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你多久沒享受讓風吹拂,讓海水打濕,真正放鬆自由自在 呼吸的暢快?快來一趟部落的旅行吧!(圖:原住民族委 員會提供) 聽,山海在召喚! 日期:1040623 運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知識,發展文化創 意、觀光旅遊及特色農業產業,能為部落找到文化 傳承的經濟基礎,並重新建構部落美學與獨特風 貌。 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原鄉的好山好水和豐富生態,都是臺灣 珍貴的資產和寶藏。但你多久沒聞到大海的味道? 多久沒聽到山林裡的天籟美 音?或何曾真正放下腳步體會 這塊土地上,原民祖先所留下 來,傳唱代代的傳統智慧與生 活方式。好像綿延30公里的花 東海岸,它的美麗你一定喜 歡,但如果只是坐在車上呼嘯 而過,一定會錯過很多。有些 事或有些東西曾經錯過沒關 係,但千萬不要永遠地與她錯 ……

聽,山海在召喚! 運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知識,發展文化創 … · wô 4ç f! c« \o y² mz k w s z h \ j r y 3 u l q & d v [" ( % ) ' $ 香蕉絲編織是花蓮新社噶瑪蘭族的傳統手工藝。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1/7

你多久沒享受讓風吹拂,讓海水打濕,真正放鬆自由自在

呼吸的暢快?快來一趟部落的旅行吧!(圖:原住民族委

員會提供)  

聽,山海在召喚!

日期:104­06­23    

運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知識,發展文化創

意、觀光旅遊及特色農業產業,能為部落找到文化

傳承的經濟基礎,並重新建構部落美學與獨特風

貌。

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原鄉的好山好水和豐富生態,都是臺灣

珍貴的資產和寶藏。但你多久沒聞到大海的味道?

多久沒聽到山林裡的天籟美

音?或何曾真正放下腳步體會

這塊土地上,原民祖先所留下

來,傳唱代代的傳統智慧與生

活方式。好像綿延30公里的花

東海岸,它的美麗你一定喜

歡,但如果只是坐在車上呼嘯

而過,一定會錯過很多。有些

事或有些東西曾經錯過沒關

係,但千萬不要永遠地與她錯

過……。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2/7

那魯灣,吼嗨漾!

或許你還不知道,臺灣原住民族地區55個鄉鎮市區,就約占了臺

灣面積的45%,從中央山脈兩側一直綿延至花東海岸,再到離島

的蘭嶼,其間自然景觀豐富多變,生物樣態多采多姿;原住民族

向來與自然和平相處,雖因分佈地點與生活環境不同,衍生出不

同的文化,但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樂於分享與愛物惜物的態

度是一致的,而且處處展現出生活的巧思與智慧,醞釀出感動的

文化藝術力量。

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互動累積出的生態知識,對在自然領域的傳

統經營方式,在現在這個時代尤其受到重視,且隨著原住民族自

我認同意識的覺醒,也開始思考如何能在恢復祖先的傳統智慧與

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能夠以產業的形態復振部落的經濟。

政府為協助原住民族能在從事經濟活動中,達成文化傳承的使

命,在民國99年推出了「樂活原鄉幸福農業.有機大聯盟輔導計

畫」,主要是利用原鄉無污染純淨山水,帶動地方有機產業發

展;102年再推動「原住民族經濟產業發展計畫(103年至106年)」,是以民族知識為基礎來發展創意經濟,選定原住民族文

化創意、特色農業及生態旅遊3類潛力產業優先推動,希望將民族

知識融入產業特色,讓每個區域都能有適合發展的產業。

沒有什麼不是藝術

省道臺11線是一條縱貫臺灣東部花蓮到臺東的沿海省道,如果開

車一路往南,大海的味道首先會帶你到 花蓮豐濱撒奇萊雅族人的

磯崎部落,若沒有因為烤飛魚干的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3/7

香蕉絲編織是花蓮新社噶瑪蘭族的傳統手工藝。

(圖: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香味停留太久,繼續南下,會看到

一片廣闊金黃色的稻田直延伸至海

岸,當分不清浪花裡是稻穗的香,

還是太平洋的鹹時,就來到新社部

落。這裡住著花東地區最大的噶瑪

蘭族部落,至今仍傳承族人特有的

香蕉絲編織工藝,雖曾一度沒落,

但因族人去採野菜或耕田時仍需要

背袋,這項傳統因此保存下來。現在再因年輕族人的接手,讓傳

承百年的工藝,轉眼變成了新穎、有設計感的背包、相機背帶、

名片夾等。

秀姑巒溪口的港口部落,數十年前,年輕族人一個接一個,一個

拉一個地離開部落到都市討生活,然原住民畢竟是最擅長運用大

自然素材的民族,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中,都能創造出令人

驚豔的生活工藝,形成獨特的部落美學。近年來,他們許是聽見

了大海和土地的呼喚,族人開始陸續返鄉,積極尋回失落的技

藝,重新撿起漂流木、拾起石頭、採集藤枝等生長在原鄉山林的

植物,透過他們巧手,再編織出一個個原鄉生活的美麗故事。 

臺灣的花東海岸,是最適合看見傳承、創新,與現代藝術的地

方,也蘊藏著原住民許多生活故事的點點滴滴。政府希望藉由輔

導原住民運用傳統智慧創作和創新元素的注入, 開發具設計美感

的商品及體驗,打造文創產業

品牌和美感生活空間,讓屬於

部落的藝術,變成工藝美學、

樂舞文化的產業聚落。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4/7

在阿里山鄒族來吉部落,處處可見彩繪山豬石雕及工藝創

作。(圖: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認識舌尖上的祖靈

「啪啦!」一聲,農夫黝黑粗

壯的腳步,隨著厚重的塑膠雨

鞋聲,啪踏啪踏地驚走幾隻青

蛙,一點翠綠躍進水田邊的河

岸。田埂邊的白鷺鷥不徐不急

地踩著泥巴,等待下一次狩

獵。河谷旁斜坡上的樹,隨著

玉山吹下來的風搖擺了起來, 一起用晃動的枝葉,揮送拉庫拉庫

溪的河水流向東方,只聽見大冠鷲的鳴叫聲,在空氣中盤旋

著……。

如果這片田野風光,是沒有農藥的,那該有多好?這是花蓮縣卓

溪鄉的南安部落,是族人夢想中的里山(Satoyama),是族人

對於這片有機水田的願景。

原住民的飲食文化可說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雖然傳統主

食作物有如山豬、山羌、溪魚和溪蝦等等山產及野味,但現今飲

食之道講究的是養生、健康與有機,所以原住民的「部落野菜」

更是當紅。像花蓮縣光復鄉邦查農場近年來以有機方式積極復育

阿美族的傳統野菜,因為阿美族原本就是「最會吃草的民 族」,

號稱「凡走過,片草不生」,據說早

年在野外,任何一位阿美族老人家都

可辨識超過 100 種可食植物,所以

推廣野菜,除是有市場潛力外,另外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5/7

原住民族善用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資源,傳統主

食除山產及野味外,長在山上水澤的野菜,有

機又美味,也是盤中佳餚。(圖:台灣光華雜

誌提供)

也是在為傳統知識存留做努力。 

不知你留意到了嗎?現在以往只能於

原鄉部落的假日市集才能見到的野

菜,如今於超市或傳統市場也能見到

他們的蹤跡。 

一起去部落旅行吧!

對在山林裡自由奔跑、將大海當冰箱

的漁獵划舟生活,你是否曾怦然心動

過?看似無憂無慮的慢活生活,卻存有一種奔放的力量,都市住

久的人,心裡多多少少應都住著對一種單純簡單、與自然最接

近,能暢快呼吸的生活的渴望。那麼,去部落旅行吧! 

部落生態旅遊的推廣,強調的是自然與人文資源的保育與永續利

用,屬於小眾卻又有深度,由部落共同參與經營,可提供我們體

驗傳統部落生活,學習生態、工藝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傳統智

慧、慢活生活型態,且體現低碳生活。

像你知道,鄒族的許多傳統祭典,像 Mayasvi(戰祭)和夏天的

Homeyaya(小米祭),都只能在大社舉行,因為大社才有

kuba(男子集會所),又「祭」是不能觀光的,但「季」或

「節」,像阿里山鄉公所現在每年舉辦的「生命豆季」、茶山部

落的「涼亭節」或山美部落的「鯝魚節」,都是可以的嗎?走近

他們,知道屬於他們背後的故事,就可以多了解更多部落文化!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6/7

臺北華山「阿優依」原住民族文創館裡,透過創意

行銷及展覽,帶動文化消費,並形塑原住民族文創

品牌。(圖: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青年人翻轉部落經濟 人才是原住民產業的發展關鍵。過去,部落產業的空洞化與經濟

的凋敝,使得青壯人口必須出外工作換得溫飽, 人口外 流的結果

使部落產業發展的問題更趨嚴重,

部落的傳統價值體系變得難以維

繫。 

為翻轉部落經濟,原住民委員會自

99年度起於臺北科技大學、東華

大學等學校設置4所創業育成中

心,輔導39家原住民族業者,已

協助其中13家完成商業登記。為

鼓勵青年活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協助其增強創業知能,自103年起再規劃辦理「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畫」,希望鼓勵青年

人回鄉活化原住民傳統智慧、協助他們增強創業知能,透過優質

案源遴選機制,營造友善創業的環境,並提供客製化諮詢、診斷

及深度輔導等服務,培育創業經營基礎能力。

原住民祖先留下的故事,是代代相傳的生動歷史,他們所發展出

各種精緻美食、工藝、樂舞、藝術,裡面盡是對生命、生活和生

態的智慧,也醞釀出感動的文化藝術力量。如果說他們是臺灣這

塊土地上最佳的生活達人,一點也不為過。聽見山林裡天籟美聲

在迴盪嗎?看到一件手做的織品邀請你走入他們的故事嗎?那魯

灣,吼嗨漾!樂天、知足與愛結交朋友的原民朋友,正在等待你

的到來!

2015/7/2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PrintContent.aspx?n=E9B83B707737B701&t=FB01D469347C76A7 7/7

(本文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參考資料,行政院新聞傳播處整理

編輯撰述)

 

    ©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