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欣宜 博士 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適應體育課程 成效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卓冠維 中華民國 105 6

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適應體育課程 成效之行動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0041/2/BTP103128.pdf · 根據適應體育與體適能教育的理念及精神設計十週體適能課程,每週進行兩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欣宜 博士

    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適應體育課程

    成效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卓冠維 撰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 謝辭

    從構想論文到完成這本論文,雖說我對自己一直是有信心的,但在這個班的

    精實的學習制度下,卻也連連挫敗著我,縱使做的研究是自己喜歡的體育結合特

    殊教育的適應體育課程,可是也一顆浮動的心是到打著這篇謝辭才破涕為笑、笑

    顏逐開的。

    這本論文能完成,第一件事就是要感謝兩位老師-特教系的吳柱龍老師、臺

    灣適應體育先驅-師大闕月清老師以及我的指導教授-王欣宜老師,吳老師和闕老

    師在研究專業領域的指導和協助,讓我在江郎才盡以及文思乾涸的時候有種醍醐

    灌頂的感覺,而王老師在論文撰寫脈絡的思考方向,更是一直緊繫著我,深怕我

    會走歪走偏,他們三位不厭其煩的給予我建議跟鼓勵,是我大步朝目標邁進的最

    大原動力,感謝佛菩薩讓我可以有這榮幸找到這三盞明燈,成就我的碩士學位。

    再者,要感謝新竹縣政府的媒合,讓我可以有機會到北埔國小進行實地研究

    的學習與探索,也深深感謝鄭嘉勝校長、段淑琴主任、鐘筱莉老師、曾煜程老師

    以及學校所有老師及行政團隊、替代役男的全力協助,讓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

    完成研究並盡一己之力回饋學校。

    最後,家人的陪伴跟同學們的支持更是一股不可或缺的神奇力量,同學之間

    感謝同組研究夥伴又云、令愷及易眞的相互砥礪,還有其他同學間的彼此關心,

    也謝謝爺爺、奶奶跟大伯父在我兩年研究所生涯的信任跟支持,讓我可以完成這

    個當老師的小小夢想。

    完成這本論文,是大孩子的夢想起點,更是我開始學習如何當一位好老師的

    第一哩路,這份榮耀絕非筆墨可以盡述之,但我會用我最大的努力榮耀來完成這

    份教師志業。

  • I

    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適應體育課程成效之行動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法探討國小資源班的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在參與結

    合心肺適能知能與遊戲活動的適應體育課程後,對課堂活動參與之身體活動

    量、移動性動作技巧、心肺適能及知能之學習成效。參與對象為透過縣府媒

    合安排,選定研究者分發縣市之一所學校的不分類資源班進行實地研究,二

    到五年級學生共六名為研究對象。

    一、 研究歷程採用觀察系統、教學觀察記錄表、訪談、數位錄影觀察等多元

    資料蒐集,質、量並進的資料蒐集方法。:

    1. 根據適應體育與體適能教育的理念及精神設計十週體適能課程,每週進行兩

    次,每次四十分鐘。

    2. 課程介入前後實施心肺適能與知能檢測,檢測項目包含:身體活動量、修正

    式六分鐘跑走測驗、自編心肺適能知能測驗;收集資料的方法以紙筆測驗

    進行知能學習評量和 SOFIT 系統分析學生的中強度活動時間,也透過兒童

    粗大動作發展測驗第三版-移動性動作進行心肺適能遊戲訓練對於學生的

    動作發展學習之助益性。

    二、 研究結果發現,經實施十週心肺適能課程後:

    1. 學生的中強度身體活動量明顯增加 2.5倍。

    2. 學生的移動性技能測驗結果均有進步且達顯著水準。

    3. 心肺適能知能表現在紙筆評量的答題正確率達 37.5%之進步幅度,並達

    顯著水準、課堂上的非正式的互動學習評量以及實際活動時的應用表現

    亦皆有進步。

  • II

    三、 研究結論及未來建議為:

    (一) 結論

    1. 不同障礙別學生對於適應體育課程結合心肺適能與知能教學之課程均

    有強烈參與動機。

    2. 在認知程度、學習能力以及運動技巧能力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成效均有進

    步。

    (二) 建議

    1. 國小特殊教育教育與體育教師可透過協同進行體育課程,可以增進班級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體育課學習效益以及樂趣。

    2. 學校推廣零時體育計劃集合適應體育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一日所需活

    動量,並增進學生彼此間的友善互動。

    3. 師資培育機構提供國小體育及特殊教育教師提升適應體育教學知能與

    運動專業能力之學習機會。

    4. 未來研究可透過團隊合作與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課程增加國小特殊教

    育需求學生之學習成效。

    關鍵詞: 國小資源班、適應體育、心肺適能

  • III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Elementary School 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tending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Adviser : Hsin Yi, Wang Graduate student : Kuan Wei, Cho

    Abstract

    The study used action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locomotor skills, cardio fitness and knowledge learning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in elementary school 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tended an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with cardio fitness learning and games. The

    attend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 which divided the

    research student population in the school for the researcher. Six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non-categorical resource classroom in the school.

    I. The process used multipl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ion

    including observation , data collecting using teaching observation record ,

    interviews,and digital video observation.

    (i)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and spirit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itness

    education, we employed a ten-week fitness course which was attended for

    forty minutes twice per week.

    (ii) We utilized a a pretest in the beginning and posttest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activities included: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 revised six-minute

    run and walk test, and a self-edited cardio fitness knowledge test. We used

    paper assessments to evaluate the cardio fitness learning of students, and the

  • IV

    SOFIT observation record to analyze the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 was used to measure time, and "Testing for the 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 3rd edition" [TGMD-3]-locomotor subtest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learning.

    II.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 The average of students’ MVPA increase 2.5times.

    ii. The locomotor skill test all make big progress and have a significant level.

    iii. The cardio fitness acknowledgement performance make a 37.5% progress

    and have a significant level. The informal assessment from the class

    inte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both took great

    improvement.

    III. The conclusion and future advice are as follows:

    i. Conclusion:

    (i)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isabilities all have strong motivation to atten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with cardio fitness knowledge

    learning and game.

    (ii)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cognition, learning abilities and motor

    skills all make a big progress.

    ii. Advice:

    The speci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an co-teac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t does great learning benefit and happiness for

    special education need students attend the class.

  • V

    (i) Promoting Zero Hour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with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would not only enhance the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for student, but also make the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more friendly.

    (ii)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provide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d sports skill learning

    chanc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iii) Future study could use team work and inclusive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to make a great learning improvement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resource room,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ardio

    fitness

  • VI

    目 次

    摘要................................................................................................................................ I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適應體育之內涵與教學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體適能教學相關之研究 .................................................................... 24

    第三節 教學專業省思相關研究 ....................................................................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參與者與對象 ................................................................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3

    第四節 課程方案設計 ....................................................................................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67

  • VII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學生學生心肺適能表現之差異 ........................................................ 69

    第二節 學生心肺適能知能習得之成果 ........................................................ 91

    第三節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省思 .................................................................. 10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 117

    第二節 建議 .................................................................................................. 120

    參考文獻.................................................................................................................... 123

    中文文獻.................................................................................................................... 123

    西文文獻.................................................................................................................... 129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33

    附錄二 適應體育課現況調查表.............................................................................. 134

    附錄三 心肺適能知能測驗前測.............................................................................. 137

    附錄四 心肺適能知能測驗後測.............................................................................. 139

    附錄五 專家教師課程回饋單.................................................................................. 141

    附錄六 兒童粗大動作發展測驗說明...................................................................... 142

    附錄七 兒童粗大動作發展測驗第三版(TGMD-3) ................................................ 147

    附錄八 第一循環心肺適能教案.............................................................................. 151

    附錄九 第二循環心肺適能教案.............................................................................. 155

  • VIII

    表 次

    表 2-1 Mosston 教學形式與師生教學關係 .......................................................... 17

    表 2-2 國內適應體育教學類研究議題 ................................................................. 19

    表 2-3 零時體育與適應體育相關實證研究分析 ................................................. 23

    表 2-4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體適能教學實證研究 ............................................. 33

    表 2-5 教學專業省思實證研究 ............................................................................. 35

    表 3-1 本研究之行動方案 ..................................................................................... 45

    表 3-2 個案學生現況表 ......................................................................................... 49

    表 3-4 個別化適應體育教學目標表 ..................................................................... 51

    表 3-5 適應體育課程學生出席統計表 ................................................................. 52

    表 3-4 專家效度諮詢名單 ..................................................................................... 53

    表 3-5 SOFIT 系統觀察的評分者間信度 .............................................................. 55

    表 3-6 有氧運動型式的分類 ................................................................................. 57

    表 3-7 TGMD-3 的評分者間信度 .......................................................................... 58

    表 3-8 適應體育課程計劃 ..................................................................................... 61

    表 3-9 適應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流程 ..................................................................... 62

    表 3-10 質化研究資料說明 ................................................................................... 65

    表 4-1 修正式六分鐘跑走測驗相依樣本符號檢定 ............................................. 78

    表 4-2 兒童粗大動作發展測驗(TGMD-3)-移動性技能相依樣本符號檢定 ...... 83

    表 4-3 學生移動性技能分項前後測比較表 ......................................................... 85

  • IX

    表 4-4 自編心肺適能知能測驗相依樣本符號檢定 ............................................. 91

    表 4-5 S1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2

    表 4-6 S2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4

    表 4-7 S3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5

    表 4-8 S4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7

    表 4-9 S5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8

    表 4-10 S6 之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 99

    表 4-11 教學省思紀錄統計與分析 ..................................................................... 103

  • X

    圖 次

    圖 3-1 本行動研究架構與流程 .............................................................................. 44

    圖 3-2 教室環境示意圖 ......................................................................................... 46

    圖 3-3 戶外球場環境示意圖 ................................................................................. 47

    圖 3-4 本研究之三角檢核圖 .................................................................................. 66

    圖 4-1 整體學生 MVPA 變化圖 ............................................................................ 70

    圖 4-2 S1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 72

    圖 4-3 S2 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73

    圖 4-4 S3 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74

    圖 4-5 S4 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75

    圖 4-6 S5 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76

    圖 4-7 S6 身體活動量變化圖.............................................................................. 77

  •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說明研究者運用運用零時體育計劃的學習效益,進行心肺適能認知

    與心肺適能遊戲結合的教學活動,藉此增加國小資源班學生的運動安全概念和心

    肺適能。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重要名

    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堂愛而不礙的體育課

    研究者以體育課程教學者的角度來說,體育活動是教育的一環,從國民中小

    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了解,它不僅能讓全體學生藉著身體

    活動達到健康的目的,同時能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情境,感受及學習許多不同的

    社會經驗(教育部,2008)。從研究者的教學經驗來說體育課一直都是學生最喜愛

    的一堂課。但就適應體育面來說,研究者從國高中的游泳教學志工到擔任教學工

    作後,凡與身體活動相關的課程皆參與規劃及執行,可以把自身的專業與實務工

    作相結合為身心障礙的孩子設計適切的活動內容是一種至上的快樂。在教學的實

    務現場經驗發現,體育及特殊教育教師在為身心障礙的孩子規劃體育課程時面臨

    諸多問題,如師資專業、教學內容的適性化與團隊合作策劃課程均尚待加強,因

    此研究者期盼能透過本研究的實施與相關文獻的探討提供建言並與教學實務更

    加密切結合,促使適應體育教學效能提升,更希望他們在正常化的學習環境獲得

    更佳的學習潛力。

    何茂松(2000)提到學校中適應體育的教學方式,講求的是讓身心障礙兒童有

    參與感,並能獲得樂趣學習之交互過程,且側重於與一般兒童的彼此互動與潛能

    之開發。所以,林秋慧(1997)提出適應體育可說是整體教育系統中,實現學生受

  • 2

    教平等理念與重視個別差異的具體作法。因此,不管是一般兒童也好或是特殊兒

    童也罷,體育課程都是他們的最愛。

    本研究的適應體育課程運用零時體育計劃之時間概念,就是在第一節正式上

    課之前的早修時間替身心障礙學生做學習前的準備與認知功能能量的儲備,亦即

    透過晨間運動的實施讓學生能達到有效的心肺適能訓練,進而達成血液流動喚醒

    大腦認知功能運作,先替學習活動準備充足的能量。略嫌可惜的是,國內以零時

    體育計劃為主的研究資料略顯單薄,僅有 3 篇的數量(李奇樺,2013、郭世明,

    2012、郭曉婷,2013),這在零時體育的推廣及實證研究現況中尚待努力。研究

    者進一步探討國外以零時體育計畫為主題的身心障礙學生教學相關研究,根據內

    帕維市 203 學區的 Paul Zientarski 老師與研究者利用電子郵件的訪談可以得知,

    他們在推動零時體育計劃的對象也以全體學生或是學業成績低成就的學生為研

    究焦點,並無特別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做相關的計劃實施探究(P.Zientarski,2015)。

    而國內以零時體育計畫為主題的身心障礙學生教學實證研究僅有一篇,以李奇樺

    (2014)提出對於中重度學生問題行為改善成效之行動研究為僅存之碩果。所以研

    究者覺得透過零時體育計畫運用於適應體育課的嶄新面向,並可以藉此課程方案

    來探討國小身心障礙學生是否可以助益於大腦認知功能與學習成效。研究者希望

    可以透過本研究的實施,增加國內外以適應體育和零時體育計劃為主題的教學實

    務研究參照結果,也希望在本研究的實施後,能精煉自己在特殊教育與體育教學

    專業,並期待能有更多教師可以重視與投身適應體育這項領域的發展與推廣。

    而本研究之認知學習核心內容-心肺適能,一者是為呼應零時體育所帶來的

    認知學習效益,二者則是因為國內國小體適能教育中較缺少認知教學,這也正符

    應著行動研究的核心精神,解決教學情境問題。故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將採取行動

    研究法進行之,並依據張德銳(2014)提出的「發展性教學行動研究系統」

    (developmental action research system for teaching),所提供的研究過程導引,進行

  • 3

    本研究組織化、系統化的計劃擬定。在本研究所擬訂的研究對象,可以從 1997

    年的如何落實身心障礙教育專案報告書中提出相因應的具體措施的第二項中了

    解,為了提高特殊教育品質,研擬了增設特殊教育學校(班)具體做法。推展至今,

    國內國小的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班級種類有集中式特教班、資源班、以及巡迴輔

    導班三大種類,根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的特教統計,國小身心障礙類班級數

    已從 97 學年度的 2,299 班增加至 104 學年度 2,785 班(教育部,2016),其中又以

    不分類資源班的 1,707 班為最大班級數種類,故研究者從教學現場中較常見的特

    殊教育班級主題做為本次研究之對象,也藉此為未來任教班級的趨勢做教學研究

    與觀察學習。

  •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體適能教育介入適應體育課程後,對於國小資源班

    學生的心肺適能改變成效以及心肺適能認知表現進行探討,根據研究者的文獻閱

    讀及實務經驗,將在本章提出具體的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研究目的如下列敘述:

    (一) 改善國小資源班學生心肺適能表現。

    (二) 增進國小資源班學生心肺適能知能。

    (三) 探討國小適應體育之教學專業能力內容。

    二、 研究待答問題

    (一) 本研究實施後,國小資源班學生身心肺適能表現改變情形為何?

    (二) 本研究實施後,國小資源班學生心肺適能知能習得成果為何?

    (三) 本研究實施後,國小適應體育教學專業能力省思及成長內容為何?

  •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本研究的所使用特定與重要名詞共有: 「國小資源班學生」、「體適能教育」、

    「零時體育計劃」「適應體育課程教學與評量 」,「心肺適能知能」、「教學省思」,

    其操作型定義分釋如下:

    一、 國小資源班學生

    資源班是教育的暫時和支援狀態,其主要功能為扮演普通班與其餘特教班間

    的橋樑角色,也就是介於普通班與特殊班之間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普通班的行

    程表為基礎,提供障礙學生評量、補救教學、或其他特教服務(孟瑛如,2002;

    洪儷瑜,2000)。 本研究所稱之「資源班」是指依《新竹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

    幼兒園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新竹縣,2013)所成立之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

    班。其服務對象包括經新竹縣鑑輔會鑑定之普通班特殊教育需求學生。

    二、 體適能教育

    卓俊辰(1992)亦談到體適能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組織都能發揮

    相當的有效機能,而所謂的有效機能就是能勝任日常生活,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

    的生活,又可以應付突發之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本研究指的體適能教育,指的

    是以心肺適能知能教學與遊戲化適能訓練,以指導學生對於身體心臟位置、安靜

    心跳率、最大心跳率、心肺適能於身體表現的能力、有氧運動內容的認識、適切

    運動強度、適切運動持續時間、以及運動後不舒適感的處遇方式的八大認知概念

    學習以及森林裡的松鼠和搶奪冰淇淋兩大心肺適能遊戲化訓練課程稱之,。

    三、 適應體育課程教學與評量

    美國健康體育及運動休閒協會(AAHPER,1974)適應體育是一種具變化性且

    能發展體能的活動、遊戲、運動、韻律活動計畫,它能適合失能者的興趣、能力

  • 6

    和限制,而失能者是指那些無法安全及成功的參與一般體育計畫中毫無限制之劇

    烈活動的學習者。本研究所稱適應體育課程教學與評量為在國小教學場域中,針

    對身心障礙學生特殊教育需求並依個別差異之原則,進行教學目標之擬定、教具

    與器材之運用與教學方法之變通,且利用粗大動作發展測驗第三版(TGMD-3)之

    操作性與移動性動作技能測驗之項目進行課程內容之設計之體育課程。

    四、 心肺適能知能

    心肺適能指的是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包括:心臟、肺臟、血管、血

    液及肌肉等組織系統的機能表現( Matthew, Shala,Gregory,2012)。本研究指的心

    肺適能知能就是根據心肺適能及運動處方 FITT 四大原則相關認知與技能並適用

    於國小身心障礙學生的自編測驗評量,於十周課程方案前實施前測並於課程方案

    期間進行內容之教學,且在課程方案實施後進行後測自編測驗評量稱之。

    五、 教學省思

    教學省思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不斷進行檢視、檢討、分析、批判、調整與評

    鑑自我教學經驗,發現教學情境中的問題,透過不斷反省深入了解教學問題的癥

    結,並思考實踐方法,以達改善教學品質、建構課程和教學知識、促進專業成長

    及提升教學效能等目的。本研究指的教學省思是透過教學活動的影片及臨床教師

    回饋,所撰寫的教學省思日誌,並引用吳秋慧(2004)所使用的體育教學反省札記

    內容分析統計表,成為本研究的教學省思統計分析依據。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在心肺適能的身體活動訓練與知能教學結合適應體育教學

    對國小資源班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參與後學習成效之探討,在本章裡,研究者依據

    理論與實證研究兩方面的文獻資料,探討及分析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理論、研究

    結果。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適應體育教學之相關研究;第二節是體適能教學

    相關研究;第三節是教學專業省思相關研究。

    第一節 適應體育之內涵與教學相關研究

    一、 適應體育的內涵與目的

    (一) 適應體育的正本溯源

    於 1995 年 5 月所舉行全國身心障礙教育會議,以「充分就學、適性發展」

    為主題,希望透過行政措施、學校學制、師資培育、教學評量、課程與教學、家

    長參與、支援系統等七大方面的改進,促成學生的適性發展(教育部,1995)。2001

    年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中的執行成效檢討也對特殊教育的領域提出包括特

    殊教育評鑑制度、強化特殊教育諮詢委員會功能、提升特殊教育師資素質、落實

    發展遲緩早期療育、建立特殊教育學生通報系統、強化學生鑑定工作、落實多元

    評量方式、建立多元安置措施、建置特教輔導網絡、加強學前特殊教育、推動適

    應體育、加強科技輔具應用、強化職業教育與就業轉銜、促進跨領域合作與擴大

    家長參與等十二大項討論議題(教育部,2008)。而在教育部提出的體育運動政策

    白皮書(教育部,2013)中,也在六大主軸議題中的學校體育項目裡,針對適應體

    育的實施的落實提出了相關的問題分析跟發展策略。

    研究者在文獻閱讀上也發現適應體育應屬於特殊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在

    上述會議及報告書中的適應體育發展,舉凡在專業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以及教

  • 8

    學評量上均較特殊教育中的其他領域發展較晚,直到 1999-2000 年期間才以「落

    實五育並重,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訂定並實施適應體育教學中程計劃,始稱之

    為適應體育的正式發展(行政院體委會,2011)。這也是研究者想要利用本研究為

    適應體育領域略盡教學上的舉手之勞的原因之一,研究者想透過本研究之課程教

    學方案的執行進行分享,在適應體育的課程方案上可以多建置一份參考資料。

    (一) 適應體育的定義

    從殘障運動到特殊體育,隨著時代的推演以及避免歧視和標籤化,適應體育

    這個名詞就成為沿用至今,專屬身心障礙者體育運動的字眼。隸屬於美國健康體

    育及運動休閒舞蹈協會(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Education ,

    Recreation and Dance, 簡稱 AAHPERD)健康教育委員會為其定義:

    「對不能參與一般體育活動的身心障礙學生,配合其興趣、能力及限制,提

    供多元計劃的發展性活動、遊戲、運動與韻律活動,使其能安全、有成就感的參

    與」。(AAHPERD,1974)

    其代表的意涵亦即適應體育是針對身心障礙者而設計的運動,其目的在於協

    助身心障礙者參與體育活動能激發其個人潛能,促進身心健全之發展,這個概念

    當然也相似於早期提出的殘障體育、特殊體育抑或是殘疾人體育等。這一點從

    Sherrill 在 2003 年修正自 Wessel 的 ICAN 模式中也可以很快且輕易的清楚明瞭,

    其字首所代表意義為:

    I -Individualize 個別化;C -Create 創造 A-Adapt;適應 ;N-Nurture 培育

    這四個字的意義正面並且積極,更強調著引領身心障礙者有一個健康、主動

    並且具備活力的生活型態。近年來,適應體育更進一步轉型為「適應身體活動」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APA),透過參與適應體育課程,讓學校裡具有特殊教

    育需求學生可以享受較高品質且符合個別需求的身體活動,進而促進身心與社會

  • 9

    人際互動的全方位發展並提升全人健康。

    (二) 適應體育的目的與功能

    吳昇光(2000)曾歸納出,適應體育所包含的三大學術領域為醫學、特殊教育

    以及體育運動,因此其研究範圍也就包括了身心障礙運動復健、學校體育、休閒

    運動和競技運動皆可稱之,涵蓋的參與族群年齡層更可擴及從甫出生的嬰幼兒一

    直到 80 歲以上的銀髮族。因此只要將其關鍵字身心障礙加上運動則成為適應體

    育運作的關鍵方程式,本研究的適應體育目的與功能之探討將聚焦於學校體育,

    針對身心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的運動參與提出文獻回顧及省思。

    闕月清(2003)提出,學校適應體育目的,是透過各種經由特殊設計的身體活

    動為教育手段,藉以提高身心障礙類學生的全人健康與生活品質。而從高桂足、

    林鎮坤(2007)針對美國適應體育國家標準所整理的四大特色:

    專業與通識的素養、具備法案依據、強調對身心障礙者的特殊屬性的瞭解、重視

    專業倫理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有別於實際入法要求課程之進行,國內在各級學校實施

    適應體育課程上自 1994 年至今,雖具有三大階段的推展:1994-1998 年的從無到

    有;1999-2003 年的吸收與落實以及 2004-2007 年間的結合與推廣(教育部,

    2010),但其具備法令依據的效益仍只有規範在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教育部,

    2014)的第九條第二款-身心障礙或經醫師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與一般學生同時

    上課者,應另成立體育特殊教育班,每班人數以十五人為原則;以及第十條第五

    款-體育特殊教育班之授課,應依學生既有能力及特殊需求,訂定教材內容及實

    施個別化教學,但在其細節規範仍有待有關立法及行政單位的推動才能使學校適

    應體育的核心目的-共同參與、全人發展達到落實。

    適應體育對身心障礙者之功能可分為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三大層

  • 10

    面:在生理層面功能,期望能改善身體健康與提昇體適能;在心理層面功能,希

    望增加其自信心,勇於面對自身所缺乏的部份;而社會層面的功能則是培養身心

    障礙者的獨立活動之能力,作為回歸社會生活主流做充足準備。

    學校適應體育課程中講求的是讓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有參與感,在適性

    化的教學要求下,將期望學生平等與重視個別差異具體落實,更是促進具有特殊

    教育需求的學生與同儕互動學習的絕佳機會。因此,適應體育教學理念上有四大

    主張:不分類、不抗拒、反標記、反隔離。並依據學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最少限

    制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適當與安全的教育情境下,享受樂趣化的身體活動,並

    從學習過程中獲得體育課的成功經驗。因此,課程內容期望透過符合個人需求的

    適切教案,修正式教具器材的應用,提升身心障礙之健康體適能,並增進其動作

    技能與情意方面的身心方面的全人健康。國際間也有許多研究再再證實適應體育

    活動為能夠改善特殊教育需求學生身心健康的一種有效的治療與復健方式(引自

    臺師大,2009)。

    (三) 實施適應體育的內涵與哲學觀

    從樊正治在《運動哲學導論》一書中提到:存在主義以身體為主體,為意義

    的創造及經驗者,使體育成為發展、激勵及滋養自我知覺(Self-awareness)及自我

    了解的主要過程(樊正治,1993)。可得知體育活動與存在主義的相關性,而適應

    體育又包含於體育活動之中。故因而回溯至適應體育的萌芽階段,一次世界大戰

    後,美國為了治療戰後受傷的軍人們,進而在復健活動中推展殘障者運動的概

    念,也就是為戰後致殘的軍人量身訂作可從事的動態性活動,這也就是適應體育

    的前身,進而從適應體育的定義來探討存在主義與國小適應體育教學之關係,美

    國的適應體育教父級人物 Sherrill 提出適應體育的一詞並定義(Sherrill,1993):

    適應體育是一個多樣性的計劃,其內容包括有發展活動、訓練、遊戲、韻律及運

    動,主要是以適合單一個體的體育需要為主。從這個大家普遍認定的定義來做連

  • 11

    結,其注重單一個體的體育需要就是與存在主義的主體性、誠真性與與個別性產

    生高度的關聯。又從 Sherrill 在適應體育核心知識領域的的十項計劃中:一、人

    類發展(包含人類成長、成熟及動作功能的個別差異),二、態度、人際關係與溝

    通的理論,三、人權、法律與推廣的理論,四、適應(adaption)的科學基礎:生

    物力(Biomechaics)、運動生理學(Exercise physiology)及動作控制理論(Motor

    control theory),五、適應的心理與社交基礎:自我實現、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

    行為管理等理論,六、評鑑、課程、教學與評量,七、健身運動心理(Exercise

    psychology),八、有關動作、體適能、運動、遊戲、舞蹈、水上運動等項目的適

    應性、創造性、跟個別化的概念與知識,九、各類殘障競賽運動及其競賽分類與

    器材的設計和修工,十、復健、動作治療、音樂治療及其他相關治療方法,其第

    五項的知識領域所著重的自我實現跟自我概念,也可以略探適應體育教學和存在

    主義的相關性。

    身體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動作技能與情意方面的發展都有正

    面的效益,更能提升生活品質(Jansma & French, 1994;闕月清,1996)。尤其在

    學校中適應體育的教學方式,講求的是讓身心障礙兒童有參與感,獲得樂趣學習

    之交互過程,且側重於與一般兒童的彼此互動與潛能之開發(何茂松,2000)。

    因此,適應體育可說是整體教育系統中,實現學生受教平等理念與重視個別差異

    的具體作法(林秋慧,1997)。而在身心障礙的個人影響上,國小階段最重要的

    就是自我概念的影響與改變,而在影響身心障礙者的心理調適因素來說:一、刻

    板印象、二、擴散作用、三、污點化、四、必然的哀傷,以上社會對身心障礙者

    的觀點,也就是在國小階段中同儕及重要他人所對於他們的看法,也是占有相當

    大的關鍵因素。透過參與適應體育課程,以下有幾點關鍵性的調適作法:一、擴

    充價值的範圍:體認除了外在的容貌與健康以外,人生還有其他值得努力的地

    方,身心障礙學生可以在適應體育課程的參與重新擴大其個人價值及加深自我概

  • 12

    念;二、將身體因素降為次要:從耿耿於懷身體外在因素,轉而追求人格特質、

    內在信仰或其他能力的提升,從適應體育課程的參與,漸漸將身體的缺憾焦點轉

    至活動中的技能習得及人際互動的獲取;三、約束傷殘的後果:不會因為自己的

    缺陷感到灰心、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因為自己可以在適應體育的課程參與,利

    用適應性的課程調整,輕易取得滿足感和學習成就感,而不是在外在的缺陷上一

    直抱持著負向的價值觀;四、改變「比較價值」為「內在價值」:不以個人缺陷

    的部分與其他正常人比較,而能珍視自己的內在特質與能力,從自己參與適應體

    育課程的滿足感跟學習成就感,發現自己的優勢跟學習特質,藉由與存在主義共

    同觀點-存在先於本質的發現自我、自由抉擇與責任的實現自我以及主體性的重

    視自己的可能性的連結,希望可以從各個環節:學校、家長、教師、同儕讓國小

    階段的適應體育教學活動的學生參與度提高,讓他們重新檢視其重要性所在。

    二、 國小適應體育教學相關之研究

    (一) 國小適應體育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關係之探討

    在「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其中的第四

    項強化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功能,將課程與 IEP 做密切結合,以充

    分發揮 IEP 行政與教學規劃與執行督導之功能(教育部,2011)。是研究者在教學

    實務現場,為特殊教育領域之必須但在體育課程教學面來說較缺乏的重要問題面

    之一。翁維鍾(2009)的研究結果也指出編擬體育課 IEP 參考依據不足,六成以上

    教師不認為體育課 IEP 合乎學生起點能力行為、學習目標設定符合學生需要,並

    且教師認為編擬 IPEP 最大的困難在於「缺乏參考教材」、「缺乏行政支 援 」、「缺

    乏適應體育教學知能」。身心障礙學生應可獲得相同的學習利益,從上述研究得

    到結論,透過適應體育課程的設計,增加國內在個別化教育計畫中體育課程學習

    目標參照之建立。透過本研究的教學內容設計,研究者希望可以增加國內在進行

  • 13

    實務體育課程教學時的參考資源,為國內特殊教育教學略盡棉薄之力。

    適應體育課程在國小的執行還是得回到國小的體育課內容跟哪些教學模式

    進行著。本文將從運動技能作為國小體育課程內容的初步討論,國小體育課程的

    實施內容,簡而言之,依照現行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微調能力指標針對運動技能

    方面的撰寫。可以從設備和器材的使用來進行大分類,利用有無操作運動設備和

    器材來進行體育課,而從較早以前的民國 64 年及 82 年體育課課程標準來看,藉

    由運動項目來分類,則可大略分為以下五類:球類、舞蹈、體操、田徑及其他運

    動。但從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微調能力指標(教育部,2007)中來看,國小運動項

    目教學,從運動項目分項教學改為以運動技能和運動參與為大目標的教學模式,

    以提升學生體適能為主來進行動作技能學習與運動參與。而 2004 年起教育部為

    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而進行的游泳教學,也並未特別列在指標中進行詳述。游泳教

    學的提倡則是教育部為提升學生游泳能力, 於民國八十九年一月訂定「提升學

    生游泳能力中程計劃」(教育部,2000),預計自 90 年度至 93 年度止,利用四年

    時間加強推動游泳教學,並在 2004 年的「四年教育施政主軸」時,納入「確立

    海洋臺灣的推動體系」行動方案,增列推動海洋教育策略並出版海洋教育政策白

    皮書,透過推動建置游泳與水域運動專案網站、完成學生游泳能力檢測作業系

    統、規劃辦理學生游泳體驗營、游泳教學推動模式研習會、游泳指導人才培訓研

    習會及整合 50 家民間游泳業者參與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等,以推動中小學生

    之海洋教育中的游泳課程學習。

    國內在國小實行適應體育課程之內容基本上依循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微調

    能力指標國小年段進行課程內容規畫,並在身心障礙學生的課程內容調整上,透

    過「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教育部,2011)的發

    佈與教學調整建議來進行課程內容之實施。

    論及國小適應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始及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而 Mosston

  • 14

    與 Ashworth 的體育教學光譜的建置起始點為 1960 年,並於 1966 年在他所著

    之「體育教學(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中所闡揚的體育教學理論。至 1981

    年已完成了十種教學形式的開發,並於 1990 年再加入第十一種教學形式(李勝

    雄,1998)。「教學行為是一連串的決定」也就是 Mosston 所要表達的教學光譜的

    原理,而這個決定也就是這個教學光普的產生的關鍵因素,透過師生教學中心的

    比例調整,完成了不同教學模式的建置。Mosston(1992)認為:每一「敎」的

    動作,是先前決定的結果。例如:教師要如何對待學生?如何選擇教材?選用何

    種教學法?如何做時間、空間與器材的管理?如何選擇適當的口語行為等,這些

    都是由先前的決定而來的,亦為「決定」所管理。而 Franks(1992)認為:教學

    光譜起源於一個簡單的前提:即「敎與學」的過程是師生所做的一連串決定。

    因此如同 Mosston(1994)所說:所有敎的行為,是一種由教師決定的明顯

    表達,所有的學習,是一種由學習者決定之明顯與隱蔽的結果。Mosston 所發展

    十一種教學形式為 A~K 共 11 種教學模式:

    A-命令式、B-練習式、C-互惠式、D-自測式、E-包含式、F-導引式、G-集中

    式、H-擴散式、I-設計式、J-創造式、K-自教式。其簡要說明如下:

    A-命令式:教師是所有決定的決策者,學生的角色只是去遵照、服從、表演。

    B-練習式:教師說明或示範某一動作後,給予學習者練習時間,學習者可依

    個人不同的學習速度練習、模仿,老師隨即巡視,並可分別給予學習者指導與回

    饋。

    C-互惠式:學習者以兩人為一組,一人操作(練習)動作,一人負責觀察並

    依據教師所設計的標準給予回饋。

    D-自測式:學習者進行個別的動作練習時,依據教師先前所提供的標準,自

    己評估動作,以自我檢視與回饋方式來修正自己的動作。

  • 15

    E-包含式:教師在同一活動中,設計不同的作業(動作或技能)標準,學習

    者可經由自我能力評估,選擇自己可完成的作業學習。

    F-導引式:教師計劃一連串的作業(活動或技能),在毎ㄧ步驟中以問題呈

    現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去尋找或發現眾多答案中唯一的答案。

    G-集中式:與導引式大致相同,但集中式的學習者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無

    教師的介入或引導,須由自己去思考、探索,透過「自我提問」的方式尋求教師

    以設計好的唯一答案。

    H-擴散式:教師依據對學生行為能力的了解,設計或解釋了一個問題,然後

    從旁指導並鼓勵其思考,尋找多種可能的解答。

    I-設計式:學習者依據目標,自己設計學習活動並實行之,教師則扮演支援

    的角色,當學生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協助。

    J-創造式:學習者透過問題的探究,而做出新穎而獨特的解決,便是創造。

    所以創造是一種對問題思考的能力或解決問題的歷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需讓學習者自己去發掘、探究、設計與解決問題。大部份的過程由學習者負

    則與決定,教師完全站在輔導及支持的角色。

    K-自教式:學習者為決策者,依其經驗來決定和執行所有學習活動的內容,

    與自我評量,教師只擔任提供資源的角色。李勝雄(2000)認為 Mosston 教學

    法,依教學光譜之趨向,而形構出的十一種教學形式,其中「再製群集」是以傳

    統老師中心型的「直接教學形式」,「生產群集」是以學生為中心型的「間接教學

    形式」,分析其教學內容,應該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教學形式」。故將其教

    學形式分為三類,即「教師中心模式」;「學生中心模式」與介於兩者之間的「混

    合中心模式」。參考表 2-1,並分述如下:

    ㄧ、「教師中心模式」

  • 16

    教師中心模式,其「決定者」偏向在教師,雖然課程進行的方式有所不同,

    但是無論是課程進行的方式、課程的安排及課程的內容,皆是由老師掌控及主

    導。包含有 A-命令式、B-練習式、C-互惠式、D-自測式等四式。

    二、「混合中心模式」

    混合教學形式,此教學模式之教學內容及教材的安排雖由教師所決定,但學

    生有選擇教學進行及教材的自主性,因此,此教學模式是由師、生共同做「決定」。

    包含有 E-包含式、F-導引式、G-集中式、H-擴散式等四式。

    三、「學生中心模式」

    學生中心模式,其「決定者」以學生為主,課程的掌控權在於學生,教師扮

    演支援的角色,當學生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協助。包含有 I-設計式、J-創造式、

    K-自教式等三式。

  • 17

    表 2-1 Mosston 教學形式與師生教學關係 群集/ 教學中心類別

    教學形式 師生教學關係

    再製群集 (教師中心)

    A 式 (命令式)

    1.教師→教學決策的決定者 2.學生→遵照、服從教學指令。動作正確,立即的反應。

    B 式 (練習式)

    1.教師→ (1)說明或示範,給予學生練習的時間,提供個別的回饋。 (2)設計作業卡,學習者依作業卡所設定項目完成作業。 2.學生→依老師說明或示範的動作練習,有個別或私下做動作時間。

    C 式 (互惠式)

    1.教師→說明或示範,設計標準卡。 2.學生→二人一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觀察者依教師提供的標準給同伴回饋,並與教師溝通意見

    D 式 (自測式)

    1.教師→設計標準卡,提供標準。 2.學生→自我檢視與回饋,並修正自己的動作。

    再製群集 (混合中心)

    E 式 (包含式)

    1.教師→相同動作,設計不同的難度。 2.學生→依自己選擇的難度學習動作。

    生產群集 (混合中心)

    F 式 (導引式)

    1.教師→設計一連串有順序的問題,引導學生直到找到答案為止。 2.學生→透過教師的問題引導,尋找到預定且唯一「答案」。

    G 式 (集中式)

    1.教師→設計一連串有順序的問題。 2.學生→須由自己去思考、探索,找尋單一且正確的答案。

    H 式 (擴散式)

    1.教師→依據對學生行為能力的了解,設計問題。 2.學生→提供「可能性」、「可行性」、「可想性」多樣答案。

  • 18

    生產群集 (學生中心)

    I 式 (設計式)

    1.學生→設計、發展及實行一連學習活動。 2.教師→支援,給予適時的協助。

    J 式 (創造式)

    1.學生→發掘問題、探究問題、設計並解決問題。 2.教師→扮演支持的角色。

    K 式 (自教式)

    1.學生→依其經驗,設計、表現、評鑑活動的內容。 2.教師→基本上不做任何教學介入,只擔任提供資源的角色。

    資料來源:引自李雪華,2010

    透過教學光譜之探討,進而討論到國內外在國小階段的體育課以四種模式為

    主:命令式、練習式、互惠式以及包含式這四種教學模式,而在國小適應體育課

    程中國內相關研究僅以陳文榮(2002)做出在資源班進行的羽球教學碩果僅存。他

    所應用到的教學模式可分為: 命令式、練習式、互惠式這三種教學模式為課程

    進行內容。且在其研究中提到,命令式及練習式的教學效果顯著有效於互惠式,

    而互惠式的效果應受限於國小身心障礙學生多半有語言能力上的缺陷,不論是在

    理解語言或者是溝通能力上都會受到障礙所限制。而這一點在 Vygotsky(1978)提

    出的社會文化認知理論來說也是可以得到驗證的。他認為兒童概念的獲得是透過

    人際間的傳遞而不是在真空中取得相關概念,他也認為身心障礙兒童能力發展相

    對落後是在於他的障礙導致社會互動受影響,也因此讓他們在參與社會互動上的

    機會跟方式都有質量上的損失。而互惠式教學法重點就在於同儕間的觀察與回

    饋,這個過程中就有關連到身心障礙學生對於教師在授課時所給予的動作技巧標

    準的後設認知層面,透過標準的認知再解釋進而進行同儕技巧習得的觀察跟回

    饋,這對於社會互動、語言能力以及後設認知皆有發展上缺陷的國小身心障礙學

    生來說的確有其難度,也因而在他應用於資源班羽球教學的活動時教學成效次於

    練習式和命令式兩種教學模式。

    而在適應體育界耕耘多年的 Sherill(1997)也根據 Mosston 教學光譜(Mosston

    &Ashworth,1986)從學生學習自由度做區分,提出了四種教學型態,依學習自

  • 19

    由度小到大排列分別為:支配型、傳統型、引導型以及創意型,藉由原本教學光

    譜中的教師/學生主導進而延伸到活動同質性高低、活動範圍大小、刺激的集中

    與否和多寡還有影響最大的學生參與課程的內外在動機,來分類出這四大類的課

    程。

    (一) 國內適應體育教學類研究議題之探討

    2001 年起,可以說是國內適應體育教學研究的成長茁壯期(陳勇安、闕月清,

    2010),以適應體育教學層面之研究議題約百餘篇,課程調查類研究與課程教學

    實務類的研究主題數量約各占 2/5,另外 1/5 則為適應體育教師的專業證照及知

    識以及適應體育課程規畫相關之研究。從 2000 年起以適應體育、障礙與體育課、

    特殊教育與體育、融合式體育課或是較早以前以啟智班和體育類的相關於適應體

    育的研究議題來說,適應體育教學類研究議題可分為幾類的研究探討:一、教學

    概況調查、二、教學實施研究、三、個別化教學計畫研究及四、師資培育課程及

    專業能力研究,透過許多研究也可以整理出如下表 2-3:

    表 2-2 國內適應體育教學類研究議題 研究 議題

    研究內容 研究年代

    研究成果統整

    教學概

    況調查 各縣市在適應體育教學的實施現況、

    教師教學效能、教師教學專業能力進

    行研究調查。

    2003~ 2014

    透過全國各地的各級學校

    的問卷調查,多數老師願意

    配合教學,但對於適應體育

    教學的教學困境多為專業

    教學知能不足以致影響教

    學效能,有待相關單位進行

    更全面性的推動與改善。 教學實

    施研究 藉由適應體育課程實施企盼改善身心

    障礙學生的問題行為、體適能狀況、、

    動作技能、人際互動行為、特教與體

    育教師的教學行為比較與師生互動行

    為觀察。

    2000~ 2014

    藉由適應體育課程介入,希

    冀改善特殊教育需求學生

    各面向學習問題,多數問題

    均能改善,並提供未來教學

    者的教學參照。

  • 20

    個別化

    教學計

    畫研究

    翁維鍾(2009)對新竹縣地區國民教育階段的集中式特教班提出了實施體育

    課個別化教育計劃(IPEP)的概念以及調查訪談,並對 IPEP 的編擬、發展以及執行做了討論跟建議。

    2009 多數特教老師願意研擬與執行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

    個別化體育教育計畫,但因

    「缺乏參考教材」、「缺 乏行政支援」、「缺乏適應

    體育教學知能」。而無法具

    體執行與幫助學生學習。 師資培

    育課程

    及專業

    能力研

    相關內容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

    究與發展中心所執行的適應體育專業

    師資課程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2006)為最具規模之適應體育教學專業相關研究,內容針對其職前專業師

    資培育課程的內容設計、修業相關規

    定並提出專業課程之課程架構建議,

    而其他相關研究則利用相關專業證照

    制度建置探討以及教師實務知識的調

    查做為研究內容。

    2005~ 2012

    透過德懷術的專業問卷進

    行國內適應體育專業師資

    培育發展的課程目標擬

    定、課程內容設計、修業年

    限的訂定以及應具備的實

    務知識,提供政府相關當局

    以及教學現場教師立法與

    參考依據。

    從上述四類的研究分析,研究者發現以運動及障礙為主要關鍵字進行適應體

    育相關研究內容探討之數量約莫百篇,其中以教學概況調查及教學實施為較常見

    之適應體育研究內容,研究者深究其教學實施內容可以發現,多數實施內容以提

    升身心障礙學生的體適能為主要教學目標,但研究者認為國內身心障礙學生缺乏

    專屬於身心障礙學生的體適能參照標準常模,也是國內研究待發展的大型研究目

    標。其次教學內容則透過適應體育課程改善學生問題行為及專注力為研究目標,

    鮮少藉由適應體育課程活動促進身心障礙學生體適能認知學習為研究主要內容,

    體適能認知教學促進學生學生體適能表現已成近兩年研究趨勢,研究也指出透過

    體適能認知教學可有效增進學生參與體適能活動之內容以及個別體適能表現

    (Rick. C,2015;Steven. L,2015;T. Pritchard,2015),上述研究對象多為高中

    生,研究者認為若能向下延伸至國小學生以及具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體育課程學

    習,亦可有效提升體適能表現以及增加自身健康與運動安全相關概念認知水準。

    本研究以早休時間或稱晨光時間進行課程活動,這樣的模式在國外已行之多

  • 21

    年,發源於美國並稱之為零時體育計劃(Zero Hour Physical Education)。零時體育

    計劃的關鍵要點在於透過晨間的運動啟動血液的新陳代謝,進而加速大腦功能的

    運作,潛移默化的在學生的學習表現上補足能量,而適應體育的實施核心精神則

    是在於藉由適性化的課程設計精神,讓身心障礙學生可以更多的參與活動的機

    會、更好的動作能力發展以及透過參與活動的機會製造更良好的人際互動。本研

    究將透過零時體育計劃和適應體育背景延伸探討進而談論到國內外將這兩個概

    念納入研究方案實施的文獻探討,研究者對國內外相關研究做分析,以內帕維中

    央高中以及整個 203 學區的計劃實施成果來看,其實施對象起初是學校裡讀寫及

    數學學科測驗較落後的學生,針對他們做運動後是否接續上學科相關課程的實

    驗,進而後來推廣至全校性及全學區性的運動促進學科測驗表現的活動,從研究

    資料並無法得知有無身心障礙學生加入此計劃。國內相關研究以零時體育為題並

    與身心障礙主題進行的為李奇樺(2014)之零時體育活動方案影響中度智能障礙

    學生問題行為之行動研究,他提出透過零時體育計劃的介入,學生的問題行為頻

    率在介入的前中後期有明顯的降低,但研究內容因為針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問題行

    為故也無提出學生的學習表現或是認知功能表現的發展論述。不過,該研究較可

    惜的一點則是沒有對學生的最大心跳率做出量測,僅以研究者及協同教師的觀察

    做為研究參考準則,這一點與零時體育計劃中需達到最大心跳率 70%以上的參

    照標準有顯研究實證數據不足的地方。而就該研究內容適應體育實施概念方面,

    該研究進行單一個案的行動研究,該研究研究者為個案之特教班導師,故熟知學

    生特性,且該名個案為智能障礙沒有兼併其他身心障礙類別,因此在活動設計上

    沒有做太多活動內容調整,透過試探性體適能活動項目的兩週活動,進行研究者

    本身與協同教師的直接觀察和論並利用學生口頭的問答來確認體適能活動的強

    度或難度是否讓學生感到身體不適感或是技巧操作上有困難,從研究內容研究者

    判斷活動的執行大致符合適應體育的適性化精神,聚焦學生因智能障礙引起的表

  • 22

    達與理解困難而做出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的觀察與理解活動內容調整。

    而就先於該研究的另一篇研究內容做探討,此篇研究為張齡方(2010)之晨間

    瑜珈活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上課專注力表現之影響研究,該研究就零時體

    育計劃的概念來說,符合零時體育計劃的時間概念,利用第一節課以前的早修時

    間進行活動,但針對體適能表現部分,因為該研究是藉由瑜珈活動來探討 ADHD

    學生的不專注行為的改善成效,瑜珈活動首重肢體活動的伸展也就是體適能測驗

    項目的柔軟度測驗,雖有研究指出(Brikel&Edgren,2000)瑜珈活動可以提升心

    肺適能中的最大攝氧量,但因該研究焦點為晨間瑜珈後的學生不專注行為觀察,

    所以也比較不會對心肺適能表現做特別訓練跟最大心跳率的檢測,該研究為研究

    者將零時體育計劃的概念做延伸後的文獻探討。就適應體育的核心精神-適性化

    來討論,該研究之研究者因為是學生的資源班教師,所以熟知研究個案特性並且

    該研究的個案學生為兩位低年級 ADHD 學生,無兼併其他障礙,故教師僅針對

    活動內容及項目做些微調整,以期符合 ADHD 學生在專注力表現有困難的特性

    以及透過循序漸進的動作設計與調整來達到低年級學生對於活動內容的容易理

    解。兩篇研究其主題與零時體育計劃和適應體育相關性之分析如下表 2-1:

  • 23

    表 2-3 零時體育與適應體育相關實證研究分析 研究主題 研究者與年份 與零時體育計劃

    之相關性 與適應體育之相

    關性 零時體育活動方

    案影響中度智能

    障礙學生問題行

    為之行動研究

    李奇樺(2013) 時間概念的符合 心肺適能項目的

    執行,但缺少最大

    心跳率的實際檢

    研究者為個案之

    授課教師,熟知學

    生身心障礙特性 單一障礙無兼併

    其他障礙 晨間瑜珈活動對

    注意力缺陷過動

    症學生上課專注

    力表現之影響研

    張齡方(2010) 時間概念的符合 體適能活動項目

    偏重肢體伸展與

    活動,缺乏心肺適

    能的相關課程與

    最大心跳率檢測

    研究者為個案之

    授課教師,熟知學

    生身心障礙特性 單一障礙無兼併

    其他障礙

    綜上所述,本研究不同於李奇樺(2013)與張齡方(2010)之研究,利用國小資

    源班之特殊教育需求學生進行體適能活動,以指導學生之心肺適能及知能學習的

    直接研究目的作為研究重點,並希冀結合零時體育計劃及適應體育課程讓學生之

    學習能產生新的教學火花。

  • 24

    第二節 體適能教學相關之研究

    一、 國內體適能發展及相關研究

    自從不再進行武力戰爭及戰鬥裝備競賽後,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

    會就是世界各國展現國力的關鍵時刻,也因為國民體適能是一種國力的具體象

    徵,更是國家現代化衡量的指標其中之一。參與體育運動為一種健康生活的方

    式,更以發展體育運動政策來展現國家本身的優越性。

    國外在體適能與國民健康的政策分別有美國的「健康二千年(Healthy people

    2000) 」;加拿大的「動態生活 Active living」計畫;義大利的「邁向兩千年運動

    遠景」;澳洲的「2000 雪梨奧運國家運動建設」計畫;大陸的「一二一全民健身

    工程」;東德的「黃金計畫」;新加坡與香港的二千年運動振興計畫等(行政院體

    育委員會,1999) ,均顯示各國在追求健康體適能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引自張倍

    安;陳信亨;林建宇,2015)。

    教育部在體適能教學政策的相關發展則為自 1994 年起制定「提升國民體能

    政策」、「提升國民體能計畫專案」、「實施中小學生體適能護照」等為主要教學政

    策,但是在教育部體育司公佈「92 年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適能狀況調查研

    究」,其結果與 86 年比較,各年齡層的體適能狀況呈現退步的情形。學生在各項

    體適能測驗上唯有心肺功能有改善在其他測驗項目均呈現下降的數據表現(教育

    部,2007) 。教育部為求改善,營造學生健康體適能優質環境,加強學生正確體

    型意識,藉動態活動、均衡飲食等方法,具體提升學生體適能,逐年降低學生過

    輕及過重之比率,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接續在 1999 年起積極推動『提升學生

    體適能中程計畫(333 計畫)』,2001 年推『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2002 年

    『一校一團隊、一人一運動』、2006 年『體適能納入考試計分試辦計畫』、2007

  • 25

    年『校園快活計畫(快樂運動、活出健康)』、『樂活運動站』等(許振明,2008) 。

    根據 2013 年 12 月所增修的國民體育法第六條及第二十條內容訂定,2014

    年進一步推出「SH150)」方案(教育部體育署,2014),這兩項法源根據也就使得

    體適能的教學政策有了強而有力的規範與執行依據。而在入法後的「SH150)」

    方案,就是希望透過晨間、課間、空白課程及課後時間增加身體活動,帶給學生

    活力、健康與智慧(教育部,2013a)。但根據翁悅珍、陳五洲(2015)針對「SH150)」

    方案所探討的現況與問題,也可發現在下列幾個面向的實際執行狀況仍待改善,

    分別是:充足運動時間的運用狀況、寬敞且安全的運動空間、所參與運動專業人

    力嚴重不足、有效及有趣的運動內容以及運動後能減低不舒適感的盥洗環境,都

    是該方案入法後可以再好好進行後續執行現況檢討的重要環節。

    此外,在快活計畫實施期間雖提出了培育學生運動知能,激發學生運動動機

    與興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奠定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能力與態度的四大目標,

    卻在培育學生運動知能這一部分的努力不但未在計畫中提出具體發展目標,在各

    級學校的做法也僅止於每年不斷的更新學生個別的體適能數據,卻缺少了在教學

    現場中給予學生體適能概念的認識與學習,讓學生可以透過個人體適能優缺點的

    瞭解進而評估本身參與體育活動的適當性和安全性,進而透過自我生理狀況的決

    策來營造一個更適合自己的運動參與環境與時段。這一點在國民體育法中也仍未

    提及,相關政府單位以及關心國民體育活動的民意代表更應重視,才能真正打造

    一個有效、有內容的樂活運動島。

    Engström (2008)在一個長達 38 年的縱斷面研究中,提出四個關於運動參與

    的思考邏輯:運動之於競賽;運動技能之於學習技巧;體適能之於體能訓練以及

    舞蹈之於美的活動,從他提出的邏輯思考論點以及其他相關研究(Ward,2014;

    Ward & Quennerstedt,2014)就可以理解,體育課的教學文化就在於動作的教學,

    進而衍生到體適能課程教學的內容也就在於如何達到符合體適能標準的技巧以

  • 26

    及體能水準,卻忽略了透過相關體適能知能的學習,國內的體適能教學也是如

    此,多半來說分為兩大面向,訖至 2010 年為止,國內碩博士論文的體適能相關

    研究共有 169 篇以單項運動或訓練以及體適能課程的介入,來觀察介入前後的整

    體體適能、學習動機和運動樂趣之高低變化。而有 47 篇是透過體適能訓練介入

    後的學生體適能成績與相對應的常模進行比較其成果優劣情形(洪彰鴻,2010)。

    紀政曾提出:「中小學老師們要在兒童期就培養孩子愛運動的好習慣,這會

    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發展,因為運動會讓『大腦的神奇肥料』增多,不但有助於腦

    細胞的大量增生,還能幫助腦細胞發育成長,不僅讓身心更加強壯,也讓孩子的

    學習力、記憶力和專注力也都跟著提高。」(引自郭曉婷,2013),而這些『大腦

    的神奇肥料』也就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以及 BDNF 神經滋養因子

    等……(引自謝維玲譯,2009),可以刺激大腦的吸收、處理、連結、記憶資訊等

    功能並促進神經元的成長的成份。亦即運動可以強化腦細胞的學習機轉、提升學

    習速率。

    體適能帶動認知學習的研究,近年來成為趨勢。這也源自於美國伊利諾州的

    內帕維中央高中所發起的「零時體育計劃」(Zero Hour PE)。豐東洋 2013 年更為

    此這個新時代的體育課做了結論:近年來體育課所推行的概念,現在的體育課不

    僅僅是體育課了,從雙能概念-體適能與認知功能的促進來做體育課教學設計蔚

    為風潮。這個計劃起初主要目的是為了學校裡讀寫與數學能力有困難的學生們,

    可以透過參與這個計劃中嚴格的運動訓練讓學生的大腦在上課前可以提早進入

    高度覺醒的狀態,幫他們做好學習上的準備,再進入教室進行一天的課程。因此,

    「零時體育計劃」又被稱為「學習準備體育課」(Learning Readiness PE),校方也

    為此做了實驗,將原有的讀寫加強班的學生拆為兩班上課,一班在第二節上讀寫

    課,而另一班則在下午的第八節課再進行讀寫加強課程,結果第二節上課的班級

    表現最好,所以學校的指導顧問也建議將這個計劃的實施對象擴及全校,建議全

  • 27

    校學生都應該在上完「學習準備體育課」後,接著上那些在讀寫課有遇到困難的

    學生,以期發揮運動帶來的效果(Sattlemair,J.&Ratey,J.J,2009)。

    不約而同的,在 2000 年的時候,在美國賓州的泰特斯維爾(Titusville)小鎮,

    也陸續在鎮內中學內興建健身中心,透過每天課前 10 分鐘的身體活動,讓原本

    低於州內平均表現的閱讀與數學成績都分別提升到高於平均 17~18 個百分比。又

    於 2006-2007 年間位於美國加州南部的查爾斯頓磁力學校也針對其校內 4-8 年級

    大約 120 位學生實施了類似的體育計劃,他們利用早上跟午餐後的 40 分鐘進行

    了分站式的體育課程,在同一學期也收到不錯成效,在參與活動後,學生的專注

    度增加,這樣的專注表現也顯現於學業成果測驗,相較於其他時段實施測驗,在

    早上分站體育活動後實施效果優於其他時段的成績。美國芝加哥北岸的紐崔爾高

    中(New Trier Township High School),也在 2007 年跟著一起實施零時體育計劃,

    這個計劃的發起人瑞堤醫生也對這兩個學校做出了比較,他們在美國大學入學測

    驗的表現(American College Test),都比該年裡全美參加測驗的平均 20.1 分遠高了

    4~6 分的平均表現(Ratey, J. J.& Eric Hagerman,2007)。再再證明了零時體育計劃

    的實施對於學生的表現不僅在身體活動,也讓大腦細胞在零時體育課之後活了過

    來進而為學習展現成效。

    國內實施現況而言,2009 年以前,零時體育計劃這個概念尚未進到體育教

    學的概念中,但 2006 年起,國小校園內開始漸漸出現利用早自修來從事運動的

    風氣,並有研究顯現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從事十周計劃式的晨間運動實施後,發

    現可以明顯提升個人適應、學校適應、同儕適應等等的發展(蔡佳憲,2006)。2007

    年,教育部體育司司長何卓飛也以改善國內學童身體健康提出了「快活計劃」,

    其中的「早自習不如早運動、出去做運動取代進去寫功課」的口號,就是希望透

    過「快樂運動、活出健康」的快活計畫,到 2008 年所有學生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每周累計運動 210 分鐘,符合健康體位的學生比率,由 5 成提升為 6 成。

  • 28

    這是在 2009 年以前,國內以零時體育計劃的時間概念所進行的類零時體育計

    劃,而在 2009 年,由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所審訂的運動改造

    大腦一書,裡面從生理面、心理面等提到運動的好處,並談起了零時體育計劃及

    相關實驗成果。因此在學校裡也颳起了一陣零時體育計劃風潮。國內相關研究也

    在 2011 年後相繼開展。郭曉婷(2014)將國內體育教學實徵研究中,經常聚焦的

    體適能主題,透過以零時體育計劃為時間概念進行體適能教學成效的驗證,在十

    六週的實施過後,在體適能的進展上,也得到了參與學生 100%測驗通過率,並

    且在其他運動的參與動機、運動技能類化以及運用早上時間進行運動的晨間黃金

    期概念實施都得到不錯的成效。而郭世明(2012)在十二週的研究實施後,也在全

    部體適能項目發展成效也得到顯著的實證結果更進一步與導師進行合作,透過非

    正式的自編數學單元測驗卷的前後測驗結果,為零時體育計劃所推動的雙能概念

    中的認知功能得到了明顯的成果推論驗證。此外,在李奇樺(2014)以探討身心障

    礙學生問題行為改善成效的個案議題中,在零時體育計劃的實施後,對於中度智

    能障礙學生的問題行為改善及人際關係相處上,在研究中、後期的結果討論中都

    有階段性的成效檢證,這也與聰明學習靠運動一書中提到,運動能促進人際關係

    的熱絡互動與有效進行情緒穩定管控兩方面的論點得到了相同的呼應(引自謝維

    玲譯,2012)。

    總合國內幾個以零時體育關鍵字所實施之體適能相關研究(李奇樺,2013;

    郭世明,2012;郭曉婷,2014),他們利用零時體育的時間概念試圖來介入教學

    活動並嘗試改善學生在基本體適能、課業學習甚至延伸到身心障礙學生的問題行

    為的自我控制等各方面,都在實施之後獲得明顯的成效。

    2013~2014 年間,更透過 SH150 的計劃的訂定以及國民體育法第六條的修正

    (教育部,2013),融入零時體育的晨間活動概念,企盼可以增加國內學生的身體

    活動量與規律運動習慣。在國內大規模推行零時體育計劃並要求各校擬定相關計

  • 29

    畫的縣市有新北市、屏東縣,其中另有進行結果討論的為新北市,各國小透過學

    校間的計畫推動、國小零時體育研討會的活動實施與探討來執行零時體育計劃

    (新北市,2014)。國內透過執行 SH150 方案搭配零時體育計劃的績優學校有 13

    間,多半以全校方式進行這個計劃,藉此培養學生規律運動的習慣以及提升學生

    體適能狀況,卻缺少了後續的認知學習成效追蹤,實為可惜。

    綜合探討,可以發現其中幾項特點,第一,國內外實施零時體育概念的起始

    點相當接近,但在後續相關研究追蹤來說,以國外的較具系統化,並在 3~5 年後

    的實施數據可以做出對於學習的間接影響的明顯進步數據並詳細內容實施之修

    正及增列讓這個計劃的執行更加豐富、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動機也更高,反觀國內

    的實施現況與研究焦點以健康體適能為主,在近期才引用零時體育計劃之精神做

    後續發展之探究,且篇幅少及實驗規模小,較難具有說服力及強力佐證效果。第

    二,國內外在實施零時體育計劃以普及化參與為研究主軸,較少提出以身心障礙

    學生為主的特殊觀點來做後續研究發展,第三,國內外在實施零時體育計劃的人

    員參與部分也有差異,國外因運行多年,開始以團隊化的運作做為實施基礎,可

    以讓運作內容更加詳盡、豐富,而國內因為仍為正式發展初期,多數以個人針對

    單一班級、學生做活動指導,較缺少團隊運作,缺少專業溝通對話以及活動內容

    的豐富度和相關學習成效的探討與後續追蹤,對於零時體育的成效達成還有很大

    進步及發展空間。

    國內常見之體育課程,泰半以運動技術訓練以及體能訓練為主,鮮少以體適

    能認知概念融入體育課程,以企增加學生在運動安全的學習概念,一般學生如

    此,在特殊教育裡的適應體育課程更是如此。特殊教育老師缺乏體育教學的專業

    知能來進行體育認知和運動技巧的教學,因此 Mand(1986)也提出過結合體適能

    教育的體育課程教學,對增進學生之健康體適能認知表現,會有某些程度的進

    步。而 Judith 在 1997 年提出,最能引起學生保有體適能表現並持續活動的動機,

  • 30

    就是提供他們對健康體適能認知的正確態度、教師的教學技巧、學生技能學習的

    發展與應用與課室環境的安排。因此在 2011 年起在華盛頓州就有以體適能相關

    概念編制系統化測驗(Lisa,2011),運用健康與體適能的情境題目,來建構從小學

    到高中階段的體適能認知教學及測驗手冊,再者,更有相關研究利用指導健康相

    關體適能知識來提升身體活動量以及體適能表現(Ferkel, R. C., Judge, L. W.,

    Stodden, D. F., & Griffin, K.,2014),研究成果也確實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體適能表

    現和身體活動量;同一年,相關研究更聚焦於體育課程中融入心肺適能知識,藉

    由建構式的心肺適能認知教學,也達到了提升身體活動量以及參與成就感的核心

    意義(Zhang, T., Chen, A., Chen, S., Hong, D., Loflin, J., & Ennis, C.,2014);Pritchard,

    T., Hansen, A., Scarboro, S., & Melnic, I. (2015)則透過為期八週,每次九十分鐘的

    課程,針對高中生的體育課將上半堂進行認知教學,下半堂進行體育活動教學,

    在學生的體適能表現、相關學科知識以及身體活動量均有所增加與改變。故研究

    者產生探討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融入體適能教育的適應體育課程的動機,透過類

    似概念的教學,探討研究實施後對於國小特殊需求學生的體適能知能及運動安全

    概念是否有所改變,其改變狀況對於學生本身身體活動量以及心肺適能表現是否

    有所幫助。

    二、 適應體育課程融入體適能教學實證研究

    國內身心障礙者包括智能、感官(視覺、聽覺)和肢體障礙者之健康體適能

    普遍比一般人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2000)。而心肺適

    能屬健康體適能的其中一項重要項目。影響每個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心肺適能表

    現的原因不勝枚舉,除了 Sharkey 在 1997 年提出的遺傳以及性別因素之外,根

    據研究者的教學經驗,多數進到學校集中式特教班或是資源班的特殊教育需求學

    生具有認知缺損的問題,也就是智力水準較一般同儕低下,相關研究(Sharkey,

    1997;何重興,2009;高芳瑜,2008)也指出,智能上有障礙的學生在心肺適能

  • 31

    表現上或因身材肥胖、或因生活中的活動型態、頻率等影響了直接影響了身體活

    動量進而影響心肺適能的表現。

    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心理、社會、職涯觀點歸納身心

    障礙者促進健康體適能的基本理由共有以下六點(引自陳張榮、周俊良,2012):

    1. 預防二度障礙:

    透過增加身體活動量提升體適能功能,減低本身主要器官損傷與障礙造成的

    負面影響與二度障礙的產生。

    2. 增進經濟效益

    從美國長期的直接醫療照護的巨額花費到轉而投入特殊需求幼兒的早期療

    育及社會福利的成人復健得知,健康的體適能有降低醫療照護費用並提升工作生

    產力的效益(Institute of Medicine, 1997)。

    3. 提升生活品質

    有些身心障礙者由於較差的身體平衡和動作形式會增加能量的消耗、導致疲

    倦,並造成工作效能、休閒活動和生活品質的降低。甚至因體能不佳,處處依賴

    他人,無法獨立活動而影響生活品質,由此可見體適能功能的重要性。

    4. 培養未來就業的能力

    而在復健諮商的領域中,其職業輔導的過程中所提供的功能性體適能訓練與

    復健,目的就在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具備自行謀生的經濟能力。

    5. 建立社交機會

    促進人際關係的最好方式即透過身體活動與運動比賽來增進人際互動,近年

    來提倡的融合式體育,就是為了就是藉由更多的身體活動參與增進社交機會並改

    善體能與健康(Dykens, Rosner, &Butterbaugh, 1998)。

  • 32

    6. 增進自尊與信心

    從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的成功經驗來看,得一百、二百、和四百公尺三面金牌

    的南非「刀鋒戰士(BladeRunner)」Oscar Pistorius 自小雙腿自膝蓋以下截肢,必

    須穿戴人工義肢訓練與比賽。他認為運動讓他體認到他所擁有的事物,而非所欠

    缺的事物;美國的 Jean Dricoll 曾獲得六次輪椅馬拉松競速冠軍,她表示:我失

    敗或成功,不是因為我本身的失能與否(disabilities),其關鍵乃在於我的能力

    (abilities),就是從運動中建立正面自我認知的最佳證明。

  • 33

    下表為特殊需求學生在國小到高中期間實施體適能教學的實證研究,如表

    2-4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體適能教學實證研究:

    表 2-4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體適能教學實證研究 研究者 研究內容 研究

    年代

    研究成果統整

    高芳瑜 籃球教學對於國中

    特教班的體適能之

    影響

    2008 在身體質量、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

    以及柔軟度均進步,但就一般體育教學

    與適應體育教學的成效差異僅肌力與肌

    耐力項目有明顯差異。

    李詠慈 高職智能障礙學生

    健康體適能及職業

    功能性體能表現之

    成效

    2009 12週體適能訓練計畫課程,健康體適能

    參數表現於介入後有顯著進步,但在職

    業功能性體能參數表現於介入前後並沒

    有顯著差異。

    何重興 國小特教班的適能

    概念行動研究

    2009 十二週適能教育課程後,特教班學生的

    中強度身體活動量明顯增加使用代幣制

    使學生參與動機提升並降低等待時間;

    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心肺耐力獲得顯著提

    升,由於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過程中

    教師增加學生練習機會,並使學生自活

    動中體會活動進行的方式

    Lotan,

    Yalon-C

    hamovit

    z,

    Patrice

    ,Weiss

    運動模擬遊戲軟體

    改變學生運動行為

    及體適能

    2010 模擬遊戲介入方案雖能改善重度智能障

    礙者心跳率,但對增進重度智能障礙者

    體適能改善成效仍無顯著。

    翁于婷 適應舞蹈課程對於

    輕度智能障礙肥胖

    學生健康體適能

    2010 經過 12週的適應舞蹈訓練課程後,在瞬

    發力與柔軟度方面有顯著的提升。

    陳怡君 跳繩運動介入智能

    障礙學生健康體適

    能之影響

    2011 十二週跳繩運動訓練對於智能障礙學生

    在肌耐力、柔軟度及心肺耐力有顯著改

    善效果。

    莊韻潔 體感式電玩遊戲對

    增進國中智能障礙

    2014 三大運動遊戲教學增進國中輕度智能障

    礙學生,在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瞬

  • 34

    學生健康體適能之

    成效研究

    發力及心肺功能的測驗結果,並有效提

    升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及

    三分鐘登階測驗的評量表現。

    莊美華

    林清山

    吳慧君

    葉麗琴

    身體活動介入對國

    小智能障礙學生健

    康體適能之影響

    2014 十二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對智障

    學童之健康體過能的肌耐力、柔軟度、

    心肺耐力三者的成績皆有顯著進步。

    黃詩婷 健身運動對國小智

    能障礙學生體適能

    及注意力之影響

    2014 有氧運動搭配技巧性活動之健身運動可

    提升國小低年級智能障礙學生的三分鐘

    登階的心肺適能和注意力。

    李添焜 高職智能障礙學生

    動作技巧及體適能

    之影響

    2015 十二週運動介入課程對提升高職智能障

    礙學生整體動作技巧及體適能水準的成

    效有進步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