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 本文件為初步稿件,內容僅提供參考,研發小組將持續調整更新,後續以最終定稿為準 一 ○ 六 (更新第二版)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本文件為初步稿件內容僅提供參考研發小組將持續調整更新後續以最終定稿為準

中 華 民 國 一 六 年 三 月 (更新第二版)

目 次

壹發展沿革與特色 1

一研修背景 1

二研修目標 1

三研修原則 1

四研修過程 1

五研修特色 2

六新舊課綱比較 2

貳核心素養解析 5

參學習重點解析 11

一學習表現解析 11

二學習內容解析 15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18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22

一教材編寫原則 22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22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24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24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24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24

陸教學單元案例 30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30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44

1

壹發展沿革與特色

一研修背景

民國 103 年 11 月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中揭示了新課程本於全人教育的

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生學校教育應善誘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進行自我與外在世界的探究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

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體驗生命意義應用及實踐所學願意致力社會

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為落實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理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生的全人發展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係因應時代的演變和世界的潮流應運而生本課程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就是維護國家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責任但也需要全民的支持與配合才能落實面對臺灣層出

不窮的天然災害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緊急災難教育應培養學生認識各種層面的安全威脅

如族群衝突文化衝擊恐怖主義資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並於生活上實踐維護個人

生命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行動進而願意致力社會國家的永續發展

各級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於國民中小學階段採融入式教學由教學者於既定學習

課程中融入全民國防相關概念引領學生對於「國家」有初步認識與了解於高級中等教育

階段全民國防教育成為正式課程學生應能體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能將「安全」的

概念深化成為公民素養但就 99 學年度實施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涵來說係以「國際情

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主題為課程內容整體方

向較偏重以軍事專業之角度來修編綱要對剛進高中之學生而言恐不易理解亦無法統整

認識全民國防的全貌

為引導學生對本課程產生興趣與關注並能運用所學之國防知能善盡公民責任成為

終身學生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願景本次全民國防教育新課程之研修方向以學生為

中心將國防五大主題整合後重新組織其邏輯架構使其對於全民國防的概念能產生有意

義的聯結與了解並能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另一方面本課程也期望儘量朝務實易懂的方

向研修相關內容使教學者能做有效教學學生能適性學習

二研修目標

基於上述的研修背景與方向本次研修課程綱要希望達成的目標包括

(一)建構有系統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架構發展適合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學習內容

(二)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的理念與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終身學

(三)結合學生既有經驗並強化與其他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使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

1

三研修原則

全民國防教育綱要研修原則主要如下

(一)整合全民國防教育重要具體內涵

為幫助學生習得系統性的知識以整合全民國防重要相關概念為原則將現行課綱之五

大主題重新組織結構連貫每一主題的關聯性從「建立國家安全的概念」輔以「防衛技能

的實務操作」到「體現和平的重要性」使課程內容呈現具體邏輯概念成為有系統性的學

(二)以十二年國教總綱之「核心素養」為主軸進行研修

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強調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生」包括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依照高

級中等教育階段其具體內涵著重提供學生身心發展生涯定向與準備所需具備的素養同

時須讓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滿足終身學生及世界公民所需的各項核心素養結合全民

國防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轉化為本課綱核心素養並據此發展學習重點

(三)適切融入總綱所提及之相關議題

為提升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本課綱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

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大議題並將與全民國防教育直接相關的議題包含「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共同納入學習重點以引導教學實施

(四)連結高級中等教育學習階段相關科目學習內涵

全民國防相關概念與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所學歷史公民等科目之知識內涵關聯性甚大

為讓學生獲得多元且全面性的學習本次課綱研修秉持知識整合之原則邀請高中相關學習

領域教師共同討論以連結相關知識內容在維持課程知識獨特性的基礎下促進學習領域

間的橫向聯繫

四研修過程

(一)籌組本課綱研修小組委員會

為使研修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本研修小組邀請國防及教育

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職校長代表以及教學經驗豐

富之教師及教官等人員遴聘擔任研修委員委員會下設核心小組負責草案之研擬並將研

修委員分為素養研擬小組跨領域小組議題融入小組進行相關議題討論透過研修委員專

業領域知能研商修正課綱內容並強化各學科領域協調工作

(二)融入相關議題

重大議題與新興議題的融入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極為重要之規劃本次研修將「性別平等

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等四項重大議題及十二項相關議題納入學

習重點並於全體委員會邀請四大議題圈小組代表與會研討以提出改進意見供委員會參考

2

(三)辦理各項座談及會議廣納各界意見

為使本課綱內容臻於完善於研修前辦理問卷調查以了解現職教師(官)對現行課綱

內容之意見俾納入研修參考另研修期間邀請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領域綜合活

動等領域教師代表參加諮詢會議及焦點座談會研討本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關聯

以達成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最後課綱內容草案再透過網路論壇分區辦理公聽會及外聘

委員審查等程序讓社會各界了解本課綱研擬草案內容廣納學生在職教師(官)社會大

眾意見以凝聚各界共識作為調整修正方向

五研修特色

(一)強化廣泛的「安全」觀念具體呈現教育價值

全民國防之目標為增進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非

一蹴可幾也需靠平時對於人民的組織訓練例如災害發生時需動員各相關人力與資源協

助救災本課程引導學生從平時可能發生之災害認識相關救災機制與應變知能建立「『安

全』的概念係植基於平時」之核心價值這就是透過教育的過程幫助學生具備基本國防知

能並能實現於公民責任的學科意義

(二)配合學生認知發展國防專業內容通識化

本課程內容本質上較為嚴肅以往較偏向國防政策與軍事理論等軍事專業內容的闡述

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為改善此種缺失本次研修考量高一階段學生之認知發展爰重組課程

架構並轉化調整國防專業術語使學生容易理解之同時也願意關切國防相關事務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兼顧理論性與實作性課程

本課程之內容包含理論性課程與實作性課程在理論性課程部分其會牽涉到諸多社會

時事及國內外相關議題教學者可連結學生之生活情境導引學習動機並進行分析探討

另實作課程部分設計有「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學校可配合辦理防災動員演練或

安排實地參訪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透過學用整合強化學習成效

六新舊課綱比較

99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包含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

內容依據《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將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主軸依序納為課程主題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

育課程綱要將「學生需要何種國防知能才能達到全民國防目標」列為主要思考方向因此

本課綱在教學需要下打破原先五大主軸的分別並且強化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能平衡軍

事知能與災防知能後融合出新課程相對應的目標達到總綱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有關 99全

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差異對照表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目 次

壹發展沿革與特色 1

一研修背景 1

二研修目標 1

三研修原則 1

四研修過程 1

五研修特色 2

六新舊課綱比較 2

貳核心素養解析 5

參學習重點解析 11

一學習表現解析 11

二學習內容解析 15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18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22

一教材編寫原則 22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22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24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24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24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24

陸教學單元案例 30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30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44

1

壹發展沿革與特色

一研修背景

民國 103 年 11 月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中揭示了新課程本於全人教育的

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生學校教育應善誘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進行自我與外在世界的探究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

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體驗生命意義應用及實踐所學願意致力社會

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為落實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理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生的全人發展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係因應時代的演變和世界的潮流應運而生本課程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就是維護國家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責任但也需要全民的支持與配合才能落實面對臺灣層出

不窮的天然災害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緊急災難教育應培養學生認識各種層面的安全威脅

如族群衝突文化衝擊恐怖主義資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並於生活上實踐維護個人

生命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行動進而願意致力社會國家的永續發展

各級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於國民中小學階段採融入式教學由教學者於既定學習

課程中融入全民國防相關概念引領學生對於「國家」有初步認識與了解於高級中等教育

階段全民國防教育成為正式課程學生應能體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能將「安全」的

概念深化成為公民素養但就 99 學年度實施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涵來說係以「國際情

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主題為課程內容整體方

向較偏重以軍事專業之角度來修編綱要對剛進高中之學生而言恐不易理解亦無法統整

認識全民國防的全貌

為引導學生對本課程產生興趣與關注並能運用所學之國防知能善盡公民責任成為

終身學生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願景本次全民國防教育新課程之研修方向以學生為

中心將國防五大主題整合後重新組織其邏輯架構使其對於全民國防的概念能產生有意

義的聯結與了解並能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另一方面本課程也期望儘量朝務實易懂的方

向研修相關內容使教學者能做有效教學學生能適性學習

二研修目標

基於上述的研修背景與方向本次研修課程綱要希望達成的目標包括

(一)建構有系統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架構發展適合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學習內容

(二)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的理念與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終身學

(三)結合學生既有經驗並強化與其他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使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

1

三研修原則

全民國防教育綱要研修原則主要如下

(一)整合全民國防教育重要具體內涵

為幫助學生習得系統性的知識以整合全民國防重要相關概念為原則將現行課綱之五

大主題重新組織結構連貫每一主題的關聯性從「建立國家安全的概念」輔以「防衛技能

的實務操作」到「體現和平的重要性」使課程內容呈現具體邏輯概念成為有系統性的學

(二)以十二年國教總綱之「核心素養」為主軸進行研修

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強調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生」包括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依照高

級中等教育階段其具體內涵著重提供學生身心發展生涯定向與準備所需具備的素養同

時須讓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滿足終身學生及世界公民所需的各項核心素養結合全民

國防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轉化為本課綱核心素養並據此發展學習重點

(三)適切融入總綱所提及之相關議題

為提升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本課綱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

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大議題並將與全民國防教育直接相關的議題包含「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共同納入學習重點以引導教學實施

(四)連結高級中等教育學習階段相關科目學習內涵

全民國防相關概念與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所學歷史公民等科目之知識內涵關聯性甚大

為讓學生獲得多元且全面性的學習本次課綱研修秉持知識整合之原則邀請高中相關學習

領域教師共同討論以連結相關知識內容在維持課程知識獨特性的基礎下促進學習領域

間的橫向聯繫

四研修過程

(一)籌組本課綱研修小組委員會

為使研修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本研修小組邀請國防及教育

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職校長代表以及教學經驗豐

富之教師及教官等人員遴聘擔任研修委員委員會下設核心小組負責草案之研擬並將研

修委員分為素養研擬小組跨領域小組議題融入小組進行相關議題討論透過研修委員專

業領域知能研商修正課綱內容並強化各學科領域協調工作

(二)融入相關議題

重大議題與新興議題的融入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極為重要之規劃本次研修將「性別平等

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等四項重大議題及十二項相關議題納入學

習重點並於全體委員會邀請四大議題圈小組代表與會研討以提出改進意見供委員會參考

2

(三)辦理各項座談及會議廣納各界意見

為使本課綱內容臻於完善於研修前辦理問卷調查以了解現職教師(官)對現行課綱

內容之意見俾納入研修參考另研修期間邀請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領域綜合活

動等領域教師代表參加諮詢會議及焦點座談會研討本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關聯

以達成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最後課綱內容草案再透過網路論壇分區辦理公聽會及外聘

委員審查等程序讓社會各界了解本課綱研擬草案內容廣納學生在職教師(官)社會大

眾意見以凝聚各界共識作為調整修正方向

五研修特色

(一)強化廣泛的「安全」觀念具體呈現教育價值

全民國防之目標為增進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非

一蹴可幾也需靠平時對於人民的組織訓練例如災害發生時需動員各相關人力與資源協

助救災本課程引導學生從平時可能發生之災害認識相關救災機制與應變知能建立「『安

全』的概念係植基於平時」之核心價值這就是透過教育的過程幫助學生具備基本國防知

能並能實現於公民責任的學科意義

(二)配合學生認知發展國防專業內容通識化

本課程內容本質上較為嚴肅以往較偏向國防政策與軍事理論等軍事專業內容的闡述

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為改善此種缺失本次研修考量高一階段學生之認知發展爰重組課程

架構並轉化調整國防專業術語使學生容易理解之同時也願意關切國防相關事務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兼顧理論性與實作性課程

本課程之內容包含理論性課程與實作性課程在理論性課程部分其會牽涉到諸多社會

時事及國內外相關議題教學者可連結學生之生活情境導引學習動機並進行分析探討

另實作課程部分設計有「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學校可配合辦理防災動員演練或

安排實地參訪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透過學用整合強化學習成效

六新舊課綱比較

99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包含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

內容依據《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將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主軸依序納為課程主題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

育課程綱要將「學生需要何種國防知能才能達到全民國防目標」列為主要思考方向因此

本課綱在教學需要下打破原先五大主軸的分別並且強化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能平衡軍

事知能與災防知能後融合出新課程相對應的目標達到總綱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有關 99全

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差異對照表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

壹發展沿革與特色

一研修背景

民國 103 年 11 月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中揭示了新課程本於全人教育的

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生學校教育應善誘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進行自我與外在世界的探究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

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體驗生命意義應用及實踐所學願意致力社會

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為落實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理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生的全人發展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係因應時代的演變和世界的潮流應運而生本課程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就是維護國家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責任但也需要全民的支持與配合才能落實面對臺灣層出

不窮的天然災害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緊急災難教育應培養學生認識各種層面的安全威脅

如族群衝突文化衝擊恐怖主義資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並於生活上實踐維護個人

生命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行動進而願意致力社會國家的永續發展

各級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於國民中小學階段採融入式教學由教學者於既定學習

課程中融入全民國防相關概念引領學生對於「國家」有初步認識與了解於高級中等教育

階段全民國防教育成為正式課程學生應能體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能將「安全」的

概念深化成為公民素養但就 99 學年度實施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涵來說係以「國際情

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主題為課程內容整體方

向較偏重以軍事專業之角度來修編綱要對剛進高中之學生而言恐不易理解亦無法統整

認識全民國防的全貌

為引導學生對本課程產生興趣與關注並能運用所學之國防知能善盡公民責任成為

終身學生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願景本次全民國防教育新課程之研修方向以學生為

中心將國防五大主題整合後重新組織其邏輯架構使其對於全民國防的概念能產生有意

義的聯結與了解並能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另一方面本課程也期望儘量朝務實易懂的方

向研修相關內容使教學者能做有效教學學生能適性學習

二研修目標

基於上述的研修背景與方向本次研修課程綱要希望達成的目標包括

(一)建構有系統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架構發展適合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學習內容

(二)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的理念與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終身學

(三)結合學生既有經驗並強化與其他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使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

1

三研修原則

全民國防教育綱要研修原則主要如下

(一)整合全民國防教育重要具體內涵

為幫助學生習得系統性的知識以整合全民國防重要相關概念為原則將現行課綱之五

大主題重新組織結構連貫每一主題的關聯性從「建立國家安全的概念」輔以「防衛技能

的實務操作」到「體現和平的重要性」使課程內容呈現具體邏輯概念成為有系統性的學

(二)以十二年國教總綱之「核心素養」為主軸進行研修

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強調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生」包括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依照高

級中等教育階段其具體內涵著重提供學生身心發展生涯定向與準備所需具備的素養同

時須讓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滿足終身學生及世界公民所需的各項核心素養結合全民

國防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轉化為本課綱核心素養並據此發展學習重點

(三)適切融入總綱所提及之相關議題

為提升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本課綱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

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大議題並將與全民國防教育直接相關的議題包含「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共同納入學習重點以引導教學實施

(四)連結高級中等教育學習階段相關科目學習內涵

全民國防相關概念與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所學歷史公民等科目之知識內涵關聯性甚大

為讓學生獲得多元且全面性的學習本次課綱研修秉持知識整合之原則邀請高中相關學習

領域教師共同討論以連結相關知識內容在維持課程知識獨特性的基礎下促進學習領域

間的橫向聯繫

四研修過程

(一)籌組本課綱研修小組委員會

為使研修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本研修小組邀請國防及教育

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職校長代表以及教學經驗豐

富之教師及教官等人員遴聘擔任研修委員委員會下設核心小組負責草案之研擬並將研

修委員分為素養研擬小組跨領域小組議題融入小組進行相關議題討論透過研修委員專

業領域知能研商修正課綱內容並強化各學科領域協調工作

(二)融入相關議題

重大議題與新興議題的融入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極為重要之規劃本次研修將「性別平等

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等四項重大議題及十二項相關議題納入學

習重點並於全體委員會邀請四大議題圈小組代表與會研討以提出改進意見供委員會參考

2

(三)辦理各項座談及會議廣納各界意見

為使本課綱內容臻於完善於研修前辦理問卷調查以了解現職教師(官)對現行課綱

內容之意見俾納入研修參考另研修期間邀請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領域綜合活

動等領域教師代表參加諮詢會議及焦點座談會研討本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關聯

以達成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最後課綱內容草案再透過網路論壇分區辦理公聽會及外聘

委員審查等程序讓社會各界了解本課綱研擬草案內容廣納學生在職教師(官)社會大

眾意見以凝聚各界共識作為調整修正方向

五研修特色

(一)強化廣泛的「安全」觀念具體呈現教育價值

全民國防之目標為增進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非

一蹴可幾也需靠平時對於人民的組織訓練例如災害發生時需動員各相關人力與資源協

助救災本課程引導學生從平時可能發生之災害認識相關救災機制與應變知能建立「『安

全』的概念係植基於平時」之核心價值這就是透過教育的過程幫助學生具備基本國防知

能並能實現於公民責任的學科意義

(二)配合學生認知發展國防專業內容通識化

本課程內容本質上較為嚴肅以往較偏向國防政策與軍事理論等軍事專業內容的闡述

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為改善此種缺失本次研修考量高一階段學生之認知發展爰重組課程

架構並轉化調整國防專業術語使學生容易理解之同時也願意關切國防相關事務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兼顧理論性與實作性課程

本課程之內容包含理論性課程與實作性課程在理論性課程部分其會牽涉到諸多社會

時事及國內外相關議題教學者可連結學生之生活情境導引學習動機並進行分析探討

另實作課程部分設計有「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學校可配合辦理防災動員演練或

安排實地參訪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透過學用整合強化學習成效

六新舊課綱比較

99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包含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

內容依據《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將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主軸依序納為課程主題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

育課程綱要將「學生需要何種國防知能才能達到全民國防目標」列為主要思考方向因此

本課綱在教學需要下打破原先五大主軸的分別並且強化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能平衡軍

事知能與災防知能後融合出新課程相對應的目標達到總綱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有關 99全

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差異對照表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

三研修原則

全民國防教育綱要研修原則主要如下

(一)整合全民國防教育重要具體內涵

為幫助學生習得系統性的知識以整合全民國防重要相關概念為原則將現行課綱之五

大主題重新組織結構連貫每一主題的關聯性從「建立國家安全的概念」輔以「防衛技能

的實務操作」到「體現和平的重要性」使課程內容呈現具體邏輯概念成為有系統性的學

(二)以十二年國教總綱之「核心素養」為主軸進行研修

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強調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生」包括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依照高

級中等教育階段其具體內涵著重提供學生身心發展生涯定向與準備所需具備的素養同

時須讓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滿足終身學生及世界公民所需的各項核心素養結合全民

國防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轉化為本課綱核心素養並據此發展學習重點

(三)適切融入總綱所提及之相關議題

為提升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本課綱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

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大議題並將與全民國防教育直接相關的議題包含「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共同納入學習重點以引導教學實施

(四)連結高級中等教育學習階段相關科目學習內涵

全民國防相關概念與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所學歷史公民等科目之知識內涵關聯性甚大

為讓學生獲得多元且全面性的學習本次課綱研修秉持知識整合之原則邀請高中相關學習

領域教師共同討論以連結相關知識內容在維持課程知識獨特性的基礎下促進學習領域

間的橫向聯繫

四研修過程

(一)籌組本課綱研修小組委員會

為使研修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本研修小組邀請國防及教育

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職校長代表以及教學經驗豐

富之教師及教官等人員遴聘擔任研修委員委員會下設核心小組負責草案之研擬並將研

修委員分為素養研擬小組跨領域小組議題融入小組進行相關議題討論透過研修委員專

業領域知能研商修正課綱內容並強化各學科領域協調工作

(二)融入相關議題

重大議題與新興議題的融入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極為重要之規劃本次研修將「性別平等

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等四項重大議題及十二項相關議題納入學

習重點並於全體委員會邀請四大議題圈小組代表與會研討以提出改進意見供委員會參考

2

(三)辦理各項座談及會議廣納各界意見

為使本課綱內容臻於完善於研修前辦理問卷調查以了解現職教師(官)對現行課綱

內容之意見俾納入研修參考另研修期間邀請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領域綜合活

動等領域教師代表參加諮詢會議及焦點座談會研討本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關聯

以達成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最後課綱內容草案再透過網路論壇分區辦理公聽會及外聘

委員審查等程序讓社會各界了解本課綱研擬草案內容廣納學生在職教師(官)社會大

眾意見以凝聚各界共識作為調整修正方向

五研修特色

(一)強化廣泛的「安全」觀念具體呈現教育價值

全民國防之目標為增進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非

一蹴可幾也需靠平時對於人民的組織訓練例如災害發生時需動員各相關人力與資源協

助救災本課程引導學生從平時可能發生之災害認識相關救災機制與應變知能建立「『安

全』的概念係植基於平時」之核心價值這就是透過教育的過程幫助學生具備基本國防知

能並能實現於公民責任的學科意義

(二)配合學生認知發展國防專業內容通識化

本課程內容本質上較為嚴肅以往較偏向國防政策與軍事理論等軍事專業內容的闡述

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為改善此種缺失本次研修考量高一階段學生之認知發展爰重組課程

架構並轉化調整國防專業術語使學生容易理解之同時也願意關切國防相關事務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兼顧理論性與實作性課程

本課程之內容包含理論性課程與實作性課程在理論性課程部分其會牽涉到諸多社會

時事及國內外相關議題教學者可連結學生之生活情境導引學習動機並進行分析探討

另實作課程部分設計有「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學校可配合辦理防災動員演練或

安排實地參訪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透過學用整合強化學習成效

六新舊課綱比較

99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包含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

內容依據《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將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主軸依序納為課程主題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

育課程綱要將「學生需要何種國防知能才能達到全民國防目標」列為主要思考方向因此

本課綱在教學需要下打破原先五大主軸的分別並且強化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能平衡軍

事知能與災防知能後融合出新課程相對應的目標達到總綱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有關 99全

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差異對照表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

(三)辦理各項座談及會議廣納各界意見

為使本課綱內容臻於完善於研修前辦理問卷調查以了解現職教師(官)對現行課綱

內容之意見俾納入研修參考另研修期間邀請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領域綜合活

動等領域教師代表參加諮詢會議及焦點座談會研討本課程與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關聯

以達成學習領域間的橫向統整最後課綱內容草案再透過網路論壇分區辦理公聽會及外聘

委員審查等程序讓社會各界了解本課綱研擬草案內容廣納學生在職教師(官)社會大

眾意見以凝聚各界共識作為調整修正方向

五研修特色

(一)強化廣泛的「安全」觀念具體呈現教育價值

全民國防之目標為增進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非

一蹴可幾也需靠平時對於人民的組織訓練例如災害發生時需動員各相關人力與資源協

助救災本課程引導學生從平時可能發生之災害認識相關救災機制與應變知能建立「『安

全』的概念係植基於平時」之核心價值這就是透過教育的過程幫助學生具備基本國防知

能並能實現於公民責任的學科意義

(二)配合學生認知發展國防專業內容通識化

本課程內容本質上較為嚴肅以往較偏向國防政策與軍事理論等軍事專業內容的闡述

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為改善此種缺失本次研修考量高一階段學生之認知發展爰重組課程

架構並轉化調整國防專業術語使學生容易理解之同時也願意關切國防相關事務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兼顧理論性與實作性課程

本課程之內容包含理論性課程與實作性課程在理論性課程部分其會牽涉到諸多社會

時事及國內外相關議題教學者可連結學生之生活情境導引學習動機並進行分析探討

另實作課程部分設計有「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學校可配合辦理防災動員演練或

安排實地參訪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透過學用整合強化學習成效

六新舊課綱比較

99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包含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

內容依據《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將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主軸依序納為課程主題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

育課程綱要將「學生需要何種國防知能才能達到全民國防目標」列為主要思考方向因此

本課綱在教學需要下打破原先五大主軸的分別並且強化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能平衡軍

事知能與災防知能後融合出新課程相對應的目標達到總綱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有關 99全

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差異對照表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

表一 99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與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差異對照表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1 國家概念與國

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併入 A-V-1

1-2 安全與國家安

全意涵

A 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性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1-1強

調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

三全民

國防

全 民 國 防

導論

1-1 全民國防之內

涵與功能

B 全民國防

的意涵

B-V-1 全民國防的

意涵

刪除99課綱「全民

國防功能」相關內

調整強調全民國防

的意義並合併 99

課綱「全民國防」1-

2簡要說明全民國

防教育的依據

C 全民國防

理念的實

踐經驗

C-V-1 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的作

新增舉例其他國家

作為讓學生有具體

參照

1-2 全民國防教育

之緣起及其重要

併入 B-V-1

1-3 全民心防與心

理作戰 刪除

二國際情

勢 與 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情勢

D-V-1 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簡介

新增引導學生了解

影響國家安全的威

脅非僅限於軍事類

型而增列如文化衝

擊資訊安全等非傳

統安全威脅也會影

響國家安全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7: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一國際

情勢

1國際情勢

分析

1-1 當前國際與亞

太情勢發展

D-V-2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

發展

維持

1-2 當前兩岸情勢

發展

D-V-3 兩岸關係的

情勢與發展 維持

1-3 我國戰略地位

分析

E 我國國家

安全情勢

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緣價

調整強調海洋利益

與軍事地緣價值取

代戰略分析

二國防

政策

1國家安全

概念

1-3 我國國家安全

威脅評析 E-V-2 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佳策

調整以整體國家安

全思維取代軍事安

全思維 1-4 中國對臺灣飛

彈等軍事威脅

二國防

政策

2我國國防

政策

2-1 我國國防政策

理念與目標

三我國國

防 現 況

與發展

F 國防政策

與國軍

F-V-1 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政策」2-1及

2-2簡化內容 2-2 我國國防政策

與國防施政

F-V-2 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新增與學生生活經

驗密切相關而增列

2-3 我國軍事戰略

與建軍備戰 刪除

五國防

科技

1國防科技

概論

1-1 當代武器發展

介紹

G 軍備與國

防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與發

調整合併 99 課綱

「國防科技」1-1至

1-4簡化內容

1-2 海洋科技與國

G-V-2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勢

新增由武器發展擴

展為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了解國防科技

的運用成果

1-3國防科技政策 併入 G-V-1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8: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1-4 國軍主要武器

介紹

四防衛

動員

1全民防衛

動 員 概

1-1 全民防衛動員

之基本認知

四防衛動

員 與 災

害防救

H 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準備

與實施

調整合併 99 課綱

「防衛動員」4-1簡

化內容

1-2 全民防衛動員

體系簡介 刪除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作為

新增配合學生會接

觸到的人力動員而

增列

4防衛動員

模 擬 演

4-1 防衛動員演練

之機制與設計

併入

H-V-1及 H-V-2

4-2 防衛動員的實

作 刪除

2災害防制

與應變

2-1 災害防制與應

變機制簡介

I 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 我國災害防

救簡介 調整單元區隔強

調概念性介紹 I-V-2 校園災害防

救簡介

2-2 核生化基本防

刪除

2-3 求生知識與技

I-V-3 災害應變的

知識與技能 維持

3基本防衛

技能

3-1徒手基本教練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調整單元區隔

J-V-2行進停止與

轉法

3-2 步槍操作基本

技能

K 射擊預習

與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

安全規定

調整依實際授課程

序調整單元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9: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

99 全民國防教育課綱 十二年國教全民國防教育領域課綱 差異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3-3 射擊預習與實

K-V-2 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五戰爭啟

示 與 全

民國防

L 臺灣重要

戰役與影

L-V-1 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新增結合學生學習

經驗而增列並對全

民國防意義作總結 L-V-2 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0: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5

貳核心素養解析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

任務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

安全的重要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

防相關事務

意願

B-V-1 全民國防

的意涵

F-V-1我國國防

政策的理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

質發展個人潛能肯定

自我價值擴大參與國防

事務並透過自我精進與

超越追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

索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藉由

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

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

性察覺「國家興亡匹夫

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

學習相關知識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

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

度等國防事務進一步覺察

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

能力與專長體認國家安全

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

程中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

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方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E-V-1臺灣海洋

利益與軍

事地緣價

E-V-2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

的最佳策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

家發展的系統思考能

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

家安全的各種挑戰體

認與自身之關係並以

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

活有關問題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

推論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

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

力例如透過觀察國際總體

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

位置的地緣價值探究國際

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

並能覺察國家當前面臨的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6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

尋找可能的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觀察事件對我國產

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

成海路交通線受阻使國際

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

品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

衝突的可能方式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

神與溝通協

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

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I-V-1 我國災害

防 救 簡

I-V-2 校園災害

防 救 簡

I-V-3 災害應變

的知識與

技能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

之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

力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人為之災

害狀況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

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

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

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種

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

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

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習得

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

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

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

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

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

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

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

1-V-6 能比較我國安 G-V-1 我國主要 全-U-B1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7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全環境與武

器裝備配置

的妥適性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

各項課目及

練習團體行

進動作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

內容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武器裝備

現況與發

J-V-1個人基本

儀態訓

J-V-2行進停

止與轉

K-V-1步槍簡介

與安全規

K-V-2射擊要領

與姿勢

K-V-3瞄準訓

具備理解基本軍事知識

災害防救及軍事用語等

各種常用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之符

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

具簡要與專用之特性常為

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

門為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

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語

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

瞄準命中率等透過學習

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

團體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

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上

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

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

體語言中具有禮儀與尊重

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

基本儀態和團體行進練習

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

宜的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人際

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

的基本使用配合射擊口

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

軍事用語的意義與指揮要

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

如團康慶典指揮防災救

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8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

揮溝通與協調效果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

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現況

並探討未來

可能發展

G-V-2 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

與趨勢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防發展現

況之理解與分析培養

蒐集資訊與媒體識讀之

素養俾能探討國際情

勢與國防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

便捷媒體為載體能使資訊更

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

資訊的來源不一需要加以理

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

識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體傳

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

具備理解國際情勢與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

安全之重要

性並評價各

國體現全民

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

展的影響並

評述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2-V-4 能由臺灣重

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

A-V-1 國家安全

的定義與

重要性

C-V-1 各國體現

全民國防

理念的作

L-V-1臺灣重要

戰役概

L-V-2戰役對全

民國防的

啟示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

的行動力養成關心國家

發展的國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

公共討論與對話關懷國

家之永續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是公民意識的

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

中能理解自身的社會責

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

參與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

防理念學習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

並以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

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

國防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

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

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9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是全體公民的基本責任主

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

例如國防安全災害防救

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的基礎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

實施方式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

校防護團的

意義並理解

民安演習相

關作為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

關活動時展

現團隊合作

精神

H-V-1全民防衛

動員的意

義準備

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

動員的意

義與作為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或災害防

救實作發展人際互動

能力能在團隊中包容

異己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

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

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

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

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

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

逢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

極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

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

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

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

尊重的態度明瞭自己對社

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

貢獻心力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

地位與重要

安全議題並

評述對於我

D-V-1 傳統與非

傳統安全

威脅簡

D-V-2 全球與亞

太區域安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心多元文

化的信念了解全球與

區域情勢變化順應國

際社會脈動發展關心

國際局勢多元文化與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

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同文

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

化發展出對自己文化的信

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

現在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0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學習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

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全情勢與

發展

D-V-3兩岸關係

的安全情

勢與發展

世界和平的胸懷 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或

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

俗等接納差異避免衝突

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

全情勢及兩岸關係能分辨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

用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

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

因素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

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

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

國旅遊與外國友人溝通

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主動關心國際局勢變化並

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

定且欣賞彼此文化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1

參學習重點解析

一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國防知識

1-V-1能理解全民國防對於國

家安全之重要性並評

價各國體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為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

並從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

備的角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

國情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

展理念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

兵於民」的方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

所採行之具體作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

1-V-2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

全議題並評述對於我

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

屬於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

的場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差異尊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

或文化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

面與範圍列舉出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

突的方法

1-V-3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

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

生後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

技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

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

互動重要事件為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

因觀察他國介入情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

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

念國軍使命與任務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7: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2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

任務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

同時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平時支援防災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

藉由理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

1-V-5能概述我國兵役制度

並說明對於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

徵募方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

口結構改變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

建構現代化與專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

則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

制度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V-6能比較我國安全環境與

武器裝備配置的妥適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

軍事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

並依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

現有效嚇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1-V-7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

技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

科技發展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展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

戰機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

彈系統等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

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

GPS導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

在國防事務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

的特性進一步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

發展趨勢

1-V-8能概述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並指出其準備時

機與實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

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

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8: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3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

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

時支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

變並能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

力物資經濟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

科技動員)及「軍事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

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

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與動員準備工

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1-V-9能說明青年服勤動員和

學校防護團的意義並

理解相關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

參與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

以承擔責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

的意義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

安演習及空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

逃生醫療救護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

故發生時可實際應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

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

區村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

認識到鄉鎮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

及人為災害之類型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

中央有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

施以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

助他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

1-V-12能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

功能

透過認識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能了解步槍的基本

機械結構與彈道飛行的物理原理並應用於步槍射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19: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4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擊預習各項實作中

1-V-13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

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

何以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

的勝負對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

安全相關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

奠定國家永續發展

對國防的

正向態度

2-V-1能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

性具備參與國防相關

事務意願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

疆土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

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和支持才能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

用時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

期戰鬥營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

意識

2-V-2能在參與青年服勤動員

相關活動時展現團隊

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

性明瞭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

獻心力

2-V-3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

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

度來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

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

同參與災害防救演練項目

2-V-4 能由臺灣重要戰役體認

出忘戰必危與保家衛國

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

即是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

衛的核心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防衛技能

3-V-1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

為與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

與接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火災或氣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

護野外求生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0: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5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3-V-2能操作個人基本儀態訓

練各項課目及練習團體

行進動作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

儀態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

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

3-V-3能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

實作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3-V-4能熟練正確射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

作內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

於實彈射擊課程之操作

二學習內容解析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一全民

國防概論

A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國家安全的

定義與重要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義係維

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應採取適當的措

施以確保國家領土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

升國家在國際的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

持國家長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

國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支持

與配合

B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

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並

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

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

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

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

之事務」

C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各國體現全

民國防理念

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為使學

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

合一寓兵於民」的方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

志與決心有效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二國際

情勢與國

家安全

D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傳統與非傳

統安全威脅

簡介

D-V-2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勢與發展

D-V-3兩岸關係的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含傳統

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交)及非傳統

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生態文化恐

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區域相

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因應與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6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安全情勢與

發展

作為

E我國國家安

全情勢與機

E-V-1臺灣海洋利

益與軍事地

緣價值

E-V-2維護我國國

家安全的最

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件分析

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三我國

國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

國軍

F-V-1我國國防政

策的理念

F-V-2國軍使命

任務現況

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生理解

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威脅必須採

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作概

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募)

G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我國主要武

器裝備現況

與發展

G-V-2軍民通用科

技發展與趨

1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略並

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2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國防

科技的運用成果

四防衛

動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準備與實施

H-V-2青年服勤動

員的意義與

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施讓

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國防之具體實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團的概

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了解應有作

I災害防救與

應變

I-V-1我國災害防救

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

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

識與技能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機制

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害防救

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J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1個人基本儀

態訓練

J-V-2行進停止

與轉法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個人為

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止及轉法

K 射擊預習與 K-V-1步槍簡介與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領姿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7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實作 安全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

姿勢

K-V-3瞄準訓練

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瞄準訓練

五戰爭

啟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

役與影響

L-V-1臺灣重要戰

役概述

L-V-2戰役對全民

國防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其對全

民國防的啟示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8

三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解析對應表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A

自主

行動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全-U-A1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發

展個人潛能肯

定自我價值擴

大參與國防事

務並透過自我

精進與超越追

求國家安全

1在學習國防知識時從中探索個人的興趣與專

長藉由自我覺察接納認同與自我實現達到

身心健全發展

2理解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察覺「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並進一步反思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以達成自我精進

3經由了解國防政策與兵役制度等國防事務進一

步覺察個人能為國家安全貢獻的能力與專長

體認國家安全需全民共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規劃生涯發展

方向

國防知識

1-V-4 能了解我國國

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

1了解我國國防武力建構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

平為目的」

2認識到國軍使命為「確保我中華民國之獨立自由平

等與維護世界和平」

3能舉例描述國軍的工作項目與內容體認到國軍任務

是依據軍事戰略構想戰時從事軍事任務同時為

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平時支援防災

救護任務

4軍隊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包含各種工作項目藉由理

解國軍工作任務同時探索自我預劃生涯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F國防政策與國

F-V-1 我國國防政策的

理念

F-V-2國軍使命任務

現況與兵役制度

1簡要說明我國國防政策理念引導學

生理解其意涵並說明國家面對周邊

威脅必須採取的各種軍事策略(如不

對稱作戰)

2說明國軍的使命任務及現行部隊運

作概況並介紹兵役制度(含人才招

募) 1-V-5 能概述我國兵

役制度並說

明對於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

1以近年國軍兵役制度變革為例如役期役別或徵募方

式等進而了解因應國防武器的精進與人口結構改變

等所採行的革新期招募優質人力建構現代化與專

業化的國防武力

2能認識到優質兵力是國防軍力的基礎國防軍力則是

國家安全的保障並以他國為例說明兵役制度對國

家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1 能體認全民國

防的重要性

具備參與國防

相關事務意

1以媒體報導國軍協助災害復原巡弋領海捍衛疆土

等理解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面臨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的威脅與挑戰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

發揮整體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

2能經由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進而願意主動利用時

機接觸並體驗國防事務例如營區開放暑期戰鬥營

等藉此增強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一全民國

防概論

B 全民國防的

意涵 B-V-1全民國防的意涵

說明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之

一並強調《國防法》第三條「中華

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

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

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

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

務」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

情勢與國家發

展的系統思考

能力以積極面

對影響國家安

全的各種挑戰

體認與自身之

關係並以正向

態度有效解決

與生活有關問

1能透過觀察總體情勢分析推論以尋求解決問

題的最佳策略培養系統思考能力例如透過

觀察國際總體環境與臺灣地處亞太樞紐位置的

地緣價值探究國際重大事件與兩岸情勢變化

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層面並能覺察國家當前

面臨的各種複雜多元危機與衝突尋找可能的

因應方式

2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觀察事件對

我國產生的影響例如地區衝突造成海路交通

線受阻使國際能源價格攀升連帶民生用品

價格上漲主動思考避免衝突的可能方式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E我國國家安全

情勢與機會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1從臺灣海洋利益位置的外在優勢條

件分析我國在亞太安全環境的軍事

地緣價值

2從外在環境的分析討論如何維護我國

國家安全的最佳策略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A3

規劃執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全-U-A3

具備規劃適用

在地情境之應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在週遭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

過學習各種災害防救的知識能了解所在環境

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情境進而在災害真實發

國防知識

1-V-10 能指出臺灣

常面臨的災

害類型並理

1能由所處之在地情境為基礎指出從家中社區村

里學校可能面臨的災害進而能連結及認識到鄉鎮

縣市以及國家可能面臨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害之類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I 災害防救與應

I-V-1 我國災害防救簡

I-V-2 校園災害防救簡

1簡要說明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災害防

救機制與策略

2運用校園安全工作手冊說明校園災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19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創新應變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變與防救措施

的能力以適當

態度及多元知

能因應天然與

人為之災害狀

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並藉由

習得的災防知能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

規劃執行應對措施緩解災況

2面對災害的發生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

災變同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

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

作共同參與災害防救工作

解我國災害

防救機制與

防災策略

2能認識在災害發生前中後從鄉鎮縣市到中央有

哪些災害防救機制及防救緩解的實務措施以及與

民眾生活的關係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

技能

害防救的機制與任務

3介紹各種常見災害應變的自救原則與技能

1-V-11 能說明校園

災害防救機

制及其相關

任務

1能指出所在校園可能發生的災害

2能了解校園發生災害時如何防護自身安全協助他

人以及團體行動時自己受分配或負責的工作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3 能在災防實作

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

與溝通協調態

在災防實作演練中能學習及培養沈著冷靜的態度來

應處災變展現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

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演練項目

防衛技能

3-V-1 能正確操作災

害防救作為與

程序

能練習各項災防作為與程序例如災防警報的認識與接

收避災路線與場所天然災害的預防措施火災或氣

爆的逃生原則及逃生設備使用基本救護野外求生

B

溝通

互動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人

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全-U-B1

具備理解基本

軍事知識災害

防救及軍事用

語等各種常用

符號及肢體語

言進行溝通與

互動

1為便於溝通與訊息的傳遞各專業領域多有專屬

之符號和用語這類符號和用語具簡要與專用

之特性常為普羅大眾廣泛使用軍事部門為

便於團體指揮與運作亦有其專屬之符號和用

語例如橫(縱)隊集合看齊瞄準命中率

等透過學習這些符號和用語能應用在團體

的指揮與溝通上不論在軍事訓練或災害防救

上都能表現出有效的溝通表達能力

2端莊的儀態在人際溝通的肢體語言中具有禮儀

與尊重的表現透過立正稍息等基本儀態和

團體行進練習能表現出端正的儀態與合宜的

舉止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促進良性的

人際互動

3透過射擊預習能了解步槍的基本使用配合射

擊口令安全規定與動作理解軍事用語的意

義與指揮要領未來在團體行動時例如團康

慶典指揮防災救援等能善加運用這些口令

用語以達到群體行動的指揮溝通與協調效

國防知識

1-V-6 能比較我國安

全環境與武器

裝備配置的妥

適性

1能列舉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理解在當前軍事

戰略構想的思維下我國安全環境需求

2能理解並比較我國武器裝備之特性及配置策略並依

維護我國當前安全環境需求推論如何能實現有效嚇

阻敵人入侵的軍事目的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1 我國主要武器裝

備現況與發展

說明我國國家安全需求與武器配置策

略並簡介當前主要國防武器裝備

3-V-2 能操作個人基

本儀態訓練各

項課目及練習

團體行進動

個人基本儀態各項課目的訓練學生能建立端莊的儀態

與合宜的舉止進一步從團體行進動作練習培養團隊

合作之默契

四防衛動

員與災害

防救

J 個人基本儀態

訓練

J-V-1 個人基本儀態訓

J-V-2 行進停止與轉

說明個人基本儀態訓練目的及要領以

個人為單位實施立正稍息行進停

止及轉法

3-V-3 能操作射擊預

習各項實作內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後結合射擊預習各項實作

學生能熟稔步槍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

K 射擊預習與

實作

K-V-1 步槍簡介與安全

規定

K-V-2射擊要領與姿勢

K-V-3瞄準訓練

說明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教導射擊要

領姿勢說明射擊安全規定學習各種

瞄準訓練 3-V-4 能熟練正確射

擊姿勢

在了解步槍基本結構與功能及操作射擊預習各項實作內

容後熟練正確射擊要領與姿勢學生能應用於實彈射

擊課程之操作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全-U-B2

透過對全民國

防發展現況之

理解與分析培

養蒐集資訊與

媒體識讀之素

養俾能探討國

際情勢與國防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益運用各類便捷媒體為載體能

使資訊更為快速的傳遞由於媒體傳遞資訊的來源

不一需要加以理解與判讀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透過蒐集國際情勢與國防科技發展方向能辨別媒

體傳遞資訊的立場及其正確性以具備理解國際情

勢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資訊的識讀能力

國防知識

1-V-7 能舉例說明我

國國防科技研

發成果及軍民

通用科技發展

現況並探討

未來可能發

1能列舉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研發成果例如 IDF戰機

雲豹甲車天弓天劍飛彈系統雄風飛彈系統等

並簡要說明上述國防科技裝備在軍事作戰中之用途

2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科技產品例如網際網路GPS導

航設備無線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等)等在國防事務

上之用途理解科技發展中軍民通用的特性進一步

能探討軍民通用科技未來可發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國

防現況

與發展

G 軍備與國防

科技

G-V-2 軍民通用科技發

展與趨勢

介紹軍民通用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

國防科技的運用成果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0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全-U-C1

具備實踐維護

國家安全的行

動力養成關心

國家發展的國

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

關議題的公共

討論與對話關

懷國家之永續

發展

1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公民

意識的具體表現在全民國防事務中能理解

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國家安全並參與

公共討論與對話

2透過國家安全與各國全民國防理念學習能理解

全民國防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角色並以其他國

家的實務經驗為鏡思考全民參與及建構國防

意識的重要性且能表現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

3透過臺灣重要戰役概述能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

核心即是全民的參與國家安全是全體公民的

基本責任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例如

國防安全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奠定國家永

續發展的基礎

國防知識

1-V-1 能理解全民國

防對於國家安

全之重要性

並評價各國體

現全民國防理

念之相關作

1能理解全民國防的核心理念即是全民共同參與並從

中解悉全民國防在維護國家安全議題中所具備的角

色與重要性

2能從當代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中結合各國之國情

與國家安全的特性認識各國全民國防的發展理念

例如瑞士以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比較並評論在全民國防建構上所採行之具體作

為以了解全民國防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

一全民國

防概論

A 國家安全的

重要性

A-V-1 國家安全的定義

與重要性

從國家的概念延伸說明國家安全的定

義係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之道政府

應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國家領土

主權與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的

地位保障國民的福祉以維持國家長

久生存與延續人民安定的生活維護國

家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也需要國民的

支持與配合

C 全民國防理

念的實踐經

C-V-1 各國體現全民國

防理念的作為

例舉其他國家體現全民國防理念的作

為使學生有具體的參照如瑞士以

色列採取「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方

式凝聚全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有效

嚇阻敵人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知識

1-V-13 能從臺灣重

要戰役探討其

對臺灣發展的

影響並評述

全民國防的重

要性

1探討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能理解這些重要戰役何以

成為奠定了後續臺灣發展的基礎以及戰役的勝負對

臺灣發展的影響

2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透過全民參與主動關懷國家安全相關

議題例如災害防救國土安全等以奠定國家永續

發展

五戰爭啟

示與全

民國防

L臺灣重要戰役

與影響

L-V-1 臺灣重要戰役概

L-V-2 戰役對全民國防

的啟示

說明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戰役並歸納

其對全民國防的啟示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4 能由臺灣重要

戰役體認出忘

戰必危與保家

衛國的重要性

從臺灣重要戰役的史實理解全民國防理念的核心即是

全民的參與建立止戰而不忘戰全民參與防衛的核心

概念始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全-U-C2

經由防衛動員

或災害防救實

作發展人際互

動能力能在團

隊中包容異己

與他人協調合

1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

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可依法動員全國

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源以贏得

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在遭逢

非常或緊急狀態時能積極參與社會貢獻力

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學習承擔責任保

護家園

2能透過各種實作演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

溝通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

明瞭自己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

心力

國防知識

1-V-8 能概述全民防

衛動員的意

義並指出其

準備時機與實

施方式

1能理解「動員」意義與時機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全國性

的緊急事故或重大災難等非常或緊急狀態時政府即

可依法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及無形資

源以贏得戰爭保衛家園弭平變故或救援災難

2能認識我國的動員制度是以防衛動員為基礎戰時支

持軍事作戰平時則支持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並能

了解「動員」區分「行政動員」(人力物資經濟

財力精神戰力交通衛生科技動員)及「軍事

動員」(軍隊動員軍需工業動員)兩大部分由中

央各相關部會負責規劃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配合參

與動員準備工作以因應國家重大危急狀態

四防衛動

員與災

害防救

H全民防衛動

員的意義

H-V-1全民防衛動員的

意義準備與實

H-V-2青年服勤動員的

意義與作為

1說明全民防衛動員的意義準備與實

施讓學生理解全民防衛動員為全民

國防之具體實踐

2說明青年服勤動員的意義與學校防護

團的概念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演習

了解應有作為 1-V-9 能說明青年服

勤動員和學校

防護團的意

義並理解民

安演習相關作

1能認知當國家面臨非常或緊急狀態時青年學生參與

社會貢獻力量擔任適當的工作或勤務以承擔責

任保護家園

2能了解「青年服勤動員」與「學校防護團編成」的意義

與功能並藉由熟悉任務賦予與點閱萬安演習及空

襲疏散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高樓逃生醫療救護

等演練認知相關演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可實際應

用於動員勤務的參與以支援地方急難或軍事需求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1

總綱

核心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全民國防教育科目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解析 學習內容解析

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U)

核心素養解析 學習主題 學習表現 說明 學習向度 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

對國防的正

向態度

2-V-2能在參與青年

服勤動員相關

活動時展現

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演練或實作時能體認團隊合作精神與協調溝通

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相互尊重的態度的重要性明瞭

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進而參與社會貢獻心力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全-U-C3

具備欣賞與關

心多元文化的

信念了解全球

與區域情勢變

化順應國際社

會脈動發展關

心國際局勢多

元文化與世界

和平的胸懷

1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接受且平等對待不

同文化群體尊重且欣賞其他文化發展出對

自己文化的信心是多元文化素養的體現在

觀察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時能理解其他國家

或群體的社會規範宗教與習俗等接納差異

避免衝突尊重歧異營造和平

2透過觀察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及兩岸關係

能分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運用近期或周

邊重要國際事件為例覺察其威脅的背景因素

與文化差異分析文化異同用平等與尊重的

態度看待彼此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的分歧

3運用各種跨文化經驗如出國旅遊與外國友人

溝通等能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主動關心國際

局勢變化並反思彼此價值觀的差異肯定且

欣賞彼此文化

國防知識

1-V-2 能舉例說明全

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

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

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能以近期或周邊重要國際事件舉例說出該事件屬於

何種安全議題與牽動全球局勢或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的區域或層面

2能觀察當前國際情勢變化說出我國與他國互動的場

域理解各自因背景與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尊

重彼此的歧異亦能舉例因不理解背景或文化所造成

的衝突及其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列舉出

可能的因應方式思考降低衝突的方法 二國際情

勢與國

家安全

D 全球與亞太

區域安全情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

全威脅簡介

D-V-2 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與發

D-V-3 兩岸關係的安全

情勢與發展

1說明影響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挑戰包

含傳統的安全威脅(軍事政治及外

交)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經濟氣候

生態文化恐怖主義等)

2以國際重要事件簡要介紹全球及亞太

區域相關國家安全情勢的發展

3從兩岸情勢發展說明我國國家安全的

因應與作為

1-V-3 能理解與分析

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

影響

1能舉例兩岸關係中近期發生的事件觀察事件發生後

兩岸局勢發展與交流互動變化

2認識到兩岸互動有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社

會文化等不同層面各層面互動深淺皆對國家安全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能以近期兩岸互動重要事件為

例概述事件過程推論發生原因觀察他國介入情

形並指出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層面與程度思考

營造和平的可能方式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7: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2

肆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一教材編寫原則

(一)單元目標的建立核心素養原本即結合知識技能情意的內涵所以在構思每個

單元的學習目標時即應參考課程綱要所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在單元

學習目標形成後也應再檢視是否目標中確實包含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所含的知

識技能情意

(二)核心素養的參照將單元目標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的八項核心素養相互參照確立本

單元所能直接符應的核心素養亦可參照本手冊核心素養解析內容再微調單元目

標以使二者更為相符

(三)教材內容的選擇本課綱訴求「國防知能的通識化」希望教材避免太過軍事專業的

內容而能盡量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時宜依循課綱的「學習內容」

以高中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事物事件現象導入再延伸至學生較少涉略的素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一個具有探討內涵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情境中所包

含的問題或進行體驗探索實作等學習任務以習得「學習表現」中所期望的結

(五)評量方式的安排素養既是知識技能情意的綜合評量即應採多元方式進行在

一個單元的形成性評量方面可與教學活動結合藉由問答討論與報告實作等方

式考查學習過程在總結性評量方面可依據「學習表現」設計模擬情境要求學

生運用所學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二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並評述對於

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

全之影響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

軍事地緣價值

單元名稱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學習目標(條列)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

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

全的最佳策略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8: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3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

最佳策略

單元名稱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學習目標(條列)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學習表現

學習

內容

1-V-10能指出臺

灣常面臨的災害類

型並理解我國災

害防救機制與防災

策略

1-V-11能說明校

園災害防救機制及

其相關任務

3-V-1 能正確操作

災防防救作為與程

2-V-3 能在災防實

作時表現同理關

懷團隊精神與溝

通協調態度

I-V-1我國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生活防災

學習目標

1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

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

2透過網路媒體圖表各項資訊找出生

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

3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安全社區策

略意涵

I-V-2校園災

害防救簡介

單元名稱

校園防災我最行

學習目標

1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

責及功能

2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

況能做出合宜的避難處置判斷

I-V-3災害應

變的知識與技

單元名稱

天搖地動我不怕

學習目標

1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

應對策有基本認知

2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

災動作與緊急疏散

3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29: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4

伍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融入說明

面對變化快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連結在課程發展中融入相關議題

議題融入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實踐 「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成為健全個人良好國民

與世界公民

一融入議題之選擇

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明列「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議題

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此外關於十五項議題的融入「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多項議題之內涵亦能呼應本領域

之學習重點深化與拓展本領域的學習

二議題融入之作法

議題的產生多來自於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故在設計議題融入課程應思考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學習主題和實質內涵」兩者呼應關係並透過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等方

式發展學習目標設計適切的課程內容彰顯總綱及領綱之核心素養議題融入之作法

宜結合學生的舊經驗生活情境或時事善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透過體驗省思實踐的歷

程增進學生學習品質及培養探究思辨與實踐的能力此外議題亦具有跨學科性質可

藉由跨領域統整課程突顯議題教育的特色拓展學生學習視角期使對生活現象獲致較豐富

多元與完整的認識裨益核心素養的陶養有關議題融入的具體作法可進一步參考「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

三議題融入之示例說明

關於四重大議題融入本領域之學習重點示例說明為參考本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二」發

展而來茲舉例如下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0: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5

(一)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媒體中的

性別不平等

現象提出

改善策略

1-V-4能了解我國國防政策理念

國軍使命與任務

F-V-2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兵

役制度

1 在「國軍使命任務現況與

兵役制度」相關單元中教師

(官)可適時說明女性軍士

官兵的比例以及逐年漸加

的趨勢

2 可透過資料收集實際訪談

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了解女

性軍士官兵的工作內容與貢

獻例如歷史上的周冰將

軍現職的優秀女性官兵校

園內的女教官等了解軍事

國防不應區分性別背景及

族群

3 透過案例的收集與討論讓

學生收集軍事相關新聞中與

性別有關的媒體內容例如

男女特質差異(體力社會期

待等)討論是否為性別迷

思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

歧視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

尊重與認同性別特質的多樣

表現這此表現都能提供執

行軍事任務的不同助益最

後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且提

出對於我國兵役制度與實務

在性別平等上的可行改善策

略例如男女徵募兵訓練

內容與器材設施(衛浴廁

所)等

語言文

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U6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

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

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

態度

1 在「災害防救與應用」相關單

元中教師(官)於實作時不

應以性別作為任務分工的唯

一條件可以採用討論的方

式了解不同災防實作時的任

務類型以及需要的能力或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6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態度在實作過程中讓學生

了解性別平等並非單純將男

女生任務的互換而是要發

揮每個人不同的特質不受

限於性別的不同

科技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性 U7 批判科技

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

形態並尋

求 改 善 策

性U8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

限制

1-V-7 能舉例說明我國國防科技

研發成果及軍民通用科技

發展現況並探討未來可能

發展

1 可配合性 U3 之說明 2收

集資料的內容應包括不同軍

事任務的科技與技術層面

如女性飛官直接戰鬥任務

飛彈營裝甲營砲兵營等

讓學生討論性別不同也能有

相同表現的事實與意義了

解自己的潛能不受性別的限

2 資料收集的內容不限於國軍

相關新聞或資料可納入國

際間軍事任務參與的比較

如挪威以色列女性從軍女

性參與戰鬥單位等最後女

性參與軍隊已是主要趨勢且

不可避免可鼓勵學生針對

資料收集的性平議題進行批

判思考多面向思考培養系

統思考的能力例如強弱危

機分析(SWOT Analysis)

或通俗的 5WIH(What

WhoWhenWhereWhy

How)增進對女性從軍的正

向思考與態度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7

(二)人權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人權的基

本概念

人 U1 理解普世

人權意涵

的時代性

及聯合國

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

障的意義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

域安全情勢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 在「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

勢」相關單元中教師(官)

介紹國際重要事件時可搭配

《兩公約》第一條「所有民族

均享有自決權」因此面對國

際重要事件與影響我國國家

領域與安全時應採取主動

的因應與作為建立學生捍

衛國家安全的態度與分析討

論能力

2 延續第 1 點可行的討論面

向包括國家領土國家主權

及國家利益更重要的部份

是在國家安全前提下與其他

國家的互動關係由尋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到群體利益

的平衡以系統的觀點進行

思考內容可配合海洋教育

議題融入之南海爭議

人權與責

人 U2 探討國際

人權議題

並負起全

球公民的

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相單

元中除介紹經濟氣候生

態文化恐怖主義等各類威

脅的類型與災害防救外教

師(官)應以全球公民的角度

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

響與調適短期來說對於可

預見的複合式災害能了解自

己所能肩負的責任與任務

長期來說應由學生自身作

起合理地開發與善用各類

資源以達成個人與自然的

永續發展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8

(三)環境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氣候變遷 環 U6 探究國際

與國內對

氣候變遷

的應對措

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

遷的國際

公約的精

D-V-1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1 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簡

介章節中透過閱讀資料及

觀賞影片以案例方式說明

我國近年來重大天然災害

環境保護運動近海沿岸土

地荒漠化及地層下陷等相關

事件並引導同學思考全球

氣候變遷造成氣候暖化溫

室效應糧食與水資源缺乏

等現象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2 依據近年「國防報告書」的內

容說明國軍針對「非傳統安

全威脅」相應「國防轉型」的

策略方向及應對措施

災害防救 環 U10 執行災害

防救的演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1 藉由媒體導入方式複習臺

灣易發生各類型災害特質

成因並使同學對中央政府

三級防救災體系組織架構有

初步的認識

2 課程設計災防模擬情境狀況

減災動作及緊急避難疏散實

作強化學生自我防衛的技

能另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校

園內易發生各類災害狀況進

行討論引導學生針對模擬

災害狀況進行紙上模擬推

演並透過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將課程內容與現實

環境予以結合活用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29

(四)海洋教育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說明

海洋社會 海 U7 認識臺灣

海洋權益

與戰略地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

價值

透過「南海仲裁案」議題之探

討引發學生思考此案件對

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以及國際

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1在示例中引入「南海仲裁案」

為議題探討教師輔導學生資

料收集分組討論使學生展

現團隊合作與積極參與的精

2 透過本示例能讓學生從國際

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

了解我國在此區域的海洋戰略

地位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

國家安全的情操

3示例中三個子題討論環繞在

南海太平島我國的主權及海

洋利益學生能了解「南海仲裁

案」內容為何與我國的關係為

何最終能反思面對該仲裁案

可能損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

時激發學生能正向思考並提出

應對方案使學生對國際情勢發

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能力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0

陸教學單元案例

一教學單元案例一「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國際情勢的走向與當前國家處境並涵養主動關懷社會與國家

安全的情操本單元內容設計環扣學生是否對國際情勢發展的變化具備思考其如何影響

自身生活環境之判斷力藉由探討近期生活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議題(南海仲裁案)引

導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1)學生能分辨「島嶼」和「岩礁」的不同(國民中學地理科)

(2)學生已熟悉何謂「領海」「領空」「領土」以及「經濟海域」

(3)學生不喜歡教師單向講授課程或者充滿過多專業術語的課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議題融入為海洋教育探討南海仲裁案對我國海洋利益的影響透過此議題之探討

使學生能習得此案件對臺灣海洋利益的損害(教師總結經濟海域的退縮直接衝擊漁利)

進而能思考國際情勢變化與自身之關係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吳正綱

實施年級 高中十十一十二年級 總節數 共__5___節_250_分鐘

單元名稱 國境之南-從南海仲裁案談亞太情勢發展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V-2 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

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

題並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

全的影響

1-V-3 能理解與分析兩岸情勢對我

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核心

素養

全-U-A2

具備分析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的系統

思考能力以積極面對影響國家安全

的各種挑戰體認與自身之關係並

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生活有關問

學習內容

E-V-1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

E-V-2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策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導入近期我國周遭所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南海仲裁案」為課堂討論議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中國大

陸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與否的仲裁案此案看似與我國無關實際卻侵害我國主權與海洋利益甚鉅學生

透過此議題研討能涵養主動關心周遭事務的情操並透過分組討論資訊分析等方式習得檢視並分析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1

資訊的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願意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為國家社會付出

一己之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E-V-1 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了解目前國際及亞太情勢重大發展反思外在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衝擊與國家利益的影響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學習內容 E-V-1)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認知兩岸局勢發展現況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對國家安全的挑戰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3學習內容 E-V-2)

第三單元 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分析我國的軍事戰略地位與海洋地緣價值體認唯有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強化自身關鍵角色地位才能發揮

最大價值謀取國家最高利益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21-V-3學習內容 E-V-1E-V-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單元 國際及亞太情勢發展

第 1 節課 國際情勢發展(案略)

第 2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案略)

第 3 節課 亞太情勢發展-教學活動---以南海仲裁案為例

1引起動機---教師就對此議題向學生做背景說明

本單元選擇南海仲裁案做為案例討論教師一開始須向學生就此議

題作背景介紹包含為何選擇南海仲裁案作活動主題仲裁案中雖未直接

提及但卻與我國領土主權相關之太平島是否為岩礁之定義以及仲裁案

中仲裁了甚麼結果等等資訊教師可藉由口頭說明或播放相關短片來完

成以下為範例內容並依(1)(2)hellip順序操作

(1)太平島在哪裡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

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

50分鐘

50分鐘

50分鐘

15分鐘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共計使用

15分鐘教師可運

用仲裁案相關參考

影片輔助教學建

議教師可自行以

「南海仲裁」「菲

律賓南海」「菲律

賓仲裁」等等關鍵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7: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2

島等地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計包括 108個島嶼

沙洲礁灘及暗礁等而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

嶼可說是我國人口居住之南境

(2)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1-「財經懶人包南海仲裁」

教師簡介完太平島立即以短片帶入本課堂討論主題「南海仲裁案」

引發學習興趣

剪輯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iXidwMXao

共計 3分 1秒

(3)南海仲裁案概述影片播畢教師再口述仲裁案內容作為影片小

結其中第①②項為本次議題討論重點

2016 年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請仲裁南海爭議同年 7月法庭

判決重點為

①中國大陸所謂「歷史權利」的「九段線」主張無效

②南沙群島的爭議地物如太平島等皆為岩礁故無專屬經濟海域

③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的填海行動危害生態系統

④中國大陸在黃岩島海域行動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4)仲裁案相關參考影片 2-「南海仲裁出爐 否定中國九段線權利 2

分鐘看懂南海仲裁」

教師再次播放新聞剪輯影片簡單介紹菲律賓申請國際法庭仲裁南

海爭議之原委加深學生對討論議題之印象之後教師需澄清影片中所提

之關鍵字詞例如「九段線」「200 海浬經濟海域」等

剪輯影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14woOqresucampfeature=youtube

共計 2分 27秒

字詞蒐尋選擇內

容簡要介紹清楚

的影片使用

影片內容概述

從 2012 年菲律賓

與中國大陸在黃岩

島對峙開始概述

菲律賓為何向國際

海牙法庭提出仲裁

申請申請仲裁的

內容為何又與我

國太平島何關最

終對我國影響又是

甚麼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製作於海牙

法庭公布裁決之

前以 2 分鐘簡介

此仲裁案與那些國

家相關菲律賓為

何要提出此區域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8: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3

(5)南海仲裁案大事紀與反思

為幫助同學更清楚此議題的歷史原委教師可依據新聞資料自行將

事件以時間發生順序統整歸納為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以下範例為 PPT

簡報)幫助學生了解議題發生之時間順序有助後續其他子題討論之

後教師帶著學生在大事紀中劃出提問的二個部分讓學生從(1)至(5)

背景知識學習至此試著先回答二個提問

「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中國大陸為甚麼拒絕參與仲裁我國又該如何因應」

PPT 簡報(教師自行製作)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內的島嶼礁定義

中國大陸會怎麼

做 後續影響為

何hellip等等

設計說明

透過教師的口頭說

明播放影片以及

整理的大事紀學

生應對此討論議題

有一定程度了解

為驗證成果講解

大事紀後教師再

次帶著學生畫出重

點並提出二個問

題從學生的回答

可了解其學習樣

態並連貫之後的

子題討論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39: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4

(6)背景知識學習單---(每位同學均須完成)

議題背景介紹至此將進一步介紹此議題爭奪的資源為石油以及牽

涉的國家有那些教師為建立同學對議題發生的地理位置之基本認識及

了解此區域國家爭奪甚麼可播放相關影片加深學生印象

剪輯影片「文茜的世界周報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是能源爭奪戰」

httpsyoutubeCF3-iFTa5_s

播放至 3 分 27秒處共計 3分 27 秒

之後教師發下背景知識學習單帶領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南海爭議的

相關國家並勾選爭奪的資源為何

學習單(教師提供)

影片內容概述

本影片從南海仲裁

案切入內容重點

在於南海區域各國

爭奪石油資源的探

設計說明

此學習單目的讓學

生自行勾畫出答

案確認對南海仲

裁案的相關國家有

那些地理位置為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0: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5

參考答案

2發展活動分組討論與全班分享

教師將全班學生略分為 4組藉由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共同完成以下

3個討論子題最後推派組別代表與全班分享內容每組 3 題都要報告

討論子題 1「南海是誰的」

就南海仲裁案中提到中國大陸之「九段線」主張教師對每組發下「何

謂『九段線』它是這麼來的自由時報 2016712」新聞剪輯資料首先

35分鐘

何爭奪的又是甚

麼至此有關南海

仲裁案的歷史原

委地理位置爭議

點以及與我國之關

聯等背景知識均已

大致表述

設計說明

1以下發展活動共

計 35分鐘教師

不再以單向解說

方式授課反由學

生自行透過各種

資訊管道以及教

師所提供之參考

資料逐步完成討

論子題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6

帶學生如何從新聞資料分析找解答之後學生學生藉由討論各組都要完

成一張子題單以下為建議教師施作步驟

步驟一發下新聞資料請學生劃出新聞資料標題確認與討論內容相關

步驟二請學生找出資料時間及出處判斷是否為有效資料(日期是否過

於久遠出處是否為公眾媒體)

步驟三劃出重點找出能回答子題討論的內容即為此篇重點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畫重點後

2學生首次接觸文

字類新聞資料教

師藉此帶領學生

如何研讀資料如

何判斷資料是否

正確最終如何從

資料中找答案

3子題討論共3題

逐步加深討論內

含子題 1 先從

「九段線」來討論

相關國家對南海

所有權的主張子

題 2 將南海仲裁

案拉近與我國的

關係亦即太平島

的討論子題 3學

生必須能從這次

議題討論展現解

決問題的積極態

度與方法

4各組經由教師播

放之影片及研讀

剪輯資料討論出

最佳答案並上台

分享不但加深對

此議題的了解並

反思國際情勢的

改變如何影響自

身的權益

時間分配(共計 35

分鐘)

前 15 分鐘完成子

題討論後 20分鐘

各組推派代表分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7

子題單 1

參考答案 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你覺得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教師對每組發下「太平島甚麼都有聯合報 20161112」新聞剪輯資

料對照南海仲裁案中所提該區域地物皆為岩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

生活經驗審視我國南沙群島之最大島嶼太平島的現況並對照《聯合

國海洋法公約》對島嶼的定義判斷太平島是島嶼或是岩礁學生討論

後直接勾選子題單上答案即可各組都要完成一張子題單

新聞剪輯資料(教師提供)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學生是

否主動發言認真

筆記

2發送背景知識學

習單 1 份討論後

須收回評分

3教師觀察學生分

享的討論及分享內

容是否符合課程重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8

(出處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2101491)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39

子題單 2

參考答案 下圖勾選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2(續)「若太平島被定義是礁岩則從政治經濟軍事的

角度將對我國有何影響」

延續子題 2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此議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0

子題單 2(續)

參考答案圓弧細字體為參考答案

討論子題 3「其實我們爭(徵)的就是你」

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南海爭議與仲裁案與我何干我又能做些甚麼學生

討論後能主動發想各種答案此子題沒有正確解答只要是傳達積極

正向的解決問題態度都屬最佳解答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1

子題單 3

參考答案 圓弧字體為參考答案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7: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2

3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南海議題所衍生之南海仲裁案與臺灣息息相關臺灣或有

可能無法據此劃定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為我經濟海域確認同學了解此

議題對臺灣的海洋經濟利益的損害與思考對我國家主權的影響教師並

須確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並展現解決問題的信心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快速銜

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PPT簡報概述南海仲裁案始末

2延伸學習剪輯影片 httpsyoutube4mJzjNK0amM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南海九段線與 11段線的糾葛」4分 55秒

3南海周遭各國爭奪的利益是什麼

4仲裁案中提到中共之「九段線」主張其歷史原委為何

5南海仲裁案中提及島嶼岩礁爭議參考國際法規及太平島現況說明

太平島究竟是「島嶼」還是「岩礁」

6太平島若判定為岩礁對我海洋利益與國家主權有何影響

7若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甚麼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

第二單元 兩岸局勢發展現況

第 4 節課 (案略)

第三單元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第 5 節課 (案略)

50分鐘

50分鐘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法令

國防法國防部 2000 年 1月公布

全民國防教育法國防部 2005 年 2月公布

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15 年 10月公布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部 2009 年 3月公布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123 資訊有限公司出版1994 年 5 月初版)

書籍

王高成(2008)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教育部 97年度普通高級中學國防通識課程進階研習手冊國防

通識學科中心

國防部編(2011)全民國防教育(授課參考教材)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8: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3

網站

中華民國行政院 httpwwwey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全民國防教育網 httpgpwdmndgovtw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官網 httptmecntouedutw

附錄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49: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4

二教學單元案例二「災害防救與應變」

(一)案例說明

1總體學習目標

建立正確的防災應變知識養成具有創新主動與關懷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

災技能

2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具備中小學防救災知識

(2)具備防救災實踐學習動機並勇於認識討論災害時事

3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除將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U10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實質融入

外另亦整合高中與高職教育現行的公民與社會地理學科教材與災害相關者進行融合與

整合(推廣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概念-公民與社會災害潛勢分析與查詢-地理)

(二)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全民國防教育 設計者 應維新

實施年級 高中(職)一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 150 分鐘

單元名稱 災害防救與應變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1-V-10能指出臺灣常面臨的災害類型並

理解我國災害防救機制與防災策

1-V-11能說明校園災害防救機制及其相關

任務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

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3-V-1 能正確操作災防防救作為與程序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全-U-A3具備規劃適用在地情境之

應變與防救措施的能力

以適當態度及多元知能因

應天然與人為之災害狀

學習

內容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I-V-3災害應變的知識與技能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透過學習各種潛勢災害查詢方式能了解所在環境可能發生何

種災害的情境並結合災害模擬課程的演練進而在災害真實發生之時能採取適當的態度主動因應

藉由了解政府防災三級組織運作機制與防災社區的推廣策略因地因時制宜創新思考及規劃執行應對

措施達到減災減損的效果

2透過班級分組演練分工的練習使同學未來面對災害發生時能以沈著冷靜的態度來應處災變同

時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同理關懷主動救援團隊合作的精神並且能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參與災害防

救工作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0: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5

議題

融入

實質內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I-V-1我國災害防救簡介

I-V-2校園災害防救簡介

與其他領域科

目的連結 公民與社會地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機白板

學習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防災

能了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並透過網路媒體圖表等各項

資訊找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因子理解政府推動社區防災到防災安全社區策略意義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0學習內容 I-V-1)

第二單元天搖地動我不怕

對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處置要領及因應對策有基本認知並能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操作合宜的減災動作與

緊急疏散透過演練互助過程培養同理關懷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態度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2-V-33-V-1學習內容 I-V-3)

第三單元校園防災我最行

了解校園防災組織編組架構任務職責及功能並對各類型校園災害(天然人為)狀況能做出合宜的避

難處置判斷

(雙項細目學習表現 1-V-113-V-1學習內容 I-V-2I-V-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高雄氣爆台南地震莫蘭蒂颱風新聞剪輯』

『防災認知首部曲』二部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及動畫引

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 發展活動

【單元一生活防災】

1 講述說明我國歷年常見各式天然人為災害類型特質及易

發地點

15 分

設計說明

主動探究-透過使同學了

解各類型天然及人為災害

特質及中央地方三級災害

防救體系組織職責以外希

望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媒

體圖表等各項資訊管道找

出生活環境中潛藏的災害

因子並了解政府推動社區

防災策略的意義建立個人

防災意識

評量方法一課堂回答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1: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6

2 說明政府中央至地方三級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說明各級

組織的權責與管轄範圍

3 簡介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

網站 satisncdrnatgovtwDmap

10 分

10 分

內容範圍

1我國歷年常見災害類型

分布與成因

2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災

害防救機制與機構

3優良防災(安全)社區的

特色

評量方式以學生回答內容

給予加分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2: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46swcbgovtwindexhtml 示範操作查詢方法

4 說明政府防災(安全)社區的規劃理念及作法並搭配優良

社區案例說明(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南投縣信義鄉羅娜

部落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等)

15 分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尼泊爾 2016地震新聞剪輯』『車禍實況剪輯』

影片使學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二天搖地動我不怕】

1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實施方式如下

20 分

設計說明

統整結合運用-透過模擬

演練加強學生防災經驗與

熟嫻動作配合議題討論使

學生主動發掘各類型災害

之成因並視災害類別易

發地點徵兆及影響程度等

因素討論因應策略與防護

措施並於課程結束前針對

課後作業實施講評解說將

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予以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3: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8

【模擬演練地震緊急疏散-天搖地動我不怕】

A 先統一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

考程序

B 依設定情境統一下達指令誘導同學於教室現地空間實施

模擬演練並依緊急疏散路線實施疏散至計畫預定集合位

C 演練完畢後針對過程及缺失予以講評補充

2依據小組數量分配以下各項議題給予各小組討論依序上台

分享報告

A火災災害分類滅火方法危害作用及避災方式

B坡地災害類型徵兆及實例分享

C交通意外成因事後處置要項

D化學災害成因處置要領及預防對策

E工業災害成因(可依各職業類科縮小範圍)安全規定及實

例分享

F傳染病類別途徑及預防因應之道

3課後作業要求同學於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並依下列原則撰擬

A 和家人共同討論畫出家裡的平面圖

B 找到一個以上的出口並用紅筆實施標註

C 共同決定逃離火場或屋外集合地點

D 在進門的地方張貼計畫圖

E 熟悉逃生的方法和家人每六個月做逃生演練

25 分

5 分

結合活用另透過課後作業

的設計將防災意念延伸至

居家安全維護

評量方法一模擬狀況演練

1內容範圍各種程度地震

緊急應變程序演練

2評量方式針對演練動作

確實者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二各組報告評量

1內容範圍表列各項類型

災害成因處置方式及自

我防護要領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報告

優異及提問特殊表現同

學予以加分

評量方法三資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家庭防災計畫

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同學於課

後針對居家環境實施災

害評估勘查與家人討論

後完成家庭防災計畫於

本單元授課完畢後一週

內完成繳交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4: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49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尼泊爾 2016 地震新聞剪輯』影片針對地震狀況

與周遭環境設施(木造磚造雪地)予以揭示代入主題

2說明遭遇「輕中重度」地震狀況時緊急應變參考程序

3以 PPT簡報條列式說明各類型災害(火災土石流交通意外

工業災害化學災害傳染病等)成因處置方式及自我防護

程序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要求課後完成「家庭逃生計畫」作業繳交

一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程活動前將學生進行分組俾利教學活動進行全班分為

6-7個人一組共分為 6組

(二)引起動機

建議可播放『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使學

生透過時事新聞引起共鳴聚焦課程核心重點

二發展活動

【單元三校園防災我最行】

1 說明校園常見各種災害類型並以目前本校災害防救編組為示

例說明各小組功能及任務

2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叫我第一名校園探索家』」實施方式如

將校園內各大樓區域依組數分配並要求各小組針對各責任區

域實施現地勘查觀察紀錄項目計有

A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B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C 緊急疏散路線圖

D 消防設施種類數量位置

E 監視器緊急求助鈴設置數量及位置

F 緊急疏散路線圖

5分

15分

設計說明

體驗分析規劃-透過學生

自行校園現地探勘方式結

合課本知識及過往先備防

災知識經驗以管理者的角

度及團隊小組模式針對防

災規劃實施討論建議提升

自我知識應用創新能力

評量方法一主題報告與資

料彙整評量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要求各小組採

分工合作方式於課餘時

間針對所分配責任區域

實施勘查於本單元第 2

節課時間發表報告(需

含消防設施種類數量

位置監視器緊急求助

鈴設置數量及位置緊急

疏散路線圖)各小組需

針對責任區內潛勢災害

實施評估並提出補強建

議於報告時一併繳交評

量紀錄

評量方法二秩序評分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5: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50

(探勘時間 15分鐘)

3 各組於探勘完畢後以學校為設計標的依據前一節課防災社

區的概念針對學校各區域災害風險實施 2-3 分鐘簡要分享

報告教師可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小結說明校園安全地圖及死

角偏僻角落區域進行說明(20分鐘)

4 運用 PPT 簡報針對學校洽公訪客管制識別作法不明人士通

報方式自我防衛策略晨間夜間及假日在校自習等注意事

項實施說明(5分鐘)

5 教師複習前次課後作業「家庭逃生計畫」撰寫內容著重點於

同學普遍缺失及表揚優異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成效另可針對

居家防災先期準備工作項目內容予以補充介紹

替代問題(若評估不需要帶領此活動可用「替代問題」引導

快速銜接進入下一個課程目標)

1透過觀賞『校園遛鳥男校園割喉案新聞合輯』影片了解校園

人為災害事件應變的重要性針對學校安全地圖內容實施重點

說明

2教導學生知悉校園中遭遇不明人士的通報機制與自我防衛概念

等重點注意事項

3以 PPT 簡報條列式說明在校園中易發生的各種天然及人為災

害並就校內各項既有防災應變設施(緩降機滅火栓滅火

器方向指示牌緊急示警鈴簡易擔架等)實施說明

4設置狀況誘導題以引導問答的方式協助同學思考遭遇各項

緊急狀況的應變作為

5針對「家庭逃生計畫」作業撰寫狀況予以講評及補充

20分

5分

5分

1內容範圍校園防災地圖

會勘與撰擬

2評量方式針對各組秩序

及集合時間未遵守秩序

及表現較差者予以扣分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一輔助教材電腦投影幕簡報筆學習單

二網路資源

1防災教育數位平台(MOE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12010811553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

Page 56: 更新第二版163.25.253.7/images/ckfinder/files/20170421180716.pdf · 念,爰透過「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5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nfagovtw

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httpwwwncdrnatgovtwchinesedefaultasp

4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httpwwwndppcnatgovtw

5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httpcsrcedutw

三參考書籍

1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全民防衛動員演練 (2006)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2防災社區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3災防防救基本計畫臺北行政院

4教育部建構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5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6教育部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7高中(職)防災教育 (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8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9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四光碟

1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2011)臺北教育部

2高中防災教育(2010)臺北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推動辦公室

附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