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 1 行醫五十年回顧 醫科五十期 姚毓霖 1956 年我在台北三軍總醫院做實習醫生開始行醫到今 年已有五十年了. 在這五十年間, 醫學的進展, 日新月異, 比過 去五千年間醫學的進展還多. 在五十年前所流行的很多診療辦 , 在這五十年間, 一個個都很快地被淘汰, 成為明日黃花. 天流行的診療辦法, 再過五十年, 很多也會被看成笑話. 1956 年代, 除了傷風感冒外, 台灣最常見的內科病, 與營養不良有関, 如肺結核及肝硬化. 當時肝硬化的治療辦法 B 類維他命及改善營養為主, 但那時軍人的待遇很低, 上士 月薪只有十五塊新台幣, , 改善營養根本辦 不到. 肝硬化後血流不過肝臟, 改經食道靜脉, 常引起食道靜脉 曲張出血而死. 當時除輸血外, 都用日貨止血劑, 後來証明那種 止血劑完全無效.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1

1

行醫五十年回顧

醫科五十期

姚毓霖

從 1956年我在台北三軍總醫院做實習醫生開始行醫到今

年已有五十年了. 在這五十年間, 醫學的進展, 日新月異, 比過

去五千年間醫學的進展還多. 在五十年前所流行的很多診療辦

法, 在這五十年間, 一個個都很快地被淘汰, 成為明日黃花. 今

天流行的診療辦法, 再過五十年, 很多也會被看成笑話.

在 1956年代, 除了傷風感冒外, 台灣最常見的內科病, 多

與營養不良有関, 如肺結核及肝硬化. 當時肝硬化的治療辦法

以 B類維他命及改善營養為主, 但那時軍人的待遇很低, 上士

月薪只有十五塊新台幣, 還 , 改善營養根本辦

不到. 肝硬化後血流不過肝臟, 改經食道靜脉, 常引起食道靜脉

曲張出血而死. 當時除輸血外, 都用日貨止血劑, 後來証明那種

止血劑完全無效.

Page 2: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2

2

1963 年 Baruch Blumberg 發現B型肝炎病毒, 此後才逐

漸對B型肝炎和它引起的肝硬化有所瞭解. 1967 年他因此得

到了諾貝爾醫學獎金. 不久台灣發現當時中國成人絕大多數都

得過 B 型肝炎, 有的得後還會終身帶菌, 加上營養 併發

肝硬化及肝癌. 1982 年B型肝炎疫苗上市, 才慢慢地控制了下

一代華人流行的B型肝炎. 不過最近紐約市發現華人移民帶菌

率仍高達 15%.

當時另一個常見的內科病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那時都認

為是因為情緒不佳, 引起胃酸升高而起. 內科治療多用抑阻胃

酸分泌及中和胃酸的药. 外科治療則把分泌胃酸的胃幽門部切

掉. 不久又有切斷胃迷走神經以減少胃酸分泌的辦法. 但當時

外科醫師都未做過, 只好無師自通.

無師自通有時是醫師學習新技術必經之途. 七零年代六尺

長可彎曲的大腸鏡剛製成時, 美國腸胃科教授都末用過, 結果

還是厰商的推銷員給教授們指點示範而開始應用.

Page 3: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3

3

那時花十幾分鐘做大腸鏡, 保險公司付 500 元美金手術費,

因而大家都去學, 平均每個學者會把大腸弄穿孔一次. 弄穿後

必須開腹縫合. 內科大衛醫師是我在美最好的朋友, 他也弄穿

了一位老太太的大腸, 兩天後因開腹縫合而死亡. 那時告醫師

到法院還不大流行, . 當時我是

內科部主任, . “我決定叫大衛醫師暫停做大

腸鏡, 去醫學院進修大腸鏡的做法後才可以再做. 如果你要告

到法院, 我們得等法院的決定, 平均要五年左右.” 結果大家都

同意大衛醫師去進修.

在台實習時, 外科總醫師第一次做迷走神經切斷時, 我是

第二助手, 從腹腔進去, 在食道末端找迷走神經. 因為是第一次,

不容易找到. 手術後第四天病人發燒. 我發現他左胸大量積水.

給他喝了一杯無害的藍染色水, 再去抽胸水, 結果發現胸水是

藍色的, 証明食道被切破.

我們趕快拿胸X光片去請教當時院內惟一的胸腔外科副

教授, 他在走廊上看看X光片, 直搖頭, 沒有說一句話就走了.

Page 4: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4

4

我問總醫師為何不開胸縫合食道, 引流膿胸, 及用抗生素. 他說

那是個大併發症, 開膿胸, 縫食道, 死亡率高. 如病人開胸後死

亡, 每月開會討論死亡病例時, 帳會算在他的頭上. 當時我才開

始行醫, 就發現醫師會把自己的利害放在病人之上.

不久病人慢慢地死去. 那是我生平感到最難過的一個病例,

在此後的五十年間, 每當更深人靜時, 我都會想到那個病人.

Barry J. Marshall 1981 年發現幽門菌是胃十二指腸潰瘍

的病因, 大家開始都不相信, 結果他自巳吞下幽門菌, 不但証明

會引起潰瘍, 而且可以用抗生素治療. 他等到 2005 年才得到諾

貝爾醫學獎金.

國內常說中國外科醫師手小而靈活. 但我見到幾個北美的

外科醫師, 手非常的靈活. 我在北美第一次上手術台做第二助

手幫外科主任教授切除胆囊時. 發現他完全機械化, 一刀一針

好像是機器人一樣, 花了十五分鐘, 結果還說他比預定的時間

多了八秒. 那完全是熟能生巧的結果. 他和第一助手, 一舉一動

配合的天衣無縫, 令我看的目瞪口呆.

Page 5: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5

5

在台做實習醫師時, 胸腔外科副教授開胸做肺小葉切除時,

我做第四助手幾次. 他由肺面刮離小葉到根部, 然後結扎動靜

脉及小支氣管而取出, 平均需四小時. 在美國實習時, 我做過第

一助手, 看到一位胸腔外科醫師切肺小葉時, 先由根部找動靜

脉及小支氣管結紥, 然後把整個小葉拉掉. 除開胸関胊的時間

外, 只花了十幾分鐘. 我去信請在台的副教授來看看, 沒有回信.

我在一般外科實習的那個月, 總醫師對我不錯, 他把那個

月內的六個盲腸炎病人, 都讓給我去開刀. 不過病理檢查結果

發現只有三個是急性盲腸炎, 一個盲腸是正常的, 兩個盲腸裏

有寄生蟲. 在開刀前, 病人都有典型的盲腸炎症候. 我趕快去查

教科書, 才知道診斷急性盲腸炎大家都認為很容易, 其實常錯.

因為當時還沒有斷層 X 光片及掃描可用.

1967 年我在紐大附屬醫院當內科住院醫師時, 內科共有

二十個住院醫師, 除了我以外, 都是美國人. 一天內科教授卡斯

在討論會時問糖尿病酸中毒的第一個定義是什麼? 大家都不知

道, 我知道, 但不愛出風頭, 不想說. 當他第三次問時, 特別指着

Page 6: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6

6

我問, 好像是要出我的洋像, 我立刻回答. 他有一點不高興. 然

後他問第二個定義是什麼? 等了五, 六秒鐘, 還是沒有人回答,

我只好舉手. 他聽後不高興, 也沒有看我一眼, 好像是認為美國

的住院醫師應該比我知道的多. 最後他問第三個定義是什麼?

等了五, 六鐘我才舉手. 卡斯很不高興的說. “又是你?” 在那個

時代的美國人, 很多看不起東方人,

1984 年我在紐約上州開業時, 一天來了一對夫婦新病人,

有六, 七十歲. 男的好像很熟. 看了又看, 突然想起他是卡斯教

授. 十五年了, 他老了不少, 在路上一定認不出. 我趕快上去和

他倆夫婦握手問. “卡斯教授. 你們好. 有何貴幹?”

“我退休前, 知道你在這裏開業, 所以搬到你的附近, 請你

照顧我倆夫婦.”

在五零年代台北三軍總醫院王占奎和空軍總醫院戴文

兩位醫師去美國學心電圖, 1956 年在兩個總醫院開始用心電.

我有機會跟他們兩位前後學心電圖. 1960年我在台北空軍總醫

院做內科住院總醫師時. 一天台北汽車廠的廠長因為胸悶到空

Page 7: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7

7

軍總醫院急診, 心電圖一看是冠狀動脉阻塞. 這個病當時在美

國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但在空軍總醫院還未見過. 我趕快查

書, 書中說應該把病人放在氧氣帳裏面完全休息. 結果我向台

大醫院借了氧氣帳.

到七零年代的初期, 北美治療冠狀動脈阻塞時仍然不許病

人動彈, 必須睡在床上六個星期, 連吃飯都要護士餵. 現在看來

是個笑話.

不久我到美國空軍克拉克醫院工作, 後來又在美國做實習

和住院醫師四年. 每到一處, 我都自告奮勇要求去寫心電圖報

告. 那時心臟科醫師很少, 大家都不會看心電圖. 每到一處教授

因我會看心電圖而非常地驚奇滿意.

在我第二年做住院醫師時, 一位叫華特的胸腔內科主治醫

師指着一張心電圖對我說那個病人一定有很嚴重的肺氣腫, 從

心電圖上可以看出. 我一看發現是做心電圖時, 因為左右手的

電極放錯了位置所致. 華特不相信, 叫我再做一份給他看, 然後

他才把老的一份丟掉.

Page 8: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8

8

1970 年我在紐約州開業, 每星期有一天輪到我給全院病人

看心電圖, 我先口述報告錄音, 祕書再打字. 每份只要一分鐘左

右的時間錄音. 每份的代價是十元美金, 和平均用十五分鐘看

一個複診病人的報酬一樣. 每月收入有一千多美金. 每次拿到

支票時, 使我對台灣的兩位老師感激不盡.

1976 年我在紐約州 Benedictine 醫院做內科部主任, 部裡有

三十多位內科醫師, 但是沒有心臟專科. 因為收入好, 大家都要

做心電圖報告. 結果我把愛因斯坦醫學院的教授請來考選五位.

我得 86 分最高, 使我感到沒有辜負台灣的兩位啓蒙老師的教導.

在七零年代初期, 美國內科專科執照及格率只有四成五.

很多沒有及挌的內科醫師, 只好另起爐灶, 成立家庭醫學專科.

我們那 , 與附近的醫學院接冾, 答應把將來

家醫科住院醫師看病的收入繳給醫學院. 醫學院大喜, 立刻任

命他們一位為家醫科的主任教授, 一位為副教授. 他們立刻招

兵買馬, 聘各科醫師為助教, 招家醫科住院醫師, 並要助教做研

Page 9: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9

9

究工作, 及寫論文. 在此後十二年間, 全科雖然有五十多位助教,

但只有我發表了六篇論文.

1985 年我向主任教授要求升為副教授. 他說雖然全科自

成立十幾年來, 只有我發表了六篇論文, 而且把他列為第二作

者. 不過醫學院規定要發表二十四篇論文才可以報升為副教授.

因此系內從無第二位副教授. 因為開業太忙, 我沒有能カ每年

出兩篇論文.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因為那時發現用副教授名看病, 生意比助教好,

收入多. 各醫學院都見風轉舵, 盡量提升副教授.

這五十年來, 有兩件事讓我非常的高興. 當我的大 子在

耶魯醫學院二年級上病理課的時候, 一天教授把病理教科書的

一個圖表放射到銀幕上, 圖表下註明引用於我的一篇論文. 當

時我還不知道自己的論文被引用到病理教科書上.

我在美國空軍醫院工作過, 還差三年的公務員年資才能拿

到政府的退休俸. 所以在我結朿私人診所後, 就去一個榮民醫

Page 10: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10

10

院工作. 當公務員, 多看或少看一些病人的薪水都一樣. 因此來

了新病人, 大家常打太極拳, 推來推去. 我喜歡看病人, 來者不

拒, 上班時不停地工作, 從不三五成群的喝咖啡, 聊天. 老公務

員醫師說我不合群, 不入境隨俗, 但上面最喜歡我. 一年後提升

我為有兩百多床的老人部主任. 再兩年後我就要走. 但上面說

每兩年一次的醫院審查小組就要來了, 如果醫院不及挌, 可能

會被關閉掉. 要我又多留三個月, 準備審查. 在我的病房裡, 盡

量鼓勵病人活動, 避免卧床, 所以沒有褥瘡, 但美國老人醫院的

褥瘡率在百分之十以上. 視查人看後大喜, 問我管理老人病院

的要點, 我說是教育, 和他志同道合. 結果他給老人部 97 分. 是

最高的紀錄.

醫學在這五十年內, 日新月異, 我躬逢其盛, 除了幫助開刀

而看到一個寃死鬼外, 別無大錯誤. 這主要是因這五十年來醫

學突飛猛進, 如五零年代發現的利尿劑, 六, 七零年代發現的心

臟病用药, 和八零年代發現的降血壓及降膽固醇药物, 都非常

的有效. 加上X光, 斷層, 磁場, 掃描, 和生化撿騐的進步, 現在

Page 11: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11

11

幾乎沒有一個診斷不明的疾病. 結果把五零年代首位致死的冠

心病, 降低了一大半; 把癌症的根治率由百分之十增加到百分

之五十以上; 把大家的平均寿命, 每十年增加了一歲.

最近更發現除乳癌, 大腸癌, 及前列腺癌有點遺傳的関係

外, 絕大多數的疾病與後天的因素関係較多. 後天的因素可以

控制, 所以今天平均壽令雖然女的為 80 歲, 男人為 75 歲, 但如

想多活十年, 易如反掌. 基本的辦法是少吃多動, 及聽醫師的話.

二十五年前我去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時, 第一批入場的

貴賓是該校畢業五十年的老校友, 有十幾個人, 都是用輪椅推

進來的. 我當時想在二十五年後, 一定會和他們一樣. 但我現在

的體力和腦力, 還沒有退化很多, 不得不感謝醫學的進步.

(姚毓霖,2006, 2008, 2009 獲美國漢新文學獎 5 次, 及 2006

獲芝加哥散文文學獎. 他的長篇戰爭愛情小說 “多情幾餘恨”

現在中國時報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y3115y 請校友看

後指出錯誤之處.)

此文發表於2OO6源遠.

Page 12: 行醫五十年回顧 - yulinyao.weebly.comyulinyao.weebly.com/uploads/5/2/3/3/52332721/y1.pdf · 我離開三年後, 他突然提升了六位全薪副教授, 他們連一 篇論文也沒有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