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目次 2009.09 台灣‧法雨道場 編印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法雨道場

課誦本 目次

200909

台灣法雨道場 編印

2

﹝目 次﹞

﹝一﹞【課誦】 【早課】

﹝憶念三寶﹞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念佛解說念法解說念僧解說

【蛇護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孔雀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吉祥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三十八種吉祥事

【 慈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4

【 寶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 慈願 】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8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9

【 回 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0

【求授三皈與五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0

【三皈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1

【正授八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2

【發願及迴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5

【懺悔--請求原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6

【晚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8

【蛇護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8

【孔雀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9

【勝利經】【三十二身分】【死隨念】hellip31

【慈心念誦】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2

【回 向】【發願及迴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2

【懺 悔 請求原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3

﹝二﹞【補充說明】八戒戒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5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巴利語)

﹝憶念三寶﹞(巴利語) ldquo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rdquoti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ldquo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rdquoti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ldquos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uj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baya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samici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attha purisapuggala esa bhagavato savakasavgho ahuneyyo pahuneyyo dakkhineyyo ab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bbakkhettam lokassardquoti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

4

念佛解說

一阿羅漢 ( Araham應供應 ) 1他離一切惡2他破煩惱賊3他斷生死輪迴4他值得人天供養 5他無秘密行惡

二正等正覺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覺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導而圓滿自悟 2他遍知諸苦法斷絕諸集法證得諸滅法修習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與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盡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圓滿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儀防護根門飲食知量勤修覺寤瑜珈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所以慈悲圓滿能廣利眾生

四善逝 ( Sugato善淨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沒有斷見常見或極端苦樂行2他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

五世間解 ( Lokavidu徹底認識世間的人 ) 1他瞭解世間其緣起息滅及導向息滅之道 2他從所有層面瞭解眾生眾生業行眾生世間

六無上士調禦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調禦者的無上導師 ) 1他馴服人非人畜生以溫和訓練嚴厲訓練以及溫和與嚴厲訓練(軟硬兼施) 2他向未調禦者宣說種種法鼓勵他們邁向聖道

七天人師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導師 ) 他以現世來世勝義諦引領有情度諸苦厄

八佛 ( Buddho覺悟的人 ) 1他證悟解脫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覺悟四聖諦也令他人瞭解四聖諦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眾生中最尊貴的人 ) 1他具最勝之德一切眾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別種種道果破了煩惱

抵達苦的邊際3他破了貪瞋癡一切惡法

念法解說

一善說(svakkhato)佛陀說的法初善中善後善善美的不顛倒的趣

入解脫的

二自見(sanditthiko 親見現見)因為證得這出世間法所以信lsquo他人rsquo可去(見

證)證得之後以省察智自己親見到為lsquo自見rsquo(SA120I43) 三無時(akaliko)關於自己的給予lsquo果rsquo是沒有時間(的間隔)亦即立刻就這樣

無時間(的間隔)為lsquo即時rsquo)(SA120I43) 四來見(ehipassiko)證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虛的值得邀請人一起來見證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燒到自己的衣頭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

得帶近來為lsquo返照rsquo)(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證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證滅皆是自知自證

5

念僧解說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賢聖僧是依佛陀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的聲聞眾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賢聖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賢聖僧依正理(baya 指八正道)而正當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賢聖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

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間無與倫比的和合眾

四雙八輩的僧伽是佛陀的賢聖弟子值得供養供奉奉施合掌敬禮為

無上諸福利益的增長處

一值得供養(ahuneyyo)賢聖僧值得受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品

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報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獻賢聖僧他們也適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賢聖僧施主相信佈施得善果施主由於無

貪無瞋無癡的淨施可得大善果報

四值得合掌禮敬(abjalikaraniyo)賢聖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兩手放在頭上

的合掌禮敬

憶念賢聖僧甚深之德那時心不被貪瞋癡糾纏降伏恐懼忍痛苦得喜樂

尊敬順從於僧伽得廣大清淨的信心

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長無能相比的福報之處 par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

﹝目 次﹞

﹝一﹞【課誦】 【早課】

﹝憶念三寶﹞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念佛解說念法解說念僧解說

【蛇護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孔雀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吉祥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三十八種吉祥事

【 慈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4

【 寶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 慈願 】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8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9

【 回 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0

【求授三皈與五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0

【三皈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1

【正授八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2

【發願及迴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5

【懺悔--請求原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6

【晚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8

【蛇護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8

【孔雀經】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9

【勝利經】【三十二身分】【死隨念】hellip31

【慈心念誦】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2

【回 向】【發願及迴向】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2

【懺 悔 請求原諒】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3

﹝二﹞【補充說明】八戒戒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35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巴利語)

﹝憶念三寶﹞(巴利語) ldquo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rdquoti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ldquo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rdquoti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ldquos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uj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baya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samici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attha purisapuggala esa bhagavato savakasavgho ahuneyyo pahuneyyo dakkhineyyo ab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bbakkhettam lokassardquoti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

4

念佛解說

一阿羅漢 ( Araham應供應 ) 1他離一切惡2他破煩惱賊3他斷生死輪迴4他值得人天供養 5他無秘密行惡

二正等正覺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覺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導而圓滿自悟 2他遍知諸苦法斷絕諸集法證得諸滅法修習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與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盡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圓滿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儀防護根門飲食知量勤修覺寤瑜珈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所以慈悲圓滿能廣利眾生

四善逝 ( Sugato善淨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沒有斷見常見或極端苦樂行2他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

五世間解 ( Lokavidu徹底認識世間的人 ) 1他瞭解世間其緣起息滅及導向息滅之道 2他從所有層面瞭解眾生眾生業行眾生世間

六無上士調禦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調禦者的無上導師 ) 1他馴服人非人畜生以溫和訓練嚴厲訓練以及溫和與嚴厲訓練(軟硬兼施) 2他向未調禦者宣說種種法鼓勵他們邁向聖道

七天人師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導師 ) 他以現世來世勝義諦引領有情度諸苦厄

八佛 ( Buddho覺悟的人 ) 1他證悟解脫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覺悟四聖諦也令他人瞭解四聖諦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眾生中最尊貴的人 ) 1他具最勝之德一切眾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別種種道果破了煩惱

抵達苦的邊際3他破了貪瞋癡一切惡法

念法解說

一善說(svakkhato)佛陀說的法初善中善後善善美的不顛倒的趣

入解脫的

二自見(sanditthiko 親見現見)因為證得這出世間法所以信lsquo他人rsquo可去(見

證)證得之後以省察智自己親見到為lsquo自見rsquo(SA120I43) 三無時(akaliko)關於自己的給予lsquo果rsquo是沒有時間(的間隔)亦即立刻就這樣

無時間(的間隔)為lsquo即時rsquo)(SA120I43) 四來見(ehipassiko)證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虛的值得邀請人一起來見證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燒到自己的衣頭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

得帶近來為lsquo返照rsquo)(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證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證滅皆是自知自證

5

念僧解說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賢聖僧是依佛陀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的聲聞眾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賢聖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賢聖僧依正理(baya 指八正道)而正當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賢聖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

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間無與倫比的和合眾

四雙八輩的僧伽是佛陀的賢聖弟子值得供養供奉奉施合掌敬禮為

無上諸福利益的增長處

一值得供養(ahuneyyo)賢聖僧值得受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品

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報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獻賢聖僧他們也適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賢聖僧施主相信佈施得善果施主由於無

貪無瞋無癡的淨施可得大善果報

四值得合掌禮敬(abjalikaraniyo)賢聖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兩手放在頭上

的合掌禮敬

憶念賢聖僧甚深之德那時心不被貪瞋癡糾纏降伏恐懼忍痛苦得喜樂

尊敬順從於僧伽得廣大清淨的信心

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長無能相比的福報之處 par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巴利語)

﹝憶念三寶﹞(巴利語) ldquo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rdquoti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ldquo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rdquoti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ldquos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uju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baya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samicip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attha purisapuggala esa bhagavato savakasavgho ahuneyyo pahuneyyo dakkhineyyo ab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bbakkhettam lokassardquoti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

4

念佛解說

一阿羅漢 ( Araham應供應 ) 1他離一切惡2他破煩惱賊3他斷生死輪迴4他值得人天供養 5他無秘密行惡

二正等正覺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覺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導而圓滿自悟 2他遍知諸苦法斷絕諸集法證得諸滅法修習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與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盡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圓滿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儀防護根門飲食知量勤修覺寤瑜珈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所以慈悲圓滿能廣利眾生

四善逝 ( Sugato善淨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沒有斷見常見或極端苦樂行2他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

五世間解 ( Lokavidu徹底認識世間的人 ) 1他瞭解世間其緣起息滅及導向息滅之道 2他從所有層面瞭解眾生眾生業行眾生世間

六無上士調禦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調禦者的無上導師 ) 1他馴服人非人畜生以溫和訓練嚴厲訓練以及溫和與嚴厲訓練(軟硬兼施) 2他向未調禦者宣說種種法鼓勵他們邁向聖道

七天人師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導師 ) 他以現世來世勝義諦引領有情度諸苦厄

八佛 ( Buddho覺悟的人 ) 1他證悟解脫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覺悟四聖諦也令他人瞭解四聖諦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眾生中最尊貴的人 ) 1他具最勝之德一切眾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別種種道果破了煩惱

抵達苦的邊際3他破了貪瞋癡一切惡法

念法解說

一善說(svakkhato)佛陀說的法初善中善後善善美的不顛倒的趣

入解脫的

二自見(sanditthiko 親見現見)因為證得這出世間法所以信lsquo他人rsquo可去(見

證)證得之後以省察智自己親見到為lsquo自見rsquo(SA120I43) 三無時(akaliko)關於自己的給予lsquo果rsquo是沒有時間(的間隔)亦即立刻就這樣

無時間(的間隔)為lsquo即時rsquo)(SA120I43) 四來見(ehipassiko)證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虛的值得邀請人一起來見證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燒到自己的衣頭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

得帶近來為lsquo返照rsquo)(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證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證滅皆是自知自證

5

念僧解說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賢聖僧是依佛陀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的聲聞眾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賢聖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賢聖僧依正理(baya 指八正道)而正當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賢聖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

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間無與倫比的和合眾

四雙八輩的僧伽是佛陀的賢聖弟子值得供養供奉奉施合掌敬禮為

無上諸福利益的增長處

一值得供養(ahuneyyo)賢聖僧值得受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品

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報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獻賢聖僧他們也適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賢聖僧施主相信佈施得善果施主由於無

貪無瞋無癡的淨施可得大善果報

四值得合掌禮敬(abjalikaraniyo)賢聖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兩手放在頭上

的合掌禮敬

憶念賢聖僧甚深之德那時心不被貪瞋癡糾纏降伏恐懼忍痛苦得喜樂

尊敬順從於僧伽得廣大清淨的信心

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長無能相比的福報之處 par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

念佛解說

一阿羅漢 ( Araham應供應 ) 1他離一切惡2他破煩惱賊3他斷生死輪迴4他值得人天供養 5他無秘密行惡

二正等正覺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覺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導而圓滿自悟 2他遍知諸苦法斷絕諸集法證得諸滅法修習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與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盡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圓滿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儀防護根門飲食知量勤修覺寤瑜珈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所以慈悲圓滿能廣利眾生

四善逝 ( Sugato善淨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沒有斷見常見或極端苦樂行2他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

五世間解 ( Lokavidu徹底認識世間的人 ) 1他瞭解世間其緣起息滅及導向息滅之道 2他從所有層面瞭解眾生眾生業行眾生世間

六無上士調禦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調禦者的無上導師 ) 1他馴服人非人畜生以溫和訓練嚴厲訓練以及溫和與嚴厲訓練(軟硬兼施) 2他向未調禦者宣說種種法鼓勵他們邁向聖道

七天人師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導師 ) 他以現世來世勝義諦引領有情度諸苦厄

八佛 ( Buddho覺悟的人 ) 1他證悟解脫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覺悟四聖諦也令他人瞭解四聖諦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眾生中最尊貴的人 ) 1他具最勝之德一切眾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別種種道果破了煩惱

抵達苦的邊際3他破了貪瞋癡一切惡法

念法解說

一善說(svakkhato)佛陀說的法初善中善後善善美的不顛倒的趣

入解脫的

二自見(sanditthiko 親見現見)因為證得這出世間法所以信lsquo他人rsquo可去(見

證)證得之後以省察智自己親見到為lsquo自見rsquo(SA120I43) 三無時(akaliko)關於自己的給予lsquo果rsquo是沒有時間(的間隔)亦即立刻就這樣

無時間(的間隔)為lsquo即時rsquo)(SA120I43) 四來見(ehipassiko)證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虛的值得邀請人一起來見證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燒到自己的衣頭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

得帶近來為lsquo返照rsquo)(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證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證滅皆是自知自證

5

念僧解說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賢聖僧是依佛陀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的聲聞眾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賢聖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賢聖僧依正理(baya 指八正道)而正當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賢聖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

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間無與倫比的和合眾

四雙八輩的僧伽是佛陀的賢聖弟子值得供養供奉奉施合掌敬禮為

無上諸福利益的增長處

一值得供養(ahuneyyo)賢聖僧值得受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品

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報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獻賢聖僧他們也適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賢聖僧施主相信佈施得善果施主由於無

貪無瞋無癡的淨施可得大善果報

四值得合掌禮敬(abjalikaraniyo)賢聖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兩手放在頭上

的合掌禮敬

憶念賢聖僧甚深之德那時心不被貪瞋癡糾纏降伏恐懼忍痛苦得喜樂

尊敬順從於僧伽得廣大清淨的信心

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長無能相比的福報之處 par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5: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5

念僧解說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賢聖僧是依佛陀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的聲聞眾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賢聖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賢聖僧依正理(baya 指八正道)而正當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賢聖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

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間無與倫比的和合眾

四雙八輩的僧伽是佛陀的賢聖弟子值得供養供奉奉施合掌敬禮為

無上諸福利益的增長處

一值得供養(ahuneyyo)賢聖僧值得受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品

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報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獻賢聖僧他們也適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賢聖僧施主相信佈施得善果施主由於無

貪無瞋無癡的淨施可得大善果報

四值得合掌禮敬(abjalikaraniyo)賢聖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兩手放在頭上

的合掌禮敬

憶念賢聖僧甚深之德那時心不被貪瞋癡糾纏降伏恐懼忍痛苦得喜樂

尊敬順從於僧伽得廣大清淨的信心

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長無能相比的福報之處 par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6: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蛇護經 (Ahi-paritta) (巴利語)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2

(律藏《小品》Cv56II109-110 CSpg245-6)(另外參考《相應部》3569~70 Upasena《雜阿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2 《雜阿含 252 經》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慈念於彼堅固賴吒羅慈伊羅槃那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亦慈迦拘吒及彼黑瞿曇難陀跋難陀慈悲於無足及以二足者四足與多足亦悉

起慈悲慈悲於諸龍依於水陸者慈一切眾生有量及無量安樂於一切亦離煩惱生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

習此大師真實語一切諸惡毒無能害我身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如此三惡毒永除名佛

寶法寶滅眾毒僧寶亦無餘破壞凶惡毒攝受護善人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故說是咒術章句

所謂 塢 躭婆隸 躭婆隸 躭陸 波羅躭陸 木奈渧 肅木奈渧 抧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諦尼羅枳

施 婆羅拘閇ㄅ

ㄧˋ 塢隸 塢娛隸 悉波呵」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爾時世尊為諸苾芻說伽他及禁咒曰「我於持國主(=廣目天)及曷

羅末泥緝婆金跋羅咸悉生慈念喬答摩醜目難陀小難陀無足二足等亦起於慈念於一切諸

龍依水而居者行住有情類我悉起慈心一切人天眾神鬼及傍生咸皆獲利安無病常歡喜所

見皆賢善不遇諸怨惡我悉興慈念毒害勿相侵我於崖谷險一切處遊行齧毒及害毒常勿相忓

(怡-台+干)嬈世尊大慈父所有真實言我說佛語故諸毒勿侵我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佛

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由法真實語諸毒自銷亡貪欲瞋恚癡為世間大毒

由僧真實語諸毒自銷亡滅除諸毒害擁護而攝受佛除一切毒蛇毒汝銷亡 怛姪他 菴 敦鼻麗 敦鼻麗 敦薜 缽利敦薜 奈帝蘇奈帝 雞奈帝 牟柰裔 蘇牟柰裔 彈帝尼

攞(打-丁+羅)雞世 遮盧計薜 嗢毘盈具麗莎訶」 (大正 23657~8)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7: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7

含 252 經》《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 no5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 23657~8

《本生經》Ja203《增支部》A467)

Ahi-paritta(蛇護經) (巴利語)

Tena kho pana samayena abbataro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to hoti 彼 當時 某 比丘 被蛇 咬 死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 Bhagavato etamattham arocesum

世尊 此事 他們告知 (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 ldquo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沒有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該比丘將不被蛇咬死 Kata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Virupakkham ahirajakulam erapatham ahirajakulam

什麼 四種 蛇王族 毘樓羅 蛇王族 伊羅漫 蛇王族 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 chabyaputtam ahirajakulam kanhagotamam ahirajakulam

舍婆子 蛇王族 黑瞿曇 蛇王族 舍婆子蛇王族黑瞿曇蛇王族 Na hi nuna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

不 確定地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Sace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eyya

若 確實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應充滿 諸比丘該比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na hi so bhikkhave bhikkhu ahina dattho kalavkareyya

不 他 諸比丘 該比丘 被蛇 咬 應死 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8: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8

Anujanami bhikkhave imani cattari ahirajakulani mettena cittena pharitum 我允准 諸比丘 這些 四種 蛇王族 以慈 心 充滿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 attaguttiya attarakkhaya attaparittam katum Evabca pana bhikkhave katabbamndash

自保 自衛 自護 要去做 如是 諸比丘 應念誦 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應如是念誦 ldquoVirupakkhehi me mettam mettam erapathehi me

在諸毘樓羅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伊羅漫 我的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 Chabyaputtehi me mettam mettam kanhagotamakehi ca

在諸舍婆子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黑瞿曇 和 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1 ldquoApadakehi me mettam mettam dvipadakehi me

無足的 我的 慈愛 慈愛 二足的 我的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 Catuppadehi me mettam mettam bahuppadehi me

在諸四足 我的 慈愛 慈愛 在諸多足 我的 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ldquoMa mam apadako himsi ma mam himsi dvipadako

勿 我 無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 Ma mam catuppado himsi ma mam himsi bahuppado

勿 我 四足者 傷害 勿 我 傷害 二足者 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ldquo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ca kevala

一切 眾生 一切 有氣息者 一切 有情 和 全部的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 Sabbe bhadrani passantu ma kibci papamagama

一切 諸好事 願見 勿 任何 惡 來 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ldquoAppamano Buddho appamano dhammo

無量 佛 無量 法 佛無量法無量

1 毘樓羅(Virupakkha本字原是四天王天的廣目天龍蛇的主神)伊羅漫(Erapatha)舍婆子

(Chabyaputta)黑瞿曇(Kanhagotamaka 黑色的瞿曇)有氣息者有呼吸的眾生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9: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9

Appamano savgho pamanavantani sarisapani

無量 僧 具有有量 爬蟲類(蛇蠍等) 僧無量爬蟲類有量 ldquoAhi vicchika satapadi unnanabhi sarabu musika

蛇 蠍 蜈蚣 蜘蛛 蜥蜴 鼠 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Kata me rakkha katam me parittam patikkamantu bhutani

已做 我的 保衛 已做 我的 保護 向後行走 諸眾生 我已保衛已保護諸眾生退去 ldquoSoham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m sammasambuddhananrdquoti

他 我 歸命 世尊 歸命 七位 正等正覺者 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 Ahi-paritta nitthitam(蛇護經終)~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0: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0

孔雀經1 (Morasuttam)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上半段是在清晨誦唸) Udetayam2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Udeti 已升起+ayam 這 具眼 eka 獨一無二的+raja 君王 有金色的 pathavi 大地+pabhaso 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3君王4已上升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divasa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白天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晝三時5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6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7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諸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梵行者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 對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者 歸依 對解脫

1 本經記載在《孔雀本生經》J159Morajatakam (2-1-9)本經大意一位比丘看見一打扮的女人就想

還俗佛陀告訴他孔雀的故事讓他有所戒慎聽完之後該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孔雀的故事一隻

黃金色的孔雀每天清晨及黃昏都唸誦這一短偈天天皆平安有一次波羅奈梵與王治世時其妃夢見

孔雀跟她說法於是探詢打聽知道孔雀住在檀特金山頂於是請獵人捕捉但七年捕不到其後

第七代王命一獵人去捕捉獵人訓練一隻母孔雀前往在黃金色孔雀未唸誦本偈之前被捕獲 本經中孔雀即佛陀的前身梵與王即阿難樽者唸誦本偈一般作為避免牢獄之災也可出脫內心的

牢獄之災 2 J159udetiti pacinalokadhatuto uggacchati (已升起它由面對東部的世界上升) 3 具眼JA159Cakkhumati sakalacakkavalavasinam andhakaram vidhamitva cakkhupatilabhakaranena yam tena tesam dinnam cakkhu tena cakkhuna cakkhuma(具眼對整個輪圍山中掌控使人眩目地散佈之

後使得眼(明見)因爲給予眼因此以眼(明見)稱為具眼) 4 獨一無二的君王JA159Ekarajati sakalacakkavale alokakaranam antare setthavisitthatthena ekaraja (在整個輪圍山中光明遍照在內圍殊勝極殊勝之意稱為獨一無二的君王) 5 晝三時白天有三個時分即整個白天夜三時即晚上有三個時分即整個晚上 6 JA159ye brahmanati ye bahitapapa visuddhibrahmana(那些梵行者(諸婆羅門)那些除去惡的清淨諸

婆羅門)在此「除去惡的清淨諸婆羅門」是指阿羅漢 7 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JA159Te me namoti te mama imam namakkaram paticchantu(被我歸依的他

們願他們接受我的作歸依)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1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1我歸依諸解脫者2我歸依解脫3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esana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尋求(食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四處覓食

1 菩提boddhi指四道四果 2 諸解脫者vimuttanam得阿羅漢果諸解脫者 3 解脫tadavgavimutti vikkhambhanavimutti samucchedavimutti patippassaddhivimutti nissaranavimuttiti pabcavidha vimutti(1暫斷解脫--暫時斷除煩惱2伏斷解脫--鎮伏住煩惱而不起作用3正斷解脫--永遠捨斷煩惱4回到輕安解脫5脫離解脫--具正見等五解脫)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2

【 吉 祥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是我聞 1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於後夜分 2容貌絕妙的天人 3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

近敬禮世尊後 4站在一邊 5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問世尊

「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世尊說)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此事最吉祥 7 博學 8 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 佈施 15 行正道16 扶助諸親戚17 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 遠離 19 離諸惡20 勿飲食酒類21 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 恭敬與 23 謙虛24 知足與 25 感恩26 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 忍耐及 28 恭順29 參見諸沙門30 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 熱心與 32 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34 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 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 無憂染 38 安穩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是我聞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聽聞可譯成「我這樣聽說」阿難(結集經典的口述者)確實這樣聽聞由他自己親耳自佛陀說法或者親自從聞法者轉述中所聽到的

2 後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 最後+yama 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3 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4 敬 禮 世 尊 後 KhA116 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5 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

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 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風

(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m)6不在後面(atipaccha)

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

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3

﹝吉 祥 經 ﹞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2 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

災難橫禍之事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

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

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聖者--見註解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

德處 5 過 去 世 曾 經 親 近 佛 陀 和 辟 支 佛

(KhA133)《雜阿含 1000 經》「自所

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6 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

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

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 668 經》)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調伏身語意 10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

綺 語 及 善 於 表 達 佛 法 《 經 集 》

(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

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

虛妄語」 11孝順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

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

養及儲備)

12愛護照料諸親生孩子(包括兒子與女

兒 KhA138)和諸妻子 13做事不紊亂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

業道 16親戚有被濟助「親戚」指與父母有血

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18-19 《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

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

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

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

離沒有享樂」

20不飲酒不用麻醉藥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lsquo不放逸rsquo (與正念不分離)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23謙遜謙卑

24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25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

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26適當時候聽聞佛法在此註解書說「適當

時候」指意亂 (uddhacca 掉舉)情迷(kama-

vitakkadinam 欲尋等)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28恭順受教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a)

29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

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30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

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 (brahmacariyam)優良的行為

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

足沙門法)

33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之方)

34親證涅槃毀滅貪瞋癡

35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

譏樂苦)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

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

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

36無憂指漏盡煩惱

37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38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4: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4

【 慈 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

1 能幹2 正直3 坦誠4 好教( )5 柔軟6 不驕傲

2 7 知足8 易扶養9 少俗務10 生活簡樸 11 寂靜諸根12 聰明13 不粗魯14 不耽溺俗家

3 15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自得其樂

4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而忿怒或反擊

7 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他也對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8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10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註解】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 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及攀緣在家人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

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

行定的定力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5: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5

【寶 經】 (Ratanasuttam) 1[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1 聚集於此的任何神祇(ㄑ

一ˊ) 2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願一切神祇心存善意 3請諦聽(我)說--

2 一切神祇請注意聽對人類的子孫散播慈愛他們日夜祭拜(你們) 因此應不放逸地保護他們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財物或諸天界的珍寶無一可比擬如來 在佛身上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4 滅盡離染無死微妙 4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此正法無以倫比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5 優勝的佛陀讚美清淨不間斷的三摩地 5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發現在正法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6 那些被稱讚的真人 6 四雙八輩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7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他們已證入無死享受到絕對的 7 寧靜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

語願得安樂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標 8不被四面風所吹動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9 那些已顯耀聖諦者乃由深智者 9 所善教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0 伴隨達到智見 11他們捨棄了三結1 邪見2 疑惑3 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脫離四苦道 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2 雖然他會以身語意造惡業他不可能覆藏他的(過失) 15不可能 有可見的痕跡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3 如在熱季第一個月 16在樹叢上鮮花盛開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6: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6

14 優者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 17無上士教誨優質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在僧伽中有此珍寶以此真實語願得安樂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佛陀願得安樂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法願得安樂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無論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來是天人皆尊敬讓我們禮敬僧伽願得安樂 hea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解】

1《寶經》一般上作為袪瘟疫飢饉驅魔之用此經記載在《小部》第六部《經集》第

二品第一經(Sn2-1vv222-238)《法句經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 3811 經》

裡根據《法句經注》所說佛陀應離車人(Licchavi)的請求為讓毘舍離(Vesali)免於遭

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難尊者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

繞並念誦讚頌《寶經》

《增壹阿含 3811 經》(T27272~3)記載世尊抵達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世間最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得至涅槃界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賢聖眾第一持此至誠語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行道亦吉祥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無有觸嬈者持此至誠語使毘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

之人各得除愈」偈中「無他」的「他」(para)應解作「敵」或「障礙」本經佛陀

並沒有教阿難尊者繞毘舍離城灑淨念誦讚頌《寶經》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諸)神祇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陸海空「天神」空居

(antalikkha)「地祇(ㄑ

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願您們有善意

願您們有快樂的心生起喜樂) 4 「滅盡離染」(khayamviragam)皆屬於涅槃法的功德「因為生不出現不滅不住

於變動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後被稱為lsquo無死rsquo (amatam)」「最高的

且無煩熱之意為lsquo微妙rsquo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無死涅槃)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為lsquo無死rsquo)有時用其他

名 詞 形 容 「涅槃 」 如 「 一 切 行 寂 止 (sabbasavkharasamatho) 一 切 執 著 捨 棄

(sabbupadhipatinissaggo) 渴 愛 盡 (tanhakkhayo) 離 染 (virago) 滅 (nirodho) 涅 槃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7: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7

(nibbanam) 」 S61I136 世 尊 省 思 「「 我 所 證 得 此 法 甚 深 (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 此是與明顯相反之說 SA61I195)難見(duddaso 難看見不易

看 見 ) 難 悟 (duranubodho 難 知 不 易 知 ) 寂 靜 (santo=nibbuto 被 熄 滅 ) 微 妙

(panito=atappako 無煩熱)不可思議(atakkavacaro 無法以思惟潛入以智搬進)深妙

(nipuno= sanho 精致的)唯賢者始知」 5 不間斷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為lsquo道rsquo緊接著必定產生lsquo果rsquo

稱為不間斷的三摩地當已經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預流向)

它的果沒有任何障礙產生這是依據ldquo這個人為了作證預流果而行道而且應是劫的被燃

燒時間在這個人未作證預流果之前劫不會燃燒這個人被稱為「住劫者」所有具

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rdquo(《人施設論》Pug17) KhA188「三摩呬多

(samahitaltsamahanati 襲擊ltsam+a+han)聖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獨覺佛陀的聖弟子(KhA181) 7 絕對的原文作mudha(無損失)KhA185「無損失(Mudha)以無損失連一丁點的

損失也沒有」 8 界標 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標(因陀柱)沒有阻礙城門(出入)門檻範圍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壓緊

堅硬的實木) 9 ( 以 ) 深 智 者gambhirapabbena KhA187 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

智以包括天神在內的世間智都無法測量之慧無法思議處之慧此言lsquo一切智rsquo) 10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須陀洹果不會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頂多只投生七次不會有第八有此名為lsquo極七次者rsquo)

11達到智見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達到智見達到須

陀洹道) dassana指 banadassana 智見在此為第十四智見的須陀洹道為斷煩惱的「道智」 12所謂「斷三結」即一斷邪見結(ditthi-samyojanam)或斷身見(sakkayaditthi)或我見(及

我 所 見 ) DA33III988 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於lsquo色rsquo等分離出來有身見有身見存在(的見解)為lsquo有身見rsquo) 二斷疑

結(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寶是深心全然地歸依信仰佛陀及賢聖僧

這是有涅槃體驗者將心比心肯定聖者也一樣毫無疑問有涅槃體驗三斷戒禁取結

(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斷受持無法達到解脫的戒律成見顛倒執 13四苦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身)血破和合僧

團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聖者因為已斷慳(瞋根的一項)因此不再覆藏過失(慳)不再說謊(慳)

16在熱季第一個月指「質多月」(Citta)2 月 16 至 3 月 15 日等於中國的春天不同於

中國的初夏(「立夏」從陰曆 5 月 6-7 日開始)

17優者(Varo)知優者(Varabbu 知涅槃者)施優者(Varado)持優者(Varaharo 已帶來優良之

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這四個名號是比較罕用的用lsquovararsquo開頭的

Abhidhanappadipika(語言光明)只有收錄 varapabbo(慧優者) 18阿羅漢已滅盡(完全粉碎)舊業不再有新的業阿羅漢所作所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產生未來善惡之果報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8: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8

【 慈 願 】[漢語]

願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願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 1 的主人

父母阿闍ㄕ

ㄜˊ梨 2親戚眾多的朋友 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 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 4 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 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在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補伽( )羅所有有身體的(眾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人所有人類所有墮入

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惱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 5下至無間地獄 6在整個輪圍山 7 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輪圍山中

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1業 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做自己的業的主人」是一種「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視「業」為個自的財產的正見有六種自業正見(1)一切眾生各有己業(2)業的承繼人(3)業是母胎(4)業是眷屬(5)業是所依(依靠)(6)他們都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主人(由業區分有情而有貴賤尊卑等)(A557III75)

2阿闍梨 acariya依止學法的老師或作「軌範師」謂以軌則儀範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執著者(satta)極執著(visatta)之意《雜阿含 122 經》(T2401)「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眾生生物bhuta已經出生的眾生補伽羅(puggala梵語 pudgala補特伽羅)即「數取趣」(數數於三界中往來)《清淨道論》(Vism310)說「「補伽羅」由於地獄之義的「補」(pun)及墮於彼處(地獄)之義的「伽羅」(galanti)而成為補伽羅(人)」

5有頂天 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無+ kanittha 最年輕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無間地獄 avicito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7輪圍山 cakkavala即圍繞須彌山(Sumeru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19: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19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衣食住藥)1

【衣】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衣

服僅僅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

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

僅是為了遮羞

【住】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住處僅僅只是為了防冷防熱為了防蚊虻風日毒蟲的觸(嬈)僅僅是為了以免有不測之風雲和好樂獨處

【食】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糰食既不是為了好玩2也不是為了放逸妝扮莊飾僅僅是為了維持住這個身體為了以免受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消除饑餓感又不使太飽的感受產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失而安樂生活

【藥】 我從根源省思使用因

病所需的藥品僅僅是為了厭

惡已生的諸病苦受為了儘量

沒有違和

「不為嬉戲」不像鄉村的孩子那樣專為嬉戲遊玩

「不為驕慢」不像拳師和力士等那樣為的驕態亦即不為勇力的驕態及強壯的驕態

「不為裝飾」不像宮女妓女等為的需要裝飾需要其肢體的豐滿艷麗

「不為莊嚴」不像優人舞女那樣為著皮膚的色澤光潤美麗(《清淨道論》pp31-32)

1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0: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0

【回 向 (Patthana)】

[迴向(累世)過往之眾親屬(巴利語三遍)] Idam me batinam hotu 願這些功德與我的親友們分享 sukhita hontu batayo 願他們快樂 -----------------------------------------------------------------------

求授三皈與五戒(週一~週五)

授受八戒 一般稱為「三皈依」(tisarana)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成為「優婆塞」(信士

近事男upasakaltupa-as 近-坐)或「優婆夷」(信女近事女 upasika)(見《相應部》

S5537V395)三寶佛(Buddha)法(Dhamma)僧(Savgha 僧伽或僧團)皈依 (sarana)是依靠依止的意思在家眾接近(upasati 近坐)正在接近(upasanato 近坐

(陽單屬格ppr))三寶因此成為在家信徒體驗涅槃之後才對三寶不再懷疑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首先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杜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二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rsquo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ddhim atthavgasilam dhammam yacami

第二遍 我 尊者 三皈依 與 八 | 支 | 戒 法 我乞求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1

達帝養比 阿亨 盤蝶 帝沙拉涅那 沙丁 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第三遍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三皈依 (Tisaranagamanam)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比 丘Namo tassa helliphellip (禮敬helliphellip)

歸依 彼

(比丘只唸這小段其餘的求戒者整句唸完)

求戒者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rsquo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rsquo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2

達帝養比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rsquo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達帝養比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來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殺(atipata) 離 學(sikkha)+處(pada) 我受持(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給予(dinna)+拿起(adana)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巴拉媽喳裏呀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 迷羅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穌拉 美拉呀 媽車 巴媽達 它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飲酒學處)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 離 學處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樂 戲劇 看見 花鬘 薰香 塗油

納這 吉得 哇地得 唯穌格 達色納 媽拉 幹得 唯累伯納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妝 裝飾莊嚴 處 離 學處 我受持

達臘納 曼他納 唯不色納 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及離化妝裝飾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華) 床 離 學處 我受持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3

屋喳沙呀納 媽哈 沙呀納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比丘唸)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與 布薩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沙拉涅那 沙丁 烏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湯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護 做之後 不(a)+放逸(pamada) (你你們)完成ltsampadeti lt(sam 完全+pad 去)

施 拉 ㄎ

ㄧ 當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們)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並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罵 盤蝶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4: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4

【回 向 (Patthana)】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求戒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受五戒者第 3 條改唸此條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受十戒者多唸此條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魯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 銀 接受拿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5: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5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6: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6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上座祝你快樂

懺悔乃是悔過罪愆請求諒解「懺」為懺摩(巴 Khama<ksam梵 ksama)之略稱原義是「安忍原諒包容」請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說罪狀(說罪deseti)之義即犯了過失在個人或大眾面前告白道歉以達滅罪之目的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7: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7

在原始佛教教團中為了維持清淨和樂的僧團生活佛陀及僧眾制定了

戒律內容有道德的(如殺盜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團體的(如受戒布薩安居等)規約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違犯自行發露或

經別人舉發依所犯罪行之輕重處置犯了四重禁戒則逐出僧團其他則依

律懺悔除罪恢復清淨的身份之後別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過來諷刺

或歧視那是犯過失的 出家眾可以在每半個月的定期布薩或夏安居的最終日「自恣日」進行懺

悔所犯過失「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但在家眾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

關齋戒(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懺悔呢經律中有記載一些在家

人向佛陀或比丘懺悔的例子而似乎沒有犯戒之後完整的如法懺悔的定型

句 懺悔原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過失或罪業知道過錯並請求原諒這是著重當生的而發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過去無始劫來的惡業都認為該懺悔雖然我們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惡業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曾造了什麼惡業懺悔的內容就無法具體化只能陳說往世可能「由貪瞋痴引發依身語意造業」犯了種種十不善業甚至五無間罪一切皆求懺悔大乘的懺法是觀想在十方諸佛前懺悔跟原始佛法著重當生的隨犯隨懺的修法不同現行違犯的懺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體地說出當大眾如法滅罪後內心不安憂惱即能排除掉便不致於障礙修行而能漸次地趣入聖道就達到懺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 69 期20092訂正)

(早課結束禮佛三拜)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8: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8

晚課 【課誦】

(晚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歸依 彼 世尊 阿羅漢 等 | 正覺

南摩 達色 巴鵝瓦多 阿拉哈多 三媽三菩達色 (念三遍)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憶念三寶﹞[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如此他成為世尊是1 阿羅漢2 正等正覺者3 明行足4 善逝 5 世間解6 無上士調禦丈夫7 天人師8 佛9 世尊

法是世尊 1 善說2 自見3 即時4 來見5 返照6 智者可各自證知的

1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2 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3 正理行

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4 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

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

掌禮敬在世間無上的福田

Ahi-paritta(蛇護經) [漢語mdash臺語閩南語華語欽裁(悉聽尊便)]

彼當時某比丘被蛇咬死諸比丘以此事稟告世尊(世尊說)「諸比丘該比丘

未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若該比丘以慈心充滿四種蛇王族者諸比丘該

比丘將不被蛇咬死什麼是四種蛇王族呢毘樓羅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

王族黑瞿曇蛇王族諸比丘該比丘並未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該比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29: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9

丘若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諸比丘比丘不會被蛇咬死

諸比丘我允准以慈心充滿此四種蛇王族要去做自保自衛自護諸比丘

應如是念誦

我愛毘樓羅我愛伊羅漫我愛舍婆子我愛黑瞿曇

我愛無足的我愛二足的我愛四足的我愛多足的

無足的勿傷我二足的勿傷我四足的勿傷我多足的勿傷我

願一切眾生一切有氣息者一切有情願見諸好事任何惡勿來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爬蟲類有量蛇蠍蜈蚣蜘蛛蜥蜴鼠

我已保衛已保護請眾生退去我歸命世尊歸命七位正等正覺者

孔雀經 (Morasuttam) (下半段是在傍晚誦唸) Apetayam cakkhuma ekaraja harissavanno pathavippabhaso 已走開 具眼 獨一無二的君王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金光照耀大地獨一無二的具眼君王已下沉

Tam tam namassami harissavannam pathavippabhasam tayajja gutta viharemu rattim 對他 他 我敬禮 有金色的 大地之光芒 三時 保護 願我們居住 晚上

禮敬金光照耀大地的太陽願夜三時保護我們的住處

Ye brahmana vedagu sabbadhamme te me namo te ca mam palayantu 那些 婆羅門 通曉 一切法 他們 被我 歸依 他們 和 我 願他們保護

願那些通曉一切法的諸婆羅門接受我的歸依願他們保護我

Namatthu Buddhanam namatthu bodhiya namo vimuttanam namo vimuttiya 歸依 令有(atthu) 對(過去)諸佛 歸依 令有 對菩提 歸依 對諸解脫 歸依 對解脫

我歸依諸佛我歸依菩提我歸依諸解脫我歸依解脫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0: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0

Imam so parittam katva moro carati vasamakappayiti 它 他 保護 做了之後 孔雀 漫遊舉止 居住 舒適

孔雀做好保護之後住得舒服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1

【勝利經】(身敗壞經)

行住坐臥或前彎後仰這些都是身軀的動作身軀是由筋骨接

合塗皮肉包薄皮看不見真相腸胃肝膀胱心肺腎

和脾涕唾汗油血關節滑液膽汁和脂(ㄓ)肪還有從九

竅中經常流出不淨從眼中流出眼屎從耳中流出耳屎從鼻流出

鼻涕從口中有時吐膽汁有時吐痰(有時)從身軀出汗還有頭顱

的窟窿裝滿腦髓愚人由於無知才會認為它是好東西

身軀一旦倒斃浮腫發青被丟在墳場親人不再理睬狗

豺狼狐狸蛆(ㄑ

ㄩ)烏鴉禿鷹和其他生物都來吃它世間有智慧

的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會完全理解身軀因為他看到了真相這

個(活體)就像那個(屍體)那個(屍體)就像這個(活體)裡裡外外拋棄

對身軀的渴望吧世間有智慧的比丘摒棄了欲望和貪染獲得無死的

寧靜達到無死的涅槃需要照料的這個具有兩隻腳的(身軀)是不淨

的臭的充滿各種臭味到處流湯具有這樣(齷齪的)的身軀還自

以為了不起輕視別人這種人是一無所見

《經集》Sn1-11Vijayasuttam 勝利經(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 髮2 毛3 爪4 齒5 皮6 肉7 筋8 骨9 髓10 腎 11 心12 肝13 肋膜14 脾15 肺16 腸17 腸間膜18 胃中物19 糞20 腦 21 膽汁22 痰23 膿24 血25 汗26 脂肪 27 淚28 油29 唾液30 涕31 關節液32 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語1髮(頭鬃 thau5 cang)2毛(身軀毛 sin khu mo)3爪(指甲 cing2 kah)4齒(喙齒 chui3 khi2) 10腎(腰子 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淚(目屎 bak8 sai2)29唾(喙瀾 chiu3 nua7)30涕(鼻水 phinn7 cui2))

【死 隨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會死我的生命以死

結束我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這個身體將躺在地上將捨棄心識離去如同無用的朽木

一切眾生必死過去曾死未來將死我也一樣將會死對此我沒有懷疑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2

【慈心念誦】(巴利語及漢語)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惱害 Anigha hontu 願他們都沒有身心的苦惱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他們都善於守護自己

hearts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散播慈心 5 分鐘)

【回 向 (Patthana)】 [發願及迴向(巴利語及漢語)] (接下來比丘唸發願文禪修者者跟著唸)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漏(asava 流向) 滅盡(khaya) 帶來 願他lthotilt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緣)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諸有情 我布施ltbhajetiltbhaj 分開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3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願他們得到ltlabhatilt labh 獲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語發音

===========================

(頂禮三拜)

懺 悔

請求原諒 下座尊者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尊者 上座祝你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顯的過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誡若有人表白懺悔當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達請求諒解包容

(若有其他法師)

(頂禮三拜)

下座師父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師父 上座祝你快樂

(頂禮三拜)

(向其他禪修者) 下座大德請原諒我對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過失 上座我原諒你也請你原諒我 下座善哉我原諒大德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4: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4

上座祝你快樂

(晚課結束禮佛三拜)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5: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5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眾為避三惡趣求人天福應受持三歸依與五戒或八戒或十戒

受持三歸依(tisarana)即成為優婆塞(upasako 男佛教徒)或優婆夷(upasika女佛教

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為「具戒優婆塞」或「具戒優婆夷」《相應部》

S5537V395「摩訶男自從優婆塞已樂於離殺生已樂於離不與取(不偷

盜)已樂於離邪淫行已樂於離妄語已樂於離飲酒摩訶男由於有這麼

多他成為優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雜阿含 91 經》《雜

阿含 927 經》《別譯雜阿含 152 經》)

受持五戒等於提供五個煞車系統以免作惡若犯戒的話不受持五戒

與受持五戒的過失並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會認為「知法犯法罪

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並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個人不受持五戒或

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犯戒作惡時是「邪見相應」而一個受持五戒或有因

果觀念的人犯戒時則是「邪見不相應」意思是作惡時還保住「正見」而

且還有反省與懺悔的空間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沒有(五)戒

(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則有墮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 八關齋戒)多三條出離的戒增加出離的力

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隨阿羅漢的行為來修的八戒中離殺生離妄語

(妄語是覆藏屬於慳瞋根心)是離瞋離偷盜婬欲飲酒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及化妝離坐臥高廣大床是離貪受持八戒正可離身業與語業的貪

瞋癡離難斷的惡習並且止住放逸的行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為限一般來說「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開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Civil Twilight)約等於「明相」出時此

時曙光漸明天空露白(魚肚白 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

明可辨識人物景象顏色掌紋地上整排螞蟻等此時空中最亮的「一等

星」仍可被看見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依地方逐日略異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 24 分鐘左右(請見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後若無法受持要捨三條出離的戒作意捨戒即完成若為了慎

重其事則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來並沒有「犯相」「無犯」等細緻的分別法相今依《律藏》

〈波羅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的持犯因緣以及《小誦注》

〈(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慮便利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6: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6

受持並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一殺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lt ati 超越+ pat 落下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被動)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釋義】

殺生(panatipataltpana 生物+atipata 殺)當中的「生物」(有息者)是連結命根的

蘊相續或者執取那(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殺生為)對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採取斷那(生物)命根(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殺思(=心)而殺生(KhA26)

「殺害無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KhA28)

KhA24「『離』乃壓倒怨敵是捨棄除去消滅怨敵使令不存在之義或

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離怨敵由 vi-字誦成 ve-字而成離」KhA24~25「從義上(所謂)的『離』乃欲界善心相應的離在《分別論》所說的『在那離殺生之時他 1 遠離(arati)2 離(virati)3 回避(pativirati)4 離(veramani)5 不作(akiriya 無所作)6 不為(akaranam 不作為)7 不違犯(anajjhapatti)8 破(惡緣之)橋』」

KhA24「應當學為「學」(sikkha)由此路徑為「處」(padam)學之處為

「學處」(sikkhapadam)此乃是到達「學」的方法之義或者說為「以依止根

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義「學」乃已達到離的戒世間毘婆舍那

色無色禪那以及聖道」的目的」

【犯相】1(對象)是眾生1(pano ca hoti) 2認定是眾生(panasabbi ca 生物想)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

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

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

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 惡鬼)乾闥婆

(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 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

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 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

(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 捃多梵 kunta)蚊蚋

等微小動物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7: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7

3起殺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動(vayamati)1 5導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誦注》KhA31)

【無犯】2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常時殺

【果報】 離殺生果報有肢體勻稱長廣適中腳站得穩優美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伶俐世人喜愛無瑕疵無畏懼不被迫害被他攻擊不死眷屬(或隨從)無量姿態美外表好少病無憂與所喜愛的人可意的人相處而不別離長壽如此等果報(KhA33) 殺生果報有《中部 135 經》〈小業分別經〉說「兇惡的殺生者血手專做殺戮對諸有情無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帶著這個業身壞命終之後往生於離去(福樂)處(apayam)惡趣(duggatim)落難處(vinipatam)無去(無自由來去)處(nirayam)(此四名詞都是「地獄」的同義詞)若身壞命終後不往生於離去處惡趣落難處無去處若來人位者再生於任何地方也會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同理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殺生果報有十「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1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

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lsquo明(咒)rsquo所作 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2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ldquo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rdquo(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8: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8

二盜戒1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給予 拿起(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偷盜學處

【釋義】

律藏波羅夷(ParaIII46)「不給與凡是不給與非捨棄物非永遠捨棄

物被守護之物被人珍愛他人所有物此稱為「不給與」」

不與取(adinnadana)他人所擁有的為「不(給)與」(adinnam)當在他人為所

欲為的侵犯(=偷竊)時也是不作處罰不責難的(「不與取」為)他人所擁有

他人所擁有想生起採取盜取的行動運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盜思(=心)不與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 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盜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動(vayamati)2 5拿到東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當取之物)

【無犯】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sakasabbi 作己物想) 2自信3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1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

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

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

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約 124 英兩(ounce

約 0333 錢)值台幣 940 元左右(2008 年 10 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 1 銖(約台幣

1 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2 有行動(vayamati 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3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 親厚想)(1)同

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 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 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39: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9

4棄物1畜生物2 5精神失常時的不與取3

【果報】離不與取(的果報)大財富財穀豐富無量財產生出未起的財產

已生起的財產堅固所欲之財迅速獲得財產不與王賊水火

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財世間的領導無所不知樂住如此等(果

報)(KhA33-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偷盜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結宿冤二恒疑慮三惡友隨逐四善友遠離五破佛淨戒六王

法謫罰七恣縱愓逸八恒時憂惱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獄」

三離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為(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釋義】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勝行(=卑劣行)以從事非正法原因的違犯之思(=心)運用身門雙雙達到三摩缽地(性高潮)從事婬欲為非梵行(KhA26)

婬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經律論中從不同面向解說

《大智度論》(T251073 ~1081)「(喜根法師)淫欲即是道hellip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此是邪見更不可能正在行婬當中得解脫如「雙身法」所

說「行淫」若涉及主動不可能清淨的以男人來說舉陽就是有淫欲心的

反應「行淫」有一些技法如採陰補陽等可能有滋補男或女但是都歸屬

卑劣行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就明示此理克制婬欲乃能邁向出離之路

《小誦》(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lsquo梵行rsquo優良的行為

之 稱 」 (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

法」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廣義地說包括肌膚之親與婦人嬉笑遊戲

1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

取用 2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3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0: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0

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體型體態或聞體香等)聽女人之笑聲說話唱歌

哭泣追憶過去曾與女人相笑相談遊玩甚至於想往生沒有婬欲的梵天界

也被包括在「七淫結」之內(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 379經》(T27143)《清淨道論》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達到從事(性交)之緣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2 4接納樂受(sadiyati cati)3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常

【果報】離非梵行(的果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飲料衣服住處躺臥快樂醒覺快樂解脫苦界(=惡趣)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飾不驚慌臉不下向(丟臉)男女相愛諸根圓滿諸相圓滿無疑惑生活悠閒樂住無怖畏處無離別喜愛如此等(果報)」(KhA34)(按「不會生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願生為男」或「不願生為女」來決定)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附帶說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邪淫學處

1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 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

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

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2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

一點點) 3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1

【釋義】

Atthasalini(殊勝義) (DhsAp98)「『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不正確(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若靠近此女將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正式結婚)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兼)妻八傭人(兼)妻九戰俘(兼)妻十短暫的妻子(一夜情)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cf《中阿含 15 經》〈羅云經〉(T14373)及〈優婆塞經〉T16162) 【犯相】1對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舉陽就有淫欲心) 3從事性交

【無犯】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精神失常

【果報】邪婬果報佛告奈女(妓女)「好邪婬者有五自妨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

形皆所致能自滅心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

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上天生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般

泥洹經》T11791」(此段勸導奈女(Ambapali 菴婆波梨)的文字未出

現在 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欲心熾盛二妻不貞良三不善增長四善法消滅五男女縱逸

六資財密散七心多疑慮八遠離善友九親族不信十命終三塗」

四妄語戒1

1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

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

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

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

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

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2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虛妄 語(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妄語學處

【釋義】

虛誑語(musavada)當中的『虛誑』是由運用語言或身體致力於欺騙而破壞

(真實)義者(虛誑語為)以欺騙的目的運用語言或身體生起而欺騙他人運

用身語門中的一門以邪思(=心)(說)虛誑語(KhA26) 【犯相】1欺騙(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對那對象現起欺騙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行動(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騙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無犯】1開玩笑2獨處時自言自語3夢中說4說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報】離虛誑語諸根明淨語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純白不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咬合舒適口有青蓮花香隨從恭聽說話受歡迎舌如蓮花青蓮花瓣一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如此等(果報)(KhA34)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T18992)「妄語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口氣恒臭二正直遠離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說「當人出生時斧在口中生

愚人說惡語以斧斬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惡語切斷在根本

上切斷(自己的)善根」說惡言惡語是意圖傷害別人佛陀則教誡此為砍斷自己

的善根的行為值得反省

英語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騙子騙子褲子著火了)這句是對騙子

的責備或警告

西方人有ldquowhite lierdquo善意的謊言(told to be polite)無傷大雅的謊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

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

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

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

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3: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3

五酒戒1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須羅酒(f)迷羅耶酒(n)烈酒(n)放逸 處(m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放逸原因的飲酒學處

【釋義】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當中的

『榖物酒(sura)』有五種穀物酒1 澱粉酒2 餅酒3 米酒4 加入酵母的酒 5 以及前四種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種花果酒1 花酒2 果酒3 糖酒4 蜜酒5 以及前

四種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兩種酒以應醉之義為酒精或者凡有其他任何會醉的

在喝了會狂會放逸的此稱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稱為

放逸原因當知凡以吞咽的目的運用身門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為放

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穀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2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適當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3

【無犯】1飲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2飲用以酒調味的羹湯

肉麻油43飲用菴摩羅果汁(amalaka 醋粟山楂)4精神失常(參見《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報】離放逸原因的穀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報)速知過去未來

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具有智不懶惰不愚鈍

不羊啞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無激憤無嫉妬語諦

1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

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2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3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4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4: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4

實無離間粗惡語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悋

具施捨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直大慧具慧

智賢善巧利害如此等果報(KhA34)

《四分律》中說(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過「一

顏色惡(難看)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

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

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T18992-3)「飲酒三十六過其過云何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

三因興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

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祕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

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

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

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

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

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

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

獄受苦無窮」

《長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麼是(優婆塞的) lsquo活命rsquo捨斷五種邪貿易以法公正地維持生命曾這麼說(A5177III208)『諸比丘在

家 信 徒 不 可 從 事 這 五 種 買 賣 是 哪 五 種 買 賣 武 器 買 賣 有 情 (= 買 賣 人 AA5177III303)買賣肉買賣酒類買賣毒品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從事這

五種買賣』」受三歸依的優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經營酒家專賣酒或兼賣酒

但是可以喝酒或釀造酒具戒(五戒)的優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為非買賣目

的的某種需要而釀造酒

六非時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時 食(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釋義】

「非時食(vikalabhojana)」乃超過正午而食超過這所允許的時間而吃食

因此稱為非時食由那非時而食(KhA36)

【犯相】1非時(vikalo 超過正午)(吃食) 2時藥(yavakalikam 一般食物)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5: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5

3吞嚥(ajjhoharanam) 4未瘋狂(anummattakata)(《小誦注》KhA35)

【無犯】1天亮(明相)到日過中天(約十二點)吃食不計多少餐次2終身藥 3瘋狂

【果報】不非時食則少貪吃身體少負擔多閒心清智明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約十二點)至翌日明相出時不再吃五穀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豆湯等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

汁葡萄汁等

《律藏》〈大品〉(Mv300)「諸比丘除了穀果汁之外我允許一切果汁諸比

丘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普端嚴》說「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搾成的汁是允許的)諸比丘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

花汁之外諸比丘允許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樂(n)戲劇(n)看見(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跳舞唱歌奏樂看戲學處

【釋義】

「觀(聽)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這當中「跳舞(nacca)」為任何舞蹈「歌唱(gita)」為任何歌謠「演奏(vadita)」為任何演奏「觀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煩惱之緣破壞善(法一)邊的觀看表演觀看表演的形況為觀看表演(KhA36)

當中的觀(聽)表演當取在《梵網經》(D2I6 D2I65)所說的方式在那裡說「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門婆羅門食用信施的食物他們住於不適宜的觀看表演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戲(5)民謠(6)鼓掌樂(7)

鐃鈸樂(8)鼓樂(9)小丑戲(10)鐵丸戲(11)竹戲(12)洗(骨)祭禮(=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後撿骨之日的祭禮cf A10107)(13)鬥象 (14)鬥馬(15)

鬥水牛(16)鬥牡牛(17)鬥山羊(18)鬥牡羊(19)鬥雞(20)鬥鵪鶉(21)棍鬥(22)

拳擊(23)摔角(24)演習(演練攻擊的地方)(25)點兵(象軍有多少馬軍有多少騎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佈陣(象軍站在此馬軍站在此騎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閱兵(校閱象軍馬軍騎兵步兵)』沙門喬達摩離如此觀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6: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6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聽 4未瘋狂(anummattakata)

【無犯】1在站立坐著躺臥處(有表演從自己方向)來或去到達視野域而看

見即使有煩惱也沒有違犯2瘋狂

【果報】不歌不舞則身表正直不亂心思正經安穩

《吉祥經》並沒有說「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 18 項的「遠離(arati)」為「遠避(身語惡

業)」《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arati)遠離享樂(araka ramanam)」

提示遠開世俗的享樂而歌舞算是世俗享樂的項目

A3103I261 ldquo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諸比丘於聖者之

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蹈是瘋子) (各類表演詳見《長部》

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於聖法律中歌戲猶如哭

舞如狂者戲笑似小兒」

KhA37-8「將法編成歌是不適合的而將歌編成法則是可以的」「梵唄」是屬

於「將法編成歌」且是拉長歌音而誦有五種過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妝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薰香 塗油 受持 化妝 裝飾 處(=原因 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化妝裝飾原因的花鬘香水塗油學處

【釋義】

花鬘(mala)為任何種類的花(環)(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為其餘的香粉(香)煙等一切種類的香 化妝品(vilepana)為凡任何為了塗香搗碎後所備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為了塗抹(和)莊嚴的目的是不允許的而為了當藥的目的則是允許的

以及(假如)為了拜拜(puja)而運持(香)那情況不會不(被)允許的(KhA37)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7: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7

【犯相】配戴任何種類的花(環)塗任何種類的香香油香粉(香)煙

【無犯】1為了當藥(治病)的目的2為了供養運送(香) 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璫耳墜臂釧腳鐲項鍊玉珮戒指手鐲手珠

手錶等裝飾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

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 (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

VinAvip1201)受八戒者並無規定不得照鏡子但是也當學習比丘威儀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脂粉錢)增加財富少施脂粉也比較健康(皮膚少負擔)

八高床廣大床戒1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華) 床(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坐臥)高床大床學處

【釋義】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過(尺)量而說(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為不允許的床和不允許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兩(種床椅)沒有任

何 方 法 是 適 宜 的 (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門果經》(D2I65~6)「鑒於有些沙門及婆羅門依靠信眾供養的食物過

活卻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這即是(1)高床(高腳椅)(超高臥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長羊毛(床單)(4)雜色的(床單)(5)白羊毛(床單)(6)以花鑲

邊的羊毛(床單)(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繡的羊毛(床單)(9)單面或雙

面有毛的羊毛(床單)(10)鑲有珠寶的床罩(11)絲綢(床單)(12)舞廳地毯

(13)象馬或馬車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製的精選床罩

(16)上有紅色布篷的床罩(17)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他戒除使用這些高

且奢侈的床和椅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臥高床(註 1)廣大床戒

2現前有「高床(椅)」(超過膝蓋高度)或「大床(椅)」(敷具過度豪華) 1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

高是 27 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

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8: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8

3坐臥 4未瘋狂

【無犯】1如超過膝蓋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樹木等2瘋狂

【果報】現世減少浪費增加財富

【附不捉持金錢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黃金(n) 貨幣(n) 接受拿取(nsAbl) 離(f) 學(f) 處(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ltsamadiyati lt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離金銀學處 【釋義】

「金(jatarupa)」為黄金「錢(rajata)」為貨幣(kahapano 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1銅錢(lohamasaka)木錢(darumasaka)膠錢(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貨幣)這兩者都(屬於)金錢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錢)為接受沒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錢)是可以的如此為所應說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錢

2現前有「(黄)金(jatarupa)」或「錢(rajata)」 3捉持 4未瘋狂

【無犯】1無心無意碰到金銀2瘋狂

【果報】不捉持金錢乃是沙門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錢戒」

未來世會有不重視金錢乃至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諸比丘世間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財聚諸比丘

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復次諸比丘於有戒者具足戒者善

名遠播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

具足戒者不論入於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等任何之

眾有自信而心無不安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復次諸

1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

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49: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49

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臨終不迷亂諸比丘此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

第四利復次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諸 比 丘 此 為 有 戒 者 具 足 戒 者 之 第 五 利 (VinMvI227-8

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說「毘舍佉(優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

(mahapphalo) 大 效 益 (mahanisamso) 大 光 輝 (mahajutiko) 大 徧 滿

(mahavippharo)有什麼大果有什麼大效益有什麼大光輝有什麼大徧

滿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尸

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

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

之一什麼緣故毘舍佉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hellip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

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

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

終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hellip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後當

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關係說人王與天上之快樂相比

則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優婆夷)cf《增支

部》A370A841-2A1046)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50: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50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 十戒(消極面) 積極面 效 益 免障難

1 離殺戒(不殺不暴力) 多護離殺 自護護他延年益壽 免結怨免戰爭 2 離盜戒 多施離盜 自他相安安和樂利 免孤寡貧窮

離邪淫戒 少淫多貞 潔身自愛家庭和樂 免縱慾傷身 3 離淫戒 不淫多精 身體香潔資益出離 免招惹是非破財毀譽

4 離妄語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親友疏遠

5 離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亂語

6 離非時食戒 少餐多健 減少食欲身輕氣爽 免身重氣濁障礙英明

7 離化妝戒 少妝多率 呈現原貌去偽存真 免招搖惹禍引狼入室

離唱歌 少唱多默 遠偽友會善友 免放縱免傷志 8 離跳舞戒 少跳多走 離假意得真情 免失態免狂亂

9 離高床豪華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隨意坐臥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驕慢自除 10 離金錢戒 少錢多閒 兩手空空欲求自消 無有錢財豈有破財

有偈言「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 十善 效 益 十不善 障 難

1 不殺 生天若生人中必長壽 1 殺 生地獄若生人中必短壽 2 不盜 生天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2 盜 生地獄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獄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 不妄語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4 妄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 不兩舌 生天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5 兩舌 生地獄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 不惡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6 惡口 生地獄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 不綺語 生天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7 綺語 生地獄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 不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8 貪欲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見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10 邪見 生地獄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本表整理自《雜阿含 1048 經》其中「兩舌惡口綺語」不包括在「妄語戒」

「貪欲瞋恚邪見」不包括在十戒中它們是達到更高的修為時所斷

A10206Mani 摩尼珠在經中佛陀說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報身壞命終生

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依(十)善之思惟引樂樂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

天世間在結論中佛陀說「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

集之業若未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本經沒有個別的說出特定的果報項

目如「必得短壽」「錢財多難」等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51: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51

【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根業受】

(離)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十戒 從生起 從根 從業 從受

1 殺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身 苦受 1 離殺 身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無貪瞋 無貪瞋癡

身 樂或 不苦 不樂

2 盜 身心語心

身語心 貪癡 瞋癡

身 三受

之一2 離盜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3 離邪淫

離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語 身心 語心 身語心

瞋癡 語 同上 4 離妄語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貪癡 身 同上 5 離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時食 身 貪癡 身 同上 6 離非時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妝 身 貪癡 身 同上 7 離化妝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唱歌 語 貪癡 語 同上 離唱歌 同上 同上 語 同上 8

跳舞 身 貪癡 身 同上8

離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華床 身 貪癡 身 同上 9 離高床

豪華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錢 身語心 貪癡 身 同上 10 離金錢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KhA31-2「從根」「helliplsquo不與取rsquo(和) lsquo虛誑語rsquo為貪癡根或瞋癡根」但衡量

實況lsquo虛誑語rsquo乃是覆藏(=慳屬瞋根)真實之下而發言所以應為瞋根(伴隨癡根)

KhA31說「邪淫」與「喝酒」兩項為「樂或不苦不樂」但衡量實況修訂為「三受之一」

離身惡業將生起「正業」(心所)離口惡業將生起「正語」(心所)

KhA37又這十學處以低劣的「欲心勤觀」而受持為低劣的以中等的為

中等的以殊勝的為殊勝的或者被愛見慢所染污為低劣的無被染污為中等

的於各處以慧攝益則是殊勝的以「智不相應善心」而受持為低劣的以「有行

(被動)智相應」為中等的以「無行(主動)智相應」為殊勝的

【參考資料】

《律藏》〈波羅夷〉(1不淨行2不與取3(殺)人4(謊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誦注》〈(十)學處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覓寂比丘《小誦注》(pp30~37)電子檔

瑪欣德比丘《沙馬内拉學處》2008 年版 (台南法藏講堂) par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

Page 52: 法雨道場 課誦本 - dhammarain.org.t · 3 早課 【課誦】 (早課開始,禮佛三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版權聲名若不增減本書內容歡迎倡印免費流通】

非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