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銘傳大學 100 學年度下學期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一 「課程重構計畫」結案報告 課程名稱: 設計方法 教師姓名: 陳娟宇 系所單位: 商品設計學系 撰寫日期: 101 6 25

銘傳大學 100 學年度下學期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一 「課程重構計畫」結案報告mm.tlrc.mcu.edu.tw/teacher_orientation/Course... · 期中報告 針對上述作業內容整理成冊並且繳交成果報告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銘傳大學 100 學年度下學期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一

    「課程重構計畫」結案報告

    課程名稱: 設計方法

    教師姓名: 陳娟宇

    系所單位: 商品設計學系

    撰寫日期: 101 年 6 月 25 日

  • 壹、計畫動機

    設計方法課程為探究各種系統化設計行為中的邏輯推理形式,教導面對不同

    層次的設計問題時的可運用的思考結構與執行方法,並提高設計成功的機率。

    傳統的系統化設計方法課程的實行源自於工程領域的執行方式:從設計研究、策

    略規範、構想提案到設計執行等視覺化與具體化過程之說明,並以個人或團隊的

    方式演練方法。然而面對產品造型與使用者經驗的設計議題所涉及的功能、語

    意、行為、文化社會等設計議題所適用之設計思考方法並無具體的參考案例。

    因此本計畫擬將以設計藝術領域為主所實施的設計方法演練成果,以具體的案例

    於教學網頁中示範,以詳細解說的實際例子,就工業導向、商業導向、以及人文

    導向三個方面,深刻討論創意、創新之發展與設計挑戰,及其解決之方法。提供

    相關領域學習者了解設計領域之不同層次的設計問題所適用參考的設計方法。

    再者,透過教學網頁的資料整理,從針對特定的產品設計案例之設計運作的問題

    與結果,提出分析與評論,讓學習者熟悉設計流程中所應用的具體化方法,轉化

    為解決問題的設計能力。能依不同的設計問題情境,把獲得的資訊,轉化為溝通

    分享的提案。目的在於引導學習者能應用觀察的方法,精確表達自己的產品創

    意,發展在設計過程中,利用圖像,系統思考能力,並且熟悉系統化問題求解,

    視覺化與具體化呈現的程序與設計思考方法。

    貳、執行內容

    本設計方法課程以功能、情意認知、社會文化等設計議題作為設計學習目標,了

    解練習方法之於產品設計之意義,以詳細解說的實際例子,就工業導向、商業導

    向、以及人文導向三個方面,深刻討論產業發展與設計挑戰,及其解決之方法。

    針對特定的產品設計議題分類,透過設計課程運作的問題與結果以及專利產品案

    例提出分析與評論,整理相關內容於教學網頁上。據此,提供學習者課堂說明之

    外的案例參考。其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 1) 功能操作方面:

    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與市場應用

    人體工學之於產品設計之應用

    透過設計案例介紹,了解專利以及其他設計師或團隊的經歷。

    2) 情意方面:

    了解產品功能、語意與造形之關係。

    能欣賞設計風格、剖析其思考技巧及特色。

    能體會出設計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影響與關懷。

    3) 社會文化方面:

    透過設計行為中的邏輯推理形式之演練,內化成為個人創新歷程的基礎。

    了解人類行為儀式與社會文化對於產品設計的影響。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什麼)

    探究各種系統化設計行為中的邏輯推理形式,並以設計過程為基

    礎,說明設計過程的思考結構。最終可以藉此提升對於問題的觀察敏感

    度以及解決設計議題的思考廣度,了解進行風險控管的程序,並提高

    設計成功的機率。

    二 、 教 學 內 容 ( 主 要 的 教 學 內 容 )

  • 周次 單元序 單元名稱 作業活動 測驗評量 備註

    1 導論

    課程說明與介紹:創意與

    創新與創業

    觀察力

    想像力

    2 功能導向 材料應用、結構、人因

    從人類產品發展歷程分析產品

    的功能結構思維結構

    3 方法研討 課堂活動 √ 分組討論

    4 功能導向 成果發表測試評分 √ 設計提案評分

    5 視覺語意 造型的意義、感覺情緒與

    造型

    擷取唐詩宋詞的意境,發展產

    品造型

    6 方法研討 型態分析法、操作分析 √ 分組討論

    7 視覺語意 成果發表測試評分 √ 實驗測試

    8 成果發表 功能造型實驗成果發表 設計提案

    9 期中考週 學生參與期中考試 校外教學

    10 行為互動 行為認知與造型

    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與儀

    式發展造型

    11 方法研討 操作歷程分析課堂活動 √ 調查分析

    12 行為互動

    發表 成果發表測試評分

    √ 設計提案

    13 社會文化 人、事、物與環境整合

    以電影為題材,擷取文化社會

    的設計議題作為發展

    14 方法研討 情境故事法應用與設計發

    15 社會文化

    發表 成果發表測試評分

    16 個案分析 供給、需求與策略

    17 期末會審 參與期末總評 √

  • 三、教學活動設計 (如何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設計)

    本課程將設計問題區分為四大議題。

    1. 功能導向: 適用於 3C 產品等具使用性的問題解決的設計議題。

    2. 視覺語意: 適用於文創商品的設計方法

    3. 行為互動: 提升對於使用者經驗認識,增加設計議題發掘的敏感

    度以及同理心

    4. 故事情境:對於未來設計議題的模擬與預測。

    學習者在完成上述四項教學活動後,可具備對於各種系統化設計行為

    中的邏輯推理形式。可以針對不同類型之之設計議題,擬定合適的設

    計過程並且運用具提示效果的思考結構做出具體化概念,以利決策,

    並提高設計成功的機率。

    周次 單元序 教學目標 方法介紹 作業

    2

    功能導向 材料應用、結構、人因

    操作分析法

    型態分析法

    作業一:六個易開罐的問題

    發下六個易開罐瓶子,學生必須思

    考如何將這些瓶子一起打包帶走,

    並且呈現可以送給別人的包裝。

    先引導物件的操作過程,分析其歷

    程,並針對個別的歷程發展。

    從人類產品發展歷程分析產品的功

    能結構思維結構

    5 視覺語意 具象的型態

    感覺情緒寓意

    造型發展矩陣

    情感設計要素

    作業二:唐詩中的設計

    擷取唐詩宋詞的意境,發展產品造

    10

    行為互動 行為認知與造型

    無意識的觀察

    無意識設計

    文化探針法

    作業三:家庭空間的無意識使用行

    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與儀式發

    展造型

    13

    故事情境 人、事、物與環境整合

    為產品說故事

    情境故事法 作業四:童話故事中產品

    以動態影像為題材,擷取文化社會

    的設計議題作為發展

    教學活動的成果可連結至本計畫的教學網站

    http://qdesign.zxq.net/

    更新的資料呈現於 Q design 部落格中。

    http://www.qdesignthinking.com/

    http://qdesign.zxq.net/http://www.qdesignthinking.com/

  • 即時的討論區位於 Q design 的 facebook 粉絲專業

    http://www.facebook.com/qdesigner

    四、教學評量 (如何評量教學目標達到與否)

    四項教學活動各設計了分組團隊討論與個別的作業成果評比。

    作業 評量

    作業一:六個易開罐的問題

    發下六個易開罐瓶子,學生必須思考如何將這些瓶子一

    起打包帶走,並且呈現可以送給別人的包裝。

    先引導物件的操作過程,分析其歷程,並針對個別的歷

    程發展。

    從人類產品發展歷程分析產品的功能結構思維結構

    分組討論與發表

    作業二:唐詩中的設計

    擷取唐詩宋詞的意境,發展產品造型

    個別創作評圖

    期中報告 針對上述作業內容整理成冊並且繳交成果報告

    作業三:家庭空間的無意識使用行凗

    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與儀式發展造型

    分組討論與發表

    將全班同學分成 10 組,每組 6 人,必須針對家庭環境

    中的空間議題,進行觀察紀錄於 BLOG 內。

    每位同學需負責至少一個無意識行為的觀察,並且透過

    描寫草稿,提出設計提案。

    作業四:童話故事中產品

    以動態影像為題材,擷取文化社會的設計議題作為發展

    分組討論與發表

    發下童話故事的腳本,將時空背景置換成現代,角色也

    同時置換成現代人。重編劇本,並將劇本內的道具置換

    成可能的產品提案。

    http://www.facebook.com/qdesigner

  • 參、計畫成果

    一、 摘述辦理情形

    以設計方法學習為主的教學網站,擬於網路上開設社團專頁

    (Facebook),配合部落格(Blog)的文章,網頁圖片(Flicker)與影音資

    料(Youtube)整理,將本學期的設計方法課程之演練課題,結果分析,

    以及課堂活動目的等資料歸納其中,便於學習者了解內容。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qdesigner

  • 配合部落格(Blog)的文章

    http://www.qdesignthinking.com/

  • 網頁圖片(Flicker)與影音資料(Youtube)整理:

    二、課程實驗結果

    本課程參與重構計畫的目的在於建構一個未來可以運用的教學資

    源網站。透過課程作業逐步累積相關的設計方法資料,作為國內相關

    科系的教學參考。

    目前已經建置了教學網站、部落格以及開設了臉書的紛絲團。未來將

    逐步精益求精,讓資料更具使用性與便於運用。

    在教學的成果方面,因為本次課程排在商品設計系的主軸課程之上。

    學生必須在一天之內應付兩個系必修科目顯得較為疲憊。但是即使如

    此,對於課程依然積極參與,及時有時會抱怨作業過多,令人為難。

    概念發想根據過去研究的結論,是在所有設計歷程裡面,為設計系學

    生感到作為困難的一個環節。經由本設計方法的引導,有許多學生覺

    得去構思一個有利基的產品概念不再覺得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藉由網站上作業整理的範例,未來對於作業的說明與執行將更可清楚

    交代,並藉此引導出有跡可循的產品創新歷程。

    三、執行成效評估

  • 設計方法課程為所有大專院校設計系所之必修課程,目的在於協

    助創意與創新能力的開發,方法之發展源自於人類思維系統的邏輯,

    將設計的黑箱思考有條理地整理及運用。

    原設計方法取工程領域的案例對於著重美學與技術整合的設計領域並

    不全然適用。因此本計畫藉由設計課程的實施將相關發展案例於網頁

    上呈現設計與藝術領域對於方法演練的具體成果,提供學習者在設計

    領域的創新能力展開之資源。針對本計畫實施之後預期效益說明如下:

    1. 提供學習者有系統的創新能力發展案例

    2. 提供設計方法教學者教材資源引用。

    3. 對於目前尚未成熟的設計領域所適用的設計方法整理歸納,將銘傳

    商品設計系的設計方法研究課程提供於學界彼此切磋成長,裨益之後

    的課程更加精進。

    目前執行的成果案例已經整理為四類,且與坊間從機構、電機,或是

    企管等設計方法的課程架構有顯著的不同。本課程的重點在於以設計

    議題為主導,並且整理相關創意思維方法。最終以圖像化,圖表化的

    方式呈現。

    本計畫的目的在於建構一個工業設計領域之設計方法案例介紹之網路

    資源。本次課堂的成果將提供做為後續課程的基石。

    從課程面上的教學反應上可以得知

    82%的學生認為:老師能設計符合課程內容之教學活動,如實作、分

    組討論、上台發表等等。以及 80%的學生認為老師能善用時事或舊經

    驗的連結等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需加強的部分為:1. 老師能關注學生個別的學習困難。2. 老師能判斷

    學生學習困難的課程內容與原因。3. 老師能針對表現優異的學生,提

    供額外的學習機會與資源。顯示設計系學生對於創意思考能力的差異

    頗大,更加凸顯設計方法案例的說明練習方法建構之必要性。

    網路資源運用分為課程教材、作業、其他設計方法。

    計畫主持人並非網頁專業,藉由此階段計畫的執行了解網路資源的運

    用。所以此階段的執行成效為最弱的部分。理應以網站的互動性為主,

    可惜最終的呈現卻是以視覺網頁設計風格為主。但是在此過程中已經

    粗略了解了往後改善的方向與方法。

  • 四、課程反思

    學生反映本課程的

    設計專業的特色在於視覺具體化的能力,因此案例不僅只是文字的描

    述,更包含圖像,影音的呈現,藉此充分說明概念,達到溝通與團隊

    整合的目的。

    針對執行的課程…

    從教學反應的問卷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可以從此課程或一,但是因

    為課程時段的安排與下午產品設計主軸課程同一天,作業壓力增加。

    然對於設計方法的運用,大部分的學生也認同對於產品設計的掌控度

    有所幫助。

    針對教學助理之協助事項…

    本學期聘請了教學助理兩名。其中一名教學助理協助在課堂上的教學

    活動進行,另一名經由數媒系的教師推薦,負責網頁設計與製作。

    然此數媒系的學生乃二年級的學生,網頁的設計經驗不足,在網頁的

    互動性上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期待未來仍有機會予以補足未善盡之

    處。

  • 五、後續調整規劃

    後續將針對作業的內容予以調整,並且著重學生的個別差異。

    教學活動將維持四個主軸但是在作業說明上透過網站上的資源,做更

    詳盡的說明,並且縮減討論議題的內容。調整策略如下:

    單元序 方法介紹 作業 教學活動改善

    功能導向

    操作分析法

    型態分析法

    作業一:六個易開罐的問題

    將問題簡約成為單一的操作流程或

    是功能,

    如削一種水果

    視覺語意 造型發展矩陣

    情感設計要素

    作業二:唐詩中的設計

    擷取唐詩的意境,發展產品造型

    此階段的作業學生認為有趣又可以

    學到很多,但未來將限縮產品範

    圍,以取得更精煉的成果比較。

    行為互動

    無意識設計

    文化探針法

    作業三:家庭空間的無意識使用行

    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與儀式發

    展造型

    以分組為主。原本要求學生將生活

    中的無意識觀察紀錄於網頁空間

    中,此階段的教學活動未來將於課

    程一開始就公布,並持續記錄。

    故事情境

    情境故事法 作業四:童話故事中產品

    以動態影像為題材,擷取文化社會

    的設計議題作為發展

    童話故事的設計議題過於廣泛,雖

    然成果相當豐富有趣,但是作業分

    量不輕,故未來將以單一情境議題

    作為發想。

    肆、建議與改進

    Moodle 網站的資料對於已經選課的學生有幫助,但是對於有志於設計領域

    的高中生,或是其他學校機關一探銘傳商品設計的課程特色,甚至未來的合作契

    機並無法經由 moodle 網站得以了解。國外大學諸如哈佛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國內

    政治大學創意實驗室皆利用「開放式課程網頁」對於非校內人員得以了解運用教

    學成果,並藉此建立教學模範,甚至達到產、官、學的合作。

    自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發現並無網頁空間可以提供做為與社會大眾交流的平台。未

    來可以在系網上加建學程網頁的建置,或是額外設定申請流程,將特定課程或是

    予以系統化的程現已利招生。

  • 伍、補充說明

    一、課程照片

    二、其它相關資料

    作業一: 六瓶飲料之設計概念

    作業二: 唐詩心智圖與語意概念

    作業三: 無意識觀察

    作業四: 情境故事

    http://qdesign.zxq.net/Learning-materials_Function_2.htmlhttp://qdesign.zxq.net/Learning-materials_Semantic.htmlhttp://qdesign.zxq.net/Learning-materials_Behavior.htmlhttp://qdesign.zxq.net/Learning-materials_Behavior.htm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3981287927791&set=vb.1148474471&type=2&theater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3981287927791&set=vb.1148474471&type=2&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