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就学 需求与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愈 发突出。我们一直在努力克服 这一难题。”仁和街道教育卫生 计生科科长卓小强介绍,随着 二孩政策实施、外来人口不断 增加,仁和范围内幼儿就学压 力不断加大,为此街道启动了 东风幼儿园新建工程与仁和第 三幼儿园扩建项目。今年 9 月, 两所崭新的学校已正式投入使 用。 东风幼儿园总投入 3000 万、占地 11.2 亩、建设周期 22 月,目前共开设 15 个教学班,该 幼儿园的投入使用有助于解决 学校周边的本地学生以及外来 务工子女的入学需求。仁和三 幼改扩建项目投资 1000 万元, 扩建后新增 9 个班级,有效缓解 了云会片区就学压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条件, 仁和街道正加紧建设东风小 学,该学校投资 1.2 个亿,可容 48 个班级,建成后将与东风 幼儿园共同缓解仁和集镇区 块、獐山片区的就学压力。而 在云会片区,仁和街道计划新 建一所幼儿园与一所小学,目 前前期准备工作现已有序开 展。 此外,为了保障学生的安 全,确保校舍质量,今年暑期仁 和街道投入 1500 万元对街道范 围内一些校舍进行维修,重点 对仁和第二幼儿园新桥分园、 仁和第三幼儿园中心园区、云 会中心小学双陈校区三个校区 的校舍进行了加固,同时对部 分旧设施进行了更换,有效消 除安全隐患,改善教学条件。 实现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双赢 “今年可以把孩子送进家附近的幼儿园了,方便多了。”东风幼儿园崭新的校舍前,陈先生正将孩子送进教室。教室内明亮宽敞,座椅整齐地摆放着, 孩子们将在这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新建学校内,开启求学之旅。 今年以来,随着东风幼儿园建成、仁和三幼扩建后投入使用,东风小学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仁和街道教育资源逐渐向均衡化发展,目前街道辖区内有 1 所中学、 3 所中心小学、 3所幼儿园和1所成校,每一所中心小学都搭配了一个中心小学和一至两个校区,教育设施的日益完善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 了基础。与此同时,仁和各校区抓教学质量又抓素质教育,广泛培养学生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特长,不仅教育成绩稳中向好,更有了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 发展的新局面。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仁 和街道将发展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发 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 段。故事、书法、绘画、科技、足球、 德育,各学校坚持特色教学的方式, 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与鲜明 的教学特色,成果显著。 云会小学从 2008 年开始探索以 “故事育人”为抓手的德育工作,将 讲故事、听故事、做故事、写故事作 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并逐渐发 展成为教学特色。学校的“故事育 人”成为余杭区艺术特色项目、余杭 区十大德育精品项目,云会小学成 为市级基层理论宣讲点,浙江省故 事新苗培训基地。2016 年,云会小 学对“故事育人”项目进行了再次规 划,提出了“有故事的学校,有温度 的教育”德育中长期发展计划。这 项计划密切结合学校的故事特色, 挖掘学校师生正能量,形成德育课 程资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用温暖的心感动另一颗温暖的心, 实现云会小学以“仁”为德育核心素 养的有温度的教育。 仁和中心小学一直秉承“立字 立人、诗书共进”的育人理念,各个 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书法课,强调学 生的坐姿、执笔方法,通过教师强 化、照片留影等方式,纠正不正确的 写字方法。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教 师书法比赛、学生写字达标等活动, 评选教师的“进步之星”和学生中的 “小小书法家”。在全校的共同努力 之下,全体师生的书法水平在不断 提高,学校练习书法的氛围浓厚,已 获余杭区“假日杯”书法团体赛一等 5 次,二等奖 5 次,装裱师生书法 作品 100 多幅,整个校园翰墨飘香。 东塘中心小学坚持走学校教育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之路,注重挖掘 整合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拓展德 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彩的 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 生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 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 学生和谐、全面、有效的发展,为他 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 最坚实的基础。学校建立了“家乡 在前进”、“我是小小兵”、“争做环保 小卫士”等六个道德实践基地,让学 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历练。 仁和中学翻天覆地的变 化,是仁和教育飞速发展的有 力印证。自建成以来,仁和中 学积极探索,直面挑战,多措 并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取 得了不菲成绩。今年中考,共 53 人考上省一级重高,其中 考入余高 15 人,考入余二高 38 人。 仁和中学采用多管齐下 的方式,多方面多手段加强师 资力量,提升课堂质量。采用 “听专家讲学,让教师出去进 修,着力校本培训”的方法,提 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依托 与杭师大的合作项目,在教师 集体备课中构建制度导向“两化一制” (专业发展标准化、 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项目 制) 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形成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 高,在提高中深入”的局面,增 强教师“教”和“研”的能力,形 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优 秀的教师,精致的课堂,自然带 动学生发展。 在抓实课堂教育的基础 上,学校以“仁爱 · 和谐”为主 线,以“美丽校园”建设为契机, 大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博 雅课程”,以“培育博雅少年,崇 尚和而不同”为目标, 具象为 “举止文明、身心健康、崇尚创 新、勇于实践、知识广博、交际 沟通、生活雅趣、艺术审美”八 大核心素养,“爱岗敬业、团结 协作、知难而进、力争上游”逐 渐渗透进每一位仁和中学学子 的心中。 以人为本 注重特色 素质教育护航学生成长 仁和中学 云会小学第四届故事比赛 ■记者 金晓榕 实习生 俞晓菲 通讯员 卓小强 陈连孝 崭新的东风幼儿园刚投入使用 东风小学效果图 开学发新书啦 仁和二幼“小书童”上台喽! 余杭教育 2017 9 8 责任编辑 徐露筠 26

实现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双赢 - yhcb.eyh.cnyhcb.eyh.cn/resfile/2017-09-08/26/yhcb2017090826.pdf · 这一难题。”仁和街道教育卫生 计生科科长卓小强介绍,随着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就学需求与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愈发突出。我们一直在努力克服这一难题。”仁和街道教育卫生计生科科长卓小强介绍,随着二孩政策实施、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仁和范围内幼儿就学压力不断加大,为此街道启动了东风幼儿园新建工程与仁和第三幼儿园扩建项目。今年9月,两所崭新的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东风幼儿园总投入 3000万、占地11.2亩、建设周期22个月,目前共开设15个教学班,该幼儿园的投入使用有助于解决学校周边的本地学生以及外来务工子女的入学需求。仁和三幼改扩建项目投资 1000万元,扩建后新增9个班级,有效缓解了云会片区就学压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条件,仁和街道正加紧建设东风小学,该学校投资 1.2个亿,可容纳 48个班级,建成后将与东风幼儿园共同缓解仁和集镇区块、獐山片区的就学压力。而在云会片区,仁和街道计划新建一所幼儿园与一所小学,目前前期准备工作现已有序开展。

此外,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确保校舍质量,今年暑期仁和街道投入1500万元对街道范围内一些校舍进行维修,重点对仁和第二幼儿园新桥分园、仁和第三幼儿园中心园区、云会中心小学双陈校区三个校区的校舍进行了加固,同时对部分旧设施进行了更换,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教学条件。

实现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双赢“今年可以把孩子送进家附近的幼儿园了,方便多了。”东风幼儿园崭新的校舍前,陈先生正将孩子送进教室。教室内明亮宽敞,座椅整齐地摆放着,

孩子们将在这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新建学校内,开启求学之旅。

今年以来,随着东风幼儿园建成、仁和三幼扩建后投入使用,东风小学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仁和街道教育资源逐渐向均衡化发展,目前街道辖区内有

1所中学、3所中心小学、3所幼儿园和1所成校,每一所中心小学都搭配了一个中心小学和一至两个校区,教育设施的日益完善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

了基础。与此同时,仁和各校区抓教学质量又抓素质教育,广泛培养学生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特长,不仅教育成绩稳中向好,更有了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

发展的新局面。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仁和街道将发展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故事、书法、绘画、科技、足球、德育,各学校坚持特色教学的方式,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与鲜明的教学特色,成果显著。

云会小学从2008年开始探索以“故事育人”为抓手的德育工作,将讲故事、听故事、做故事、写故事作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并逐渐发展成为教学特色。学校的“故事育人”成为余杭区艺术特色项目、余杭区十大德育精品项目,云会小学成为市级基层理论宣讲点,浙江省故事新苗培训基地。2016年,云会小学对“故事育人”项目进行了再次规划,提出了“有故事的学校,有温度的教育”德育中长期发展计划。这项计划密切结合学校的故事特色,挖掘学校师生正能量,形成德育课程资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温暖的心感动另一颗温暖的心,实现云会小学以“仁”为德育核心素养的有温度的教育。

仁和中心小学一直秉承“立字

立人、诗书共进”的育人理念,各个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书法课,强调学生的坐姿、执笔方法,通过教师强化、照片留影等方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方法。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书法比赛、学生写字达标等活动,评选教师的“进步之星”和学生中的

“小小书法家”。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之下,全体师生的书法水平在不断提高,学校练习书法的氛围浓厚,已获余杭区“假日杯”书法团体赛一等奖 5次,二等奖 5次,装裱师生书法作品100多幅,整个校园翰墨飘香。

东塘中心小学坚持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之路,注重挖掘整合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拓展德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有效的发展,为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学校建立了“家乡在前进”、“我是小小兵”、“争做环保小卫士”等六个道德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历练。

新建校区加固校舍

硬件提升改善教学条件

仁和中学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仁和教育飞速发展的有力印证。自建成以来,仁和中学积极探索,直面挑战,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不菲成绩。今年中考,共有 53人考上省一级重高,其中考入余高 15 人,考入余二高38人。

仁和中学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多方面多手段加强师资力量,提升课堂质量。采用

“听专家讲学,让教师出去进修,着力校本培训”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依托与杭师大的合作项目,在教师集体备课中构建制度导向——

“两化一制”(专业发展标准化、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项目制)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形成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深入”的局面,增强教师“教”和“研”的能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优秀的教师,精致的课堂,自然带动学生发展。

在抓实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以“仁爱·和谐”为主线,以“美丽校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博雅课程”,以“培育博雅少年,崇尚和而不同”为目标,具象为

“举止文明、身心健康、崇尚创新、勇于实践、知识广博、交际沟通、生活雅趣、艺术审美”八大核心素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力争上游”逐渐渗透进每一位仁和中学学子的心中。

以人为本 注重特色 素质教育护航学生成长

多管齐下成绩显著仁和中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仁和中学

云会小学第四届故事比赛

■记者 金晓榕 实习生 俞晓菲 通讯员 卓小强 陈连孝

崭新的东风幼儿园刚投入使用东风小学效果图

开学发新书啦仁和二幼“小书童”上台喽!

余杭教育2017年9月8日责任编辑 徐露筠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