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来家乡居云间 原来家乡居云间 蔡连峰 乡土情怀 乡土情怀 8 2015 5 26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吴险峰 古华风 FENGXIAN NEWS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江海路246 号四楼 电话: 67110518 (办公室) 67110519 (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 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 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胡鸣 闵浦二桥夜景 今天偶然看见一篇《墨香袅袅 落云间》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家乡 的回忆和怀念。 奉贤是我的籍贯地,胡桥是我 范围更精确一点的家乡,从家乡这 个词来说,她就是“乡”。从小在此 生活、求学,如今因区划调整已并 入柘林。《奉贤史志》:“胡桥镇宋 代胡姓氏族居此。明代建一石桥名 胡家桥,地以桥名”。如今老街河上 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不知是 否就是“胡家桥”。 以前对胡桥的了解,仅此而 已。现在查查各种史料,发现胡桥 确实也不简单。《奉贤史志》记载: 奉贤地区为松江府华亭县白沙乡 (全部)和云间乡(部分)。白沙乡为奉 贤的东南部分,地处西南隅的胡桥 无疑就是云间乡。众所周知松江古 称:云间,我们小小的胡桥竟然能 得此名,真不简单啊!云间名称由 来我没查到实际的证据,但是童年 的些许经历可能对云间做了一个 很好地注释。小时候经常在沪杭公 路(胡桥至漕泾段)骑车游玩,特别 是春夏之交,水汽丰沛之时从杭州 湾的海面时常飘来块块团雾,飘忽 在公路上、田野中,密度和大小与 天上云朵无异,使人感觉置身于云 间。莫不是古人置身其中,然后有 诗意而取此雅号。 云间人是优雅的,是智慧的, 是美丽的,也是健康的。她们指尖 凝香,编制出了云间人的特色滚灯。名声最为大震的胡桥滚灯。 最初因海边祸事而启发的祈福舞, 最终留在了历史的编册里,成为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母亲曾是 个文艺积极分子,上世纪九十年代 还经常带着滚灯习练、演出。滚灯 会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者云间 人的智慧。 我小时候漴缺村叫做光明大 队,很有革命色彩。有时从家里的 或邻居的长板凳和农具上可以看 到龙王庙的字样,原来村里曾有一 —龙王庙,所以也叫龙王庙 村,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漴缺所具有 的历史沉淀和辉煌。 漴缺的名气,除了本身的历史 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 一种鱼,名字很有情调,叫作鲫鱼 腊板黄。“漴缺鲫鱼腊板黄”为什 么能成为漴缺的特产呢?原因是村 里独特的水质与自然环境造就的。 漴缺地处海边,夹塘(两条海塘之 间)里是静水河,其水味咸,土质含 沙而色黄,河里有肥壮青嫩的芦根 和壮草,鲫鱼长得特别肥壮,鱼体 又呈黄色,“漴缺鲫鱼腊板黄”因此 而得名。 家乡地处江南水乡,小时候最 喜欢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摸鱼 捉虾,无论谁捕到一条黄板鲫鱼, 小伙伴们的艳羡目光从不吝啬。以 前真不知道这种鱼有什么说法,无 非是桌上的一道菜,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家里缺少荤腥时能打牙祭而 已,现在想想真是暴殄天物了! 如今胡桥也好,漴缺也罢,可 能从地图上永远地消失了,随着行 政区划的调整胡桥已并入柘林,漴 缺村还残存一半,我家的老宅(蔡 家宅)已经在地图上彻底抹去。历 史悠久的漴缺古镇快要拆迁殆尽, 父亲的小厂就在漴缺古镇,时不时 地过去看看,但是看到的却是残垣 断壁。据父亲说小厂也要拆迁了, 如此说来漴缺古镇将永远地消失 在人们的视野中了。 任何人阻挡不了历史的变迁, 而变迁只能给人留下深深地怀念; 怀念却只有无忧的童年和求学的 少年,缺憾已无法在家乡的土地上 补全。只能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以及想念家乡时的感觉—度日如 年;每当和朋友细诉对家乡的想念, 朋友连连惊呼:原来家乡居云间。 一年前倘若有人说,一年以后 会有《我的新闻人生》这本回忆录, 那简直是我自己连做梦也不敢想的 事情。因为多年以前,大学的一位 同窗好友就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你 应该写一本回忆录,好好记叙一下 自己的新闻生涯,特别是在《新民晚 报》的那段岁月。当时我都连连摇 头,认为难度太大,是近期不大可能 做的事情,因而一直未提上日程。 去年五月份,中国近现代新闻 出版博物館筹建组的上官消波、沈 一飞两同志,专程找上门来,说是 要搞一组访谈老报人的录像资料, 并给我出了从学新闻、干新闻、教 新闻、管新闻、研究新闻到退休以 后等六道题目。我这才像鸭子被 赶上了架,认认真真地写了六篇 “奉命作文”,顺利完成了录像任 务。始料未及的是,这六篇文章不 仅引起《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刘 芳的兴趣,还得到报社分管副总编 辑阎小娴和总编辑陈启伟的首肯, 并要我再增写几篇,遂成了“夜光 杯”上《我的新闻人生》的一组共 15 篇连载文章。未想这组文章见报 后居然反应良好,不少读者、同亊 和亲朋好友来信来电说看了不过 瘾,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这一切激 发了我极大的写作热情,从此下决 心“闭门造车”,每天早起晚睡,废 寝忘食,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的 连续苦战,可以说是一口气写成了 这本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以“求学时代”、 “蹒跚学步”、“牛刀初试”、“投身晚 报”、“角色转换”、“晚晴岁月”为 题,分设六章,约 50 万字。全书时 间跨度60余年,主要是我对自己所 走过道路的深情回望,基本涵盖了 我 5 年学新闻,7 年做记者,10 年教 新闻,19 年当总编,4 年半任校长的 新闻人生。从我139篇自述和“同 行笔下”的六篇作品中,可以看出 一个农家孩子如何从乡村走向城 市,在五星红旗下从学习新闻到从 事新闻工作路上满怀憧憬、孜孜以 求的人生轨迹;也不难感知一个报 人蹒跚学步,矢志不渝,在报海里 摸爬滾打、搏击风浪的朝朝夕夕, 特别是在《新民晚报》“以不息为 体,以日新为道”的所思所想、所作 所为;还能夠体味一员退休老兵在 新的环境下,以“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情怀,尽享“老有所学,老有 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晴 生活。不消说,这本书就是我的 人生缩影 。从我的成长轨迹中, 不仅可以反映出新旧社会两重天 的深刻变革,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 立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 近40年來,在祖国大地上所发生的 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华夏儿 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这本书,之所以能在較短时间 里得以面世,我不能不打心底里对 关心、催生和助推它的人们,表示 由衷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们当中有: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 王德耀、总编辑孙晶和副编审章永 宏,他们一看到我的书稿选题,就 拍板作为纪念复旦大学建校 110 周 年的丛书之一推出;在中山大学教 授刘耕勤的力荐下,香港往事出版 社程益中先生专程飞来上海,同我 签定了本书中文繁体字以及其他 国家语种版权的授受协议书;《新 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为扩大这 本回忆录的影响,欣然决定在《新 闻记者》官方微信和微博版上连载 书中的“晚报岁月”部分;主管新民 网的《新民晚报》副总编辑季颕, 很快同意在新民网同步转载,并由 此促成了百度、网易、和讯等 10 余 家网站的跟进;还有一大批我的新 老同亊和亲朋好友,每天都将拙文 在自己的微信群组中转发,并不时 向我反馈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值 得一提的是,我的拙文通过諸多网 络媒体的转发,顷刻间超越时空的 限制,传输到地球村的角角落落, 让我与各地的读者和亲友们产生 思想上的共鸣。所有这些,让我深 深感受到新媒体是多么充满神奇, 多么充满魅力。 (作者系原新民晚报社总编 辑、市区县报工委高级顾问) 我的回忆录是怎样写成的 丁法章 我其实是很幸运的,机遇巧合 中,我与篆刻结下了缘分。 自小学起,我就开始了篆刻的 学习,经过这么些年来的坚持与努 力,我越来越喜欢这门中国独有的 传统艺术。 然而,学习越久,就越发觉得 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说到底,想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篆刻家,所需要 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技艺,更重要的 还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说 除了坚持练习基本功以外,以阅读 来丰厚自身的学识,也是非常关键 的环节。 我一直有着阅读的习惯,小时 候的童话、上学时的世界名著,都 为我拓宽了眼界,丰富了思维。近 年来,我渐渐喜爱阅读中国的散 文,这其中尤其喜爱丰子恺先生的 文字。枕边、书桌,总会放上几本丰 先生的散文集,有空就会去翻翻, 这已经成为了每天的一种生活习 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纯真自然, 独具特色,尤其是关于艺术、音乐、 童真、自然等方面的文章,给予了 我极大的感染。我一直想用篆刻的 形式创作一套丰先生的散文名篇, 只是奈于自己的水平,迟迟不敢动 刀。在我沉浸于基本功修习的时 候,我的老师及时给我了鼓励和支 持,从而重新激起了我创作的兴 致。老师从选题到设计,以及边款 内容,每个环节都给我提出了宝贵 的意见。 在创作这些篆刻作品时,其实 也是与先生进行着灵魂、思想的交 流,大家看到的这些或豪放、或委 婉、或纤秀的不同风格的印作,无 不浸透了自己对于丰子恺先生艺 术境界的向往。 千篇一律是艺术的大忌。然 而,在组印创作中做到风格多样, 又是那么的困难,没有扎实的基 础,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 篆刻于我,是享受,是充实,也 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为此乐意付 出我的全部精力,以更多的作品汇 报给大家。 二十年 与你同行 吴险峰 幸运结缘 幸运结缘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岁月情怀 岁月情怀 五月的阳光总是暖暖的 二十年的记忆 让生命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与你第一次相遇 在五月某个星期二的早晨 从此开始了跨越世纪的 相伴同行 最初的素面朝天 是你洗尽铅华的真实 如今的色彩斑斓 是你青春飞扬的表情 你的声音 是来自家乡的呼唤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 一路同行 你的语言 是发自肺腑的呐喊 踏响前行的鼓点 二十年的风雨同舟 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二十年的相濡以沫 承载了淡淡的乡愁 而亘古不变的 是你一颗炙热滚烫的心 激荡着永不枯竭的正能量 如奔突汹涌的岩浆 终将喷出光芒四射的火花 写给《奉贤报》复刊 20 周年

岁月情怀 人生百味 我的回忆录是怎样写成的 幸运结缘 · 原来家乡居云间 蔡连峰 乡土情怀 8 2015 年5 月26 日 星期二 fengxiannews 责任编辑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岁月情怀 人生百味 我的回忆录是怎样写成的 幸运结缘 · 原来家乡居云间 蔡连峰 乡土情怀 8 2015 年5 月26 日 星期二 fengxiannews 责任编辑

原来家乡居云间原来家乡居云间■ 蔡连峰

乡土情怀乡土情怀

8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吴险峰 古华风FENGXIAN NEWS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江海路246号四楼 电话:67110518(办公室) 67110519(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 胡 鸣闵浦二桥夜景

今天偶然看见一篇《墨香袅袅落云间》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和怀念。

奉贤是我的籍贯地,胡桥是我范围更精确一点的家乡,从家乡这个词来说,她就是“乡”。从小在此生活、求学,如今因区划调整已并入柘林。《奉贤史志》:“胡桥镇 宋代胡姓氏族居此。明代建一石桥名胡家桥,地以桥名”。如今老街河上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不知是否就是“胡家桥”。

以前对胡桥的了解,仅此而已。现在查查各种史料,发现胡桥确实也不简单。《奉贤史志》记载:奉贤地区为松江府华亭县白沙乡(全部)和云间乡(部分)。白沙乡为奉贤的东南部分,地处西南隅的胡桥无疑就是云间乡。众所周知松江古称:云间,我们小小的胡桥竟然能得此名,真不简单啊!云间名称由来我没查到实际的证据,但是童年的些许经历可能对云间做了一个

很好地注释。小时候经常在沪杭公路(胡桥至漕泾段)骑车游玩,特别是春夏之交,水汽丰沛之时从杭州湾的海面时常飘来块块团雾,飘忽在公路上、田野中,密度和大小与天上云朵无异,使人感觉置身于云间。莫不是古人置身其中,然后有诗意而取此雅号。

云间人是优雅的,是智慧的,是美丽的,也是健康的。她们指尖凝香,编制出了云间人的特色——滚灯。名声最为大震的胡桥滚灯。最初因海边祸事而启发的祈福舞,最终留在了历史的编册里,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母亲曾是个文艺积极分子,上世纪九十年代还经常带着滚灯习练、演出。滚灯会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者云间人的智慧。

我小时候漴缺村叫做光明大队,很有革命色彩。有时从家里的或邻居的长板凳和农具上可以看到龙王庙的字样,原来村里曾有一

庙——龙王庙 ,所以也叫龙王庙村,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漴缺所具有的历史沉淀和辉煌。

漴缺的名气,除了本身的历史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一种鱼,名字很有情调,叫作鲫鱼腊板黄。“漴缺鲫鱼腊板黄”为什么能成为漴缺的特产呢?原因是村里独特的水质与自然环境造就的。漴缺地处海边,夹塘(两条海塘之间)里是静水河,其水味咸,土质含沙而色黄,河里有肥壮青嫩的芦根和壮草,鲫鱼长得特别肥壮,鱼体又呈黄色,“漴缺鲫鱼腊板黄”因此而得名。

家乡地处江南水乡,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摸鱼捉虾,无论谁捕到一条黄板鲫鱼,小伙伴们的艳羡目光从不吝啬。以前真不知道这种鱼有什么说法,无非是桌上的一道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缺少荤腥时能打牙祭而已,现在想想真是暴殄天物了!

如今胡桥也好,漴缺也罢,可能从地图上永远地消失了,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胡桥已并入柘林,漴缺村还残存一半,我家的老宅(蔡家宅)已经在地图上彻底抹去。历史悠久的漴缺古镇快要拆迁殆尽,父亲的小厂就在漴缺古镇,时不时地过去看看,但是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据父亲说小厂也要拆迁了,如此说来漴缺古镇将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

任何人阻挡不了历史的变迁,而变迁只能给人留下深深地怀念;怀念却只有无忧的童年和求学的少年,缺憾已无法在家乡的土地上补全。只能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以及想念家乡时的感觉——度日如年;每当和朋友细诉对家乡的想念,朋友连连惊呼:原来家乡居云间。

一年前倘若有人说,一年以后会有《我的新闻人生》这本回忆录,那简直是我自己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多年以前,大学的一位同窗好友就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你应该写一本回忆录,好好记叙一下自己的新闻生涯,特别是在《新民晚报》的那段岁月。当时我都连连摇头,认为难度太大,是近期不大可能做的事情,因而一直未提上日程。

去年五月份,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館筹建组的上官消波、沈一飞两同志,专程找上门来,说是要搞一组访谈老报人的录像资料,并给我出了从学新闻、干新闻、教新闻、管新闻、研究新闻到退休以后等六道题目。我这才像鸭子被赶上了架,认认真真地写了六篇

“奉命作文”,顺利完成了录像任务。始料未及的是,这六篇文章不仅引起《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刘芳的兴趣,还得到报社分管副总编辑阎小娴和总编辑陈启伟的首肯,并要我再增写几篇,遂成了“夜光杯”上《我的新闻人生》的一组共15篇连载文章。未想这组文章见报后居然反应良好,不少读者、同亊和亲朋好友来信来电说看了不过瘾,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这一切激发了我极大的写作热情,从此下决心“闭门造车”,每天早起晚睡,废寝忘食,经过 180 多个日日夜夜的连续苦战,可以说是一口气写成了这本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以“求学时代”、“蹒跚学步”、“牛刀初试”、“投身晚报”、“角色转换”、“晚晴岁月”为题,分设六章,约 50 万字。全书时间跨度60余年,主要是我对自己所走过道路的深情回望,基本涵盖了我5年学新闻,7年做记者,10年教

新闻,19年当总编,4年半任校长的新闻人生。从我 139 篇自述和“同行笔下”的六篇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农家孩子如何从乡村走向城市,在五星红旗下从学习新闻到从事新闻工作路上满怀憧憬、孜孜以求的人生轨迹;也不难感知一个报人蹒跚学步,矢志不渝,在报海里摸爬滾打、搏击风浪的朝朝夕夕,特别是在《新民晚报》“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还能夠体味一员退休老兵在新的环境下,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尽享“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晴生活。不消说 ,这本书就是我的人生缩影 。从我的成长轨迹中,不仅可以反映出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深刻变革,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

立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來,在祖国大地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华夏儿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这本书,之所以能在較短时间里得以面世,我不能不打心底里对关心、催生和助推它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当中有: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德耀、总编辑孙晶和副编审章永宏,他们一看到我的书稿选题,就拍板作为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的丛书之一推出;在中山大学教授刘耕勤的力荐下,香港往事出版社程益中先生专程飞来上海,同我签定了本书中文繁体字以及其他国家语种版权的授受协议书;《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为扩大这

本回忆录的影响,欣然决定在《新闻记者》官方微信和微博版上连载书中的“晚报岁月”部分;主管新民网的《新民晚报》副总编辑季颕 ,很快同意在新民网同步转载,并由此促成了百度、网易、和讯等 10 余家网站的跟进;还有一大批我的新老同亊和亲朋好友,每天都将拙文在自己的微信群组中转发,并不时向我反馈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拙文通过諸多网络媒体的转发,顷刻间超越时空的限制,传输到地球村的角角落落,让我与各地的读者和亲友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受到新媒体是多么充满神奇,多么充满魅力。

(作者系原新民晚报社总编辑、市区县报工委高级顾问)

我的回忆录是怎样写成的■ 丁法章

我其实是很幸运的,机遇巧合中,我与篆刻结下了缘分。

自小学起,我就开始了篆刻的学习,经过这么些年来的坚持与努力,我越来越喜欢这门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然而,学习越久,就越发觉得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说到底,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篆刻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技艺,更重要的还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说除了坚持练习基本功以外,以阅读来丰厚自身的学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我一直有着阅读的习惯,小时候的童话、上学时的世界名著,都为我拓宽了眼界,丰富了思维。近年来,我渐渐喜爱阅读中国的散文,这其中尤其喜爱丰子恺先生的文字。枕边、书桌,总会放上几本丰先生的散文集,有空就会去翻翻,这已经成为了每天的一种生活习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纯真自然,独具特色,尤其是关于艺术、音乐、童真、自然等方面的文章,给予了我极大的感染。我一直想用篆刻的形式创作一套丰先生的散文名篇,只是奈于自己的水平,迟迟不敢动刀。在我沉浸于基本功修习的时候,我的老师及时给我了鼓励和支持,从而重新激起了我创作的兴致。老师从选题到设计,以及边款内容,每个环节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创作这些篆刻作品时,其实也是与先生进行着灵魂、思想的交流,大家看到的这些或豪放、或委婉、或纤秀的不同风格的印作,无不浸透了自己对于丰子恺先生艺术境界的向往。

千篇一律是艺术的大忌。然而,在组印创作中做到风格多样,又是那么的困难,没有扎实的基础,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

篆刻于我,是享受,是充实,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为此乐意付出我的全部精力,以更多的作品汇报给大家。

二十年与你同行

■ 吴险峰

诗以言志

诗以言志

幸运结缘幸运结缘■ 杨 一

人生百味人生百味岁月情怀岁月情怀

五月的阳光总是暖暖的二十年的记忆让生命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与你第一次相遇在五月某个星期二的早晨从此开始了跨越世纪的相伴同行

最初的素面朝天是你洗尽铅华的真实如今的色彩斑斓是你青春飞扬的表情

你的声音是来自家乡的呼唤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一路同行你的语言是发自肺腑的呐喊踏响前行的鼓点

二十年的风雨同舟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二十年的相濡以沫承载了淡淡的乡愁而亘古不变的是你一颗炙热滚烫的心激荡着永不枯竭的正能量如奔突汹涌的岩浆终将喷出光芒四射的火花

写给《奉贤报》复刊20周年