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 构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促进工程教育界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 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是我国五位一体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而言—— 使我国的工程学位(学历)和工程师资格得到国际互认。 我国工程师可以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项目,参与跨国团队工 作。 扩大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国际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并享受 到公平的待遇。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 - Fuzhou Universityer.fzu.edu.cn/attach/download/2016/08/30/231049.pdf · IEET 简介 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 Upload
    others

  • View
    3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

构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促进工程教育界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

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是我国五位一体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而言——

使我国的工程学位(学历)和工程师资格得到国际互认。

我国工程师可以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项目,参与跨国团队工

作。

扩大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国际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并享受

到公平的待遇。

IEET 简介

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 R.O.C, IEET)成立于 2003 年,为一非官方、非营利的法人社

团。2004 年启动工程教育认证(EAC),2005 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

预备会员,2007 年成为正式会员。

IEET 是首家受台湾教育部门认可的专业评价机构,主要业务为

规划及执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教育(EAC)、资讯教育(CAC)、

技术教育(TAC)、建筑教育(AAC)认证及设计教育(DAC)认证。

IEET 推动的教育认证是一项非政府、同侪间的审查机制

(Peer-review),主旨为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确保专业的教育质量,

亦即其培育学生的成果。专业自愿参与周期性的审查工作,左证其持

续满足 IEET 认证规范要求。

IEET 组织架构

IEET 认证机制

IEET 认证规范体系

1

2

3 教 学 成 效 及 评 量

4

5

6

7 行 政 支 持 与 经 费

8

9 持 续 改 进 成 效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教育目标

认证要求:

须具备明确且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展现专业的功能与特色,

且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需求的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

取得的成就;

须具备有效的评估方式以确保目标达成。

教育目标的评估范畴一般包括:

培养基本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培养实务执行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培养从事研究的基本能力;

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核心能力

认证要求:

运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设计与执行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执行工程实务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设计工程系统、组件或制程的能力;

项目管理(含经费规划)、有效沟通、领域整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发掘、分析、应用研究成果及因应复杂且整合性工程问题的能力;

认识时事议题、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

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化。

复杂且整合性问题

(Complex Problem)

实务技术问题

(Broadly-defined Problem)

需较深的知识才可解决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多面向的,或在技术、专

业与其他层面上相互冲突的;

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没有显而易见的

解决方法;

需创新应用专业基本原则及实务上最

新的研究成果才可解决的问题;

需考核现实环境的多方限制,如人力、

成本、设备、材料、信息及技术等;

问题本身可能对社会及环境有广而远

的影响。

需专业知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同

时强调既有技术的应用;

问题本身是多面向的,或具备潜在

技术、专业与其他层面上相互冲突

的;

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且运用

well-proven 的分析技术可以解决的

问题;

需考虑现实环境的特定限制,如人

力、成本、设备、材料、信息及技

术等;

问题本身或许较单纯,但也可能对

社会及环境有广而远的影响。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学生

认证要求: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生源质量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

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学生指导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

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学习过程跟踪

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

分——学分认可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之:教师

认证要求:

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

兼职教师。

教师须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执行。

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

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

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

至少有其一应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须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能支持核心能力的达成,课程

教学须符合产业需求,并能培养学生将所学应用在工程实务的能力。

课程设置至少应包含数学及基础科学课程、工程专业课程及通识

课程等三大类,且:

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及基础科学课程至少各 9 学分,

且合计至少占毕业总学分的 20%;工程专业课程至少占毕业总学

分的 45%;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至少占毕业总学分的 15%,使学

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

约因素。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毕业总学分的 20%。设

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

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果导向(OBE)”的课程设置——

以学生为中心,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

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持续改进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

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

评价。

(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

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认证标准:

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完善?

持续改进的功能是否齐全?

持续改进的效果是否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