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成果報告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成果報告

Page 2: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

目錄

壹、 簡介 .....................................................................................3

貳、 教學模式 .............................................................................6

參、 教學活動設計與歷程 .........................................................9

肆、 與現有資訊設備及數位資源整合程度 ...........................23

伍、 成效評估 ...........................................................................27

陸、 團隊運作模式與歷程 .......................................................34

柒、 團隊省思與未來展望 .......................................................36

Page 3: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

縮時崇林 e 時光,擴增視野 i 學習

壹、 簡介

一、計畫緣起

現今國民中學各學習領域中,許多的課程內容的實驗及觀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等待與紀

錄,有的需要數個日夜的觀察與紀錄,有的需要真實的教學情境,才能讓孩子深切體會教學

單元的內涵。受限於現行課程的安排,以及時間(如季節、星空的變換、節慶、化學反應)及

空間(如林口峽谷、國外景點、高山大澤、抽象的概念)的限制,在短暫課堂中,很難讓學生

沉浸於真實情境中,探索過去未有的學習經驗。資訊科技在此時此刻就扮演了穿越時間與空

間的重要角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我們在任何的課堂上都能親身去體驗,不同時間

與空間帶給我們的學習。

每個領域都有這樣的課程,在地球科學的天文課程裡,學生們反映無法在白天上課時立

即觀察星空,晚上仰望星空時也無法在短時間就感覺到恆星的運行,因此教學團隊與學生共

同架設縮時攝影機,連續數天記錄夏季林口星座移動的軌跡,發想出「林口的星空」的天文

觀察課程。上國文課時,學生只能從課本或影片中看到片段的大明湖,也無法在冬天體驗愛

蓮說的意境,因此運用全景照片,設計出「大明湖」和「愛蓮說」的情境體驗課程。進行生

物的循環系統課程時,學生們無法從平面的圖片理解血液循環路徑,無法看到心臟的跳動,

因此運用 google expedition,設計出「心動時刻,我抓得住你」的科學探索課程。數學乘法公

式抽象的概念,讓學生只能死背數學公式,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利用擴增時境和虛擬實

境,設計解題闖關遊戲,因此有了「解救皮卡丘」的密室逃脫遊戲。

近來資訊科技快速發展,虛擬實境讓學生置身於教學情境中,參與行動學習、反思探索

與回饋;利用擴增實境可以讓更生動的圖像來引導學生學習,並且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縮

時攝影可以濃縮無法即時觀察的演變物理或自然變化的過程,也濃縮了生活的精采時光。所

有科技在教學領域上的開發與應用,目的都是以學習者為本位,讓學習者更容易在多元環境

中互動,並且適性發展而建構出自身的知識能力,崇林國中團隊就是以這個方向為努力的目

標。

(一) 教學現場的迴響

「老師、老師!」 一位黝黑活潑的孩子,第一次進入雲端教室,專注聆聽老師解說天

文星體,第一次看到他奮力搖動著的臂膀,「不知道林口的星空是不是也是這般的美麗?」,

Page 4: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4

學生可望求知的聲音,讓崇林教學團隊重新思考,如何運用科技解決學生學習現場遇到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導孩子逐漸進入知識的核心學習,一直是教學團隊努力的目標。

由於資訊科技不斷的精進,孩子面臨的訊息越來越多元,相對地,傳統的教學內容

著重於抽象觀念的傳授與事實記憶,而忽略學生學習知識的環境;在學習的過程中,學

生學不到獨立思考的能力,所學習到的知識,也很難跟生活相結合,當遇到問題時仍無

法應付多變的情況,因而形成「僵化知識」。因此,崇林團隊秉持創新理念善用科技優勢,

加深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提供各種多元情境來刺激學習,我們都知識學習是透過多元感

官學習的刺激,才能將外顯知識內化為個人知識,善用科技運營造多元情境,促進多元

智能的發展,才可以強化學習的內容。

不斷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教學情境的課程設計下,經由學生反覆

探索,尋找出所需要的訊息,藉此解決情境中所呈現的問題,才能克服「僵化知識」的

產生,也才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團隊持續追求卓越

我們常捫心自問「崇林的孩子需要甚麼?」、「我們能給孩子甚麼?」、「如何激發孩子

主動求知?」、「如何讓孩子勇於探索?」、「如何營造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基於以上種種

問號,學習試探與教學創新不斷呈現於崇林教學現場。為了讓孩子回歸本質認識自己,

進而熱愛自己的家鄉,於是推動課程單元融入四季之美,啟動「教育雲端融入校本課程」

計畫,為了消弭孩子學習落差,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關鍵能力,於是推動「分組合作學

習策略」,運用行動載具融入各領域課程單元,分組學習與發表培養更高層的能力,為了

提升孩子「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精神」,崇林教學團隊善用教學平臺及課間互動工具,推動

翻轉學習與分組合作學習,有效提昇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為了讓開拓孩子視野,

以不同的觀點看世界,崇林團隊運用四軸空拍機、3D 印表機融入領域教學,激發孩子的

想像空間與無限創意,不斷嘗試與創新的就是崇林教學團隊。今年,崇林教學團隊以「縮

時崇林 e 時光,擴增實境 i 學習」為主題,運用環景攝影及縮時攝影穿越時空,把到不

了的的學習場景,回不去的季節時間,呈現在學習環境當中,讓崇林的孩子沉浸在精緻

優質的學習環境,更加勇於體驗和探索,崇林教學團隊也在孩子們的回饋當中獲得動力,

Page 5: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5

不斷嘗試與精進,創造教學者的成就感與價值。

(四) 教師共同備課、生師學教共雙贏

崇林教學團隊以跨領域教師組成學習型組織,以拓展教學社群分享能力與教學資源

整合能力為策略,發展教學數位科技能力與教學策略昇華能力為核心,在各次的聚會當

中,教師熱情分享教學研究與經驗,集思廣益共同設計課程,教學準備事半功倍,學生

學習更有效率。

(五) 在地文化與課程單元緊密結合

結合地方歷史建築,讓文史課程融入學習單元,從認識大明湖的遊記寫法,引導學

生設計竹林山寺導覽地圖。考察林口特殊地質景點,帶領學生認識地球科學課程裡的特

殊地形及地質構造。妥善運用林口鄰近社區資源,認識八里焚化廠(學習垃圾處理)、林

口台塑文物館(塑膠分類與綠能環保),引導學生探討環境變遷議題,進而愛護自己的家

園。

(六) 領域課程穿越時空藩籬

崇林教學團隊與時俱進不斷挑戰自我與創新,105 年的發展主軸就是行動載具融入

教學,首先,要考慮的是行動載具是否有不可取代性,此外,能否充分發揮作為教學工

具的意涵,VR虛擬實境的精神在於真實感和沉浸感,AR擴增實境的精神在於資料的擴增

與探索,縮時攝影濃縮反應時間及運行痕跡。課程設計上,由「教師怎麼教」翻轉「學

生如何學」,不只滿足老師教學的需求,更要以學生學習的需求為出發點。

二、創新豐富的教學課程

崇林天文台(地球科學) 崇林漢學院(國文) 崇林尋寶趣(數學)

崇林醫學院(生物) 崇林實驗室(理化)

Page 6: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6

(一) 崇林天文台(地球科學):

運用天象圖及星夜行 App 模擬林口的星空,帶領使用學生縮時攝影機及長時間曝光相機

App,進行林口地區星空的縮時攝影及星軌攝影,讓孩子認識林口的星空,推論恆星在天

空中的運動方式。

(二) 崇林漢學院(國文):運用擴增實境 720YUN 網站大明湖環境照片,引導學生跟隨老殘腳

步體驗大明湖之美,培養學生對於環境的觀察和欣賞,讓學生利用環景相機拍攝竹林山

寺環景照片,設計竹林山寺導覽活動。

(三) 崇林尋寶趣(數學):運用擴增實境 Aurasma APP 及矩形拼圖進行密室逃脫遊戲,主要讓

學生學會解乘法公式,同時利用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遊戲中解出闖關密碼完成任務,

學會求得乘法公式的解。

(四) 崇林醫學院(生物):藉由 Anatomy 4D App 讓學生深入觀察人擬心臟構造,運用 google

expedition 模擬進入人擬血管進行觀察旅程,探討循環系統中心臟的運動及血流方向。

(五) 崇林實驗室(理化):運用虛擬實驗室 App 進行模擬實驗,利用縮時攝影紀錄硫酸銅及鋁

棒的化學反應,濃縮反應時間,讓學生在一節課即可看到歷時半個月的反應過程,探討

化學反應的速率。

105 年的崇林就是不一樣,資訊融入教學與行動學習的概念就如同大樹般在崇林生根成長,

各個學習領域融入科技化教學,讓學生更熱愛學習,期待崇林的每個孩子,皆能具備「崇林

最美」的五大關鍵能力。

貳、 教學模式

105 年的崇林團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續發光發熱,以「縮時崇林 e 時光,擴增視野 i

學習」為推動發展主軸,運用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的科技優勢,提供即時且大量的資訊,讓

孩子沉浸猶如真實情境般的學習,以培養學生高層思考與主動探索新知的能力,同時藉由分

組合作學習的策略以及學生親身體驗的方式,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

力。

一、「SET-PBL」教學模式理念

團隊教師秉持著教學創新的理念以及營造學生成功學習的經驗,不斷尋求簡單易用易於

擴散的教學模式,因此,持續參與新北市雲世代行動學習計畫以及教育部國中小行動學習計

畫,透過校際交流與深度訪談從中汲取各校成功經驗,因此,今年教學團隊運用新的科技元

素融入 PBL 教學步驟中,發展出 SET-PBL 教學模式,其中的 S(situated learning 情境學習)的

Page 7: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7

精神就是將學習者置於真實或模擬情境之中,透過師生間

的互動以及學生與情境間的互動,讓學生身歷其境,感受

課程單元的核心知識,同時能更有效率地將習得的知識,

延伸應用於周遭實際生活中,而當中的 E (expedition 探險)

所代表意義就是勇於挑戰自我激發潛能,體驗前所未有經

歷,我們相信學習是一場讓生命更豐富的探險,而崇林團

隊能提供的就這樣一座裝備齊全的秘密基地,而最後的 T

(time travel 穿越時空)就是跨越時空限制,運用資訊科技工

具優勢,真實記錄過去到現在的變化,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營造學習內容的虛擬情境。

綜合以上所述將情境、探險、穿越時空等元素融入問題導向學習 PBL 的教學步驟中,整合成

一簡單而線性化的教學模式,其步驟概述如下:

二、「SET-PBL」教學模式步驟

(一)情境介紹與基本概念:學生運用學習平台的影片自學,教師進行課程介紹,釐清基本概

念。

(二)情境引導與學習任務:教師提供學習情境,設計情境問題,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安排各

組學習任務。

(三) 情境探索與推論:學生在與情境互動過程中反覆的探索,尋找出所需要的訊息,搜尋對

問題的合理解釋,藉此完成學習任務。

(四)決定最適方案:使用標準評估每方案的利益和後果,分組評估決定最適方案

(五)實施展示與反思:分組展示或發表學習任務成果、學習歷程反思與回饋

「SET-PBL」即融入「情境體驗」、「探索與推論」、「進行任務」、「反思回饋」概念的問

題導向學習 PBL,透過資訊教學工具的輔助,安排有利發現各種結構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去

發現知識結構,讓學習實踐的過程具體化、精緻化,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推論、獨立思考解

決問題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三、SET-PBL 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

學生

情境

探險

穿越時空

PBL

情境介紹

基本概念

情境引導

學習任務

情境探索與推論

決定最適方案

實施展示與反思

Page 8: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8

崇林學子以學校願景-「崇林最美」發展五大關鍵能力,智慧力、自信力、品德力、

環境力、人際力,並以多元、關懷、卓越、榮譽為最終目標,而 SET-PBL 教學模式重視

學生分析資訊及反思的能力、在多元學習的環境中透過議題不斷探索、發掘問題、形成

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學會團隊合作勇於展現自我,在思辨的過程中與同儕不斷激盪,

重新認識與關懷自身所在環境,關鍵能力無形間就在課程進行中提升。

四、SET-PBL 具推廣價值

(一)校內領域擴散

SET-PBL 完整的教學步驟讓老師們容易操作,協助教師成功跨越傳統角色,從單一講述

者轉變為知識學習的引導者,也讓崇林有更多夥伴願意加入嘗試,從剛開始的生物、理化、

國文逐步發展至數學、社會、藝術與人文,並逐步醞釀成員回到領域擔任種子,帶領同領域

教師共同備課,分享教學研究與經驗,對單元教學做系統性、整體性的設計,逐步擴散,把

SET-PBL 教學步驟推展到更多班級教學中。以八年級數學課程為例,種子教師在領域內分享

SET-PBL 教學成果,引起同領域教師共同設計闖關遊戲,結合密室逃脫及寶可夢增加課程趣

味性,創造出「解救皮卡丘」活動在八年級的乘法公式課程中實施。

同時,種子教師亦擔任教學演示教師,示範 SET-PBL 教學步驟及教學活動,讓其他領域

教師透過觀看教學實踐,了解教學設計及學生學習訊息,引發討論及設計靈感,把 SET-PBL

教學步驟擴散到更多教學領域中。以崇林雲端教學團隊為例,地科老師結合星夜行虛擬實境

APP 介紹中國與西洋的星空,讓學生在白天也可以體驗觀星的樂趣,引起國文老師的靈感,

討論虛擬實境在國文課程中的應用,運用環景照片設計出大明湖和愛蓮說的體驗活動。另外,

地科老師帶領學生運用縮時攝影紀錄夜晚恆星運行方向,引起理化老師興趣,運用縮時攝濃

縮紀錄化學反應現象。

因此,崇林雲端教學團隊今年不只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面精進及創新,更把運用團隊

的熱情與感染力,以「縮時崇林 e時光,擴增視野 i學習」為主軸,將 SET-PBL 教學步驟擴

散到各教學領域,讓崇林的教師樂在教學,崇林的孩子享受學習。

(二) 校外跨境交流分享

今年總共辦理兩場教師跨縣市交流分享,臺北市、新竹市行動學習學校蒞校參訪,並與

新竹縣芎林國中建立姊妹夥伴學校,在學期間已進行兩次教師交流互訪觀摩活動。同時與新

北市四所學校進行跨校行動學習分享,與兩所國小合作帶領國小學生行動學習體驗課程。於

寒假期間運用 SET-PBL 模式,辦理跨校學生專題式營隊進行環保議題探索。寒暑假期間辦理

Page 9: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9

「賈伯斯科學營隊」運用 SET-PBL 模式,帶領林口區國中小學生進行生物與環境議題探索課

程,及程式設計體驗課程。

參、 教學活動設計與歷程

本年度教學團隊以自然、數學、國文領域為主要推動領域,未來將持續發展 SET-PBL教

學模式設計學習單元,以學校願景-崇林最美為核心,透過「行動學習教師專業社群」為主要

推動團體,善用雲端教學平臺如學習拍立得、1know、LearnMode學習吧進行課前翻轉自學及

課中釐清概念,運用行動載具、教學 APP、空拍機、環境攝影、縮時攝影的優勢,營造體驗

探索及自主學習的高互動教學情境,每學期教學單元實施節數不設限,依照課程屬性及內容

由任課教師自行調整,本年度實施領域單元、教學特色、關鍵能力及資訊科技簡表彙整如下:

因篇幅限制,其餘教學檔案連結至數位資源專區

領域 單元 已知 情境探索與推論 資訊科技 關鍵能力

數學 乘法公式 已 認 識 乘 法 結 合

律、乘法對加法的分

配律與其他乘除混

合計算之性質,並運

用於簡化計算。

拼圖遊戲中認識

二項式分配律的

乘法公式,推論題

目與密碼間的關

係:觀察小矩形面

積並推論其可能

的邊長並求得最

大周長數值。

均一教育平台

Aurasma 擴增實境

App

Classdojo 系統

QR code

Google 表單

Theta S 環景相機

拍照

全息投影

群英之美

人際力

自然

地科

林口的星

知道星體的分類

知道由星座判斷北

極的方位

知道星座盤的使用

方法

知道星體每天東昇

西落

從縮時攝影星空

影片中推論星體

在天空中運行方

向及速度

iPad 星夜行 APP

Google sky map

App

Bruno 縮時攝影機

LenX App 長時間

曝光相機 App

學習拍

Google 表單

崇林五美

智慧力

環境力

國文 大明湖 認識作者生平及其

重要著作

知道網路檢索工具

及全景圖之使用方

理解文意情節發展

從大明湖環境照

片中領略大自然

之美,發展主題導

覽林口竹林山寺

PickMeBuzzer

APP

Ipad 課堂平台

720YUN 網站大明

湖全景圖

QR code

崇林五美

自信力

智慧力

環境力

自然 心動時刻 了解心臟的構造 從虛擬實境心臟 Learn mode學習吧 崇林五美

Page 10: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0

生物 ,我抓得

住你

循環系統的組成

血液和淋巴流動的

方向

流動狀況,推論心

臟腔室存在的目

Anatomy 4D APP

Google expeditions

App

Google 表單

自信力

智慧力

自然

理化

一瞬千時

氧化還原

知道氧化反應和還

原反應

了解氧化和還原的

定義

從縮時硫酸銅與

鋁棒反映,推論氧

化還原反映的產

物及金屬的活性

學習拍平台

IPAD 的化學家

APP

Bruno 縮時攝影機

崇林五美

自信力

智慧力

數學領域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

基本資料

崇林五美-關鍵能力 智慧之美-學習力 教學領域 數學領域

教學單元 乘法公式 教案設計者 謝婉琦、吳易凌、黃麗紅

教學研究

教材

分析

學生經驗

1. 已認識乘法結合律、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與其他乘除混合計算之

性質,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2. 能熟練同類項合併進行多項式的化簡。

3. 已認識長方形面積與周長的公式。

4. 能熟練符號的代數操作。

本單元教學重點 1. 能在拼圖遊戲中認識二項式分配律的乘法公式

2. 發表問題解決的方法

相關領域或議題 資訊教育、綜合活動領域、生涯發展教育議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從拼圖活動 1 中探索小矩形可拼湊成大矩形的條件。

2. 由拼圖活動 2 選定的四塊小矩形面積求得大矩形的邊長。

3. 能將數字代入矩形的長與寬並求出其最大周長。

4. 能從矩形拼圖活動中理解二項式分配律的概念與應用。

對應能力指標

8-a-01能熟練二次式的乘法公式。

C-T-02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

C-S-03能了解如何利用觀察、分類、歸納、演繹、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

題。

C-C-06能用一般語言及數學語言說明解題的過程。

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內容

課程介紹與基本概

1. 課前學習

一、 利用均一教育平台:

1. 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前測,以瞭解學生對分配律的認識與應用。

2. 學生於課前透過均一教育平台觀看「分配律」相關學習影片,讓學生具備分

配律的基本概念。

Page 1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1

3. 教師提出抓寶活動,讓學生探索與闖關,取得寶貝球後成功解救皮卡丘。

釐清概念與提供情

1. 情境引導

2. 提供學習任務

3. 安排與指引學

習任務,進行

探討

一、 抓寶活動情境設計:

在一天風和日麗的下午,小志跟他最好的朋友皮卡丘到公園玩,因為天氣實

在是太炎熱了,小志到公園旁邊的商店買冰棒要跟皮卡丘一起享用,結果火

箭隊三人組趁小志不注意的時候,把皮卡丘抓走了,並且留下一張紙條,紙

條上寫著:你的皮卡丘在我手上,如果你想要解救牠,就要將我們設定好的

任務完成,你能夠幫助小志從火箭隊三人組的手上成功解救出皮卡丘嗎?

二、 將學生進行異質性分組。

三、 本次活動的各個關卡,都與乘法公式的單元有關,想想如何運用二項式分配

律的方法闖關成功。學生進行個人及小組探究,推測可能的答案。

穿越探索與推論

1. 依據情境探尋線

2. 請學生每人或小

組提供看法

3. 產生任務解決方

一、 教師說明闖關規則:利用 Aurasma 擴增實境 App 度與環景 VR 進行活動,總

共有兩道關卡,第一道關卡必須完成矩形拼圖後,利用 Aurasma 的 App掃描

矩形拼圖,獲得題目並解決問題,才能進入第二道關卡。第二道關卡再一次

進行另一組矩形拼圖,再從拼出的矩形中,求出其周長,並在事先設計好的

VR中,預測能求得最大周長的數字,並將其代入求出此矩形最大周長。

二、 關卡 1:提供數片給定邊長的小矩形,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中 4塊拼湊成一個

大矩形,用 AR掃出題目並解題獲得四位數密碼,為打開第二關寶盒的金鑰。

關卡 2:提供數片已給定面積的小矩形,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中 4塊拼

湊成一個大矩形。找出大矩形周長的多項式。接著透過 VR,在教室中

找到寶貝球,將寶貝球中的數字代入多項式求得最大周長,最快完成

Page 12: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2

且答對的組別即獲勝。

三、 學生討論並提出學習任務的解決方法,進行解救皮卡丘任務。

四、 乘法公式 a(b+c)=ab+ac、(a+b)(c+d)=ac+ad+bc+bd、(a+b)2=a

2+2ab+b

2、

(a-b)2=a

2-2ab+b

2 皆可用來解決本次關卡任務。

決定最適方案

1. 使用標準評估,

每方案的利益和

後果

2. 小組評估最適方

案)

一、從每一關的數片小矩形卡片中,挑選可拼出大矩形的卡片。

1. 隨機選取小矩形進行拼接與組合。

2. 觀察小矩形邊長,選擇相同邊長的小矩形進行拼湊與組合。

3. 觀察小矩形面積並推論其可能的邊長,並嘗試進行拼湊與組合

二、將 VR 中看到的數字代入第二關的矩形周長多項式,正確且最快求得最大周

長數值的組別即完成任務。

實施展示與反思

1. 分組展示或發表

一、 分享與回饋:

1.請同學發表闖關秘訣,如何運用二項式分配律的概念拼出正確的大矩形,推論

Page 13: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3

2. 學生及教師歷程

及專案反思

正確的同學,以 Classdojo 系統獎勵加分。

2.請同學分享本次課程令他感興趣的地方,分享的同學,以 Classdojo 系統獎勵加

分。

二、 小組互評:學生填寫 Google 表單上的小組自評與互評回饋統計,對於各組

分享與回饋的內容進行評鑑。

三、 評鑑:進行「分配律」的課後評量。

四、 補救教學:提供均一教育平台進行補救教學,讓學生熟練兩項式分配律的乘

法公式。

五、 反思:這次的活動讓學生採異質分組的方式進行,在活動中發現獲勝的組別

是以分工的方式,加上團隊默契贏得比賽。數學程度好的孩子負責解題,細

心的孩子尋找解題線索,反應快的孩子負責搶答。這樣的方式雖然讓每個孩

子都有事情做,但是無法讓每個孩子都練習到題目有點可惜。

六、 修正:

請各組負責解題的孩子在解題後要教會同學,或以接力賽的方式進行,將一

組四人分成兩組,讓兩組同學分別闖關,組員不得重複,讓學習較落後的學

生也能參與活動並主動解題。讓大家除了玩遊戲之餘也能真正的學到數學。

同時,老師也要多穿梭在各組之間,瞭解同學們學習的狀況,在課後進行補

救教學。

七、 學生札記回饋:學生回饋在課程中不僅玩到拼圖遊戲,也看到現在最新的科

技 AR、VR 與全息投影融入課程中。透過遊戲進行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發

揮所長投入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們反應很喜歡這次的課程。

自然領域(地科)領域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

基本資料

崇林五美-關鍵能 環境之美-環境力 教學領域 自然領域

Page 14: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4

教學單元 林口的星空 教案設計者 何春緣

教學研究

教材

分析

學生經驗 1. 知道星體的分類

2. 知道由星座判斷北極的方位

3. 知道星座盤的使用方法

4. 知道星體每天東昇西落

本單元教學重點

1. 認識恆星的周日運動

2. 了解星體東昇西落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

3. 藉由操作 Google sky map App,模擬星體的運動

4. 從星空縮時影片及星軌照片推論星體運動方向

5. 發表問題解決的方法

相關領域或議題 環境教育議題、資訊教育議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道星體東昇西落是由於地球自轉的因素。

2.能說出恆星的運動規則,並知道造成此運動規則的原因。

3.知道利用星空辨認北方的方法。

對應能力指標

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4-3 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

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3-1 由日、月、地模型了解晝夜、四季、日食、月食及潮汐現象。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6 相信宇宙的演變,有一共同的運作規律。

3-4-0-8 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

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的基礎。

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內容

課程介紹與基本

概念

1. 課前自學

2. 課程介紹

一、運用教育雲學習拍立得平台:

將「星星會動?」影片上傳至「素材」模組,讓學生自行在課餘時間 觀看,

或在課堂進行時觀看,讓學生具備恆星周日運動的基本概念。

影片上傳至「素材」模組 課堂進行時先觀看影片,建立基本觀念

二、利用 iPad 星夜行 APP 及 Google sky map App,介紹星座、星體的分類。

Page 15: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5

介紹中國國與西方天文學差異 介紹 iPad 星夜行 APP 功能

利用 iPad 星夜行 APP 比較中西方

星座

利用 Google sky map App 模擬當時

的星空

情境引導與學習

任務

1. 情境引導

2. 提供學習任

3. 安排與指引

學習任務,

進行探討

甲、學生進行異質性分組

乙、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利用 Google sky map App,先找出北極星附近的星

空。

找出北極星附近的星空,小熊星座

要入鏡

平板朝向對北方仰角 25。才能找到

北極星

丙、利用「時空旅行」功能,模擬當天 18:00、隔日清晨 00:00、隔日 6:00

的北極星空,利用螢幕截圖,拍下模擬的星空。

利用「時空旅行」功能,模擬不同

時間星空

利用螢幕截圖,拍下模擬的星空

Page 16: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6

模擬當天 18:00的星空 隔日清晨 00:00的星空

丁、教師安排學生學習任務

(北極星的運動方向為何?)

(小熊星座運行的方向為何?)

(小熊星座在天空中運行的速度?)

(小熊星座運行的原因?)

戊、學生進行個人及小組探究,推測可能的答案。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學習任務 學生利用google表單回答學習任務

問題

情境探索與推論

1. 依據情境探

尋線索

2. 請學生每人

或小組提供

看法

3. 產生任務解

決方案

一、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天文攝影,利用 Bruno 縮時攝影機拍攝校園天空縮時

影片。

二、利用 LenX App 長時間曝光相機 App,拍攝北極星空星軌攝影。

利用 Bruno 縮時攝影機拍攝校園天

空縮時影片

利用 LenX App 長時間曝光相機

App,拍攝北極星空星軌攝影

三、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星空縮時影片及星軌攝影。

Page 17: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7

引導學生觀察星空縮時影片 引導學生觀察星軌攝影照片

四、學生討論並提出學習任務的解決方法和答案。

決定最適方案

1. 使用標準評

估,每方案的

利益和後果

2. 小組評估最

適方案

一、學生分組整理討論成果,並與活動前推測的成果進行分析比對修正。

(北極星不動,其他星體以北極星為圓心運動)

(小熊星座運行的方向:由西向東、逆時針方向)

(小熊星座在天空中運行的速度為每小時 15度)

(小熊星座運行的原因:地球自轉)

實施展示與反思

1. 分組展示或

發表

2. 學生及教師

歷程及專案

反思

一、各小組發表學習任務的解決方法和答案。

二、教師歸納整理分組活動討論的成果,強化學習重要觀念。

三、利用電子白板 smartboard 尺規作圖,說明星軌攝影照片中,星軌弧度與

曝光時間的關係。

小組發表學習任務的解決方法和

答案

利用電子白板 smartboard 尺規作圖

說明星軌弧度與曝光時間的關係

四、各小組討論自己的成果與教師說明的差異處及改進方法。

自然領域(生物)領域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

基本資料

崇林五美-關鍵能力 環境之美-環境力 教學領域 自然領域

教學單元 心動時刻,我抓得住你 教案設計者 林妙瑾

教學研究

教材 學生經驗 5. 120-4c 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分工合作,形成組織、器官

北極星

Page 18: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8

分析 或系統

6. 213-3a 知道動物維持體溫的方法

7. 213-4e 了解人類內分泌系統的構造與功能以及能和神經

系統共同協調運作

8. 215-2b 利用壓力可以推動物體

9. 231-4a 了解人體及動物的消化系統及功能

10. 412-3c 知道可利用流體傳送動力

本單元教學重點

1. 課前由教師指定自 youtube 的影片欣賞。

2. 課中藉由Anatomy 4D APP讓學生更深入觀察人體心臟的

構造。

3. 最後學生分組由老師的問題引導來統整課程內容,認識心

臟的構造,了解血液流動的動力來源。

4. 分組評量了解學生學習歷程。

相關領域或議題 環境教育議題、資訊教育議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了解動物循環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2. 了解心臟構造與功能間的關係。

3. 了解血管的種類及構造特徵。

4. 了解血管在人體中的連接次序,及與心臟間的連接方式。

5. 了解血液的組成與功能。

6. 經由血球的形態了解生命體的構造和功能有密切關係。

7. 了解心臟與血管在循環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

8. 了解循環系統保健的重要性。

9. 透過活動 4-2 心音的探測,了解並能體會心搏運作的情形。

10. 透過活動 4-2 體會血液在動脈內流動時,動脈會產生脈搏。

11. 透過活動 4-2 脈搏的探測,了解心搏影響脈搏的產生。

12. 透過活動 4-3 血液流動的觀察,體認循環系統的運作情形與重

要性。

13. 透過活動 4-3 了解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情形(動物)。

對應能力指標

1-4-1-1 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1-3 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

1-4-2-1 若相同的研究得到不同的結果,研判此不同是否具有關鍵

1-4-3-2 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4-1 藉由資料、情境傳來的訊息,形成可試驗的假設

1-4-4-3 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

1-4-4-4 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瞭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

用性

1-4-5-1 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Page 19: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19

1-4-5-2 由圖表、報告中解讀資料,瞭解資料具有的內涵性質

1-4-5-3 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內容

課程介紹與基本概

1. 課前準備

2. 課前自學

一、 課前準備

A.將 youtube(例如:ed-TED 影片)上的影片連結至學習吧教學平台。

B.利用學習吧教學平台將影片連結統整,課程代碼為 35201。

C.教師先將 Anatomy 4D APP 的 The Heart 與 The Human Body 圖片印

製好全班每人一張。

二、 課前自學

A. 學生在前一個星期的六、日先在學習吧教學平台上將教師錄製好

的影片在家裡自行觀看完畢。

情境引導與學習任

1. 情境引導

2. 提供學習任

一、學生異質分組。

二、Anatomy 4D APP

1. 將 The Heart 圖片置於桌上,利用平板上的 Anatomy 4D APP 仔細觀察

心臟,並嘗試著調整右下角有關心臟的情況(心跳、冠狀動脈有無、心

房心室、血液流動狀況…),觀察構造、血流方向與血管分布。

Page 20: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0

講解如何操作並提醒觀察條件

學生實際操作情形

2. 利用平板上的Anatomy 4D APP以The Human Body圖片觀察全身血管

分布情形,並切換右下角條件,觀察人體的組成結構與分布情況。

學生實際操作情形

3. 請學生將所看到的心臟或人體利用螢幕截圖的方式複製下來。

三、Google expeditions App

1.使用 Google expeditions App,利用 The Heart 與 Human Anatomy

Circulatory System 做人體血液循環的科學考察活動。

Page 2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1

2.老師擔任導遊,學生擔任探險家,老師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心臟構造及血

液循環路徑。

開始心臟與血管內的探險

心臟瓣膜內部樣子

肺部的肺泡與其微血管

血管內部血球分佈情況

情境探索與推論

安排與指引學

習任務,進行探

一、 教師安排學習任務

(1)藉由 Anatomy 4D APP 的觀察

A.依照觀察心臟圖的結果,解釋:

a.心臟血管與瓣膜數量與分布情形

Page 22: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2

1. 依據情境探尋

線索

2. 請學生每人或

小組提供看法

3. 產生任務解決

方案

b.依照這些觀察統整出與血流或心臟跳動關係。

B. 以人體圖試著觀察血管與淋巴管,兩者分布情形的關係,並試著

說明原因。

二、 教師引導學生探討心臟腔室存在的目的。

三、 學生利用平板探討教師所安排的學習任務並收集資料。

決定最適方案

3. 使用標準評

估,每方案的利

益和後果

4. 小組評估最適

方案

一、 學生分組討論並記錄討論過程及所蒐集到的可能原因。

實施展示與反思

3. 分組展示

或發表

4. 學生及教

師歷程及

專案反思

一、各小組發表學習任務的想法及可能的原因。

二、教師歸納整理分組活動討論的成果,強化學習重要觀念。

歸納講解心臟收縮舒張情況與血液流動的關係,並帶出瓣膜分佈位置

國文領域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詳見教學資源序號 1)

自然領域(地科)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詳見教學資源序號 2)

自然領域(理化)領域創新教學教案設計(穿越探險式 SET-PBL):(詳見教學資源序號 3)

Page 23: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3

肆、 與現有資訊設備及數位資源整合程度

一、 整合現有資訊設備,全力佈建 e 化學習情境

崇林國中是一所年輕有活力並具有強烈企圖心的學校,在現任郭妙色校長的帶領下多元

發展,推動 e 化教學積極營造學習情境,以「資訊融入教學、創新資訊應用」為學校發展特

色努力而持續耕耘,雖然歷經少子化、班級數減少、教師超額以至於經費及人力短絀捉襟見

肘,但是,校長推動智慧校園擴散數位學習的理念不遺餘力,秉持資訊設備與數位資源應全

校師生共享,逐年編列資訊設備擴充經費,整合教育部、新北市行動學習以及相關資訊競賽

專案獎勵補助,統一規劃於擴充學校資訊基礎建設,希望教師資訊融入教學與學生智慧學習

能在崇林逐漸擴散與生根,崇林團隊的努力可從以下數個面向窺探。

(一) 推動班班 e 化學習教室

學校行政團隊採計畫性逐年擴充班級及專科教室資訊設備,自「新北市 99 年多功能 e 化

專科教室暨多功能 e 化數位教室計畫」、「新北市 100 年 5 期電腦教室計畫」開始,配合新北

市班級電腦及短教投影機更新建置計畫同步進行建置,今年(105 年) 9 年級 2 個班級、七年級

15 個班級教室全面佈建觸控式電子白板、短焦投影機、班級電腦、無線 AP,加上八年級 6

個班,總計全校已經建置 23 個班級涵蓋率超過 56%,並逐年持續擴增佈建,另外 e 化互動專

科教室也逐年擴增,英語情境教室 1 間、英研教室 2 間、資源中心 1 間、地科互動教室 1 間,

並於各年段建置一間雲端實驗教室放置固定式行動載具,整合無線投影、實物投影與數位學

習資源,打造混成式雲端教學環境,營造「簡單、易學、易用、易於擴散」的教學情境。

另外,現階段為彌補 e 化學習教室建置過渡時期,學校也建置 7 臺行動學習機箱以推動

資訊融入教學與行動學習,讓一般班級在班級電腦、單槍的使用情境下,只需將機箱網路線

接至班級網點,即可營造無線網路環境與行動載具進行互動學習,同時,崇林教學團隊相當

用心,改造行動機箱提供 4G 網卡無線上網,讓室外課堂也能進行互動式學習,不斷營造無

所不在的學習,可見崇林團隊的用心。

e 化班級教室 雲端實驗教室 英語情境教室

英研 e 化互動教室 資源中心 e 化互動教室 地科 e 化互動教室

Page 24: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4

圖 4-1 多功能 e 化學習教室

電子白板 數位電視機 無線擴音系統 行動載具

Thin AP 實物投影機 移動式充電車 班級電腦

Apple TV 無線投影接收器 班級單槍 行動機箱

圖 4-2 e 化學習教室設備整合圖

(二) 整合資訊設備優勢,創新教學應用

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不斷進步,教學團隊也持續創新教學與時俱進,由近兩年創新資

訊設備融入領域教學,可逐一窺探教學科技發展脈絡,亦不難看出團隊追求新知的精神。

104 年添購四軸空拍機及 3D 印表機融入領域教學,以融入地球科學學習為例運用空拍機

進行林口地形及岩層分布攝影,讓孩子了解斷層的形式與形成沖積扇的形成,同時判斷地層

歷史的沉積原則以及林口臺地的地形,再運用班級 e 化資訊設備進行互動分享與討論;以國

文領域學習為例,運用 3D 印表機融入雲南少數民族東巴文字創作,讓學生對於中國文字的

構造-象形字、會意字、漢字演變能有更深刻體認;以理化學習融入 3D 列印技術為例,讓學

生設計製作分子與原子模型,活用書本所學知識讓平面視覺進入三度思維空間,讓學生深刻

體會自然界的奧妙。

105 年崇林團隊再度創新資訊科技應用,運用縮時攝影機(含廣角鏡頭)、360 度環景照相

機以融入地球科學學習為例,利用數個夜晚拍攝林口在地的星空,運用星空縮時攝影畫面及

Page 25: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5

星軌照片,讓林口的星空穿越時空限制直接搬入班級教室,運用平板及班級 e 化互動資訊設

備,讓學生分組討論星體運動方向,再藉由操作 Google sky map App 模擬星體的運動應證所

學;以融入國文領老殘遊記遊大明湖單元為例,團隊夥伴運用平板、cardboard 眼鏡結合 720yun

網站,將山東濟南大明湖景色穿越時空限制直接搬入班級教室,讓學生沉浸於大明湖山光水

色之美,深刻感受劉鶚撰寫本文的寫景技巧,沉浸領略大明湖山光水色之美;以融入生物科

心臟循環系統學習為例,團隊夥伴運用平板、cardboard 眼鏡結合 Google expedition APP、

Anatomy 4D APP,穿越時空限制直接將人體心臟實景搬入班級教室,運用平板 360 度觀察心

臟構造與血液循環系統,讓學生沉浸於循環系統的探索學習,整合資訊設備資源營造情境學

習資源,讓學習再加分。

大量整合現有資訊設備資源如班級電腦、短焦投影機、互動式電子白板、平板,再加上

創新應用資訊設備如縮時攝影機、360 環景相機、gopro 運動攝影機、四軸空拍機、3D 印表

機,讓學生猶如沉浸真實情境學習,激發孩子主動探索與親身體會學習的樂趣,再加入更多

創意學習 APP 及互動網站如 720yun 環景網站、虛擬實境 APP -Google expedition、擴增實境

APP-Aurasma、Google 環景服務 APP,在有限經費下營造最有利的學習環境。

Brinno 縮時攝影機 Theta S 環景相機 Cardboard 眼鏡 Gopro 攝影機

BCS 18-55 鏡頭 LG 360 CAM Cardboard Ⅱ 眼鏡 chromecast

圖 4-3 105 年加入創新教學資訊應用之設備

二、積極參與教育雲學習計畫,推動多元數位資源共享

(一) 積極參與教育雲與教育公益平臺推動計畫:

依課程屬性由教師自行選擇最適合發展及設計課程的教學平臺,靈活運用教學平臺內各

項數位資源,自 102 年開始崇林團隊即運用 1know 知識管理平臺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前輕鬆

組織數位化教材,同時能記錄學生學習歷程達成「課前翻轉自學,課後加強學習」的功效,

Page 26: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6

103 年參與信望愛基金會 LearnMode 學習吧數位學習計畫,選定九年級 2 班,八年級 1 班,

七年級 1 班,運用數位學習平台融入教學, 104 年更積極參與教育部教育雲計畫,有幸成為

全國 10 所試點學校,團隊教師率先參與七年級學習拍數位平臺計畫,同年,數學領域導入均

一教育平臺運用於一般班級課後補救教學及資源班授課,105 年參與教育雲教育百科夥伴學

校計畫,運用教育雲資料檢索功能融入國文及自然領域教學。

(二) 大量運用 APP 與多元互動數位資源網站:本年度國文、理化、地科、數學、生物、資訊

教學團隊教師,配合本年度發展特色縮時,大量運用蒐集適合教學單元使用之 APP 及互

動資源式資源網站,輔以出版業者提供之電子書靈活運用多元數位資源。

教學領域 多元數位資源

國文科

大明湖

教學平臺:1know

教學 APP 及網站:萌典、google 表單、classdojo 、課堂、720yun.com

大明湖:http://720yun.com/t/ff622xadq1i?pano_id=1095228

1know LearnMode 學習吧

學習拍 教育百科

均一教育平臺 崇林數位學習平台

Page 27: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7

愛蓮說 影音平臺:全國教學 APP 市集、教育媒體影音、教育百科

數學科

乘法公式

教學平臺:LearnMode

教學 APP 及網站:Plickers、Aurasma、classdojo、均一教育平臺、全

息投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rbRxkLu1M

Aurasma 擴增時境網站:https://www.aurasma.com/

地球科學

林口星空

教學平臺:學習拍

教學 APP 及網站:Google sky map App

youtube 影片:Milky Way Time Lapse Collec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m90gorcPs

生物科

循環系統

教學平臺:學習拍

教學 APP 及網站:expedition、Anatomy 4D、課堂

youtube 影片:How the heart actually pumps blood - Edmond Hui

https://youtu.be/ruM4Xxhx32U

3D 血液循環 https://youtu.be/6AfwrSqL0f8

3D 血液循環 https://youtu.be/6AfwrSqL0f8

理化科

氧化還原

教學平臺:LearnMode

教學 APP:Chemist、youtube、課堂

教育媒體影音平台:氧化還原反應

http://video.cloud.edu.tw/video/co_video_content.php?p=1839

伍、 成效評估

一、 分科成效探討

因篇幅有限僅列出 3個學科質性及量化分析

崇林漢學院(國文)

量化分析:學生人數 30 人,回收 29 份,統計結果如下所示:

班級 授課內容 平均 標準差

73.6

56.9

0.0

20.0

40.0

60.0

80.0

911實驗班 914對照班

911實驗班

914對照班

0

5

10

15

低於

20

20

~29

30

~39

40

~49

50

~59

60

~69

70

~79

80

~89

90

~10

0

911實驗班

914對照班

Page 28: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8

對照班

使用電子書與學習單上課,上課畫重點、抄筆記,沒有

特別採用合作學習與上網自學,也沒有在課堂上使用

app。

56.9 20.1

實驗班

採分組合作學習以及在課堂中利用 APP:PickMeBuzzer

課程搶答,並請學生可以上網自學,且在課程中給予各

組任務,利用平板找尋 720YUN 網站的大明湖全景,最

後在 VR 虛擬實境眼鏡體驗。

73.6 19.0

教師自評與省思

一、教學設計:

在國文教學中,大多都是老師說,學生聽的單向式教學,學生吸收有限,且少了許多個人體驗,

絕大部分的學習來自於對文意理解的想像。遇到像〈大明湖〉寫景為主的課程,頂多藉由課本

照片或影片的補充,讓學生能有多些感受,但呈現方式仍顯枯燥,較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這堂課的設計,首先將相關影片與補充資訊集結製作專屬網頁,讓學生在家裡就能先輕鬆、方

便預習,藉此擁有先備知識。在課堂中利用 APP:PickMeBuzzer 搶答,增加與學生互動及學習

動機,在搶答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基礎知識。課文的文意理解,改變講述式教法,利用 APP

白板功能,繪圖老殘遊歷過程協助學生理解思考。接者成果分享,將作品快速呈現大螢幕,請

學生說明,藉此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再請學生利用平板找尋 720YUN 網站的大明湖全景

圖,並體驗其中情境,帶領學生穿越時空的限制,實際體驗真實情境,暢遊大明湖的明媚風光。

另外提供 VR 虛擬實境眼鏡,增加臨場真實感。

二、課堂觀察:

利用情境體驗,探索實境,組員在探索過程中一起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活動,

學生學習意願增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境的體驗也讓學生不再只能想像課文場景,可

以增加其對此地的感受,進而理解文意,讓老殘的寫景內容內化,成為自己的經驗。讓死板板

的課文,不再拘限於課本中,學生課堂參與度也提高了。

三、學生回饋:

A.利用 APP 搶答時,大家一組拚了命在搶答,有人負責回答,有人負責搶答,大家都變得很團

結。上課變得很有趣、很好玩。

B.用平板看大明湖 360 度全景很酷,全部的地方都看得到。

C.用平板看立體的大明湖,沒去過但用了平板看了以後,就彷彿親自去看過了一樣,大明湖原

來是一個這麼漂亮的地方。

Page 29: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29

崇林尋寶樂(數學)

一、 量化分析:單元前後測之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分數組距及平均

低於 20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812 實驗班前測 1 2 1 3 2 0 3 5 9

812 實驗班後測 1 2 0 2 1 2 3 5 10

811 對照班前測 1 2 0 1 1 5 2 6 10

811 對照班後測 2 0 1 1 2 1 6 6 9

實驗班的後測標準差較小,呈常態分布;而

對照班的標準差較大,分數較為極端。

實驗班的前測平均比對照班低,但課程及活

動實施後,實驗班的後測平均成績較對照班

的分數來的高。

二、 質性分析:活動問卷調查回饋統計

02468

1012

低於

20

2

0~2

93

0~3

94

0~4

95

0~5

96

0~6

97

0~7

98

0~8

99

0~1

00

812實驗班前測

812實驗班後測

811對照班前測

811對照班後測

66.00

68.00

70.00

72.00

74.00

76.00

812實驗班

811對照班

Page 30: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0

教師自評與省思

一、教學設計:

以前在教乘法公式時,會直接在黑板上畫矩形來說明乘法公式,是老師單向式的教學,

少了與學生互動或是讓學生操作的機會。這堂課的設計,是將學生做異質分組,讓各組從拼

圖活動中,探索可拼湊出完整大矩形的四塊小矩形邊長之間的關係,並從中發掘分配律的精

隨。結合平板與最近流行的 AR、VR、全息投影,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

機。

二、課堂觀察:

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活動,各組會自行分工,每個人都會有事情做,有人負責解題,有人

負責找線索,有人負責回答問題,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腳色,在合作中學習。闖關活動讓

學生動起來,不再只是枯燥的學習,學生參與度高。

三、學生回饋:

A.數學課不只有複雜的數學題,闖關活動有趣新奇!

B.小組競賽有趣味性,從過程中去思考、理解、應用,在討論的過程中,對學到的東西印象

較深刻,這樣的學習方式比填鴨式的教學更有意義,我很喜歡!

C.課程結合了最新科技 AR、VR、全息投影,讓課程增添了一些趣味性,讓我在遊戲中學習,

很棒的一堂課!

D.每個人都有事情做,即使數學不好的同學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四、 省思與改進:

這次的活動讓學生採異質分組的方式進行,在活動中發現獲勝的組別是以分工的方式,

加上團隊默契贏得比賽。數學程度好的孩子負責解題,細心的孩子尋找解題線索,反應快的

孩子負責搶答。這樣的方式雖然讓每個孩子都有事情做,但是無法讓每個孩子都練習到題目,

可以請負責解題的孩子在解題後要教會同學,或以接力賽的方式進行,將一組四人分成兩組,

讓兩組同學分別闖關,組員不得重複,讓學習較落後的學生也能參與活動並主動解題。讓大

家除了玩遊戲之餘也能真正的學到數學。同時,老師也要多穿梭在各組之間,瞭解同學們學

習的狀況,在課後進行補救教學。

Page 31: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1

一、 學生回饋:

Page 32: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2

崇林地質所(地科)

一、量化分析

分數組距 0-19 20-39 40-59 60-79 80-99 100 平均

實驗班 0 2 1 6 12 10 77

對照班 0 6 6 10 7 1 54

前測與後測比較,後測高分群分數較高

前測與後測比較,平均分數較高了!

二、質性分析

教師自評與省思

一、教學設計:

以往在上天文課時,學生除了看課本的照片,頂多補充天文影片,但是就是無法在課堂上讓學

生觀察星空,因此希望能更具體把星空呈現出來,因此利用 Google 天象圖及星夜行 App 模擬

星空,讓學生可以在白天就可以即時觀察星空。當上到恆星的周日運動時,學生反應晚上仰望

星空時,也無法在短時間就感覺到星體的運行,因此決定把 Bruno 縮時攝影機運用在天文攝影,

濃縮星體運行的時間,更清楚呈現醒體運行的方向,並且運用星軌攝影,記錄夏季林口星座移

動的軌跡。在讓學生從影片及照片的觀察中,建立正確而清晰的觀念,引導學生推論星體每日

運行的速度。

二、課堂觀察:

此次教學設計以「情境探索」為主軸,學生需要在 PBL 的基礎下完成課程中的問題和老師提供

的學習任務,藉由縮時攝影影片和星軌攝影照片,觀察北極星空附近星體運行方向及推測星體

運行速度。小組成員使用 Google 天象圖及星夜行 App 觀察星空時,對於模擬星空當中出現的

各種星體充滿好奇心,不斷發問,依持著學習的熱度。在討論星體運行的速度時,概念清楚的

同學帶領同學推測如何計算時,同學之間共學互學是一幅教室的美景!

三、學生回饋:

A.知道兩個可以看星座的 App,功能不同,可以運用在不同的地方。

0

20

40

60

80

100

平均

實驗班 對照班

02468

101214

實驗班

對照班

Page 33: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3

B.以後回家複習功課可以搭配 app、幫助我了解天文單元的內容。

C.對於天文能更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是個有趣的課程!

D.現在上課能搭配平板和 app,會比一般在教室更容易了解天文的內容。

E.因為對 App使用不熟悉,有點難操控,以為螢幕會自己亂晃。

F.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已經懂得同學很熱心的教導我們,可以馬上就弄懂。

F.縮時攝影的星空影片很神奇,原來星星真的會動,而且北極星真的不動!

四、 省思與改進:

SET-PBL 教學模式可以依照教學單元提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找線索,解決問題,學習任務

更有方向帶領小組思考;課間活動配合分組合作,上課由小組長帶領討論,完成學習任務,有

別於傳統課堂講述式教法,讓學生有事做,不再覺得無趣。在使用 Google 天象圖 App 時,部

分在傳統講述的課堂上展現不出能力的孩子,能在操作 App 時,能對不同的星體提出問題,這

是在傳統課程看不到的。這種 SET -PBL 學習模式成功開啟學生的樂趣,雖然要耗費時間拍攝

影片照片,寫較多課堂時間在情境探索及討論,在使用 App 時也需耗費較多教學時間,但學生

好奇和求知的眼神,仍然是充滿成就感的。

其他教學單元教師自評與省思

關鍵能力分析

「崇林五美」包含五大關鍵能力:自信力、智慧力、環境力、品德力、人際力,我們希望崇

林的學生於都能具備這五項關鍵能力,因此,製作此量表(詳如連結),於單元課程結束後由

Page 34: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4

學生填寫進行施測,再由相關授課教師進行量化及質性分析,最後,綜合各領域學生表現,

我們發現學生的關鍵能力普遍提升。

105年「崇林五美」關鍵能力量表與分析

陸、 團隊運作模式與歷程

Page 35: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5

103 年崇林教學團隊經由工作會議多次討論,參採輔導教授指導建議即發展出 5-ing 運作

模式,歷經 104 年、105 年團隊運作的驗證,成員之間有異動,學習領域有變化,卻無法磨

滅團隊求知創新的精神,崇林教學團隊始終穩定成長發展,因此,堅持 5-ing 運作模式就是走

對的路。

堅強的教學團隊以及行動學習替代役大哥哥喔!

一、團隊運作模式

崇林教學團隊是一個有機群體,年齡層不高,教師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再加上校長及行

政團隊的全力支持,5-ing 運作模式就是崇林團隊的勝利方程式:

Growing(自我成長): 透過社群分享、研習、參訪、競賽等活動提升教師視野及觀摩經驗。

Teaching(導入教學): 將學習經驗轉化成為自己的教學設計並真正進行教學,教師將前一階段

教學知能成長的歷程內化。

Gaining(獲得回饋):在教學場域實施過程中由學生及教師端獲得回饋。

Sharing(分享擴散):修正教學設計以適應孩子的需求,同時經驗分享及擴散。

Guiding(專家學者指導):邀請大學教授擔任教學團隊指導教授,適時給予諮詢及建議,同時邀

請教學實務專家協助團隊成長。

Page 36: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6

二、團隊發展歷程:

崇林教學團的蛻變與成長:

Growing 成長

Teaching 教學

Gaining 獲得

Sharing 分享

Guiding

指導

Page 37: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7

三、創新跨校合作與社群經營

崇林團隊除了持續追求自我成長,也積極尋求跨校聯盟互助合作,首先與新北市三芝國

中跨校合作創新經驗交流,該校在行動學習融入海洋生態教育與校本課程推動上頗具成效,

在資訊科技應用上向其請益提供寶貴經驗並與該校教學團隊持續合作中,此外,跨縣市與新

竹縣芎林國中締結姐妹學校,共同推動行動學習融入領域特色課程,兩校共舉辦兩次跨校師

生交流,104 年暑期兩校聯合辦理環保議題行動學習,參與師生約 40 人,活動內容含括參訪

台塑文物館、八里焚化廠行動學習,以及運用寶特瓶、竹筷動手製作環保風車,最後,運用

Halftone APP 分組製作環保四格漫畫及報告心得,師生在本次活動中獲益良多,105 年暑期崇

林團隊遠赴竹東芎林國中,向該校請益智慧教室、物聯網建置經驗,以及該校與企業合作推

動數位學習寶貴經驗,同時,也將本校創新應用教學之四軸空拍機帶至該校,以更高的視野

俯視芎林之美及柑橘產地,同時,享用學生親自掌廚的美食,又是一次成功的交流學習。

目前社群成員約 20 人,領域橫跨國文、數學、地科、生物、理化、音樂,以資訊組擔任

召集人,同時協助經費核銷及專案計畫申請,如擔任行動學習實驗班級導師行政減課一節,

目前行政減課教師合計 3 人,近兩年團隊成員逐年成長,社群互動活絡,教務處協助成員每

週四下午課表排空定為共同研修時間,其內容包括:(1)每 1~2 月安排輔導教授蒞校指導一次

(2)邀請專家、學者蒞校辦理資訊融入教學與教學創新研習(3)團隊成員教學心得分享(4)領域共

同備課研討,團隊同時架設創新教學應用成果網站分享教學新知、專案計畫推動、團隊工作

會議紀錄以及教學心得分享,透過臉書及 Line 社群提供團隊即時交流訊息、研習活動訊息,

環保行動學習 Halftone APP 四格漫畫製作 分組發表分享

物聯網智慧教室 跨校芎林空拍交流 學生料理豐富佳餚

Page 38: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8

團隊內溝通交流無障礙。

教學團隊除了自我成長,也回歸各教學領域研究會進行教學精進與新知分享,104 及 105

年連續兩年,分別由社群成員或外聘講師,利用寒暑假教師教材備課日進行全校資訊融入教

學研習,104 年同時開設 3~4 門課程讓教師選擇,有教學管理平台運用、教學 APP 融入領域

課程設計、平板電腦融入課程設計,同仁都給予團隊高度肯定,105 年辦理全校電子白板研

習,同時開設 3 間 e 化教室進行學習。

四、團隊擴散成效

(一) 新北市夥伴學校學習型社群:

崇林團隊 103 年、104 年連續兩年榮獲創新應用優勝團隊,對所有團隊成員而言是鼓勵更是

肯定,得獎只是另一個開始,更要不斷提醒自己勇往直前,因此,崇林團隊加入新北市 105

年行動學習學校、教育部行動學習學校,同時擔任新莊、泰山、林口分區中心學校,與林口

高中、麗林國小、義學國小、中港國小、明志國小成為夥伴學習型社群,並由本校負責擴散

資訊創新應用與行動學習之推動,定期舉辦月例會與集中培訓互相交流觀摩與學習,目前,

已辦理多場研習及教學分享會議有不錯成效。

資訊融入教學 創新應用成果網站 資訊融入教學社群 Line105 創新應用團隊

新泰林區三月例會 新泰林區五月例會 3D 列印集中培訓

微電影製作集中培訓 ipad 課堂管理集中培訓 學習平臺集中培訓

Page 39: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39

(二)創新應用跨校合作分享

教學團隊也在國內其他縣市如南投、台南、新竹、新北等縣市學校分享崇林推動經驗,

甚至遠赴中國大陸地區分享行動學習推動經驗,「教育重分享」是崇林團隊一直秉持的理念。

南勢國小專案分享 明志國小教育公益平臺分享 麗林國小專案分享

行動啟動會議分享(市立大學) 國小賈伯斯夏令營隊 國小賈伯斯冬令營隊

校長科技領導分享(南投民間) 新竹縣豐田國小分享 新北市永和國中分享

新莊區資訊組長會議分享 行動教師增能研習(南湖國小) 臺北市國中小團隊分享

行動學習期中分享(成功大學) 新北市中山國中分享 教材準備研習

Page 40: 教育部 105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 · 的問題。 (二) 尋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讓崇林的孩子透過參與進而獲得知性與感性的知識學習,透過團隊教師不斷適時引

40

(三)媒體報導

團隊運作成果專輯:101年成果手冊、102年成果手冊、102年成果手冊、103 年成果手冊

柒、 展望未來

一、深耕 e崇林,生根 e崇林。

二、以現有發展為基礎,持續推動資訊融入教學,創新科技應用。

三、拓展擴散成功經驗,讓更多學生沉浸於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