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Foreword xxv 「呂赫若專輯」卷頭語 杜國清 赫若( ),本名呂石堆,生於日治 時期台中州潭子栗林村,是日治末期和戰後初 期的重要作家,兼具劇作家、演員、音樂家、新聞記者 等多重身份。鍾肇政於 年( 歲),畢業於私立淡 水中學後,進入彰化青年師範學校。 「赫若」是他的筆名,本名叫「石堆」。根據據他的 朋友巫永福口述 ,他認為「石堆」很粗俗,而筆名「赫若 」中的「赫」取自當時知名的朝鮮作家張赫宙( ),再加上「若」(日語是年輕的意思),因此「赫 若」意味「年輕的赫」,以期像朝鮮的前輩作家一樣,成 為獲得日本中央文壇承認的殖民地作家。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v

「呂赫若專輯」卷頭語

杜國清

赫若( ),本名呂石堆,生於日治

時期台中州潭子栗林村,是日治末期和戰後初

期的重要作家,兼具劇作家、演員、音樂家、新聞記者

等多重身份。鍾肇政於 年( 歲),畢業於私立淡

水中學後,進入彰化青年師範學校。

「赫若」是他的筆名,本名叫「石堆」。根據據他的

朋友巫永福口述,他認為「石堆」很粗俗,而筆名「赫若

」中的「赫」取自當時知名的朝鮮作家張赫宙(

),再加上「若」(日語是年輕的意思),因此「赫

若」意味「年輕的赫」,以期像朝鮮的前輩作家一樣,成

為獲得日本中央文壇承認的殖民地作家。

Page 2: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vi Taiwan Literature

呂赫若於 年進入潭子公學校, 年以第一名

成績畢業。翌年考上臺中第一中學和臺中師範學校,但是

遵從父命,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受到數位日籍老師的啟蒙

,他開始閱讀世界文學名著和當時流行的馬克思主義,嘗

試創作,展露音樂才能。 年 歲時,台中師範學校

畢業,分發新竹峨眉公學校。 年 月,處女作短篇小

說 牛車 ,載於日本《文學評論》二卷一號,進而在台灣

文藝聯盟的機關雜誌《臺灣文藝》上,陸續發表 嵐の物

、 婚約奇譚 、 詩についての感想 (關於詩的感想)等

作品。 小說 牛車 ,與楊逵的 新聞配達伕 和楊華的 薄

命 ,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集—山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於 年 月出版

,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首次被介紹到中國文壇。

年這一年發表的作品還有:短評 文藝時評

(《臺灣新民報》)、 行末の記—或る小さな記錄 (前

途手記—一個小小的記錄)(《臺灣新文學》)、 文學

雜感—二つの空氣 (文學雜感—兩種空氣)和 文學雜感

—古い新らしいこと (文學雜感—舊又新的事物)、以

及短篇小說 女の場合 (女人心)(《臺灣文藝》)。

年,發表短篇小說 逃げ去る男 (逃匿者)於《臺灣

新文學》。 年,轉任故鄉潭子公學校,在師範學校的

恩師磯江清的推薦下,準備前往日本學習聲樂。 年,

發表中篇小說 季節圖鑑 於《臺灣新民報》「新銳中篇小

說特輯」。

Page 3: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vii

年 月,任公學校義務教職滿六年,離職前往

東京,進入下八川圭祐( )聲樂研究

所,師事女聲樂家長坂好子。開始在《臺灣藝術》上發表

短篇小說 青い服の少女 (藍衣少女),並在該刊連載長

篇小說 臺灣女性 ,共六篇。 月經長坂好子推薦,進入

東京寶塚劇團,演出《詩人與農夫》歌劇,前後有一年多

的舞台生活。

年 月,因肺病退出寶塚劇團,返回臺灣,在日

本共兩年兩個月。 月,加入張文環主宰的《臺灣文學》

為同人,並擔任《興南新聞》記者。 月,發表短篇小說

財子壽 於《臺灣文學》第 卷第 號, 月,發表 廟

庭 於《臺灣時報》, 月,發表 風水 於《臺灣文學》

第 卷第 號。

年 月,進入興行統制會社,從事電影工作,

創作劇本和廣播劇,發表短篇小說 月夜 ( 廟庭 續篇)

於《臺灣文學》第 卷第 號。 月,與王井泉、張文環、

林博秋、簡國賢、呂泉生等籌組「厚生演劇研究會」,並

於九月三日起五天,在台北永樂座公演 閹雞 (張文環原

作、林博秋編劇)。發表短篇小說 柘榴 於《臺灣文學》

第 卷第 號。 月,短篇小說 財子壽 獲臺灣文學奉公

會主辦的第一回「臺灣文學賞」,短篇小說 風水 被選入

臺灣人經營的大木書房出版的《臺灣小說集》,這是第一

本具有代表性的台灣人作家小說集,內容還包括王昶雄的

奔流 、龍瑛宗的 知られざる幸福 、楊逵的 泥人形 、

Page 4: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viii Taiwan Literature

和張文環的 媳婦仔 和 迷兒 。 月,短篇小說 玉蘭花

發表於《臺灣文學》第 卷第 號。

年 月,台北清水書店出版小說集《清秋》,

內容有 鄰居 、 柘榴 、 財子壽 、 合家平安 、 廟庭

、 月夜 ,以及未發表的 清秋 等七篇,由臺北帝國大學

文政學部教授瀧田貞治寫序,這是日治時期台灣人作家第

一次出版的日文個人小說集。 月,短篇小說 山川草木

發表於臺灣文學奉公會發行的《臺灣文藝》創刊號,短篇

小說 順德醫院 發表於《臺灣藝術》第 卷第 號。 月

,受臺灣文學奉公會派遣,參觀臺中州謝慶農場,撰寫短

篇小說 風頭水尾 ,發表於《臺灣時報》第 號,次年

,收錄於臺灣總督府情報課編的《決戰臺灣小說集》坤卷

。 月,發表短篇小說 百姓 於《臺灣文藝》第 卷第

號。

年 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 月

,呂赫若即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 月,陳儀率領軍隊抵

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成立,臺灣由國民政府統治。

年 月,由共產黨員蘇新介紹,進入《人民導

報》擔任記者。開始發表中文小說﹕ 故鄉的戰事—改姓

名 (《政經報》半月刊)、 故鄉的戰事—一個獎 (《政

經報》)、 月光光—光復以前 (《新新》第 期)。

月,建中校長陳文彬,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成員,推薦擔任

臺北建國中學和臺北第一女中音樂教師,受其影響,思想

更加左傾。

Page 5: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ix

年 月 日,發表最後一篇中文小說 冬夜 於

《臺灣文化》第 卷第 期。三個星期之後,「二二八事

件」爆發,小說最後的情節,似乎預感到即將發生的暴動

。 月,建中校長陳文彬以內亂罪為長官公署逮捕,不起

訴處分結案。陳文彬回北京,呂赫若也辭去建中教職。

年擔任《光明報》主編,投入地下工作組織,

不再發表作品。 月,出售潭子祖厝及家產,投入在臺北

的大安印版所,以印製音樂教材為掩護,散發地下工作宣

傳文件。

年 月,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全省戒嚴令

。 年 月,可能涉及與共產黨人來往,大安印版所共

同經營者蕭坤裕遭到特務逮捕,身為《光明報》主編,處

境危險,遂結束大安印版所的業務,轉往臺北縣石碇附近

的「鹿窟武裝基地」,從事地下工作,從此行踪成謎。

年,根據「鹿窟武裝基地案」的記載,呂赫若

死於臺北縣石碇附近的鹿窟。張恆豪編「呂赫若生平寫作

年表」,引遺孀蘇玉嵐的追述,「這年,呂跟我說等候琉

球的船隻,要到日本經商,離家後,報載呂因籌措逃亡路

費,四處告貸,被人控告詐欺。四個月後,國民黨政府開

始抓人,呂之台北住屋被搜查,全套日文版世界文學名著

被查扣,呂之表哥被捕判刑,當時懷孕的我則被約談。根

據時候出來投案的人說,有人因怕呂出來自首,在山裏頭

先槍殺了他;也有人說是被毒蛇咬死,總之都找不到屍

體。」一代才子,享年 歲,至今死因成謎。

Page 6: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x Taiwan Literature

以上關於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簡介,取材自國立臺灣

文學館出版的《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呂赫若》

( )。據此,我們知道,他的處女作小說 牛車 發表

於 年 月,最後的一篇作品 冬夜 ,發表於 年

月;他的創作生涯前後只有 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時

期:

第一時期,從他發表 牛車 步入文壇開始到前往東京

學習聲樂之前( 年 月 年 月),共 年 個

月,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說: 牛車 、 嵐の物語 、 婚約

奇譚 、 女の場合 (女人心)、 逃げ去る男 (逃匿

者);文學評論: 詩についての感想 、 行末の記—或る

小さな記錄 (前途手記—一個小小的記錄)、 文學雜感

—二つの空氣 (文學雜感—兩種空氣)和 文學雜感—古

い新らしいこと (文學雜感—舊又新的事物);以及中

篇小說 季節圖鑑 。

第二時期,留日期間,從赴日學習聲樂到因病退出寶

塚劇團返臺( 年 月 年 月),共兩年兩個月

。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說 青い服の少女 、以及長篇小

說 臺灣女性 ,共六篇,此外投入舞台工作。

第三時期,回臺以後到日本殖民統治結束( 年

月 年 月),共三年三個月。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

說: 財子壽 、 廟庭 、 風水 、 月夜 、 柘榴 、 玉蘭

花 、 山川草木 、 順德醫院 、 風頭水尾 、 百姓 、

鄰居 、以及小說集《清秋》。演劇 閹雞 之外,也有劇

作、劇評和美術評論等。

Page 7: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xi

第四時期,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到發表最後作品 冬夜

為止( 年 月 年 月),共一年六個月。主要

的作品有中文小說四篇: 故鄉的戰事—改姓名 、 故鄉的

戰事—一個獎 、 月光光—光復以前 、以及 冬夜 。

從以上的說明,可以看出呂赫若文學創作發展的輪廓

。從第一時期的三篇文學雜感和一篇對詩的感想中,可以

看出他的文學理念和創作觀。

在 關於詩的感想 這篇短文中,他認為「詩所直接表

現出來的是吾人情緒之波與感情」,並引述馬克思主義者

森山啟的看法:「詩中有表現價值的東西,經常是與一定

的社會階級之『必要』相結合的生活感情。所有的詩人只

要把那種必要(不管是否無意識),透過詩人的世界觀與

感情的漩渦,表現在詩裡。」

在 舊又新的事物 這篇散文中, 他引用了蘇聯社會

主義現實主義的理論家盧那察爾斯基的名言:「藝術是認

識現實的特殊形式」,認為「我們能夠知道,透過藝術史

,文學中社會性的需要。如果文學要忘卻社會性與階級性

,我們就必須要將藝術史全部燒毀,再隨意創造出新的藝

術史吧。」至於如何認識現實的方法,他主張「以藝術的

真實性來表現自然、歷史、及人類的思維」。在同一篇文

章中,他也引述黑格爾說:「創作由精神產生,依從精神

的地基,是屬於精神的東西」;「對於現實沒有個人的精

神共鳴,就無法產生藝術。這種「精神的共鳴」與感動,

沒有與人類社會性、生活實踐的事物交涉就無法產生。」

換句話說,他認為,創作的方法在於「如何認識現實」、

Page 8: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xii Taiwan Literature

「如何以藝術的真實性來表現自然、歷史、及人類的思

維。」這一文學藝術觀及其創作實踐,該是了解呂赫若作

品的重要關鍵。

我們知道,日本大正年代號稱民主時期,尤其是大正

末年和昭和初期,是馬克思主義盛行的時代。當時許多知

識分子,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心懷憧憬,許多作家

抱著人道主義,反對階級壓迫,關懷社會底層被欺凌和剝

削的弱者,批判資本主義和傳統封建思想;進而封建家族

的沒落、社會的腐敗黑暗、傳統道德的危機、人民的窮苦

掙扎、女性的悲劇命運、人性的貪淫墮落、百姓的淪落無

奈,等等社會問題和生活苦難,都成為當時乃至賴和以來

,臺灣文學常見的主題,而呂赫若的作品並不例外。出身

地主階級的呂赫若,呂赫若被認為是嚮往近代文明的知識

分子和資產階級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這種啟蒙主義的社會

批判和社會主義的人道關懷的特色。認為呂赫若自始至終

是左翼作家或紅色青年,可能言過其實。

牛車 是呂赫若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年發表於日本的左派刊物《文學評論》;這個刊物也

在一年之前刊載楊逵的 新聞配達夫 應徵《文學評論》文

學賞而獲得第二名,第一名從缺。)我們知道,楊逵深受

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而《文學評論》創刊於 年 月

,是日本普羅作家同盟解散之後,繼續追求與現實密切結

合的文學理念,提倡社會主義寫實主義論的主要舞台,怪

不得看中楊逵和呂赫若的這種作品。

Page 9: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xiii

根據許俊雅教授的統計,呂赫若的小說創作,一共有

篇,包括戰前日文作品 篇,戰後年中文作品 篇,

以及一部中篇 季節圖鑑 和一部長篇 臺灣的女性 。(見

冷筆寫熱腸 一文,《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所

收。就呂赫若作品的一般特色而言,評論家張恆豪認為:

這位作家具有「冷酷又熾熱的慧眼」,「其文學成熟的階

段,也是整個日據文學成熟的階段。由於受到俄法寫實主

義及自然主義的影響,呂赫若的文學,特別興味於瑣細的

敘述手法及客觀的形式控制,透過冷酷的筆觸,剖析農業

經濟過渡到工商經濟中個人和家族的困境,特別是封建性

生產制度下的農村家庭結構,以及臺灣婦女在封建桎捁下

的悲劇性命運,尤為他所關懷的主題。」(《臺灣作家全

集 呂赫若集》序,前衛出版社, 年)。

第一時期的代表作, 牛車 這篇小說敘述在日本殖民

統治下,社會變遷的問題。由於近代文明引進臺灣,社會

發生根本變遷,汽車和新的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的農村生

活方式,導致農村經濟崩潰,農民面臨破產和生活淪落的

命運。這篇作品寫於 年作者 歲時,足見這個作家

的成熟早慧,才華出眾。

第二時期留日期間這兩年,呂赫若主要投入舞台生活

和長篇小說創作。第三時期的三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期,

尤其是《清秋》的出版,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本小說集共

收錄已在主要刊物《臺灣文學》、《臺灣時報》、《臺灣

公論》上發表的六篇,以及未發表的壓軸之作 清秋 ,共

七篇;這不僅是日治時期臺灣作家唯一出版的個人小說集

Page 10: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xiv Taiwan Literature

,也是他的作品中認識現實、具有社會關懷的代表作的結

集。根據鍾美芳將小說與後來 發掘的《呂赫若日記

》交叉研究,她認為呂赫若從 柘榴 到 清秋 的創作歷程

,簡言之就是「回歸東洋」、「回歸自然」與「正視歷史

現實」的過程。 見柳書琴 再剝《石榴》—決戰時期呂赫

若小說的創作母體( 年) 一文,《臺灣現當代

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所收。

在這第三時期,呂赫若從日本回臺之後,進入興行統

制會社,從事電影工作,同時積極參與演劇活動,創作劇

本,發表廣播劇和廣播評論等。 年「臺灣文學奉公會

」成立,臺灣進入戰時體制;呂赫若的短篇小說 財子壽

獲第一回「臺灣文學賞」, 年,呼應時局的政治環境

,受奉公會的派遣,體驗農場生活,寫下 風頭水尾 ,收

錄於《決戰臺灣小說集》。此外,發表 鄰居 和 玉蘭花

這兩篇小說。前者描寫一對日本人夫婦充滿愛心收養臺灣

小孩的經過,而後者敘述一個七歲小孩,對父親的日本朋

友的友好印象和純真懷念,兩者都超越了階級、種族和文

化上的差別。這兩篇可能被認為配合時局、響應皇民化運

動 內臺親善 、 內臺融合 的作品,也可以看成突破政治

框架和階級觀念、凸顯人類母愛和探討人性本質的作品。

作為日治時期的臺灣作家,呂赫若的戰爭時期的作品,就

與皇民化運動的關係而言,可以說是小說家企圖表現出認

識現實的創作方法的實踐, 亦即、一個殖民地作家,如何

「以藝術的真實性來表現自然、歷史、及人類的思維」,

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Page 11: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xv

第四階段是戰後時期,主要的作品有中文小說四篇。

呂赫若是作品跨越兩個時代、兩種語言文化、和兩個政權

體制的作家,情況非常特殊。 他的第一篇中文小說,雖然

語言有點生澀粗糙,發表於 年 月,距離日本投降的

年 月,只有短短四個月。顯然呂赫若不是在政權替

換之後才開始學習中文的。他的傳記資料裡,也沒有從小

讀過傳統的漢文私塾的記錄,可見他的確是聰穎過人,具

有語言的天賦。他的四篇中文小說中有三篇,回顧故鄉在

戰爭末期的生活情況:針對著皇民化運動下,臺灣人民的

心靈受到扭曲的創傷和無奈。改姓名和國語家庭是皇民化

的兩大措施。為了租房子必須偽裝是國語家庭,必須在日

常生活中放棄母語改說日語。 在美軍轟炸下,農民向警察

繳交落在田裡的未爆彈,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獎,

卻看到日本警察也貪生怕死的真面目,諷刺意味十足,令

人莞爾。呂赫若的最後一篇作品 冬夜 ,寫的是戰後不久

,所謂光復後,二十二歲的一個臺灣女性的悲慘命運。丈

夫在婚後五個月被迫當「志願兵」,戰死在菲律賓,只得

回到娘家,在酒館裡工作,負擔五口的家計。不幸遇到花

言巧語的浙江人,被騙婚之後遭到遺棄,而戰後景氣蕭條

,物價飛漲,不得不淪落為暗娼。他的舊客已成為盜匪,

而在一夜尋歡之後,受到警察人員的追殺而逃匿。外面槍

聲不斷,她在黑暗的路上奔跑,跌倒了又再起來,「迎面

吹來的冬夜的冷氣刺進他的骨裡,但她不覺得。」

另一方面,呂赫若的作品與皇民化文學的關係,一向

是許多學者探討的議題,尤其是 清秋 、 風頭水尾 、 山

川草木 、 鄰居 、 玉蘭花 五篇小說,見仁見智,莫衷一

Page 12: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xxxvi Taiwan Literature

是。此外,呂赫若死前一年的行蹤成迷,他的思想左傾與

共產黨員的來往關係和介入地下組織的前因後果,至今仍

然沒有明確等定論,有待更多史料的挖掘和探究。由於他

可能涉及思想問題,在解嚴之前,對他的研究具有相當的

政治敏感性,因此臺灣文學界或學術界對他的介紹和研究

,遲至 年解嚴、乃至九○中葉以後才興起。

關於呂赫若作品的選集,依出版的年代,重要的有以

下幾種﹕

《呂赫若集》,張恆豪編,《臺灣作家全集》,臺北

前衛出版社, 年 月。

《呂赫若小說全集》,林至潔翻譯,臺北聯合文學出

版社, 年 月。

《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台灣人作家作品集第二卷 呂

赫若》,黃英哲編,東京綠蔭書房, 年 月。

研究方面, 年 月,臺灣清華大學召開「賴和

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

有三篇關於呂赫若小說的探討,引起學術界對他的關注。

年 月,林至潔翻譯的《呂赫若小說全集》出版之

後,聯合文學主辦「呂赫若文學研討會」,共發表論文

篇,並於 年 月將論文結集出版《臺灣第一才子—

呂赫若作品研究》。中國北京社會科學院,也於 年

月舉辦「呂赫若作品學術研討會」,共發表論文 篇。從

此有關他的研究,有如雨後春筍。根據 年國立臺灣文

學館出版的《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有關呂赫

Page 13: 「呂赫專輯 」卷頭語 - taiwancenter.eastasian.ucsb.edu · 作品。小說牛車,與楊逵的新聞配達伕和楊華的薄 命,由中國作家胡風譯成中文,收入《朝鮮台灣短篇

Foreword xxxvii

若的專書、論文、生平資料、作品評論、創作年表等多達

篇,其中有碩士學位論文 篇,研究成果,粲然可觀

關於呂赫若作品的英文翻譯,本叢刊過去出版的有以

下三篇:

牛車 ,第 集( 年 月),譯者

木蘭花 第 集( 年 月),譯者

故鄉的戰爭 第 集 ( 年 月),譯者

本集選譯的作品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包括許多論文研

究對象的名作,例如 財子壽 、 廟庭 、 合家平安 、 風

水 、 鄰居 、 冬夜 等。原則上,日文的作品我們從根據

原作,從日文翻成英文,難度更高,因此我們更是感謝給

予鼎力協助的 博士, 博士和

。戰後的中文作品:我們仍請翻譯名家陶忘機和黃瑛姿擔

任,他們一向為本叢刊竭力給予協助,再次表示感謝。在

編輯作業上,臺灣研究中心給予的協助,使本叢刊這以專

集能夠順利出版,也是不能不感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