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17 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楊桂芬 1 許哲瀚 1 唐憶淨 2,3 龔建吉 1 摘 要 目的: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人口比率將近 11.0%,老化指數與依賴比逐 年攀高,關切老年人的生活議題,才能了解老化社會之所需。本研究旨在探討 社區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受之相關性,進一步並分析 影響幸福感的相關因素。 方法: 採橫斷式研究,以方便取樣調查 300 位台中市社區 65 歲以上老人。 收案先接受心智狀態量表評估,確定無認知功能障礙,以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 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生活品質量表及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採一 對一個別訪談方式評量老人生活情況。 結果: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80.8 ± 6.5 歲,巴氏量表評量平均分數為 91.9 ± 14.6 分,個案基本日常生活活動多未受到限制。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以「食物 製備」依賴比率最高。研究社區老人的生活品質量表 EQ-5D 指標平均得分 13.6 ± 1.7 ,自評健康 EQ-5D VAS 平均分數 67.5 ± 17.8 分,幸福感平均得分 6.0 ± 3.2 分,代表著幸福感偏正向。不同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及服藥狀況的社區 老人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幸福感呈顯著差異。皮爾森積差相關統計分析發現日常 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以 EQ-5D 指標的預測力最佳。 結論: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顯著相關,建議提高社區 老人幸福的生活品質,應促進其行動與自我照顧能力並改善疾病狀況,以在高 齡社會來臨之際,增加老人幸福感向成功老化邁進。 〔原著〕

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œ誌/7-4-全文/7-4-2原著-楊桂芬p217-232.pdf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17

    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楊桂芬 1 許哲瀚 1 唐憶淨 2,3 龔建吉 1

    摘 要

    目的: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人口比率將近 11.0%,老化指數與依賴比逐

    年攀高,關切老年人的生活議題,才能了解老化社會之所需。本研究旨在探討

    社區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受之相關性,進一步並分析

    影響幸福感的相關因素。

    方法:採橫斷式研究,以方便取樣調查 300 位台中市社區 65 歲以上老人。

    收案先接受心智狀態量表評估,確定無認知功能障礙,以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

    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生活品質量表及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採一

    對一個別訪談方式評量老人生活情況。

    結果: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80.8 ± 6.5 歲,巴氏量表評量平均分數為 91.9 ±

    14.6 分,個案基本日常生活活動多未受到限制。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以「食物

    製備」依賴比率最高。研究社區老人的生活品質量表 EQ-5D 指標平均得分 13.6

    ± 1.7,自評健康 EQ-5D VAS 平均分數 67.5 ± 17.8 分,幸福感平均得分 6.0 ± 3.2

    分,代表著幸福感偏正向。不同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及服藥狀況的社區

    老人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幸福感呈顯著差異。皮爾森積差相關統計分析發現日常

    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以 EQ-5D

    指標的預測力最佳。

    結論: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顯著相關,建議提高社區

    老人幸福的生活品質,應促進其行動與自我照顧能力並改善疾病狀況,以在高

    齡社會來臨之際,增加老人幸福感向成功老化邁進。

    〔原著〕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18

    (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2012;7(4):217-232)

    關鍵詞: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幸福感、老人

    1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2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 3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通訊作者:許哲瀚 通訊處:40601 台中市北屯區廍子路 666 號(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 電話:(886) 4-22391647 轉 7216 傳真:(886) 4-223910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19

    前言

    台灣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65歲

    以上老年人口在1993年9月已達總人口

    數的7.0%,超過聯合國對「老人國」百

    分之七的定義標準,正式邁入高齡化社

    會,至2012年3月的數據顯示已達總人口

    數將近11.0% [1]。成長速度極快排名世

    界第二,老年人生活相關的議題也愈來

    愈顯得重要。老化是人生必經之旅,人

    人都希望過程能順利圓滿,且在老年期

    也能保有健康的身體,進而享受老年生

    活,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的退化

    及喪失會造成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功能障礙與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 QoL)低落[2,3]。ADL是評

    估老人身體功能的常見指標,也經常代

    表著老人活動能力及身體健康的標準。

    而QoL所衡量的範疇不僅是維持身體健

    康,還包含著精神、機能及社會環境等

    面向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情況[4],在

    老人身體功能退化的情況下,若能提高

    QoL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

    的定義。研究指出正常老化的個案,日

    常生活狀況會隨認知自然衰退[5],但身

    體及心理層面若能保持健康,其焦慮、

    憂鬱等負面情緒是否應隨之降低,當老

    人覺得自己有活力、能照顧自己或願意

    外出參與戶外休閒活動,是否能促進的

    幸福感?

    Okun等學者將幸福感視為主觀幸福

    感(subjective well-being),即一種後設的

    認知,包含個體對其生活經驗回應的評

    價 , 而 相 反 詞 客 觀 幸 福 感 (objective

    well-being),則是指個體的功能性能力、

    健康狀況、社經地位等感受[6]。換言之,

    老人的幸福感即是指其個人的認知及感

    覺,也是每個人終身希望與追求的。這

    個名詞是包含情感與認知層面的傘狀架

    構,其具體的內涵包括正向與負向的情

    緒、快樂、生活滿意、生命目標的期待

    與達成獲得一致、身心調和及心情等,

    另外也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及個人自主

    程度[7]。一般來說,幸福感的觀點多從

    「快樂」的感覺經驗、正向或負向的情

    緒感受評定,其做為老人QoL的指標是否

    合適。雖然從國外老人復健中心發現老

    人的日常活動能力短期提升後,幸福感

    會隨之增加[8]。但國內卻未見有研究針

    對ADL、QoL及幸福感三者進行關聯性探

    討。而本研究欲知ADL功能及QoL的好壞

    是否能預知老人幸福感的情況,將可做

    為老人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之參考。

    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老年人的日

    常生活活動功能、生活品質與幸福感的

    關 聯 性 , 及 影 響 老 人 幸 福 感 的 相 關 因

    子,以了解老年人心中的自我感覺及心

    理需求,期望可提供從事老人相關工作

    者在進行醫療行為及衛生教育時能更進

    一步親近老人及了解老人家的想法和看

    法。

    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自2011年9月至12月間針對

    居住於台中市南屯、西屯、北屯、大雅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20

    區之眷村及國宅社區老人進行調查,於

    社區辦理康樂活動或國宅老人健康檢查

    時,經社區幹事協助以方便取樣由研究

    者進行一對一訪談,研究對象為65歲以

    上可與人溝通、表達並願意接受訪問的

    老人共300位,排除重聽、無法溝通者或

    失智者。基於倫理考量,本研究經人體

    試驗委員會審核通過後(編號:100-09),

    方進行收案。老人個案在自主、知情及

    同意之原則下,填寫『訪談同意書』。

    二、研究工具

    研究以結構式問卷,由研究者進行

    面對面方式訪談完成。內容設計如下:

    (一)個人基本資料:

    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身份別、

    婚姻狀況、居住狀況、宗教信仰、社會

    福利、服藥和罹患慢性病情況。

    (二)迷你心智狀態檢查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以收集定向感、訊息登錄、系列-7、

    記憶、語言、口語理解及行動能力和建

    構力,共計30題。MMSE為0至30分的量

    表以判別個案是否失智,分數愈高,表

    示心智功能愈好,總分若低於於24分,

    則表示個案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若低

    於16分則有重度認知障礙。通常具中學

    以上教育程度的老年個案,總分若低於

    24分,小學畢業者之總分低於20分,或

    不識字者低於16分,則懷疑個案有失智

    的狀況[9]。

    (三)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功能狀況:

    本研究以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BI)

    評量老人之進食、移位(包含由床上平躺

    到坐起,並可由床移位至輪椅)、個人衛

    生(包含刷牙、洗臉、洗手及梳頭髮和刮

    鬍子)、如廁 (包含穿脫衣物、擦拭、沖

    水)、洗澡、平地走動、上下樓梯、穿脫

    衣褲鞋襪、大便控制及小便控制等10項

    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滿分為100分,得分

    愈高表示功能愈好,反之則表示功能愈

    差。量表信度檢定Cronbach’s α之內在同

    質性為0.89 [10]。

    ( 四 ) 工 具 性 日 常 生 活 (instrument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功能:

    本 研 究 採 用 張 席 熒 等 人 發 表 之

    「IADL需求量表」來評估老人較複雜的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內容包含:購物、

    家務、理財、食物製備、交通、使用電

    話、洗衣及服藥等8項來鑑別研究個案在

    家可獨立生活的能力,為較ADL更高階

    的日常自理能力[11]。能獨立完成或僅需

    稍微協助為1分,完全依賴為0分,滿分

    為8分,分數愈高,代表工具性日常生活

    功能愈好。量表信度檢定Cronbach’s α之

    內 在 同 質 性 為 0.92 [10] , 再 測 信 度 達

    0.93[12]。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21

    (五)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QoL)方

    面:

    以中文版EQ-5D健康問卷評核,得分

    有 二 部 分 , 一 為 生 活 品 質 之 整 體 評 價

    EQ-5D指標(index),另一為受訪者自覺目

    前 健 康 相 關 的 生 活 品 質 EQ-5D VAS

    [13]。EQ-5D指標分數有二面向(精神及身

    體 健 康 ) , 為 5 題 自 我 分 類 題 (self-

    classifier),包含:可移動性、自我照顧、

    一般活動(如工作、讀書、家事、家庭或

    休閒活動)、疼痛/不適、焦慮/憂鬱等5面

    向題,每題以「沒有問題」為3分、「有

    些問題/有中度問題」為2分、「無法自理/

    有極度問題」為1分等三個選項,加總後

    得單一的EQ-5D指標(EQ-index)分數。分

    數範圍介於5至15分,得分愈高表示自覺

    整體生活品質評價愈好。EQ-VAS則是以

    個 人 喜 好 (preference-based)為 基 礎 的 一

    種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測量工具,由一個

    垂直總長20公分量尺構成的視覺類比量

    表(visual analog scale),分數介於0至100

    分,0分代表想像中最差狀況,100分則

    是想像中最佳,受訪者直接在量尺上劃

    一條線,對應之分數即代表目前健康相

    關的自覺生活品質狀況。使用級內相關

    係 數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測 得 EQ-5D 指 標 之 再 測 信 度 為

    0.51,內部一致性在可移動性為98.2%、

    自我照顧為100%、一般活動98.2%、疼痛

    /不適84.2%、焦慮/憂鬱為83%,另EQ-5D

    VAS信度為0.70。

    (六)幸福感方面:

    本 研 究 為 求 量 表 題 項 總 數 不 致 過

    多,以免影響個案作答意願,在取得陸

    洛教授同意所編制之「中國人極短版幸

    福感量表」評核[14]。量表共5題,分別

    為:我覺得生命有意義、我過去的生活

    事情是愉快的、我覺得自己快樂、我對

    現在生活中一些事感到滿意、我對未來

    樂觀。填答採四點計分方式,分別為0、

    1、2、3分,以正偏態形式來評量,故每

    題得1分以上即為正向,總分0-15分。總

    分在5分以上者(即每單題得分1分以上)

    即表示對幸福感有正向態度;總分在10

    分以上者(即每單題得分2分以上)即表示

    對幸福感有較強度的正向態度。得分愈

    高,表示感覺幸福感程度愈高。其信度

    檢定Cronbach’s α之內在同質性為0.94。

    三、統計分析

    問 卷 所 得 資 料 先 編 碼 以 Excel for

    Windows輸入建檔,利用SPSS/PC 17.0版

    統計軟體,將資料轉檔分析。人口學資

    料及收案資料(包含:日常生活活動、生

    活品質及幸福感)進行描述統計。將社區

    老人人口學資料中之類別變項轉為名義

    變項,二分的以獨立t檢定;年齡、教育

    程度、婚姻、服藥及罹患慢性病狀況以

    one way ANOVA分析其對幸福感之差異

    性。再以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對MMSE、

    ADL、IADL、EQ-5D指標、EQ-5D VAS

    及幸福感進行檢定,以了解各量表之關

    聯性。最後為探討社區老人幸福感的預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22

    測因子,將MMSE、ADL、IADL、EQ-5D

    指標及EQ-5D VAS為預測變項,幸福感

    為效標變項,進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

    結果

    一、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

    及幸福感得分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社區老人的年齡分布

    在65至100歲間,平均年齡80.8 ± 6.5歲,

    心智狀態得分介於7至30分間,平均24.9

    ± 4.6分,大部分個案皆有作答能力,失

    智情況不嚴重(表1)。ADL功能分數介於

    15至100分,平均得分為91.9 ± 14.6分,

    代表著研究個案的基本日常生活作息多

    未受到限制。較複雜的IADL功能得分0

    至8分,活動依賴情況的前三名依序為:

    「食物製備」有58.3%、「洗衣」38.7%、

    「購物」35.7%,而「使用電話」僅12.7%

    依賴,為可獨立完成比率最高的日常活

    動(表2)。老人QoL得分以EQ-5D指標及

    EQ-5D VAS表示,EQ-5D指標分數介於6

    至15分,平均得分13.6 ± 1.7分,EQ-5D

    VAS則介於0至100分,平均得分67.5 ±

    17.8分。幸福感得分介於0至15分,平均

    得分6.0 ± 3.2分,如前述總分在5分以上

    者即表示對幸福感有正向態度,代表著

    研究個案整體幸福感偏正向。

    二、社區老人社會人口學資料對幸福感

    之比較

    本 研 究 之 社 區 老 人 社 會 人 口 學 資

    料,年齡組別在75至84歲者居多,性別

    以男性居多,教育程度以國小以下為最

    多,婚姻狀況為已婚者居多。收案因與

    辦理社區康樂活動及國宅健檢同時 進

    行,故身分別以榮民較多,宗教信仰以

    無為主,福利以領有社會福利為多。服

    用藥物種類以0至4種與5至8種的人數相

    同,罹患慢性病種類以1至3種為較多(表

    3)。從社區老人社會人口學資料對幸福

    感之差異性分析結果顯示,幸福感會因

    不同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及服藥

    狀 況 達 顯 著 性 差 異 。 年 齡 方 面 , 經

    表 1 社區老人心智狀態、ADL、IADL、生活品質及幸福感得分情形(n=300)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標準差)

    年齡 65 100 80.8(6.5)

    心智狀態(MMSE, 總分=30) 7 30 24.9(4.6)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 總分=100) 15 100 91.9(14.6)

    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ADL, 總分=8) 0 8 5.6(2.4)

    生活品質指標(EQ-5D index, 總分=15) 6 15 13.6(1.7)

    生活品質(EQ-5D VAS, 總分=100) 0 100 67.5(17.8)

    幸福感(總分=15) 0 15 6.0(3.2)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23

    表 2 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ADL)評量結果情況(n=300)

    功能項目 依賴情況 1 人數 百分比(%) 平均得分 2(標準差)

    購物 完全依賴 106 35.3

    0.65(0.48) 獨立 194 64.7

    家務 完全依賴 59 19.7

    0.80(0.40) 獨立 241 80.3

    理財 完全依賴 75 25.0

    0.75(0.43) 獨立 225 75.0

    食物製備 完全依賴 175 58.3

    0.42(0.49) 獨立 125 41.7

    交通 完全依賴 81 27.0

    0.73(0.45) 獨立 219 73.0

    使用電話 完全依賴 38 12.7

    0.87(0.33) 獨立 262 87.3

    洗衣 完全依賴 116 38.7

    0.61(0.49) 獨立 184 61.3

    服藥 完全依賴 62 20.7

    0.79(0.41) 獨立 238 79.3

    註:1 依賴情況:完全依賴得 0 分;獨立得 1 分。

    2 平均得分:(獨立人數/總人數)

    Scheff’s事後檢定發現65至74歲社

    區老人的幸福感明顯地高於85歲以上,

    顯示年齡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即年齡

    愈高,感受幸福感程度愈低。不同教育

    程度達顯著性差異,其教育程度低者,

    幸福感相對也低,尤其以學歷為國小以

    下的老人對幸福感的得分顯然低於大專

    以上程度者。婚姻方面,已婚者的幸福

    感高於未婚者,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宗

    教信仰者的幸福感高於無宗教信仰者。

    在服藥狀況上,服用0至4種藥物的老人

    幸 福 感 分 數 高 於 服 用 5 至 8 種 及 9 種 以

    上,可知服用藥物種類愈少者,其幸福

    感程度愈高。

    三、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

    與幸福感之相關性

    將 社 區 老 人 之 幸 福 感 得 分 與

    MMSE 、 ADL 、 IADL 、 EQ-5D 指 標 及

    EQ-5D VAS等量表得分進行 Pearson積

    差相關分析(表4),結果顯示,各量表之

    相關係數介於0.25至0.66間,屬於中等至

    強的相關性,各相關係數皆為正數,代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24

    表 3 社區老人之社會人口學資料對幸福感之差異性分析

    人數 平均值 標準差 t 或 F p Scheff’s

    年齡(歲) 6.2 .002†

    65~74 52 7.4 3.8 65~74>85 以上

    75~84 158 5.8 2.9

    85 以上 90 5.6 3.3

    性別 0.2 .837

    男 229 6.1 3.2

    女 71 6.0 3.4

    教育程度 7.4 .000‡

    國小及以下 147 5.4 3.3 大專以上>國小

    國中、高中 85 6.2 2.9 及以下

    大專以上 68 7.2 3.2

    身分別 0.3 .753

    健保 98 6.1 3.6

    榮民 202 6.0 3.1

    婚姻狀況 2.5 .084

    未婚 31 5.2 3.1

    已婚 200 6.3 3.3

    離異、鰥寡 69 5.6 3.2

    宗教信仰 -3.0 .003†

    無 165 5.5 3.0

    有 135 6.7 3.5

    社會福利 0.6 .586

    無 75 6.2 3.8

    有 225 6.0 3.1

    服藥狀況(種) 6.7 .001†

    0-4 116 6.9 3.5 (0~4)>(5~8)

    5-8 116 5.4 2.9 (0~4)>9 種以上

    9 種以上 68 5.7 3.0

    罹患慢性病 1.0 .388

    0 11 7.4 4.5

    1-3 263 6.0 3.2

    4-5 26 6.0 3.4

    註:* p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25

    表 4 社區老人幸福感與各量表總分之相關性分析表

    幸福感

    (1)

    MMSE

    (2)

    ADL

    (3)

    IADL

    (4)

    EQ-5D

    指標

    (5)

    EQ-5D

    VAS

    (6)

    (1) 1 - - - - -

    (2) 0.35† 1 - - - -

    (3) 0.35† 0.47† 1 - - -

    (4) 0.30† 0.52† 0.65† 1 - -

    (5) 0.42† 0.32† 0.66† 0.52† 1 -

    (6) 0.39† 0.33† 0.25† 0.31† 0.47† 1

    註:* p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26

    表 5 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選入變項順序 多元相關係數

    R

    決定係數

    R2

    R2 增加解釋量 標準化迴歸

    係數(β)

    F

    EQ-5D

    指標 0.42 0.18 0.42 64.5‡

    ADL 0.43 0.19 0.01 0.13 34.1‡

    IADL 0.44 0.19 0.00 0.08 23.2‡

    EQ-5D-

    VAS 0.49 0.24 0.05 0.25 23.0‡

    MMSE 0.51 0.26 0.02 0.19 20.7‡

    註:(1) ‡ p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27

    社區老人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幸福感

    之研究發現,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

    仰及服藥狀況呈顯著性差異。年齡與幸

    福感呈現負相關,即年齡愈高,幸福感

    受的程度愈低,此研究結果與多位學者

    指出幸福快樂的情緒容易隨著年齡的增

    長而降低相同[7,21]。隨著年齡的增加,

    老年人面臨日常生活功能衰退、慢性病

    增加、逐步邁向生命終點,擔心造成家

    人的負擔,讓年紀愈大的長者有低自尊

    的心理。此外,較高教育程度者,其幸

    福感程度較高,可能因其在退休前收入

    較佳、健康狀況良好,幸福感程度是較

    高的[22]。另有研究發現教育程度愈高的

    老年人,可能較懂得隨時充實自己,了

    解自己,進而發揮長才[23]。所以當老年

    人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時,從中可得到安

    定及滿足感,將有利於幸福感提昇。在

    宗教信仰方面,有宗教信仰者的幸福感

    高於無宗教信仰者,人類自古以來,不

    論是哪個民族、文化到哪個階段,宗教

    信仰仍是人類精神寄託中最重要的一部

    分,也是安定人心,使人幸福的重要因

    素[24],過去研究表示老年族群多半經歷

    過生命的磨難與轉折,在晚年生活容易

    依賴宗教信仰[25]。從休閒活動的角度來

    看,參與宗教活動的過程,參與者能夠

    藉此獲致相當程度的幸福感受,而老年

    人 的 參 與 更 可 從 中 獲 得 生 理 機 能 的 維

    持、心理知覺的調適、社會接觸的契機

    與心靈感知的體驗。繼而能夠重新架構

    出 生 命 的 意 義 , 感 知 其 神 聖 感 與 價 值

    感,使得老年族群在晚年生活中,得以

    獲致平靜而富有意義的幸福生活品質。

    在服藥狀況上,研究指出老年人在使用

    藥物種類超過10種時,容易伴隨營養不

    良 、 生 活 功 能 及 認 知 功 能 下 降 的 情 形

    [26]。另有研究表示高齡者最常發生的問

    題是屬藥物依賴[27],加上高齡者因為身

    體老化及機能代謝減緩,所以藥物常發

    生殘留於體內,導致藥物中毒或發生副

    作用,因此從事老年人諮商輔導人員應

    具備藥物的相關知識,避免藥物濫用而

    引發健康傷害。其實就老人而言,服用

    藥物的種類愈多,代表對自身的健康狀

    況愈覺得不好,才會服用較多藥物,也

    連帶影響對幸福感的感受程度。

    社區老人之ADL功能、QoL與幸福感

    為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換言之,ADL

    功能及QoL良好者,幸福感程度即會增

    加。當老年人有幸福快樂的感覺時,生

    活也會有較好的適應與生活態度。當存

    在幸福感覺時,與他人互動也會帶著愉

    快的心情,同時可從友誼與人際互動中

    分享生活、彼此提供意見及幫助,因此

    鼓勵老年人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活動,有

    助於成功老化和幸福感的提昇。陸洛研

    究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現社會支持與

    心理幸福滿足感呈正相關[14]。亦有研究

    指出老年人透過休閒活動參與,更能夠

    擴展個人生活圈,提供新的社會角色定

    位,得到充份的社會支持,使其更能產

    生正向情緒,增加其幸福感[22]。老人家

    使用愈多方式與朋友進行互動、親密感

    愈高時,其幸福感感受也會越高。故社

    區老人仍然可以藉由家庭互動及社會活

    動參與而得到家庭及社會支持,從而提

    高 其 自 尊 及 獨 立 感 , 進 而 提 升 其 幸 福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28

    感。藉由活動的參與不僅具有社會整合

    的功效,使人感受到對於生活環境之掌

    握,而且個人亦可透過活動的參與建立

    人際關係,紓解個人之生活壓力,對主

    觀幸福評價具有正面的影響;反之,活

    動參與少,不僅使得老年人傾向孤立,

    其幸福的感受相對降低。國外研究中指

    出,不論是少數民族或是白種人,喪失

    ADL 功 能 與 生 活 滿 意 度 呈 現 負 相 關

    [28],換句話說,ADL功能的好壞會影響

    幸福感的高低。在收案期間,發現老年

    人亦會因社區輔導員的關懷促使其日常

    生活功能限制較少,儘管居住的品質不

    佳,但因有能力照顧自己或僅需稍微扶

    持或口頭指導,老人家對生活滿意就會

    有不同的表現,就像過去研究提出生活

    具有安全感和穩定感,老人家不必因環

    境 遷 移 而 導 致 震 撼 性 (traumatic)和負面

    的衝擊,進而帶來健康的不良結果[29],

    故要提高社區老人的幸福感,社會支持

    體系對日常生活活動及生活品質的關懷

    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因此建議透過策略聯盟或與慈善機

    關結合,針對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缺損的

    老人推動志工進入社區服務,例如:送

    餐服務或者是設置固定的餐飲服務處,

    提供老人家用餐及訂餐,滿足老人日常

    生活所需要的項目。其次,可針對少數

    自我照顧能力較差之老年人,花較長的

    時間陪伴、傾聽並適時給予關心,協助

    其生活品質,其實老年人對生活滿意的

    要求並不高,他們要的只是一種平實的

    幸福。亦應多辦理社區活動、健康檢查(健

    康促進、體適能活動),同時定期關懷老

    人,使得老人幸福感增加,邁向成功老

    化、樂活人生,不覺得孤獨。並於辦理

    活動時,提供社區衛教,製作專屬於老

    人之衛教單張,增強老人對於用藥的知

    識,以避免藥物濫用引發一些不必要的

    併發症,及教導正確的用藥知識和觀念

    避免重複用藥,提升自我健康照護能力

    以及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研究限制

    影響老人幸福感之相關因素眾多,

    本研究侷限於時間、人力及物力考量,

    主要僅就其日常生活活動及生活品質情

    況 進 行 探 討 , 因 此 迴 歸 模 式 也 僅 就

    MMSE、 ADL、 IADL、 EQ-5D 指 標 及

    EQ-5D VAS 等量表得分進行預測。而研

    究 方 法 採 方 便 取 樣 (convenience

    sampling) , 屬 非 隨 機 抽 樣 (non-random

    sampling),容易造成抽樣偏差較大,無

    法預估研究母體的數值。如果身體狀況

    較差或者是社會活動參與意願較低的老

    年人,可能就不會前來參加社區活動,

    研究收集的個案為意識清醒,能以語言

    溝通者,若心智能力低於 16 分,則由家

    屬協助完成各量表作答,可能無法真正

    了解個案內心的情緒及滿意度。且問卷

    是在辦理社區老人活動時訪談,缺乏隱

    密及安靜的空間,可能會受到干擾。本

    研究收案的對象多為榮服處組長轉介之

    榮民,樣本集中於眷村及國宅社區中,

    故與一般研究的族群不相同,研究結果

    無法推論至所有社區的老人。

  • Vol.7 No.4 楊桂芬 等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29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內政部統計處-內政部統計年

    報 2012 。 http://sowf.moi.gov.tw/stat/

    year/list.htm [2012年4月7日accessed]

    2. 黃富順:我國老年生活幸福感調查研

    究。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 2011;33:

    12-22。

    3. 唐憶淨:老年人自覺健康狀態及其影響

    因素。中華家庭醫學雜誌 1999;9:

    31-41。

    4. Fassino S, Leombruni P, Daga GA,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dependent older adults

    living at home.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02; 35: 9-20.

    5. 謝佳容: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指標測量與

    應用。醫護科技學刊 2003;5:387-95。

    6. Okun MA, Stock WA, Haring MJ, et al:

    The social activity/subjective well-being

    relation. Res Aging 1984; 6: 45-65.

    7. Levin JS, Chatters LM: Religion,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 J Aging Health 1998; 10: 504-31.

    8. Nygren C, Iwarsson S, Dehlin O:

    Explor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dependence in daily activit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goal-setting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00; 30: 173-84.

    9. Folstein MF, Folstein SE, McHugh PR:

    “Mini-mental state”. A practical method

    of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 J Psychiatry Res 1975;

    12: 189-98.

    10. 莊艷妃、宋惠娟、林麗萍:偏遠礦區老

    人健康狀況及健康醫療資源使用之調

    查研究。慈濟護理雜誌 2005;4:

    34-41。

    11. 張席熒、李世代、陳保中、謝清麟:長

    期照護機構住民之工具性日常生活活

    動需求評估。台灣老誌 2006;2:

    116-29。

    12. 邱亨嘉、陳怡君、毛莉雯、蕭世槐、劉

    宏文、黃明賢:中文版多元功能評估問

    卷之信度效度考驗。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1997;16:119-32。

    13. Chang TJ, Tarn YH, Hsieh CL, et al:

    Taiwanese version of the EQ-5D:

    Validation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 J Formos Med

    Assoc 2007; 106: 1023-31.

    14. 陸洛: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

    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 1998;8:115-37。

    15. Li TC, Lin CC, Lai SW, et al:

    Community-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impaire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older people. Mid Taiwan J Med, 2005;

    10: 165-70.

    16. 胡愈寧、酈欽菁、李佳、林榮輝、胡國

    琦:老年人各項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與自

    評健康狀態之調查及相關性探討。臺灣

    復健雜誌 2009;37:107-14。

    17. 鄭翔太、唐憶淨、劉丕華、林鉅勝:老

    年人常見尿失禁。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011;26:279-88。

    18. 王涵儀、楊哲銘、邱文達、陳正怡、郭

  • 臺灣老誌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第 7 卷第 4 期

    230

    家英:都會區集體住宅50歲以上居民之

    健康需求。北市醫學雜誌 2006;3:

    702-12。

    19. 于勝宗、張新儀、姚開屏、林宇旋、洪

    百薰:EQ-5D之效度分析。國民健康訪

    問調查研究簡訊 2009;5:11-9。

    20. 許志成、羅勻佐、徐瑱淳、許雅婷、羅

    慶徽:臺灣老人人口分佈與自覺健康之

    地區性差異。臺灣家醫誌 2007;17:

    59-72。

    21. Enkvist A, Ekstrom H, Elmstahl S: What

    factors 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LS)

    among the olest-old?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2; 54: 140-5.

    22. 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退休老人休

    閒活動參與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人

    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2007;3:27-35。

    23. 黃郁婷、楊雅筠:老年人友誼支持與幸

    福感之研究-以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

    例。社區發展季刊 2006;113:208-24。

    24. Ellison CG: Religious involvemen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 Health & Social

    Behavior 1991; 32: 80-99.

    25. 陳建廷、蘇慧慈、李壽展:老年人休閒

    生活之探討-以民間宗教活動為範疇。

    屏東教大體育 2011;14:524-32。

    26. 謝美芬、顏兆熊:老人多重用藥。家庭

    醫學與基層醫療 2009;24:351-5。

    27. 高淑芳:高齡者的諮商與輔導。社會科

    學學報 2006;14:31-47。

    28. Silverira ERT, Ebrahim S: A comparison

    of mental health among minority ethnic

    elders and whites in East and North

    London. Age Ageing 1998; 27: 375-83.

    29. 陳燕禎: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

    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2005;110,

    158-76。

  • [Original Article]

    231

    Correlation amo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Well-being in Elderly

    Community Dwellers

    Kuei-Fen Yang1, Che-Han Hsu1, Yih-Jing Tang2,3, Chien-Chi Kung1

    Abstract

    Objectives: Citizens over 65 years old have grown to round up for nearly 11.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aiwan while the aging index and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have

    been on a constant rise.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aging society in Taiwan, more

    and clos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directed to issues concerning senior citizens.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mo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well-being in elderly community dwellers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n elderly person’s sense of well-being.

    Method: Adopting a cross-sectional method based on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study surveyed 300 community-dwelling citizens aged over 65 years old in Taichung

    City. Each subject receive MMSE to rule out mental disorder prior to sampling. The

    measurement tools employed include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of Barthel Index,

    IADL, EQ-5D, and well-being.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ace-to-face interviews,

    and SPSS 17.0 was used to conduct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al analyses.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surveyed elderly was 80.8 ± 6.5 years old. The

    average score of Barthel Index was 91.9 ± 14.6, and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most of

    elders were fully independent. The most dependent item of IADL examination was

    food preparation. The EQ-5D index score was 13.6 ± 1.7 and the VAS of self-rated

    health 67.5 ± 17.8. Most of the elderly community dwellers were optimistic as indicated

    by the 6.0 ± 3.2 average score of well-being. Four exogenous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o

    cau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ne’s sense of well-being: age, education, religion, and

    medication. The sense of well-being appeare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ADL and

    QoL by Pearson correl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EQ-5D index emerged from regression

  • [Original Article]

    232

    analysis as the best predictor.

    Conclusion: It has to be stressed that helping the elderly community dwellers promote their mo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ssistance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re keys to enhanc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well-being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ccessful aging.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012; 7(4): 217-232)

    Key word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quality of life (QoL), well-being, the

    elderly

    1Department of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Centr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Departm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3School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Correspondence to: Che-Han Hsu No. 666 Buzih Rd., Beitun District, Taichung 40601, Taiwan

    (Department of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Centr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l: (886) 4-22391647 ext. 7216 Fax: (886) 4-22391000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