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点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余杭区第三人 民医院整体迁建、浙江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医疗服务类项目。 —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谋划和推进重大健康产业发展项目80个以上,总投资达400亿元,其中重大 项目投入 120 亿元以上,涉及医疗服务、健康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养生、休闲运动 和健康旅游六大类。 重点推进贝达药业、良渚金属医疗器械配件、杭州东湖高新投资 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类项目,以及生 物医药孵化器等一批行业创新平台项目。 智慧健康类项目 重点推进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西溪智慧健康谷、“E 护百应”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等一批健康大数据和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类 项目。 养老养生类项目 重点推进余杭区康复医学中心 (余杭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余杭区 社会福利中心迁建、杭州仁爱家园中泰街道工疗站、闲林老年康复中 心、白沙坞国际老年养生休闲度假区、长乐创龄健康小镇等一批养生 养老类项目。 休闲运动类项目 重点推进体育公园绿化整治工程、杭州中凯体育服务有限公司盲 人门球训练基地、李菊体育中心、华东鱼聚市场等一批休闲运动类项 目。 健康旅游类项目 重点推进国旅 · 塘栖合作项目、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良渚遗址综 合保护工程一期、径山-禅茶第一村、“菩提谷”度假酒店、杭州西子 · 农林生态科技园等一批健康旅游和文化类项目。 1 医疗服务类项目 2 健康制造类项目 3 4 5 6 —实施六大工程: 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品牌铸造工程、创新发展工程、“互联网+”工程、 企业培大育强工程、基地建设工程、开放合作工程六大工程,带动健康产 业投资平稳增长。 2017 11 29 责任编辑 徐露筠 9 健康余杭 8 2017.11.29 9 联系电话:86163221 责任编辑 徐露筠 健康余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余杭区卫计局 余杭晨报 主办 —健康产业规模创新发展。健康产业 规模持续扩大,到 2020 年,健康相关规上企业 数量达 240 个,健康产业增加值达 150 亿元,占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5%左右。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点攻克 一批新药研发、重点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加 强与浙江大学、阿里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 打造一批示范性产学研合作基地。至 2020 科技创新投资年均增长 10%以上。4 年内新增 规上健康制造企业 12 家以上。 —健康产业品牌魅力彰显。至 2020 年, 累计举办各类健康相关活动、比赛 40 场,新增 健康领域各类品牌 40 个,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 的健康产业企业达 32 家,推动 4 家以上健康企 业列入区上市培育企业名单,力争 1 2 家健 康企业实现新增上市。 —健康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因地制宜集 聚发展各类健康服务业,基本形成健康产业东 制造、中融合、西养生的差异化空间格局。累计 推进重大健康产业项目 80 个以上,健康产业重 大项目投入120 亿元以上。 —健康产业环境持续改善。健康产业 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科学 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新 增健康类国千省千人才 5 人以上,出台健康产 业相关标准 10 个以上。 《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正式发布 全力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健康产业,包括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 个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放眼全球,健康产业已成为市场潜力 巨大的“朝阳产业”,被誉为继 IT 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吹响了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号角。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十三五”时期全省重点发展的万亿 级产业之一。 2016年,余杭区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72.98亿元,增速达23.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全区共 有从事或涉及健康产业法人单位8700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2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71 亿元,占全区健康产业规上企业收入总额的87.1%,大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为把握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契机,全力推进我区健康产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根据区委区政府 和区健康办的部署,近日,《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正式发布,该规划由区发改局牵头编制, 将作为指引“十三五”时期全区健康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04 省道、 15 省道为轴,以径山、黄湖、鸬 鸟、百丈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大径山乡村国家 公园度假区和良渚文化休闲度假区等资源要素 优势,扬山水资源和特色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山 地特色的风情小镇群,形成融“山水”、“生态”、 “文化”于一体的大径山健康养生经济带。 目标愿景 抓住国家大力建设“健康中国”和浙江省打 造万亿级健康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 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提高人民健 康水平为核心,坚持生产与服务并举,需求与供 给并重,构建“一带双核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力争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 调整的强劲动力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 总体布局 实现路径 保障体系 包括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健康 食品 3 大细分领域。 健康 制造 1 3 健康 旅游 包括特色产品、精品线路、高端基 地 3 大细分领域。 2 养老 养生 包括养老服务、照护服务、中医养生 保健服务 3 大细分领域。 4 医疗 服务 包括社会力量办医、医疗服务国际 化、第三方健康服务3大细分领域。 包括健康信息、健康物流两大细分 领域。 1 智慧 健康 产业 2 健康 体育 产业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服务 体系、体育经济3大细分领域。 包括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健康基 金类产业两大细分领域。 3 健康 金融 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 发改局担任组长单位,区经信局、区旅游局为副组长单 位,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钱江经济开发 区) 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具 体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和项目建设协调。 深化重大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 展社会办医。推动养老服务业改革,在政府购买养老 服务、社会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融合等方面做好 改革文章。探索健康产业“负面清单”改革。推动设 立健康产业相关子基金。强化健康产业用地、人才发 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加强宣传推介: 加强对我区健康产业发展的优 势、政策和潜力的宣传,吸纳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科 技企业、医疗集团、旅游集团参与余杭健康产业的发 展。针对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主要目标市场,开 展主题宣传活动,强化余杭人工智能健康管理、休闲 健康养生服务、健康医疗医药智造等领域品牌营销。 2016 年 国 家科技进步一 等奖得主贝达 药业 杭州启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 —长乐创龄健康小镇。以大健康产业 为基础,与国际一流康复机构合作引进顶尖康 养医疗系统,规划建设养生、宜居的春风长乐 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森林幼教、 青少年素质教育、运动旅游等于一体的“旅游+ 大健康产业链”小镇。 —华润大健康小镇。重点引进国际知 名专科诊疗机构、高端医养、康护机构,建设进 口药品政策试点平台;引入国内外优秀合作资 源,建设以医养、康护为主要特色的国际学校;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专家,落地健康专业领域 产业项目,形成大健康企业群。 —径山-禅茶第一村。重点发展禅茶文 化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打造禅茶 体验园、禅修中心等项目,同时依托径山,传承 及传播禅茶文化,进行“山、水、禅、茶”元素的 旅游开发建设。 一带—大径山健康养生经济带 多点—健康小镇和相关工业园区 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 生物制品跨境服务中心集中查验平台 双核—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未来科技城健康谷 —以高新园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 产业园为核心的健康制造板块。以余杭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等 为主要载体,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创 新药物两大主导产业,承接未来科技城生物医 药类产业化项目,建成国内一流、省内引领的 生物医药高新区。 —以未来科技城健康谷为核心的健康 服务板块。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梦想小镇、 人工智能小镇等为主要载体,重点布局高端医 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移动医疗健康等产业 领域。突出之江实验室对健康产业的支撑与 引领作用,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为载体,打造健康产业研发中心。 2016 年,全区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 72.98 亿元 ,增速达23.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 到5.2%。全区共有从事或涉及健康产业法人 单位8700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 达 21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8.71 亿元,占全 区健康产业规上企业收入总额的87.1%,大企 业引领作用明显。 目前,我区拥有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 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未来科技城健康谷 两大平台。其中,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已有 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余杭服务平台、省医疗器 械检验院余杭分院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省食 药监局行政审批受理中心余杭分中心、中翰盛 泰医学谷、贝达药业国家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 平台载体;未来科技城正着力围绕健康谷建设, 积极发挥之江实验室引领突破作用,努力打造 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引进 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省医疗器械检验院余杭 分院未来科技城院区、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加快 构建诺尔康、微泰医疗、归创医疗、星月生物、易 文赛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创新载体。 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 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 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浙江省 企业界荣获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 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觉 损伤防治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 破了进口人工耳蜗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民生 药业被国家工信部列为“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成为生物医药企业两化 融合工作典范。 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余杭区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代表企业 企业名称 产品范围 贝达药业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民生药业 贝因美 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 胡庆余堂药业 天元生物 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等 第三类 6846 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第二类 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等 抗心血管类、抗肿瘤类、消化道类、多维元素类 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用品、育婴咨询服务、生命科 学和母婴保健、育婴工程、爱婴工程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等 中成药、片剂,丸剂 (糊丸、蜜丸、水蜜丸、水丸、浓 缩丸、微丸) 出血热疫苗制造、流感疫苗制造等 · 信息链接 构建具有余杭特色、覆盖全产业链条、 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打造“一带双核多点”的健康产业 发展空间布局体系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攻坚重点支撑项目,强化创新引领驱动 为规划顺利实施 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全力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 eyhyhcb.eyh.cn/resfile/2017-11-29/09/yhcb2017112909.pdf领域。突出之江实验室对健康产业的支撑与 引领作用,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全力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 eyhyhcb.eyh.cn/resfile/2017-11-29/09/yhcb2017112909.pdf领域。突出之江实验室对健康产业的支撑与 引领作用,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重点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浙江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医疗服务类项目。

——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谋划和推进重大健康产业发展项目80个以上,总投资达400亿元,其中重大项目投入120亿元以上,涉及医疗服务、健康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养生、休闲运动和健康旅游六大类。

重点推进贝达药业、良渚金属医疗器械配件、杭州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类项目,以及生物医药孵化器等一批行业创新平台项目。

智慧健康类项目

重点推进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西溪智慧健康谷、“E护百应”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等一批健康大数据和健康生活服务平台类项目。

养老养生类项目

重点推进余杭区康复医学中心(余杭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余杭区社会福利中心迁建、杭州仁爱家园中泰街道工疗站、闲林老年康复中心、白沙坞国际老年养生休闲度假区、长乐创龄健康小镇等一批养生养老类项目。

休闲运动类项目

重点推进体育公园绿化整治工程、杭州中凯体育服务有限公司盲人门球训练基地、李菊体育中心、华东鱼聚市场等一批休闲运动类项目。

健康旅游类项目

重点推进国旅·塘栖合作项目、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一期、径山-禅茶第一村、“菩提谷”度假酒店、杭州西子·农林生态科技园等一批健康旅游和文化类项目。

1 医疗服务类项目

2 健康制造类项目

3

4

5

6

——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品牌铸造工程、创新发展工程、“互联网+”工程、

企业培大育强工程、基地建设工程、开放合作工程六大工程,带动健康产业投资平稳增长。

2017年11月29日责任编辑 徐露筠 9健康余杭

82017.11.29星 期 三第 9 期

联系电话:86163221

责任编辑 徐露筠健康余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余杭区卫计局 余杭晨报 主办

——健康产业规模创新发展。健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 2020年,健康相关规上企业数量达240个,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5%左右。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点攻克一批新药研发、重点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与浙江大学、阿里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产学研合作基地。至 2020年科技创新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4年内新增规上健康制造企业12家以上。

——健康产业品牌魅力彰显。至2020年,累计举办各类健康相关活动、比赛 40场,新增健康领域各类品牌4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

的健康产业企业达32家,推动4家以上健康企业列入区上市培育企业名单,力争 1至 2家健康企业实现新增上市。

——健康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因地制宜集聚发展各类健康服务业,基本形成健康产业东制造、中融合、西养生的差异化空间格局。累计推进重大健康产业项目80个以上,健康产业重大项目投入120亿元以上。

——健康产业环境持续改善。健康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科学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新增健康类国千省千人才 5人以上,出台健康产业相关标准10个以上。

《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正式发布

全力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健康产业,包括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

个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放眼全球,健康产业已成为市场潜力

巨大的“朝阳产业”,被誉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吹响了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号角。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十三五”时期全省重点发展的万亿

级产业之一。

2016年,余杭区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72.98亿元 ,增速达23.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全区共

有从事或涉及健康产业法人单位8700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2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71

亿元,占全区健康产业规上企业收入总额的87.1%,大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为把握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契机,全力推进我区健康产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根据区委区政府

和区健康办的部署,近日,《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正式发布,该规划由区发改局牵头编制,

将作为指引“十三五”时期全区健康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以04省道、15省道为轴,以径山、黄湖、鸬鸟、百丈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度假区和良渚文化休闲度假区等资源要素

优势,扬山水资源和特色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风情小镇群,形成融“山水”、“生态”、

“文化”于一体的大径山健康养生经济带。

目标愿景

抓住国家大力建设“健康中国”和浙江省打造万亿级健康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坚持生产与服务并举,需求与供

给并重,构建“一带双核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劲动力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

总体布局

实现路径

保障体系

——聚焦四大重点健康领域:

包括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3大细分领域。

健康制造1

3 健康旅游

包括特色产品、精品线路、高端基地3大细分领域。

2养老养生

包括养老服务、照护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3大细分领域。

4医疗服务

包括社会力量办医、医疗服务国际化、第三方健康服务3大细分领域。

——培育三大特色健康产业:

包括健康信息、健康物流两大细分领域。1 智慧

健康产业

2健康体育产业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育经济3大细分领域。

包括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健康基金类产业两大细分领域。3

健康金融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发改局担任组长单位,区经信局、区旅游局为副组长单位,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具体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和项目建设协调。

深化重大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办医。推动养老服务业改革,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融合等方面做好改革文章。探索健康产业“负面清单”改革。推动设立健康产业相关子基金。强化健康产业用地、人才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我区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政策和潜力的宣传,吸纳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科技企业、医疗集团、旅游集团参与余杭健康产业的发展。针对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主要目标市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强化余杭人工智能健康管理、休闲健康养生服务、健康医疗医药智造等领域品牌营销。

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贝达药业

杭州启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

——长乐创龄健康小镇。以大健康产业为基础,与国际一流康复机构合作引进顶尖康养医疗系统,规划建设养生、宜居的春风长乐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森林幼教、青少年素质教育、运动旅游等于一体的“旅游+大健康产业链”小镇。

——华润大健康小镇。重点引进国际知名专科诊疗机构、高端医养、康护机构,建设进口药品政策试点平台;引入国内外优秀合作资

源,建设以医养、康护为主要特色的国际学校;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专家,落地健康专业领域产业项目,形成大健康企业群。

——径山-禅茶第一村。重点发展禅茶文化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打造禅茶体验园、禅修中心等项目,同时依托径山,传承及传播禅茶文化,进行“山、水、禅、茶”元素的旅游开发建设。

一带——大径山健康养生经济带

多点——健康小镇和相关工业园区

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

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

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

生物制品跨境服务中心集中查验平台

双核——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未来科技城健康谷

——以高新园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的健康制造板块。以余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等为主要载体,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物两大主导产业,承接未来科技城生物医药类产业化项目,建成国内一流、省内引领的生物医药高新区。

——以未来科技城健康谷为核心的健康服务板块。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为主要载体,重点布局高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移动医疗健康等产业领域。突出之江实验室对健康产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载体,打造健康产业研发中心。

2016 年,全区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 72.98亿元 ,增速达23.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全区共有从事或涉及健康产业法人单位8700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2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71亿元,占全区健康产业规上企业收入总额的87.1%,大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目前,我区拥有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未来科技城健康谷两大平台。其中,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已有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余杭服务平台、省医疗器械检验院余杭分院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省食药监局行政审批受理中心余杭分中心、中翰盛泰医学谷、贝达药业国家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平台载体;未来科技城正着力围绕健康谷建设,积极发挥之江实验室引领突破作用,努力打造

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省医疗器械检验院余杭分院未来科技城院区、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加快构建诺尔康、微泰医疗、归创医疗、星月生物、易文赛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创新载体。

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浙江省企业界荣获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觉损伤防治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了进口人工耳蜗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民生药业被国家工信部列为“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成为生物医药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典范。

余杭区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余杭区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代表企业

企业名称 产品范围

贝达药业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药业

贝因美

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

胡庆余堂药业

天元生物

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等

第三类 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第二类 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等

抗心血管类、抗肿瘤类、消化道类、多维元素类

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用品、育婴咨询服务、生命科学和母婴保健、育婴工程、爱婴工程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等

中成药、片剂,丸剂(糊丸、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微丸)等

出血热疫苗制造、流感疫苗制造等

·信息链接

构建具有余杭特色、覆盖全产业链条、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打造“一带双核多点”的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体系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攻坚重点支撑项目,强化创新引领驱动

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