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鳳溪第一中學 FUNG KAI NO. 1 SECONDARY SCHOOL 學校發展計劃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2018-2021修訂於 2018 9 19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鳳溪第一中學

FUNG KAI NO. 1 SECONDARY SCHOOL

學校發展計劃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2018-2021)

修訂於 2018 年 9 月 19 日

Page 2: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

鳳溪第一中學

辦學宗旨

本校秉承鳳溪公立學校一貫辦學宗旨,以「謙、信、勤、

敏」為訓,實施德、智、體、群、美全人教育;鍛煉學生獨立

思考能力,並協助他們建立正確及積極人生觀,為學生提供優

良之學習環境及全面而均衡課程,讓他們愉快地學習,發展潛

能,為日後回饋社會作好準備。

Page 3: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2

我們的現況

1. 強項

本校在過去的發展階段積極推動校政改革,創新求進,提升教學效能。我們

的努力在社區得到廣泛的認同,近年學生的質素顯著上升。

本校教師認同學校的發展方向並具有一致目標,我們均期望在未來以優化教

學及提升學生自信為目標。

本校校園廣闊,環境優美,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場所,並有利於推

行各項體育及藝術活動,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本校有良好的體育運動傳統,學生熱衷參與各類運動,室內恆溫游泳館的興

建更令本校的體育發展更為全面。這有利學校藉發展體育以提升學生的群育

意識和對學校的歸屬感。

本校乃鳳溪公立學校屬校之一,法團對教育及公益事業的推動不遺餘力,與

社區關係良好,且對學校的發展大力支持,例如斥資擴建校舍、增添教學設

施、津助外聘導師增潤班及設立獎項獎勵學生等。

本校已推行電子教學多年,所有初中學生均自攜電子設備(BYOD),這為 STEM

的推動帶來方便。

教職員交流文化漸見成熟,觀課及共同備文化亦已內化,教師能發揮團隊精

神,致力提升教學效能。

Page 4: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3

2. 弱點

本校學生大多缺乏成功的學習經歷,令學生的自信心較低。

雖然培育的工作已漸見成效,惟學生的學習動機仍較薄弱。

本校學生大多來自薄弱家庭,缺乏家長的支援,以致學生有較多的負面情緒。

本校同學有部份來自內地,文化及學習習慣與本地學生存有差異。

本校學生英語能力普遍較弱,而學生家庭支援不足及缺乏語境,對提升英語

能力有困難。

3. 契機

本校近年推行校政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學生紀律及情意表現有很大進步,

社區人士對學校印象已有改善,有利學校進一步發展。

北區適齡學童人數上升,學校在擴班的機遇下獲得更多資源,為優化教學帶

來契機。

4. 危機

即使社區人士對本校的印象已有改善,但一些成績較佳的學生及其家長對選

擇本校仍有保留,學校在進一步提升收生質素時有一定困難。

按現時的大學收生要求,中英文須達 3 級或以上,本校學生於香港中學文憑

考試取得這個成績繼而獲大學取錄有相當難度。

Page 5: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4

2015-2018 學校發展計劃的成效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1. 優 化 教 學 策

略,照顧學習

差異

1.1 優化課程規劃,

提升學習自信。

(教務)

達標

⚫ 本發展周期在優化教學策略,照顧學習差異工作的

上,參考了外評報告及師生的意見,發展目標聚焦

於三方面:

(1) 利用不同渠道收集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師意見,並

且回應學科的課程發展,以進行校本或科本的課

程調適;

(2) 設置不同程度及多元化的課業,或是層次上的不

同,或是展示方式的不同等,令學生可以各展所

長及有 序地完成各類課業活動,在學習階梯

上拾級而上,建立學習信心及持續求取進步;

(3) 透過落實共同備課,建構教師專業的學習群體,

交流教學心得,以探究學生的學習難點,並且在

教學策略、課業及評估上作出調整以作回應學生

的學習需要。

⚫ 回應 15 年外評對本校各科課程剪裁工作的肯定,本

周期繼續深化檢視課程的工作。各科已完成因應學

生學習特性及科目發展階梯檢視並再規範課程,以

求學生能得到適切的照顧,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都得到發揮的機會。

⚫ 在施行有關優化教學策略的措施

時,本發展周期已合乎校情有序地實

施,並成為照顧學習差異的重要策

略,而教師對相關項目的發展亦持正

面態度,認同這方面能適切地回應學

生的學習訴求,是項目標的大部分工

作將以恆常工作的方式於各科組繼

續執行。

⚫ 根據教育局於 2017 年刊載了學校課

程持續更新文件,揭示課程發展的新

焦點,強調向課程持續更新的方向,

重點是深化和持續「學會學習」課程

改革,並指出學校應在新發展周期回

應以下八個「主要更新重點」(Major

Renewed Emphases):

(1) 加強價值觀教育(包括德育及公

民教育與《基本法》教育)

(2) 強化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學習

(3) 延伸「從閱讀中學習」至「跨課

程語文學習」

(4) 推展 STEM 教育和資訊科技教

Page 6: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5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 在分層課業的設計上,本周期聚焦於如何在各科課

程中擬定不同學習難度的課業,或在共同備課時需

構思照顧不同能力學習者的習作,令學生可發揮所

長,從而都得到學習的滿足感,以及持續求取進步

的動機。同時利用學生習作的表現,教師靈活地作

為評估課程進度的工具,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

提升能力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成效。優化分層課業的

設計,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也能展示學習成果已成為

學校恆常措施,並以此為實踐照顧學習差異的重要

策略,

⚫ 學生能完成不同難度的習作,持之以恆下習作的質

量亦漸漸提高,為保持其對學習的熱情,以及以優

秀的習作樣本作為楷模,校方於各課室設立卓越地

帶壁報,鼓勵各科定時張貼學生的佳作。這措施已

內化成為本校文化的一部份,學生反應良佳,亦十

分重視自己受表揚而得到的認同感。

⚫ 為達至評估促進學習及回饋課堂教學的目標,本周

期透過共同備課讓教師交流課題的難點及教學策

略,並設計習作及具持續性的評估活動,令師生均

可得知否能達到既定的學習指標,並適時調整各班

的教學進度及策略。

(5) 培養開拓與創新精神

(6) 推廣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經歷

(包括「職業專才教育」相關的

學習經歷)

(7) 優化資優教育

(8) 加強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與

⚫ 本校在15-18的發展周期已恰當地回

應了部份項目,舉如以積極推動電子

教學以豐富資訊科技教育、以 LAC

進行跨課程學習英語、透過課程規劃

勾勒出各科目的價值教育元素及內

容等,凡此種種,均為學校可以深化

改革,以回應新課程指引的重要基

石。

⚫ 在這基礎上,學校在未來的發展計劃

將配合課程改革重點,加強裝備學生

面對社會轉變的需求,特別在課程上

如何展示對學生價值教育及 STEM

教育的重視、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

慣以成為終身學習者,以及培育學生

Page 7: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6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學會學習,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共通

能力。

1.2 加強組長制,增

強課堂互動性。(學

務)

部份達標

⚫ 學進紀錄持續上升,於本年的中一至中六的學進紀

錄為 230 人均次數,此數字已為去年全年的 70%。

顯示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表現投入積極。

⚫ 全年的學習評估問卷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為組長制

能提升課堂表現。問卷內的「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

及興趣」及「組長制對我的學習有幫助。」平均得

分分別為 6.13 至 8.57 不等(10 分為滿分),分數較往

年高。顯示出組長制能令學生更積極參與課堂,加

強生生互動,有助提升學習效能。

⚫ 從各科主任觀課所見,學生能建立良好的小組學習

常規,部份科目更透過組長鼓勵組員,積極參與課

堂活動,增強生生互動的氣氛。

⚫ 本次檢視反映各級學生對組長制的

上課模式已累積一定經驗,加上各科

已製訂教案配合組長制施行。建議各

科繼續構思相關教學法,令學生更熟

習該學習模式。

⚫ 建議可由課堂內的組長制延至課堂

外的協助,如分工搜集資料、課後討

論等,進一步強化組長制的功效。

1.3 優化評估工具的

設計,實踐促進學習

的評估。(考試事務)

達標

⚫ 本周期校方期望各科能在考評上再作考量,以照顧

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希望在能考核學生學習水平之

外,亦能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以應付公開試的挑

戰。是故在擬卷焦點上,以「教考評相應」及「易

合格,難高分」為原則一則可回饋教學,以評促故,

另一則可令學生持續進步,不會因考評的壓力而失

⚫ 就呈交的試卷及成績分析的結果而

觀之,試前會議或共備試卷的確能有

效凝聚科任的共識,提高擬題時照顧

差異的意識,令更多學生可做到基本

能力題目,取得合理的分數,老師普

遍也認同成效。利用香港中學文憑考

試統計報告分析本校學生的表現亦

Page 8: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7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卻學習動機。

⚫ 為方便各科進行共備擬卷,校方提供了相關文件及

指引,讓各科執行該工作。另外,為提高共同擬卷

的意識,亦落實了各科均需進行擬卷前會議。另外,

各公開試科目均利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統計報告作

檢討,並用來檢視教學策略及優化照顧學習差異。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連繫。

1.4 教師能建立學

習社群,透過專

業培訓,優化照

顧學習差異的

教學策略。(學

校發展)

達標

⚫ 本發展周期邀請了不少學者分享照顧學習差異的策

略,涵蓋範圍包括課堂的教學技巧、評估卷的設計

及評估數據的運用,全面地與教師分享在照顧學習

差異上的關注點及考慮點。

⚫ 在電子學習的推廣上,本發展周期亦邀請了多位前

線老師到校舉辦工作坊,與本校教師分享不同的網

上學習工具,教師們在工作坊中亦有參與製作的機

會,讓他們掌握相關的技巧,在教學施行時更得心

應用。

⚫ 本發展周期已利用教師培訓日舉辦

了配合校情需要及實用的工作坊,教

師均滿意各工作坊的內容。配合學校

發展的進程,下一發展周期的教師培

訓會集中在電子教學及科普教育的

知識,裝備教師以回應課程更新的方

向。

2. 善 用 電 子 教

學,促進自主

學習

2.1 提升教師對使

用電子教學的

意識及素養,以

求有效地運用

達標

⚫ 本發展周期共舉行了十多場不同學習平台、軟件的

工作坊及教學實例分享會,如: iPad基礎培訓、eClass

PowerLesson、Google drive、Google form、Apple TV、

⚫ 下發展周期會繼續優化學習模式,配

合資訊科技,豐富教學材料,並促進

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 選擇合適的學習平台「翻轉頻道」上

Page 9: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8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透過電子教學

以促進自主學

習 的 教 學 策

略。(電子教學)

Playposit、Nearpod、Edpuzzle、Screencast-o-matic、電

子屏幕應用分享等。在教師培訓問卷調查中,老師

對培訓滿意程度為平均全為4分以上(5分滿分)。據觀

察所得,老師已初步掌握相關的技巧及策略,教學

施行時更得心應手,並實踐在課堂內。

載教學影片,配合教師培訓工作坊教

師製作預習影片及溫習學材,按教學

規劃上載至電子平台。有效管理學習

平台的教學影片,讓學生自習。並配

合設置題目讓學生課前預習及課後溫

習及檢測所學,推廣學生的自習文化。

2.2 各科建構電子

學材資源庫,並

透過適切的教

學策略,啟導學

生善加運用以

進行自習。(電

子教學)

達標

⚫ 在本發展周期教師已成功製作預習影片及溫習學材

大 約 300 多 套 , 並 已 購 買 影 片 製 作 軟 件

Screencast-o-matic 專業版。大部份科目已利用軟件

Screencast-o-matic 或其他方法製作預習影片,並設

置合適的預習題目供學生自學,效果大致理想。

⚫ 並已透過學科內容教導學生使用不同的電子資源,

加強資訊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網上自學的技能。

⚫ 成效理想,可將其發展成恆常工作

2.3 深化初中電子教

學的進程,拓展至

中、英、數、綜合人

文及綜合科學五

科,並成立教研小

組,發展具有學科特

色的電子教學。教師

運用資訊科技促進

學生學習,透過設計

達標

⚫ 觀察本發展周期的電子教學平台紀錄,教師利用電

子平台的功能設定了填充題、選擇題、配對題等不

同類型的評估。在 2015-2018 年教師評估問卷中,

有關問題「我認為我能利用電子平台的功能設定不

同類型的學材及課業,令學生投入於課堂活動」分

數均為 3.5 分以上(5 分滿分); 有關問題「我認為我

能利用電子平台的評估功能,記錄學生於課堂及課

後的學習情況,以回饋學生並優化教學」的分數均

⚫ 成效理想,可將其發展成恆常工作

Page 10: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9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互動課堂活動,及多

元化的評核模式,加

強學生對學習的興

趣,提升其自學的能

力。(電子教學)

為 3.5 分以上(5 分滿分)。另外,在學生學習評估問

卷中,有關問題「課堂內的電子教材令學習生動有

趣」中,平均分均為為 7 分以上。科務會議檢討後,

老師均認為利用學習平台的互動功能令學生投入於

課堂活動,並能利用電子平台的評估功能,分析評

估數據,有助向學生給予即時回饋及令學生更有效

學習。電子學習平台課後檢測部分及溫習影片均有

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3. 加 強 班 級 經

營,發揚正向

文化

3.1 提升學生對班別

的歸屬感,師生

關係更為融洽。

(德公)

達標

⚫ 在此發展週期,各學生支援的委員會合辦了一項名

為「一 Jar 仁」的校內班際大型比拼活動,活動最初

是計算各班在早檢和環保巡查方面的表現,從而選

出十個做得最好的班別,按季度計分,在早會予以

獎勵。及後,我校決定加入加分項目,如「給你一

個 like」、尊師重道好少年、校服儀容好榜樣等,期

望學生能在學業以外,在整體班風、個人禮貌和儀

表方面都有更多關注和提升。副校長會一年四次從

培育及德公委員會收集上述提及的有關資料進行統

計和整合,在全體師生面前檢討各班在各個範疇的

表現,最後公佈各級各班總分,在全校二十多班中

選出最佳十班上台接受嘉許,當中整體表現最優秀

的一班可以穩奪三份大獎之一,剩餘兩份大獎則由

其餘表現較佳的班別進行即場抽獎。每次頒獎都是

⚫ 「一 Jar 仁大比拼」深得學生的歡迎

和支持,讓學生對各班的環保、考勤、

校服儀容等表現有更多的關注。活動

亦能為各比拼項目建立有機的協同效

應,下一發展周期將繼續執行。但會

請全校老師建議加入不同的新評分元

素及獎勵方法,保持活動的多元性和

新鮮感。

⚫ 建議在來年的班級經營表格中加入需

要特別關顧的學生及作簡單分類(資

料可以由培育委員會或者前任班主任

呢提供),例如經常欠功課、經常遲

到、有做兼職、社交能力薄弱、自信

較低、渴望戀愛關係等。

Page 11: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0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讓學生們期待的,會場氣氛都是正面、良好。得獎

班別固然得到獎勵和嘉許,沒拿獎的學生也能感受

到活動的積極作用。從德公委員會向老師們發放的

問卷結果可顯示超過 85%班主任皆同意或非常同意

活動有助提升學生對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從而提

升學生在紀律、行為和情意方面的表現。

⚫ 在學期初,鼓勵班主任瞭解班內的學生特質,針對

其學習特性和需要,制訂班本的全年目標。並且會

要求各班班主任在九月份和學生商議出班規、班目

標和構思能凝聚班風的團體活動。為了讓班主任更

能了解班內學生特質,校方會提供十多個周記題目

(如:談談一次讓自己喝彩的經歷、分享快樂、我

最重視的東西等),讓班主任從中挑選,希望讓班主

任更了解其學生。觀察各班的報告,發現大部份班

主任都能配合不同學生需要而設計班本方法提升班

內學生的凝聚力。

⚫ 本年校方邀請到幾位實踐得比較優異的班主任在校

務會議上進行個案分享,展現如何了解學生需要從

而訂立班本目標和規則,更重要如何克服班際經營

時遇到的難點,為同事提供不少亮點。

⚫ 建議於下周期可加強檢視各班的執

行狀況,期望各班在 12 月前已經按

計劃使用了津貼,盡早建立班風。

Page 12: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1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3.2 學生紀律、行為

及情意方面有所

改善。(培育)

達標

⚫ 於教師培訓日作實例分享及有關策略的講座,鼓勵

班主任互相借鑒,並表揚表現優秀的班主任。

⚫ 本年校方邀請到幾位實踐得比較優異的班主任在校

務會議上進行個案分享,展現如何了解學生需要從

而訂立班本目標和規則,更重要如何克服班際經營

時遇到的難點,為同事提供不少亮點,如班主任為

經常遲到的學生提供叫早服務、請能力較高的學生

替經常欠交的同學核對家課冊紀錄等。

⚫ 本校15-18的發展周期已恰當地回應

了以上項目,舉如「一 JAR 仁獎勵

計劃」、班主任訂立班本常規、訂立

正向周記題目等,凡此種種均能帶來

正面的果效。在最新的 17-18 年度中

學生情意及社交範疇表現問卷調查

題示,其中與行為及情意有關的調查

如「尊重他人」、「支持」、「分享」、「誠

實/可靠」等題目,量表反映出本校

學生的評分比全港同級學生稍高。顯

示有關項目成為提升學生紀律、行為

及情意方面的重要策略。因此,建議

此等措施將以恆常工作的方式繼續

進行。

3.3 學生學業表現有

所提升。(學務)

部份達標

⚫ 佳作收集由 15-16 年全學年有 1362 至 17-18 年的

2077 份佳作,收集數量持續上升,顯示老師均能利

用卓越地帶展示及表揚學生的作品。

⚫ 每年均成功完成舉行交齊功課、學進分數比賽及卓

越地帶的頒獎以激勵學生求取卓越,並以自己的學

業成就為榮。委員會亦把得獎名單按時張貼在「我

們的驕傲」。於各班班房外,亦按時張貼學業成績、

交齊功課、學進分數等名單。

⚫ 在 15-18 年間,本校利用外在動機如

表揚佳作及就學生表現進行頒獎禮

等,鼓勵學生在學業表現上改善,初

步取得成效。

⚫ 透過組長制及班主任訂立班規,學習

環境亦較以前大為改善。如學生的欠

交功課情況持續改善及學習環境漸

漸變得有條理等。

⚫ 期望在下一個發展周期進一步改善

Page 13: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2

關注事項 目標 評估結果 (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 跟進工作

⚫ 每次測驗及考試後張貼首五名學生名單及每科首名

學生名單。師生均表示有助提升學生的榮譽感,值

得進行。

⚫ 在科組問卷題目「我認為學生重視不同類型的表揚

海報,如「學生佳作集」、「卓越地帶」等。」獲得

5 分中的 3.49 及 3.76,反映老師對此表揚計劃反應

正面,於家長日時學生及家長均會駐足細察該壁

報,可見這方式去彰顯學生之成就,值得繼續進行。

⚫ 每年學期開始時班主任均會與學生訂立班規及提醒

學生執行 double check ,雖然九月時需要一段適應

的時間,但行之既久,師生們亦共證果效,則顯得

較樂意執行。

⚫ 計劃執行後,整體學習環境漸漸變得更有條理,課

堂亦較以往順暢,有關的人力資源投放是值的的。

建議明年繼續執行。

學生的內在動機及學習習慣,如學生

能善用概念圖等摘錄課堂重點、培養

自學習慣如利用組長制於課後搜集

資料等。

Page 14: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3

學校發展計劃(二零一八/一九至二零二零/二一年度)

關注事項

(按優次排列) 預期成果 / 目標 策略

時間表

(請加上號)

18/19 19/20 20/21

1. 持續優化課程規

劃,照顧學生學習

多樣性

1.1 推動 STEM 及資訊科技教育,

發揮學生的創意潛能和提升

學生的資訊素養。

⚫ 數理及電腦科調整初中課程,將

STEM 教育融入課程內,並優化評

估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數理學科的

興趣。(數理及電腦科)

✓ ✓ ✓

⚫ 推行跨學科 STEM 活動,增強學生

綜合不同學科知識的技能。(教務、

STEM 小組) ✓ ✓ ✓

⚫ 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及校際 STEM 比

賽,增加學生進行科普探究的機

會。開拓視野,發展潛能。(STEM

小組、聯課)

✓ ✓ ✓

1.2 引進個性化學習,照顧學習多

樣性。

⚫ 教師利用組長制設計課堂活動,透

過優化組長角色,提升學生的參與

度,加強生生互動。 (學務) ✓ ✓ ✓

⚫ 識別校內的特殊學習需要及資優

學生,在課堂以外針對其強項和弱

項,進行重點培訓。(SEN)

✓ ✓ ✓

Page 15: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4

關注事項

(按優次排列) 預期成果 / 目標 策略

時間表

(請加上號)

18/19 19/20 20/21

⚫ 優化學習模式,配合資訊科技,豐

富教學材料。(電子教學) ✓ ✓ ✓

⚫ 鼓勵各科舉辦更多與課程相關的活

動,拓展學生課堂以外的學習經歷。

(教務)

✓ ✓ ✓

⚫ 優化課業設計,讓學生也能按其學

習能力完成適切的學習任務,透過

課業展示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教

務、學務)

✓ ✓ ✓

1. 持續優化課程規

劃,照顧學生學習

多樣性

1.3 通過課程規劃,讓各學科能確

立階段性的學習歷程。

⚫ 配合課程改革重點,持續檢視及優

化課程,裝備學生回應社會轉變的

需求。(教務)

✓ ✓ ✓

⚫ 協助學生掌握科目必須擁有的學習

能力(共通能力),提升學習效益。(教

務)

✓ ✓

⚫ 鼓勵科本閱讀,在各科課程中加入

「閱讀」的元素,推動從閱讀中學

習。(推動閱讀小組) ✓ ✓

⚫ 加強教學與評核的連繫,利用評估

數據改善教學並加以跟進。(考試)

✓ ✓ ✓

Page 16: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5

關注事項

(按優次排列) 預期成果 / 目標 策略

時間表

(請加上號)

18/19 19/20 20/21

1.4 教師能建立積極的學習社

群,就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做專業的交流和討論,累積

更多優質的經驗。

⚫ 推動教研活動,透過教師培訓日工

作坊或同儕分享,加強教師對各種

學習策略的掌握,藉此落實於課堂

之中。(學校發展、教師事務)

✓ ✓ ✓

Page 17: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6

關注事項

(按優次排列) 預期成果 / 目標 策略

時間表

(請加上號)

18/19 19/20 20/21

2. 陶造正面價值觀,建

立豐盛人生階梯

2.1 加強學生品格及道德方面的

培育,深化學生積極的人生

目標。

⚫ 透過早會、週會及班主任節,營造

積極正面的校園風氣。 (培育、德

公) ✓ ✓ ✓

⚫ 透過有系統的價值教育活動(包括

班主任節及生命教育課),配合正面

的獎勵計劃(包括一 Jar 仁大比拼、

SMART GOAL 獎勵計劃等),幫助學

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

度。 (培育、德公、生命教育)

✓ ✓ ✓

2.2 提升學生抵抗及處理逆境、

情緒壓力及精神困擾的能

力。

⚫ 透過不同活動讓抗逆力較低及精神

壓力較高的學生建立正面思維觀

念,學習面對逆境的態度及方法,

培養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的態度,以

建立正面積極的信念和力量。(培

育)

✓ ✓ ✓

⚫ 透過互動講座或工作坊讓家長及老

師認識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需要、支

援青少年壓力處理的技巧,及適時

轉介的重要性。(培育、家校)

✓ ✓ ✓

2.3 提升學生對學業及前途的重

視,並予以規劃。

⚫ 制訂策略,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情

意,掌握學習技巧。(學務) ✓ ✓ ✓

Page 18: 鳳溪第一中學 · 有助教師檢視教學工作。是項工作會 納入下周期的恆常工作中。 ⚫ 建議擬卷前會議指引可更詳細而令 測考卷設計更能加強考評與教學的

17

關注事項

(按優次排列) 預期成果 / 目標 策略

時間表

(請加上號)

18/19 19/20 20/21

⚫ 協助學生了解性向,擬訂階段性目

標,建構生涯規劃。(升學輔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