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一、六月六日水利節又將來臨,農田水利會聯合會及各地農田水doie.coa.gov.tw/upload/publish/20170620212658-book_64_2.pdf該公司也在地球日提供保護環境冰山融化與農作物死亡等。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一、六月六日水利節又將來臨,農田水利會聯合會及各地農田水

    利會均分別舉辦活動,以迎接此一具有意義佳節。本刊發行

    專刊,蒙蔡總統、各界首長題字勉勵,及長官惠賜鴻文提示

    今後工作努力目標,本刊謹致謝忱,至盼水利同仁相互勉

    勵,追求進步以不負長官期許,加強為會員服務。

    二、台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慶祝民國一○

    六年水利節暨資績優良人

    員表揚大會,訂於六月六日上午假台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四

    樓集會堂隆重舉行,大會由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林文瑞會長主

    持,會中表揚台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業務評鑑績優三個單位、

    特殊貢獻人員、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台灣水利出版

    委員會學術論文獎、績優會務委員、模範水利小組長、工作

    楷模人員及資深績優員工合計三三二人,本專刊重點在逐一

    簡介各界推薦在水利事業有傑出表現接受表揚人員,表達祝

    賀之意,另在版面可容納下酌載旅遊專欄文稿,至盼讀者不

    吝指教。

    三、本專刊經編輯單位多次校正,作業上倘有疏失,敬請見諒。

  • 雜誌

    月號6第64卷  第 2 期中華民國一○六年六月五日出版

    新竹水利會隆恩圳導水路景色

    中華民國四十三年五月十日創刊

    發 行 人:林文瑞社  長:葉在德

    主  編:吳孟洋

    副 主 編:沈明章編輯委員:林國華、林志浩

         張良印、鄒元燈

         劉雅萍

         (依筆劃序排列)

    執行編輯:謝敏怡

    美術編輯:財政部印刷廠

    電  話:04-24953126發 行 者:農田水利會聯合會地  址:台中市大有二街十七號

    電  話:04-23146426網  址:WWW.TJIA.GOV.TW印 刷 者:財政部印刷廠電  話:04-24953126本刊每月一期

    每期新台幣壹百元整

    一年新台幣一千元整

    兩年新台幣壹千捌百元整

    郵政劃撥:02693714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証

    局版台誌字第4795號中華郵政台中雜字第2126號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中華民國雜誌事業協會會員

    攝影/張良印

    目 

    題  

    4中華民國一○

    六年水利節暨資績優良人員表揚大會題詞

    時  

    9慶祝水利節緬懷前人 

    恭賀受獎者鼓舞士氣

    10呼應世界環境日救地球 

    加強教育全民來做環保

    專  

    11精進農田水利建設,擴大灌排服務效能

    謝勝信

    特別報導

    19慶祝中華民國一○

    六年水利節暨資績優良人員事蹟報導

  • 本刊園地公開,歡迎惠稿。

    本刊歡迎下列稿件:

    1. 報導農田水利進步實況與成

    果。

    2. 介紹水利工作經驗或研究心

    得。

    3. 對農田水利建設意見之反映。

    4. 水利會及水利小組業務措施與

    活動簡介。

    5. 以農田水利為題材之短篇小

    說、幽默小品、典故及攝影佳

    作等。

    6. 農業新知及水利楷模等介紹。

    7. 各地農友及各水利會員工如有

    疑難問題歡迎惠稿。

    ■來稿文字必須通俗淺顯、圖意

    明顯,如有插圖請用白紙筆繪

    妥,以便製版。

    ■來稿文責自負,翻譯文章需先

    取得授權,並且檢附證明,否則

    概不刊登。並請用直行有格稿紙

    書寫,詳示真實姓名、職稱及聯

    絡電話(發表時可用筆名)。

    ■電腦打字文稿,請檢附原稿乙

    份及電子檔函送投稿。

    ■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合

    用恕不退還,如需退稿或不願刪

    改,請於來稿時註明並附上回郵

    信封。如有抄襲等違反著作權法

    之情事,本刊恕不負責。

    ■來稿一經刊出,本刊即擁有出

    版權,並酌予致酬,經發表之稿

    件同期再版時,不另計酬,短篇

    精彩文稿及圖畫,從優計酬。

    惠稿請寄:

    台中市大有二街十七號

    農田水利雜誌社編輯部收

    徵 稿 簡 約

    20壹、農田水利會業務績優獎

    20貳、特殊貢獻人員

    29參、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

    33肆、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一○

    六年度學術論文獎     

    本刊編輯室

    34伍、績優會務委員

    53陸、模範水利小組長

    68柒、工作楷模人員

    82捌、資深績優人員

    旅遊報導

    93戰地風光知性之旅

    鄒元燈

  • 4 64卷2期

  • 5

  • 6 64卷2期

  • 7

  • 8 64卷2期

  • 9

    時 評

    慶祝水利節緬懷前人

    慶祝水利節緬懷前人

     

    恭賀受獎者鼓舞士氣

     

    恭賀受獎者鼓舞士氣

    水利節的由來,讓我們先回味一個歷史的故事:就是古代堯帝在位的時候,滾滾的洪水氾濫

    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大河沿岸的人民常生活在水患的恐懼中。於是堯帝便派遣鯀︵禹的爸

    爸︶來治水。但是鯀治水是採用﹁圍堵﹂的方式,經過了九年的光陰還是沒有辦法將洪水問題徹

    底解決。到了舜帝繼位後,舜便請鯀的兒子禹來治水,而禹改變他父親的治水的方式,改採﹁疏

    導﹂方式來治水,終於成功的遏止水患!其實,大禹所採用的方法是十分符合科學原理的,他讓

    洪水有更多管道疏通,以分散流水量。從治標的﹁圍堵﹂到治本的﹁疏導﹂,大禹解決了民生大

    患,堪稱是當代了不起的﹁工程師﹂!

    再說台灣光復初期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後,可說是百廢待舉,許多工程人才竭盡心

    力,為建設台灣寶島而勞心勞力。民國三十二年,政府為了感謝辛苦工作的水利工程師,於是將

    大禹的生日六月六日,訂定為﹁工程師節﹂,也稱為﹁水利節﹂,以勉懷中國第一位治水功臣

    ^大禹﹀,也藉此來慰勞辛苦的水利土木工程師們,這是對土木及水利界領域的服務人員來說是

    非常有意義的日子,水利及土木界的相關機關都會選在這一天的前後,舉辦慶祝暨表揚優秀員工

    或競賽優良的單位及個人,以資鼓舞士氣及慰勞相關人員的辛勞。

    以上說明或許都是已知耳熟能詳的典故,本刊不厭其煩的在再申述一遍,即是要讀者們能認

    識到先賢們的功績,藉以自我惕勵及緬懷先人,以期在工作上做到最大的貢獻。話說農田水利界

    的工作夥伴們平時在基層默默的於偏鄉角落,為農友們提供農業生產的優質灌溉用水,讓農民有

    穩定的收入,也確保國人的民生問題,實在是一群無名的英雄,值得大家給於掌聲。

    欣逢水利佳節慶祝的日子,大會中也表揚了各類型的獎項,不論何種獎項的受獎人,暨經過

    各單位的推薦,再由大會籌備委員會的縝密審查,能在大會中受獎,均是各領域中的佼佼者,特

    別再次給於真誠的祝賀及嘉勉之。至於尚有許多未能在此次大會中受獎者,必定有很多遺珠之

    憾,相信水利夥伴們的繼續努力,為弱勢的農民服務,也為政府做更多照顧農民的德政,下次一

    定是您受表揚的。再次敬賀受獎人也嘉勉所有在職人員,祝大家水利節快樂!       

  • 10 64卷2期

    時 評

    呼應世界環境日救地球

    呼應世界環境日救地球

     

    加強教育全民來做環保

     

    加強教育全民來做環保

    聯合國為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採取環保行動的主要力量,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於一

    九七二年六月五日至十六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時,會議通過了將每年的六月五日作為﹁世界環境

    日﹂的建議。為喚起﹁地球人﹂對世界環境的重視,每年的這個時候,科學家都會檢視我們的環

    境受到那些污染,呼籲大家力挽狂瀾、身體力行愛地球!如今,世界環境日已經成為全球一○

    ○多個國家的利益相關者積極採取環保行動的重要平台。世界環境日還作為﹁人類的節日﹂,呼籲

    民眾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以集小溪而成江海的力量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

    此外美國校園在一九七○

    年四月二十二日推出世界地球日的環保運動,著名科技公司谷歌推

    出﹁世界地球日﹂塗鴉,請出狐狸傳達關於氣候變遷的資訊。﹁時代雜誌﹂也報導說谷歌公司的

    塗鴉透過一系列圖畫,描述一隻熟睡狐狸做惡夢的故事,夢境是關於氣候變遷帶來的後果,包括

    冰山融化與農作物死亡等。這隻憂心忡忡的狐狸找來兩名朋友,一同深思如何保育地球。因此,

    這三隻小動物開始多吃蔬果、種植物、騎腳踏車並使用太陽能。該公司也在地球日提供保護環境

    的好點子,提醒民眾隨手關燈、種樹、吃當地生產的食物並避免開車。

    惟國際上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宰制的世界,不斷的鼓勵人類升高欲望,刺激消費以求經由市場

    的擴大而維持經濟繁榮。其價值標準導致弱肉強食,貧富差距、階級對立、文化敵意;更嚴重的

    是對大自然的不尊重,一味請求開發的結果,空氣污染、土壤含毒、水源枯竭、垃圾氾濫、地層

    下陷、海洋骯髒、溫度上升、大氣層破壞,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地球,已受到嚴重的破壞。

    我政府環保機關及民間團體為響應世界環境日及世界地球日,亦曾舉辦過多次的活動,就是

    希望讓全國民眾更瞭解、更重視氣候變遷及環保議題,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大氣層各項保護行

    動。期望政府教育體系也要強化學生們對大自然環境的愛護和尊重,並配合民間團體的環保教育

    宣導,使寶島台灣的美麗自然環境可以永續傳承,讓未來台灣子孫代代仍擁有好的大自然環境。

    我農田水利界當優先以和善的生態工法改善相關水利設施,並積極確保優質水源提供農民做

    農業生產,就是用最環保的概念來愛護大自然,也是盡到呼應世界環境日作環保的先驅,並期與

    大家為重視環保工作共勉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處︶

    謝勝信處長

    壹、前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於一○

    五年十二月八日在行政院院會報告﹁新農業創

    新推動方案﹂,該推動方案為四年︵一○

    六—

    一○

    九︶計畫,係遵循蔡英文總統之施政藍

    圖,為﹁5+2﹂產業創新方案之一,以﹁創

    新、就業、分配及永續﹂為原則,以﹁建立農

    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及提升農業行銷

    能力﹂為三大推動主軸,積極推動十大重點政

    策,詳如附表,冀突破我國目前農業面臨的困

    境與挑戰。該計畫目標係要提高農業附加價

    值,提升農民收益,讓消費者能買到安全的農

    產品,並扭轉過去消極補貼的舊思維,以市場

    需求為導向,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使農業

    成為賺錢且永續發展的事業,其整體計畫之預

    期效益為:提升糧食自給率達四○

    %、增加農

    業產值約四三四億元、創造就業機會達三十七

    萬人次及農產品海外新興市場出口占比達五

    七%。

    附表:新農業三大推動主軸及十大重點政策

    建立農業新典範

    1.推動對地綠色給付。

    2.穩定農民收益。

    3.提升畜禽產業競爭力。

    4.推廣友善環境耕作。

    5.農業資源永續利用。

    6.科技創新強勢出擊。

    建構農業安全體系

    7.提升糧食安全。

    8.確保農產品安全。

    提升農業行銷能力

    9.增加農產品內外銷多元通

    路。

    10.提高農業附加價值。

    精進農田水利建設,

    精進農田水利建設,

      

    擴大灌排服務效能

    擴大灌排服務效能

    11

    專 論

  • 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業發展及農民福祉密不

    可分,為農業永續經營不可缺少之重要一環。

    利用農田灌溉、排水渠道等設施及相關水管理

    技術,期能降低亢旱及洪水災害之發生,減少

    災害損害,穩定糧食生產,對於改善農村生活

    品質、促進農村安定繁榮及強化生態環境保育

    等方面,均頗有助益。在﹁新農業創新推動方

    案﹂之計畫中,農田水利建設主要協助辦理之

    範疇為:﹁建立農業新典範﹂主軸之重點政策

    ﹁4.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建構農業安全體

    系﹂主軸之重點政策﹁7.提升糧食安全﹂及﹁

    8.確保農產品安全﹂,本文分述於後續章節。

    貳、協助推廣友善環境耕作

    農田水利建設對於農業水土資源調查規

    劃、開發利用之策劃、督導、協調及推動與對

    於農業生產環境改善工程之推動及配合協調等

    職掌事項,有助於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

    續利用;另推廣節水管路灌溉或既存農田水利

    設施改善,依據﹁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協

    助農田水利會依循辦理,並建立跨部會平台,

    運用﹁農田水利會灌溉水質管理業務作業系

    統﹂有效管理及維護灌溉用水品質,提供量足

    質優灌溉用水,協助有機農業生產推廣面積,

    協助達成﹁建立農業新典範﹂主軸之重點政策

    ﹁4.推廣友善環境耕作﹂一○

    九年友善環境耕

    作一萬五、○

    ○○

    公頃之目標。推廣有機及友

    善農業,需要足夠且乾淨的灌溉用水。

    為貫徹三生農業政策及推動農田灌溉排水

    路生態工程,農田水利建設自九十一年來,即

    以﹁農田水利建設兼顧生態環境維護﹂為目

    標,輔導各地農田水利會推展各項農田水利建

    設,並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透過農田水利

    生態工程技術,兼顧提升農業生產、保育生態

    農地重劃後坵塊臨水路及農路,改善農田經營及農村生活環境(宜蘭縣礁溪鄉十六結區;宜蘭縣政府,101-102)

    12 64卷2期

    專 論

  • 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及營造農村景觀,使農

    田生態系統環境能夠有效達到節能減碳,創造

    永續農業經營環境,並配合﹁永續公共工程-

    節能減碳政策﹂,落實﹁公共建設之永續性思

    維與作法﹂,推廣生態工程及節能減碳應用,

    統計至一○

    四年止,農田水利會已完成二一五

    件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生態工程,有十九件

    工程獲得優良農業建設獎,並參選公共工程金

    質獎一入圍、一獲獎。

    參、協助提升糧食安全及確保農產

    品安全

    我國之農田水利建設,除了需調適水資源

    原就降雨時空分布不均、調蓄設施嚴重不足及

    水質污染防治等需改善問題外,且為協助達成

    一○○

    年﹁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決議之一,糧

    食自給率由三二%增加至民國一○

    九年四○

    ︵以熱量為權數計算︶之目標,亟需在農田水

    利工程建設上增加投入人力、經費及有效營運

    管理,以提升農業灌溉用水使用效率及改善水

    質,確保農產品生產安全及協助提高糧食自給

    率;另為配合非核家園政策,亦加入發展綠色

    能源行列,利用埤塘、圳路等農業水域用地設

    置太陽光電系統,提高綠色能源發電量。為協

    助達成﹁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辦理﹁建構農

    業安全體系﹂主軸之重點政策﹁7.提升糧食安

    全﹂及﹁8.確保農產品安全﹂農田水利建設之

    重點工作如下:

    一、逐步擴大農田水利會服務範圍

    依據一○

    四年﹁農業統計年報﹂之統計,

    目前十七個農田水利會灌溉排水受益地為三七

    萬七、八五八公頃,灌溉排水渠道約七萬公

    里,其相關構造物約二○

    萬座。農委會為提升

    節水管路噴灑灌溉,提升灌溉用水使用效率,提高農產品產量及品質(農業工程研究中心,103)

    13

    專 論

  • 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爰

    依據﹁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九條規定於一

    五年十一月訂定﹁非農田水利會事業區域納

    入農田水利會事業區域作業程序﹂,並函頒至

    各農田水利會據以推動。目前臺東與花蓮農田

    水利會已擇定共約一、六○

    公頃臨近水利會

    灌區之農地進行擴大灌區計畫書製作,俟擬納

    入灌區圳路用地問題與相關機關溝通釐清後,

    即可提送計畫書至農委會審核;另南投農田水

    利會協助營運埔里地區大坪頂百餘公頃旱灌

    區,該會亦評估該區納入灌區之可行性。

    在農委會與農田水利會密切合作下,預期

    於今(

    一○

    六)年底前將有納入農田水利會灌區之

    案例,並藉由擴大灌區案例之宣導,逐漸推行至

    其它擴大灌區之可行區域,以達成服務農民、增

    進水源利用效率及增進糧食安全等政策目標。

    二、協助辦理農田水利會灌區外農田水

    利建設

    為配合政府組織改造︵目前尚未完成︶,

    灌區外農田水利事業將由經濟部︵水利署︶移

    至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農委會主政;農委會於一

    五年度起已編列相關預算經費三億元,以協

    助辦理灌區外農田水利興建與改善蓄水、引

    水、灌排水路及相關水利工程。茲列舉三個推

    動中之案例做說明:(

    一)

    辦理花蓮縣志學圳改

    善工程,提供東華有機專區穩定水源,增加農

    民整體經濟收益,成為有機農業提升地方發展

    的最佳示範。(

    二)

    辦理屏東縣二峰圳整體維護

    取水設施改善工程:修復該集水廊道截流地下

    伏流水,兼具維護該圳之歷史價值與文化景

    觀。灌區外農田水利建設可改善灌溉受益地、

    提升作物產值及增加就業機會,並可大幅減輕

    農民生產負擔。(

    三)

    埔里北寮及太平國小地區

    供水興辦計畫,該計畫區之面積為三四八公

    濁幹線第十號制水閘增設調蓄空間,減少輸水損失4,815萬噸/年,蓄存夜間離峰水量2.5萬噸/日,數千農民受惠(雲林農田水利會,102-103)

    14 64卷2期

    專 論

  • 頃,主要作物為百香果、木瓜、絲瓜及苦瓜等

    高經濟作物,因地形地質條件,其現場之水源

    極度缺乏,農民多自行雇用水車遠購灌溉用水

    或鑿深井汲取灌溉用水,實難達到作物之灌溉

    需求,本計畫完成後,可穩定該地區之灌溉水

    源,並減少地下水使用,亦可吸引外在工作之

    年輕子弟回流,達成農村社區老有所終、壯有

    所用、幼有所長之目標。

    三、策劃與推動農田水利設施重大工程

    政府雖極力籌措及支持農田水利建設,惟

    預算經費仍屬有限,為使經費補助之效益加

    大,針對影響灌溉供水之重大急要工程,特別

    策劃與推動農田水利設施重大工程建設。考量

    設施規模、灌區特性、灌溉排水效益、保全對

    象、設施使用情形、地形地貌改變後現況等因

    素,由各農田水利會擇適宜者提出,經由農委

    會外聘專家學者提供專業意見並評選出優先工

    程。經核定後優先補助辦理,並清冊列管辦理

    過程,以確保施工成果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發揮農田水利設施灌溉排水功能,造福農民及

    居民。目前已提出申請者,計有彰化農田水利

    會溪州調蓄設施,雲林農田水利會濁幹線調蓄

    池幹線等改善工程,嘉南農田水利會北幹線

    (

    龜重溪、八掌溪等渡槽)

    、南幹線(

    官田溪、

    渡頭溪等渡槽)

    ,苗栗農田水利會明德水庫第

    二調整池興建工程、大潭調整池明德幹渠跨系

    統,宜蘭農田水利會萬長春圳興建調蓄沉沙池

    設施等六件重大輸水設施改善及調蓄設施。

    四、增設調蓄設施,提升農業用水使用

    效率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九十七—

    一○

    三年各標

    的用水量統計報告及蓄水設施水量營運統計

    報告,我國灌溉用水量平均為一一四.四億

    噸,其中取自河川為七五.七億噸︵六六%,

    占最大比例︶、取自水庫為一一.六億噸

    ︵一○

    %︶、取自壩堰為二二.八億噸︵二

    %︶、取自地下水為四.三億噸︵四%︶;

    又豐枯水期降雨量極不平均︵北部為六:四,

    中部為八:二,南部為九:一,東部為七:

    三︶,氣候變遷因素更提高灌溉用水缺水頻率

    與風險。因農業灌溉用水主要取自不穩定河川

    流量及壩堰︵合計八六%︶,為調豐濟枯,積

    蓄灌溉餘水、夜間餘水、回歸利用等,需增設

    調蓄空間,增進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灌溉水

    量,以降低缺水風險,遵循總統推動﹁藏水於

    農﹂之水資源政策主張,有助於提升休耕地活

    化生產效益與達成糧食自給率目標。

    五、輔導農田水利會發展農業水域型太

    陽光電系統

    為落實﹁二○

    二五年非核家園﹂政策目

    標,行政院全力發展低碳綠能的再生能源,依

    15

    專 論

  • 據行政院核定經濟部﹁太陽光電二年推動計

    畫﹂,有關水域型推動太陽光電系統,經濟部

    水利署負責水庫、滯洪池等水域用地設置浮動

    式太陽能發電系統;農委會負責埤塘、圳路等

    農業水域用地設置浮動式或地面型太陽光電系

    統,第一階段各完成二五MW的裝置容量,第

    二階段各完成五○

    MW的裝置容量,經濟部水

    利署及農委會合計二年推動一五○

    MW。

    農委會自一○

    五年八月起持續輔導農田水

    利會配合推動農業水域用地設置太陽光電系統

    相關事宜,邀集農田水利會及相關部會與地方

    政府(

    經濟部能源局、內政部、財政部、桃園

    市政府及台電公司等單位)

    召開多次農業水域

    光電推動會議,經盤點農業水域型光電一階段

    非濕地範圍桃園、石門、嘉南、高雄、台東、

    花蓮等六個農田水利會推動四十二處埤塘,估

    計可提供五七.六九MW裝置容量,第二階段

    桃園、新竹、南投、嘉南、花蓮等五個農田水

    利會已初步盤點十七處埤塘,目前桃園、石

    門、嘉南、花蓮及臺東農田水利會辦理施招商

    作業中,其他相關農田水利會亦持續辦理先期

    規劃評估及籌辦招商作業。另依據行政院推動

    ﹁桃園埤塘設置太陽光電設施專案﹂,持續加

    強輔導臺灣桃園及石門農田水利會配合推動相

    關事宜。

    農委會將持續輔導農田水利會達成各階段

    太陽能設置目標,後續將再行邀集相關單位研

    商討論推動區位及相關配套作業,滾動式檢討

    推動進度及適時協調需協助事宜,輔導農田水

    利會投入綠能建設,發揮埤塘兼顧灌溉及發電

    功能,踐行發展節能、節水的新型態農業。

    六、推動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

    農委會於一○

    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函頒﹁農

    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訂定灌排分離政策及

    高雄旗山區現場採樣,經檢測符合標準後引水灌溉,守護灌溉用水品質(高雄農田水利會,104)

    16 64卷2期

    專 論

  • 推動措施,並監督輔導農田水利會分階段分區

    推動灌排分離及灌溉水質保護工作。該保護

    方案,有關搭排管制措施之部分:(

    一)

    灌溉專

    用圳路,絕對禁止排放廢︵污︶水。(

    二)

    灌排

    兼用圳路,自一○

    六年起停止受理工業、畜牧

    業及屠宰業搭排。(

    三)

    農田排水圳路,擬自一

    一○

    年起視地方排水系統建設進度,推動全面

    停止事業廢水搭排。另外農舍及生活污水之部

    分,將

    自一一

    年起

    將禁止

    排入高

    污染潛

    勢灌排

    渠道。

    農委會

    於一○

    六年一

    月二十

    六日函

    頒至各

    農田水

    利會憑

    辦,其

    修正重

    點為:

    1.畜牧業及屠宰業於農田排水渠道(

    下游無回

    歸利用)

    開放繼續受理搭排作業;2.農牧用地

    作為農產加工廠(

    場/室)

    容許使用者,由農田

    水利會依搭排申請書個案認定。灌溉用水之水

    質安全,攸關農產品生產安全。

    七、整合農業環境科技研發

    近年來農地污染事件及農作物重金屬含量

    超標事件頻傳,引起國人對農產品安全疑慮。

    爰規劃運用智慧型行動裝置、通訊科技及農業

    雲端服務,推動﹁整合型科技管理解決方案﹂

    ,進行相關資訊有效整合,提供跨單位資源協

    調,期透過雲端的整合,與外部單位進行資料

    交換與資源共享,建構完整農業生產安全管理

    平台。其研發成果,係為提供﹁新農業推動方

    案﹂之﹁建構農產品安全體系﹂,落實踐行﹁

    強化農產品安全﹂,運用各項先進的科技及技

    術研發,整合農業生產環境資源,建構農業生

    產環境安全管理平台,從源頭管理農產品生產

    安全。

    八、配合大糧倉計畫,提升糧食安全

    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雜糧種植面

    積,推動大糧倉計畫,從目前七萬公頃種植面

    積至一○

    九年增加三萬公頃,達到一○

    萬公頃

    目標。此目標之達成,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之

    環境下,更需要農田水利灌溉用水有效提供,

    莿仔埤圳三條圳灌區自動化水門,智慧啟閉,精進灌溉用水調配管理,並節省人力支出(彰化農田水利會,103)

    17

    專 論

  • 擬由農委會農糧署提供需辦理作物種類、區位

    及農田水利設施配合需求等資料,再由農委會

    農田水利處邀請該地區之地方政府及農田水利

    會一同協助辦理個案現勘及評估,若所提農田

    水利建設工程確屬適切可行,則配合補助辦理

    該地區農田水利設施興辦或更新改善。

    肆、結語

    一、農業不僅僅是農民之農業,在穩定糧食供

    應、保障食品安全、維護生態環境、維

    繫社會文化等層面,與全民生活息息相

    關,農業提供了多功能的價值,一○

    年五月二十日新政府就職後,農業施政願

    景為﹁致力發揮農業於保障糧食安全、維

    護生態環境、支持鄉村發展及增進國人健

    康的多功能價值﹂,經由建立農業新典範

    、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

    等三大主軸,以強化農業的體質,創新農

    業的價值,達成永續農業願景。

    二、在建立農業新典範之推動主軸上,農田水

    利建設以推廣節水管路灌溉或既存農田

    水利設施改善,提供優質的灌溉用水協

    助﹁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增加友善環

    境耕作面積;在建構農業安全體系之推

    動主軸上,農田水利建設除持續提供糧

    食生產所需水量外,經由逐步擴大農田

    水利會服務範圍,協助辦理農田水利會

    灌區外農田水利建設,增設調蓄設施,

    發展農業水域型太陽光電系統,推動農

    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整合農業環境科

    技研發,增加灌溉用水之調蓄空間、發

    展綠色能源及保護灌溉水質,大力提升

    農業灌溉用水之使用效率,為農民提供

    量足質優的灌溉用水,為﹁提升糧食安

    全﹂及﹁確保農產品安全﹂重點政策的

    達成,提供直接且關鍵的協助;並配合

    推動大糧倉計畫,改善農田水利設施,

    提升糧食自給率。

    三、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水文現象極端

    化,策劃與推動農田水利設施重大工程

    ,積極改善農田水利硬體設施及營運環

    境,有效掌握農業灌溉用水供應穩定度

    及水質需求,建立高效率用水管理機制

    ,維護農民權益,並於缺水時有能力支

    援民生及工業用水,發揮蔡英文總統﹁

    藏水於農﹂政策及農田水利事業生產、

    生態、生活之三生功能,實質在﹁水﹂

    、﹁糧食﹂及﹁綠色能源﹂議題上展現

    其貢獻度,灌溉更多農地,服務更多農

    民,協助維護國人糧食及農產品安全,

    充分發揮政府有限資源,大力協助達成

    永續農業願景—

    幸福農民、安全農業及

    富裕農村。            

    18 64卷2期

    專 論

  •  

    慶祝中華民國一○

    六年水利節暨

       

    資績優良人員事蹟報導

    本刊編輯室

    ……………………………………………………………………………………………………………………………………………………………

    壹、農田水利會業務績優獎

    貳、特殊貢獻人員

    參、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

    肆、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一○六

    年度學術論文獎

    伍、績優會務委員

    陸、模範水利小組組長

    柒、工作楷模人員

    捌、資深績優人員

    臺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慶祝中華民國一○

    六年水利節暨資績優良人員表揚大會,訂於六月六日︵星期二︶在臺中

    市政府新市政大樓4樓集會堂隆重舉行。

    大會由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林會長文瑞主持,會中表揚臺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模範水利小組組長、工作楷模及資深

    績優人員,並表彰績優會務委員及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全部受獎人員合計三三二人。

    接受表揚人員除奉主管機關頒發獎狀外,有關機關及農田水利會聯合會等單位致贈紀念獎章和獎品,以資留

    念,表彰其對農田水利之貢獻。

    19

  • 壹、農田水利會業務績優獎

    一、選拔標準:

    依據農田水利會監督輔導辦法辦理一○

    四年度業務檢查結果評定、農業委員會一○

    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農水字第

    一○五○

    ○○

    八三四六八號函辦理。

    二、接受表揚計三個農田水利會:

    第一名:臺灣新竹農田水利會 

    第二名: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 

    第三名:臺灣嘉南農田水利會

    貳、特殊貢獻人員

    一、選拔標準:

    依﹁臺灣地區農田水利會資績優良人員選拔表揚要點﹂第三條第一項規定,特殊貢獻人員選拔標準為:

    水利會所屬員工,具有左列事蹟之一者:

    1.研究發明或設計規劃,經採行後,對興利除弊、水利業務、農民福祉有特殊貢獻者。

    2.具有特殊創新,或使用新法,增進農田水利事業之發展,有特殊貢獻者。

    3.針對時弊,研擬改進措施,或對主管業務潛心研究,節省經費,所提意見經採行,確具績效有特殊貢獻者。

    二、接受表揚人員計四人:

    20 64卷2期

  • 簡 大 為

    博士 

    候選人

    約僱人員、工程員、三等助理工程師、二等助理工程師、二等助理管理師、二等助理工程

    師、副工程師

    一、積極推展水文科技化管理應用:推動遠端調控水閘門啟閉,掌握各圳水情資訊;配合政

    府調度匱乏水資源,三度辦理大規模停灌,有效支援民生及工業用水,安定社會經濟發

    展。

    二、早期投入G

    IS

    推動小組: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推動小組訓練與維護工作,確保土地複雜數值

    資訊整合統一,有效提高業務應用及查報精確度。

    三、加強水土資源保持維護專業:受益服務農田水利會之經歷,順利通過專門職業級技術

    人員水土保持類科高等考試技師考試,加強實現運用於推行各項水、土資源保育利用工

    作。

    四、工作楷模殊榮:九十九年榮獲臺灣地區農田水利會資績優良人員﹁工作楷模﹂。

    五、全國汛期防災應變演練:農委會一○

    年委託辦理全國汛期防災應變演練操作,於極短期

    間內完成交辦活動規劃與腳本編撰重要任務,實兵操演加強災時緊急應變作業能力。

    六、提出水質即時監測與資料後端分析:監察院調查污染查處得宜,要求環保機關依水污法

    加嚴放流水標準; 研發即時水質監視並將資料後端分析,建立污染預警模式,有效釐清

    污染責任;一○

    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上游新興工業完成廢水全回收零排放。

    七、主辦巨額廳舍工程便利農友洽公:文興水利大樓交通便利坐落本會中心,提出諸項建議

    有效改善進出動線與維護管理措施,大幅提昇廣大農友洽公之便捷。

    八、海峽論壇發表台灣農業水利成功發展經驗:一○

    一年獲邀第四屆﹁海峽論壇﹂專題報

    告,與在場大陸地區水利部、農業部部長研討台灣農業水利發展經驗,促進兩岸進階合

    作交流遠景。

    九、災復工程研擬改進措施:災害復建工程規劃設計監造,針對洪流常使堤岸基腳沖毀潛心

    研究,以有限經費因地制宜施設消能設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免於損失威脅,時任農委

    會陳主委保基視察肯定﹁足為公部門表率﹂。

    21

  • 十、兩岸水利事業推廣交流:中華農業暨水利事業發展協會為大陸地區浙江、福建省水利學

    會委託辦理基層水利員培訓課程聘任為專業講師,推廣台灣發展經驗,有效促進交流合

    作。

    十一、主辦複合型災害高司應變演習:模擬地震引發澇旱複合型災害編撰腳本,結合水利組

    織、機械隊、設備廠商、警力及社區巡守操演,加強防災憂患意識,有效減少災害損

    失。

    十二、推廣設置沉砂池與生態廊道農水路:為改善渠道淤積及環境衛生,檢討改進因地制宜

    增設沉砂池,便於清淤減少污染底泥流竄,多樣性流況提供生態存育,彰顯農業水利

    四生功能。

    十三、首辦全國混凝土試體製作暨抗壓競賽:撙節經費辦理二屆全國混凝土試體製作暨抗壓

    競賽,產官學界結合理論及實務操作,精進工程品質管制及材料檢驗能力,獲農委會

    肯定﹁勘為全國各農田水利會之典範﹂。

    十四、優秀青年工程師獎殊榮:一○

    四年榮獲﹁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甄選頒發優秀人才

    ﹁優秀青年工程師獎﹂獎項。

    十五、主辦專案工程規劃設計監造認真負責:農委會施工查核、督導多次評定甲等榮譽,並

    曾於一○

    五年獲農委會優良農建工程實地評選,參與即是鼓勵與肯定,當賡續努力精

    進師習。

    十六、農田水利公共事業服務宣傳:積極推廣農田水利事業服務內容,加強傳統水利精神宣

    傳,投入編撰施政、便民與活動等多元文宣,有助社會大眾更加瞭解農業水利貼近之

    功能。

    十七、複雜課題之實務與學術性研究突破:面對農田水利灌溉與工程日益複雜之挑戰,虛心

    投入研究永續經營發展,思考現況困難突破,發表實務及學術之期刊論文計十八篇。

    22 64卷2期

  • 陳 俊 興

    黎明工專電機工程

    斗六區處主任、主任工程師

    一、參與規劃並執行斗六大圳續建工程減少地下水抽水量,減緩地層下陷,穩定供應水源,

    受惠農民高達二萬人以上,並提高水稻生產品質。

    (一)改進方法與效益:

    1 .斗六大圳民國四十三年完成後,輸送終點—

    古坑鄉,斗六、大埤、大林三鄉鎮均靠

    小溪流及開鑿地下井灌溉,至現在水源己漸缺乏、地下水井也漸抽不到水,並已影

    響地層下陷及本地區作物生產之危機。

    2.參與本計劃規劃並自九十一年起開始執行工程之興建施工,現已全部完工至大林

    鎮。

    3.完成後效益:

    (1)減少地下水抽取量三、七四○

    萬噸。

    (2)節省抽水成本五、三○

    九萬元。

    (3)穩定水源、增加水稻田對生活及生態的機能效益,受惠農民二萬人以上。

    (4)受惠面積廣達六、○

    ○○

    公頃。

    (5)提高水稻生產品質。

    (二)推廣成效:

    1 .以水稻田對生活機能,提供米食文化傳承、休閒功能、教育功能、

    綠化環境、氣候

    調節,平均每公頃水稻田方面的效益為二五二.六萬元以上。

    2 .水稻田對生態機能、對水資源蓄水功能,平均每公頃水稻田調洪效益均維持在

    八十四元以上,對地下水涵養效益功能平均一每公頃水稻田均維持在二、九四○

    以上,大氣淨化效益平均每公頃水稻田為一萬一千元以上。

    二、落實地下水井啟用管理制度,加強管制抽取地下水及研發改良雨量控制設施,保護地下

    水源得以永續經營。

    (一)改進方法與效益:

    1.雲林地區由於水源嚴重不足,地下水井大量開發,造成地下水超抽地層下陷。斗六

    區管理處轄內現有地下水井一九二口,補助水源八處,為加強管制啟閉,研定管制

    23

  •  

    管理要領,規定工作站要啟閉地下水井應以電話公文報請核准後始能啟用。

    2.地面水源未能達到所需水量才能啟用補助水源或地下水井,但所使用補足需水量為

    限,且以補助水源應較地下水優先使用,盡量蓄存地下水源。

    3.研發改良地下水井雨量控制設施,當雨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可自動闢閉抽水機。

    4 .本計畫之執行效益:

     

    執行前抽水量為○

    .七五億立方公尺,執行後抽水量○

    .四五億立方公尺,約節省

    抽水量○

    .三○

    億立方公尺。

    (二)推廣成效:

     

    執行成效良好,持續辦理。

    三、參與斗六大圳系輪配水模式規劃,研擬灌溉配水改進措施訂定最佳之大區域輪作區運

    轉,以及水量調配模式。

    (一)改進方法與效益:

     

    針對斗六大圳延續工程完成後灌溉用水管理需求改變,研擬灌溉配水改進措施,包括

    豐水時期、枯水時期及乾旱缺水時期,訂定最佳之大區域輪作區運轉,以及水量調配

    模式,以期促進水資源有效利用,減少輸水損失,提高灌溉效率,維持良好的灌溉秩

    序。

    (二)本計畫之執行效益:

    1.斗六大圳灌區平均每年抽取地下水達七五七萬噸,以農業夜間離峯節餘水量二、

    七七二萬噸/年計算,除減抽地下水,並可節餘二、一九七萬噸水量,供作斗六大

    圳系灌區不足灌溉水量使用。

    2.檢討配水模式現況,擬定斗六大圳系各幹支分線之合理分配水量,可有效提升水資

    源利用;就原灌區而言,可有效節餘水量一、九一二萬噸,間接補給灌區則可有效

    節餘一、六四五萬噸水。

    3.斗六大圳系輪配水模式於重新檢討與研擬後,其效益除可減抽地下水每年約一、

    三七四萬噸,以增加水稻種植面積而言,其產值可增加獲益新台幣二.七億元。

    四、推動執行歷年來天然災害之緊急搶修及復建工作,使災情獲致即時有效之控制,確保灌

    排設施通水順暢,保障會員用水無虞。

    (一)改進方法與效益:

    24 64卷2期

  • 1.每年辦理工程規劃、測設、監造實務訓練,培養員工披荊斬棘、克盡職責的良好素

    養,並提升工程及管理品質。

    2.轄區內各級幹、支、分線、大、中排等渠道及構造物,常因施設年久老化或原土渠

    滲透水量大,遇颱風豪雨易生崩潰坍塌,除予以加強維護巡視管理並測繪建立相關

    基本圖資。

    3.除工程條件受限,天然災害之緊急搶修及復建工作,除水源及輸配水設備之確保,

    亦配合兼顧社區營造,採行綠美化生活環境之近自然工法考量。

    (二)本計畫之執行效益:

    1.歷年來之天然災害如九十年度桃芝颱風、納利颱風、九十四年度五一三豪雨、

    六一二水災、海棠颱風、泰利颱風等均造成轄區灌排系統遭受重創,經推動執行完

    成緊急搶修計一○

    餘件及災害復建工程計八十餘件,使災情獲致即時有效之控

    制。

    2.在天然災害發生時,儘速辦理水利相關設施之緊急搶險搶修復建等工作,除可避免

    災情擴大,造成會員及當地居民生命財產遭受危難外,並可確保圳頭水源得以順利

    取水,灌溉輸水得以維持,排水機能得以暢通,使本會會員權利不致受損影響。

    五、九十八年度興辦斗六大圳幹線改善工程,擔任﹁斗六大圳幹線等改善工程﹂測設隊隊

    長,領導成員規劃、測量、設計、斡旋地方協助工程用地取得,執行期間以身作則、群

    策群力,並在團隊合作努力下,如期完成使命;本工程現正推動執行工程施工監造相關

    事宜。

      

    ﹁斗六大圳幹線續建工程計畫之六年計畫﹂於九十六年十二月底全線完成並通水,解決

    雲林縣斗南、大埤及嘉義縣大林地區六、○

    ○○

    餘公頃農田灌溉之輸水界面連接,因上

    游區段於民國四十三年完成後迄今,已年久老化無法達成預期供水機能,本工程計畫完

    成後可有效解決供水能力不足問題。

    25

  • 莊 益 賢

    屏科大及中興碩士班

    高雄水利會助理工程員、工程員、助理工程師兼股長、副工程師兼股長、站長、管理師兼股長

    一、負責本會第五批輔建住宅規劃、審查及監造等工作,完成四○

    戶員工之輔建住宅,工程

    品質佳及低造價為歷屆之最,建物在都市計畫區內,土地加建物材料每坪以不到新台幣

    六萬元費用完成興建。

    二、辦理﹁旗山圳—

    幹線改善工程﹂全長約五公里,負責測量、設計、監造等工作,使農民

    灌溉用水充沛。

    三、辦理中央政府補助興辦易淹水地區治理改善工程之﹁陷後坑及下坑中排易淹水地區治理

    改善工程﹂測量、設計、監造等工作,使岡山地區免予水患之苦,亦秉持政府德政理念

    設計該案,在施工過程中並具溝通角色減少當地居民疑慮及增加居民對計畫認同。可有

    效減少該處每逢豪雨及汛期淹水狀況,降低該地居民財物損失,增加土地利用價值。對

    於水利事業有卓越貢獻。

    四、奉派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農業及生物工程學系研習﹁遙測及高科技在水資源管理之應

    用﹂,來判釋水利會灌區農地的利用情形,輔助傳統人工期查作業進而達成自動化的目

    標。

    五、辦理阿公店水庫﹁復興渠幹線更新改善工程﹂,全長約一○

    公里,負責規劃、測量、設

    計、監造等工作,以最大經濟效益理念下規劃設計,對於岡山、阿蓮、路竹等地灌溉事

    業有莫大幫助。

    六、八十三年~

    九十八年負責高雄農田水利會重大工程水利設施及埤圳改善工程設計、監造工

    作,除發揮灌溉功能,在汛期發揮防洪功效,有效防止淹水,增進該處土地利用價值,

    減少居民財務損失。在結構及非結構防洪上其經濟效益皆有莫大幫助。

    七、擔任站長期間盡職負責,督導轄內圳路改善及維護工作,減少灌溉輸水損失,沽水期協

    調地方輪流灌溉,避免影響作物生長進而提高農民會員的收益及提供民生用水。

    26 64卷2期

  • 羅 應 鑑

    碩士

    臺灣臺東農田水利會第三屆及第四屆直選會長

    一、推動太麻里地區非重劃區農水路復建工程,重建災區家園。

    1.民國九十八年莫拉克颱風肆虐臺東,將臺東縣太麻里溪溪底段及泰德段兩岸堤防沖

    毀,致使太麻里圳及香蘭圳兩地區無水灌溉。民國九十九年本人擔任台東農田水利會

    會長,見縣府因人力不足,遲遲未能順利推動太麻里非重劃區農水路復建工程之實

    施,決意投入大量人力協助從事救災及復建工作,並嚴控復建工程進度及品質,使災

    民早日重建家園,感受政府德政。

    2.工程團隊從水利設施調查、測設、整體規劃、用地協調及施工於期限內順利完成,

    獲得全體會員及災區居民之讚許。太麻里災區復建工程共計八件,工程金額共約

    六千一百萬元,受益面積達三五五公頃。(

    九十九~

    一○

    一年)

    3.泰德段及德其段共約六十公頃之土地為易淹水地區,不符土地重劃之條件,故再度主

    動爭取經費投入大量人力從事復建工作,並於一○

    二年五月底全部施工完竣,農水路

    復建工程共計六件,工程金額約五千二百萬元,受益面積達六十公頃。

    二、督導關山大圳四支線改善工程,榮獲行政院農委會一○

    一年度優良農建工程獎,其效益

    如下:

    1.將親水、護水概念融入關山圳四支線之渠道改善,並將其整建為一優美且活化三生的水

    利公園,不但增益農田水利事業之價值,也為附近社區民眾增添一個休閒遊憩的場所。

    2.以新穎工法之設計理念,使渠道不易淤積,管理更臻簡易,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將原本雜亂且深之渠道,設計為暗渠式親水渠道,除美化環境外尚有防止墜落之安全

    考量。

    4.將原本被渠道分割之關山花海區,因此結合成完整休閒區域。

    5.吸引遊客到此參觀花東縱谷關山花海及鄰近稻作景觀,除讓遊客體認到台東的好山好

    水外,更能讓民眾體會及了解政府與水利會對三生政策推廣之用心,間接增加本縣相

    關產業生機及各項收入。

    三、督導﹁大原地區水橋及生態渠道景觀改善工程﹂,榮獲行政院農委會一○

    五年度優良農

    建工程優等獎,其效益如下:

    1.將親水、護水概念融入二層坪水橋之渠道改善,並將其整建為一優美且活化三生的水利公

    園,不但增益農田水利事業之價值,也為附近社區民眾增添一個休閒遊憩的場所。

    27

  • 2.藉由社區參與使二層坪水橋公園得以永續經營,讓水圳不再是純灌溉功能,進而營造

    一處社區公園,成為全民後花園,社區居民更期待能成為鹿野鄉新地標,為大原社區

    注入新活水,帶動社區微經濟及遊子返鄉。

    3.工程設計與施工時充分與社區居民溝通,營造符合社區理想中的景觀,創造農村再生

    新氣象,竣工後獲得鹿野鄉公所及社區共同認養,維護管理機制良好。

    4.吸引遊客參觀花東縱谷鹿野熱氣球及結合自行車步道串聯鹿野鄉景點,除讓遊客享受

    台東的好山好水外,更能讓民眾體會及了解政府部門與水利會對三生政策推廣之用

    心,間接增加本縣相關產業生機及各項收入。

    四、以編纂卑南上圳建圳史冊及表揚建圳有功人員的方式,來宣導政府照顧農民的政策與目

    標,並緬懷前人對於農田水利建設的貢獻。

    1.卑南上圳工程於民國七十五年完工移交台東農田水利會,並自七十六年通水灌溉迄一

    一年達二十五年,期間遭逢九二一震災及八八風災等多起風災豪雨肆虐,然卑南上

    圳主要工程設施仍屹立不搖。為校法前人建圳之精神與照顧農民之初衷,以實際行動

    提醒世人之重視。

    2.辦理卑南上圳導水隧道祈福感恩巡禮活動:分別於一○

    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星期五 )

    五月二十八日(

    星期六 )

    上午九:○

    ○—

    十二:○

    辦理兩梯次導水隧道巡禮活動,參

    加人數約二五○

    人次。

    3.辦理卑南上圳圳頭祭暨殉工人員紀念碑祭典活動:一○

    一年九月九日(

    星期日)

    上午八時

    至十時於卑南上圳進水口(

    紅葉)

    辦理祭典活動。

    4.辦理卑南上圳建圳有功人員表揚大會活動:一○

    一年九月九日(

    星期日)

    上午十時至十二時於

    卑南上圳導水隧道出口附近(

    初鹿村初鹿國中)

    辦理表揚活動,參加人數約六○

    人。

    五、一○

    二年積極爭取補助購買清淤車,以緩解各水源上游集水區崩坍造成各輸水渠道淤積

    嚴重、漫溢淹水、爆管等情事發生,對農民收益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亦有相當改善及有

    效降低危害等不良影響。亦其他成效如下:

    1.清淤車用於管路淤泥清除之效果及速率甚佳,且高壓水管配合管路長度可接管延伸,

    以增廣適用範疇且解決阻塞點尋覓不易之困擾。

    2.購置清淤車清溝,較人工清淤節省人力管理維護成本、增加渠道供水及灌溉效率。

    3.具機動性及功能多元性,適時扮演﹁清道夫﹂之角色。

    4.配合上級所示區域性規劃,適時支援友會清淤工作。

    28 64卷2期

  •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石門水庫管理中心主任

    經歷: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正工程司、工務課課長、品管課

    課長、簡任正工程司

    一、九十三年艾利颱風過後,石門水庫許多設施遭受損壞及汛期間高濁

    度原水導致供水產生問題,主辦﹁石門水庫增設取水工工程﹂為國

    內首座營運狀態下的水庫進行分層取水工增建,且於九十八年莫拉

    克颱風來襲期間,在尚未完工之狀態下協調先行啟用供水,免除大

    桃園地區停水的危機;完工後經歷九十九~

    一○

    五年各個颱風期間,

    操作得宜並提供低濁度原水,達成大桃園地區不分區供水之目標。

    二、督辦﹁電廠防淤第一期工程﹂,該工程具有活化水庫的特殊性,一

    ○○

    年榮獲﹁經濟部公共工程優質獎﹂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第十一屆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獎項,完工後不但在颱風

    豪雨期間可將水庫高濁度原水直接排放至下游河道,減少進入水庫之

    泥砂,每年更可減省約六億元的清淤費用並節能減碳九、二七四噸。

    三、於工務課課長任內榮獲一○

    二年經濟部水利績優貢獻獎。

    四、辦理防汛及原水濁度升高緊急應變事宜,對水源調度與提供穩定桃

    園及石門水利會農業用水等奉獻良多,並達成﹁桃園地區不分區供

    水為目標﹂之任務。

    五、督辦合理分配石門水庫農業灌溉用水,績效卓著。

    六、今(

    一○

    六)

    年辦理抗旱期間農業灌溉用水調度措施,有效延長供水

    時程,使旱情得以控制。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水利組研究所畢業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薦任第7、8職等副工程司

    經歷: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薦任第6、7職等工程員

    一、九十八~

    一○

    一年辦理彰雲投地區水源調配工作與一○

    一~

    一○

    五年辦理苗栗地區水源調配工作,加強與各用

    水單位溝通協調,相互支援配合,確保豐、枯水期各標

    的用水無虞,定期召開水源調配會議,研擬集集攔河堰

    水源調配方案,使近年彰化及雲林地區約一○

    萬公頃農

    業灌溉用水順暢,並能順利收成而無發生休耕之情事。

    二、一○

    五~

    迄今,辦理大甲溪及大安溪水源調配工作,包括

    於枯水期間協助台中水利會與各單位連繫及用水調配,

    加強與各用水單位溝通協調,相互支援配合,定期召開

    水源調配會議,確保豐、枯水期各標的用水無虞。

    三、擔任一○

    六年度中部地區旱災緊急應變主辦人員,協助

    苗栗、臺中、南投、彰化及雲林農田水利會調度節約用

    水,降低農業灌溉可能產生之災損。

    成大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經管課正工程司

    經歷:住都局南工處幫工程司、南水局經管課副工程司

    一、辦理一○

    四年嘉南地區一期作停灌補償作業相關

    事宜,圓滿完成任務。

    二、辦理嘉南農田水利會農業用水水權展限相關事

    宜,順利完成任務。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工務課長

    經歷: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工務副工程司、正工程司、課長

    一、辦理高雄市曹公新圳改善工程(

    一二工區)

    ,協助高雄

    農田水利會將曹公新圳改善為灌排分離(

    新設水利會

    專用灌溉渠道)

    並將既有水利會取水設施一併更新,

    確保高雄市鳥松及仁武地區農業灌溉用水無虞,另於

    施工中持續與水利會連絡,確保施工中灌溉用水不中

    斷。

    二、辦理高雄市典寶溪整治工程,協助高雄農田水利會於

    橋頭區中崎橋上游興建3×

    3公尺3孔取水及放水閘

    門並交由高雄農田水利會使用,本局負責管理維護。

    三、辦理台南市麻豆排水整治工程,協助嘉南農田水利會

    將新營區黑橋上游堤後排水溝變更設計為灌排合一之

    排水路,俾利水利會灌溉使用;另協助嘉南農田水利

    會西寮抽水站預留雙孔取水箱涵,以供水利會興建西

    寮抽水站使用。

    參、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

    一、選拔標準:

    依﹁農田水利會聯合會表彰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要點﹂第二條第四項規定,表彰標準及辦法為:

    凡政府機關或社會有關人員,對農田水利事業改善、創新、發展,具有重大貢獻者,經由各農田水利會或本會

    列舉事實,送本會提經審議後,致贈貢獻感謝狀︵牌︶,並在慶祝水利節績優人員表揚大會表彰。

    二、接受表揚人員計二十一人:

    29

  • 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碩士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

    正工程司

    經歷:經濟部水利處第九河川局

    副工程司

    一、任職第九河川局主辦轄區花蓮溪水系及秀姑巒溪水系各河

    川水閘門及堤防維護管理等工作,與督辦配合農田水利會

    進水門系統之銜接、連貫與排水相關工作,疏導內陸地區

    積水確保農田水利會圳路順暢,協助灌區內及灌區外之農

    業取水與進水口順暢供水。

    二、主辦轄區花蓮溪水系及秀姑巒溪水系河川疏濬業務期間,

    積極疏導河川內灌溉水路,協調農田水利用水糾紛及協助

    農田灌溉排水系統維護,以確保農業生產環境用水無虞。

    三、主辦水文︵地面水、地下水︶資料蒐集及彙整分析,完成

    每年花蓮溪、秀姑巒溪水系水位及轄區地下水井水位變化

    趨勢;提供農田水利單位及早因應可能旱災及提出河川區

    域可供挖塘取水地點;並適時支援抽水機抽水引入渠道灌

    溉農田,避免需水量不足,休耕影響農業收益。

    四、颱風豪雨災後,積極辦理及協調農田引水圳路修復,主辦

    災害復建及引水河川公地許可申請案,快速恢復農田引水

    灌溉。

    五、農民栽種於河川公地,在河川安全的專業考量下,輔導並

    協助簡化農民申請作業流程及從寬認定,完成農民用水,

    使農民收入增加,生活安定。

    私立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碩士

    現任: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經歷: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助理

    一、協助推動政府農業新南向政策,辦理我國與印尼雙邊

    交流及技術彙整工作,促進我國與印尼國友好及互動關

    係。

    二、協助農委會辦理農田水利災害防救業務,建立災情通報

    系統、推動農田水利災前整備、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建等

    工作,提升汛期期間農田水會之災害應變及復原能力,

    減少損失。

    三、協助農委會辦理農田水利自動測報整合系統,除節省各

    農田水利會之經常性支出,亦提升農田水利水文資訊保

    存之可靠性,間接建立災害預警之水文資訊分享基礎,

    提升後續防災應用便利性。

    四、協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辦理農田水利自動測報系統推廣

    建置,訂定作業手冊及提供自動測報技術服務,提升水

    利會平時灌溉用水調配及汛期災害預防之應變效率。

    五、協助農委會訂定工務行政管理手冊及工程設計參考手

    冊,對農田水利工程貢獻良多。

    張簡鳳蓮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

    現任: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經歷: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約聘助理研究員

    一、農田水利經營發展研究專題-

    財務困難水利會補助指標之

    建立。

    二、自九十九年至一○

    五年致力於農田水利生態工程推廣與環

    境教育,透過農田水利生態工程技術,兼顧提升農業生

    產、保育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及營造農村景觀,使

    農田生態系統環境能夠有效達到節能減碳,創造永續農業

    經營環境,亦配合﹁永續公共工程-

    節能減碳政策﹂,落

    實﹁公共建設之永續性思維與作法﹂,並響應﹁環境教育

    法﹂施行,推動農田水利第一個環境教育設施場址認證,

    辦理農田水利會導覽解說種子培訓,可為導覽解說人員培

    育養成,並獨當一面主持該會導覽解說及訓練等事宜外,

    更收農田水利事業推動對環境永續之宣導成效。

    三、辦理﹁農田水利會導覽解說志工種子培訓講習﹂,總計辦理

    八場次,培訓全省農田水利會導覽解說人員共五三九人次。

    四、辦理二○

    一○~

    二○

    一三生態工程教育解說志工交流研討

    會共計四場次五二四人次參加,促進非農田水利領域之志

    工朋友認識與了解農田水利設施生態工程之成效。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臺灣農業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經歷:經濟部水利署科長、簡任正工程司、組長、主任秘書

    一、台灣農業工程學會第47屆~

    52屆、57屆副秘書長,第56屆

    理事,協助推動農業工程學術發展,盡心盡力。

    二、代表台灣農業工程學會與日、韓農業工程學會,協調創

    立國際水田與水環境協會(PA

    WE

    ES

    )

    暨期刊,對促進農業

    工程國際交流,薄有貢獻。

    三、任職經濟部水資源局一組,辦理多項農田水利研究計畫

    及水利法研修,深入檢討農田水利會組織、水權等各項

    問題,並研訂水利法通盤檢討修正案。

    四、任職經濟部水利署保育事業組,積極推動水庫集水區生

    態農業、建立水源保育回饋費植樹保林制度及發展低衝

    擊開發(L

    ow

    Imp

    act Dev

    elop

    men

    t)

    技術,力求降低水源保

    護區之農業非點源污染,努力不懈。

    五、擔任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刻督導辦理一○

    六年前瞻基

    礎建設–

    發展物聯網計畫,偕同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及科技

    部規劃推動農田水利智慧管理計畫,期使台灣農田水利

    邁入智慧管理世代。

    日本東京農業大學農業工學碩士

    現任: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總幹事

    經歷: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員、管理員、副管理師、專

    員、總務組組長

    一、積極協調會內全面推動業務電腦化,建置完成相關作業系統。

    二、協助會內及相關單位推展台日農田水利業務交流互訪,

    促進農業技術經驗分享。

    三、配合協助基金會及學會等單位相關調查研究、輔導推

    廣工作計畫,對於農田水利事業永續經營發展、農業技

    術、農業產銷及環境改善等各方面多有助益。

    四、協助辦理農業工程研討會及PA

    WE

    ES

    國際會議,

    促進農田

    水利技術交流、汲取國際間水田、水資源與環境管理等

    科技與技術之前瞻論點與最新經驗,有助於加強專業相

    近的各個國際性及區域性學術團體間的跨領域合作,共

    同分享在水田與水環境系統相關之最新資訊與知識。

    五、協助農業工程學報電子書刊印,

    農工學報發行已逾62載,

    記錄著台灣逾半世紀,農業工程事業進展歷程重要文獻

    資料。建立﹃農業工程學報全文資料庫﹄,提供更完

    善、迅速及便捷之參考媒介,供農業工程相關領域學術

    及實務人士瀏覽參閱。

    碩士

    現任:臺灣土地銀行業務部經理

    經歷:臺灣土地銀行

    新店分行經理

    一、督導在地土銀分行加強與各農田水利會之連繫配合,以

    促進相互業務之順利發展。

    二、督導各農田水利會在地土銀分行辦理各地農田水利會資

    金存儲服務往來,並提供對所屬員工各項優惠貸款、理

    財,職員退休金優惠存款等銀行業務。

    三、協助籌編及執行農田水利會聯合費之輔導經費,以促進

    農田水利事業發展。

    四、協助籌編及執行水利節、水利杯贊助經費,並籌組羽球

    隊參與水利杯球類活動。

    30 64卷2期

  • 私立親民工商專科學校企業管理科

    現任:新竹市農會

    總幹事

    經歷:新竹市農會總幹事

    一、協助有關土地農田水利之改良、水土之保持及森林之培養

    等工作。

    二、積極配合政府﹁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政策,協助農業

    用水調度與籌措供應。

    三、農會召開各項重要農業幹部會議均邀請水利單位列席,並

    做農田水利業務宣導,反映農民對水利業務需求,水利單

    位可即時服務農民。

    四、熱心參與水利會各項基層小組活動,平時與本會灌區會務

    委員、小組長、班長及水門看守人員等互動良好,使水利

    事業得順利推展。

    五、推廣在地農特產品及作物產銷班,落實在地文化的傳承,

    重視與農友的關係來達到永續的經營,並持續不斷的提升

    經營理念新形象,除了服務農民的功能外,更以邁向資訊

    化、企業化,多角化為經營的目標。

    六、成立稻米、花卉、茶花、荔枝、家政等產銷班,以及相關

    農產節慶,活化農產,提升農民經濟狀況。

    七、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宣導灌區農民辦理節水獎勵及活化休

    耕申請工作及相關注意事項。

    屏東農專

    現任:新埔鎮農會 總幹事

    經歷:新埔鎮農會農事指導員、推廣股長

    一、積極推動休閒農業,使本地的水梨、柿餅、椪柑立足在

    眾多農產品中,尤其是柿餅的加工方面,﹁新埔柿餅﹂的

    名號一年比一年還要水漲船高,品質、技術冠居全省。

    二、此次枯水期利用產銷班集會場合,積極宣導節約用水及

    協助配合水利會調度用水決議,使得農民在第一期整田

    插秧期間,能夠安然度過缺水危機。

    三、指導農友種植柿子、水梨、蔬菜等作物等各種作物,並配

    合宣導水利會推廣省水管路灌溉計畫,除降低生產成本提

    高灌溉效益外,並提高農產品質及產量,增加農民收益。

    四、積極協調新埔站轄區水利設施灌溉及渠道整修,並協助辦

    理渠道疏濬工作,對於水利會業務的推展,貢獻良多。

    五、協助辦理本會一○

    五年度農田水利建設成果推廣與技術

    交流-

    廣源記圳巡覽活動,廣受灌區會員好評。

    六、平時熱心參與水利會各項小組基層活動,與本會委員、

    小組長等幹部互動良好,並能隨時和工作站取得聯繫溝

    通,使水利事業能順利推展。

    七、督導農會辦理﹁米食推廣宣導暨地方資源利用開發活動

    計畫﹂及﹁強化農村農家生產及生活經營能力暨高齡者

    生活改善計畫﹂成效良好,深獲農民會員好評。

    國中畢業

    現任:新竹縣農會

    常務監事

    經歷:竹北市農會理事

    一、督促新竹縣各鄉鎮農會共同與水利會合作,配合水利會提供良好灌溉水源生

    產優質農產品,並於各級農會設置農業精品館與農友超市,陳列精品禮盒、

    伴手禮及農特產品,成功打響農會招牌,增加農民收益,績效卓著。

    二、督導各級農會輔導柑橘、番茄及蔬菜等產銷班配合水利會省水管路灌溉計畫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產量與品質,並創立銷售平台及宅配服務,廣受

    大眾歡迎。

    三、辦理新竹縣稻米產銷舉辦良質米評比活動,大力推崇水利會提供優良水質,

    期許兩會共同合作,共創良好生產環境佳惠農友。

    四、與新竹縣政府及中國科技大學共同合作一○

    三年度﹁新竹縣農業旅遊產品輔

    導計畫與整合行銷採購﹂及一○

    四年度新竹縣﹁原鄉客情F

    arm

    漫遊﹂,強調

    休閒農業區環境教育的融整、當地居民的參與、客制高端團觀光以及深度旅

    遊的體驗,經由休閒農業區的發展而獲得觀光經濟利益和休閒品質,並能永

    續推動新竹縣農業、鄉村和整體社會發展的福祉。

    五、與新竹縣府親自迎接大陸友善城市農特產品及特色伴手禮踩線團,集合轄區

    內鄉鎮市農會主力商品以及十大伴手禮等知名廠商一起聯合推薦自家產品,

    吸引隨團農業部、陸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國企等重要成員,促進交流。

    六、促成竹北市農會改建六家辦事處後方倉庫,讓原有經營十二年新農民市場搖

    身一變成為小型的新農民直銷站,除了由農民提供蔬果,還有各地農會特產

    ,使苦無傳統市場的六家地區增加一處採買生鮮蔬果地方。

    七、與新竹縣政府共同輔導成立的新竹縣農夫市集﹁竹青市集﹂,讓四處奔波身

    經百戰的小農們擁有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用長期的市集經驗整合在地好物

    、農產、文創等,成為竹縣人文地產可持續經營的標竿巿集,並實踐友善土

    地、直效行銷、地產地銷、縮短食物里程、環保消費的市集來服務鄉親。

    專科

    現任:

    經歷:苗栗市農會總幹事

    一、憑藉其豐富的基層歷練,積極與水利會合作改善

    農業生產環境,推廣農事,為都會型農業挹注豐

    富資源,開發多元農特產,增加農友收益。

    二、推展地方建設,熱心向相關單位爭取經費,配合

    農田水利事業各項工程建設不遺餘力造福地方,

    備受地方鄉里讚譽。

    三、熱心誠懇主動積極排解水利糾紛、調處陳情案等

    不遺餘力,為農田水利會與地方農會橋樑,其熱

    心公益之精神深受農民讚許。

    大成高職(

    畢)

    現任:三灣鄉內灣村長

    經歷:內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一、歷次颱風豪雨災害時內灣小組進水口導水路常淤積

    阻塞,自動協助該小組先行搶通讓灌溉用水正常。

    二、每遇颱風豪雨災害積極協助水利會勘災,不辭辛

    勞並動員地方農民協助辦理搶修事宜,並得以迅

    速恢復灌溉通水而減少災害擴大。

    三、協助推動農田水利會事業營運管理,對各項水利建

    設業務提供建議等,遇有糾紛及陳情案件時不遺餘

    力協助解決,熱心公益與協調能力備受地方好評。

    四、積極爭取經費改善地方水利建設工程,並為農民

    提出建言爭取權益,熱心戳力親民,密切與水利

    會聯繫配合使各項會務得以順利推展。

    台北工專

    現任:

    經歷:古坑新興食品公司廠長;立法委員林國華國會

    辦公室主任

    一、雲林縣古坑人,一位功成身退的企業人士,幼時

    住居與當時斗六農田水利會古坑工作站為鄰,長

    年與農田水利會互動頻繁,舉凡用水糾紛協調、

    工程用地取得,黃仁勇協助水利會可說無役不

    與,協助水利會推動各項業務不遺餘力!

    二、重豎古坑鄉雲林農田水利會崁頭厝圳紀念碑。崁頭

    厝圳為日據時代古坑庄長︵即現今的鄉長︶瀧野平

    四郎創設,瀧野平四郎女兒委託日本友人山本厚秀

    來到古坑查尋,在地方文史工作者黃仁勇協助,成

    功找到現址。在黃仁勇先生先後拜訪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雲林農田水利會折衝協調,成功重豎紀念埤

    並舉辦揭碑儀式,不但促進了中日民間友誼,更讓

    ﹁飲水思源﹂,在古坑鄉有了最具體的註解!

    31

  • 高商

    現任:壽豐鄉農會農事小組長

    經歷:農事小組長

    一、擔任壽豐鄉農會農事小組長,深切了解農民的需

    求,並積極參與協助農田水利會灌溉事業,是工

    作站與農民間最佳的溝通橋樑。

    二、經常義務幫忙宣導水利相關資訊、調解壽豐地區

    農民停用水爭議,且主動化解水利業務推行阻

    力,協助推行壽豐水利工作站站務。

    三、工作站職員常在執行巡圳工作時,發現黃女士在

    圳路旁關心水圳是否淤塞,水流是否順暢,見到

    有雜草枯枝、石頭等阻礙水流通行,即積極協助

    各管區人員排除,若人手不足時也號召鄰近農民

    幫忙,是熱心水利事業的最佳代表。

    國小

    現任:玉里鎮果樹產銷班第五班班長

    經歷:高寮簡易自來水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一、帶領火龍果產銷班於二○

    一一年獲得全國十大績

    優產銷班。當選全省模範農民、第三屆十大傑出

    農家及第一屆草根大使。

    二、善用花東縱谷低汙染的優勢,發展有機農業,不

    噴農藥、不放殺草劑、不用化學肥料的耕作方

    式,協助推廣無毒農業。

    三、協助水利會取得興辦圳路工程所需土地,調解地

    區農民停水期間輪灌事宜,防汛期協助水圳維護

    工作,遇颱風豪雨巡視圳路通報災情,也是地方

    工作站與農民間良好的溝通橋樑。

    四、積極參與並協助農田水利會地方工作站灌溉事

    業,常幫忙宣導水利相關資訊,幫助旱作灌溉的

    推行,拉近農民與農田水利會地方工作站距離。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國立聯合大學校長

    一、長期協助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編輯及發行相關工作,從民

    國八十六年起至一○

    二年的十六年間擔任台灣水利雜誌總

    編輯,並於一○

    二年四月一日~

    一○

    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任

    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

    四年四月一日~

    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任主任委員,在許教授領導下台灣水

    利雜誌獲各界好評,在學術刊物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二、長期參與農田水利事業之研究及人才培育工作,對農田水

    利發展與永續經營功績卓著。

    三、參與及推動農田水利國際合作事務,擔任P

    addy and Water

    Environm

    ent

    國際期刊編輯委員,並曾任國際水理會亞太地

    區分會執行理事。

    四、多年來許教授關注氣候變遷水資源將受到之影響及都市防災

    之重要性,在﹁氣候變遷對水資源之影響﹂、﹁地理資訊系

    統整合之都市淹水模式﹂、﹁河川洪水位預報模式之資料同

    化與參數調整﹂等題目均有涉獵,曾擔任歐盟科研架構計

    畫︵F

    P7

    ︶先期規劃計畫﹃都會區極端洪水事件耐災能力研

    究﹄主持人,研究範圍含括台北市及台中盆地案例研究,成

    果並發表於國內外著名期刊,堪稱此一研究領域之先驅。

    屏東高農畢業

    現任:農田水利會聯合會農田水利雜誌副主編

    經歷:屏東農田水利會專員、管理師、秘書、輔導室

    主任、財務組長

    一、民國八十一年起擔任農田水利雜誌編輯委員參與

    稿件審查,民國九十九年七月一日起擔任副主編

    ,協助主編辦理雜誌編校工作,每期如期出版。

    二、雜誌編輯過程發現通訊員所投會務報導題材具專

    欄價值者,協調作者廣泛蒐集資料,運用於專題

    報導豐富雜誌內容。

    三、民國八十八年起奉派擔任水利節慶祝大會、水利

    杯錦標賽等大型活動現場採訪,紀錄活動成果詳

    實報導,將盛況、喜悅分享讀者。

    四、嫻熟農田水利會會長、會務委員選舉法令,協助

    辦理第三、第四屆會長、會務委員選舉事宜。

    高職畢業

    現任:自耕農

    經歷:銀行行員

    一、熱心協助推動農田水利事業不遺餘力並主動積極

    與雲林農田水利會密切聯繫,使各項會務得以順

    利推展。

    二、該會轄區內大多為農田生產蔬菜灌溉區,水路排

    水功能甚為重要,熱心爭取各項排水工程之建

    設,提高經濟效益。

    三、協助處理改善工程用地取得並協調解決用地糾紛

    事宜,對水利會業務貢獻良多。

    四、對轄內八角亭排水系統易發生淹水地區,經常主

    動提出建言,降低水患發生機率,維護會員及居

    民生命財產安全,功不可沒。

    32 64卷2期

  • 肆、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一○

    六年度學術論文獎

    一、選拔標準:

    依據台灣水利出版委員會學術論文獎評選及表揚要點辦理。

    二、接受表揚人員計十二人:

    得獎論文:土地及氣候變遷情境對流量之影響

    得獎作者:林子平、連宛渝、林裕彬、江莉琦

    得 獎 評 語

    本論文評估臺灣較小集水區域之未來土地利用改變與氣候變遷情境下對於流量造成的衝擊,使用IPC

    C

    第五次評估報告

    下五個大氣環流模式作輸出的資料修正歷史氣象資料之統計特性,並利用氣象合成模式繁衍產生日時間單位之未來氣

    象資料,土地利用變遷則使用C

    LU

    E-s模式模擬未來土地利用分布情形。模擬土地利用改變、氣候條件改變及土地利用

    與氣候條件同時改變三種情況下對大屯溪流域之流量造成之影響,提供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變化下,規劃因應決策之

    參考。

    得獎論文:應用攝影量測技術量測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河川表面流速及流量推估

    得獎作者:柳文成、黃偉哲

    得 獎 評 語

    本論文使用攝影量測技術量測河川表面流速並以指標流速法推算其流量,再與現行之流量觀測方式進行比較,以石門

    水庫集水區稜角水位站為研究地點,佈置控制點量測座標,由控制點座標透過攝影量測技術的共線方程式解算攝影機

    內、外參數,再使用大尺度顆粒影像速度法(L

    SPIV)

    量測河川平均表面流速,藉由指標流速法將平均表面流速轉換為

    斷面平均流速,進而推算河川流量。針對此量測法與傳統量測法之差異,證明相較於傳統的流量量測技術,L

    SPIV

    具有競爭性。

    33

  • 得獎論文:耕作措施、灌排水管理與棲地異質性對台灣東部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之影響

    得獎作者:范美玲、黃佳興、許宏昌、蔡思聖、譚智宏、李光中

    得 獎 評 語

    本論文以花蓮縣富里鄉水稻田為研究樣區,探討水稻田耕作措施與棲地異質性對節肢動物群集結構及其多樣性的差異

    和影響。透過主成分分析,萃取水稻田棲地主要的環境變化維度,並且說明現代集約化農業過程中之產物,對於水稻

    田濕地中的生物群集結構及其多樣性所產生之負面影響,研究結果有助於提供台灣水稻田濕地生態系之生物多樣性維

    護策略以及規劃農地管理適切準則規劃之參考。

    伍、績優會務委員

    一、選拔標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依據﹁農田水利會會長及會務委員考核獎懲辦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及農田水利會會長及會務委

    員獎懲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函請農田水利會聯合會辦理表揚。

    二、接受表揚人員計五十七人:

    黃 淇 福

    宜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一、熱心地方公益,嘉惠農田水利建設,深獲地方好評。

    二、平日主動巡查轄區灌溉圳路,且配合宣導本會農田水利事業法令政策,協助會務順利推

    展,擔任本會與農民間良好溝通橋樑。

    三、全年關心金同春圳幹線灌溉系統用水暢通,協助管理員調解用水卓著。

    四、對水利工程用地(

    壯東A

    -5

    主給A

    -5-6

    小給等更新改善工程)

    積極與該站小組長與地方人

    士、毗鄰土地所有權人調解,使工程順利進行。

    34 64卷2期

  • 劉 清 水

    宜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一、熱心服務會員,適時反映會員意見,深受會員肯定。

    二、亢旱期間,維持枕山圳及蘭陽溪引灌水路供水暢通,協助調節用水卓著。

    三、對水利工程用地(

    大湖二中排大湖2-13

    小排等更新改善工程)

    積極協助調解,不遺餘力,使

    工程順利進行。

    四、平時向會員宣導工作站用水調節措施,積極協調農民陳情、水利糾紛案件,成果顯著。

    秦 慧 玲

    宜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一、熱心服務會員,對水利事業應興應革事項,提供中肯建言,解決眾多難題。

    二、配合宣傳安農溪水系輪灌制度,與天山小組黃富助小組長維持灌溉暢通,協助調節用水

    卓著。

    三、防汛期間積極協助管理員進行天送埤圳幹線取水門及排砂門閘門管理,預防災害發生,

    頗具績效。

    四、對水利工程用地(大洲中溪州12-3

    小給等更新改善工程)

    積極協助調解,不遺餘力,使工程

    順利進行。

    呂 流 溢

    北基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經歷:北基水利會會務委員

    一、平日主動巡查轄區灌溉圳路及探訪會員之需求,並適時將農民之意見反映給本會,協助

    解決,是水利會與農民間良好之溝通橋樑,深獲地方讚許。

    二、協助本會一○

    五年度農田水利設施災害復建工程之八里堆圳等災害復建工程施工用地之

    同意,使本會工程順利推展,嘉惠水利會會員。

    三、配合工作站推展站務,並積極協調灌溉管理業務之妨害水利用地案件之取締等,對工作

    站務助益良多。

    四、每次會務委員會時皆能提供具體改進意見,使本會會務能更完善,助益良多。

    35

  • 潘 正 吉

    北基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經歷:北基水利會會務委員

    一、對轄區內之水利事業、農民反映圳路損壞需修復等均能主動關心、進行了解,並積極與

    工作站人員現地勘察,共商解決之道。

    二、一○

    五年度協助辦理桂花樹上圳等災害復建工程之災害調查,並協助工程施工道路用地

    同意書之取得及鼓勵會員參與災害搶修工作,使本會工程順利施作,備極辛勞。

    三、圳路堵塞時,經常主動發動會員參與疏浚工作,維持水道通暢,深獲會員之好評。

    四、服務熱忱、待人誠懇,並經常協助宣導水利會之業務,增進基層會員對本會之共識,

    做好本會與基層會員之溝通橋樑,使會員對水利會有向心力並提昇本會對會員之服務品

    質,貢獻良多。

    陳 孟 裕

    北基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

    經歷:北基水利會會務委員、台北旅館工會理事

    一、積極參與水利小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