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DNWH 鸠兹新证 收稿日期 2014-10-14 作者简介 敏( 1951-),男,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吴越文化、考古学理论等。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吴越文化比较研究”( 10BKG005 )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 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 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周边的汤家山西周墓为吴 国王陵,附近的大工山铜矿为吴国的经济命脉。通过与古代都城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鸠兹应为西周 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关键词:鸠兹 吴国都城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中江水道 汤家山西周墓 吴国王陵 芜湖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地域文明 鸠兹新证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 (南京博物院 江苏南京 210016 繁昌、南陵、芜湖三县皆属芜湖市。南陵大工 山有规模巨大古矿冶遗址;芜湖鸠兹城遗址扼沟 通长江太湖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南陵千峰山、龙 头山和繁昌万牛墩有蔚为壮观的土墩墓群,繁昌 孙村、汤家山等地还发现西周时期的大型墓葬和 特大型墓葬。 鸠兹城遗址、大工山矿冶遗址和汤家山西周 墓虽然分属芜湖、南陵、繁昌三县,然实际距离并 不遥远,属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内的相互之间有 着内在联系的不同文化遗存,而鸠兹城遗址则是 这些重要文化遗存的核心。 因此,鸠兹“新证”是在原有考古资料和历史 文献的基础上将其整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 理、地理环境的考察、考古资料的研究和吴国地 名的音训,对鸠兹与周边文化遗存之间相互关系 的发微。 鸠兹与中江水道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 《左传》襄公三年(公元前 570 年):“春,楚子 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横山。”杜预注: “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今皋夷也。” 鸠兹城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县黄池乡城西 村,俗称“楚王城”。清光绪《宣城县志》:“旧云吴 楚相距,因山创城,形势逶迤,门阙俨然。” 1 楚王 城依山傍水构筑,城垣保存较好,东西长约 370南北宽约 300 米,现存城墙最高达 8.5 米,墙基宽 18 米,现存南、西、北三座城门。 楚王城遗址曾经多次考古调查和勘探,出土 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斧,西周—春秋时期的残陶 鼎、陶盘、印纹陶片,春秋时期的残木舟、青铜剑, 战国时期的蚁鼻钱,西汉时期的陶豆、陶水管、筒 瓦、板瓦和五铢钱等 2 楚王城的建筑年代为西汉早期,为西汉丹阳 郡的芜湖县城而非西周—春秋时期的鸠兹城。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子重之克鸠兹也,为 今太平之芜湖。” 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芜湖 故城在芜湖县东三十里古鸠兹。” 4 楚王城遗址位 于芜湖县东三十里,据《读史方舆纪要》推测,楚王 城遗址应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的鸠兹城故址, 汉代的芜湖县即在鸠兹故址的基础上重建的。 古代的长江自西而东有云梦(洞庭湖)、彭蠡 80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 Upload
    others

  • View
    3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鸠兹新证

收稿日期 2014-10-14作者简介 张 敏(1951-),男,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吴越文化、考古学理论等。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吴越文化比较研究”(10BKG005)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

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

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周边的汤家山西周墓为吴

国王陵,附近的大工山铜矿为吴国的经济命脉。通过与古代都城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鸠兹应为西周

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关键词:鸠兹 吴国都城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中江水道 汤家山西周墓 吴国王陵 句

吴 芜湖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地域文明

鸠兹新证——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

张 敏

(南京博物院 江苏南京 210016)

一 引 言

繁昌、南陵、芜湖三县皆属芜湖市。南陵大工

山有规模巨大古矿冶遗址;芜湖鸠兹城遗址扼沟

通长江太湖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南陵千峰山、龙

头山和繁昌万牛墩有蔚为壮观的土墩墓群,繁昌

孙村、汤家山等地还发现西周时期的大型墓葬和

特大型墓葬。

鸠兹城遗址、大工山矿冶遗址和汤家山西周

墓虽然分属芜湖、南陵、繁昌三县,然实际距离并

不遥远,属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内的相互之间有

着内在联系的不同文化遗存,而鸠兹城遗址则是

这些重要文化遗存的核心。

因此,鸠兹“新证”是在原有考古资料和历史

文献的基础上将其整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

理、地理环境的考察、考古资料的研究和吴国地

名的音训,对鸠兹与周边文化遗存之间相互关系

的发微。

二 鸠兹与中江水道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

《左传》襄公三年(公元前 570 年):“春,楚子

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横山。”杜预注:

“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今皋夷也。”

鸠兹城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县黄池乡城西

村,俗称“楚王城”。清光绪《宣城县志》:“旧云吴

楚相距,因山创城,形势逶迤,门阙俨然。”[1]楚王

城依山傍水构筑,城垣保存较好,东西长约 370、南北宽约 300 米,现存城墙最高达 8.5 米,墙基宽

约18米,现存南、西、北三座城门。

楚王城遗址曾经多次考古调查和勘探,出土

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斧,西周—春秋时期的残陶

鼎、陶盘、印纹陶片,春秋时期的残木舟、青铜剑,

战国时期的蚁鼻钱,西汉时期的陶豆、陶水管、筒

瓦、板瓦和五铢钱等[2]。

楚王城的建筑年代为西汉早期,为西汉丹阳

郡的芜湖县城而非西周—春秋时期的鸠兹城。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子重之克鸠兹也,为

今太平之芜湖。”[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芜湖

故城在芜湖县东三十里古鸠兹。”[4]楚王城遗址位

于芜湖县东三十里,据《读史方舆纪要》推测,楚王

城遗址应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的鸠兹城故址,

汉代的芜湖县即在鸠兹故址的基础上重建的。

古代的长江自西而东有云梦(洞庭湖)、彭蠡

80

Page 2: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总第241期

(鄱阳湖)、薮泽(丹阳湖)、震泽(太湖)四大泽。

薮泽位于今长江以南的苏皖交接部,为古之

巨浸,面积约 4000平方公里。薮泽烟波浩渺,水天

相连,是由众多泄洪水道与众多沼泽湖泊沟通而

成的大泽;秦置三十六郡时其地属鄣郡丹阳县,

汉初改鄣郡为丹阳郡,故又名丹阳湖。

薮泽大约在春秋前期淤塞解体后,逐渐形成

大片的湿地沼泽和湖泊河流,分布其间的大湖有

天城湖、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和南漪湖等,穿

流其间的大河有青弋江、水阳江、姑孰溪等,而贯

穿于湖泊与湿地沼泽之间的“中江水道”,则是吴

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中江即长江中游,长江芜湖段以下地称“江

东”,水称“下江”。《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

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

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中江水道亦简称“中江”,为芜湖至太湖之间

的水道。中江水道由长江芜湖段出青弋江入水阳

江,经固城湖入胥溪[5],再经南中河、南溪河(荆

溪)、西氿、东氿入太湖。《史记·河渠书》:“(中江)

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索隐》:“中江从丹阳芜

湖县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东入海。”《汉书·地理

志》:“芜湖,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

西周—春秋时期的吴国巧妙地利用古丹阳

湖淤塞解体后的天然河流湖泊和调蓄的泄洪水

道,开通了太湖与长江之间距离最短、最安全的

“黄金水道”。中江水道的开通,沟通了长江和太

湖,变长江下江段的逆水行舟为顺水行舟。

南陵大工山矿冶遗址的发现,更凸显了鸠兹

地理位置的重要。南陵大工山矿冶遗址经考古发

掘和调查,其分布范围达 400平方公里,大工山开

采始于西周中晚期,主要为铜矿的开采和冶炼[6];

而数以千计的土墩墓群,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

大工山铜矿采冶的规模[7]。西周—春秋时期,铜不

仅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最重要的战争物资。

大工山与鸠兹城相距不远,且有水道相通。

鸠兹城背山面水,地势险要,扼东连太湖、北

通长江的中江水道之要冲,既可东控於越,又可

西伐荆楚,而加强对大工山战争资源的掌控,也

是鸠兹城选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鸠兹城相类似的还有固城遗址。

固城位于江苏省高淳县固城镇,鸠兹城以

东,也俗称“楚王城”。固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

东西长约 1450、南北宽约 800 米;北城垣保存较

好,墙基宽 41、顶宽 25、残高 4~6 米;内城呈长方

形,东西长 196、南北宽 121米。城垣的四面均有城

门。固城遗址曾经多次考古调查和勘探,内城内出

土过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内城出土过春秋时期的

青铜剑、青铜编钟、青铜镞和战国时期的郢爰等[8]。

《左传》昭公十三年(公元前 529年):楚“故薳

氏之族……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

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宋《景定建康志》

载《滕公庙碑》:“楚灵王与吴战,吴军不利,遂陷

此城……伍员奔吴,阖庐用为将军,败楚故城,宫

殿烟焰,逾月不灭。”[9]

固城北靠游山,南倚秀山,西临固城湖,位于

胥溪与固城湖交汇处,同样扼中江水道之要冲。

鸠兹见于鲁襄公三年,筑城的年代应早于襄

公三年;固城见于鲁昭公十三年,筑城的年代应

也早于昭公十三年,固城的开筑当在鸠兹城之

后,两城开筑的时间相距四十年左右,这不仅表

明中江水道对于吴国的重要性,也似乎表明吴国

在失去鸠兹后仍希冀掌控中江水道。

鸠兹与固城的地理环境与中江水道密切相

关,中江水道不仅是吴国运输青铜资源的黄金水

道,而且是吴楚战争尤其是吴国伐楚的最佳通

道,吴楚三次著名的水战(鸠兹之战、鹊岸之战、

长岸之战)均发生在中江水道和中江水道的入江

口附近[10]。

三 鸠兹与汤家山西周墓

南陵千峰山、龙头山和繁昌万牛墩分布着数

以千计的土墩墓群,繁昌汤家山西周墓是皖南土

墩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

汤家山位于繁昌县城东,山顶东西宽约 20、南北长约 70米,高出地面约 60米。由于当地群众

在汤家山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安徽省文物工

作队对青铜器的出土地点进行了清理。1982 年,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对汤家山青铜器作了简略的

报道,并推断汤家山青铜器的国属为吴[11];2006年,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了

《皖南商周青铜器》,第一次用精美的照片、拓片和

线图全面展示了汤家山青铜器的面貌,为墓葬的

国属、年代和等级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资料[12]。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县城关汤家山一个长方形土坑中,出土铜方鼎、

圆鼎、盉、盘、钟、鸟首形饰件等 13件[13];张爱冰和

陆勤毅先生在《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

其相关问题》中对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

进行了探讨[14]。

根据对长方形土坑的推测,汤家山应为墓

葬;繁昌在西周—春秋时期属吴,汤家山应为吴

81

Page 3: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鸠兹新证

国贵族墓葬;根据出土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和青铜

器的器类、数量和组合,汤家山应为西周中期偏

晚或西周晚期偏早的特大型吴国贵族墓葬。

吴国贵族墓葬多集中于江苏丹徒的大港至

谏壁一带沿江山脉,背山面江,自东而西有烟墩

山[15]、磨盘墩[16]、荞麦山[17]、北山顶[18]、青龙山[19]、

王家山[20]和粮山[21]等。

通过对墓葬的位置、等级规模和随葬器物的

器类数量的比较,西周时期列为吴国一等贵族墓

葬的有烟墩山西周墓和荞麦山西周墓,春秋时期

列为吴国一等贵族墓葬的有北山顶春秋墓和青

龙山春秋墓。

烟墩山西周墓出土了“宜侯夨簋”,墓主身份

为“侯”,根据夨簋铭文推测,墓主可能为吴国的

国君周章[22]。荞麦山西周墓出土了“伯簋”,墓主

身份为“伯”,根据墓葬年代和吴国贵族墓地的排

葬规律,荞麦山可能为周章之子熊遂之墓。

春秋时期列为吴国一等贵族墓葬的有北山

顶春秋墓和青龙山春秋墓。根据墓葬规模和出土

青铜器铭文推测,北山顶春秋墓的墓主可能为吴

王余昩[23],而根据墓葬的等级规模和吴国贵族墓地

的排葬规律,青龙山春秋墓可能为吴王僚之墓[24]。

烟墩山西周墓中出土的 2件器形特殊的管状

青铜器,报告称之为“鐏”;荞麦山西周墓出土了 1件叉形带管青铜器和 1 件青铜镦,报告称之为

“叉”,烟墩山出土的“鐏”和荞麦山出土的“叉”,

銎径皆为3厘米左右。

在北山顶春秋墓和青龙山春秋墓中,皆出土

了青铜鸠杖的杖首和杖镦,两墓出土的青铜杖首

除尺寸略有出入外,其造型完全相同,銎径亦为 3厘米左右。

据北山顶和青龙山随葬鸠杖推测,烟墩山出

土的2件青铜“鐏”应为“虬杖”的杖首和杖镦,而荞

麦山西周墓出土了1件青铜“叉”和1件青铜镦,应

为“角杖”的杖首和杖镦。而列为二等贵族墓葬的

磨盘墩西周墓和王家山、粮山春秋墓皆不随葬杖。

受考古资料的局限,有关西周时期吴国的用

鼎制度或礼乐制度目前还无法归纳出内在的规

律,但临江的汤家山的海拔高度与烟墩山、荞麦

山相当,根据墓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墓葬的海拔

高度,汤家山西周墓也同样为吴国一等贵族墓

葬;汤家山西周墓随葬青铜器的器类和数量与烟

墩山、荞麦山西周墓相当,也同样属吴国一等墓

葬,而磨盘墩西周墓则为吴国二等贵族墓葬(表

一);汤家山西周墓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即汤家

山西周墓所处的年代正是大港至谏壁沿江一带的

吴国贵族墓地中不见一等贵族墓葬的时代;而汤

家山西周墓同样出土了象征王权的“杖”,因此汤

家山西周墓的墓主应为西周晚期的一代吴王[25]。

《越绝书·记地传》:“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

乡,更姓梅,梅里是也。”皋乡属丹阳郡,当在今南

京至芜湖一带;杜预云“鸠兹……今皋夷也。”疑

“皋乡”即皋夷之乡,或为鸠兹之别称。

水阳江和青弋江又称东江和西江,在芜湖汇

流后入长江,因此吴国“故治”或为鸠兹。

汤家山西周墓为吴国都城外的大型墓葬,即

西周中晚期的吴国王陵;而汤家山附近见诸文献

的吴城仅有鸠兹,因此汤家山西周墓墓主身份的

确定,也为鸠兹城为吴国都城提供了旁证。

西周—春秋时期都城一般应具有以下要素:

第一,西周时期有城有壕,春秋时期有城有

郭有壕,并具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城内有宫、庙、社一类的大型建筑基

址,并有东西中轴线或南北中轴线;

第三,城外有大型墓葬;

第四,有以都城为中心的陆路或水路交通系

统;

第五,城的时间空间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一

致或与历史地名相吻合。

在以上要素中,鸠兹城遗址除因未进行考古

发掘而城内布局不明之外,交通系统有中江水

道,城外有繁昌汤家山大型西周墓葬,时间空间

也与历史地名相吻合,因此鸠兹有可能为西周晚

期—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四 鸠兹的义解与音训

芜湖最早的建制即鸠兹,因此芜湖又名鸠兹。

芜湖古称鸠兹的由来,芜湖学者解释为:“春

秋时,因湖沼一片,鸠兹繁多,名鸠兹”;“鸠兹就

墓 葬

烟墩山

荞麦山

汤家山

磨盘墩

时代

西周

西周

西周

西周

526

11

1

221

22

1

1

1

2

1

2

1

1

兕觥

2甬钟

1

杖首

112

杖镦

11

等级

表一// 烟墩山、荞麦山与汤家山西周墓随葬青铜礼乐器比较表(单位:件)

82

Page 4: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总第241期

是鸠鸟滋生的意思”;“鸠兹因地势低洼,鸠鸟云

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26]。

鸠是鸠鸟、兹是滋生,鸠兹就是“鸠鸟滋生之

说”显然属望文生义。鸠兹称“勾兹”可能来源于

勾兹港[27],称“皋兹”可能来源于皋夷或皋舟[28],

而称“祝兹”,显然为误夺[29]。

在不同的文献中关于事物或地名、人名出现

异文,异文的文义应当相同,可以“互注”或“互

训”,既然鸠兹又称勾兹、皋兹,那么鸠、勾、皋当

为可互注或互训的异文。

《说文》:“鸠,鹘鸼也,从鸟,九声。”段注:“鸠

为五鸠之总名。”

《说文》无“勾”字,勾是“句”的俗字。《说文》:

“句,曲也。”古代锐角之句名“句”,钝角之句名“倨”。

《说文》:“皋,气皐白之进也。”段注:“当作皋气

白之进也。”皋的本义为泽边高地在阳光照射下冉

冉上升的白气,亦指泽边的高地,如“鹤鸣九皋”。

根据《说文》可知,“鸠”、“勾”、“皋”的文义大

相径庭。既然“鸠”、“勾”、“皋”不能互注或互训,那

么“鸠”就不一定是鸟,因为“句”、“皋”的本义都不

是鸟,“鸠”与“句”、“皋”的文义风马牛不相及。

同样望文生义的还有高淳的固城。南京学者

称固城“由于建造坚固,遂名固城”,“固城土垣坚

实,有固若金汤之称”[30]。固城既然为固若金汤之

城,居然“遂陷此城”而被楚人“城而居之”,岂不

是绝妙的讽刺?

“鸠兹”即“鸠鸟滋生”之地,“固城”即“固若

金汤”之城,若对吴国地名的义解可以成立,以此

类推,吴国的人名亦可进行义解。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国世系,吴国君

王中的“禽处”即“与禽同居之人”,“句卑”即“佝

偻卑劣之人”,“去齐”即“去除美好之人”,“寿梦”

即“寿考如梦之人”,“阖庐”即“黑暗中人”,“夫

差”即“不当值之人”,至于“强鸠夷”、“余桥疑吾”

等不可理喻的吴国君王,不知又当如何义解?

吴国人名在不同的文献中还有不同的音译,

如仲雍作孰哉;寿梦作乘,又作孰姑;诸樊作谒,

又作遏;余祭作句余,又作戴吴;余昩作夷末,又

作余眜;僚作州于等,相异的吴国人名皆不可互

注或互训,皆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对同一

吴国人名疾读与缓读的音译,而不同的时间和空

间必然导致语言的差异,因而出现吴国人名的

“同名异译”。

此外,吴国器名在不同的文献中还有不同的

音译,如吴国名剑“属镂”又名“独鹿”。《左传》哀

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王闻之,使赐之属镂

以死。”《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

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杨倞注:“独鹿与属鏤同,

本亦或作属鏤,吴王夫差赐子胥之剑名。”“属镂”

与“独鹿”不可互注或互训,亦为“同名异译”。

吴人为“南蛮鴃舌之人”,吴国语言与中原语

言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吴国没有《乘》、《梼杌》、

《春秋》和《竹书纪年》一类的史书,因此吴国的人

名、地名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的记载,都

是根据吴人读音的文字记录,即音译,“因而这些

记音汉字的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意义”[31]。对吴国地

名牵强附会地进行义解,或苍白无力,或自相矛

盾;望文生义地强解吴国地名,必然导致吴国地名

的研究扑朔迷离,甚至导入研究的误区和盲区。

吴国地名与吴国人名一样,也存在不同时

期、不同地域的人对相同读音的文字记录,由于

语言的差异,吴国地名同样为“同名异译”。因此

吴国地名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吴国地名应以

“依声求义”辨其文义、以“双声叠韵”别其通假,

尽管古文字有形、音、义三端。

明杨慎《升庵经说》:“越曰於越,吴曰句吴,

邾曰邾娄,本一字而为二字,古声双叠也。”[32]吴

在金文中作“工”、“攻敔”、“攻吴”等[33],见诸文

献的吴国都城有“句吴”、“故吴”和“吴”。《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吴言句者,夷语之发声。”工、

攻、句、故皆见母,、敔、吴皆鱼韵,因此工、攻、

句、故皆为“夷语之发声”,工、攻敔、攻吴、故吴

皆为“句吴”之假借或音转。

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

自号句吴。”《集解》引宋衷曰:“句吴,太伯始所居

地名。”

故吴,《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荆蛮义之,从

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句吴”,“故太伯起

城……名曰故吴。”

藩离、句吴城、吴城,《世本·居篇》:“吴孰哉

居藩离,吴孰姑徙句吴,诸樊徙吴。”[34]宋衷云:“句

吴,太伯始居地名。”张澍《世本·稡集补注本》按:

“《诗·地理考》引《世本》云:孰姑徙丹徒句吴。”[35]

吴城(唐以后称“阖闾城”),《越绝书·吴地

传》:“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

二。徙治胥山。”《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乃

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

据《宜侯夨簋》、《史记》、《世本》、《越绝书》、

《吴越春秋》等文献的记载,可知吴国都城曾经数

迁,如商都数迁仍称“亳”、楚都数迁仍称“郢”、蔡

都数迁仍称“蔡”一样,吴都数迁仍称“句吴”、

“吴”,而不名“句吴”、“故吴”和“吴”的城,则皆为

83

Page 5: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鸠兹新证

“句吴”的音译。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太王改为季历,

二伯来入荆蛮,遂城为国。”由此推之,“句吴”既

是吴国的国号,亦为吴国的国都,即“遂城为国”,

如太伯的都城名句吴、故吴;寿梦的都城名句吴;

诸樊与阖庐的都城名吴。

由吴人“遂城为国”推之,“句吴”既是吴国的

国号,亦为吴国的都名。

在明确了吴国的国都名“句吴”之后,可对金

文和历史文献中出现的吴国城名通过音训逐一

进行甄别。

句,见母;吴,鱼部。除句吴、故吴和吴之外,吴

国还有一些不名句吴的城,如宜(俎)、藩离、鸠兹、

朱方、固、姑苏和邗。因此,不名“句吴”的城若古音

与句吴相同或可互转者,皆应为句吴的音译。

宜(俎),《宜侯夨簋铭》:“迁侯于宜(俎)。”

宜即俎[36]。俎,庄母,鱼部;庄见旁纽,“俎”与

“句吴”的疾读声近韵同。

藩离,《世本·居篇》:“吴孰哉居藩离。”

蕃,帮母,离,歌部,帮见旁纽,歌鱼韵近,“蕃

离”与“句吴”声近韵转。

鸠兹,《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

之师,克鸠兹,至于横山。”

鸠,见母,“越王句践剑”作“越王鸠浅”[37],鸠

即句[38];兹,之部,之鱼韵近,“鸠兹”与“句吴”声

同韵近。至于“勾兹”、“皋兹”,勾、皋均见母,勾

兹、皋兹与鸠兹古音同。

朱方,《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 545年):

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左传》昭公四

年(公元前538年):“楚子……使屈申围朱方,八月

甲申,克之”;《史记·吴太伯世家》:“吴予庆封朱方

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十年,楚

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

朱,章母;诸,亦章母。《世本·居篇》宋衷注:

“姑之言诸也,《毛诗传》读姑为诸。”诸读若姑,朱

亦当读作姑,姑,见母;方,阳部,鱼阳阴阳对转,

“朱方”与“句吴”声同韵转。

由于朱方城至今未发现,疑丹阳葛城遗址即

朱方[39]。葛,见母,哥部,哥鱼韵近,“葛”与“句吴”声

同韵近,葛城可能为“孰姑徙丹徒句吴”之“句吴”。

固城,《左传·昭公十三年》,“因群丧职之族启

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固,见母,鱼部,“句吴”疾读即如“固”。

姑苏,《墨子·非攻》:“至夫差之身……遂筑

姑苏之台。”《国语·吴语》:“越王句践乃率中军泝

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荀子·

宥坐》:“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

门外乎?”《韩非子·喻老》:“句践入宦于吴,身执

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

姑,见母,苏,鱼部,姑句双声,苏吴叠韵,“姑

苏”即“句吴”。

邗,《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 486 年):“吴城

邗,沟通江淮。”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 666年):“邑曰

筑,都曰城。”既然“吴城邗”,邗亦当为吴都。邗本

干国,春秋早期吴灭干后亦称“吴干”[40]。“邗”虽

然不是“句吴”的音译,但“邗”与“句吴”一样,亦

同样是以国名都。

秦汉时的郡治或侯国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

列国都城,两汉时期在吴国范围内的郡治或侯国

有故鄣、丹杨(阳)、胡孰(湖熟)和丹徒。故鄣、丹

杨、胡孰和丹徒亦同样为“句吴”的音译。

故鄣,《汉书·地理志》:“丹杨郡,故鄣郡。”丹

阳郡有故鄣县。《越绝书·记地传》:“政更号为秦

始皇帝,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是时,徙

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故鄣城遗址位于安

吉县递铺镇古城村,东西长约 600、南北宽约 550米,有城壕,故鄣城遗址经考古试掘,其始筑城的

年代为春秋[41]。

故,见母,鄣,阳部。鱼阳阴阳对转,故鄣与句

吴声同韵转。

丹杨,侯国,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年)

封江都王刘非之子刘敢为丹阳侯,属丹杨郡。《晋

书·地理志》:“丹阳,丹杨山多赤柳,在西也。”《元

和郡县图记》:“丹阳县……旧云阳县地,秦时望

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42]《太平府

志》:“丹阳旧多红杨,一望皆丹,故曰丹杨,杨与

阳同音,遂称丹阳。”[43]丹阳从“赤柳”演变为“红

杨”,又因“杨、阳同音,遂称丹阳”,如此义解令人

啼笑皆非。丹阳城遗址在今苏皖交界处的小丹阳

镇,现存有城壕遗迹[44]。

丹,端母;阳,阳部。见端旁纽,鱼阳阴阳对

转,丹阳与句吴声近韵转。

胡孰,侯国,汉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王刘非

之子刘胥行为胡孰侯,属丹杨郡,三国两晋时改

称湖孰或湖熟。《元和郡县图志》:“湖孰故城,在

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湖熟城“在今上

元县丹阳乡,去县五十里,淮水北,古城犹在”[45]。胡

孰城遗址在今湖熟镇东北的梁台遗址、城岗头遗

址之间东西长约500、南北宽约300米的范围内[46]。

湖熟镇不仅分布着老鼠墩、宝塔山、梁台、城岗头

等青铜文化遗址群,而且是湖熟文化的命名地[47];

84

Page 6: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总第241期

在湖熟镇附近的陶吴乡曾出土过西周晚期的鼎、

鬲、匜、卣、戈、矛等青铜器 13件,在陶吴乡的竹连

山还有春秋时期的大型土墩墓[48]。

胡,匣母;孰,鱼部,孰吴叠韵。胡孰与句吴声

近韵同。

丹徒,秦置,属会稽郡。《吴录·地理志》:“朱方,

后名谷阳。秦时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

衣徒三千人凿京岘南坑败其势,故云丹徒。”[49]《元

和郡县图记》:“丹徒县,本朱方地,后名谷

阳……秦以其地有王气,始皇遣赭衣徒三千人凿

破长陇,故名丹徒。”[50]谷阳、丹徒皆为朱方的同

名异译。

谷,见母;阳,阳部。鱼阳阴阳对转,谷阳与句

吴声同韵转;丹,端母;徒,鱼部。见端旁纽,丹徒

与句吴声近韵同。朱方即句吴,楚名谷阳,秦称丹

徒,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朱方的音译,

并非因“衣赭衣的囚徒三千”而名丹徒[51]。

由于吴楚和吴越的争霸,吴国都城可明显地

分为长江分布圈(丹杨、胡孰、朱方)、中江水道分

布圈(鸠兹、固城)和太湖分布圈(吴、姑苏)。

西周—春秋时期的俎、蕃离、朱方、鸠兹、固

城、姑苏都与句吴同音或为句吴的音转,秦汉时

期的故鄣、丹杨、胡孰、丹徒等郡治和侯国亦同样

与句吴同音或为句吴的音转,而鸠兹和固城在

《左传》中的先后出现,反映了吴国的都城随着吴

楚战争在不断地迁徙,“鸠兹”即其中之一。

五 吴国都城的性质

西周—春秋时期的吴国是一个野蛮而落后

的军事独裁政权的国家,通过对丹阳葛城遗址的

考古发掘[52]和对阖闾城遗址[53]、固城遗址、鸠兹

城遗址考古调查的结果表明,吴国都城与秦都雍

城、楚都郢、齐都临淄、鲁都曲阜等上国都城的性

质相去甚远,既无“左祖右社,面朝后市”[54]的城

市布局,也不可能出现“张袂成阴,挥汗成雨”[55]

的都市场景。吴国都城即战争指挥中心或战争指

挥机构所在地的军事城堡,而不是国家的宗教、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除都城的落后性之外,吴国的落后性还有以

下方面:

(一)吴国没有谥号或庙号。吴国虽与楚国一

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但楚国僭越后即有楚文

王、楚成王、楚庄王等,而吴国僭越后却仍直呼其

名,如吴王寿梦、吴王僚、吴王阖闾等。

(二)吴国没有完整的职官体系。由于吴国社

会人群组织是军事化的二元结构,吴国只有中央

职官而没有地方职官。吴国的中央职官在寿梦至

阖闾时仅见“行人”(狐雍、伍子胥、奚斯);阖闾时

始见“大夫”(伍子胥、被离、伯嚭)、“将军”(孙

武);夫差时方有“太宰”(伯嚭)和“嬖大夫”、“将

军”等官师,地方职官几乎不见。因此吴国的城只

有中央职官所在地的“都”而没有地方职官所在

地的“邑”。

(三)吴国没有健全的行政建制。《左传》哀公

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表明

晋国等大国在“都、邑”之外已出现“郡、县”。《礼

记·缁衣》:“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而

吴国只有中央一级建制的“都”而没有二级、三级

的地方建制的“邑”和“边邑”,因此吴国的城皆为

“都”而没有“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庆封

“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予庆封朱方之县”,吴国称“县”者仅此一例。

《史记》所云“朱方之县”当为“郡县制”形成后的

概念而并非吴国有县一级的建制,朱方不是吴国

县,而是吴国的“废都”。

(四)吴国没有货币。吴国不仅不制造货币,

也不流通货币,更没有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春

秋时期已出现金属货币,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

发达的表现,“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

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56]是市景的繁荣。吴国

不使用和不流通货币,正是吴国社会人群的构成

为独裁的军事化组织的直接反映。

(五)吴国没有同姓不婚的禁忌。据金文和历

史文献记载,与吴通婚的有鲁、宋、蔡、徐、罗[57]等

国。吴既自称太伯、仲雍后,当为姬姓;而鲁、蔡亦

姬姓。吴鲁、吴蔡的“同姓而婚”或反映了吴国社

会的“孰不知礼”,或反映了为拔高吴国在诸侯国

中的地位而在夫差时期出现的“冒荫”。

(六)吴国的人殉和人祭。春秋晚期是我国社

会形态的大变革时期,先后出现了鲁国的“初税

亩”和楚国的“量入修赋”、晋国的“铸刑鼎”和郑

国的“竹刑”[58],表明与吴国邻境的鲁国、楚国和

与吴国结盟的晋国,封建生产关系已逐步形成,

随着生产关系的转变,生人殉葬也逐渐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木俑和陶俑[59]。当人殉制度在中原业

已衰微之时,吴国却在墓葬中普遍使用人殉和人

祭[60]而遭世人非之[61]。

(七)吴国没有“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62]。《春

秋》定公四年:“吴入郢。”《左传》、《公羊》、《谷梁》皆

对“吴入郢”后为时人不齿的行径进行鞭笞。《左

传》:“吴入郢,以班处宫。”《公羊》:“吴入楚。吴何

以不称子?……盖妻楚王之母也。”《谷梁》:“吴入

楚……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

85

Page 7: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鸠兹新证

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

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

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

落后性之外,吴国也有先进性,吴国的先进

性主要表现在军事方面:

(一)青铜兵器的制造水平炉火纯青。《战国

策·赵策》:“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

截盘匜。”《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

甲。”在制造精良的吴国兵器中,最著名的为青铜

剑,吴王有干将、莫邪、胜邪、鱼肠、盘郢、湛泸、辟

闾、属镂之剑,吴国军士有扁诸之剑[63]。

(二)战争中出现行数与列数相等的军事方

阵。《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

……十行一嬖大夫……十旌一将军……万人以

为方阵。”《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师皆文犀长

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孙膑兵法·十阵》:“方

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方阵是冷兵器

时代作战时的野战队形,是步兵的整体作战战

术,在战争中以方的阵形进退,变散兵作战为战

阵作战。吴国方阵的出现早于公元前 4 世纪腓力

二世所创的“马其顿方阵”。

(三)由于战争的需要,吴国率先在战争中应

用了孙子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作战策略、作

战方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

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于是阖庐知孙子能

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

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虽不诞生于

吴,却在吴国率先得到实践。

由于吴国是军事独裁政权国家,吴国的政体

是独裁的军事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是先进的兵器

制造技术、先进的作战阵形和先进的军事思想,

与之相适应的战争模式是御驾亲征,倾巢而出。

春秋时期的吴王寿梦、诸樊、余祭、余昩、僚、阖闾

和夫差无不披甲操戈南征北战,不断发动野蛮的

掠夺性战争,有的甚至战死疆场[64]。滞后的社会

结构、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兵器制造技术构

成了矛盾综合体的吴国社会,“不祀而战”成为吴

国国家构成的第一要素。

落后的政治体系和野蛮的“全民皆兵”的军

事组织成为吴国的国家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是吴

国没有国家的宗教制度和礼仪制度,吴国的君王

没有谥号或庙号,吴国没有完整的职官体系和行

政建制,吴国只有“都”而没有“邑”。

吴国都城即军事指挥中心。随着战争的需要

或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吴国都城在不断地

迁徙,因而在今皖南、浙西北和苏南地区留下许

多名“句吴”的城。

肖梦龙先生认为吴国都城曾经三迁,即从丹

徒朱方城迁至常州淹城,再迁往苏州姑苏城[65];

王晖先生认为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都城共有四

次迁徙,即西周康王时到西周晚期吴国一直以邳

县附近的“俎”为其国都,春秋初期吴取干国而建

都于扬州附近的干(邗);吴王诸樊与阖闾之都在

无锡闾江乡一带;吴王阖闾时所筑并所迁之都在

苏州,至夫差亡国之时苏州一直为吴都[66]。

吴国都城有过多次迁徙是毋庸置疑的,但并

非曾经“三迁”或曾经“四迁”。吴都从朱方迁往姑

苏,这是吴都迁徙的大趋势,但常州淹城的性质

究竟属吴还是属越?犹待考订;至于吴都从邳县

附近的“俎”徙往扬州附近的“邗”,似乎吴国都城

可游离于吴国本土之外,犹如中国的都城在俄罗

斯境内迁徙一般。

吴国都城的性质可简单归纳如下:

(一)由于吴国语言的特殊性和吴国文化落

后等原因,吴国地名和人名都是根据吴人读音的

文字记录,即音译,因此吴国地名和人名只可音

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固”、“朱方”、“姑苏”等

均为“句吴”的音译。由于吴楚战争和吴越战争的

原因,吴国都城在不断地迁徙,然无论是东迁还

是南徙,吴国都城皆名“句吴”。

(二)西周—春秋时期的吴国是一个野蛮而

落后的军事独裁政权的国家,吴国都城即类似战

争指挥中心的小城堡,掠夺性战争成为吴国国家

构成的第一要素。因此吴国没有健全的职官体系

和行政建制,吴国只有“都”而没有“邑”,吴国所

有见诸文献的城,都是“都城”或“废都”。

(三)都城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综合体,除都城

本身(城墙、城壕、大型建筑等)的研究外,周边的

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水陆交通、大型墓葬、重要

遗址等)也是都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江

水道、繁昌汤家山西周墓和南陵大工山等都是鸠

兹的构成要素。

鸠兹扼“东控於越、西伐荆楚”的中江水道之

要冲,鸠兹附近有吴国王陵——汤家山西周墓;

“鸠兹”的古音即“句吴”,而吴国所有见诸文献的

城都是“都”。通过吴国构成要素的分析,鸠兹应

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1]清·李应泰、范葆廉:《宣城县志·古迹》,黄山书社 2008年。

[2]芜湖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等:《芜湖通史》,黄

86

Page 8: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总第241期

山书社2011年,第19页。

[3]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列国犬牙相错表》,中

华书局1993年。

[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七《南直九》,中华

书局2005年。

[5]清·光绪《高淳县志》:“胥河,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

以通粮道。”因此胥溪至荆溪段传为伍子胥开凿,故又

称“胥溪运河”。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

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2002年第2期。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

《考古》1989年第3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

南陵龙头山土墩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13 年第 10期;杨鸠霞:《安徽繁昌县平铺土墩墓》,《考古》1990年

第 2期;繁昌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土墩墓专项调查组:《安

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

[8][30]高淳文物志编纂委员会:《高淳文物志》,南京出版

社 2012年;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

方志出版社 1997年。

[9][45]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南京出版社2009年。

[10]鸠兹之战见《左传》襄公三年,鹊岸之战见《左传》昭公

五年,长岸之战见《左传》昭公十七年。

[1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

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

[12]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

器》,文物出版社 2006年。

[13]宫希成:《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皖南商周

青铜器》,文物出版社 2006年。

[14]张爱冰、陆勤毅:《繁昌汤家山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

相关问题》,《文物》2010年第12期。

[15]江苏省文管会:《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

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第 5 期;江苏省文管会:

《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

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16]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

古》1985年第11期。

[17]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的发

掘》,《文物》1984年第5期。

[18]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

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

[19]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

告》,《东方文明之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20]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

1987年第12期。

[21]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的东周铜器》,《考古》

1981年第5期。

[22]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 2期;李

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

[23]张敏:《关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南京博物院集刊

(9)》,1986年;张敏:《吴王余昩墓的发现及其意义》,

《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

[24]张敏:《江苏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南京博物院珍藏系

列: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5]张小帆:《繁昌汤家山西周墓的再认识》,《南方文物》

2014年第1期。

[26]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方志出版社

2009 年,第 3 页;芜湖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等:《芜湖通史》,黄山书社2011年,第6页。

[27]康熙《太平府志》:“勾兹港在芜湖县东四十里,即鸠兹

也。”

[28]皋夷,《左传》襄公三年杜预注:“鸠兹,吴邑,在丹阳芜

湖县东,今皋夷也。”皋舟,《左传》襄公十四年:“吴人

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

[29]据《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

表》,祝兹为汉初侯国,属琅琊郡。高后八年封吕侯昆弟

吕荣为祝兹侯,同年十月国除,武帝元封元年封胶东康

王刘寄之子刘延年为祝兹侯,元封六年国除;《汉书·地

理志》:“琅邪郡,秦置……兹乡,侯国”,《水经注·胶水》:

“北迳祝兹县故城东……《地理志》琅邪之属县。”

[31]周振鹤、游汝杰:《古越语地名初探》,《复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32]王文才:《杨升庵丛书·升庵经说》,天地出版社2002年。

[33]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董珊:《吴越题铭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年。

[34]《世本八种·张澍稡集补注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

[35]《世本八种·张澍稡集补注本》,商务印书馆 1957 年;

宋·王应麟:《诗地理考》,王京州、江合友点校,中华书

局2011年。

[36]张敏:《丹徒考》,《文博通讯》1983年第6期,后收入《东

方文明之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7][5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

文物出版社1996年。

[38]罗漫:《夏、越、汉:语言与文化简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3、4合期。

[39]张敏:《吴国都城初探》,《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40]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奴隶制时代》,科学出版社

1957年。

[41]程亦胜:《早期越国都邑初探——关于古城遗址及龙

山墓群的思考》,《东南文化》2006年第1期

[4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润州》,中华书局

2011年。

[43][50]明·林钺修、邹壁纂、赵子文点校:《太平府志》,黄

山书社2009年。

[44][46]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方志

出版社1997年。

[47]南京博物院:《南京附近考古报告·江宁湖熟史前遗址

调查记》,上海出版公司 1952年;曾昭燏、尹焕章:《试

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87

Page 9: 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dnwh.njmuseum.com/pdf/2014/201405/20140509.pdf · 宫希成先生在《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 究》中对汤家山西周墓的概况介绍如下:在繁昌

DNWH

鸠兹新证

[48]李蔚然:《南京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0年第 6期;

南京市博物馆等:《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

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49]《吴录·地理志》见《太平御览》州郡部·江南道。

[52]李则斌等:《江苏丹阳葛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简

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 5期;李则斌等:《江苏丹阳

神河头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

[53]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江汉

考古》2008年第4期。

[54]《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

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55]《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

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56]《战国策·齐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

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57]吴、宋联姻见“河南固始侯古堆句吴夫人墓”,河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大象出版社

2004年;吴、鲁联姻见《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昭

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论语·述而》: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

礼?”吴、蔡联姻见“吴王光鉴”铭文,安徽省文物管理

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 1956年;吴、徐联姻见《左传》昭公四年:“徐子,吴出也”;吴、

罗联姻见“臧孙钟”铭文,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

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六

合程桥东周三号墓》,《东南文化》1991年第 l期。

[58]《春秋》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蒍掩书土田,度山林……量入修赋。”《左传》昭公六

年:“郑人铸刑书。”《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析,

而用其《竹刑》。”

[59]《礼记·檀弓下》:“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

殆于用人乎哉?”《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

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60]春秋时期吴国一等贵族墓葬中普遍使用人殉人祭,北

山顶春秋墓有人殉一,人祭二;青龙山春秋墓有人殉

二,马牲三。

[61]《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杀生以送死,国人非之。”《尸

子·广泽》:“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

[62]《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

廉,四曰耻。”

[63]《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

……一曰干将,二曰莫耶”;“风湖子曰:臣闻吴王得越

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盘郢,三曰湛卢。”《越

绝书·记宝剑》:“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

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

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

卢。”《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

皆古之良剑也。”《左传》哀公十一年:“王闻之,使赐之

属镂以死。”《越绝书·吴地传》:“闔閭冢……扁诸之剑

三千。”《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师皆文犀长盾,扁

诸之剑,方阵而行。”

[64]死于疆场的吴王有诸樊、吴王余祭和吴王阖闾。

[65]肖梦龙:《吴国的三次迁都试探》,《吴文化研究论文

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66]王晖:《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 5期。

A New Study on Jiuzi:Al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pital of the Wu State duringthe Period from the Western Zhou through the Spring and Autumn

ZHANG Min(Nanjing Museum,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Jiuzi was the oldest city to be documented in pre-Qin literature. An analysis to compare thecharacteristics of Jiuzi with that of ancient capitals in general indicates that Jiuzi wa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Wu state from late Western Zhou to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The place names of the Wu state contain noactual meanings but phonetic imitation by people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time periods towards the Wu lan⁃guage – The ancient pronunciation of Jiuzi sounded similar to Gouwu; The Wu state had no yi (simple set⁃tlement without an ancestry temple) but only du (state capital) as there were no complete schemes for offi⁃cials or administration; Jiuzi neighbored with the Chu state to the west and held a strategic location in the wa⁃terway of the Yue state in the east; It is close to the Western Zhou Tangjiashan tombs belonging to the royalfamily of the Wu; The neighboring Dagongshan copper ore was the key economic engine of the Wu state.

Key words: Jiuzi; Capital city of the Wu State; late Western Zhou through early Spring and Autumn;Zhongjiang waterway; Western Zhou Tangjiashan tombs; royal mausoleum of the Wu; Gouwu; Wuhu

(责任编辑、校对:黄 苑)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