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42· 主堡!坠徨塞堂堂盘查垫!璺生!旦筮!!鲞筮垒翅垡!也』垦!鲤迪鱼世:垒!瞪!垫!兰:!!!:!§,堕! ·建议和指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Chinese expert con船llSUS document 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植入型 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一、前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各种心 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发生、进展迅速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 在症状出现后lh内。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也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问题。SCD大多发生在院外, 抢救成功率极低,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为5%⋯,在 中国甚至不到1%"J。因此对SCD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 的预防,对于降低SCD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 义。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预防SCD最有效的措施为应用植 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根据美 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1998年的器 械治疗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于2002年发布了第一个 国内的ICD适应证指南∞1。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及国 外指南的不断更新,CSPE组织国内专家,复习国内外 文献,结合近年ICD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对于ICD植入 适应证进行了更新。 二、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目前全球SCD的发生率并不确切,不同地域SCD的发 生率各不相同”o。近年的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180 000— 450 000发生SCD,发生率的差异主要与对SCD的定义以及 研究方法有关¨’60。欧洲的SCD发生率与美国接近,每年 SCD的发生率在50~100/10万人,有很大的地域差别MJ。 近20-30年来,随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工作的 加强和冠心病病死率的下降,SCD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低 于冠心病降低的幅度o。8|,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亚洲SCD的发生率较低。据来自日 本等亚洲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每年SCD的发生率 为37—43/10万人b10J。我国SCD的发生率与此接近,2009 年Hua等¨¨报道了一项关于中国SC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该项目采用人群监测的方法,从我国4个地区(北京、广 东、新疆和山西)选择了共67.8万人口,监测时间从2005年 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总死亡2 983人,SCD人数 284人,计算SCD发生率为41.8/10万人(0.04%),占总死 亡的9.5%。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4.04.002 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huangeongxin@vip.163.com;霍勇,Email:huoyong@263.net.ca SCD,总人数高于美国。 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发展历程 60年代后期,美国Mirowski医生最先提出了用植入型 除颤器转复心室颤动(室颤)的设想¨2|,并于1969年在犬身 上进行实验成功;1972年,Mirowski等与美国匹兹堡Me 公司合作,研制了为临床应用的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utomat— ic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AID)。1980年2 的同事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医院,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 植入了世界上第1台AID¨⋯。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临 1988年经静脉除颤导线第1次应用于临床,避免了开 胸手术¨“;至1988年开发了具有程控功能的ICD(Venta P,美国CPI公司生产),为第2代ICD;1989年第3代 始用于临床,它的最大特点是分层治疗(tiered therapy),即抗 心动过速起搏(antitaehyeardia pacing,ATP)、低能量心律转 复和高能量电除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ICD还具有多 项参数程控功能。1995年双腔ICD问世,可提供DDD DDDR起搏,并能提高ICD对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识别 的特异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适当识别和不适当放电。进 入21世纪后,ICD又取得了两个重要发展:一是随着电子设 备的进展,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ICD进入临床,可远程、定时 对ICD及患者进行监测,完善了患者的术后管理;二是心脏 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广泛应用,它除了改善患者心 功能外,同时还预防SCD。另外,全皮下ICD的l临床应用进 一步丰富了临床选择。 四、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试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多个关于SCD二级和一级预防 I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ICD治疗能有效降低SCD高危 患者的病死率和SCD发生率。 (一)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二级预防临床试验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与ICD对比试验(AVID):AV 究入选了1 016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或伴有晕厥和严重血 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且左心室射血 分数(LVEF)<0.40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ICD 平均随访(18.2±12.2)个月。结果发现ICD组的病死率 (15.8+3.2)%,药物治疗组为(24.0+3.7)%,ICD 治疗组的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下降29%;经多元回归分 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ICD治疗的获益仍然存在;对于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42· 主堡!坠徨塞堂堂盘查垫!璺生!旦筮!!鲞筮垒翅垡!也』垦!鲤迪鱼虫世:垒!瞪!垫!兰:!!!:!§,堕!:璺

·建议和指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Chinese expert con船llSUS document 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植入型

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一、前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各种心

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发生、进展迅速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

在症状出现后l h内。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也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问题。SCD大多发生在院外,

抢救成功率极低,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为5%⋯,在

中国甚至不到1%"J。因此对SCD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

的预防,对于降低SCD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

义。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预防SCD最有效的措施为应用植

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根据美

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1998年的器

械治疗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于2002年发布了第一个

国内的ICD适应证指南∞1。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及国

外指南的不断更新,CSPE组织国内专家,复习国内外

文献,结合近年ICD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对于ICD植入

适应证进行了更新。

二、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目前全球SCD的发生率并不确切,不同地域SCD的发

生率各不相同”o。近年的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180 000—

450 000发生SCD,发生率的差异主要与对SCD的定义以及

研究方法有关¨’60。欧洲的SCD发生率与美国接近,每年

SCD的发生率在50~100/10万人,有很大的地域差别MJ。

近20-30年来,随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工作的

加强和冠心病病死率的下降,SCD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低

于冠心病降低的幅度o。8|,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亚洲SCD的发生率较低。据来自日

本等亚洲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每年SCD的发生率

为37—43/10万人b10J。我国SCD的发生率与此接近,2009

年Hua等¨¨报道了一项关于中国SC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该项目采用人群监测的方法,从我国4个地区(北京、广

东、新疆和山西)选择了共67.8万人口,监测时间从2005年

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总死亡2 983人,SCD人数

284人,计算SCD发生率为41.8/10万人(0.04%),占总死

亡的9.5%。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4.04.002

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huangeongxin@vip.163.com;霍勇,Email:huoyong@263.net.ca

SCD,总人数高于美国。

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发展历程

60年代后期,美国Mirowski医生最先提出了用植入型

除颤器转复心室颤动(室颤)的设想¨2|,并于1969年在犬身

上进行实验成功;1972年,Mirowski等与美国匹兹堡Medrad

公司合作,研制了为临床应用的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utomat—

ic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AID)。1980年2月Mimwski和他

的同事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医院,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

植入了世界上第1台AID¨⋯。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临床。

1988年经静脉除颤导线第1次应用于临床,避免了开

胸手术¨“;至1988年开发了具有程控功能的ICD(Ventak.

P,美国CPI公司生产),为第2代ICD;1989年第3代ICD开

始用于临床,它的最大特点是分层治疗(tiered therapy),即抗

心动过速起搏(antitaehyeardia pacing,ATP)、低能量心律转

复和高能量电除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ICD还具有多

项参数程控功能。1995年双腔ICD问世,可提供DDD或

DDDR起搏,并能提高ICD对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识别

的特异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适当识别和不适当放电。进

入21世纪后,ICD又取得了两个重要发展:一是随着电子设

备的进展,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ICD进入临床,可远程、定时

对ICD及患者进行监测,完善了患者的术后管理;二是心脏

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广泛应用,它除了改善患者心

功能外,同时还预防SCD。另外,全皮下ICD的l临床应用进

一步丰富了临床选择。

四、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试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多个关于SCD二级和一级预防

I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ICD治疗能有效降低SCD高危

患者的病死率和SCD发生率。

(一)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二级预防临床试验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与ICD对比试验(AVID):AVID研

究入选了1 016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或伴有晕厥和严重血

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且左心室射血

分数(LVEF)<0.40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ICD组,

平均随访(18.2±12.2)个月。结果发现ICD组的病死率为

(15.8+3.2)%,药物治疗组为(24.0+3.7)%,ICD组较药物

治疗组的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下降29%;经多元回归分

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ICD治疗的获益仍然存在;对于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LVEF<O.35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2.加拿大植入型除颤器研究(CIDS):CIDS研究人选了

659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及伴有晕厥或LVEF<O.35的持续

性室速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ICD组,平均随访5

年。结果显示ICD组与胺碘酮组相比,可降低总病死率

20%,心律失常性病死率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汉堡心脏骤停研究(CASH):CASH研究人选了346

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平均

随访57个月。结果发现,ICD组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使SCD的相对风险下降30%;但对于LVEF>

0.35的患者,ICD未显出更大益处ⅢJ。

针对上述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

心脏骤停和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患者,ICD可使SCD的

相对危险性降低50%,总病死率下降25%,尤其对于LVEF<

0.35的患者获益更大¨⋯。

(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一级预防临床试验:

1.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MADIT):MADIT研究

入选了196例心肌梗死(心梗)超过3周的患者,均有非持续

性室速,且LVEF<0.35、无血运重建适应证。随机分为2组,

传统药物治疗组101例,ICD组95例,平均随访27个月。结

果发现,药物治疗组总病死率39%,ICD组总病死率16%,研

究结论得出:ICD对于心梗后高危患者可显著降低病

死率㈣。

2.多中心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试验(MUSTT):MUSTF试

验入选了2 202例LVEF≤0.40伴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速的

冠心病患者,其中704例患者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持续性

室速并随机分配至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治疗或ICD治疗)

组与无抗心律失常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脏骤停或心律

失常致死。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结果显示接受ICD治疗

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较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降低76%

(P<0.001),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和全

因死亡风险与无抗心律失常治疗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201。

3.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Ⅱ(MADIT.1I):MADIT一

Ⅱ研究是ICD一级预防里程碑式的试验,共入选了1 232例

心梗超过4周,LVEF<O.30、无室速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

统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平均随访20个月而提前结束。研

究结果已非常显著,ICD组与药物组相比,总病死率下降了

31%旧“。随后的MADIT-11研究8年随访结果显示,一级预

防患者植入ICD后存活率可持续获益m J。

4.非缺血性心肌病ICD治疗试验(DEFINITE):DEFI.

NITE试验共入选458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LVEF<0.36,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随机分为

传统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各229例,平均随访29个月。结

果显示,ICD组总死亡20例,药物组48例(P=0.08);心律

失常死亡共17例,ICD组3例,药物组17例(P=0.006),提

示ICD可显著降低因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风险ⅢJ。

·243·

5.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试验(SCD-HeFr):SCD-HeFT

研究是目前最大的ICD临床试验,共入选2 521例左心室功

能不良、心功能Ⅱ一Ⅲ级(NYHA分级)的中度心力衰竭(心

衰)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基本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

分为3组:安慰剂对照组、胺碘酮治疗组和ICD组。结果发

现,在随访期5年内,安慰剂组的年病死率为7.2%,ICD治

疗使病死率降低了23%;胺碘酮组病死率与安慰剂组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ICD治疗能够延长充血性心衰患者

的生存时间,降低中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ⅢJ。

上述有关ICD对SCD一级预防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

明了对于SCD的高危患者,即心梗伴LVEF值降低或者非缺

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功能不良的中度心衰患者,即使临床上

无室速病史,ICD治疗仍能显著降低病死率;ICD作为对

SCD的一级预防效果超过二级预防。

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证

(一)适应证的分类标准

本专家共识将植入ICD的适应证分为以下3类:

I类适应证:根据病情,有明确证据或专家们一致认为

ICD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相当于绝对适应证。

Ⅱ类适应证:根据病情,ICD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

效果证据不足或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Ⅱ类适应证中又进

一步根据证据和/或观点的倾向性分为Ⅱa(意见有分歧倾向

于支持)和lI b(支持力度较差)两个亚类。相当于相对适

应证。

Ⅲ类适应证:根据病情,专家们一致认为ICD治疗无效,

甚至某些情况下对患者有害,因此不需要、不应该植入ICD,

即非适应证。

证据级别分类:

A级:数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B级:数据来源于单个随机临床试验或大规模非随机

研究。

c级:专家一致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登

记注册研究。

(二)国际ICD适应证的发展历程

美国FDA分别于1980年和1985年制定与修改了最早

的ICD植入适应证。1980年第1次提出,对于有两次心脏

骤停发作病史的幸存者,可植入ICD;1985年时,改为对无心

梗情况下发生过1次心脏骤停,或者是有反复发作的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的室速者,有ICD植入适应证。

1991年,ACC/AHA和NASPE分别代表各自的学会,第

1次发布了ICD治疗的指南,均限于对SCD的二级预防;

1998年,随着临床证据积累,适应证随之拓宽,但仍局限于

二级预防,内容主要为ⅢJ:

I类适应证(1998年):①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导致

的室速或室颤而引起的心脏骤停(证据水平:A);②自发性

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B);③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

诱发出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药物治疗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44· 虫堡!坠堡塞堂堂苤查!Q!堡生!旦筮!!鲞筮堡翅垦蝤!』鱼!鲤鱼!地地:垒!趔坠!Q!!:!!!:!!:盟!:堡

无效(证据水平:B);④伴发于冠心病、陈旧心梗和左心室功

能低下的非持续性室速,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室速或室

颤(证据水平:B)。

2002年,随着循证医学发展,特别是MADIT、MADITⅡ

及MUSTI"等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ACC/AHA/

NASPE联合发布了ICD的新指南Ⅲ1,ICD正式由SCD的二

级预防上升到一级预防,成为II a类适应证,即心梗1个月

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3个月,LVEF。<0.30,证据级别:B。

2005年,根据SCD—HeFT等的研究结论,ACC/AHA在心

衰治疗指南中F“,提出了关于ICD的适应证,ICD的一级预

防被提升到I类适应证,具体内容包括①对于有SCD、室颤

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室速病史的心衰患者,推荐ICD作为二

级预防(证据水平:A);②心梗后40 d,LVEF≤0.30,最佳药

物治疗后心功能在Ⅱ或Ⅲ级,预期生存超过1年,推荐ICD

作为一级预防(证据水平:A);③LVEF。<0.30,最佳药物治

疗后心功能Ⅱ或Ⅲ级,预期生存超过1年的非缺血性心肌病

患者,推荐ICD作为一级预防(证据水平:A)。

2008年,ACC/AHA/HRS发布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

指南,其中详细阐述了ICD植入的各类适应证,是截止目前

最为细化、深入的ICD治疗指南;与2002年指南相比,有以

下几项重要更新Ⅲ1:ICD对SCD一级预防的适应证由Ⅱ类

升级为I类,且证据级别很高;在SCD的一级预防适应证

中,不仅适用于心梗或缺血性心肌病伴LVEF降低的患者,

同样推荐用于非缺血性心肌病伴LVEF<0.35的患者,且均

为I类推荐;对肥厚性心肌病及其他各种遗传性心律失常,

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患者的ICD适应证有

了非常明确详尽的推荐,其中很多内容借鉴了2006年发布

的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与SCD预防的指南㈣J。2012年,

ACCF/AHA/HRS联合发布新的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更新时,ICD适应证部分没有变化mo。因此,目前仍采用

2008年ICD指南来指导临床工作。2008年指南的I类适应

证为:①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引起的心脏骤

停存活者,经过仔细评估明确原因且完全排除可逆因素后;

②合并自发持续室速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无论血流动力学

是否稳定;③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伴随电生理检查诱发的

临床相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或室颤;④心梗所致

LVEF≤0.35,且心梗40 d以上,心功能Ⅱ/Ⅲ级患者;⑤心功

能Ⅱ或Ⅲ级,LVEF。<0.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⑥心梗所

致LVEF≤0.30,且心梗40 d以上,心功能I级患者;⑦心梗

所致非持续室速,LVEF≤0.40且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颤或

持续室速。

(三)我国ICD适应证的建议

我国应用ICD的历史仅20余年,最初每年植入不足

100例,随着经济发展和对SCD预防意识的提高,ICD植入

数量不断增长"1|。尽管ICD植入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相对于SCD的发生率来说还相差甚远。我国关于ICD

植入适应证的第一个专家共识发布于2002年口1,主要参照

了1998年欧美应用的ICD指南。随着我国ICD数量的增

长,以及近10年国际ICD植入适应证的变化,有必要制定新

的ICD植入的适应证。因此,CSPE在2002年制定的ICD植

入适应证的建议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本适应证。

I类适应证:①非可逆性原因导致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的持续室速,引起的心脏骤停存活者;②合并自发持

续室速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③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电生

理检查诱发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或室颤;④心梗

40 d以上,LVEF。<0.35,心功能Ⅱ或Ⅲ级患者;⑤心功能Ⅱ

或Ⅲ级,LVEF、<0.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⑥心梗40 d

以上,LVEF。<0.30,且心功能I级患者;⑦心梗后非持续室

速,LVEF≤0.40,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

II a类适应证:①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伴随明显左心室

功能障碍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②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

正常的持续室速患者;③伴随1个或以上SCD主要危险因

子(心脏骤停史、自发性持续性室速、猝死家族史、不明原因

晕厥、左心室壁厚度>130 mm、异常的运动后血压反应、自发

性非持续性室速)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④伴随1个或以上

SCD主要危险因子(心脏骤停史、室速引起的晕厥、广泛右心

室受累的证据、左心室累及、存在多形性室速和心尖室壁瘤)

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⑤服用B受体阻滞剂期

间有晕厥和/或室速史的长QT综合征患者;⑥等待心脏移

植的非住院患者;⑦有晕厥史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⑧没

有引起心脏骤停,但有明确室速记录的Brugada综合征患

者;⑨服用B受体阻滞剂期间有晕厥和/或记录到持续室速

的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患者;⑩心脏肉瘤病、巨细胞

心肌炎或Chagas疾病。

IIb类适应证:①LVEF≤0.35且心功能I级的非缺血

性心肌病患者;②有SCD危险因素的长QT综合征患者;③

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晕厥患者,全面的有创和无创检查

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④有猝死史的家族性心肌病患者;

⑤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

Ⅲ类适应证:①满足以上I、11 a和11 b类适应证,但患

者不能以较好的功能状态生存1年以上时;②无休止室速或

室颤患者;③存在明显的精神疾病,可能由于ICD植入而加

重,或不能进行系统的随访者;④心功能Ⅳ级,不适合心脏移

植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顽固性充血性心衰患者;⑤不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且无诱发的室性心

律失常;⑥手术或导管消融可治疗的室颤或室速患者;⑦无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由完全可逆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或

创伤)引起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四)我国ICD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我国早在2002年制定的ICD治疗适应

证中就已经充分强调了ICD对SCD二级预防的重要性。目

前国内植入ICD患者中超过50%是二级预防。即便如此,仍

有许多符合二级预防的患者未能接受ICD治疗,至于ICD一

级预防在国内的应用则更加有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生堡!坠徨塞堂堂苤壶!Q!兰生!旦筮!!鲞筮垒期鱼!也』垦!迦璺璺垒吐地:垒!旺塾!Q!堡:!丛:!§,堕!:!

①医生及患者对SCD及ICD疗法的认识不足:宿燕岗等∞2 o

对存在ICD适应证的患者及其主管医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

现,所有适应证患者仅1/2知晓病情存在较高发生意外的可

能,而了解ICD是预防SCD最有效治疗方法者不到1/4;有

ICD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植入ICD的比例为42.4%,而一级

预防的比例仅为2.2%;决定患者是否接受ICD治疗的最主

要影响因素是医生的建议,而90%以上一级预防患者的主管

医生认为患者并不需要植入ICD;不接受ICD治疗的首位原

因是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需要而非经济因素;②医疗保险覆盖

不够:植入ICD的患者所需要的自付费用太高(ICD的报销

比例过低);③其他因素:如患者不接受体内植入物,ICD需

要多次更换以及ICD是姑息性治疗,不能治疗基础心脏疾

病,也不能改善心衰症状等。上述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

ICD的实际应用远远低于其适应证范围,尤其是一级预防。

2.相应的对策: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加大对医生和相

关患者人群宣传ICD预防SCD作用及其适应证的力度、提

升医生医疗行为以及提高ICD的医保报销比例等都是今后

推动ICD在我国应用的解决对策。

如何提高ICD的费用效果比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中

国,毕竟ICD价格昂贵,而接受一级预防的患者并非都会发

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且ICD存在一定比例的不适当治疗

率。另外的一个事实是,尽管近年来经全国、地方相关学会

及专业团体对ICD疗法努力推广,我国ICD植入总量、一级

预防比例仍然很低"⋯。针对国内目前现状,在上述对策的

基础上,推行所谓ICD的“1.5级预防”可能是合适的。“1.5

级预防”是指在符合一级预防适应证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以

下一项或一项以上高危因素中的一个:①不明原因晕厥

史[搏圳;②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指非持续性室速∞川;③更

低的LVEF值(≤0.25)"“。已有研究显示,当一级预防适

应证患者合并上述高危因素时,全因病死率和发生SCD的

风险更高,自ICD疗法中获益更大唧4J。

“1.5级预防”不是一个新的适应证,而是在目前中国

ICD一级预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情况下使更多医生和患者

接受ICD疗法的一种理念和举措,希望藉此得到医、患更好

的理解和依从性,提高应用ICD疗法的费用效应比,使国内

更多高危患者免于SCD。目前张澍教授牵头的全球有关

“1.5级预防”的Improve SCA研究正在进行,相信该研究结

果会对ICDl.5级预防的临床意义做出客观评价。

本共识专家一致认为,应首先强调严格按照本共识中有

关ICD一级和二级预防适应证指导临床实践工作。在目前

国内医生、患者对ICD一级预防的认识明显不足的现状下,

至少对二级预防及符合1.5级预防的更高危患者积极推荐

ICD治疗。

六、未纳入临床试验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

适应证

欧美学会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制定了若干ICD临床应用

指南,并进行相应更新。但是,不同的随机临床试验有相应

·245·

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仍有部分高危患者未能纳入临床试验。

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要植入ICD尚无明确建议。2014年

HRS/ACC/AHA联合发表了关于ICD应用的专家共识,主要

针对未纳入临床试验患者的ICD植人H1|。因为其证据来源

于随机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回顾性研究、大型注册研究以

及专家意见。因此,在此专家共识中推荐水平不采用I~Ⅲ

类适应证和A~D级证据,而是使用“推荐、有益、可以考虑、

不推荐”等来表述。本专家共识主要针对以下4类人群:非

心梗导致的肌钙蛋白异常的患者、心梗40 d内的患者、血运

重建90 d内的患者和首次诊断为非缺血性心肌病9个月内

的患者。

(一)非心肌梗死导致的肌钙蛋白异常的患者

临床上心梗的诊断标准为心肌生化标志物(包括肌钙

蛋白)升高,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99%正常参考值上限,并有

以下至少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心肌缺血的症状、新出现的

ST-T改变或新出现的LBBB、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

新出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旧1。然而,

心肌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心梗之外的其他情况下也可以升高,

如肾脏疾病、急性肺栓塞、心衰、心肌炎、胸部外伤或快速心

律失常等。因此,如果患者符合了ICD植入的一级和二级预

防的适应证,仅有心肌生化标记物升高,而无其他急性心梗

的证据,明确排除心梗后,可立即植入ICD。

建议:对于此前符合SCD一级或二级预防适应证,出现

非心梗导致的心肌生化指标(例如肌钙蛋白)异常的患者,

推荐植入ICD。

(二)心肌梗死40 d内的患者

1.心肌梗死40 d内伴左心室功能不良的患者:关于心

梗40 d内符合ICD一级预防的患者,2008年ACC/AHA/

HRS关于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的指南中不建议植入

ICDl28J。因为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心梗早期植入ICD,尽

管能降低SCD发生率,但不降低全因病死率。主要有以下2

个临床试验。

急性心梗后除颤器的应用研究(defibrillator in acute my·

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DINAMIT)[433,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的

临床试验。674例心梗后6—40 d的患者人选,332例患者接

受ICD治疗。平均随访30个月,发现ICD组和非ICD组在

全因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D组能明显降低心律

失常病死率,却明显增加了非心律失常病死率。

即刻风险评估改善生存率研究(immediate risk stratifiea.

tion impmves survival study,IRIS)㈩J,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的

临床试验,入选心梗后5—31 d的患者共674例,其中445例

接受了ICD治疗。平均随访37个月,发现ICD组和非ICD

组全因病死率没有差别。ICD组显著降低了SCD的发生率,

但是显著增加了非SCD的发生率。

2.心肌梗死40 d内伴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如

果患者需要永久起搏治疗,同时LVEF≤o.35,预计其左心室

功能不能恢复者,则应考虑植入ICD。此举可以避免二次手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46· 虫堡!坠徨塞堂堂盘查!Q!璺生!旦筮!!鲞筮璺翅鱼堕!!£!型迪鱼虫世,垒坠理塾垫!!:!丛:!§.:盟!:堡

术更换为ICD治疗的风险、减少患者手术次数及手术相关并

发症,并可降低经济负担。若预计患者左心室功能可以恢复

者,则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合适的选择。如果患者病情许可,

不需要立即植入心脏起搏器,则可以观察其左心室功能能否

恢复,再决定植入起搏器或ICD。

3.心肌梗死40 d内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室性

快速心律失常在急性心梗早期发生风险很高,随后逐渐下

降。有临床试验评估了在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中,持续性室

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频度和预后。GISSI-2研究显示持续

性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在心梗早期(≤4 h)和晚期(>4 h)分

别为3.1%和0.6%。心梗早期有室速和室颤的患者并发症

更高,是住院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在全球冠状动脉

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的GUSTO一1研究中,

共人选了40 895例患者,10.2%患者出现快速持续性室性心

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更高的院内病死率和30 d

病死率㈣o。APEX—MI研究同样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组90 d

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H 7|。

在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中也观察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

生。有室速或室颤患者的30 d病死率明显增高㈣J。心梗

48 h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年死亡风险明显>48 h内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

建议:①对于此前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并符合SCD

一级预防适应证的患者,发生急性心梗40 d内,不推荐植入

ICD;②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若曾在心梗48 h后出现持续

(或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且无进行

性心肌缺血,推荐植入ICD;③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若曾在

心梗48 h后出现持续(或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室性快速

心律失常,且该心律失常可行导管消融治疗,植入ICD有益;

④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若曾在心梗48 h后出现持续(或血

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有明确证据显示

与心肌缺血相关,并且可通过合适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纠

正,不推荐植入ICD;⑤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发生晕厥并怀

疑(通过病史,记录到的非持续性室速或心内电生理检查)

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有关,植入ICD有益;⑥心梗后40 d内

的患者,若需要永久起搏治疗并符合SCD一级预防适应证,

且不能确定左心室功能是否能恢复或左心室功能预计不能

恢复,推荐植入ICD;⑦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若此前已植入

ICD,此次由于电池耗竭需要更换ICD,经过仔细评估合并症

及临床情况后,推荐更换ICD;⑧心梗后40 d内的患者,等待

心脏移植或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时,不推荐植入ICD。

(三)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

对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内患者是否需要

ICD治疗,目前缺少大型、随机试验数据。目前指南也没有

专门阐述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90 d内,且满足ICD一级预

防和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情况。

1.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伴左心室功能不良的患者:早

期CABG—Patch研究(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Patch Tri-

al,CABG Patch)[50l,入选了LVEF<O.36伴信号叠加心电图

异常、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患者共900

例,随机分为ICD组和非ICD组,ICD组患者在CABG中植

入心外膜除颤片状电极,随访36个月发现两组生存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律失常性死亡在ICD组下降45%。一些

ICD一级预防临床试验(MADIT—11,MADIT.CRT,and SCD-

HEFt)的亚组分析显示ICD植入时间随着血运重建的时间

延长而获益增加”“。MADIT-II研究的亚组分析中”⋯,有

951例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血运重建6个月的患

者能从ICD治疗中额外获益。

血运重建术后90 d再接受ICD治疗的理由是基于血运

重建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这样一个前提。但是预测哪些

患者能改善左心室功能却是一个挑战。在CABG前左心室

功能不良的患者,CABG后LVEF≤0.35的持续性左心室功

能不良的患者比例为25%~74%¨’⋯。LVEF低的患者,尽

管接受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在早期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因

此,在之前已符合ICD植入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

后预计很难改善LVEF超过0.35。患者如果已超过急性心

梗40 d,则植入ICD是有益的。

2.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

AVID[15]、CIDS㈣和CASH[”1 I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ICD二

级预防的作用。因此,2008年指南规定器质性心脏病伴自

发性、持续性室速的患者,不管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建议植

入ICD,为I类适应证,并且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室性快速

心律失常的患者经血运重建后,ICD能否在生存率改善方面

提供额外的益处,对于这一问题仍存疑惑。AVID研究显示

10%的ICD组患者及12%的药物组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生存

率没有变化,提示对于没有急性心梗者,血运重建不会降低

患者猝死发生率¨“。随后的AVID注册研究显示血运重建

及ICD均可改善生存率,且ICD的作用独立于血运重建存

在㈣。

建议:①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此前符合SCD一

级预防适应证,血运重建后LVEF恢复至>0.35的可能性极

小,若患者近40 d内无急性心梗,植入ICD有益;②血运重

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此前符合SCD二级预防适应证(室性

快速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后复苏),且左心室功能异常者,

推荐植入ICD;③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此前符合

SCD二级预防适应证(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后复

苏),若此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损伤无关,且左心室功

能正常者,推荐植入ICD;④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由

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后复苏,若此心律失常与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相关,患者接受了完全的冠状动脉血运

重建且左心室功能正常,不推荐植入ICD;⑤血运重建术后

90 d内的患者,发生晕厥并怀疑(通过病史,记录到的非持

续性室速或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有关,植

入ICD有益;⑥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若需要永久起

搏治疗并符合SCD一级预防适应证,且不能确定左心室功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生堡!坠徨塞堂堂苤圭!Q!堡生!旦筮!!鲞筮!翅堡h也』g型姿!垒地丝!:垒!理塾垫!垒:!!!:!!:堕!:!

能是否能恢复或左心室功能预计不能恢复,推荐植入ICD;

⑦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若此前已植入ICD,此次由

于电池耗竭需要更换ICD,经过仔细评估合并症及临床情况

后,推荐更换ICD;⑧血运重建术后90 d内的患者,等待心脏

移植或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时,若患者近40 d内无急性心

梗,植入ICD有益。

(四)首次诊断为非缺血性心肌病9个月内的患者

关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ICD的一级预防,目

前指南均推荐ICD治疗。但是并没有说明诊断为NICM后

多长时问接受ICD治疗合适。在2008年指南中仅强调了优

化药物治疗基础上,仍然满足LVEF≤0.35、心功能II/lll级

的NICM患者,推荐ICD治疗。几个临床试验评估了ICD获

益与NICM诊断时间之间的关系。DEFINITE研究的亚组分

析中ⅢJ,比较了ICD在≤3个月(n=150)和>3个月(n=

308)以及≤9个月(n=216)和>9个月(n=242)之间的获

益,研究者发现尽管ICD植入时间不同,获益却相似。也有

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口7_58],发现首次诊断为NICM的患

者,经优化的药物治疗6-9个月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明显

改善,LVEF增加,不再符合ICD的一级预防标准。因此,对

于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患者,是否需要植入ICD有

不同意见。但多数研究表明,首次诊断为NICM 3~6个月内

的患者,其左心室功能才有恢复可能性,6个月后LVEF很难

再有提高。

由于非缺血性心肌病伴有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猝

死风险高¨⋯,因此,对于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患者,

出现持续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者,主张

植入ICD。

建议:①首次诊断为NICM 3个月内的患者,不推荐植入

ICD作为SCD一级预防;②首次诊断为NICM 3-9个月内的

患者,若左心室功能恢复可能性小,植入ICD作为SCD一级

预防有益;③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患者,出现持续

(或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推荐植入

ICD;④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患者,出现晕厥并怀疑

(通过病史,记录到的非持续性室速或心内电生理检查)与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有关,植入ICD有益;⑤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患者,若需要永久起搏治疗并符合SCD一级预防

适应证,且不能确定左心室功能是否能恢复或左心室功能预

计不能恢复,推荐植入ICD;⑥首次诊断为NICM 9个月内的

患者,等待心脏移植或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时,植入ICD有

益。

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一些特殊情况

(一)单腔和双腔ICD的选择

目前指南没有明确表明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单腔或双腔

ICD。2002年ACC/AHA/NASPE和2008年ACC/AHA/

HRS指南描述,如果患者需要双腔起搏治疗或者患者伴有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有不适当放电可能性时,可考虑选择

双腔ICD治疗。由于缺乏临床依据以及无指南指导,临床.k

·247·

对于单腔和双腔ICD的选择出现了很大差异,有些中心只植

入单腔ICD,而另一些中心则只植入双腔ICD⋯。。

双腔ICD的优势主要可提供心房感知和起搏功能,但是

美国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的ICD数据库分析显示峥“,二度/

三度房室阻滞仅占5%,窦性停搏需要心房起搏者占12%。

使用双腔鉴别功能,有助于鉴别室速与室上速,利于观察房

室分离。然而,随着现代ICD程控策略的优化,心房导线在

辅助鉴别室速与室上速方面的优势逐渐降低。在2014年美

国心律学年会上最新报道的RAPRURE研究旧1,入选了100

例双腔ICD患者,随机程控为单腔或双腔,随访1年发现,两

组不适当治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2%。双腔

ICD的不足包括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花费和脉冲发生

器寿命缩短增加更换手术次数。另外,DAVID研究显示∞⋯,

在不需要心动过缓起搏的患者中,双腔ICD组心衰住院率增

加,病死率增加,并证实与右心室起搏有关。

综上所述,在选择单双腔ICD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

有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

性心律失常类型等,然后选择适合患者的ICD类型。

建议: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推荐植入心房

导线;②窦性心动过缓和/或房室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需要使

用B受体阻滞剂或其他具有负性变时功能作用的药物时,推

荐植入心房导线;③记录到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伴窦性心律

的患者,推荐植入心房导线;④由心动过缓诱发或长间歇依

赖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例如长QT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型室

速)的患者,植入心房导线有益;⑤记录到房性心律失常(排

除永久性房颤)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房导线;⑥肥厚性心

肌病患者,若静息或激发状态下出现明显的左心室流出道压

力阶差,可以考虑植入心房导线;⑦未记录到房性心律失常

且无其他原因需要植入心房导线的患者,不推荐植入心房导

线;⑧永久或长程持续房颤患者,并且不考虑恢复或维持窦

性心律,不推荐植入心房导线;⑨非心动过缓诱发或长间歇

依赖的室颤患者,并且无其他需要植入心房导线的适应证,

不推荐植入心房导线。

(二)心室除颤阈值的测试

除颤阚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概念于1963年

第1次提出,定义为终止室颤所需的最小能量ⅢJ。但是“阈

值”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除颤。因为此处的除颤阈值只是指

除颤成功的概率性。临床上通常以成功概率曲线来描述,横

坐标为除颤能量,纵坐标为成功率。

DF'I"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有两种:10 J安全范围法以及逐

级降低能量测试法。前者是以低于最大除颤能量至少

10 J以上的能量进行除颤,仅需诱发1次室颤,是目前临床

最为常用的方法。逐级降低能量测试法需多次诱发室颤,精

确但临床少用。早期ICD只有除颤功能,仅用于室颤患者的

治疗。DVF作为ICD植入术中的标准流程,以确认ICD的感

知和除颤功能,其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随着ICD适应证的拓

宽以及ICD工艺和技术的改进,DFr测试是否仍有其必要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7: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48· 生堡:坠,生z丕巫士巫!-i坠"!!!!生!旦箍!!鲞筮!翅g!也』垦型迪垒堂地:垒!耻塾!Q!堡:!!!:!!:№:生

性,许多学者产生了不同观点。

支持DFr测试的理由:①DYI"测试是ICD植入过程的

标准流程;②D丌测试中发现高DFF可以及时调整,使患者

能接受更有效的除颤治疗;③较精确的DFT测试,可程控较

低的除颤能量,而低除颤能量具有充电时问短、对心肌损伤

小和节约电能等优点;④自发性室颤的除颤失败是ICD患者

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报道,没有达到10 J的安全范围是在

双相波、经静脉植入导线的ICD患者发生SCD的独立预测

因子㈨J。若ICD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死亡,而医生未按标准

流程进行DFT测试,可能使医生位于非常不利和被动的局

面,出现医学伦理问题m1。

不支持DFI"测试的理由:①诱发性室颤不同于自发性

室颤,临床最常见的需要ICD治疗的心律失常是室速;

②Drr测试不能预测临床除颤能否成功,DFI"测试成功,随

访中自发性室颤除颤可能不成功;DVI"测试不成功,随访中

自发性室颤除颤也可能成功;③有研究报道DFT测试与否

不影响长期预后哺7|;④DFT测试有一定风险㈣1;⑤ICD植

入术后发生猝死未必与DFI"测试有关,可以由导线和ICD

故障所致也可以是除颤成功,但电机械分离引起。

2014年5月在美国心律学年会(HRS)上首次公布了

SIMPLE(Shockless implant evaluation)研究㈣o的结果。,该研

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在ICD植入过程中,进行DFI"测试对

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2 500例新植入ICD/CRT—D患者,随机分为DFTI'组(传

统组,l 242例)和非DVI"组(试验组,l 237例),平均随访

(3.1±1.0)年。研究结果显示,首次除颤成功率两组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86%,试验组91%,P>0.05)。随访期

间的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论为:①DFr

测试不能提高患者ICD除颤的有效性,也不降低病死率;②

DFT测试风险较低,但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③ICD

植入过程中,推荐不常规进行DYI'测试。

建议:ICD植入过程中,针对一级预防的患者,推荐不常

规进行DFI"测试。而对二级预防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基础

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类型等,由植入医

生决定是否进行DI-I"测试。

八、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随访和程控

(一)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随访

对已接受ICD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ICD治疗过

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了解ICD治疗的效果,及时发

现和处理手术及ICD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故障,了解

ICD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患者得到最优治疗效

益‘M1|。2012年CSPE公布了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

随访的专家共识,下面简单介绍与ICD相关的随访内容¨“。

I.随访目的

ICD随访的主要目的有4个方面:了解患者情况、评价

器械状况、关注疾病变化及相关沟通。具体包括评估器械的

性能和优化参数的设置、识别和校正ICD系统的异常情况、

预测电池寿命并确定择期更换时机、保存患者及ICD程控参

数变化的记录并建立数据库以及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

教育。

2.随访方式和频度

(1)随访方式:ICD的随访方式主要有诊室随访和远程

监测两种。诊室随访是目前主要的随访方式,即由专科医师

和/或从事ICD的医护技术人员在诊室进行检测的随访方

式。通过程控仪询问读取ICD数据和信息,同时了解患者的

病情、用药和生活工作情况,最后决定是否调整器械治疗和

其他治疗。

远程监测:一些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具有在

医院外进行询问评估的功能,可以在患者家中,也可在其他

场所进行,但要求有可用的通信网络。远程监测能提供及

时、准确的CIED工作数据和信息,某种程度上具有与传统

的诊室询问相当的功能。乃3。此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来医院就

诊次数,增加随访频度,尤其适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患

者。远程监测可方便患者并能及时发现问题¨”5|,但有其

局限性。当患者病情有变化或不稳定时,需在诊室进行常规

的诊治,否则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而且目前远程监测尚不

能远程程控及更改参数,所以此类患者仍然需要每年至少进

行1次诊室随访。

(2)随访频度:出院后随访通常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

植入后4~12周内;②中期:依据患者临床情况,每3~6个月

应进行1次诊室随访或远程监测,ICD随访通常不应超过6

个月;③后期:当1CD接近择期更换指征(ERI)时,应该考虑

增加诊室或远程监测次数(每次间隔1—3个月);④紧急随

访:在ICD放电后或远程监测出现红色报警需紧急随访。若

怀疑导线或ICD功能障碍者,应提高随访频度。

3.随访内容

ICD随访评估内容也据患者临床情况、ICD类型以及患

者用药情况而不同。随访应包括①病史采集:注意植入前症

状是否消失、延续或再现,有无被电击感等;②体检:检查囊

袋有无红肿、溃烂、感染以及脉冲发生器是否移位等;③起搏

心电图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记录有无持续的

或间歇性起搏、感知功能异常;④x线胸片:确定有无导线脱

位、导线绝缘层破裂、导线折断、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问

题、心肌穿孔等;⑤程控检查:ICD储存资料回顾、起搏感知

等参数测试、ICD系统功能状态及电池消耗情况评估。其

中,最为重要的是回顾事件记录,判断ICD是否为正确识别

和处理,并给予相应程控优化。

(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参数优化的临床试验

ICD针对非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可自行终止的室速

等发放的不适当和不必要放电会降低患者的临床获益,甚至

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如何减少ICD放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

决的问题。国外进行了多项临床试验以证实减少ICD放电

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专门以治疗参数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空堡!坠堡塞堂堂盘查垫!垒堡!旦筮!!鲞筮垒塑垦!也』鱼!熊迪垒些世:叁!旺塾!Q!堡:∑!!:!!:堕!:垒

(1)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冠心病患者自发的快

速室速以减少放电研究(PainFREE RX I)"“:为前瞻性、非

随机、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人选220例首次植入ICD的冠心

病患者,平均随访6.9个月。研究结果表明,ICD患者中快

频率室速(FvT,诊断频率为188—250次/min)常见,ATP可

以有效治疗约75%的FVT事件,其加速或晕厥风险较低。

(2)比较经验性抗心动过速起搏与放电治疗自发的快

速室速研究(PainFREE RxⅡ)o 77]: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的

研究,也是第1个比较ATP和电击对FVT(CLs 240—320

ms)疗效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人选634例患者。患者按照

1:1随机分配到电击治疗组(乃=321)和经验性ATP治疗组

(n=313)。平均随访11个月,结果显示与电击治疗相比,经

验性ATP治疗对于FVT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2.专门以诊断参数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

(1)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功能异常患者中ICD作

为一级预防的长诊断时问的程控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

究(RELEVENT)o飓J: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的平行对照研

究,共入组324例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研究表明,通过

延长的诊断时间,90%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自行终

止,ICD放电次数明显减少(P<0.001),心衰住院率显著降

低(月冗=0.38,P<0.004),不增加晕厥或死亡事件。

(2)减少不适当治疗的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

(MADIT.RIT)079J:专门针对ICD一级预防患者,旨在通过探

讨程控减少ICD不适当治疗。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

研究。共入选1 500例患者,患者随机按照1:1:1分为传

统程控组、提高诊断频率组和延长诊断时间组。平均随访

1.4年,研究显示,与传统程控设置组相比,提高诊断频率或

延长诊断时间,首次不适当治疗分别减少了79%(P<0.001)

和76%(P<0.001),病死率分别减少了55%(P=0.01)和

44%(P=0.06),而首次晕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避免治疗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研究(ADVANCE

Ⅲ)m]:入选了1 902例首次植入ICD患者,其中75%为一

级预防,25%为二级预防。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

对照试验,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至延长诊断窗口组和标

准诊断窗口组。平均随访1年后发现,与标准诊断窗口组相

比,延长诊断窗口组显著减少ICD治疗发放,不适当放电和

住院率也明显降低,而病死率和晕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提示,延长诊断窗口可有效减少ICD治疗及不适当

放电。

3.以诊断参数及治疗参数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

(1)一级预防参数设置评估研究(PREPARE)呻“:是第

1个专门探讨ICD一级预防参数设置的临床试验。为多中

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选70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

该研究的程控策略为:①避免对频率较慢的室速诊断成立;

②避免对非持续性室速/室颤的诊断成立;③对FVT区应用

ATP治疗;④打开SVT鉴别功能,避免将SVT误诊断为室

·249·

速/室颤;⑤第1阵高能量Shock治疗。结果表明对于一级

预防的ICD患者,策略性程控可以减少ICD的放电次数、心

律失常性晕厥和对持续性室速/室颤治疗缺失的联合终点发

生率。

(2)标准化和医生个体化ICD程控的比较研究

(EMPIRIC)旧2I:多中心、前瞻眭、单盲、平行、非劣效性,以评

价与医师个体化的设定方法相比,标准化的ICD程控策略能

否在减少ICD放电的同时,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共入选900

例患者,其中一级预防为416例,二级预防为484例,1:1随

机分组。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显示标准化程控策略显著

减少了发生5次以上电击的患者数目及住院率。两组在全

因病死率、晕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简单的标

准化程控策略可行、有效,不增加电击相关的病死率。

(3)通过程控ICD推迟一级预防患者首次放电出现时

间的研究(PROVIDE):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入

选了1 670例一级预防的患者。患者按照l:1随机分配至

试验组和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程控特点为:检测

频率更高,检测时间更长,设置更多ATP治疗,采用SVT鉴

别功能。平均随访I.5年,该研究再次证实提高检测频率、

延长检测时间、合理应用ATP及SVT鉴别功能等程控策略

可以有效减少ICD治疗,降低总病死率而不增加心律失常性

晕厥事件。

(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程控建议

ICD参数分为诊断和治疗两类。诊断参数包括基本识

别标准和辅助识别标准。基本识别标准包括频率标准和持

续时间标准,用于室速/室颤的初始识别和再识别。辅助识

别标准包括突发性、稳定性及形态学标准,用于室速与SVT

的鉴别。双腔ICD还可通过分析P波与QRS波的关系,进

行室速与SVT的鉴别。此外,还有专门针对T波过度感知,

导线断裂,噪音干扰检测等的特殊参数。

ICD治疗参数分为ATP、低能量转复及高能量除颤。

ATP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短阵快速起搏(burst)及周长递减

起搏(ramp)。burst指在同一阵起搏中,周长相等且短于心

动过速周长的起搏方式。ramp指在同一阵起搏中,周长逐

渐缩短的起搏方式。放电治疗可分为低能量电转复和高能

量除颤。根据DFr测试结果,室颤区首次放电能量应至少

高出10 J,从第2次开始应使用最高能量。室速区首次放电

可选用较低的能量,之后的放电也应使用最高能量。放电极

性是可程控的另一项参数。其出厂设置在不同的厂家有所

不同。若DFF结果较高,可尝试通过改变放电极性解决。

ICD给予治疗后进行再识别,其目的是判断心律失常事

件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是否需要发放下一步治疗。再识别时

一般仅应用频率标准和持续时间标准,不再采用辅助识别标

准,持续时间一般也要短于初始识别标准。

建议:①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性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进行个体化的ICD程

控;②最小化右心室起搏比例;③程控较高的室速识别频率,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50· 虫堡:坠堡塞堂堂盘壶!!!皇生!旦筮!!鲞筮璺塑堡!也』£!鲤遍地地:垒!胆塾!Q!璺:y堂:!!:№:垒

避免对频率较慢和/或不使患者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速

进行诊断和治疗;④程控较长的室速/室颤识别时间,避免对

非持续性室速/室颤进行诊断和治疗;⑤打开SVT鉴别功

能,避免将sVT误诊断为室速/室颤;⑥推荐无痛性治疗,对

识别为室速的事件应首先使用不同策略的ATP治疗方案。

九、结语

结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健康保障、医疗水平和资源等

综合考虑,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指南,向全社会及各级

医师普及有关SCD的知识,增加社会对于SCD的关注与重

视,以使更多的患者了解SCD及其预防措施,降低我国SCD

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另一方面,要考虑尽可能让真正的猝死

高危患者得到ICD的保护,提高ICD治疗的性价比,使医生

和患者更易于接受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理念。

执笔人 陈柯萍、宿燕岗、华伟、黄德嘉

工作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曹克将、陈柯萍、葛均

波、黄从新、黄德嘉、华伟、霍勇、韩雅玲、马长生、宿燕岗、沈

法荣、王景峰、王玉堂、王建安、吴立群、徐伟、杨杰孚、杨跃

进、严激、邹建刚、郑良荣、张澍

参考文献

[1]de Vreede·Swaemakwes JJ,Gorgels AP,Dubois—Arbouw WI,et a1.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the 1990’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he Maastricht area on incidence,characteristics and sur.

vival[J]-J Am Coil Cardiol,1997,30:1500—1505.

[2] 胡大一,丁荣晶.推动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提高院外心脏骤停

患者生存率[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33.534.

[3]王方正,张澍,任自文,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

证[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198—206.

[4]Priori SG,Aliot E,Blomstmm.Lundqvist C.et a1.Task Foree on

Sudden Cardiac Death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

Eur Heart J,2001.22:1374.1450.

[5] Uoyd—Jones D,Adams Iu,Brown TM,et a1.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一201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2,121:e46-e215.

[6]Kong MH,Fonarow GC,Petemon ED,et a1.Systematic review ofthe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J].J Am

Coil Cardiol,2011,57:794—801.

[7]Dudas K,Lappas G,Stewart S,et a1.Trends in out—of-hospital deaths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Sweden(1991 to 2006)[J].Circu—

lation,201 1,123:46—52.

[8]Gerber Y,Jacobsen SJ,Frye RL,et a1.Sevular trends in deaths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25一year community study[J].Circula—

tion,2006,113:2285-2292.

[9]Tokashiki T,Muratani A,Kimura Y,et a1.Sudden death in the gen.

eral population in Okinawa:Incidence and causes of death[J].Jpn

Cir J,1999,63:37—42.

[10]Tungsanga K,Sriboonlue P.Sudden unexplmned death syndrome

in Northeast Thailand[J].Int J Eipemiol,1993,22:81·8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Hua W,Zhang LF,Wu YF,et a1.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analysis of4 regional populations[J].J Am Coil

Cardiol,2009,54:1110.1111.

Mirowski M,Mower MM,Staewen WS,et a1.Standby automatic

defibrillator:An approach to prevention of sudden coronary death

[J].Arch Imem Med,1970,126:150—161.

Mirowski M,Reid PR,Mower MM,et a1.Termination of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with an implantable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n humanbeings[J].N Engl J Med,1980,303:322—332.

MoserStTroup P,Saksena S,et a1.Nonthoractomy implantable de-

fibrillator system[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1988,11:887.

The AVID investigators.A Comparison of antiarrhythmie drug

therapy with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in patients resuscitated

from near—fatal sustain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J].N Engl J

Med,1997,337:1576-1583.

Connolly SJ,Gent M,Robeas RS,et a1.Canadian Implantable De.

fibrillator Study(CIDS):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against amiodarone[J].Circulation,2000,101:1297—

1330.

Kuck KH,Cappato R,Siebels J,et a1.for the CASH investigators.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antiarrhythmic drug therapy with im-

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in patients resuscitated from cardiac arrest

[J].Circulation,2000,102:748—753.

ConnoHy SJ,Hallstrom AP,Cappato R,et a1.Meta—analysis of th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secondary prevention trials.

AVID,CASH and CIDS studies.Antiarrhythmics vs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study.Cardiac Arrest Study Hamburg.Canadian Im—

plantable Defibrillator Study[J].Eur Heart J,2000,21:2071.

2078.

Moss AJ,Hall WJ,Cannom DS.et a1.Improved survival with all

implanted defibrillator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t high

risk for ventricular arrhythroia.Muh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i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Investigators[J].N Ensl J Med,1996,335:

1933.1940.

Buxton AE,Lee KL,Fisher JD,ct a1.A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

ease.Multicenter Unsustained Tachycardia Trial Investigators[J].

N Engl J Med,1999,341:1882—1890.

Moss AJ,Zareba W,Hall WJ,et a1.Prophylactic implantation of a

defibrillator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duced e.

jection fraction[J].N Engl J Med,2002,346:877—888.

Goldenberg I,Gillespie J,Moss AJ,et al;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Muh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alⅡ.

Long—term benefit of primary prevention with an implantable card-

ioverter—defibrillator:an extended 8-year follow-up study of the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II[J].Cir-

culation,2010,122:1265—1271.

Kadish A,Dyer A,Daubert JP,et a1.Prophylactic defibrillator im—

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N Engl J Med,2004,350:2151—2158.

Bardy GH,Lee KL,Mark DB,et a1.Amiodarone or an implantable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10: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主堡!坠建塞堂堂苤壶垫!!生§旦笠!!鲞筮兰翅g!i翌』堡!堕i璺竺△吐地,△!艇塾!Q!垒:№!:!!:堕!:!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N Engl J

Med,2005,352:225-237.

Gregoratos G,Cheiflin MD,Conill A,et a1.ACC/AHA guidelines

for implantation of cardiac pacemaker and antiarthyrhmia de—

vice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H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m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Committee

on Pacemaker Implantation)[J].J Am Coll Cardiol,1998,31:

1 175.1209.

Gmgoratos G,Abrams J,Epstein AE,et a1.ACC/AHA/NASPE

2002 guidehne update for implantation of cardiac pacemakers and

antiarrhythmia devices:summary articl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ACC/AHA/NASPE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1998 Pacemaker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2,106:

2145.2161.

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1.ACC/AHA 2005 Guide—

h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

gy/Amerie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

lines(Writing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e-

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

2005,1 12:e154一e235.

Epstein AE,Dimarco JP,Ellenbogen KA,et a1.ACC/AHA/HRS

2008 Guidelines for Device—Baced Therapy of Cardiac Rhythm

Abnormalitie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

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 to Revise the ACC/AHA/NASPE 2002 Guide—

line Update for Implantation of Cardiac Pacemakers and Antiar-

rhythmia Devices):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American As—

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and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J].Circulation,2008,117:e350—408.

Zipes DP,Camm AJ,Borggrefe M,et a1.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釉rthmias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J].Circulation,

2006,1 14:e385-e484.

Tmey CM,Epstein AE,Darhar D,et a1.2012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08 guidelines for device—based therapy of

cardiac rhythm abnormalitie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correc—

ted].[J].Circulation,2012,126:1784.1800.

梁义秀,宿燕岗,柏瑾,等.心脏性猝死一级与二级预防植入型

心律转变除颤器患者临床特征单中心分析[J].中华心律失

常学杂志,2012,16:180.183.

宿燕岗,吴妍,柏瑾,等.ICD适应证患者及主管医生的问卷调

查[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59—63.

程中伟,朱孔博,陈太波,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一级预

防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

15:336—340.

Sofieriades ES,Evans JC,[,arson MG,et a1.Incidence and proguo-

sis of syncope[J].N Engl J Med,2002,347:878.880.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251·

Olshansky B,Poole JE,Johnson G,et a1.Syncope Predicts the out—

come of eardiomyopathy patients:analysis of the SCD—He兀’study

[J].J Am Coil Cardiol,2008,51:1277·1282.

deSousa MR,Morillo CA,Rabelo FF,et a1.Non·sustained ventric—

ular taehycardia as a predictor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eular dysfunction:a meta—analysis[J].Euro J Heart

Fail,2008,10:l007-1014.

Miwa Y,Yoshino H,Hoshida K,et a1.Risk stratification for seri—

OUS arrhythmic events using nonsustained ventfieular taehycardia

and heart rate turbulence detected by 24··hour hoher electrocardi--

ograms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eular dysfunction[J].Ann Non-

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12,17:260-268.

Yap YG,Duong T,Bland JM,et a1.Optimising the dichotomy limit

fo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selecting patients for defib—

rillator therap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art,2007,93:

832.836.

Buxton AE,Lee KL,Harley GE,et a1.Limitations of ejection frac-

tion forpredierion of sudden death ris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Lessons from the Mus|I’r study[J].J Am Coil Car-

diol,2007,50:1150—1157.

Chen J,Johnson G,Hellkamp AS,et a1.Rapid·rate 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ound 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fil·

Iator interrogation:relationship to outcomes in the SCD—HeF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Heart Failure嘶a1)[J].J Am Coil

Cardiol,2013,61:2161·2168.

Kusumoto FM,Calkins H,Boehmer J,et a1.HRS/ACC/AHA ex—

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implantable e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ho are not included or not well

represented in clinical trials[J].Circulation,2014,130:94—125.

Newby LK,Jesse RL,Babb JD,et a1.ACC 2012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practical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oponin elevation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

ology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

ments[J].J Am cou Cardiol,2012,60:2427—2463.

Hohrdoser SH,Kuek KH,Dorian P,et a1.Prophylactic use of an

implantable e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after acutemyocardial infarc--

tion[Jj.N En弭J Med,2004,351:2481—2488.

Steinbeck G,Andresen D,Seidl K,et a1.for the IRIS Investigators.

Detbrillator implantation earl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sl J Med,2009,361:1427—1436.

Volpi A,Cavalli A,Santom L,et a1.Incidence and prognosis of

early primary ventrieular fibril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

tion:results of the Gmppo Italiano per 10 Studio della Sopravviv—

eliza nell’Infarto Miocardieo(GISSI一2)database[J].Am J Car-

diol,1998,82:265.271.

Newby KH,Thompson T,Stebbins A,et a1.Sustained ventrica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receiving thrombolytic therapy:incidence

and outcomes.%e GUSTO Investigators[J].Circulation,1998,

98:2567-2573.

Mehta RH,Starr AZ,Lopes RD.et a1.Incidence of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taehyeardia or f1)rillation in patients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1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252·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虫堡!坚徨塞堂堂苤查垫!兰生!旦筮!!鲞筮垒翅£毡!』垦!堕堂墅出生:垒!罂塾!Q!堡:!!!:!!:盟!:璺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A·

MA,2009,301:1779·1789.

The PURSUIT Trial Investigators.Inhibition of platelet glycopro-

tein 1I b/Ⅲa with eptifba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

dmmes[J].N Ensl J Med,1998,339:436-443.

Piccini JP,矾ite JA,Mehta RH,et a1.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

ycardia and ventrieular fibrillation compheating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2012,126:

4149.

Bigger JT Jr.Pmph【ylactic use of implanted cardiac defibrillator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ventrieular arrhythmias after coronary—ar-

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

Patch Trial Investigators[J].N Engl J Med,1997,337:1569—

1575.

Barsheshet A,Goldenberg I,Moss AJ,et a1.Effect of elapsed time

from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to implantation of a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on long·term survival in the MADIT—II trial[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1,22:1237—1242.

Gotdenberg I,Moss AJ,McNiu S,et a1.Time dependence of def-

brillator benefi after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n the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MADIT)一II[J].J Am

Coil Cardiol,2006.47:1811-1817.

Nageh MF,Kim JJ,Chung J,et a1.ne role of implantable cardio—

verter defibrillators in hi【gh-risk CABG patients identified early

post—cardiac surgery[J].Eumpace,2011,13:70·76.

John JM,Hussein A,Imran N,et a1.Undemtilization of implant—

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pos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systolic dysfunction[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

ol,2010,33:727—731.

Cook JR,Rim—Patron C,Curtis AB,et a1.Effect of surgical l_evas·

e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ventricu—

lar tachycardia or fibrillation in the Antiarrhythmics Versus Im-

plantable Defibrillators(AVID)registry[J].Am Heart J,2002,

143:821-826.

Kadish A,Schaechter A,Subacius H,et a1.Levine J.Patients with

recently diagnosed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benefi from im·

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J].J Am Coil Cardiol,2006,

47:2477—2482.

McNamara DM,Starling RC,Cooper LT,et a1.for the IMAC In-

vestigators.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outcomes in re-

cent onset dilated cardiomyopathy:results of the IMAC(Interven-

tion in Myocarditis and Acute Cardiomyopathy)一2 study[J].J Am

Coil Cardi01.2011.58:1112-1118.

Zecchin M,Merlo M,Pivetta A,et a1.How can optimiza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avoid unnecessary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

fibrillator implan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

myopathy presenting with“SCD—HeFT criteria?”[J].Am J Car—

di01.2012,109:729·735.

Meyer C,SchueUer P,Rodenbeck A,et a1.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nonsustained,sustained,and incessant[J].Int Heart J,2009,50: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1一‘751.

Matlock DD,PetersonPN,WangY,etal.Variationinilse ofdual—

chambe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ata registry[J].Arch Intern Med,2012,

172:634—641.

Gregoratos G,Abrams J,Epstein AE,et a1.ACC/AHA/NASPE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implantation of cardiac pacemakers and

antiarrhythmia devices:summary articl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f ACC/AHA/NASPE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1998 Pacemaker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2,106:

2145—2161.

Friedman PA,Bradley D,Koestler C,et a1.A prospective random-

ized trial of single-or dual—chamber implantahle cardioverter·de—

fibriHators to minimize inappropriate shock risk in primary sudden

cardiac death prevention[J].Europace.2014 Jun 13.pii:euu022.

【Epub ahead of print].

Wilkoff BL,Cook JR,Epstein AE,et a1.for the Investigators VVⅡ

DT.Dual chamber pacing or ventficular backup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an implantable defbrillator:tlle Dual—chamber and VVI Im-

plantable Detbrillator(DAVID)trial[J].JAMA,2002,288:

31 15—3123.

Peleska B,Blazek Z.Effect of serial induetivity in condenser

defibrillators on the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of the heart and pro-

posals for a modification of the earlier prema type defibrillator[J].

Rozhl Chir,1963,42:704·71 1.

Pires L,Johnson KM.Intraoperative testing of the implantable car-

dioverter-defibrillator:how much Is enough?[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06,17:140-145.

Strickberger SA,Klein GJ.Is defibrillation testing required for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J].J Am Coil Cardiol,2004,44:88.

91.

Brignole M,Occhetta E,Bongiomi MG,et a1.Clinical evaluation of

defibrillation testing in an unselected population of 2,120 consec·

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first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mplant[J].J Am Coil Cardiol,2012,60:981-987.

Bimie D,Tung S,Simpson C,et a1.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The Canadian experience[J].

Heart Rhythm,2008,5:387-390.

Healey JS,Hohnloser SH,Glikson M,et a1.The rationale and de—

sign of the Shockless IMPLant Evaluation(SIMPLE)trial:a ran—

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defibrillation testing at the time of de—

fibrillator implantation[J].Am Heart J,2012,164:146—152.

陈泗林,林纯莹,费洪文,等.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参数优化对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随访[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9,

13:133-136.

陈柯萍.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是临床医生必须重

视的问题[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64.

张澍,陈柯萍,黄德嘉,等.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

专家共识[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325-329.

华伟,丁立刚,张澍,等.远程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脏再同步治疗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1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生堡!坚笸塞堂堂盘壶垫!!生!旦筮!!鲞筮堡期堡!也』g!型堂垒生世:垒!鲤塾垫!垒:!!!:!!:盟!:!

[74]

[75]

[76]

[77]

[78]

中的应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169.171.

Varma N,Epstein AE,Ifimpen A,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

tomatic remote monitoring fo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lbfilla··

tor fonow—up:the Lumos·t Safely Reduces Routine Office Device

Follow—up(TRUST)trial[J].Circulation,2010,122:325—332.

Crossley GH,Boyle A,Vitense H,et a1.111e CONNECT(Clinical

Evaluation of Remote Notification to Reduce Time to Clinical Deci—

sion)trial:The value of 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with automatic

clinician alerts[J].J Am Coil Cardiol,2011,57:1181—1189.

Wathen M,Sweeney MO,De Greot PJ,et a1.Shock reduction u—

sing antitachycardia pacing for spontaneous rapid ventrieular tach—

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

2001,104:796—801.

Wathen MS,De Groot PJ,Sweeney MO,et a1.Prospective random—

ized multicenter trim of empirical antitachycardia pacing versus

shocks for spontaneous rapid ventricular tae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eardioverter-deflbrillators pacing fas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duces shock therapies(PainFREE Rx 11)trial re·

suits[J].Circulation,2004,110:2591-2596.

Gasparini M,Menozzi C,Proctemer A,et a1.A simplified biven—

tficular defibrillator with fixed long detection intervals reduces im—

plantable cardioveaer defibrillator(ICD)interventions and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aemic cardiomy-·

opathy implanted for primary prevention:the RELEVANT[Role

[79]

[80]

[81]

[82]

·253·

of long detection window programming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

triculAr dysfunction,Non·ischemic eTiology in primary prevention

treated with a biventricular ICD]study[J].Eur Heart J,2009,

30:2758.2767.

Moss AJ,Schuger C,Beck CA,et a1.Reduction in inappropriate

therapy and mortality through ICD programming[J].N Engl J

Med,2012,367:2275—2283.

Gaspafini M,Proclemer A,Klersy C,et a1.Effect of long-detection

interval VS standard·detection interval for implantable cardiovert—

er-defibrillatom on antitachycardia pacing and shock delivery:the

ADVANCE Ii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3,309:

1903.1911.

Wilkoff BL,Wiltiamson BD,Stem RS,et a1.Strategic programming

of detection and therapy parametem i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reduces shocks in primary prevention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PREPARE(Primary Prevention Parameters Evaluation)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08,52:541—550.

Wilkoff BW,Ousdigian KT,Stems LD,et a1.A comparison of em—

piric to physician--tailored programming of implantable eardiovert··

er—·defibrillators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

center EMPIRIC trial[J].J Am Coil Cardiol,2006,48:330—339.

(收稿日期:2014—07—18)

(本文编辑:徐世杰)

本刊对形态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读者·作者·编者·

作者提供给杂志用的形态图片既要为论文的出版用,也为论文的评审和编辑用,除图片要足够的大小外,图像要能真实

反映形态的原貌和特征。图片要清晰,对比度好,色彩正常。基本要求如下。

1.图片必须是原始图像或由原始图像加工成的照片,图像要能显示出形态特征,必要时需加提示或特指符号(如箭

头等)。

2.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调整为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至少要在150万-200万像素或以上,图像文件用tif格式。

3.图像要有简明扼要,规范的形态描述,但不能简单到只写“电子显微镜形态改变”之类。

4.大体标本图片上应有标尺,显微镜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图像的真正放大倍数,数码照片的放大率最好用比例尺来

标注。

5.插入到文本文件中的图片,在调整其大小时要保持原图像的宽/高比例(即先按下计算机的Shift键,再进行缩放

操作)。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Page 1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pic1.cmt.com.cn/newspic/files/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植入

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

作者单位:

刊名: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年,卷(期): 2014,18(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xlscxzz201404002.aspx

guide.medl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