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10 版《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10201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 必修课。 2.课程任务:《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和普遍规律,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对未来 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相互联系的观点;要求学生掌握生命 的基本特征;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植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生物 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生物的生殖、发育与调控;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及分类知识;生物进化 的理论及生命起源的过程;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生物技术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理解生物体 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 系,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生命现象,各学科交叉协作共同推动各学科的 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 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1.教学基本要求

zypt.neusoft.edu.cnzypt.neusoft.edu.cn/hasdb/itemfiles/IM_KCJXDG/071002/IM_KCJXD… · 10版《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10201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0 版《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10201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

    必修课。

    2.课程任务:《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和普遍规律,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对未来

    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相互联系的观点;要求学生掌握生命

    的基本特征;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植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生物

    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生物的生殖、发育与调控;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及分类知识;生物进化

    的理论及生命起源的过程;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生物技术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理解生物体

    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

    系,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生命现象,各学科交叉协作共同推动各学科的

    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

    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生物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了解生物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生物学的发展趋

    势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将要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责任感和

    自豪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的基本特征。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和生物学

    1.生物学的概念

    2.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

    1.生物学建立的准备和奠基时期

    2.生物学建立和发展时期

    3.现代生命科学时期

    第三节 生物学的内容和分科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类

    2.根据研究内容分类

    3.根据研究结构水平分类

    4.根据学科交叉情况划分

    第四节 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1.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第五节 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1.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生物学与农业和医学的关系

    3.生物学与环境

    第二章 细胞

    1.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类型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了解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

    的区别;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掌握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掌握细胞细胞周期的定义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细胞分裂

    的类型。教学难点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生命物质

    1.细胞的元素组成

    2.细胞的分子组成

    3.生物大分子结合物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2.原核细胞

    3.真核细胞

    4.生物膜

    5.细胞连接

    第三节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1.细胞周期

    2.细胞分裂

    3.细胞分化

    4.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第三章 组织、器官和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

    官系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

  • 型、特征和功能;掌握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掌握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组成

    与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教学难点是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

    1.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

    2.植物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

    6.种子

    第三节 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1.皮肤系统

    2.运动系统

    3.消化系统

    4.循环系统

    5.呼吸系统

    6.泌尿系统

    7.生殖系统

    8.神经系统

    9.内分泌系统

    第四章 生物营养与代谢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的代谢类型;理解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

    机理;掌握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方式。

  •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代谢的基本类型;正确理解酶的概念和酶促反应的特点;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光学特性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

    的过程和机理;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掌握植物生命活

    动的调控方式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控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学难点是光合磷酸化机理和氧化磷酸化机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的代谢类型

    1.自养

    2.异氧

    第二节 生物催化剂——酶

    1.酶的概念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第三节 能量代谢

    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第四节 生物的调控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控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以及高等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生殖的概念和基本类型;掌握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掌

    握动物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被子植物双受精的过程;植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动物受精过程和胚胎发

  • 育的主要阶段。教学难点是植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

    1.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花器官的分化

    2.配子体与配子的形成

    3.开花、传粉和受精

    4.胚胎发育及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5.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形成

    6.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三节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细胞的发生

    2.受精

    3.胚胎发育

    4.胚后发育

    第六章 生物的类群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生物多样性的构成;掌握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构成;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生物

    的命名法则;掌握动物、植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生物的命名法则;植物的分类及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动物的分类及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动、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二节 生物分类基础

    1.生物分类的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

    3.生物分类的等级

    4.生物的分界

    5.生物的命名法则

    第三节 植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3.蕨类植物

    4.裸子植物

    5.被子植物

    第四节 动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1.原生动物门

    2.海绵动物门

    3.腔肠动物门

    4.扁形动物门

    5.原体腔动物门

    6.环节动物门

    7.软体动物门

    8.节肢动物门

    9.棘皮动物门

    10.脊索动物动物门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的方式

    及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是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教学难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和真核生物起源的学

    说。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

    1.生命起源的学说

    2.生物进化的理论

    第二节 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

    1.由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2.由有机小分子生成生物大分子

    3.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4.原始细胞生命的形成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真核生物的兴起

    2.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3.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4.多细胞动物的进化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述

    2.物种形成的方式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

    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种群的概念、分布和动态变化;生物群落的概念、特征、

    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与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种群、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种群的数量动态

    及其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与无机环境

    2.生物与有机环境

    3.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第二节 种群

    1.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基本特征

    3.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调节

    第三节 生物群落

    1.生物群落的概述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3.生物群落的类型和分布

    第四节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功能

    4.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学时分配表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绪论 2

    二 细胞 6

    三 组织、器官和系统 12

    四 生物营养与代谢 6

    五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6

    六 生物的类群 10

    七 生物的进化 2

    八 生物与环境 4

    合计 48

  • 2.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必/选开

    1

    光学显微镜的

    使用及植物临

    时镜检标本的

    制作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3.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

    4.生物绘图标准和步骤

    2 必做

    2 细胞分裂及生

    物绘图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2.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永久制片

    观察

    2 必做

    3

    植物组织装片

    的观察及徒手

    切片制作

    1.分生组织装片的观察

    2.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

    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装片的观察

    3.徒手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2 必做

    4 动物组织装片

    的观察

    1.上皮组织装片的观察

    2.结缔组织装片的观察

    3.肌肉组织装片的观察

    4.神经组织装片的观察

    2 必做

    5

    被子植物营养

    器官的形态和

    结构观察

    1.植物根尖结构的观察

    2.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观察

    3.植物根的次生结构的观察

    4.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观察

    5.植物茎的次生结构的观察

    6.不同类型叶的结构的观察

    2 必做

    6

    被子植物生殖

    器官的形态和

    结构观察

    1.花的形态观察

    2.子房和胚珠的形态结构观察

    3.果实的一般结构观察

    4.果实类型的观察

    5.种子结构的观察

    2 必做

  • 7 鱼类的外形及

    内部解剖

    1.鲫鱼(或鲤鱼)外形观察及各部位测量

    2.鲫鱼(或鲤鱼)内部解剖观察及各系统

    器官的结构

    4 必做

    8 动物的类群 1.常见无脊椎动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2.常见脊椎动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4 必做

    9 植物的类群及

    校园植物调查

    1.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校园植物种类的识别及相关科、属特征

    的描述

    4 必做

    合计 24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普通生物学》 主编:顾德兴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年。

    (二)参考书: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 3 版) 主编:吴相钰 陈守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年。

    2.《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主编:刘广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年。

    3.《生命科学导论》 主编:赵德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年。

    4.《生命科学导论(第 2 版)》 主编:张惟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年。

    5.《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主编:周乔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年。

    执笔:任敏

    审定:王书丽 毛雪飞

    13 版《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 课程编码:1717100504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学时/学分:56/3.5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

    必修课。

    2.课程任务:《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和普遍规律,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对未来

    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相互联系的观点;要求学生掌握生命

    的基本特征;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植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生物

    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生物的生殖、发育与调控;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及分类知识;生物进化

    的理论及生命起源的过程;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生物技术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理解生物体

    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

    系,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生命现象,各学科交叉协作共同推动各学科的

    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

    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了解生物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生物学的发展趋

    势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将要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责任感和

    自豪感。

  •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的基本特征。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和生物学

    1.生物学的概念

    2.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

    1.生物学建立的准备和奠基时期

    2.生物学建立和发展时期

    3.现代生命科学时期

    第三节 生物学的内容和分科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类

    2.根据研究内容分类

    3.根据研究结构水平分类

    4.根据学科交叉情况划分

    第四节 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1.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第五节 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1.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生物学与农业和医学的关系

    3.生物学与环境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构成生命的化学组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必需元素的基本概念;原生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

    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大分子的结合物的组成和功能。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命的必需元素组成;原生质的分子组成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糖、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四类有机物的结构组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构成生命的元素

    1.必需元素

    2.偶然存在元素

    第二节 原生质的分子组成

    1.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

    第三节 生物大分子的结合物

    1.糖蛋白

    2.核蛋白

    3.糖脂

    4.脂蛋白

    第三章 细胞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类型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掌握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掌握细

    胞细胞周期的定义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细胞分裂

    的类型。教学难点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目

    1.细胞的形态

    2.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和细胞壁

  • 2.细胞质和细胞器

    3.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的类型和细胞连接

    1.细胞的类型

    2.细胞的连接

    第四节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1.细胞周期

    2.无丝分裂

    3.有丝分裂

    4.减数分裂

    第五节 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

    1.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化

    3.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4.细胞的全能性

    第四章 组织、器官和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

    系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特征和功能;掌握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掌握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

    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教学难点是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

    1.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

    2.植物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

  •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

    6.种子

    第三节 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1.皮肤系统

    2.运动系统

    3.消化系统

    4.循环系统

    5.呼吸系统

    6.泌尿系统

    7.生殖系统

    8.神经系统

    9.内分泌系统

    第五章 生物的能量和物质代谢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的代谢类型;理解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

    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代谢的基本类型;正确理解酶的概念和酶促反应的特点;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光学特性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

    的过程和机理;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学难点是光合磷酸化机理和氧化磷酸化机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的代谢类型

    1.依据所需能源和碳源不同分类

    2.依据生物异化方式不同分类

    第二节 生物催化剂——酶

  • 1.酶促反应的特点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作用机制

    4.同工酶

    5.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系统

    3.光合作用的过程

    4.光呼吸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 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第六章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冲动、突触、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反射作用的类型;

    动物激素调节的类型和特点;植物体内水分调节、温度调节的方式及植物激素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激素调节的类型和特点;植物体内激素调节。教学难

    点是动物的神经信号的传导。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激素调节

    3.神经-体液调节

    第二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体内水分的调节

  • 2.植物体对温度变化的调节

    3.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七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以及高等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生殖的概念和基本类型;掌握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掌

    握动物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被子植物双受精的过程;植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动物受精过程和胚胎发

    育的主要阶段。教学难点是植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

    1.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花器官的分化

    2.配子体与配子的形成

    3.开花、传粉和受精

    4.胚胎发育及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5.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形成

    6.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三节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细胞的发生

    2.受精

    3.胚胎发育

    4.胚后发育

    第八章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

    1.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生物多样性的构成;掌握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构成;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生物

    的命名法则;掌握动物、植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等级;生物的命名法则;植物的分类及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动物的分类及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动、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二节 生物分类基础

    1.生物分类的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

    3.生物分类的等级

    4.生物的分界

    5.生物的命名法则

    第三节 植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3.蕨类植物

    4.裸子植物

    5.被子植物

    第四节 动物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1.原生动物门

    2.海绵动物门

    3.腔肠动物门

    4.扁形动物门

    5.原体腔动物门

    6.环节动物门

    7.软体动物门

  • 8.节肢动物门

    9.棘皮动物门

    10.脊索动物动物门

    第九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的方式

    及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教学难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和真核生物起源的学

    说。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

    1.生命起源的学说

    2.生物进化的理论

    第二节 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

    1.由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2.由有机小分子生成生物大分子

    3.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4.原始细胞生命的形成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真核生物的兴起

    2.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3.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4.多细胞动物的进化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述

    2.物种形成的方式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第五节 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 1.变异

    2.选择

    3.隔离

    4.灭绝

    第十章 生物与环境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

    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种群的概念、分布和动态变化;生物群落的概念、特征、

    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与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种群、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种群的数量动态

    及其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与无机环境

    2.生物与有机环境

    3.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第二节 种群

    1.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基本特征

    3.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调节

    第三节 生物群落

    1.生物群落的概述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3.生物群落的类型和分布

    第四节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功能

  • 4.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五节 人与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人类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普通生物学》 主编:胡金良 王庆亚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年。

    (二)参考书: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 3 版) 主编:吴相钰 陈守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

    版时间:2009 年。

    2.《现代生物学基础》 主编:靳德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年。

    3.《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主编:刘广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年。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绪论 2

    二 生命的物质基础 2

    三 细胞 4

    四 组织、器官和系统 10

    五 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代谢 8

    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

    七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6

    八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 10

    九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4

    十 生物与环境 6

    合计 56

  • 4.《生命科学导论》 主编:赵德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年。

    执笔:任敏

    审定:毛雪飞 任敏

    10 版《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上)

    课程编码:210024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

    课。

    2.课程任务:通过《生物化学 1》课程的理论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生物大分子(包

    括蛋白质、核酸、酶、糖、脂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其结构

    与功能的关系。同时了解其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对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发挥的促进作用,

    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上)课程是众多生物技术专业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该教学过程中要贯

    彻生物化学基本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其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对生物工程与技术

    的发展发挥的促进作用。通过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严谨的科

    学作风、科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

    能,包括层析、比色、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一

    些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

    程中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们通过该课程对本专业要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对本专

    业人才的需求有个明确的认识。

  •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部分学习主要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学

    科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

    生物体内水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化学

    组成、生物分子分类、特点及生物体内的水;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明确

    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分类及组成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及

    其特点,组成生物分子的非共价力总类,水在生物化学学习的地位。教学难点是生物体的组

    成和四大类营养物质的分类、功能,生物分子的手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生物化学的应用

    2.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

    3.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手性)

    第二节 生物分子的结构及维系力

    1.生物结构中的非共价力

    2.水和生命

    3.细胞的分子组成层次

    第二章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蛋白质分子的基本构件-氨基酸的分类、组成、结构、性质和特点,明确氨

    基酸作为结构组成构件对蛋白质分子功能、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

    通式和 20 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以及活性肽的基本

    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氨基酸两性特点、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显色反应)、

    氨基酸分离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是氨基酸的两性性质、氨基酸的分离原理及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按组成分分类

    2.按分子外形分类

    3.按生物学功能分类

    4.蛋白质的水解

    第二节 蛋白质的水解和 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分类及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和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2.氨基酸的分类

    3.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第三节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a-羧基反应

    2.a-氨基反应

    3.a-羧基与 a-氨基共同参与的反应

    4.侧链官能团的特异反应

    5.氨基酸的光谱性质

    第四节 氨基酸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1.分配柱层析

    2.滤纸层析

    3.薄层层析

    4.离子交换柱层析

    5.气相色谱

    6.高效液相色谱

    第三章 蛋白质的通性、纯化和表征

    1.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和掌握蛋白质的性质以及蛋白质纯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原则。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两性及胶体性质;掌握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及原

    理;掌握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及含量、纯度测定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沉淀、分离纯化、相对分子量及含量、纯度

    测定方法。教学难点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原理及具体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4.蛋白质沉淀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2.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3.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测定及其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第四章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蛋白质结构的组织层次,明确一级结构的特点、性质以及测定方式。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组织层次;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掌握蛋白质

    的一级结构测定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一级结构和序列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是在蛋白一级结构序列分析的原

    理及步骤。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测定

  • 1.测定肽的氨基酸组成

    2.分析氨基酸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氨基酸残基

    3. Edman降解法测定氨基酸顺序

    4.其它方法

    第三节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1. 同源蛋白质

    2.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3. 一级结构与蛋白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在学习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相关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各层高级结构的结构和特点,理解蛋白质各层高级结构

    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多肽连折叠的规则方式;结构域;四级结构;蛋白

    质的性质与功能之间关系(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是蛋白质各级高级结构中所

    涉及到的α螺旋、β折叠、构象图和结构域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 肽单位

    2.α-螺旋(α-helix)

    3.β-折叠(β-pleated sheet)

    4.β-转角(β-turn)

    5.无规卷曲(random coil)

    6.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第二节 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

    1.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概念及内容

    2. 球状蛋白质及亚基的分类

    3. 球状蛋白三维结构特征

    第三节 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

    1.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内容

  • 2. 蛋白质四级结构各亚基缔合的结构特点

    3. 四级缔合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越性

    4. 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中的化学键及相互作用力

    第六章 糖类和糖的生物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以己糖分子为例对单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

    糖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与糖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糖类的组成、分类、化学本质、单糖的构型、结构、性质和常

    见二糖组成及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和明确糖类的概念与分类;单糖的构型、结构和性质;自然界存在的重

    要单糖和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组成及特点。教学难点是单糖的构型、结构、性质、以及多

    糖物质的接头组成和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糖引论

    1.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2.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

    3.糖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

    2.单糖的构象

    3.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重要的单糖衍生物

    第三节 寡糖及多糖

    1.寡糖

    2.多糖

    第七章 脂质和生物膜

    1.教学基本要求

  • 在介绍脂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构成生物体主要脂类的结构特点,最终明确脂质分子

    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脂类的分类及化学本质,了解生物体内重要脂类的分子结构特

    征,进一步掌握由脂类为主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和明确掌握脂类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掌握由磷脂双分子层

    组成的膜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学难点是磷脂分子结构及功能、脂肪酸的共性、胆固醇在生物

    膜中功能的双重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脂的分类及结构

    1. 三酰甘油

    2. 磷脂

    3. 类固醇

    第二节 脂质与生物膜

    1.生物膜的分子组成

    2.脂双层的自装配

    3.膜组分的不对称分布

    4.生物膜的流动性及镶嵌模型

    第三节 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

    1.生物膜的保护功能

    2.生物膜的转运功能

    3.生物膜的能量转换

    4.生物膜的信息传递

    5.生物膜的运动功能

    6.生物膜的免疫功能

    第八章 酶引论

    1.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酶的分类与命名基础上,掌握酶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熟悉酶的作用特点。

    为进一步学习酶反应动力学奠定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和酶的作用特点。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酶的命名及分类、酶的专一性等作用特点。教学难点是酶的命名、

    分类及作用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1.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 单纯酶

    3. 辅酶和辅基

    第二节 酶的作用特点

    1.极高的催化效率

    2.高度的特异性

    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4.酶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

    1.酶的分类

    2.酶的命名

    第九章 酶动力学

    1.教学基本要求

    对酶促反应动力学进行学习和介绍,掌握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明确米氏方程及米氏

    常数的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

    与抑制剂;掌握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学会利用米氏方程对

    酶促反应速度进行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影响酶催化效率

    的有关因素。教学难点是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酶的抑制作用、米-曼氏方程和酶促反应

    的抑制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公式—米氏方程

  • 2.米氏动力学参数的意义

    3.米氏方程的线性化作图求 Km和 Vmax

    第二节 影响酶促反应的其他因素

    1.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三节 酶的抑制作用

    1.抑制作用的概念

    2.抑制作用的类型

    3.可逆抑制的动力学

    第十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1.教学基本要求

    在酶促反应动力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酶高效性、专一性和高效性的作用机

    制和调节机制进行掌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酶作用机理、酶的活性中心、酶的调节方式等概念,明确酶的

    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酶的专一性、高效性。教学难点是酶实现高效性的因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酶活性部位

    1.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2.酶活中心的组成

    3.酶或中心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酶的专一性

    1.酶作用专一性类型

    2.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3.酶的专一性假说

    4.酶的催化本质

    5.中间产物学说和诱导契合学会所

    第三节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 1.邻近效应

    2.定向排列

    3.多元催化

    第十一章 维生素和辅酶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参与酶促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的 NAD、NADP 和 FMN等辅酶的结构的学习和介绍,

    明确上述辅酶和辅基在生化反应中的所起到的生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生理功能及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辅基、辅酶的结构特点及其与 B 族维生素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辅基、辅酶在

    酶促反应中所起到的生化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维生素

    1. 维生素 A

    2. 维生素 D

    3. 维生素 E

    4. 维生素 K

    5. 维生素 C

    第二节 B族维生素与辅酶、辅基

    1. FMN/FMNH2

    2. FAD / FADH2

    3. NAD+/NADH, CoI

    4. NADP+ /NADPH, CoII

    5. CoA

    6. CoQ

    第十二章 核酸通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介绍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明确核酸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DNA双螺旋结构、各类核酸的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是核酸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在联

    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1. 核酸的发现

    2. 核酸的研究简史

    3. 核酸研究的新阶段

    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1.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2.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十三章 核酸的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以 DNA和 RNA为对象介绍二者在化学组分、分子结构的特点,明确核酸的高级结构和生

    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DNA 和 RNA 在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特点、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和 t-RNA二级结构的要点、核酸的三级结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核酸的种类、高级结构。教学难点是 DNA 的高级结构和 RNA 的高级结构。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 戊糖

    2. 碱基

    3. 核苷

    4.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核酸连接方式及高级结构

    1.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2. DNA的分子结构

    3. RNA的分子结构

  • 第十四章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研究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核酸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核酸的分离、

    提纯及定量测定等核酸相关研究的方法及原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熟悉核酸的性质(一般性质、DNA 热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DNA 测序的

    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核酸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教学难点是核酸研究各种方法所涉及到的方法及原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理化性质

    1. 核酸的溶解性质

    2. 核酸的分子量

    3. 核酸的两性电解

    4. 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第二节 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1. 变性的概念

    2. DNA的热变性和 Tm

    3. 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第三节 核酸的序列测定

    1. 化学降解法

    2. sanger末端终止法

    3. 自动测序法

    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1.聚合酶链式反应

    2.反转录

    3.琼脂糖凝胶电泳

    4.核酸的复性和杂交技术

    第十五章 激素

  •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激素的学习,明确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熟悉明确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教学难点是激素的种类及分泌

    调节方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激素的概述

    1. 激素的概念

    2. 激素的分类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特点

    1.激素的特异性

    2.微量就发挥作用

    3.跨膜信息传体

    4.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受到严格控制

    5.激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6.激素的脱敏或钝化

    四、学时分配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生物分子导论 2

    二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 4

    三 蛋白质的通性、纯化和表征 4

    四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4

    五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4

    六 糖类和糖的生物学 2

    七 脂质与生物膜 4

    八 酶引论 2

    九 酶动力学 4

  • 十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4

    十一 维生素和辅酶 2

    十二 核酸通论 2

    十三 核酸的结构 4

    十四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 4

    十五 激素 2

    合计 48

    2.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必/选开

    1

    比色分析法及

    7220 型分光光

    度计的原理和

    使用

    1.比色分析法原理讲解

    2.分光光度计组成及操作介绍

    3.绘制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准曲线

    4.测定给定溶液A、B浓度

    2 必做

    2 功能基实验

    (一)

    1.醇的氧化

    2.醇的酯化反应

    3.醇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4.酚的酸性

    5.酚与三氯化铁作用

    2 必做

    3 功能基实验

    (二)

    1.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2.醛、酮与品红亚硫酸试剂的反应

    3.丙酮的检识(亚硝酰铁氰化钠试验)

    4.尿素的特殊反应—缩二脲反应

    2 必做

    4 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

    1.茚三酮反应

    2.蛋白质的盐析和盐溶

    3.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4.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

    2 必做

    5 肝组织核酸的

    分离

    1.制备肝匀浆

    2.提取核酸

    3.水解核酸

    4.验证核酸组成

    2 必做

  • 6 酪蛋白的制备

    1.酪蛋白的粗提

    2.酪蛋白的纯化

    3.样品收集

    4.产率计算

    2 必做

    7 双缩脲测蛋白

    含量

    1.试剂配制

    2.BSA标准曲线绘制

    3.检测待测样品吸光值

    4.浓度计算

    2 必做

    8 考马斯亮蓝法

    测蛋白含量

    1.标准曲线绘制

    2.待测蛋白样品制备

    3.样品吸光值测定

    4.结果计算

    2 必做

    9

    还原糖和总糖

    的测定—3,5-

    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1.标准曲线绘制

    2.面粉中还原糖制备

    3.面粉中总糖的提取制备

    4.总糖的水解

    5.样品测定

    6.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的计算

    2 必做

    10

    氨基酸的分离

    鉴定-纸层析

    1.裁剪、标记层析滤纸

    2.点样

    3.扩展

    4.显色

    5.计算

    2 必做

  • 11 实验技能个人

    测试

    1.精细称量

    2.移液器的使用

    3.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4.溶液的定容

    5.移液管的使用

    6.加热反应

    7.给定浓度的溶液配制

    8.离心机的使用

    9.滴定管的使用

    10.层析滤纸的裁剪及标记

    11.样品的过滤

    12.绘制给定光吸收数值样品的标准曲线

    13.对显色反应实现现象的描述及记录

    14.研钵的使用

    15.对给定溶液PH值的测定

    2 必做

    12 实验技能小组

    测试

    1.鉴定类。

    2.检测类

    3.分离提取类

    2 必做

    合计 24 必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生物化学教程》主编:王镜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二)参考书:

    1. 《生物化学》(第三版)主编:王镜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年。

    2. 《生物化学原理》主编:张楚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

    3. 《生化简明教程》主编:聂剑初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

    4.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主编:周先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

    间:2005年。

    5.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主编:陈毓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年。

  • 执笔:孙国鹏

    审定:毛雪飞 任敏

    13 版《生物化学 1》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717100704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1

    学时/学分:56/3.5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

    课。

    2.课程任务:通过《生物化学 1》课程的理论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生物大分子(包

    括蛋白质、核酸、酶、糖、脂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其结构

    与功能的关系。同时了解其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对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发挥的促进作用,

    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 1》课程是众多生物技术专业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该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生

    物化学基本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其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对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发

    展发挥的促进作用。通过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严谨的科学作

    风、科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包括层析、比色、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一些基

    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们通过该课程对本专业要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对本专业人

  • 才的需求有个明确的认识。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部分学习主要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学

    科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

    生物体内水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化学

    组成、生物分子分类、特点及生物体内的水;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明确

    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分类及组成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及

    其特点,组成生物分子的非共价力总类,水在生物化学学习的地位。教学难点是生物体的组

    成和四大类营养物质的分类、功能,生物分子的手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生物化学的应用

    2.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

    3.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手性)

    第二节 生物分子的结构及维系力

    1.生物结构中的非共价力

    2.水和生命

    3.细胞的分子组成层次

    第二章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蛋白质分子的基本构件-氨基酸的分类、组成、结构、性质和特点,明确氨

    基酸作为结构组成构件对蛋白质分子功能、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

    通式和 20 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以及活性肽的基本

    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氨基酸两性特点、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显色反应)、

    氨基酸分离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是氨基酸的两性性质、氨基酸的分离原理及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按组成分分类

    2.按分子外形分类

    3.按生物学功能分类

    4.蛋白质的水解

    第二节 蛋白质的水解和 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分类及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和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2.氨基酸的分类

    3.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第三节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a-羧基反应

    2.a-氨基反应

    3.a-羧基与 a-氨基共同参与的反应

    4.侧链官能团的特异反应

    5.氨基酸的光谱性质

    第四节 氨基酸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1.分配柱层析

    2.滤纸层析

    3.薄层层析

    4.离子交换柱层析

    5.气相色谱

    6.高效液相色谱

    第三章 蛋白质的通性、纯化和表征

    1.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和掌握蛋白质的性质以及蛋白质纯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原则。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两性及胶体性质;掌握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及原

    理;掌握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及含量、纯度测定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沉淀、分离纯化、相对分子量及含量、纯度

    测定方法。教学难点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原理及具体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4.蛋白质沉淀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2.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3.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测定及其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第四章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蛋白质结构的组织层次,明确一级结构的特点、性质以及测定方式。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组织层次;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掌握蛋白质

    的一级结构测定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一级结构和序列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是在蛋白一级结构序列分析的原

    理及步骤。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测定

  • 1.测定肽的氨基酸组成

    2.分析氨基酸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氨基酸残基

    3. Edman降解法测定氨基酸顺序

    4.其它方法

    第三节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1. 同源蛋白质

    2.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3. 一级结构与蛋白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在学习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相关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各层高级结构的结构和特点,理解蛋白质各层高级结构

    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多肽连折叠的规则方式;结构域;四级结构;蛋白

    质的性质与功能之间关系(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是蛋白质各级高级结构中所

    涉及到的α螺旋、β折叠、构象图和结构域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 肽单位

    2.α-螺旋(α-helix)

    3.β-折叠(β-pleated sheet)

    4.β-转角(β-turn)

    5.无规卷曲(random coil)

    6.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第二节 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

    1.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概念及内容

    2. 球状蛋白质及亚基的分类

    3. 球状蛋白三维结构特征

    第三节 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

    1.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内容

  • 2. 蛋白质四级结构各亚基缔合的结构特点

    3. 四级缔合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越性

    4. 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中的化学键及相互作用力

    第六章 糖类和糖的生物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以己糖分子为例对单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

    糖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与糖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糖类的组成、分类、化学本质、单糖的构型、结构、性质和常

    见二糖组成及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和明确糖类的概念与分类;单糖的构型、结构和性质;自然界存在的重

    要单糖和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组成及特点。教学难点是单糖的构型、结构、性质、以及多

    糖物质的接头组成和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糖引论

    1.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2.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

    3.糖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

    2.单糖的构象

    3.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重要的单糖衍生物

    第三节 寡糖及多糖

    1.寡糖

    2.多糖

    第七章 脂质和生物膜

    1.教学基本要求

  • 在介绍脂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构成生物体主要脂类的结构特点,最终明确脂质分子

    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脂类的分类及化学本质,了解生物体内重要脂类的分子结构特

    征,进一步掌握由脂类为主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和明确掌握脂类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掌握由磷脂双分子层

    组成的膜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学难点是磷脂分子结构及功能、脂肪酸的共性、胆固醇在生物

    膜中功能的双重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脂的分类及结构

    1. 三酰甘油

    2. 磷脂

    3. 类固醇

    第二节 脂质与生物膜

    1.生物膜的分子组成

    2.脂双层的自装配

    3.膜组分的不对称分布

    4.生物膜的流动性及镶嵌模型

    第三节 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

    1.生物膜的保护功能

    2.生物膜的转运功能

    3.生物膜的能量转换

    4.生物膜的信息传递

    5.生物膜的运动功能

    6.生物膜的免疫功能

    第八章 酶引论

    1.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酶的分类与命名基础上,掌握酶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熟悉酶的作用特点。

    为进一步学习酶反应动力学奠定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和酶的作用特点。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酶的命名及分类、酶的专一性等作用特点。教学难点是酶的命名、

    分类及作用特点。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1.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 单纯酶

    3. 辅酶和辅基

    第二节 酶的作用特点

    1.极高的催化效率

    2.高度的特异性

    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4.酶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

    1.酶的分类

    2.酶的命名

    第九章 酶动力学

    1.教学基本要求

    对酶促反应动力学进行学习和介绍,掌握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明确米氏方程及米氏

    常数的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

    与抑制剂;掌握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学会利用米氏方程对

    酶促反应速度进行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影响酶催化效率

    的有关因素。教学难点是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酶的抑制作用、米-曼氏方程和酶促反应

    的抑制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公式—米氏方程

  • 2.米氏动力学参数的意义

    3.米氏方程的线性化作图求 Km和 Vmax

    第二节 影响酶促反应的其他因素

    1.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三节 酶的抑制作用

    1.抑制作用的概念

    2.抑制作用的类型

    3.可逆抑制的动力学

    第十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1.教学基本要求

    在酶促反应动力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酶高效性、专一性和高效性的作用机

    制和调节机制进行掌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酶作用机理、酶的活性中心、酶的调节方式等概念,明确酶的

    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和掌握酶的专一性、高效性。教学难点是酶实现高效性的因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酶活性部位

    1.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2.酶活中心的组成

    3.酶或中心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酶的专一性

    1.酶作用专一性类型

    2.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3.酶的专一性假说

    4.酶的催化本质

    5.中间产物学说和诱导契合学会所

    第三节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 1.邻近效应

    2.定向排列

    3.多元催化

    第十一章 维生素和辅酶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参与酶促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的 NAD、NADP 和 FMN等辅酶的结构的学习和介绍,

    明确上述辅酶和辅基在生化反应中的所起到的生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生理功能及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辅基、辅酶的结构特点及其与 B 族维生素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辅基、辅酶在

    酶促反应中所起到的生化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维生素

    1. 维生素 A

    2. 维生素 D

    3. 维生素 E

    4. 维生素 K

    5. 维生素 C

    第二节 B族维生素与辅酶、辅基

    1. FMN/FMNH2

    2. FAD / FADH2

    3. NAD+/NADH, CoI

    4. NADP+ /NADPH, CoII

    5. CoA

    6. CoQ

    第十二章 核酸通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介绍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明确核酸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DNA双螺旋结构、各类核酸的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是核酸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在联

    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1. 核酸的发现

    2. 核酸的研究简史

    3. 核酸研究的新阶段

    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1.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2.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十三章 核酸的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以 DNA和 RNA为对象介绍二者在化学组分、分子结构的特点,明确核酸的高级结构和生

    物学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DNA 和 RNA 在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特点、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和 t-RNA二级结构的要点、核酸的三级结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核酸的种类、高级结构。教学难点是 DNA 的高级结构和 RNA 的高级结构。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 戊糖

    2. 碱基

    3. 核苷

    4.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核酸连接方式及高级结构

    1.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2. DNA的分子结构

    3. RNA的分子结构

  • 第十四章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研究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核酸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核酸的分离、

    提纯及定量测定等核酸相关研究的方法及原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熟悉核酸的性质(一般性质、DNA 热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DNA 测序的

    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核酸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教学难点是核酸研究各种方法所涉及到的方法及原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核酸理化性质

    1. 核酸的溶解性质

    2. 核酸的分子量

    3. 核酸的两性电解

    4. 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第二节 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1. 变性的概念

    2. DNA的热变性和 Tm

    3. 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第三节 核酸的序列测定

    1. 化学降解法

    2. sanger末端终止法

    3. 自动测序法

    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1.聚合酶链式反应

    2.反转录

    3.琼脂糖凝胶电泳

    4.核酸的复性和杂交技术

    第十五章 激素

  •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激素的学习,明确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熟悉明确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激素的分泌和化学本质以及激素分泌的调节。教学难点是激素的种类及分泌

    调节方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激素的概述

    1. 激素的概念

    2. 激素的分类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特点

    1.激素的特异性

    2.微量就发挥作用

    3.跨膜信息传体

    4.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受到严格控制

    5.激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6.激素的脱敏或钝化

    四、学时分配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生物分子导论 2

    二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 4

    三 蛋白质的通性、纯化和表征 4

    四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4

    五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2

    六 糖类和糖的生物学 2

    七 脂质与生物膜 4

    八 酶引论 2

    九 酶动力学 4

  • 十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4

    十一 维生素和辅酶 2

    十二 核酸通论 2

    十三 核酸的结构 4

    十四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 4

    十五 激素 2

    合计 46

    2.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必/选开

    1

    氨基酸的分离

    鉴定-纸层析

    1.裁剪、标记层析滤纸

    2.点样

    3.扩展

    4.显色

    5.计算

    2 必做

    2

    酪蛋白的制备

    及蛋白质性质

    鉴定

    1.酪蛋白的粗提

    2.酪蛋白的纯化

    3.样品收集

    4.产率计算

    2 必做

    3

    还原糖和总糖

    的测定—3,5-

    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1.标准曲线绘制

    2.面粉中还原糖制备

    3.面粉中总糖的提取制备

    4.总糖的水解

    5.样品测定

    6.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的计算

    2 必做

    4 油脂酸价的测

    1.称取待测油脂

    2.乙醇-乙醚溶解油脂

    3.KOH滴定

    4.计算油脂酸价

    2 必做

  • 5 脂肪碘值的测

    1.待测油脂的称取

    2.Hanus溶液与油脂的反应

    3.硫代硫酸钠的滴定

    4.结果的计算

    2 必做

    合计 10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生物化学教程》主编:王镜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二)参考书:

    1. 《生物化学》(第三版)主编:王镜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年。

    2. 《生物化学原理》主编:张楚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

    3. 《生化简明教程》主编:聂剑初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

    4.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主编:周先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

    间:2005年。

    5.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主编:陈毓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年。

    执笔:孙国鹏

    审定:毛雪飞 任敏

    10 版《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下)

    课程编码:210302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上)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 开课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

    课。

    2.课程任务:《生物化学》(下)是在《生物化学》(上)相关内容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这些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糖、脂等)在体内的代谢途径、转化过程

    及基本的代谢调控方式,旨在明确这些主要生物分子的代谢途径主要生化历程及其与生命现

    象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下)是在《生物化学》(上)课程内容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入。要求教学过

    程继续完善和贯彻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从物质结构与功能相关的“静态”生物化学学习,

    到物质变化相关的“动态”生物化学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培

    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严谨的科学作风、科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

    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层析、比色、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制备、分析和鉴

    定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们通过该课程对本专业要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个明确的认识。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 新陈代谢总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功能、分类及特点,了解新陈代谢研究方法。了解生物体内

    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有机反应机

    制,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新陈代谢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教学难点是新陈代谢在体内的基本规律。

    4.教学内容

  • 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述

    1.新陈代谢的概念

    2.新陈代谢的功能

    3.能量代谢的分类

    4.新陈代谢的特点

    第二节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活体内和活体外实验

    2.同位素示踪法

    3.核磁共振波谱法

    4.代谢途径阻断法

    第十七章 生物能学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进入物质代谢前对能量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共同途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中自由能变化与意义,

    掌握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分类,以及高能化合物 ATP 在能量代谢当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高能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以 ATP 为代表的高能化合物在机体代谢中的生理

    功能和作用。教学难点是化学反应中自由能变化的意义和 ATP 作为高能化合物在能量代谢中

    所起的作用及地位。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体系、环境和状态

    2.能量的两种形式-功和热

    3.生化反应中的热力学原理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1.生化反应中热力学函数变化

    2.ΔG = ΔGO'+ RT ln[C][D]/[A][B]

    3.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可加性

    4.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第三节 高能化合物与 ATP的作用

  • 1.高能化合物的定义

    2.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3.高能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第十八章 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

    1.教学基本要求

    以六碳糖的分解为例学习糖酵解的基本过程,理解和掌握糖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在机

    体中的转化、利用过程,并以此为例理解生物大分子在体内变化及相互转变规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糖酵解的基本过程、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糖酵解过程中

    ATP 的生成、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与调节和其它六碳糖分解途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糖酵解的主要反应。教学难点是糖酵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底物磷酸化,脱

    氢反应。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糖代谢总论

    1. 1,6二磷酸果糖生成

    2.磷酸丙糖生成过程

    3.丙酮酸生成过程

    4.乳酸的生成

    第二节 糖酵解途径的生化历程

    1.概念和部位

    2.反应过程

    3.糖酵解反应的调节与关键酶

    第三节 糖酵解能量的生成及其生理意义

    1.限速反应/关键反应

    2.糖酵解的能量生成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第四节 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1.果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2.乳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3.甘露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 第十九章 柠檬酸循环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六碳糖酵解产物丙酮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的生化历程、调控方式及生物学意义,进

    一步理解糖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在机体中的转化、利用过程,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在体内

    变化及相互转变规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TCA循环的概念、部位、生化历程、关键酶、能量生成、生物

    学意义、TCA循环的调控、TCA循环中的草酰乙酸回补途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三羧酸循环的生化历程及其调控。教学难点是 TCA循环中涉及到的丙酮酸脱

    氢酶系,三羧酸循环的还原氢及能量产生,草酰乙酸回补途径。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TCA 概述

    1.TCA循环的概念及部位

    2.TCA循环的反应步骤及特点

    3. TCA循环的主要产物

    第二节 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形成乙酰 CoA

    1.丙酮酸的穿膜

    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3.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生成乙酰 CoA的生化历程

    第三节 柠檬酸循环的生化历程

    1.TCA循环的概念

    2.TCA循环的概述

    3.TCA循环第一阶段

    4.TCA循环第二阶段

    5.TCA循环第三阶段

    第四节 柠檬酸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

    1.TCA循环的总反应方程式

    2.TCA循环的反应类型

    3.TCA循环的还原氢生成及能量生成

    第四节 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 1.TCA循环的限速反应/关键反应

    2.TCA循环的关键酶

    3.TCA循环的激活与抑制

    第五节 柠檬酸循环的回补反应及支路

    1.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

    3. Asp、Glu转氨可生成草酰乙酸和 α-酮戊二酸

    4.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

    第二十章 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作用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生物体内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生物氧化途径的学习和介绍,掌握机体利用呼吸

    链进行电子传递的生化历程和能量产生的偶联机制。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部位、呼吸链的组成、类型、传递体

    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类型、偶联部位和 P/O 比值,熟悉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水的生

    成以及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胞液中 NADH 的氧化和偶联机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相关概念和作用机制,掌握反应过程

    中能量的释放机制。教学难点是生物氧化及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意义、呼吸链组成及电子传

    递机制、过程、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反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机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部位

    1.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部位

    2.生物氧化的类型和体系

    3.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

    第二节 呼吸链的概念、类型和组成

    1.呼吸链的概念

    2.呼吸链的组成

    3.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