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漫步澳門街 尋找澳督的歲月印記

尋找澳督的歲月印記...自然景觀、文創藝術等等,實是百花齊放。因此,如要在這般豐富的題材中再創作出一條與眾不 因此,如要在這般豐富的題材中再創作出一條與眾不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漫步澳門街

    尋找澳督的歲月印記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  of  17 

    一、路線構思

    從小居住在高士德附近的我,也是近年才知道“高士德”是澳門第 96 任總督的名字。其實,平日耳

    熟能詳的街道名稱,如“亞馬喇前地”、“柯邦迪前地”、“巴波沙大馬路”、“官也街”等等,皆

    是以澳門總督的名稱來命名的。漸漸地,我開始留意街道上一塊塊藍白色的街牌,遇到感興趣的街名

    時,往往用筆抄錄下來,或拍下照片,然後查找資料,以增進自己對澳門街道文化的認知。其中我特

    別鍾情於以葡萄牙人名命名的街道,很想發掘這些名字與澳門歷史之間的聯繫,以及他們曾經為澳門

    譜寫過的故事。適逢最近也在查找一些關於總督官邸的資料,於是靈機一觸,決定以澳門總督作為軸

    心,設計一條主題路線,“漫步澳門街——尋找澳督的歲月印記”正是這樣創作而成的。

    1623 年,葡萄牙政府正式派遣總督來澳,早期的澳督只握有軍事權力,主要負責澳門的城防工作,因

    此民間慣稱他們為“兵頭”,而總督所居住的地方,則稱為“兵頭行”。在往後百多年間,總督的工

    作在多方面受制於議事會,除軍權外沒甚麼實際權力,然而作為葡萄牙常駐澳門的最高領導,總督固

    然不甘於此,他們努力尋找機會以奪取更多的權力,終於在 1783 年,葡萄牙女王頒布《王室制誥》,

    正式確立總督作為澳門葡人聚居地的最高行政首腦;1846 年,亞馬喇被委任到澳擔任總督一職,在任

    期間,他在澳門政府的支持下,大肆擴張殖民勢力,總督自始掌控大權,主導管治澳門的重任。自 1623

    年首位總督來澳,至 1999 年澳門回歸中國,澳門先後有 127 位總督(未計最早一位沒有來澳履職的總

    督卡浩也)。雖然葡國管治時代已告終結,然而歷任澳督曾經在小城留下過的歲月印記,仍是值得我

    們珍惜和重視的記憶,並從中細味本土歷史的變遷。

    如前所述,整條路線的設計是以澳督為中心,然而,最初的設計本打算只以“總督官邸的演變”作為

    主軸,唯因曾經用作官邸的“二龍喉宮”與其他景點相距甚遠,但又認為漫步澳門街應以步行為主,

    故放棄了其他出行方式,亦決定捨棄這個站點。在反覆思量下,決定直接改以“澳門總督”為主軸,

    簡單來說就是凡與總督生活、執政有相關聯繫的景點,皆可成為目標站點。經過長時間的資料搜集及

    實地考察,最終落實以下列八個景點串連成線,包括大炮台、議事亭前地、民政總署大樓、聖奧斯定

    堂、舊法院大樓、澳門特區政府總部、嘉樂庇總督大橋、澳門特區禮賓府。期望能透過本文化步道路

    線,透過總督這一特殊角色,帶領參加者回到昔日澳葡管治時期的澳門,探索過去。這些建築物本多

    刻有葡國國徽,然而回歸後經已物換星移,國徽已被澳門特區區徽代替,令人感嘆在歷史長河中,無

    不是政權的反覆更迭,即使小如澳門的城市,也不例外。

    本路線其中一個較特別的部分,是安排在羅飛勒前地遠眺嘉樂庇總督大橋,設計本意是想將亞馬喇前

    地及嘉樂庇總督大橋納入站點中,然而由於這些景點未能與其他景點暢順地連成一線的緣故,只好作

    出取捨。剛巧在考察路線時又發現從政府總部走至禮賓府這段路程較為遙遠,步行之際無意間看到橫

    跨在鏡海上的大橋,於是決定將之加插在路線中,作出眺望大橋的安排。

    澳門總督,作為歷史上曾經管治小城多年的“主人”,在澳門留下無數的足跡。這條路線只是希望帶

    大家重溫昔日的澳門,從澳督這個獨特的角色窺視澳門的歷史及政治變遷,絕無歌功頌德之意,也希

    望大家藉着澳督所留下的歲月印記,繼續關注澳門歷史的研究,共同為小城的過去及未來作出貢獻。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2  of  17 

    二、路線特色

    1. 路線特色簡述

    (1) 主題創新

    綜觀本澳現時推出的文化步道路線,題材多種多樣,分別有軍事、宗教、內港今昔、偉人足跡、

    自然景觀、文創藝術等等,實是百花齊放。因此,如要在這般豐富的題材中再創作出一條與眾不

    同的路線,難度不低,但這也正好展現了本路線的最大特色:主題新穎,具新鮮感。路線以昔日

    澳葡時代的管治者澳門總督作為引子,尋找他們在澳期間,與其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景點,並

    將之串連成線,讓參加者能夠在漫步街道的過程中,伴隨着景點的建築介紹及用途變遷,從不同

    的角度認識小城的歷史,認識這百多位總督的歲月往事。

    (2) 景點多元化

    本主題路線的景點選址,主要分佈於澳門的中心區域及南西灣一帶,涵蓋軍事建築、前地空間、

    政府辦公地點、總督官邸、教堂及大橋,非常多元化。路線由以軍事堡壘著稱的大炮台為起點,

    途經今日風采依然的議事亭前地、總督履新的前市政廳、傳說曾是避難天堂的聖奧斯定堂、處理

    繁瑣政務的前政府合署大廈、氣派非凡的前澳督府、掌握本澳經濟及交通命脈的大橋,最後以深

    山中的聖珊澤別墅作為終點,全程約 2 小時;當中除了包括數處世遺景點外,亦有被評定為具有

    建築價值的文物,進一步豐富本路線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

    (3) 環遊大街小巷,感受街區歷史

    本路線的景點多為知名度較高的地方,因此它們所處之區域,人流旺盛,若要參加者與遊客擠擁

    相迫,恐怕只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有見及此,在設計路線時,從大炮台走至議事亭前地的一段,

    特意避開遊客眾多的“手信街”,而選擇穿過大關斜巷,經關前後街、營地大街再轉到米糙巷,

    最後步出充滿歐陸風情的前地。其後還會經過昔日的監牢斜巷、擁有眾多世遺建築的岡頂前地、

    古老商業街龍嵩正街、曾經的海岸線南灣大馬路、遍佈西式建築的民國大馬路等,這些串連於景

    點與景點之間的大街小巷,各具特色,它們的名字多與澳門歷史有着不可分割的淵源,能夠與參

    加者共同遊走於澳門的大街小巷,細訴街區歷史,也是本路線的特色之一。

    (4) 認識澳門政制發展

    最後,因為本路線是以澳督往昔在小城留下的足跡為主題,因此本路線的資料內容,除側重於各

    景點與澳督之間的聯繫外,也會涉及自葡人抵澳、葡方派遣總督、亞馬喇擴張殖民勢力,以至回

    歸中國這四百多年間的政治制度的發展。從葡萄牙人創設自治機構議事會,到掌握軍權的兵頭,

    再到總攬大權的總督,發展至今天澳門的領導行政長官,這一路上的政治角力,曾經帶來多少的

    風風雨雨,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歷史。參加者在漫步這條路線的時候,不妨多加關注各景點中

    所提及的政制內容,相信定能帶來更多的知識收獲。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3  of  17 

    2.  路線地圖 

     (地圖資料來源:Google Map)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4  of  17 

    3.  完整遊覽路線 

     

    澳門博物館前地    大炮台    炮兵馬路   

               

    大三巴斜巷    耶穌會紀念廣場    大三巴街   

               

    大關斜巷    關前後街    營地大街   

               

    米糙巷    議事亭前地    新馬路   

               

    民政總署大樓    東方斜巷    岡頂前地   

               

    聖奧斯定教堂    戲院斜巷    龍嵩正街   

               

    傅禮士神父街    南灣大馬路    舊法院大樓   

               

    澳門特區政府總部    羅飛勒前地   嘉樂庇總督大橋 (遠眺景點) 

     

               

    西灣街    民國大馬路    衣灣斜巷   

               

    聖珊澤馬路    澳門特區禮賓府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5  of  17 

    三、站點介紹

    站點 1:大炮台(由澳門博物館搭乘電梯至大炮台,講解 20 分鐘,步行下山)

    座落於柿山之巔的大炮台,昔日為澳門的軍事禁區,烏黑大炮有序排列於其上,默默守衛着小城。炮

    台原名聖保祿炮台,又稱中央炮台、三巴炮台,市民慣稱其為“大炮台”。由耶穌會士於 1617 年開

    始籌建,本為聖保祿學院的祀天祭台,後因絕佳的地理位置及城防需要而發展成為軍事重地,正門石

    浮雕上刻有的“ANNODNI 1626”,顯示炮台的竣工年份。

    大炮台佔地約 10,000 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可架設數十門大炮,昔日與嘉思欄炮台、卑拿炮台共

    同組成泛南灣大三角防線。作為大本營的大炮台,軍事力量最為綜合和平均,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

    核心。1622 年,崛起的荷蘭進攻澳門,千人大軍從劏狗環登陸,長驅直下,勢如破竹,不料到達今日

    得勝花園附近的時候,因受阻於山坑,炮車無法前進。藉此良機,當時大炮台上的炮手羅神父,發炮

    擊中荷軍的彈藥補給車,瞬間引發猛烈爆炸,荷軍頓時軍心大亂,士兵四散逃亡,最終戰敗。

    以寡敵眾的葡萄牙人,可說是僥倖勝出,若非地勢之利,恐怕澳門的命運早被改寫,成為荷蘭的殖民

    地。經此一役,葡方意識到軍事實力上的不足,深知必須派遣一位軍官來澳,全權負責小城的軍事及

    防衛工作,才是維持長治久安的良方,遂於 1623 年,委派新任總督馬士加路來澳,從此大炮台的歷

    史也揭開了新的一頁。馬氏初臨澳門,由於權力之間的衝突一直與議事會存有不和,為進一步確立地

    位,他選擇了極具戰略價值的大炮台作為自己的勢力根據地。1624 年,馬氏攜同約 50 名隨從登上當

    時仍屬耶穌會管轄的堡壘,受到耶穌會士的熱情款待,傍晚時分,神父們提醒他說:“總督先生,天

    色已晚,到該關門的時候了。”不料馬氏毫不客氣地回答說:“沒錯,天色已黑,你們可以離去,大

    門由我來關閉,明早將會以國王的名義打開。”馬氏以總督之名,驅逐耶穌會士,武力奪取炮台,從

    此大炮台成為澳門總督和城防司令的住所,直至 1740 年。

    站在廣場高處俯瞰澳門,可以想像尚未填海的時候,這裏確是得天獨厚的軍事聖地,視野廣闊,利於

    控制四面八方。城堞有序排開,凹陷部分為炮口,而凸出的部分則配置槍眼,供士兵們發炮開槍擊退

    敵人。細心觀看,更會發現大炮集中設置於東、南兩面,而西、北面不但牆身低矮,而且不架設火炮,

    因為這裏面向中國內陸,明清政府為保障自身安全,下令葡軍拆毁大炮,以示對中國的友好及尊重。

    至於炮台的城牆,由岩石配以石灰、稻草、蠔殼粉、泥土及泥漿混合成材,逐層打壓而成,非常堅實,

    有效抵擋大炮的衝擊。作為軍事防線的核心地域,大炮台設備齊全,儲水池、軍需儲存庫、官兵營房

    一應俱全,與其他炮台一起構成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火力防衛網,共同守衛着澳門的安全。

    除軍事作用外,昔日大炮台更是舉行重要典禮的地方,每當葡王登基加冕或新任澳督就任時,皆會升

    旗及鳴炮示慶;若遇重要人物逝世或紀念偉人忌日時,這裏亦會鳴炮示哀。從 17 世紀初至 20 世紀的

    三百多年間,大炮台一直起着核心的軍事防禦作用,然而隨着城市的發展,炮台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1965 年,炮台解除軍事禁區的限制,改建為氣象台;1998 年 4 月 18 日,在其址上興建的澳門博物館

    正式對外開放。時至今日,這裏已經成為旅客及市民休憩的地方,然而大炮台曾經發揮過的重大軍事

    及行政作用,卻依然長存於歷史的長河中。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6  of  17 

    圖片:大炮台

    昔日大炮台除作為澳門的城防核心外,每當總督到任的

    時候,亦會鳴放禮炮以示喜慶。

    抬頭望向上方,厚厚的圍牆上整齊排列着數門大炮,彷

    彿如今仍然在守衛着澳門這個小城。

    炮台上方面向中國大陸的地方,沒有架設任何大炮,是

    葡方向中國示好的表現。

    1998 年,位處大炮台上的澳門博物館正式投入運作,

    其主要使命是向市民及遊客介紹澳門的歷史。

    站點 2:議事亭前地(步行 15 分鐘,講解 5 分鐘)

    議事亭前地,俗稱“噴水池”,是位處澳門中心地帶的一個廣場,因臨近議事亭(昔日市政廳,今日

    民政總署大樓)而得名。這裏是澳門的市中心,也是舉行慶典集會的場地。過去澳門總督抵澳就職,

    更會在此檢閱海陸軍警,儀式隆重熱鬧。據《澳門街》一書記載:“市政廳內和通往它的街上舉行過

    的最大慶典之一,是布拉干薩王室的約昂四世登基的慶典。當時,在議事亭前地搭起了有篷罩的平台,

    張燈結彩,直到板樟堂前地。炮兵和配備滑膛槍的士兵在街上站成一排,總督、市政權貴和教會要人

    都來到台上表示效忠新國王。”場面盛大,可見一斑。

    議事亭前地是一個前寬後窄的漏斗形廣場,與板樟堂前地相連,成為一個寬闊的行人專用區。然而,

    昔日前地並非此貌,初時澳葡當局用黑白碎石將地面鋪成魚鱗狀,人稱“魚鱗地”;1938 年,改以紅

    綠小草砌成葡國國徽圖案;1940 年,豎立美士基打軍曹的銅像於此,銅像設計為美士基打勇武拔刀、

    英姿颯颯的造型,以頌揚他的功績;1966 年銅像因為“一二.三事件”而被民眾拉倒;1973 年,原址

  • Written

    建成一個梯

    光彩奪目,

    改建為圓形

    議事亭前地

    風格的商舖

    現時澳門許

    飾,為澳門

    圖片:議事

    1940 年,澳

    以紀念其軍績

    (圖片來源:

    如今的議事亭

    豔的建築物相

    n  by  Chan  Lo

    梯形噴水池,

    時任澳督李

    形噴水池,以

    地遍佈顏色鮮

    舖,令廣場一

    許多娛樂活動

    門市面增添熱

    事亭前地

    澳葡當局在前地

    績,銅像後來

    Google Search

    亭前地,設有

    相互輝映。

    ok  U,  Katry 

    ,工程由建築

    李安道更於開

    以紀念葡萄牙

    鮮艷的建築物

    一帶流露出濃

    動及節日慶典

    熱鬧的氣氛。

    地豎立美士基

    來在一二.三

    h 美士基打銅

    有圓形噴水池

    (2014)         

    築師夏剛治承

    開幕當晚親臨

    牙的航海成就

    物,包括仁慈

    濃濃的南歐風

    典皆會在此舉

    基打軍曹的銅像

    三事件中被拉倒

    銅像)

    池,與旁邊色彩

                         

    承建,噴管可

    臨現場欣賞

    就,一直沿用

    慈堂大樓、郵

    風情,市民多

    舉行,每逢中

    像,

    倒。

    昔日澳

    模的閱

    (圖片

    彩鮮 1993 年

    滿溢南

                         

    可以組合出

    ;1993 年,鋪

    用至今。

    郵政局大樓

    多在此乘涼

    中秋、聖誕及

    澳門總督的就

    閱兵儀式,場

    來源:Googl

    年,政府以黑

    南歐風情。

                       

    不同的噴水

    鋪砌波浪狀的

    、旅遊局諮詢

    遊玩,遊客

    及新年等大型

    就職典禮上,議

    場面盛大。

    e Search 昔日

    黑白碎石鋪砌波

                Page 

    水花式,池底

    的葡式黑白

    詢處,以及

    客則高舉相機

    型節日更會

    議事亭前地皆

    日議事亭)

    波浪狀地面

    7  of  17 

    底裝有彩燈,

    石仔路,並

    一系列歐陸

    機拍照留念。

    佈置主題裝

    皆會舉行大規

    ,令前地一帶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8  of  17 

    站點 3:民政總署大樓(步行 2 分鐘,講解 15 分鐘)

    在熙來攘往的新馬路中段,矗立着一座古樸的白色建築——民政總署大樓,大樓前身為澳門市政廳,

    舊稱“議事亭”。明清時期,中國官員在此處向葡萄牙人宣讀政令,處理中葡雙方遇到的各種政治及

    商貿問題,更會將部分條款內容刻成石碑放置於此,而據《澳門記略》的一幅圖所顯示,該建築原為

    一座中式的庭院建築,故華人稱之為“議事亭”。1783 年,澳葡當局向中國有關方面購買議事亭地段,

    並於 1784 年建成了具葡萄牙風格的市政廳;1874 年因受甲戌風災吹襲而嚴重損毁,繼而進行大規模

    的重修工作,入口門楣上刻有羅馬數字 MDCCCLXXVI,正是 1876 年完工的年份;後又因白蟻侵蝕而

    再次重修,至 1940 年形成今日的建築外觀。

    葡人來澳之初,並沒有系統的政治組織,1583 年在賈尼路主教的倡導下,正式成立葡人社區的自治機

    構——議事會。據《澳門行政》一書介紹:“議事會由三位市議員、兩位普通法官和一位理事官組成,

    任期三年,負責處理澳門葡人社區的政治、行政、經濟、司法等多方面事務,兼具對外交涉權,其合

    法性和代表性皆獲中葡雙方認可,長期佔據着居澳葡人社區權力的主導地位。”在澳門歷史上,議事

    會擔當着相當重要的政治角色,而作為其辦公地點的前市政廳,則是見證政治風雲變幻之地。1623 年,

    葡方派遣總督馬士加路也來澳負責軍事防務,引起議事會的擔憂,議員們深怕自己的權力會被總督奪

    走,因此歷來都對總督採取敵視態度。儘管葡方一直努力協調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然而在政治的角

    力場上,各有野心的議事會和總督,誰也不願讓步,多年來雙方的爭鬥從未平息。直至 1783 年,葡

    萄牙女王頒佈《王室制誥》,將議事會的大部分管治權力轉歸代表王室的總督所掌管,議事會的權力

    被削弱,地位逐漸衰落,最終成為一個市政機構。

    民政總署大樓為一座兩層高的建築物,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特色,雖然處於鬧市之中,但其白色的牆

    身、墨綠色的門窗,卻給人一種莊重平和的感覺。步入大廳,四周牆壁上嵌滿富含歷史意義的石刻,

    拱門上掛有一幅黑底金字的半弧形彩帶,文字內容為“無與倫比忠誠的天主聖名之城”,是葡王若翰

    四世賜予澳門的稱號。有關這段歷史,需要追溯至 1580-1640 年間,當時葡萄牙被西班牙佔領,在這

    段“亡國”的歲月裏,作為葡人政治機構的議事會卻如常地每日升起葡國國旗,因此葡萄牙光復後,

    葡王為表彰澳葡政府的忠誠,特賜予上述的稱號,而議事會亦被封為“忠貞議會”(LEAL SENADO),

    並一直沿用至回歸前。

    拾級而上,就會到達二樓的大禮堂,回歸前牆壁上曾經掛滿歷任澳督的肖像,大廳置有長枱及排列整

    齊的椅子,是政府召開會議及舉行發佈會的場地。禮堂對開設有陽台,每當議事亭前地舉行盛大活動

    時,總督及重要官員皆會到此觀看;昔日總督來澳履職時,都會在禮堂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市政議

    員會將權杖和城市鑰匙交給他,代表着權力的交接。據《澳門市政廳》一書所記載:“歷年來,本地

    總督履新儀式是在市政廳禮堂舉行,而市政廳希望維持這個特權,是一個數世紀傳統所賦予的。”此

    外,大樓設有一個收藏西方古籍珍本的圖書館,以及小巧精緻的花園,其內立有葡萄牙詩人賈梅士及

    狄若翰的半身像,以及刻有葡萄牙盾徽的噴泉。

    民政總署大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曾設有博物館、法院、監獄、書信局等,幾乎總攬澳門居民的一切

    生活瑣務,但最終都已一一遷出大樓。2002 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民政總署,大樓自此以

    它的新角色繼續為澳門市民服務,成為辦公場所與景點合一的歷史建築,繼續訴說着小城的故事。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9  of  17 

    圖片:民政總署大樓

    據《澳門記略》一書的圖片所顯示,議事亭本為一個中

    式庭院的建築,中方官員多在此向葡方下達政令。

    (圖片來源:Leal Senado de Macau 一書)

    大樓內的禮堂是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昔日這裏掛滿了

    歷任總督的畫像。

    (圖片來源:Leal Senado de Macau 一書)

    數百年來,這裏一直是政治權力角鬥的場所,然而今天

    大樓已成為為市民服務的地方。

    大樓內設有一個小巧精緻的花園,置有愛國詩人賈梅士

    的半身塑像。

    站點 4:聖奧斯定教堂(步行 5 分鐘,講解 6 分鐘)

    走過斜路,在這個擁有眾多世遺景點的前地上,一座粉黃色的建築物映入眼廉,它是聖奧斯定教堂。

    這是一間古老的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的修士於十六世紀興建,是本澳第一間以英語傳道的教堂。

    教堂有數個別稱,包括崗頂教堂、恩寵聖母堂,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必定是“龍鬚廟”這個別名。提

    到這個名稱,又有一個與總督相關的傳說。相傳首位總督馬士加路也初到澳門時,受到議事會及葡僑

    排擠,被迫暫時居於聖奧斯定堂及修院辦公,然而,激進的葡僑並沒有放過他,反而採取進一步行動。

    他們在中央炮台的位置向教堂連發三炮,教堂受炮轟後損毀嚴重,教士們便以蒲葵葉覆蓋屋頂,以便

    遮風擋雨,每當大風吹過時,蒲葵葉隨風飄揚,華人遠遠望去,覺得這情景就像龍鬚豎起一樣,加上

    昔日華人多將教堂稱為廟,故稱它為“龍鬚廟”;後來因為粵音“鬚”與“鬆、嵩”相近,所以亦有

    “龍鬆廟”或“龍嵩廟”的別稱。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0  of  17 

    聖奧斯定教堂是一座多災多難的教堂,曾一度被改作軍營及醫院,也曾賣給居港葡僑作為別墅,直至

    1874 年,教堂始形成今天的規模,同年澳葡政府將教堂交由“苦難善耶穌教友善會”管理;而教堂旁

    邊的地段則由耶穌會於 1935 年購入,作為耶穌會會院。

    教堂前壁設計簡潔,為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大堂被粉刷的主柱分為三路,設有四個側壇及一個圓形

    的木製講台,中間為巴洛克風格的主祭壇,上方掛有聖奧斯定的畫像,他是教會四大聖師之一,亦是

    奧斯定會的創始人,少年時期的奧斯定放蕩不羈,終日沉迷酒色,後來在羅馬聽到米蘭主教聖安博的

    講道,深受啟發,最終歸依天主,著有《懺悔錄》一書。教堂供奉有著名的苦難善耶穌像,每年四旬

    期的時候,天主教會皆會舉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所用的就是這座教堂內的聖像。巡遊由聖奧斯定

    教堂出發,將聖像迎至主教座堂,翌日再將聖像送回,此為澳門天主教的盛事,俗稱“出大十字”。

    圖片:聖奧斯定教堂

    位於岡頂前地的聖奧斯定教堂,相傳澳門首位總督馬士加路也曾居住於此。

    教堂主祭壇上供奉苦難善耶穌像,天主教

    教會每年皆會抬舉聖像舉行巡遊活動。

    教堂內置有一個木製講堂,造工華麗,是昔

    日神父講道的地方。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1  of  17 

    站點 5:舊法院大樓(步行 5 分鐘,講解 5 分鐘)

    經過昔日澳門最繁盛的商業街“龍嵩正街”後,目光馬上會被一座具有宏偉氣勢的建築物所吸引,它

    的前身是澳門政府合署大廈,後來被用作初級法院大樓,現為文化局的臨時展覽場地。

    十八世紀,澳督督轅撤出大炮台,其後遷至南灣蘇沙神父的房子,不久再遷至南灣伯多祿炮台附近的

    一排平房,基馬拉士就任澳督時,將平房改建為高雅實用的兩層樓房,這正是舊法院大樓的前身,曾

    經的澳門總督官邸。《澳門街》一書中記載:“澳督府的光輝最耀眼時,它是當時南灣中央一座華麗

    的大宅,面朝葡萄牙旗幟飄揚的聖伯多祿炮台。歐美德子爵修建澳督府的前壁,在守衛室的入口加建

    有八根大多利斯式柱子的柱廊。這座澳督府已經拆卸,尋訪它的原址,該向南灣的北端走到歐維士像

    前,前澳督府則在對面政府大廈的位置。”《南灣澳督府》一書也記載:“1772 年,議事亭批准興建

    房屋予本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該房屋建於當時的南灣中段一幅遍植印度無花菓樹的土地上,即現時歐

    維士石像對面的法院所在地。俄羅斯沙皇的兒子雅歷斯也曾在該處住宿兩天,當時的總督設下盛宴款

    待該位貴賓,但這座建築物現時已不存在。”1874 年,該建築因受颱風吹襲而嚴重損毁,無法再供澳

    督居住,後來更被拆毁再重建,從此成為“消失的總督官邸”。

    現在的大樓始建於 1948 年,工程由工務局局長畢士達親自督建,中國籍工程師周滋汎承建。建築樓

    高三層,主入口設置兩對巨大的愛奧尼雙柱,立面上方曾經鑲有葡萄牙國徽以及羅馬數字“MCMLI”

    (1951 年落成啟用,回歸後被移除),大樓在興建時正值葡國沙拉查獨裁政權專政的年代,當時的官

    方建築風格為“新國家風格”,很能突顯政府的權威,舊法院大樓正是這種建築風格的具體體現。

    大樓建成初期名為“政府聯合辦公大廈”,一般稱作“政府合署大廈”,可供多個政府機構作為辦公

    地點,遷入辦公的有財政廳、公鈔局、法院、檢察廳、華務科等。後來這些機構先後遷走,大樓隨後

    用作初級法院,2003 年法院亦遷出。無論是曾經的澳督府、政府合署大廈或是法院大樓,這個地段都

    與澳門政府息息相關,深深體現到南灣作為政治權力核心地帶的地位。近年政府計劃將大樓改建成新

    的澳門中央圖書館,而現在則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供市民及遊客參觀。

    圖片:舊法院大樓

    現舊法院大樓的位置,昔日曾是澳門總督的官邸,該建築後因颱風吹襲遭損毁而被拆除。

    (圖片來源:《澳門行政》一書)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2  of  17 

    大樓門前的兩對巨大的愛奧尼雙柱,屬“新

    國家風格”建築,很能突顯政府的權威。

    大樓昔日曾被用作政府合署大廈,此為大樓

    正門入口處的一條樓梯。

    站點 6: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步行 3 分鐘,講解 7 分鐘)

    沿着南灣大馬路繼續向前走,不遠處即會看到飄揚的中國國旗,身穿藍色制服的警察駐守於大門鐵欄

    的前方,這座氣派非凡的粉紅色建築物,正是今天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建築由本澳著名建築師若瑟.亞堅奴所建造,落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原是富商施嘉爾子爵的物業,為

    昔日南灣地區最華麗的建築,充滿異國情調,素有“南灣宮”、“南灣公館”及“施嘉爾宮”等別稱。

    子爵後來被捲入一場法律訴訟,由於官司失敗,家道中落,適逢當時澳督官邸因受颱風吹襲而損毁,

    需要另覓居所,於是澳葡政府在 1875 年向子爵租用這座建築作為總督私邸;1881 年,子爵的遺孀因

    欠債而公開拍賣房子,經葡萄牙政府同意,由當時的總督賈沙拉以二萬餘元成功投得,自此“南灣宮”

    成為政府的永久物業,建築亦隨之改稱為“澳督府”,一直沿用至回歸以前。

    政府總部的建築風格具有極明顯的南歐特色,樓高兩層,左右兩翼伸出,中央部分退後,屋頂為平台

    式的設計,牆基以麻石砌成,外牆刷上柔和的粉紅色,配以白色的門窗,整體外觀典雅莊重;大樓旁

    邊另建有一個花園,大樹參天,綠意盎然,一派舒適悠然之意。昔日澳督府前面為美麗的南灣港灣,

    面臨大海,收購之初這裏一直是澳督的官邸,直至後來政府購入聖珊澤宮後,這裏才徹底改建為總督

    辦公的地方。《澳門建築文化遺產》一書提到:“成為政府辦公地後,該建築曾進行大規模的修葺,

    加強了建築防禦的能力,如在門前裝鐵柵欄,圍牆外堤岸邊建圓形瞭望台,擺設大炮,設立哨崗等。”

    然而,隨着城市的發展,南灣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澳督府門前的古老大炮經已消失無蹤。

    回歸以前,建築內設有總督辦公室、掛滿歷任總督畫像的肖像廳、總督用膳的藍廳、會客室、會議廳

    等,當時的立法會及總督屬下的諮詢會亦在此處辦公。回歸以後,除將建築易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

    政府總部”外,政府更於 2000 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工作,經修繕後的建築,內設行政長官辦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3  of  17 

    公室、行政會議室、多功能會議廳、蓮花廳和記者室,以及用作會客、舉行會議和設宴用的綠廳、黃

    廳、藍廳,這三個廳分別以牆身鋪砌的葡國磁磚顏色來命名的。自 1992 年開始,無論是昔日的澳督

    府,或是今天的特區政府總部,每年都安排公眾開放日,讓本澳市民有機會參觀政府的辦公場所,以

    及進一步認識這個自十九世紀開始便成為澳門政治權力核心的地方。

    圖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政府總部旁設有裝飾柱,建築物入夜會亮起黃光,在

    夜幕下顯得十分典雅高貴。

    特區政府總部大樓,原是施嘉爾子爵的物業,政府於

    1881 年購入。

    從鐵欄柵望向花園的方向,紅綠相映成趣,一片悠閒舒

    適的感覺。

    站點 7:嘉樂庇總督大橋(步行 1 分鐘,只站在羅飛勒前地遠眺大橋,講解 5 分鐘)

    1974 年,對當年的澳門市民而言,是一個令人雀躍不已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政府和市民期盼已久

    的一個願望得以實現——架通澳門半島及氹仔島的跨海大橋正式通車!

    澳門歷史上的第一條跨海大橋,正式名稱為“嘉樂庇總督大橋”,俗稱“澳氹大橋”,在 1970 年 6

    月 18 日正式動工,於 1974 年 10 月 5 日竣工。大橋由葡國工程師賈多素設計,何賢的澳門工程有限公

    司承建,全長 2569.8 米,闊 9.2 米,中段凸起成弧形,跨度 73 米,距海面高 35.6 米,這樣的設計主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4  of  17 

    要是確保當時航行於海面的大型輪船能夠順利地穿越橋底。橫跨在茫茫大海上的嘉樂庇總督大橋,曾

    經是世界最長的連續橋樑,也是澳門重要的交通樞紐,其對本澳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

    1992 年舉行的澳門八景評議會上,大橋以“鏡海長虹”之名獲評為八景之一。

    大橋選用嘉樂庇總督的名字命名,除了因為該橋建成於嘉樂庇將軍在任期間外,更是因為他的努力促

    成了大橋的建設。當時澳葡政府經濟能力薄弱,許多人斷言建造大橋是沒有可能實現的願望,然而,

    在嘉樂庇總督的積極推動下,終於獲得時任葡萄牙海外部長的施官耶博士同意,批准撥款資助澳門興

    建跨海大橋,終令居民願望成真。

    引用嘉樂庇總督曾說的一句話:“對於所有中葡居民來說,澳門跨海大橋是澳門前途一個真實的標誌。”

    第一條跨海大橋的落成,加上 1969 年完工通車的路氹連貫公路,令澳門、氹仔、路環三地得以連成

    一體,是一個劃時代標誌,是澳門市區與離島兩地經濟繁榮及共同發展的印證。時至今日,小城已擁

    有三條跨海大橋,各條大橋均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共同為澳門的經濟和交通作出重大貢獻。

    圖片:嘉樂庇總督大橋

    於南灣遠望嘉樂庇總督大橋,景觀極好,大橋盡收眼底。

    立於大橋起始處的牌匾,由承建公司“澳門工程有限

    公司”所立,以紀念嘉樂庇大橋的落成。

    澳門總督嘉樂庇將軍在 1996 年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已獲

    批准招標承建跨海大橋。

    (圖片來源:《澳門跨海大橋》一書)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5  of  17 

    站點 8:澳門特別行政區禮賓府(步行 20 分鐘,講解 6 分鐘)

    沿着西灣街走至民國大馬路,旁邊是昔日的燒灰爐村,現在該村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西式

    建築,包括私立利瑪竇學校、怡和房屋等,路上不時傳來小朋友的嬉戲聲,他們都在燒灰爐公園內快

    樂玩耍。在民國馬路的一端處,抬頭一看,可以看到葡萄牙旗幟隨風飄揚,這是昔日著名的峰景酒店,

    現已成為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官邸;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以綠和紅為主色的兩幢建築,分別是母親

    會和前澳門基金會會址;從這裏沿着衣灣斜巷向上走,凝望左方,隱約看到一幢粉紅色的建築物座落

    於西望洋山中,這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禮賓府,為行政長官接待貴賓的地方。

    禮賓府是昔日總督的官邸,葡人慣稱其為“聖珊澤宮”(SANTA SANCHA),而華人則稱作“竹仔室

    總督私邸”。珊澤是 800 多年前的一位葡萄牙公主,一生虔誠信奉天主教,去世後被教皇格萊芒五世

    授予為真福,儘管未被封為聖人,然而,葡人出於對真福珊澤的信仰與崇敬,尊稱她為“聖珊澤”,

    並以聖珊澤之名命名該區;而華人則因綠竹繁茂的自然景色而將該區命名為“竹仔室”,由於文化上

    的差異,造就出兩個各有特色的別稱,亦足見澳門確實是個中葡文化融合的小城。

    “聖珊澤宮”的建成時間及最初業主,暫未得知,但其顏色及建築風格與“南灣總督府”非常相似,

    相信同是建築師若瑟.亞堅奴的作品。1855 年,施嘉爾子爵購入這座建築作為其家族居住的別墅,後

    來出售給英國商人鄧頓,至 1923 年澳門總督羅德禮以政府財政廳的名義購買這個物業,從此成為政

    府財產的一部分。1926 年,巴波沙上任後遷入作為總督官邸;隨後此建築曾被用作兒童醫院及賈梅士

    商業暨民族誌博物館。直至 1937 年,巴波沙再度出任澳督的時候,恢復成為總督官邸,一直使用至

    回歸前夕,澳門最後一任總督韋奇立將軍亦曾居於此。回歸後正式改建為禮賓府。

    “聖珊澤宮”座落於西望洋山,位處高地,被叢林環抱,昔日可飽覽大南灣的美麗景色,景觀獨好。

    粉紅色的外牆上,飾以薄薄的白色壁柱,再配上白色的門窗,造型簡潔高雅;建築物樓高兩層,一樓

    設計為凸字形平面,二樓設計則為凹字形平面,兩者結合組成澳門極具特色的一座“宮殿”,內部除

    大廳及房間外,更設有歐式花園及瞭望台,讓人們可在這裏欣賞澳門的日夜美景。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6  of  17 

    圖片:澳門特別行政區禮賓府 

     聖珊澤宮正門入口處的門廊凸出,其上飾

    有寶瓶欄杆,氣派非凡。 

    從西灣湖方向遠望聖珊澤宮,能夠看到整座建築物被綠樹環抱的情

    景,配上飄揚的旗幟,景觀獨好。 

     聖珊澤宮設有瞭望台,能夠在此飽覽南西

    灣的美麗風光。 

    建築物內設有歐式花園,圖中為飼養金魚的水池,小巧精緻,魚兒

    暢遊其中,彷彿也非常滿意這個居住地點。 

        

  •  

    Written  by  Chan  Lok  U,  Katry  (2014)                                                                                        Page  17  of  17 

    參考資料

    1. 婁勝華、陳震宇著:《澳門行政》,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2013 年。 

    2. 呂志鵬、黃健威著:《澳門天主教堂》,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2009 年。 

    3. 鄧思平著:《澳門世界遺產》,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2012。 

    4. 譚學超著:《澳門城牆與炮台堡壘》,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2009 年。 

    5.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5 年。 

    6. 林發欽主編:《澳門歷史建築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5 年。 

    7. 利冠棉、譚志廣編:《極限明信片中的澳門(上)》,澳門文物大使協會,2011 年。 

    8. 利冠棉、譚志廣編:《極限明信片中的澳門(下)》,澳門文物大使協會,2012 年。 

    9. 余曦言、譚志廣、陳鵬之主編:《澳門文化遺產導賞指南(壹)》,澳門文物大使協會,2013 年。 

    10. 文化設施處統籌主編、澳門中國澳門學學會提供資料:《澳門舊街往事——風順堂區》,民政總署,2013 年。 

    11. 文化設施處統籌主編、澳門中國澳門學學會提供資料:《澳門舊街往事——大堂區》,民政總署,2013 年。 

    12. 澳門博物館項目組編:《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澳門博物館,1998 年。 

    13. Goncalo Couceiro 撰稿,金國平譯:《大三巴遺址——大炮台》,政府新聞署,1990 年。 

    14. 吳宗岳編著:《澳門教堂之旅》,培生教育,2010 年。 

    15. 黃翊著:《澳門圓形地研究》,澳門理工學院,2013 年。 

    16. 李鵬翥著:《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聯合出版,2006 年。 

    17. 劉先覺、陳澤成編:《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 

    18. 劉托著:《濠鏡風韻——澳門建築》,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年。 

    1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0. 周和根、尤富編:《澳門八景新探——詩情畫意圖文集》,澳門古物古蹟協會,2012 年。 

    21. 羅伊珮、杜基石編著:《聖珊澤》,澳門文化司署,1993 年。 

    22. 作者不詳,《澳門跨海大橋》,澳門省澳門跨海大橋視察處,1970 年。 

    23. 作者不詳,《南灣總督府》,澳門政府新聞署,1992 年。 

    24. 胡紀倫著,方無偶譯:《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1999 年。 

    25. 許政著:《澳門宗教建築》,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年。 

    26. 印光任、張汝霖著,趙春晨校注:《澳門記略校注》,澳門文化司署,1992 年。 

    27. 周彥文、田映霞、李兆文編:《澳門老照片》,廣州出版社,1998 年。 

    28. 劉羨冰、王國強、陳樹榮等編:《圖片澳門今昔》,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 

    29. 刑榮發著:《澳門歷史十五講》,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年。 

    30. 黃鴻釗著:《澳門簡史》,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 

    31. 王凡、劉東平著:《城變——澳門現場閱讀》,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2. R. Beltra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 a sketch of the building”, Leal Senado de Macau, 1995 March. 

    33. 吳玉嫻:<1760‐1840:“澳門往冬”與南灣之變遷>,載《澳門研究》第 64 期,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編

    輯,澳門基金會出版,2012 年,頁 162‐176。 

    34. 潘日明神父:<十九世紀的澳督與澳門生活>,載《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冊,澳門文化司署出版社,

    1989 年,頁 29‐34。 

    35. <議事亭與噴水池>,刊於市民日報 P07  副刊,2005 年 9 月 22 日。 

    36. <從澳督府到特區政府總部>,刊於澳門日報 D06 新園地,2002 年 4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