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首先感謝張理事長添晉讓筆者擔任環工學會會刊總編輯,個人先後擔 任四屆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委員會委員, 雲林縣、 嘉義縣、 台南 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土壤及地下水管理委員會委員暨水污染 防治委員。在過去兩年完成土壤及地下水整治技術是為國內在該領域之第一本中文 教科書,另為廢污水創新處理與再生 實用環境化學及畜牧業循環經濟等四本著作, 提供國內水污染防治處理相關事業從業人員專家參考。 在過去兩年執行環保署沼液沼渣農地再利用計畫計畫在嚴謹的管理下, 將畜牧資源進行適度處理後,直接應用於農田土壤澆灌替代部分肥份,將 可使豬隻所排放之沼液沼渣成為資源物,而非廢棄物。因此,近年來行政 院環境保護署推廣畜牧肥分施灌於農地可行性。環保署委託筆者進行畜牧 糞尿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評估計畫,在探討畜牧糞尿沼液沼渣回收 作為農地肥分之效益過程中,蒐集之豬廁所相關資料,並配合一段式厭氧 發酵處理單元模組處理畜牧廢水,估算所能減少之畜牧廢水量,進而推估 對河川水質改善之成效。蒐集養豬廢水中所含三要素含量以及沼液沼渣肥 分成分分析之相關資料,將其與化學肥料進行比較,估算其替代化學肥料 減量效果。沼液沼渣農地再利用是為成功政策不僅為廢水零排放能使高屏人不在買水喝。 國立高雄大學 葉琮裕 教授

首先感謝張理事長添晉讓筆者擔任環工學會會刊總編輯,個人 …教科書,另為廢污水創新處理與再生、實用環境化學及畜牧業循環經濟等四本著作,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首先感謝張理事長添晉讓筆者擔任環工學會會刊總編輯,個人先後擔

    任四屆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委員會委員, 雲林縣、 嘉義縣、 台南

    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土壤及地下水管理委員會委員暨水污染防治委員。在過去兩年完成土壤及地下水整治技術是為國內在該領域之第一本中文

    教科書,另為廢污水創新處理與再生、實用環境化學及畜牧業循環經濟等四本著作,

    提供國內水污染防治處理相關事業從業人員專家參考。

    在過去兩年執行環保署沼液、沼渣農地再利用計畫,計畫在嚴謹的管理下,

    將畜牧資源進行適度處理後,直接應用於農田土壤澆灌替代部分肥份,將

    可使豬隻所排放之沼液沼渣成為資源物,而非廢棄物。因此,近年來行政

    院環境保護署推廣畜牧肥分施灌於農地可行性。環保署委託筆者進行畜牧

    糞尿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評估計畫,在探討畜牧糞尿沼液沼渣回收

    作為農地肥分之效益過程中,蒐集之豬廁所相關資料,並配合一段式厭氧

    發酵處理單元模組處理畜牧廢水,估算所能減少之畜牧廢水量,進而推估

    對河川水質改善之成效。蒐集養豬廢水中所含三要素含量以及沼液沼渣肥

    分成分分析之相關資料,將其與化學肥料進行比較,估算其替代化學肥料

    減量效果。沼液、沼渣農地再利用是為成功政策,不僅為廢水零排放,亦

    能使高屏人不在買水喝。

    國立高雄大學 葉琮裕 教授

  • 第三十㇐屆環境工程年會暨各專門學術研討會成果報導

    主辦單位:

    (1)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2)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3)行政

    院科技部

    1. 研討會緣起與目的

    第三十㇐屆環境工程年會暨各專門學術研討會,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 學會、

    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以及行政院科技部共同舉辦。科技部工程

    司工程科技推展中心、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東海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學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中臺科技大學環 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與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協辦,於2019年11 月22與23日於弘光科技

    大學舉辦。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暨各專門學術研討會」為台灣環境工程與相

    關領域結合產、官、學界之年度盛事,藉由機會進行學術與工程技術之交流,

    並提升與整合國內在環境工程研究與應用之研發成果。此研討會內容分為三個

    部分:學術與環境政策論壇、學術論文發表與技術展覽。學術論壇邀請相關人

    士對特定議題進行討論,環境政策論壇由署⾧主持,針對特定的環境議題討論,

    以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在論文發表方面,針對空、水、廢棄物等環境相關主

    題進行發表,此年會與各專門學術研討會之舉辦成果可說是所有環境工程相關

    領域產官學界朋友研究結果的總覽。至於技術展覽,邀請相關領域業者對於環

    境領域之先進技術進行展覽,以提供新穎技術予官方人士與學者。

    各專門學術研討會包含2019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2019空氣污染控制

    技術研討會、2019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2019環境資訊與規劃管理研討會、

    2019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2019環安衛研討會、2019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討

    會。學術與環境政策論壇包含環境政策論壇、大會論壇:我國電力業循環經濟

    之現況及未來發展、Water and Energy Nexusx論壇、台灣空氣污染管制策略

    及展望論壇、煉鋼業爐石爐碴再利用論壇、智慧科技應用於環境資訊管理之前

    景(IoT、AI、UAV)論壇、土水政策規劃與市場發展論壇與安全衛生實務論壇八

    個論壇。並舉辦兩個比賽為學生環境保護主題簡報比賽與環境工程實務技術論

    文比賽。

    1

  • 2. 研討會籌備流程

    研討會論文摘要於2019年07月01日開放網路徵稿,論文摘要投稿於08

    月15日截止,投稿論文接受函於09月01日以電子郵件告知,研討會舉辦

    日期為11月22日至23日,為期兩日於弘光科技大學舉辦,期間歷經三次

    籌備會,期能使年會舉辦更加完善與順利,第三十㇐屆環境工程年會暨各

    專門學術研討會徵稿部分分為下列幾項主題: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物理化學處理及環境奈米技術

    生物處理及環境分子生物技術

    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

    水回收再利用

    工程實務與應用

    新興污染物與新穎處理技術

    主辦單位:林俊德教授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

    廢棄物規劃與管理

    廢棄物處理實務

    減廢與資能源整合

    廢棄物熱處理

    廢棄物物化與生物處理

    有害廢棄物處理

    主辦單位:陳志成教授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環境資訊與規劃管理研討會

    永續環境政策與法規

    能源與環境系統規劃與管理

    氣候變遷減緩/調適策略

    環境影響評估與風險管理

    環境監控與地理資訊系統

    雲端技術與資訊應用系統

    主辦單位:張明琴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2

    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

    大氣環境與室內空氣品質

    空氣污染控制與管理

    空氣污染物大氣傳輸

    懸浮微粒監測與管制

    空氣污染與健康風險管理

    空氣污染物監測技術與微感測裝

    置之應用

    主辦單位:彭彥彬教授

    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

    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

    物理與化學整治技術

    生物與分子生物整治技術

    土壤、地下水與底泥整治

    污染物傳輸、反應與模擬

    污染調查與快篩技術

    風險評估與法規

    主辦單位:陳谷汎教授

    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環安衛研討會

    製程安全技術與管理

    職業衛生技術與管理

    作業環境及衛生管理

    食品安全評估與管理

    新興風險與永續發展

    風險評估、風險溝通及風險管理

    主辦單位:曾若鳴教授

    中臺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 本研討會共計391篇論文投稿,包含口頭報告242篇、海報展示149篇,此次年

    會,除了六個專門研討會外,並安排實務研討會,提供實務界進行口頭與海報

    發表,除給產學界的深化與結合外,並提供競賽獎金,提高產學界參與的性卻。

    此次參與儀器設備技術展的廠商包含參展廠商包含昇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龍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科協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電

    力股份有限公司、三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水科技研究組、利得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經濟部工業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毒

    物及化學物質局、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尚偉股份有限公司、漢鈞科技有限公司、

    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宸昶企業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賽佛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瑞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華書局、台灣安捷倫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20家廠商,參展地點為國際會議廳外空地。海報展示於

    N棟大樓㇐樓與國際會議廳⾧廊分兩個地點舉辦,研討會午餐安排於口頭發表之

    教室,晚宴於本校弘櫻館舉行,為期兩日研討會共有3場茶點時間,提供精美茶

    點予予會人士享用。

    研討會其工作人員共64位,負責人員報到、拍照、錄影、貴賓接待、會場動線

    指引、時間控制等項目。本次研討會開幕典禮於國際會議廳舉行,由中華民國

    環境工程學會張添晉理事⾧、環境保護署張子敬署⾧、台中市盧秀燕市⾧與弘

    光科技大學蘇弘毅副校⾧致詞,期勉研討會能圓滿成功。

    3

  • 空氣品質管理論壇 廢棄物處理及回收論壇

    溫室氣體及環境教育論壇 綜合座談

    環境保護主題學生簡報比賽 環保技術、設備及專案成果展

    開幕典禮後,於國際會議廳小研討室進行環境政策論壇,其分場議題分別

    為蔡俊鴻教授主持的空氣品質管理論壇、張添晉教授主持的廢棄物處理及

    回收論壇與王鴻濬教授主持的溫室氣體及環境教育論壇,最後由環保署張

    子敬署長進行總結,環保署各處室的主管皆有參與此次論壇的討論,由環

    境政策論壇所得的結論可當為後續環保署施政的參考。此外此時段亦同步

    進行環境保護主題學生簡報比賽,讓學生有發表的園地。此外在會場外進

    行儀器設備展覽。

    4

  • 大會論壇 大會論壇

    籌備會報告 科技部環工學門召集人報告

    接續環境政策論壇後為大會論壇:我國電力業循環經濟之現況及未來發展, 主

    持人為蔡顯修博士,引言人為馬小康教授與劉源隆處長,與談人為林泉 興副

    總經理與呂穎彬經理。台電公司目前循環經濟有關的主要成果,主要 是煤灰

    及石膏之再利用,107 年度煤灰及石膏再利用率達 82.9%與 100%, 另外台

    電公司亦推動循環經濟文化創意事業,將煤灰杯墊、線路絕緣的

    陶瓷礙子所做的LED 燈座等推到文創電商平台對外販售,以打造一個有溫

    度的禮物貼近民眾生活,利用自身資源實踐循環經濟。 本次主要報告有關

    議題如「循環經濟與發電技術提升」及「將污染轉為資材之現代化火力電

    廠環保科技」,皆會介紹台電發電機組相關技術及效率、空氣污染防制設

    備及煤灰與石膏等,讓與會單位了解台電公司在循環經濟有關之成果。

    接續大會論壇為年會籌備報告與頒獎,籌備會報告由籌備會主委孫世勤常務理

    事、與年會總幹事弘光科大環安系盧信忠主任報告,頒獎則頒發學術論文獎、

    優秀青年工程師獎、優秀工程師獎、服務貢獻獎章、工程獎章與會士證書。服

    務貢獻獎章—終身成就貢獻獎由台大環工所楊萬發教授獲得, 工程獎

    章-學術研究類由中山大學高志明教授獲得,其餘獎章可參照大會手冊,不

    一一贅述。頒獎完畢後由科技部環工學門、永續學門分別由魏銘彥教授與林

    財富教授進行學門報告,主要內容為近年來學門申請科技部計畫的情形及通

    過比率。後續進行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會員大會與晚宴, 結束第一天的議

    程。

    5

  • 頒獎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會員大會

    晚宴 茶敘

    6

    工程獎章-學術研究類 高志明教授 終身成就貢獻獎-楊萬發教授

  • 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

    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 環安衛研討會

    環境資訊與規劃管理研討會 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

    第二天議程早上主要進行各專門學術研討會的口頭報告與海報發表,包含 廢

    水處理技術研討會、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環

    境資訊與規劃管理研討會、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環安衛研討會與環境 工程

    實務技術研討會。參與人數眾多,也有許多年輕學子參與發表。

    7

  • 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口頭競賽 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海報競賽

    各專門學術研討會-海報發表 各專門學術研討會-海報發表

    在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部分分為口頭與海報競賽兩部分,因設有獎金

    鼓勵學界與實務結合,故各參與人員亦積極報告以爭取獎金。此外同時於

    N棟大樓一樓同步進行論文海報發表,讓與會人士自由進行觀看。

    於第二天下午,除各專門學術研討會的口頭發表與海報發表外,亦同步進行

    六個論壇,分別為Water and Energy Nexusx論壇、台灣空氣污染管制策略及

    展望論壇、煉鋼業爐石爐碴再利用論壇、智慧科技應用於環境資訊管理之前

    景(IoT、AI、UAV)論壇、土水政策規劃與市場發展論壇與安全衛生實務論壇,

    藉由論壇凝聚環境工程個子領域的共識與未來發展的課題。

    8

  • Water and Energy Nexusx論壇 台灣空氣污染管制策略及展望論壇

    煉鋼業爐石爐碴再利用論壇 土水政策規劃與市場發展論壇

    安全衛生實務論壇 智慧科技應用於環境資訊管理之前景

    (IoT、AI、UAV)論壇

    各專門學術研討會論壇討論情形

    9

  • 第二天議程最終為頒獎及閉幕式,頒發各學門研討會優秀論文獎、學生

    分組競賽獎、工程實務論文競賽獎與年度環工學會獎學金,各學門研討

    會優秀論文獎名單如下:

    論文名稱 作者

    以界面活性劑修飾銅粒進行電化學選擇性還原硝酸氮:奈米形貌與晶面效

    吳至倫、林俊諺、施育仁、黃金寶

    CuInS2光觸媒應用於光催化降解偶氮紅染料 李如婷、黃宥恩、魏銘彥

    電容去離子技術於民生污水處理廠放流水之再生利用: 從理論基礎到實場

    驗證

    沈毓沂、張廣智、陳采萱、闕蓓德、林正芳、

    侯嘉洪

    以減壓蒸餾技術處理含銅廢水與再利用於活性碳改質創新技術研發 蕭燕澤、席行正

    開發水凝膠吸附劑處理水中含氮化合物 施欣吟、黃晟瑞、林宗億、陳昱潔、黃柏榮

    紫色不含硫光合菌降解六溴環十二烷之動力學、副產物及轉錄體學 王如邦、周子禾、施養信

    微生物硝化功能評估生物指標:以實場煉焦廢水生物除氮系統為例 林如樺、吳怡儒、劉婉如、王喬安、賴世杰、

    黃良銘

    抗生素抗性菌與抗性基因在污水處理程序中的動態變化 張智聖、林居慶

    高效厭氣生物處理系統(ECSB)之實廠研究與總基因體分析 林郁仲、倪辰華、張家源、王唯匡、林俊德

    利用共醱酵料源進行厭氧醱酵槽之沼氣產量評估 黃雯婕、李麗梅、鄭嘉俊、陳幸德

    聚苯乙烯塑膠微粒對人類正常肺細胞之毒性效應評估 陳怡君、陳宏庠、陳谷汎、林家驊

    寺廟焚香產生之重金屬與醛酮類化合物對工作人員之健康危害風險比較 賴嘉祥、項堯楷 、楊智其、陳谷汎、蔡勇斌、

    林家驊

    以低溫電漿結合金屬觸媒轉化氣相異丙醇之研究 邱名澤、林昱傑、張耿崚

    LED-UVC不同佈設型態輻射強度隨距離光衰與介質穿透特性之探討 洪明瑞、王彥承、陳稚融、陸寧洲、張載川

    熱媒管式煙氣換熱器與管束式除塵器對燃煤鍋爐硫酸液滴、硫酸鹽排放改

    善之研究—以台化公司為例

    陳志傑、李奐叡、林志威、陳冠男

    由大氣臭氧濃度變化趨勢探討管制成效及改善對策 盧彥廷、鄭玟芩、李其霈、郭子豪、戴忠良、

    陳宜佳

    以自製單一及複合金屬改質TiO2觸媒光熱催化氧化氣態Hg0之比較研究 楊鈞筑、王詩雯、黃相文、袁中新、林祖貝

    漿紙污泥與廢車破碎殘餘物共同氣化產能評估與污染物排放特性建立之實

    廠驗證研究

    羅勻聘、江康鈺、呂佳明、黃永吉、張木彬

    高爐副產物回收凝析石墨之研究 江尉萍、張祖恩、陳盈良、潘冠廷、王琳婷

    廢太陽能板玻璃回收再利用合成吸附材料之研究 劉姵吟、陳志成、林以潔

    應用加速碳酸鹽反應技術評估灰渣類廢棄物捕捉二氧化碳之可行性研究 徐佩瑄、江康鈺

    漁業廢棄物改質高值化環境友善抗菌材料開發及製程應用 嚴莉婷、林耀東

    焚化灰渣高值化再利用技術研究 陳志成、林以潔、許育婷、范仲翔

    以悶燃離地熱處理技術應用於潤滑油污染土壤場址 秦逸玲、林書羽、房文傑、官長勝

    探討電透析系統對電鍍污泥之回收再利用 章日行、沈善鎰、蔡雅亘、徐欣儀、劉怡伶、

    張靜濰

    開發攜帶式即時感測電極量測環境中過氧化氫濃度以評估現地化學氧化成

    郭育嘉、陳敬遠、夏國芳、許藝騰、高志明

    燒結溫度與玻璃添加對污染性浚泥燒製粒料之重金屬溶出特性的影響 林雋邦、林裕程、董正釱、張麗珍、陳秋妏

    重金屬污染土壤之快速現地玻璃化技術研發 王傳牧、張書奇

    二價硫、氯離子與溶解性有機物對活性碳吸附水中二價汞之影響 陳祺、丁昱、莊文歷、席行正

    耐磨耗聚氨基甲酸酯複合材料之製備及其性質分析 廖育寬、李昌崙、沈北湖、沈銘原、江金龍

    利用感測裝置進行作業環境有害物之監測 王琳麒、林明彥、王櫻芳、周瑞淑、鄭乃云、

    陳均衡

    挑高廠房自然排煙窗開口型式與角度及自然風影響排煙性能之研究 蘇崇輝、林富鏞、鄭宇凱

    石化廠突發排放追蹤AI儀表板之開發與驗證 余雅芳、吳勇興、吳承諺、江舟峰

    農業作物栽種之環境衝擊與成本效益評估比較研究 胡憲倫、柳廷蓉、陳雯憶

    廢水處理設施溫室氣體排放係數之建立-以造紙業為例 林俊凱、蔡宗益、楊伊萍、許珮蒨、周武雄、

    游勝傑

    ICT應用之節能減碳情境分析-以雲端運算為例 申永順、胡憲倫、黃泓維、林奕榮、莊哲閔

    10

  • 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環工學會獎學金

    閉幕-張添晉理事長致謝 詞 學生簡報比賽頒獎

    年會最後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由張添晉理事長致謝詞,同時勉勵環工界人士

    與年輕學子為未來台灣的環境貢獻以的心力。

    3. 結語

    本次第三十一屆環境工程年會暨各專門學術研討會提供產、官、學、 民

    之學術交流平台,亦成為台灣地區重要環境保護及安全衛生相關研討會, 每

    年吸引近1000人參加,本次研討會共計391篇學術研究論文發表。並針對 空氣

    品質管理、廢棄物處理及回收與溫室氣體及環境教育等議題進行論壇 討論,

    同時進行環境工程各類主題論文發表及學生簡報比賽,兩天議程總 共有8個

    論壇及研討會平行進行,此外並有20單位進行環保儀器設備展覽, 此次年會

    結合產官學一起為台灣環境努力,會議期間所有論文發表與論壇 結論皆可提

    供國內產官學界相關人員在環境保護研討交流機會。讓學研人 員、業界之專

    家、政府決策者或任何對此議題有興趣者能共襄盛舉。藉由 投稿、口頭發表、

    海報展示、儀器展覽及現場實際交流,提供與會人員相 互討論精進之平台,

    或進一步建立合作管道創造多贏,此外並預定2020年 年會於中央大學舉辦,

    以薪火相傳,延續年會的傳統。

    11

  •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31屆年會

    廢棄物處理技術論壇

    煉鋼業爐石(碴)再利用論壇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孫世勤副總經理/吳文龍經理、逢甲大學環境工程

    與科學系 陳志成教授

    1. 緣起與目的 鋼鐵工業為產業發展之基礎,也是經濟發展之碁石,我國鋼鐵產業的總產值每年高

    達1兆元,但伴隨著鋼鐵製造過程而產出之爐石(碴)數量亦相當可觀,每年國內一貫

    作業煉鋼產出之高爐石約447萬公噸、轉爐石約142萬公噸,電弧爐煉鋼產出之氧化碴

    約70萬公噸、還原碴約40萬公噸。針對這些數量龐大之鍊鋼爐石(碴),如何有效管理

    並加以妥善處理與再利用,使其重新進入資源循環體系,降低環境衝擊,使社會大

    眾安心接受,提升產業經營效能,實為目前國內各界所重視之重要課題。

    本論壇針對煉鋼爐石(碴)之成分特性、國內外應用推廣案例與管理實務,以及煉鋼爐

    碴之安定化技術與工程應用效能,邀請國內各界專家進行分享並綜合討論,期能促

    進國內煉鋼爐石(碴)循環再利用之發展。

    2. 論壇議程

  • 2019年全國環境保護專業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近年來國內青年學子對於環境保護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有日漸低落情形,為了

    提升國內大專青年對環境保護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培育優秀的環境保護專業人才,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與台灣環境路跑協會、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合作,於108年10月

    19日在雲林縣麥寮鄉六輕工業園區思源廣場(阿媽公園)共同舉辦『2019全國環境保護

    專業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活動,邀請國內環境保護相關系所師生、從事環境

    保護相關企業,以及各級環保主管機關組隊參加,透過本活動舉辦之『環境保護專

    業知識問答』及『技能趣味遊戲』的闖關比賽,在輕鬆、歡樂的比賽活動中,讓國

    內從事環境保護工作之產、官、學界及青年學生能夠齊聚一堂,互相切磋環保知識,

    同時提供青年學生與環保領域之產、官、學界先進交流機會,了解環境保護專業知

    識未來的應用方向,提升學習興趣,培育優秀的環境保護專業人才,也為國內環保

    產業、環保機關之人才徵求搭建交流媒合的平台。

    本活動共計有5個環保機關、10個環保產業及7個學校團體組隊參加,合計約有

    700人參與。

  • 張添晉理事長開幕致詞

  • 承辦單位朝陽科技大學參與工作同學

    東海大學啦啦隊表演

  • 環工學會常務監事白子易教授講解比賽規則

    新竹縣環保局羅仕臣局長講解比賽規則

  • 臺南市環保局林淵淙局長講解比賽規則

    朝陽科大章日行教授講解比賽規則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

  • 啦啦隊暨隊呼比賽特優頒獎

    環保知識及趣味遊戲闖關競賽頒獎

  •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第十三屆(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

    成果報告 一、緣起:

    為促進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固體廢物管理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國城市環境

    衛生協會、香港廢物管理學會、臺灣中華環境工程學會和澳門工程師學會,自2007 年

    開始每年輪流主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了第十

    二屆。本屆2019 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由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主辦,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香港廢物管理學會和澳門工程師學會協辦,中環協生活垃

    圾處理專委會承辦。

    二、活動內容:

    本屆2019 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由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主辦,中

    環協生活垃圾處理專委會承辦。論壇於2019年9月27日至28日在西安市舉行。同時,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於9月26日至28日召開「第八次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與設備研討

    會」,本次會議設置展示區,為參會單位提供展示機會及安排西安市多座垃圾焚燒

    廠參觀及現場交流。

    台灣方面由本學會張理事長添晉召集組團與會,團員包含本學會孫常務理事世

    勤、游理事勝傑、馬小康教授、林信一教授、陳映竹教授及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榕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達和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及信鼎技術服務股份有限

    公司等公司代表共計18位出席,並發表數篇文章進行交流。

    三、議程安排:(議程表如附件一)

    (一) 108年9月28日上午安排與會嘉賓參觀西安高陵垃圾焚燒廠及西安藍田垃圾

    焚燒廠。(行程安排見附件一)

    (二) 108年9月28日下午辦理第十三屆(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棄物管理論

    壇,由四方代表發表廢棄物處理相關論文。

  • 第十三屆(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 議程 日期 時 間 內 容 地 點

    9月27日(五) 全天報到 溫德姆至尊酒店

    9月28日

    週六上午 08:30

    技術參觀(二選一)

    西安高陵垃圾焚燒廠(單號車)

    西安藍田垃圾焚燒廠(雙號車)

    9月28日

    週六中午 午餐 溫德姆至尊酒店

    9月28日

    週六下午

    論壇開幕式主持人:徐文龍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溫德姆至尊酒店

    多功能1廳

    13:30-13:35 主持人介紹參會貴賓及活動背景

    13:35-13:40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徐文龍會長致詞

    13:40-13:45 中華環境工程學會張添晉理事長致詞

    13:45-13:50 香港廢物管理學會周治平會長致詞

    13:50-13:55 澳門工程師學會蕭志泳理事長致詞

    13:55-14:15 合影留念

    大會主題演講 主持人:劉晶昊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秘書長

    14:15-14:35 演講:王維平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

    題目:關於垃圾分類和垃圾對策演進的討論

    14:35-14:55 演講:朱九龍臺北大學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推動與發展

    14:55-15:15 演講:周治平香港廢物管理學會會長

    題目:四分之一世紀的香港廢物管理發展

    15:15-15:35 演講:徐海雲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題目:生活垃圾分類與焚燒發電發展

    15:35-15:55 演講:王舜生信鼎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主管

    題目:運用智慧化管理及自主化技術提升焚化廠營運效能

    15:55-16:15 演講:駱嘉銘傑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拓展總監

    題目:香港臭味研究及管理

    溫德姆至尊酒店

    多功能1廳

    16:15-16:35 演講:楊芳哲臺灣嘉義市垃圾焚化廠廠長

    題目:高運轉率垃圾焚化廠

    16:35-16:55

    演講:王羚原臺灣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題目:臺灣垃圾焚化廠營運管理諮訊系統SWIMS及查核評鑒

    簡介

    16:55-17:15 演講:湯建學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處長

    題目:生活垃圾分類的西安實踐

    17:15-17:35 演講:翟國紅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管理總監

    題目:垃圾分類的典型案例

    結束語及論壇交接儀式

    18:00 招待晚宴 溫德姆至尊酒店

    第十三屆(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棄物管理論壇 活動照片

  • 環工學會張理事長添晉致詞 論壇及研討會報到處

    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出席

    人員合照 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棄物管理論壇出

    席人員合照

    張理事長添晉致贈禮品 廠商展示 西安藍田垃圾焚燒廠

    參觀西安藍田垃圾焚燒廠 西安高陵垃圾焚燒廠

  • 第9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活動剪輯

    壹、會議內容

    一、會議簡介

    加強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打造“生命共同體”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近年來,

    海峽兩岸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交流日趨頻繁,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海峽兩岸環境

    保護會議。“第一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金門論壇”於2011年在金門大學舉行,參

    會人員約100人左右;“第二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廈門論壇”於2012年在廈門大

    學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舉行,專家學者共120人與會;“第三屆海峽兩岸環境

    保護會議-澎湖論壇”於2013年在澎湖科技大學舉行,共約150位專家學者與會;“第

    四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福州論壇”於2014年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相關學者約

    160位參會;“第五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高雄論壇”由臺灣中山大學主辦,與會

    專家學者約200人;“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泉州論壇”於2016年在泉州師範

    學院舉行,參會人數約150位;“第七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臺北論壇”於2017

    年在臺灣大學舉行,共約150位學者參會。第八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武夷論

    壇於2018年在武夷學院舉行,共約200位學者參會。

    前八屆環境與生態會議,討論的主題主要有空氣污染防制、廢水與廢棄物處理、

    海洋污染管理、環境與生態監測控制及管理、動植物生態、低衝擊開發(LID或海綿

    城市)及糧食/能源/水之鏈結(FEW Nexus)、PM2.5空氣品質標準等。

    本屆(第九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擬在以往的議題之上,增加生物多

    樣性保護、生物資源利用、生態產業構建等相關議題,且將會議舉辦地設在全球生

    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臺灣宜蘭市。誠邀從事環境與生態研究的相關人員(包括政

    府、學術研究及民間企業單位),共同探討在環境保護與生態品質、生物多樣性保

    護與生物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產業構建及未來規劃。“第九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

    議—宜蘭論壇”已於2019年8月18-22日在臺灣宜蘭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廈門大學環

    境與生態學院和臺灣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主辦,宜蘭大學承辦,臺灣福山植物

    園協辦。會議主題為“環境與資源、控制與利用、綠色與發展”,盛情邀請海峽兩岸從

  • 事環境與生態領域之政、產、學、研相關領域人員,共襄盛舉,以期借助本屆論壇

    交流平臺,增進環境保護和綠色產業發展行政實務及學術專業之間的交流,並於會

    議後安排在花蓮等地開展環境生態考察。

    本次會議,彙聚兩岸及海外地區環保專家學者,討論環保議題、考察實際環境、

    落實環保執行,是海峽兩岸及海外華人環保專家之珍貴交流機會。大家的踴躍參與

    有利促進共創兩岸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永續之路。

    貳、會議議題

    1.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 7. 生態植物園與水土保持

    2. 環境監測、評價與生態修復 8. 海水淡化、飲用水處理技術及水質管理

    3. 河口及海岸濕地生態環境保護 9. 廢污水、污泥處理

    4. 空氣品質與污染控制及管理 10. 固體廢棄物處置

    5. 溫室氣體排放量測、控制及管理 11. 新興污染物環境宿命調查與其他議題

    6. 生物資源利用清潔技術與生態產業 12. 其他相關議題

    三、會議日程

    會議重要時間:2019年3月15日 摘要截止(500字以內)

    2019年4月10日 論文接受通知

    2019年8月18日 會議報到

    2019年8月19-24日 論壇交流與生態考察

    會 議 地 點:宜蘭大學萬斌會議中心報告廳

  • 貳、會議集錦

    圖1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貴賓合照

    圖2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開幕式合影

  • 圖3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大陸參會人員報到現場

    圖4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臺灣參會人員報到現場

  • 圖5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本科生論文競賽頒獎

    圖6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產學合作論壇

  • 圖7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宜蘭環保局海報展示

    圖8 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開幕式歌仔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