对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S)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人员测量了

血清和有丝分裂的脾细胞中促炎因子 INF-α和 IL-6以及抗炎因子 IL-10 的水平。 ELS 小鼠血清 TNF-α

[基金项目]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ZYLX201409);北京回龙观医院“龙跃”计划杰出青年基金

(2014LYJQ-02);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X2016010)。

[作者工作单位]1.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110);2. 北京回龙观医院。

[第一作者简介] 郑少君(1990.04-),男,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精神药理学。

[通信作者] 杨甫德(Email:yangfd200@126. com)。

Page 2: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js.dnzh.orgjs.dnzh.org/FileUpload/PdfFile/20190305093336.pdf · - 24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年第46卷第1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 年第 46 卷第 1 期 - 2� -

综述◎

Summ

arize

明显降低,但与对照小鼠相比,IL-6 水平升高。持

续给予 PS128 干预后,ELS 小鼠 INF-α 水平无明

显变化,但显着降低了 ELS 小鼠 IL-6 水平并增加

IL-10 水平。在从 NELS,ELS 和 PS128 处理的 ELS

小鼠获得的培养的脾细胞中,我们收集并测量上述

细胞因子。当用刀豆蛋白(ConA)刺激培养基时,

发现来自 ELS 小鼠的脾细胞比来自 NELS 的脾细胞

产生更多的 INF-α。在用 PS128 处理的 ELS 小鼠的

脾细胞中,该增强被减弱。来自 ELS 小鼠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脾细胞中 IL-6 的水

平与 NELS 的水平没有差异,但是,对 PS128 处理的

ELS 小鼠的脾细胞的 IL-6 反应显着高于其他两组,

且 IL-10 水平显着高于 ELS 小鼠。这些结果表明,

PS128 在 ELS 小鼠中调节免疫应答[4]。

动物研究表明,某些淋巴细胞亚群能够改变免

疫因子浓度以及影响肠屏障功能,介导应激反应。

经证实,GF 小鼠中分泌促炎因子白介素 17(IL-17)的 T 细胞(Th17)水平增加与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相

关[5]。另外,益生菌可以通过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细

胞形成免疫调节剂,例如活化的 B 细胞(NFkB)的

核因子 κ- 轻链增强子,其导致免疫细胞和肠上皮细

胞的增殖和分化。它们对上皮细胞的影响可能有助

于保护肠屏障[6]。

综上所述,一系列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参与大脑

活动,也表明了益生菌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MD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但血浆细胞因子通常

以非常低的水平存在,这使得它们的测量变得困难,

此外,细胞因子对 MDD 是非特异性的和不敏感的。

因此,后续相关研究仍需对抑郁障碍免疫系统进行

更全面的检测。

2 调节内分泌系统

抑 郁 症 通 常 都 伴 有 下 丘 脑 - 垂 体 - 肾 上 腺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异常,

HPA 轴活动与情绪障碍和记忆功能密切相关。应激

反应是 HPA 激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皮

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或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活性增强。

研究者[7]通过测量发现 ELS 小鼠的皮质酮水平显着

高于 NELS 小鼠,当使用 PS128 进行干预后可以显

着降低 ELS 皮质酮水平。这些结果表明,ELS 小鼠

中的 HPA 轴异常调节,并且施用 PS128 可以使升高

的皮质酮水平正常化。另外,植物乳杆菌,瑞士乳

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也可以通过降低

CORT 和 / 或 ACTH 水平来降低 HPA 轴活性[8]。

总之,一系列的研究提示通过益生菌的干预可

以减弱 HPA 轴活性,并且能够改善肠屏障功能,防

止应激诱导而引起肠神经元突触的变化,保护下丘

脑神经元的可塑性,从而可能保护大脑功能,影响

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发展。

�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首 先 , 益 生 菌 可 能 直 接 影 响 C N S 功 能 , 如

通过影响 5HT,DA,BDNF,γ- 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从而影响情绪和行

为。益生菌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改变 CNS 功能。

如瑞士乳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脆弱杆菌可以增强

血清色氨酸(5-HT 的前体)水平并降低其代谢物以

及调节肠屏障渗透性而影响 CNS 功能[9]。

3.1 5-HT 和多巴胺 5-HT 合成的减少以及多

巴胺系统的紊乱被广泛的认为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

学,前面我们知道应激可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而

炎性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

死因子 -α[TNF-α]和干扰素 -γ[IFN-γ])可引起

吲哚胺 -2,3- 双加脱氧酶增加,而糖皮质激素诱导

色氨酸 -2,3- 双加氧酶激活(IDO)。色氨酸 -2,3-

双加氧酶和吲哚胺 -2,3- 脱氧酶(DTO)均降解色

氨酸,其是 5- 羟色胺(5-HT)的前体,限制 5-HT

合成。此外,许多色氨酸分解代谢物,如犬尿胆碱

和喹啉酸都可能具有导致抑郁,焦虑和神经毒性作

用。

有研究发现,瑞士乳杆菌 NS8 可以恢复海马中

5-HT 的水平,其与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治疗的结果相似[10];也有研究[11]发现,艾

司西酞普兰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B)干预后

具有相似的结果,其都改善了小鼠蔗糖偏好实验

(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中蔗糖偏好,改善

了放置实验(object placement test,OPT)中的放置

识别,降低了血浆中的 IFN-a,TNF-α 水平,以及

增加了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和海马中

5-HT 的含量。另一项研究[4]发现,持续摄入 PS128后,与未经干预的 ELS 小鼠相比,经干预的 ELS

小鼠具有显着升高 DA 的能力。 PS128 处理的 ELS

小鼠的二羟苯乙酸(di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

DOPAC)和高草香酸(homovanillic acid,HVA)浓度

也显着高于未处理的 ELS 小鼠。在刚成年小鼠中,

PS128 处理也能够显着增加 DA,DOPAC 和 HVA 的

浓度。

Page 3: 益生菌防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js.dnzh.orgjs.dnzh.org/FileUpload/PdfFile/20190305093336.pdf · - 24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年第46卷第1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9 年第 46 卷第 1 期- 26 -

综述◎

Summ

arize

3.2 BDNF 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影响神经元的

成熟和分化,以及功能性突触的形成和神经可塑性,

且观察到 MDD 患者海马内 BDNF 水平降低,研究发

现,瑞士乳干酪 NS8 的抗抑郁(蔗糖消耗增加)和空

间记忆改善(OPT 的新型位置探索时间增加)的能力

可能是通过恢复海马 BDNF 浓度而实现。同样瑞士

乳杆菌 R0052 和长双歧杆菌 R0175 也有调节 BDNF

的能力[8]。

另一项研究发现,雄性 GF 小鼠脑皮质层,特别

是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皮质中,BDNF 水平显示较

低[12]。另外,研究[13]发现对五周的 GF 大鼠施用低

聚果糖(FOS)和低聚半乳糖(GOS),FOS 的施用可

增加海马 BDNF 和 NMDA NR1 受体的 mRNA 表达,

GOS 的施用可增加 SH-SY5Y 细胞释放 BDNF。因此,

应激小鼠脑内(主要是海马)BDNF 水平在益生菌治

疗后明显增加,原因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调节 HPA 轴

相关,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4 影响基因表达

研究[14]发现,出现抑郁行为的无菌小鼠存在基

因转录的变化,如 5-HT1α 血清素受体亚型在小鼠

海马齿状回中下调,编码 NMDA 的 NR2B 亚基基因

的转录也在杏仁核中下调。

大脑神经元可塑性伴随着整个生命过程,包括

新突触形成连接,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然而,

应激可以抑制这种可塑性并导致脑萎缩。研究发现,

应激小鼠在益生菌干预后参与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

性的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例如,益生菌干预后,

应激小鼠下丘脑中 Syt4 和 Snap25(神经元中突触囊泡

胞吐的调节剂)表达降低,我们知道这其表达在大脑

中与关联和空间记忆相关。此外,敲除小鼠 nap25 和

Syt4 基因明显减少了缺血性脑中突触前端损,同时

小鼠显示出较低的抑郁样状态。另外一组基因,如

Mmp9,Gap43,Reln,Sema,Gfap 和 Vim,与组织

重塑,神经元骨架组织,细胞粘附和轴突成熟相关,

也在接受益生菌治疗的应激小鼠中得到了改善[15]。

最新研究[16-17]发现,miRNA(microRNA)对中

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重要脑区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

重要作用,而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又与抑郁的产生

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正常小鼠相比,不含肠道菌群

的小鼠杏仁核 103 种 miRNA 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前额皮质 31 种 miRNA 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而在

这些小鼠的饲料中添加了相应益生菌群后,小鼠前

额皮质 / 杏仁核中的 miRNA 的水平则恢复正常。总

之,益生菌干预应激小鼠可能影响了相关基因表达,

改善了神经元网络中的突触功能,保护大脑内的应

激诱导的异常突触变化,从而影响神经元信号传递,

改善大脑功能。

三 迷走神经介导

我们知道肠和中枢系统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双

向通信网络,其中大多数信号受到迷走神经的支配。

研究[18]表明,只有完整的迷走神经通路,益生菌才

能表现出有益于抑郁样状态的改善,人类脑区中,

迷走神经是通过蓝斑和中缝背核(脑中释放 5-HT 的

主要来源),以及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 PFC,特别是内侧前额叶(mPFC)

(与情感和社会信息处理相关的脑区之一)而传导。

另外,迷走神经刺激已被证实有益于抑郁障碍的改

善,因此探讨抑郁障碍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和

迷走神经刺激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具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益生菌可以通过免疫,内分泌,中

枢神经系统等途径影响大脑功能,其机制是复杂的,

多元的,目前关于其在抑郁障碍方面的认识还属于

起步阶段。另外,随着益生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关于其毒副作用的报道随之增加,益生菌最常见的

毒副作用是引起感染。另外,一些菌种繁殖过程中

可产生有害产物,如乳酸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

乳酸,引起乳酸中毒。某些益生菌短期来看对人体

有益,但长期的影响仍需探索。

四 展望

虽然情绪障碍与益生菌的变化有关,但目前关

于益生菌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还非常稀缺,其中一

个限制是缺乏特定微生物群标准。益生菌的表达受

到宿主,年龄,食物,环境,抗生素以及遗传因素

的影响[19]。同时相关研究还发现益生菌对认知功能

的效果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结果外推至人群有一

定难度,这可能与益生菌的菌种 / 株特异性有关。有

关益生菌可能改善宿主认知功能衰退的促进作用,

还需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进行验证,以及在菌株水平

进行可能的机制分析。同时也建议精神科医生了解

患者的饮食习惯,并准备将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

物信息学的新工具纳入情绪障碍研究,以便更好的

服务于临床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1. Liang S,Wang T,Hu X,et 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ba-

下转第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