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上海中考总动员 - ecustpress.cn · 固练习”,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每一个题型,做到举一反三。 第四,紧跟上海中考考纲变化,对上海中考语文新增题型“综合运用”专辟章节进行详细

  • Upload
    others

  • View
    2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上海中考总动员———语文(考点全解全析)(附赠微课讲解)/

    赵静主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1 ISBN978 7 5628 4418 1

    Ⅰ.①上… Ⅱ.①赵… Ⅲ.①中学语文课 初中 升学参考资料 Ⅳ.①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48152号

    上海中考总动员———语文(考点全解全析)(附赠微课讲解)主 编/赵 静策划编辑/基础教育事业部责任编辑/韩媛媛责任校对/成 俊封面设计/裘幼华出版发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200237电 话:(021)64250306(营销部)

    (021)64252009(编辑室)

    传 真:(021)64252707网 址:press.ecust.edu.cn

    印 刷/常熟市新骅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787mm×1092mm 1/16印 张/19.5字 数/482千字版 次/2015年11月第1版印 次/2015年11月第1次书 号/ISBN978 7 5628 4418 1定 价/39.80元

    联系我们:电 子 邮 箱[email protected]官 方 微 博e.weibo.com/ecustpress天猫旗舰店http://hdlgdxcbs.tmall.com

  • ����

    为了更好地应对上海市最新出台的中考政策,为了使学生和教师使用起来更实用,也为了体现上海中考最新的题型和重点,使考点解析更加全面具体,我们在《上海最新中考语文总动员(中考全解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重新打造了这本《上海中考总动员———语文(考点全解全析)(附赠讲解微课)》。

    在改版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学生最容易学习理解”和“教师最方便教学解答”的原则,广泛听取使用过原版书的上海市300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宝贵意见,使新版书更实用,更有针对性,以便在复习考试的过程中以最少的精力赢得最强大的竞争力。新版的中考语文总动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本书编写人员都是上海初三语文教学一线的优秀老师,他们经验丰富,对上海中考语文的考纲考点把握精准到位。

    第二,考点梳理归纳更全面。“不遗漏任何一个小知识点,不忽略任何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小考点”是我们为读者整理考点的原则之一,只有全面覆盖每个考点,才有可能为读者在中考中获得高分增加筹码。

    第三,巩固训练题目更有针对性。编写者将最近几年上海中考模拟题和真题分模块进行系统的专项整理,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进行题型分析,并给出详细解析,再辅以“考题自测”和“巩固练习”,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每一个题型,做到举一反三。

    第四,紧跟上海中考考纲变化,对上海中考语文新增题型“综合运用”专辟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第五,对上海近六年几十篇中考满分、高分作文进行全解全析,通过佳作范例和写作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第六,对本书中的重难点专题配以微课视频,微课讲解与本书内容相互补充,让你足不出户,走进一线名师精彩课堂。

  • 目 录★★★★★

    文 言 文

    第一单元 文言诗文默写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1…………………………………………………………………………二、考题自测 3………………………………………………………………………………………三、巩固训练 4………………………………………………………………………………………

    第二单元 古诗词赏析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7…………………………………………………………………………二、考题自测 11………………………………………………………………………………………三、巩固训练 12………………………………………………………………………………………

    第三单元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16…………………………………………………………………………二、考题自测 23………………………………………………………………………………………三、巩固训练 25………………………………………………………………………………………

    第四单元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31…………………………………………………………………………二、考题自测 34………………………………………………………………………………………三、巩固训练 35………………………………………………………………………………………

    第五单元 文言文检测试题

    文言文检测题(一) 41………………………………………………………………………………文言文检测题(二) 42………………………………………………………………………………文言文检测题(三) 44………………………………………………………………………………文言文检测题(四) 45………………………………………………………………………………文言文检测题(五) 47………………………………………………………………………………文言文检测题(六) 49………………………………………………………………………………文言文检测题(七) 50………………………………………………………………………………文言文检测题(八) 52………………………………………………………………………………文言文检测题(九) 53………………………………………………………………………………

  • 2

    文言文检测题(十) 55………………………………………………………………………………

    现 代 文

    第一单元 说明文阅读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57…………………………………………………………………………二、考题自测 69………………………………………………………………………………………三、巩固训练 74………………………………………………………………………………………

    第二单元 议论文阅读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80…………………………………………………………………………二、考题自测 96………………………………………………………………………………………三、巩固训练 100……………………………………………………………………………………

    第三单元 记叙文阅读

    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106………………………………………………………………………二、考题自测 137……………………………………………………………………………………三、巩固训练 142……………………………………………………………………………………

    综合运用

    一、基础知识及文化常识 150………………………………………………………………………二、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 152………………………………………………………………三、评价、建议、鉴赏、启示 160……………………………………………………………………四、内容概括及理解 165……………………………………………………………………………五、应用写作 169……………………………………………………………………………………六、口语交际 176……………………………………………………………………………………七、名著阅读 178……………………………………………………………………………………八、其他 179…………………………………………………………………………………………九、考题自测 182……………………………………………………………………………………十、巩固训练 191……………………………………………………………………………………

    写 作

    第一单元 评分标准

    一、中考作文写作要求与评分标准(细则) 203……………………………………………………二、“高分作文”的常见特征与几点建议 210………………………………………………………

    第二单元 近六年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赏析

    一、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5年) 212……………………………………………………………

  • 3

    二、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4年) 215……………………………………………………………三、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3年) 218……………………………………………………………四、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2年) 221……………………………………………………………五、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1年) 224……………………………………………………………六、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0年) 227……………………………………………………………

    第三单元 思路点拨

    一、审题 230…………………………………………………………………………………………二、选材 233…………………………………………………………………………………………三、立意 234…………………………………………………………………………………………四、构思 239…………………………………………………………………………………………

    第四单元 素材构思

    一、个人成长类 244…………………………………………………………………………………二、家庭生活类 251…………………………………………………………………………………三、校园生活类 262…………………………………………………………………………………四、社会生活类 270…………………………………………………………………………………

    第五单元 中考写作训练

    题目(一)很高兴遇到你 280…………………………………………………………………………题目(二)风景 280……………………………………………………………………………………题目(三)记忆深处 280………………………………………………………………………………题目(四)快乐港湾 280………………………………………………………………………………题目(五)心中的阳光 281……………………………………………………………………………题目(六)爱在无声处 281…………………………………………………………………………题目(七)这也是一种美丽 281………………………………………………………………………题目(八)我读懂了 281………………………………………………………………………………题目(九)沉醉在此 282………………………………………………………………………………题目(十)别样课堂 282………………………………………………………………………………参考答案 283…………………………………………………………………………………………

  • 1

    文言文

    第一单元 文言诗文默写

    一、 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一)考查课内古诗文默写

    点拨:《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以下简称《中考语文考试手册》)规定,初中学生应该达到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之一是:“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近几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1—5题,都是古诗文的默写题,意在以“识记性填空”形式来考查学生文言诗文背诵。默写范围为中考规定背诵的古诗、词、曲和文言课文,默写侧重名篇名句,多为主旨句、对偶句、哲理句、文采句、抒情句、意境句、千古名句,其中古诗词占较大比重。考查形式通常是给出上半句,要求考生默写下半句,或给出下半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上半句。

    然而,在考试时,一些学生常常出现默写错误,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括号中为错别字或错句):

    1.基本汉字写错默写中出现错字这种现象是最多的。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

    结构,不一而足。例如:“潇湘”的“潇”写成上下结构,“干瘪”的“瘪”写成“广”字头,底下“自”写成“白”,“禅”写成“衣”字旁,“荒”字多一点等。

    2.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错一些同学在背诵时,没有深刻理解,只是记住了字音,默写时便写了别的同音字。例如:

    “肠断白 洲”的“洲”写成了“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写成了“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是”写成了“事”。

    3.因词义相近、理解不正确而错一些词语意思相近,背诵时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导致犯错。如:“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长”

    写成“常”,“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近”写成“进”。

    4.因字形相近而错一些字“长”得很像,因此,一些学生在默写时常常容易混淆。例如:“海内存知己”的“己”

    写成了“已”,“匹马戍梁州”的“戍”写成了“戊”“戌”,“断肠人在天涯”的“涯”写成了“崖”等。

    5.因言语习惯、词语干扰出错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背诵时

  • 2

    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而出错。例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写成“江山代有人才出”,“身世浮沉雨打萍”写成“身世沉浮雨打萍”等。

    6.因添字漏字而错一些学生在默写时由于粗心,常常将一个字写两遍或是漏写了字,导致失分。例如:“会当

    凌绝顶”写成“会当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成“一览众山”。针对上述情况,要做好这道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由面到点复习第一阶段先“地毯式”背诵和默写,按顺序、分时段集中将考试背诵篇目全部背出、默写;第

    二阶段重点反复记诵各篇重点句,达到“篇篇落实,句句正确”的要求。在保证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重点,有“名言佳句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默写习惯默写时,严格要求学生能正确无误地写书,不能出现添字、漏字或错字的情况,养成书写规

    范的习惯。

    3.讲究记忆方法(1)理解性记忆:诗词曲的背诵利用画面或意境记忆,先景后情;文言课文的背诵利用情

    节或思路记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段背诵。(2)自命题强化重点记忆:记诵中自行假设出题点,挖掘篇目中可能的考点,对疑似考点

    的句子加强记忆。(3)积累错题警示记忆:收集日常练习中的默写错题,将旧错作为警钟,反复提醒自己勿

    重蹈覆辙。(4)循环反复惯性记忆:利用零散时间经常反复背诵,久而久之形成惯性记忆,达到烂熟

    于心的效果。

    例一: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15分)

    1.夜来城外一尺雪, 。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4.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5.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参考答案:1.晓驾炭车辗冰辙 2.盈盈一水间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分析:以上考查的五个句子,都是名句。其中有对偶句,有主旨句。在考前准备时,学生就

    应该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考试时,考生应注重书写规范,将字写大、写正、写对,避免写错别字。如,第1题,“碾”与“辗”音同形近,要记清楚教材中原文用的是“辗”字,才不至于写错。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将“盈”“历”“汉”“伊”等字与同音字混淆,导致失分。一些同学在默写第5题时,常常忘记了写“也”字,导致失分。因此,平常训练时,要避免写漏、写错、写多、顺序写颠倒等情况。

  • 3

    例二:二模宝山卷(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4.草色烟光残照里, 。 (《蝶恋花》)

    5. ,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参考答案:1.淡妆浓抹总相宜 2.晨兴理荒秽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无言谁会凭阑意

    5.号呼而转徙分析:以上默写,要注意“抹”的左边是“末”,而不是“未”;“萋萋”两个字有草字头,“洲”表

    示水中陆地,因此有三点水;“徙”不要写成“徒”,要注意形近字的辨析,不要写错。

    例三:二模奉贤卷(一)默写(15分)

    1.人面不知何处去, 。 (《题都城南庄》)

    2. ,一览众山小。 (《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 ,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桃花依旧笑春风 2.会当凌绝顶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哗然而骇者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分析: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避免写错。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凌”“绝”

    “赢”“生前”“身后”“骇”“率”。

    二、 考题自测

    二模虹口卷

    (一)默写(15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2.草枯鹰眼疾, 。 (《观猎》)

    3. ,洪波涌起。 (《观沧海》)

    4.殚其地之出, 。 (《捕蛇者说》)

    5.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

    二模黄浦卷

    (一)默写(15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 (《黄鹤楼》)

    2.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

    3.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4. ?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5. , ,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

    二模崇明卷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 。 (《题都城南庄》)

    2.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3.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4.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5.野芳发而幽香, 。 (《醉翁亭记》)

    三、 巩固训练

    (一)

    1.道狭草木长, 。 (《归园田居》)

    2.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3.当年万里觅封侯, 。 (《诉衷情》)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 ,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二)

    1.迢迢牵牛星, 。 (《迢迢牵牛星》)

    2. ,决眦入归鸟。 (《望岳》)

    3.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5.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三)

    1.水光潋滟晴方好, 。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

    3. ,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

    4.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5.香远益清, 。 (《爱莲说》)

    (四)

    1.人面不知何处去, 。 (《题都城南庄》)

    2. ,一览众山小。 (《望岳》)

    3.五十弦翻塞外声,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5

    4.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5.久之, ,意暇甚。 (《狼》)

    (五)

    1.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3. ,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4. ,甚恐。 (《黔之驴》)

    5.呼嘘毒疠, 。 (《捕蛇者说》)

    (六)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

    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七)

    1.关河梦断何处, 。 (《诉衷情》)

    2.孤村落日残霞, 。 (《天净沙·秋》)

    3.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4.虎因喜,计之曰:“ !” (《黔之驴》)

    5.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八)

    1.造化钟神秀, 。 (《望岳》)

    2.万籁此俱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 ,盖以诱敌。 (《狼》)

    (九)

    1. ,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浓睡不消残酒 。 (《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6

    (十)

    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

    2.昨夜雨疏风骤, 。 (《如梦令》)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4.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

    5.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

  • 7

    第二单元 古诗词赏析

    一、 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

    (一)考查作品中关键词语含义

    点拨:关注教材中重点词的解释,一般为实词或有特殊语境意义的词,有时是涉及文化常识的词语。

    例一: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第7题:“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参考答案:酣睡(沉睡)

    例二:二模奉贤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6题:题目中“乐天”指的是 ,“见赠”的意思是 。(2分)参考答案:白居易(1分) 送给(我)(1分)

    (二)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1.正确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点拨:首先要关注作品涉及的背景,如季节、时间、环境,其次还要分析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具体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内容,整体把握作品的写作重点。

  • 8

    例一: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第7题: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参考答案:B 分析:本曲描写的景物表明是秋季,而A项描写的是暮春,C项描写的是冬季,D项描写

    的是早春,只有B项描写的是秋季。第8题: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

    。(2分)参考答案:迟暮萧瑟 明朗绚丽

    例二: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第8题: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参考答案:C分析:A项苏诗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而白诗没有晴雨变化;B项白诗描写了生机

    勃勃的早春景象,而苏诗描写的季节不是早春,应为夏季,更没有生机勃勃的特点;D项两首诗歌所写的景物色彩明显不同。两首诗歌作者的观察点、立足点都不同,因此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答案选C。

    例三:二模静安卷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7题:这首诗按照情节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卖炭翁 炭———卖炭翁运

  • 9

    炭———卖炭翁 炭。(每格一字)(2分)参考答案:烧 失

    2.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点拨:对于有人物形象的诗词,我们要结合作品中的一些典型的意象,并分析人物自身的行为活动来分析其思想感情。

    例一:一模徐汇卷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第7题: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参考答案:C分析:这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作品中主人公这一艺术形象的把握,曲中刻画了一位与爱人

    分离的女主人公惜别、相思以及别后伤痛之情,尤其是通过杨花迷眼、山水阻隔委婉细腻地抒写了主人公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但是没有绝望之情,所以C项理解是不恰当的。

    例二:二模徐汇卷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7题: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表达了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

    B.词中描绘的春景让人感受到盎然生机。

    C.词中主人公愁绪万千深深为情所困。

    D.词中流露出主人公坚毅、执着的态度。参考答案:B分析:该词塑造了一个怀恋意中人的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于是借酒消愁,

    苦中作乐,表达了情深意坚的思想情感。词中所描绘的春景,无论是细风、草色,还是烟光、残照,都是为了衬托了主人公相思无言的孤单凄凉之美,而非让人感到盎然生机。

  • 10

    3.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点拨:通过提炼能概括作品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关注作品中选取的重要意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可以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可以通过关注作品题目、名句,尤其是鉴赏作品中重要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比手法、象征手法、运用典故),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把握主旨。

    例一: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7题:“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参考答案: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悲愤分析:这道题要抓住“可怜”二字,但又不能简单将“可怜”这个词理解为无奈、郁闷等消极

    思想,要结合上文分析“白发生”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得出作者因为壮志未酬而白发生的答案,这“可怜”二字实际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满腔悲愤之情。

    例二:一模嘉定卷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7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 的心情。(2分)参考答案: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建功立业分析:写作该词时,作者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故而借用魏尚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

    得到朝廷的信任。

    例三:一模黄浦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8题: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途的坎坷。

    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世态变迁

  • 11

    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沉浮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襟。

    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D分析:此首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是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

    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所以D项中“整首诗基调沉郁”是错误的。

    二、 考题自测

    (一)二模虹口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

    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 )(2分)

    A.首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湖的水态。

    B.颔联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写出春草浓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春行的喜悦心情。

    (二)二模闸北卷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下列语句所表现的季节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凭阑袖拂杨花雪。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D.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7.“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 的特点。(2分)

    (三)一模浦东卷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寄语中考师生目录文言文第一单元 文言诗文默写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二单元 古诗词赏析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三单元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五单元 文言文检测试题文言文检测题(一)文言文检测题(二)文言文检测题(三)文言文检测题(四)文言文检测题(五)文言文检测题(六)文言文检测题(七)文言文检测题(八)文言文检测题(九)文言文检测题(十)

    现代文第一单元 说明文阅读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二单元 议论文阅读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第三单元 记叙文阅读一、考点梳理与思路点拨二、考题自测三、巩固训练

    综合运用一、基础知识及文化常识二、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三、评价、建议、鉴赏、启示四、内容概括及理解五、应用写作六、口语交际七、名著阅读八、其他九、考题自测十、巩固训练

    写作第一单元 评分标准一、中考作文写作要求与评分标准(细则)二、“高分作文”的常见特征与几点建议

    第二单元 近六年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赏析一、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5年)二、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4年)三、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3年)四、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2年)五、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1年)六、上海市中考范文佳作(2010年)

    第三单元 思路点拨一、审题二、选材三、立意四、构思

    第四单元 素材构思一、个人成长类二、家庭生活类三、校园生活类四、社会生活类

    第五单元 中考写作训练题目(一)很高兴遇到你题目(二)风景题目(三)记忆深处题目(四)快乐港湾题目(五)心中的阳光题目(六)爱在无声处题目(七)这也是一种美丽题目(八)我读懂了题目(九)沉醉在此题目(十)别样课堂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