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I 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总表 通识教育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 开课学院 页码 XX10064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必修 考试 0.5 周建丽 信息学院 SZ10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必修 考试 0.3 傅红 思政教研部 WY0003X 大学英语(I-II8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TY2100X 体育(I-IV4 必修 考查 SZ1100X 形势与政策 1.5 必修 考查 0.4 孙渝莉 思政教研部 SZ0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必修 考试 0.4 王戎 思政教研部 WZ11001 军训与军事理论 3 必修 考查 SZ21013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3 必修 考查 邱家洪 思政教研部 SZ000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必修 考试 0.5 戴小江 思政教研部 SZ0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必修 考试 0.3 廖清胜 思政教研部 JY01004 就业指导 1 必修 考查 0.3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RW01247 经济应用文写作 2 必修 考查 0.3 唐娟 人文学院 1 XX10020 VF 语言程序设计 3 选修 考试 0.4 贺清碧 信息学院 RW01084 大学语文 2 选修 考查 0.4 蒋霞 人文学院 6 WY0002X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I-II4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WY0003X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I-II4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CJ01030 公共关系学 B 2 选修 考查 0.3 蒋晓川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

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总表jgxy.cqjtu.edu.cn/__local/A/00/DB/6C70A128C6928EF05748667381A_C6AFB945... · 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I

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总表

通识教育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开课学院 页码

XX10064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必修 考试 0.5 周建丽 信息学院

SZ10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必修 考试 0.3 傅红 思政教研部

WY0003X大学英语(I-II) 8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TY2100X体育(I-IV) 4 必修 考查

SZ1100X 形势与政策 1.5 必修 考查 0.4 孙渝莉 思政教研部

SZ0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必修 考试 0.4 王戎 思政教研部

WZ11001军训与军事理论 3 必修 考查

SZ21013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3 必修 考查 邱家洪 思政教研部

SZ000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必修 考试 0.5 戴小江 思政教研部

SZ0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必修 考试 0.3 廖清胜 思政教研部

JY01004 就业指导 1 必修 考查 0.3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RW01247经济应用文写作 2 必修 考查 0.3 唐娟 人文学院 1

XX10020 VF语言程序设计 3 选修 考试 0.4 贺清碧 信息学院

RW01084大学语文 2 选修 考查 0.4 蒋霞 人文学院 6

WY0002X大学英语提高课程(I-II) 4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WY0003X大学英语拓展课程(I-II) 4 必修 考试 0.3 李勇 外国语学院

CJ01030 公共关系学 B 2 选修 考查 0.3 蒋晓川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

II

JY11001 创业基础 2 选修 考查 0.5 朱辉荣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开课学院 页码

CJ00103 政治经济学★ 3 必修 考试 30% 蒋晓川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GL00104 管理学 A★ 3 必修 考试 40% 韩煜东 经济与管理学院 24

CJ01150 经济学专业导论 0.5 必修 考查 0% 李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 30

LI0016X 高等数学 C(Ⅰ-II) 10 必修 考试 30% 刘亚威 数统学院

CJ10022 会计学 B★ 3 必修 考试 30% 吴新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33

CJ00092 微观经济学 A★ 4 必修 考试 30% 韩正清 经济与管理学院 39

CJ00080 宏观经济学 A★ 3 必修 考试 30% 韩正清 经济与管理学院 46

LI001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C 3 必修 考试 30% 邹昌文 数统学院

LI00129 线性代数 3 必修 考试 30% 谭远顺 数统学院

CJ00183 金融学 A★ 3 必修 考试 30% 胡智慧 经济与管理学院 52

CJ00148 经济史 4 必修 考试 40% 任晓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57

CJ10159 统计学★ 3 必修 考试 40% 陈 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61

CJ00177 财政学★ 3 必修 考试 40% 任晓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67

CJ10166 计量经济学★ 3 必修 考试 40% 任晓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75

CJ01010 交通运输概论 2 选修 考查 30% 林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79

CJ01014 产业经济学 2 选修 考查 40% 姜庆 经济与管理学院 83

CJ01097 技术经济学 2 选修 考查 30% 李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 90

CJ01098 投资学原理 2 选修 考查 30% 纪光兵 经济与管理学院 96

CJ01114 政策学 2 选修 考查 30% 王春杨 经济与管理学院 99

CJ01147 组织行为学 B 2 选修 考查 40% 张霞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5

CJ11153 经济法 C 3 选修 考查 30% 向扬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8

CJ01176 财务管理 D 2 选修 考查 50% 张健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7

CJ01028 保险学 2 选修 考查 30% 胡智慧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

III

CJ0103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 选修 考查 30% 林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5

CJ11043 商务谈判 B 2 选修 考查 50% 马艳丽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1

CJ11064 国际经济法 2 选修 考查 30% 宋平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7

CJ0107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3 选修 考查 30% 沈 港 经济与管理学院 141

CJ01076 国际金融 B(双语) 2 选修 考查 30% 谢继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149

CJ01137 知识经济及创新体系 3 选修 考查 30% 纪光兵 经济与管理学院 155

CJ01034 区域经济学 2 选修 考查 40% 王春杨 经济与管理学院 158

CJ01077 城市经济学 2 选修 考查 40% 王春杨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2

CJ01130 知识产权概论(双语) 2 选修 考查 40% 田晓玲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6

CJ01187 项目管理 2 选修 考查 40% 纪光兵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0

专业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开课学院 页码

CJ00012 交通运输经济学★ 3 必修 考试 30% 石超峰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3

CJ00179 资本经营★ 3 必修 考试 30% 纪光兵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6

CJ01157 经贸英语(Ⅰ) 2 选修 考查 40% 何金财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9

CJ11037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3 选修 考查 50% 姜庆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4

CJ01083 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经济 3 选修 考查 40% 王春杨 经济与管理学院 192

CJ01100 投资项目评估 3 选修 考查 30% 纪光兵 经济与管理学院 197

CJ01158 经贸英语(Ⅱ) 2 选修 考查 40% 何金财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

CJ11167 证券投资分析 A 3 选修 考查 40% 谢水清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5

CJ11181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 3 选修 考查 30% 王方 经济与管理学院 210

CJ01006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2 选修 考查 30% 石超峰 经济与管理学院 214

CJ01007 交通工程造价原理 2 选修 考查 30% 李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 218

CJ01008 交通政策与管制 2 选修 考查 40% 石超峰 经济与管理学院 223

CJ01013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原理 2 选修 考查 30% 王方 经济与管理学院 226

CJ01099 投资银行学 2 选修 考查 30% 姜庆 经济与管理学院 229

CJ01107 期货投资分析 2 选修 考查 30% 王春杨 经济与管理学院 235

IV

CJ1111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 选修 考查 30% 梁 喜 经济与管理学院 238

CJ01182运输枢纽与物流中心规划设

计2 选修 考查 40% 李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 244

CJ01189 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 2 选修 考查 40% 李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 250

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开课学期 页码

CJ31006 学年论文 2 必修 考查 30% 李豪 第 5学期 257

CJ31014 社会调查 2 必修 考查 30% 李豪 第 6学期 262

CJ31003 企业经营策划 3 必修 考查 30% 李豪 第 7学期 267

CJ31009 毕业实习 5 必修 考查 20% 李豪 第 8学期 272

实验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修读

性质

考核

方式

平时成

绩比例

课程

负责人开课学院 页码

CJ10022 会计学 B 0.5 必修 考试 20% 吴新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276

CJ10159 统计学 0.5 必修 考试 40% 陈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279

CJ10166 计量经济学 0.5 必修 考试 20% 任晓红 经济与管理学院 282

CJ11153 经济法 C 0.5 选修 考查 30% 向扬 经济与管理学院 285

CJ11043 商务谈判 B 0.5 选修 考查 60% 马艳丽 经济与管理学院 288

CJ11064 国际经济法 0.5 选修 考查 10% 宋平 经济与管理学院 291

CJ11037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0.5 选修 考查 40% 姜庆 经济与管理学院 294

CJ11167 证券投资分析 A 0.5 选修 考查 40% 谢水清 经济与管理学院 297

CJ11181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 0.5 选修 考查 50% 王方 经济与管理学院 300

CJ1111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5 选修 考查 40% 梁喜 经济与管理学院 302

1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应用文写作

英文名称 The economic practical writing

课程代码 RW0124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人文学院

适应专业 市场营销、会计、经济学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9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 邵龙青主编.《财经应用写作》[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资料

[1].江少川著.《实用写作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徐万于著.《经济应用文写作教程》[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网络学习资源 [1].国家精品课程: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course_plains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唐 娟 副教授 学士

审核负责人 漆 亿 副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张玉蓉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唐娟 漆亿 沈林

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学习、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实现下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

(2)使学生获得应用文的实际写作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理论应用于毕业论文和日常应用写作的创新

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经济应用文概述

(1)知识点 应用文的涵义;

应用文的特征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经济应用文特点

(2)教学重点应用文主题、材料、结构

(3)教学难点应用文的语言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

(1)了解应用文的特征和种类;理解应用文

的概念;

(2)理解应用文主题、材料、结构的含义;

(3)掌握应用文区别于语文的特点,掌握应

用文的语言语言使

用和表达方式

4学时

2

行政公文

(1)知识点 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分类

公文的格式

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报的写作要求

请示的写作要求

批复的写作要求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函的写作要求要求

(2)教学重点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的结构,

正文的写法和要求

(3)教学难点请示、批复、函的结构,

(1)了解行政公文的概念,理解公文的特

点,掌握公文的格

式。理解行政公文

的分类、行文规则,

各文种的适用范

围。

(2)掌握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批复、

函的结构,正文的写

法和要求;掌握文种

的区别。

6学时

3

事务文书

(1)知识点 计划的写作要求

总结的写作要求

(1)了解事务文书的概念、特点及其写作要

求。

(2)掌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的概

4学时

3

简报的写作要求

(2)教学重点 计划的概念、特点和写法

总结的概念、特点和写法

(3)教学难点计划和总结的写法

念、特点、写法。

4

专用书信的写作

(1)知识点 条据、启事的写作

自荐书的写作

(2)教学重点条据、启事、求职信的概念、特点、写法

(3)教学难点求职信的概念、特点、写法

(1)了解日用文书的概念、特点及其写作要

求。

(2)掌握条据、启事、求职信的概念、特

点、写法。

4学时

5

经营活动文书

(1)知识点 商业广告的写作

经济合同的写作

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

营销策划文书的写作

经济预测报告的写作

招标投标书的写作

分析报告的写作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

审计报告的写作

(2)教学重点 经济文书的概念

经济文书的特点

经济文书的写作

(3)教学难点 商业广告的写作

经济合同的写作

招投标住的写作

(1)了解经济文书的概念,理解经济文书

的特点,掌握经济

文书的写作要求。

(2)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和特点,理解

市场调查的方法和

定性、定量分析的概

念,掌握市场调查报

告的写作要求。

(3)了解经济预测报告的涵义、作用和种

类,经济预测的方

法,理解经济预测报

告的写作要求;掌握

经济预测报告的结

构和内容。

(4)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涵义、作用,理

解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写作要求,掌握可

行性研究报告的结

构和内容。

(5)了解招标投标文书的种类、作用,掌握

招标投标文书的涵

义和写作。

(6)了解经济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理

解经济合同的结构。

10学时

4

经济合同的结构和

写作要求。

(7)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种类和特点,掌

握审计报告的涵义

及写作。

(8)了解商品与商品说明书的概念、广告的

概念与作用,理解商

品说明书和广告的

写作要求,掌握商品

说明书和广告的写

法。

6

财经论文

(1)知识点 财经论文的概念

理解财经论文的作用和特点。

财经的选题与选材,

财经论文的论证方法。

(2)教学重点财经论文的论证方法

(3)教学难点财经论文的作用和特点

(1)了解财经论文的概念,理解财经论文的

作用和特点。

(2)掌握财经论文的选题与选材,掌握财经

论文的论证方法。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师课堂讲授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等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

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注重交流与分享,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

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

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组合和运用

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现代教育媒介使

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同时注重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板书设计注重突出关键知

识点及教学重、难点。

5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 考勤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30%) 10% 20%

结业考核(%)考核方式 闭卷

所占比例(70%) 70%

6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课程代码 RW0108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汉语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人文学院

适应专业 全校各本科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9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王步高 主编,《大学语文》[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学参考资料

[1].曹顺庆 主编.《大学语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夏中义 主编.《大学人文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徐中玉 主编.《大学语文》[M]. (第 10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黄美玲主编.《大学语文》[M].(第 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网络学习资源 [1].中华语文网 http://www.zhyww.cn/dxyw/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蒋 霞 讲 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漆 亿 副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张玉蓉 教 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蒋霞 沈林 唐娟 全彩宜

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掌握基本的文学与文化常识;

(2)提升学生的思考辨析和文学批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会文化精神,积淀文化底蕴,丰富生存体验、领

悟人生信念。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诗经、楚辞

(1)知识点诗经、楚辞的常识

诗经名篇的内容、手法、风格

楚辞名篇的内容、手法、风格

(2)教学重点诗经名篇的内容、手法

楚辞名篇的内容、风格

(3)教学难点诗经名篇的内容、手法

楚辞名篇的内容、风格

(1)掌握诗经、楚辞的内容,能够背诵诗经、楚辞

名篇

(2)理解诗经、楚辞的手法、风格

(3)了解诗经、楚辞的文学常识 4学时

2

先秦散文

(1) 知识点

先秦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想

儒、道、兵等家的代表篇章

先秦哲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

先秦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想

儒、道、兵等家的代表篇章

(3) 教学难点

儒、道、兵等家的代表篇章

先秦哲学的影响

(1)掌握并能够读通儒、道、兵等家的代表篇章

(2)理解先秦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想

(3)了解先秦哲学的影响

4学时

3

秦汉文

(1) 知识点

秦汉思想与文风

《史记》基本常识和著史精神

(1)掌握《史记》基本常识

(2)理解秦汉思想(3)了解秦汉文风,《史记》的著史精神

4学时

8

(2) 教学重点

秦汉思想

《史记》基本常识

(3) 教学难点

秦汉文风

《史记》著史精神

4

汉魏及六朝诗文

(1) 知识点

汉乐府、汉赋、古诗十九首、三曹、陶潜的

文化常识

曹操、陶渊明代表作品的思想、风格

(2) 教学重点

汉乐府、汉赋、古诗十九首、陶潜的文化常

曹操、陶渊明代表作品的风格

(3) 教学难点

曹操、陶渊明代表作品的思想

(1)掌握曹操、陶渊明代表作品的风格

(2)理解汉乐府、汉赋、古诗十九首、三曹、陶潜

的文化常识

(3)了解曹操、陶渊明代表作品的思想

4学时

5

唐诗四季

(1) 知识点

唐诗的分期与总体风格

唐代名家张若虚、王维、高适、李白、杜甫、

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的主要代表作品的思

想、情感、风格

唐代诗文繁荣的社会文化原因

(2) 教学重点

唐代名家张若虚、王维、高适、李白、杜甫、

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的主要代表作品的思

想、情感、风格

(3) 教学难点

唐诗的分期与总体风格

唐代诗文繁荣的社会文化原因

(1)掌握唐代名家张若虚、王维、高适、李白、

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杜牧的主要代表作品的

思想、情感、风格

(2)理解唐代诗文繁荣的社会文化原因

(3)了解唐诗的分期与总体风格

4学时

6

五代词和宋词

(1) 知识点

词的起源、发展

唐五代词名家李煜、李璟的作品情思、手法

与风格

宋词名家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

游的作品情思、手法与风格

宋词婉约与豪放词风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2) 教学重点

唐五代词名家李煜、李璟的作品情思、手法

(1)掌握唐五代词名家李煜、李璟的作品情思、手

法与风格;掌握宋词名家

柳永、李清照,苏轼、辛

弃疾、陆游的作品情思、

手法与风格

(2)理解宋词婉约与豪放词风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3)了解词的起源、发展

4学时

9

与风格

宋词名家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

游的作品情思、手法与风格

(3) 教学难点

词的起源、发展

宋词婉约与豪放词风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7

古代戏曲

(1) 知识点

古代戏曲的常识

关汉卿与汤显祖代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

(2) 教学重点

关汉卿与汤显祖代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

(3) 教学难点

古代戏曲的常识

(1)掌握关汉卿与汤显祖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

(2)理解关汉卿与汤显祖代表作品的思想

(3)了解古代戏曲的常识4学时

8

古代小说

(1) 知识点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成就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与艺

术特点

(2) 教学重点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与艺

术特点

(3)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成就

(1)掌握《聊斋志异》与《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2)理解《聊斋志异》与《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成就 4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把讲与练相结合。在教师课堂讲授基础上,采用小

组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等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

维,注重交流与分享,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

体课件、网络视频等现代教育媒介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同时注重多媒体与板书的

10

有机结合,板书设计注重突出关键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小组学习

所占比例(40%) 10% 10% 2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

所占比例(60%) 60%

11

《公共关系学 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B

英文名称 Public Relation B

课程代码 082402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通识教育课

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知识产权、物流管理

编制时间 2014.10.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公共关系管理》M.蒋晓川.校内自编。

教学参考资料

[1]《公共关系学》M.陈丽清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2]张映红 公共关系管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3]周安华等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公共关系》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公共关系网 http://www.chinapr.com.cn;中华管理学习网 http://www.zh09.com;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cn;阳光大学生网站 http://khda.sundxs.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蒋晓川 副教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易世志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韩正清、张霞、李友根

1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通过公共关系理论、实务及改善组织公共关系的具体手段、工具与方法的

学习,懂得如何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为社会组织维系、改善和发展与公众之间良好的

关系,树立最佳的组织形象提供理论基础。在企业实践中,探索公共关系与企业战略

和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公共关系促进企业管理和营销管理的作用。

通过理论教学掌握公共关系概念的内涵,明确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功能,

了解公共关系发展过程,明确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及新时期公共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树立现代公共关系意识;通过公共关系调查、策划、传播和监督相关理论的学习,明

确公共关系工作的各项职能,提高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交往技巧;通过掌握危机公共关

系的基本理论,了解危机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如何预防处理危机的爆发并能够对各类

公众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管理。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概论

(1)知识点公共关系概念;

公共关系功能;

公共关系原则;

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公共关系学与营销、管理学科的联系;

现代公共关系意识。

教学重点

公共关系功能;

公共关系原则;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现代公共关系意识。

(2)教学难点公共关系的功能;

现代公关意识。

(1)掌握公共关系概念(2)掌握公共关系功能(3)掌握公共关系原则(4)了解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5)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6)理解公共关系学与营销、管理学科的联系

(7)理会现代公共关系意识

共计 4学时1111

2

公共关系礼仪

(1)知识点公关礼仪的内涵;

日常、工作见面礼仪;

接待礼仪;

服饰礼仪;

宴请礼仪;

外事礼仪。

(1)掌握公关礼仪的内涵;(2)了解日常工作见面礼仪,掌握握手、称呼、名片的正确

礼仪要求;

(3)掌握接待礼仪的基本理念,明确接车,行程安排等重

要的礼仪原则;

(4)掌握公关活动中服饰礼仪

共计 6学时2222

13

(2)教学重点公关工作礼仪;

公关接待礼仪;

公关主题活动礼仪;

(3)教学难点礼仪形式的内涵

礼仪形式的基本原理

的基本原则;

(5)掌握宴请活动的安排、进行应注意的事项;

(6)了解外事活动的礼仪原则。

3

公共关系调查

(1)知识点公共关系调查的含义及意义;

公共关系舆论调查;

公共关系形象地位调查;

公共关系的活动条件调查;

公共关系的实力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公共关系调查的具体方法;

(2)教学重点公共关系调查的含义及意义;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

(3)教学难点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

(1)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的含义及意义;

(2)掌握公共关系舆论调查的内容;

(3)掌握公共关系形象地位调查的内容;

(4)掌握公共关系的活动条件调查内容;

(5)掌握公共关系的实力调查的内容;

(6)掌握公共关系调查对象的选取的主要方式;

(7)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的具体的主要方法;

(8)掌握如何设计公共关系调查问卷。

共计 5学时20.51.51

4

公共关系策划

(1)知识点公共关系策划的和含义及特点;

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和要求、原则;

公共关系策划文案;

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思维的运用;

公共关系策划创新创造技法运用;

公共关系策划的模拟思路;

传统谋略思想的借鉴。

(2)教学目重点公共关系策划的和含义及特点;

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和要求、原则;

公共关系策划文案;

创意策划的方法。

(3)教学难点公共关系策划与营销策划的区别;

创新性思维的运用。

(1)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和含义及特点;

(2)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和要求、原则;

(3)掌握公共关系策划文案的基本要求;

(3)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思维的运用;

(4)掌握公共关系策划创新创造技法运用;

(5)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模拟思路;

(6)了解传统谋略思想的作用与借鉴。

共计 6学时222

5

公共关系传播

(1)知识点传播;

传播的发展及特点;

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影响要素;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则;

沟通的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广告;

公共关系新闻;

新闻制造;

(1)掌握传播的内涵;(2)掌握传播的发展及特点;(3)掌握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影响要素;

(4)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则;

(5)了解沟通的基本理论;(6)理解公共关系广告的特点,掌握公共关系广告的影响

要素;

共计 6学时222

14

公共关系传播中媒介关系的处理;

公共关系传播技巧。

(2)教学重点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影响要素;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则;

沟通的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广告;

公共关系新闻;

公共关系传播中媒介关系的处理;

(3)教学难点沟通的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传播中媒介关系的处理;

(7)理解公共关系新闻的内涵,掌握 i公共关系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作用;

(7)理解新闻制造的基本事项,掌握制造新闻的基本原则;

(8)掌握公共关系传播中媒介关系的处理;

(8)掌握公共关系传播基本技巧。

6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1)知识点危机的含义;

危机产生的原因;

危机爆发的模式;

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危机处理与媒介关系;

危机处理的基本方式;

(2)教学重点危机产生的原因;

危机爆发的模式;

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危机处理的基本方式。

(3)教学难点危机处理的原则

(1)理解危机的含义;(2)了解危机产生的原因;(3)掌握危机爆发的模式;(4)掌握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5)掌握危机处理与媒介关系;

(6)掌握危机处理的基本方式。 共计 4学时

22

9 作业讲解及总复习 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15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16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

英文名称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9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刘诗白编,西南大学出

版社,2013

教学参考资料

[1] 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 1975

[2] 邓小平文选 人民出版社 1993

[3]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81

[4] 列宁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95

网络学习资源[1]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研网:http://www.cpeer.org/

[2] 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蒋晓川 副教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谢水清、李豪、王春杨、陈建国

1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作为经管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在教

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他经济管理理论学习的基石。该课程适宜在第一学年第一学

期开设。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律,通过学习:

(1)要求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正确认识、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问题,为以后的经济管理理论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正确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

题。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导论

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① 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历程,理解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

的关系

0.5

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和包含内容,掌握物质资料生产

过程包含的阶段,理解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

③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学习方法和

意义

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客观经济

规律的含义,了解政治经济学常

用的研究方法,了解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意义

0.5

2

商品与货币

重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

系,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

内容和应用

难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

系,价值规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应

18

①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掌握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

念,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

关系

1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

念和内容,掌握具体劳动、抽象

劳动和使用价值、价值之间的关

系,掌握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内涵

1

③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了解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主要

阶段,理解货币起源的实质,了

解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

1

④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

质,掌握货币的五个基本职能1

⑤ 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

求,理解价值规律的三大作用,

能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对现代

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了解劳动价

值论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2

3

资本与剩余价值

重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方

法,剩余价值的本质和规律,剩余价

值的生产方法

难点:资本总公式的解决方法,剩余

价值的生产过程

①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理解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

公式的具体形式及其矛盾,掌握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解决资本总

公式矛盾的实质

1

②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理解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的内容,掌握资本本质的具体内

容以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划分,掌握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和实质

2

③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理解剩余价值率的三种表现形

式,掌握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

余价值的生产实质,掌握绝对剩

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

关系

2

④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 1

19

值的实质,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

两种形式,理解名义工资、实际

工资和相对工资的主要内容和

区别

4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重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

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

内容

难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①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内

容,了解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下劳动的新特点

1

②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基本积累

掌握基本积累的概念和实质,理

解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

资本来源,掌握资本积累规模的

主要影响因素

2

③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理解

资本积累、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

的相互关系,了解相对过剩人口

产生的原因,理解在资本主义积

累一般规律下贫困人口产生的

实质和表现

1

5

资本循环与周转

重点: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三种

职能形式,资本周转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三种

职能形式及其三种表现

①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

职能形式

理解在产业资本周转过程中资

本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

段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货币

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资

本循环过程中的区别和统一性

2

②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关系

理解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联

系和区别,了解资本周转时间的

内容和表现形式,掌握固定资

本、流动资本划分的本质以及各

自包含的内容,理解资本两种划

分形式的区别

2

③ 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理解资本周转的意义和实现途

径,掌握年剩余价值量(率)和1

20

剩余价值量(率)的关系

6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重点:社会总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

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辩证关系

难点:社会总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

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掌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

出发点,理解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运动的核心问题,理解马克思主

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理论前提

1

②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

条件

了解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

假定条件,掌握社会总资本简单

再生产的过程以及实现条件

2

③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

条件

了解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

假定条件,以及实现的前提条

件,掌握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的过程以及实现条件,掌握在社

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

类的辩证关系

2

④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相

对过剩的实质,理解经济危机产

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

盾的表现,了解经济危机的四个

阶段和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危机

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

渡性的论断

2

7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重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相互关系,

平均利润形成过程,商业利润的来源

和表现形式

难点:平均利润形成过程

①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了解成本价格的定义和经济意

义,理解成本价格形成后利润的

产生,掌握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相

互关系,理解剩余价值率和利润

率的区别

1

②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理解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

程,了解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

间竞争产生平均利润的过程,掌

握平均利润的形成总过程,理解

1

21

平均利润形成后生产价格的表

现形式以及和价值规律的关系,

了解平均利润的变动趋势和影

响因素

③ 商业资本的产生和作用

了解商业资本产生的背景,理解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了解商业

资本的作用

1

④ 商业利润和周转

掌握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表现

形式,了解商业资本运动过程中

产生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问题,

掌握商业资本周转和社会再生

产的关系,了解商业资本周转的

作用

1

8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重点:银行的一般职能,股份公司和

信用制度的关系

难点: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一般变

现形式

① 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

理解借贷资本的含义和主要来

源,理解利息本质和企业利润的

产生

1

②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表

现形式,了解商业信用的工具和

局限性,掌握银行的一般职能以

及银行利润的实质,理解信用制

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③ 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

理解股份公司的两种形式及其

主要的优缺点,理解股票、股息

及股票价格的实质,了解证券市

场和银行借贷市场的相互关系

2

④ 虚拟资本的产生和作用

了解有价证券的概念及其和货

币的关系,了解虚拟资本产生的

原因及其对银行信用的影响,理

解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关系,

了解虚拟资本的作用

1

9

资本主义地租

重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

件和原因

难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实质和

表现形式

22

①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了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历程,

理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

点,掌握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以

及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2

②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条件和原因

掌握级差地租Ⅰ、Ⅱ的概念、产

生条件和形成原因,掌握绝对地

租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形成原

因,理解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

相互关系,了解建筑路段地租、

矿山地租和垄断地租的表现形

式和土地价格的实质

2

10

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

重点:垄断利润和价格产生的实质,

垄断和竞争的相互关系

难点:垄断和竞争的相互关系

① 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的产

理解竞争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由

于生产集中而产生垄断的过程,

了解垄断组织在金融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垄断组织的

四种新形式

1

② 垄断利润和价格以及垄断竞争

掌握垄断价格的两种形式及其

特点,理解垄断和竞争的相互关

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掌握

垄断竞争的主要表现

2

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和

作用

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原因,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表现形式,掌握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23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3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课堂讨论

所占比例

(%)15% 10% 5%

结业考

核(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24

《管理学 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学 A

英文名称 Management A

课程代码 GL0010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课时/3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管理学院

适应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管理

编制时间 2014年 10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邢以群编著.《管理学》[M].(第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

[1].斯蒂芬•P •罗宾斯著.《管理学》[M].(第 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理查德•L•达夫特著.《管理学》[M].(第五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第 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芮明杰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网络学习资源

[1].管理学课程网:http://www.glxkc.net/[2].世界经理人网站:http://www.ceconline.com/[3].中国经营网:http://www.cb.com.cn/[4].畅享网:http://www.vsharing.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韩煜东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方涌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肖伟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韩煜东 廖风华 丁旭 张瑞

25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管理学》是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它所提出的管理基本

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概括和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总结,是整

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程报告、课程作业等环节教学,实现下

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

课程和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使学生获得进行管理活动方面的相应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3)培养学生面对管理问题方面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管理及其产生

(1)知识点 组织和管理的产生原因

管理的形式和内容

管理的有效性衡量

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

组织及其实质,

管理者及其分类,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素质要求

(2)教学重点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管理的职能

(3)教学难点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1)了解管理产生的基础

(2)掌握管理的职能,(3)理解管理者的工作特征与要求

4学时

2

管理与环境

(1)知识点 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构成 一般环境因素 任务环境因素与组织经营实力 组织文化及其影响

(2)教学重点 管理活动与环境的管理

(3)教学难点 组织文化及其影响

(1)理解管理环境的组成

(2)掌握分析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方式的能

4学时

3 管理思想的演变 (1)理解西方管理思想 6学时

26

(1)知识点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总体图像 主要管理流派思想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教学重点 科学管理学派理论

行为学派理论

现代管理思想新进展

(3)教学难点 现代管理思想新进展

发展整体脉络

(2)掌握主要管理流派思想

(3)掌握基于这些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科学决策

(1)知识点 决策的含义和决策的基本过程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决策模式和决策方法

(2)教学重点 决策模式和决策方法

(3)教学难点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1)理解决策的过程程序和相应影响因素

(2)掌握主要的决策方法

4学时

5

确定目标

(1)知识点 目标的含义及重要性

目标制定基本原则

目标制定过程,目标制定的技巧

(2)教学重点 目标制定过程

(3)教学难点 目标管理的方法

(1)理解制定目标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2)掌握制定目标的程序与相应方法

2学时

6

制定计划

(1)知识点 计划及其作用,计划的类型

计划制定过程与计划制定方法

时间管理的方法

时间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教学重点 计划制定过程

(3)教学难点 计划制定方法

(1)了解计划的作用与类型

(2)掌握计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

4学时

7

明确分工

(1)知识点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岗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

(1)掌握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2)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相关因素

(3)掌握岗位设计的方法

4学时

27

(2)教学重点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

(3)教学难点 岗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

8

落实权力

(1)知识点 权力及其类型

管理者的权力应用原则

授权原则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及影响因素

(2)教学重点 授权原则

(3)教学难点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及影响因素

(1)了解岗位权利的性质

(2)理解如何权衡集权与分权

2学时

9

领导艺术

(1)知识点 个体与群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管理者的领导职责与影响力来源

领导品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2)教学重点 管理者影响力来源

领导权变理论

(3)教学难点 领导权变理论

(1)理解领导的职责与影响力来源

(2)掌握有效领导的相关理论

(3)掌握应用相关理论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

4学时

10

沟通方法

(1)知识点 沟通及其重要性

自我沟通的概念与方法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

组织沟通的类型与形式

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与改善方法

(2)教学重点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

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与改善方法

(3)教学难点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

(1)了解沟通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2)理解如何推动组织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4学时

11

激励原理

(1)知识点 关于人性的学说、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阿德弗的 ERG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了解动机来源(2)掌握主要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

论和行为修正理论

(3)掌握应用相关理论的分析能力

6学时

28

理解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

(2)教学重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公平理论

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

(3)教学难点 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

12

检查纠偏

(1)知识点 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系统的构成

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

控制的类别

控制的标准

掌握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

(2)教学重点 控制系统的构成

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

掌握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

(3)教学难点 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

(1)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

(2)理解有效控制的方法和实施原则

2学时

13

管理创新

(1)知识点 管理创新及重要性

管理创新原则和方法

管理创新的管理

(2)教学重点 管理创新原则和方法

(3)教学难点 管理创新的管理

(1)了解管理创新的特征与原则

(2)理解进行创新管理的相应方法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本门课程的目标、课程性质与学生的相应特点,特提出符合学生主体性的教

学组织形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组织形式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

→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过程中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学业导

师制、分组讨论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教学方法

29

在教学方法上基于灵活与务实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教师教的

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教授法中以基于任务驱动法

来安排学习任务逻辑,学生根据任务问题逐步搜集资料,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

析、比较、分类等活动,逐步得出科学的解释;以案例为核心的小组讨论法灵活应用,

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加强对知识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课后

练习,由学生在练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采用读书指导法来系统安排学生课外扩展

知识的掌握,加深对问题认知。

3.教学手段

在理论讲授中组合运用 PPT幻灯和黑板板书,在此基础上充分准备各类组织管

理实践相关文字材料案例、录像等多种多媒体资料,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和教师引导

分析的方式总结其理论、原则和规律运用的失败和成功经验,让学生更深入的认知策

略与技巧的应用;进而由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并引导学生进

行参与式教学,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深入掌握策略与技巧应用的要点。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40%) 20% 10% 1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60%) 60%

30

《经济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学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of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150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8学时/0.5学分

考核方式 小论文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经济学科导论》,郑少智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教学参考资料

网络学习资源

[1]网易公开课经济学类:http://v.163.com/special/cuvocw/

jingjixuelei.html

[2] 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春杨、石超峰、林武、王方、姜庆、胡智慧、任晓红、陈建国

31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查阅资料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本校经济学专

业现状、经济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重要的经济事件、经济学家、经济学分析方法

和基本理论,以及经济学专业与本学院、本校其他专业的相互依存和联系。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介绍本校经济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师资情况、专业地位与发展;

2、重点讲授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经济学基本概要、经济学家对社会的贡献

与影响、经济学方法对专业理论的贡献与影响、经济学学生的未来;

3、有选择性地讲解数学、英语、法律对经济学专业的作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一讲

本校经济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师资情况、培

养方案、专业地位与发展

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发展;

了解本校经济学专业的

办学历史、师资情况、专

业地位与发展

2

第二讲经济学基本概要、经济学家对社会的贡献与

影响

了解经济学基本概要、经

济学家对社会的贡献与

影响

2

第三讲经济学方法、以及对经济学专业理论的贡献

与影响

了解数学、英语、法律对

经济学专业的作用;

开始有意识的设计自己

的专业未来,增强对经济

学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2

第四讲 社会经济的制度保障、知识经济的制度设计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集中讨论、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师生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结业考核(100%)考核方式 综合考评(论文)

所占比例(100%) 100%

33

《会计学 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会计学 B

英文名称 Accounting B

课程代码 CJ10022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政治经济学、管理学、

宏微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限选

学时/学分 理论 40/2.5 实验 16/0.5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物流等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1.1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崔智敏,陈爱玲编著,《会计学基础》[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学峰,金永利主编,《会计学基础》[M](第一版),大连: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2

[2]陈炳辉,王慧主编,《实用会计学基础》[M](第一版),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2010.1

[3]刘资焱,尹建荣编著,《会计学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7

网络学习资源[1]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jingpinke.com/)

[2]重庆交通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http://learning.cqjtu.edu.cn/eol/homepage/commo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吴新红 副教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吴新红,何靖华,郑欢

34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一是会计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

理论概念,包括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对象及特点、会计的目标及职能;二是会计理论

应用的客观环境,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规范体系;

三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环节与会计循环、会计

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四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具体为会计核算的七个专门方法。

2、使学生获得会计基础工作能力,即能在实际环境中从事简单的会计记账工作。

3、培养学生获取会计信息的兴趣和素质,能主动利用所学方法去正确解读经济

管理活动的会计信息,并能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总论

知识点:

(1)会计的内容和特点;(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3)会计的含义;(4)会计的规范体系

教学重点:

(1)会计的含义、内容与特点;(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

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

(1)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史,明确会计学的学科体

系;

(2)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

和目标及职能;

(3)了解会计的规范体系;

(4)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

理论:6时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知识点:

(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会计循环

教学重点:

(1)六大会计要素的含义、特征与分类(2)会计等式的含义与型态,经济业务活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

(3)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教学难点: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了解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概念;

(2)了解会计核算的环节与方法体系;

(3)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含义、特征与分类项

目;

(4)掌握经济业务活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

理论:4时

35

3 账户与复式记账

知识点:

(1)会计科目;(2)账户;(3)复式记账教学重点:

(1)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2)账户的概念、分类及结果(3)借贷复式记账方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1)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2)借贷复式记账方法的基本原理

(1)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情况,掌握会计

科目体系的基本结构;

(2)了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情况,掌握账户的基

本结构;

(3)了解借贷复式记账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借

贷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

程序。

理论:4学时

4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知识点:

(1)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处理;(2)生产准备业务的会计处理;(3)产品生产业务的会计处理;(4)商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5)财务成果业务的会计处理;(6)资金退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

(1)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及资金的运动规律

(2)各主要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中的账户对应关系

(3)成本计算

教学难点:

(1)账户的对应关系;(2)成本计算

(1)了解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及资金的运动规律;

(2)理解各主要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中的账户对

应关系;

(3)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理论:6学时

5 账户的分类

知识点: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教学重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教学难点:

调整账户的应用

(1)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2)理解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3)掌握调整账户的应用。

理论:2学时

6 会计凭证

知识点:

(1)会计凭证的概述;(2)原始凭证;(3)记账凭证(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教学重点:

(1) 原始凭证的填写与审核

(2)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

(3)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与方法;

(4)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

理论:2学时

实验:6学时

36

教学难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2)记账凭证的填制。

7 会计账薄

知识点

(1)会计账薄概述;(2)会计账薄的设置与登记;(3)记账规则;(4)对账和结账

教学重点:

(1)货币资金日记账的登记;(2)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3)错账的更正方法

教学难点:

(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2)错账的更正方法

(1)了解会计账薄的种类与格式;

(2)掌握账薄的登记技术与记账规则;

(3)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

理论:2学时

实验:4学时

8 财产清查

知识点

(1)财产清查概述;(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3)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4)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教学重点:

(1)财产清查的重要性;(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3)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种类及重要性;

(2)理解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3)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4)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理论:4学时

9 财务会计报告

知识点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2)资产负债表;(3)利润表;(4)现金流量表;(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6)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7)财务会计报告分析

教学重点: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利润表的编制;(3)财务会计报告的比率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

(1)了解财务报告的定义、意义、构成、分类及

编制要求;

(2)理解四大报表的定义及基本格式;

(3)掌握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

(4)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比率分析方法。

理论:6学时

37

(2)利润表项目的填列10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知识点

(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教学重点:

(1)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2)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教学难点:

各种核算组织程序中总分类账的登记

(1)了解各种核算组织程序适用范围、核算要求

及步骤;

(2)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3)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4)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理论:2学时

11 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职业道德

知识点

(1)会计工作组织概述;(2)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3)会计法规和会计档案;(4)会计职业道德概述(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会计法规和会计档案;(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理解及运用

(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

(2)理解会计法规和会计档案;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论: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

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网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三个

结合: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与实验报告相结合,课后练习与自主学

习相结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

(1)对每章的教学重难点,除采用直接讲授法、教材例题演示法、课堂提问与

练习等基本教学方法外,还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接受程度、教学时间等情况,有选

择地组织学生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分组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对各章的其他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直接讲述或学生上网自学两种方法。

38

(3)对实验内容,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辅导、网上交流等

方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

(30%)5% 5% 20%

结业考

核(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39

《微观经济学 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 A

英文名称 Microeconomics A

课程代码 CJ00092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 I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64/4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编制时间 2014.10.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 6版。

教学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M]任保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N.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6版;《国富论》[M].[英] 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或陕西人民出版社等;《经济研究》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 www.pinggu.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cn/;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重庆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韩正清、李友根、石超峰、王方

4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

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

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

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重点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效用理论、供需理论、生产

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理论等;

2、适当讲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市场机制的有效与失灵范围及微观经济政策;

3、有选择性地讲解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引论

(1)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2)教学重点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

区别。

(3)教学难点经济学涵义的阐释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及其三次大

的修订;

(2)了解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持有

的态度。

共计 1学时0.250.50.25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知识点经济学基本假设;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选讲)。

(2)教学重点需求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供给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画法;

需求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

供给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

(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掌握需求的基本概念;(3)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掌握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和需求曲线的几何图形;

(5)掌握供给的基本概念;(6)理解理解影响供给求的主要因素;

(7)掌握供给函数的表达式和需求曲线的几何图形;

(8)掌握均衡的概念,理解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理解供给量

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9)掌握供求定理的内容;(10)理解经济模型及其表达方式,

共计 5学时0.50.50.50.50.5

20.5

41

(3)教学难点供给、需求、弹性的的概念和计算。

理解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的意

义,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

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11)掌握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含义及公式;

(12)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五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并能利用价格弹性

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掌握供给弹性、

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含义及

其计算;

(13)理解供求曲线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14)了解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模型的含义、条件及

图形表达。

3

效用论

(1)知识点基数效用;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的均衡;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

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消

费者曲线;

不确定性和风险*(选讲);

课堂讨论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基数效用理论及消费者均衡的推

导;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消费者均衡的

推导;

预算线的含义及其变动;

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商品商

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教学难点基数效用的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商品商

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掌握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掌握基数效用的分析方法并能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均衡及需

求曲线;

(3)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4)理解叙述效用的基本假定,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5)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6)掌握预算线的含义,理解预算线的变动的四种情况;

(7)掌握利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推导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8)理解价格-消费曲线的含义及利用该曲线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9)理解收入-消费曲线的含义及利用该曲线对恩格尔曲线的推导;

(10)掌握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及其

不同点;

(11)理解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如何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共计 9学时110.511.5

1.50.5

11

42

4

生产论

(1)知识点厂商;

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规模报酬;

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生产函数的几种常见形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

义及其关系;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短期生产的三

个阶段;

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边

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及边际技术替

代率递减规律

(3)教学难点长期和短期的生产函数的计算、等

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1)了解厂商的组织,理解企业的本质,掌握厂商的目标;

(2)掌握常见的几种生产函数表达式;

(3)掌握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含义,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

量的含义及其关系,掌握边际报酬递

减规律和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4)掌握长期生产函数的表达式;(5)理解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6)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7)理解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移动;(8)理解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

化的条件;

(9)理解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含义及其数学表达。

共计 9学时0.50.5220.520.51

5

成本论

(1)知识点成本的概念;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

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短期产量曲线推导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的几种形式;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

系;

(3)教学难点从短期产量曲线推导短期成本曲

线;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

(1)理解计划成本的含义;(2)掌握显成本和隐成本;(3)理解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

(4)理解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5)掌握各种短期成本的含义、曲线形状及各成本之间的关系,理解短

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

关系;

(6)理解通过短期总成本曲线到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7)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变化原因;

(8)理解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变化原因。

共计 7学时12211

6

完全竞争市场

(1)知识点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厂商需求及收益曲线;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

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

(1)理解厂商与市场的类型及其特征;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需求曲线的特征,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的含义;

(4)理解并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5)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形;

(6)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

共计 10学时0.50.512

1211

1

43

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利润最大化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

(3)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分

析。

曲线的推导,理解生产者剩余;

(7)理解从完成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曲线;

(8)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特征;

(9)理解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

线;

(10)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1)了解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7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知识点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市场;

不同市场的比较。

(2)教学重点垄断市场的条件;

垄断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

价格歧视;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

不同市场的比较。

(3)教学难点寡头市场的几种模型;

垄断厂商的均衡分析。

(1)理解垄断市场的条件、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2)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形状、特征,掌握垄断厂商

短期均衡的条件,理解垄断厂商的供

给曲线为什么不存在规律的原因;

(3)掌握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4)掌握价格歧视的三种情况;(5)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

含义;

(6)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7)理解垄断竞争与多余的生产能力;

(8)了解非价格竞争;(9)理解寡头市场的特征,理解古诺模型的推导,了解斯塔克伯格模

型、价格领导模型、斯威齐模型的含

义和推导;

(10)理解不同市场在经济效率、曲线特征、均衡实现条件等方面的比

较。

共计 6学时2211

8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知识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供给方面的概述;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教学重点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和解释;

(1)掌握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基本原则;

(2)理解“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及其与产品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区别;

(3)理解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4)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的推导,理解从厂商的要素需

求曲线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推

导;

(5)理解要素所有者供给要素的行为和要素供给原则;

(6)理解无差异曲线在分析要素供

共计 5学时0.50.50.50.5110.50.5

44

土地供给曲线的形状及解释;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经济含

义。

(3)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劳动供给曲线形状的原因解释;

地租、经济租、准租金的解释。

给问题的作用;

(7)理解劳动和闲暇的关系,理解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并能用收入效

应和替代效应解释这种形状;

(8)理解土地供给的特点、供给曲线的形状,理解地租形成的原因;

(9)理解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的含义;

(10)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理解资本供给与消费的关系;

(11)了解资本市场均衡的含义;(12)理解洛伦兹曲线的经济含义;(13)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

9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1)知识点一般均衡;

经济效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

效率与公平;

课堂讨论。

(2)教学重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关系;

经济效率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教学难点帕累托效率的三个条件。

(1)理解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联系,了解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2)理解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

(3)理解判断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标准;

(4)理解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理解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理解交

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理解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关系;

(6)了解社会福利函数;(7)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微观理解。

共计 6学时0.50.5110.50.50.50.51

10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知识点垄断

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2)教学重点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解决垄断的方法;

外部性解释;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的定价;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解决方法。

(3)教学难点垄断的两种定价方式;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定价;

“逆向选择”与“道德危险”。

(1)理解垄断与低效率的关系;(2)理解寻租理论;(3)理解对垄断管制政策;(4)掌握外部影响的分类,理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失当的影响;

(5)理解科斯定理;(6)掌握排他性与竞用性的区别,理解公平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7)理解“公地悲剧”;(8)理解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表现;

(9)理解“逆向选择”、理解保险市场的“道德危险”;(10)理解信息不全下的委托-代理问题,了解信誉和信息调控。

共计 4学时1111

11 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及总复习 2

45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46

《宏观经济学 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A

英文名称 Macroeconomics A

课程代码 CJ00080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高等数学 I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

编制时间 2014.10.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 6版。

教学参考资料

[1]《宏观经济学》M.任保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2]《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M.N.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6版;[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4]《经济研究》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 www.pinggu.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cn/;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重庆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韩正清、石超峰、李友根、王方

4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

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

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

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宏观

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基本理论,并在掌握一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养成观察宏观经济现象的习惯,能够利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问

题,熟悉宏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着重讲授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为核心,

以 IS-LM模型为重点。

2、结合现实,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运用,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实施

的基本目标、工具、作用机理。

3、初步而较系统地介绍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学流派可适当涉及。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国民收入核算

(3)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 GDP和实际 GDP。(4)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理解;

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5)教学难点核算国民收入的收入法;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宏观

经济学发展的历程;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4)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几个变量;

(5)掌握国民收入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核算的基本公式;

(6)能换算名义 GDP和实际GDP。

共计 4学时0.510.50.510.5

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知识点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理解均衡产出的基本含义;

(2)熟悉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重点掌握MPC、APC、MPS、

共计 7学时0.51.5

48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作业讲解。

(3)教学重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等式;

各种乘数的计算。

(4)教学难点消费函数的计算;

乘数的计算。

APS的计算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及曲线;

(3)了解其他消费函数的基本含义;

(4)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等式及投资乘数;

(5)掌握三部门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等式及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

衡预算乘数;

(4)掌握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等式和对外贸易乘

数。

0.510.510.50.51

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知识点投资的决定;

IS曲线;利率的决定;

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

(3)教学重点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曲线;

IS曲线的推导及经济含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LM曲线推导及经济含义;LM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IS-LM曲线分析。(3)教学难点投资边际效率概念的理解;

IS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LM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

(1)理解投资与利率的关系,理解投资边际效率的概念,理

解投资曲线及影响投资的其他

因素;

(2)掌握 IS曲线的表达式,曲线的画法及推导,掌握 IS曲线的

(3)斜率及 IS曲线移动的因素;

(4)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及货币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5)理解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6)掌握 LM曲线的表达式、斜率,画法及推导;

(7)理解 LM曲线移动的因素;

(8)掌握 IS与 LM曲线分析一般均衡的形成;

(9)理解非均衡状态的几种情形,理解均衡的变化;

(10)理解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数理推导。

共计 7学时11.51.51.510.5

4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知识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教学目重点财政政策效果与 IS曲线和 LM曲线斜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效果与 IS曲线和 LM曲线斜率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几种情

形。

(1)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含义;

(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中国民收入、利率、

就业等的影响;

(3)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含义;

(4)掌握财政政策与 IS 曲线和 LM曲线斜率的关系;(5)掌握“挤出效应”的含义及其大小的影响因素;

(6)掌握货币政策与 IS 曲线和 LM曲线斜率的关系;

共计 5学时0.5220.5

49

(3)教学难点财政政策效果与 IS、LM斜率关系的解释;货币政策效果与 IS、LM斜率关系的解释;三个区域的政策含义。

(7)掌握凯恩斯区域、正常区域、古典区域的划分及其政策

含义;

(8)理解不同经济形势下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知识点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4)教学重点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运用;

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运用;

派生存款及货币乘数的理解和计算。

(3)教学难点派生存款创造过程。

(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的运

用;

(3)掌握自动稳定器和斟酌的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

(4)理解财政预算、功能财政、预算平衡等基本概念,理

解国债的功能与作用;

(5)理解银行制度;(6)掌握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和货币乘数在不同情形下的

计算;

(7)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8)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缺陷。

共计 5学时0.5220.5

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知识点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4)教学重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古典、常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

含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均衡分析。

(5)教学难点总需求函数和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三种形

式。

(1)理解总需求函数的含义,理解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理解掌握宏观生产函数的表达式,理解劳动力的供给

及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3)理解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理解掌握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政策含义;

(5)理解掌握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政策含义;

(6)理解线性和非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和政策含

义;

(7)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表达及其对现实的解

释。

共计 5学时0.50.50.5110.50.50.5

7

失业与通货膨胀

(1)知识点失业的描述;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理解失业的含义、分类;(2)掌握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的含义和公式;

(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理解失业的社会经济影响;

(4)掌握奥肯定律;(5)理解通货膨胀的衡量和通货膨胀的分类;

(6)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

共计 6学时0.510.51111

50

(2)教学重点失业的概念和分类;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及影响;

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的四个成因分析;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和含义。

(3)教学难点通货膨胀的成因之间的关联;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的关系。

(7)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8)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政

策含义,理解附加预期的菲利

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的含义。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知识点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增长核算;

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乘数-加速数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教学重点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核算方程;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及其含义;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3)教学难点经济增长核算方程;

新古典增长模型。

(1)理解国民收入的增长与波动特征;

(2)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二者的区别,理解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

异;

(3)理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4)掌握经济增长核算的关键方程,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

因素;

(5)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

(6)掌握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方程式及分

析,理解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

典增长模型的表达式;

(7)理解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基本方程及两部门的

内生增长模型;

(8)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

(9)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10)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

期理论;

(11)理解加速原理,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12)了解实际周期理论的基本含义。

共计 8学时0.50.51.520.50.50.50.510.5

9 作业讲解及总复习 1

5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52

《金融学 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金融学 A

英文名称 Finance A

课程代码 CJ0018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

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贸易

编制时间 2014.11.12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金融学》,李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教学参考资料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美)编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罗伯特·C·莫顿(美)编著,《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松奇编著,《金融学》第二版,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姜旭朝主编,《货币银行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Lloyd B. Thomas(美)编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托马斯.梅耶(美)等著,《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7

(7)大卫.H.弗里德曼(美)著,《货币与银行》,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8)戴国强主编,《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银监会网站

金融时报

中国金融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胡智慧 讲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胡智慧、王方、任晓红

53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金融体系及其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并赋予

学生能够理解并评估他们在将来可能会面临的金融创新的终身能力。学习中通过实例

分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

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充实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1

第 1章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

1 居民理财与金融

2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3 政府的财政收支与金融

4 开放条件下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5 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教学重点:掌握经济主体与金融的关系,熟悉现

代金融体系的构成

教学难点:各经济主体的金融活动

了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3

2

第 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2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3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4 货币制度教学重点: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熟悉货

币制度的内容及其应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教学难点:我国货币的层次以及货币制度的内

容,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了解货币的性质和货币的量,掌

握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和货币

制度的演进

3

3

第 3章汇率与汇率制度1 外汇与汇率2 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3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教学重点:掌握汇率标价法,汇率的影响,国际

汇率制度的演进

教学难点:汇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熟悉外汇与外汇的影响,掌握人

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4

4

第 4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1 信用概述2 信用形式3 信用体系

熟悉信用的分类,掌握信用的含

义,掌握信用风险的含义及其防

范,熟悉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4

54

教学重点:掌握信用的含义,信用风险,信用形

式,以及现代信用体系。

教学难点:信用风险,信用形式

5

第 5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利率

1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2 利率分类及其与收益率的关系3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4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教学重点:掌握利率与收益率的关系,利率对经

济的影响,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

教学难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了解利率的各种形式,掌握利率

市场化改革,熟悉利率对经济的

影响

4

6

第 6章 金融资产与价格

1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2金融资产的价格3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各金融资产的含义,金融资产的

价格计算,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融资产的含义,分析金融资产价格

与利率、汇率的关系

了解各类金融资产,掌握金融资

产的含义,金融资产与利率、汇

率的关系

4

7

第 7章 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教学重点

1 投融资活动与国际资本流动2 金融市场分类及其构成要素3 金融市场功能及其发挥教学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发挥

功能的条件,熟悉黄金市场的情况。

教学难点: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

掌握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

发挥功能的条件,熟悉金融市场

结构及功能,了解和熟悉我国黄

金市场的情况

2

8

第 8章 货币市场

1 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2 同业拆借市场3 回购协议市场4 国库券市场5 票据市场6 大额 CD市场7 国际货币市场教学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分类,以及其含义,

熟悉各类市场的现状

教学难点:同业拆借和回购协议市场的发展现状

熟悉货币市场的特征和功能,掌

握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5

9

第 9章 资本市场

1概述2证券发行和流通市场3资本市场国际化教学重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方式,

股票和债券的流通,上市证券的交易程序

教学难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

熟悉股票和债券的分类,掌握股

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方式,

股票和债券的流通,上市证券的

交易程序,掌握我国资本市场的

发展

5

55

10

第 10章 衍生工具市场

1概述2衍生工具市场与交易教学重点:衍生工具概念的介绍,衍生工具的

应用

教学难点:衍生工具的应用

了解和熟悉衍生工具的含义、特

征、功能和内容。

掌握金融远期交易的含义、分类

以及分析计算。

掌握期货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以及计算。掌握期权的含义、构

成要素和分类,以及计算。熟悉

区别期权和期货。掌握权证的分

类,权证与股票的区别。熟悉权

证的名称。掌握互换的含义和分

类,以及计算。掌握资产证券化

的含义。熟悉衍生工具市场的金

融风险与风险监管

6

11

第 11章金融机构体系1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2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3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教学重点: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难点:中国当前的金融机构体系

熟悉国际金融机构的情况,了解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2

12

第 12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

1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种类与运作原理2商业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

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 3教学难点: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巴塞

尔协议 3的主要内容

掌握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运

作原理、运作特点、职能和作用。

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外业务的构成。掌握商业银行的

经营原则,熟悉《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和《巴塞尔协

议Ⅲ》的主要内容。了解村镇银

行、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

财务公司在我国当前的发展。

4

13

第 13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种类2投资类金融机构3保障类金融机构4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教学重点:投资类金融机构、其他非存款类金

融机构的介绍

教学难点:当前我国和重庆市非存款类金融机

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掌握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种类与

业务特点。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

含义、特点和参与者。熟悉证券

投资基金的分类。掌握开放式基

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比较。掌握

QFII、QDII、RQFII的含义。了解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当

前的发展现状。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收集最新金融发展信息,补充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教学。

56

2.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多种

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

结合视频、PPT等多媒体技术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30%)10% 10% 10%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57

《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史

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课程代码 CJ0014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64/4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1.16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经济思想史》,[美]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邸晓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月版。

教学参考资料

(1)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经济分析史》(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2)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 2008年。(3)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月版;(4)亨特(E. K.Hunt):《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5)Stanley Brue, Randy Grant. TheEvolution of Economic Thought (Edition: 7th), Cengage Learning, 2006.

网络学习资源

数据库:CNKI、维普、EBSCO等。电子期刊:①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Economic Thought;②The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Thought;③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economic_thought.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任晓红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任晓红 韩正清 王春杨 王方 陈建国

5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总体的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理论基础、学术水平、实践

能力等各方面取得哪些进步或达到什么程度。

(1)课程目标

通过讲解西方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使学生了解经济理论发展进程

中各种观点和学说的渊源和沿革,掌握西方经济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

规律性,加深对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借鉴和吸收前人智慧、分析和解决

经济问题的能力。

(2)课程任务

沿着经济思想发展的主线梳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从重商主义时代以来

经济学各个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的贡献,具体主要包括对重商主义学派、

重农学派、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马克思经济学、德

国历史学派、数理经济学派、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芝

加哥学派等流派的讲解,帮助学生厘清经济学思想史演变发展的脉络。掌握主要流派

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信条及其长远影响、对谁有利或者为谁谋利、如何得到有效发

展等内容,从而准确把握各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及其特征。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导言与概览

了解经济思想史的谱系、阅读思想史的方法;

掌握经济思想史的概念;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梗

概;了解课程考核方式和要求等。

2

2 重商主义学派

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情况;掌握重商主义的代

表人物的贡献、主要信条及长远影响等。了解

重商主义的历史借鉴。

2

3 重农学派

了解重农学派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重农主

义学说的性质与特点;了解魁奈的“纯产品”学说以及杜尔哥对重农主义学说的发展;掌握重

农学派的主要信条和长远影响。

2

4 古典经济学

掌握古典学派的先驱者亚当•斯密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产生、假设、政策主张以及历史影

响等;了解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经济思想及其学术影响;掌握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

6

59

分配理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和国际自由贸

易理论的学术贡献;了解边沁、萨伊、西尼尔、

穆勒等人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5 马克思经济学

掌握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及代表人物的经济思

想;掌握马克思的生平细节及影响马克思的各

种学术思想;了解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和对马

克思经济学的评价。

4

6 德国历史学派

了解历史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掌握

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历史学派的发展阶段和代

表人物。了解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

历史学派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4

7 边际主义

了解杰文斯、门格尔、冯•维塞尔和冯•庞巴维克及埃奇沃思和克拉克学术思想的产生;掌握

关于边际分析起源的研究成果、边际效用价值

理论的提出、级差地租的边际分析、劳埃德的

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和 “戈森定律等。了解边际学派的分支奥地利学派的主

要思想及其影响。

6

8 新古典学派

了解马歇尔的生平与学术方法;掌握马歇尔经

济学说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地位、马歇尔经济学

体系的特点、供求均衡价值论及收入分配论;

掌握货币经济学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代表人物

的主要经济思想及其长远影响。

8

9 数理经济学派

了解数理经济学派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数理经

济学在经济学发展的作用;掌握数理经济学模

型及数理经济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

4

10 制度学派

了解制度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主要

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制度学派经济学说的一

般特点、制度学派的影响及其发展;了解对制

度学派的主要评价。

4

11 福利经济学

掌握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福利经济

学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了解公共

选择理论的发展。

4

12 凯恩斯学派

掌握凯恩斯学术思想的发展、主要学术信条、

思想体系以及经济政策主张以及对凯恩斯的学

术理论的批评等;掌握凯恩斯学派之后的发展,

代表人物、学术贡献及影响;了解后凯恩斯的

主义者及新凯恩斯的主义者等。

8

60

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理论

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熊皮特的经济分析和制度变迁理论

以及纳克思和刘易斯对经济发展理论做出的开

创性贡献。了解托达罗对刘易斯和舒尔茨理论

的批评。

6

14芝加哥学派:新兴古

典主义

了解芝加哥学派的概览;掌握芝加哥学派的主

要信条及长远影响;掌握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

主义和货币理论;掌握小罗伯特•卢卡斯和盖瑞•贝克尔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了解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

4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在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

言等教学形式,特别并结合学生问题适当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

容,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读书笔

所占比例

(40%)10% 10% %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61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统计学

英文名称 Statistics

课程代码 CJ1015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概率论

宏微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理论 40/2.5 实验 16/0.5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 李洁明,祁新娥编著,《统计学原理》[M](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教学参考资料

[1] 贾俊平 等编著,《统计学原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2.6

[2]王淑芬 主编,《应用统计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1.8

[3]卢冶飞,孙忠宝 编著,《应用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网络学习资源[1]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jingpinke.com/)

[2]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网 络 教 学 综 合 平 台

(http://learning.cqjtu.edu.cn/eol/homepage/commo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陈 科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陶学伟,吴新红,任晓红,郑洁

6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四方面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二是统计整理方法,包括统计分组、统计表、统计图及数据

特征的度量方法;三是一般推断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时间数列

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等;四是社会经济特有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综合指标法、

统计指数法等;

2、使学生获得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能力,以及运用 SPSS软件处理

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兴趣和素质,主动利用所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

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并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绪论

知识点:

(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2)统计的含义、性质、特点;(3)统计工作过程;(4)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1)统计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2)统计工作过程;(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流量与

存量

教学难点:

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

(1)了解统计学的发展史,明确统计学的学科体

系;

(2)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

点和职能;

(3)了解统计研究的三个基本方法与统计工作

的四个阶段;

(4)掌握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

异与变量、流量与存量等

基本概念。

理论:3学时

2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知识点:

(1)统计调查的意义、方法和方案;(2)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3)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

(4)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5)实验:SPSS软件在描述统计(含统计图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方法

(1)了解统计调查和要求,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

和调查方案的制订;

(2)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理解统计分

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

概念和内容;

(3)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

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

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

计资料。

理论:5学时

实验:4学时

63

(2)统计分组方法(3)分配数列的编制

教学难点:

组距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主词与宾词设计

3 综合指标法

知识点:

(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分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和分类,及其计算方法;

(3)平均指标的概念和分类,及其计算方法;

(4)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和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2)计划完成指标的计算方法(3)加权算数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4)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提前完成计划天数的计算(2)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1)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分类情况,掌握总量

指标的统计原则;

(2)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掌

握相对指标的分类情况

及相应的计算、分析方

法;

(3)了解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平均指

标计算的基本前提,掌握

平均指标的各种确定方

法;

(4)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及测定方

法。

理论:8学时

4 时间数列分析

知识点:

(1)时间数列的概念、分类、编制原则;(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

(3)长期趋势测定方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

(4)季节变动分析方法:按月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5)实验:SPSS软件在长期趋势测定和季节变动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2)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3)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4)按月平均法

教学难点:

(1)平均发展水平计算;(2)季节变动测定方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1)了解动态数列的分类与作用,掌握动态数列

的概念与编制原则;

(2)掌握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的计

算分析方法;

(3)学会应用动态数列进行构成分析;

(3)掌握长期趋势测定与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理论:6学时

实验:4学时

5 统计指数

知识点: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同度量因素的选择;

(1)确理解指数的概念,即广义和狭义的指数概

念;

(2)熟悉指数的基本分类;

理论:6学时

64

(3)平均数指数的编制方法;(4)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编制方法;(5)统计指数体系的含义,应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

(1)总指数和个体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运用综合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运用平均指标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5)两因素分析法

教学难点:

(1)运用平均指标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两因素分析法

(3)掌握编制指数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指数的基

本原则;

(4)学会应用统计指数对经济现象的变动进行

分析;

(5)掌握指数体系的含义,学会应用指数体系进

行因素分析。

6 抽样调查

知识点:

(1)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基本概念:全及指标,样本指标,样本矩;

(3)正态总体常用的抽样分布: 2 分布、

t分布和 F分布;(4)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5)全及指标推断: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

(6)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方法

(8)实验:SPSS软件在区间估计和均值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

(2)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成数)和方差的区间估计;

(3)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4)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

教学难点:

(1)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2)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

(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

(2)理解全及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

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

矩的概念;

(3)了解正态总体的常

用抽样分布:2 分布、

t分布和 F分布;(4)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及

计算方法;

(5)掌握全及指标推断: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

(6)掌握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

(7)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均值和方差假设

检验方法

理论:8学时

实验:4学时

65

(3)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7 相关与回归分析

知识点

(1)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以及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

(2)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3)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3)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6)实验:SPSS软件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2)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应用;(3)一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方法;

教学难点:

(1)估计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2)多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方法

(1)掌握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以及相关分析与

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

明确相关与回归分析的

任务与程序;

(2)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

小二乘估计方法,利用回

归方程进行预测;

(4)掌握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5)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可化为线性回

归的曲线回归分析的基

本方法

理论:4学时

实验:4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

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网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三个

结合: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与实验报告相结合,课后练习与自主学

习相结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

(1)对每章的教学重难点,除采用直接讲授法、教材例题演示法、课堂提问与

练习等基本教学方法外,还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接受程度、教学时间等情况,有选

择地组织学生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分组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对各章的其他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直接讲述或学生上网自学两种方法。

(3)SPSS软件应用的实验内容,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辅导、

网上交流等方法。

66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

(40%)10% 10%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67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财政学

英文名称 Public Finance

课程代码 CJ0017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限选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1.19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蒋洪等.《公共经济学(财政学)》[M](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教学参考资料[1]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月第 7版。[2]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 1988年版。

网络学习资源

数据库:CNKI、维普、EBSCO等。

电子期刊:①Public Finance;

②Public Finance Review;③PUBLIC FINANCE QUARTERLY。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任晓红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韩正清、唐恒书、任晓红、何靖华、彭庆

6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阐明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帮助同学们能够从经

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政府的财政职能、政府影响资源和收入分配的方式以及政府公

共财政政策,使学生对于财政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有系统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

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

理,效率与公平,公共财政的目的和职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消费、政府与生产、

政府与分配的关系,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及其纠正,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的基本

概念与理论,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税收的经济效应,公共定价理论及公债等,培养学

生运用财政学的理论与方法更好的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为确保

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根据课时的具体情况,将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课外自学任务。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导论

(1)知识点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课题;

政府的组织体系;

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2)教学重点政府的组织结构;

公共部门的收入和之处形式;

(3)教学难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 了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与

经济学的联系及其特点;

(2) 理解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

(3) 了解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范围,公共

部门的收入和支出的基本形式,对财政学

的基本框架有总体上的了解。 2

2

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

(1)知识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

效率;

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教学重点资源支配方式与收入分配的模

式;

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含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了解财政政策目标的分类;(2)理解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含义;(3)理解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观念和理论

准;

(4)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与衡量方式;(5)了解效率与公平的权衡的有关理论框

架。

4

69

(3)教学难点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产品组合

效率;

公平的衡量;

公平与效率的两难。

3

政府与市场

(1)知识点市场机制;

政府机制;

混合经济。

(2)教学重点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其缺陷;

理想政府及政府的缺陷;

混合经济中政府职能。

(3)教学难点市场的生产效率;

市场的交换效率

(1)了解实现财政目标的两种基本思路;(2)认识完全竞争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在规范理论中的重要性;

(3)认识现实市场与理论上的理想市场之间的区别;

(4)理解市场缺陷的含义以及它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5)理解通过政府计划途径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6)理解认识政府缺陷;(7)理解混合经济中确定市场与政府职能界限的基本思想方法。

4

4

政府与消费

(1)知识点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混合产品。

(2)教学重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含义、类

型;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提供方

式;

混合产品的提供理论与实践。

(3)教学难点公共产品的最适度规模;

混合产品的效率。

(1)掌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的含义;(2)理解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3)掌握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与判断标准;(4)理解私人产品的性质和特点;(5)理解私人产品的提供方式;(6)理解混合产品的含义和表现形式;(7)理解混合产品有效提供的理论标准和主要因素。 6

5

政府与生产

(1)知识点垄断;

生产中的外部成本;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

对称;

生产者的盲目性。

(2)教学重点垄断的效率损失;

反垄断的政策;

解决外部成本的市场方法和政

府干预方法;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式

(3)教学难点垄断的效率损失;

解决外部性的市场方法。

(1)理解垄断的表现及其对生产效率的损失;

(2)理解反垄断的基本方法;(3)掌握生产的外部性的表现;(4)理解解决生产外部成本的市场化方法和政府干预方法;

(5)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基本表现;(6)理解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法;(7)理解政府在克服生产盲目性中所起的作用。

4

6政府与分配

(1)知识点公共提供与收入分配;

(1)了解政府干预收入分配的主要方法;(2)理解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的性质用公平准则来进行评

4

70

公共生产与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2)教学重点不同性质的产品的提供方式;

税收参与分配的原理;

计划和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3)教学重点公共提供、公共生产与社会保障

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

价;(3)理解公共生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了解在市场条件下决定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以及市场缺陷;

(5)了解并且能够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政策问题。

7

公共选择

(1)知识点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集中决策机制;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

(2)学习重点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

(3)学习难点直接民主决策、集中决策、间接

民主决策各自的规则

(1)理解公共选择与个人选择的区别;(2)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3)了解在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通过规则和独裁决策模型条件下财政决策结果的

产生过程和一般规律;

(4)了解在间接民主制度条件下政治家、管理者、利益集团以及选民的行为和相互关

系对财政决策的影响;

(5)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实践情况。

课外自学

4

8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1)知识点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述;

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公共支出的贴现率;

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本的测定;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

成本效果法。

(2)学习重点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标准和方法

(3)学习难点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本的测定

(1)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步骤和共同特点;

(2)理解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特点;(3)掌握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几个评价标准;

(4)理解贴现率的意义,贴现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

(5)理解影响公共支出贴现率的因素;(6)掌握公共支出成本和效益的测定方法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7)理解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成本效果法。

课外自学

4

9

国防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

(1)知识点国防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2)学习重点国防支出的效率和规模;

行政管理支出与政府行政效率;

行政管理支出中的几个比例关

系。

(1)认识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特点和范围;

(2)了解我国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历史、现状以及改革趋势;

(3)能够应用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现实中此类支出的规模、结构,并用效

率和公平准则来评价这项支出。

课外自学

2

71

(3)学习难点国防支出效率的判断

10

文教科卫支出

(1)知识点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教育支出;

科学研究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2)学习重点教育支出的政策选择;

科学研究支出的政策选择;

医疗卫生市场与政府干预。

(3)学习难点教育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

金筹集;

科学研究支出的消费方式、生产

方式和资金筹集;

医疗卫生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

和资金筹集。

(1)了解我国科教文卫的现状,对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大概

的了解;

(2)能应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分析教育支出、文卫支出的性质;

(3)能对教育等服务的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能够进行分析,并效率和公平为标准对我

国现行教育运行体制、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以

及卫生政策等做出评价。课外自学

4

11

社会保障支出

(1)知识点社会保障政策的效应分析;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学习重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

(3)学习难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1)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构成;(2)掌握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3)了解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现行制度的运行现

状;

(4)能够应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对各种制度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进行分

析和评价;

(5)了解我国目前对社会保障的主要热点问题和各种观点;

(6)了解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

课外自学

2

12

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

(1)知识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概述;

政府与道路交通;

政府与电信;

基础设施的生产问题;

政府与农业。

(2)学习重点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含义;

道路成本的补偿方法;

电信的两种经营方式;

基础设施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

式;

政府对农业的干预。

(3)学习难点基础设施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

(1)理解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包括的范围;(2)了解我国财政基础设施支出的现状;(3)能够运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对基础设施的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4)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的主要环节和我国近年来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教训。

(5)理解政府在道路交通建设中的作用;(6)理解政府对农业的干预方式和手段。

课外自学

4

13税收概论

(1)知识点(1)理解税收的性质;(2)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4

72

税收要素;

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

税收原则。

(2)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要素;

税收的基本分类;

税收的效率与公平原则。

(3)教学难点税收效率的判断标准

(3)了解税收的一般原则;(4)理解税收的效率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税收效率的各种因素;

(5)理解税收的公平原则,掌握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受益原则,量能原则以及有关税

收公平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

14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知识点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

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

归宿;

垄断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2)教学重点竞争市场条件下税负转嫁的分

析;

垄断条件下的税负转嫁分析。

(3)教学难点税负转嫁的图示分析和数学方

法分析

(1)理解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概念;(2)了解影响税收负担最终归宿的主要因素。

(3)能够应用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中税负归宿的一般规

律,(4)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5)理解不同的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6)能够应用理论方法对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影响做出分析和评价。

4

15

税收与效率

(1)知识点税收的超额负担;

税收与劳动供给;

税收与储蓄、投资。

(2)教学重点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和计量;

征收比例税率所得税后纳税人

的选择。

(3)教学难点税收与劳动供给、储蓄、投资关

系的图示分析和数学方法分析

(1)了解税收对效率的影响;(2)理解税收效率损失或税收超额负担的概念;

(3)理解税收超额负担的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方法;

(4)了解税收制度设计与税收征管成本之间的关系;

(5)能够应用理论方法对税收制度从效率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4

16

流转税

(1)知识点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与关税。

(2)学习重点流转税的基本范围;

各流转税的计算公式和扣除办

法。

(3)学习难点流转税的计算与扣除

(1)了解我国的流转税制度,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课税对象、税目、课征范

围、税率等有关要素的税法规定。

(2)能够应用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各项流转税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

分析和评价;

(3)了解当前学术界和税务部门有关流转税改革方面的主要问题。

(4)理解各流转税的计算方法和扣除办法。

课外自学

2

17所得税和其他税

(1)知识点(1)了解我国的所得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制度;

73

所得税的特点及类型;

所得税制概述;

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

(2)学习重点所得税类型;

所得税的计算。

(3)学习难点所得税的计算

(2)知晓我国主要所得税有关要素的税法规定;

(3)了解当前所得税改革的热点问题;(4)能够应用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现行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并从资源配

置效率和收入分配公平两个方面来评价现

行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课外自学

2

18

财产税和其他税

(1)知识点财产税的特点及类型;

我国的财产税制度;

财产税有关问题讨论;

资源税和其他税。

(2)教学重点我国几种财产税的基本规定

(3)教学难点各种财产税的计算

(1)了解财产税的概念与分类;(2)了解我国财产税和土地批租的基本概况,掌握二者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3)了解我国财政税改革的现状。

4

19

公共定价与政府性收费

(1)知识点垄断市场的公共定价;

蛛网市场的公共定价;

竞争市场的公共定价;

专卖收入;

政府性收费。

(2)教学重点垄断市场的边际成本定价法和

平均成本定价法;

蛛网市场下的农产品定价;

竞争市场的公共定价公平与效

率。

(3)教学难点各种市场下的定价方法

(1)理解公共定价的性质;(2)明确公共定价的适用范围;(3)能够应用理论分析方法来阐述公共定价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4)掌握公共定价的一般原则,并能以用以分析和评价现实中的定价和收费政策。

4

20

公债

(1)知识点公债概述;

公债的经济效应;

公债的规模;

公债的负担;

国债市场。

(2)教学重点公债的经济效应;

公债规模的衡量和适度规模的

标准。

(3)教学难点公债适度规模的讨论

(1)理解公债的概念;(2)了解公债运行的过程和公债对经济的影响;

(3)理解公债筹资与税收筹资的区别;(4)理解以效率准则来评价的公债的合理界限和制度安排;

(5)理解公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能够分析公债对代际分配的影响;

(5)了解我国现行的公债政策和状况。

4

21

政府间财政关系

(1)知识点政府的财政目标与收支规模的

决定;

(1)了解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分工和收入划分的一般理论;

(2)理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各种干预方式对地方政府行为

74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

的分工;

政府间财政收支关系;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概述。

(2)学习重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3)学习难点财政目标与收支规模的决定

的影响;

(3)了解现行的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体制,地方之间的财政竞争的原因及其方式,能够

对现实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分析和评

价;

(4)了解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课外自学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鉴于课程的难度较大,课程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教师讲授相对的难点和重要的

部分,相对容易的章节以学生自学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现实经济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4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讨论

所占比例 10% 10% 20%

结业考核

(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

75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课程代码 CJ10166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

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

等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56/3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1.14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三版)》,张晓峒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9月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

1 古扎拉蒂编. 计量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子奈,潘文卿编.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林少宫译. 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 Michael D. Econometric Models,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triligator, Prentice-Hall Inc.,1978(FirstEdition),1997(Second Edition)

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CNKI、维普、EBSCO等。电子期刊:①Econometrica*;②Journalof Econometrics*;③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④EconometricTheory;⑤《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⑥《经济研究》。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任晓红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任晓红 陈科 唐恒书

7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1.课程目标

适应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需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差距,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数量方法分析当今国内、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等。具体体现在:

(1)定量描述与分析经济活动,验证经济理论;

(2)寻找经济规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制定经济政策服务。通过计量模型

得到参数(边际系数,弹性系数,技术系数,比率,速率等)的可靠估计值,从而为

制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3)经济预测。经济计量学的发展史就是谋求对经济变量做出更精确预测的发

展史,因此这是经济计量学利用模型所要解决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最困难的内容。

2.课程主要任务

通过讲解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包括 OLS、GLS、WLS、

2SLS法、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处理、虚拟变量、工具变量、异方差、自相关、多重

共线性、F检验、t检验、R2 检验、DW检验、模型结构的稳定性(Chow)检验(自

学)等;②分析模型中的特殊解释变量;③模型的诊断与检验,包括似然比检验、沃

尔德检验、拉格朗兹乘数检验、JB正态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④时间序

列模型(AR(p), MA(q), ARMA(p, q))等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和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计量经济学导论

掌握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概念;

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计量经济学的

学科性质、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掌握计量

经济学模型建模步骤和要点;了解计量经济

学应用软件;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4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掌握回归分析、总体回归函数、样本回归函

数和随机干扰项等基本概念;掌握一元线性

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

估计,了解参数的最大或然估计法;掌握最

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

布以及随机干扰项方差的估计;掌握一元线

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变量的显著性

检验、参数的置信区间等统计检验方法;掌

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应用。

6

77

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回归函数、样

本回归函数和调整的 R2等基本概念;掌握多

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参数的普通最

小二乘估计;掌握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以及随机干扰项方差

的估计;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以及参数的置信区间等统计检验方法;了解多元线性回

归模型的预测应用。

4

4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

性化

掌握可化为线性的非线性模型的类型和线性

化方法。2

5 异方差掌握异方差的类型和后果;了解实际经济问

题中的异方差性;掌握异方差性的检验和异

方差性的修正方法。

4

6 自相关掌握自相关的概念;了解实际经济问题中的

序列相关性;掌握自相关性的后果、检验方

法和补救措施;了解虚假序列相关问题。

4

7 多重共线性掌握多重共线性的概念;了解实际经济问题

中的多重共线性;掌握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检验和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2

8模型中的特殊解释变

掌握工具变量、虚拟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基本

概念,设置原则与方法。4

9 模型的诊断与检验

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诊断与检验常用的方

法;掌握模型总体显著的 F检验、似然比检验、沃尔德检验、拉格朗兹乘数检验、JB正态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

10 时间序列模型

掌握时间序列的定义和 ARMR模型的特点;掌握时间序列模型的分类;掌握Wold分解定理;掌握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掌握

回归与 ARMR组合模型。

6

11 实验运用 EViews软件,综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检验、

修正与评价。

1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鉴于课程的难度较大,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度根据学生的

学习效果调整讲解方式和把握进度,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尝试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并撰写分析报告,以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积

78

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10%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79

《交通运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

课程代码 CJ01010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无限制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平时+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交通会计等有关交通背景的专业

编制时间 2014.11.18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王润琪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年

教学参考资料

1《交通运输概论》,杨浩主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现代交通运输概论》,编委会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

3《综合交通运输概论(第二版)》,连义平,成都:西南交

通大学出版社。

网络学习资源 http://www.moc.gov.cn/zhuzhan/jiaotongketang/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林武 讲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副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林武、李世娇、石超峰

8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概

论的基本理论,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理论及其特点,为完成交通行业背景的各相关课程

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物流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铁路、公路、

水路、航空及管道五种现代化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各种运输

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方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容及其发展。

②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各种运输方式的管理方法。掌握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

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设备及其组织管理。

③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关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旅客联程运输、智能运输、交

通可持续发展和一体化交通运输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部分:绪论

交通运输的基本作用;基本方式;发展阶段;

行业特点;发展需求;我国交通运输的基本情

况;交通运输工程的研究对象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

务;

理解:交通运输的主要分类

和交通运输的基础知识;

掌握:五种运输方式的基本

特性。

2

2 第二部分:城市交通运输

以城市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包括城市交通运

输概述;城市道路运输网络;交通信号;城市

交通方式;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及城市交通管

理。

⑴教学重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⑵教学难点:城市交通规划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

有关知识、概念

理解:相关原理

掌握:国家关于城市交通有

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4

3 第三部分:水路交通运输

以水路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

概述;运输资源;船舶;运输设施、海洋交通

了解:水路交通运输的基本

概念

理解与掌握:水路资源、船 3

81

管理以及水路安全保障技术等。

⑴教学重点:水路运输基础设施

⑵教学难点:水路运输管理与安全技术保障技

舶、设施的有关专业知识

4 第四部分:道路交通运输

以道路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包括:概述;公

路构造与几何要素;公路设施和视距;公路的

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输车辆;道路安全管理;

公路路政管理;道路运政管理等。

⑴ 教学重点:公路设施和视距;公路的通行

能力;道路交通运输车辆。

⑵教学难点:道路安全管理;公路路政管理;

道路运政管理等。

了解:全面了解道路运输有

关的知识、概念和理论

理解与掌握:国家关于道路

运输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

准 6

5 第五部分:铁路交通运输

以铁路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

概况、铁路线路、铁路机车、铁路车辆与列车、

铁路车站、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

⑴教学重点:铁路设备设施基础知识

⑵教学难点:铁路交通运输新技术新设备更新

了解:铁路设备设施基础知

理解与掌握:铁路交通运输

技术经济特点及未来发展

趋势。 6

6 第六部分:航空交通运输

以航空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包括:概述;航

空交通运输飞机;航空运输的机场与航线;航

空交通运输管理等。

⑴教学重点:设施设备的介绍

⑵教学难点:航空交通运输管理

了解:航空交通运输的基本

概念。

理解与掌握:飞机、机场、

航线、航空管理等有关专业

知识。 3

7 第七部分:管道交通运输

以管道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包括:概述;长

距离输油、输气、固体料浆等的管道运输、城

镇燃气管道等。

⑴教学重点:设备设施的介绍

⑵教学难点:各种设备设施技术规范

了解:管道运输的基本概念

和有关专业知识。

理解与掌握:各种设备设施

技术规范。 2

8

第八部分: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与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

工程设施设备;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

教学重点:物流系统的介绍

了解:物流工程相关概念。

理解:物流工程的整体体系

结构。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方法,具备物流设施规划与 2

82

教学难点:资源配置、运作控制、经营管理有

效统一。

系统设计的能力。

9 第九部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

运输代理;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交通运输的可

持续发展。

⑴教学重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联合运输

⑵教学难点:运输代理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基本知识、概念与概

况;

理解与掌握:综合体系原

理。 2

10 第十部分:课程总结与复习

全部课程总结与复习

⑴教学重点: 无

⑵ 学难点:无

理解与掌握:无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题教学与实验室情景教学相配合。

2.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讨论主题,讨论形式。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为主及网络教育为辅。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3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30%)10% 10% % 10%

结业考

核(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 % %

83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产业经济学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1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市场营销

编制时间 2014.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苏东水编.《产业经济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教学参考资料

[1].杨公朴,夏大慰,龚仰军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M].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赵玉林主编.《产业经济学案例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法)泰勒尔著,张维迎总校译.《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网络学习资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

高等教育出版社:www.hep.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姜庆 讲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姜庆、王春杨、任晓红

84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案例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产业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熟悉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达到能够运用该课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和原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经济学专业各

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正确认识产业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发展的规律,基本掌握产业经济管理中的一般

原则和方法;

②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SCP范式、投入产出分析

法等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③领会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产业经济管理的政策,并通过联系现代产业实

践、以作业和案例探讨等形式使学生初步具备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产业发

展的规律、理解和有效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

的形成和发展

(1)知识点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产业组织的含义

“马歇尔冲突” 不完全竞争

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

SCP分析概念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

学派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

利学派

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产业经济学的其他理论

基础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

(1) 了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基本理解研究产业经济

学的意义。

(2) 熟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

(3) 了解产业形成,熟练掌握产

业分类及其标准

4学时

85

作用

(2)教学重点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产业组织的含义

“马歇尔冲突” 不完全竞争

SCP分析概念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3)教学难点 “马歇尔冲突” 不完全竞争

SCP分析概念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2 产业组织理论

(1)知识点 新古典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化

进入和退出壁垒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短期成本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竞争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

市场绩效的定义和指标

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SCP分析全过程

(2)教学重点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

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的

计算和运用

产品差异化的度量方法

和决策

进入和退出壁垒的构成

和衡量指标

市场竞争行为的定价行

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

为的的特征及影响

市场协调行为形式

(1) 掌握产业组织的定义,了解

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渊源。

(2) 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过程。

(3) 熟练掌握产业组织理论的

发展和各时期产业组织理

论的基本内容。

(4) 熟练掌握市场结构概念及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能准确的计算和使用评价

市场结构的指标体系对市

场结构做出判断。

(5) 熟练掌握市场行为的定义。

能区分市场竞争行为和市

场协调行为。理解各个市场

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6) 理解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

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能熟练

计算和应用市场绩效指标

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直接

的描述和评价。

(7) 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

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8学时

86

市场绩效的指标及计算

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SCP综合分析

(3)教学难点 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的

计算和运用

产品差异化的度量方法

和决策

进入和退出壁垒的构成

和衡量指标

市场竞争行为的定价行

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

为的的特征及影响

市场协调行为形式

市场绩效的指标及计算

SCP综合分析3 产业结构理论

(1)知识点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

配第——克拉克定律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

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

(2)教学重点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

(3)教学难点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

(1) 了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与发展,基本掌握产业结

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2) 熟练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

影响因素。

4学时

4 产业关联

(1)知识点

(1) 理解和掌握产业关联的含义和产

业关联方式。

(2) 熟练掌握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

6学时

87

产业关联含义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两个基本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折

旧系数、国民收入系数、

劳动报酬系数、社会纯

收入系数、直接劳动消

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

里昂惕夫矩阵及逆矩阵

投入产出分析

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

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

与深度

产业波及源

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

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

响力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

最终依赖度

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

本系数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应用

(2)教学重点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两个基本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折

旧系数、国民收入系数、

劳动报酬系数、社会纯

收入系数、直接劳动消

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

里昂惕夫矩阵及逆矩阵

投入产出分析

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

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

与深度

产业波及源

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

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

响力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

最终依赖度

具,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内容和投

入产出模型的计算。

(3) 熟练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产业波

及效果分析,并应用产业波及效

果分析进行一系列预测分析。

88

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

本系数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应用

(3)教学难点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两个基本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折

旧系数、国民收入系数、

劳动报酬系数、社会纯

收入系数、直接劳动消

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

里昂惕夫矩阵及逆矩阵

投入产出分析

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

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

与深度

产业波及源

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

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

响力系数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应用

5 产业优化和布局

(1)知识点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产业的关联效应

产业的扩散效应

回顾效应

旁侧效应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实现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地区产业结构

区位商

相关系数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分析

(2)教学重点 产业的关联效应

产业的扩散效应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实现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区位商

(1) 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主

要内容。理解产业结构效应和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2) 熟练掌握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

机制,能运用理论进行主导产

业的选择。

(3) 掌握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和

内容,能运用产业结构合理化

的基准进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调整。

(4) 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

素,掌握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

经济指标,并运用其进行地区

产业结构优化。

(5) 了解产业布局的理论和研究内

容。

(6) 基本掌握产业布局的影响因

素,熟悉产业布局的实践

6学时

89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教学难点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区位商

6 产业政策

(1)知识点 产业政策的内涵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

产业政策的目标

产业政策的手段

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

一般标准

(2)教学重点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

产业政策的手段

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

一般标准

(3)教学难点 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

一般标准

(1) 了解产业政策的内涵和起源,熟

悉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

规律。

(2) 熟练掌握各产业类型政策。

4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为主,结合分组教学。

2.教学方法理论内容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任务驱动法。

3.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4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课堂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40%)10% 10% 20%

结业考核

(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60%)60%

90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技术经济学

英文名称 Technical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9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管理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技术经济学》(第二版),徐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资料

[1]《技术经济学》,赵国杰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Engineering Economy》,Thuesen、Fabrycky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技术经济学》,刘燕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 期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

网络学习资源[1] 中日技术经济网:http://www.cnjpetr.org/

[2] 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林武、彭庆、王方

91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技

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该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具备建设项

目可行性研究基本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企业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

及投资风险评价等系统评价方法。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② 能熟练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分析评价有关技术进步、项目建设与经济

利益之间的关系。

③ 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正确进行技术选择、项目投资及项目管理。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 1章

绪论

重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难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含义

① 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理解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

其要素;理解经济效果的含

义;理解技术经济的研究内

容。

0.5

②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研究

的目的和意义0.5

第 2章

现金流量的构成

重点:现金流量的三要素

难点:投资、成本及收入在现金流量中

的分配

① 现金流量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了解现

金流量的作用1

② 投资的概念及其构成理解投资的概念及固定资产

和流动资产的内容1

③ 成本的构成

理解制造成本法、费用要素法

成本的构成,掌握折旧费、摊

销费的计算方法

1

④ 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的概念理解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概念,

了解税金的种类1

92

第 3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普通复利公式的

含义

难点: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普通复利公

式分析现实问题

① 资金时间价值、利率、现金流量图和

资金等值的概念

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利率、现

金流量图和资金等值的概念1

② 资金时间价值的普通复利公式

掌握一次支付终值公式、一次

支付现值公式、等额分付终值

公式、等额分付现值公式、等

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等额分

付资本回收公式的表达式及

其相互关系

2

③资金时间价值普通复利公式的应用运用资金时间价值普通复利

公式分析现实问题1

第 4章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重点: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经济含义、互斥方案

的经济效果评价

难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受资金

现值的方案评价方法

① 经济效果价值型评价指标

掌握净现值、净年值、费用现

值、费用年值的经济含义和计

算公式并运用

1

②经济效果效率型评价指标

掌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指数

的经济含义和计算公式并运

1

③经济效果时间型评价指标掌握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的

经济含义和计算公式并运用1

④ 独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掌握运用价值型、效率型、时

间型评价指标对独立方案进

行效果评价

1

⑤ 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掌握增量效果分析法,并结合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对寿命期

不同的互斥方案、受资金现值

的方案进行评价

2

第五章

不确定性分析

重点: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单因素

敏感性分析方法、决策树分析法的含义

93

难点:应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单

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决策树分析法判

断企业的风险大小

① 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及

其应用

掌握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

分析方法的实质,能运用盈亏

平衡分析方法判断企业风险

大小

1

② 单因素、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掌握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并能实际应用,理解多因素敏

感性分析方法及其实质

1

③ 概率分析和风险决策的意义及其应

掌握概率分析和风险决策的

意义能运用概率分析法判断

企业风险大小,决策树分析法

为企业进行风险决策

2

第 6章

项目的财务评价

重点: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

难点:根据现金流量表对项目进行财务

评价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其内容

理解可行性研究的含义、了解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目的,理

解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0.5

② 项目资金规划和清偿能力分析

了解项目筹资渠道与特点,了

解资金成本的分类,掌握资金

还本付息额的计算方法

0.5

③ 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和基本步骤

理解财务评价的具体四大内

容,并掌握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分析方法对项目的财务盈利

能力进行评价

2

第 7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重点: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方法及评

价指标体系

难点:影子价格的含义和确定方法

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理解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含

义,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意

义,理解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与

财务评价的关系

1

② 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的识别理解费用和效益的识别及分

类,理解转移支付的内容1

③ 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选择 理解影子价格的含义和确定 1

94

方法,了解社会折现率、影子

汇率、贸易费用率的含义

④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案例分析

掌握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步

骤和方法,掌握国民经济评价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1

第 8章

项目的社会评价

重点:项目社会评价内容

难点:无

① 项目社会评价的含义及范围了解社会评价的含义、重要

性、特点和范围0.5

②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理解项目社会评价的三大内

容,了解社会评价的九大步骤

和定性、定量指标的确定

0.5

第 9章

公用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

重点: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

法的应用

难点:内部收益(成本)、外部收益(成

本)以及直接收益(成本)、间接收益

(成本)的区别

① 公用事业项目的含义与分类

理解公用事业项目的含义,了

解公用事业项目的分类和特

0.5

② 公用事业项目收益与成本的确定

理解公用事业项目内部收益

(成本)、外部收益(成本)

以及直接收益(成本)、间接

收益(成本)的含义和区别

0.5

③公用事业项目的评价方法和案例分析

掌握公用事业项目的两大评

价方法,并能运用评价方法对

项目进行评价

2

第 10章

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

重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各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难点:项目综合评价的步骤

① 综合评价的概念和必要性了解综合评价的概念、原则、

程序和必要性0.5

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掌握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

方法,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1

③ 利用所学知识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掌握项目综合评价的步骤 0.5

95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3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课堂测验

所占比例

(30%)15% 10% 5%

结业考

核(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96

《投资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投资学原理

英文名称 Investment Principle

课程代码 CJ0109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金融学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投资学》(第三版),郎荣燊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

间 2010.09.01

教学参考资料

(1)车卉淳等,投资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2)万解秋等,现代投资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史本山等,投资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4)李焕林等,投资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学习资源

BetterLesson:www.betterlesson.comHighland Capital:www.hcp.comGeneral Catalyst:www.generalcatalyst.comNewSchools: www.newschoolsnetwork.org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林武、石超峰、王方

9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对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投资的基本知

识,从而激发本专业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投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

1、讲授投资与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投资与经济增长、投资结构、资金融入与

融资方式等;

2、重点讲解投资论证与决策、现代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项目融资、证券融资、

国际投资等;

3、有选择性地讲解技术进步与投资、投资银行派生业务、投资案例分析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基本概念。

1投资概论2投资学的研究对象3投资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掌握:1了解投资的概念、了解投资学2了解投资过程和研究对象3掌握投资学的理论基础

4

2

投资与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因素2投资与经济增长3投资与技术进步

学习掌握:1了解经济增长因素2掌握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掌握投资和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关系

4

3

投资结构。

1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2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3 投资结构选择

学习掌握:1了解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形成及作用2掌握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3 掌握投资结构分析与选择

4

4

资金融入与融资方式。

1融资与资金融入2项目融资3证券融资

学习掌握:1了解资金融入途径与融资的基本方式2掌握项目融资3掌握证券融资

6

5

投资论证与决策。

1 投资可行性研究2投资分析3 投资决策

学习掌握:1 掌握投资可行性研究基本过程与内容2学习投资分析3 学习投资决策4收集分析投资案例

6

6投资银行。

1 现代投资银行学习掌握:1 了解现代投资银行

4

98

2 现代投资银行业务3 现代投资银行派生业务

2 学习现代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3 学习现代投资银行的派生业务

7

国际投资。

1 国际投资2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3 我国的国际投资

学习掌握:1 了解国际投资2 学习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3 学习我国的国际投资

4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3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30%)5% 10% 15%

结业考

核(70%)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99

《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政策学

英文名称 Policy Theory

课程代码 CJ0110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

管理学

经济史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公共政策学》,王骚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教学参考资料

(美)邓恩著,谢明译:《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四版)》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案例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期刊:《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

网络学习资源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行政管理研究网 http://www.cpasonline.org.cn/gb/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春杨、陈建国、李豪

10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目标:政策学是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具

有生存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通过本课程的修习,让学生掌握公共

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和提高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和方法

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服务经济和地方公共事务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政

策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

大领域中很多内容。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

角度,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理解

并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容,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引导学生运用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问题出发,深

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务实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公共

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公共

政策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含义、本

质、特征;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

策学的新发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政策、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

的概念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性;决

策科学的形成;公共政策学的新发展。

掌握政策与公共政策、社

会政策概念的界定以及

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概

念体系、研究方法,了解

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

展的历程以及学习公共

政策学的重要意义。

3

2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公共政策的系

统分析和矛盾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历史

——比较分析法;公共政策的经济——社会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公共

政策的价值、超理性与宏观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公共政策的经济——社会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

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核心,从单一的方法论体

系走向批判性复合主义

的方法体系,使学生能够

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研

究的多学科视角和分析

路径,以便能够更好地掌

握公共政策的制定、规

划、评估、监控、终结的

方法。

3

101

教学难点:政治学视角、经济学视角、

伦理学视角;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历史分

析、个案分析;利益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社会形态和社会阶层分析法。

3

第三章 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

本章的教学内容:研究方式的类型划分及其

选择;研究方式的选择;一手资料的搜集与

分析。本章的教学重点:基本研究方式及其

选择原则;一手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本章的

教学难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方

法的哲学基础:人文主义

和实证主义,了解定性研

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更好

地为解决实际的公共问

题提供理论分析工具,为

未来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以及制定、执行等工作奠

定其必备的理论素养。。

3

4

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本质、构成与功能

本章的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的含义、本质;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构成与功

能。 本章的教学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本

质;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构成

与功能。本章的教学难点:公共政策的特征

与功能。

掌握公共政策的本质、特

征、构成与功能,理解制

定公共政策和实施政策

是政府存在的基础。通过

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观

察和分析公共问题与公

共政策的关系,指导学生

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在

解决公共问题中所发挥

的作用。

3

5

第五章 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

本章的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的构成及其环境;

公共权力与公共政策;公民、社会团体、政

党与公共政策以及公共决策体制等。

本章的教学重点: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

体;社会政策的资源、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本章的教学难点:政策主体系统、政策

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的关系;政策系统

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政府能

力与“善治”的关系。

掌握政策系统与政策行

为者的基本理论,作为政

策系统核心的公共权力

如何决策,权力如何分配

和配置的制度、程序、规

则与方式,了解公共政策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理解

公共政策系统成为一个

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3

6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

过程理论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理

论模型。 本章的教学难点:德洛尔公共政策

学模型必备条件;理性主义模型;渐进主义

模型;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政

治过程具有同构性,进而

能够把握各国政治体制

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公共

政策的特点。了解基于西

方国家经验和理论资源

的政策过程模型以及基

2

102

于中国本土经验和理论

资源的政策过程模型,

7

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属性与分类;公共政

策问题的形成与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

方法;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本章的教学难点:问题、社会问题、公

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的关系;公共政策问

题的基本属性;由谁提出公共政策问题;边

界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

分析法;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

了解公共政策问题形成

与认定的基本理论及其

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

的基本定位,了解公共政

策问题的构建及其程序

在整个政策分析过程中

的极端重要性,进而了解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觉

察、分析方法及其认定,

使学生了解公共政策问

题进入政府议程的条件、

程序等

3

8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规划与抉择

公共政策目标及特征、目标分类;确定公共

政策目标的意义及意义;政策规划的含义与

特征;政策规划的主体;政策方案的设计原

则;政策规划中的政策转移;政策方案的评

估与择优;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决策者需

要注意的问题;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常

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本章的教学重点:公共

政策目标的确定及意义;公共政策方案的规

划、评估与择优;公共政策的抉择。 本章的

教学难点: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政策规划

的特征;政策规划中的政策转移;政策的可

行性评估;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掌握公共政策方案的规

划和抉择的基本知识与

基本要求,理解整个公共

政策过程的制定阶段的

开始,使学生深刻理解政

策方案规划和抉择阶段

直接关系着公共政策产

出的质量和水平,认识到

规划与抉择环节关系政

策目标的确定、拟定、评

估和选择及最后择定的

过程

3

9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本章的教学内容: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原

则和模型;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资源和手

段;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公共政

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

构建。

本章的教学重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

主要因素;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公

共政策执行机制的构建。

本章的教学难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

主要因素;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公共

政策研究的主题和重心

从公共政策制定转移到

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

结。通过本章教学主要目

的在于使学生完整了解

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3

10第十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本章的教学内容: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作

理解该阶段在整个完整

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3

103

用和主体;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标准和影

响因素;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公共政策的

监控。

本章的教学重点: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标准、过程以及影响

因素;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构成以及过程。

本章的教学难点: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

分析;评估类型及其区别分析;评估诸标准

的分析;评估方法的演进以及评估方法的理

解;监控的构成及过程分析。

用,评估和监控与政策结

果、政策调整、政策执行、

政策制定诸阶段之间关

系密切。通过本章教学时

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评

估与监控的意义,在未来

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做到

学以致用。

11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

本章的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的稳定和变动;

公共政策的调整;公共政策的终结;公共政

策的周期。

本章的教学重点:公共政策的稳定;政

策变动的原因;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程序、

原则、原因和作用;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

方式、原因、作用、障碍和策略;公共政策

的周期及其研究意义。

本章的教学难点:政策变动的原因;公

共政策调整的原因;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

障碍和策略。

理解公共政策的变动、终

结与周期在整个完整政

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动、终结与周期与政策

环境、政策系统以及政策

诸阶段、诸环节之间关系

密切。通过本章教学时学

生能够真正政策更替的

背景与意义,以助学生在

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

做到学以致用。

3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标准。一是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合;二是实现

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师生良好互动交流相结合;三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2.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学生

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

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4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10%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105

《组织行为学 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 B

英文名称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Science

课程代码 CJ0114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原理》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市场营销、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张德,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三版)

教学参考资料

1、荆学民编著《组织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 10版),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陈春花主编《组织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网络学习资源 中文数据库 CNKI,英文数据库 EBSCO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张 霞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蒋晓川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姚琦、谢水清、张霞

10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理论学科。作为管理与营销、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

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专门研究组织中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为组织最大限度地调动

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

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预测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现象和原因,从而期望提

高沟通的效果、工作效率。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导论,介绍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行

为学的发展阶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组织与组织行为

的涵义,了解组织行为学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2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研究人的需要、

动机、价值观、知觉、态度、人格、能力、

意志、兴趣、情感与行为的关系。

掌握个体心理与个体

行为的分析方法。了解个体

的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多

种特质。

4

3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讲述组织承诺

的概念和结构、组织承诺的形成、组织承

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在管理实

践中的应用。

掌握组织承诺的概念、

形成,理解组织承诺对个体

行为的影响,了解 如何将

组织承诺应用到管理实践

中去

3

4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研究群体的概

念、群体发展的阶段、群体的特征、群体

内行为、群体间行为、团队管理、委员会

与群体间行为的协调等。

掌握群体的概念,群体

的特征,了解群体内行为、

群体间行为,掌握团队的概

念及团队管理的要点

4

5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研究非正式组织

与非正式沟通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组

织。

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

式组织的概念和意义,了解

非正式沟通,掌握如何对待

非正式组织

4

6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包括卢因的群

体动力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佛隆

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

的强化理论、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波特

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

法等。

掌握几个群体动力与

激励理论,了解其主要内

容,及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

7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讲述组织的基

本概念、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结构的类

型、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组织设计的动

态原则、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等。

掌握组织的基本概念,

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组

织设计的原则2

8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文化

的内涵、作用、影响因素和组织文化建设

的心理机制等。

掌握组织文化的内涵,

了解组织文化的作用、影响

因素和如何建设组织文化

3

107

9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包括领导的内涵、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

理论、领导理论的新观点、领导者的价值

观与组织文化。

掌握领导的内涵,了解

几种相关的领导理论,理解

领导者的价值观与组织文

化的关系

4

10

行为的有效性,包括有效的信息沟通、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和组织发展。了解有效的信息沟通

的内涵,理解组织变革的概

念,及对组织有效管理和发

展的作用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

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学生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

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20% 10% %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108

《经济法 C》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法 C

英文名称 Economic Law C

课程代码 CJ1115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类专业基础课

《法理学》或《法律基础》、

《民法》等

修读性质 任选、限选(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时/学分 40+16/3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知识产权、国际经济与贸易

编制时间 2014.11.15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经济法》,宋平、向扬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

李昌麒、许明月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12

经济法教程,孙晓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

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

经济法律网:http://www.oftencome.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向扬 副教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向扬、宋平、纪光兵

109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经济法课程是我校为财经类学生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

学目的和任务是: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法基本原理和经济法基本法律制度,包括经济组

织法、经济活动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热点问题的能

力。

3、培养学生最终达到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寻求解决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

法律途径,完善经济法律法规,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

4、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及经济法论文的撰写,提高法律写

作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理论 40学时,实验和上机 16学时)

实验和上机见《经济法 C》实验教学大纲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一编

经济法基

础理论

5 经济法概述(2学时)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重点和难点)

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

展,经济法与其他部分法

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明确经济法的渊

源,我国经济法的体系

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

整对象,经济法的本质,

地位和基本原则,经济法

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构

成要素;法律事实概

念、分类。

6第二章经济法其他基础知识(4学时)

1、、 市场主体的基本民事权利:物权、债权与知识产权(概念及其特征,分类与行使)

2、代理 代理权的行使与代理关系的终止 、

无权代理、(重点) 表见代理(重点与难

点)

3、诉讼时效 时效的意义、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止和延长(难点)

了解:市场主体基本的民

事权利,代理权的行使,

时效制度的概念、意义

理解:代理的有效要件,

时效制度的概念、意义;

我国诉讼时效的种类

掌握:代理的

概念、特征和适用范围,

110

委托代理中授权不明的

责任界定, 无权代理的

法律后果,表见代理;诉

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诉讼

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第二编

经济组织

法律制度

第三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

一、 概述(概念、特征)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重点)

程序、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权利义务,

(重点)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难

点)。

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法

律责任。

理解:我国政府对私营企

业引导、监督和管理的具

体内容。

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概

念、性质、法律地位,个

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权利义务等法律规定。

1

第四章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企业法的概念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设立条件和程序

重点)

三、合伙人和合伙协议(重点和难点)

四、合伙企业内外部关系(合伙人的出

资、盈亏分配及分担、合伙事务的执行、入

伙、退伙(重点和难点)

五、合伙企业解散与清算

了解:合伙企业的概念及

合伙企业法的概念。

理解:合伙企业的财产性

质机构成,合伙企业的事

务执行。

掌握:合伙企业的损益分

配原则,合伙企业与第三

人的关系,合伙企业的财

产转让,必须经全体合伙

人一致同意的重大事项,

入伙和退伙。

3

第五章公司法

第一节概述与公司基本制度

公司概念、分类,公司的一般规定(设立、

名称与章程)公司资本制度、公司基本权利

与义务,任职资格,公司债券、公司合并分

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外国公司分支机构、

公司解散与清算等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沿革与地位

了解公司的概念、形成,

公司的一般规定,公司法

的制度设计,

理解:公司债券制度、公

司解散及清算等法律规

掌握:公司设立、公司资

本制度,董事监理任职资

格,公司财务会计等制度

6

111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重点)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重点)

五、一人公司(重点)

六、国有独资公司(难点)

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重点)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难点)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难点)

补充内容: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

的规定

第二节了解:有限责任公

司历史。

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概

念和特征;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

义务。

掌握: 有限责任公司设

立和组织机构;股东的出

资形式,股东出资不实的

法律责任;股东向股东以

外的人转让出资的法律

规定; 股东会、董事会、

经理、监事会的职权;股

东会的会议制度;一人公

司及国有独资公司。

第三节了解:股份有限责

任公司的利弊;公司治理

的概念;公司组织机构的

各种模式。

理解:发起人的义务、责

任;创立大会;独立董事

制度。

掌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设立条件、设立方式;组

织机构及其职权;股东大

会的召集

及议事规则;股份有

限公司设立时国有股权

的界定。

第六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第三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的概

念、特征,三种投资企业

的设立原因

理解:中外合资企业与中

外合作企业的不同 自学

112

第四节外资企业法 掌握:三种外资企业的法

律性质、设立条件、注册

资本、投资总额、出资要

求及责任、组织机构及其

议事规则、解散和清算等

内容。

第七章 破产法

概述、破产申请受理(重点)、债权人会议

(重点)、破产重整与和解(难点)、破产

清算

了解破产制度的法律原

理和意义

理解破产界限、破产程

序、破产管理人、债权人

会议、和解、整顿、破产

清算等法律规定

掌握:破产原因、破产债

权、破产债务的构成

2

第三编

市场运行

法律制度

第八章 合同法与担保法

第一节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法律特征(重点)

二、合同的种类(难点)

三、合同法的概念、法律特征、调整范

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五、国际范围内合同法的渊源

了解:合同法的法律特

征。

理解:合同的种类,合同

法的基本原则、调整范

围。

掌握: 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法律

特征。

1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成立

二、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要约与承诺

(重点)

三、合同订立的竞争程序(难点)

四、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五、缔约过失责任(难点)

了解:合同订立的竞争程

理解:要约、要约邀请、

承诺的概念,合同的内容

与形式。

掌握:合同的订立程序,

实际履行与合同成立的

关系,格式条款的理解及

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2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效力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难点)

三、无效合同(重点)

了解:合同效力的概念

理解:合同成立于合同生

效的区别掌握:附条件和

附期限的合同,无效合 1

113

四、可撤销的合同(重点)

五、效力待定的合同(重点和难点)

同、可撤销的合同、效力

待定的合同概念种类。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一、 合同履行的概念

二、 合同履行的原则

三、 合同履行时的抗辩权(重点和难

点)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

四、合同保全 债权人代位权、债权人

撤销权(重点和难点)

了解:合同履行的概念、

原则,

理解:合同保全的概念和

特征

掌握: 合同履行的主要

内容,不安抗辩权的行使

及其效力,代位权与撤销

2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一、担保的概述

二、保证 一般保证、连带保证(范围、

责任)

三、抵押(抵押方式、抵押权人和抵押

人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四、质押(动产质押、权利质押的行使

难点)

五、留置(留置行使的条件 重点)

六、定金(概念、定金合同、定金罚则

重点)

了解:定金与预付款的区

别,留置权的构成要件及

适用范围

理解:担保的概念、基本

法律特征,保证期间与保

证的诉讼时效

掌握:担保合同的效力和

担保责任,保证的方式和

保证的责任,抵押与质押

的区别及适用,定金罚

则。

2

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

一、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二、 合同变更的要件(重点)

三、 合同转让的概念和特征

四、 合同转让的分类和转让程序

五、 合同终止的概念

六、 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法律后果(重

点)

七、 合同撤销的条件、程序、与解除

的区别(难点)

了解:合同变更的条件和

程序。

理解:提存发生的情形

掌握:合同的变更、解除、

转让、终止、撤销的主要

内容,合同的法定解除条

1

第七节 违约责任 了解:违约责任的概念, 1

114

一、 违约责任的概念、性质

二、 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难点)

三、 违约责任的形式(重点)

四、 违约责任的划分与免责条件(重

点和难点)

违约行为的种类

理解:违约责任的构成要

件,违约金与定金罚则的

适用

掌握:违约责任的承担方

第四编

市场规则

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竞争法

第一节 竞争法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述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重点)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的概念、特征

二、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则(重点)

三、滥用市场支配行为的规制(重点)

四、经营者集中行为的规则()重点

五、行政性垄断行为的规则(难点)

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与

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理解:与知识产权有关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反垄断

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和特征,不正当竞争行为

的表现形式;垄断协议行

为的规则、滥用市场支配

地位的规则、经营者集中

行为的规则

4

第十二章 产品质量法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产品的含义(重点和

难点)

二、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三、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义务与责任(重点和

难点)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含义(难

点)、消费者的权利(重点)、经营者的义

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机制、消费者争议的

解决(重点)

了解:产品质量法的立法

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立法目的和概况、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的最新修订

理解:产品质量的监督和

管理

掌握:产品的含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及其构

成要件和责任承担,消费

者的定义、消费者的权利

以及消费者争议解决方

式。

2

理论合计 … … 40

1 经济纠纷解决方式

熟悉经济纠纷解决方式

尤其是诉讼解决方式的

运用、法庭庭审现场观看

及实验要求的讲解 4

2 公司运作模拟及案例(选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议事程序、决议的书写及公司法 4

115

案例模拟

3 合同书写及合同法、担保法案例模拟(选做)

合同主体、标的、数量、

质量、价款、履行时间、

地点、违约责任、争议解

决方式

或 4

4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纠

纷及处理

产品质量的检验、纠纷处

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及

纠纷处理方式

不正当竞争、垄断的表现

及纠纷处理 4

5 模拟法庭

公司法、合同法、产品质

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共有 15个左右案例,学生分组选择案例) 4

6 旁听法院庭审(选做) 经济法相关内容 4

上机和实

验合计 1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案例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

动学习。

2.教学方法(1)开放式教学方法

为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对部分内容通过庭审观摩、法律咨

询或者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进课堂以案讲法、与学生互动等方式形象生动组织教

学,直观教学内容。

(2)模拟实践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

拟实践教学方法,即引入典型案例、热点案件,让学生模拟审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互动教学方法

由教师统一安排,就部分章节的内容事先让学生独立的学习、研究,然后教师与

学生角色互换,请学生讲课,师生共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16

(4)案例教学法

对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以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

案例深入细致的剖析,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

精心选择视频案例,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结合经济法课程每一章节和重点讲述

的罪名,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庭审现场》等栏目及地方电视

台选取视频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并不断更新。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 % % %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

所占比例

(%)% % % %

117

《财务管理 D》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 D

英文名称 Financial Management D

课程代码 CJ01176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国贸、经济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9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 荆新、王庆成、刘俊彦编, 《财务管理学》[M].第六版.,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12.

教学参考资料

[1]. 赵德武等编, 《财务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尤金·F.布里格姆等著,《财务管理基础》[M].中信出版社, 2004年.

[3] 道格拉斯·R.爱瑞默等著,《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网络学习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 www.chinaacc.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责任分工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张健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张健、吴新红、向乐乐

11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财务管理的含义,

目标和特点,认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懂得各种财务活动的联系以及财务活动同其他经济活动的

联系;在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各

种业务方法,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经营决策服务,并

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⒈ 总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内涵、特点及

财务管理环境。理解 2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包括:货币时

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财务估值

的原理及运用。掌握 6

筹资方式管理。包括:筹资渠道和

筹资方式的概念、特点;各种筹资方式

优缺点及比较。理解 2

资本结构决策。包括:资本结构的

概念;资本结构的基本理论。个别筹资

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最佳资本结构决

策。

掌握 6

投资管理。包括:投资可行性分析

原理;投资决策静态指标投资决策动态

指标;新建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更新改造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运用

掌握 8

6营运资金管理。包括:营运资金概

念及特点;现金管理方法;存货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流动负债管理掌握 4

7 股利分配管理。包括:股利分配方

式、股利政策理论及实务。 掌握 2

8 财务报表分析简介。 理解 2

合计 3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119

本课程教学将采取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

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财务管

理的基本理论;通过每次上课的多提问,促使同学们及时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

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布置作业及批阅,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各

种专门方法。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2、成绩采用 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 70%,平时成绩占 30%。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

考勤(含

课堂表

现)

平时作业 报告 测验 试验 …

所占比例

(30%)50% 40% 10% %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

所占比例

(70%)% % % %

120

《保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保险学

英文名称 Insurance

课程代码 CJ0102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金融学》、《西方经济学》、《财

政学》、《法学基础》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2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张洪涛、郑功成主编.《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教学参考资料

[1].申曙光主编.《现代保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刘金章主编:《保险学教程》第 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荆涛主编:《保险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4).许谨良主编:《保险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周勇主编:《新编保险学基础—案例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6).[美]詹姆斯·S·特里斯曼等著、裴平主译《风险管理与保险》第 1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网络学习资源

http://www.iachina.cn/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http://www.circ.gov.cn/web/site0/中国保监会

http://www.china-insurance.com中国保险网

http://www.ci-cn.com/中国车险网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胡智慧 讲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胡智慧,王方、何靖华

121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扩大专业知识面和拓展学生就业

机会等重要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

本知识,理解保险的基本原则,掌握保险合同的组成要素及主要程序,熟悉保险经营

的基本环节,了解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的主要险种、保险责任及其赔偿处理,另外,

对保险监管、再保险和社会保险等内容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为将来从事保险相关

业务及风险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以我国现行有关保险法规为依据,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考虑到非保险

专业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重点内容是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及人

身保险、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的基本内容。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号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分配

1 第一章 保险概述

风险及其特征,风险的分类、风险管理,

可保风险、保险的性质,功能,作用

教学重点:可保危险的概念和条件,保

险的性质,重复保险、复合保险和共同

保险的含义和区别,保险的基本功能和

派生功能

教学难点:重复保险、复合保险和共同

保险的含义和区别

了解和熟悉危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熟

悉危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程序及危险的处

理方法;掌握可保危险的概念和条件;熟

悉保险的定义、性质,分类,掌握重复保

险、复合保险,共同保险的含义和区别;

熟悉自保的含义,目的,优缺点;掌握保

险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4学时

122

2 第二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

则,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的派

生原则

教学重点: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要件

和在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应用上的区

别;最大诚信原则主要内容;近因原则

的含义;损害补偿原则的主要内容;代

位追偿原则的含义、权利代位和物上代

位产生的条件和权益范围,委付成立的

条件;重复保险的分摊方式

教学难点:近因原则、损害赔偿原则、

代位追偿原则的应用

掌握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要件和在财产

保险与人身保险应用上的区别;掌握最大

诚信原则的含义、主要内容(告知、保证、

弃权和禁止反言);掌握近因原则的含义;

掌握损害补偿原则的含义、主要内容;掌

握代位追偿原则的含义、权利代位和物上

代位产生的条件和权益范围,委付成立的

条件;掌握重复保险的分摊方式;熟悉各

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学时

3 第三章 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概述,分类,要素、保险合

同的履行,变更,争议处理

教学重点:保险合同的要素,保险合同

的订立、履行和变更

教学难点: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

了解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共性及其特

性,熟悉保险合同的含义;掌握保险合同

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熟悉保险

合同的形式,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及变

更。4学时

4 第四章 财产损失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的概述,农业保险、责任

保险

教学重点:残值和免赔额的含义和处理;

机动车辆损失保险、交强险和第三者责

任险的涵义、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

险费和损失赔偿处理,区别;责任保险

含义、特征、责任范围与赔偿

教学难点:机动车辆损失保险、交强险

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涵义、保险责任、保

险金额、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处理,区别

了解财产保险概念、特征和业务体系;掌

握残值和免赔额的含义和处理;掌握机动

车辆损失保险、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

涵义、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费和损

失赔偿处理,区别;掌握责任保险含义、

特征、责任范围与赔偿;熟悉公众责任保

险、产品责任、雇主责任和职业责任的概

念、内容和主要险种。

6学时

123

5 第五章 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概述,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

险,健康保险,团体保险

教学重点: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常见条款;

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联系与区别;

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保险责任、特征

和分类。

教学难点: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

联系与区别

了解掌握人身保险的含义、分类、特征,

熟悉团体保险的含义、特征和分类;熟悉

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常见条款;掌握投连

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联系与区别;掌握

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保险责任、特征和

分类;熟悉医疗保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应用与发展。

4学时

6 第六章 再保险

再保险概述,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

险,再保险的分出与分入

教学重点:再保险的概念、危险单位、

自留额和分保额的含义和内容、再保险

与原保险、共同保险的关系;比例再保

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

点和区别

教学难点:再保险与原保险、共同保险

的关系;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

种类及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掌握再保险的概念、危险单位、自留额和

分保额的含义和内容、再保险与原保险、

共同保险的关系;掌握比例再保险和非比

例再保险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熟悉临时分保、合同分保、预约分保的含

义、特点、适用范围

4学时

7 第七章 政策保险与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概述,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农业保险的涵义、特征、保

险金额、原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

成、社会保险的原则

教学难点:农业保险的原则,社会保险

的原则,农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在我国的

最新发展

了解政策保险的特征、业务体系;掌握农

业保险的涵义、特征、保险金额、原则,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险

的原则,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4学时

机动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124

结合实际案例,针对经济学专业尤其是交通经济方向,突出交通运输尤其是车险

方面内容的课堂教学。

2.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

视频、多媒体、网络查询和课堂教学结合。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30%)10% 10% 10%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

所占比例

(70%)70%

12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英文名称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35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8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经济博弈论》,谢识予编,复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年

教学参考资料

1、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现代产业组织,单·卡尔顿、杰·佩罗夫,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D.Fudenberg and J.Tirole,Game Theory ,MIT Press,1991.4 、 R.Gibbons, A Primer in Game Theory, Harvester Wheatsheaf

Press,1990.5、 J.Friedman, Game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网络学习资源 http://bbs.pinggu.org/biaoqian/boyiluenanli/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林武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副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林武 李豪 王方

12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现行及其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学会一种策略

思维。学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掌握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

对社会经济问题和经济学中的行为问题取得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把握经济运行的策略

过程和全貌,灵活地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策略思维以及对社

会经济活动解释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社会

经济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已经学习的经济学理

论和经济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特征,掌握常用的经济活动

行为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能够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学中的博弈问题,研

究常见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优化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博弈理论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分析

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导论:

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非技术性概述/博弈论的分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⑴教学重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⑵教学难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

的新发展

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2 第二章: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

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与行动的区别与联系/支付函数。

⑴教学重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

掌握: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与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2

127

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行动的区别与联系/支付函数 ⑵

教学难点: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与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3 第三章:纳什均衡及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⑴教学重点: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

⑵教学难点: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理解: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2

4 第四章: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⑴教学重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

方法

⑵教学难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

方法

掌握: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

衡的求解方法

2

5 第五章:博弈的扩展式表述与子博弈精炼纳

什均衡

博弈树的画法即代表的含义/信息集的概念;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⑴教学重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

⑵教学难点: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掌握:博弈树的画法及含义;

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2

6 第六章: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⑴教学重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⑵教学难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理解与掌握: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2

7 第七章: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的概念/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次重复博弈。

⑴教学重点: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重复博

弈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

掌握:会求解重复博弈的纳

什均衡,掌握冷酷战略的含

义及应用

2

128

⑵教学难点: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重复博

弈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

8 第八章: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主观概率理论

⑴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

⑵教学难点:贝叶斯法则应用。

掌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

本概念/贝叶斯法则应用

2

9 第九章:海萨尼转化与贝叶斯均衡应用举例

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海萨尼转化的应用;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⑴教学重点: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不

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⑵教学难点:海萨尼转化的应用;不完全信

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掌握: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

方法;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

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

2

10 第十章: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区别

与联系

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转化问题

⑴教学重点: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

转化

⑵教学难点: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

转化

理解: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

略均衡的转化。

2

11 第十一章:机制设计理论与显示原理初步

贝叶斯博弈和机制设计/拍卖机制设计/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⑴教学重点: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

⑵教学难点: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理解与掌握:贝叶斯博弈和

机制设计/拍卖机制设计/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2

12 第十二章:精炼贝叶斯均衡

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理解掌握:精炼贝叶斯均衡

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

2

129

⑴教学重点: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⑵教学难点: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13 第十三章:信号传递博弈与声誉模型

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了解声誉模型的基本含义

⑴教学重点: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声誉模型。

⑵教学难点: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声誉模型。

理解掌握:信号传递博弈基

本模型;

了解:声誉模型

2

14 第十四章:委托——代理初步

委托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委托代理的基本分析框

理解掌握:委托代理的基本

分析框架

2

15 第十五章:有限理性和进化博弈与合作博弈

初步

有限理性与进化博弈概念与初步知识;合作

博弈理论的核心内容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有限理性与进化博弈概

念与初步知识;合作 博弈理论的核心内容

理解掌握:有限理性与进化

博弈概念与初步知识;合作

博弈理论的核心内容

2

16 第十六章:博弈论课程总结

博弈论的发展历程、趋势及最新发展

⑴教学重点:博弈论的发展历程

⑵教学难点:无

理解掌握:无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题教学;在讨论时,学生自助分组。

2.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讨论主题,讨论形式。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为主及网络教育为辅。

130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30%)10% 10% 10% %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笔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 % %

131

《商务谈判 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商务谈判 B

英文名称 Business Negotiation

课程代码 CJ1104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市场营销学》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40学时/2学分(理论 24学时,实验16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工商管理

编制时间 2014.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李爽,于湛波. 《商务谈判》[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

教学参考资料

[1]刘园编.《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方其编.《商务谈——理论、技巧、案例》[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3]王军旗.《商务谈判:理论、技巧与案例》[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网络学习资源

[1]中文数据库 CNKI

[2]英文数据库 EBSCO,[3]Journal of Marketing[4]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5]国家精品课程: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course_plains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马艳丽 讲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蒋晓川 副教授 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马艳丽、揭京、宋平

13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程设计、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

标:

(1)使学生获得商务谈判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运作规律;(知识)

(2)使学生获得商务谈判的技巧和策略等方面的技能,对商务谈判的理性认识

和综合运用能力;(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商务谈判的实际操作的素质。(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理论课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1

概论篇 商务谈判概论

(1)知识点谈判与商务谈判的概念

商务谈判的特点和作用

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商务谈判的评价标准

(2)教学重点商务谈判的特点和作用

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3)教学难点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商务谈判的评价标准

(1) 掌握商务谈判的特点。

(2) 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3) 理解商务谈判的作用。

(4) 了解商务谈判的评价标准。

2学时

2

商务谈判的类型与内容

(1)知识点商务谈判的类型

商务谈判的形式

商务谈判的内容

(2)教学重点商务谈判的形式

商务谈判的内容

(3)教学难点商务谈判的形式

(1) 掌握商务谈判的形式

(2) 掌握商务谈判的内容

(3) 了解商务谈判的类型

2学时

3

商务谈判理论

(1)知识点需求层次理论

博弈理论

公平理论

谈判实力理论

(1) 掌握博弈理论。

(2) 掌握公平理论。

(3) 理解需求层次理论。

(4) 理解谈判实力理论。

(5) 了解其他谈判理论。

2学时

133

(2)教学重点博弈理论

公平理论

(3)教学难点博弈理论

4

商务谈判准备

(1)知识点商务谈判目标的确定

谈判情报的收集和筛选

制定谈判计划

谈判物质条件的准备

谈判方式的选择

(2)教学重点谈判情报的收集和筛选

谈判方式的选择

(3)教学难点谈判方式的选择

(1) 掌握商务谈判准备的内容。

(2) 掌握谈判情报的收集和筛选过程。

(3) 掌握谈判方式。

(4) 了解谈判物质条件的准备。

2学时(实验 4学时)

5

商务谈判过程

(1)知识点商务谈判过程

商务谈判开局

商务谈判交锋

商务谈判引导与让步

商务谈判的终结

成交与签约

(2)教学重点商务谈判过程

商务谈判开局

商务谈判交锋

(3)教学难点商务谈判开局

商务谈判交锋

商务谈判引导与让步

(1) 掌握商务谈判环节。

(2) 掌握开局的方式。

(3) 掌握交锋的处理方法。

(4) 理解引导与让步。

(5) 了解商务谈判的终结。

4学时(实验 8学时)

6

商务谈判人员及其心理

(1)知识点谈判人员准备

谈判人员的谈判思维

商务谈判中的心理挫折

成功谈判者具备的心理素质

商务谈判心理的禁忌

(2)教学重点

(1) 掌握成功谈判者具备的心理素质。

(2) 掌握商务谈判心理的禁忌。

(3) 了解谈判人员的谈判思维。

1学时

134

谈判人员的谈判思维

成功谈判者具备的心理素质

商务谈判心理的禁忌

(3)教学难点成功谈判者具备的心理素质

商务谈判心理的禁忌

7

商务谈判策略

(1)知识点预防性策略

进攻性策略

综合性策略

(2)教学重点综合性策略

(3)教学难点综合性策略

(1) 掌握预防性策略。

(2) 掌握进攻性策略。

(3) 掌握综合性策略。

1学时

8

商务谈判的技巧

(1)知识点商务谈判语言技巧

处理僵局技巧

优势谈判技巧

劣势谈判技巧

均势谈判技巧

涉外商务谈判技巧

(2)教学重点处理僵局技巧

优势谈判技巧

劣势谈判技巧

(3)教学难点处理僵局技巧

劣势谈判技巧

(1) 掌握谈判有声和无声语言技巧。

(2) 掌握应对僵局的技巧。

(3) 掌握不开先例技巧、价格陷阱技巧。

(4) 掌握对付阴谋型谈判作风的技巧。

(5) 理解旁敲侧击技巧。

(6) 理解为人置梯技巧。

(7) 了解产生僵局的原因。

(8) 了解文化差异及影响。

(9) 了解涉外商务谈判技巧。6学时

9

商务谈判的法律规定、礼仪与禁忌

(1)知识点法律在商务谈判中的地位与

作用

合同文本谈判

商务谈判中的法律规定

公开交往的礼仪与禁忌

私下交往的礼仪与禁忌

馈赠礼品的礼仪与禁忌

不同地域的习俗与禁忌

(1) 掌握合同文本谈判。

(2) 掌握公开交往的礼仪与禁忌。

(3) 掌握馈赠礼品的礼仪与禁忌。

(4) 理解法律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 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法律规定。

(6) 了解国内商务谈判的法律规定。

(7) 了解私下交往的礼仪与禁忌。

(8) 了解不同地域的习俗与禁忌。

1学时

135

(2)教学重点法律在商务谈判中的地位与

作用

合同文本谈判

公开交往的礼仪与禁忌

不同地域的习俗与禁忌

(3)教学难点合同文本谈判

不同地域的习俗与禁忌

10

商务谈判协议的履行

(1)知识点要约与承诺

协议的签订

协议的履行

协议的转让、变更、解除与纠

纷处理

(2)教学重点要约与承诺

协议的转让、变更、解除与纠

纷处理

(3)教学难点协议的转让、变更、解除与纠

纷处理

(1) 掌握要约与承诺。

(2) 掌握协议的转让、变更、解除与纠

纷处理。

(3) 理解协议的签订和履行。

1学时(实验 4学时)

11 复习考试 2学时

合计 24+16=40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

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学生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

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136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5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50%)10% 20% % 20%

结业考

核(5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或者综合考评(论文或案例分析报告)

所占比例

(50%)50% % % %

137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法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Law

课程代码 CJ1106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经济法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40/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国际经济法学教程》,张学慧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 2版。

教学参考资料

[1]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李巍著, 法律出版社,2002

[3]《WTO规则与国际经济法》,胡晓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学习资源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http://www.uncitral.org/;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www.civillaw.com.cn/;国际贸易法律网 http://www.tradelawchina.com/;国际贸易法律信息网 http://www.prclawinfo.com/;中国法学教育网 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宋平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宋平、向扬、田晓玲、黄英

13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为了使经济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更广泛,储备更全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为

了使学生了解掌握国际经济法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我国

加入WTO后在诸多经济事务、行政事务等各方面需要国际协作,因此要求经济学的

学生必须对相关国际经济规则有所了解和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国

际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同时具有简单解决国际经济交往实务中出现的纠

纷的能力。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国际

经济法》的主要规则和基本理论,并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知识理解国际经济政策,能处

理简单的国际贸易实务纠纷。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 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学生资料查阅,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国际经

济组织法。

2. 着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服务贸

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贸易管理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

4. 在案例分析中穿插模拟训练或延请法官进入课堂,让学生掌握国际经济争端

的解决方式及其程序。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国际经济法导论

(1)知识点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2)教学重点国际经济法的含义及主体

(3)教学难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 理解国际经济法概念

及与相邻法律的异同;

(2) 理解国际经济法的基

本原则;

(3) 掌握国际经济法的主

体制度。

共计 4学时1

1

2

2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1)知识点国际货物买卖法;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制度;

(1)掌握 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海牙规则与我国海商

共计 10学时2

2

139

国际货物保险法律制度;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支付法律制度;

对外贸易管制法律制度;

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2)教学重点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

货物保险法、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支付法律

制度

(3)教学难点同一案例中不同法律关系的分析及权利

义务的判断。

法;

(3)掌握国际货物保险制度;(4)掌握国际货物支付制度;(5)了解对外贸易管制规则;(4)了解国际技术、服务贸易制度及世贸组织规定

1113

3

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1)知识点国际金融法概论;

国际融资法律制度。

(2)教学重点国际融资法律制度。

(3)教学难点各种融资法律制度的区别。

(11)了解国际金融法的相关理论;

(12)掌握国际融资法律制度。

共计 8学时2

6

4

国际贸易争议的解决法律制度

(1)知识点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的解决;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2)教学重点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方式与途径

(3)教学难点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9)了解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的方式;

(10)了解国际间民间投资争议解决;

(11)了解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共计 2学时0.5

0.5

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140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 5% 5% 2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70%

14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代码 CJ0107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

编制时间 2014.11.2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陈宪、应诚敏、韦金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12月

教学

参考

资料

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M]Ray August. Don Mayer.Michael Bixby .Pearson ESL.2008-6-1

2.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杨清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世界市场行情新编》[M].赵春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M].李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网络学习资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 世界贸易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

4. 全球贸易地区网 http://www.wtvusa.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沈 港 讲 师 硕士

审核负责人谢水清 副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沈港、乔亚洲、林花

14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政策和实务三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和措施;

(3)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变化发展趋势;

(4)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技巧和程序;

(5)使学生获得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

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进出口贸易问题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学时

分配

1

第一章 绪论

(1)知识点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任务和对象

有关基本概念与分类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教学重点有关基本概念与分类

(3)教学难点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外贸的概况

(1) 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与分类;

(2) 理解社会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特

点; (3) 了解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任

务和对象。

2

2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1)知识点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相对成本理论

H-O理论重商主义

保护幼稚工业论

超保护贸易学说

(2)教学重点 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H-O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和汉密尔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代表

人、理论内容、政策主张

(3)教学难点 对各种理论进行评价

(1) 掌握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

H-O 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和汉密尔和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

工业论的内容;

(2) 理解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3) 了解重商主义;(4)了解对各种理论进行评价。

6

143

3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

(1)知识点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构成、类型;

国际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关税政策措施的含义、作用和种类;

非关税政策措施的含义、作用和种类;

鼓励出口的措施。

(2)教学重点关税政策措施的种类;

非关税政策措施的种类;

(3)教学难点不同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我国沿海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质;

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

(1) 掌握各种关税政策措施;

(2) 掌握各种非关税政策措施;

(3) 理解我国对外贸易政策;

(4) 了解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

策的历史演变。

6

4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知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教学重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税同盟理论

(3)教学难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 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税同盟

理论;

(2) 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3)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各地

的进程、动因和影

响;

(4) 了解世界各地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4

5

第五章 国际贸易术语

(1)知识点贸易术语与相关惯例

主要的 6种贸易术语其他 5种贸易术语

(2)教学重点贸易术语的含义;

相关的国际惯例;

INCOTERMS2010;FOB、CFR、CIF、FCA、CPT和 CIP六种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和价格构成。

(1) 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

(2) 掌握三种最常用的贸易术语(FOB、CIF和 CFR)关于买卖双方的责任、风险、

费用的划分;

(3) 掌握其他几种贸易术语的特征;

(4) 掌握各种贸易术语的区别与联系;

(5) 理 解

4学时

144

(3)教学难点贸易术语的含义

FOB、CFR、CIF、FCA、CPT和 CIP六种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和价格构成;

每种贸易术语的注意事项;

贸易术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INCOTERMS2010 的主要内容、特点;

(7) 了解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其他惯

例。

6

第六章 国际贸易标的物条款

(1)知识点商品的品名和品质

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包装

(2)教学重点商品命名的方法;

表示商品品质的各种方法;

国际上的度量衡制度;

《公约》对于数量的具体规定;

溢短装条款;

商品包装的种类和警告性标志;

中性包装。

(3)教学难点表示商品品质的各种方法并会灵活运用;

《公约》对于数量的具体规定和溢短装条款;

表示重量的几种方法;

标准化运输标志的组成;

(1) 掌握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2) 掌握数量机动幅度条款;

(3) 掌握中性包装在实际业务中的运

用;

(4) 理解商品分类知识;

(5) 理解包装的种类和作用;

(6) 了解合同中商品品名、品质、数

量和包装条款的基

本内容;

(7)了解标准化运输标志的组成;

(8)了解国际上的度量衡制度;

(9) 了解商品包装的种类和警告性标

志。

2学时

7

第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

(1)知识点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国际货物运输单据

国际货物运输条款

(2)教学重点班轮运输的特点;

班轮和租船运输的区别、运费的计算;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海运提单的概念及性质;

海运提单的种类;

其他运输单据的特征;

分批装运的相关惯例;

(3)教学难点国际货物运输时间的规定方法;

(1) 掌握合同中运输条款的订立方法;

(2) 掌握 UCP600 关于分批装运的规定;

(3) 掌握滞期费和速遣费的计算;

(4) 掌握运费的计算;

(5) 掌握海运提单的概念及性质;

(6) 掌握海运提单的种类;

(7) 理解海洋运输的两种方式、运输单证

的作用和种类;

(8) 了解各种运输方

4学时

145

UCP600关于分批装运的规定;滞期费和速遣费的计算。

式的特点。

8

第八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1)知识点国际货运保险承保的范围;

我国的国际货运保险条款(CIC条款);伦敦货物协会条款(ICC条款);保险的运用。

(2)教学重点海上风险的种类;

海上损失的种类;

施救费用和救助费用的概念和区别;

保险费和保险金额的计算;

保险在进出口实务中的应用;

A险、B险和 C险的除外责任;伦敦货物协会条款和我国的国际货运保险条款之

间的关系;

国际货运保险的保险期限;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

(3)教学难点实际全损、推定全损、单独海损和共同海损的概

念和区别;

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的承保范围

伦敦货物协会条款和我国的国际货运保险条款之间

的关系。

(1) 掌握海上损失的种类;

(2) 掌握保险费和保险金额的计算;

(3) 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中常见的保险险

别;

(4) 掌握主要是《中国保险条款》;

(5) 掌握《协会货物保险条款》;

(6) 理解海洋运输中保险所保障的各

种风险费用;

(7) 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在国际货物买

卖中的重要作用。

6学时

9

第九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1)知识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确定

计价货币的选择

作价方法

佣金和折扣

出口企业经营效益的核算

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价格的换算

(2)教学重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和倾销、反倾销;

计价货币的选择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

国际贸易中的非固定作价方法;

佣金、含佣价、净价之间的关系和计算;

折扣的相关知识;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组成;

各种贸易术语之间的价格转换。

(3)教学难点

(1) 掌握佣金、含拥价、净价的计算;

(2) 掌握进出口商品单价的构成;

(3) 掌握核算出口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及

计算方法;

(4)掌握国际贸易商品报价的组成和贸易

术语之间的价格换

算;

(5) 理解佣金、净价、含佣价之间的关系;

(6) 了解国际商品的价格构成及定价方

法。

2学时

146

佣金、含拥价、净价的计算;

进出口商品单价的构成;

核算出口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及计算方法;

价格的计算与换算

10

第十章 国际货款结算

(1)知识点支付工具;

汇付;

托收;

信用证;

各种结算方式的综合运用。

(2)教学重点汇票的概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汇票的环节和种类;

本票和支票;汇付的概念、当事人、流程;

汇付结算方式的优缺点;

商业信用的概念;托收的概念、当事人、种类、流程;

托收结算方式的优缺点;信用证的概念、当事人、流程;

信用证的种类。

(3)教学难点汇票的环节;

汇付的流程;

托收的种类;

托收的流程;

信用证的流程;

信用证的性质和作用;

信用证的运用。

(1) 掌握各种支付方式的概念、种类、流

程、特点和利弊、风

险程度以及在贸易中

的灵活运用;

(2) 理解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

式,特别是信用证

支付方式;

(3) 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灵活运用;

(4) 了解国际结算的各种工具。

6学时

11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的程序

(1)知识点交易磋商的环节;

合同的签订;

出口合同的履行;

进口合同的履行;

外贸单证的制作。

(2)教学重点发盘的概念、条件、有效期;

发盘的撤回和撤销;

接受的概念、条件;

(1) 掌握交易磋商的基本程序;

(2) 掌握发盘和接受的构成条件;

(3) 掌握出口方和进口方履行合同的

基本环节;

(4) 理解合同的内容和种类;

(5)了解外贸单证的制作方法、技巧。

6学时

147

逾期接受的法律后果;

询盘和还盘的概念和要点;

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种类;

出口方的核心责任和履约重点;

进口方的核心责任和履约重点;

外贸单证的种类;

汇票、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的缮制;

其他单据的制作。

(3)教学难点发盘的条件;

接受的条件;

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

出口方的核心责任和履约重点;

进口方的核心责任和履约重点

单据的制作。

课堂教学课时合计48 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授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2.教学方法

(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以巩固、延伸、扩大和运用讲授

的知识。

(2)分组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本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

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

很强的学科,本课程与《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相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为日后的贸易实践打下基础。

3.教学手段

(1)板书;

(2)电子教案和 PPT;

(3)网络资源

(4)动画课件;

(5)视频资料。

148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考核方式 考勤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30%) 10% 10% 10%期末考核

(70%)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70%) 70%

149

《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Finance

课程代码 CJ01076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选修课

西方经济学

金融学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会计

编制时间 2013.6.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阿普尔亚德主编,《国际金融》(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

[1]《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分册》(第六版)阿普尔亚德.赵英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2]《国际金融》(第二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 2版。

网络学习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 www.pinggu.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谢继文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谢继文、沈港、郑先勇

15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

系。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金融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

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国

际金融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方法、外汇市场、汇率计算等,为完成各门相

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掌握国际收支

平衡表的分析方法,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及调节措施。

②了解外汇的基本概念、种类及作用、汇率的决定基础,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及

换算、各种汇率制度的区别,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The 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s

(4)知识点Recent Growth of Trade and CapitalMovementsCredits and Debits in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ingSample Entries in the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s(5)教学重点Assembling a Balance-of-PaymentsSummary Statement(6)教学难点Credits and Debits in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ing

(1)Explain what is meant by acountry’s “balance-of-payments”statement and how it isconstructed( 2 ) Analyze the differencebetween alternative accountingbalances within thebalance-of-payments.( 3 ) Describe the recentbalance-of-payments experienceof the U.S. and the internationalinvestment position

2学时

2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1) 知识点

Introduction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and itsMarketThe Spot Market

(1) Summarize the fundamentalunderpinnings of the foreignexchange market.(2)Explain the distinctionsbetween various measures of theexchange rate. 4学时

151

The Forward Market The Link Between The Foreign ExchangeMarkets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s(2)教学重点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and itsMarketThe Forward Market(3)教学难点 The Spot Market The Link Between The Foreign ExchangeMarkets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s

(3)Differentiate the roles ofhedging, arbitrage, andspeculation in foreign exchangemarkets.(4)Describe the links betweenthe current spot rate andcontracts to buy or sell foreignexchange in the future.

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andInstruments

(1) 知识点 International Bank lendingThe International Bond MarketThe 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Financial Linkages andEurocurrency Derivatives The Current Derivatives Market(2) 教学重点 The International Bond Market; The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 Commonly used derivatives(3) 教学难点 International bank lending

(1)Summarize the fundamentalcomponents of internationalfinancial markets(2)Illustrate how global moneymarkets, interest rates, and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areinterdependent(3)Describe the function and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bondand stock market(4)Describe the types and roles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andmonetary derivatives

(5)Describe internationalfinancial linkages

(6)Describe the current conditionof global derivative market

4学时

4

The Monetary and Portfolio BalanceApproaches to External Balance

(1) 知识点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payments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exchangerate The portfolio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e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2) 教学重点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payments The portfolio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e(3) 教学难点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exchangerate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

(1)Show how the supply anddemand for money can affect acountry’s balance of payments(2)Show how the supply anddemand for money and incomechanges can affect a country’sexchange rate(3)Describe how other financialassets besides money caninfluence exchange rates andinternational payments positions.(4)Explain how a changingexchange rate can overshoot itsnew equilibrium value.

4学时

152

5

Price Adjustments and BOPDisequilibrium

(1) 知识点 The Price Adjustment Process and theCurrent Account Under a Flexible-rateSystem Th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in a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2) 教学重点 Th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in a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3) 教学难点 The Price Adjustment Process and theCurrent Account Under a Flexible-rateSystem

(1)Explain how changes in theexchange rate affect themovement of goods and servicesand the trade balances ofcountries.(2)Explain how price elasticityof demand relates to the stability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3)Illustrate how the priceadjustment mechanism functionsunder a system of fixed orpegged exchange rates.

2学时

6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urrentAccount

(1)知识点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national income An overview of price and incomeadjustments and simultaneous external andinternal balance(2)教学重点 current account and national income(3)教学难点 price and income adjustments andsimultaneous external and internal balance

(1)Show how the incorporationof a foreign trade sector into aKeynesian income model altersthe domestic saving/investmentrelationship and changes themultiplier.(2)Demonstrate that nationalincome equilibrium may not beconsistent with equilibrium inthe current account.(3)Explain why income levelsacross countries areinterdependent

2学时

7

Economic Policy in the Open Economy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

(1)知识点 Targets, Instruments, and Policy General Equilibrium in the OpenEconomy: the IS/LM/BPModel General Equilibrium in the OpenEconomy: the IS/LM/BPModel The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 The Effects of Official Changes in theExchange Rate(2)教学重点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and policyinstruments The Effects of Official Changes in theExchange Rate(3)教学难点 the slope of BP curve and its precisevalue The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

(1)Be able to identify internaland external balance and policyinstruments in aMundell-Fleming diagram(2)Be able to explain the slope ofBP curve and its precise value(3)Be able to describe the impactof changes in fiscal andmonetary policy on income,trade, and interest rates underfixed exchange rates(4)Be able to perceive howvarying degrees of capitalmobility alter the effectiveness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

4学时

153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

8

Economic Policy in the Open Economy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1)知识点 The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Policy 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Shocks in theIS/LM/BPModel(2)教学重点 The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Policy 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3)教学难点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Shocks in theIS/LM/BPModel

(1)Be able to analyze the impact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onincome, trade, and exchangerates under flexible exchangerates.(2)Be able to show how externaleconomic shocks affect thedomestic economy underflexible exchange rates.

2学时

9

Prices and Output in the Open Economy: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

(1)知识点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closed economy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open economy The nature of economic adjustments and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he open economy(2)教学重点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open economy(3)教学难点 The nature of economic adjustments and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he open economy

(1)Be able to explain thefundamental links between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and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demand.(2)Be able to demonstrate howeconomic shocks and policiesaffect prices and output. 2学时

10 作业讲解及总复习 6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154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 5% 15%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155

《知识经济及创新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知识经济及创新体系

英文名称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novation system

课程代码 CJ0113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经济学修读性质 必修/限选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知识产权,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知识经济学教程》(第四版),高洪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01

教学参考资料

(1)郎荣燊编,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成其谦著,投资项目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史本山等,投资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4)周惠珍著,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

BetterLesson:www.betterlesson.comHighland Capital:www.hcp.comGeneral Catalyst:www.generalcatalyst.com创业第一步: www.cyone.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田晓玲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纪光兵、向扬、黄英

15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掌握项目论证与投融资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并掌握一定的基本原

理、基本程序,具备从事项目论证与投融资的必要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

1、讲授项目论证与投融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现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

究、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2、重点讲解投融资项目生产建设条件、投融资项目的财务分析、投融资项目的

国民经济分析投融资途径方式方法等;

3、有选择性地讲解投融资项目的技术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基本概念。

1知识经济2 创新过程及内涵3 创新对象

系统学习掌握:1了解知识经济形态和本质2了解创新过程及内涵和创新对象

4

2

技术系统与经济发展。

1技术的层次结构2技术系统与发展演变3技术系统与经济发展

学习掌握:1了解技术的层次结构及基本内容2掌握技术系统与技术系统的发展演变3 掌握经济发展路线与技术系统的关系

6

3

高新技术系统及转化。

1高新技术成果2高新技术系统的转化3高新技术系统的变化

学习掌握:1了解高新技术成果的产生及局限性2掌握高新技术系统的转化和转化阶段3了解高新技术系统转化中的各种变化

6

4

知识经济生产函数。

1知识产业与现代经济增长2知识经济生产函数的引入3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指标体系

学习掌握:1了解知识产业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测度

2 掌握生产函数和知识经济生产函数的引入

3 学习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指标体系

6

5

知识经济理论问题。

1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2知识经济对经济学的新要求

学习掌握:1了解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2掌握知识经济对经济学资源理论、产权理论、投资理论、增长理论等方面的

新要求和理论挑战

6

6知识资源及管理。

1 知识资源种类学习掌握:1了解知识资源种类

157

2 知识产权3 知识资源管理

2 了解知识产权及保护3 了解知识资源管理新特点和知识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

7

知识经济发展与战略。

1知识经济发展2知识经济与发展战略3合作竞争战略

学习掌握:1了解知识经济的未来发展2了解知识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3了解知识经济合作竞争战略

4

8

国家创新体系。

1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3 知识创新工程4 地区及行业创新体系

学习掌握:1了解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2掌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内容3了解知识创新工程4 掌握地区及行业创新体系一般思路

4

9

企业创新体系。

1创新培育体系2创新过程推进体系3创新组织环境体系

学习掌握:1 了解企业主要创新培育体系2 了解企业创新过程推进体系3 了解企业创新组织环境体系4 了解典型企业创新案例

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30%)5% 10% 15%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158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区域经济学

英文名称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3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参考资料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等著,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期刊:《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报》、《经济地理》、《地

理科学》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Research on Regional Economy of ChineseAssociation) http://www.rreca.com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RSAC)http://www.rsac.org.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159

大纲编制人员 王春杨、王方、任晓红

16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目的: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

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

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

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

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产业地理集聚于专业化、区域供

给与需求、区域投入产出、区域创新、区域与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产

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要素流动与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与管理等相

关知识。

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

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

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导论

(一)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二)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

(三)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四)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了解区域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研究

对象和内容、发展

历程和主要的区

域经济学流派

2

2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一)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三)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重点)

(四)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理解自然资源环

境、人力资源环境

的重要性,掌握区

域资源环境的分

析方法

2

3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

(一)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重点)

(二)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重点、难点)

(三)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掌握区域经济增

长的基本理论和

经济开发模式

3

4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重点)

(二)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重点、难点)

理解区域经济发

展的基本内涵,掌

握区域产业结构

2

161

(三)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四)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的演变规律

5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一)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重点)

(二) 产业布局的指向(重点、难点)

(三)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重点)

(四) 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理解产业布局的

区域区位选择理

论和方法,掌握产

业布局的指向

3

6

第六章 区域贸易

(一) 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二) 现代贸易理论(重点)

(三) 中国的区域贸易

理解古典贸易理

论、现代贸易理论

的内涵和主要内

2

7第七章 区域经济合作

(一)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重点)

(二)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了解经济合作基

本理论,理解区域

经济合作的内容

1

8

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一)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二)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重点、难点)

(三) 城市化规律(重点、难点)

(四)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理解城市化的概

念和实质,掌握城

市化的动力机制

和城市化规律

3

9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一)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重点、难点)

(二)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理解中心地理论

与城市的形成,以

及城镇规模结构

1

10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一)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二)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

外比较 (重点)

(三) 能源和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理解区域基础设

施建设的特征及

与区域经济发展

的相互关系,了解

中国能源、交通的

建设和发展

2

11

第十一章 区域空间结构

(一) 区域经济重心的判断(重点)

(二) 区域经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 (重点)

(三) 经济区划

掌握区域经济重

心的判断,理解区

域经济核心与外

围的关系

3

12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二)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 区域经济规划(重点、难点)

理解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基本概念

和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的主要内容

2

13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

(一)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与作用 (重点)

理解区域经济政

策的概念与作用,2

162

(二) 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重点)

(三)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了解区域经济政

策的类型

14第十四章 区域投资环境与地区形象塑造

(一) 区域投资环境

(二) 地区形象塑造 (重点)

了解区域投资环

境内容,掌握投资

环境分析方法

1

15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

(一) 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二)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与分化

(三)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进一

步增强

了解区域经济学

发展的机会与挑

战,以及区域经济

学的综合与分化

3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根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标准。一是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合;二是实现

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师生良好互动交流相结合;三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2.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学生

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

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10%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163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城市经济学

英文名称 Urban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107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城市经济学》,谢文蕙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学参考资料

(美)阿瑟·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 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伟林,严冀等编,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Research on Regional Economy of ChineseAssociation) http://www.rreca.com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RSAC)http://www.rsac.org.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春杨、王方、任晓红

164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目标:《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其它经济学科相比都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

的专业学科。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密切结合的课程,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

特点十分明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

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

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任务: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城市经济学与相

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城市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城市与城市现

代化的关系,城市中心化趋势的必然性;了解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

宅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等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学习掌握从经济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

维方法。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导论

介绍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当代

发展状况,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学

的内涵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阐明城市

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多方面的研究内

容;简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今

后研究的发展趋势;阐述城市经济学与相

邻学科的关系。

理解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城市经济学的主

要理论。

理解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

发展;城市经济学与相关学

科的关系。

3

2

第二章 城市化问题

学习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回顾,归纳出影响城市

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的影

响下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并重点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

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我国的

城市化进程。

掌握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

律,我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的异同。

3

3

第三章 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划分体系,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角度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划分,城市产

业结构、劳动就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

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分配

掌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角度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划

理解城市产业结构分析和

主导产业选择与确定的基

3

165

结构、流通结构等重要结构类型的具体组

成及其经济内涵,城市产业结构分析和主

导产业选择与确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

国的城市经济结构。

本理论和方法。城市产业结

构分析和主导产业选择与

确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基本理论,了

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以及我

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基础理论。

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

理论。

3

5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经济

学习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城市土地的区位

选择、城市土地利用的制约、城市土地价

格的特征和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

理解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

城市土地利用的制约、城市

土地价格的特征和世界各

国土地制度比较。了解城市

土地价格的特征、世界各国

土地制度比较。

3

6

第六章 城市住宅经济

学习住宅的特征与属性,住宅的需求与供

给,住宅的流通。

理解住宅的供给和需求,住

宅的流通的基本理论。

掌握住宅的供给和需求,住

宅的流通的分析方法

2

7

第七章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城市

基础设施的构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

经营管理策略等。

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

发展的相关性、城市基础设

施的投资以及城市基础设

施的经营管理策略等。

掌握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

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城市基

础设施的经营管理策略等

3

8

第八章 交通运输经济

本章学习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交通

运输问题的产生、演变与综合对策。

掌握城市交通运输问题的

产生、演变与综合对策。3

9第九章 城市人口经济

学习城市人口、城市人口经济关系等基本

概念,以及城市人口的就业与失业、城市

的流动人口构成、成因和影响。

理解城市劳动人口的供给

和需求、城市流动人口的构

成、成因和影响。城市劳动

人口的供给和需求、城市流

动人口的成因和影响。

3

10

第十章 交通环境经济

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及特征,阐述环

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

上重点讨论城市地域的自然系统承载力、

理解城市地域的自然系统

承载力、水环境经济、能源

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城市

环境经济研究的主要方面

3

166

水环境经济、能源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

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

题。

和关键问题。

11

第十一章 城市政府职能

学习有关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并结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政

府职能转变的实践,着重讨论和阐述城市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转变。

理解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

基本理论,城市政府管理经

济的职能及其转变。

3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标准。一是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合;二是实现

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师生良好互动交流相结合;三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2.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学生

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

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10%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167

《知识产权概论》(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知识产权概论(双语)

英文名称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课程代码 CJ01130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法理学、民法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知识产权、经济学、会计学

编制时间 2014.10.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知识产权法学(中英双语)》,李正华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9月

教学参考资料

知识产权法学 第三次修订 张玉敏主编 中国检察出版社

美国知识产权法 第二版 李明德著 法律出版社 2014.4日本知识产权法 田村善之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1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李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网络学习资源

www.law.cornell.eduwww.copyrightservice.co.ukwww.civillaw.com.cnwww.sipo.gov.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田晓玲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田晓玲、宋平、向扬

16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基本概念、特征。掌握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

法基本概念,权利内容、保护和限制。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为之后具体学习专利法、

商标法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主要知识产权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能查阅简单的英

文资料,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

1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掌握知识产权概念、特征(重点、难

点)、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理解知

识产权战略与社会发展 4

2 第二章:著作权法概述 thesummary of copyright law

第三章: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

The object and subject of copyright

第四章:著作权内容 the content ofcopyright

第五章:著作权的限制与利用

The lim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copyright

掌握著作权定义及特征,主体及客体(2);

著作权的内容(重点)邻接权略;(2)

掌握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fair use)的概念、的种类、目的(难点),法定许可

(statutory license)的概念,与合理使用的区别;(4)

著作权的利用(2) 10

3 第七章:专利法制度概述

The summary of patent law

第八章: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patentright

第九章: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

与程序 the substantial conditionsand procedures of patent

第十章:专利的复审、无效及终

止 patent reexamination,invalidation and expiration

第十一章:专利的保护

The protection of patent right

掌握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重点),了解

专利制度的历史(2)

了解专利权的主体,掌握专利权的客体,

发明(invention)和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的区别(重点),不应授予专利权的客体(2)

掌握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2)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exhaustion of patent)、强制许可(compulsory license)(重点)

掌 握 专 利 权 的 授 权 条 件 (substantialcondition)(重点),了解程序(2)

熟悉专利审查(examination)、无效及终止的程序(1)

理解专利的保护(1)

10

169

4

第十二章:商标法律制度概述

The summary of trademark law

第十三章:商标注册与管理

The registration and managementof trademark

第十四章:商标权的利用与保护

Th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trademark

掌握商标的概念(concept),区别商标与商号、商品名称商品装潢;掌握商标的特征

( feature ) ; 了 解 商 标 的 分 类

(classification )(2)其中掌握驰名商标(well-known trademark)的定义和认定条件(重点),了解商标制度历史

掌握商标注册(registration)的原则,重点掌握 先 申 请 原 则 (application of priorapplication rule)和优先权(principle of priorright)的定义;商标注册的条件(2)掌握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核(1)

掌 握 商 标 的 续 展 (renewal) 与 撤 销(cancelation)无效(invalidation)条件(1)了解商标印制管理

掌握商标权的内容(重点),理解商标权

的禁止效力大于专用性

掌握商标权的利用和保护(2)重点掌握商标侵权(infringement)的四种表现形式 8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由于该门课程为专业课,确保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是最重要的。鉴于学生英语水

平参差不齐,所以上课将以英文 PPT为主,讲解中文为主的方式进行。严格要求学

生课前认真预习,从而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过程。课后指定段落必须背诵并进行考核,

考核分数纳入平时成绩。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由学生当老师讲解某一部分或组织

案例讨论。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70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50% % % 5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100% % % %

171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项目管理

英文名称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代码 CJ0118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管理学

财务管理

投资项目评估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成虎、陈群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出版时间 2011.2.01

教学参考资料

(1)吴卫红主编,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丁斌等编,项目管理教程,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3)何跃青编,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美)科兹纳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第三版),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

BetterLesson:www.betterlesson.com项目管理技术:www.pmtm.net.cn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创业第一步: www.cyone.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纪光兵、石超峰、王方

17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主

要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并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基本程序和方法,具备

从事项目管理的必要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

1、讲授项目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管理工作准

则、目标层次设计、管理系统策划、任务分解等;

2、重点讲解项目管理的项目组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控制;

3、有选择性地讲解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 HSE管

理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基本概念。

1项目及分类

2项目建设程序

3项目管理

系统学习掌握:1了解项目一般概念及分类2了解项目建设程序3了解项目管理

4

2

项目管理概略。

1项目管理基本目标2项目管理主要内容3项目管理系统

学习掌握:1了解成功项目要件和项目管理目标2了解项目管理主要内容3了解项目管理系统结构和流程

4

3

项目管理前期准备。

1项目的管理目标设计2项目的管理构成界定3项目的管理结构分解

学习掌握:1了解项目管理目标要素和目标的形成2 掌握项目构成界定与管理任务3 掌握目的结构分解与管理体系

6

4

项目组织。

1项目组织策划与运行2常见的项目组织形式3项目组织形式的选择4项目管理组织

学习掌握:1了解项目组织的策划与运行基本原则2 掌握项目组织的常见形式和选择3 掌握项目管理组织设计4 了解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职责

6

5

项目计划。

1计划的基本要求2计划的过程与内容3工期计划4成本计划5资源计划

学习掌握:1 了解项目计划的基本要求2熟悉项目计划的过程与内容3掌握工期计划和常用方法4掌握成本计划和计划成本估算方法

6

173

5掌握资源计划和计划过程与优化

6

项目控制。

1项目控制过程与内容2项目进度控制3项目成本控制4项目质量控制5项目合同控制

学习掌握:1 熟悉项目控制的过程与内容2 掌握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与进度延误解决措施

3 掌握项目成本核算与动态控制方法4了解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及控制5 了解合同实施控制和索赔管理

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40%)10% 10% 20%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174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经济学

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课程代码 CJ00012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

数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8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西方运输经济学》,荣朝和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教学参考资料

《新视域运输经济学》,管楚度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运输经济学》,赵锡铎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

《运输经济学》,李永生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运输经济学》,严作人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网络学习资源

国家精品课程网,运输经济学,荣朝和,北京交通大学,2005

重庆交通大学精品课程网,交通运输经济学,黄承锋,重庆交通

大学,2012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石超峰 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石超峰、王春杨、林武、任晓红、李豪

175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研究探

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类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从事交通运输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这

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地不在的任务,其联系和影响远远超出运输业本身而深入到社会

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运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和其他行业甚至包括一些网

络型行业相比,运输业更具网络经济、自然垄断和公益性特点,这使得其在供求关系、

投资建设、运营组织以及政府作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加明显,需要进行更有

针对性的经济学分析和解释。运输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得运输业成为一个能够应

用几乎所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极好领域,也是严格检验与完善这些基本理论与

方法的极好场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运输需求概述了解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掌握网络上的运输需求生成机理;

理解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4

2 货物运输需求

了解货运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运输结构的变化;了解货物类

别与运输距离;理解货运需求分析的计量模型;掌握货运需求的

价格弹性;理解货运需求的其他影响因素

2

3 旅客运输需求

了解交通需要;理解客运需求的影响因素和需求模型;掌握客运

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解有关私人交通的分析;了解城市公共客运

与私人交通的关系;理解旅行时间价值

2

4 运输需求与经

济区位的关系

了解生产地的区位决定;理解城市功能区与交通条件的关系;掌

握地区间客货交流表(O-D表) 4

5运输成本的概

念、分类与计

了解运输活动中的机会成本;了解运输成本的分类;掌握简单的

运输成本曲线;理解运输业的网络经济与运输成本;了解运输成

本计算与计量中的其他问题

4

6 固定运输设施

的成本

了解公路、铁路、航空设施、水运设施、管道等成本特点;掌握

成本计算方法4

7 移动载运工具

的拥有成本

了解小汽车、货运卡车、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铁路机车车辆、水

运船舶、飞机等载运工具成本特点;掌握成本计算方法4

8 运营成本

了解铁路运营成本、卡车运输成本、航空运输成本、水运的运营

成本、小汽车的运行成本、公交车辆的运营成本;掌握成本计算

方法

4

9 运输业投资

了解载运工具的投资分析方法;掌握私人投资固定设施的分析方

法;理解运输投资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了解运输设施公共投资

的一些案例

4

10 运价原理掌握运价的效率原则;理解有效率运输定价原理;理解固定设施

成本的分摊原则;了解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运价效率原则的其4

176

他补充

11 运输市场结构

了解运输领域里的垄断和市场操纵力;了解上下一体化的运输经

营者;了解基本上不拥有固定设施的运输经营者;了解拥有部分

固定设施的运输经营者;理解定期运输服务涉及的市场势力

4

12 运输管制与放

松管制

了解运输管制的内容;理解管制的作用及其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影

响;了解放松管制的动向、从管制变化过程中应该汲取的教训、

有关研究的进展等

4

13 运输业的外部

了解运输外部性的概念;理解外部性的内部化;掌握外部性的币

值估计;理解治理运输外部性的政策选择4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下面的教学

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报告法、课堂讨论法和启发法等,提供多种学习

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

手段,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177

《资本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资本经营

英文名称 Capital Operation

课程代码 CJ0017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管理学

金融学

经济法

投资学原理

投资项目评估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夏乐书著,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出版时间 2013.04.01

教学参考资料

(1)《中国企业并购年鉴》编委会,中国企业并购年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任淮秀主编,兼并与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慕刘伟主编,资本运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许崇正编,中国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北京大学,2002

网络学习资源

BetterLesson:www.betterlesson.com中国企业并购:www.zgqybg.com

董事会杂志:www.dongshihui.com.cn世界经理人:www.ceconline.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纪光兵、胡智慧、姜庆

17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标:

通过对资本经营的基本原理,动因,方法技术以及兼并收购等内容的讲解,使学

生掌握资本经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的经营之中。

本课程的任务:

1、讲授资本经营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

2、重点讲解资本经营的核心:兼并与收购,国有资本运作中的行为分析等;资

本经营中的融资决策;资本经营的主体再造;资本经营与投资银行;

3、有选择性地讲解资本运作与资本市场、强化资本市场约束、完善资本市场体

系、促进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培育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基本概念。

1资本及资本经营

2资本经营的主体

3资本运营的内容

4资本运营的目标

系统学习掌握:1了解资本及资本经营一般概念2了解资本经营的主体3了解资本经营的基本内容4 了解资本经营的目标

4

2

资本经营的核心。

1兼并与收购2资产重组3破产4资本经营的后资产整合

学习掌握:1掌握企业扩张的兼并与收购及控制权2掌握企业扩张的资产重组与决策方法3了解企业破产4 了解后资产整合的内容及价值评估5 了解整合公司治理结构

8

3

国有资本的经营。

1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战略2公共产权与产权多元化3产权效率与产权流动4国有资本经营行为市场化

学习掌握:1了解国有资本及国有资本结构调整2 了解公共产权及产权多元化途径3了解产权效率与产权流动产权市场4 了解国有资本经营行为的市场化问题

8

4

资本经营中的融资。

1融资决策的原则2融资工具及比较选择3融资公关

学习掌握:1了解资本经营中的融资决策的原则2 掌握融资工具及比较选择3了解投资者关系与融资公关管理

8

5

资本经营的主体再造。

1国有企业资本经营行为2民营企业资本经营行为3经营主体(治理结构)再造

学习掌握:1 了解国有企业资本经营行为与民营企业资本经营行为

2熟悉资本经营的主体再造内容

6

179

3掌握企业治理结构再造

6

投资银行。

1企业家与投资银行家2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3投资银行在中国

学习掌握:1 了解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和地位,熟悉企业家与投资银行家的合作关系

2 掌握投资银行在兼并、收购与重组中的程序与内容、结构设计

3 了解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与功能定位

8

7

资本市场。

1 资本市场体系2 资本市场约束3 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4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

学习掌握:1 了解资本市场功能与资本经营2 了解资本市场体系及完善3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约束与资本市场自律管理

4 了解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5 了解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作用与培育

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30%)5% 10% 15%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180

《经贸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贸英语(Ⅰ)

英文名称 Business English (Ⅰ)

课程代码 CJ0115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I、Ⅱ)》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经贸英语》M,廖国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7月。

教学参考资料

[1].《英语经贸应用文》M,廖国强主编,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经贸英语》M,蒋磊、沙鹏飞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年。

[3].《经贸英语精选》(高校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M,何福胜、赵英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月第二版。

[4].《经贸专业英语报刊阅读教程》M,周建萍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月。[5].《国际经贸英语实务(双语教材)》M,周锦、刘畅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8月。

网络学习资源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textbook.jingpinke.co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uibe.edu.cn/jingpin

[4].西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swufe.edu.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何金财 讲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何金财、林花、谢继文

181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经贸专业学生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本课程

通过有机结合基础英语技能和经贸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经贸领域内的词

汇、术语、句法、表达特点和语言运用规律,掌握有效的国际贸易交往技巧、具备良

好的书面和口头英语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汲取国际商务背景知识、追踪当今世

界经贸领域最新动态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英语加专业知识的合力作

用。

具体来说,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环节教学,应实现下列教学目标:

(1)通过经贸英语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英语词汇、搭配和句型;提高学生阅

读经济学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管理、中国经济改革、中外经

济关系等经贸领域的原版报刊文章。

(2)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英语术语,词汇、搭配和句型,

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原理、观点、知识、方法和热点问题;提高

经贸应用文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Trade and Markets

(1)Knowledge of PointUnderstanding of TradeEstablishing Trade Relations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Some Forms of MarketsMarketing Products or Services

successfullyRudimentary knowledge

(2)EmphasesEstablishing Trade RelationsSome Forms of MarketsMarketing Products or Services

successfully

(3)Difficulty

1. To grasp:Establishing Trade

RelationsMarketing Products or

Services successfully2. To understand:

Understanding of TradeSome Forms of Markets

8学时

182

Rudimentary KnowledgeEstablishing Trade RelationsMarketing Products or Services

successfully

2

Attracting or Making InvetmentImport and Export

(1)Knowledge of PointInvestment environmentRudimentary knowledgeImport and exportMaking the decision to import or

export

(2)EmphasesImport and exportMaking the decision to import or

export

(3)DifficultyInvestment environmentMaking the decision to import or

export

1. To grasp:Import and exportMaking the decision to

import or export

2. To underst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8学时

3

Technology TransfersInvitation for and Submission of Bids

(1)Knowledge of PointBenefi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Introducing the latest technology to

keep competitivenessConditions for bidsConsulting about the bids

(2)EmphasesBenefi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Conditions for bidsConsulting about the bids

(3)DifficultyConditions for bidsConsulting about the bidsIntroducing the latest technology to

keep competitiveness

1. To grasp:the latest technology to

keep competitiveness Consulting about the

bids

2. To understand:Benefi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Conditions for bids

8学时

4Inquiry and OfferCounter-offer

1. To grasp:Dialogues about inquiry

and offer

183

(1)Knowledge of PointGeneral ideas of inquiry and offerDialogues about inquiry and offer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Understanding of counter-offerMeeting each other halfway

(2)EmphasesGeneral ideas of inquiry and offerDialogues about inquiry and offerUnderstanding of counter-offerMeeting each other halfway

(3)DifficultyDialogues about inquiry and offerMeeting each other halfway

Meeting each otherhalfway

2. To understand:General ideas of inquiry

and offerUnderstanding of

counter-offer6学时

5 Summary and Conclusion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优势,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交际法和案例教学

法,结合小组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经贸英语的语言特点、难点和重点,

强调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形式:

应努力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小组、

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竞赛、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商品交易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

动,使学生有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体会涉外商务交际活动的乐趣。

方法手段:

(1)从教学手段上来讲,除了现有教材的教学之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使用某

些具体公司的宣传画册,英文招聘启事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2)针对经贸英语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薄弱点,可在经贸英语课程中

开展“读、写、演”教学活动。

(3)具体做法是:课堂前 5分钟定为英语大声朗读时间,每周安排阅读任务。

视课堂具体环节,尽量布置学生的课堂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经贸英语的实

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184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4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Presentation

所占比例 10% 10% 20%

结业考核

(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

185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英文名称 Business Bank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代码 CJ1103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管理学》、《会计学》、《投

资学原理》、《财务管理》和《金

融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56学时(理论 40学时、实验 16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庄毓敏主编.《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教学参考资料

[1].(美)彼得 S.罗斯,西尔维娅 C.赫金斯著,刘园译.《商业银行管理》[M].原书第 9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0 [2].李志辉主编.《商业银行管理学习题集》[M].北京: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2

网络学习资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人大教研网:www.ttrnet.com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姜庆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姜庆、谢继文、王佳楣

18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商业银

行的理论,熟悉我国银行的实践环节的操作,以达到培养满足我国银行业要求的人才

需要的目的。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②现代商业银行最新业务的发展。

③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展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商业银行导论

(1)知识点 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

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

“CAMEL原则” 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模

(2)教学重点 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结

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

“CAMEL原则”

(3)教学难点 商业银行的作用

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

“CAMEL原则”

(4)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理解商

业银行的功能和目标。

(5) 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6)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

形式和结构。

(7) 掌握商业银行设立、变更和

终止的程序。

(8) 掌握并深入理解商业银行

的监管。

4学时

2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知识点 银行业面临的主要 5类

风险

(1) 熟练掌握并理解商业银行

资本的构成和功能。

(2) 掌握资本充足的含义,熟练

掌握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3) 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

现状和改革情况。

4学时

187

银行资本的功能

银行资本的构成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

的规定

银行规模与资本构成的

关系

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的

关系及判断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

本充足率的新规定及测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

要精神——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

(2)教学重点 银行业面临的主要 5类

风险

银行资本的功能

银行规模与资本构成的

关系

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的

关系及判断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

本充足率的新规定及测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

要精神——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

(3)教学难点 银行规模与资本构成的

关系

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的

关系及判断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

本充足率的新规定及测

(4) 理解《巴塞尔协议Ⅲ》的主

要精神。

3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知识点 存款的种类

存款的构成

存款的定价方法

成本加利润存款定价法

存款的边际成本定价法

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种

(1)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

业务。

(2) 基本掌握商业银行负债业

务的经营管理。

(3) 掌握商业银行个人及现金

业务的银行模拟实训系统

的操作。

理论 8学时实验 4学时

188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构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分

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分

商业银行个人及现金业

务操作实验

(2)教学重点 成本加利润存款定价法

存款的边际成本定价法

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种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构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分

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分

商业银行个人及现金业

务操作实验

(3)教学难点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构

商业银行负债的成本分

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分

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知识点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

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

准备金的管理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及其

种类

银行流动性需求预测的

三种方法

贷款的种类及组合

贷款的政策与程序

贷款的分类

问题贷款的发现及处理

企业贷款的种类

银行贷款的管理过程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企业贷款的三种定价方

(1)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

务。

(2) 基本掌握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的经营管理。

(3) 掌握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银

行模拟实训系统的操作。

理论 8学时实验 4学时

189

个人贷款的种类

个人贷款的信用评估方

个人贷款定价模型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模拟

操作实验

(2)教学重点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

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

准备金的管理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及其

种类

银行流动性需求预测的

三种方法

贷款的种类及组合

贷款的政策与程序

贷款的分类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模拟

操作实验

(3)教学难点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及其

种类

银行流动性需求预测的

三种方法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个人贷款的信用评估方

5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知识点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利率风险类型

缺口及其衡量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持续期

持续期缺口的衡量及管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

利率互换

利率期权

利率上限、下限及双限

(7) 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

理论及其发展。

(8)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9)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

理方法及其衡量计算方法。

(10) 掌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银行流程并进行模拟操作。

理论 8学时实验 8学时

19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银行

流程整合及操作模拟。

(2)教学重点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利率风险类型

缺口及其衡量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持续期

持续期缺口的衡量及管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银行

流程整合及操作模拟。

(3)教学难点 缺口及其衡量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持续期

持续期缺口的衡量及管

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1)知识点

中间业务的含义及特点

中间业务的种类

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

业务

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

类中间业务

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

价模型

(2)教学重点 中间业务的种类

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

业务

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

类中间业务

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

(3)教学难点 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

业务

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

(3) 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4) 基本掌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

经营管理

4学时

7 国际银行业

(1)知识点

(1) 了解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

监管。

(2) 基本掌握各项国际银行业务的

2学时

191

跨国银行的风险种类

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基

本方法 VaR 国际结算工具

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

外汇业务

国际信贷业务

国际银行业的监管

(2)教学重点 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基

本方法 VaR 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

(3)教学难点 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基

本方法 VaR 外汇业务

内容和操作。

8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知识点 混业经营

金融电子化

现代支付体系

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

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 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

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3) 教学难点

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

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了解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和监管。

基本掌握各项国际银行业务

的内容和操作。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理论课:班级授课为主,结合分组教学。

实验课:个人独立操作结合分组教学。

2.教学方法理论课:内容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任务驱动法。

192

实验课:案例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任务驱动法。

3.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在线辅导。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课堂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 10% 10% 3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50%

193

《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经济

英文名称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课程代码 CJ0108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

管理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2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轨道交通运输经济》,欧国立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教学参考资料

孙章主编:《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欧国立主编:《轨道交通经济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荣朝和编:《西方运输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期刊:《铁道运输与经济》、《铁道学报》

网络学习资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运输经济学课程

网站,http://teaching.njtu.edu.cn/ysjjx/index.htm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市级精品课程:运输经济学课程网

站:http://www.tjjt.tongji.edu.cn/jpkc/ysjjx/index.ht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任晓红、王春杨、石超峰

194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目标: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

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客运轨道交通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本课程

讲全面、系统阐述和分析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介绍了轨道交通

产业的构成,轨道交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轨道交通产业的自

然属性和经济特征,分析了轨道交通的客货运需求、运营成本、运输价格、产业管制、

投融资模式、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补贴等。

课程任务包括:理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客运轨道交通发展运作中的内在经济规律

以及解决客运轨道交通运输活动中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研究

轨道交通运输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分析它的规模、比例、结构以及与其

他经济活动和经济部门的关系。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绪论

1、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轨道交通运输2、交通运输的意义与作用(重点)3、三维(FSO)综合交通运输理论(难点)4、运输产品解析

理解基于经济学视角的

轨道交通运输分析,了解

交通运输的意义与作用;

掌握三维(FSO)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了解轨道交通

运输产品

3

2

第二章 轨道交通产业的经济属性

1、轨道交通产业的性质和特征2、轨道交通产业的自然垄断性3、进入和退出壁垒(重点)4、市场结构与效率(难点)5、相容性、互联互通与边际效用递增(重点)6、作业链、价值链、内在关联性与治理结构7、轨道交通运输的外部性(难点)8、轨道交通运输的服务性

了解轨道交通产业的性

质和特征,以及轨道交通

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进入

和退出壁垒。理解市场结

构与效率,相容性、互联

互通与边际效用递增,作

业链、价值链、内在关联

性与治理结构;理解轨道

交通运输的外部性和服

务性

4

3

第三章 铁路的意义、规模与管理体制

1、铁路的产生与发展2、铁路的意义与作用3、铁路企业规模4、国外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及其改革(重点)

了解铁路的产生与发展

铁路的意义与作用;了解

铁路企业规模;了解国外

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及其

改革。了解高速铁路的特

3

195

5、高速铁路的特征及其发展 征及其发展

4

第四章 铁路运输需求

1、运输需求的特征及规律(难点)2、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3、运输需求弹性(重点)4、运量预测(重点)

理解铁路的运输需求的

特征及规律;掌握影响运

输需求的因素;掌握运输

需求弹性和运量预测的

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实际

问题。

4

5

第五章 铁路运输指标及其分析

1、铁路旅客运输指标2、铁路货物运输指标3、铁路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分析(难点)4、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分析(重点)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指标

和铁路货物运输指标;掌

握铁路货运机车车辆运

用指标分析方法;能够对

铁路运输服务质量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3

6

第六章 铁路成本

1、铁路成本分类与构成2、铁路运输成本计算(难点)3、铁路运输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重点)

理解铁路成本分类与构

成;掌握铁路运输成本计

算方法和计算依据;掌握

铁路运输成本费用分析

与控制。

2

7

第七章 铁路运价

1、运价的意义与作用2、运价制定的基本原理(难点)3、运价的结构与形式(重点)4、铁路旅客运价5、高速铁路运价6、铁路货物运价7、铁路运价体制和运价政策的变迁与改革

了解运价的意义与作用;

理解运价制定的基本原

理、运价的结构与形式;

了解铁路旅客运价、高速

铁路运价、铁路货物运价

体系和机制;了解铁路运

价体制和运价政策的变

迁与改革

4

8

第八章 铁路管制

1、铁路管制的产生、变迁及阶段性特征2、管制变迁的动因与机制(重点)3、管制的经济学分析(重点)

了解铁路管制的产生、变

迁及阶段性特征;掌握

管制变迁的动因与机制;

理解管制的经济学理论

和分析方法

3

9

第九章 铁路投融资

1、投融资要义与基本类型2、铁路建设投融资模式(难点)3、有关国家的铁路投融资(重点)4、铁路投资的社会经济评价(重点)

了解投融资要义与基本

类型;掌握铁路建设投融

资模式;了解有关国家的

铁路投融资政策;掌握铁

路投资的社会经济评价

方法并能能实践应用

4

10

第十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性质和特征

1、城市交通2、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城市交通和城市轨

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历

程;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

4

196

3、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成及技术经济特征4、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区域经济和房地产价值的影响(难点)

5、基于合作博弈和集体理性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难点)

构成及技术经济特征;掌

握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

区域经济和房地产价值

的影响

11

第十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成本

1、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设施成本(重点)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难点)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固定

设施成本;掌握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成本,能够独立

分析和测算

3

12

第十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票制与票价

1、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与票价2、国内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3、城市轨道交通票款清分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票

制与票价体系和机制;了

解国内外部分城市轨道

交通票制票价

3

13

第十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模式

1、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财政补贴(重点)2、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模式(难点)

了解关于城市轨道交通

财政补贴政策;掌握城市

轨道交通的补贴模式3

14

第十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

1、城市轨道交通经济特征与投融资模式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难点)3、国内外有关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及运营模式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经济

特征与投融资模式;理解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模式;了解国内外有关城

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及运

营模式

4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标准。一是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合;二是实现

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师生良好互动交流相结合;三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2.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学生

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

197

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测验 报告 试验 …

所占比例

(40%)10% 10% %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 % %

198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投资项目评估

英文名称 Investment Project Appraisal

课程代码 CJ01100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投资学原理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

知识经济及创新体系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第三版),宋维佳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12.01

教学参考资料

(1)简德三著,投资项目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2)成其谦著,投资项目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史本山等,投资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4)周惠珍著,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

BetterLesson:www.betterlesson.comHighland Capital:www.hcp.comGeneral Catalyst:www.generalcatalyst.com创业第一步: www.cyone.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纪光兵、林武、石超峰

199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掌握《投资项目评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并掌握一定的基本原

理、基本模型、基本程序,具备从事投资项目评估的必要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

1、讲授投资项目评估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现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2、重点讲解投资项目生产条件的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投资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3、有选择性地讲解投资项目的技术评价、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基本概念。

1投资过程及研究对象2项目及项目特点3投资项目

系统学习掌握:1了解投资过程及研究对象2了解项目界定和项目特点3 掌握投资项目基本概念

4

2

项目评估概略。

1项目评估概念2项目评估原则3项目评估工作内容4项目评估工作程序5项目评估评估依据

学习掌握:1了解项目评估概念和评估原则2掌握项目评估工作内容和评估程序3掌握项目评估评估使用的依据

4

3

市场调研及预测。

1市场调研2市场预测3市场预测的方法

学习掌握:1了解市场调研作用2掌握调研的工作程序和调研类型3了解市场预测的基本思想4 掌握市场预测的分类、预测的内容5 掌握市场预测的方法

6

4项目规模的选择。

1规模的决定因素2规模的确定方法

学习掌握:1了解规模的决定因素2掌握规模的确定方法

4

5

技术评估。

1技术评估的原则2技术评估的内容3工艺评估4设备评估5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

学习掌握:1 掌握投资项目技术评估的原则与内容2 学习投资项目工艺评估、设备评估3 学习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

6

200

6生产建设条件的评估。

1 建设条件评估2生产条件评估

学习掌握:1 学习地质水文建材等建设条件的评估2 掌握生产资源条件的评估3 掌握交通运输、能源生产条件的评估

6

7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1总投资的估算2成本费用的估算3收入和税金的估算4财务报表与分析

学习掌握:1 了解总投资的构成与估算方法2 掌握成本费用的测算3 掌握收入和税金的计算4 学习财务报表与一般分析

6

8

财务评价。

1新建项目的财务评价2改扩建项目的财务评价3非营利性项目的财务评价

1 掌握投资项目静态评估方法2 掌握投资项目动态评估方法和指标3 了解改扩建项目的财务评价4 了解非营利性项目的财务评价

6

9

国民经济评估。

1费用和效益的划分2国民经济评估参数3影子价格及其调整计算4国民经济评价报表5社会效果的分析与评估

1 了解国民经济评估2 了解费用和效益的划分3 了解国民经济评估参数4 掌握影子价格及其调整计算5 了解国民经济评价报表6 了解社会效果的分析与评估

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30%)5% 10% 15%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70%

201

《经贸英语(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贸英语(Ⅱ)

英文名称 Business English (Ⅱ)

课程代码 CJ0115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I、Ⅱ)》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I、Ⅱ)》

修读性质 限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经贸英语》M,廖国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7月。

教学参考资料

[1].《英语经贸应用文》M,廖国强主编,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经贸英语》M,蒋磊、沙鹏飞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年。

[3].《经贸英语精选》(高校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M,何福胜、赵英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月第二版。

[4].《经贸专业英语报刊阅读教程》M,周建萍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月。[5].《国际经贸英语实务(双语教材)》M,周锦、刘畅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8月。

网络学习资源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textbook.jingpinke.co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uibe.edu.cn/jingpin

[4].西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swufe.edu.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何金财 讲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何金财、胡智慧、林花

20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经贸专业学生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本课程

通过有机结合基础英语技能和经贸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经贸领域内的词

汇、术语、句法、表达特点和语言运用规律,掌握有效的国际贸易交往技巧、具备良

好的书面和口头英语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汲取国际商务背景知识、追踪当今世

界经贸领域最新动态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英语加专业知识的合力作

用。

具体来说,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环节教学,应实现下列教学目标:

(1)通过经贸英语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英语词汇、搭配和句型;提高学生阅

读经济学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管理、中国经济改革、中外经

济关系等经贸领域的原版报刊文章。

(2)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英语术语,词汇、搭配和句型,

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原理、观点、知识、方法和热点问题。

(3)提高经贸应用文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Acceptance and OrderingPacking and Shipment

(1)Knowledge of PointBasic ideas of acceptance and

orderingMaking a further concessionImportance of packing and shipment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Negotiation on packing and shipment

issues

(2)EmphasesBasic ideas of acceptance and

orderingMaking a further concessionImportance of packing and shipmentNegotiation on packing and shipment

1. To grasp:Making a further

concessionImportance of packing

and shipmentNegotiation on packing

and shipment issues

2. To understand:Basic ideas of

acceptance andordering

RudimentaryKnowledge

Additional Practice

8学时

203

issues

(3)DifficultyMaking a further concessionNegotiation on packing and shipment

issues

2

Insurance and agency

(1)Knowledge of Point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Having the goods insured

appropriately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boles of agencyAgency and commission

(2)Emphases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Having the goods insured

appropriatelyboles of agencyAgency and commission

(3)DifficultyHaving the goods insured

appropriatelyAgency and commission

1. To grasp:Having the goods

insured appropriatelyboles of agencyAgency and commission

2. To understand: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

8学时

3

Claims and Arbitration

(1)Knowledge of PointReasons for claimsMaking claims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Setting trade disputesAvoiding arbitration

(2)EmphasesReasons for claimsMaking claimsSetting trade disputesAvoiding arbitration

(3)Difficulty

1. To grasp:Reasons for claimsMaking claimsAvoiding arbitration

2. To understand: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Setting trade disputes

8学时

204

Making claimsSetting trade disputesAvoiding arbitration

4

Commercial Documents

(1)Knowledge of PointGeneral ideas of commercial

documentsDialogues about draft and bill of

ladingRudimentary KnowledgeAdditional Practice

(2)EmphasesGeneral ideas of commercial

documentsDialogues about draft and bill of

lading

(3)DifficultyDialogues about draft and bill of

lading

1. To grasp:Dialogues about draft

and bill of ladingRudimentary

Knowledge

2. To understand:General ideas of

commercialdocuments

Additional Practice

6学时

5 Summary and Conclusion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优势,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交际法和案例教学

法,结合小组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经贸英语的语言特点、难点和重点,

强调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形式:

应努力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小组、

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竞赛、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商品交易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

动,使学生有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体会涉外商务交际活动的乐趣。

方法手段:

205

(1)从教学手段上来讲,除了现有教材的教学之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使用某

些具体公司的宣传画册,英文招聘启事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2)针对经贸英语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薄弱点,可在经贸英语课程中

开展“读、写、演”教学活动。

(3)具体做法是:课堂前 5分钟定为英语大声朗读时间,每周安排阅读任务。

视课堂具体环节,尽量布置学生的课堂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经贸英语的实

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4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Presentation

所占比例 10% 10% 20%

结业考核

(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

206

《证券投资分析 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证券投资分析 A

英文名称 Securities investment analysis

课程代码 CJ1116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选修课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赵锡军 魏建华主编.《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

教学参考资料

曹凤岐,刘力,姚长辉 编著《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

李建华,郭晓玲主编《证券投资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9

杨大楷主编,高晓辉,杨晔副主编《证券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8

网络学习资源

东方财富网,http://www.eastmoney.com/

证券之星,http://www.stockstar.com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硕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谢水清、胡智慧、姜庆

20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

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一般技术和策略等。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授、课堂讨论和习

题练习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目标:

①使学生获得有关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投

资方法。

②使学生获得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③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习惯和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证券投资工具:

(1)知识点 有价证券的分类

股票

债券

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

(2)教学重点股票;

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

(3)教学难点 金融衍生工具

(1)掌握股票、债券概念及其特点,掌握金融衍生工

具的功能。

(2)理解证券投资的含义;理解证券投资基金与股

票、债券的区别。

(3)了解股票、债券的分类;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主

要类型

3

2 证券市场:

(1)知识点 证券市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证券市场的功能

证券发行市场

证券交易市场

证券上市与终止上市

证券交易程序

(2)教学重点 证券市场的功能

证券发行市场

证券交易市场

(3)教学难点 证券发行市场

证券流通市场

(1)掌握证券市场的功能;掌握证券发行市场的定

义、构成及股票和债券的发

行条件;掌握证券交易市场

的特点及功能。

(2)理解证券市场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3)了解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证券市场的类型,了解

证券交易程序;了解证券市

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6

3 有价证券的价格与价格指数:

(1)知识点(1)掌握股票价值的五种形式以及股票内在价值的五种 5

208

股票价格

债券价格;

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

股票价格指数及其功能

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

(2)教学重点 股票价格

债券价格

(3)教学难点 股票价格指数及其功能;

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

预测模型;掌握附息债券、

零息债券、一次性还本付息

债券、永续债券的价值评估

方法。

(2)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理解股票价格指数及其

功能。

(3)了解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了解股票价格指

数的计算方法

4 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

(1)知识点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

(2)教学重点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

(3)教学难点 公司分析

(1)掌握公司分析,具体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分析、资

本结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

析、投资收益分析和经营能

力分析和管理能力分析;

(2)理解宏观经济周期、宏观经济相关变量、宏观经

济政策等宏观经济运行对股

票市场的影响。

(3)了解行业的分类以及行业的现状及预测分析。

4

5 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

(1)知识点 技术分析概述

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

技术分析的主要指标

(2)教学重点 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

证技术分析的主要指标

(3)教学难点 技术分析的主要指标

(1)掌握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包括道氏理论、K线理论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

理论。

(2)理解技术分析的含义、假设与要素;

(3)了解股票技术分析的优点及有限性

4

6 债券投资分析

(1)知识点 债券的种类与属性

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债券利率风险的衡量

(2)教学重点 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债券利率风险的衡量

(3)教学难点 债券利率风险的衡量

(1)掌握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掌握债券利率风

险的衡量方法。

(2)理解利率期限结构与到期收益率的含义。

(3)了解债券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4

7 基金投资分析

(1)知识点 基金的业绩评估

收益水平分析

风险水平分析

(1)掌握基金的收益水平分析;掌握基金的风险

水平分析;

(2)理解理解基金投资

4

209

风险调整后收益分析

基金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基金绩效分析

(2)教学重点 基金的业绩评估

收入水平分析

风险水平分析

基金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3)教学难点 风险水平分析

策略的有效性分析;理解

基金绩效分析

(3)了解基金的业绩评估;

8 组合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1)知识点 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

马克维茨组合管理理论和方法

有效市场假说

利用马克维茨模型研究资产组合

马克维茨模型的运用

(2)教学重点 马克维茨组合管理理论和方法

利用马克维茨模型研究资产组合

(3)教学难点 马克维茨管理理论和方法

利用马克维茨模型研究资产组合

马克维茨模型的运用

(1)掌握马克维茨组合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利用

马克维茨模型研究资产组

合;

(2)理解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效市场假设。

(3)了解马克维茨模型的运用。

6

9 资本市场均衡理论

(1)知识点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的发展 套利定价模型

(2)教学重点 传统资产定价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

(3)教学难点 传统资产定价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

(1)掌握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掌握套利定价模

(2)理解 CAPM的原理及推导过程;理解利用

CAPM来对资产定价。(3)了解 CAPM的发展

4

10 单一指数模型

(1)知识点 单一指数模型基础

资产和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

单一指数模型的应用

(2)教学重点 资产和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

单一指数模型的运用

(3)教学难点 资产和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

单一指数模型的运用

(1)掌握单一指数模型的应用;掌握资产组合的收

益和风险的确定;

(2)理解单个资产和收益的计算。

(3)了解单一指数模型的假设

3

11 证券市场监管

(1)知识要点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1)掌握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掌握证券市场

监管的基本内容;

(2)理解证券市场监管

2

210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内容

(2)教学重点 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内容

(3)教学难点 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的意义

(3)了解证券市场监管的主体与对象;了解证券市

场监管手段和体制;了解证

券市场监管目标与原则

12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1)知识要点 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历程

证券市场监管的未来趋势

(2)教学重点 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3)教学难点 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1)掌握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2)理解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新体制的目标模式;

(3)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历程;了解证券市场监

管的未来趋势。

3

合计 48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基本原理采用班级统一授课组

织形式,作业根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分组方式进行。

2.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的讲授与示范教学为主,案例分析和学生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网络及模拟操作软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

现)平时作业 实验

所占比例(40%) 10% 30%

结业考核

(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60%) 60%

211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

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Analysis

课程代码 CJ11181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管理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56/3(理论课程教学 40学时,实验课程教学 16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李作敏《现代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教学参考资料

杨兆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马天山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黄津孚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网络学习资源国研网

人大经济论坛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方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方、林武、梁喜、黄承锋

21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经济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基本概念和基

本方法。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具体来说,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

企业及其管理问题,理解运输企业管理的有关概念、运输组织、管理方法等,懂得学

习《运输企业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进而学习掌握运输企业经营机制、运输市场的

研究与预测、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

识和方法。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绪 论

汽车运输业

汽车运输企业及企业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现代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的内容和经济特点。

重点和难点:汽车运输企业概念和特点、汽车运输企业管

理、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现代化

掌握

掌握

了解

理解

共计 2学时0.50.50.50.5

2

现代运输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现代汽车运输企业法人管理机构

汽车运输企业内部管理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从运输企业制度上理解运输企

业的经营。

重点和难点:现代运输企业制度、运输企业的法人治理机

构、运输企业的内部构成组织及其运营制度。

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共计 6学时1122

3

运输市场的研究与预测

运输市场概述

汽车运输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研究

运输市场信息研究

运输市场调查

运输市场预测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让学生掌握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

运输市场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运输市场的概念、运输市场调查的内容、应

掌握

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共计 8学时11222

213

用一、二、三次指数平滑法对水平趋势模型进行预测、应

用回归分析法对运量预测、最小二乘法。

4

运输企业经营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经营思想

汽车运输企业经营决策

汽车运输企业经营决策的定量方法

汽车运输企业经营计划

汽车运输企业目标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汽车运输企业的经

营内容和模式。

重点和难点:汽车运输企业的的含义、汽车运输企业经营

决策的定量方法。

掌握

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共计 8学时1.51.540.50.5

5

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管理

汽车运输生产过程

车辆运用效率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货物运输生产管理

旅客运输生产管理

车站站务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运输企业的生产管

理内容

重点和难点:汽车运输的生产过程要求、周转量的计算方

法、车辆完好率,技术速度,营运速度,平均车日行程,

吨位利用率,实载率,托运率、货物运输生产管理、旅客

运输生产管理。

基本掌握

掌握

了解

基本掌握

基本掌握

了解

共计 8学时2211.510.5

6

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组织管理及财务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科技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车辆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物资管理

筹资管理

资产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

营运收入与利润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运输企业的技术组

织管理及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运输企业车辆管理,运输企业的筹资、资产

成本、费用、成本和费用的管理。

了解

了解

了解

基本掌握

基本掌握

基本掌握

基本掌握

共计 8学时0.50.50.511.52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并讲解等组织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14

2.教学方法

采用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自觉预习和复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

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

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结合

多媒体课件、传统板书、精选视频等手段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215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Dev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课程代码 CJ01006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

学、高等数学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8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陆化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参考资料

杨晓光,李朝阳著,《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9

文国玮著,《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邵春福著,《交通规划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网络学习资源

国家精品课程网,交通规划,王炜,东南大学,2004

国家精品课程网,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毛保华,北京交通

大学,2007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石超峰 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石超峰、王春杨、任晓红

21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是交通工程的重要分支,涉及社会、自然、经济、人文、

政治、土地利用等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培养交通发展规划方法

的掌握、交通发展战略创新意识的建立和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

① 树立正确的交通发展战略思维,培养发展战略创新意识。

② 掌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分析、交通规划方案设计及交通规划方案评价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针对具体规划城市特点,进行交通规划设计的能力。

③ 初步具有一定的交通规划方案设计、优化及决策的能力与素质。

④ 对交通规划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绪论

了解道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内容;

掌握交通系统的构成。 2

2现状交通分析与近期

治理

了解城市交通现状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道路网分析评价、公交线网分析评

价、出入口道路网分析评价等城市交通

现状分析评价方法;掌握交通近期治理

的内容、交通近期治理的原则、交通近

期治理的方法。 4

3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掌握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基本原理及对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等的现实意义;了

解远期交通供需分析预测方法,掌握创

新性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 6

4 交通需求预测

掌握集合模型、非集合模型、动力学模

型等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掌握交通生成

预测(用生成率法、回归分析法进行城 8

217

市居民出行生成预测、城市流动人口出

行生成预测、城市市内货运交通生成预

测、城市对外及客(货)运交通生成预

测、区域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

测(用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进行城

市居民出行及市内货运分布预测、城市

流动人口出行分布预测及城市对外及

过境客货运交通分布预测等)、交通方

式预测(转换的重力模型法、回归模型

法等对各类交通方式进行预测)方法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掌握道路系统的规划方法、交通设施规

划方法、公共交通规划方法、自行车交

通与步行交通规划方法、货运交通规划

方法、对外交通规划方法、区域网规划

方法;了解交通网络规划的构建机理和

原则。 6

6交通系统评价

了解评价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交通系统评价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掌握道路交通网络技术性能评价;了解

道路交通网络经济评价、道路交通系统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及道路交通系统综

合评价方法。 6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下面的教学

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报告法、课堂讨论法和启发法等,提供多种学习

218

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

手段,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219

《交通工程造价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交通工程造价原理

英文名称 Cost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课程代码 CJ0100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管理学》、《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交通运输经济

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第五版),谭德精编,重庆大学出

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

[1]《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石勇民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工程造价管理》,郭树荣编,科学出版社,2010

[3]《公路工程定额与管理》,徐斌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网络学习资源[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http://www.cecn.gov.cn/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http://www.ceca.org.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李豪、林武、石超峰

22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本课程以交通行业工程造价

为背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

①现行交通工程造价的构成。

② 掌握工程建设各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方法。

③ 具有撰写交通建设项目财务评估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 1章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重点:工程造价的具体构成,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的计算方法

难点:施工定额、预算定额的计算方法

① 工程造价的概念以及工程项目建设

各阶段造价的表现形式

掌握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

的概念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各

阶段造价的表现形式。理解工

程造价的特点和计价特征

2

② 工程造价的构成

理解工程造价的具体构成,掌

握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

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含

义和具体内容

2

③ 工程建设的计价依据

掌握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掌

握施工定额、预算定额的构成

和计算方法,理解概算定额、

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工

程造价指数的概念

2

④ 应用施工定额、预算定额和工程费用

的计算方法进行实际计算操作2

第 2章

交通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

重点:交通项目的投资估算方法

难点:比例估算法的经济意义和计算

① 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

理解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的

内容,了解交通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特点

1

② 交通项目的投资估算分析

掌握建设投资估算单位生产

能力、系数估算、比例估算方

2

③ 交通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掌握交通项目财务评价的方

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交通1

221

项目的财务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 3章

交通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重点: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

工程预算法的计算原理,传统定额计价

模式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价值工

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预算单价法和实物单价法的计算

原理

① 交通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了解设计阶段的步骤和程序,

理解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1

② 交通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理解设计概算的概念,了解设

计概算的作用,掌握概算定额

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

算法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能运

用上述方法对某交通项目设

计阶段的造价进行计算

2

③ 交通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理解施工图预算的概念,了解

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区

别,掌握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掌握

预算单价法和实物单价法的

计算原理,能运用传统定额计

价模式计算某交通项目的施

工图预算

2

④ 设计阶段交通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

理解价值工程的概念和工作

程序,掌握的价值工程基本原

理,能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潜

在交通项目进行比选

2

第 4章

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重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

难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方法和过

①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和编制

方法

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作用

和编制依据,理解工程量清单

计价的内容,掌握工程量清单

计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能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对拟建交通工

程的工程造价进行计算

2

②工程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 了解招标控制价的概念和编 2

222

制依据,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

模式下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

价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了解招

投标的工作程序

③交通工程合同价款的类型和确定原则

理解交通工程合同价的三种

类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合同

签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

交通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事

1

第五章

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管理

重点:工程索赔的确定与计算

难点:工程索赔的计算方法,投资偏差

分析方法

①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和程

了解施工阶段与交通工程造

价的关系,了解施工阶段工程

造价的内容和程序及其控制

措施

1

② 工程变更的内容和程序

了解工程价款变更的范围和

内容,理解工程变更价格的程

序和原则,了解 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变更的具体内容

1

③ 工程索赔的确定与计算

了解工程索赔的实质和依据,

掌握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索

赔发生的条件,能根据现实情

况判断工程索赔的责任,掌握

工程索赔计算网络分析法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利用网络

分析法计算工程实际索赔金

3

④ 工程价款的结算及合同价格的最终

确定

了解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理

解预付备料款的含义和扣回

方法,了解工程进度款支付的

原则,理解工程质量保证金的

预留和返还原则,掌握资金使

用计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掌

握横道图、时标网络图、曲线

图等投资偏差分析方法

2

第 6章 交通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的

工程造价管理

223

重点: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内容

难点:根据现金流量表对项目进行财务

评价

① 竣工验收的概念和程序

了解竣工验收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交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0.5

② 交通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内容和特

了解竣工决算的作用和内容,

理解竣工决算的实质和编制

方法

0.5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课堂测验

所占比例(%) 15% 5%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224

《交通政策与管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交通政策与管制

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Law and Regulation

课程代码 CJ0100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交通

运输经济学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8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交通政策法规》,李宝文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

《交通运输政策》,季令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运输经济学》,赵锡铎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

《运输经济学》,李永生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运输经济学》,严作人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网络学习资源

精品课程网,空中交通管制系列课程,朱代武,中国民用航空飞

行学院,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网站,政策解读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网站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石超峰 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石超峰、谢继文、王春杨

225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交通运输政策与管制是交通经济学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从交通运

输政策的理论高度,通过世界交通史的简要回顾和各国交通政策动向的介绍,阐明交

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交通经济这一命题。该课程以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作为切入点,

引出相关的管理对策,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策略,讨论交通与能源、土

地、大气、水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实施可持续交通的交通环境政策。本课程突出

了交通与旅游业、物流业、科技创新、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国内外最

新理论与实践进行详细的剖析,从“以人为本”的交通原则出发,为我国交通与运输政

策的制定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学时

分配

1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概论了解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交通运输政策

法规的目标和任务;掌握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的系统构架2

2 交通运输发展历史概述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

发展历史2

3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

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技

术经济特点2

4 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

了解交通运输的产业特性;掌握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科学

原理与基本原则;理解公共产品理论;理解自然垄断理论

及其发展;理解外部性理论;理解政府规制理论;理解政

策制定的其他理论基础

6

5 交通运输经济性政策掌握交通运输价格机理;理解交通运输税收机制;理解交

通运输投融资机制;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4

6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了解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

内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4

7 交通运输法规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法规的基本内容 2

8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政策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政策 4

9 我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发展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发展趋势 2

10 国外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借鉴 了解国外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理解“洋为中用”的方法 4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下面的教学

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226

采用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报告法、课堂讨论法和启发法等,提供多种学习

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

手段,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10% 10% 2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60%

227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原理

英文名称 Principle of Industry Investment Fund Operation课程代码 CJ0101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产业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投资

银行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鲁育宗主编,《产业投资基金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参考资料

王燕辉著,《私人股权基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何小峰、韩广智主编,《新编投资银行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7。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行业研究网

国研网

人大经济论坛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方 讲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方、姜庆、胡智慧

228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围绕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从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入手,分

析其基本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设立模式和运作模式、退出渠道、风险与控制等

问题。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案例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理

论和实践能力,以满足专业发展和社会新兴实践领域的要求。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要掌握与产业投资基金有关的基本概念。

2.要联系实际,因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3.要深入理解退出渠道和风险控制。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述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

认识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本课程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内容

了解

理解

共计 2学时11

2

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营

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与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入及运作。

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及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营方

式。

重点和难点: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入及运作,产业投资基金的风

险和控制。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共计 10学时

244

3

产业投资基金的欧美经验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

欧洲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产业投资基金

运作经验。

重点和难点:美国产业基金运作模式

理解

了解

共计 2学时11

4

日本以及新兴国家或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

日本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

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要让学生了解发展和新兴国家产业

投资基金运作经验。

重点和难点:日本产业基金运作模式

理解

了解

共计 2学时11

5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现状分析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总体状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环境分析。

理解

基本掌握

共计 4学时22

229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

作现状。

重点和难点:我国产业基金运作模式

6

中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

产业投资基金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和中国传统产业的推动作用。

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产业国际化背景下的作用。

产业投资基金对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作

重点和难点:产业投资基金对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作用

了解

了解

基本掌握

共计 4学时112

7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战略选择

中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意义。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总体发展战略。

对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七大建议。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

展战略。

重点和难点:中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意义、总体发展战

略。

了解

基本掌握

掌握

共计 6学时132

8 总结复习 共计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并讲解等组织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自觉预习和复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

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

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结合

多媒体课件、传统板书、精选视频等手段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考试或以研究论文形式进行考试

所占比例 70%

230

《投资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投资银行

英文名称 Investment Bank Theory

课程代码 CJ0109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证券投资学》、《金融学》和

《货币银行学》、《经济法》、

《财务管理》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 何小锋,韩广智主编.《新编投资银行学教程》[M].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教学参考资料

[1].黄亚钧,谢联胜主编.《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2]. 李凤云主编.《投资银行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网络学习资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春晖投行笔记:www.shenchunhui.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姜庆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姜庆、谢水清、郑先勇

231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案例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学

的基本理论,熟悉投资银行的实务,了解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投

资银行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满足我国投资银行

业要求的人才需要的目的。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要掌握与投资银行有关的专业术语,因为这些术语本身就是投资银行的业务或

是精髓;

②要将投资银行业务学习联系实际,因为投资银行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③要理解金融业务创新对投资银行的意义,因为这有助于理解投资银行的实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投资银行学导论

(1)知识点 投资银行的内涵

投资银行的法律界定

投资银行的类别和特点

投资银行的功能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比

投资银行业务类型

投资银行历史

(2)教学重点 投资银行的类别和特点

投资银行的功能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比

投资银行业务类型的国

内外比较

(3)教学难点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比

投资银行业务类型的国

内外比较

(9) 了解投资银行学的研究对

象,理解投资银行的含义。

(10) 理解投资银行的功能。(11) 掌握并区分投资银行与商

业银行。

(12) 掌握投资银行的业务类型及内容并进行国内外比较。

2学时

2 发行、上市与交易

(1)知识点(1) 掌握融资工具的选择。

(2) 掌握债券的承销与发行。

10学时

232

股票的功能和种类

债券的特征和种类

可转债的性质

IPO的条件 IPO的成本收益分析 IPO的全过程 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

债券的信用评级

企业债券的发行

短期融资券

私募融资

企业是否上市选择

上市市场和上市标准

上市方式

证券交易市场分类及特

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

(2)教学重点 股票的功能和种类

债券的特征和种类

IPO的条件 IPO的成本收益分析 IPO的全过程 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

企业债券的发行

企业是否上市选择

上市市场和上市标准

上市方式

证券交易市场分类及特

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

(3)教学难点 IPO的成本收益分析 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

企业是否上市选择

上市方式

(3) 掌握股票的承销与发行。

(4) 理解 IPO的条件及全过程。(5) 掌握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

的选择。

(6) 了解证券交易的市场,掌握

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

(7) 掌握企业是否上市的选择

和上市方式的选择。

(8) 了解私募融资。

3 财务顾问

(1)知识点 并购的经济动因

并购的程序

并购的交易方式选择

要约收购

协议收购

间接收购

收购与反收购

反收购的手段

(1) 熟练掌握并购的程序。

(2) 熟练掌握并购的交易方式,

并能根据情况做出选择。

(3) 了解收购与反收购策略。

(4) 了解并购的支付手段和会

计处理方法。

(5) 了解项目融资的基本概念。

(6) 熟练掌握项目可行性分析

和风险评价方法。

(7) 基本掌握项目投资结构和

6学时

233

收购的支付手段和会计

处理方法

融资收购的类型和方法

项目融资的概念

项目的可行性分和风险

评价方法

项目投资结构的设计

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

项目融资过程

(2)教学重点 并购的交易方式选择

要约收购

协议收购

间接收购

反收购的手段

项目投资结构的设计

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

(3)教学难点 并购的交易方式选择

反收购的手段

项目投资结构的设计

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

融资结构的设计。

4 资产管理

(1)知识点 共同基金的定义

共同基金的分类

共同基金的运作机制

对冲基金定义

对冲基金结构

创业投资基金特点和功

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

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

的选择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交易方案的构

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路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和

类型

(2)教学重点 共同基金的运作机制

对冲基金结构

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

(1) 掌握共同基金的运作。

(2) 了解对冲基金的基本内容。

(3) 掌握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

模式。(4) 了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6学时

234

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

的选择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交易方案的构

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路

(3)教学难点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交易方案的构

5 金融衍生工具

(1)知识点 期货的定价

期货的交易策略

套期保值

指数套利

期权价值的决定因素

期权平价公式

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

期权的交易策略

期权的套期保值

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

非标准互换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衍生性转手证券

(2)教学重点 期货的交易策略

套期保值

指数套利

期权价值的决定因素

期权平价公式

期权的交易策略

期权的套期保值

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3)教学难点 套期保值

指数套利

期权价值的决定因素

期权平价公式

期权的套期保值

(1) 了解各类金融衍生产品。

(2) 掌握期货的交易策略和定

价。

(3) 掌握期权的交易策略和定

价。

(4) 掌握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5) 了解互换的各项内容。

6学时

235

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

6 投资银行的外部监管和内部

控制

(1)知识点 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监

管原则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投资银行的组织架构

投资银行的治理体系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VaR方法 市场风险的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2)教学重点 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监

管原则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投资银行的组织架构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VaR方法

(3)教学难点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VaR方法

(1) 了解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

选择。

(2) 理解投资银行治理结构.(3) 了解投资银行的内部结构

和部门设置。

(4) 掌握投资银行的资金筹措

和风险管控。

(5) 掌握证券市场监管的具体

内容和发展方向

2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为主,结合分组教学。

2.教学方法理论内容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任务驱动法。

3.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课堂作业 报告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70%

236

《期货投资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期货投资分析

英文名称 Futures Investment Analysis

课程代码 CJ01107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

证券投资学

投资银行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2

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 11.11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期货投资学》(第 2版),罗孝玲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时间 2010、05

教学参考资料

(1)徐洪才主编,期货投资学(修订第二版),首都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孝玲、罗巧玲编著,期货投资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1]国家精品课程: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team[2]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534595873.html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王春杨、谢继文、姜庆、胡智慧

237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

围绕期货投资的运作,从期货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其基本的定义、市场状况、

交易的业务流程、和各类期货的交易运作模式、期货的风险与控制等问题。通过课堂

讲授、课外作业和案例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期货投资运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满

足专业发展和社会新兴实践领域的要求。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要掌握与期货投资有关的基本概念。

2、要联系实际,因为期货投资分析与运作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3、要深入理解期货的风险控制。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期货市场概述

1.1 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1.2 世界主要期货交易所及其发展趋势

1.3 我国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1)了解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2)了解世界主要期货交易所及其发展趋势

(3)掌握我国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2

2

第二章 期货交易基础知识

2.1 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及经济学分析

2.2 期货市场管理及组织结构

2.3 期货合约及期货市场基本制度

2.4 期货交易的基本流程

(1)掌握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2)了解期货市场管理及组织结构(3)掌握期货合约及期货市场基本制度(4)掌握期货交易的基本流程

4

3

第三章 期货交易的业务

3.1 套期保值业务3.2 套利业务3.3 期货投资业务

(1)掌握套期保值业务(2)掌握套利业务(3)掌握期货投资业务

4

4

第四章 期货价格理论

4.1 古典期货价格理论4.2 现代期货价格理论4.3 商品期货的价格构成要素

(1)了解古典期货价格理论(2)掌握现代期货价格理论(3)了解商品期货的价格构成要素

2

5第五章 期货价格分析和预

5.1 基本面分析

(1)掌握基本面分析法(2)掌握技术分析法的图形方法

6

238

5.2 技术分析法的图形方法5.3 技术分析法的指标方法

(3)掌握技术分析法的指标方法

6

第六章 外汇期货

6.1 外汇和外汇期货概述6.2 外汇期货的定价6.3 外汇期货的交易6.4 我国的外汇期货交易

(1)了解外汇和外汇期货(2)掌握外汇期货的定价(3)掌握外汇期货的交易(4)了解我国的外汇期货交易

4

7

第七章 利率期货

7.1 利率期货概述7.2 利率期货的定价7.3 利率期货的交易7.4 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

(1)了解利率期货(2)掌握利率期货的定价(3)掌握利率期货的交易(4)了解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

4

8

第八章 股票指数期货

8.1 股价指数和股指期货概述

8.2 股指期货的定价8.3 股指期货的交易8.4 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

(1)了解股票价格指数和股指期货(2)掌握股指期货的定价(3)掌握股指期货的交易(4)了解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

4

9 期末复习 2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1.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集中讲解。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导入,②重点讲解,③课堂提问交流,④课外复习,⑤教材阅读与答疑。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 PPT教学,②黑板分解解释,③课堂互动。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堂互动 平时作业

所占比例

(30%)5% 5% 20%

结业考

核(%)

考核方式 考试(开卷)

所占比例

(70%)70%

239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英文名称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课程代码 CJ11118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大学英语

管理学

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56/3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1.19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朱道立等编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参考资料

[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宋华等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彭志忠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3]《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冯耕中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4]《供应链管理》,马士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 3版。

网络学习资源人大经济论坛 www.pinggu.org;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http://www.chinawuliu.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梁 喜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梁喜、郑先勇、林武

240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系统分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并结合生产和流通发

展趋势,使学生把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技术,

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

念、理论和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对国内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有清晰的认识,使

学生获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论或方法。

②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能结合企业的

供应链管理实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从而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并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获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技能或能力。

③ 通过订货处理和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物料管理、运输

管理、仓库管理、物料处理与包装、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等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

利用基本原理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务问题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物流管理导论

(1)知识点物流管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

(2)教学重点物流管理的内涵、特征;

物流活动涵盖的内容、相互关系。

(3)教学难点物流管理的内涵、特征;

物流活动涵盖的内容、相互关系。

(1)了解物流管理的内涵、特征;(2)熟悉物流活动涵盖的内容、相互关系。

4学时

2

顾客服务

(1)知识点顾客服务定义;

确定顾客服务战略;

制定和报告顾客服务标准,提高顾客服务

绩效。

(2)教学重点顾客服务的概念及其理解;

顾客服务战略的分类、选择;

(1)了解顾客服务的理念、含义和特点;

(2)了解顾客服务战略;(3)掌握制定和报告顾客服务标准,提高顾客服务绩效; 4学时

241

制定和报告顾客服务标准。

(3)教学难点顾客服务的概念及其理解;

顾客服务战略的分类、选择;

制定和报告顾客服务标准。

3

订货处理和物流信息系统

(1)知识点订货处理过程;

物流信息系统。

(2)教学重点订货的业务流程、注意事项;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成要素、技术条

件等。

(3)教学难点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成要素、技术条

件等。

(1)熟悉订货的业务流程、注意事项;

(2)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成要素、技术条件等。 4学时(理

论)

4学时(实验)

4

物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

(1)知识点物流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技术;

库存基本概念;

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不确定条件下的库存管理。

(2)教学重点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及计算;

库存管理方法;

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不确定条件下的库存管理。

(3)教学难点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及计算;

不确定条件下的库存管理。

(1)了解物流需求预测的思路;(2)熟悉物流需求预测技术;(3)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4)熟悉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

(5)掌握不确定条件下的库存管理。 4学时(理

论)

4学时(实验)

5

物料管理

(1)知识点物料管理的内涵、特征;

物料管理的范畴和发展趋势;

企业物料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企业废旧物料的处置——回收物流。(2)教学重点物料管理的内涵、特征、范畴;

企业物料计划的制订、调整;

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调整;

企业废旧物料的处置方法。

(3)教学难点企业物料计划的制订、调整;

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调整;

企业废旧物料的处置方法。

(1)了解物料管理的内涵、特征;(2)了解物料管理的范畴和发展趋势;

(3)掌握企业物料计划的制订、调整;

(4)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调整;

(5)熟悉企业废旧物料的处置——回收物流。 4学时

6运输管理

(1)知识点运输的职能、原则和决策的参与者;

(1)了解运输的职能、原则和决策的参与者;

(2)了解运输方式的类别、特点;

4学时(理论)

242

运输方式;

运输服务方式;

运输的宏观管理——管制和放松管制;运输成本和定价;

运输决策与管理;

运输单证管理与运输部门职责。

(2)教学重点运输服务方式的种类、适用范围;

运输的宏观管理——管制和放松管制;运输成本和定价;

运输决策与管理;

运输单证管理与运输部门职责。

(3)教学难点运输的宏观管理——管制和放松管制;运输成本和定价;

运输决策与管理。

(2)熟悉运输服务方式;(3)掌握运输成本和定价;(4)熟悉运输决策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5)了解运输单证管理与运输部门职责。

4学时(实验)

7

仓库管理

(1)知识点仓库的基本概念;

仓库作业管理;

仓库选址和内部布局;

仓库管理决策。

(2)教学重点仓库的基本概念、分类、适用范围;

仓库作业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

仓库选址的原则、方法;

仓库内部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

仓库管理决策。

(3)教学难点仓库作业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

仓库选址的原则、方法;

仓库内部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

仓库管理决策。

(1)了解仓库的基本概念、分类、适用范围;

(2)熟悉仓库作业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

(3)掌握仓库选址的原则、方法;(4)掌握仓库内部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

(5)熟悉仓库管理决策的原则、方法。

4学时(理论)

4学时(实验)

8

物料处理与包装

(1)知识点物料处理的基本知识;

物料处理系统设备配置;

包装基本知识;

包装设计。

(2)教学重点物料处理的原则、业务流程;

物料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设备配置;

包装的分类、特征、业务流程;

包装设计的原则、方法。

(3)教学难点物料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设备配置;

包装设计的原则、方法。

(1)了解物料处理的基本知识;(2)熟悉物料处理系统设备配置;(3)了解包装基本知识;(4)掌握包装设计的原则、方法。

4学时

9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

(1)知识点采购基本概念;

(1)了解采购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

(2)熟悉供应商评估与选择的内4学时

243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采购成本管理;

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2)教学重点采购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采购成本的类型、分析、控制;

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3)教学难点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采购成本的类型、分析、控制。

容、步骤;

(3)熟悉采购成本的类型、分析、控制;

(4)了解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内容。

10

物流网络规划

(1)知识点物流组织;

供应链管理;

物流战略实施。

(2)教学重点物流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主要内容;

物流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步骤。

(3)教学难点物流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步骤。

(1)了解物流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

(2)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主要内容;

(3)掌握物流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步骤; 4学时

合计 56学时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

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文献查阅、读书笔记、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244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

(30%)

考核方式 考勤(含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

所占比例 10% 10% 10%

结业考核

(7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70%

245

《运输枢纽与物流中心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运输枢纽与物流中心规划设计

英文名称 Transport Hub and Logistics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课程代码 CJ01182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高等数学》

《技术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仲民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教学参考资料

[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许恒勤、成晓昀编,科学出版社,

2010年

[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张中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网络学习资源[1]国际物流转运系统:http://www.56sys.com/

[2] 中物协(北京)物流工程设计院: http://cledi.org.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李豪、石超峰、林武、任晓红

246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

和掌握有关物流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

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

应交通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交通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 有关物流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② 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③ 能熟练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进行实际方案评估。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物流系统

重点:物流系统的要素

难点: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① 物流系统的研究要素,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

理解物流系统的概念,掌

握物流系统的四大研究

要素,了解物流系统的运

行机制

1

② 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物流系统常用

技术

理解推进物流系统化方

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物流

系统常用技术

1

第二章

物流系统结构

重点: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难点:物流技术体系的组成,物流组织网络

化原理

① 物流系统治理结构中的单边、双边、三

边治理模式,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我国物

流技术装备现状;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网

络结构,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物流技术体

系的组成

了解物流系统治理结构

中的单边、双边、三边治

理模式,理解物流接口无

缝化原理,理解物流系统

的流动结构、网络结构,

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物

流技术体系的组成

1

247

②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的多边

治理模式,物流要素集成原理,物流技术的

涵义及分类

掌握物流系统的功

能结构,物流要素集成原

理,了解物流系统的多边

治理模式的内涵

1

第三章

物流系统规划

重点:物流中心规划的主要步骤

难点:方案评估的方法

① 物流规划的层次,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

意义,企业物流中心型态

了解物流中心规划的 4大层次,物流系统构建的

意义

2

② 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基础设施规

划与选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功能

理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与选用,了解物流信息平

台、系统功能的含义和具

体形式

2

③ 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原则、物流中心规划

的主要步骤

理解区域物流系统构建

原则,掌握物流中心规划

的主要步骤

2

④ 基础规划资料收集,方案评估的方法掌握基础规划方案评估

方法的基本原理2

第四章

物流园区规划

重点: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及其建设与运作

模式

难点: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

① 理解物流园区的概念、特点、作用、分

类与功能

理解理解物流园区的概

念、特点、作用,了解物

流园区的分类与功能

1

② 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及其建设与运作模

式;国外和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

掌握物流园区的区位选

择及其建设与运作模式,

了解国外和国内物流园

区的发展情况

1

第五章

配送中心规划

重点: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规划

难点:配送中心的设施规划

① 配送中心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类

型,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1

248

② 配送中心的功能及影响因素,配送中心

的选址及布局;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规

划,配送中心的建设。

理解配送中心的功能及

选址影响因素,掌握配送

中心的设施与设备规划,

了解配送中心的建设过

2

第六章

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重点:物流信息技术的系统规划方法

难点:物流信息平台运作的基本原理

① 物流信息与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的功

能与作用

了解物流信息与综合物

流共享信息平台的功能

与作用

1

② 综合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综合物流

信息系统规划应考虑的因素及设计。

掌握综合物流信息系统

规划应考虑的因素及设

计原理,了解综合物流信

息系统体系结构

2

第七章

物流产业发展环境规划

重点:物流企业发展规划的设计

难点:无

① 物流体系环境,物流政策与人才环境。

了解物流体系环境,物流

政策与人才环境的概念

和基本内涵

1

② 物流企业发展规划掌握物流企业发展规划

的设计步骤和原则1

第八章

交通枢纽与运输规划

重点:交通枢纽及运输过程管理的内容和

规划

难点:运输过程管理的规划

①交通枢纽的含义和运输规划的内容,现代

交通优化组合的方式

理解交通枢纽的含义和

运输规划的内容,了解现

代交通优化组合的方式

2

② 交通枢纽及运输过程管理,多式联运

掌握交通枢纽及运输过

程管理的内容和规划,了

解多式联运的发展情况

和未来趋势

2

249

第九章

物流战略规划

重点:物流战略设计、实施和控制原理

难点:物流战略设计的过程

① 物流战略的概念及内容;物流战略设计、

实施和控制

理解物流战略的概念及

内容,了解物流战略设计

和实施的背景,掌握物流

战略设计、实施和控制原

1

② 物流环境战略分析了解物流环境战略的意

义和作用1

第十章

一体化供应链设计

重点:企业合作与战略联盟设计的过程

难点:一体化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① 一体化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和原

则,从产品出发的供应链设计

了解一体化供应链设计

应考虑的原则,掌握一体

化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

因素

1

② 核心企业与供应链设计,企业合作与战

略联盟设计

理解企业合作与战略联

盟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

1

第十一章

物流系统设计方法与技术

重点:运输分析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难点:运输分析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

① 物流系统设计方法与技术,物流系统设

计的程序

理解物流系统设计方法

与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

物流系统设计的程序

1

② 运输分析技术的应用

运用物流系统设计方法

对具体运输实践进行分

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50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课后作业

物流设计

作业

所占比例

(%)20% 10% 1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

251

《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

英文名称 Risk Investment and Risk Mangement

课程代码 CJ0118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投资学原理》

《金融学》

《资本经营》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10.30,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风险投资运作》,高成亮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教学参考资料

[1]《风险投资战略》,周三多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风险投资》,成思危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3

[3]《风险投资学》,潘焕学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期刊:China Venture Capital Journal

网络学习资源

[1]中国风险投资网:http://www.vcinchina.com/

[2]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

[3]风险投资专家:http://www.reachvc.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博士

大纲编制人员 李豪、纪光兵、姜庆、胡智慧

252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式,适应培养我国新型风险投资人才的需要,结

合我国风险投资实践情况,并参照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对风险投资的基本

理论作详细的阐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①掌握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②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风险投资理念。

③在案例分析中应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有自己的新见解。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第一章

风险投资概述

重点:风险投资的特点、功能

难点:风投与传统实业、银行信贷的区别

①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风险投资的产生原

因、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

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0.5

②风险投资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掌握风险投资的概念,理

解风险投资的三大内涵,

掌握风险投资区别于其

它投资的特点

1

③风险投资的功能与作用理解风险投资的功能,掌

握风险投资的作用0.5

第二章

风险投资运作的基本原理

重点:风险投资运作的基本过程和内在机

理、政策环境对风险投资的支持作用

难点:风险投资运作的内在机理

①风险投资的主体、客体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风险投资运作的主

体、客体的概念,理解风

险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

和风险企业以及风险资

本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中的地位

1

②风险投资运作的基本过程及内在机理掌握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中的阶段、风险投资运作1

253

过程的特殊性,理解风险

投资运作机制对风险投

资的影响

③风险投资运作的支持体系

掌握政策环境、中介机构

对风险投资运作的支持

作用,了解人才、文化和

金融等要素对风险投资

的支持手段

2

第三章

风险企业

重点:风险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

难点:风险企业设立的最佳时机确定

①风险投资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理解风险企业的概念和

特点,掌握风险企业发展

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每

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

②风险企业的设立和规划

了解风险企业设立的组

织形式,理解风险企业设

立的最佳时机,了解风险

企业发展目标的确定过

程,理解风险企业组织机

构设立的主要形式

1

③案例分析:苹果公司成长之道

运用风险企业发展理论

分析苹果公司成长的历

程和经验

1

第四章

风险投资机构

重点: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策略,有限合伙

制组织形式的运作原理

难点: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的运作原理

①风险投资机构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了解风险投资机构的几

种类型及适用范围,理解

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和

作用

1

②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融资策略

掌握风险投资机构在融

资过程中的策略及其影

响因素,掌握风险投资机

构的投资准则

1

254

③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其比较

理解公司制、信托基金制

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和

局限性,掌握有限合伙制

的运作原理及其优势,掌

握三种组织形式的比较

关系

2

④风险投资机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理解风险投资激励、约束

机制的具体形式,了解两

者的作用和意义

1

第六章

风险资本

重点:风险资本的来源、风险资本合理化的

标准

难点:风险资本合理化的标准

①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理解风险资本的 4 大来源及其优缺点

1

②西方主要国家风险资本的结构了解美国、德国、日本风

险资本结构的追咬特点1

③风险资本合理化的标准

掌握风险资本合理化的

标准,并运用于我国风险

资本结构的评价中

1

第七章

风险企业的风险投资运作

重点: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运作的一般程序

难点:商务计划书的内容和格式

①风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一般程序

理解风险企业各阶段的

融资特点,掌握风险企业

引进风险投资的一般程

序和具体内容

1

②风险企业融资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理解企业整合、商务计划

书的设计以及与风险投

资机构接触前准备工作

的内容

1

③风险投资机构的选择

掌握风险企业选择风险

投资机构的基本要求,了

解风险企业和风投机构

接触和沟通的主要内容

1

255

④风险资本进入的过程

了解风险投资协议的主

要内容,了解风险资本进

入的主要程序

1

第八章

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运作

重点:风险投资机构决策的特点,风险投资

项目管理的内容,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形式

和优缺点比较

难点:风险投资项目管理中投资工具的选择

以及反股权稀释的内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

和退出程度的选择

①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程序

掌握风险投资机构一般

运作的三个阶段,以及每

个阶段上的主要内容,掌

握风险投资机构决策的

特点并能联系具体案例

分析

2

②风险投资项目管理、对风险企业的管理的

主要内容

了解风险投资管理的特

点、原则和内容,掌握风

险投资项目管理中投资

工具选择的主要内容,理

解反股权稀释给风险企

业原始股东带来的好处,

了解对风险投资企业管

理的重要性和内容,理解

对风险投资企业管理的

主要方式

2

③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退出时机和退出程度

的选择

掌握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的四种主要形式及优缺

点比较,理解风险投资退

出时机的选择内容,理解

退出程度的选择原则

2

④案例分析: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实选择

运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的知识点分析我国风险

投资退出的选择和特点

1

⑤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重点和方法

了解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的内容和重点,理解多因

素、预期收益和实物期权

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1

256

阶段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理论

重点:德尔菲法、主观评分法和决策树法的

基本原理

难点:决策树法的计算过程

①风险投资的风险类别

理解风险投资风险的内

涵,理解风险投资系统风

险、非系统风险的种类,

1

②风险投资中风险识别、计量的方法

掌握德尔菲法、主观评分

法和决策树法的基本原

理和计算过程,了解财务

透视法、情景分析法、层

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③风险控制的含义和具体方法

理解风险控制的含义,了

解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和方法

1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

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

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

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

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257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考

核(40%)

考核方式考勤(含课

堂表现)平时作业 课堂论文

所占比例

(%)15% 5% 20%

结业考

核(60%)

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闭卷)

所占比例

(60%)60%

258

《学年论文》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学年论文

英文名称 Academic Year Paper

课程代码 CJ31006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实践教学环节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计量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64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0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1]《学术论文写作指引》[M]. 林庆彰编. 九州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

[1]《学术论文写作 ABC》[M]. 杜兴梅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学术论文写作手册》(第三版)[M]. 佩林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3] 《学术论文写作》[M]. 高小和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学习资源[1] 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2] 谷歌学术搜索:http://www.scholar.google.com/

大纲制定人员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写人员 李豪、王春杨、石超峰、林武、王方、姜庆、胡智慧、任晓红

259

二、目标与任务

学年论文是学生将经济理论见之经济实践的重要实践环节。学年论文教学目的

是: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学以致用。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经济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使学生熟练掌握资料检索、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通过本实习,要求学生达到:

1、熟悉宏观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

2、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方式及其作用;

3、熟悉企业常规经营的一般流程;

4、能将经济理论应用于实际中,解释经济现象并有独特的见解。

三、内容及要求

(一)学年论文的内容:

1、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

2、经济理论探讨。

3、经济模型分析。

4、经济调查研究。

5、经济史回顾与总结。

6、经济学说史评价。

(二)要求

学生在撰写学年论文的过程中应做到:

1、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工作,认真完成学年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任务。

论文力求做到观点正确,方法科学,基本具备研究范式。

2、围绕学年论文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模型、研究方法

并能用于具体写作过程,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查阅和使用有关技术资料工具书,通

过计算、绘制图表等工作提高从事经济学及相近专业等相关工作的能力。

3、论文内容杜绝抄袭。如果论文中需要引用其他论文的观点、理论、方法、流

程等内容,必须在论文中注明参考文献,论文责任自负。

4、按时完成学年论文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得到指导教师的确认。

260

5、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论文内容有抄袭的一律取消成绩,做不合格记录。凡是

不合格者在下一学年重作论文。

四、组织实施

时间安排:学年论文安排在第 5学期,16-18周。

划分三个阶段:

1、分组安排阶段

由学科负责人进行企业经营策划分组安排。

2、学生学年论文实施阶段

学生选择学年论文命题,提出写作的基本思路,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实施学年论

文写作。

3、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学年论文

根据掌握的资料,撰写学年论文。

五、纪律与注意事项

学生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学年论文命题及过程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实施。

老师应随时检查学生写作进度,及时指导工作。

六、指导方式

1、实习指导采用分组指导方式。学生 6-8人一组,每组指导老师 1人。

2、由各组指导老师确定每周固定的指导时间和地点,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毕业

论文指导和答疑。在分组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要完成二稿后才能定稿。

3、指导老师在学生写作期间应积极与学生联系,每周至少一次,指导学生学年

论文写作工作。

七、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学年论文内容应包括:

1、题目(中英文)

2、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正文部分

4、结论

5、参考文献

学年论文要求:

261

1、每人一题目

2、学年论文格式符合期刊杂志论文发表的格式要求。

3、 学年论文要求字迹清楚、内容详略得当,约 5000字符。

八、考核和成绩评定

要求学年论文实践课程结束后提交字数不少于 5000字符的论文。成绩组成为:

平时成绩 30%(由指导老师打分),论文成绩 70%(由指定阅卷老师打分),最后

根据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加权得最终成绩。各指导教师和阅卷老师要根据本评分规定

及指导过程中各项成绩的评分标准综合考评。优秀成绩(90分以上)控制在人数的

20%以内,各指导教师提交系主任汇总后评选;优良成绩(80分以上)控制在人数

的 50%以内。

成绩评定标准为:

1、优(90分以上):

(1)选题:选题新颖,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意义;

(2)论文结构:结构完整,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部分;

(3)论文内容:逻辑性清晰、数据充实、运用了经济学理论、论文问题现象分

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有一定创新性;

(4)论文语言:表达准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5)论文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2、良(80-89分):

(1)选题:选题较为新颖、并且具有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意义;

(2)论文结构:结构完整,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部分;

(3)论文内容:逻辑性清晰、数据充实、运用了经济学理论、解决问题方案恰

当、结论正确,但论文问题现象分析不够透彻;

(4)论文语言:表达准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5)论文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3、中(70-79):

(1)选题:选题一般、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意义;

(2)论文结构:结构完整,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262

部分;

(3)论文内容:逻辑性清晰、有数据、有一定经济学理论、论文问题现象分析、

给出问题解决方案、结论正确,但问题解决方案欠妥或者论文中没有运用经济学理论

或者缺乏创新性;

(4)论文语言: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5)论文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4、及格(60-69):

(1)选题:选题一般、并且具有一定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意义;

(2)论文结构:结构完整、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部分;

(3)论文内容:有问题分析、有解决问题方案、结论正确,但题目过大或无数

据或逻辑不清晰或无经济学分析方法或者缺乏创新性;

(4)论文语言: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5)论文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5、不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1)选题:选题一般、并且没有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意义;

(2)论文结构:结构不完整,缺乏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等其中某部分;

(3)论文内容:有数据、有问题分析、有解决问题方案,但题目过大或逻辑不

清晰或无数据或无经济学分析方法或缺乏创新性或结论错误;

(4)论文语言: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

(5)论文格式:写作格式不规范规范;

(6)抄袭论文,全部抄袭或者拼凑论文

263

《社会调查》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社会调查

英文名称 Social investigations

课程代码 CJ31014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实践教学环节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计量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64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0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M]. 徐经泽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

[1] 《市场调查与预测》[M]. 刘红霞编. 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 谭祖雪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 《社会调查教程》[M]. 水延凯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1]中国市场调查网:http://www.cnscdc.com/[2] 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

大纲制定人员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写人员 李豪、王春杨、石超峰、林武、王方、姜庆、胡智慧、任晓红

264

二、目标与任务

社会调查是经济学专业了解经济现象、理解经济规律、巩固经济知识,培养应用

型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实习环节,是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调

查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具体实践,旨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社会调查方法,

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社会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接触社会,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2、运用所学经济学及其他知识,分析有关经济问题,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内容及要求

社会调查的内容是:

根据所学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了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如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调查、新农村建设调查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趣自行选择调查主题。

社会调查的要求是:

1、学生必须端正社会调查态度,不能敷衍。

2、深入实地调查,不能仅利用网上资料或其他二手资料。

2.在实际调查中,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3.撰写有实际材料、有经济理论分析的调查报告 1份。

四、组织实施

社会调查分三个阶段:

1、动员阶段

由学科负责人进行社会调查动员,明确社会调查的性质和目的。

2、学生创业实施阶段

学生选择社会调查的形式,提出创业的基本思路,设计创业方案,实施社会调查。

3、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书

学生社会调查结束后,根据掌握的资料,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实习经验交流。

五、纪律与注意事项

265

学生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社会调查计划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实施。老

师应随时检查学生社会调查进度,做及时指导工作。

六、指导方式

由经济系全体教师分组指导。教师成立社会调查指导小组,分配指导学生名单,

召集学生组成调查小组,每小组指定 1名负责人,然后分小组进行调查。

七、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社会调查报告是考核学生社会调查成绩的依据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在社会调查结

束后撰写并上交一篇不少于 5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附件: 创业策划提纲或创业活

动记录)。

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1、 社会调查性质。

2、社会调查的组织形式,即独立调查或团队调查。

3、 社会调查的具体内容。

4、 社会调查结论。

社会调查报告的要求:

1、如果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应当附有设计的问卷。

2、如果是到某单位进行的专题调查,应有单位的书面意见。

3、调查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而不能是理论推论。

八、考核和成绩评定

社会调查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社会调查表现打分。其中平时成绩 30%

(由指导老师打分),调查报告成绩 70%(由指定阅卷老师打分),最后根据平时

成绩和报告成绩加权得最终成绩。

评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选题的得当;调查报告或实习的真实性;现象陈述的合

理性;问题分析的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的合理到位;报告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

性;语言的表达;字数要求。

各指导教师和阅卷老师要根据本评分规定及指导过程中各项成绩的评分标准综

合考评。优秀成绩(90分以上)控制在人数的 20%以内,各指导教师提交系主任汇

总后评选;优良成绩(80分以上)控制在人数的 50%以内。

成绩评定标准:

266

1、优(90分以上):(1)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2)调查过程: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调查方法科学合理、调查问卷丰富、

调查材料完整;

(3)调查报告结构:报告结构完整、严谨,逻辑性强;

(4)调查报告内容: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现象分析的非常

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5)调查报告语言: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字数符合要

求;

(6)调查报告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2、良(80-89分):

(1)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2)调查过程: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调查方法科学合理、调查问卷丰富、

调查材料完整;

(3)调查报告结构:报告结构完整、严谨,逻辑性强;

(4)调查报告内容:能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

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5)调查报告语言: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字数符合要

求;

(6)调查报告格式: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3、中(70-79):

(1)选题恰当,基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2)调查过程: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一定的调查方法、有一定数量的

调查问卷、调查材料完整;

(3)调查报告结构:结构基本完整;

(4)调查报告内容: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出了一定的

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5)调查报告语言:语言基本达意,无明显概念错误等;

(6)调查报告格式:写作格式基本规范;

4、及格(60-69):

267

(1)调查选题社会实践意义不大;

(2)调查过程:调查方法科学合理、有调查问卷、调查材料完整;

(3)调查报告结构:结构基本完整;

(4)调查报告内容: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提出的问题

解决措施和方案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5)调查报告语言:语言基本达意,无明显概念错误等;

(6)调查报告格式:写作格式基本规范,字数符合要求;

5、不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1)在学年调查报告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因病、因

事缺席累计时间达实习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2)在教师指导下,仍不能按时和全面地完成与调查报告有关的各项任务;

(3)调查报告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逻辑混乱;

(4)调查报告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

书写不工整;

(5)报告字数太少,抄袭调查报告,全部抄袭或者拼凑调查报告;

(6)没有调查材料。

268

《企业经营策划》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企业经营策划

英文名称 Business planning

课程代码 CJ31003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实践教学环节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计量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96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0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 《市场营销策划》[M]. 孟韬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教学参考资料

[1]《市场营销策划》[M]. 王方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商务策划原理》[M]. 周培玉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商务策划实务》[M]. 杨英梅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1]中国市场调查网:http://www.cnscdc.com/[2] 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

大纲制定人员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写人员 李豪、王春杨、石超峰、林武、王方、姜庆、胡智慧、任晓红

269

二、目标与任务

企业经营策划是经济学专业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培养应用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实

习环节,是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经营策划实践活动,使学

生掌握企业营销策划的理论依据与策略基础,掌握策划的思维路径和基本方法,充实

和完善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并胜任相关工作提供良好

的知识储备与能力锤炼。

通过企业经营策划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检验学生企业经营策划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

能力。

2、培养学生思考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经营策划和独立工作能力及处理协

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务实、创新、结合实际的实践精神。

三、内容及要求

企业经营策划的基本内容:

1、了解国家或地方有关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规定。

2、了解主要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市场变化。

3、结合专业知识,设计一个策划方案。

4、针对策划方案的企业经营实际,制定实施企业经营策划方案的具体流程、计

划和组织形式等

5、有条件的策划方案,实施经营计划。

企业经营策划的要求是:

1、学生必须端正完成企业经营策划的态度,不能敷衍。

2、企业经营策划形式可以多样化,也不必太复杂,但必须体现“策划”,即要有

对企业经营策划的基本流程的把握,又要有经营策划结果。

3、企业经营策划结束后提交《企业经营策划》报告。

四、组织实施

时间安排:企业经营策划安排在第 7学期,16-18周。

企业经营策划分三个阶段:

1、分组安排阶段

270

由学科负责人进行企业经营策划分组安排。

2、学生经营策划实施阶段

学生选择经营策划实践的形式,提出经营策划的基本思路,设计经营策划方案,

实施经营策划实践。

3、撰写经营策划报告书

学生经营策划实践结束后,根据掌握的资料,撰写经营策划实践报告。

五、纪律与注意事项

学生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经营策划计划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实施。老

师应随时检查学生经营策划实践进度,及时指导工作。

六、指导方式

由经济系全体教师分组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选择企业经营策划的切入点,然后了解企业

经营的基本流程,实施策划,预测可能的经营结果。有条件的策划方案,实施经营计

划。

七、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企业经营策划报告是考核学生企业经营策划成绩的依据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在策

划结束后撰写并上交一篇不少于 5000字的策划报告。

报告内容:

1、企业经营策划情况简介。

2、企业经营策划的具体内容。

3、企业经营策划方案或计划。

4、企业经营策划总结或建议

企业经营策划报告的要求:

1. 企业经营策划要符合一般企业的操作流程,有符合背景企业相关的组织构架、

融资方案、产品营销策划、企业生命周期预测等内容。

2. 企业经营策划纪要,或日记、附件等。

八、考核和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30%(由指导老师打分),策划报告成绩 70%(由指定阅卷老师打分),

最后根据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加权得最终成绩。各指导教师和阅卷老师要根据本评分

271

规定及指导过程中各项成绩的评分标准综合考评。优秀成绩(90分以上)控制在人

数的 20%以内,各指导教师提交系主任汇总后评选;优良成绩(80分以上)控制在

人数的 50%以内。

成绩评定标准:

1、产品、服务的介绍与描述 占 20%

(1)表达逻辑性差,语言生硬,不能清晰地阐述产品与服务相关情况;7分以

(2)有一定的逻辑性,语言准确,比较清晰地阐述产品与服务相关情况,能让

阅读者大致了解产品销售相关信息;7-14分

(3)表达逻辑性强,语言准确生动,层次分明,精辟地介绍产品与服务,能让

阅读者清晰了解产品销售情况;15-20分

2、市场调查与分析 占 20%

(1)市场调研方法运用不当,市场需求确定较准确,市场预测不合理;5分以

(2)市场市场调研方法较恰当,市场需求确定较准确,市场预测不合理;5-9

(3)市场调研方法运用得当,市场需求确定合理,市场预测较较合理;10-15

(4)市场调研方法运用得当,市场需求确定合理,市场预测合理;15-20分

3、策划创意独特性 占 15%

(1)策划创意一般,可行性低; 6分以下

(2)策划创意较独特,但可行性不高; 6-10分

(3)策划创意独特,可行高; 11-15分

4、经营策略 占 35%

(1)经营策略并分析原因和成效 占 10%

① 比较清晰地阐述经营策略,原因分析不确定,成效阐述不准确,运用专业知

识较少;4分以下

② 比较清晰地阐述经营策略,原因分析不准确,成效阐述较准确,运用专业知

识较少; 4-6分

272

③ 清晰阐述经营策略,原因分析较准确,成效阐述准确,运用专业知识较多 7-10

(2)根据策划经营策略分析可操作性并预计效果; 25%

① 策略可操作性低,不能准确预计效果,运用专业知识较少;7分以下

② 策略可操作性较强,不能准确预计效果,运用专业知识较少;7-14分

③ 策略可操作性强,预计效果较准确,应用专业知识较多;15-20分

④ 策略操作性强,预计效果准确,应用专业知识多;21-25分

5、投资回报测算的准确率 10%

(1)投资回报率测算不够准确; 4分以下

(2)投资回报率测算较准确,但是回报率不高; 4-6分

(3)投资回报率测算准确,且回报率高。7-10分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

(1)未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

(2)策划报告混乱,内容有原则性的错误;

(3)实践中缺勤达三分之一以上或者无故缺席三天以上;

(4)严重违反纪律。

273

《毕业实习》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毕业实习

英文名称 Graduation Practice

课程代码 CJ31009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实践教学环节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计量经济学》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160学时/5学分

考核方式 考查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0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 高鸿业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 6版

教学参考资料

[1]《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 N.格里高利•曼昆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6版

[2]《新编投资银行学教程》[M]. 何小锋编.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 2版

[3] 《期货投资学》[M]. 罗孝玲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网络学习资源[1] 中国市场调查网:http://www.cnscdc.com/

[2] 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

大纲制定人员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李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王春杨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写人员 李豪、王春杨、石超峰、林武、王方、姜庆、胡智慧、任晓红

274

二、目标与任务

本实习是学生将经济理论见之经济实践的重要实践环节。实习的目的是: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3、加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通过本实习,要求学生达到:

1、熟悉宏观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

2、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方式及其作用;

3、熟悉企业常规经营的一般流程;

4、了解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经营体系;

5、了解企业项目运作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三、内容及要求

1、实习的内容包括经济运行规律的熟悉、经济政策运用方式的了解、企业经营

体系的了解、企业经营流程及项目运作流程的熟悉和掌握。

2、实习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项目运作和实习基地采取集中

实习,其它则采取分散实习。

3、实习的方法采取学生实习为主、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及学校专业指导老师专业

指导为辅的方法。

4、实习时间为三个阶段,第 7学期最后 2周为准备阶段,第 8学期 1—4周为实

习阶段,第 8学期第 5-6周结合文献阅读为实习总结分析阶段。

5、实习要求

要求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企业规章制度;与指导教师加强联

系,严格考勤;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和任务;对实习进行深入总结并剖析自己。

四、组织实施

实习由经济学系统一组织,集中实习由系统一安排实施,分散实习由实习指导老

师具体负责实施。学院负责统一协调检查,并安排一定的实习讲座。

五、纪律与注意事项

学生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老师应随时检查学生实习进度和工作情况,及

时指导工作。

275

六、指导方式

1、指导老师在实习前应与实习单位的积极联系,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

生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

2、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应积极与学生联系,每周至少一次,指导学生实习

工作。学生实习完成后,指导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和总结。

七、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学生在实习阶段,每天须写实习日记,将实习的经历和感受如实记录,包括

实习时间、地点、目的及实习项目/实习点的概况。

2、学生在总结阶段须认真完成实习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封面、前言、

正文(实习的内容,包括实习的单位、时间、主要工作、实习感受与启发,今后努力

的方向等。重点撰写结合经济学专业知识对实习内容的认知)、结束语(实习期间的

收获体会,存在的问题、合理化建议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实习报告要求客观、真

实、篇幅为 3000字以上。

实习日记和报告要求采用手工撰写,且字迹清楚、内容详略得当。

八、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根据实习点的巡查及反映(实地调查和通讯形式查询),是否遵守实

习纪律,实习态度及大纲规定实习工作的完成情况;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

是否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鉴

定表的完整,内容是否全面,基本符合要求进行评分。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

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其中:学生实习表现结合实习单位鉴定占分值的 20%,学生实习日记占分值的

50%、实习报告占 30%,进行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实习成绩应有成绩评定的评语,应留存考核和成绩评定的各种原始资料。

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90-100):实习报告内容丰富、态度端正,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实习内容,

原始资料齐全,无违纪现象者。

良好(80-89):实习报告较为内容丰富、态度端正,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实

习内容,原始资料齐全,无违纪现象者。

276

中等(70-79):基本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内容,无严重

违纪现象者。

及格(60-69):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有主要的实际材料,

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无严重违纪现象者。

不及格(0-59):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

(1)未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2)实习报告混乱,分析有原则性的错误;

(3)实习中缺勤达三分之一以上或者无故缺席三天以上;

(4)实习中严重违反纪律。

实习不及格者必须重做,否则,不能毕业。补做实习只限一次,且所需经费有该

生本人自己负责。

277

《会计学 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会计学 B

英文名称 Accounting B

课程代码 CJ10022

课程性质 专业类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限选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物流等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基础会计实训教程》,陈国辉、陈文铭、傅丹编,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12.11

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占国,杨德利主编,《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甘秀文,阮伟龙编著,《基础会计模拟试验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3]林显胜主编,《会计模拟实习》[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

网络学习资源 [1]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jingpinke.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吴新红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教 授 学士本科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吴新红 何靖华 郑欢

278

二、地位与作用基础会计学实验是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书本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

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会计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基础会计学实验是基础会计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应用需

要通过实验来加以掌握,通过实验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际会计工作业务操作

技能之目的。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 期初建账

启用账簿的规范: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建账规范。本实验要求:启用现金日记账页及银行存款日记账页进行期初建账;启用三栏式帐页进行总分类账建账;视科目性质分别采用三栏式帐页、数量金额式账页、多栏式帐页进行明细账建账。

2验

做1 5 无

会计

账薄

的账

2

会计凭证的填制

对外来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收、付、转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本实验要求:能完整、准确地解读原始凭证中的经济信息内容;能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方法的运用技能,正确编制出会计分录;熟练地填制出收、付、转的记账凭证。

6 综合

必做

1 6 无

收、付、转记账凭证

3会计账

簿的登

会计账簿登记方法;对账和结

账方法。

本实验要求:能熟练会计账薄

的登帐技能,将记账凭证中的

会计信息完整、准确地过录到

各帐户中;掌握总分类账与明

细账的登帐原则,理解错账的

更正方法;掌握对账与结账方

法,熟悉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

程序。

4验

做1 7 无

会计

账薄

的账

4 会计报

表的编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利润表

编制方法。

本实验要求:掌握报表各项目

的填制方法。

4 综

1 8 无 报表

格式

279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

成绩评

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

100%

10% 10% 80%- - 实验报告 作品 考试 …

10% 10% 20% 60% 0% %

280

《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统计学

英文名称 Statistics

课程代码 CJ10159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1]《SPSS统计分析实验指导》,庄致,冯运义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4

教学参考资料

[1]《SPSS与统计分析》,宇传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7[2] 《SPSS 19.0统计分析综合案例详解》, 刘猛, 李小园, 封超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9[3] 《SPSS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陈胜可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网络学习资源

[1]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jingpinke.com/)[2]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网 络 教 学 综 合 平 台

(http://learning.cqjtu.edu.cn/eol/homepage/commo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陈 科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 陶学伟,吴新红,任晓红,雷洋

281

二、地位与作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统计方式方法论的学科,它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通过实

验操作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进一步

熟悉和掌握 SPSS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掌握描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在 SPSS软件

的操作方法,并能读懂分析结果,具备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技能;

2、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解具备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能力。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 描述统计分析

(1)熟悉 SPSS操作窗口,建立数据文件,数据录入与修改、变量计算及转换(2) 对已建立的数据文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分析、交叉表分析

4验证性

必修

1 5 计算机,SPSS软件 无

2

时间数列分析:长期趋势测定和季节变动分析

(1)画出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图,并拟合直线或曲线方程,做长期趋势分析;(2)对包含季节波动的时间序列数据画图,并进行季节变动的测定和预测

4综合性

必修

1 6 计算机,SPSS软件 无

3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不同置信水平下(至少 3个),单个总体均值(成数)的区间估计(2)单个样本的均值假设检验(双边和单边检验);配对样本的均值假设检验

4验证性

必修

1 7 计算机,SPSS软件 无

4

相关与回归分析

依据实验数据,自拟研究目的,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估计参数和进行相关检验;(2)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估计参数和进行相关检验;(3)比较两个模型的优劣

4综合性

必修

1 8 计算机,SPSS软件 无

282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10% 30% 60%- - 实验报告 数据文件- - 50% 50%

283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课程代码 CJ10166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必修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张晓峒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EViews User Guide》及《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手册》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网络学习资源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任晓红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任晓红、陈科、唐恒书、雷洋

284

二、地位与作用本实验课程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分析实际经济问

题的热情,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定量分析经济现象的工具与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理论教学的内容。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熟练 EViews软件的操作与运用、能自己搜集与

整理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能运用软件对模型进行 OLS参数估计与经典的模型诊断与检验,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多元线

性回归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首先根据

“多元线性回归——实验数据”文档中问题和数据(任选一个),按计量经济学模型建

立的四个步骤完成多元线性

归回模型的构建、估计、检验,

并回答问题。本实验的要求:

一是分析方法得当,步骤完

整,实验结论及解释正确。二

是将上述实验过程、结果及分

析在Word文档体现,并上传word文档。

4验

修1 6

电脑、

EViews软件

2计 量 经

济 学 模

型构建

本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

收集数据、输入和编辑数据、

图形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线

性回归模型,用 OLS 进行参数估计,对模型进行诊断与检

验、分析、修正与评价。实验

的要求:首先,统计检验以变

量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为主,

计量经济学检验以自相关性、

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的检

验和修正作为根本要求。似然

比检验、沃尔德检验、拉格朗

兹乘数检验、JB正态检验作为高级要求授课老师视情况予

以选择与考核。其次,在上述

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构建

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作分析、评

价、修正与解释。最后,撰写

12综

修5 4

电脑、

EViews软件

285

并提交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

告要求建模理论依据阐释较

为充分、分析方法得当,步骤

完整,实验结论及解释合理。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10% 10% 80%- - 实验报告 作品 考试 作业- - 60% % % 40%

286

《经济法 C》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法 C

英文名称 Economic Law C

课程代码 CJ11153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任选(知识产权与经济学)、限选(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知识产权、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 《经济法》,宋平、向扬主编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李昌麒、许明月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12

《经济法概论》,马洪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6

网络学习资源

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

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

经济法律网:http://www.oftencome.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向扬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向扬、程芬、彭庆

287

二、地位与作用经济法是在资本主义时期,伴随着垄断出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度化过程而产生的。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习和掌握经济法

的一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每一位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必备知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一定

的试验科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

堂教学不再是空中楼阁,和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具体目标如下:

1、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

2、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写作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熟悉民事诉讼制度和仲裁法律制度,培养能够熟练查找法律法规的能力及熟悉审判庭的

组成,经济案件的受理和审批,通过模拟法庭践行所学经济法律知识和诉讼法知识。

2、掌握合同法具体内容及书写方法

3、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公司设立、股东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运行、公司发行股票、

公司解散、清算。培养能够自设公司,提交相关材料的能力。

4、掌握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及其纠纷处理。在现

实生活中知道如何运用经济法律法规维护自己亲友、公司的合法权利。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经济纠

纷解决

方式

熟悉经济纠纷解决方式尤其

是诉讼解决方式的运用、法庭

庭审现场观看及实验要求的

讲解

4演

5

《浙江社

科模拟法

庭软件》

《庭审现

场》录像

2公司运作模拟及案例

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议事程序、决议的书写及公司法案例模拟

4综合性

必做(经济学)

6-10 6

《浙江社科模拟法庭软件》《民事诉讼法》《公司法》等

3

合同书

写及合

同法、担

保法案

合同主体、标的、数量、质量、

价款、履行时间、地点、违约

责任、争议解决方式

4综

(知识

5-10

6

《浙江社科模拟法庭软件》

《民事诉

288

例模拟 产

学)

讼法》《合

同法》《担

保法》等

4

产品质

量法、消

费者权

益保护

法、竞争

法纠纷

及处理

产品质量的检验、纠纷处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及纠纷

处理方式

不正当竞争、垄断的表现及纠

纷处理

4综

做5-8

7

《浙江社科模拟法庭软件》

《民事诉

讼法》《消

费者权益

保护法》、

《产品质

量法》《反

不正当竞

争法》《反

垄断法》等

5模拟法

公司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共有 15个左右案例,学生分组选择案

例)

4综

5-10

8 无

6 旁听法

院庭审

经济法相关内容 4 综

8 无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 % %

实验报告 作品 考试 …20% 10% 70% % % %

289

《商务谈判 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商务谈判 B

英文名称 Business Negotiation B

课程代码 CJ11043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

修读性质 任选(经济学专业)、限选(工商管理专业)

学时/学分 40学时/2学分(理论 24学时,实验 16学时)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 《商务谈判》,李爽,于湛波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9.

教学参考资料

[1]刘园编.《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方其编.《商务谈——理论、技巧、案例》[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3]王军旗.《商务谈判:理论、技巧与案例》[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网络学习资源

[1]中文数据库 CNKI

[2]英文数据库 EBSCO,[3]Journal of Marketing[4]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5]国家精品课程: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course_plains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马艳丽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蒋晓川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马艳丽、蒋晓川、彭庆

290

二、地位与作用商务谈判营销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是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课程揭示了商务谈判的基本规律和程序,并针对每一程序讲解应注意的要

点和策略,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商务谈判的理性认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为培养创造性、运用性的商务人才提供储备。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商务谈判实验是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不同条件下谈判的应变能力。

商务谈判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每个实验学生都必须提前预习。实验课以学

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商务谈判实验课的类型有:验证性、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过程,即从商务谈判的准备开始、商务谈判开局、商务谈

判交锋、商务谈判引导与让步、商务谈判的终结、成交与签约。

3. 通过制作 PPT,对团队的实训过程进行讲解,讨论得出的结论和建议。

4. 通过实训和讨论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理解,做出实训报告。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商务谈判

准备阶段

的演练。

提供案例,掌握如何确定商

务谈判目标、谈判情报的收

集和筛选、制定谈判计划、

谈判物质条件的准备、谈判

方式的选择。

4验

4-5人

主讲教师根据排课情况自行安排

电脑及专业

软件无

2 商务谈判

开局、成交

阶段的演

练。

掌握成交意愿的表达方

法,成交信号的探测,成交

信号接收策略;理解成交促

进策略,了解成交签约策略

4验证性

必做

4-5人

电脑及专业软件

3商务谈判

全程演练。

根据僵局、优势、劣势、

均势等不同条件,训练学生

谈判技巧,学生自行分组演

练,锻炼学生不同谈判条件

4验

4-5人

电脑及专业

软件无

291

下的应对能力。

4商务谈判

全程演练

测试。

掌握谈判全过程的技巧,提

高综合运用商务谈判过程中

所有的技巧和策略的能力。

4 综

做4-5人

电脑及专业

软件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20% 40% 40%- - 实验报告 作品 考试 …- - 40% % % %

292

《国际经济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法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Law

课程代码 CJ11064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

修读性质 任选

学时/学分 40学时(理论课 24学时,实验课 16学时)/2学分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国际经济法》,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4版。

教学参考资料

[1]《国际经济法》,余劲松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李巍著法律出版社,2002

[3]《WTO规则与国际经济法》,胡晓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学习资源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http://www.uncitral.org/;国际贸易法律网 http://www.tradelawchina.com/;国际贸易法律信息网 http://www.prclawinfo.com/;

中国法学教育网 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宋平 讲 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纪光兵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293

大纲编制人 宋平、向扬、田晓玲、黄英、彭庆

二、地位与作用国际经济法是一门新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后,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制的法律联系愈加紧密,且实务中的纠纷也呈现频

率高、种类新、法律关系复杂等多种特征,因此在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一般理论

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有必要让学生在实践实验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及实务操作

能力。该门实验课程设置了合同拟定、法庭模拟、观摩审判等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

参与案件的判断与处理,以情景体验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并

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建立实验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是认知、情感和行动协同的参与过程,在国际

经济法实验课程中需要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与社会协调的情感态度和符合

社会主流导向的价值判断态度。

2.学会实验方法,主要是民事诉讼法规则的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文书写作的正确格式和思维模式。

3.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具体实验能力:(1)运用相应课程的规则、信息解决实验设置的问题;(2)能在实验互动中发现问题并有效分析、解决问题;(3)能通过实验体验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并反馈于实验情境。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国际贸

易合同

拟定

本实验是对国际贸易合同各

项必备条款及根据案例选用

条款的验证,通过学生动手拟

定贸易合同,进一步熟悉国际

贸易领域的法律实务。

要求:合同格式正确、完整;

条款内容完备合理;法律法规

引用合法。

4验

5

《浙江社科模拟法庭软件》、

电脑

纸张

及其

他打

印耗

材等

2 模拟法庭

本实验通过设置国际经济法相应案例创造体验情境,并将学生按照情境角色分工,通过律师、法官、当事人、证人、法警等的小组合作形式运行实验情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情境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各方的解决方案和证据搜集,最后通过法庭

12 综合

必做

按案例需求分组

6-8

《浙江社科模拟法庭软件》、电脑、话筒、演示屏幕、音箱

活动桌椅、纸张及其他打印耗材、模拟法庭

294

模拟演示解决国际经济法律纠纷。要求:案例选择难易适度;证据合法;解决方案合法,有理论依据;审判程序合法正确;团队合作;良好的表达能力。

需要的服装等

3观摩审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5% 5% 10%- - 实验报告 作品 考试 …- - 50% 50% % %

说明:本实验课程为课内实验,实验课分值占课程总分值的 20%(见《国际经济法》理论课教学大纲),因此实验课的 20%分值分摊在考勤、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成果上,其中实验成果体现为: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写作的合同书、

判决书、代理意见、答辩书、起诉书、证据说明等作品。

295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英文名称 Business Bank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代码 CJ11037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16学时/0.5学分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1].庄毓敏主编.《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教学参考资料 自编.《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操作指导用书

网络学习资源http://www.siwoedu.com

http://www.simbank.cn/v4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姜 庆 讲 师 硕士研究生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员 姜庆 李豪 李亚玲

296

二、地位与作用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实验课程是面向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在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是将金融专业相关课程融会贯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理

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实验课程。

该部分实验体现商业银行的实务部分的教学内容。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

1.通过上机实验对模拟操作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与

掌握商业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常用词汇,把握各类银行业务的基本特点与

操作常识。

2.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各类业务的主要操作流程。

3.通过综合性上机实验,按项目设计银行操作流程并进行分组操作,掌握完整

的实践过程。

4.帮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巩固、深化书本、课堂所

学的理论业务知识,缩短课堂与社会实务部门的距离,缩短实际工作中的磨合期。

四、实验项目

实验

项目

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

做 /选

主要仪器设备

(含软件)

1 商业

银行

个人

及现

金业

1、熟悉并掌握使用思沃商业银行模拟实训系统软

件学生客户端功能。

2、掌握个人账户的开立。3、掌握个人银行卡的开立。

4、掌握个人储蓄业务及中间业务处理。

5、掌握现金的调拨及管理。

掌握现金收付与整点。

4 验

1 11计算机

多媒体及投影设

备安装思沃商业

银行模拟实训系

统软件

2 商业

银行

公司

业务

1、掌握企业存款的一般程序。

2、掌握企业贷款的一般程序。

4 验

1 12 计算机

多媒体及投影设

安装思沃商业银

297

3、掌握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汇兑结算、托收承付结

算、委托收款结算、等

支付结算方法的操作

行模拟实训系统

软件

3 个人

住房

抵押

贷款

银行

流程

整合

1、设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流程。

2、按流程进行分组。3、各组进行实践操作分解。

4、模拟完成项目整个流程。

8 综

20 13-14

计算机

多媒体及投影设

安装思沃商业银

行模拟实训系统

软件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20% 20% 60%- - 实验报告

60%20% 20%

298

《证券投资分析 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证券投资分析 A

英文名称 Securities investment theory

课程代码 CJ11167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王朝晖 熊乐星 孙伍琴编著《证券投资学实验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09

教学参考资料

[1]杨伯元 赵宝元主编《证券投资实务实验教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01[2] 丁忠明 黄华继编著《证券投资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03

网络学习资源

[1]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jingpinke.com/)[2]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网 络 教 学 综 合 平 台

(http://learning.cqjtu.edu.cn/eol/homepage/common/)[3]东方财富网(http://www.eastmoney.com/)[M]证券之星(http://www.stockstar.com/)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硕士

审核负责人 郑先勇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谢水清 胡智慧 徐修婷

299

二、地位与作用证券投资分析是进行证券投资的依据,一般分为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部分。本

实验课程主要通过上网查询有关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发展状况、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对外公告等基本面情况,运用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分

析影响上市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基本经济要素,选择投资对象。分析上市公司的股价走

势 K线图,结合其成交量的变化、有关技术分析指标制定买卖决策。通过真实上市公司模拟的股票投资操作,加深学生对于课程中股票投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

法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掌握描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在 SPSS软件

的操作方法,并能读懂分析结果,具备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技能;

2、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解具备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能力。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证券行情分析系统

(1)证券行情分析系统的下载和安装;(2)证券行情分析系统的快捷功能键(3)证券行情分析系统的界面设置

2验证性

必修

1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2 证券交易

(1)注册与登记(2)模拟炒股操作 2

综合性

必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3证券初级技术分析

(1)单一技术分析方法选股(2)波浪理论的简单运用(3)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

2综合性

必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4证券高级技术分析

(1)简单公司编写(2)指标公式编写(3)选股公式编写(4)五彩 K线公式(5)交易系统公式

2综合性

必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5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

(1)宏观经济指标观察与分析(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观察分析(3)行业相关信息查询(4)行业分析案例

2综合性

必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6公司分析

(1)公司信息查询(2)公司财务分析(3)同行比较分析(4)公司综合分析

2综合性

选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7股票价值评估

(1)多阶段增长模型(2)自由现金流模型(3)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模型

2验证性

选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300

8 投资组合

(1)投资组合相关统计量的计算(2)国际化投资组合的计算

2综合性

必修

1 13-16

计算机大智慧软件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10% 30% 60%- - 实验报告 操作业绩- - 30% 30%

301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运输企业经济分析

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Analysis

课程代码 CJ11181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56/3(理论课程教学 40学时,实验课程教学 16学时)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朱艳茹,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

《现代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李作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丁波,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汽车运输企业管理》,马天山,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网络学习资源国研网

人大经济论坛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王方 讲 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李 豪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大纲编制人 王方、林武、梁喜、黄承锋、彭庆

二、地位与作用本实验课是运输企业经济分析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302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实验能力:学生学会使用企业经营预测、企业决策和关键线路确定等软件,正确

进行企业经营预测、企业决策和关键线路确定。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标准:要求学生独立撰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和最终的实验总结报告,所

写报告文字简洁通畅,有条理性、概括性、系统性,还要讲究科学性。实习报告可反

映学生经过实验后,能否熟练掌握运输企业经济分析方法,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

要依据。报告内容应包含学生个人的心得体会。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预测技术应用

实验内容:预测技术应用。要求:学生应掌握交通运输企业预测常用技术应用,验证预测技术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和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验证

必修

2 5-6

计算机、打印机

打印纸

2 决策技术应用

实验内容: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技术应用要求:通过决策技术应用实验,使学生理解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熟悉并掌握企业决策常用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验证

必修

2 7-8

计算机、打印机

打印纸

3 关键线路确定

实验内容:根据运输企业生产特点,编制生产流程图,明确各项作业的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乐观和悲观时间,用网络技术对生产流程图进行优化。要求:根据运输企业生产特点设计实验,使学生熟悉运输企业生产流程,明确运输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掌握网络技术在运输企业生产管理的应用。

8 综合

必修

2 9-12

计算机、打印机

打印纸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

% % %

20 30 实验分报告实验总结报告

20 30 20% 30%

30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英文名称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课程代码 CJ11118

课程性质 专业课

修读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16/0.5

开课学院 财经学院

开课实验室 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适应专业 经济学

编制时间 2014年 11月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参考教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 2版),霍佳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学参考资料

[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宋华等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彭志忠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3]《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冯耕中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4]《供应链管理》,马士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版。

网络学习资源人大经济论坛 www.pinggu.org;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http://www.chinawuliu.com.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课程负责人 梁 喜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审核负责人 谢水清 副教授 研究生/学士

审定负责人 黄承锋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大纲编制人 梁喜、林武、何金财、李亚玲

304

二、地位与作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针对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理

论和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把握现代物流、供

应链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技术,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

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具备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历史数据分析的技能,掌握物流需求量的常用预测方

法;

2、通过操作物流信息管理软件,掌握物流活动的一般业务流程;3、通过综合物流软件的操作,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成本以及计算;2、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解具备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每组人数

开课周次

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

耗材

1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熟悉常见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的功能,能够建立数据文件,数据录入与修改、数据的日常管理;(2) 掌握物流活动的一般业务流程

4验证性

必修

1 5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计算机

2

物流需求量的常用预测方法

(1)画出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图,并拟合直线或曲线方程,做长期趋势分析;(2)能够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做长期趋势分析。

4综合性

必修

1 6 计算机,SPSS软件 无

3综合物流软件的应用

(1)熟悉常见的综合物流软件的功能,能够建立数据文件,数据录入与修改、数据的日常管理;(2)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成本以及计算

4综合性

必修

1 7综合物流软件、计算机

4仓储管理软件的应用

(1)熟悉常见的仓储管理软件的功能,能够建立数据文件,数据录入与修改、数据的日常管理;(2)能分析计算经济订购批量。

4综合性

必修

1 8仓储管理软件、计算机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 考勤 实验过程 实验成果

所占比例10% 30% 60%- - 实验报告 数据文件- -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