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目錄 壹、 前言.............................................................................................................................. 1 貳、 評量標準發展說明 ...................................................................................................... 3 一、 發展依據與參考...................................................................................................... 3 二、 採國小第二、三學習階段評量標準...................................................................... 3 三、 訂定評量標準.......................................................................................................... 3 四、 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4 五、 評量標準與課綱之對應.......................................................................................... 5 參、 標準本位評量之操作 .................................................................................................. 8 肆、 評量標準...................................................................................................................... 9 伍、 評量作業示例............................................................................................................ 15 示例一、當我們在一起 ..................................................................................................... 15 示例二、「特務」愛很大 ................................................................................................. 32 示例三、職人小學堂 ......................................................................................................... 50 示例四、情緒・正向・樂活!! .......................................................................................... 70 示例五、攜手傳愛 ............................................................................................................. 99 陸、 常見問題.................................................................................................................. 122

目錄 - NTNU · 度,透過學生的評量表現,瞭解其不足之處,進而調整教學。藉由此教學回饋, 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發揮學力監控的功能。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目錄

    壹、 前言 .............................................................................................................................. 1

    貳、 評量標準發展說明 ...................................................................................................... 3

    一、 發展依據與參考 ...................................................................................................... 3

    二、 採國小第二、三學習階段評量標準 ...................................................................... 3

    三、 訂定評量標準 .......................................................................................................... 3

    四、 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 4

    五、 評量標準與課綱之對應 .......................................................................................... 5

    參、 標準本位評量之操作 .................................................................................................. 8

    肆、 評量標準 ...................................................................................................................... 9

    伍、 評量作業示例 ............................................................................................................ 15

    示例一、當我們在一起 ..................................................................................................... 15

    示例二、「特務」愛很大 ................................................................................................. 32

    示例三、職人小學堂 ......................................................................................................... 50

    示例四、情緒・正向・樂活!! .......................................................................................... 70

    示例五、攜手傳愛 ............................................................................................................. 99

    陸、 常見問題 .................................................................................................................. 122

  • 1

  • 1

    壹、 前言

    本計畫依據行政院 100 年 9 月 20 日院臺教字第 1000103358 號函核定之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方案 5-1「研發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

    及實作程序」,並據各年度教育政策所需規劃辦理。107 年起將推廣工作向下延

    伸至國小階段,執行「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標準本位評量計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心測中心」)為

    執行本計畫,研發評量標準,即為改革我國評量概念與系統,使之與國際趨勢接

    軌,並提供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相對應的評量

    標準,作為教師教學評量的參照依據。此套評量標準可提供學生學習評量之藍圖,

    指引教師評量的範圍及評定學生獲得不同等級應具備的表現。教師若充分理解評

    量標準,將更能落實課綱的內涵,並加強「課程-教學-評量」三者之間的連結

    度,透過學生的評量表現,瞭解其不足之處,進而調整教學。藉由此教學回饋,

    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發揮學力監控的功能。

    「評量標準」包含主題、次主題與表現描述,即期望學生學到那些內容及做

    到什麼程度。

    評量標準乃依據課綱制定,課綱中的「學習重點」,包含「學習內容」與「學

    習表現」。而不同領域之間,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的寫法差異甚巨,且二者間的

    對應及關聯性,部分領域/科目較為明顯、直接(如數學領域),部分領域/科目則

    較為斷裂或隱晦(如語文領域)。有鑑於此,本計畫所建構之評量標準,從學習

    表現出發,具有銜接、扣合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的作用,且各領域/科目的評量標

    準架構及「表現等級描述」(Performance Level Descriptors, PLD)的寫法,都較

    為接近,可有效減輕教師整合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之負擔。

    以語文領域國語文科為例,其學習內容分為文字篇章、文本表述、文化內

    涵三大項,各項之敘寫,表面形式較偏重閱讀與寫作,並未針對聆聽與口語表

    達之內容具體闡述;而學習表現則分為聆聽、口語表達、閱讀、寫作,個別描

    述其應有的表現,二者之間的關聯較不明顯。而語文能力的展現,即為聽、

    說、讀、寫等外顯能力,故國語文科的評量標準架構,形式上與學習表現有較

    明顯的對應,如圖 1 所示。

  • 2

    圖 1 評量標準銜接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示意圖_語文領域國語文科第三學習階段

    其餘各領域/科目皆秉持上述精神,依據各領域/科目的課綱敘寫方式,並參

    考教學現場實際情況,以發展各領域/科目專屬的評量標準1。惟國小採包班制,

    同時教授兩科以上之教師甚多,不同科目有本質上的差異,而評量標準的設計以

    各科目為本位出發,為符合課綱而有操作上的差異2,則有賴教師以其教學專業

    整合應用。標準本位評量不僅能扣合課綱,還能將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的條目,

    轉化成清楚且易於執行的評量標準,協助教師發展評量工具。

    本計畫透過評量標準的建置與推廣,期能增進教師教學和評量的專業及品

    質,進而發揮評量支持教學和學習的功效,藉以提昇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成

    就;並有助於教育主管機關了解歷年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表現,評估適當的學

    力監控機制和完善的補救教學措施,進而達到維繫基本學力、縮減學習成就落

    差的任務。

    1 其中,自然科學領域課綱的「學習表現」,分為科學認知、探究能力、科學的態度與本質三大

    項,而「科學認知」則載明對應「學習內容」,因此,在科學認知項下的評量標準,形式上與學

    習內容有明顯的對應,但究其根本,仍由學習表現出發。 2 例如,國語文一份評量工具,即可由學生的作答區分出不同等級;而數學因為學習內容階段

    性明確,故評量工具多針對單一等級來設計,以通過與不通過表示達到或未達到此一等級。此

    操作上的差異,教師只要依循標準本位評量操作的程序,即可充分利用。

  • 3

    貳、 評量標準發展說明

    綜合活動領域秉持「自發」 、「互動」及「共好」的理念,關注學生的生活

    經驗,透過「核心素養」的落實,各教育階段學科內涵的連貫與跨領域 /科目間

    的統整,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建構內化意義,涵

    養利他情懷。具體而言,本領域總目標在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

    實踐創新」的能力,以促進自我與生涯發展、實踐生活經營與創新、落實社會與

    環境關懷,達成個人身心靈健全,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追求幸福的生活,進而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自然的永續發展。

    綜合活動領域之內涵架構

    課程總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能力

    主題軸 1.自我與生涯發展 2.生活經營與創新 3.社會與環境關懷

    主題項目

    a.自我探索與成長 a.人際互動與經營 a.危機辨識與處理

    b.自主學習與管理 b.團體合作與領導 b.社會關懷與服務

    c.生涯規劃與發展 c.資源運用與開發 c.文化理解與尊重

    d.尊重與珍惜生命 d.生活美感與創新 d.環境保育與永續

    本計畫乃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而發展的配套方案之一,透過發展評量標準

    與示例,幫助教師了解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並落實於教學現場為本計畫之

    目標,以下將針對本計畫在綜合活動領域發展成果進行說明,並以示例呈現教

    學現場之應用方式,教師可配合課程參考使用。

    一、 發展依據與參考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

    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之學習重點(含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訂定。

    二、 採國小第二、三學習階段評量標準

    評量標準採學習階段設計,涵蓋國民小學第二及第三學習階段綜合活動領

    域之學習重點。

    三、 訂定評量標準

    (一) 以課綱中的三大主題軸為評量標準之主題,包含:自我與生涯發展、

    生活經營與創新、社會與環境關懷。

    (二) 以課綱中的十二項主題項目為評量標準之次主題,包含:自我探索與

    成長、自主學習與管理、生涯規劃與發展、尊重與珍惜生命、人際互

    動與經營、團體合作與領導、資源運用與開發、生活美感與創新、危

    機辨識與處理、社會關懷與服務、文化理解與尊重及環境保育與永續。

    (三) 訂定表現描述

    (1) 表現等級訂為 A-E 五級,其代表意義如下:A 表「優秀」;B 表「良

    好」;C 表「基礎」;D 表「不足」;E 表「落後」。

    (2) 為結合教學和評量,表現描述係以課綱第二、三學習階段之學習

    重點為出發點進行撰寫。

  • 4

    四、 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提供評量與教學對照表、評量重點說明、教學與評量計畫,以及說明

    示例與課綱對應關係,同時針對評量工具訂定評分指引及蒐集學生表現樣

    本。期透過素養導向且多樣化的評量示例,方便教師瞭解素養導向標準本

    位評量如何應用於教學現場。

  • 5

    五、 評量標準與課綱之對應

    主題 次主題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自我與生涯

    發展

    自我探索與

    成長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 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Aa-III-2 對自己與他人悅納的表現。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自主學習與

    管理

    Ab-II-1 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 學習行動。 1b-II-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Ab-III-1 學習計畫的規劃與執行。

    Ab-III-2 自我管理策略。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生涯規劃與

    發展

    Ac-II-1 工作的意義。

    Ac-II-2 各種工作的甘苦。

    Ac-II-3 各行業對社會的貢獻。

    1c-II-1 覺察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c-III-2 職業興趣。

    Ac-III-3 未來職業想像。

    1c-III-1 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的生涯發展。

    尊重與珍惜

    生命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Ad-III-1 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3 尊重生命的行動方案。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5

  • 6

    主題 次主題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生活經營與

    創新

    人際互動與

    經營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

    通態度和技巧。

    Ba-III-1 多元性別的人際互動與情感表達。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a-III-3 正向人際關係與衝突解決能力的建立。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

    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團體合作與

    領導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

    負責的態度。

    Bb-III-1 團體中的角色探索。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資源運用與

    開發

    Bc-II-1 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Bc-II-2 個人日常生活問題所需的資源。

    Bc-II-3 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2c-II-1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Bc-III-1 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2 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Bc-III-3 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2c-III-1 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

    的問題。

    生活美感與

    創新

    Bd-II-1 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 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 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Bd-III-1 生活美感的運用與創意實踐。

    Bd-III-2正向面對生活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2d-III-2 體察、分享並欣賞生活中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

    現。

    6

  • 7

    主題 次主題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社會與環境

    關懷

    危機辨識與

    處理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

    避免危險的方法。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a-III-3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

    化解危機。

    社會關懷與

    服務

    Cb-II-1 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務。

    Cb-II-2 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3b-II-1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習,並分享心得。

    Cb-III-1 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

    Cb-III-2 服務學習的歷程。

    Cb-III-3 感恩、利他情懷。

    3b-III-1 持續參與服務活動,省思服務學習的意義,展現

    感恩、利他的情懷。

    文化理解與

    尊重

    Cc-II-1 文化活動的參與。

    Cc-II-2 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及省思。

    Cc-II-3 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3c-II-1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

    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Cc-III-1 不同族群的優勢與困境。

    Cc-III-2 與不同族群相處的態度和禮儀。

    Cc-III-3 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經驗和感受。

    Cc-III-4 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欣賞與關懷。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環境保育與

    永續

    Cd-II-1 生活中環境問題的覺察。

    Cd-II-2 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探討並執行對環境友善

    的行動。

    Cd-III-1 生態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關。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Cd-III-3 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的執行。

    Cd-III-4 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情懷的展現。

    3d-III-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7

  • 8

    參、 標準本位評量之操作

    教師要執行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時,請思考下列重點:

    一、確認學習單元,對應十二年國教總綱與領綱的核心素養內涵,思考學生在

    單元學習活動中,可以習得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並制定單元學習目

    標。

    二、依據單元學習目標,參考評量標準,找到對應主題/次主題下的表現描述,

    撰寫單元評分指引、評量目標及方法,並依據指引、評量目標及方法,設

    計學習活動及評量工具。

    三、評量之結果可供教師教學回饋之用,適時依照學生學習表現調整教學內

    容,對於等級不足與落後的學生,可針對其需要加強的能力進行補救教

    學。

    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

    單元學習目標

    對應總綱與領綱核心素養

    及領綱學習重點。

    單元評量目標與方法

    呼應單元學習目標,參考評量標準,制定單元評分指引與評量工具。

    教學與評量回饋

    提供教師教學回饋,並針對學生不足處進行補救教學。

  • 9

    肆、 評量標準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自我

    與生

    涯發

    自我探

    索與成

    能主動展現自己的能

    力、興趣與長處,並分

    享在生活中的應用。

    能探索自己的能力、

    興趣或長處,並表達

    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能覺察自己的興趣並

    分享感受。

    能參與探索自我的活

    動。 未達

    D 級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

    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

    想法和感受。

    能樂於扮演好自己的

    角色,並用真誠的態

    度與行動肯定他人。

    能分析自己與他人特

    質的異同,並接納自

    己與他人。

    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特

    質的異同。

    能表達自己與他人的

    特質。 未達

    D 級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

    人。

    自主學

    習與管

    能應用合宜的學習方

    法,並落實於生活中。

    能探索並選擇適合自

    己的學習方法。

    能分享自己學習的方

    式,並認識各種學習

    方法。

    能表達自己的學習狀

    況。 未達

    D 級

    1b-II-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

    法,落實學習行動。

    能評估與修正自己的

    學習計畫,持續養成

    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能規劃與執行學習計

    畫,並分析其優缺點。

    能了解學習計畫的意

    義。

    能分享自己的學習經

    驗。 未達

    D 級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

    畫,培養自律與負責

    的態度。

    生涯規

    畫與發

    能省思各行業對社會

    的貢獻,並以適當的

    行動表達尊重與感

    謝。

    能探索與體驗各種工

    作的意義與甘苦。

    能體會工作的重要。 能表達自己在家庭與

    學校工作的情形。 未達

    D 級

    1c-Ⅱ-1

    覺察工作的意義與重

    要性。

    能運用創意想像未來

    可能的職業,並思考

    未來職業所應具備的

    能力。

    能探索自己感興趣的

    職業與工作型態,澄

    清可能的刻板印象。

    能蒐集與分享各種職

    業及工作型態的相關

    資訊。

    能表達自己認識的職

    業類型。 未達

    D 級

    1c-III-1

    運用生涯資訊,初探

    自己的生涯發展。

    9

  • 10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尊重與

    珍惜生

    能省思生活中不同的

    問題,評估並調整正

    向思考策略。

    能覺察情緒反應與調

    適方式,並學習正向

    思考策略。

    能覺察並辨識適當的

    情緒表達方式。

    能分享自己或他人情

    緒反應的經驗。 未達

    D 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

    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能實踐與分享關懷生

    命的行動,養成珍惜

    生命的態度。

    能辨識各種生命的差

    異與相關性,學習尊

    重生命,並擬定關懷

    生命的行動。

    能覺察各種生命的變

    化歷程,並知道生命

    的可貴。

    能分享自己成長的重

    要變化。 未達

    D 級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

    展歷程,實踐尊重和

    珍惜生命。

    生活

    經營

    與創

    人際互

    動與經

    能分析自己與他人溝

    通的方式、想法與感

    受,展現合宜的溝通

    方式,並逐步發展解

    決人際互動問題的策

    略。

    能覺察自己與他人溝

    通的方式、想法與感

    受,學習並分析不同

    溝通方式的優缺點。

    能覺察自己與他人互

    動時不同的溝通方

    式。

    能分享自己與他人互

    動時的經驗。

    未達

    D 級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

    方式,展現合宜的互

    動與溝通態度和技

    巧。

    面對多元性別時,運

    用同理心技巧,進行

    合宜的互動和情感表

    達,建立正向人際關

    係。

    能練習同理心的技

    巧,探討與不同性別

    互動及情感表達的方

    式。

    能覺察與不同性別者

    互動與情感表達的方

    式。

    能分享自己與不同性

    別者相處的經驗。

    未達

    D 級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

    方式與情感表達,並

    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

    關係。

    10

  • 11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團體合

    作與領

    能在團隊活動中,運

    用合宜的方式主動關

    懷團隊成員,共同完

    成團隊任務。

    能瞭解團隊合作的意

    義與目的,覺察團隊

    合作的情形,提出合

    宜的關懷方式。

    能在活動中發現團隊

    合作的重要性。

    能分享自己參與團隊

    活動時,與人合作的

    經驗。 未達

    D 級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

    義,並能關懷團隊的

    成員。

    能在團體活動中主動

    做好自己份內的工

    作,重視榮譽感,展現

    負責的態度。

    能在團體活動中覺察

    可能的問題,並學習

    尊重與守紀律的行

    為。

    能探索在團體活動中

    尊重與守紀律的重要

    性。

    能分享自己參與團體

    活動時,遵守規範的

    經驗。

    未達

    D 級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

    紀律、重視榮譽感,並

    展現負責的態度。

    能在團體活動中扮演

    合宜的角色,運用團

    隊合作技巧,解決團

    隊運作的問題,達成

    共同目標。

    能省思在團體中各角

    色的合宜行為,覺察

    團隊運作中可能的問

    題,並提出有效解決

    的策略。

    能探索自己在團體中

    與他人協同合作時的

    角色與行為。

    能分享自己參與團體

    活動時不同角色的經

    驗。 未達

    D 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

    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

    角色,協同合作達成

    共同目標。

    資源運

    用與開

    能適切運用各類資

    源,處理日常生活問

    題以幫助自己或他

    人。

    能蒐集並整理相關資

    源,提出運用適切資

    源的方法,處理個人

    日常生活問題。

    能覺察個人日常生活

    的問題,並蒐集處理

    問題所需的資源。

    能分享個人運用資源

    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

    經驗。

    未達

    D 級

    2c-II-1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

    源,處理個人日常生

    活問題。

    能選取與運用適切的

    資源,規劃並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省思

    實踐的歷程。

    能探索各類資源或媒

    體對日常生活的影

    響,分析運用相關資

    源解決問題的適切

    性。

    能覺察並判讀各類資

    源或媒體在生活上的

    運用。

    能提出各類資源或媒

    體對日常生活影響的

    例子。 未達

    D 級

    2c-III-1

    分析與判讀各類資

    源,規劃策略以解決

    日常生活的問題。

    11

  • 12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生活美

    感與創

    能在生活中展現美

    感,尊重並欣賞他人

    對美感的不同看法。

    能體察生活中美感的

    殊異性與獨特性。

    能感知生活中人、事、

    物美感的普遍性。

    能表達生活中美的

    人、事、物。 未達

    D 級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

    感的普遍性與多樣

    性。

    能實踐並省思解決生

    活問題的創意策略,

    且對他人的做法表達

    正向回饋。

    能發展解決生活問題

    的創意策略。

    能覺察生活中以創意

    解決問題的不同作

    法。

    能表達生活中解決問

    題的經驗。 未達

    D 級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

    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

    觀察。

    能執行具美感與創意

    的策略以解決生活問

    題,豐富生活內涵。

    能運用美感與創意,

    選擇解決生活問題的

    策略,並規劃執行的

    方法。

    能檢視並發現生活情

    境中與美感或創意有

    關的問題。

    能分享以美感或創意

    解決生活問題的經

    驗。

    未達

    D 級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

    決生活問題,豐富生

    活內涵。

    能欣賞生活中的美感

    與創意,以正向態度

    提供建設性的回饋。

    能同理與尊重他人在

    生活中展現的美感與

    創意。

    能體察生活中美感與

    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能分享生活中他人美

    感與創意的表現。 未達

    D 級

    2d-III-2

    體察、分享並欣賞生

    活中美感與創意的多

    樣性表現。

    社會

    與環

    境關

    危機辨

    識與處

    能發現生活中的危險

    情境,擬訂並演練有

    效的因應策略,省思

    執行結果。

    能探索生活中的潛藏

    危機,演練避免危險

    的方法。

    能知道生活周遭危機

    情境的辨識方法。

    能表達生活中可能存

    在的危險情境。 未達

    D 級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

    的情境,提出並演練

    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

    法。

    12

  • 13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能透過演練,評估運

    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

    解危機的有效性。

    能了解人為或自然環

    境潛藏危機的原因,

    提出並演練運用各項

    資源降低或避免危險

    的策略。

    能辨識人為或自然環

    境中潛藏的危機,並

    知道蒐集資源化解危

    機的方法。

    能表達人為或自然環

    境中潛藏的危機。 未達

    D 級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

    危機,運用各項資源

    或策略化解危機。

    社會關

    懷與服

    能執行學校或社區服

    務行動,並能省思服

    務學習的感受與心

    得。

    能了解服務對象的需

    求,規劃適切的學校

    或社區服務行動。

    能知道服務對象的需

    求,學習服務的相關

    知能。

    能分享服務或被服務

    的經驗。 未達

    D 級

    3b-II-1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

    學習,並分享心得。

    能持續參與服務活

    動,展現社會關懷行

    為。

    能依據服務學習的歷

    程,規劃並執行服務

    活動。

    能關懷周遭人、事、

    物,發現更多需要服

    務的對象。

    能分享參與服務活動

    的經驗與意義。 未達

    D 級

    3b-III-1

    持續參與服務活動,

    省思服務學習的意

    義,展現感恩、利他的

    情懷。

    文化理

    解與尊

    能透過參與文化活

    動,省思文化與生活

    的關係,表達對自己

    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能透過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與自己

    生活的關係。

    能參與文化活動,並

    表達個人的想法與感

    受。

    能分享參與文化活動

    的經驗。 未達

    D 級

    3c-II-1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

    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

    文化。

    能探究不同族群的優

    勢與困境,尊重與欣

    賞多元文化並關懷不

    同的族群。

    能分析不同族群文化

    的差異,學習相處時

    合宜的態度和禮儀。

    能覺察自己與其他族

    群文化的差異。

    能分享與不同族群相

    處的經驗與感受。 未達

    D 級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

    群,理解並欣賞多元

    文化。

    13

  • 14

    評量標準 學習表現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環境保

    育與永

    能省思並落實對環境

    友善的行動。

    能探索生活中環境問

    題可能的原因,執行

    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能覺察生活中的環境

    問題,並知道對環境

    友善的方法。

    能表達生活中可能存

    在的環境問題。 未達

    D 級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

    題,探討並執行對環

    境友善的行動。

    能實踐與評估對環境

    友善的行動,展現珍

    惜生態資源與環境的

    情懷。

    能探索人類對環境與

    生態資源的影響,規

    劃環境保護行動。

    能參與對環境友善的

    行動,覺察生態資源

    與環境的關係。

    能分享參與環境友善

    行動的經驗。 未達

    D 級

    3d-III-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

    珍惜生態資源與環

    境。

    14

  • 15

    伍、 評量作業示例

    示例一、當我們在一起

    一、 評量計畫

    (一) 學習目標、流程與評量方法對照表

    單元名稱 當我們在一起

    總綱核心

    素養面向 C.社會參與 總綱核心

    素養項目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領域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綜-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

    體目標。(學習評量單 1、2)

    主題軸 2.生活經營與創新 主題項目 b.團體合作與領導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1. 體驗團體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覺察團隊合作的意義並遵守團隊紀律。

    2. 繪製班級圖像,訂定班級規約。

    3. 規劃班級任務,進行團隊分工,討論符合班級規約的具體作法。

    4. 能重視榮譽感,以負責的態度與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活動名稱 學習活動 評量方法與目標

    【活動一】

    團結在一起

    1. 小組成員進行「翻葉子」的體驗活動,發現團體活動中的

    各種問題。

    2. 全班討論體驗活動時遇到的問題與使用方法。

    3. 小組討論讓活動順利進行的策略。

    4. 小組再次體驗該活動,覺察運用策略的情形。

    5. 透過引導思考發現團隊合作與守紀律的意義。

    口語評量:分享參與團體

    活動與遵守規範的經驗。

    (D)

    口語評量:分享體驗活動

    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

    決策略,並表達合作與守

    紀律的意義。(C)

    【活動二】

    計畫班級任務

    1. 小組討論班級圖像,分享班級圖像的意義,建立班級規

    約。

    2. 全班討論需要團隊共同完成的任務。

    3. 全班進行任務分組及小組分工,並討論符合班級規約的

    具體作法。

    4. 全班共同省思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尊重與守紀律的表現。

    實作評量:

    繪製班級圖像、訂定規約

    及規劃班級任務中,學習

    尊重與守紀律的重要。

    (B)

    【活動三】

    執行班級任務

    1. 全班執行小組任務。

    2. 小組討論執行任務時的情形、遇到的問題、處理方式及遵

    守班級規約的情形。

    3. 全班分享執行班級共同任務時的心得,發現團隊合作的

    意義及負責態度的重要性。

    高層次紙筆測驗:省思班

    級任務執行的情形,展現

    團隊合作及負責的行為。

    (A)

  • 16

    (二)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評量標準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生 活 經

    營 與 創

    團 體 合

    作 與 領

    能在團體活動中

    主動做好自己份

    內的工作,重視榮

    譽感,展現負責的

    態度。

    能在團體活動中

    覺 察 可 能 的 問

    題,並學習尊重

    與 守 紀 律 的 行

    為。

    能探索在團體

    活動中尊重與

    守紀律的重要

    性。

    能分享自己

    參與團體活

    動時,遵守規

    範的經驗。

    D

    本評量評分指引

    在執行班級任務

    時,主動做好份

    內的工作,重視

    榮譽感,展現負

    責的態度。

    在進行班級活動

    時,提出遇到的

    問題,並學習尊

    重與守紀律的重

    要。

    分享體驗活動

    中遇到的各種

    問題與解決策

    略,並表達合

    作與守紀律的

    意義。

    分享參與團

    體活動與遵

    守規範的經

    驗。

    (三) 學習目標、學習紀錄與評量工具對照表

    ※學習紀錄為課堂參與歷程的資料「*」表示評量工具。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紀錄 評量工具

    【活動一】

    團結在一起

    1.體驗團體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覺察

    團隊合作的意義並遵守團隊紀律。

    學習紀錄-1

    團結在一起活動心

    得單

    【活動二】

    計畫班級任務

    2.繪製班級圖像,訂定班級規約。

    3.規劃班級任務,進行團隊分工,討論符

    合班級規約的具體作法。

    學習紀錄-2

    班級圖像(班級規

    約)

    學習紀錄-3

    班級共同任務計畫

    *學習評量單-1

    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活動三】

    執行班級任務

    4.能重視榮譽感,以負責的態度與成員合

    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評量單-2

    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 17

    二、 教學計畫

    單元名稱 當我們在一起

    適用年級 中年級 教學節數 6 節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1. 體驗團體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覺察團隊合作的意義並遵守團隊紀律。

    2. 繪製班級圖像,訂定班級規約。

    3. 規劃班級任務,進行團隊分工,討論符合班級規約的具體作法。

    4. 能重視榮譽感,以負責的態度與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活動方式 體驗活動/小組討論及發表/小組實作/省思分享

    活動步驟

    【活動一】團結在一起(2 節)

    一、學生進行第一次「翻葉子」的體驗活動

    1. 六塊大小不一的帆布,每塊帆布都要有人站,把帆布翻到另一面,就算

    完成任務。

    2. 在同一塊帆布裡的成員,身體碰觸到帆布以外的東西(例如:地板、牆壁

    等),就要重來。

    3. 共同目標:全班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將所有帆布全部翻到另一面,且所

    有人員不得離開帆布上。

    二、引導思考:

    1. 剛才的活動中,你們遇到哪些問題?你們怎麼解決?

    2. 大家在完成任務時,有哪些遵守規則的表現?

    3. 剛才的活動中,發現自己或別人違反規則的時候,你們怎麼做?

    4. 再回想一下,我們共同目標是什麼?如果再做一次活動,你會怎麼做?

    三、學生再次體驗「翻葉子」活動(視情況可增加體驗次數):全班在遵守規則的情

    況下,用最少的時間,將所有帆布全部翻到另一面。

    四、引導思考:

    1. 你們後來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2. 你覺得為什麼團體活動時要有規則?

    3. 如果有人不遵守團體活動的規則,會發生什麼事?

    4. 班級活動中,還有哪些事需要大家一起遵守規定?

    5. 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讓這些班級活動更順利進行?

    五、教師給予回饋。

    【活動二】計畫班級任務(2 節)

    一、小組討論:「我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班級?」

    1. 你覺得班上同學有哪些好的表現?對班上有哪些幫助?

    2. 你希望班上同學能表現出哪些行為?為什麼?

    3. 你期待班上同學如何相處?

    二、小組運用各種媒材,設計我們的班級圖像(如:笑臉、英文單字 good 等)。

    三、各組分享班級圖像的意義。

    四、各組發表後,全班凝聚「班級圖像」共識(如:合作、助人、負責、尊重、

  • 18

    守紀律等)

    五、全班依據「班級圖像」,共同擬定班級規約。

    六、引導思考:

    1.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你提出哪些建議?

    2. 大家提出的想法這麼多,你們是如何整合的?

    3. 當你的意見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七、師生共同討論與決定一項需要團隊共同完成的任務(如:班級大掃除的工

    作;班級教室布置等)。

    八、學生進行班級任務分組,並規劃各小組分工計畫。

    九、引導思考:

    1. 討論班級任務分工時,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

    2.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班級的共同任務進行得更順利?

    十、教師預告:下次上課將進行班級任務,請同學利用課餘時間事先準備,以利

    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三】執行班級任務(2 節)

    一、各組依據分工,執行班級任務。

    二、各組分享班級共同任務執行心得。

    三、引導思考:

    1.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有哪些合作的表現?

    2. 你對自己在執行班級任務的「責任」表現,給自己幾分(1-5分)?為

    什麼?

    3. 你覺得執行班級任務的過程中,班上表現最棒的地方有哪些?這些表現

    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4. 以後參加團體活動時,你覺得自己可以怎麼做,讓團體活動進行更順

    利?

    四、教師總結:鼓勵學生往後在團體活動中遵守紀律,展現負責態度,以班級榮

    譽、小組榮譽為目標。

    教師教學

    與評量省思

    一、宜修改學習評量單 1「班級活動省思心得」格式,讓學生更能理解題意。

    可修改的方式:

    二、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強調的是課室評量,可以發揮形成性評量的優點,每

    一次的評量能有效進行診斷,掌握學生每個學習重點的狀況,並且適時給予

    後續的輔導補強,同時也可以給予教師適當的教學回饋。

  • 19

    學習紀錄-1

    團結在一起 活動心得

    班級: 座號: 姓名:

    進行完體驗活動,想一想,並記錄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1. 大家在完成任務時,有哪些遵守規則的表現?

    2. 你覺得進行團體活動時,為什麼要有規則?

    3. 班級活動中,還有哪些事需要大家一起遵守規定?

    4. 以後在班級團體活動時,發現自己或別人違反規則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 20

    學習紀錄-2

    班 級 圖 像

    你希望我們班是一個什麼樣的班級呢?請與小組夥伴討論,發揮你們的巧

    思,運用身邊的材料,創作一個屬於我們班的班級圖像。

    (一)小組創作區

    聽到各組同學的分享,整理出我們班的班級圖像共識

    班級規約

    小組創作的班級圖像意義說明:

    為了讓班上表現更好,我們可以擬定共同規約,大家一起遵守。

    請把班上的討論記錄下來。

  • 21

    學習紀錄-3

    班級共同任務計畫

    請依據「班級圖像」與「班級規約」,全班共同完成任務,讓班上同學更團結。

    ☆全班執行的班級共同任務

    ☆小組分工

    組 別

    小組負責

    工作內容

    組員姓名 工 作 分 配 內 容

  • 22

    學習評量單-1

    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你發現了哪些問題或困難?你們

    是如何解決?

    活動名稱 在活動中,我發現的問題或困難 想到的解決方法

    繪製班級圖像

    訂定班級規約

    規劃班級任務

    自評檢核表: 請為自己的表現評分 (1-4分,1分表現最不符合,4分表現最符

    合)

    項目 4 3 2 1

    1.在討論班級圖像、規約與規畫班級任務時,我會專注聆聽別人的發言。

    2.在討論班級圖像、規約與規畫班級任務時,我有提出讓班級變得更好的

    作法。

    3.在訂定班級圖像、規約與規畫班級任務後,我接受最後的決議。

  • 23

    學習評量單-2

    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1.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有哪些合作的表現?

    2. 你在執行班級任務的「責任」表現,你給自己幾分(1-5分)?為什麼?請

    用具體事件描述自己負責任的行為。

    (1)我給我自己的「責任」表現( )分

    (2)具體描述自己負責任的行為:

    3. 在執行班級任務的過程中,班上表現最棒的地方有哪些?這些表現給你什

    麼樣的感受?

    4. 以後參加團體活動時,你可以怎麼做,讓團體活動進行更順利?

  • 24

    學生表現示例

    A 等級表現-1:在執行班級任務時,主動做好份內的工作,重視榮譽感,展現

    負責的態度。

    學習評量單-1-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 25

    學習評量單-2-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在進行繪製班級圖像、訂定規約及規劃班級任務時,提出遇到的問題及解決

    方法(先做再說服、投票、依照適合的特質來分配工作),學習尊重與守紀律

    的重要;執行班級任務時,能主動做好份內的事,展現負責的態度,並能與

    小組成員互相合作,重視榮譽感,共同達成團體目標。

  • 26

    A 等級表現-2:在執行班級任務時,主動做好份內的工作,重視榮譽感,展現

    負責的態度。

    學習評量單-1-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 27

    學習評量單-2-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在進行繪製班級圖像、訂定規約及規劃班級任務時,提出遇到的問題及解決

    方法(說服別人、再次討論、投票決定),學習尊重與守紀律的重要;執行班

    級任務時,有合作的表現,遇到問題能想辦法解決,且做好份內的事,展現

    負責的態度,以班級表現為榮,共同達成團體目標。

  • 28

    B 等級表現:在進行班級活動時,提出遇到的問題,並學習尊重與守紀律的重

    要。

    學習評量單-1-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 29

    學習評量單-2-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在進行班級活動時,能提出遇到的問題,並學習尊重與守紀律的重要,但在

    執行班級任務時,小組有哪些合作的表現及表現很棒的地方未能具體呈現內

    容,自己份內的工作也未能盡責完成。

  • 30

    C 等級表現:分享體驗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決策略,並表達合作與守紀

    律的意義。

    學習評量單-1-班級活動學習心得

  • 31

    學習評量單-2-班級任務實踐心得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未能在訂定規約及規劃班級任務的項目中,提出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能

    分享體驗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決策略,並表達合作與守紀律的意義;

    在執行班級活動及班級任務時,未能充分表現合作、負責與守紀律的行為。

  • 32

    示例二、「特務」愛很大

    一、 評量計畫

    (一) 學習目標、流程與評量方法對照表

    單元名稱 「特務」愛很大

    總綱核心

    素養面向

    A.自主行動

    C.社會參與

    總綱核心

    素養項目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領域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綜-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

    題。(學習評量單 1、2)

    綜-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

    識。(學習評量單 1、2、3)

    主題軸 3.社會與環境關懷 主題項目 b.社會關懷與服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3b-II-1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習,並分享心得。

    學習內容 Cb-II-1 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務。

    Cb-II-2 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學習目標

    1. 分享過去服務與被服務的經驗,覺察特教生的狀況與服務需求。

    2. 觀察特教生的狀況與其需求,規劃並執行服務學習行動。

    3. 省思服務學習行動執行的情形,分享服務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活動名稱 學習活動 評量方法與目標

    【活動一】

    尋找服務

    的需要

    1. 透過繪本《花婆婆》導讀,分享服務與被服務的感受。

    2. 教師說明本校特教班的性質,師生共同規劃參與特教班

    的學習活動,討論應該具有的行為與態度。

    3.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服務與被服務時帶給自己的感受不

    同,了解特教班的同學,服務讓我們的校園更美好。

    4. 學生進入特教班與特教生共同進行約 25分鐘的學習活

    動。

    5. 學生回到教室,小組分享自己與特教生的互動經驗,覺

    察特教生學習的需求,討論服務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6.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特教生的服務需求。

    口語評量:

    能分享過去服務與被服

    務的經驗。(D)

    口語評量:

    發現特教生學習的需求,

    表達服務應具備的知識

    與技能。(C)

    【活動二】

    伸出服務的手

    1. 小組運用曼陀羅法思考服務對象的需求、適當的服務項

    目及服務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2. 小組條列出可提供特教班學生服務的具體行為,並製作

    出一份服務清單。

    3. 各組學生與特教班教師進行服務項目與方式的雙向溝

    通。

    4.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服務特教班的知識技能和我們本來

    規劃的不太一樣,可見合適的服務行動需要仔細觀察以

    及溝通。

    5. 確認服務項目與方式並進行服務前的學習或演練(a.肢

    體語言 b.指令短 c.語言+指令)。

    實作評量

    規劃並執行符合特教生

    需求的服務行動。(B)

  • 33

    6. 師生共同討論服務中的注意事項。

    *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入班服務。

    【活動三】

    感謝有你

    1. 學生分享這段時間服務特教班學生的感受與收穫

    2. 針對學生的觀察省思日誌進行引導思考,反思服務歷程

    的意義與樂趣。

    3. 邀請特教老師給予回饋並參與學生的慶賀活動。

    4.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服務歷程最令人難忘,從中感受施比

    受更有福,並將這樣的態度應用在生活中。

    實作評量:記錄服務情形

    (A)

    高層次紙筆評量:分享執

    行服務學習的心得與感

    受並提出落實在生活中

    的方法。 (A)

    (二)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評量標準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社會與

    環境關

    社會關

    懷與服

    能執行學校或社

    區服務行動,並能

    省思服務學習的

    感受與心得。

    能了解服務對象

    的需求,規劃適

    切的學校或社區

    服務行動。

    能知道服務對

    象的需求,學習

    服務的相關知

    能。

    能分享服務

    或被服務的

    經驗。

    D

    本評量評分指引

    執行服務學習行

    動,分享服務歷程

    中的心得與感受。

    規劃符合特教生

    需 求 的 服 務 行

    動。

    發現特教生的

    狀況與服務需

    求,表達服務應

    具備的知識與

    技能。

    分享過去服

    務或被服務

    的經驗。

    D

    (三) 學習目標、學習紀錄與評量工具對照表

    ※學習紀錄為課堂參與歷程的資料,「*」表示評量工具。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紀錄 評量工具

    【活動一】

    尋找服務的需

    分享過去服務與被服務的經驗,覺察特教

    生的狀況與服務需求。

    【活動二】

    伸出服務的手

    觀察特教生的狀況與其需求,規劃並執行

    服務學習行動。

    學習紀錄-1

    服務約定

    *學習評量單-1

    服務清單

    【活動三】

    感謝有你

    省思服務學習行動執行的情形,分享服務

    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學習評量單-2

    服務日誌

    *學習評量單-3

    心情紀錄

  • 34

    二、 教學計畫

    單元名稱 「特務」愛很大

    適用年級 四年級 教學節數 6 節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3b-II-1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習,並分享心得。

    學習內容 Cb-II-1 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務。

    Cb-II-2 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學習目標

    1. 分享過去服務與被服務的經驗,覺察特教生的狀況與服務需求。

    2. 觀察特教生的狀況與其需求,規劃並執行服務學習行動。

    3. 省思服務學習行動執行的情形,分享服務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活動方式 體驗、繪本引導、小組討論、教育戲劇、實作

    活動步驟

    【活動一】尋找服務的需要(2節) 一、繪本《花婆婆》導讀後,藉著教育戲劇中的「老師入戲」、「思路追蹤」及

    「坐針氈」讓學生思考更深入。

    1. 老師入戲(透過教師扮演花婆婆,帶領學生思考花婆婆的想法):花婆婆

    最喜歡做的事?為什麼他要一直灑種子?

    2. 思路追蹤(是一種在扮演或定格時向角色進行提問的手法;透過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扮演者角色的觀點與立場,從而使參加者更了解角色的心

    理、動機及思想;運用「思路追蹤」詢問與「花婆婆」角色之間的關

    係、 感受、背景、行動):

    花婆婆播撒種子到公路及學校(走動教室內)。花婆婆所到之處,

    學生扮演花婆婆思緒中的想法。例如:路邊種子(石頭、時鐘、房

    屋、風…)如何看待花婆婆的行為

    3. 坐針氈(設計一個特定位置使同學能進入指定的角色身份,透過身份的確立與其他同學進行對話,同學必須要探索扮演角色的動機,思考及想

    法,並透過投入表達所扮演角色的主觀態度及立場去闡釋觀點):

    一位學生扮演花婆婆坐在椅子上,讓其他學生提問:

    花婆婆為何要種花?為什麼想要做這樣的事?花婆婆你不會覺得

    很累嗎?做的時候有沒有人幫你?你會不會覺得住在海邊很孤

    單? 二、教師提問:

    1. 花婆婆做的這件事,帶給你什麼感受?

    2. 你曾經幫助別人或為別人服務的經驗,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3. 你覺得服務會帶給自己什麼心情?

    4. 在學校裡有哪些需要我們服務的人事物呢? 三、教師向學生介紹這群不一樣的孩子,說明這群孩子的性質。

    四、師生共同規劃參與特教班的共學活動。 五、學生討論進班時應該具備的行為與態度

    六、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增加鋪陳語句):

    1. 學生分享過去被其他人服務的經驗與感受

    2. 服務時應有的態度,讓被服務者能感受到服務者的真心

  • 35

    3. 設計服務項目時要從需要者的角度思考

    七、學生進入特教班與特教生共同進行約 25 分鐘的學習活動。

    八、學生回到教室,小組分享自己與特教生的互動經驗,覺察特教生學習的需

    求,討論服務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分享互動經驗:

    1. 你和特教班同學互動時發現了什麼事?

    2. 你對特教班哪位同學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3. 你對特教班有什麼樣的感受?請說說看?

    九、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1. 思考服務內容是否為被服務者所需

    2. 服務可以為特教生帶來的關懷

    【活動二】伸出服務的手(2 節)

    一、繪本《花婆婆》導讀後,藉著教育戲劇中的「老師入戲」、「思路追蹤」及

    「坐針氈」讓學生思考更深入。

    1. 經過與特教班的互動後,特教班學生有哪些需要服務的項目?

    2. 學生『自己』可提供特教班學生哪些服務?

    3. 學生課後訪問特教班老師,思考服務清單是否符合特教班學生的需

    求,進行服務項目與方式的雙向溝通。 (服務清單內容包含:我覺得我可以做…、觀察後,我可以做…、訪談特教

    老師後,我可以做…、我知道我可以服務…)

    二、確認服務項目與方式並進行服務前的學習或演練(a.肢體語言 b.指令短 c.語言

    +指令)。

    1. 與特教生的互動時遇到什麼困難?

    2. 討論去特教班服務前,事前應該要學習什麼呢?

    3. 服務演練: (狀況題:如何和外國人溝通或是向嬰兒表示我們的想法)

    a.運用肢體語言:比手畫腳、手語

    b.明確指令句練習:拿課本(取代:請你拿出課本)

    c.肢體加簡短語句:飛機+飛機動作 三、師生共同進行服務前的約定-「我與玉米老師的約定」

    1. 決心要服務,確定服務對象。

    2. 確定服務內容。

    3. 依序在海報上描繪出自己的手掌,並在掌心寫下自己可以提供的服

    務項目,簽下姓名表示約定。 四、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入班服務並撰寫服務日誌

    (為使學生能感受服務的意義,並能從服務過程中得到成就感,討論

    服務日誌的撰寫。內容包含:時間、項目、人員、服務過程及自己的

    收穫)

    【活動三】感謝有你(2 節)

    一、請學生分享這段時間服務特教班學生的感受與收穫

    二、老師針對學生這段時間以來所作的觀察省思日誌,與學生討論:

  • 36

    1. 在服務特教班同學的過程裡,哪些事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2. 服務特教班同學的活動中,帶給你什麼樣的收穫或想法?

    3. 經過這次的服務,你覺得自己有什麼改變?

    4. 經過這次的服務,你認為「服務」到底是什麼?未來你會如何將這

    次的學習經驗應用在生活當中? 三、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服務的精神重在自己的學習與收穫。教師並表達看見學

    生成長及讓老師感動與驕傲的地方。服務歷程最令人難忘,從中感受施比受

    更有福,並將這樣的態度應用在生活中。

    四、老師說明這個課程活動即將進入尾聲,為了帶給學生及特教班學生一個快樂

    的結局,希望同學準備一場與特教班學生同樂的派對。

    1. 討論舉辦特教生與一般生同樂會的目的

    2. 師生腦力激盪,討論同樂會可以呈現的活動內容。

    3. 針對提案的可行性,與學生決定要於同樂會上所表演的活動內容

    與形式,如:學生表演一場秀給特教班孩子看或共同表演。 五、慶賀活動:

    1. 師生一同決定同樂會日期,並進行同樂會活動的分工(以組進

    行):

    a.節目活動組:企畫與表演節目

    b.場地組:同樂會的場地佈置與伙食(點心)安排

    c.公關組:設計與發送同樂會邀請卡,邀請特教班師生、校長、

    2. 學生依組別分工進行同樂會的各項準備工作。 六、邀請特教老師給予回饋並參與學生的慶賀活動。

    七、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1. 服務帶給人的心靈感受是長久的感動

    2. 一場貼心的慶賀活動,每個人皆能提供服務。

    教師教學

    與評量省思

    教學省思:

    在與學生省思日誌對話時,學生提到潛能開發班的學生在生活習慣上很需要

    人幫助,因此課程調整服務內容,增加刷牙這項服務。當學生在學習上發現更適

    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老師便提供環境,允許學生有改變調整學習的彈性。

    在這次的服務行動中,學生表現得很令老師驚喜。幾位在課堂上總是調皮的

    孩子,在服務行動中,受到特教老師們大大的誇獎:這些學生幫助特教班學生刷

    牙教得十分仔細,還拿自己的牙齒做示範;也有學生自己自己設計遊戲帶去陪特

    教班學生玩;甚至有學生服務結束後,仍然時常去看他們。這讓老師感動課程背

    後的收穫。

    評量省思:

    這份教學示例全班學生都能達到 A 等級,因為學生都能透過觀察發現特教

    生的需求,並與該班老師對話,擬定自己的服務清單,並且實際執行。就連平日

    功課缺交的學生,都能實際服務並且完成服務日誌撰寫。最令人感動的是,學生

    能在服務過程中主動發現被服務者的需求,而真心誠意地付出服務。

  • 37

    學習紀錄-1

    服務約定

    親愛的小朋友,當我們決心要服務後,你打算要為特教班學生

    做什麼服務?請在下面空白處描繪出自己的掌形,並在中間寫下自

    己可以提供的服務項目,剪下貼在海報上並簽下姓名表示約定。

  • 38

    學習評量單-1

    服務清單

    1.進班觀察後,我覺得特教班小天使需要的是什麼?

    2.我可以為他們做些甚麼事?⋯

    3.訪談特教老師後,和我本來對特教班小天使的觀察有哪些不

    同?

    4.什麼是特教班小天使的需要?

    5.我要先學會什麼________________,然後怎麼做

    ____________,接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

    從花婆婆到小天使小主任的服務到特教班的觀察,你現在覺得服務是甚麼?

    你發現自己在想法上有哪些轉變?

  • 39

    學習評量單-2

    服務日誌 小朋友,文字與心情同步,能夠讓記憶更深刻喔!請將每次服務都記錄下來,或搭配服務時的心情插圖都可以喔!

    日期(星期) 服務內容說明 心情分享

  • 40

    學習評量單-3

    心情紀錄 親愛的小朋友:

    請你就這次服務前的準備與練習、服務中與特教生的互動及服

    務後的慶賀活動,請搭配心情的轉變,然後將服務前中後的感受與

    收穫寫下來。

    心情紀錄:

    參考資料:

    期待 自信 害怕 安心 難過 生氣 驚訝 不耐煩 驚喜

    羨慕 希望 孤單 緊張 興奮 感激 憤怒 痛苦 喜悅 快樂

    幸福 驕傲 滿足失望 感動 懷疑 想躲起來 開心 熱情

    服務前

    服務中

    活動後

  • 41

    學生表現示例

    A 等級表現-1:執行服務學習行動,分享服務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學習評量單-1-服務清單

  • 42

    學習評量單-2-服務日誌

  • 43

    學習評量單-3-心情紀錄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 能在課程中口頭分享過去服務同學課業的經驗,並且根據自己在校的經驗

    發現特教班學生的需求(如:需要提醒他們喝水)以及須具備的能力與態度

    (如:主動了解他們需要什麼幫助),進而擬定服務清單。

    2. 執行陪他們刷牙及玩遊戲的服務行動,並透過心情記錄分享服務前(不好

    相處)、中(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自己也越來越有自信與他們相處)、後(擔

    心他們下課會無聊,希望下次能再去為他們服務)三個時期的感受。

  • 44

    A 等級表現-2:執行服務學習行動,分享服務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學習評量單-1-服務清單

  • 45

    學習評量單-2-服務日誌

  • 46

    學習評量單-3-心情紀錄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 能在課程中口頭分享幫助受傷同學或課業的經驗,思考特教班學生的狀

    況,覺得自己可以教他們拼音。

    2. 透過訪問特教班教師,思考特教班學生的真實需求,重新擬定服務清單

    如:提醒他們喝水和上廁所,並強調自己需要具備學會忍耐與冷靜的能

    力。

    3. 執行服務清單時發現應更注意特教生的生活習慣需求如:刷牙與玩遊戲,

    並執行刷牙與玩遊戲的服務行動,最後透過心情記錄分享服務前(覺得麻

    煩、緊張)、中(感受到開心,還主動帶玩具去陪他們玩)、後(看到特教班

    的學生開心而感到高興)三個時期的感受。

  • 47

    A 等級表現-3:執行服務學習行動,分享服務歷程中的心得與感受。

    學習評量單-1-服務清單

  • 48

    學習評量單-2-服務日誌

  • 49

    學習評量單-3-心情紀錄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 能在課程中分享過去為同學幫忙以及被別人幫助課業的經驗,讓他對服務

    充滿熱情,覺得自己可以教特教班的學生如何說話。

    2. 透過訪問特教班教師知道有些人不會說話,因此先確認自己需要具備忍耐

    的能力,透過觀察發現特教班學生不會刷牙, 因此擬定刷牙的服務清

    單。

    3. 透過心情記錄分享服務前(因為不認識而感到很緊張)、中(了解每個特教

    班學生喜歡的遊戲)、後(感到很難過,覺得服務是一種讓他們可以把不會

    做的事可以自己做好,不用別人幫忙)三個時期的感受。

  • 50

    示例三、職人小學堂 一、 評量計畫

    (一) 學習目標、流程與評量方法對照表

    單元名稱 職人小學堂

    總綱核心

    素養面向 A.自主行動

    總綱核心

    素養項目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領域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綜-E-A3

    蒐集生涯資訊,覺察工作對個人的意義及重要性,初探自己的生涯發展。(學習評量單

    1、2、3)

    主題軸 1.自我與生涯發展 主題項目 c.生涯規劃與發展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c-III-1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的生涯發展。

    學習內容

    Ac-III-1職業與能力

    Ac-III-2職業興趣

    Ac-III-3未來職業想像

    學習目標

    1. 蒐集並分享職業的特性,覺察工作性質的變化及對生活的影響。

    2. 探索各行各業,深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並澄清職業刻板印象。

    3. 運用創意想像未來的職業及所需的能力。

    活動名稱 學習活動 評量方法與目標

    【活動一】

    職業對對碰

    1. 檢視個人的「各行各業記錄單」。

    2. 小組內分享各行各業的特色,思考工作對生活的意義,並

    探討職業的特性。

    3. 透過實例討論從過去到現在職業因為哪些因素影響而產

    生改變。

    4. 回家作業:各組擇一職業類別,蒐集從過去到現在此職業

    工作性質變化的相關資料,於下節課報告。

    口語評量:

    能分享自己已知的工作

    內容。(D)

    實作評量:

    蒐集並分享職業的特性

    及變化。(C)

    【活動二】

    職業探測機

    1. 用多元方式(簡報、海報等)整理蒐集的資料。

    2. 各組上台進行主題報告,互相給予回饋及建議。

    3. 各組討論職業資料,運用海報分析所選職業的優缺點。

    4. 進行「職業憧憬卡」活動,小組每人選擇一項最感興趣、

    想從事的職業類別,選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並討論該職

    業工作內容、特性與特殊要求等。

    5. 探討選擇職業除了興趣及能力之外,還有哪些因素需要考

    慮?

    6. 引導學生討論性別會影響工作嗎? 特定性別的生活經驗

    會比較適合特定的職業嗎?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突破性

    別刻板印象成功的例子?

    7. 引導學生統整歸納:隨著時代背景變遷,職業有不同的工

    作性質變化,我們除了思考職業特性、工作內容及其他因

    高層次紙筆評量:

    探索自己感興趣的職業。

    (B)

    口語評量:

    澄清可能的職業刻板印

    象。(B)

  • 51

    素對職業選擇的影響之外,也要能覺察並一起破除職業刻

    板印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活動三】

    未來職業想像

    1. 播放「未來生活」短片,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生活從過去、

    現在到未來產生哪些變化。

    2. 利用心智圖並透過職業探測機的資料,想像未來職業的變

    化,討論並分享該行業可能產生的改變。

    3.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統整,並互相給予回饋與建議。

    4. 寫出現在的自己人格特質與興趣專長;未來的自己是何種

    情形?對未來自己的期待;選擇「我的未來職業想像」原

    因,該具備何種能力,現在可以努力做甚麼?可以為未來

    的自己做什麼?

    5. 上台分享自己的選擇並說明原因。

    6. 歸納、統整,互相給予回饋與建議。

    高層次紙筆評量:

    運用創意想像未來可能

    的職業及所需的能力。

    (A)

  • 52

    (二)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評量標準

    主題 次主題 A B C D E

    自我與

    生涯發

    生涯規

    劃與發

    能運用創意想像

    未來可能的職業,

    並思考未來職業

    所應具備的能力。

    能探索自己感興

    趣的職業與工作

    型態,澄清可能

    的刻板印象。

    能蒐集與分享

    各種職業及工

    作型態的相關

    資訊。

    能說出自己

    認識的職業

    類型。

    D

    本評量評分指引

    能創意想像社會

    的變化與未來職

    業可能的改變,

    評估未來職業所

    需的能力。

    能探索各行各業

    中自己感興趣的

    職業,並澄清可

    能的職業刻板印

    象。

    能蒐集並分享

    職業的特性及

    其變化。

    能分享自己

    已知的工作

    內容。

    D

    (三) 學習目標、學習紀錄與評量工具對照表

    ※學習紀錄為課堂參與歷程的資料,「*」表示評量工具。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紀錄 評量工具

    【活動一】

    職業對對碰

    蒐集並分享職業的特性,覺察工作性質的

    變化及對生活的影響。

    *學習評量單-1-

    各行各業訪談單

    【活動二】

    職業探測機

    探索各行各業,深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職

    業,並澄清職業刻板印象 學習紀錄-1

    職業探測機

    *學習評量單-2-

    我的職業探索

    【活動三】

    未來職業想像 運用創意想像未來的職業及所需的能力 *學習評量單-3-

    未來職業想像

  • 53

    二、 教學計畫

    單元名稱 職人小學堂

    適用年級 六年級 教學節數 5 節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c-III-1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的生涯發展。

    學習內容

    Ac-III-1職業與能力

    Ac-III-2職業興趣

    Ac-III-3未來職業想像

    學習目標

    1. 蒐集並分享職業的特性,覺察工作性質的變化及對生活的影響。

    2. 探索各行各業,深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並澄清職業刻板印象。

    3. 運用創意想像未來的職業及所需的能力。

    活動方式 小組討論、報告、訪談、分析

    活動步驟

    【活動一】職業對對碰(1 節)

    一、學生課前準備:訪談家人、週遭認識的人,或搜尋網路人力銀行、報章雜誌

    求職欄,記錄相關工作資訊,完成「各行各業記錄單」。

    二、小組成員互相分享「各行各業記錄單」內容,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工作

    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1. 不同的工作需要具備什麼工作條件?

    2. 從工作中可以得到什麼成就或滿足?

    3. 若是你要找工作,最先需要考慮的條件為何?為什麼?

    三、各組發下小白板,請小組將「各行各業記錄單」的工作,依照不同的工作性

    質或屬性,分類成一級產業、二級產業、三級產業,試著將每一類別的工作

    依相關程度排序後,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四、引導學生思考工作之間的相互連結關係,以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1. 哪些職業是你熟悉或喜歡的?哪些是不熟悉或不喜歡的?為什麼?

    2.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種工作?這些工作彼此之間有何關連?

    3. 這些工作對我們的生活有何貢獻或影響?

    五、歸納統整:每個職業彼此之間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人類生活之所以越來越便

    利,是因為各種職業分工合作、努力付出,提供我們相關生活所需,因此每

    個職業都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以及令人尊重與感謝的地方。

    六、各行各業的前世今生:以教師為例說明,從過去到現在,教師的工作名稱、內

    容、環境、方式等的改變與演化,引導學生思考職業會因為哪些因素的影響

    而發生改變。

    七、發下小組「職業探測機」討論單,各組從上述三個產業分類中擇一職業類別,

    討論如何利用課後時間,以各種管道(書籍、報章雜誌、網路或訪談等)分工

  • 54

    蒐集從過去到現在,此職業工作性質變化的相關資料,比較並分析改變背景

    或原因,於下節課進行主題報告。

    【活動二】職業探測機(2節)

    一、小組課前準備:小組用多元方式(簡報、海報等)整理蒐集得來的資料。

    二、各組上台進行主題報告,互相給予回饋建議。

    三、職業優缺點分析:各組發下優缺點分析海報與便利貼,引導小組討論,依據

    之前小組所完成的職業調查探測機資料,分析該產業具備哪些優點與缺點,

    寫在便利貼後依序貼到優點與缺點的欄位。

    四、教師介紹職業憧憬卡,一組共用一副職業憧憬卡,教師說明規則(每人五張,

    輪流抽牌,維持手中只有五張卡,棄牌可以由其他人搶牌,直到牌卡抽光),

    講解後開始進行牌卡活動。

    五、職業分析師:小組成員分享最後的五張職業卡,每人選擇一項最有興趣、想

    從事的職業類別,小組討論該項職業工作內容、特性、特殊要求等。

    六、在我的職業探索學習單裡,寫出自己的人格特質與興趣專長;探討選擇職業

    除了興趣以及能力之外,還有哪些要參考的因素?

    七、性別與工作:引導學生討論

    1. 性別會影響工作的選擇嗎?

    2. 生活中有哪些工作一定要特定性別?

    3. 不同性別對職業貢獻會一樣嗎?

    4. 特定性別的生活經驗會比較適合特定的職業嗎?

    5.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突破性別刻板印象成功的例子?

    小組討論:在各行各業中,有哪些人是突破性別刻板印象,而在職場上發光

    發熱,想想看他/她們為什麼能成功?

    八、抽小組代表上台分享小組的討論結果。統整歸納:隨著時代背景變遷,職業

    有不同的工作性質變化,我們除了思考職業特性、工作內容及其他因素對職

    業選擇的影響之外,也要能覺察並一起破除職業刻板印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活動三】未來職業想像(2 節)

    一、播放「未來生活」短片,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生活未來有哪些改變:

    1. 影片中人類未來生活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

    2. 這些影響或改變,彼此之間有什麼關連?

    3. 因應這些改變,你覺得有哪些職業會產生變化?哪些新的工作會出現?

  • 55

    二、想像未來職業:依據活動二職業探測機,小組利用心智圖模式思考,以優缺

    點兩個分支,討論因應未來改變,該產業可能會產生哪些新的工作內容或變

    化,引導學生思考:

    1.這個職業從過去到現在名稱有何改變?

    2.這個職業的內容到未來會有什麼改變?職業場所會有改變嗎?

    3.這個職業所需要的工作條件未來可能會是什麼?

    4.這個職業未來改變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三、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歸納並互相給予回饋與建議。

    四、依據各項條件分析探討,完成「未來職業想像」學習單,在「未來的自己」

    描述未來的自己是何種情形?以及對未來自己的期待;在「未來職業想像」,

    寫下為什麼想選擇這個行業,若要應徵這份工作,該具備何種能力,現在可

    以努力做哪些事情?現在可以為未來的自己做些什麼?

    五、上台分享:邀請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選擇,並說明原因。

    六、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歸納:隨著人類文明快速進步,職業也會因應時代背景變

    遷而有不同的發展,透過了解現在,進而思考、想像未來的可能性,及早為

    自己做好未來生涯所需儲備的能力與準備。

    教師教學

    與評量省思

    一、在引發問題意識的開始,發現學生從自己周遭親人的訪談經驗,對職業的初

    步了解有生活上以及脈絡上的意義。

    二、在運用職業憧憬卡進行職業的探索時,發現學生對於許多職業並沒有辦法真

    的了解,導致在過程中常會有詢問職業內容的問題發生。

    三、小組在討論工作與生活連結時,能夠因此讓同學在訪談紀錄單中的內容再加

    以思索,思考職業的過去與現在,還有其意義,可以適度地提供學生更進一

    步了解職業生活的關聯性。

    四、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的評量,透過影片及學生的分享,除了影像紀錄,另外

    也請學生回家進行反思的紀錄,可以解決課堂上時間不足的狀況。

    五、職業探測機的評量工具,需要特別加強引導職業與自己興趣的關聯,才能透

    過專長、興趣的發展,去探索職業。

    六、未來的職業想像,雖然有從過去到現在的鋪陳,再加上現在到未來改變的引

    導,但醞釀時間較短,學生對於未來的想像,與其職業可能的情形,教沒有

    更突破性的思考面向。

    七、職業探測機在運用時,可以佐以行動學習策略,讓學生在遇到需要查詢職業

    內容時,可以立即獲得解決。

    八、職業探測機的評量工具,引導時,在興趣跟專長的思考探索,再加強連結到

    職業的探索,讓學生了解職業可以結合自己的專長興趣等。

  • 56

    九、未來職業想像的課程,透過以前到現在的改變,加入未來的可能發展,需要

    更多媒體或媒介,引導學生思考未來改變的面向,方能更清楚地了解未來可

    能的職業發展趨勢。

  • 57

    學習評量單-1

    請你利用訪談家人、週遭認識的人或搜尋網路人力銀行、報章雜誌求職欄等方

    式,依據下表蒐集相關的職業資訊並記錄內容,完成「各行各業記錄單」,GO!

    訪談對象/

    資料來源

    職業名稱

    工作內容

    工作場所

    徵才條件 (相關證照或經

    驗…)

    職業貢獻或甘苦

    職業過去到現在的變化

    受訪者的小叮嚀

    職人小學堂 Part 1

  • 58

    學習紀錄-1

    一、 調查的職業名稱:

    二、資料來源:

    三、調查結果整理:

    職業名稱

    工作內容

    工作場所

    工作條件

    這個職業從以前到現在改

    變的原因或背景是什麼?

    四、分工方式

    組員 1 組員 2 組員 3 組員 4 組員 5 組員 6

    分工

    內容

    職人小學堂 Part 2

    過去 現在

  • 59

    學習評量單-2

    請依據下列欄位,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質、興趣專長,

    再從自己的職業興趣思考以下的問題。

    選擇這個職業除了興趣以及能力之外,還有哪些要參考的因素?

    現在的自己

    人格特質 興趣專長 職業憧憬卡的選擇

    這個職業工作內容是什麼? 這個職業有什麼特性? 想從事這個職業有什

    特殊需求?

    職人小學堂 Part3

  • 60

    學習評量單-3

    在「職業探測機」裡,探討從過去到現在職業的變化,看到過去到現在的改

    變。現在請想想看,現在到未來會有什麼改變呢?

    範例:

    我的職業想像:

    未來的自己

    請想像畫出未來的自己 未來的自己的情況 對未來的期待

    我的夢想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做這個工作的原因 這個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現在自己可以努力哪些事情?

    現在:獸醫師在診斷動物狀況時,需要現場看到動物,並透過現場聽診進行診療。

    未來:獸醫師診斷動物,因應未來動物農場的發展,獸醫師運用精密的電腦儀器,遠端診斷並透過無線傳輸給藥。

    現在:

    未來:

  • 61

    學生表現示例

    A 等級表現-1:能創意想像社會的變化與未來職業可能的改變,評估未來職業

    所需的能力。

    學習評量單-1-各行各業訪談單

  • 62

    學習評量單-2-我的職業探索

  • 63

    學習評量單-3-未來職業想像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能從蒐集的資訊中分享職業的特性與變化。能從憧憬卡中選擇自己感興趣

    的職業,並探討其所需之能力。並能對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提出自己看法。

    2.在第三張學習單中,能想像未來職業的情形,並探究工作所需能力。

  • 64

    A 等級表現-2:能創意想像社會的變化與未來職業可能的改變,評估未來職業

    所需的能力。

    學習評量單-1-各行各業訪談單

  • 65

    學習評量單-2-我的職業探索

  • 66

    學習評量單-3-未來職業想像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 能訪談家長了解職業特性及變化,探索自己興趣及專長,分享次己感興趣

    的職業,且能破除職業刻板印象。

    2. 在第三張學習單中,能想像未來職業的情形,並探究工作所需能力。

  • 67

    B 等級表現-1:能探索各行各業中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並澄清可能的職業刻板

    印象。

    學習評量單-1-各行各業訪談單

  • 68

    學習評量單-2-我的職業探索

  • 69

    學習評量單-3-未來職業想像

    學生表現示例說明:

    1.在第一張學習單中,無法明確描述該職業的實際變化,但在教學後,第二

    張學習單即可說出某種職業的條件,並探索感興趣的職業。

    2.但是在第三張學習單中,在分析自己興趣以及未來職業的需求及能力時,

    較為籠統。

  • 70

    示例四、情緒・正向・樂活!! 一、 評量計畫

    (一) 學習目標、流程與評量方法對照表

    單元名稱 情緒・正向・樂活!!

    總綱核心

    素養面向 A.自主行動

    總綱核心

    素養項目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領域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綜-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學

    習評量單 1)

    綜-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

    題。(學習評量單 2、3)

    綜-E-A3

    規劃、執行學習及生活計畫,運用資源或策略,預防危機、保護自己,並以創新思考方

    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學習評量單 3)

    主題軸 1.自我與生涯發展 主題項目 d.尊重與珍惜生命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d-Ⅱ-1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學習內容 Ad-Ⅱ-1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Ⅱ-2正向思考的策略。

    學習目標

    1.辨識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緒,體會情緒表現對生活的影響。

    2.覺察並記錄一週的情緒,探討產生情緒的各種事件及原因,辨識情緒表達方式的適切

    性。

    3.思考面對正負向情緒時合宜的策略,練習運用正向策略調適個人的情緒。

    4.分析運用正向策略處理生活事件的方法,評估並表達自己情緒調適的經驗與感受。

    活動名稱 學習活動 評量方法與目標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自己生活中各種情緒表情的照片。

    【活動一】

    情緒大發現

    1.學生分享表情照片,思考情緒的各種表達方式。

    2.學生藉由情緒卡以面部表情傳達不同情緒的表現。

    3.學生分享發生什麼事情時,會有哪些情緒,及對生活產

    生的影響。

    4.學生完成課後「情緒搜查線」一週紀錄單。

    口語評量:

    說出各種情緒並說出情

    緒表現的經驗及對生活

    的影響。(D)

    【活動二】

    情緒搜查線

    1.分組分享自己前一週的「情緒搜查線」紀錄

    2.小組成員分享情緒形成的各種原因。

    3.小組辨識情緒表達的適切性及其判斷理由,並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