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波 刘凤 初夏的一个凌晨,山洪暴发,房屋 剧震,人群惊醒。“山洪滑坡,快去库 房!”一个人高声喊着冲出家门,冲入 库房组织抢救财物。听到外面群众大 喊“楼房要垮了”,他一只手将共同抢 险的同事往外推,另一只手去抢最后一 个钱箱,就在他冲出库房的瞬间,办公 楼轰然倒塌。面对家属惊魂未定的泣 声和责怨,他却反问: “单位的账款损失 了咋办?”他,就是农行重庆涪陵分行 的一名普通柜员,年近六旬的党员谢周 胜。熟悉他的同事都说,他将心力和智 慧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农行事业。 把工作当事业干——干一行,爱 一行,专一行。在谢周胜那里办理过业 务的客户都说,他办业务犹如行云流 水,让人感受到农行人的专业快捷。专 业素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 2014 年农行系统举行柜员“三基本”考 试,近60岁的他,硬是凭着一股子拼搏 劲,考出了99.5分的好成绩。他知道自 己年龄大记忆差,别人背两遍他背二十 遍。有次晚上下班后,将家中生病的亲 人安顿妥当,又忙完了家务,已是深夜 两点多。想到很快就要考试,他又坐到 灯下,苦熬夜战,天已发白时,他忽然想 起厨房还熬着稀饭,此时锅已烧干,差 点酿成火灾。 谢周胜手上有两个本子,一个用来 记录客户的各类信息和需求,另一个用 来写每天的工作日记,总结一天的工作 得失和服务感悟。两本笔记,说来容易 做 起 难,历 年 来 他 维 护 的 客 户 约 1000 个,谁的大额存款要到期了,他会提前 提醒;根据市场情况,客户理财产品需 要调整,他也及时告之;客户想购买的 产品有售了,提前通知对方预约……正 是这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一声声 问候,一天天传递着农行人“客户至上, 始终如一”的情怀。 把客户当亲人待——那是一个下 午,一位客户来柜面汇款,低声接着电 话,并催促柜员尽快办理业务,这引起 了谢周胜的注意。凭着多年的工作经 验,他判断客户可能遭遇了诈骗。一番 苦口婆心的劝导,客户终于明白自己差 点上了骗子的当,连声向谢周胜道谢。 谢周胜坚持的服务不仅停留在业 务范围,大到为客户经营出谋划策,小 到为客户帮忙处理家庭琐事,只要是 客户的需要,就是他的服务内容。 60年风雨人生,历经无数坎坷。谢 周胜总是坦荡相迎,笑对生活。对高龄 的父亲而言,他是膝下的孝子;对重病 的兄长而言,他是撑天的大树;对年轻 的同事而言,他是无言的榜样;对客户 而言,他是春天般的温暖。他用感恩的 心深情地书写着人生的美丽,他用苦干 实干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 A4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6.10.26 星期三 本版责审 李刚 编审 白莲 编辑 金卉 CULTURE 文化 心系农行痴情不改 记中国农业银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周胜 农行江苏扬州江都支行携手区团委、樊川镇团委,在樊川永安社区设立 “希望私塾”,赠送学习用品,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温暖。 田芳仪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社址:北京市复兴路甲 23 号 邮编:100036 本报在以下各地同步传版印刷:北京 上海 广州 郑州 成都 兰州 总编室:68298992 68298853( 传真 ) 发行部 :68297536 68297536( 传真 ) 国内发行:全国各地邮政 定价:每份 1.20 元 全年 289.20 元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 本报记者 □通讯员 刘晓荣 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农 银租赁”)成立以来,坚持培养既具有农 业银行优良文化底蕴,又具有自身鲜明 特色的企业文化。在近年积极推进转 型发展的过程中,农银租赁更加重视企 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农银租赁成立 六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企业文化建设 对农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农银租赁作为农行的全资子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兼顾与母 行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农银租赁:农银租赁是农银集团综 合化经营的战略平台和重要产品线之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首先强调 的是延续和继承母行文化,紧紧围绕母 行文化属性,反映母行文化特征,在价 值理念、行为规范与环境文化等核心内 容上保持统一性。 农业银行经过 65 年发展,积累形 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深厚的历史 文化基因,建立了统一的企业文化核 心理念体系,为子公司文化建设确定 了方向和目标,为推动公司健康持续 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新一届 行党委提出了“集团合成、做高回报” 的战略定位,强化行司合成和战略协 同,这其中行司的文化协同起到关键 保障作用,文化与战略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双方的契合进而叠加,推动目标 愿景的实现。 与此同时,由于公司所在的金融租 赁行业特点、竞争环境与公司的发展历 程、发展阶段等因素,我们也非常重视 自身鲜明特色企业文化的培养与适合 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落地践行体系建 设,比如对于公司使命,我们强调“聚焦 国家战略、服务集团定位”;对于经营理 念,我们强调“让资产创造价值”。差异 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自身的良性 发展,进而为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做贡献。 记者:农银租赁近年来积极推进转 型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企业文化 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也同步 推进了企业文化的深化转型? 农银租赁: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 键在于全体员工能认同并接纳新的战 略,在企业发展前景问题上达成一致, 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此我们围绕转型目标,经过深 度酝酿、反复沟通,调整构建了与转型 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一是确立了“聚焦国家战略、服务集团 定位、提升客户价值、成就员工发展”的 公司使命。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新的增 长点与国家重点战略,紧紧围绕总行的 发展愿景与战略定位,确定公司的战略 目标与重点业务方向,充分发挥子公司 平台作用和产品功能作用,不断提升服 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 强对农银集团的综合贡献度。二是确 立了“创建一流的金融租赁企业”的愿 景。以此为目标,把总行党委对集团整 体发展战略和对子公司的发展要求与 公司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提前研究谋划 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明确公司中长 期的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和目标任务。 三是坚持“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 心价值观。诚信立业是农业银行的发 展之基,稳健行远是农业银行的发展之 法,我们要秉承好,坚持好。 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不会 一蹴而就,但从长远看,通过文化的有 效传播和渗透,可以不断培养共同的价 值观,通过共同价值观形成对员工思 想、行为的规范,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记者:农银租赁采取哪些行之有效 的措施和手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适 应并推动公司转型发展? 农银租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 面进行过多种尝试,距离我们的目标还 有一定差距。一是在精神层面注重思 想引领。比如,多渠道推进企业文化建 设,创办了《农银租赁》内外刊,内刊面 向系统内机构,着眼于传播公司发展理 念,促进行司联动协同,塑造企业文化, 外刊面向公司客户,提供产行业资讯服 务;全新修订了公司宣传手册,从品牌 优势、企业文化、团队情况、租赁的功能 作用、重点业务领域与业务模式、基础 管理、风险管理、创新能力与发展愿景 等方面展示了公司全貌,以期提升品牌 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二是在制度层面加强文化渗透。 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管理中注重导入 文化管理理念,如在人力资源政策和培 训管理工作上,以“成就员工发展”为 导向;在绩效考核方案上,强调“绩效 为先”,强调“担当进取”,强调“创新发 展”,让员工感受到公司鼓励什么,倡导 什么,反对什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 常经营管理行为。 三是在行为层面强化约束推动。 将行为约束制度化,强化制度执行,通 过完善的行为约束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提高员工行为执行力。 记者:目前农银租赁已经进入了 第二个五年,下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 思路是什么? 农银租赁:公司的第二个五年适 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期,我们会主动对接农银集团 “十三五”规划思路、目标和工作部署,制 定农银租赁第二个五年规划,争取用 5 年左右时间,进入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 的“第一集团”,建立农银租赁特色品牌。 围绕这个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 上,我们会不断深入宣传核心理念和 经营哲学的内涵,打造有效的企业文 化传播手段,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不断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 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让企业文化建 设在全面完成公司第二个五年发展规 划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延续母行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企业文化建设答记者问 ■王 他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 地的工作态度,入行17年来,他在平凡 岗位上不懈进取,因业绩突出,他多次 获得荣誉称号, 2016 年被授予“全国金 融五一劳动奖章”。他,叫杨志国,农行 内蒙古包头鹿城支行高级客户经理。 直面挑战 平凡岗位创佳绩—— 1998年,从部队复员的杨志国进入基层 农行工作,先后从事柜员、出纳、会计、 保卫干事。2003年,他转岗到客户部工 作,为了尽快实现岗位转型,他天天跑 企业,与相关负责人聊天、交朋友,收集 行业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和对农行服务 的满意度。在走访营销中与一大批钢 材企业熟悉起来,建立起了业务关系。 当客户经理难,做一名大型企业的 客户经理更难。包钢是自治区大型工 业企业,与其开展业务的区内外银行超 过20家,竞争可想而知,杨志国初次上 门就被拒,但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犟 脾气被激了起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 天路滑,他天天上门,凭着专业高效的 真诚服务,让企业人员深感佩服,奠定 了银企合作双赢的基础。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杨志国成功 办理了包头分行首笔国内信用证项下 贸易融资业务,区分行首笔短期融资 券、资产证券化、票据池、中期票据等业 务,以及全区农行最大单委托债权融 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笔业务。在 他精心维护下,农行对包钢的各项业务 节节攀升,市场份额占比提升到首位。 忠诚爱岗 钻研学习不停步——杨志国而言,客户经理不像人们想象中 的那样光鲜、潇洒、气派,面对工作、学 习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总是风风火 火,不知疲倦。同事评价他说: “工作忙 时连轴转,学习上有股子‘铆劲’”。 杨志国坦言,刚从事客户经理接手 项目时,由于业务不熟,面对一大堆材 料心急火燎。为尽快熟悉业务,弥补专 业短板,他一头扎到学习中,啃书本,找 制度,学评估,每天学到深夜。 后来工作上手了,杨志国也始终不 忘加压“充电”,不断储蓄职业资本、积淀 技能本领。没有高学历,就从头学起,先 后参加大专、本科进修深造。业余时间, 他浏览报纸网络经管文章,定期收集客 户资金、财务信息和风险变化情况,掌握 同业客户竞争动态,通过分析研究营销 环境,了解客户资金运作规律。他说,这 些“习惯”很有益处,一方面促进了营销 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对加强信贷基础管 理和贷后监管也大有裨益。 经过苦学冥钻,虚心请教,实践磨 炼,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业务难关,从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包 钢集团的“首席”客户经理,成为业务 上的行家里手。 执著敬业的孺子牛 记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志国 农行河北承德平泉支行入村对 5 户贫困老人进行慰问,使他们感受农行 人的关爱。 于绍礼 苹果 摄影报道 钢都农行人催开文明花 农行辽宁鞍山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小记 ■王月 王晓晖 辽宁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 城市,素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立足 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农业银行鞍山分 行,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成 效逐渐显现。仅2015年一年,该行单位 及个人共取得各类荣誉称号(含系统内 外)57 项; 2016年,在省分行举办的安全 保卫、三农知识等竞赛中,团体及个人一 等奖均花落鞍山分行。 激励文化 锻造过硬队伍 鞍山分行的员工都知道,行里竞赛 多、活动多,只要努力学业务、刻苦练技 能,就会荣誉多、绩效多。由此,大家你 追我赶,在素质提升上互不相让。而这, 源于鞍山分行新一届党委的管理理念。 鞍山分行党委认为,单位业绩不能 光看指标,真正的业绩是员工队伍素质 的提升,是人才的培养。因此,该行倡导 “比学赶超”,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完 善激励机制相结合,与开展各项活动相 结合,锻造出一支过硬的队伍,努力实现 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该行不定 期组织各类活动:创建文明单位、青年 文明号,举办业务竞赛、营销比赛、演讲 比赛……活动中,各个条线涌现出“优 秀岗位能手”“树旗帜做表率先进个人” 等,大家学标兵、赶标兵,形成了人人创 优、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 同时,该行通过不断完善薪酬及岗 位履职能力考核,按照差异化原则奖优 罚懒,提高了整体队伍的战斗力,经营质 量、业务发展机制、社会知名度等方面都 有了显著的提升, 2015 年全行在辽宁分 行系统内综合绩效考评第 2 名,斩获总 行“五一劳动奖状”。 学习文化 培养优秀人才 走进鞍山分行的图书阅览室,整齐 摆放的图书,完备的借阅登记制度,较高 的借阅率,令参观者刮目相看。2015 年, 这个图书阅览室被中华总工会确定为全 国职工书屋示范点。 岫岩县支行的小王说: “行里不光引 导我们学业务练技能,还注重营造文化 氛围,购买各种书籍,在这种环境下,我 愿意当一个终身学习的农行员工。” 该行着力打造学习型银行,为员工 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除定期组织学 习新业务知识,开展员工技能比武大赛 外,尤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考 试和系统内外各项竞赛,并将其作为干 部选拔、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近 日,立山支行的李婷婷在总行“乐在奇 中”迪士尼荧光板宣传竞赛中获得第一 名,更多像李婷婷一样的普通“小桂圆” 也积极地寻找自己的价值体现。 鞍山分行倡导“农行一家人”的家 园文化,员工家里遇到难事、苦事,行领 导、工会等都主动问询,关心帮助。职 工食堂、活动室、健身室等职工之家建 设,该行也处处想在职工前头,做到了 员工的心坎里,和谐农行的理念深入人 心,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 大大增强。同时,通过强化纪律约束、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督办问责等方式, 注重实际、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的执行 力文化也正在形成。

钢都农行人催开文明花 延续母行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两点多。想到很快就要考试,他又坐到 灯下,苦熬夜战,天已发白时,他忽然想 起厨房还熬着稀饭,此时锅已烧干,差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钢都农行人催开文明花 延续母行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两点多。想到很快就要考试,他又坐到 灯下,苦熬夜战,天已发白时,他忽然想 起厨房还熬着稀饭,此时锅已烧干,差

■谢波 刘凤

初夏的一个凌晨,山洪暴发,房屋

剧震,人群惊醒。“山洪滑坡,快去库

房!”一个人高声喊着冲出家门,冲入

库房组织抢救财物。听到外面群众大

喊“楼房要垮了”,他一只手将共同抢

险的同事往外推,另一只手去抢最后一

个钱箱,就在他冲出库房的瞬间,办公

楼轰然倒塌。面对家属惊魂未定的泣

声和责怨,他却反问:“单位的账款损失

了咋办?”他,就是农行重庆涪陵分行

的一名普通柜员,年近六旬的党员谢周

胜。熟悉他的同事都说,他将心力和智

慧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农行事业。

把工作当事业干——干一行,爱

一行,专一行。在谢周胜那里办理过业

务的客户都说,他办业务犹如行云流

水,让人感受到农行人的专业快捷。专

业素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

2014 年农行系统举行柜员“三基本”考

试,近 60 岁的他,硬是凭着一股子拼搏

劲,考出了 99.5 分的好成绩。他知道自

己年龄大记忆差,别人背两遍他背二十

遍。有次晚上下班后,将家中生病的亲

人安顿妥当,又忙完了家务,已是深夜

两点多。想到很快就要考试,他又坐到

灯下,苦熬夜战,天已发白时,他忽然想

起厨房还熬着稀饭,此时锅已烧干,差

点酿成火灾。

谢周胜手上有两个本子,一个用来

记录客户的各类信息和需求,另一个用

来写每天的工作日记,总结一天的工作

得失和服务感悟。两本笔记,说来容易

做起难,历年来他维护的客户约 1000

个,谁的大额存款要到期了,他会提前

提醒;根据市场情况,客户理财产品需

要调整,他也及时告之;客户想购买的

产品有售了,提前通知对方预约……正

是这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一声声

问候,一天天传递着农行人“客户至上,

始终如一”的情怀。

把客户当亲人待——那是一个下

午,一位客户来柜面汇款,低声接着电

话,并催促柜员尽快办理业务,这引起

了谢周胜的注意。凭着多年的工作经

验,他判断客户可能遭遇了诈骗。一番

苦口婆心的劝导,客户终于明白自己差

点上了骗子的当,连声向谢周胜道谢。

谢周胜坚持的服务不仅停留在业

务范围,大到为客户经营出谋划策,小

到为客户帮忙处理家庭琐事,只要是

客户的需要,就是他的服务内容。

60 年风雨人生,历经无数坎坷。谢

周胜总是坦荡相迎,笑对生活。对高龄

的父亲而言,他是膝下的孝子;对重病

的兄长而言,他是撑天的大树;对年轻

的同事而言,他是无言的榜样;对客户

而言,他是春天般的温暖。他用感恩的

心深情地书写着人生的美丽,他用苦干

实干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

A4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6.10.26 星期三 本版责审 李刚 编审 白莲 编辑 金卉

CULTURE文化

心系农行痴情不改记中国农业银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周胜

农行江苏扬州江都支行携手区团委、樊川镇团委,在樊川永安社区设立

“希望私塾”,赠送学习用品,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温暖。� 田芳仪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社址:北京市复兴路甲 23 号 邮编:100036 本报在以下各地同步传版印刷:北京 上海 广州 郑州 成都 兰州总编室:68298992 68298853( 传真 ) 发行部 :68297536 68297536( 传真 ) 国内发行:全国各地邮政 定价:每份 1.20 元 全年 289.20 元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

本报记者 杨 燚□通讯员 刘晓荣

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农

银租赁”)成立以来,坚持培养既具有农

业银行优良文化底蕴,又具有自身鲜明

特色的企业文化。在近年积极推进转

型发展的过程中,农银租赁更加重视企

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农银租赁成立

六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企业文化建设

对农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农银租赁作为农行的全资子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兼顾与母

行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农银租赁:农银租赁是农银集团综

合化经营的战略平台和重要产品线之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首先强调

的是延续和继承母行文化,紧紧围绕母

行文化属性,反映母行文化特征,在价

值理念、行为规范与环境文化等核心内

容上保持统一性。

农业银行经过 65 年发展,积累形

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深厚的历史

文化基因,建立了统一的企业文化核

心理念体系,为子公司文化建设确定

了方向和目标,为推动公司健康持续

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新一届

行党委提出了“集团合成、做高回报”

的战略定位,强化行司合成和战略协

同,这其中行司的文化协同起到关键

保障作用,文化与战略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双方的契合进而叠加,推动目标

愿景的实现。

与此同时,由于公司所在的金融租

赁行业特点、竞争环境与公司的发展历

程、发展阶段等因素,我们也非常重视

自身鲜明特色企业文化的培养与适合

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落地践行体系建

设,比如对于公司使命,我们强调“聚焦

国家战略、服务集团定位”;对于经营理

念,我们强调“让资产创造价值”。差异

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自身的良性

发展,进而为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做贡献。

记者:农银租赁近年来积极推进转

型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企业文化

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也同步

推进了企业文化的深化转型?

农银租赁: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

键在于全体员工能认同并接纳新的战

略,在企业发展前景问题上达成一致,

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此我们围绕转型目标,经过深

度酝酿、反复沟通,调整构建了与转型

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一是确立了“聚焦国家战略、服务集团

定位、提升客户价值、成就员工发展”的

公司使命。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新的增

长点与国家重点战略,紧紧围绕总行的

发展愿景与战略定位,确定公司的战略

目标与重点业务方向,充分发挥子公司

平台作用和产品功能作用,不断提升服

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

强对农银集团的综合贡献度。二是确

立了“创建一流的金融租赁企业”的愿

景。以此为目标,把总行党委对集团整

体发展战略和对子公司的发展要求与

公司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提前研究谋划

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明确公司中长

期的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和目标任务。

三是坚持“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

心价值观。诚信立业是农业银行的发

展之基,稳健行远是农业银行的发展之

法,我们要秉承好,坚持好。

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不会

一蹴而就,但从长远看,通过文化的有

效传播和渗透,可以不断培养共同的价

值观,通过共同价值观形成对员工思

想、行为的规范,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记者:农银租赁采取哪些行之有效

的措施和手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适

应并推动公司转型发展?

农银租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

面进行过多种尝试,距离我们的目标还

有一定差距。一是在精神层面注重思

想引领。比如,多渠道推进企业文化建

设,创办了《农银租赁》内外刊,内刊面

向系统内机构,着眼于传播公司发展理

念,促进行司联动协同,塑造企业文化,

外刊面向公司客户,提供产行业资讯服

务;全新修订了公司宣传手册,从品牌

优势、企业文化、团队情况、租赁的功能

作用、重点业务领域与业务模式、基础

管理、风险管理、创新能力与发展愿景

等方面展示了公司全貌,以期提升品牌

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二是在制度层面加强文化渗透。

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管理中注重导入

文化管理理念,如在人力资源政策和培

训管理工作上,以“成就员工发展”为

导向;在绩效考核方案上,强调“绩效

为先”,强调“担当进取”,强调“创新发

展”,让员工感受到公司鼓励什么,倡导

什么,反对什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

常经营管理行为。

三是在行为层面强化约束推动。

将行为约束制度化,强化制度执行,通

过完善的行为约束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提高员工行为执行力。

记者:目前农银租赁已经进入了

第二个五年,下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

思路是什么?

农银租赁:公司的第二个五年适

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期,我们会主动对接农银集团

“十三五”规划思路、目标和工作部署,制

定农银租赁第二个五年规划,争取用 5

年左右时间,进入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

的“第一集团”,建立农银租赁特色品牌。

围绕这个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

上,我们会不断深入宣传核心理念和

经营哲学的内涵,打造有效的企业文

化传播手段,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不断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

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让企业文化建

设在全面完成公司第二个五年发展规

划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延续母行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企业文化建设答记者问

■王 强

他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

地的工作态度,入行 17 年来,他在平凡

岗位上不懈进取,因业绩突出,他多次

获得荣誉称号,2016 年被授予“全国金

融五一劳动奖章”。他,叫杨志国,农行

内蒙古包头鹿城支行高级客户经理。

直面挑战 平凡岗位创佳绩——1998 年,从部队复员的杨志国进入基层

农行工作,先后从事柜员、出纳、会计、

保卫干事。2003 年,他转岗到客户部工

作,为了尽快实现岗位转型,他天天跑

企业,与相关负责人聊天、交朋友,收集

行业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和对农行服务

的满意度。在走访营销中与一大批钢

材企业熟悉起来,建立起了业务关系。

当客户经理难,做一名大型企业的

客户经理更难。包钢是自治区大型工

业企业,与其开展业务的区内外银行超

过 20 家,竞争可想而知,杨志国初次上

门就被拒,但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犟

脾气被激了起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

天路滑,他天天上门,凭着专业高效的

真诚服务,让企业人员深感佩服,奠定

了银企合作双赢的基础。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杨志国成功

办理了包头分行首笔国内信用证项下

贸易融资业务,区分行首笔短期融资

券、资产证券化、票据池、中期票据等业

务,以及全区农行最大单委托债权融

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笔业务。在

他精心维护下,农行对包钢的各项业务

节节攀升,市场份额占比提升到首位。

忠诚爱岗 钻研学习不停步——对

杨志国而言,客户经理不像人们想象中

的那样光鲜、潇洒、气派,面对工作、学

习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总是风风火

火,不知疲倦。同事评价他说:“工作忙

时连轴转,学习上有股子‘铆劲’”。

杨志国坦言,刚从事客户经理接手

项目时,由于业务不熟,面对一大堆材

料心急火燎。为尽快熟悉业务,弥补专

业短板,他一头扎到学习中,啃书本,找

制度,学评估,每天学到深夜。

后来工作上手了,杨志国也始终不

忘加压“充电”,不断储蓄职业资本、积淀

技能本领。没有高学历,就从头学起,先

后参加大专、本科进修深造。业余时间,

他浏览报纸网络经管文章,定期收集客

户资金、财务信息和风险变化情况,掌握

同业客户竞争动态,通过分析研究营销

环境,了解客户资金运作规律。他说,这

些“习惯”很有益处,一方面促进了营销

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对加强信贷基础管

理和贷后监管也大有裨益。

经过苦学冥钻,虚心请教,实践磨

炼,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业务难关,从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包

钢集团的“首席”客户经理,成为业务

上的行家里手。

执著敬业的孺子牛记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志国

农行河北承德平泉支行入村对 5 户贫困老人进行慰问,使他们感受农行

人的关爱。� 于绍礼 苹果 摄影报道

钢都农行人催开文明花农行辽宁鞍山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小记

■王月 王晓晖   

辽宁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

城市,素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立足

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农业银行鞍山分

行,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成

效逐渐显现。仅 2015 年一年,该行单位

及个人共取得各类荣誉称号(含系统内

外)57 项;2016 年,在省分行举办的安全

保卫、三农知识等竞赛中,团体及个人一

等奖均花落鞍山分行。

激励文化 锻造过硬队伍

鞍山分行的员工都知道,行里竞赛

多、活动多,只要努力学业务、刻苦练技

能,就会荣誉多、绩效多。由此,大家你

追我赶,在素质提升上互不相让。而这,

源于鞍山分行新一届党委的管理理念。

鞍山分行党委认为,单位业绩不能

光看指标,真正的业绩是员工队伍素质

的提升,是人才的培养。因此,该行倡导

“比学赶超”,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完

善激励机制相结合,与开展各项活动相

结合,锻造出一支过硬的队伍,努力实现

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该行不定

期组织各类活动:创建文明单位、青年

文明号,举办业务竞赛、营销比赛、演讲

比赛……活动中,各个条线涌现出“优

秀岗位能手”“树旗帜做表率先进个人”

等,大家学标兵、赶标兵,形成了人人创

优、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

同时,该行通过不断完善薪酬及岗

位履职能力考核,按照差异化原则奖优

罚懒,提高了整体队伍的战斗力,经营质

量、业务发展机制、社会知名度等方面都

有了显著的提升,2015 年全行在辽宁分

行系统内综合绩效考评第 2 名,斩获总

行“五一劳动奖状”。

学习文化 培养优秀人才

走进鞍山分行的图书阅览室,整齐

摆放的图书,完备的借阅登记制度,较高

的借阅率,令参观者刮目相看。2015 年,

这个图书阅览室被中华总工会确定为全

国职工书屋示范点。

岫岩县支行的小王说:“行里不光引

导我们学业务练技能,还注重营造文化

氛围,购买各种书籍,在这种环境下,我

愿意当一个终身学习的农行员工。”

该行着力打造学习型银行,为员工

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除定期组织学

习新业务知识,开展员工技能比武大赛

外,尤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考

试和系统内外各项竞赛,并将其作为干

部选拔、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近

日,立山支行的李婷婷在总行“乐在奇

中”迪士尼荧光板宣传竞赛中获得第一

名,更多像李婷婷一样的普通“小桂圆”

也积极地寻找自己的价值体现。

鞍山分行倡导“农行一家人”的家

园文化,员工家里遇到难事、苦事,行领

导、工会等都主动问询,关心帮助。职

工食堂、活动室、健身室等职工之家建

设,该行也处处想在职工前头,做到了

员工的心坎里,和谐农行的理念深入人

心,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

大大增强。同时,通过强化纪律约束、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督办问责等方式,

注重实际、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的执行

力文化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