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 综合 18 18 2018 3 6 日 星期二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FAST、全球最大的海 上钻井平台“蓝鲸 2 号”、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党 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也创造了“人类奇 迹”。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几天来,票房和口碑不断 走高。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全方位呈现 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 这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出的场面震撼恢弘,大国雄 姿跃然眼前。 “影片是新时代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更加深切体会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深 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中国农业银 行企业文化部员工许华民说。 “中国奇迹”是世界瞩目的事实。新浪微博工作人员 易小毅说:“这个电影让我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些相关 报道。英国一家媒体报道了 1 月份福建龙岩火车站的新 老站房转场,只用了 9 个小时,这让英国人对中国先进的 基建工程叹为观止。而刚把跑车送进太空的美国企业家 马斯克也忍不住转发这条报道并赞叹, ‘中国先进基础设 施发展速度比美国快了 100 多倍。’” 更多的观众从影片中的奋斗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 影,感受到了激励和振奋。红豆集团柬埔寨公司员工杨梦 珂说:“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那就是‘我 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我们将 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油干。”陕西保监局人事教育处党支 部工作人员许凤说, “看了《厉害了,我的国》,深受鼓舞,我 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厉害了,我的国》也深深打动了走进电影院的年轻 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车务段阳城车站 见习生卢丹青说:“刚分到车站时,工作环境和我期望的 有很大差距,心里还有一丝失落。今天看了《厉害了,我 的国》后,深刻感受到中国高铁已经世界领先,我为我的 工作和祖国而自豪。”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票房口碑双走高 新时代的见证者,为祖国点赞 本报记者 俞丽拿今年 78 岁。 “因为我是《梁祝》首演者,大家就知道 了我的名字。”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楼 里,记者见到了刚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标兵荣誉称号的俞丽拿,她说,“大家都以 为我在文艺单位,其实大学毕业我就留校 当了老师,到现在已有 56 年教龄。” 50 多年来,俞丽拿的名字与小提琴协 奏曲《梁祝》始终闪耀在中国音乐舞台上。 然而,她自己更看重的是小提琴教师的身 份,这是她永不谢幕的倾情演出。 让小提琴讲中国话, 《梁祝》从她指间飞出 1962 年,俞丽拿从上海音乐学院毕 业。当时,小提琴协奏 曲《梁祝》已成功首演了 三年,她也成为家喻户 晓的青年演奏家。 “我是分配改学小 提琴的。”俞丽拿回忆, 自己还是大学生时,“最 苦恼的就是当时小提琴 在国内不太受欢迎,演 出没有人鼓掌,很痛 苦。”为了让中国人听 懂、喜欢、热爱小提琴, “我们成立了‘小提琴 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能够让小提琴 讲中国话。后来,我们就有了《梁祝》这个 作品。” 1959 5 27 日,小提琴协奏曲《梁 祝》成功首演。此后 50 多年间,《梁祝》的 琴声传遍世界各地。周总理在上海举行重 要国务活动时,总会请俞丽拿为外宾演奏 《梁祝》。因为《梁祝》,使东方风韵、中国元 素飞进了世界音乐殿堂,成为中西音乐结 合的典范,成为让西方乐器开口说中国话 的“中乐西奏第一曲”。 毕业时,俞丽拿留校当了老师。“那个 时候我很苦恼,因为我只会拉琴,不会教 琴。我要学做老师。” 要教好小提琴,并不容易。“一定要很 深入地研究,掌握教学规律及特点,还要跟 得上世界行情,熟悉国际上各个演奏家的 风格。”俞丽拿形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 性、不同的才能、不同的生理条件,要根据 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你会拉,还得找得 准关键才会教。” 音乐学院的教学跟普通学校不同。“我 们是一对一上课。从附小到大学毕业,一 个学生就是 16 年。这 16 年间,我们就像他 们的第二父母一样,伴随他们从少年懵懂 到青春期谈恋爱。”俞丽拿感慨,“到后来孩 俞丽拿,50多年专注小提琴演奏教学 动人的音符 美丽的人生 本报记者 曹玲娟 子能独立学习了,就是非常高兴的时候。” 曾夺得第四十九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 琴比赛第一名的黄蒙拉,就是读附小六年 级时来投师的。俞丽拿还记得,最开始黄 蒙拉的音不准,“每次到我家来,一练五六 个小时,一个音一个音纠音准,后来他一辈 子的音准都不用我操心了。”黄蒙拉在意大 利参赛,俞丽拿正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 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她记挂着学生,给黄 蒙拉打电话,“你不爱洗衣服,现在没有干 净衣服换了吧?”电话里,黄蒙拉不好意思 地笑了,“对呀,俞老师怎么知道?” 同样屡获国际大奖的王之炅, 2000 在芬兰参加比赛时不小心烫伤了手指。为 了不让伤口再碰水,俞丽拿为王之炅洗头、 洗衣服、做饭,几乎当起了保姆。2003 年, 俞丽拿膝盖积水严重,还坚持全程陪同王 之炅赴意大利,她说:“我的学生是代表中 国参赛的。” 这些年来,俞丽拿培养的学生有十多 人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填补了我国 在国际小提琴赛事中的多项空白。 师道为重,全心全意为 了学生 后来因为搬家住得离学校远了,年近 60 的俞丽拿考了驾照买了车。 为避开早高峰,她早晨 5 点多起床,保 6 点半到学校开始准备工作, 7 点半或 8 点就可以上课。“学生都知道,我永远是在 教室里等着他们的。”俞丽拿笑着说,“我是 非常准时的,他们也就不敢迟到。” 50 多年来,她每天在教室授课长达十 多个小时,辛劳寂寞而平凡。每次,她都带 几天的饭菜放在小冰箱里,因为不能每天 赶来赶去,晚上常常就睡办公室。每天唯 一的休息就是拿出饭盒到微波炉里热一 热,一边吃饭一边上课。学生们都说:“你 根本就只是为了活命而吃饭!” 俞丽拿说,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全心全 意地为学生,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三心二 意,要“像父母一样为他们奉献一切”。“我 70 岁告别舞台,正是我演奏状态非常好的 时候。”担心将来精力难 以兼顾,俞丽拿告别了 自己眷恋的舞台,集中 精力专心教学。每个学 生,她都安排一个专门 的记录本,几十年来,记 录本已塞满整整一个文 件柜。 在俞丽拿眼里,上 课永远排在第一位。为 了不耽误上课,俞丽拿 曾在暑假里抽出五天开 了三次刀,声带做了手 术讲不出话,就举卡片提醒学生。琴房里, 记者翻着那一张张卡片,“弓速”“分段”“调 性”“音准”……甚至还有一张写着,“帅”! 即便住院了,俞丽拿惦记的依然是学 生们,她居然安排学生到医院拉琴。“把我 喊到病房里,一遍遍拉。”学生花卉说,自己 站在病房里,百味交陈。 学校总有寒暑假。俞丽拿却担忧,学 乐器的学生,一停课就得花挺长时间来恢 复状态。于是,俞丽拿寒暑假坚持给学生 们上课。市场经济时代,假期找老师上课, 总难免要考虑费用的问题。俞丽拿却分文 不取,她跟学生们说,“不是你们要上课,是 我要你们上课。我不收费。” 春华秋实。回顾往事,俞丽拿感慨, “我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没有青年、没有中 年,现在我也没有老年。”一辈子,一把琴, 四根弦,一拨又一拨学生,岁月染白青丝 ……她用 50 多年培育了一代代学生,在世 界顶级舞台上讲中国话。这位从指间飞出 《梁祝》的小提琴演奏家,呵护培育出无数 只蝴蝶,从琴房里飞出,飞向国际舞台,飞 向世界艺坛。 俞丽拿说,自己要一辈子教下去,“学 生是我生命的延续,是教育让我拥有了永 远的青春。”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 加入志愿者团队相关流程。石家庄市桥西区近日开展学雷锋 主题活动,人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摄(新 华 社 发) 雷锋在身边 志愿我先行 俞丽拿在演奏小提琴。 资料照片

新时代的见证者,为祖国点赞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8-03/06/18/rmrb2018030618.pdf · 50 多年来,俞丽拿的名字与小提琴协 奏曲《梁祝》始终闪耀在中国音乐舞台上。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综合综合 1818 2018年 3月 6日 星期二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FAST、全球最大的海

上钻井平台“蓝鲸 2 号”、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党

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中 国 人 民 不 仅 创 造 了“ 中 国 奇 迹 ”,也 创 造 了“ 人 类 奇

迹”。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几天来,票房和口碑不断

走高。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全方位呈现

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

这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出的场面震撼恢弘,大国雄

姿跃然眼前。

“影片是新时代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更加深切体会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深

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中国农业银

行企业文化部员工许华民说。

“中国奇迹”是世界瞩目的事实。新浪微博工作人员

易小毅说:“这个电影让我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些相关

报道。英国一家媒体报道了 1 月份福建龙岩火车站的新

老站房转场,只用了 9 个小时,这让英国人对中国先进的

基建工程叹为观止。而刚把跑车送进太空的美国企业家

马斯克也忍不住转发这条报道并赞叹,‘中国先进基础设

施发展速度比美国快了 100 多倍。’”

更多的观众从影片中的奋斗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

影,感受到了激励和振奋。红豆集团柬埔寨公司员工杨梦

珂说:“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那就是‘我

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我们将

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油干。”陕西保监局人事教育处党支

部工作人员许凤说,“看了《厉害了,我的国》,深受鼓舞,我

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厉害了,我的国》也深深打动了走进电影院的年轻

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龙门车务段阳城车站

见习生卢丹青说:“刚分到车站时,工作环境和我期望的

有很大差距,心里还有一丝失落。今天看了《厉害了,我

的国》后,深刻感受到中国高铁已经世界领先,我为我的

工作和祖国而自豪。”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票房口碑双走高

新时代的见证者,为祖国点赞本报记者 刘 阳

俞丽拿今年 78 岁。

“因为我是《梁祝》首演者,大家就知道

了我的名字。”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楼

里,记者见到了刚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标兵荣誉称号的俞丽拿,她说,“大家都以

为我在文艺单位,其实大学毕业我就留校

当了老师,到现在已有 56 年教龄。”

50 多年来,俞丽拿的名字与小提琴协

奏曲《梁祝》始终闪耀在中国音乐舞台上。

然而,她自己更看重的是小提琴教师的身

份,这是她永不谢幕的倾情演出。

让小提琴讲中国话,《梁祝》从她指间飞出

1962 年 ,俞 丽 拿 从 上 海 音 乐 学 院 毕

业。当时,小提琴协奏

曲《梁祝》已成功首演了

三年,她也成为家喻户

晓的青年演奏家。

“我是分配改学小

提琴的。”俞丽拿回忆,

自己还是大学生时,“最

苦恼的就是当时小提琴

在国内不太受欢迎,演

出 没 有 人 鼓 掌 ,很 痛

苦 。”为 了 让 中 国 人 听

懂、喜欢、热爱小提琴,

“ 我 们 成 立 了‘ 小 提 琴

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能够让小提琴

讲中国话。后来,我们就有了《梁祝》这个

作品。”

1959 年 5 月 27 日,小提琴协奏曲《梁

祝》成功首演。此后 50 多年间,《梁祝》的

琴声传遍世界各地。周总理在上海举行重

要国务活动时,总会请俞丽拿为外宾演奏

《梁祝》。因为《梁祝》,使东方风韵、中国元

素飞进了世界音乐殿堂,成为中西音乐结

合的典范,成为让西方乐器开口说中国话

的“中乐西奏第一曲”。

毕业时,俞丽拿留校当了老师。“那个

时候我很苦恼,因为我只会拉琴,不会教

琴。我要学做老师。”

要教好小提琴,并不容易。“一定要很

深入地研究,掌握教学规律及特点,还要跟

得上世界行情,熟悉国际上各个演奏家的

风格。”俞丽拿形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

性、不同的才能、不同的生理条件,要根据

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你会拉,还得找得

准关键才会教。”

音乐学院的教学跟普通学校不同。“我

们是一对一上课。从附小到大学毕业,一

个学生就是 16 年。这 16 年间,我们就像他

们的第二父母一样,伴随他们从少年懵懂

到青春期谈恋爱。”俞丽拿感慨,“到后来孩

俞丽拿,50多年专注小提琴演奏教学

动人的音符 美丽的人生本报记者 曹玲娟

子能独立学习了,就是非常高兴的时候。”

曾夺得第四十九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

琴比赛第一名的黄蒙拉,就是读附小六年

级时来投师的。俞丽拿还记得,最开始黄

蒙拉的音不准,“每次到我家来,一练五六

个小时,一个音一个音纠音准,后来他一辈

子的音准都不用我操心了。”黄蒙拉在意大

利参赛,俞丽拿正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

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她记挂着学生,给黄

蒙拉打电话,“你不爱洗衣服,现在没有干

净衣服换了吧?”电话里,黄蒙拉不好意思

地笑了,“对呀,俞老师怎么知道?”

同样屡获国际大奖的王之炅,2000 年

在芬兰参加比赛时不小心烫伤了手指。为

了不让伤口再碰水,俞丽拿为王之炅洗头、

洗衣服、做饭,几乎当起了保姆。2003 年,

俞丽拿膝盖积水严重,还坚持全程陪同王

之炅赴意大利,她说:“我的学生是代表中

国参赛的。”

这些年来,俞丽拿培养的学生有十多

人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填补了我国

在国际小提琴赛事中的多项空白。

师道为重,全心全意为了学生

后来因为搬家住得离学校远了,年近

60 的俞丽拿考了驾照买了车。

为避开早高峰,她早晨 5 点多起床,保

证 6 点半到学校开始准备工作,7 点半或 8点就可以上课。“学生都知道,我永远是在

教室里等着他们的。”俞丽拿笑着说,“我是

非常准时的,他们也就不敢迟到。”

50 多年来,她每天在教室授课长达十

多个小时,辛劳寂寞而平凡。每次,她都带

几天的饭菜放在小冰箱里,因为不能每天

赶来赶去,晚上常常就睡办公室。每天唯

一的休息就是拿出饭盒到微波炉里热一

热,一边吃饭一边上课。学生们都说:“你

根本就只是为了活命而吃饭!”

俞丽拿说,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全心全

意地为学生,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三心二

意,要“像父母一样为他们奉献一切”。“我

70 岁告别舞台,正是我演奏状态非常好的

时候。”担心将来精力难

以兼顾,俞丽拿告别了

自己眷恋的舞台,集中

精力专心教学。每个学

生,她都安排一个专门

的记录本,几十年来,记

录本已塞满整整一个文

件柜。

在 俞 丽 拿 眼 里 ,上

课永远排在第一位。为

了不耽误上课,俞丽拿

曾在暑假里抽出五天开

了三次刀,声带做了手

术讲不出话,就举卡片提醒学生。琴房里,

记者翻着那一张张卡片,“弓速”“分段”“调

性”“音准”……甚至还有一张写着,“帅”!

即便住院了,俞丽拿惦记的依然是学

生们,她居然安排学生到医院拉琴。“把我

喊到病房里,一遍遍拉。”学生花卉说,自己

站在病房里,百味交陈。

学校总有寒暑假。俞丽拿却担忧,学

乐器的学生,一停课就得花挺长时间来恢

复状态。于是,俞丽拿寒暑假坚持给学生

们上课。市场经济时代,假期找老师上课,

总难免要考虑费用的问题。俞丽拿却分文

不取,她跟学生们说,“不是你们要上课,是

我要你们上课。我不收费。”

春华秋实。回顾往事,俞丽拿感慨,

“我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没有青年、没有中

年,现在我也没有老年。”一辈子,一把琴,

四根弦,一拨又一拨学生,岁月染白青丝

……她用 50 多年培育了一代代学生,在世

界顶级舞台上讲中国话。这位从指间飞出

《梁祝》的小提琴演奏家,呵护培育出无数

只蝴蝶,从琴房里飞出,飞向国际舞台,飞

向世界艺坛。

俞丽拿说,自己要一辈子教下去,“学

生是我生命的延续,是教育让我拥有了永

远的青春。”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

加入志愿者团队相关流程。石家庄市桥西区近日开展学雷锋

主题活动,人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张 震摄(新华社发)雷锋在身边 志愿我先行

俞丽拿在演奏小提琴。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