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九十五學年第二學期課程簡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九十五學年第二學期課程簡介echss.ym.edu.tw/ezfiles/158/1158/img/713/952.pdf李娃傳、枕中記、杜子春及紅線傳等。小說重賞析、批評、討論,不重字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九十五學年第二學期課程簡介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語言領域(中文)

一、課程名稱:唐人小說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許秋碧

四、教學目標 唐人傳奇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乃當時文人有意識之創作。 本課程期望就小說中所反映之唐代政治、社會、文化現象,對照當前社會 種種,有所省思;並對其題材構思、人物刻劃及情節安排,剖析討論,以 培養批判能力及鑑賞素養。 五、授課進度:

1. 中國古代小說的演進概況-- 唐人傳奇的名稱和淵源 唐人傳奇小說興起的原因 批判士族婚姻制度的悲喜劇 2. 風塵女子的血淚控訴—霍小玉傳(蔣防) 3. 峰迴路轉,化悲劇為喜劇的李娃傳(白行簡) 4. 寒門閨秀的婚姻悲劇—鶯鶯傳(元稹) 5. 「生得相親,死亦何恨」的步飛煙—飛煙傳(皇甫枚) 影響人心的神怪愛情 6. 人狐之愛的弦外之音—任氏傳(沈既濟) 7. 集靈怪、俠義、愛情為一爐的柳毅傳(李朝威) 8 酬答知遇之恩的怪異愛情故事—無雙傳(薛調) 啟迪人生態度的故事 9. 人生如夢—枕中記(沈既濟) 10.「感南柯之浮虛 悟人世之倏忽」--南柯太守傳 11.面對真實人性的小說—杜子春(李復言) 描寫中晚唐社會矛盾的故事 12.反映蕃鎮跋扈的紅線傳(袁郊) 13.為友拋妻棄子的吳保安(牛肅) 14.對昏君的諷飫諭—東城老父傳 15.兩篇公案小說—崔碣﹑蘇無名

六﹑授課方式 內容擬由愛情、諷刺及俠義等類別,選擇代表作品閱讀欣賞,如霍小玉傳、 李娃傳、枕中記、杜子春及紅線傳等。小說重賞析、批評、討論,不重字 句之講解,課前務請預習,並自行預備唐人小說讀本。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唐人小說校釋(上)(下) 王夢鷗校釋 正中書局 2.新編唐人傳奇選 侯迺慧校閱 三民書局 3.唐代傳奇研究 祝秀俠著 中國文化出版社 4.中國傳奇小說史話 陳文新編著 正中書局 5.中國文學發展史 華正書局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八﹑成績考核: 1.期末考試:40% 2.作文兩篇(自行命題)﹕20% 3.古典小說閱讀心得一篇(1500 字左右):20%

4.小組演譯文本故事及小組討論互動: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諸子寓言選讀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小滕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代領學生閱獨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典籍之寓言故事,不僅

接受一代大哲的睿智引領,鍛鍊個人之思考能力,並可同時欣賞上述典籍中許多

已被提煉為約定俗成的成語典故,以豐富青年學子們的辭彙與文學內涵。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簡介

2. 孟子: 五十步笑百步

3. 孟子: 齊人之福

4. 莊子: 鵬程萬里

5. 莊子: 東施效顰

6. 荀子: 涓濁梁

7. 韓非子: 和氏璧

8. 韓非子: 美女被劓

9. 韓非子: 畫鬼

10. 韓非子: 買履

11. 呂氏春秋: 亡鈇者

12. 列子: 朝三暮四

13. 列子: 歧路亡羊

14. 戰國策: 狐假虎威

15. 戰國策: 南轅北轍

六、授課方式:

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報告為輔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先秦寓言選譯,沈起煒,建宏出版社。

2. 四書章句集註,朱西熹,長安出版社。

3. 莊子校詮,王叔岷,中研院。

4. 荀子集解,王先謙,世界書局。

5. 韓非子集釋,陳奇猷,華正書局。

6. 古文古事,江上峰,文化圖書公司。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 30%;期末考試 30%;平時成績 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歷代詩文選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賈元圓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共分為歷代詩選及歷代文選兩部份。詩選包含商周詩經、兩漢樂府詩及民

國後之現代詩。文選包括唐代六朝駢文、唐代韓柳散文、宋代歐蘇散文及明代小

品文。並透過賞析歷代名家之作品中,盼能汲取古人之智慧,以檢視、豐富自我

生命人格,而享受感古通今的讀書樂趣。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2. 商周詩歌(一)

3. 商周詩歌(二)

4. 商周詩歌(三)

5. 現代詩導讀

6. 現代詩賞析

7. 駢文概論及賞析

8. 駢文賞析(二)

9. 漢代樂府(一)

10. 漢代樂府(二)

11. 宋代散文(一)

12. 宋代散文(二)

13. 明代散文(一)

14. 學期考試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分組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劉大傑著,中國文學發展史,華正書局。

2. 李威雄編,大學國文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 國文教學研討會編,大學國文選,幼獅出版社。

3. 梁若容/齊鐵恨主編,國語日報社。

4. 糜文開/裴普賢著,詩經欣賞與研究,三民書局。

5. 李瑞騰著,新詩學,學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張夢機編,中國古典詩詞賞析,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八、成績考核:

口頭報告 50%;期末筆試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中國歷代戲曲選讀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賈元圓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介紹中國戲曲的起源、發展、流變過程,及各朝代戲劇的特質;並配

合影帶及歷代名家劇本的賞析,探討鑑賞戲劇的準則、學習劇本的編寫,並真實

體嘗舞臺經驗,及對人生舞臺定位的省思與提醒。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2. 戲曲概論

3. 元代雜劇賞析: 關漢卿竇娥怨(一)排場與音樂

4. 元代雜劇賞析: 關漢卿竇娥怨(二)劇場的形式

5. 元代雜劇賞析: 關漢卿竇娥怨(三)悲劇的特質

6. 元代雜劇賞析: 關漢卿竇娥怨(四)戲劇的虛實

7. 戲劇的評騭準則及劇本的編寫

8. 影帶欣賞與討論

9. 明代戲劇賞析: 高明琵琶記

10. 明代戲劇賞析: 湯顯祖牡丹記(一)

11. 明代戲劇賞析: 湯顯祖牡丹記(二)

12. 清代戲劇簡介

13. 清代戲劇簡介:洪昇(長生殿)

14. 中國戲劇的象徵藝術

15. 實驗劇場(一)

16. 實驗劇場(二)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分組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郭雲龍校訂,中國歷代戲曲,宏業書局。

2. 青木正兒著,中國近世戲取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3. 郭漢城/張庚著,中國戲曲通史,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4. 曾永義著,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 曾永義著,說戲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 洪惟助著,詞曲四論,華正書局。

7. 鄭傳寅著,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志一出版社。

8. 中國劇場史。

八、成績考核:書面報告 50%;戲劇搬演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語言領域(外文)

一、課程名稱:英語聽講練習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江惠蓮

四、課程目標: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enhance listening, students will watch videos, TV programs, movies, etc.

to learn English in a happy and effective way. To speak better, students will discuss

topics in small groups, deliver English speeches, play games and introduce their favorite

songs, movies, etc.

五、授課進度:

1. Introduction

2. Hawaii -- Samoa

3. Friends: The One with the Embryos

4. Quiz 1; Fridends: The One with Ross’s Wedding, Part I

5. Fridends: The One with Ross’s Wedding, Part II

6. Friends: The One with Joey’s Big Break

7. Friends: The One in Vegas, Part I

8. Quiz 2; Friends: The One in Vegas, Part II

9. A Movie: I am Sam

10. Film Discussion

11. Group Report #1

12. Group Report #2

13. Group Report #3

14. Chatting with foreign friends

15. Group Report #4

16. Quiz 3

17. Final Exam

六、授課方式:

Lecture, watching videos, listening to cassettes, group discussion, reporting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James Kelty. Family Album, USA.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1.

2. Lynne Sandsberry and Paul Sorenson. Good Chats. Bookman Books, Ltd. 1994.

八、成績考核:

1. homework, quiz and discussion in class: 30%; group project: 20%; Attend one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English activity (5%) and write your afterthoughts (5%); final examination: 40%。 2.

缺席一小時扣總成績 1 分. 缺席與請假總時數達整學期 1/3 者, 學期成績以零分計.

兩次遲到算一小時缺席。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英語閱讀與寫作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江惠蓮

四、課程目標: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To enhance reading, students will read a textbook (Select Readings) and articles

from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To write better,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a movie), an English letter, a speech script, a creative writing, and will write to

college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 Students will also do some researches and then report

them in class.

五、授課進度:

1. Introduction

2. Lesson 1: Family Origins

3. Lesson 2: Between Two Cultures

4. Lesson : Heros

5. Quiz 1; Lesson 4: Identity

6. Lesson 5: Opening New Doors

7. Lesson 6: Dating and Marriage

8. Quiz 2; Mr. Holland’s Opus (1)

9. Mr. Holland’s Opus (2)

10. Discussion of the film

11. Lesson 7: Work

12. Quiz 3; Lesson 8: Lesson 8: Exploring Emotions

13. Lesson 9: Health

14. Chatting with foreign friends

15. Quiz 4; Lesson 10: Environment

16. Lesson 11: Gender Roles; Lesson 12: Into the Future

17. Final examination

六、授課方式:

Lecture, reading articles, writing practice, watching videos, listening to cassettes, group

discussion, reporting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Jean Withrow, etc. Inspired to Write. Camb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Lee & undersen. Select Readings, Intermediate, Oxford, 2001.

3. Bernard & Lee. Select Readings, Upper-Intermediate. Oxford. 2004

八、成績考核:

1. homework, quiz and discussion in class: 30%; group reports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Attend on English activity 5%; write your afterthought: 5%; final exam 40%

2. 缺席一小時扣總成績 1 分. 缺席與請假總時數達整學期 1/3 者,

學期成績以零分計,兩次遲到算一小時缺席。.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英語表達技巧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江惠蓮

四、教學目標: This is a course combined with Toastmasters Club (英語演講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speaking skills by actually

delivering speeches. 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a manual—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Program, each student will deliver about 3 speeches. Besides prepared

speeches, students will also give impromptu speeches, and learn how to conduct a

meeting and how to positively evaluate other speakers.

五、授課進度:

1. Introduction

2. Regular meeting. Orientation

3. Regular meeting. Champion’s Demonstration

4. Prepared Speech Contest

5. Regular meeting. Table Topics Contest

6. Regular meeting. Easter Stories

7. Regular meeting. Evaluate to Motivate

8. Regular meeting. Creating the Best Club Climate

9. Speech DVDs

10. Regular meeting. How to be a Distinguished Club

11. Regular meeting. Keeping the Commitment

12. Regular meeting. The Toastmasters Educational Program

13. Regular meeting. Meet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14. Regular meeting. Mentoring

15. Speech Marathon

16. Review

17. Speech DVDs

六、授課方式:

Lecture, discussion, watching DVDs, group report, interactive activitie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Program.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Inc. 1999.

2. Yang Ming Toastmasters Club Member Reference Guide. Yang Ming Univ. 2003.

3. The Successful Club Series.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Inc.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八、成績考核:

1. attendance: 30%;

prepared speeches and article reports: 35%;

other assignments ( ah-counter, timer, session masters, evaluators, etc.): 20%;

attend one more English activity and write a report: 5%

service: 10%

2. 缺席與請假總時數達整學期 1/3 者, 學期成績以零分計.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醫護英語聽講練習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吳秀容

四、教學目標:

This is a course designed to teach English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professionals, with a

focus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hrough each lesson’s theme, students will

learn to communicate elegantly and effectively about everydya life and topics related to

nursing and medicine.

五、授課進度:

1. Self-introduction; Unit 1: A Dentist’s Congress

2. Unit 1: A Dentist’s Congress

3. Unit 3: Phone in

4. Unit 4: Doctors, Patients and Hospitals

5. Unit 5: Money, Money, Money

6. Unit6: Medical Research in Space

7 Midterm Exam

8. Unit 7: Administrative Skills in Medicine

9. Unit 8: Giving a Poster on Alternative Medicine

10. Unit 9: Living and Working Abroad

11. Unit 10: Telemedicine

12. Unit 11: Palliative Care

13. Unit 12: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14. Final Exam

15. Review

六、授課方式:

Lectures, discussions, student-teacher conference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English Course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Professionals, Second Call,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 (2003)

八、成績考核:

Weekly practices: 25%; Mid-term exam 25%; Final exam 25%;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nd in the teaching website forums 2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英語演說與溝通技巧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吳秀容

四、課程目標: This is a course designed to teach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skills and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ased on each chapter’s theme. Through training, students will become competent in these skills.

五、授課進度:

1. Self-introductions. Chapter 1: Speaking in public; 2. Chapter 2: Ethics and public speaking 3. Chapter 3: Listening; Giving Your First Speech 4. Chapter 6: Gathering materials Chapter 7: Supporting your ideas 5. Chapter 8: Organizing the body of the speech Chapter 9: Beginning and ending the speech Chapter 10: Outlining the speech 6. Chapter 11: Using language accurately and clearly 7. Chapter 12: Delivery 8. Chapter 13: Using visual aids 9. Mid-term Exam 10.Chapter 14: Speaking to inform 11.Chapter 15: Speaking to persuade 12.Chapter 16: Methods of persuasion 13.Chapter 17: Speaking on special occasions 14.Chapter 18: Speaking in small groups 15. Oral presentation rehearsals and reviews 16.Oral presentation rehearsals and reviews 17.Final Exam -- – giving your first speech

六、授課方式:

Lectures and various practice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8th edition, 2006, Stephen E. Lucas, McGrawHill.

八、成績考核: 1. 期中考試:30% 2. 出席狀況及小組討論/報告:40%

3. 期末考試: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寫作工作坊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朱淑青

四、課程目標: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skills. This course will utilize

reading on various topic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writing. Students in this class will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writing including brainstorming, drafting, editing , and peer

reviewing. Students will work on sentence structures, paragraph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the textbook, students will read, discuss, and write about

current issues related to their life.

Course assignments:

1. Class participation; 2. Writing journal; 3. Take home writing assignments; 4. In

class writing tests; 5. English related activities; 6. Newsletters

五、授課進度:

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2. Course dicussion: Writing organization

3. Paragraph Writing: Topic Sentences Ch1; Writing practice

4. In class writing1 ; Developin g supporting sentences Ch1; Introducing newsletter

project (NP)

5. Events: Narrating Ch2/Writing assignment (W1); Newsletter Discussion

6. Writing time sequences; Newsletter Discussion

7. Describing a place Ch3; Writing assignment(W2)

8. Describing a place Ch3; Peer review

9. School’s Midterm Week (Attending English activity)

10. Analyzing reasons Ch4; Newletter writing; In class writing 2

11. Analyzing reasons Ch4

12. Analyzing process Ch5; Cause and effect; Writing assignment 3 (W3)

13.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Ch6

14.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15. Subordinating clauses/ Peer rivew

16. In class writing 3

17.Sharing and Reflecting

18. School’s Final week

六、授課方式:

Lectures and various practice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Ruetten, Mary K (2003). Developing Composition Skills: Rhetoric and Grammar.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Thomson and Heinle.

八、成績考核: Participation 10%; Writing Journal 10%; English Activities 10%; In class writing tests 30%; Writing assignments 30%; Newletters 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美國影片與文化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朱淑青

四、課程目標: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understanding American culture and increasing students’

vocabulary, colloquial expressions,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watching films and

sitcoms, and discussions on issues. In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watch movie clips and

sitcons and participate in group and class discussion, role plays, and script writing.

Students need to complete listening tasks and writing assignment responding to movie

clips or reading. Students are also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English related activities on

campus.

五、授課進度:

1. Course introduction

2. Course introduction/ Relationship

3. Monetary issue

4. Academic life

5. Dating

6. Dating

7. Test 1

8. Courtship

9. School Midterm Week

10. Family life

11. Family life

12. Life and fate

13. Test 2

14. Movie Project Presentation

15. Movie Project Presentation

16. School Final week

六、授課方式:In this couse, studnets will watch movie clips and sitcoms and participate in

class and group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Selection of American classical/ current films & sitcoms

2. Discovering American Culture, by Cheryl L. Delk,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八、成績考核:

Participation 10%; School Activities + Reflections 10%; Script Presentation 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Critiques 10%; Quizzes/ practices 40%; Movie Project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自主閱讀與字彙學習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郭金枝

四、課程目標:

This is a semi-voluntary reading class with an indispensable guidance and monitor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as well. Studnets will be given the access to

choose the article they like and are fit to their reading abilities. They will launch their

reading at their own pace but with essential amount of reading. The in-class activities

will focus on the sharing of the content, discussion of the language individual student

learns and share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cord their reading speed, amount of

reading, times of reading, percentage of each attempt of reading of comprehension etc.

The class design will, thus, entail extra amount of time involved in monitoring the

reading process, strategies used, and problems students encounter during the home-study

reading.

The reading material is largely from Reader’s Digest and the accompanied How to Read

Reader’s Digest which indicates reading time limit, vocabulary translation, levels of

difficulties.

五、授課進度:

1. Vocabulary & Reading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Repeated Reading

3.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4.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5.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6.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The Coach’s Son

7.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8.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Language Analysis & Discussion

9.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0.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1.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2.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3.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4.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5.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6.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7.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18. Vocabulary Test; Individual study with the instructor; Reading content sharing,

Words appreciation, Selected collocation

六、授課方式:

Students will b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ir time spent, effort put and the tests of the

vocabularies introduced in the previous class. There will be a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overall reading proficiency as a reference to the final score too.

七、參考書目:

Alderson, J. Charles & Urquhart, A.H. (1984).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NY:

Longman.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英文傳記與小說選讀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郭金枝

四、課程目標:

The class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extensively. The materials used

include true stories and fiction written for American adolescents. The students need to

devote their time to reading at least 50 pages each week and take comprehension tests

afterward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discuss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eamwork are

expected. However, each book chosen will be half-finished in the class. Hopefully,

the students are motivated to read on after the class.

五、授課進度: 1.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reading practice 2. How do we read to improve? 3. The Family Under the Bridge (1) 4. The Family Under the Bridge (2) 5. A Child Called “It” (1) 6. A Child Called “It” (2) 7. National Holiday 8. Charlotte’s Web (1) 9. Charlotte’s Web (2) 10. Bill Peet (1) 11. Bill Peet (2) 12. 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1) 13. 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2) 14. Everyday Heroes (1) 15. Everyday Heroes (2) 16. The Secret Garden (1) 17. The Secret Garden (2)

六、授課方式:

About Presentation: 1.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the story, characters 2. Reading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shared 3. Language appreciations highlighted 4. Vocabulary provided, background knowledge, related movie, author

references, more works of the author.

About Your Own Alphabetical Book of Vocabulary Bank: 1. First go to ceec and download <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 2. write down your vocabulary on the detachable leaf of notebook and indicate

the level of the word 3. each vocabulary marked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sentence encountered or

collocations of this particular word.

About Record Your Reading Process and Language Experiences:

1st and 2nd Time Reading: Speed; Content; Impression;

3rd Time Reading: Speed; Sentence or Word appreciation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About In-class Sharing: 1. Each student prepares something about language to share 2. It may be what you gained from the reading

It may be the culture deciphered. (You might need to do the research)

It may be word/sentence appreciation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The Family Under the Bridge 2. A Child Called “It” 3. Charlotte’s Web 4. Bill Peet 5. 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6. Everyday Heroes 7. The Secret Garden 8. Tuesdays with Morrie 9. The Lost Boy 10. The Diving Bell & the Butterfly 11. Calendar Girl 12. Harry Potter (1) 13. The Color of Water 14.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15. The Trumpet of the Swan 16. A Little Princess

八、成績考核: 1. quisses for pre-class (50%) 2. No mid-term or Final exams 3. Make your Own Alphabetical Book of Vocabulary Bank and record your

own reading process and language experiences (20%) 4. A team work of an introduction of One book presented (10%) 5. in-class sharing of language experiences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新聞聽力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郭金枝

四、課程目標:

這是一門利用新聞廣播以達到練習聽力的課程。由於聽(listening)的語言符號是用

聲音代表,因此所謂聽力即是指聽者不但對每一進來的音能分辨,並且能同時找

尋到所代表的意義。這門課即是利用新聞之題材,訓練學生如何由音與音之關

係,字與字,文法與文法之關係當中建立字義;同時也探討聽得懂一篇用聲音所

代表之新聞所須之技巧。

五、授課進度

1. a. The Features of News Broadcasting

b. Language of the News Story

2. a. What i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b. The Listening Source in Taiwan

3. a. Basic Listening Practice & Discussion

b. Bush Education Program

4. a. Basic Listening Practice & Discussion

b. Colorado Team Convicts

5. a. Mad Cow Disease

b. A School Choice

6. a. Oil Spill

b. The Man Hunted

7. a. Convicts Surrender

b. Power Deregulation

8. a. Capital Hill Shooter

b.A Closer Look---Holy Waters

9. a. New Born Elephant

b. Overall Economy Picture

10. a.Clinton Charged

b.Culture Clash

11. a.Brave Woman of South Pole

b.Earthquake in India

12. a.Mad Cow Disease Watch

b.White House New Crew

13. a.Obese

b.The Race

14. a.Super Bowl

b.Good Music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5. a.Church & State

b.The Fugitive Billionaire

16. a.India After Shocks

b.Layoffs

17. Final Quiz

六、授課方式:

News stories edited and presented in the class---news background &

Vocabularies provided, listening strategies shared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English News Broadcast in ABC & CBS & ICRT

2. Rost, Michael. 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N.Y.: Longman

3. Anderson,Ann & Lynch, Tony. Liste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Underwood, Mary. Teaching Listening. N.Y.: Longman

5. Massaro, Dominic William. Speech Perception by Ear and Eye: A Paradigm f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八、成績考核:

1. No mid-term or final exams; quizzes of the homework at the

Consecutive classes: 60%

2. 2-3 presentations: 25%

3. one research report selected and finished: 10%

4. mimicry of the news report: 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英文密集閱讀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Jonathan Cloud

四、課程目標: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Dr. Richard Day’s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nd involves students in reading large quantities of materials in English.

The goal is to improve studnets’ overall language ability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Students will have access to English graded readers in the

Yang Ming University Library or may benefit from acquiring books from their own

sources. The following are some principles and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

a. basic principles:

1. The reading material is easy.

2. A variety of reading material must be available.

3. Learners chppse what they want to read

4. Learners read as much as possible

5.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pleasure, information and general understanding

6. Reading is usually faste rather than slower

7. Reading is individual and silent

8. The teacher orients and guides the students.

b. Benefits:

1. better readers

2. increased vocabulary knowledge

3. improved writing skills

4. improve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5.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and increased motivation

五、授課進度:

1. Introduction; Syllabus review

2. How to read an English novel and enjoy it at the same time

3. What is leterature?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4.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thor

5. The Scene; the where and the when of a story

6. What is a plot? The way a story-line makes sense

7. How to tell a story; make your sharing of a book interesting

8. Major characters: defining their roles

9. Mid-term exam

10. Minor characters: Why are they so important

11. Problem solving and crisis: Without there the story is boring

12. The climax: the most important scene in any drama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3. The resolution: Should all dramas have happy endings

14.What is the protagonist? The “good guy”

15. What is the antagonist? The “bad guy”

16. Realism or fantasy: the imagination in selecting a book

17. Key topics; a review

18. final exam.

六、授課方式:

Each student is required to read at least one easy reader English book a week. Classes

will be broken down into groups, where each student will have a chance to share his or

her reading experience. Each group will select one student to give a brief review of

his or her chosen book before the whole class.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Students will borrow easy reader English books from the campus library. A complete

list is available at the website: englishfun.ym.edu.tw/read/ or students may find their

own sources from personal libraries bookshops, or borrowing suitable English books

from family or friends.

八、成績考核:

Student participation will be assigned a number grad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riteria: a)

Completion of weekly reading assignment; b) Participation (in English) in group sharing. c)

Attendance; being present in class, and being on time. d) A brief written (or oral, if

preferred testing over the student’s book of choice will be administered by the instuctor for

both mid-term and final exam requirements.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日文動詞變化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李瑞華

四、課程目標:

日語和英語相似,有所謂的時態如過去式進行式﹉﹉等等。

句型方面也有類似英語的完成式﹉﹉等等,本課程學習如何認識動詞變化的用

法,以便閱讀文章時,可以正確的明瞭文章含意。

五、授課進度:

1.第一週、「ます形」用法

2.第二週、「たい形」、目的語など用法

3.第三週、「てください」用法。

4.第四週「ています」用法。

5.第五週「てもいいです」用法。

6.第六週「てから」用法。

7.第七週「ないでください」用法。

8.第八週「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用法。

9.第九週、期中考

10.第十週「なくてもいいです」用法。

11.第十一週、「辞書形ことができます」用法。

12.第十二週、「た形ことがあります」用法。

13.第十三週、「たり たり する」用法。

14.第十四週、「と思います」。「と言います」用法。

15.第十五週、「てあげる」用法。

16.第十六週、「てくれる」用法。

17.第十七週、「てもらう」用法。

18.第十八週、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分組討論、実演練習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新日本語の基礎

2. みんなの日本語

八、成績考核平時成績:30%、期中考成績:20%、期末考成績: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日文(中級)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李瑞華

四、課程目標:

本科目為中級日語,適合有基礎的學習者,從日文的動詞開始學習,基本字

彙,句型及使用頻率較高的日語對話,以簡單的戲劇或遊戲方式學習日語,並

且希望同學在學習日語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日本文化禮儀及風俗習慣。讓學

生得以輕鬆自如的運用日語表達個人的意志﹑情感﹑思想。

五、授課進度: 1.第一週 L4、a 時間練習 b 助詞「に」「から」「まで」的用法。

2.第二週 L4、a 練習星期的說法.b 認識日文動詞「ます形」等用

法。

3.第三週 L4a 學習動詞時態.b 日常生活起居對話.c 電話號碼詢問方

4.第四週 L5、a 星期的練習.b、方向動詞的練習 。

5.第五週 L5、a 學習助詞「で」「へ」「と」的用法。

6.第六週 L5、a 運用「だれ」「どこ」「いつ」「何時」「な

に」對話練習

7.第七週、第四課及第五課總復習.熟用日語「ます形」。

8.第八週、用日語做生活報告如「わたしの一日」等。

9.第九週、期中考

10.第十週、L6 教「吃」「喝」「玩」「樂」動詞的使用。

11.第十一週、L6 練習食物等的名稱,他動詞的認識與練習。

12.第十二週、L6 邀約朋友一起看電影的電話對白。

13.第十三週、L7「授受動詞」的認識與學習。

14.第十四週、L7 家族稱呼的練習,助詞「で」「に」的另一種用

法。

15.第十五週、L7 送生日禮物的對話練習。

16.第十六週、L8 學習「い」形容詞及「な」形容詞的變化練習。

17.第十七週、L8 拜訪友人的對話練習。

18.第十八週、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分組討論、実演練習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新日本語の基礎

2. みんなの日本語

3.新文化日本語

八、成績考核平時成績:30 %、期中考成績:20 %、期末考成績:30 %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日本文章選讀 (一)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李瑞華

四、課程目標:

本科目為文章選讀,適合學過動詞變化的學習者,經由閱讀文章,瞭解動詞變

化及助詞、句型等結構,並且希望同學在學習文章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日本

文學、文化、風俗習慣等。

五、授課進度: 1.第一週:介護に役立つお世話ロボット。

2.第二週:世界初のクローン牛。

3.第三週:地球温暖化防止対策。

4.第四週:ダイオキシン処理。

5.第五週:地震、観測重視へ。

6.第六週:環境ホルモン問題。

7.第七週:介護保険。

8.第八週:少子化問題。

9.第九週:期中考

10.第十週:毒物混入事件、続発。

11.第十一週:ねずみの嫁入り。

12.第十二週:ねずみの嫁入り。

13.第十三週:ねずみの嫁入り。

14.第十四週:僕の帽子のお話。

15.第十五週:僕の帽子のお話。

16.第十六週:雨降り坊主。

17.第十七週:雨降り坊主。

18.第十八週: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分組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新日本語の基礎

2. みんなの日本語

3.新文化日本語

八、成績考核平時成績:30%、期中考成績:20%、期末考成績: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德文(一)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唐岱霞 四、教學目標:

由字母發音奠定良好發音基礎, 進而使學習者具備基本德語表達能力及聽力。同

時灌輸應有之文法概念, 培養閱讀簡易文章之能力, 並期望透過語言學習效果及德

國民情風俗的介紹, 激發學習者持續學習的興趣。

五、 授課進度:

1. Alphabet , Lektion 1 , S. 8 , 9

2. S. 8 , 9 + Übungen (S. 82-85)

3. S. 10, 11 + Übungen ( S. 86-87 )

4. S. 12, 13 + Übungen (S. 88-90 )

5. S. 14 , 15 + Übungen (S. 90-93)

6. S.16, 17 + Übungen (S. 94-95)

7. S.18, 19 + Übungen (S. 96-97)

8. Lek. 2, S. 20 , 21 + Übungen (S. 98-100)

9. Midterm

10 S. 22 , 23 + Übungen (S. 101)

11 S.24 , 25 + Übungen (S. 102-106)

12 S. 26 , 27 + Übungen (S. 107-109)

13 S. 28 , 29 + Übungen (S. 110-112)

14 S. 30 , 31+ Übungen (S. 113)

15 Final

六、授課方式:

根據教材內容, 配合視聽設備訓練聽力,以彼此交互對話方式加強表達能力 , 同時

要求朗讀文章並加以更正, 以求發音的正確性。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教科書名: Passwort Deutsch 1 ( Kurs- und Übungsbuch )

作 者 : Ulrike Albrcht , Dorothea Dane …等七人

出版社 : Klett Verlag ( 中央圖書出版社 )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及平時書寫作業 50% , 期末考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德文(二)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唐岱霞

四、課程目標:

銜接德文(一)文法, 加強德文聽、讀、說三項能力,達到教材設計預定目標 – 學習

者能完整介紹自己並能提問題了解他人, 認識德國城市及食物並能自行點餐、付

賬 。

五、授課進度: 1. Lektion 3, S.32-33 + Übungen (S. 114)

2. S. 34-35 + Übungen (S. 115-117)

3. S. 36-38 + Übungen ( S. 118-121 )

4. S. 38-39 + Übungen (S. 122-126 )

5. S. 40-41 + Übungen (S. 126-128) 6. S.41-42 + Übungen (S.129)

7. Lektion 4, S. 44 - 45 + Übungen (S. 130)

8. Midterm

9. Lektion 4, S. 45 - 46

10. S. 46 - 47 + Übungen (S. 131-134)

11. S.47 - 48 + Übungen (S. 134-135) 12. S. 49 - 50 + Übungen (S. 136-137)

13. S. 50-51 + Übungen (S. 137-140)

14. S. 52-53 + Übungen (S. 141-144)

15. S. 53-54 + Übungen (S. 145) + Video 16. Final

六、授課方式:

針對各課主題教授基本內容(文法、字彙等) , 以閱讀文章、 運用視聽設備及彼此

交互對話方式加強閱讀、聽力及表達能力, 同時注重發音的正確性 。

七 、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教科書名: Passwort Deutsch 1 ( Kurs- und Übungsbuch )

作 者 : Ulrike Albrcht , Dorothea Dane …等七人

出版社 : Klett Verlag ( 中央圖書出版社 )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及平時書寫作業 50% , 期末考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人文領域 一、 課程名稱:現代小說選讀 二、 學分數:二學分 三、 授課教師:許秋碧 四、 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內容,在於選讀民國以來膾炙人口的小說,介紹現代小說的主題、技

巧等特色。目的在於提昇學生對現代小說的閱讀與鑑賞能力,認識重要作家及

作品,並透過現代語言的美感形式,掌握社會與文化主題,進入現代人的心靈

脈動。

五、 授課進度:

1. 課程簡介:(內容、要求、成績評估)

2. 現代小說概論

3. 賴和<不如意的過年>

4. 楊逵<送報伕>

5.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6. 鄭清文<水上組曲>

7. 白先勇的小說世界-<遊園驚夢>

8. 張愛玲的女性特質-<傾城之戀>

9. 寓悲憫於貧窮-王禎和<嫁粧一牛車>

10.期中考

11.陳映真<山路>

12.黃春明筆下的小人物-<看海的日子>

13.電影欣賞

14.蕭颯<我兒漢生>

15.女性真我的展現-袁瓊瓊<自己的天空>

16.張曼娟<海水正藍>

17.小小說簡介

18.期末考試

六、 授課方式:

教師先就名家作品分析解讀,再提出問題分組討論,各小組並就不同專題作個

別報告。

七、 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中國現代小說史 夏志清原著 傳記文學出版社 2.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古繼堂著 文史哲出版社 3. 白先勇傳 王晉民著 幼獅公司出版社

八、 成績考核: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 期末考試:40% 2. 出席狀況及小組討論:30% 3. 期末報告: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古典情詩欣賞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小滕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藉著欣賞中國之古典情詩,將愛情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所可能發生

的種種變化,介紹予青年學子。使學子們進而知曉:如何適當地抒發情感、與異

性相處,乃至面對、處理愛情過程中的各種變化。一方面增進學子們的人際關

係;另一方面則藉著思考愛情的本質,使學子迴向自我,對一己的感情與人生有

更深入的了解,以強化其自我抒發與適應變化的內在力量。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2. 邂逅、追求:詩經 鄭風 野有蔓草

3. 邂逅、追求:詩經 秦風 蒹葭

4. 邂逅、追求:張籍 節婦吟

5. 約會、思念:詩經 王風 采葛

6. 約會、思念: 樂府 上邪

7. 約會、思念:李商隱 無題

8. 婚姻、連理:詩經 周南 桃夭

9. 婚姻、連理:王建 新嫁娘詞

10. 婚姻、連理:李商隱 為有

11. 生離、死別:李白 長干行

12. 生離、死別:元稹 遣悲懷

13. 生離、死別:李商隱 錦瑟

14. 背叛、拋棄:樂府 有所思

15. 背叛、拋棄:杜甫 佳人

16. 背叛、拋棄:白居易 母別子

六、 授課方式:

講授與討論並重,每單元不僅講授多首詩歌,並依詩歌的性質,講述蘇格拉底、

柏拉圖、歌德、莎士比亞、萊布尼茲、莫泊桑、富蘭克林、王爾德...等西方哲

人、文學家相關之佳言雋語。每週上課均以近期社會上所發生的,與愛情有關的

新聞事件為話題,導引學生發表意見,並適時提供健康、積極的正面觀念,而後

再進入課程講授;此外,講述西哲雋語時,亦將引導學生參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詩經欣賞與研究,裴溥賢,三民書局。

2. 楚辭補註,洪興祖,藝文印書館。

3. 樂府詩集,郭茂倩,中華書局。

4. 全唐詩,中華書局。

5. 宋詩一百首,建宏書局。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 30%;期末考 30%;課堂參與討論 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台灣近代史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洪德先

四、教學目標:透過對近代台灣史事的敘述與分析,增進學生對台灣過去的了解,明

瞭台灣今日現象的形成背景及緣由,進而提供面向未來的參考。

五、授課進度:

1.課程及相關參考書介紹

2.台灣歷史概述

3.近代台灣的形成(1)

4.---------------------(2)

5.劉銘傳與台灣的近代化

6.中日甲午戰爭與台灣

7.乙未台灣抗日過程及意義

8.日據時期的統治與建設(1)前期

9.------------------------------(2)中期

10.-----------------------------(3)晚期

11.日據時期的反日運動

12.日據時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1)

13----------------------------------------(2)

14.戰後台灣社會的檢討與分析

15.228 事件的形成及影響

16.1949 年後的政治、經濟與文化(1)

17.---------------------------------------(2)

六、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參考書

1.許介麟,台灣史記,自印。

2.王曉波,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帕米爾。

八、成績考核

平時:30%,期中考:35%,期末考:3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中國現代史

二、學分數:2

三、授課教師:洪德先

四、課程目標:透過對整體中國史的認識為基礎,明瞭現代中國的形成與變遷,以為

認識今日中國之知識,面向未來之參考。

五、授課進度:

1.課程及參考書介紹

2.從宏觀史學角度看中國的形成

3.近代中國的變局及影響

4.辛亥革命(1)

5.-------------(2)

6.民初政治、經濟與文化(1)

7.--------------------------------(2)

8.民初的中國國民黨

9.二十世紀前後社會主義運動及中國共產主義運動

10.早期的國共關係

11.1949 年以前的國共關係

12.1949 年以後的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1)

13.---------------------------------------------------(2)

14.1949 年以後中國大陸政治、經濟與文化(1)

15.-------------------------------------------------------(2)

16.-------------------------------------------------------(3)

17.從大中華經濟圈角度看中國之未來

六、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及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

1.張玉法,中國現代史,東華。

2.張玉法,中華民國史,聯經。

3.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聯經。

4.許介麟,台灣史記。

八、成績考核

平時:40%,期中考:30%,期末考: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哲學導論

二、學 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洪裕宏

四、課程目標:

This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philosophy of mind. It aims for giving students a

general picture of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human mind from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五、授課進度:

1. What is philosophy of mind? (1)

2. What is philosophy of mind ? (2)

3. Death and identity (1)

4. Death and identity (2)

5. The problems of other minds (1)

6. The problems of other minds (2)

7. Mind and beliefs in animals

8. Mind and belief in computer

9. mid-term

10. Mind and belief in God

11. Rational action

12. Does mind depend upon brain?

13. Inside persons

14. Consciousness, matter, and morality

15. Fear and trembling

16. Final exam

六、授課方式:

老師講授與帶領選課學生參與討論,希望藉由老師提鋼挈領的介紹方式,引

發學生對問題的更深層思考及問題討論。包括閱讀指定材料、問題發問、公開討

論等。

七、參考書目:

G. Graham, Philosophy of Mind: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1998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40%、期末考:40%、平時: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人生哲學

二、學 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梁瑞祥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不僅為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生活教育,基於此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特

性,期使同學能經由本課程之修習後,不僅從知識的層面探討生命的意義,而且

更能從一整全的角度去面對人生各種實際的問題,建立完整的價值體系,提升道

德生活。

五、授課進度:

1. 基本理念—哲學是什麼(一)

2. 基本理念—哲學是什麼(二)

3. 人生哲學的意義

4. 哲學家的人生觀 柏拉圖(一)

5. 哲學家的人生觀 柏拉圖(二)

6. 哲學家的人生觀 柏拉圖(三)

7. 哲學家的人生觀 奧古斯丁(一)

8. 哲學家的人生觀 奧古斯丁(二)

9. 哲學家的人生觀 奧古斯丁(三)

10. 期中考試

11. 宗教與人生(一)基督教倫理觀

12. 共同活動人生觀之探索與分享

13. 共同活動人生觀之探索與分享

14. 宗教與人生(二)佛教倫理觀

15. 共同活動人生觀之探索與分享

16. 共同活動人生觀之探索與分享

17. 總複習

18. 期末考試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分組討論與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波謙斯基著,王弘五譯,哲學淺談,禦書房。

2. 柏拉圖, 柏啦圖全集, 左岸。

3. 奧古斯丁, 懺悔錄, 商務。

4. 蔡維民, 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 揚智。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5. 釋昭慧, 佛教規範倫理學,法界。

八 、 成 績 考 核

課堂參與:30%、分組報告:30%、期末考 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藝術概論

二、學 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楊文敏

四、課程目標:

舊石器時代祈求多子多孫之維納斯雕像,生為死而活,著重來世之古埃及藝術—

金字塔、人面獅身像、墓穴壁畫,重視理智,以人為本的古希臘藝術—比例調和

之見建築、表現美與動感之雕像、充滿巧思之陶器畫,表現人本主義之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拉菲爾大師至多元化之當代藝術,都為上課內容,以瞭解從原始至

當代藝術之演進與變化,並吸收藝術家之創作精華與智慧成果,此外配合影片介

紹藝術專題來增加上課內容與趣味性,並選擇相關展覽作實地參觀以比較所學。

五、授課進度:

1. 導論

2. 舊石器時代藝術

3. 著重來世之埃及藝術 – 金字塔與人面獅身像

4. 著重來世之埃及藝術 – 雕像

5. 著重來世之埃及藝術 – 反應當代生活之墓穴壁畫

6. 參觀活動

7. 以人為本之希臘藝術 – 建築柱式與設計

8. 以人為本之希臘藝術 – 雕像

9. 以人為本之希臘藝術 – 陶器上的圖案演變

10. 希臘藝術影片欣賞

11.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巨匠—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2. 米開朗基羅

13. 拉菲爾

14.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配合幻燈片,影片分組討論與課堂講授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E.H. Gombrich著,雨雲譯,藝術的故事,聯經出版社。

2. H.W. Janson著,曾堉、王寶連譯,西洋藝術史,幼獅文化。

3. 亞歷山德安著,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1982,大陸書店。

4. 達達與現代藝術,美術論叢10,1988,臺北市立美術館。

八、成績考核:

期中報告40%;期末考50%;出席狀況及小組討論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當西方遇見東方:東西方藝術比較

二、學 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楊文敏

四、課程目標:

東西方藝術有其本質上之差異,且自十九世紀日本浮世繪傳入法國後,造成西方

藝術大革命,並演變成印象派、立體派…而久居法國的趙無極、朱德群,本土藝

術家也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東西方交會,造就藝術的多元化;且東西方的人文

差異如人生觀、生死觀也反應在藝術上。希望此課程能增加學生通識廣度,並拓

展其視野,培養謙虛、豁達的人生觀。

五、授課進度:

1. 中國山水與西方風景畫畫法與其象徵之比較

2. 莫內與安藤廣重藝術比較

3. 日本浮世繪與羅特列克藝術比較

4. 朱德群、趙無極與康丁斯基抽象藝術比較

5. 東方藝術對畢卡索之後影響

6. 東西方生死觀比較

7. 東西方電影比較

8. 東西方裝置藝術比較

9. 東西方動畫比較

10.東西方城市建築比較

11. 參觀活動

六、授課方式:

配合幻燈片,影片分組討論與課堂講授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H.W. Janson著,曾堉、王寶蓮議,西洋藝術史(四冊)4. 現代美術史,1980初

版,1991八印,幼獅文化。

2. E.H. Gombrich著,雨雲譯,藝術的故事,聯經。

3. 亞歷山德安著,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1982,大陸書店。

八、成績考核:

期中報告—40%;期末考----50%;出席狀況及小組討論—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歐洲藝術名作賞析

二、學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花亦芬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以英國著名藝術史家 Sir Kenneth Clark 所拍攝與書寫的藝術史影集《文

明》(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1969)為脈絡,介紹西元第五世紀至二次世界大

戰為止的歐洲藝術史。雖然這是一套將近四十年前所完成的藝術史影集,但

是,Clark 對文明在不同社會環境下如何產生?以及在不同社會環境下如何遭到

威脅、破壞,仍值得二十一世紀的人參考學習;也值得身處台灣社會的我們深

入省思:我們瞭解歐洲藝術文化的視野又該是什麼?為了達成此一教學目標,

每一個單元都將特別選出重要的藝術名作,進行深入的闡析與討論,藉以幫助

學生建構廣度與深度具足的歐洲藝術史知識。

本課程的進行也將要求學生閱讀另一本藝術史名著:Ernst Gombrich, 《藝術的

故事》(The Story of Art)。希望學生透過兩位重要藝術史家不同切入觀點的引

領,建立紮實的藝術史認知架構。

五、授課大綱

授課內容 指定閱讀教材

1. 導論 Gombrich, Chs. 3, 4

2. 浩劫餘生 The Skin of our Teeth Clark, Ch. 1

Gombrich, Ch. 5

3. 大解凍 The Great Thaw Clark, Ch. 2

Gombrich, Chs. 6, 8, 9

4. 浪漫與現實 Romance and Reality Clark, Ch. 3

Gombrich, Chs. 10, 11

5. 人為一切之度量 Man—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Clark, Ch. 4

Gombrich, Chs. 12-14

6. 英雄式的藝術家 The Hero as Artist Clark, Ch. 5

Gombrich, Ch. 15

7. 抗議與溝通 Protest and Communication Clark, Ch. 6

Gombrich, Chs. 16, 17

8. 壯麗與順從 Grandeur and Obedience Clark, Ch. 7

Gombrich, Chs. 18, 19

9. 經驗之光 The Light of Experience Clark, Ch. 8

Gombrich, Ch. 20

10. 追求快樂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Clark, Ch. 9

Gombrich, Chs. 21, 22

11. 理性的微笑 The Smile of Reason Clark, Ch. 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Gombrich, Ch. 23

12. 崇拜自然 The Worship of Nature Clark, Ch. 11

Gombrich, Ch. 24

13. 希望的錯覺 The Fallacies of Hope Clark, Ch. 12

Gombrich, Chs. 25, 26

14. 英雄式的物質主義 Heroic Materialism Clark, Ch. 13

Gombrich, Ch. 27

15. 期末綜合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Kenneth Clark (¹1969). 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1985.

2. Kenneth Clark 著,顏元叔譯,《開天闢地:西洋文明的變遷》。台北:中視週

刊社,1977 年。

3. Ernst Gombrich 著,雨芸譯,《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台北:聯經出版

社,1997 年。

4. Jacques Barzun 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 年。

八、成績考核 

1. 上課出席、討論參與 50 % (有興趣的同學歡迎學期中隨時繳交閱讀與學

習心得報告)

2. 期末學習心得報告與期末考 50 % (期末學習心得報告必須於期末考時隨同

考卷一併繳交,不接受遲交。報告切勿抄襲。)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文學與電影

二、學 分 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花亦芬

四、課程目標:

隨著影像藝術在二十一世紀文明愈形重要的地位,如何深入認識影像藝術與傳統

經典文化之間的關係,便成為現代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本課程便希望藉由西方

文學史上重要的經典之作,帶領學生探索、思考文字與視覺影像轉譯之間的問

題。

課程內容基本上依時代順序安排,但也注重議題的多元性,希望學生藉由本堂課

認識不同類型的西方文學以及影像藝術表現方式。因此,課堂討論亦將注重文本

與影像呈現之間的各種關係。學生應閱讀所有指定教材(以講義形式發放),以

便參與課堂討論;並應從頭至尾閱讀本課程所討論之文學作品至少四本(完整之

閱讀心得應寫入期末心得報告中)。

五、授課大綱

授課內容 指定閱讀與參考教材

導論 

希臘古典文學

Homer: The Odyssey

荷馬:奧德賽

王煥生譯,《奧德賽》(台

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 年)

講義

http://classics.mit.edu/Homer/odys

sey.html

中古社會與宗教

Geoffrey Chaucer (c. 1343-1400): The

Cantebury Tales

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方重譯,《坎特伯利故事集》

( 台 北 : 桂 冠 出 版 社 , 1994

年)

講義

http://courses.fas.harvard.edu/~cha

ucer

文藝復興與人性的探索

Miguel de Cervantes: Don Quixote

塞凡提斯:唐吉訶德 1605-15

楊絳譯,《堂吉訶德》(台

北:聯經出版社,1989 年)

講義

封建威權與人的命運

Victor Hugo: Notre Dame de Paris

雨果:鐘樓怪人 1831

管震湖譯,《鐘樓怪人》(台

北:遠流出版社,2005 年)

講義

歷史與文學—法國大革命與蘇俄

Leo Tolstoy: War and Peace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1865-69

草嬰譯,《戰爭與和平》(上

中下三卷)(台北:貓頭鷹出

版社,1999 年)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講義

浪漫主義與迥異傳統的敘事視野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75): Fairy

Tales

安徒生童話, 1835-

葉君健譯,《安徒生故事全

集》(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5 年)

講義

http://www.andersen.sdu.dk/

index_e.html

穿越時空思考性別議題

Virginia Wolf (1882-1941): Orlando

吳爾芙:美麗佳人奧蘭多 1928

陳惠華譯,《美麗佳人奧蘭

多》(台北:志文出版社,

2004 年)

講義

期末綜合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呂健忠、呂奭學編譯,《西洋文學概論:上古迄文藝復興》。台北:書林出版

公司,1988 年。

2. 呂健忠、呂奭學編譯,《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台北:書林出

版公司,1990 年。

3. Harold Bloom 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上下兩集)。台北:立緒文化,

1998 年。

4. Louis Giannetti 著, 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 年。

5. Geoff Andrew 著,焦雄屏譯,《導演視野—遇見 250 位世界著名導演》,(上下

兩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年。

八、成績考核  甲、上課出席、討論參與 50 % (有興趣的同學歡迎學期中隨時繳交閱讀與學習

心得報告)

  2. 期末學習心得報告與期末考 50 % (期末學習心得報告必須於期末考時

隨同考卷一併繳交,不接受遲交。報告切勿抄襲。)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音樂欣賞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沈英良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是講述西洋音樂的發展及風格,所涵及的範圍包括十七世紀和十八世

紀前半的巴羅克時期,十八世紀後半古典樂派,十九世紀浪漫樂派與二十世紀近

代音樂的發展,藉由教師講述,並輔以講義、譜例、CD唱片和影片的播放方式來

瞭解西方古典音樂作曲家的作品和風格。

五、授課進度:

1. 巴洛克時期概論

2. Bach – 賦格的藝術

3. 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

4. Mozart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 flat Major”

5. Beethoven---“Symphony No.5”

6. 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Berlioz”Fantanstic Symphony”)

7. Suhubert “Leider”

8. Schumann”Symphonic Etudes”; Chopin “Etudes Op. 10;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9. Brahms “Violin Concerto”; Wagner “The Music Drama”

10. Verdi “Rigolleto” Puccini “Tosca”

11. Tchaikovsku “Swan Lake”; Dvorak “Cello Concerto”

12. Debussy “Ma Mer”; Ravel “Bolero”

13.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7”;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5”

14.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由老師講課並播放CD和影片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Harold C.Schonberg著、陳琳琳譯,古典樂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 Harold C.Schonberg著、陳琳琳譯,浪漫樂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 Harold C.Schonberg著、陳琳琳譯,國民樂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八、成績考核:

期末考90%; 出席率1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音樂的語言與表達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林伶美

四、課程目標:

一般人對於欣賞音樂總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一種會讓人產生感

動、悲傷、或快樂的悸動,但又擔心聽不懂音樂到底是在表達什麼。音樂的語言

真的這麼難懂嗎?這個課程的設計就是要從頭細談音樂情慾世界的源與緣。引導

學生去瞭解音樂的詞彙進而領略音樂的真與美。

本課程以介紹西方古典音樂為主,輔以其他相關音樂教材。

五、授課進度:

1. 音樂的脈動與語言:節奏、和聲、旋律。

2. 音樂的情緒:大調與小調。

3. 聲音之光影與彩度。

4. 音樂的詞彙:動機、樂曲、樂段。

5. 音樂的建構:曲式。

6. 音樂的織度:單音音樂、複音音樂、主音音樂。

7. 音樂的對比。

8. 音樂的美學: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

9. 聲音與文詞。

10. 歌劇。

11. 音樂的時代風格: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現代。

12. 時代裡的個人風格。

六、授課方式:

1. 講授及解析 ─ 介紹樂曲的藝術語言以及歷史與理論背景。

2. 音樂欣賞 ─ 利用多媒體展現樂曲的各層面。

3. 風格賞析 ─ 析論樂曲的特性。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林道生編:名曲與巨匠。志文出版社。民國 73 年。

2.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大陸書局。民國 74 年。

3. 鄔里希(Ulrich, Homer):音樂欣賞,第三版。翻譯:汪育理 / 康綠島。全音樂

譜出版社。民國 75 年。

4. Copland, Aaron。劉燕當譯。怎樣欣賞音樂,第四版。樂友書房。民國 61 年。

5. Grout, Donald Jay and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4th ed.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6. Kamien, Roger. Music, An Appreciation.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995.

7. Lyon, J & Howard, J. T. 伍瑟津譯。現代人與現代音樂。樂友書房。民國64年。

8. Machlis, Joseph. The Enjoyment of Music. New York: Norton, 1971.

9. Schonberg, Horald. 歌劇、歌曲、華爾滋。譯者陳琳琳。自華書店。民國75年。

八、成績考核:

1. 課堂出席與表現 25%

2. 期中測驗 25%

3. 專題報告 25%

4. 期末測驗 2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作曲家-音樂人生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林伶美

四、教學目標:

貝多芬音樂的雷霆萬鈞常令聽者動容;海頓音樂的風趣幽默不覺令人莞爾。蕭邦

纖細柔美的音樂時帶有其祖國波蘭的氣息;莫札特慧黠如天籟般的音樂有時卻透

露出絲絲悲戚的陰影。音樂家們以音符來記載其一生的情感、愛戀、痛苦的回

憶、歡樂的時光;以音樂來抒發思想、闡述人生哲學。他們用音樂為自己立傳。

本課程每一學期會介紹到 3 到 4 位古典音樂家,除了閱讀其傳記或觀賞傳記影片

外,將深入剖析欣賞他們的音樂。期望藉著瞭解其獨特的創作風格與音樂語彙,

讓學生對作曲家的認識不再只是泛泛的幾首名曲,而是能更深刻的感受他們傾其

生命對音樂藝術不輟的追求。

五、授課進度:(請老師暫以 18 週設計課程)

第一週 1.課程介紹─目標、內容、評量方式、上課契約

2.單元主題:音樂也可以這樣聽—音樂語言的介紹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第五週

第六週

第七週

單元主題:完美的天才莫扎特

a.影片欣賞─阿瑪迪斯

b.純潔無暇的莫扎特

c.成熟穩重的莫扎特

d.憂鬱悲傷的莫扎特

*延伸閱讀:羅曼羅蘭:貝多芬傳

*總結、討論與小考

第八週

第九週

單元主題:矛盾性格的柴可夫斯基

a.影片欣賞─柴可夫斯基傳

第十週 憂鬱性格

第十一週

第十二週

夢幻性格

浪漫性格

*延伸閱讀:柴可夫斯基傳記

*總結、討論與小考

第十三週

第十四週

演奏家介紹—大衛赫夫考

影片欣賞─鋼琴師

*延伸閱讀:鋼琴師(天下文化)

第十五週

第十六週

分組上台 presentation

六、授課方式: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教師講授及解析

學者專題演講

小組討論與分享

多媒體影音紀錄賞析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指定閱讀:

彼得 蓋:配戴桂冠的乞丐

偉大作曲家群像系列:柴可夫斯基

2. 參考書目

Grout, Donald Jay and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4th ed. New

York:W. W. Norton,1988.

Kamien, Roger. Music, An Appreciation.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1995.

Machlis, Joseph. The Enjoyment of Music. New York: Norton,

1971.

林道生編: 名曲與巨匠。志文出版社。民國 73 年。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大陸書局。民國 74 年。

鄔里希(Ulrich, Homer): 音樂欣賞,第三版。翻譯:汪育理/康綠島。全音樂譜

出版社。民國 75 年。

Copland, Aaron。怎樣欣賞音樂,第四版。劉燕當譯。樂友書房。民國 61 年。

Longyear, Rey. Nineteenth Century Romanticism. 3rd ed. New York:Prectice-Hall, 1988.

Plantinga, Leon. Romantic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1984.

Rosen, Charles. The Classical Style. New York: W. W.

Norton,1972.

Schonberg, Harold. 從巴洛克到古典樂派.翻譯:陳琳琳.自華

書店.民國 75 年.

八、成績考核

10% 課外作業、30% 平時成績、30%小考、30%分組專題報告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文化與音樂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林伶美

四、課程目標:

現今世界改變的速度加快進行,單靠專業知識不足以成就廣博的視野。學生認知的

領域愈廣泛多元,就愈具備應對未來環境變遷的知識與能力。

文化是人類共同締造的成就,蘊含形而上的宗教信仰、訴諸於文字的文學創作、以

肢體動作呈現的舞蹈與戲劇、抑或是強調色彩與形體塑造的美術作品。在這些活動

中,音樂的參與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宗教禮拜儀式裡,除了讀經、禱告外,人

們以吟詠傳達對神不可知的敬畏及虔誠。詩人將其所見所感寫成詩詞之後,時常和

著節奏韻律詠唱出來。舞者在跳舞時需配合著音樂的節奏與旋律舞動其肢體。戲劇

更可以在音樂的幫襯下添增其表現力。此外,藝術創作更是影響當代音樂風格的表

現,例如以強調光影變化的印象畫派或多或少影響以強調營造音色變化的印象樂派

曲風。

本課程在每一學期以不同的主題從宗教、舞蹈、戲劇、文學、以及藝術等各層面來

檢視剖析相關的音樂進而探討彼此的關連與互動。旨在培養學生博雅的態度與文化

素養。

五、授課進度:

1. 1.課程介紹─目標、內容、評量方式、上課契約

2.單元主題:音樂也可以這樣聽─音樂語言的介紹

2.

3.

4.

單元主題:海頓:神劇「創世紀」

何為宗教音樂?宗教音樂的特色

舊約聖經:「創世紀」第一~三章

繪畫中的創世紀

18 世紀古典樂派作曲家海頓與其神劇「創世紀」

音樂介紹、欣賞、與分析

5. 專題演講:有關「創造論」

6.

單元主題: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舊約聖經:「創世紀」第六~九章─挪亞方舟

繪畫中的挪亞方舟

音樂介紹、欣賞、與分析

迪士尼「幻想 2000」影片欣賞

7.

8.

單元主題:安得魯˙洛伊˙韋伯:音樂劇「約瑟和他的夢幻彩

衣」

舊約聖經:「創世紀」第 12、13、16~18、21、24~

25、27~33、37、39~50─約瑟的故事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影片欣賞:雅各與約瑟的故事

音樂介紹、欣賞、與分析

9.

10.

單元主題:電影音樂:「埃及王子」

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 1~15 章─摩西的故事

繪畫中的摩西

音樂介紹、欣賞、與分析

電影「摩西十誡」影片欣賞

11. 期中分組書面報告 deadline

12 期中分組書面報告:分組口試

13.

14.

單元主題:威爾第:歌劇「那布果」

舊約聖經:「但以裡書」第 1~4 章─巴比倫王尼布甲

尼薩的故事

音樂介紹、欣賞、與分析

15. 學期考試

六、授課方式:

教師講授及解析

學者專題演講

小組討論與分享

多媒體影音紀錄賞析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舊約聖經:「創世紀」第一~三章

2.舊約聖經:「創世紀」第六~九章─挪亞方舟

3.舊約聖經:「創世紀」第 12、13、16~18、21、24~25、27~33、37、

39~50─約瑟的故事

4.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 1~15 章─摩西的故事

5.舊約聖經:「但以裡書」第 1~4 章─巴比倫王尼布甲尼薩的故事

八、成績考核

5% :一場表演藝術的欣賞成績

30% :平時成績(含出席狀況、上課表現與參與、作業之繳交)

30% :期中分組報告(研究報告以課程所探討的主題為主,形式自由,以

書面報告方式呈現。但另有口試時間由教師與學生

對談)

一、課程名稱:中華文化與現行台灣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三、授課教師:李宗慬等教授

四、課程目標:

2 學分通識教育課程,以英語、國語授課,每週 2 節課,第 1 節課 50 分鐘用

英語講授,第 2 節課 30 分鐘用國語講授,20 分鐘為提問討論時間,1 學期有

期中、期末 2 次考試,選課學生出席參與為成績考察之參考。

五、授課進度:

1. 中華文化與異國文化的比較

2. 全球化、文化與台灣

3. 找尋個人的神話

4. 世界文明史中的中國史

5. 八家將 ─ 一個經濟學的觀點

6. 台灣的公共藝術

7. 原住民文化

8. 京劇的傳統與創新

9. 期中考

10. 最美的詩歌與最平易近人的合唱作品

11. 鄭和、荷蘭人與台灣

12. 中國的雕塑

13. 中國文學簡介

14. 中國人的養生論

15. 台灣當代視覺藝術之現代性

16. 原生家庭

17. 期末考

18. 停課

六、授課方式:

1. 提供線上課程主要及補充教材

2. 提供線路非同步教學

3. 有線上教師或線上助教

4. 提供線上同步教學

5. 雙語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八、成績考核:

期中、期末考各一次,上課筆記心得和出席參與都在成績評量範圍之內。

3. 學習者應進行一次文化創意產業之實地參訪作業。

4. 期中考與平時成績 40%,出席率 10%,參訪作業 /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歐洲文化導論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孫治本教授

四、課程目標:

透過深入淺出的講授內容,以歐洲歷史為經,社會、文化特質為緯,配合索引式

光碟、電影光碟及授課者自拍之幻燈片,使學生於多媒體學習 環境中,認識歐洲

的歷史、文化、藝術與社會特質。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與說明

2. 歐洲內部的文化圈

3. 歐洲的精神與文化特質

4. 歐洲的中古世紀Ⅰ--- 神聖羅馬帝國與歐洲的封建制度

5. 歐洲的中古世紀Ⅱ--- 教會、騎士與商人

6. 歐洲的中古世紀Ⅲ--- 教會、騎士與商人(續)

7. 歐洲的中古世紀Ⅳ--- 教會、騎士與商人(續)

8. 歐洲大學的起源與發展

9. 期中回顧與檢討

10. 民族國家的興起Ⅰ--- 英法百年戰爭

11. 民族國家的興起Ⅱ--- 英格蘭民族國家的形成

12. 民族國家的興起Ⅲ--- 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

13. 民族國家的興起Ⅳ--- 法國大革命之後:國民與國家的直接關係

14. 民族國家的興起Ⅴ--- 德意志民族與國家:神聖羅馬帝國的終結與德意志民族

意識的形成

15. 民族國家的興起Ⅵ--- 德意志民族與國家(續):德國的衝突與統一

16. 東歐概述Ⅰ

17. 東歐概述Ⅱ

18. 期末檢討與回顧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分組討論,專題製作(分組),上台報告,繳交作業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威爾斯著,《文明的故事》,志文出版社。

2. Hollister 著,《西洋中古史》,聯經出版社。

八、成績考核:

修課學生應按時上課,參與分組討論和上台報告。 1. 期中報告:50% 2. 期末報告:50% 3. 缺席扣分:每次扣總分 4 分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社會學科領域 一、課程名稱:中國人性格芻論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彭立忠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介紹的性質,分別挑選了文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

等不同學科的觀點來剖析中國人的性格,以及配合課程內容挑選了經典影片(含影集)

與同學們分享,希望經由一種開放性與整合性的學習,幫助吾人認識自己、反省自

己、並且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增進互信互賴的群性發展。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簡介

2.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沙蓮香:pp. 34 – 57 )

3. 中國人與中國式思維( 彭立忠:pp. 84 – 93 )

4.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 燕國材,參 2, pp. 41 – 85 )

5. 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 楊懋春,參 3, pp. 127 – 162 )

6. 春假停課一次

7. 影片欣賞:『活著』《推手》

8. 中國人傳統的封建意識與四民意識( 彭立忠:pp. 143 – 164 )

9.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 黃光國:pp. 1 - 55 )

10. 論中國人的戀權情節( 朱永新,參 2, pp. 177 – 203 )

11. 中國人傳統的封建意識與四民意識( 彭立忠:pp. 143 – 164 )

12. 難以捉摸的中國人 (彭邁克: pp. 123-136)

13. 影片欣賞:影集《大染坊》

14. 影片欣賞:影集《大染坊》

15. 影片欣賞:影集《大染坊》

16. 期末分組報告

17. 期末分組報告

六、授課方式:

本課程使用政治大學數位學習教學平台,授課資料電子檔詳該平台,修課學生應

主動利用網站資料參考延伸學習。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沙蓮香,《中國民族性》(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2. 楊國樞、余安邦,《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1992)》,台北:桂冠,1993

3. 楊國樞、李亦園,《中國人的性格》,台北:全國,1981

4. 黃光國,《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1991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5.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古楓,1986

6. 楊國樞編,《本土心理學研究 2:文化、心病及療法》,台北:桂冠,1994

7. 許粮光著、除隆德譯,《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巨流,1988

8.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1985

9. 李喬,《台灣人的醜陋面:台灣人的自我檢討》,台北:前衛,1989

10. 徐宗懋,《務實的台灣人》,台北:天下,1995

11. 彭邁克(Michael Harris Bond),《難以捉摸的中國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3) 12. 彭立忠,《中國人的國民行與政治民主化之關聯性研究 ─ 先秦儒學在民主價值

上的轉化》,政大中山所博士論文(未出版),1995

13. 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台北:桂冠,1995

14. 亞瑟‧史密斯巴達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著,1894

張夢陽、王麗娟譯《中國人氣質》,1995(中譯)

15. 許粮光著、徐德隆譯,《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巨流,1988

16. 楊中芳,《如何研究中國人:心理學本土化論文集》,台北:桂冠,1997

17. 林再復,《閩南人》,台北:三民,1993

18. 高宗熹,《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1995

19. 朱邦復,《智慧學九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

20. 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著,《上海人北京人》,香港:三聯,2001

21. 解思忠,《中國素質憂慮思錄》,香港:三聯,1998

22. 林語堂,《中國人》,香港:三聯,1998

23. 章詒和,《最後的貴族》(「往事並不如煙」完工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八、成績考核:

每週定有主題文章,按進度閱讀,課後有問題討論或影片觀後心得寫作。期末應

繳書面的學習報告,自行挑選有關中國人性格的專書或研究報告,撰寫讀書心

得,字數以三千字左右為度。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民法生活百科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劉俊良

四、課程目標:民法是現代社會維護自我權益重要關鍵所繫,舉凡一切日常生活作息

及與他人進行相關活動時,皆與民法息息相關,本課程將著重於以實例方式教授

民法的整體原則及概念,例如從生活著眼其中可能發生有關的權利義務及責任、

學習法律後所能獲得相對保障的實質效力,並以實例方式論述民事法律在日常生

活上之實用情形,藉此使初學者能在最短時間內認識民法的相關輪廓,並培養出

自我保障的入門法律常識。

五、授課大綱

1. 授課概論。

2. 民法總則與財產法之關係。

3. 民法總則與財產法之關係。(2)

4. 買賣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

5 租賃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

6. 保證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

7. 贈與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

8. 無因管理及不當得利。

9. 侵權行為(一)。

10. 侵權行為及醫療糾紛。

11. 債之保全及移轉。

12. 如何向對方求償及簡便求償之方法。

13. 如何向對方求償及簡便求償之方法。

14. 所有權之相關法律問題。

15. 抵押權之相關法律問題。

16. 地上權及其他物權之相關法律問題。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上課講授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法律與生活』,劉俊良與劉俊麟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發行。

八、成績考核:平時 3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比較憲法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江義德

四、課程目標: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中華民國憲法與英、美、法等國憲法之比較為主要內容,並

適時說明其立憲學理與憲法架構之異同,以探求其異同之原由。進而探討世界憲

政思潮之發展趨勢。

五、授課進度:

1. 導論

2. 憲法的基本概念

3. 中華民國憲法的立憲原理

4. 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

5. 英國憲法的立憲原理

6. 英國憲法的架構

7. 美國憲法的立憲原理

8. 美國憲法的架構

9. 法國憲法的立憲原理

10. 法國憲法的架構

11. 中、英、美、法「中央政府行政機構」之比較

12. 中、英、美、法「國會」之比較

13. 中、英、美、法「司法」之比較

14. 中、英、美、法憲法「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比較

15. 中、英、美、法「憲法修改機關與程式」之比較

六、授課方式

以講授法為主,兼採讀書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國民大會秘書處資料組(1996)新編世界各國憲法大全。

2. 張世賢(1995)各國憲法條文彙編。

1. 許世楷(1995)世界各國憲法選集。

2. 張世賢、陳恆鈞(1998)比較政府。

3. 最新六法全書。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30%;期末考試40%;平時考核(包括出席狀況、上課筆記、讀書報

告)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海峽兩岸的政治發展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江義德

四、課程目標:

課程簡介:本課程旨在研討自民國三十八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迄今,五十多年來

海峽兩岸的政治發展。首先闡述政治發展的概念及模式,其次探討海峽兩岸關係

政治發展的歷程,其後依序探討海峽兩岸五十多年來分裂分治,其意識型態、政

治體制、經濟制度等的差異,最後就海峽兩岸的政治發展趨勢,抒陳所見。

五、授課進度:

1 導論

2. 政治發展的概念

3. 政治發展的模式

4 海峽兩岸分裂分治的由來

5. 兩岸關係政治發展的歷程

6. 政治對立與軍事衝突時期

7.(自民國三十八年底迄民國六十七年)

8. 和平對峙與互不往來時期

9.(自民國六十七年迄民國七十六年)

10. 兩岸民間交流與協商時期

11.(自民國七十六年迄今)

11. 海峽兩岸意識型態的差異

12. 海峽兩岸政治體制的差異

13. 海峽兩岸經濟制度的差異

14. 海峽兩岸的政治發展趨勢

六、授課方式:

以講授法為主,兼採讀書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0),兩岸關係之回顧與展望。

2.張煥卿等(1991),大陸研究。

3.朱新民等(1985),中國大陸研究。

4.中共現行法律彙編。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30%;期末考試40%;平時考核(包括出席狀況、上課筆記、及讀書報

告)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 課程名稱:健康經濟學

二、 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 任課教師:胡文川

四、 課程目標: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健康」是消費者追求效用的來源,而「醫療」則是消費

者用於生產「健康」的投入要素之一。因此,本課程實涵蓋了一般所稱「醫療經

濟學」與「衛生經濟學」,屬於個體經濟學的應用範圍。

當經濟體系中有愈來愈多的資源投注於醫療保健部門時,這些資源的使用

是否合乎效率與公平原則,成為我們高度關切的問題。

本課程從需求與供給兩個面向,利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探討與醫療保健

有關的各種基本經濟問題,尤其是醫療保健消費者、醫療服務提供者與保

險者的選擇行為,以及醫療保健體系的資源配置問題。

五、授課進度:

1. 醫療保健與資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2. 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3. 效用與需求

4. 需求與供給彈性

5. 生產與成本的概念

6. 價格機能與管制

7. 市場結構與種類

8. 醫療保健市場的特性

9. 台灣家庭醫療需求的分析

10.健康保險的需求理論

11.全民健保制度的經濟分析

12.醫師服務市場

13.醫院服務市場

14.醫療支出的控制問題

15.醫事人員養成教育的經濟觀

六、授課方式:

以投影片配合講述。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謝啟瑞,健康經濟學,五南出版公司。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2. 周孟穎譯,Charles E. Phelps 著,健康經濟學,國立編譯館。

3. 歐陽勛、黃仁德,經濟學,三民書局。

4. Folland,Sherman;Allen C. Goodman,and Miron Stano(1993), 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 35%;學期考試 35%;平時考核(出席狀況、學期報告等…)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比較經濟制度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胡文川

四、課程目標:

經濟制度是人類經濟生活的一種規範,它與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密不可分,有著

交互影響的作用。但是,經濟制度並不像自然法則那樣具有絕對的普遍性,它只

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以生產、消費、交換和分配為範圍,表現出社會和個人經濟

活動之間的關係結構。本課程擬就現行各類經濟制度作比較分析,希望透過客觀

的比較,建立一個整體的社會觀念,以理解經濟制度,並提高學習者對我國現行

經濟制度作進一步認識的興趣,進而增加對政府多種經濟措施的瞭解。

五、授課進度:

1. 經濟制度與經濟政策

2. 比較不同經濟制度的理由與方法

3. 經濟制度的含義及其區分標準

4 經濟制度的理論模式

5. 經濟制度的實際類型

6. 資本主義與社會民主

7. 資本主義福利體系㎞

8. 德國、南斯拉夫經濟制度的實況

9. 日本經濟制度的實況

10. 南韓、新加坡經濟制度的實況

11. 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制度的比較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配合投影片及影帶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黃仁宇著,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1。

2. 楊世雄譯,Arthur, F Utz 著,第三條路哲學,臺北:九鼎文化公司,民80。

3. 賈士達譯,Halm, George N. 著,經濟制度淺說,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79。

4. 夏道平譯,Lepage, Henri 著,自由經濟的魅力- 明日資本主義,臺北:

天下文化公司,民77。

5. James D. Forman著,近代主義透視,臺北:龍田出版社,民69。

6. 張亞津著,現代經濟制度的實踐經驗,臺北:唐山出版社,民78。

7. 賈士衡譯,Vogel Ezra F. 著,躍升中的四小龍,臺北:天下文化公司,民81。

8. 魏萼著,中國式資本主義,臺北:三民書局,民82。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9. 林鐘雄著,蓋不烈斯富裕社會的迷思,臺北,三民書局,民86。

10. 張虹譯,Adam Przeworski,資本主義與社會民主,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1. 國立編譯館譯,Arthur Gould,資本主義福利體系,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

86。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30%(筆記,讀書報告,出席狀況)期中考試35% 學期考試3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經濟理論與台灣經濟發展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胡文川

四、課程目標:

台灣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被譽為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典範。由於政府採取切

合需要的經濟發展策略,激發民營企業的創造力,致力於經濟的穩定,充實各項

公共設施,改善投資環境,促進農業工業的均衡發展,使得台灣的經濟快速而持

續的成長。台灣的經濟發展,其目的是追求經濟穩定與經濟成長的兼顧、經濟成

長與所得分配的兼顧,以及生活水準與生活素質的兼顧。本課程將以成長理論、

所得理論與就業理論等總體經濟理論,說明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與成果,使理論

與實際獲致適當的驗証,並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作一番檢討,以展望未來。

五、授課進度:

1. 台灣經濟發展實績概說

2. 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的意義

3. 經濟發展的測定

4. 經濟發展的目的以及經濟發展的代價

5. 現代經濟發展的特徵

6. 台灣農業發展策略

7. 台灣工業發展策略

8. 台灣貿易發展策略

9. 台灣的財政、金融政策

10. 公、民營事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功能

11. 政府與企業的關係

12. 當前臺灣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

13. 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配合投影片及影帶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高希均、李誠著,台灣經驗四十年,臺北:天下文化公司,民80。

2. 段承樸著,台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4。

3. 林鐘雄著,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民76。

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民書局,民87

4. 高隸民著,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 台灣奇蹟,臺北:洞察出版社,民76。

5. 吳惠林著,台灣經濟的奇蹟、危機與轉機,臺北:正中書局,民83。

6. 魏萼著,中國式資本主義,臺北:三民書局,民82。

7. 蕭全政著,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8. 邢慕寰著,台灣經濟發展策論,臺北:三民書局,民82。

9. E.A.Winckler&S.Greenhalgh、張苾燕譯,台灣政治經濟學緒論辨析,臺北;人

間出版社,1994。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30%(筆記,讀書報告,出席狀況)期中考試35% 學期考試3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政治學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彭懷恩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以當代政治學的重要內涵為「經」,以我國政治體系的結構為「緯」,

提供學生分析政治問題的基本知識,主要內容為:

五、授課進度:

1. 政治學的界定與發展

2. 政治學研究途徑

3. 政治思想,意識型態

4. 國家,民族,族群

5. 民主,威權,極權

6.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7. 政治參與與選舉

8. 利益團體

9. 政黨政治

10. 行政體系

11. 立法體系

12. 司法體系

13. 官僚政治

14. 公共政策。

15.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

七、成績考核

上課參與表現20%,期末考試80%

八、參考書目

1. 彭懷恩,--比較的觀點,臺北,風雲論壇,2000。

2. A. Ranney,倪達仁譯,政治學,臺北,雙葉,1996。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國際關係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彭懷恩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設計是參考歐美大學的國際關係課,再配合我國的外交情勢而規劃,目

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前瞻性的國際觀,包括:國際關係學的重要演進及重要學派、

國際體系的戰後發展、外交政策與執行、戰爭與和平、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當前

國際課題 - 環保、核能、人口、食糧等。

五、授課進度:

1. 導論

2. 國際關係的學派及研究途逕

3. 國際體系

4. 國際體系的分析

5. 國際體系的行動者

6. 權力與國力

7. 國家利益

8. 期中考試

9. 外交

10. 外交政策的制定

11. 戰爭與武力控制

12. 國際法

13. 國際組織

14. 國際政治經濟學

15. 全球化議題

16.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羅浩,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臺北:風雲論壇,1999。

2. H.J. Morgentha,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h, New

York: McGraw-Hill, 1992.

3. P. Viotti and M.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valism, NY: Prentice-Hall, 1992.

4. C.W. Kegley, World politic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St. Martin’s, 1997.

八、成績考核:

上課參與表現20%,期末考試8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世仁

四、課程目標:

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就是要懂得知識的創造、加值和知識的流通來因

應,認識與知識相關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如專利、商標、著作權、積體電路佈局

與營業秘密,已經是現代人必備的知識。本課程將介紹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法律

常識,而著重在專利部份,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專利,介紹專利檢索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著作權

2. 著作權

3. 營業秘密

4. 專利的意義、制度與可能衍生的價值

5. 專利要件

6. 專利要件

7. 專利檢索

8. 專利檢索

9. 期中考

10. 認識專利說明書

11. 有效地閱讀專利

12. 解讀申請專利範圍

13. 解讀申請專利範圍

14. 專利侵權鑑定

15. 專利侵權鑑定案例

16. 商標

17. Final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王世仁和王世堯著(2003),智慧財產權剖析—論生物科技專利策略與實務,全

華科技圖書。

2. 王世仁(2002),專利工程導論,俊傑書局。

八、成績考核: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商事法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廖又生

四、課程目標:

教授基礎商法等相關知識,使學生能了解票據、公司、保險等相關議題,俾於運

用生活中。

五、授課進度:

1. 公司法緒論

2. 有限公司

3. 無限公司及兩合公司

4. 股份有限公司

5. 票據法緒論

6. 支票

7. 本票

8. 匯票

9. 期中考試

10. 保險法緒論

11. 保險契約

12. 財產保險

13. 人身保險

14. 保險業

15. 分組報告( 1)

16. 分組報告(2)

17. 期末考試

六、授課方式:

理論講授,輔以個案討論,期末學生分組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吳松枝,商事法概要,華泰(93 年二版)。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30%(筆記、期末報告、出席狀況)期中考試35%、學期考試3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人事行政法規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廖又生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人事行政流程解析「求才」、「用才」、「育才」、「留才」四大環節

所涉及之法規,俾使醫護學院學生瞭解人力資源管理所應具備的基本規範,從而培養

其依法行政的理念。

五、授課進度:

1. 人事行政簡介

2. 人力羅致法規: 考試

3. 人力羅致法規: 任用

4. 人力羅致法規: 職位分類

5. 人力羅致法規: 工作簡化

6. 人力運用法規: 分層負責

7. 人力發展法規: 訓練

8. 人力發展法規: 進修

9. 期中考

10. 人力發展法規: 終身學習

11. 人力維護法規: 薪資

12. 人力維護法規: 考績

13. 人力維護法規: 戒

14. 人力維護法規: 退休

15. 人力維護法規: 撫恤

16. 人力維護法規: 保險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參訪企業或政府人事部門、專家蒞校講演。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Gray Dessle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N.Y.: McGraw Hill, 1997)

2. 傅肅良,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三民,民 87。

3. 許濱松, 各國人事制度, 台北:空大,民 88 。

八、成績考核:

上課參與表現20%、參觀報告20%、期中考、學期考試各占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法理學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廖又生

四、課程目標:

民主政治的成熟與穩定,除社會要有推行民主政治的共識與定期的選舉作原動

力外,最重要的關鍵乃在於法治的建立,而要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法治社會,除了要

繼續強化教育人民的法治知識,司法的公正更是不可或缺,本課程旨在使研習者瞭解

法之本質與正義的真締,透過法哲學思辯,學生可掌握民主政治的精髓,進能「依據

法律實踐正義」之鵠的。

五、授課進度:

1. 簡介

2. 法學認識論

3. 自由法運動

4. 概念法學之興衰

5. 法律解釋方法

6. 法律漏洞與補充

7. 類推通用與利益衡量

8. 不確定法律概念

9. 期中考

10. 習慣法

11. 判例法

12. 法律學說之發展

13. 正義與司法的經濟分析

14. 道德倫理與法律

15. 法學進化論

16. 超越法律之當代思潮

17. 期末考試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配合實法及案例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民 88。

2 洪遜欣,法理學,台北:民 88。

3. 黃茂榮,法律漏洞之補充方法,台北:植根,民 89。

4. 鄭玉波,法諺(一)(二),台北,三民,民 90。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30%(筆記、期末報告、出席狀況)期中考試35%、學期考試35%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文化創意產業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葪亮教授

四、課程目標:

1. 嘗試將先導性之時尚新興課題,轉化為系統化之知識。

2. 從學術的制高點鳥瞰文化、藝術、商業各介面加值化之過程。

3. 尋求另類的職場跑道,提供學習者生涯規劃之選擇。

五、授課進度:

1. 文化創意產業導論:一門先顯學的誕生

2. 文化創意產業之範圍與分類

3. 文化創意產業的公共政策與法規

4. 文化資產與城鄉風貌再造

5. 傳統與當代藝術產業巡禮之一

6. 傳統與當代藝術產業巡禮之二

7. 時空產品設計與規劃

8. 創意元素之探索

9. 期中考

10. 流行劇團、樂團與表演藝術專題

11. 插畫、漫畫、動畫專題

12. 主題樂園與觀光資源專題

13. 華文出版產業專題

14. 博物館經營專題

15. 立體電影院專題

16. 文化創意產業之仲介經紀與授權商品

17. 分組參訪與作業 / 報告

18. 分組參訪與作業 / 報告

六、授課方式:

遠距同步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Cook, D.(1996) The culture industry revisited. London: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 Thorsby, David,(1997) ”Artist as workers” in cultural economic. Elgar

3. 文建會(民 92 年 4 月)文化創意產業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

4. 相關會整文獻。

5.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sts between arts and commerce. By Richard E. Cav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ISSN: 00213624)

英文期刊共 9 篇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八、成績考核

1. 要求學習者應逐周預覽相關文獻主題,於授課時能廣泛深入參與討論。

2. 授課老師已完成文化創意產業之單元化專輯製作,定型化於每週以個案研究播

出,期與李論印證結合,收相輔相成之效。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普通心理學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賴惠德

四、課程目標:

1. 瞭解心理學重要理論及其在醫護與管理上的應用。2. 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促進

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 3. 認識生命本質,增進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

五、授課進度

1. 心理學概論

2. 行為的生物與演化基礎

3. 人生全程的發展

4. 感覺歷程

5. 知覺歷程

6. 意識與意識改變

7. 學習原理

8. 記憶與遺忘

9. 期中考

10. 認知歷程

11. 智力與智力衡鑑

12. 人格心理學

13. 動機與情緒

14. 社會心理學

15. 心理違常

16. 心理治療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老師講課、影片欣賞/音樂欣賞與心得分享、報告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Robert J. Sternberg (陳億貞譯,鄭昭明校訂)。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2. James S. Nairne (李茂興、陳夢怡譯)(2002)。心理學—適應環境的心靈。台

北:弘智文化事業。

3. Atkinson & Hilgard (鄭伯熏編譯) (2002)。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

4. Zimbardo & Gerrig (游恆山、李素卿譯) (1999)。心理學:桂冠。

5. 王志剛 (2003)。性格決定命運—男人篇。台北:台灣先智。

6. 王志剛 (2003)。性格決定命運—女人篇。台北:台灣先智。

7. 艾德華(2003)。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8. 施基納(1984)。桃源二村。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9. 李其維譯(2001)。破解「智慧胚胎學」之謎—皮亞傑的發生認識。台北:貓

頭鷹出版社。

10. 黛安艾克曼(1995)。感官之旅。台北:時報文化。

11. Patrick Su (黃有德譯)(1992)。香水。台北:皇冠。

12. 丹尼爾.比(2002)。比利戰爭。台北:小知堂文化。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 30%、期末考 40%、平時成績 (課堂作業/ 讀書報告)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社會心理學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賴惠德

四、課程目標:

1. 瞭解社會心理學重要理論及其應用。2. 瞭解社會影響與態度改變原則 3. 認識

社會本質,增進處理不同社會關係如醫病關係或其他人際關係能力。

五、授課進度:

1. 社會心理學導論

2. 研究方法論

3. 社會自我—瞭解自己

4. 社會知覺—瞭解他人

5. 社會認知

6. 社會影響

7. 態度與行為

8. 態度與態度改變

9. 期中考

10. 團體歷程

11. 人際關係

12. 親密關係與愛情

13. 利社會行為

14. 攻擊行為

15. 偏見健康與環境

16. 組織與領導/ 醫病關係管理的應用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老師講課、影片欣賞/音樂欣賞與心得分享、報告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陳皎眉,王叢桂與孫倩如(2006)。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2. Deaux, Dane & Wrightman (楊語芸譯) (1999)。九 0 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

南。

3. Aronson, Wilson & Akert (李茂興、余伯泉譯) (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

文化。

4. Sears, Freeman & Peplau (黃安邦編譯) (1990)。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5. Smith (莊耀嘉譯) (2001)。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

6. Taylor (張滿玲譯著) (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7. Weber (趙居蓮譯) (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

8. 時蓉華 (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 30%、期末考 30%、平時成績 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教育心理學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蘇瑪莉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使學生藉由瞭解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運用正確的方法與態度、面

對教育障礙與限制,並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達到自我教育及教育他人的最終目

的。

五、 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2. 教師、學生與教育心理學

3. 認知發展

4. 心理與社會發展

5. 道德發展

6. 認知取向的學習

7. 行為取向的學習

8. 個別差異

9. 學習動機

10. 教學資源與應用

11. 教室評量

12. 學習環境管理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解、小組互動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張春興,東華書局。

2.「當代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Robert E. Slavin 著,王明傑、陳玉玲譯,

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 「行動研究教育學」,Richard D. Parson 等著,溫名麗等譯,洪葉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4. 「當代教育心理學」、Thomas L. Good & Jere Brophy 著,李素卿譯,五南圖

書出版公司。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 50%,考試成績 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輔導概論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明智

四、課程目標:

1.使學生了解輔導與心理治療基本歷程與技巧。2.培養學生對心理治療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自我與人際覺察的能力。

五、授課進度:

1.授課大綱

2.支持性心理治療

3.小組報告

4.小組報告

5.羅傑斯

6.動力心理治療

7.小組報告

8.小組報告

9.電影春心蕩漾

10.電影討論

11.美聲男子

12.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13.小組報告

14.小組報告

15.愛情劊子手

16.電影凡夫俗子

17.電影討論

六、授課方式:

1.老師講述與分組討論

2.實務演練與分組報告

3.電影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Arnold Winston M.D.等 著;周立修、蔡東杰譯;支持性心理治療入門。台

北:心靈工坊。

2.Glen O.Gabbard M.D.著;陳登義翻譯;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基本入門。台北:心

靈工坊。

3.歐文亞隆 著;易之新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4.柏萊安 索恩 著;陳逸群譯;羅傑斯。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

5.歐文亞隆 著;呂建忠譯:愛情劊子手。台北:聯經出版社。

6.莉莉安羅賓 著;易之新譯:美聲男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八、成績考核: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期末報告30%

平時作業20% 電影報告(2份)

課堂參與50% (發問,討論,出席)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兩性關係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張傳琳

四、課程目標:

1. 透過心理學兩性相關之理論的介紹與說明,讓學生對兩性關係有正確的認知與

健立健康的兩性關係。2. 藉由課程的引導及團體的討論,讓學生透過彼此互動的

情境對兩性間情與愛的發展過程能確切的了解。3. 經由分組演練,分享個人的經

驗,檢驗自己對愛情的迷思,並增強自己處理情愛風險與危機的能力。4. 借助各

種心理團體的活動及心理量表的施測與解釋,幫助學生了解兩性關係中的自我與

異性的異同,以促進合宜的愛情關係與行為。

五、授課進度:

1. 兩性教育的意義

2. 從電影探討兩性之生理

3. 兩性生殖器官與成長的困擾

4. 生育與避孕;性病的防治

5. 從電影探討兩性心理

6. 自我概念對兩性個體的影響

7. 從電影探討兩性心理

8. 性與別之認同與發展;兩性化特質

9. 性/ 別之人際與困擾

10. 從電影探討兩性關係與障礙

11. 婚姻中的兩性關係

12. 親子關係中的父母角色

13. 從電影探討家庭關係

14. 兩性關係與教育的挑戰

15. 性騷擾與性侵害

16. 從電影探討性犯罪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1. 以各種理論解說配合影片賞析;配合理論輔以電影、實務討論及團體演練;每

一位學生需至心理諮商中心與老師約談二小時。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柯淑敏(民90),兩性關係學,台北:楊智。

2. 劉秀娟(民8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楊智。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40%;期末專題報告40%;課堂參與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多元性別觀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明智

四、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尊重與了解多元性別

2.培養具有以各種理論觀點分析性別現象

3.培養學生可以自我省思自己的性別經驗

五、授課進度:

1.介紹課程

2.性別講解

3.女性主義

4.酷兒論述 上

5.酷兒論述 下

6.電影 金賽性學教室

7.電影討論

8.情慾 上

9.情慾 下

10.愛情

11.電影 慾望與智慧

12.電影討論

13.母性

14.性別暴力

15.男性論述

16.電影 潮浪王子

17.電影討論

18.期末討論

六、授課方式:

1.老師講述與分組討論

2.實務演練與分組報告

3.電影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隨堂所發之論文與講義

2.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Vanessa Baird 著,江明清譯,台北市:書林

3.20世紀性史,Angus Mclaren 著,陳難能譯,台北市:智慧事業體

八、成績考核:

1.平時成績50%(出席與討論)

2.電影報告30%

3.期末報告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生涯發展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黃素菲

四、課程目標:

1. 了解生涯發展階段與生涯發展的本質

2. 了解自己生命願景與跟自我有關的生涯議題,含價值觀、興趣、性格、生活方

式、生涯信念、生涯建構等。

3. 學習生涯規劃技巧

4. 製作生涯規劃書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說明、生涯發展導論

2. 生涯的意義;生涯發展理論

3. 生涯的聯想、我的生活角色

4. 需求論(EPPS)、性格與生涯、梅布二氏類型論實作

5. 生涯類型論、興趣與生涯、何倫碼檢核實作

6. 人生價值與生涯、生命歷程﹝實作﹞

7. 生涯資訊、生涯貴人

8. 說故事--童年經歷與 life theme

9. 理想的生活型態

10.生涯幻遊、職業家族樹

11.生涯信念與生涯決定

12.生涯建構系統

13.生涯規劃模式、生涯彩虹

14.生涯願景

15.生涯設計發表會

16.綜合座談/期末測驗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小組活動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 林幸台著 五南出版社

2. 生計發展與輔導 金樹人著 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3. 生涯諮商與輔導 金樹人著 東華書局

4. Career Counseling :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3rd) Vernon G. Zunker

八、成績考核:

書面報告:以自己的生涯為主題,2000 字,橫寫,12 月 25 日以前繳交 40%口

頭報告 40%;課堂參與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電影與性別教育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黃素菲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對性別教育的切入點,是落在社會與文化對性別教化所產生的刻痕,課程

學習是針對這一現象的覺察、省思,並思考與重建自己的性別觀點,從而發展出對自

己與異性,更親密又具自主意識的性別心理與行為。期望本課程結束之後同學能有所

收獲: 1. 了解男人的生命歷程工作與情感的交織。2. 探討社會對男人的英勇形象的型

塑. 3. 探討社會對女人的外貌的框架. 4. 了解與思考家對女人生命價值的意義與雕琢謳

5. 學習與思考如何看待不在主流體制內的性與愛,如外遇、同性戀等。6. 超越性別的

烏托邦—如果性別不再是支配心理與行為的刻板化因素,人的本質是不那麼受性別的

社會性因素影響,人是否會有不同的面貌。7. 察覺身體界限與重新省思自己的情欲自

主性。8. 學習到其他與性別議題相關的論述

五、授課大綱

1. 男人類電影: 我們來跳舞、烈火情人、鬥陣俱樂部、大河戀、潮浪王子等

2. 女人類電影:第三情、愈愛欲美麗、親情無價、麥迪遜之橋、慾望與智慧等

3. 女同志類電影:高檔貨、我的心理只有妳沒有他、我們之間、自梳等

4. 男同志類電影:神父、我們四個、你愛他、心猿意馬等

5. 性別烏托邦電影:

超性別: 碧海藍天、安東尼亞之家、美麗佳人歐蘭朵等

雙性戀: 愛上了癮等

變(性)裝: 變裝風暴、廚房的秘密等

跨性別: 玫瑰男孩等

六、授課方式

每次看完電影都要有精彩的討論,而且每一片看完都要寫報告單—從影片而來的

性別省思,下課即繳交。缺課者請自行借影片補看,並補寫報告。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性別越界 張小虹 時報公司

2. 北港香爐人人插 李昂 麥田出版

3. 鐵約翰 羅勃布萊 張老師出版社

4. 新男性 Frank Pittman 牛頓出版

5. 男性解放 渥倫法若 婦女新知

6. 女兒圈 鄭美里 女書店出版

7. 為何男人憎恨女人 亞當朱克思 正中出版社

八、成績考核:書面報告35%;出席率15%; 小組工作表現(含事前準備、書面資料深度

與完整性、帶領、討論氣氛與話題深度與廣度、最後的總結報告)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生死學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林綺雲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讓同學瞭解生死學的理論與研究及其運用現況, 從醫學、社會、文

化、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與哀悼歷程對個人的影響;認識生命禮俗與死亡

相關的儀式及其對社會組織的影響等。本課程期使同學釐清自己的生死態度,建

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死亡教育的目的。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介紹 分組 林綺雲

2. 社會體系與生死 Ch1

3. 生死學的領域與議題 Ch1/2/9

4. 宗教與生死 Ch5/6

5. 生命禮俗與喪葬儀式 Ch7/8

6. 生命倫理議題:自殺

等 Ch 14 請準時入席

7. 生命倫理議題:死刑

等 Ch 14

8. 春假

9.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Ch13

10. 電影欣賞(期中考

週)

大病人

11. 電影主題討論 討論與分享

12. 藝術治療之應用 討論與分享

13. 失落與悲傷輔導 Ch10/11 交作業一:生命

預囑

14. 電影組分享 討論與分享

15. 參訪活動組分享 討論與分享

16 人生規劃組分享 討論與分享

17. 讀書報告組分享 討論與分享

18 期末考 分享預囑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及分組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林綺雲主編(2000):生死學。臺北:洪業。 2. 傅偉勳著(1993):死亡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 3. 張燕譯(1993):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臺北:正中。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4. 李永平譯(1998):天使走過人間,臺北:天下。 5. 墨瑞著(1999):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大塊文化。 6. 陳琴富譯(1999):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臺北:張老師。 7. 吳美慧譯(2000):因為,你聽見了我,臺北:張老師。

八、成績考核:下列三項成績各占三分之一 1.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作業、出席、參與討論、上臺報告、課堂表現等 ※ 作業一:預立生命遺囑一篇,於第十週交完整書面報告(可自行書寫或打字)

一份。格式請參考林綺雲主編(2000):生死學(臺北:洪業)一書第 56 頁。 ※ 作業二:分組上臺報告,組別成績即個人成績;依讀書、電影、人生回顧或參

訪小組分組,開學第二週交組別名單,各組選出組長一人,期末除上臺報告之

外,於最後一週之前交完整書面報告一份。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創意與表演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林舉嫻

四、課程目標:

由不同的活動來了解自己,進而了解別人;真實呈現自己,使內外有一實際的聯

結。當與別人來往時,因能確實呈現自己,溝通清楚意見,則便能達到和睦共處

的目標,及收放自掌握情勢的狀態。

五、授課進度:

1. 概論—表演是什麼? 創意是什麼?

2. 認識自己—鏡子活動

3. 認識自己—方, 圓, 身體極限

4. 認識自己 – 喜, 怒, 哀, 樂

5. 情緒與語言

6. 情緒與肢體

7. 感官與我—聽(節奏, 音響…)

8. 感官與我—視覺(交響樂, 意念呈現 )

9. 空間與我

10. 朗頌詩 (分組)

11. 排練(分組; 詩的搬演) (音樂與劇)

12. 排練

13. 排練

14. 排練

15. 總排

16.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1. 每學期要去觀賞現場表演,如音樂團體演出、話劇、舞蹈等之展演,並寫心得

報告。2. 課堂中,活動結束會有全體分享及討論,課後要寫心得、雜記,期末時

呈交。3.最後以小組呈現實踐學習的成果。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

八、成績考核:

交報告, 上課雜記; 演出報告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舞蹈治療:實用篇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王芸華

四、課程目標:

課程簡介:舞蹈治療是一個強調從經驗中學習的課程,其設計是給成員一個多元性

的學習機會,成員經由探索和開發肢體,增強身體覺察的能力和表達的方式,再

藉著真實動作的表達,釋放隱藏的情緒,更真實的經驗到內在深層的情感,成員

也從彼此間的肢體互動,去理解人與人之間動作的敏感度,和其中隱現的問題,

藉分享和討論,瞭解個人的反應,並從動作中探討情感的意義,在覺察潛意識的

心理過程中,賦予一個改變的意義,達到自我成長,及舞蹈治療的目的。

五、授課進度:

1. 舞蹈治療簡介

2. 舞蹈中的治療內涵

3. 舞蹈治療運作模式(一)

4. 舞蹈治療運作模式(二)

5. 呼吸、碰觸、放鬆

6. 感知能力的開發

7. 身體節奏的共震

8. 動作的發展

9. 動作的整合

10.期中考

11.動作分析系統:力

12.動作分析系統:形

13.動作同理心的練習

14.基本驅力和動作的關係

15.深層動作的導引

16.意象的引導及改變

17.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動作練習、個別報告、分組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李宗芹著,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張老師文化。

八、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 50%;期中考 20 %;期末考 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網路與社會(交大全網路課程)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孫治本

四、課程目標: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說明(傳統教室)

2. 導言

3. 數位化與虛擬化的哲學根源

4. 網路與高虛擬化程度的社會

5. 網路與「疆界毀壞」

6. 網路與社會溝通

7. 網路社群概論: BBS上的社群(期中報告的主要參考資料)

8. BBS專題I

9. 期中檢討

10. BBS專題II

11. 網路與生活風格

12. 期中回顧與討論(傳統教室)

13. 網路與「生活風格族」(網路與生活風格&網路與生活風格族合po一篇心得)

14. 網路與全球化

15. 網路與地方化(網路與全球化&網路與地方化合po一篇心得)

16. 網路與經濟

17. 網路與風險社會

18. 期末回顧與討論(傳統教室)

六、授課方式:

全網路教學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M. Wertheim,空間地圖,商務。

2. 王佳煌,資訊社會學,學富。

3. 顧忠華編,第二現代,巨流。

4. U. Beck,全球化危機,商務。

5. R. Kurzweil,心靈機器時代,高寶。

八、成績考核:

期中作業 20%,期中報告 50%,期末報告 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科際整合領域

一、課程名稱:太極拳與養生—鄭子太極拳與八段錦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施錫欽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在講述目前全國推廣最多的鄭子太極拳與黃性賢太極鬆身五法之養生

功能,及其練習要領,並分析講解其理論,以及實際演練太極拳功架基本功及其

應用方法等,使學員能真正得到養生、健身及防身技能,並能參與表演、比賽。 五、授課進度:

1. 太極拳簡介、源流及太極拳基本功法、預備式、起式、左掤。 2. 太極八段錦之簡介及第一法、太極拳右掤、 履。 3. 無極站樁功介紹、太極拳擠、按。 4. 談太極拳練根之法、八段錦第二段、太極拳單鞭、提手。 5. 太極拳腰之練法、太極拳靠、白鶴亮翅。 6. 停課 7. 八段錦第三段、太極拳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摟膝拗步。 8. 太極拳雙履練功介紹、太極拳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 9. 期中考 10. 太極拳抱虎歸山、 履、擠、按、斜單鞭。 11. 張三豐太極拳論解說(一)、太極拳肘底看捶、倒攆猴、斜飛式。 12. 張三豐太極拳論解說(二)、鬆身五法第四法、太極拳左右雲手、單鞭、下勢。 13. 太極拳與養生、太極拳金雞獨立、右、左分腳、轉身蹬腳。 14. 王宗岳太極拳論解說(一)、八段錦第五段、太極拳左右摟膝拗步、進步栽

捶、上步攬雀尾、單鞭。 15. 王宗嶽太極拳論解說(二)太極拳玉女穿梭、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16. 太極拳轉身擺蓮、彎弓射虎、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合太極。 17. 太極拳用法、總複習。 18.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一)課堂講授 (二)室外授課並實際演練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鄭曼青著 時中學社出版

2. 太極鬆身五法 施錫欽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3. 黃性賢太極鬆身五法(VCD)施錫欽著 天行太極訓練中心出版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 30%;期末考試 50%;課堂表現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太極拳與養生—簡易太極拳、八卦散手(防身術)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施錫欽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在講述練習太極拳及散手之養生、,並介紹十三式太極拳及散手之練

習要領,並分析其理論以及實際演練太極拳功架、基本功、散手對練等使學員能

達到養生、健身,並具技擊防身技能,並能參與表演、比賽。 五、授課進度:

1. 太極拳及八卦散手之源流簡介、基本功、太極拳─紫氣東來、聞雞起舞。 2. 無極站樁、太極拳─寒雞尋食,八卦─預備式、老僧托缽。 3. 太極拳基本要領,八段錦第一段,太極拳—金龜戲水、鴉雀接食,八卦─進

步挑掌、獅子滾球。 4. 太極拳練根之法,太極拳—燕子穿林、玉女獻書,八卦─纏手掖撞、猛虎跳

澗。 5. 基本功、八段錦第二段,太極拳─敲山震虎、雷神佈雨,八卦—肘底進捶、

反臂劈捶。 6. 太極拳─金蛇纏柳,八卦─雙鞭壓肘、進步截肘。 7. 太極拳與養生、八段錦第三段、太極拳—背折靠,八卦─青龍探爪、抹袖連

捶。 8. 太極拳—挑簾望星,八卦—雲龍獻爪、撥雲見日。 9. 期中考 10. 張三豐太極拳論解說(一)、八段錦第四段,太極拳─古樹盤根,八卦─拍胸

撲肘、轉身頂肘、貫耳穿捶、惡虎爬心。 11. 張三豐太極拳論解說(二),太極拳─推山入海、蛟龍入海,八卦─進步團

撞、白猿獻桃。 12. 太極拳--左摟膝拗步、搬欄捶,散手--風輪反肘、仙人觀棋,鬆身五法第五

法。 13. 王宗岳太極拳論解說(一),太極拳—如封似閉、十字手,散手—金絲抹眉、

玉女穿梭 14. 王宗岳太極拳論解說(二),太極拳總複習,散手—退步牽羊、霸王送客。 15. 太極拳總複習,散手—走馬回頭、二仙傳道、翻身劈捶、野馬撞槽。 16. 鬆身五法複習,散手—大鵬展翅、白袍鍘草、周倉扛刀、劉全進瓜。。 17.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

(一) 課堂講授 (二)室外授課並實際演練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鄭曼青著 時中學社出版

2. 梁氏直趟八卦六十四散手 張全亮著 人民體育出版社(大陸)

2. 太極鬆身五法 施錫欽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3. 推手套路(錄影帶)施錫欽著 天行太極訓練中心出版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4. 養生太極拳功專輯 施錫欽著 天行太極訓練中心出版 八、成績考核

期中考試30%;期末考試50%;課堂表現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環保與心靈淨化淺談

二、學分數:2 學分

三、授課教師:張勝祺(in charge) 、釋見桅、陳俊銘、李達源、劉希平、倪振鴻

四、課程目標:

外在環境與人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環境之純淨是否關係人們身體之健康。身

為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之學生,對於現今環境之污染問題,尤其是台灣環境污染問

題,應有所認識,且期望未來能為台灣環保貢獻一份心力。另一方面,由於工業與

科技不斷進步,社會生活愈來愈複雜,人們心靈之純淨不斷受到衝擊,罹患憂鬱症

的人愈來愈多,如何保持心靈不受污染是現代人必須具有之能力;透過本課程介紹

及建構心靈生態,使學生對心靈生態有全面之認識,進而教導學生如何運用禪法進

行心靈生態之養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與人際關係有所助益,且提升健全心靈生態

之永續經營。

五、授課進度:

上課時間:每週三上午 10:10~12:00

日期 講題 教師 教室

1. 3/07 引言 張勝祺 1 教 122

2. 3/14 水資源之保育及發展 倪振鴻 1 教 122

3. 3/21 環境荷爾蒙與舉手作環保淺談 張勝祺 1 教 122

4. 3/28 土壤污染知多少 李達源 1 教 122

5. 4/11 台灣空氣污染之我見 劉希平 1 教 122

6. 4/18 未來世界之夢想 劉希平 1 教 122

7. 4/25 基因轉殖動、植物對環境衝擊及人文省思。 陳俊銘 1 教 122

8. 5/02 心靈生態與人生管理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9. 5/09 心靈環保之最佳規劃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0. 5/16 心靈環保之最佳規劃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1. 5/23 從禪談心靈環保之永續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2. 6/06 從禪談心靈環保之永續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3. 6/13 從禪談心靈環保之永續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4. 6/20 從禪談心靈環保之永續 釋見桅 通識中心 220

15. 期末考

六、授課方式:以講解及互動為主,少數主題透過禪坐練習體驗心靈淨化之心得。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開學上課時提供

八、成績考核:平常上課表現(20%)、問答成績(20%)、期中報告(30%)、及期末報告(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閱讀科普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郭文華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大家所熟悉的科普讀物為素材,探討知識普及與其對於社會產生的影

響。科普讀物在戰後有段不短的歷史。這些素材有從《科學月刊》、《數學傳播》到

現在的《科學人》等以推廣科學為目的的雜誌,有從協志叢書、「一萬個為什麼」,

到天下文化的大量引介科學新知的翻譯等,零零總總不一而足。雖然它們一直不算教

科書或學校學習的主流,但在知識封閉的台灣,它們卻是大眾啟蒙科學,瞭解科學家

的活動,進而認識西方文明的重要管道。這門課將從知識史與社會史的角度,以過去

與現在的科學普及讀物為討論素材,幫助同學瞭解作為文化的科學在社會上如何傳播

與流轉,進而影響我們的認知與生活。

五、授課進度:

週別 課程內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換個角度看知識

解讀科普現象

科學的兩種臉:科學與科學普及

現代科學的興起

科學知識的發展與結構

科學生產的社會面向

第一次書報討論

戰後臺灣科學

文以載道的科學

臺灣科學再出發

科普世代的誕生

第二次書報討論

閱讀作為社會與文化

作為思想資源的閱讀

轉變年代的臺灣科普

網路的科普新時代

第三次書報討論/課程總檢討

六、授課方式:閱讀指定教材與參與討論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影片 The Body Worlds

2.「理性之夢—閱讀科普書」座談會紀錄,中國時報,第 47 版,1997.5.8.

3. 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合譯,《科學革命的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台北:遠流,二版七刷,

2003)。

4. 林俊義,〈屠殺文明的劊子手—科學中立的神話〉,原刊於《聯合月刊》第二期

(1981),現收入《林俊義文集 2:科學中立的神話》(台北:自立晚報,

1989),頁 53-69。

5. 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9.

6. 《李約瑟與中國》,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2。

7. 楊翠華,〈臺灣科技政策的先導:吳大猷與科導會〉,《台灣史研究》,第十卷第

二期(2003.12),頁 67-110。

8.《第一屆民間科技會議論文集》,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

9. 《名家談讀書》,台北:牧村,2002。

10. 《科學月刊》(http://www.scimonth.com.tw/)、《牛頓》

(http://www.newton.com.tw/)、《數學傳播》

(http://www.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科學人》

(http://www.sciam.com.tw/)、與其他指定科普刊物。

11. Dyson, George 著,王道還譯,《電腦生命天演論──人工智慧的演化》,台

北:時報,2001。

12. Feynman, Richard P. 著,吳程遠、施明睿、尹萍、王碧譯,《費曼的主張》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台

北:天下文化,2001。

13. Keller, Evelyn 著,唐嘉慧譯,《玉米田裡的先知》,台北:天下文化,1995。

14. 王寶貫,《洞察》,台北:天下文化,2001。

15. 江才健,《吳健雄傳──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台北:時報,1996。

16. 陳文盛,《線索》,台北:天下,1998。

17. 羅時成、楊玉齡,《台灣蛇毒傳奇》,台北:天下,1996。

八、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20%

課堂報告(就讀物作 10 分鐘口頭報告,一學期約 1-2 次):20%

期中小報告(2-3 次):共 6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運動健康促進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陳俊忠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教導未來的健康醫療專業人員,如何扮演健康行為的示範角色,及

如何鼓勵病人或社會大眾參與各種體能活動,有效達到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積

極健康目標。

五、課程進度:

1. 緒論: 課程與教科書介紹

2. 體能活動效能

3. 體能活動與肥胖、糖尿病

4. 體能活動與心血管疾病及危險因數

5. 體能活動與骨骼肌肉系統、問題

6. 體能活動與心理健康

7. 體能活動與老化

8. 健康體能檢測

9. 健康體能檢測(2)

10. 適當動態生活型態的塑造+運動處方

11. 運動行為診斷—活動量、行為階段;運動行為相關因素探討—自覺能力、障

礙及誘因

12. 體能活動目標設計、確立目標評估成效

13. 行為改變基本理論、強化個人行為改變企圖

14. 創造支持外在環境系統, 尋求合作夥伴

15. 推動工作職場體能促進活動

16. 推動學校體能促進活動

六、授課方式:

1. 本課程以講授、討論、實作及報告等方式,依照各單元的特性交叉進行。

2. 除了指定教科書外,另以目前國內實務範例補充教材。

3. 運動行為與自覺健康狀況將以互動式網路進行教學。

4. 健康體能檢測將以實際操作方式進行教學,確保檢測能力。

5. 所有選課同學依個人特質設訂目標與策略,進行運動健康促進。

6. 鼓勵同學參與運動健康促進相關推廣與研究實務工作。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陳俊忠,挑戰極限 – 運動事件省思,臺北:傳文。

2. 陳俊忠等,體適能指導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

八、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 30%;實務操作 40%;介入成效 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生命現象探討

二、學分數:每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張南驥等

四、課程目標:

在許多制式的教學科目之外,這門課將提供你最新的生命科學觀。我們將從另外

的角度來看生命的基本面及其衍生的多彩多變。這些資訊絕大部份為課本上找不

到的新知。有些也可能非常專業,但我們會用淺譯幽默的方式讓大家瞭解,並加

以討論。我們的講員都是國內大學的知名學者。我們的講題從生命的核心問題談

到複製羊、複製人,從海洋生物談到湛江化石群,從演化談到創世紀,從神經細

胞談到生命學。在此歡迎大學部的同學們一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五、授課進度:

1. 課程簡介

2. 星星的故事

3. 生命的核心問題

4. 從基因看各從其類

5. 從西遊記看人生

6. 民族掃墓節

7. 海洋生物的奧秘

8. 母乳的奧秘

9. 從複製羊談複製人

10. 獄中獄外的人生

11. 活出生命的色彩

12. 從藝術看生死

13. 生死論

14. 從兩性生殖看交友與婚姻

15. 參觀馬偕安寧中心

16. 總結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幻燈片、影片教學

七、參考書目:

講義

八、成績考核:

課堂筆記50%;報告5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聖經與人生

二、學分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張傳琳

四、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幫助學生從聖經中的基要思想,深入探索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以

釐清人生價值,尋求人生的意義,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信念。

聖經中的思想影響西方文明的發展甚為深遠。舉凡藝術、文化、人生哲學、法

律、工作價值、管理方法、社會、人權、科學和政治制度等等,無不植基於聖經

的真理與原則。因此本課程將藉著新舊約中的話語幫助學生了解聖經的思想與價

值,並從中探討對個人、社會有益的觀念,更將嘗試讓這些思想與生活結合,使

學生能發展全人的觀念,不再只限於專研專業,而能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五、授課進度: 1. 導論:認識聖經背景、思想與人生的關係 2. 影片賞析:一路上有你 3. 從聖經中的創造看人類的選擇 4. 十誡與聖經中的倫理觀 (邀請李耀斌牧師專題研討) 5. 十誡與聖經中的人性觀

(邀請李耀斌牧師專題研討) 6. 影片賞析:埃及王子 7. 基督教的復活節探討 8. 聖經人物的人生觀:摩西 9. 聖經人物的人生觀:大衛 10. 影片賞析:用腳飛翔的女孩 11. 從詩篇看人生 12. 聖經人物的人生觀:耶穌的門徒 13. 聖經人物的人生觀:保羅 14. 影片欣賞:耶穌傳 15. 從聖經看愛與饒恕 16. 從聖經看人生困境 17. 聖經問題 A&Q 18. 期末回饋與統整

六、授課方式: 本課程以投影片、DVD、講義及參考資料配合聖經教導。課程中將邀請聖經學者

參與課程講授,幫助學生探討聖經背景與神學議題的意義,並鼓勵學生參與討論

與分享,提出問題或自己的心得與看法,與授課老師討論及溝通。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1.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公會

2. 聖經:合和譯本。聖經公會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3. 認識聖經,1976, Stott, J.R.W.,校園出版社

4. 舊約概論,馬有藻 ,中國信徒佈道會出版

5. 新約概論,馬有藻,中國信徒佈道會出版

6. 改變歷史的人-耶穌的一生,1988,Pollock, J,校園出版社

7. 鐵證待判, Josh McDowell, 1978 更新傳道會

參考資料網站

http://www.biblesociety-tw.org/

http://www.wwbible.org/ver2/ver_ch/index_home.html

http://www.godandscience.org

信望愛資訊中心 : http://www.fhl.net/main/

心靈小憩 : http://www.fhl.net/main/

基督徒入口站:http://www.oursweb.net/index.htm

websites for bible study - I http://www.bibles.net/

websites for bible study - II http://www.bibles.net/

http://www.evidenceforchristianity.org/librany/articles/god/god.htm

八、成績考核:

期末讀書報告 40%;隨堂心得扎記 40%,缺一次心得扣 1 分;教會參觀心得報告 2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面對治不好的病—病人生命末期的醫學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賴允亮

四、課程目標:

1. 課程內容以病例呈現,病人生病受苦的歷程為學生感受苦難的對象,本課程亦

名『病人誌』。

2. 此課程的設計為協助醫學院低年級的學生釐清病人生命存在的價值與醫療所扮

演的角色。

3. 藉由病人疾病末期身心靈各種的痛苦,讓學生體會全人醫療的全貌而達到生命

教育的目的。

4. 此課程將介紹安寧緩和醫學(Hospice Palliative Care)的理念,協助建立未來醫療人

員態度(attitude)的基礎,因而也包括與病人、家屬層面的課程設計(shadow staff

program)。

五、授課大綱

週次 日期 講 題 教師 備註

1 3/1 生死兩無憾:課程介紹 賴允亮

2 3/8 從絕望走向希望:全人醫療病例討論 賴允亮

3 3/15 Cure or Care:生命末期的醫療倫理 賴允亮

4 3/22 愛她或礙她:醫療抉擇的兩難 賴允亮

5 3/29 末期病人與家屬的溝通 黃曉峰

6 4/5 放假一天 賴允亮

7 4/12 幽谷伴行(1) 賴允亮

8 4/19 安寧療護的哲理與實務 趙可式 特別演講

9 4/26 期中考週 賴允亮

10 5/3 「痛苦」的全貌:病人有不苦的權利 賴允亮

11 5/5 安寧病房參訪 賴允亮

12 5/10 幽谷伴行(2) 賴允亮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3 5/17 百感交集:病人、家屬、義工現身說法 賴允亮

14 5/24 幽谷伴行(3) 賴允亮

15 5/31 死亡的誘惑:安樂死、自然死、法令 賴允亮

16 6/7 那係「伊刀的代誌」--我只提供戰場

林治平、張曉

17 6/14 醫者何許人也:知識、技能、態度 賴允亮

18 6/21 期末考週 賴允亮

六、授課方式: 講授,討論,錄影帶,並擇機有門診觀察及跟隨查房之安排。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資料:

1. 國內可以找到的中、英文相關書目(發講義)。

2. Twycross, R. (1997)(2nd ed.). Symptom management in advanced cancer. Oxon, UK:

Radcliffe Medical Press.

3. Doyle , D. ; Hanks, G.W.G.; MacDonald , N.(1998) (2nd ed.)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顧乃平、蔡麗雲、賴允亮總校閱;(2002).安寧緩和護理學: 華格納企業。

八、成績考核:

評值方法: 1.期中分組報告--病人誌:30%。

2.期末個人報告—預立遺囑:30%。

3.出勤 40%。踴躍參與本課程討論及活動者,酌量加分。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能源教育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李育明

四、課程目標:

依據民國 85 年 7 月行政院公布之「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及其執行措施」,「推

動教育宣導」為一重要執行項目,該政策亦明確指出「推動教育宣導」為當前能

源政策的重要一環。本課程主要依據此項政策規劃授課主題,其目在於經由教育

方式使學生對能源問題有正確的認識,期望培養能源技術專業人才,進而積極推

展全民能源教育及節約能源宣導工作。

課程綱要:

1.緒論 2.全球能源展望 3.台灣能源概況 4.能源與環境,經濟 5.太陽能 6.風力發電

與水力發電 7.生質能源 8.地熱能 9.海洋能 10.核能發電 11.化石燃料利用 12.節

能利用與管理 13.永續能源 14.能源與國家安全

五、課程進度:

週次 講題

1 課程簡介(說明講義資料提供方式)

2 緒論與基本概念

第一章;(綠)1-1、1-2

3 全球能源展望

第二章;(綠)1-1、1-2

4 台灣能源概況

第三章;(綠)1-3

5 能源與環境、經濟

第四章

6 (校外學習日)(課程暫停一次)

7 太陽能

第五章;(綠)2-2

8 風力發電、水力發電

第六章、第七章;(綠)2-4、2-6

9 風力發電、水力發電

第六章、第七章;(綠)2-4、2-6

10 生質能源

第八章;(綠)2-3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11 期中考試

12 地熱能、海洋能

第九章、第十章;(綠)2-5、2-7

13 核能發電與核能安全

第十一章

14 化石燃料利用

第十二章;(綠)2-1、3-2

15 永續能源與能源安全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16 節能利用與管理

第十三章;(綠)3-1

17 『節能綠點子』

(綠)3-3、3-4

18 期末考試

六、授課方式:

採同步(即時群播)遠距教學方式。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本課程將採用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委託,台灣環境管理協會執行之「95 年度

大學院校能源教育通識課程推動計畫」,其所編寫之教材為課程資料。

八、成績考核:

1.出席狀況及上課表現:25%

2.期中考試:35%

3.期末考試:4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安全衛生通識教育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陳美蓮等

四、課程目標:

希望讓學生獲得安全衛生知識,提供修課學生認識生活環境、實驗(實習)場所

及未來工作場所存在的物理、化學、生物性、人因工程等危害因子及相關危害控制設

備及方法,以提升安全衛生及生活品質。

五、授課進度:

1. 安全衛生概論(陳美蓮老師)

2. 實驗室廢棄物(李清仁老師)

3. 人因工程(張慧嫺老師)

4. 電腦作業危害與預防(張慧嫺老師)

5. 噪音危害(李清仁老師)

6. 個人防護設備(王怡婷老師)

7. 期中考(陳美蓮老師)

8. 化學性危害(張慧嫺老師)

9. 危害通識(謝佳容老師)

10. 呼吸防護(王怡婷老師)

11. 火災爆炸(鄭貴紋老師)

12. 游離輻射(鄭貴紋老師)

13. 急救(許逸洋老師)

14. 生物性危害(王怡婷老師)

15. 期末考(陳美蓮老師)

六、授課方式:由開課老師及教育部種子教師教授上課內容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由教育部北區安全衛生教育中心提供

八 、成績考核:上課出席狀況40%;期中考30%;期末考30%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一、課程名稱:(中)衛生保健 (台大遠距教學)

(英) HEALTH CARE

二、學 分 數:單學期二學分

三、授課教師:邱泰源

四、課程目標:

介紹衛生保健通識課程,其目的在讓學生瞭解變遷社會及醫療環境中做為現

代人的健康之道。

五、授課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 1 週 課程介紹及學前測驗運動處方與運動傷害防治邱泰源主任

第 2 週 從十大死因談現代人的疾病與健康陳慶餘醫師

第 3 週 意外傷害與急救常識梁繼權醫師

第 4 週 過敏性及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姚建安醫師

第 5 週 婚前健檢與緊急避孕法劉文俊醫師

第 6 週 認識癌症李龍騰醫師

第 7 週 溫書假

第 8 週 性行為傳染性疾病王維典醫師

第 9 週 菸害與戒菸郭斐然醫師

第 10 週 老人疾病之認識與照顧陳晶瑩醫師

第 11 週 肝炎與消化性潰瘍蔡兆勳醫師

第 12 週 腦血管與心臟病疾病陳恆順醫師

第 13 週 肥胖與減重黃國晉醫師

第 14 週 心身症與壓力調適呂碧鴻醫師

第 15 週 端午節 放假一天

第 16 週 婦女保健程劭儀醫師

第 17 週 高血壓及糖尿病施至遠醫師

第 18 週 期末考週

六、授課方式:

校際選修課程採用遠距教學系統進行。本教學系統可以讓多個教學點連接,

上課時,授課老師位於開課學校之遠距教學教室課,修課學生則分散於各校的遠

距教學教室或透過Internet觀賞即時轉播課程。

七、指定閱讀及參考書目:

95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簡介

參考書目

一、健康世界雜誌社叢書:

1.家庭醫師談成人預防保健(陳慶餘)

2.如何戰勝癌症

3.高血壓與腦中風(李源德、陳榮基)

4.中老年人的心臟血管疾病(曾春典)

5.糖尿病講座(戴東原)

6.肝與肝病(楊培銘)

7.運動醫學講座(賴金鑫)

8.談肥說胖

二、張老師月刊-金賽性學報告

三、金言文庫-家庭健康百寶箱(臺大家醫科醫師聯合執筆)

四、聯經出版社─家庭醫師的叮嚀(程劭儀)

八 、成績考核: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報告 50%

自選主題,可以和上課主題有關或另覓主題。

以個案討論方式為主,字數 1500-2000 字左右,佔 50%。

隔天交者扣 20 分,其餘一律零分計算。

2. 期末考 50% 50 題選擇題,四選一,單選題,佔 50%。

考試時間: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