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 高教信息荟萃 山西财经大学 图书馆编 2014610期(总第229期) 好 书 推 荐 《论中国》 《论中国》,作者基辛格,中信出版社 2012年10月出版. 基辛格在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 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 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 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论中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基辛格首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 于中国的见解,用厚达600多页的大部头告诉 世人: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 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基辛格像一位历史学家,以学者的眼光 去解读近代中国的盛衰变迁。一直以中央王 国自居的中华文明,在鸦片战争之后遭遇诸 多困境,基辛格以理解的心理解释说,中国 最终能够度过风暴,有赖于“外交官的分析 能力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文化自信。” 这位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从围棋文化、孙 子兵法、三国演义中,探寻着中国人的战略 思维模式。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 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他在书中 首次披露和还原了他40多年外交生涯中的一 些历史场景和细节,特别是41年前惊心动魄 的秘密访华48小时,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 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深入交往。对几 位中国领袖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思想分析丝丝 入扣,精彩绝伦。同时,他试图通过本书揭 示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机制和决策背后的文 化传统与主导思想,特别是对“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 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做出了深 度解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 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 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 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 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 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 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 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 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 标 签 应 是“共 同 进 化”,而 不 是“伙 伴 关 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 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 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1

高教信息荟萃

山西财经大学 图书馆编

2014年6月 第10期(总第229期)

好 书 推 荐 《论中国》

《论中国》,作者基辛格,中信出版社

2012年10月出版.

基辛格在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

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

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

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论中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基辛格首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

于中国的见解,用厚达600多页的大部头告诉

世人: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

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基辛格像一位历史学家,以学者的眼光

去解读近代中国的盛衰变迁。一直以中央王

国自居的中华文明,在鸦片战争之后遭遇诸

多困境,基辛格以理解的心理解释说,中国

最终能够度过风暴,有赖于“外交官的分析

能力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文化自信。”

这位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从围棋文化、孙

子兵法、三国演义中,探寻着中国人的战略

思维模式。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

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他在书中

首次披露和还原了他40多年外交生涯中的一

些历史场景和细节,特别是41年前惊心动魄

的秘密访华48小时,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

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深入交往。对几

位中国领袖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思想分析丝丝

入扣,精彩绝伦。同时,他试图通过本书揭

示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机制和决策背后的文

化传统与主导思想,特别是对“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

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做出了深

度解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

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

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

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

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

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

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

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

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

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

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

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

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Page 2: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2

《断裂的年代: 20世纪的文化与社

会》,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

林华译。由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艾瑞克霍

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是最能体现霍

布斯鲍姆观点和情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

上,可以看成是这位伟大历史学家的思想遗

嘱。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将世界主义的历史叙述和优雅文笔的完美结

合,是理解现代世界史和文化史的最佳入门

读物。任何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的读者,

都会在这本书中获得阅读的惊喜。

2012年逝世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不仅

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

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托尼布莱尔、尼尔

弗格森、托尼朱特、汪晖、熊培云、雷颐、

吴晓波等都曾撰文致敬推荐。

《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独立报》

《观察家》《新共和》《新政治家》等世界

权威媒体一致好评推荐。这是一个失去方向

感的时代。在新千年之初,这个时代处于困

境之中,面临着比我一生所经历还要多的困

惑,漫无目的地迎接未知的前路。艾瑞克霍

布斯鲍姆。

作者简介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

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启

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1998年,英国首相

布莱尔亲授其“英国荣誉勋爵”称号,盛赞

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

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他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

师,也是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家,自14岁加入

共产党后,一生未曾脱离。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

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

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作

者丁午,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书,一本独一无

二的书,一本感人至深的书,一本记载历史

的书。著名漫画家丁午在“文革”中(1969)

被下放到河南干校,在干校,他想念留在北

京的8岁女儿,只能用写信来寄托感情。由于

女儿太小认不了几个字,还由于他是个漫画

家,所以他的信主要是画出来的,其内容主

要是父女之情的表达和对干校劳动生活的描

述,真挚、生动,无意中记载了特殊年代一

段难忘的感情和一段难忘的历史。

作者介绍

丁午,现代著名漫画家,贵州遵义人。

1931年生。1952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任

中国青年报美编,1979年调人民美术出版

社,任编审、儿童美术编辑室主任,《儿童

漫画》、《漫画大王》主编。创作的连环漫

画《熊猫百货商店》、《小熊猫当木匠》均

拍成动画片,连载系列连环漫画《熊猫小

胖》获全国儿童读物一等奖。为众多儿童读

物创作了大量精美插图。系列连环漫画有

《小刺猬》、《谁丢了尾巴》、《森林里的

故事》、《小熊猫当木匠》、《爱丽丝漫游

奇 境》、《傻 熊 和 猴 子》、《大 狼 巴 巴

呜》、《一 个 变 两 个》、《身 价》《咕

咚》、《舒 克 和 贝 塔 历 险 记》(多 人 合

画)、《咕咚来了》等。出版有《丁午漫画

日记》。并最早引进《机器猫》《樱桃小丸

子》等日漫,机器猫的中译名即由他所取。

2011年8月7日23:00,丁午先生因病去世。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Page 3: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3

《陌生的中国人》

《信仰:统治灵魂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高德,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年

3月出版。

内容简介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建立过信仰,哪怕

最普通的人,也曾经追寻过信仰!你的人生

可能不完整,唯一的理由是信息太多,信仰

太少!

生活中,损友讥讽,质疑四起,如何我

行我道?管理企业时,利益捆绑、制度捆

绑,不如“信仰加身”。前途渺茫、生活乐

趣少……此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打

造一份坚定的信仰。

本书适用于在生活中迷失,在工作中挣

扎的普通人。它从规则、控制、引导、忍

耐、意志、梦想、意义、行动、宽容等角度

教你在识人用人、升职加薪、高端谈判、企

业管理、情感对话中掌握主动……相信本书

会成为照亮你内心黑洞的生活指南,成为改

变你工作态度的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

英文名格兰德(Grand),旅美华人,曾

经任职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后离开FBI,在华

盛顿开办了一家神秘的培训班,报名费高达

10万美元。

但在FBI的干涉下,高德的培训班只开了

不到 一年就悄悄关闭,理由不得而知。

随后,他开始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中

高层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并创建了高德调

查公司。2013年出版的《洗脑术》成为当下

最畅销的心理学图书。

《陌生的中国人》,杨猛著,由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它

道出了大国盛世背后的欢笑与悲歌。

它讲述了大地震后一对小同学的故事,

一个成为了国家英雄,另一个失去胳膊为明

天的生计发愁;它讲述了一群被人遗忘的弃

婴的生活,婴儿被亲生父母抛弃,在收留者

那里成为得到社会资本的筹码,并最终死于

一场大火;它讲述了到西欧的8万青田人建立

的商业王国;它讲述了广西上林乡淘金者在

非洲遭驱逐的故事;它讲述了互联网如何启

发了苏北一个村庄的民主冲动……

导读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上水面

作者历时5年、走过5个国家,写成了19

篇故事,故事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却以散点

透视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转型期中国人的

命运。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者希望借助笔下的人和故事,带来一些思

考:国家发展的时候,如何提升每一个中国

人的幸福感,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上水面,

沐浴光照。

这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集,作者杨猛是著

名特稿记者,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

奖”,并在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

洲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作家,他一直

对遥远的陌生人的生活充满好奇,作为一名

记者,让他有机会接触光环以外的中国,接

触那些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它们不

只是欢呼和烟花,还有一些伤感、阴暗、遗

憾和荒诞。就像野夫所说:中国故事有两面:

一面精彩,一面悲伤。作者用娴熟的非虚构

叙事技巧,展示了中国沉默的一群人为了创

造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作者简介

杨猛,山东人,资深记者,非虚构作

家。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

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

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

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

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18年,专注非虚构写

作,曾深入新闻现场,报道中朝、中国在缅

甸大型投资、四川大地震等。

Page 4: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4

《观念的水位》 《观念的水位》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

作者辛波斯卡,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2

月出版。

内容简介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辛波斯卡继

《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

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迷人的声

音与语调,诉说了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

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

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

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中收录《告别风

景》《事件的版本》《从无馈赠》《我致力

于创造一个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

《时代之子》等80多首隽永的诗作,同时重

译了《万物静默如谜》中广为流传的《一见

钟情》《种种可能》《在一颗小星星下》等

10余首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译文中窥见经典

的韵味。

作者简介

维 斯 拉 瓦 · 辛 波 斯 卡

(WislawaSzymborska,1923—2012),擅 长

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

物,以诗歌回答生活。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

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

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二○○一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

会员,系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二○一二年二月一日,于克拉科夫逝世。同

年,《万物静默如谜》出版,不仅入选“新

浪中国”“深圳读书月”等各大年度“十大

好书”榜,更是创造了诗集的出版奇迹,一

年内畅销十万册,使她成为在中国最具影响

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

《观念的水位》,作者刘瑜,浙江大学

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本书是著名学者刘瑜的最新力作,书中

文字旨在说明,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

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

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

“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

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

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

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内容简介

《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

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

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

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

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

《观念的水位》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书中仍然可以找

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

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

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

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

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

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

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

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

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

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

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

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

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

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

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

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

道的观念”。

作者简介

刘瑜,学者,作家,就职于清华大学政

治学系。著有《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

子弹》。

Page 5: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5

《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作者梁

文道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

版。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

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

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

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

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

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

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

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

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

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

导读

读书成为生活中一部分的愿望

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这件

温暖而美好的事。

梁文道在本书起首第一篇《你读过

〈红楼梦〉吗?──〈如何谈论你还没读

过的书〉》的题目涉及了两本书,前者仅

在文章第三行提及一次,后者更明言根本

未读过,但梁文道仍在文中对该书评述了

一番。该文真正谈论的是“书皮学”,一

种不用仔细阅读却能掌握书本内容,以至

侃侃而谈的学问或技俩。说是“技俩”,

因它容易沦为作伪欺骗、以伪知识装点门

面的手段;说是“学问”,因它在浩瀚书

海尤其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又的确是一种

整理个人阅读系统的方法。是学问或技

俩、手段或方法,端视乎读者的心性、目

的和理念。

《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

(Commentparlerdeslivresquelonnapaslu

s?,台译本《不用读完一本书》,2009年3

月出版)是法国学者皮尔?巴雅

(PierreBayard,或译皮耶?巴亚德)所

著,出版后广受青睐而成为畅销书,梁文

道写作该文时,英译本才刚面世不久,他

还未取得该书,但凭借其知识系统和“书

皮学”的掌握,仍可概述该书,而且颇为

切中要领。该书以梵乐希、艾可、巴尔扎

克等人的著述为例子谈论书皮学的现象和

历史,它不单是一种充撑门面的社交技

俩,在作家笔下,书皮学也是一种文学批

评的角度,以至小说表意的媒介。该书的

书名很容易让人以为它是一种提供诸如速

读等阅读技巧的方法书,但正如梁文道以

本身的书皮学修为所指出,该书不是教人

不读书而能作伪的指南,而是谈论一种文

化现象,以至阅读的可能性。作者以集体

图书馆、内在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三者作

为阅读者触类旁通的门径,更写出了一种

阅读的抽象观念;当然,该书也多少传授

一点小聪明,教人理直气壮地谈论自己还

没读过的书!这也许是它成为畅销书的原

因。

作者简介

梁文道,香港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与

开卷八分钟的主持人。梁先生2009年出版

了被广泛阅读的《常识》、《我执》和

《噪音太多》。作为一位时评作家,主持

人,等不同身份的文化人,梁文道先生自

己更愿意将自己成为一个读书的人,他也

每天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节目中

为读者介绍各类有趣的书籍、分享阅读的

乐趣与思考。《读者》是梁先生在内地出

版的首本谈论阅读的书籍,取名《读者》

意在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正常”的读

者。

《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Page 6: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6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作

者凯文·凯利,新星出版社2011年12月出

版。

导读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

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

“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

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

为真知灼见”。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该书。他说:“在

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

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

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这是

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

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

《失 控》成 书 于 1994 年,作 者 是《连

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这本书所

记述的是他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

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

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

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

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

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

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

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

言”。

《失控》中文版共有707页,要想读完的

确是一大挑战。作者本人从书中摘选了62个

选择性句子,相信这些句子中可以反映《失

控》的部分精华思想。

*对于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要做的重要

的事是把每样东西都联系起来。

*复杂的事物来源于我们已经解决的简单

的事物的系统之中。

*我们只能从愚蠢的事物中得到真理。

*记忆是感知力的再扮演,原始的认知行

为难区分的形态。

*生活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

*动乱是世界的一个保存。

*生活就是不断适应的一个过程。

*我们都是掌舵手。

*我们不因为生活感到惊奇,它征服了世

界上所发生的事物,技术化前进,在演变中

改进。

凯文·凯利在《失控》这本书中,反复

强调了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结构。虽然他

并不完全认可自底向上,但是他在一次采访

中说,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结构所能做的

事情,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确实,在维基百科之前,我们谁也不认

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编撰百科全书,但维

基百科就是做到了。而《失控》中文版的翻

译过程也正是这样一种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

的结合。它是网络上自告奋勇冒出来的翻译

者们协作的结果,体现的是作者崇尚的“蜂

群思维”。

作者简介

凯文·凯利(KevinKelly,1952年4月27

日~,人们昵称他为KK),

他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

《连线》杂志的总编克里斯·安德森、《黑

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数派报

告》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参与创

办了《连线》杂志、发起第一届黑客大会、

创作《失控》……;他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

和观察者……他是——凯文·凯利,《连

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在创办《连

线》之 前,是《全 球 概 览》杂 志

(TheWholeEarthCatalog,乔布斯最喜欢的

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1984年,KK发起了

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Conference)。他

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

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

杂志上。

Page 7: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7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作者(英)奥威尔著,

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

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

年,出版于1949年。书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

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

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

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描写,投

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它与

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

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

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

说文学的代表作。

《一九八四》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

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

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

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例如,“奥

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

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

你”(BIGBROTHERISWATCHINGYOU,小说中不

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

私的监视行为。《一九八四》曾在某些时期

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

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

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

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

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

《一九八四》-名言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

量。”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

就控制过去。”

“老大哥在看着你!”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

自由。”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

是死亡。”

“历代统治者都要他们的人民对客观世

界接受一种不切实际的看法。”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

卖了你。”

“如果有希望,他就在群众身上”

《一九八四》-棱镜事件

“棱镜事件”突然畅销

2013年6月,在《卫报》揭露了美国国家

安全局的“棱镜计划”之后,《一九八四》

在亚马逊上的销量排名从12507一跃进入前

200名,截至目前(2013年6月17日),其排

名已经达到第37位。而从整体销量上来说,

《一九八四》的销售量则至少提高了7000%。

颇有意味的是,奥巴马在一次上周五

(2013年6月14日)发言中似乎也引用了《一

九八四》中的情节,“从抽象的角度看,你

可以抱怨老大哥(《一九八四》中的独裁统

治者)和他的机构胡作非为,但从细节入

手,我认为我们已经取得了适当的平衡。”

斯诺登借《1984》吁终结政府监控

2013年12月25日,美国情报机构前雇员

爱德华?斯诺登在英国“第四频道”发表圣诞

致辞,这是他抵达俄罗斯后首度在电视上现

身。当天,斯诺登谈到了美国监控丑闻和隐

私权问题,并引用小说《1984》中的情节呼

吁民众团结起来,终结政府监控。[2]

作者简介

乔 治 · 奥 威 尔(GeorgeOrwell,1903-

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

莱尔(EricArthurBlair),生于印度,父亲

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

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

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

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

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

关的《绞刑》(AHanging,1931),《缅甸岁

月》(BurmeseDays,1934)和《猎 象 记》

(ShootinganElephant,1936)这些纪实性作

品。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终年46岁。

Page 8: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8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由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出

版。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

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

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

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不是一个

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

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

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

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

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

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年年代,了解

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

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

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

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

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

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

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

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

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

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

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

点。

作者介绍

费 孝 通(1910~2005 年)1910 年 11 月 2

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

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

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1936年夏,费

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

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

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

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曾

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

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法律的故事》

作者[美]麦克西.赞恩着,刘昕、胡凝

译,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出

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一页页掀开法律史,映照人类社会

发展的缩影;在时间的长河中,引领我们探

索现代法律的缘起。

法律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缩影,本书是第

一部完整阐述法律在西方文明中如何演进的

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如何从茹毛饮血的野蛮

世界,一步一脚印地发展出高度精致化的文

明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故事的焦点置于普通

法系的起源与发展,并着重在公民之间的私

法关系上,同时强调商业的发展是法律的故

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相信现代社会的法律必须以法

律史为基础,就像人类不能孤立于自己的传

统一样,而法律的发展必须与基本的社会事

实有关,不能和人类的整体生活分离。作者

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山间小溪一样流畅的笔

调,将这一题材阐述得扣人心弦,。《法律

的故事》从这样宏观的角度,将一幕幕伟大

的史诗,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以他渊博的

历史知识,和卓越的哲学洞见,成就了这部

西方法律史的经典。

作者简介

(美国)约翰.麦.赞恩(JohnMaxcyZane)

译者:刘昕胡凝注释解说词:姜渭渔

约 翰.麦.赞 恩 (JohnMaxcyZane,1863-

1937),美国律师。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曾

于犹他州法庭学习研究法律11年,之后在芝

加哥从事法律行业,担任律师,还曾在西北

法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Page 9: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9

《中国文化要义》

作者梁漱溟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

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

“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

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

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

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

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

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

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

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

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

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

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

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

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

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

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

主?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

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

人,出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

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

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

一位儒家”之称。

1918年,梁漱溟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

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

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

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40年,

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次年赴香港办

《光明报》,为“民盟”言论机关。1988年6

月23日,95岁,梁漱溟在北京逝世。

《第七天》

《第七天》,作者余华,新星出版社

2013年6月出版。余华凭《第七天》获第12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

内容简介

《第七天》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用荒

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

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

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

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

在……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

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

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

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

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

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

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

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

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

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

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

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

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

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

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

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其作品已被翻

译成 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

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

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

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

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出

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

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

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

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Page 10: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10

《科学外史》

《全球通史》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

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代表作。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

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

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

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

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

言流传于世。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

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这部通史被认

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

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作者介绍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

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

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

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

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

界称道。

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

《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

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去世,本书不但是斯

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

版本。

《科学外史》,作者江晓原,由复旦大

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

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

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

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

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

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初看

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

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导读

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很好地将

博大的人文精神融合在了科学的发展历程之

中,作者灵感多源自喧嚣而又平凡的日常生

活,使本书具有了一种从社会视角来审视科

学发展因缘的独特视角,使科学变得有趣而

易亲近。

该书吸引读者在于四个“新”:新知

识、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趣味。“作者不仅

仅是谈科学本身,其实是谈科学与社会、科

学与人类的关系,反对唯科学主义,提倡人

文精神。”

这本《科学外史》的内容包括:为什么

孔子诞辰可以推算;天狼星颜色之谜;三件

奇物的复制问题;望远镜及其在中国的早期

谜案和遭遇;羊皮书上的一场科学史奇案;

作为养身之道的房中术;科学家与电影人之

同床异梦……。

本书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

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

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江晓原教

授此书中文章读来颇为有趣且引人深思,如

声名显赫的科学巨擘爱因斯坦曾长期遭受美

国政府窃听;《九章算术》的作者虽是数学

天才,然而也是史上有名的恶棍;伟大的牛

顿爵士,是不朽的物理学家,也是有名的炼

金术士……。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

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

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已出版著作

7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以及大量书

评、影评、文化评论等,并长期在京沪等地

报刊撰写个人专栏。

Page 11: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11

本 馆 新 书 推 荐

《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作者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索书号F124/H335.1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思想突破、理论创

新、重大政策决策等读者关心的问题,解析三十五年来八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与关键词,

直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关键时刻,勾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破

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之谜”。

《领导者的质量思维》

作者(美)朱兰,德菲欧、焦叔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索书号

F273.2/Z717/1

内容简介:《领导者的质量思维》从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的视角,分析了质量在企

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中的核心地位,阐述了实现质量领先和卓越绩效是组织在全球化的竞

争性市场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人民安居乐业和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搞好

质量和卓越绩效管理正在日益成为各类组织实现持续发展、构筑千秋基业的必由之路。本书

在全面涵盖质量管理的传统知识的同时,重点融合了包括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管理等近年来

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进展。全书内容丰富、新颖又不失精练,体现了其面向组织的领导者的

立意和针对性。

《马云管理微语录》

作者桂千杰,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索书号F724.6/G577

内容简介:马云,当之无愧的“中国创业教父”,他与他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

宝,书写了新兴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传奇,他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上的智慧声音频出,彰显出中

国新生代企业家的睿智与激昂。本书以当下流行的微博体格式,还原马云真实的创富观念、

经营哲学与管理智慧,多角度对马云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团队建设、领导素养、经营理

念、品牌建设、危机管理、资本管理、业务发展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剖析解析,展现了马云

的成长历程与管理思想的精髓,对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者、创业者都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

作者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索书号F299.21/L327

内容简介;《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调查报告)》由李培林等人著,是中国

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开展的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研究成果之一。《当代中国

城市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调查报告)》以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和2006年、2008年“中国社

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为基础,以城市化为主题,从消费、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

分层、社会融入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解决这些

问题的可能途径。

Page 12: 高教信息荟萃 - lib.sxufe.edu.cnlib.sxufe.edu.cn/uploads/1/file/public/201801/20180122084619_3n7ijvsc1l.pdf · 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 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12

编辑:高洁 任建英 邮编: 030006 电话:0351-7666639

网址:http://210.13.115.1

E-mail:stexyp123 [email protected]

本刊地址: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太原市坞城路696号)

《中国问题》

作者罗素著,秦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索书号D602/L864

内容简介:本书是罗素的唯一一本关于中国的论著,它集中了这位“世纪智者”对中国

问题的种种思考,系统地反映了一个西方进步学者的中国观。尽管,时过境迁,书中所谈到

的当时的中国时事早已成为人人皆知的历史,但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

育及中国人的性格等问题的许多分析仍不失为真知灼见,令人觉得历久弥新。

《能源金融》

作者林伯强、黄光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索书号F830.9/L514

内容简介:金融市场动荡、石油价格上涨等问题不仅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明显降

温,也拖累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随着能源对政治经济战略意义的显现,作

为一门新兴学科,能源金融 (energy finance)在世界金融秩序中的影响日渐突出。

这本《能源金融》由林伯强和黄光晓所著,遵循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在全面

介绍国际能源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对能源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阐述,并

以此为切入点,系统地介绍了各类能源及其相关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演化、市场结构、产品

设计及在能源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影响中国 : 20位顶尖“海归”访谈录》

作者阳燕、杨子楠,东方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索书号K820.7/Y223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访谈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20位顶级海归的心路历程,揭秘了公众人

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国潮在中国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了留学海外的大军,甚至于“是否出国”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一个肯定要面对的选择。现在,

国内很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一大批在国外学有所成的人回国效力,又形成了“海归”的浪潮。

随着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本土化需要以及国营、民营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大家纷纷认识到在海

外学成归国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性,海归人员走上了更多重要的岗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进入强制疗伤时代》

作者路长全,东方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索书号F124/L767

《中国经济进入强制疗伤时代》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路长全先生,集多年实战经验,再

结合当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经过深度剖析和思考后为中国企业度过寒冬所开的一剂良方。

《中国经济进入强制疗伤时代》内容从经济寒冬产生的原因、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度过都提

出了独到的见解,是一部不可多得并能接地气的、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寒冬指明方向的经典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