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教育部改善師資經費補助 正修科技大學 103 學年度 補助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從能資源鏈結的觀點探討產業群聚之效益-以石化工業區為例 ************************** 計畫編號:CS-2-103-033 團體 個人 單位:企管系 職稱:助理教授 姓名:戴志璁 執行期間: 103 4 1 11 30 教評會審查期間: 學年度第 次( 日)

教育部改善師資經費補 w - ir.csu.edu.twir.c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097/2/CS-2-103-33-企管系戴志璁.pdf · 能源產業(如太陽能光電) 、節能產業(如led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教育部改善師資經費補助

    正修科技大學

    103 學年度 補助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從能資源鏈結的觀點探討產業群聚之效益-以石化工業區為例

    **************************

    計畫編號:CS-2-103-033

    團體 個人

    單位:企管系

    職稱:助理教授

    姓名:戴志璁

    執行期間: 103年 4月 1 日 至 11 月 30 日

    教評會審查期間: 學年度第 次( 年 月 日)

  • 1

    從能資源鏈結的觀點探討產業群聚之效益-以石化工業區為例

    摘要

    近年來國際間正逐步邁向永續發展的理念目標及建立循環型社會體系之趨

    勢,係透過質量/能量平衡及循環再利用觀點,連結園區內各產業之低碳加值運

    作,以強化生產機能,達到「節能減碳、降低污染排放」目標之規劃。有鑑於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政府於石化產業群聚之工業區推動能資源鏈結生態化循環圈「低

    碳加值行為」效益之實施現狀與效益。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除根據文獻發展出生態化能資源鏈結效益指標外,

    並以個案探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三種方式進行相關議題之歸納,在研究結果

    方面期許對於建立產業永續生態工業區有所貢獻。

    關鍵字: 低碳加值、能資源鏈結、生態化工業園區

  • 2

    壹、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由於全球工業的急速發展,雖然大幅提高人類福祉,卻也因為資源過度的開

    發與利用,造成大自然反撲,使得全球暖化現象逐漸喚醒人類對生存環境破壞的

    省思,因此聯合國「京都議定書」自2005 年生效後,國際間針對温室氣體減量目

    標的談判加速進行,且已經在2008年進入第一階段檢查期,未來的聯合國氣候綱

    要公約會議也將提出更為前瞻而具體的國際社會温室氣體减量目標期程。由此可

    知,現今在追求永續發展的過程中,資源與能源的掌握及有效運用,已成為各國

    確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不二法門。尤其台灣地區天然資源貧瘠,長久以

    來90%以上資源需求均高度仰賴進口,使得節能减碳的推動與落實更顯重耍。資

    源及能源再利用將能夠有效減緩其供應壓力並降低環境衝擊,對產業界主動提供

    連結界面,例如模仿自然而生物的食物鏈相互產生關係而形成產業生態化共生循

    環圈,則將促使資源與能源被多次利用以提升其使用效率。就廢棄物處置與資源

    能源再利用而言,長久下來將可形成加乘效果,大大提升環經效益比值(亦即產品

    或服務之價值總和/對環境衝擊之總和),而環經效益比值之目標和理念是在減少資

    源使用和對環境衝擊的同時,將產品附加價值或獲利增加到最大。國際間基於此

    項考量,乃紛紛發展出各自的循環型經濟體系,並選擇適當的區域推動生態化的

    工業園區或產業體系。

    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接納議定書的决議後已成為國際減碳先鋒的一份

    子。行政院乃於民國97 年6 月5 曰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設定全國CO2 總

    排放以2016 年至2020年間相較2008 年的排放量50%做為我國温室氣體自願減量

    的規劃目標與期程。政策綱領的落實與執行原則上訂有四項法案的立法與修訂,

    包括「温室氣體減量法-建構温室氣體減量能力並進行實質减量、「再生能源發

    展條例」-發展潔淨能源、「能源稅條例」-反應能源外部成本、「能源管理法」

    -有效推動節能措施,並訂定能源「效率」、「潔淨」與「穩定」三面向的目標、

    策略與措施,將上述温室氣體減量目標期程納入「潔淨」面向,並從「淨源」與

    「節流」二大方向著手推動温室氣體減量的各項相關措施。在推動「淨源」方面

    之措施方面,除了訂定相關政策並提供誘因鼓勵各產業使用清潔能源,藉助再生

    能源產業(如太陽能光電) 、節能產業(如LED 照明) 及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進行能

    資源效率提升外,也設置「節能減碳研發基金」致力開發各項新技術,期待透過

    研發獎勵與技術移轉以提升台灣因應全球變遷綠色科技的實力。

    以國內單一工廠或產業而言,目前很難將熱與電等能源做最有效率的組合,

    因此仍需仰賴產業內的業者在一定經濟範圍內進行整合,例如台灣南部高雄臨海

    工業區即為一典型案例,因為該工業區內鋼鐵、石化產業林立,鋼鐵業熱電比低,

    對熱能需求量低,而石化業熱電比高,製程極頇熱能,故鋼鐵業產出之廢熱即可

    作為製程熱能循環利用,除可促成鋼鐵業廢熱循環利用外,亦可降低石化業投資

    及生產成本與區域環境負荷,達到供需雙方與環境三贏局勢。

  • 3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適當減量行動(NAMAs)之訴求,至2020

    年工業區能資源整合之減量目標設定為一年40萬公噸,故如何降低國內既設工業

    區能源耗用、促成區域能資源整合鏈結、降低工業區碳排放量等以形成低碳化工

    業區,同時藉由區域資源循環鏈結降低產業生產成本並創造產業綠色加值來提升

    國際競爭力實刻不容緩。而為因應國際環保潮流與趨勢,行政院環保署近年來積

    極設置「環保科技園區」,並相繼於92年及93年核准設立高雄、花蓮、桃園及台

    南等四座環保科技園區,以啟動綠色產業發展、建立循環型社會與開創全球化環

    保市場,讓台灣產業發展與環境生態均衡發展邁進新的里程碑。國內推動設立之

    環保科技園區,是以「產業共生、資源共享、資訊互通、風險分攤」為規劃藍圖,

    期開創出「高級資源再生技術」、「高級環保技術」及「生態化產業」三大產業

    發展主軸,同時積極尋求世界各地之高級環保科技共同合作,營造低污染、高附

    加價值並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環保示範園區。爰此,國內既設工

    業區低碳加值再造政策的工作推動以促成區域能資源整合當是政府頇加以重視的

    問題,因此如何創造產業群聚生態化鏈結來達至低碳加值的目標實具有研究發展

    價值。

    而一個成功的生態工業區基本上必頇具備3項重點發展特色(桃園縣政府環境

    保護局,2006):

    (一) 要確保公司和廠商能夠極積的參與。

    (二) 推動階段不應只著重在建立物質能源和廢棄資源物交換的機制上,而應是注

    重在建立公用設施的共享體制。

    (三) 生態化園區所需的建置成本不應只由政府來承擔,公司和廠商也需要負擔部

    分成本,如此也可加強公司執行計畫的實行。

    由上述可知,推動工業區能資源鏈結重要的因素是有完整的推動組織,協助

    輔導廠商如何進行減廢和如何與其他廠商配合做能資源循環鏈結,並建立工業區

    內之能資源使用及產出資料庫,以便廠商之間可以清楚了解上下游有那些可利用

    的能資源項目,同時對其流向和數量進行有效管理,而廠商的處理技術也能加入

    到資料庫中並整合鏈結技術及經驗,同時強化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等資訊讓彼

    此能互相交流以增進技術的革新來並降低環境的負擔。

    整體來說,工業區生態化及能資源鏈結,廠商在未來不只能節省購買能源和

    原料的成本,透過能資源鏈結之回收循環利用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對於整個人

    類生活環境及生態環境都有極大的益處。

    二、研究目的

    首先,本計畫之目的是從能資源鏈結的觀點出發,探討形成產業群聚生態化

    鏈結並進一步形成低碳加值的過程與成果,除考量工業區現行發展狀況、周邊利

    害關係人的看法,並瞭解區內廠商現行作為與因應概況外,並設計生態化資源鏈

    結效益指標要項以供評估,其中包含政府、企業、學界、民眾依其各自立場與考

    量重點進行訪談論述。其次,為進一步針對國內工業區以能資源鏈結為核心之產

    業聚落進行調查,本研究擬發展研究量表對於石化工業區廠商進行問卷量測,針

  • 4

    對廠商進行低碳加值的能資源鏈結現況進行瞭解與探討。最後,本研究擬對於上

    述研究結果提供政府在訂定低碳加值與產業群聚相關政策之參考,研究設計與衡

    量方法並可作為國內外其他工業區發展生態化循環圈政策之評估依據。

    貳、文獻探討

    本研究計畫在論述基礎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方面,首先蒐集並探討台灣工業

    區發展的相關文獻資料,接著歸納產業群聚相關理論以整理出合適之定義,並介

    紹能資源鏈結與生態工業之關連,最後則綜合整理產業群聚理論、能資源鏈結、

    生態化工業區之關係,以作為本計畫欲探討的理論基礎架構。

    一、台灣工業區發展相關文獻探討

    (一)工業區的設立與條件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之「區域計劃法施行細則」將土地的使用分為都市土地

    及非都市土地,而非都市土地中的工業性土地又依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中的丁種建築用地、「都市計劃法」中的工業區、「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及「加

    工出口區設置條例」等法令來界定工業區的定義以及內涵。根據都市計劃法對於

    工業區用地的定義為:

    1.內政部都市計畫法第三章中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第三十六條定義工業區為「促進

    工業發展而劃定,其土地及建築物,以供工業使用為主」。

    2.區域計劃法施行細則第三章中的區域土地使用管制第十三條定義為「為促進工業

    區整體發展,會同有關機關劃定者」。

    3.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五章工業區之設置第二十三條「為促進產業升級,中央工業

    主管機關得依產業發展需要,並配合各地區社會、經濟及實際情形,會商綜合開

    發計劃及區域計劃,研訂工業區設置方針,報請行政院核定」。

    另外,工業區及工業用地為提供工業發展所需土地,因此區內必頇包含設廠

    用地、工業研發事業用地、相關產業用地、社區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等在內(柯大

    鈞,2001)。國內工業區發展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對於工業區形成、發展與相關

    議題之研究的論文發表亦相當多。下表1 即為本研究對於工業區的定義之整理。

    表1. 工業區定義彙整表

    林坤龍(2000) 為一塊經編為工業使用之土地,由政府

    或公民營企業加以計劃開發,提供道路

    等公共設施,以及警衛、消防與金融機

    構等設施,並加以適當管理與維護。

    美國都市土地協會(ULI) 一個經過規劃的工業區可能被描述為一

    個合適的土地區位,並且藉由主要管理

    組織的幫助促進工業的使用。

    蔡長山(2003) 由私人或政府機構為促進工業發展而規

    劃之土地及建築物,以供工業使用;其

    類型包括加工出口區、科技工業區、科

    學園區等依照其主管機關、使用內容或

  • 5

    規劃特性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

    施鴻志(1993) 是一計劃性的生產環境,按照整體性及

    綜合性的目標予以慎密完善的規劃,另

    開闢道路及排水系統,設立各種公共設

    施,提供各種便利措施,以造成優良的

    工業設廠環境來提供廠房和倉儲配銷使

    用。

    張傳宗(1996) 是以服務工業生產需要為主要目的。

    盧紀方(2005) 通常指一塊經編為工業使用之土地,由

    政府或民營企業加以計畫開發,提供基

    礎公共設施,及公用設備,並給予適當

    管理維護者稱之。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綜合上述各文獻對工業區之定義,我們認為所謂的工業區指的是政府為促進

    國內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經由政府規劃於某一地區或由許多廠家集結而成,為

    從事工業生產等相關性活動之區域。政府機構針對此區域進行各項工程的環境開

    發,亦會因應當局時勢,而對各工業區實施不同的獎勵措施或補助政策以促進國

    內經濟有效之發展。

    (二)工業區供給體系與種類

    我國工業區用地開發供給在現行法令體制下,不同工業區用地受到不同程度

    之管制,而工業區用地使用不同於農業用地,必頇經過適當投資開發配合及充分

    之基礎設施才能有效利用。如圖1所示。

    另外,國內土地雖小但為發展各項民生工業,故長久以來形成多樣化的工業

    區,其基本功能雖然均在提供產業發展用地,促進經濟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演

    進與國家經濟形勢的不同,許多工業區均有其特定的使命。近年來我國產業發展

    變動快速,新型態產業對於工業區的區位與設施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引發許多

    新型態工業區發展的動能。現有工業區的種類其相關設置的法令與行政命令依據

    詳如表2所示。

  • 6

    圖1 臺灣地區工業用地之供給體系

    資料來源:林建元(2004),第七次全國科學會議第四次議題第三次籌備會議。

    表2.產業園區種類

    產業園區類別 初設時間 設 置 目 的 法 令 依 據

    都市計畫工業區 日據時代 為促進工業發展 都市計畫法

    編定工業區 1960 獎勵投資,加速經

    濟發展

    獎勵投資條例促進

    產業升級條例

    加工出口區 1965 為促進投資及國際

    貿易,以及利用豐

    沛的勞動力賺取外

    匯同時取得技術

    加工出口區設置管

    理條例

    區域計畫

    丁種建築用地

    1974 供都市計畫範圍外

    之工廠及有關工業

    設施建築使用

    區域計畫法

    科學工業園區 1979 為引進高級技術工

    業及科學技術人

    才,以激勵國內工

    業技術之研究創

    新,並促進高級技

    術工業之發展

    科學工業園區設置

    管理條例

    科技工業區 1990 做為科學工業園區

    廠商之量產基地,

    減輕科學工業園區

    之用地需求壓力

    推動科技工業區設

    置方案

    工商綜合區 1994 為配合整體經濟發 工商綜合區設置方

  • 7

    展,促進商業、服

    務業現代化

    工商綜合區開發設

    置管理辦法

    智慧型工業園區 1996 為配合發展亞太營

    運製造中心,提升

    工業區品質,支援

    企業研發、生產、

    行銷與管理活動能

    智慧型工業園區設

    置及管理辦法

    文化創意

    產業園區

    2002 國家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成果之全球櫥

    挑戰2008:國家發

    展重點計畫

    環保科技園區 2002 促進物質之循環永

    續利用,以兼顧減

    廢與生態循環之目

    資源回收再利用法

    環保科技園區推動

    計畫

    自由貿易港區 2003 為發展全球運籌管

    理經營模式,積極

    推動貿易自由化及

    國際化,便捷人

    員、貨物、金融及

    技術之流通,提升

    國家競爭力並促進

    經濟發展

    自由貿易港區設置

    管理條例

    生物醫學園區 2003 營造成一個適合生

    物醫學產業研發的

    高科技園區

    挑戰2008:國家發

    展重點計畫-新竹

    生物醫學園區計畫

    農業科技園區 2004 為發展農業科技,

    引進農業科技人

    才,營造農業科技

    產業群聚,促進農

    業產業之轉型,以

    確保農業永續經營

    農業科技園區設置

    管理條例

    資料來源:張璠(2005),台灣地區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策略之研究。

    (三)工業區法令與設置

    工業區的設立在於解決一般法無法與產業發展配合的問題,尤其在時效與對

    產業發展的要求方面,其設置可概分為兩大類:「產業創新條例」以及其前身的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分別敘述如下:

    1.產業創新條例規範

    「獎勵投資條例」為工業區設置的最主要法令依據,主要在解決產業所需用地

    的特定目的所訂定的特別法,但適用於所有地區,是工業區設置的一般法。

    2.園區設置管理條例規範

    係針對特定地區、特定範圍、配合特定產業發展給予優惠訂定的法律通稱,

    有極強玟府政策主導意涵,其代表為「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科學工業

  • 8

    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基本上這些法令都針對特定的地區給予特定的獎勵,達成

    政府特定的產業發展目標。

    整體而言,台灣地區的現行工業區之發展,主要在於特別法的主導,其對工

    業區的開發主要差異以產業創新條例開發之一般工業區與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

    園區加以比較,其主要差異大略如表3 所示。由表中資料可知,現行工業區依其

    設置目的無論在租售制度、產業定位、行政管理、人力配置、或預算來源都有所

    不同。

    表3 不同工業區設置條件比較

    園區類別

    比較項目 編定工業區 科學園區 加工出口區

    主管機關 工業主管機關 國科會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

    管理處

    開發方式 工業主管機關:由

    開發單位向銀行貸

    款,再由出售廠房

    所得款項償還。

    公民營事業暨土地

    所有權人:由開發

    者自行籌措資金。

    興辦工業人:由民

    間自行籌措資金報

    編開發

    資金來源為國庫撥

    款、銀行貸款與作

    業基金賸餘,並由

    國科會依「科學工

    業園區設置管理條

    例」第1 條規定辦

    理開發。

    公民營事業或財團

    法人,依法在當地

    市鄉鎮毗鄰科學工

    業園區或科學園區

    特定區計畫範圍內

    取得土地,並向國

    科會申請同意,依

    「科學工業園區設

    置管理條例」第1

    條規定辦理開發。

    早期由中美基金贈

    款、國庫撥款、作

    業期金賸餘及銀行

    貸款,並由管理處

    自行開發。

    目前除以作業基金

    賸餘及銀行貸款,

    並由管理處自行開

    發外,大部份以公

    開招標方式,委由

    民間開發單位進行

    開發公共設施,廠

    房用地則租由廠商

    自行資建廠開發。

    另台糖等土地,所

    有權人亦可自行開

    發。

    土地租期 公有土地20 年(可

    再續約) 20 年

    10年(經營期間,繼

    續租用)

    標準廠房取得 廠商自建自有由工

    業主管機關興建後

    出售或出租

    只租不售 以出售為主

    以出租為輔

    行政管理 工業區設置服務中

    心,負責辦理污水

    處理廠操作及營運

    管理、公共設施管

    理維護及廠商服務

    等工作,目前並設

    有單一窗口提供廠

    商申請相關證照代

    收件服務。

    服務中心人員因不

    置有科學園區管理

    局,提供廠商設廠

    建廠時間各項證照

    核發,換發服務。

    園區全區為保稅

    區,由海關、消防

    及保安警力提供廠

    商營運時期所需服

    務。

    置有加工出口區管

    理處,提供廠商設

    廠建廠時期各項證

    照核發, 換發服

    務。

    園區全區為保稅

    區,由海關、消防

    及保安警力提供廠

    商營運時期所需服

    務。

  • 9

    具公權力,無法核

    發相關證照。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中技社2007 年秋季環境與能源研討會。

    二、產業群聚相關理論

    (一) 產業群聚脈絡與回顧

    經濟學家在150 年前就注意到產業聚集是指一群生產相似或具上下游相關產

    業的廠商聚集於某一特定的地區所產生的連結現象(Kotval and Mullin, 1998) ,這

    是企業為提升創新或生產力,透過合作及競爭過程所形成的地理性聚集。產業群

    聚後的廠商透過彼此間之互動,是促使企業的資源與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對於產業群聚(industry cluster) 之研究,最早可以回溯至1909 年韋伯(Alfred

    Weber)發表的工業區位理論,他觀察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發展,認為企業在區位選

    擇上聚集於某一特定區域,其聚集效果可以降低生產營運成本(李慶芳等,2008)。

    工業區的發展與產業群聚具有密切的關係,主要原因在於四大驅動力使然,包括

    有技術設備相互依賴性、勞動素質專業化、市場接近性、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整性

    等(曾盛杰、施進忠,2008)。

    Porter(1998, 1990) 則從競爭優勢的觀點重新檢視產業群聚形成的現象,將群

    聚發展視為國家競爭力與產業策略的重要理論基礎。而當某一特定產業上中下游

    的發展有著地域性之關連傾向,又具有經濟效率的互動結構且彼此之間存在高度

    競爭卻又相互依賴互利共享的關係時,則產業可藉由內在動力進行自我發展、建

    構與彈性調整,而大幅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因此當一群擁有正向垂直及水平

    連結的產業逐漸形成時,往往就形成了產業群聚的現象。由此可知,產業空間的

    群聚是許多企業或廠商聚集一處,彼此關係縱橫交錯,它們有可能是同業的競爭

    者,也有可能是上下游供應商,亦有可能是相關服務業或是支援機構(如大學、研

    發機構或公會、智庫、制定標準的機關)彼此合縱連橫又競爭合作所形成一個堅實

    的網絡。一般而言,群聚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點往往是鑽石結構特強的地方。另

    外,Krugman(1991) 的新經濟地理學則對產業群聚現象提供很好的解釋,認為以

    規模報酬遞增與不完全競爭市場為假設前提,產業群聚現象的產生是藉由市場中

    的運輸成本與生產要素互動作用的結果,當企業和勞動力聚集在一貣時可促使其

    規模報酬遞增及交易成本的降低。

    而Debresson & Amesse(1991)則將群聚產生的因素分為三種:

    1.廠商間因為面對技術與市埸的高度不確定造成群聚現象。多位的學者都強烈認同

    此觀點,因為是強烈的不確定性現象而促成群聚的興貣。

    2.將群聚形成視為一種在技術上系統化連結(Baba & Imai,1990) 。由於新技術研

    發需要多重相輔的技術支持,所以群聚形成可被視為因應技術的不確定性與劇烈

    變動所造成的結果。

    3.在許多的文獻中都假設透過技術上的合作,在利益上的獲取可以比單獨發展來的

    更大(Landau & Rosemberg,1986) ,也就是藉由技術上的合作將可以產生較大的

    經濟誘因。

    上述這三種因素都提供群聚中行動者合作的誘因。另英國經濟學者也從研究

  • 10

    中具體說明當一群相同產業的廠商聚集在一個近鄰的空間,可以取得「勞動市場

    共用」、「知識外溢」、「供應商特化」等比較優勢,藉此增加廠商的生產力與

    競爭力。當廠商有意交換技術上的專業技能(Know-how) 時,群聚間關係的連結建

    立將有助於去評估其他人的技術能力。因此群聚可被視為提供一組廣泛經驗的集

    合,鼓勵群聚中的廠商可以藉由與供應商、顧客互相學習,減少廠商對於技術發

    展上的沉沒成本與在非相關技術上的投資。

    然而,並非所有的不確定性及風險都可以透過群聚發展來降低。但至少可大

    幅減少二手市場的不確定性、源於投機主義下的行為不確定性以及技術上的不確

    定性(Teece,1990)。因此群聚廠商之間可以透過長期性的合作形成交互依賴關係提

    升其信任度並減少彼此之間的投機行為。此外,廠商藉由加入群聚也能夠有效地

    避免被排除在某個產業發展的參與或進入障礙。所以透過加入群聚,提供廠商在

    接取產業標準設定與發展技術規格上的權力(Baba and Imai,1990) 。

    在國內方面, 台灣的產業群聚利益在於群聚成員可共同分攤基礎建設成本,

    且有研發及生產、交易上的助益。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良好的共生環境有助於

    產業群聚的長期發展 (陳威仁,1989)。良好共生環境是有降低生產成本、交易成

    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優勢產業環境,同時有優質技術人才以取得所需優勢研究環

    境。所以當一群生產相似產品,具上下游關係的廠商所聯結的網絡現象形成時,

    為追求資源、市場、效率以及策略性資產,廠商與其相互關連的廠商、供應商或

    相關產業之廠商與有關機構在地理區域上的集中,而其中的連結是因廠商之間的

    共通性或是互補性所致(張陽隆,2001)。由上述討論可知,產業群聚是以廠商為出

    發點,藉由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所創造出來的群體利益,而透過群聚間合作,有

    助於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透過互相學習,有助於降低成本與提升廠商技術上的

    創新發展。因此政府多年來擬定產業政策也廣泛的加以運用。

    (二) 群聚創新

    1980 年代之後,由於資訊通訊技術所帶動的全球化趨勢,使區域發展的範圍

    與模式產生結構性的轉變,由傳統的「生產力」開始朝向「競爭力」之方向思考。

    從過去的「為什麼某個國家有競爭力」,轉向探討「為什麼某個國家在某個產業

    特別具有競爭力」。創新是經濟進步的基本條件,也是國家在面對競爭的關鍵性

    因素(Freeman and Soete,1997) ,產業群聚正是知識生產與創新的主要來源之一

    (Maskell and Malmberg,1999;OECD,1999),從1990 年代以後,部份學者繼Poter 的

    觀點,將「群聚」與「創新」並列為討論的範疇,如群聚與創新(clusters and

    innovation) 、創新產業群聚(cluster of innovative industries) 等概念,來連結技術、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因素以理解群聚與創新間之關聯性。

    具有優勢之群聚會透過研發,增加廠商的創新可能性,進而提升其市場的掌

    控力。Weber(1929) 提出聚集經濟,強調區位優勢所產生之內、外部經濟可以節省

    營運成本。Porter (1990)指出區域的競爭優勢取決於該國家或區域內部產業發展環

    境的優劣,上下游關聯產業在空間聚集與競爭的行為,其中核心競争力又往往表

    現在具有特色的產業群聚中,群聚內的廠商除了能降低租稅成本外,亦可透過各

    種可能的地方與國際網絡合作型態激發其合作競爭、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擴散,同

  • 11

    時增加創新的產生與擴散等優勢以促進新產業的發生並擴大群聚的發展

    (Rosenfeld,1997; Gertler,2001; Maskell,2001; Simmie,2004; Wolfe and

    Gerttler,2004)。例如Harrison and Cooper (2004) 探討加拿大渥太華地區的群聚發

    展,認為創業家是促成該地區創新的主要關鍵,由於該地區的企業的創辦人或創

    業團隊,都具有多元且深入的才智與經驗,將技術加以整合發展出新的技術及對

    企業管理上的相關經驗;而Saxenian (1994) 分析矽谷地區的產業群聚,發現其產

    業結構上是以網絡為主的連結,因此容易促進集體學習創新,我國新竹科學園區

    亦是屬於相同之類型。

    但以往的研究中較少文獻關注到舊產業群聚如何面對環境的轉變下,藉由創

    新而再加值的形成過程。因此本計畫所關切的議題,即藉由產業群聚之組織間行

    為,將重心放在政府近年來於石化產業群聚的工業區,以瞭解積極推動能資源整

    合的發展歷程中,藉由網絡與創新所產生的群聚現象,以提升在技術與產品價值

    的層次朝向石化產業產品高值化目標來努力,以為傳統工業區注入新的活力,持

    續為台灣經濟發展添加動能。

    (三) 產業群聚、能資源鏈結與生態化工業園區之關係探討

    大自然的生態在工業革命以前原本是趨於循環平衡的狀態,但在工業革命之

    後大量資源耗用及汚染物質的排放已遠大於自然環境所能接受,自然使得生態受

    到嚴重的破壞,如近年來的全球氣候暖化現象即為明顯之例。節能减碳已為國際

    間重要課題,亦為我國政府施政重點,因此未來如何緩解國內產業對於温室氣體

    减量之沉重壓力無疑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重大挑戰。

    最早的生態化循環工業理念在1989 年首度由Frosch 和Gallopoulos 兩位學者

    所提出,生態化工業區的概念事實上是由群體生態學所衍伸出來的,旨在尋求策

    略與方法來減低工業系統對周遭環境的負面衝擊到最少的程度(Frosch &

    Gallopoulos,1989)。工業生態化產業體系是期望模仿自然界的食物鏈和生物之間相

    互共生的關係,使產業也依照共生關係來提昇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且將生產

    或商業行為所產生之廢棄物作為其他生產單位的原料來形成相互協力的共生循環

    系統(王鑑恒等,2003)。基於此一體系觀念,透過合作管理能源與善用互補性資源,

    可以尋找出加強環境及經濟效能之工業製造與商業服務之生態化工業園區

    (Eco-Industrial Park;EIP) 。

    未來產業的發展應該由生產製造朝向研發、品牌與通路發展,方可獲得較高

    的附加價值與利潤。因此國內產業結構的轉型就發展方向來說,因面對全球化環

    境與國際競爭壓力的轉變,應善用產業群聚內廠商能獲得在技術上、資訊上、行

    銷上及客戶需求的相關重要連結、擴散、互補等效益,這些因素都會決定創新形

    成的方向及速度,並提高整體創新的機會與能力,如此將有助於工業區內企業的

    發展與成長。

    在能資源鏈結與生態化工業園區之關係方面,在生態產業的概念下經濟產業

    系統並非是獨立於周遭環境之外而是與其相互連結的,生態產業注重的是在產業

    與環境間之所有連結。在實務上,生態產業尋求能源及物質循環之最佳化,包含

    從原料到最終產品及其最終處置階段。

    Graedel(1994)將產業之能資源流動分作三種類型,如圖2 所示。第一類型是線

    型流動,此類型之資源流對將資源視為無止盡的消耗,並轉成無限的廢棄物,而

    不再被其他系統利用,這一類型之能資源流動並無法永續運作,在資源有限的自

    然環境中終致資源耗竭之困境。第二類型的能資源流動為半循環流,此類型近似

    於線性流動,和第一類型不同的地方在於第二類型之部份資源會在系統間循環利

  • 12

    用,但最終仍然會轉化成廢棄物離開系統。雖然第二類型之運作效率較第一類型

    高,但一樣無法達到永續發展的境界,由於資源流動的方向仍為單向,故資源仍

    然持續消耗。若要達成永續循環的目標,則需採用第三類型之資源流模式,此類

    型之資源會在系統中持續循環利用而無廢棄物之產生,因為廢棄物將成為他者可

    利用之資源。故生態化工業的理念,即是將廠商所產出之廢棄物,經資源化之過

    程轉化為其他廠商可使用之原物料。藉由生態工業循環的形成一方面可減少廢棄

    物的產生並節省處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減少原物料的使用達到廢棄物減量及

    再利用的目的(巢志成,2000;王鑑恒,2003)。

    圖2 產業生態系統種類示意圖

    全球第一座生態工業園區成立於1970 年代的丹麥卡倫堡(Kalundborg), 園

    區內透過廠商間的物質交換,達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效益。1980 年代,丹麥

    大學利用卡倫堡(Kalundborg)的實務經驗,歸納整理出「產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的概念;而後物理學家Frosch 在探討產業生態學時曾指出,產業生態

    學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一個產業的廢棄物視為另一個產業的原料」,

    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生態化工業區(Eco-IndustrialPark)」(鍾國輝,2002)。

    透過產業生態學的原則與理念,經由廠商、開發單位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在

    顧及環境品質及所有參與個體之經濟效能之下,將參加園區企業、廠商的物質流

    (material flow)作最佳的規劃(胡憲倫,2000)。就環境面而言,生態化工業可達

    成污染減量、資源循環、改善環境品質等效益;就經濟面而言,可降低成本、增

    加利潤、提升企業形象;對工業區而言,可增加區內土地利用面積並提升行政效

    率。

    至今,全球約超過一百座生態工業園區,而生態化工業區大致可分作綠色工

    業園區、整合式生態工業區、網絡生態式工業區。綠色工業園區如日本北九州及

    美國Cpae Charles工業區,是由園區內的企業採用清潔生產技術,自行處理所產生

    的廢棄物,減少污染排放。企業雖聚集在園區內但少有交流互動,廢棄物也少有

    交換使用。整合式生態工業區如澳洲的Synergy Park 和美國的Fairfield 則是由不同

  • 13

    的企業聚集在園區中,由一核心企業提供園區內其他企業所需之蒸氣、電力等。

    網路生態式工業區如美國的Brownsville 工業區,主要是和相關的生態工業區做策

    略聯盟提高能源和原料的交換及廢棄物再利用效率,形成跨區域甚至是全球性的

    網絡結構(蔣本基,2008)。

    綜合各國推動生態工業區之相關文獻後,可發現各工業區之源貣和推動組織

    有所不同。以丹麥的卡倫堡工業區為例,由於當地之資源不均而由廠商自發性地

    進行物料、水、能源鏈結,進而發展成互利多元的產業共生體系。而在其他歐洲

    地區,如荷蘭、英國、德國、奧地利等,則是貣因於其他因素,如環境污染及經

    濟問題而由政府主導、委託專業學術研究單位以協助會員廠商的方式提供技術與

    創新服務來推動工業區之能資源鏈結。至於在日本則是由政府主導推動全國性的

    生態城鎮計畫以期達到零廢棄的目標,但目前其能資源鏈結績效仍有待商榷。另

    外在美國方面,多數的情形是由顧問公司提供專業服務並舉辦說明會吸引有興趣

    的廠商參加,進一步分析鏈結機會並進行媒合,以鏈結後成員所獲得的經濟利益

    及環境效益按比例收費來協助生態工業區的規劃與發展。

    在台灣由於考量國情之不同,若由工業區廠商自發性推動能資源鏈結,恐難

    以有效地引發並推動全面性的生態工業區發展。故建議在台灣可採行歐洲國家的

    作法,如德國、奧地利等,由政府委託學術研究或服務機構,借重其專業及中立

    的角色,以創新整合的技術與知識服務、協助工業區廠商間之能資源評析與媒合,

    進而形成生態化鏈結,達成低碳加值化之目的。目前政府正積極的加速開發綠能

    產業與力行清潔生產,同時亦推動產業間建構生態化鏈結(Eco-Industrial

    Network) ,以仿照自然生態促成工業區內廠商產業群聚之能資源的循環共生來提

    升總體的能資源使用效率,施行至今已然成為工業區及產業界節能減碳的顯學。

    目前國外在工業區發展的資源整合運用做的較為進步,而台灣在執行上受限於腹

    地與法令限制使得相關作為往往受到束縛,尤其台灣各工業區成立超過30 年的多

    於一半以上,當時在規劃之初不論在土地利用、區域規劃甚至能資源有效運用方

    面均較無縝密之完善計畫。未來國內現行政策因為不再開發新的工業區,故未來

    應該積極朝向將國內既有工業區進行調整與轉型,朝向國外如北歐國家的低碳排

    放目標邁進。能資源鏈結項目就部份而言,單一工業區經濟規模或許不夠大,未

    來應可擴大區內外(方圓五十公里)之產業做策略聯盟,對其相關物料、產品、副產

    品及其他能資源盤查與資料庫,評估鏈結之可行性、策略,提高能源和原料的交

    換及廢棄物再利用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並協助排除可能遇到之障礙以確保

    體系運作順暢促成經濟規模鏈結,進而可催生新興加值產業之形成。

    (四) 生態化環經效益評估指標

    本研究為有效評估工業區能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之發展,因此對於國內現行環

    經效益指標相關文獻進行探討。

    1.生態環經效益之定義

    「環經效益」(eoc-efficiency)的基本理念最早是在「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簡稱,WBCSD)的報告「改變經營之

    道」(Changing Course)中成型的,後來在聯合國的要求下,於1992 年在巴西里約

    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議(Rio Earth Summit) 中提出,並獲與會各國一致的支持。

    生態環經效益意含有兼顧經濟與生態兩方面之意,但強調的是從環境保護與資源

    結用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WBCSD 對於生態環經效益期許企業能在創造經濟

    價值的同時也能兼顧生態系的平衡。以「以少作多」(producing more from less)及

  • 14

    資源生產力(resourceproductivity)的理念為基礎,鼓勵企業應從因應環保的各項創

    新措施著手,讓企業在未來更具有競爭力,WBCSD 並極力主張日漸崛貣的「環

    境化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之概念,同時也注重「生命週期」的觀點,讓

    企業在著重於開創的商機之際,由於持續減少汙染與資源的消耗,因此希望能產

    生更有用的價值和服務並提高了附加價值。

    由上述探討可知,生態化環經效益的達成頇在提供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和

    服務,以滿足人們需求並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在商品和服務整個生命週期內將

    其對環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逐漸減少到地球能負荷的程度。大體上WBCSD

    對於環經效益的形成要素包括減少商品和服務的原料密集度、減少商品和服務的

    能源密集度、減少有毒物的擴散、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使可更新的資源達到最

    大限度的永續使用、延長產品的耐久性、增加商品和服務的服務強度等。

    2.生態環經效益指標的形成

    生態環經效益的重點既然是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提昇與商機的辨識,那麼如何

    讓環境績效反應在公司的財務績效便成為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因此當然也就

    需要一套企業界認可的指標架構把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結合貣來。生態環經效益

    指標主要是用於績效評估以供管理者訂定目標並提出改善方案做為內部管理之

    用,但同時也是企業與其它外部或內部利益相關者間重要的溝通工具,並使管理

    階層容易據此追蹤公司的績效來設定持續改善的目標,並用來與投資人和利益相

    關人進行溝通。WBCSD 於是在1998 年發展了一個全球性生態環經效益指標,且

    在1999 年7 月至2000 年3 月由24 家跨國企業進行了全球性的詴行計畫。

    生態環經效益的目標和理念是在減少資源使用和對環境衝擊的同時,將產品

    附加價值或獲利增加到最大。為了量化這樣的目標,WBCSD 結合了國際上許多

    跨國集團代表和學者專家共同發展了一個生態環經效益量化成果的衡量公式,亦

    即:

    ◆生態環經效益比值=Σ產品或服務之價值 / Σ對環境之衝擊

    3.生態工業區指標之建立

    在發展生態工業區之效益評估指標之際,需要了解生態環經效益的概念並根

    據不同的差異性來選擇特定的指標,最後應用設計公式計算生態環經效益來描述

    鏈結價值與環境影響的比率。

    至於國內,有關生態化鏈結之效益指標之建立原則大體上需以多元面向為考

    量基礎,同時參考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環保署生態化工業區指標及國

    外生態化工業區效益指標(如表4)為基礎來提出環境效益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

    會效益指標等,據以評估工業區施行生態化能資源鏈結達至低碳加值目標之推動

    成果。

    表4 生態化環經效益評估指標

    指標要項 環境 經濟 社會

    1.綠建築

    ●綠地率。

    ●綠建築指標:

    包括a.綠化;b.基地

    保水;c.水資源;

  • 15

    d.日常節能;e.二氧

    化碳減量;f.廢棄

    物減量;g.污水垃

    圾改善;h.生物多

    樣化;i.室內健康

    與環境等9項指標。

    2.零廢棄排放

    ●區內廢氣NOx 排

    放量

    ●區內廢氣粒狀物

    排放量

    ●區內廢氣VOCs

    排放量

    ●單位工業增加值

    SO2 排放量

    ●單位工業增加值

    廢水產生量

    ●單位工業增加值

    COD 排放量

    ●資源化可減少的

    二氧化碳減量投資

    成本

    3.生態景觀與綠化

    ●環保生態預算支

    ●每年開放外界參

    觀/環保措施人次

    ●公眾對生態工業

    區的認知率

    ●每人享有公園綠

    地面積

    4.能源利用

    ●單位產值用水量

    ●單位產值之原料

    使用量

    5.再生資源利用

    ●工業用水重複利

    用率

    ●政府鼓勵防治污

    染及資源回收財稅

    措施

    ●資源化可減少的

    二氧化碳減量投資

    成本

    ●單位廢棄物 資

    源化產值

    6.法規標準符合度

    ●環境管理制度

    ●公害陳情案件受

    理統計

    ●法規標準符合度

    指標

    7.綠色運輸

    ●物料運輸費用佔

    總產值比例

    ●規劃大眾運輸系

    統轉乘環境

    ●規劃自行車及行

    人徒步空間

    8.經濟效益 ●單位產值廢棄物 ●工業區生產總值

  • 16

    資源化量

    ●產品附加價值

    9.綠色供應鏈

    ●供應鏈結

    ●節水率

    ●訊息平台的完善

    資料來源:環保署生態化工業區指標、本研究整理。

    参、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1.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為了瞭解、解決或釐清資料的問題或議題,所進行組織化

    (organized)、系統化(systematic)、有資料基礎(date-based)、評論的(critical)、客觀的

    (objective)與科學的方法,並找出問題答案的一個過程(莊立民、王鼎銘譯,2004)。

    因此,研究方法是一個系統化的研究過程,主要目標是提供解決問題的資訊。一

    般而言,研究方法的邏輯思維,可分為演繹法(deductive)與歸納法(inductive)兩種,

    其中演繹法是以邏輯思考將已知的事實概念化,經推理後所得結論的過程,至於

    歸納法則是透過觀察後,經歸納、分析與詮釋,所得到結論的過程(祝道松、林家

    五譯,2003)。大致上量化研究較重於演譯的邏輯思考,而質性研究則重於歸納的

    邏輯思考。

    本計畫考慮到研究過程之嚴謹度與研究結果之客觀性及可靠性,認為同時以

    上述演繹及歸納法為基礎是較適當之方法,主要原因在於質性歸納分析法能夠透

    過訪談資料整理和訪談資料的分析並將之歸納的過程(王文科,1999),當有效蒐集

    所有資料經閱讀後,可依其內容或事件為類別(categories)再從各類別依內在與外在

    角度分出不同組合型態(patterns)與關係(relationships),透過有系統的選擇、歸類、

    比較、綜合與解釋等過程,對所探討的現象做解釋。另一方面,透過問卷量表的

    設計與問卷的發放與施測則有助於大樣本的意見之調查,再透過統計方法的設計

    與使用,將能夠有效將研究結果推論至實務現象以進行解釋。

    本研究的主要目標在於瞭解現行國內工業區施行能資源鏈結以達至低碳加值

    的施行現況及成果,為求透過多元資料蒐集來源並兼具資料結果的客觀性,本研

    究擬設計包括個案研究、深度訪談、問卷分析等方式之三角檢測法來增強本計畫

    研究成果之正確性。

    有鑑於此,本研究首先由文獻資料歸納出相關理論重點,並選定國內工業區

    中之標竿石化廠區為目前施行能資源鏈結政策與措施之個案進行深入探討,另輔

    以質性研究中的訪談法來進行,讓本研究欲探討之議題得以透過訪談方式釐清利

    害關係人的認知與看法,故擬針對政府、專家學者、工業區廠商、附近民眾共10 位

    進行深度訪談,其主題是以國內石化工業區近年來推動工業區轉型成為生態化「低

    碳加值」的過程與成效進行訪談,經由紀錄訪談者所提供的資料後除與文獻歸納

    資料進行呼應外,亦將訪談結果與接續之問卷實施結果進行比對。

  • 17

    接著,在歸納出受訪者之意見及想法後,本研究針對國內工業區推動能資源

    鏈結之廠商發展問卷量表,希冀透過他們的問卷回應瞭解現行企業在工業區內實

    施能資源鏈結後在社會、經濟與環境指標面向之看法。本研究希望透過上述兼具

    歸納與演繹、質性與量化、研究深度與廣度的過程,相互比對資料呈現之概況與

    趨勢,以作為本研究所欲發掘及探討之研究成果。以下即針對本計畫所使用之研

    究方法進行詳述:

    (1)個案研究法

    係指在探一個特定情境脈絡下的活動性質,以瞭解其獨特性或與複雜性(林佩

    璇,2000)。學者Robert 則認為個案研究是針對一個個體、家庭、團體或社區,進

    行與研究有關資料收集的工作(李奉儒等人譯,2002)。這就是針對其研究目的強調

    深度探討一種社會現象或議題,最後歸結出重大發現,分析後續發生之行為依據

    或因素之個案分析模式(陳姿伶,2002) 。個案研究大都歸類於敘述性研究,主要

    以描述與形容某一特殊事件和特徵的研究設計,換言之,個案研究大都專注於探

    討單一特殊的事件或情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謝安田,1993)。因此,個案研究法

    有助於發展有系統的組織結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確保研究品質以及最終

    的研究結果。

    本研究計畫在個案對象的選取將以林園工業區近年來推動工業區轉型成為生

    態化「低碳加值」為探討主體,評估工業區更新活化再造基盤設施改善及能資源

    鏈結指標要項效益成效為何、未來後續發展期待與達成之關鍵因素以及建議事項。

    (2)深度訪談法

    深度訪談法是指受訪者與施測者就其工作所需知能、職責、條件等進行面對

    面溝通討論的一種方法,以廣泛的蒐證所需要的資料。亦即是透過受訪者本身以

    蒐集資訊的一種方法,可運用各種型式的互動蒐集想要的資訊(楊政學,2005)。

    深入訪談是有目的性的對話,研究者為蒐集更深入資料,經由與受訪者深入訪談

    中,瞭解受訪者對事務或現象的詮釋,並且從中得知受訪者對問題的解讀與認知

    (Marshall&Rossman,1995)。深度訪談法之特性主要在發覺人們內心的情緒、態

    度、動機,以擷取個人內在觀點的經驗知識,內隱知識如果能公開而成為組織的

    資產,就可增加知識分享的廣度,進而刺激其他個人創造新的點子,不斷開創出

    新的知識,因此若能善加利用會讓内隱知識外顯化。深度訪談法依對研究的嚴謹

    程度可分為:非結構性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結構性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

    與半結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三種(莊立民、王鼎銘,2004)。學者Neuman

    認為深度訪談主要以半結構與非結構形式進行,此種做法主要以訪談者事先擬定

    訪談大網來進行訪談(齊力、林本炫,2003)。

    本計畫採半結構式訪談,以預定擬定好的訪談問題,採程序性的發問,經由

    受訪者的談話過程中,發現有趣或不解的話題再提出問題,讓受訪者有更大的空

    間發揮不致於受限於問題中。因此本計畫將完整地蒐集到工業區廠商、政府相關

    單位、學者專家、林園區居民四種不同的資料來源,將原始資料按一定的標準進

    行資料分析,整理成有一定結構和條理的系統。

  • 18

    (3)問卷調查法

    在量化研究方面,本研究主要參考前述深度訪談之半結構式訪談問題加以設計

    成為適合進行大樣本資料蒐集之問卷量表,其設計構面主要是以廠商對於公司施行

    能資源鏈結以達至低碳加值的措施及執行過程進行回應,包括對於在環境面、經濟

    面及社會面的效益指標之看法,以務實瞭解現行石化工業區內廠商的狀況。

    2.研究範圍及對象的選取

    依據前述三角測量法之設計,本研究在不同研究方法下所呈現之資料來源、

    範圍及對象亦不相同。在研究範圍方面,目前國內各工業區所屬產業具有高度差

    異性,其中能夠以能資源鏈結以達至低碳加值目標之現行產業概屬石化產業,原

    因在於國內石化產業在民國六十年代開始設立後儼然已成為帶動國內經濟發展之

    重要產業,而該產業之發展與近年環境保護及工安等議題具有高度攸關性,准此,

    政府於民國九十年代亦已積極推動國內石化工業區能資源整合與鏈結之重要措施

    之規劃,以達至低碳加值之效益與目標。而國內石化工業區目前以林園、仁大、

    臨海及麥寮為主,其中林園及麥寮屬於高度石化產業廠商群聚之工業區,仁大及

    臨海工業區則下轄石化、鋼鐵、塑料、化工等產業在內。總計目前在上述四個工

    業區內登記屬於石化產業之業者共有87 家。

    有鑑於此,本研究所設計之三種研究方法在研究對象的選取及預定施測之樣

    本如下表5所示。

    表5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之選取彙整表

    3.研究流程與進行步驟說明

    本研究在確定主題與探討研究動機、背景與目的後,進行蒐集與主題相關之文

    獻資料並加以整理歸納以做為建立研究方法及範圍的基礎。除了針對國內工業區發

    展與石化產業群聚現況進行瞭解與探討外,也藉由林園工業區產業群聚個案分析深

    入探討國內能資源鏈結實施狀況,並由次級資料的蒐集發展出生態化環經效益達至

    低碳加值評估指標,針對政府、學者、林園工業區廠商及其他利害關係者進行10 人

    次之深度訪談,最後利用問卷量表對於國內石化工業區廠商進行實證分析,期待透

    過多元研究設計所得到的結果對於研究議題提供更具完整且可靠之成果。

    在質性研究部分,本研究之深度訪談採半結構式設計進行訪談,並設計具有結

  • 19

    構清晰與標準化之題目,但留有較大彈性可讓受訪者表達更多的想法與意見,而且

    訪談者在進行訪談時,可控制訪談的程序及用語亦具有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本計

    畫將透過深度訪談法,探討工業區石化產業群聚之能資源鏈結生態化低碳加值行為

    效益之評析,並進一步分析工業區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的發展策略。

    在訪談結束並進行受訪者意見歸納後,接著進行大樣本問卷之發放及施測,

    施測對象主要是以進駐在林園、仁大、臨海及麥寮工業區內之石化業廠商為問卷

    寄發對象,在蒐集廠商問卷後進行問卷之統計分析,最後將其結果與前述訪談結

    果進行細部探討。

    本研究之研究量成及實施步驟如下圖3 所示。

    圖3 研究流程圖

    4.深度訪談之質性問項發展

    本研究相關訪談問卷之議題參考是參考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環保

    署生態化工業區指標及國外生態化工業區效益指標為基礎,針對不同利害關係人

  • 20

    提出半結構式問卷,經由深度訪談受訪者的主觀經驗及想法以深入探討本研究計

    畫所蒐集和論述之相關內容。

    在蒐集並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後,本計畫將訪談問題歸納為以下四個題目,包括對

    工業區近年來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所推動更新活化再造的成效方

    面、對工業區近年來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所推動能資源鏈結各項

    指標要項的效益及以及重要排序方面、對工業區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

    業區在未來的後續發展關鍵因素方面、對於政府未來推動國內其他工業區轉型成

    低碳加值工業區之看法。

    本研究計畫所初步發展之深度訪談問題大綱詳如下表6 所示:

    表6 訪談問題大綱表

    (1)請問您對工業區近年來為能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政府及廠商

    所推動工業區更新活化再造相關事項中基盤設施改善,您認為成效如何?

    (2)請問您對工業區近年來為能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政府及廠商

    所推動工業區更新活化再造相關事項中,能資源鏈結各項指標要項的效益為何

    (如下表) ?以及重要排序為何?

  • 21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3)請問您對工業區近年來為能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其後續發展

    可分為幾階段?政府及廠商仍有那些關鍵因素才能達成目的?

    (4)整體而言,您對於政府未來推動國內其他工業區轉型成「低碳加值」工業區的

    想法為何?

  • 22

    肆、研究結果

    一、完成之工作項目及具體成果

    本計畫除選擇林園石化工業區為個案探討之對象外,亦將對於 10 位受訪者

    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對象皆在社會各領域深具代表性,雖然彼此之間的身份及角

    色具有高度異質性,但對於本計畫之議題卻有若干深度的見解,且對於國內石化

    產業群聚效應加速生態化工業區「低碳加值」效益之策略發展構形均具有高度認

    識。最後,本研究亦針對國內四大石化廠商群聚之工業區業者進行問卷施測,以

    廣泛且具體瞭解業者現行作為及看法。上述三項研究調查方式的結果再最後將進

    行相互比對並深入探討,以作為後續政府在擬定相關政策、業者在投入能資源鏈

    結以及社會民眾之觀感方面之整合性論述,其成果將有助於將國內目前施行能資

    源鏈結以達低碳加值生態化工業區之實施現況作一通盤之討論,未來亦可提供其

    他國家為求工業區永續發展而至國內考察標竿廠區時之施行參考。

    二、對於學術研究、產業界、國家發展及其他應用方面之貢獻

    (一) 對於學術研究之貢獻

    本研究擬以三角量測方式,對於特定研究議題提出包括個案研討、深度訪談

    及問卷分析等在內的研究方法,期使對於現今全球所高度關注的節能減碳與產業

    發展如何維持均衡的看法做出回應,其所發展出來的研究設計與方法係經由系統

    性與結構式的步驟來施行,屬於透過歸納與演繹、反覆辯證以釐清實際現象脈絡

    之嚴謹作為,因此當可提供國內對於產業實務發展進行學術研究時之參考。

    (二) 對於產業界之貢獻

    由於石化產業通常被認為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因此石化工業區屬於一石

    化專業區,未來如何達到經濟與環保雙贏是刻不容緩研究的課題,本研究旨在透

    過多元方法之設計,期使對於工業區在能資源鏈結與永續環境發展議題提供研

    究,研究結果預期能夠對於國內工業區及其所屬廠商提供實質的參考,並期使尚

    未落實生態化能資源鏈結之工業區及廠商對於現行執行成果與狀況能夠有所借

    鏡,裨益未來擬定相關產業發展或企業政策之依據。

    (三) 對於國家發展之貢獻

    台灣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過去靠著全民勤奮與政府正確的掌舵

    而創造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蹟。未來面對全球化的經貿戰爭,唯有以經濟與環保並

    重的生態化工業區,透過產業生態學的原則及理念,廠商、開發管理單位與其他

    相關公司的合作,如高雄是以石化、鋼鐵等相關重工業為主,該區域之產業發展

    實為國家發展重要經濟指標之一,若能藉由本研究對於石化工業區生態化能資源

    鏈結以達至低碳加值議題的研究結果予以審視,勢必對於國內其他尚未開展前述

    議題之工業區提供相關實質參考,以做為國家未來發展其他相關經濟與環保政策

    之推行方向。

    例如南台灣陽光充足,故可以積極發展太陽能或其它相關再生能源為核心產

    業來帶動其周邊次產業,甚而引進國外廠商進駐,並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進

  • 23

    行技術研發合作,促使物質流(material flow)進行最佳化之規劃,生產高環經效益

    的商品以順應全球綠色消費風潮達到低碳加值的目的,如此方可擺脫傳統工業區

    的高污染形象。

    (四) 其他貢獻

    如何使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達到均衡一直是現今國際社會方興未艾的重要討

    論議題,誠如前述文獻探討時所提及,以往國際上已有諸多工業區實施能資源鏈

    結開創經濟效益與兼顧節能減碳之成功範例,因此國內石化工業區在政府現行政

    策發展與規劃下,若具有長足成效與典範足供國外參考的話(例如近期以色列與

    其他中東國家施行石化區生態圈),本研究之結果亦可作為國外工業區具體落實

    相關措施之參酌依據。

    (五) 對於參與之工作人員可獲之訓練

    本研究計畫之參與人員包括計畫主持人及一位碩士生一位大學生兼任研究助

    理共三人。本計畫屬於組織理論及行為領域之管理實務研究,故對於研究小組成

    員而言,除可在計畫進行期間深化對於相關組織社會學理論之內涵與脈絡的瞭

    解,且藉由與工業區服務中心的接觸、10位受訪者的深度訪談過程之密切接觸將

    更能深刻體會實務運作的本質。

    就個人而言,主持人近年來汲汲於產學合作之耕耘,期望將透過此研究計畫

    的執行,將理論觀點與實務性操作進行有效之整合,以厚實個人的知識及主持計

    畫能力。至於二位兼任研究助理人員亦可在本計畫實施中對於專題研究的方法與

    經驗有所歷練,協助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個案撰寫、深度訪談的聯繫及紀

    錄、問卷的施測、統計方法的應用、資訊解讀及比對、成果報告呈現等嚴謹的社

    會科學研究過程,將可期望培養其未來獨立或共同研究之能力。

    伍、結論與建議

    台灣工業之穩定發展,一直以來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助力,所以政府持續

    在不同階段,修改各獎勵條例鼓勵工業的發展。惟全球工業的急速發展,雖然大

    幅地提升人類福祉,卻也因為資源過度的開發與利用,造成大自然反撲,危及人

    類的永續生存;因此近年來國際間正逐步邁向永續發展的理念目標及建立循環型

    社會體系之趨勢,係透過質量/能量平衡及循環再利用觀點,連結園區內各產業

    群聚效益與低碳加值運作,以強化生產機能,達到「節能減碳、降低污染排放」

    目標之規劃,開創與自然共生之高品質生活空間,近一步促進區域性之生態化理

    想,創造兼顧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之生活環境。目前,除了丹麥的卡倫堡

    (Kalundborg)2已有全球第一座資源/能源循環(生態化)工業區外,在加拿大、

    美國、荷蘭、中國等國家亦已相繼設立類似之產業園區計畫,而與我國鄰近之日

    本更將零排放之概念進一步融入,並成功完成多座生態化城市之計畫,堪為推動

    之典範。

    本計畫對於 3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對象皆在社會各領域深具代表性,

  • 24

    雖然彼此之間的身份及角色具有高度異質性,但對於本計畫之議題卻有若干深度

    的見解,且對於國內石化產業群聚效應加速生態化工業區「低碳加值」效益之策

    略發展構形均具有高度認識。本研究亦針對國內四大石化廠商群聚之工業區業者

    進行問卷施測,以廣泛且具體瞭解業者現行作為及看法。上述三項研究調查方

    式的結果再最後將進行相互比對並深入探討,以作為後續政府在擬定相關政策、

    業者在投入能資源鏈結以及社會民眾之觀感方面之整合性論述,其成果將有助於

    將國內目前施行能資源鏈結以達低碳加值生態化工業區之實施現況作一通盤之討

    論,未來亦可提供其他國家為求工業區永續發展而至國內考察標竿廠區時之施行

    參考。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中質性訪談這 3位受訪者,皆在各自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彼此之間

    有著若干共同的看法,洞悉到應深化石化產業群聚效應,加速結合生態化工業區

    「低碳加值」效益之構形。本研究歸納四項訪談問題內容,整理如下:

    (一)對石化工業區近年來轉型成為生態化「低碳加值」工業區,所推動能資源鏈結

    各項指標要項的效益及以及重要排序:

    1. 生態化工業區能資源鏈結各項指標,包含了環境、經濟與社會等三個構面九項

    整體績效的指標架構。理論上,生態效益所要呈現的是一個組織績效與經濟績效

    的良窳及社會的認同。多位受訪者認為能資源鏈結效益指標三個構面中,以環境

    面為最重要,次為經濟,亦即是產業生態的發展,主要目的是促使產業重視產品

    研發及生產消費行為之生態效益,讓工業生產能有效率使用能源與資源,達到產

    業永續經營的環境及社會期待之目標。不僅可以提升廠商之經濟效能及競爭力,

    同時可降低其生產或商業行為對環境之衝擊。

    2. 另在能資源鏈結九項指標多位受訪者表示為落實生態化工業區的推動,促使工

    業區能順利轉型為「低碳加值」高資源生產力工業區,首先應制定相關生態工業

    區法規,在受到嚴格的環保法規的管制下,亦能享受更多的優惠措施,進而鼓勵

    及導引廠商進行環保創新。產業透過生態學的原則與理念,藉由與其他相關產業

    之合作,進而增加環境品質與經濟效能,達成物質流(material flow)最佳化之規劃。

    雖然要達到自然生態體系之零廢棄排放的境界是非常困難,但仍是多位受訪者所

    期盼的,工業區廠商應致力於環保創新研發,促使現有的工業生產在能源、資源

    的取用上,與廢棄物的排放上應要有相當顯著的減量,逐步邁向「零廢棄」之理

    想境界。

    二、研究建議

    本研究經彙集各方意見,國內雖逐漸朝向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型態發展,但南

    部區域石化產業已具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結構的生產優勢,及充沛的資金、

    優異的財物結構、良好的經營管理能力,仍是區域產業轉型的基礎,因此如何配

    合政府對石化產業「質在內,量在外」發展原則之高值化政策進行轉型與升級,

    本文認為對林園石化產業群聚工業區生態循環圈「低碳加值行為」效益之構形,

    現階段可朝以下五點進行思考。

  • 25

    (一)設立區內能資源供應中心,提升節能減碳的效益

    經濟部工業局杜局長在 98年 11月 28日能源源座談會上期許的表示:國外在

    工業發展的資源整合運用做的很好,台灣在執行上有其困難,其因為台灣各工業

    區成立超過 30年的超過一半以上,當時不論在土地利用、區域規劃甚至能資源有

    效運用,思考均不可能太臻密。未來,因為不再開發新的工業區,應朝向將既有

    工業區調整,改善如同「穿著西裝改西裝一般」做到 80~90分以上,如同北歐國

    家朝向零排放目標邁進。

    石化產業通常被認為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石化工業區為一石化專業區,

    如何達到經濟與環保雙贏,是刻不容緩研究的課題,由於多年來政府不斷的輔導、

    獎勵廠商開發新資源及新的生產製程、資源再利用等技術朝向綠色生產,加速工

    業區能資源整合技術,且訂定生態工業區的相關環保法規,建立與環境互容的永

    續發展環境,未來能與國際規範接軌。因此,除了繼續輔潛勢加值化能資源鏈結

    外,應設立區內共通性之能資源供應中心,透過現有公用管道提供區內所需電力、

    水、蒸氣及運用有機性污泥製作之衍生燃料,另強化工業區廢水再生利用,以降

    低廠商之相關設備維護操作成本與碳排放量,達到節能減碳之最大效益。

    (二)整合性資訊平台的建置,落實產學合作機制以強化群聚創新之效應

    在施振榮先生產業發展的微笑曲線觀念中,產業的發展應該由生產製造(微笑

    曲線的最低點)朝向兩端(研發、品牌與通路)發展,方可獲得較高的附加價值與利

    潤。因此石化產業結構的轉型,就發展方向來說,因面對全球化環境與國際競爭

    壓力的轉變,應善用產業群聚內廠商能獲得在技術上、資訊上、行銷上及客戶需

    求的相關重要連結、擴散、互補等效益,這些因素都會決定創新形成的方向及速

    度,並提高整體創新的機會與能力,有助於企業的成長。

    為能即時提供廠商產業輔導資訊,應建置能資源專家諮詢、物料輸配、共有

    管路基盤管理設施等智慧化加值系統,並與工業區周邊大專院校產學合作,協助

    產業獲得輔導活水,落實產業輔導及擴大其具體之效益,邁向創新研發的新旅程

    碑,強化工業區生態化圈「低碳加值」之效益構形。

    (三)推動工業區內外產業聚落能資源鏈結,擴大生態化推動面及綠色供應鏈

    能資源鏈結項目就部份而言,單一工業區經濟規模或許不夠大,應可擴大區

    內外(方圓五十公里)之產業做策略聯盟,對其相關物料、產品、副產品及其他能資

    源盤查與資料庫,評估鏈結之可行性、策略,提高能源和原料的交換及廢棄物再

    利用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並協助排除可能遇到之障礙,確保體系運作順暢,

    以促成經濟規模鏈結,進而可催生新興加值產業之形成。

    (四)透過綠色工程與運輸規劃,加速工業區達到「低碳加值」新風貌

    藉由綠色工法、綠色材料、綠色設計,並鼓勵綠色廠房及太陽建置改善,得

    以融入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之設置等公共設施工程改造;另透過物料採購資訊平

    台之建立,推動物料統合採購以減少車輛運配,並比照台塑麥寮興建石化工業區

    物料專屬港口,促成低碳物料輸配之運輸機制,使工業區呈現低碳綠色新風貌。

    (五)獎勵租稅優惠措施,促使產業自發性形成生態化鏈圈

  • 26

    研析現行法規對產業投資獎勵、租稅優惠等相關措施規定,彙整適用之法規,

    就不足者加速制訂,另運用教育宣導予以道德規勸及市場經濟等多管齊下促使產

    業自發性形成生態化鏈圈,;再者亦建議政府提高公共工程之建設使用一定比例

    資源化產品,以保障資源化產品的市場機能,提高投入相關行業的意願。

    三、研究限制

    本研究方法主要以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探討石化產業群聚工業區,從能資

    源鏈結生態化循環圈「低碳加值行為」構形之效益,但若依照產業群聚與生態工

    業區相關理論,應可涵蓋地理上鄰近的相關工業區,例如臨海工業區、大發工業

    區、仁大工業區等等,惟基於各種主客觀因素考量,雖然本研究力求嚴謹,然而

    在研究的過程中,仍遭遇到以下的限制,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樣本界定在石化專業工業區,區內廠商幾近為石化上、中、下游產業鏈結

    構較為完整的工業區,其產業的特色有別其他鄰近的工業區,而其他鄰近工業區

    因背景條件不同,加上廠商間之型態、類型、家數皆有所差異,恐會對議題產生

    不同的觀察與判斷的角度,影響其信度及效度。

    (二)本研究探討石化產業群聚工業區,從能資源鏈結之觀點探討產業群聚之效益,

    僅就對石化工業區廠商、政府相關單位、專家學者及工業區附近居民等四種利害

    關係者共計有 3位進行深度的訪談,訪談資料的蒐集其中的居民僅對三位進行訪

    談,因此調查結果,可能只代表部份居民的看法。

  • 2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王文科(199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2.王鑑恆(2003)。工業區循環經濟體系一生態化工業區之建立,2003永續性產品與

    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主辦。

    3.李慶芳、利尚仁、Masour Amjadi(2008)。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凋敝地區再生發

    展,創業管理研究期刊,3(4):73-92。

    4.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5.林建元(2004)。推動新興科技產業發展簡報-第七次全國科學會議第四次議題第三

    次籌備會議。

    6.林坤龍(2000)。工業區生命週期與其效率評估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工業區為例。國

    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7.施鴻志、解鴻年(1993)。科技產業環境規劃與區域發展,台北胡氏圖書。

    8.祝道松、林家五譯(2003)。企業研究方法(Sekaran,u.著)。台北市:智勝文化。

    9.柯大鈞(2001)。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周遭之工業區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

    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10.陳威仁(1989),臺灣地區區域空間發展與聚集均衡策略之研究,台北:創新出版

    社。

    11.巢志成、沈明展、游振偉(2002)。提昇企業綠色競爭力之道-生態化設計與應用,

    環境工程會刊。

    12.張傳宗(1996)。黃烱昌、周良輝、吳永曾(1994)。工業區廢水處理廠排放水回收

    再利用之討論。

    13.胡憲倫(2000)。OECD生態效益之推動現況與發展趨勢,永績產業資訊。

    14.張璠(2005)。台灣地區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組

    碩士論文。

    15.張陽隆(2001)。產業群眾之成因,廠商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以台灣高科技

    產業為例,成功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16.曾盛杰、施進忠(2008)。產業群眾創新:台灣交趾陶群眾案例探討,創業管理研

    究期刊,3(4):25-37。

    17.莊立民、王鼎銘(2004)。企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台北市:雙葉

    書廊有限公司。

    18.楊政學(2005)。企業研究方法。台北縣: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

    19.齊力、林本炫(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20.陳姿伶(2002)。創新傳播於農業技術推廣之應用,農業推廣文彙,47:147-161。

    21.盧紀方(2005)。我國工業區土地資產管理(制度)問題之研究-公辦公營與公辦民營

    比較分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 28

    22.蔣本基(2008)。生態化工業區推動策略,新竹工業區生態化鏈結說明會。

    23.謝安田(1993)。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謝安田。

    24.蔡長山(2003)。台南科技工業區再發展與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

    所研士論文。

    25.鍾國輝(2002),永續城鄉概念下的生態工業區,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四卷。

    英文部分

    1.Baba Y, Imai K (1990) Systemic innovation and cross-border networks : the case of

    the evolutionof the VCR system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chumpe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EntrepreneurshipTech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eld

    at Airlie House, VA, USA,3-5 June 1990.

    2.DeBresson, c. and Amesse, D.,1991, “Networks of Innovations: 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the Issue”,Research Policy,Vol,20,pp.363-379.

    3.Freeman,C. and Soete L.(1997),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e

    MITPress,3rdEdition.

    4.Frosh, Robert A. and Nicholas E. Gallopoulos.1989.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Scientific A189(3)152 Ou(?) Frosch, R. A. and N. GalIopoulos. 1989.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Scientific American 261(3):144-152.

    5.Gertler, M.(2001), “Best Practice? Geohraphy, Learning and the Institutional Limits

    toStrongConvergence”, Joumal of Economic Geography,1:5-26.

    6.Graedel,T.(1994).Industrial Ecology: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R.

    Socolow,C. Andrews,F. Berkhout & V. Thomas (Eds.), Industrial ecology and global

    change (pp.xxix, 500 p.).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Harrison, R.T., Cooper, S.Y and Mason, C.M., 2004,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the Dynamicsof Technology-Based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Ottaua”,

    Urbam Studies,VoI.41 ,pp.1045-1070.

    8.Kotval, Z., Mullin, J. (1998). The Potential for Planning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Barre/

    Vermont:A Case of Hard-Rock Resistance in the Granite Industry,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13(3),pp.311-318.

    9. Krugman P.,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A:MIT Press.

    10.Landau,R. and Rosemberg, N(1986),“An overview ofInnovation”, in : The Positives.

    11.Marshall, C.& Rossman, G.B.(1995).Designing qualityative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NewburyPark, CA: Sage.

    12.Marshall, P and Maolmber,A.(1999) Localis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o,23(2):167-185.

    13.Marshall, P.(2001)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Geographical

    Cluster”,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0:921-943.

    14.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London and

    Basingstoke:Macmillan.

  • 29

    15.Porter, M.E. What Is Strategy., Cambridge,Mass.:Harvarad Business

    Romiew,1998.26

    16.Rosenfeld,S,A, (1997), Bringi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 Mainstream of

    EconomicDevelopment, Eurpean plamrning Studicx,5(1 ):3-23.

    17.Saxenian (1994), Regional Advantage :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12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Simmie, J.(2004),“Innovation and Clustering in the Globalised International

    Economy”, UrbanStudies,41(5/6): 1095-1112.

    19.Teece D.J. (1990),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Natural Gas Industry:

    Differences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Carrier Status of Pipelines," Energy Journal, 11:3 1-35.

    20.Weber, A. (1929).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y. J. Friedrich,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21.Wolfe, D.A. and Gertler, M.S.(2004),“Cluster from the Inside and Out :Local

    Dynamics andGlobal Linkage”, Urban Studies, 41(5/6):107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