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ey Laboratory of Basic Plasma Physics, CA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进展报告 Progress Report 20110607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 USTCgeospace.ustc.edu.cn/_upload/article/files/13/76/fe9959d3481ea61a3be293915a91/P...完整的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等离子体物理人才培养体系。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ey Laboratory of Basic Plasma Physics, CA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进展报告 Progress Report 

 

 

 

2011‐06‐07 

 

目 录

一、 实验室介绍…………………………………………………………………………………1

1. 基本情况及重要调整………………………………………………………………………1

2. 实验室概况……………………………………………………………………………2

3. 总体目标与学术方向………………………………………………………………………4

4. 组织框架……………………………………………………………………………………5

5. 研究单元简介………………………………………………………………………6

5.1 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 ……………………………………………………7

5.2 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7

5.3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室研究 ……………………………………………………8

5.4 地基探测技术与研究 …………………………………………………………………9

5.5 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9

6. 支撑平台简介 ……………………………………………………………………………10

6.1 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10

6.2 临近空间探测平台……………………………………………………………………11

6.3 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12

6.4 数据、模式与计算平台………………………………………………………………13

二、 人员信息……………………………………………………………………………………14

1. 学术委员会…………………………………………………………………………………14

2. 队伍建设……………………………………………………………………………………14

2.1 研究单元………………………………………………………………………………14

2.2 固定人员名单…………………………………………………………………………15

2.3 重要人才情况…………………………………………………………………………16

2.4 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情况……………………………………………………………17

2.5 国内外学术期刊任职情况……………………………………………………………18

3. 人才培养……………………………………………………………………………………18

3.1 在读研究生及博士后信息一览表……………………………………………………18

3.2 毕业研究生一览表……………………………………………………………………20

3.3 研究生获奖一览表……………………………………………………………………20

三、 科研工作与成果……………………………………………………………………………21

1. 实验室年度承担项目情况概述…………………………………………………………21

2. 各研究方向工作进展和代表性研究成果………………………………………………21

2.1 高空激光雷达测风技术的发展……………………………………………………21

2.2 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的物理过程…………………………………………………22

 

 

2.3 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23

2.4 地球磁层内部物理过程……………………………………………………………24

2.5 磁场重联的实验室研究……………………………………………………………25

3. 科研项目及成果统计表…………………………………………………………………26

3.1 国家科研项目一览表………………………………………………………26

3.2 发表论文列表……………………………………………………………………33

四、 学术交流……………………………………………………………………………………47

1. 国内外交流情况……………………………………………………………………47

2. 举办的国际会议情况…………………………………………………………………47

3. 参加的国内外会议情况…………………………………………………………………47

五、 运行管理 …………………………………………………………………………………52

1.固定资产情况………………………………………………………………………52

2.30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52

六、 实验室大事记………………………………………………………………………………53

附 2010 年代表性论文………………………………………………………………………5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一、实验室介绍

1、基本情况及重要调整

实验室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英文名称:Key Laboratory of Basic Plasma Physics, CAS

实验室代码:2005DP173052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为适应国家的学科布局和战略发展规划,本实验室建议如下调整:

实验室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英文名称:Key Laboratory of Geospace Environment, CAS

实验室主任:窦贤康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奉思

通讯地址: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邮编:230026

联系人:汪毓明

联系电话:0551-3602507

传真:0551-3607615

E-MAIL:[email protected]

网址:http://geospace.ustc.edu.cn

学科与学位点:

学科 1 学科 2 学科 3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学科分类 空间物理 070802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4 大气物理学

与大气环境

070602

硕士点 空间物理 070802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4 大气物理学

与大气环境

070602

博士点 空间物理 070802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4

博士后站 空间物理 0708 等离子体物理 0702

研究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社会公益性研究 □高技术研发

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归口领域

(选 1项)

□化学 □数理 ■地学 □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信息 □材料 □工程

注:学科与代码可参考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

录”

2、实验室概况

本重点实验室近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目前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

间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点和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以及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如大气物

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物理化学等组织和开展研究工作。共设置 5

个研究单元: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室研究、地基观测技术与研究、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2005 年,在调整以前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和空间物理学科点为主,下设聚变等离

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 3个研究部。经过 4年的建设

发展,在 2009 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良好,获得每年 120 万元的运

行经费支持。随着国内形势和导向的发展,国家对具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

方向加大了扶持力度。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航天活动顺利实施的进程中,近

地空间环境的探索和保障显得日益重要。在此背景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领

导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从基础等离子体物理转向近地空间环境,依托学科也从以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为

主转变为以空间物理学科点为主,并希望由此能够更名为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

室。

调整后的实验室研究区域

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空间物理学科点成立于 1958 年,即中国科大建校之时,

由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赵九章先生创立,并担任首任系主任。1998 年获得博士

学位授予权,2002 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 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9 年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科点联合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高校第一。空

间物理学科点在成立初期的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主要从事与地磁活动相关的

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80 年代之后,以王水院士为首的一些科学家拓宽了研究

方向,系统地开展了太阳大气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 1993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进入 90 年代以后,科大的空间物理学科点在王水院士

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新的战略布局,培养了一批富有活力的高水平青年人才,

并陆续出国进修学习,至今已有三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进入

二十一世纪以来,该学科点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目

前已经从美国和欧洲分别引进了2位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和1位中组部千人计

划入选者。该学科点近五年共获得研究经费 5000 余万元;至今已培养全国百篇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 4人,占全国同领域的 80%;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3人,占同领域的 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创立于 1974 年,同年开始招收本

科生,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拥有等离子体物理本科毕业生的培养单位。1978 年开

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 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学科点,率先在国内创建了一套

完整的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等离子体物理人才培养体系。从

1992年起,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属于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九

五”期间在教育部组织的验收评估中评为优秀;1993 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

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二(高校第一);1998 年在中科院组织的

博士生质量评估中名列第一;1999 年成为长江学者设岗学科;2001 年被评为国

家级重点学科,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科中名列第一。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

进方面成果显著,先后培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人、引进千人计划 1人。

此外,调整后的实验室还涉及大气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化学等多个学

科。目前本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 40 人,其中科研人员 34 人、技术支撑人员 4

人、行政管理人员 2 人;正高级职称人员 24 名、副高级职称人员 10 名;科学院

院士 2 名、千人计划入选者 2 名、杰青 6 名、百人 4 名(不重复计算)。在读博

士和硕士生各 40 多名。

固定人员 流动人员

研究 技术 管理 小计 硕士 博士 博士后 访问学者 小计

人数

合计

34 4 2 40 43 47 7 3 100 140

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总体目标与学术方向

本实验室的总体目标为:致力于推动近地空间环境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揭

示近地空间环境各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输运机制,提高国内空

间探测技术的研制水平,建设国际上重要的近地空间环境研究中心和高端人才培

养基地,并满足国家在空间环境保障、深空探测、以及其他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战

略需求。

调整后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将主要通过开展地基和天基空间环境探测来推动探测技术、方法和概

念的不断发展,并进一步促进近地空间环境相关的各种前沿科学问题的深入研

究。具体来说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空间环境探测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2)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

(3) 空间等离子体基本物理过程

(4) 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耦合过程

(5) 对流层及地表与中高层大气的耦合

(6) 太阳爆发活动的日冕/行星际过程

(7) 太阳和行星际扰动对近地空间环境的影响

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组织框架

调整后的实验室继续实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学术

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下,确定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

所有岗位实行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优聘任,人员规模和结构尽量合理,

并建立适当的人员流动制度。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实验室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实验室设主任 1名,副主任 3名,研究单元和支撑平台负责人各 1名。

实验室主任:

窦贤康

实验室副主任:

汪毓明、陆全明、郑坚

研究单元负责人:

陆全明 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

汪毓明 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郑 坚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室研究

窦贤康 地基观测技术与研究

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张铁龙 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

支撑平台负责人:

孙东松 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

李 陶 临近空间探测平台

陈向军 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

李会民 数据、模式与计算平台

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由 13 名资深学者组成,负责把握实验室的科学目标、

研究方向和重大学术活动等。包括主任和副主任各 1名、实验室主任为当然的学

术委员会成员之一。

学术委员会主任:

魏奉思院士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俞昌旋院士

学术委员会委员:

涂传诒院士、吕达仁院士、陈颙院士、王水院士

万卫星研究员、王赤研究员、李定教授、易帆教授

曹晋滨教授、林郁教授、窦贤康教授

实验室成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

成, 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

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

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项目临时聘用人员。所

有人员均实行聘任制。研究单元根据研究

方向和任务需求进行设置。为了保持实验

室长久的生命力,实验室围绕各研究课题

组织团队,开展深入系统并具有探索性,

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同时,实验室也吸引

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参与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探索和合作研究。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研究单元简介

5.1 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

简介:近地空间环境主要包括中高层大气(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电

离层和磁层。中高层大气主要由中性气体组成,电离层则是部份电离的等离子体,

而磁层空间则充斥着稀薄的等离子体。不同的圈层中发生的物理过程有着不同的

特点,如中高层大气中,大气重力波的耗散或破碎过程及其对背景大气的作用程

度,重力波、潮汐波、和行星尺度波的相互作用对于中高层大气动量和能量的影

响。地球磁层中磁场重联以及波和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各圈层间的动力耦合过

程及其效应等。对有关的物理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同时对开展

积极而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航空航天活动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负责人:陆全明

成员:王水、李陶、陈出新、李毅、王传兵

研究方向:

(1) 中高层大气中大气重力波的耗散或破碎过程

(2) 地球磁层中的磁场重联过程及其效应

(3) 地球磁层中的波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带电粒子加速

(4) 近地空间环境中各圈层间的动力学耦合。

5.2 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简介: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可分为瞬时、短期和长期变化三类。瞬

时变化主要来自太阳大气中的各类爆发现象,如日冕物质抛射(CME)、耀斑、

日珥爆发等。这类爆发活动往往

会引起行星际空间以及地球空间

的剧烈扰动,形成灾害性空间天

气事件、从而影响人类社会,尤

其是高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短

期的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自

转和地球自转与公转。比如太阳

自转会带来 27 天的周期变化,起

源于冕洞的太阳风高速流每 27 天左右扫过地球,从而引起重现性地磁暴等地球

空间环境变化。长期的变化则属于空间气候学范畴,有来自于太阳 11 年周期的

7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影响,也有以世纪为单位的更长尺度的变化。本研究单元主要研究太阳爆发活动

及其在日冕和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和扰动,以及在各时空尺度下近地空间环境对

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

负责人:汪毓明

成员:雷久侯、郑惠南、申成龙、缪彬、马明

研究方向:

(1)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日冕和行星际过程

(2) 日冕和行星际参数的太阳周行为研究

(3) 地磁暴及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因果链研究

(4) 电离层和热层对太阳活动水平以及行星际扰动的响应

(5) 太阳活动对低层大气的影响

5.3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室研究

简介: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空间等离子体的基本物理过程是空间观测研究的重

要补充。空间观测一次性投资大,实施周期长,对某些空间等离子体过程难以做

到深入研究。在实验室产生近似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研究平台,无疑可以对许多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磁

场重联过程、无碰撞激波的产生和传播,等等。而且,依托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

模拟平台,还可以对星载探测器进行考核,有效降低发展星载探测器的风险。

负责人:郑坚

成员:俞昌旋、李定、刘万东、秦宏、王少杰、张文禄、马锦秀、曹金祥、李弘、

谢锦林、蔡辉山

研究方向:

(1) 磁场重联的实验室研究;

(2) 等离子体基本波动过程的研究;

(3)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4) 带电粒子辐射对探测器的影响。

8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4 地基观测技术与研究

简介:向上传播的具有各种尺度和周期的重

力波、潮汐波和星际波,对于中高层大气能量

和动量的输运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波动在向上

传播过程中,由于增大的振幅或者逼近临界高

度,它们逐渐趋于不稳定和饱和,并因而导致

波的耗散或破碎。它们所携带的能量和动量将

会被传输到背景大气中,直接改变中高层大气

平均温度和风场,实现了不同大气圈层之间耦

合,进而也非常显著的影响到全球的能量和动

量的分布。随着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各种激光雷达以及被动光学遥感仪器被广泛

的应用于大气探测。全面的地基观测结合卫星

遥感,并辅助于大气模式, 对了解临近空间的动力过程、定量的研究中高层大

气环流的变化和各种波动的传播以及与背景大气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也将直接提高空间天气预报的精度。

负责人:窦贤康

成员:孙东松、陈旸、傅云飞、薛向辉、周任君、栾晓莉

研究方向:

(1) 主动和被动光学遥感仪器系统: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用于探测中高

层大气风场和温度;高精度全自动化被动光学仪器用于探测中间层顶重力

波和大气温度和风场。

(2)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研究

(3) 中高层大气气候学研究

(4) 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对流层大气的耦合研究

5.5 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

简介:空间环境中充满了等离子体,其中绝大部份是能量低于 20Kev 的背景态

的低能粒子,作为背景态的空间低能粒子是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中最基本的探测对

象之一。对它的探测可以提供研究空间等离子体中物理过程的数据,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了解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另外,对空间等离子体中低能粒子的探测,可

9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为空间环境中的灾害性天气事件提供警报,并更好地了解空间航天器表面的充放

电过程,为航天活动提供基本的技术保障。因此,研制空间低能粒子探测器无论

在重大科学前沿还是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战略需求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义。

负责人:张铁龙

成员:陈向军、单旭、汪海、李毅人

研究方向:

(1) 低能离子能谱仪的研制

(2) 低能离子质谱仪及其核心技

术(TOF,扫描高压电源等)

研究

(3) 太阳紫外光污染防护设计研究

(4) 空间探测仪器电磁兼容的设计与测试

(5) 空间探测仪器的地面检测方案与设备研制

(6) 空间探测仪器的数据校正与处理

6、 支撑平台简介

6.1 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

简介: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担负观测地震、地磁、地电、中

高空大气、太阳活动等物理场,是监测华东地区地球物理过程的国家地球物理观

测网络重要节点,也是科学院日地观测网络的重要基地。在临近空间探测方面,

主要目标是建成一套探测具有多种探测手段的综合性示范站,并利用其提供的各

种地基探测数据研究平流层、中层大气动力学过程及其耦合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大气重力波、潮汐与对流层、电离层的相关物理参数的耦合关系,为深入研究东

亚地区中高层大气的动力学过程和气候学过程提供帮助。

负责人:孙东松

成员:薛向辉、陈廷娣

10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6.2 临近空间探测平台

简介:临近空间探测平台包括地基主动和被动遥感设备的研制和建设,目前主

要是建设地基激光雷达设备,用于探测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风场和温度,以及中

间层顶金属 Na 原子数密度等,地基(FPI)用于探测中间层顶和低热层的大气风

场。我们已经建立了《Mie-Rayleigh-Na 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和《车载多

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这两个系统均已通过业内专家的鉴定或验收,均先后

投入常规的观测运行。Mie-Rayleigh-Na 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 2005 年投入使用,

已经进行了近五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的钠层观测资料。目前我们正在研制用于

探测0-60km大气风场的Doppler激光雷达系统和80-110km大气风场和温度的

高光谱分辨率钠激光雷达系统,和三通道 FPI 设备。

负责人:李陶

成员:孙东松、薛向辉、陈廷娣

仪器设备及功能:

(1) Mie-Rayleigh-Na 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 主要利用 532nm 激光对

30-70km 的大气温度和密度探测,589nm 激光对中层顶附近的钠的数

密度的测量。

1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 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用于探测 10-40km 大气风场垂直廓

线。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对 40km 高度平流层大气

风场的探测,且具有可重复部署性。该雷达所达到的技术指标与国际

上此前唯一报道的一台车载平流层多普勒测风雷达技术指标。

6.3 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

简介:航天器有效载荷能否在轨正常工作,获取有效的科学数据,取决于有效

载荷的可靠性。而检验有效载荷可靠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对空间环境充

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数个空间环境模拟器,对有效载荷的研制全过程,进行充

分的环境模拟试验,通过环境模拟试验发现隐患,改进设计,完成有效载荷的研

制,并尽可能提高有效载荷的可靠性。本单元主要配合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单元,

完成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仪器的设计加工、组装、改进和地面测试、标定等。

负责人:陈向军

成员:李毅人、汪海、单旭

仪器设备及功能:

(1) 组装工作室:拥有千级洁净室一间,用于有效载荷的组装、测试等。 1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 电子学实验室:对有效载荷的电子学

系统进行测试和改进。

(3) 离子束标定系统:包括一个真空室

(直径 1.5 米,极限真空 10-7Pa),

内含转动平台一个,可放置分离的传

感器或者整个探测仪器;一套能量范

围为 0.3 - 5 keV 的离子源系统,能

够提供特定能量和质量或者变化强

度的平行束流;一套计算机数据采集

系统。

(4) 测试和存储真空箱:10Pa 左右的仪

器尖端放电测试,真空老化实验等。

6.4 数据、模式与计算平台

简介:本实验室对近地空间环境的研究将在发展

各种观测仪器的基础上,主要以观测资料分析和数

值研究两种方法进行,故平台将为实验室提供数据

存储、模式运行和计算模拟的支撑。随着本实验室

各种观测平台的逐步发展和运行,将获取大量的对

近地空间环境的观测数据。而近地空间环境的相关

研究,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包括实验室自有仪器

数据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设备观测数据)进行分

析。一个大型的、稳定的数据存储系统为这些观测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储提供支撑。而大型、快速

的计算平台为各种近地空间环境模式(包括各种大

气研究模式、粒子模拟模式和磁流体力学模拟模型

等)的准确、快速运行提供支撑。

负责人:李会民

成员:申成龙、周任君

仪器设备及功能:

1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 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总数据容量为 32T 的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主要用

于本实验室自有仪器的观测数据、模拟计算结果以及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

的其他数据的存储。该数据库已实

现对本实验室的激光雷达观测数

据、以及国外的 STEREO、SOHO 等

卫星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理。

(2) 计算集群:每个计算节点为 2颗 4

核 的 Intel Xeon E5430 CPU

(2.66GHz), 8GB 内存、16 个计算

节点 128 核的大型计算集群,浮点

运算能力为 1.36Tflops。主要用

于各种近地空间环境模式的运行。

1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二、人员信息

1、学术委员会

序号 姓名 性别 国别 学委会职务 职称 是否

院士工作单位

1. 魏奉思 男 中国 主任 研究员 是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

应用研究中心

2. 俞昌旋 男 中国 副主任 教授 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涂传诒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是 北京大学

4. 吕达仁 男 中国 委员 研究员 是 中科院大气所

5. 陈 颙 男 中国 委员 研究员 是 国家地震局

6. 王 水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 万卫星 男 中国 委员 研究员 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

8. 王 赤 男 中国 委员 研究员 否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

应用研究中心

9. 李 定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易 帆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否 武汉大学

11. 曹晋滨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林 郁 女 美国 委员 教授 否 美国奥本大学

13. 窦贤康 男 中国 委员 教授 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队伍建设

2.1 研究单元

序号 研究单元 学术带头人 其它固定人员名单

1. 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

理过程

陆全明、王水、李陶 陈出新、李毅、王传兵

1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 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

的响应

汪毓明、雷久侯 郑惠南、申成龙、缪彬、

马明

3.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

室研究

郑坚、李定、秦宏、刘万东、

王少杰、张文禄、俞昌旋

马锦秀、曹金祥、李弘、

谢锦林、蔡辉山

4. 地基观测技术与研究 窦贤康、陈旸、孙东松、傅

云飞

薛向辉、周任君、栾晓莉

5. 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 张铁龙、陈向军 单旭、汪海、李毅人

2.2 固定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职称 所学专业 工作性质

1. 王 水 男 1942.04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2. 俞昌旋 男 1941.07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3. 陈出新 男 1961.12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4. 张铁龙 男 1962.09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5. 李 毅 男 1963.12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6. 窦贤康 男 1966.01 主任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7. 郑惠南 男 1966.03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8. 陆全明 男 1969.02 副主任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9. 王传兵 男 1970.02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10. 李 陶 男 1974.10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11. 汪毓明 男 1976.09 副主任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12. 雷久侯 男 1977.10 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13. 曹金祥 男 1952.07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4. 李 定 男 1957.02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5. 刘万东 男 1960.09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6. 马锦秀 男 1964.04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7. 王少杰 男 1967.10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8. 秦 宏 男 1968.10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9. 郑 坚 男 1970.06 副主任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20. 张文禄 男 1975.03 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16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1. 傅云飞 男 1961.11 教授 大气科学 研究

22. 陈向军 男 1966.05 教授 原子分子物理 研究

23. 陈 旸 男 1964.05 教授 物理化学 研究

24. 孙东松 男 1962.11 教授 光学 研究

25. 缪 彬 男 1976.02 副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26. 薛向辉 男 1979.12 副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27. 申成龙 男 1981.12 副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28. 栾晓莉 女 1978.10 副教授 空间物理 研究

29. 李 弘 男 1972.04 副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30. 蔡辉山 男 1980.01 副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31. 马 明 男 1976.09 副教授 大气科学 研究

32. 周任君 男 1976.12 副教授 大气科学 研究

33. 单 旭 男 1976.06 副教授 原子分子物理 研究

34. 谢锦林 男 1977.09 讲 师 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

35. 李会民 男 1977.02 高 工 天体物理 技术

36. 汪 海 男 1966.05 实验师 电器工程 技术

37. 陈廷娣 女 1980.12 工程师 空间物理 技术

38. 李毅人 男 1984.01 工程师 等离子体物理 技术

39. 李勤秀 女 1970.07 管理

40. 孙婵娟 女 1983.07 管理

注:工作性质:研究、技术、管理、其他,从事科研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为研究。

2.3 重要人才情况

序号 人员姓名 荣誉称号 获得年份

1. 秦 宏 千人计划 2009

2. 张铁龙 千人计划 2010

3. 李 定 杰 青 1995

4. 王少杰 杰 青 2004

5. 汪毓明 杰 青 2005

17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6. 郑 坚 杰 青 2006

7. 陆全明 杰 青 2007

8. 窦贤康 杰 青 2010

9. 李 陶 百人计划 2008

10. 陈 旸 百人计划 2000

11. 张文禄 百人计划 2010

雷久侯 百人计划 2011

注:杰青、“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

2.4 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序号 姓名 学术组织名称 职务

1. 王水 国际日地物理科学委员会(SCOSTEP) 学科代表

2. 王水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常务理事

3. 窦贤康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理事

4. 窦贤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

轮值主席

5. 陆全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

委员

6. 汪毓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

委员

7. 陈向军 全国原子分子物理学会专业委员会 委员

8. 李 定 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 主任

9. 李 定 中国核学会理事暨学术工作委员 副主任

10. 李 定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盟(IUPAP)等

离子体物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18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5 国内外学术期刊任职情况

序号 姓名 学术期刊名称 职务

1. 陆全明 科学通报,空间科学学报 编委

2. 王水 空间科学学报 副主编

3. 窦贤康 空间科学学报 编委

4. 陈向军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ciences

Associate Editor

5. 俞昌旋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顾问

6. 俞昌旋 中国科学 G 编委

7. 俞昌旋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编委

8. 俞昌旋 物理 编委

9. 刘万东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委

10. 曹金祥 宇航学报 编委

3、 人才培养

3.1 在读研究生及博士后一览表

序号 导师姓名 硕士生 博士生 博士后

1. 王 水 卢三,高新亮 桂彬

2. 俞昌旋 陈冉、周楚、胡光海 刘阿娣

3. 李 定 刘鹏飞 董超、张晨曦 曹金涛、

任海骏

4. 窦贤康 汤惟玮 唐怡环、高齐、邱世灿

19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 刘万东 袁林、金晓丽、张晓辉、李翔、

朱逸伦、杨尚川、冯磊、罗敏、

秦津津

赵海林、孔德峰、高炳

希、耿松、罗辰、毛文

哲、张重阳、明章健、

尤玮

6. 秦 宏 张双喜

7. 郑 坚 何元飞、龚涛、况龙钰、蒋伟 陈发新、李志超、袁

鹏、张小丁、郭 亮、

涂少勇、张 琛、杨

涛、梁亦寒

兰涛、赵斌、

胡广月

8. 汪毓明 邱彬、 刘佳佳、周振军 陈彩霞、刘凯 章敏

9. 马锦秀 郑尧邦、马冠宾、李卫、

卫子安

李金菊

10. 陈出新 蔡黄兵 童冬生、卢斌

11. 陆全明 单立灿、苏彦青、王沛然 杨忠炜、黄灿、吴明雨

12. 王少杰 王时佳、刘磊、左阳、黄文龙 徐颖锋

13. 陈向军 郦盟、阳弘江、张汉君 张盼科、杨靖、史钰峰

14. 郑惠南 朱辉 苏振鹏

15. 曹金祥 汪建、刘宇 郑哲、杜寅昌

16. 李 陶 刘伟、谷升阳 方欣

17. 王传兵 韦京东 王斌、潘宗浩

18. 李 毅 蔡晓辉 柴立晖、邹自明

19. 申成龙 廖炽坚

3.2 毕业研究生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学 位 导师姓名 毕业时间

1. 王荣生 博士 陆全明 2010.06

20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 陈志鹏 博士 刘万东、李弘 2010.06

3. 李 斌 博士 刘万东、李弘 2010.06

4. 张寿彪 博士 刘万东、谢锦林 2010.06

5. 黄凤 博士 陈银华 2010.06

6. 黄成武 博士 陈向军 2010.06

7. 吕铀 硕士 曹金祥 2010.06

8. 张文贵 硕士 马锦秀 2010.06

3.3 2010 年研究生获奖一览表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人员 指导教师

1. 院长优秀奖 张松斌 陈向军、王建国

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学金等。

2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三、科研工作与成果

1、 实验室科研项目情况概述

2010年度本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4项,共涉及科研经费12493万元,

当年到位科研经费 4114.3 万元。其中包括新增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1 项、重点

项目 1项、国家 973 项目子课题 1项、863 计划项目 4项、科学院创新项目 1项、

国家重大专项 2项。

2、各研究方向工作进展和代表性研究成果

2010 年度实验室人员在各类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计发表论文 53 篇,SCI 论

文 51 篇。其中 Phys. Rev. Lett.2 篇;Astrophys. J. 3 篇;J. Geophys. Res.

12 篇;Phys. Plasmas13 篇;Plasma Phys.Control. Fusion 6 篇。代表性成果

如下:

2.1 高空激光雷达测风技术的发展

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数据,除了具有重要的军事用途外,也是大气动力学

研究和空间环境预警的最主要参数之一。中高层空间风场分布测量的研究已

经成为激光雷达大气遥感应用的热点之一。我们利用“基于分子散射的双边

缘 FP 标准具检频技术”和“车载光学平台三级稳定技术”发展了我国首台

平流层测风车载激光雷达。该雷达于 2010 年 2 月 3 日通过专家鉴定,专家

组一致认为:本项目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对 40 公里高度

平流层大气风场的探测,且具有可重复部署性。该雷达所达到的技术指标与

国际上此前唯一报道的一台车载平流层多普勒测风雷达技术指标相当。

2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2 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的物理过程

“临近空间”(20-100 公里)环境中牵涉的实质性问题都是与中高层大

气各圈层动力耦合有关的。了解“临近空间”各大气圈层(平流层、中间层、

和低热层)之间动力耦合的状态及其效应对于开展积极而安全、可靠和高效

的航空航天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对于卫星和地基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气重力波在中

高层大气中的耗散或破碎过程及对背景大气的作用程度,研究了重力波、潮

汐波、和行星尺度波在中高层大气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于长期观测数据的

分析,我们首次发现了中间层大气温度对于厄尔尼罗现象的响应,以及与重

力波变化的关系。此外,我们统计研究了中纬度地区中层顶(80-110 公里)

突发钠层事件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突发钠层(SSL)与 Es、流星注入之间

的关系,结果表明风场剪切可以导致 Es,进而由于大气波动等传播将进一步

引发 SSL,并且我们可以推测, 大气波动在对形成低高度 SSL 有着重要贡献,

它可以将风剪切形成的 Es 通过下传的相位代入到低高度,进而形成 SSL。我

们也研究了中层顶区域重力波的不稳定以及与潮汐波的相互作用,潮汐波与

准静态行星尺度波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潮汐波的短期剧烈变化。另外我们利

用典型相关分析,获得了中高层大气潮汐的典型相关模式。研究了周日潮汐

的季节变化、准半年变化、太阳 27 日周期调制变化和行星波调制变化。高

阶典型相关模式中也存 10 日或者 16 日行星波,以及太阳 27 日活动的调制。

有关这方面的结果已发表在 J. Geophys. Res., J. Atoms. Solar-Terr.

Phys., Ann. Geophys. [Dou et al., 2009a, 2009b, 2010a, 2010b; Xue

2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et al., 2007 ]上。

电离层热层对磁暴的响应是空间天气链重要的研究课题。雷久侯参与美

国国家基金委(NSF)出资的从太阳至近地空间大型集成模式CISM (Center

for Integrated Space Weather Modeling) 项目工作,工作重点为电离层-

磁层耦合模式CMIT (The coupled thermosphere-ionosphere magnetosphere

model)。工作期间应用CMIT 首次对电离层磁暴进行成功模拟并分析磁暴形

成机制,通过对模式的输出参量以及离子连续性方程各项分析发现,磁暴初

相期间中低纬地区常见的电离层正暴现象与磁层穿透电场有关,该项成果被

CISM 项 目 组 视 为 重 要 发 现 , 在 其 网 站 上 重 点 介 绍

(http://www.bu.edu/cism/News/highlights.html),并被美国国家基金委

员 视 为 他 们 所 支 持 的 CISM 目 的 重 要 成 果

( ftp://ccar.colorado.edu/pub/thayerj/CEDAR/NSF%

20Highlights/nugget4.pdf)。同时,他们的研究结果得出磁暴主相期间电

离层2小时左右的周期性扰动能够由高纬周期性能量注入而激发的周期性热

层行进式扰动引起。该系列研究对利用从太阳到地球的理论耦合模式预报电

离层热层提供可行的途径。有关这方面的结果已发表在Geophys. Res.

Lett.,J. Geophys. Res. ,Sol. Phys. [Lei et al., 2008a, 2008b, 2010]

上。

发 列 (

2.3 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

汪毓明教授的课题组最近开发并完成了太阳日珥自动识别与追踪系统

(SLIPCAT),并成功地运用到美国STEREO卫星观测数据上,获得了显著的成

果。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最常见一类等离子体结构,它总是悬挂在太阳表面

磁中性线上方,且经常能稳定的存在太阳大气中数天到数周之久。但它不是

绝对稳定的,它有时也会爆发,是与日冕物质抛射(CME)密切相关的太阳

爆发活动现象之一。由于日珥较容易被观测,因此它也可以被当作示踪剂,

用来研究其周围磁场及CME的演化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空间天气学意义。

我们利用开发的这套系统,建立了日珥列表网站,并已向国内外同行公开

(http://space.ustc.edu.cn/dreams/slipcat/)。基于SLIPCAT日珥事件列

表,系统地分析了日珥的特性,获得了统计规律。有关该系统的论文发表在

国际一流期刊ApJ上[Wang et al., ApJ, 2010],在审稿阶段就受到审稿人

的好评:“In my opinion the article presents a new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characterizing prominences that is

worth divulging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论文发表后,更受到国

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已被STEREO卫星的科学数据中心收录,作为有代表性的

太 阳 爆 事 件 表 之 一 http://stereo-

ssc.nascom.nasa.gov/events.shtml),并希望该系统能应用到最新发射的

2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美国SDO卫星数据上。

2.4 地球磁层内部物理过程

磁层空间充斥着稀薄等离子体,研究其中的波动激发和粒子加速问题不

仅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同时也有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理论上,可让我们

更深入地了解空间等离子体中各种波动的激发和非线性演化。在应用上,高

能粒子是影响人造飞行器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波动加速(包括激波

和重联加速粒子)被认为是产生高能粒子的一种重要的加速机制,对它们的

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预报空间环境中的高能粒子事件。

陆全明等人在自行编制的粒子模拟程序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

行了研究,主要成果有:(1)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传播的低频 Alfven 波和

带电粒子的非共振相互作用机制,发现在低 beta 等离子体中对初始平均速

度为零的离子,它们可被低频 Alfven 波加热,这种加热在垂直于背景磁场

方向上更加有效因而粒子有很大的温度各向异性,同时这种加热机制引起的

温度增加和离子的质量成正比,这些都和日冕中的观测相符。其加热机制是

由于初始时刻粒子间的相位不同,随后平行方向的热运动引起的相位混合

(phase mixing)导致了粒子的加热。有关结果发表在 Phys. Plasmas[Lu and

Li, 2007]和 Astrophys. J.(letter)[Li and Lu, 2007]上。(2)磁场重联

是一种快速地将磁场能量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磁

场拓扑位形的变化,而高能电子的产生是重联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通过二

维粒子模拟方法对无碰撞磁场重联的电流片结构和电子在X点和O点附近的

加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和没有磁场的第三分量时电子的加速机

制不同。在没有磁场的第三分量时,电子可在 X点和 O点附近被加速,同时

2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它们的运动是非绝热的,并指出在 O点的这种加速机制可能是重联中电子加

速的一种重要机制;在有磁场的第三分量时,电子在 X点和 O点附近的运动

是绝热的,它们只能在 X点附近被加速。另外,还发现在离子惯性长度尺度

范围内,电子的运动决定了重联平面内的电流体系,同时形成了沿分界线的

电子密度降低区域。在反平行磁重联中,平面电流沿分界线向外流出,而沿

着分界线内侧的磁力线流向 X点,这种电流体系产生了具有对称四极型结构

的垂直于重联平面的第三方向磁场分量 yB;在具有初始强导向场的重联的平

面电流体系中,电流沿着一对分界线流出 X点,而沿着另一对分界线的里面

的磁力线流向 X点,最终形成在电流片中心增强的磁场分量 yB。我们还从观

测上表明,在 X点附近可产生次级磁岛,次级磁岛产生不仅可以提高重联率,

也有可能更加有效地约束电子在重联电场的区域,从而加速电子。有关工作

发表在 Phys. Rev. Lett.[Wang et al., 2000], J. Geophys. Res. [Lu et

al., 2010; Wang et al., 2010]和 Phys. Plasmas[Fu et al., 2006]上。

(3)激波是空间等离子体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影响无碰撞激波行为的一个

最主要的参数是激波角度,即激波上游磁场的方向和激波面法向的夹角 ,

由此可将无碰撞激波分成准垂直和准平行两大类。研究了非稳态的垂直无碰

撞激波中离子的漂移和冲浪加速机制,发现漂移加速是主要的,冲浪只在激

波厚度足够窄时才起主导作用。另外,我们用静电粒子模拟程序对二维的电

子相空间空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相空间空洞的平行电场有双极结

构,而垂直电场有单极结构,很好的解释了观测结果。有关这方面的结果已

发表在 J. Geophys. Res.[Lu et al.,2008;Yang et al., 2009; Wu et al.,

2010]上。

2.5 磁场重联的实验室研究

在 LMP 实验装置的基础上,一个磁场重联的实验装置已经建成并且开展

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由于装置尺度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决定了我们的实

验能够测量电子惯性区内外的重联物理。通过测量得到了真空下的磁场截面

分布,和理论计算的磁场分布基本一致。在等离子体下,由等离子体的参数

决定了重联过程中不存在通量的堆积,由磁探针的测量得到了验证。经过测

量发现了在电流棒产生的重联位形中,有较小的等离子体电流产生,这由较

低的等离子体密度以及微弱的驱动决定。重联过程中发现了密度片的产生和

倾斜,并且发现密度片的厚度和轴向磁场大小相关。相关部分实验结果已经

发表在 Plasma Sci. & Tech.等学术刊物上。

26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科研项目及成果统计表

3.1 国家科研项目一览表(经费单位:万元)

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总经费

(万

元)

本年实

到经费 负责人

1. 863 车载多普勒测风激

光雷达

2010.6

2011.6 175 175 薛向辉、

窦贤康

2. 863 项目 多普勒激光雷达系

2007.01 2011.06 1100 300 窦贤康

3. 国家16个

专项之一

大气环境参数研究 2010.01 2010.12 60 60 窦贤康

4.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子课题

中高层大气的动力

耦合研究

2009.01 2012.12

144 0 窦贤康

5.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子课题

全大气层(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

电离层/热层)动力

耦合研究

2007.01

2010.12 300 0 窦贤康

6.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杰青

利用测风激光雷达

资料进行重力波向

上传播过程中的耗

散和破碎特性研究

2010.01

2013.01 200 120 窦贤康

27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7. 基金委面

上项目

重力波在中间层顶

部区域的不稳定、耗

散和破碎的特性

2010.01 2012.12 45 18 李 陶

8. 国家自然

科学面上

基金

空间等离子体中电

子相空间空洞的多

维结构

2010 2012 45 18 陆全明

9. 科学院百

2010 2012 100 30 汪毓明

10. 校青年创

新基金

基于自动识别系统

的日珥动力学研究

2010 2011 20 12 汪毓明

11. 优博论文

启动

中高层大气多尺度

波动特征综合研究

2010.1

2014.12 38 12 薛向辉

12. 中国科学

院知识创

新工程重

要方向项

太阳大气中 Alfven

波的起源及与离子

非共振相互作用的

研究

2010.01 2012.12 40 20 王传兵

13. 中科院重

要方向项

行星磁层粒子动力

2008/01 2011/12 50 7.5 陈出新

14. 海洋公益

性行业科

研专项经

极区磁层-电离层耦

合过程与气候变化

的联系

2010 2013 42 18 陆全明

28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5. 与武汉大

学合同

磁层边界层动力学

过程和关键区域耦

合研究

2009/01 2012/12 20 陈出新

16. 科技开发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空间天气监测

设备

2010.01 2010.05 300 255 李陶

17. 开放课题 多维准线性过程数

值研究及其在地磁

活动期间粒子加速

和扩散中的应用

2010.01 2011.12 10 10 郑惠南

18. 公益性行

业科研课

高能电子加速机制

研究

2009.09 2011.08 10 10 陆全明

19. 自然科学

基金重大

高约束模触发机制

实验研究

2010.01 2013.12 408 0 俞昌旋

20. 科 技 部

973 项目

磁约束核聚变若干

基础科学问题的研

2008.04 2012.08 3643 650 李 定

21. 科技部,

ITER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诊断技术研究

2009.09 2011.12 1050 320 刘万东

22. 科技部,

ITER

托卡马克相关基础

实验研究

2010.05 2013.04 1086 550 秦 宏

23. 科技部,

ITER

高约束模拟式相关

物理机制研究

383 140 王少杰

29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4. 国家重大

专项

(非公开) 2010.10 2010.12 30 18 郑 坚

25. 国家重大

专项

(非公开) 2010.10 2010.12 30 18 赵 斌

26. 863 计划 (非公开) 2010.7 2011.6 40 40 郑 坚

27. 863 计划 (非公开) 2010.7 2011.6 40 10 李 弘

28. ITER 计划

专项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大规模数值模拟研

2009.01 2012.12 804 520 张文禄

29.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重点)

低频波加热和加速

带电粒子的理论研

2010.01 2013.12 180 0 王 水

30. 中科院方

向性项目

等离子体约束改善

及磁场重联过程研

2008.01 2010.12 500 0 刘万东

31. 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中带状流物理的实

验研究

2009.01 2011.12 42 16.8 俞昌旋

32. 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磁场重联与电阻扭

曲模和撕裂模不稳

定性的理论研究

2009.01 2011.12 35 35 李 定

33. 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

托卡马克的启动和

等离子体成形控制

的研究

2009.01 2012.12 40 24 李 弘

30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4. 自然科学

基金

托卡马克中快粒子

对撕裂膜稳定性的

影响的研究

2009.01 2011.12 40 16 王少杰

35. 自然科学

基金

中等以及高气压等

离子体密度诊断的

实验研究

2008.01 2010.10 24 0 李 弘

36. 自然科学

基金委

托卡马克边界刮削

层特性及其与等离

子体旋转和 L-H 模

转换的关系

2010.01 2012.12 24 14 兰 涛

37.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激光束、粒子束、微

波羽等离子体

2007.1 2010.12 200 40 郑 坚

38.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流动等离子体中金

属平板和栅网附近

鞘和预鞘结构

2009.01 2011.12 40 16 马锦秀

39.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快粒子对撕裂模不

稳定性的影响的研

2011.01 2013.12 35 35 蔡辉山

40.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电子磁流体中磁场

重联和撕裂模不稳

定性的理论和模拟

研究

2010.01 2012.12 18 10 蔡辉山

3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1. 中科院 等离子体湍流与磁

场重联过程研究

100 10 王少杰

42. 部委项目 温稠密物质基本物

性的理论与实验研

2009.6 2013.5 240 30 郑 坚

43. 部委项目 高能粒子与撕裂模

不稳定性的相互作

用的研究

2010 2013 200 120 蔡辉山

44. 中科院“百人计划”

启动经费

2010.01 100 100 张文禄

45. 中国科学

院院长优

秀奖启动

资金资助

快粒子对撕裂模不

稳定性的影响的研

2010 2012 10 10 蔡辉山

46. 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

重大项目

启动基金

托卡马克相关基础

实验研究

2010.05 2011.12 30 30 秦 宏

47. 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

引进优秀

人才科研

启动经费

千人计划启动项目

—等离子体物理学

科建设

2010.05 2015.05 300 200 秦 宏

3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8.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

磁场重联耗散机制

和撕裂模不稳定性

的理论和模拟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

基金特别资助)

2009.10 2010.06 10 10 蔡辉山

49.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

磁场重联和撕裂模

不稳定性的研究(第

四十四批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金二等资

助)

2008.12 2010.06 3 3 蔡辉山

50.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

托卡马克边界刮削

层特性及其与等离

子体旋转和 L-H 模

转换的关系

2009.01 2011.12 5 5 兰 涛

51.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

金第四十

八批面上

资助

磁化等离子体中的

热交换与旋转不稳

定性的理论研究

2011.1 2010.12 3 3 任海骏

52.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

金面上资

超短脉冲强激光作

用亚波长光栅微结

构靶的超热电子发

射研究

2010.09 2011.12 3 3 胡广月

3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3. 中国科学

院王宽诚

工作奖励

基金

磁场重联和撕裂模

不稳定性的研究

2008.12 2010.06 2 2 蔡辉山

54. 国家课题

(航天科

技集团)

非公开 2010 2011.12 78 50 曹金祥

计 --- --- --- --- 12493 4114.3 ---

注:项目类别请填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行业性重大专项,院先导性专项、部委项目等。

3.2 发表论文列表

号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卷期页码 作者 通讯作者

检索/

影响

因子

1. Solar LImb Prominence

CAtcher & Tracker

(SLIPCAT): An

Automated System and

Its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Results

Astrophys.

J., 717(2), 973-986,

2010

Wang, Yuming,

Hao Cao,

Junhong Chen,

Tengfei

Zhang, Sijie

Yu, Huinan

Zheng, Chengl

ong Shen, Jie

Zhang, and S.

Wang

Wang

Yuming

7.364

3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 A kinetic Alfven wave

and the pro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in the fast solar wind

Astrophys. J., 719,

L190-L193, 2010.

Xing Li,

Quanming Lu,

Yao Chen, Bo

Li and Lidong

Xia

Xing Li 7.364

3. In situ of a secondary

magnetic island

during collosionless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associated

energetic electrons,

Phys. Rev. Lett.,

104, 175003, 2010.

RongSheng

Wang,

Quanming Lu,

Aiming Du,

and Shui Wang

Quanming

Lu

7.328

4. Direct, Absolute, and

In Situ Measurement of

Fast Electron

Transport via

Cherenkov Emission

Phys. Rev. Lett.

104, 055001 (2010).

Hideaki

Habara,

Kazuhide

Ohta, Kazuo

A. Tanaka, G.

Ravindra

Kumar, M.

Krishnamurth

y, Subhendu

Kahaly,

Sudipta

Mondal, Manoj

Kumar Bhuyan,

and R.

Rajeev, and

J. Zheng

Hideaki

Habara

7.328

3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Solar

Active Regions

Obtained from an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and the

Computational Biases

Astrophys. J., 723,

1006-1018, 2010.

Jie Zhang,

Yuming Wang,

and Yang Liu

Jie Zhang 7.364

6. Chromospheric

magnetic reconnection

caused by

photospheric flux

emergence:

implications for

jet-like events

formation

Astron. &

Astrophys., 510,

A111, 2010.

Ding, J. Y.,

M. S.

Madjarska, J.

G. Doyle, and

Quanming Lu

Ding, J.

Y.

4.179

7. Features of

separatrix regions in

magnetic

reconnection:

Comparison of 2 ‐ D

particle ‐ in ‐ cell

simulations and

Cluster observations

J. Geophys. Res.,

115, A11208,

doi:10.1029/2010JA0

15713,2010.

Quanming Lu,

C. Huang, J.

L. Xie, R. S.

Wang, M. Y.

Wu, A.

Vaivads, and

S. Wang

Quanming

Lu

3.082

8. Observations of

energetic electrons

up to 200 keV

associated with a

secondary island near

the center of an ion

diffusion region: A

Cluster case study

J. Geophys. Res.,

115, A11201,

doi:10.1029/2010JA0

15473,2010.

Wang, R. S.,

Quanming Lu,

X. Li, C.

Huang, and S.

Wang

Wang R. S. 3.082

9. Transverse

instability and

perpendicular

electric field i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phase-space

holes

J. Geophys. Res.,

115, A10245,

doi:10.1029/2009JA0

15235,2010.

Wu, M. Y.,

Quanming Lu,

C. Huang, and

S. Wang

Quanming

Lu

3.082

36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0.Heating and

deceleration of minor

ions in the extended

fast solar wind by

oblique Alfven waves

J. Geophys. Res.,

115, A08105, 2010.

Xing Li, and

Quanming Lu

Xing Li 3.082

11.Multispacecraft

observation of

electron pitch-angle

distributions in

magnetotail

reconnection

J. Geophys. Res.,

115, A01209, 2010.

Wang, R. S.,

Quanming Lu,

C. Huang, and

S. Wang

Quanming

Lu

3.082

12.A parametric study on

the diffuse auroral

precipitation by

resonant interaction

with whistler-mode

chorus

J. Geophys. Res.,

115, A05219,

doi:10.1029/2009JA0

14759. 2010

Su, Z. P.,

Zheng, H. N.,

and Wang, S.

Su, Z. P. 3.082

13.Combined radial

diffusion and

adiabatic transport

of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 with

arbitrary

pitch-angles

J. Geophys. Res.,

115, A10249,

doi:10.1029/2010JA0

15903. 2010

Su, Z. P.,

Xiao, F. L.,

Zheng, H. N.,

and Wang, S.

Su, Z. P. 3.082

14.STEERB: A

three-dimensional

code for storm-time

evolution of electron

radiation belt

J. Geophys. Res.,

115, A09208,

doi:10.1029/2009JA0

15210. 2010.

Su, Z. P.,

Xiao, F. L.,

Zheng, H. N.,

and Wang, S.

Su, Z. P. 3.082

15.A parametric study on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 evolution by

superluminous R-X

mode waves

J. Geophys. Res.,

115, A10217,

doi:10.1029/2010JA0

15374. 2010.

Xiao, F. L.,

Su, Z. P.,

Chen, L. X.,

Zheng, H. N.,

and Wang, S.

Xiao, F.

L.

3.082

37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6.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energetic outer zone

electron dynamics due

to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and

azimuthal advection,

J. Geophys. Res.,

115, A06203,

doi:10.1029/2009JA0

14980. 2010.

Su, Z. P.,

Zheng, H. N.,

and Wang, S.

Su, Z. P. 3.082

17.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s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 dynamics

including cross

diffusion terms

J. Geophys. Res.,

115, A05216,

doi:10.1029/2009JA0

14541. 2010.

Xiao, F. L.,

Su, Z. P.,

Zheng, H. N.,

and Wang, S.

Xiao, F.

L.

3.082

18.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of

whistler waves

excited by an electron

k distribution in

space plasma

J. Geophys. Res.,

115, A02213, 2010.

Quanming Lu,

L. H. Zhou,

and S. Wang

Quanming

Lu

3.082

19.Nonlinear enhancement

of plasma density in

linear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collisional

interna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ources

Physics of Plasmas,

17, 103503 (2010)

Zhipeng Chen,

Hong Li, Bin

Li, Chen Luo,

Jinlin Xie,

and Wandong

Liu

Zhipeng

Chen

2.475

20.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earing

mode with electron

viscosity in electron

magnetohydrodynamics

Phys. Plasmas 17,

032111(2010).

Cai Huishan,

Dou Xiankang,

and Li Ding

Cai

Huishan

2.475

38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1. Measurement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electrons via

observation of

Cherenkov radiation

Phys. Plasmas 17,

056306 (2010).

Hideaki

Habara,

Kazuhide

Ohta, Kazuo

A. Tanaka, G.

Ravindra

Kumar, M.

Krishnamurth

y, Subhendu

Kahaly,

Sudipta

Mondal, Manoj

Kumar Bhuyan,

R. Rajeev,

and Jian

Zheng

Hideaki

Habara

2.475

22.Traveling electric

field probed by a fine

particle above

voltage-modulated

strips in a striped

electrode device

Phys. Plasmas 17,

033705 (2010).

Yang-fang Li,

Wen-gui

Zhang, J. X.

Ma, Ke Jiang,

H. M. Thomas,

and G. E.

Morfill

Yang-fang

Li

2.475

39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3.Gyrokinetic particle

simulations of

reversed shear Alfven

eigenmode excited by

antenna and fast ions

Phys. Plasmas 17,

112504 (2010).

Wenjun Deng,

Zhihong Lin,

Ihor Holod,

Xin Wang,

Yong Xiao,

and Wenlu

Zhang

Zhihong

Lin

2.475

24.Gyrokinetic particle

simulation of

beta-induced Alfven

eigenmode

Phys. Plasmas 17,

112505 (2010).

H. S. Zhang,

Z. Lin, I.

Holod, X.

Wang, Y.

Xiao, W. L.

Zhang

Z. Lin 2.475

25.Scalings of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by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icroturbulence

Phys. Plasmas 17,

055902 (2010).

Wenlu Zhang,

Viktor Decyk,

Ihor Holod,

Yong Xiao,

Zhihong Lin,

and Liu Chen

Wenlu

Zhang

2.475

26.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ollisionless

trapped electron mode

turbulence

Phys. Plasmas 17,

022302 (2010).

Yong Xiao,

Ihor Holod,

Wenlu Zhang,

Scott Klasky,

and Zhihong

Lin

Yong Xiao 2.475

40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27.Enhanced surface

acceleration of fast

electrons by using

subwavelength grating

targets.

Physics of Plasmas

17(8), 083102 (2010)

Guang-yue Hu,

An-le Lei,

Jing-wei

Wang, Lin-gen

Huang,

Wen-tao Wang,

Xin Wang, Yi

Xu, Bai-fei

Shen,

Jian-sheng

Liu, Wei Yu,

Ru-xin Li,

and Zhi-zhan

Xu

Guang-yue

Hu

2.475

28.Magnetothermal

Instability in Weakly

Magnetized Plasmas

with Anisotropic

Resistivity and

Viscosity

Physics of Plasmas,

vol. 17, vol. 4, pp.

042117-1  

042117-6 (2010).

H. J. Ren, Z.

W. Wu, J. T.

Cao, P. K.

Chu, and D. Li

D. Li 2.475

29.Thermal Convective

and Rotational

Instability in

Dissipative

Magnetohydrodynamics

Physics of Plasmas,

vol. 17, no. 5, pp.

052102-1  

052102-6 (2010).

H. J. Ren, Z.

W. Wu, C.

Dong, and P.

K. Chu

H. J. Ren 2.475

4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0.The effect of the Hall

term on Jeans

instability in

quantum magnetoplasma

with resistive

effects

Physics of Plasmas

Volume: 17 Issue:

6 Article Number:

064503

Wu, Zhengwei;

Ren, Haijun;

Cao, Jintao;

Paul Chu

Wu

Zhengwei

2.475

31.The mechanisms of

electron acceleration

in antiparallel and

guide field magnetic

reconnection

Phys. Plasmas, 17,

072306, 2010.

Can Huang,

Quanming Lu,

and Shui Wang

Quanming

Lu

2.475

32. Influence of Coronal

Holes on CMEs in

Causing SEP Events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AA), 10,

1049-1060, 2010.

Cheng-Long

Shen, Jia

Yao, Yu-Ming

Wang,

Pin-Zhong Ye,

Xue-Pu Zhao,

and Shui Wang

Cheng-Lon

g Shen

33.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zonal flows in the

edge plasmas of the

HT-7 tokamak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085004 (2010)

AD Liu, T Lan,

CX Yu, W

Zhang, HL

Zhao, DF

Kong, JF

Chang and BN

Wan

AD Liu 2.409

4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4.Electron acceleration

by whistler-mode

waves around the

magnetic null during

3D reconnection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052001. 2010.

Xiao, F. L.,

Zong, Q.-G.,

Pu, Z. Y., Su,

Z. P., Cao, J.

B., He, J. S.,

Wang, Y. F.,

and Zheng, H.

N.

Zong,

Q.-G.

2.409

35.Study of flux limiter

using Fokker-Planck

and fluid simulations

of planar

laser-driven ablation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2010) 085008

(10pp)

Jun Li, Bin

Zhao, Hong Li

and Jian

Zheng

Jun Li 2.409

36. Study on flux limiter

using Fokker-Planck

and fluid simulations

of planar

laser-driven ablation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085008 (2010)

Jun Li, Bin

Zhao, Hong

Li, and Jian

Zheng

Bin Zhao 2.409

37. Statis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lob turbulence

across the separatrix

in HL-2A tokamak

“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Cheng J, Yan

LW, Hong WY,

Zhao KJ, Lan

T, Qian J, Liu

AD, Zhao HL,

Liu Y, Yang

QW, Dong JQ,

Duan XR, Liu Y

Cheng J 2.409

4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38.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n =

1/1 and high-order

harmonic modes during

the sawtooth

oscillation in a low

β tokamak plasma

“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2.409

39.Dual-role plasma

absorption probe to

study effects of

sheath thickness on

the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density

J. Phys. D: Appl.

Phys 43, 325203

(2010)

Bin Li, Hong

Li, Zhipeng

Chen, Jinlin

Xie and

Wandong Liu

Hong Li 2.083

40.Small scale

structures of a

mesospheric dusty

plasma

Planet. Space Sci.

58, 801-806 (2010).

Wen-gui

Zhang, J. X.

Ma, Yi-ren

Li, Yao-bang

Zheng, and

Yin-hua Chen

J. X. Ma 2.067

4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1. A novel flat-response

x-ray detector in the

photon energy range of

0.1-4 keV

Rev. Sci. Instrum.

81, 073504 (2010).

Zhichao Li,

Xiaohua

Jiang, Shenye

Liu, Tianxuan

Huang, Jian

Zheng,

Jiaming Yang,

Sanwei Li,

Liang Guo,

Xuefeng Zhao,

Huabin Du,

Tianming

Song,

Rongqing Yi,

Yonggang Liu,

Shaoen Jiang

and Yongkun

Ding

Zhichao

Li

1.521

42.Experimental studies

of plasma sheath near

meshes of different

transmissivity

Chinese Physics B 19

(8), 085201 (2010).

Li Yi-Ren, Ma

Jin-Xiu,

Zheng

Yao-Bang, and

Zhang Wen-Gui

Ma

Jin-Xiu

1.293

43.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llimeter-scale

plasmas for the

research of laser

plasma interactions

on Shenguang-III

prototype

Chinese Physics B

19, 125202 (2010).

李志超, 郑

坚,丁永坤,

郑坚 1.293

4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4.Model for formation of

dunes at the north

Martian pol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7(11),2010

朱洁,陈出新 陈出新 0.972

45.The effects of

perpendicular thermal

velocities on the

transverse

instability in

electron phase space

holes

Chinese Phys. Lett.,

27, 095201, 2010.

Wu, M. Y., H.

Wu, Quanming

Lu, and B. S.

Xue

Quanming

Lu

0.972

46.Latest progress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VLF/ELF waves and

energetic electrons

in the inner

magnetospher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3, 317,

2010

Xiao, F. L.,

Zong, Q. G.,

Su, Z. P.,

Tian, T., and

Zheng, H. N.

Zong, Q.

G.

0.88

47.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al Studies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lasma

Absorption Probe

Plasma Sci. Tech.,

vol.12, No.5, p513,

(2010)

LI Bin, LI

Hong , CHEN

Zhipeng, XIE

Jinlin , FENG

Guangyao, LIU

Wandong

LI Hong 0.38

46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48.Properties of Density

Fluctuations Induced

by Geodesic Acoustic

Mode in the Edge of

HT-7 Tokamak,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2,

No.3, p262, (2010)

ZHAO Hailin,

LAN Tao, LIU

Adi, KONG

Defeng, XIE

Jinlin, LIU

Wandong, YU

Changxuan,

ZHANG Wei,

CHANG

Jiafeng, WAN

Baonian, LI

Jiangang

LAN Tao 0.38

49. 磁场重联实验室模拟进

天文学进展;28 卷 4

期 p348 (2010)

张寿彪、谢锦

林、胡广海、

李弘、黄光力、

刘万东

李弘

50. 木星极光区亮斑形成机

地球物理学报, 53

(11),2010

卢斌,陈出新 陈出新

51. 火星感应磁场模型及其

磁力线分布

地球物理学报,53(9),

2010

童冬生,陈出

陈出新

52. 火星磁场产生的原因及

其分布

空间科学学报,30(3),

2010

童冬生,陈出

陈出新

53. 中磁尾重联触发亚暴的

单事例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53(5):

1028-1033,2010

王荣生、杜爱

民、陆全明、

赵旭东、罗浩

注:会议论文一般不用列出

47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四、学术交流

1、国内外交流情况

聘请了陈骝教授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师讲席教授;

聘请美国 Auburn University 林郁教授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5

月 20 日来校访问并进行合作研究;

8 月 23 日,邀请英国 Aberystwyth University 李醒博士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访问并进行合作研究;

邀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资深研究院郑志坚来访讲学、交流。

2、举办的国际会议情况

2010 年 10 月 18 日至 20 日,"2010 年反场箍缩装置国际研讨会"(2010 USTC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RFP) 在近代物理系楼 210 会议室召开。来自世界

各 RFP 装置主要负责人及研究骨干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我院刘万东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特邀专家有威斯康星大学

麦迪逊分校 John Sarff 教授、Cary Forest 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丁卫星

教授(我校校友)、加拿大 Saskatchewan 大学肖持进教授(我校校友)、意大

利 Consorzio RFX 装置 Maria Ester Puiatti 教授、法国马赛大学 Dominique

Franck Escande 教授、日本京都工业大学 Sadao Masamune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庄革教授(我校校友)和浙江大学马志伟教授等。每场报告后在场师生都会围绕

报告内容提出诸多感兴趣的问题,并就相关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我

院刘万东教授和秦宏教授分别做了题为“Progress report on KTX”和“RFP

Equilibrium Theory”的报告。

3. 参加国内外会议情况

参加的学术会议一览表

号 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地点 时间

48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

Progress report on

KTX

Liu

Wandong

2010 USTC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RFP

Hefei 2010.10.18-10.20,

2.

Fus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at USTC

Liu

Wandong;

大会报告

The 14th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mplementing

Agreement on

Reversed

Field Pinches

Padova,

Italy

2010.4.26-30

3. Solar LImb

Prominence CAtcher

and Tracker

(SLIPCAT)

汪毓明

STEREO

Science

Working Group

21   

Dublin,

Ireland 2010.03.22-26

4. Internal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of CMEs

Inferred from

Coronagraph

Observations

汪毓明 第 7 届全国空

间天气研讨会 上海 2010.07.27-08.02

5. Deflected

Propagation ---- A

Factor Deciding the

Geoeffectiveness

of A CME

汪毓明 AGU Fall

Meeting

San

Francisco,

USA

2010.12.12-17 2010

6. GENERATING QBO IN

WACCM USING

PARAMETERIZED

INERTIAL GRAVITY

WAVES

薛向辉 世界空间科学

大会(COSPAR)德国不来梅 2010 年 7 月

49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7. Parameterization

of Inertial Gravity

Waves and

Generation of

Quasi-Bienniel

Oscillation

薛向辉 美国地球物理

年会(AGU) 美国旧金山 2010 年 12 月

8. 磁尾快速流宽度 陈出新 空间天气研讨

会 上海 2010.07.27-08.02

9. CME 在日地空间传播

时间的运动学预测 王传兵

第九届海峡两

岸太空/空间科

学研讨会

台 湾 2010.10.16-10.22

10. Evolution of electron pitch angle distribution due to interactions with whistler mode chorus following substorm injections: implications for diffuse aurora

苏振鹏

38th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 2010 in Bremen,

Germany 2010.7.18-725

11.Quanming Lu, R. S. Wang, C. Huang, and S. Wang, Multiplespacecraft observation of electron pitch-angle distributions in magnetotail reconnection,

陆全明 38th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

Bremen, Germany

18-25 July, 2010.

12.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omson scattering

from

laser-produced

plasmas(邀请报告)

郑坚

激光与物质相

互作用国际会

议 (LIMIS

2010)

长春 2010.8.17-19

50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3.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omson scattering

from

laser-produced

plasmas (邀请)

郑坚 全国高能量密

度物理会议 上海 2010.9.13-16

14.  Gyrokinetic

Particle

Simulations of

Toroidal Alfven

Eigenmode and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in Fusion

Plasmas

Wenlu

Zhang

Invited talk

at

International

Sherwood

Fusion Theory

Conference

Seattle,

WashingtonApril 19 - 21, 2010.

15. Gyrokinetic

Particle

Simulations of

Toroidal Alfven

Eigenmode and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in Fusion

Plasmas

Wenlu

Zhang

Talk at 37th

EPS

Conference on

Plasma

Physics

Dublin,

Ireland Jun 21-25, 2010,

51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16. Particle

Simulations of

Toroidal Alfven

Eigenmode and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in Fusion

Plasmas

Wenlu

Zhang

ITPA EP

Meeting

Daejeon,

Korea Oct 11-16, 2010.

17.

Hot electrons

emission generated

by short pulse

laser irradiated

subwavelength

grating targets.

胡广月

The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ast Ignition

of Fusion

Targets

Shanghai,

China October 17-21, 2010

注:如属特邀报告或者邀请报告,请在报告名称后注明;张贴报告不用列出。 

52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五、运行管理

1、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备总台(件)数 设备总值(万元)

4674.95 487 4130

2、30 万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购买时间 价格(万元)

1. 接收望远镜 购置 2011 60

2. 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研制 2010 1000

3. YAG Pro 激光器 购置 2010 80

4. Matisse 染料激光器 购置 2010 70

5. Millennia Prime 半导体激光器 购置 2010 40

6. 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 购置 2010 40

7. 稳态直线磁化等离子体装置 研制 2000 100

8. 远红外吸收谱仪 购置 2000 30

9. 激 光 诱 导 荧 光 散 射 系 统 (V 6308TC30)

购置 2000 70

10. 并行机群 购置 2009 60

11. 米-瑞利-钠荧光激光雷达 研制 2005 300

12. 电离层探测仪 研制 2003 90

13. 微波矢量分析仪 购置 2004 80

2020

53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六、实验室大事记

2010 年 11 月 16 日,中科院阴和俊副院长来校视察实验室;

2010 年 11 月 19 日, 中科院资环局局长范蔚茗和固体地球科学处处长

张鸿翔视察实验室并听取报告;

2011 年 3 月 17 日,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高新司廖小罕副司长等

人来校视察,并听取了实验室最近的工作汇报和建设规划,给予了高度

评价;

2011 年 3 月 31 日,科技部主要分管领导陈小娅副部长、基础司彭以祺54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副司长等人参观视察了本实验室,并听取实验室最近的工作汇报和建设

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

55  

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进展报告 

56  

附、2010 年代表性论文

[1] X.‐K. Dou, X.‐H. Xue, T. Li, T.‐D. Chen, C. Chen, and S.‐C. Qiu, Possible relations 

between meteors, enhanced electron density layers, and sporadic sodium layers, 

JGR, 115, A06311, doi:10.1029/2009JA014575, 2010. 

[2] Zhenpeng Su, Fuliang Xiao, Huinan Zheng, and Shui Wang, STEERB: A 

three‐dimensional code for storm‐time evolution of electron radiation belt, JGR, 

115, A09208, doi:10.1029/2009JA015210, 2010. 

[3] Quanming Lu, Can Huang, Jinlin Xie, Rongsheng Wang, Mingyu Wu, Andris 

Vaivads, and Shui Wang, Features of separatrix regions in magnetic reconnection: 

Comparison of 2‐D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and Cluster observations, JGR, 115, 

A11208, doi:10.1029/2010JA015713, 2010. 

[4] Rongsheng Wang, Quanming Lu, Aimin Du, and Shui Wang, In Situ Observations 

of a Secondary Magnetic Island in an Ion Diffusion Region and Associated 

Energetic Electrons, PRL, 104, 175003, 2010. 

[5] Yuming Wang, Hao Cao, Junhong Chen, Tengfei Zhang, Sijie Yu, Huinan Zheng, 

Chenglong Shen, Jie Zhang, and S. Wang, SOLAR LIMB PROMINENCE CATCHER 

AND TRACKER (SLIPCAT): AN AUTOMATED SYSTEM AND ITS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RESULTS, ApJ, 717, 973–986, 2010. 

[6] A D Liu, T Lan, C X Yu, W Zhang, H L Zhao, D F Kong, J F Chang and B N Wa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zonal flows in the edge plasmas of the HT‐7 tokamak,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52, 085004,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